《那片绿绿的爬山虎》900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600字

作文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900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文章,读了让人感动、深思。课文叙述作家肖复兴小时候把自己的习作让大作家叶圣陶爷爷修改的事。 “我”树立起了写作的信心,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很有幸听到了这节好课。《课标》第三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语文教学要彰显文体特征,叙事性文体的特征在老师的教学中体现的很到位。

一、对比导入,把握脉络:老师引导学生把“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比较,学生自然就很明白了,前者写的是物,后者写的是事。这就明确了本文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整体感知中,问题引导“课文写了叶老和我之间的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指向学生理清文脉、了解梗概。这也是学习叙事性文章的重要目标,也是深入学习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向老师以“课文写了作者和叶圣陶先生之间的哪几件事情?”这一问题总领,接着通过抓重点词语讲述文章内容,理解叶老品格,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脉络。同时,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强调了“删”字的来历以及写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解决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词语“堪称楷模”,结合楷模的来历,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来理解,体现了字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课件呈示课文1-5自然段的重点语句,叶老修改作文的原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和要点。让学生抓关键词句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悟揣摩人物——叶老的精神品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讲述总结 。用学习1——5自然段的方法,找关键词、句、揣摩、品读、感悟的形式,指导学习6-9自然段,并用“——”标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文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800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

飞云镇中心小学   何丽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从课文中的语句学习到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发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这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是谁家的呢?)

2、出示叶圣陶简介。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又一次见到叶老先生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看看课文围绕爬山虎写了些什么?同学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速记生字词,检测字词。(重点强调“删”“燥”“楷模”)

3、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我和叶圣陶爷爷的那几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叶老对文认真,对人平和、温暖的文品和人品。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学习文章中记叙的第一件事,学生默读课文1-5自然段,读完后思考我拿到修改后的作文,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2.学生读课文,圈画,思考。

3.组织全班交流。师结合交流,引导理解重点语句。

4.出示肖复兴的资料

5.同桌两人讨论:

你从中学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6.交流汇报:

四、学以致用:

课堂检测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积累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作文(1---5)        我

认真、平和       字准确  句规范        春风拂面

温暖         评语鼓励               信心

邀请做客(6--10)

作文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600字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小龙潭小学  付志康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感激之情;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重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感激之情;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ppt

导学流程:

一、温故入新(3分钟)

1、合作学习带生字的词语(一人带读)

2、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板书出两件事情。

二、展示目标(1分钟)

三、自学指导(10分钟)

1、 默读3--5自然段: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 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方法建议:先独立读课文,以上两问分别用“———”、“∽∽∽”划出相关句子。)

2、小声读7--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肖复兴同学在叶老家做客的情景,你认为叶老是个怎样的人呢?

3、不够明白的地方,对子交流,再举手说一说。

四、合作交流、引导释疑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5分钟)

2、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问一问,小组内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派一个同学提出来在全班解决。(5分钟)

3、师生交流释疑(10分钟)

(教师预设问题)

五、学习反馈(4分钟)

六、课堂拓展(2分钟)

附: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为“我”修改作文      作品

(认真、一丝不苟、……)      敬重、思念、激励

邀“我”做客          人品

(平易真诚、平和、亲切、……)

作文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6[1]》3100字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当代作家肖复兴于1992年写的回忆文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重点精读篇目。

全文篇幅较长,叙事的脉络很清晰,着重记叙了,“改文、做客”两件事。而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这件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的情感点是感受叶老的认真和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尤其是文中那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叶老的敬佩。但同时本文的语用点在于学习作者先写叶老做了什么,再写自己的感受,让人从朴实的文章描述中,深刻感受叶老地人品。这种写法是除了人文之外最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能够对写人文章有所领悟,是本文的语用重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义项选择、了解演变等方法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删除、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通过批注阅读课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把握作文修改中所体现的叶老的认真品质。

3、通过观察课文谋篇,了解并学习作者由看到的写到自己的感受这种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并学习作者由看到的写到自己的感受这种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板贴、板画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叶老,导入

1出示爬山虎图片,引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爬山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它有关

板贴: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朗读

读得好:哇,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一墙美丽的爬山虎

读得不太好:同学们,这一墙的爬山虎绿绿的,充满了生机,我们再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15’)

1.理清脉络

课件:  认真  平和  质朴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师:同学们,这里有两组词,读一读,第一组是写谁的,第二组是写谁的。   预设:第一组是写的“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可是一位大作家)

第二组是写“我” (当时肖复兴只是个初中生,比你们都大不了几岁)           板书:叶圣陶  “我”

师:这两位写作的人特别有缘,在这篇文章里相遇了。

那么课文写了叶老先生和我的哪两件事?围绕这两件事,又怎么把课文分

成两部分?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来读读课文。

预设:板书:1-5 修改作文   6-10 邀请做客

评价语:你很会学习,概括得准确

师: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研读修改,感受叶老人品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件: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感受?

