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忙!》800字 杜甫很忙800字议论文

作文一:《杜甫很忙!》800字

杜甫很忙!网友涂鸦语文课本恶搞杜甫系列图   今年正好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期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很忙”图片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但不少学者也呼吁网友在疯转杜甫很忙图片的同时,也请考虑到杜甫在文学上的身份与地位,正所谓娱乐要有一定的尺度,恶搞也需要看对象,网友们应当尊重传统文化。

杜甫很忙原图

据悉,网友多组杜甫很忙原图来自于语文课本的一张插图,这张插图是高中二年级《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登高》一诗的插图,而其原作——《杜甫像》则位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被视作馆藏重要文物。

杜甫很忙原图

网友最初涂鸦杜甫很忙原图

杜甫很忙走红引发的社会争议

在网友的涂鸦世界中,当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撞上诗圣杜甫时,杜甫便化身为“万能之神”,无所不能。而除了杜甫之外,李白、辛弃疾等文化名人的画像也都纷纷被网友涂鸦。部分网友对此调侃到“杜甫很忙,我们很闲”,还称“杜甫很忙,致使语文课本都卖到脱销了”,还有人质疑是教育体制并未跟上时代步伐,才引发学生因上课无聊而涂鸦课本插画。

而不少文化学者对此更是忧心忡忡,纷纷呼吁网友娱乐的同时,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应当给一个已经作古的伟大诗人一些最起码的敬意。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杜甫很忙图片的爆红,折射的是一个精神干涸、素质缺氧的现代社会怪状。

对于此事,你又持什么看法呢?

杜甫很忙全集

杜甫很忙,忙着开摩托骑白马,忙着打机枪卖西瓜,忙着查案玩Cosplay„„总之,在网友的涂鸦下,穿越到现代的杜甫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诗圣形象,而是很快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一起来看看网友“杜甫很忙”系列涂鸦吧。

杜甫很忙01

杜甫很忙02

杜甫很忙03

杜甫很忙04

杜甫很忙05

杜甫很忙06

杜甫很忙07

杜甫很忙08

杜甫很忙09

杜甫很忙10

杜甫很忙11

杜甫很忙12

作文二:《杜甫很忙?》1500字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解读“杜甫很忙”事件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题记 2012年,恰逢中国古代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学生将语文课本上的杜甫进行创造性的涂鸦,这些异类恶搞的图片迅即在网络爆红,有网友笑称“杜甫的一天”,实在是很忙。更有网友调侃说,因为杜甫很忙,所以连语文课本都脱销了。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泱泱大国的一代诗圣,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有杜甫打篮球、化身成NBA球星的,有杜甫怀抱美人的,还有杜甫骑着拉风的摩托车的,更有甚者,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这样的“杜甫”,就被好事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杜甫很忙”?乍听起来,滑稽荒诞,却是在暗示着,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公众话语逐渐走向“娱乐至死”,甚至流窜于文化毁灭的两端。

针对“杜甫很忙”系列漫画走红网络,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则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年青一代进行的一次“解构经典”。他认为,“解构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颠覆经典,而是在颠覆中去寻求一种符合当代意义的更新的经典形式和内容。在尚永亮看来,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一直都以正统的“诗圣”形象出现。而年青一代,通过对杜甫形象进行“解构”,能够表达他们的一些想法。

“对此,不能从绝对多好还是不好来评价,这是当前文化多元的一种表现。”尚永亮介绍,在杜甫之前,也有“英雄人物”被“解构”。王朔早年的小说,具有“解构”的色彩。对千百年人们已经约定成俗的“英雄人物”进行多元“解构”,有时也不一定合适,尤其是一些粗俗式的“解构”。

当今社会,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波兹曼忧心忡忡地提醒世人,“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刘擎说,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杜甫草堂发言人愤慨曰:“但这是童心吗?这是幽默吗?这就是潮流吗?这值得鼓励吗?这已丧失了对人格最起码的尊重,何况是对这样一位被尊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诗人?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杜甫很忙’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杜甫形象,不容诋毁,恶搞文化、穿越文化,若没有民族底线,就绝无民族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对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们或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从表面上看,这或许只是学生随意涂鸦,把插画重新画了一下,但其中一些恶搞,甚至是丑化杜甫形象的图片,让人笑后生泪: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

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恶搞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透露出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

面对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但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我们须警惕,在这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文化须有民族之根,若民族之根已不再坚挺,若仰视之光已不再坚定,那,我们的民族文化,也离灭亡为时不远了。

作文三:《杜甫很忙优秀作文》3200字

癫痫外科手术 癫痫能治愈吗 经络疏通法 癫痫专家许新生 免费赠送癫痫书籍

材料作文:

这一现象怎么看。 1、还杜甫一个真实

201013班  万博

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

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

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2、  莫拿文化作儿戏

201013班  夏侃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圣杜甫竟出乎意料地凭借各种PS图片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或许渴望出名的文化名人都不禁会感慨:“诗算个什么东西,画才是神!”      看看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梦中情人,在众学生的帮助下兴许奥斯卡影帝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三分的杜甫,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曾经卓尔不群,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他的肖像不再受人供奉朝拜,已是一种悲凉,更何况现在的他已沦落为不肖子孙涂鸦消遣的工具!      用娱乐的心态看待严正的文化,用无知的举动对待文化的精髓,其结果必是欲哭无泪的悲剧。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吗?对,之所以是曾经,因为它的起源在韩国不在中国,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给屈原穿上西装的时候,没准会发现这一点————这样一个我们纪念了千年的节日,竟会被固执认真的韩国人所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有谁会在吃粽子的时候回忆起《离骚》?文化,早已在日益扩张的娱乐心态中被腐蚀成一个毫无内涵的空壳。当我们真正发现这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还会有多少笑容?

屈原不会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些真正纪念他的人;但屈原一定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人已不是他的子孙。

当然遭殃的并非只有传统文化,现代的文化也是日益颓圮。还记得从前,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里可以在优美经典的文字里轻松度过一天的时间。如今报刊杂志上本应是文字的地方却充斥着人肉和广告,俨然成了“文字片刻,广告马上回来”。书籍中本应有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篇章却因为大众的恶趣味让各种粗俗下流的描写所替代————这仿佛是个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你以娱乐的心态腐蚀文化,文化便以腐蚀的身躯反过来伤害你。

更何况,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知识是小到修炼个人、大到富国强兵的法宝,如今却是谋求利益的工具。学生们可以用它换来功名利禄,教授们可以用它骗走财色青春,难怪学生们会做出如此涂鸦之举。以微观的角度看,这会导致玩世不恭者的碌碌无为;从宏观上看,却又是新一轮的丧失。

莫拿文化做儿戏。最终被戏的 ,只能是自己。

(网络文)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有什么样的青年

小时候,特喜欢画画,经常拿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有一次,画了只鸭子被家长看到鼓励了一番后,我便自鸣得意起来,画到了课堂上。结果,好几次到语文老师那背书挨一通训,因为我书本上总少不了“画作”,不过,也因此得到了画黑板报的机会。

前年,家里还存有几本泛黄的语文书,我怀旧之余,愕然发现当年的“大作”,喟叹应试教育扼杀了我的天赋。因为挑山工背上的三八大杆,凡卡嘴里叼的烟斗画得还是蛮好的。 不过,最近看了美女入怀、手端大狙的杜甫后,我自叹不如,我觉得这远远胜过学生的水平。小孩子的恶搞本没什么,不过,微博上却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还有不少名人转载赞“有才”。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有娱乐精神,不冷的笑话都笑不起来,这次我是输了。因为,我对杜甫是敬畏的,实在不敢有半丝亵渎之念。

李海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是一个愁容挥之不去的国家,在往复循环的历史进步中,进步并不存在。大家就像一只只天真的羊,这只狼吃它,那只也吃它,羊就成了狼的干粮,我深以为然。由于现实中,多数人总是费尽心机做一只嗜血的狼,最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以,中国历史并没能实质地推动统治层与民权矛盾的缓和,总是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也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做狼的。既有张居正这样阅尽人间百态,沉浮宦海,施展抱负的超一流人才,也有杜甫这样病卧在寒冬的小船上,无钱医治,却还上痛国难,下悯民苦。千百年之后,不得不承认,相比一条鞭法,杜甫痛心疾书的诗史,更具恒久的穿透力。鲁迅读罢说,书写的民间疾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竟然成为无数人最焦虑的问题。“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青海湖边,这句诗的确跳进我的脑中,多少白骨无人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对杜甫的敬畏不仅是他的文学天赋,更在于他经历战火沧桑后人格的升华。杜甫的伟大,不需我多言,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我实在不觉得那些“杜甫很忙”的恶搞有什么才,反而很厌恶。

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日本人把小泉画成动物,却没听说日本人网上到处恶搞川端康成;听说过俄罗斯人给普京穿女装,没听说过到处传播屠格涅夫的涂鸦。书写深刻的民族性,揭示底层辛酸的文字都是他们内心流淌的血。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信仰和底线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不要说我没娱乐精神,上纲上线,这是两码事,你会涂鸦你的长辈亲人吗?民族也需要有敬畏之心。当然,我不能代表别人,我是想表达一种有底线的是非观。

或许,有的人感受着网络表达的快感,打倒权威很过瘾了。可打倒了雷锋又如何,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就在我心中泯灭了