用笔划出相关内容,并做好简要的标注

划完的小组内交流一下(2’)

预设一: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读句子 说感受:板书:震惊、愣住

追问:他为什么震惊?(说出理由,表扬抓关键词的方法) 板书:密密麻麻

读1: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

板贴:作文修改稿

师:同学们,肖复兴作文的片段,经过叶圣陶先生的修改后,就是这样

的了!

我发现你们也震惊了,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来读2 3出这种感受

(评价语:你读懂了“到处”的意思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密密麻麻

是啊,看到这满眼的红色,内心震惊啊。

我仿佛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修改。

你真会读书,带着自己的思考读。)

师:同学们,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修改,才有了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正是

由于叶老这样的修改!整篇作文有1500 多字,而叶圣陶先生的批改有100

多处。

咱们一起来读出作者震惊的心情。

评价语:听了你们的朗读,你仿佛已经是肖复兴,深入角色了。

师:刚才是“我”初次看见作文本被叶老修改的感受,那么细看了后,还看到了什么?

[看]

预设二: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一“张”vs一“幅”

师:为什么这么改?

你对文字很敏感,真好!同学们,咱们也读读这句话,想想一张、一幅有什么不同吗?读读,体会体会。

评价语:平常我们都说一张——纸,一幅——画。这样,用字就准确了。   板书:字  准确

预设三:还看到修改了什么?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包”

师:为什么这么改?

你的语感真不错,一定能学好语文。同学们,这是肖复兴原来的句子,读读。        这是叶老先生修改后的句子,读读。

师:你看修改前后,有什么区别?

指名说

师:不错,还用上了书中的词。句子更干净了也规范了。

板书:句  规范

2.以己代入,修改文章

师:叶老修改的可不是这两处,请你来当当叶老,你来看看,这个片段还有哪里要修改?

1-2名上台修改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修改时费劲吗?

看来修改作文不仅花费时间,更花费精力和脑力。但叶老密密麻麻的修改却有一百多处。你能感受到什么?(认真)

你的感受与肖复兴一样,简直是感同身受!那你也一定能读好他的感受!(2个) 课件: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

温暖,如春风拂面。

评价语: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文字蕴含的情感,朗读水平很高。

3.体会平和

师:当时叶老是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而我只是个小小的

初中生,你能体会平和二字了吗?

评价语:你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了,很不错!

正是叶老的认真和平和才带给我无尽的温暖,如春风拂面!

配乐

师:当时给肖复兴修改作文时,叶老已经七十多岁,这样一位认真的老人,平和的老人,带给我的还仅仅是震惊吗?  (板书:感动)

❤指导朗读

师:是啊,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你能读出肖复兴的感受吗?

看来这股春风不仅吹到脸上,更吹到了心里了。谁来当当肖复兴,读出他内   心的感动。

预设四:在稿纸上,“我”还看到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我”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简短的几句话让作者大受鼓舞,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咱们再细细地看

看,叶老是怎么评价我的作文的?

写具体事实  板书:文  具体

深受感动    板书:    感人

师:前面都是对作文提出不足之处,评语却大大地表扬了他,让他树立了信心,

受到了鼓舞 。 板书:鼓舞

4、回顾修改,体会感受变化。

课件:三段话

师生配合读,学生自主发现:感受不断变化,不断深入

师:正是文中写了我的感受的层层深入,才更体现出叶老的认真,也正因为叶老认真的修改,才使我有这样的感受。两者相辅相成。同学们,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法,在写人物时,不仅仅写人物做的事,还写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写就能让读者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四、回顾全文,拓展深化

1.填一填

师:在叶圣陶的影响下,“我”现在也成为了一位——大作家,几十年以后,肖复兴仍不能忘记这件事情,那我们再跟随作者再回忆当年的一幕一幕,你们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话,填一填。再想想你身边的老师平时有没有这样影响你的举动,你的感受怎么样,写一句,能干的可以写三句。

课件:    当“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  “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  联系生活   当我           ,          。

当我,

当我,

读一读

选一个学生上台

师:当我看了这个故事后,也深受感动,想和你合作着,一起读读这段话,

我读前面部分,大家读后面部分。然后你读后面的自己写的部分。

师:就像xx写的,先展现了——,再说出自己的感受,才让我们能——感同身受!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都抬起头来,看看今天的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想想刚才我们学的第一部分里头,提到爬山虎了吗?别着急,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作文五:《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棵》1000字

我对课堂的看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教学时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

1、开头以“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么课文是不是写爬山虎?”把学生引入课文,通过读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后,又提问“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直奔中心,紧抓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以这一中心辐射全文,教学层次特别清楚。通过读理解其深刻含义,突破难点。

3、又以问题“看到那绿绿的爬山虎,作者的心情为何如此喜悦?”引领学生学习叶老给“我”批改作文这件事,突出文章重点。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去探究,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更明确,使整课堂浑然一体,正是由于金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对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才使这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如此清晰,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此成功。

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即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

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最后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用心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

老师们对我的评课

1、理解课文难点部分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体会第一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始终体会不到作者借爬山虎来写自己喜悦的心情。金老师是否把这部分先放一放,先学习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部分,再回过头去体会,学生可能会更易理解。

2、这节课安排朗读的时间比较多,但读的形式不够多,多以自由读、齐读为主。

3、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不突出。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这课堂中,教师还是主导整个课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理念没有突显出来。

作文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2700字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读熟课文,本文(  )个自然段。

二、读生字三遍,在课文中圈出。

我觉得难读、难写的字:

三、理解词语。

春风拂面:

融洽:

四、了解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叶圣陶爷爷哪些事?

2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叶老的印象,你找到了吗?

五、准备交流。

1.叶老的哪一个特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写写你的理解。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叶老的              。我是从文中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句子1:

理解:                                                                                                                                                                                                句子2:                                                                                                                                                                            理解:

2.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叶圣陶先生的,我把题目换成《我心中的叶圣陶》好吗?为什么?

4.关于叶圣陶或肖复兴你还知道些什么?(查阅相关资料写一写)

26.那片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谈话激趣,初步解题。

师:出示图片,认识他吗?对他有哪些了解?他就是我多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他光出版的

文集就有80多本,还是著名刊物《人民文学》的主编,他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与初中时的

一段经历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回忆性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

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注意,“那”字的右耳要略低一点。“绿”字这一横稍稍长一点,

这个字就漂亮了——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请同桌相互检查一下,老师来检查一下。

2.字词读好了,课文预习的怎么样呢?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我和叶圣陶先生的哪两件事?

三、谈叶圣陶

(一) 自己、小组学习

作者就是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和请我作客这两件事,向我们介绍了叶老先

生。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两件事,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叶老的印象,

你找到了吗?

生读

——叶老的认真平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认真、平和)读完课文,叶老是不是

也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生:是

——那他的哪个特点让你印象最深呢?读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

——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交流时不但要读出相应的句子,还要说说你的理解。

(二)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谈谈你们对叶老的印象。

1.认真

第三段

——生:叶老的认真给我们的印象最深。首先请同学们看到第三段:读一读。从密密麻

麻这个我可以看出,叶老给我修改的地方很多,因此我觉得他一定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对于这一段,哪些小组还讨论了,也来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从也到处这个词,也能看出这一点。

第四段

张——幅

—我们平时都说一张——纸,一幅——画,对一幅形容画像更准确。

包书纸:是啊,经过改动,句子也更规范了。

是啊,叶老为我修改作文时字斟句酌,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认真。

作者的感受:通过作者的感受,我们也看到了叶老的认真。

——同学们,看,这就是叶老修改的作文,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修改的痕迹。你知道吗?

短短的一篇文章,叶老竟然修改了100多处。作为一名大作家,他要忙于写作,还要参加各

种社会活动,况且当时已70高龄,竟然能如此细致的为一个小小的初中生修改作文。如果你

就是肖复兴,此时此刻,会是什么感受?生说

——这种感觉真是如沐春风!难怪作者说:我虽然„„

谁来读?如春风拂面,温暖轻柔,你也来读读?同学们一起读。

关于叶老的认真,还有想说的吗?总结认真:孩子们,你知道吗?叶老当时已经70

高龄,要忙于写作,还有很多事务缠身,竟能如此认真细致地为一个小小的初中生修改作文,难怪作者说:我虽然——(指名2个 齐读)

2.平和、平易近人

过渡:叶老的认真让我们由衷敬佩,关于他的平和呢?哪些同学想代表你们小组谈一谈。

第6段

叶老的平易近人,给我们的印象最深。请同学们看第六段。一个大作家,那么有名,却

要见一个初中生,一点都没有架子。(用一个词说那就是平易近人)

第8段

我从握手„„也能感受到。只有大人和大人之间才握手,叶老和我握手,我感到叶老非常

他亲切。

亲切平和,让人倍感温暖。

第9段

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我感到叶老对我很温和,不然我小小的心怎么会融化呢?

第5段。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写的评语很亲切,而且全是鼓励,我觉得很亲切。(出示),你看,叶老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好不好。(好)这篇作文叶老可是修改了100多处,如果你面对一篇全是修改符号的作文,会怎么评价它?可叶老却没有一句批评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肖复兴的这种感受更是深刻,正如他后来所写: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

短短的话语树立了我的信心。

总结:孩子们,你看叶老对作品那样认真严谨,对人是那样的亲切平和,怪不得作者说:——他遇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三、谈课题

孩子们,课文主要是写叶圣陶的,我把题目改成《我心中的叶圣陶》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

要想了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个课题的妙处,我们先得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出示)1.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2.通过景物描写来喻示人物的品质。如

„„

景物描写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如渲染气氛、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等等,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这篇文章中有3处写到了爬山虎,它们有什么作用呢?自己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说。

(从哪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说说你的理解。)

这片爬山虎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就像质朴平和的叶老先生一样。

现在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了吗?

是啊,这片葱绿的爬山虎就像叶老一样亲切平和,充满生机,作者把对也老的感激思念之情都融入其中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时,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了,叶老也已经去世了,可叶老当时的教诲却一直激励着他。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难怪作者最后满怀感激的说: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推荐阅读《稻草人》

作文七:《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000字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指导“翻、删、荐”等字形。

2、理解“窗棂、楷模、堪称”等字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肖复兴资料,指名读

北京人,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

2、引入:肖复兴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这与叶圣陶爷爷对他的影响有关。当年肖复兴和叶圣陶爷爷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呢?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基础性训练:

1、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推荐(jiàn  cún )    曲线( qū  qǔ  )    融洽 (qià  hé)   删掉(shān  cè)  黄昏(hūn yūn)   一幅画像(fú  fù)   堪称(kān shèn)   摇曳 (yè  zhuài)

3、出示新词,指名读一读。

推荐    删掉    规范     眼帘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翻开    握手    余晖     窗棂    楷模   堪称      模模糊糊

4、有针对性的指导难记字。

翻     删     荐

5、形近字组词:

燥(       )  洽(       )   糊(       )

躁(       )  恰(        )  湖(       )

6、理解词语的意思。(投影重点句子)

堪.称、窗棂(看图)、楷模

7、听写生词,重点纠正。

三、主体性训练:

1、指名读课文(每人一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第一段(1-5):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

第二段(6-9):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

第三段(10):写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再读课文,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描字帖。

2、熟读课文。

3、一字多词

删(   )(   )(   )(   )   帘(    )(    )(    )(        翻(   )(   )(   )(   )

作文八:《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3300字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内容: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为题。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习新字词,品词析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还记得作者是谁吗?你们对叶圣陶先生都有哪些了解?(叶圣陶先生是一名伟大的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和叶圣陶老先生有关的课文——【课件出示: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15岁的肖复兴和大作家叶圣陶之间。知道肖复兴吗?【课件出示:肖复兴照片及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汇报。

A、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B、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吗?【课件出示: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

C、这个句子你能读好吗?【课件出示: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堪称楷模”是什么意思?

D、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课文讲的两件事:改作文、做客。)

三、细读课文,思考体会。

1、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的作文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认真默读1—5自然段,【课件出示:】

2、学生默读学习,勾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汇报。

学习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课件出示】

谁来大声朗读一遍?作者有什么感受?(愣住了)

作者为什么会“愣住了”?(因为看到叶老先生给我的修改特别仔细。) 在这句话中,你还能从哪些词看出叶老的仔细认真?(增添、密密麻麻、到处)

我们一起来看看资料袋里叶老先生为小作者修改的作文【课件出示】。谁来说说自己看到后的感受?(惊讶等)

作者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读出“我”的惊讶。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谁来说说自己画的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句子?【课件出示】

谁来读读这三句?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是什么?(修改方法:改、断、删)。指导学生理解“干净”的一词多义。

作者看到如此细致的修改,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体会“春风拂面”,从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愉悦、平和。

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吗?请生读,师评价,再请生读,师指导范读,齐读。

你从叶老对作者的修改的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写作用词准确,简单明了等)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5、学习第五自然段

叶老不仅为我仔细修改作文,还给我写了评语,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课件出示】

作者看了评语有什么感受?(树立了写作的自信心。)

谁来读读这一段?你读了这段评语有什么感受或收获?(叶老很关心我们年轻一代,知道写作文要写真情,写具体。)

生齐读这段。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不少写作文和改作文的方法,你们在日常写作文或改作文中有什么体会或者是好的建议,动笔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和同学交流交流。

写好的同学可以先跟同桌相互交流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中,不仅了解到叶老做事的一丝不苟,还让我们学到了写作文、修改作文的方法,为我们今后的习作点亮了一盏明灯。但是课文第一部分却没有写到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小作者去叶老家做客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六、作业。

1、读读写写本课生字并各组两个词。

2、思考:“修改作文”与爬山虎有怎样的关系?

3、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摘抄好词佳句。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读悟文本第六、七、十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件出示: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二、默读课文6-10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课件出示】

2、交流朗读三处句子。

三、品读语句,体验人物品格。

这三句话表面看是在写爬山虎,却有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三句话。

品读句子一:【课件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1)、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美吗?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2)、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我们还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3)、“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一个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中学生,还请到自己家里来,足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平和、没有一点架子的人。)

(4)、有感情地读这句话,读出我的激动,读出叶老的平和。

品读句子二:【课件出示:“落日的余辉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1)、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什么?点出关键词:沉郁、浓浓的湖水、虎虎有生气。(让人感受到这一墙爬山虎充满了一种生机与活力。)

(2)、爬山虎显得更加沉郁,更加有活动力,也仿佛看到我充满了信心和活力。“我”为什么也会充满信心和活力?

(3)从叶老和“我”的交谈中,又让我们体会到了叶老是一位亲切、和蔼可亲的人。

(4)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现叶老的人格魅力吧!

小结: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品读,不光让我们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更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叶老?

品读句子三:【课件出示:“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品读句子四:【课件出示:“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片美丽的、生气勃勃的爬山虎吗?是什么?(是叶老人格魅力的写照。)现在你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了吗?因为叶老的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那样绿着。所以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课件出示: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边抄边想它的深刻含义。

2、试着学习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同学间互改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批改——认真、 一丝不苟 堪称楷模

交谈——亲切、   平易近人

作文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RTF文档》2700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 潘 杨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第七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对于刚升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因此,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教学重点;几次写爬山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难点。教学中,第一课时直奔教学难点,理解描写爬山虎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对比读、想象画面法、抓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第二课时学习如何修改作文,感受叶老的人品和文品对于肖复兴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指导规范书写“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课前活动]

欣赏歌曲《克拉玛依之歌》。

一、谈话激趣,初步解题。

板书“虎”,指导书写“虎”,师生交流爬山虎的特点,板书“攀登”。区别 “绿的”和“绿绿的”,感悟叠词的妙用。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测生词。用举例子的方法理解“动词”,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推荐”,指导书写“荐”。读准多音字“模”。

(三)略读课文,理清脉络。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随机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知道这两件事和叶圣陶的关系。

三、品读6—10自然段,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句子。

(一)默读课文6—10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到叶老先生家做客的句子读一读。

(二)细读品味:“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感悟作者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感悟描写爬山虎的意义。

利用想象画面法、走进作者心里的学习方法,指导朗读,渗透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突出爬山虎不畏艰险,不断攀登的特点。

2、再谈爬山虎的“绿”,引导学生感悟“绿”的深刻含义。

3、引发疑问:在作者的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1)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爬山虎的含义。

(2)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质疑:为何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整体感悟,教师引读几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次感悟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当我看到叶老先生给我批改的作文,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要见叶老先生时,心中充满欢快与激动,一进他家的院子,看到──(学生读)“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叶老先生的亲切、认真,叶老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充满了我幼小的心,将要离开时我看到──(学生读)“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先生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想起叶老先生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学生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5、指导学生背诵喜欢的句子。

四、再读课题,感悟题目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一)阅读课后资料袋中叶圣陶先生给肖复兴同学修改的作文,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推荐阅读叶圣陶和肖复兴的书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书写“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4、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的含义,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三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的含义,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写了哪两件事?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二、深入学习课文1-5自然段。

(一)初看叶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原稿,让学生谈感受,奠定情感体验。

抓住“密密麻麻” 和“到处”可以看出叶老先生批改作文的认真细致。联系上下文和生活1、质疑: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为什么能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2、体会用词的准确,感悟比喻句的妙用。

3、体会叶老的认真,让学生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到叶老修改的必要性,总结出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4、学会增添、删改、删去等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对比评语,谈感受。

1、请学生给满篇都是修改符号的作文写个评语。

2、学生读读叶老先生写的评语。

、通过对比,感悟叶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

4、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出肖复兴同学成长之路。

三、读写结合

(一)用想象法,写出70岁的老人当时如何修改这篇作文的情景。

(二)教师引读这一段,让学生感受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

四、结合板书,交流收获。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搜集名人的成长故事,与同学分享。

作文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7400字

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叫《爬山虎的脚》,这是叶圣陶,你对她有哪些了解?

上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生: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看老师写课题,你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师板书课题)注意“那”字的右耳刀是两笔。绿字的这一横稍稍长一点,这个字就漂亮了。这篇课文的题目是——

生:(读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同学们,这一墙的爬山虎绿绿的,充满了生机,我们再读课题。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复兴,你们想知道他在课文里都写什么了吗?请打开课文,放开声音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了。开始读吧。

(学生自读课文。)

师:你们读得特别认真,同桌之间再互相读一读课文中带着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师出示词语,学生领读、齐读。)

客厅、皇冠、燥热、推荐、融洽、删掉、规范、春风拂面

师:春风从脸庞轻轻地拂过,应该怎么读这个词呀?再试试。

生:春风拂面

师:这样读才舒服呢!再读。(继续出示词语)

生:映入眼帘

师:眼帘指的是谁呀?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语段)请你读一读。

生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同学们,我刚才听到这个字(曲)大家刚才读得不太一样,有的读qǔ,有的读qū,咱们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字典中的解释,你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课件出示两种“曲”字的解释。)

生:这个字应读qū,我是根据第一个解释,弯曲,跟直相对来判断的。曲线。

师:哦,你是根据这个解释来判断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

生齐读:曲线。

师:这里有两组词,你们再来读读,想想第一组是写谁

的,第二组是写谁的?

(课件出示: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学生自读)

生:第一组是作者的表情,第二组是叶圣陶老爷爷的表情。

师:作者是谁?

生:是肖复兴。

师:作者肖复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篇课文。当时,他只是一个初中生,比你们大不了几岁。第二组词是写谁的?

生:叶圣陶

师:叶圣陶先生可是一位——

生:大作家。

师:没错。这两个人特别有缘,在这篇课文当中相遇了。你们想一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爬山虎的脚》,两篇课文的题目中都带着——

生:爬山虎。

师:对了,不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写植物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还是写植物的吗?它是写——

生:人的。

生:写事的。

师:是通过事情来写叶圣陶老爷爷的。对吗?再想想看,课文中写了叶圣陶老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啊?这两件事又是怎样把课文分成了两部分呢?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师行间巡视,并提醒学生:默读课文书平放,这样更便于学习。

师:让我们抬起头来,一起交流交流。

生:1-5自然段是写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文章。 师:如果我们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就是——

生:修改文章。

师:修改作文。(师板书)

生:6-10段是写叶圣陶老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如也用四字概括,那就是:邀请作客。这样就更好了。(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也都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么,让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第一部分,看看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自学这部分,一会儿我们交流。请画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轻轻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自学)

师: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读得真准确。孩子们,“我”看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

生:很认真。

师:你从哪儿感到到的?

生:我是从“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句话感受到的。

师:同学们,这“密密麻麻”什么样,你知道吗? 生:把空格子都占满了。

师:是啊,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满呢!让我们看一看叶老修改的作文。(课件展示叶老修改的原件)

师:你们看,这可真是“密密麻麻”呀,几页纸上到处都是钩、直线、曲线……密密麻麻呀!同学们,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来,读读吧。

学生自读。

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已经出现这“密密麻麻”的

修改稿了。同学们,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咱们也读读这句话,看看“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一样吗?体会体会。

生:“一张画像”的“张”和“一幅画像”的“幅”字在画像上,“幅”字用得会更准确一点。

师:我们平时说:一张——

生:(齐)纸

师:一幅——

生:画

师:这样用字就准确了。(师板书)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话说得周密一点儿罢了。请你再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还看到了什么?

生:(读)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这位同学把看到的读出来了,把感受也读给我们听了。同学们,你们看,我的原句是——(课件出示)

生:(读)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师:叶老改成了——

生:(读)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上面有两个红色的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师板书),请伸出手来写一写,一个是“删改”(师板书)。这“删除”和“删改”都有一个“删”字,那这“删”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件)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我们来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也就是现在写的“册”字。同学们,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小刀给它挖下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对,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那要把“删”字写好,得注意点儿什么呀?

生:左边的“册”字中间的一横要改成提。

生:“册”字要写得瘦一点。

师:(板书)这样写这个字就漂亮了。同学们,删改前和删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着读一读,体会体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改后的句子把“包”字去掉,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书皮”换成“包书纸”就更加的确切了。

师:句意是确切了,但句子呢?

生:句子更干净了。

师:用书上的词说,就是——

生:干净了,也规范了。

师:对了。(板书:规范)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给一个初中生这样认真仔细地修改作文,你都感受到什么了?

生:我感受到了叶老的认真。

师:那作者是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呢?

生:(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看到叶老这么为我修改作文,春风不仅吹到脸上,都吹到心里了,孩子们,我们该怎么读呀?自己试试。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有1500多字,可叶老就是把这1500多字的文章修改了100多处呢!所以,“我”这样说——

生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叶老先生当时是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他的工作可忙了,可他仍然会挤出时间来,为

我们这些孩子一篇一篇地修改作文。(音乐起)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叶老已经是年近70岁的人了,可老人还在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呢!所以——

生:(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叶老先生此时在你心里还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吗?他还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生:他还是一个温柔的、慈祥的、尽责任的老人。 师:是啊,他还是一位带给我们温暖的老人。

生:他还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师:他爱每一个孩子,他是一位教育家。

生:他是一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的人。

师:他给予了我们每一个孩子无尽的关爱。(师板书)叶老先生不仅这样认真地批改我的作文,还在后面写了评语。这段评语不仅告诉了肖复兴,也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写好作文。请你们读读看。

生自由读。

师:我们应该怎么写好作文。

生:要写具体事实。这篇作文全是具体事实。

生:从具体事实中透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师:写好作文还有什么要求?

生:(读)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要想写得亲切自然,就得在这件事上深爱感动。 师: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板书)同学们,你们想想,这则评语里写的都是“我”的优点,你们别忘了,叶老先生他密密麻麻地为“我”修改了100多处呢,你们有疑问吗?

生:叶老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修改100多处?

师:快读读第5自然段。知道为什么了吗?

生:(读)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师:对,树立了“我”的信心,激励我写得更好,使“我”也走上了文学之路。(师板书)成了一位大作家。几十年后,这件事仍然不能让肖复兴忘记,今天就让我们和肖复兴一起,再回忆当年的一幕一幕。(课件出示)

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你们可以用上课文当中的话,选择其中的一句,先试着

填一填:

师: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我——

生:愣住了。

师: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生:感到叶老先生是一位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如春风拂面。

师: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师:孙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段话。请你们读红色的部分。(课件出示短文)

师:当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时,

生:我一下子愣住了。

师: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

生: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

生: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师:今天我们和肖复兴一起,感受了叶老的平和,同时还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同学们,我们也来试着修改一下这句话,好吗?(课件出示句子)先看看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再看看怎么修改。

生:“王老师望着那张画象。”这里的“张”应该改成“幅”;还有,这个“象”字也错了,应该加上单人旁。

师:还有吗?

生:“这张画真像我呀!”改成“这张画画得真像我呀!” 师:这样一改,句子就规范了,对吗?好了,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刚才我们学的课文的第一部分里面提到爬山虎了吗?

生:没有。

师:别着急,下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下课。

附板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修改作文(1-5)“我”

认真、平和字准确树立信心

句规范

文具体、感人

邀请做课(6-10)

第一课时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文章,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些什么。

(师出示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一段文字,生自由读)

师:读了《爬山虎的脚》这一段文字,把你读懂的跟大家说说,没关系。

生:爬山虎很好看,而且很有生命力。

生:这段话讲了叶子的生长过程。

生:爬山虎的叶子很新鲜。

师:(指着作者名)大家注意这些文字了吗?请读一读。(生齐读)

叶圣陶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他家院子中的爬山虎。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爬山虎,咱们一起读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所写的爬山虎会写些什么?请大家自己发出声音读一遍课文,想想写了些什么。

师:读了后,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生: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文章的事。

(师板书:修改作文)

师:还写了些什么?

生:去叶圣陶家做客。

师:我们概括得简洁些可以说受邀做客(板书) 师:还读懂了些什么?

师:叶老先生质朴、亲切、认真

(师板书质朴亲切认真)

师:读了一遍课文,大家对叶老先生有了那么多的了解,

真了不起。读着这篇文章,老师不觉有疑问:我们学到了叶老先生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题目却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如果让大家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

生:叶圣陶先生。

生:意义非凡的夏天。

生:一副画像。

师:出什么题目,谁最有发言权?

生:课文。

师:我们就先以第一个题目为学习点去学习。

师:请大家默读写到叶老先生的部分,并思考这个问题: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生仔细默读)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学生齐读)

师:说他认真就认真了吗?大家有根有据的来说说,好不好?

生:“一张画像”改成了“一副画像”。

生: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师:好,请你来读这句话。(指屏幕)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

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读得挺好)

师:我们来关注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的话:“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从这里我们感到认真外,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厉害。

师:厉害的含义很深,你怎么认为?

生:关心。虽然我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

师:读好这句话:“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生读这句话,读得有声有色)

师:我们关注其它的几处修改,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我的鼓励和赞扬。

师:你读懂了作者的意思。能不能填进去说一说?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对我的鼓励和赞扬。

师: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以及他对我的关心、鼓励和赞扬。千言万语汇成了这一句话。(指大屏幕: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我们读好这句话。(齐读)

师:春风拂面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生:风吹在脸上很舒服的感觉。

师:仅仅是风吹在脸上吗?

生:心里。

师:我已经把叶老先生记在心里了。让我们走入“受邀作客”部分。

(出示: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请大家带着这个提示自己读课文。

(生自由读)

生:他跟我的谈话,让我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师:讲得真好。作家到底是怎么做的?能不能联系前面的一件事来说说?

生:认真的修改作文。

师:不仅认真地修改别人的作文,还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生:他让我感到像是一个大朋友一样。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说:“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你真会读书。融化一词,你平时是怎么用、怎么说

的?

生:棒冰融化了。太阳照到雪,雪融化了。

师:我说我的心被融化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叶老先生的亲切、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他做事的认真,非常让我佩服。

第二课时

师:在作者15岁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请自己读,我想大家对这个“意义非凡”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师出示: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说是意义非凡的夏天,你读懂了吗?

生:要不是叶老先生的评语,我不会有以后这么大的成就。

生:在谈话中,我知道作家是怎样做的,所以我也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师:同学们的题目出得很好,作者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目的吗?我们找到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部分。

(生读)

师:去掉描写爬山虎的这一部分,读一读是否通顺?行不行?

生:还是通顺。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写这部分呢?请把前后连起来再大声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沉默)

师:请再读一遍,有和没有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再读)

生:写出了作者的情感。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感到很庆幸,很兴奋。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情。 (该生读,读得挺好)

师: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我的心情。

(生齐读)

师:作者把自己的情寄托在对爬山虎的描写中,这是“借景抒情”。

(板书:借景抒情)

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寄托了作者对先生的感激,对先生的怀念。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师引读,生读描写爬山虎的部分。)

师:文章的结尾说,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师:那片爬山虎不仅绿在墙上,还绿在―――

生:作者的心里。

师:是啊,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师投影出示: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

生:作者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关心,忘不了对他的指导,忘不了对他的教育!

生:作者忘不了叶老先生的认真亲切,忘不了他的亲切,忘不了他的实在!

师:是啊!30年过去了,肖复兴仍然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读――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取这样的一个题目,仅仅是写景

色吗?

生:不是。

师:那么题目中包含了什么?

生:包含了作者对叶老先生深切的怀念。

师:对!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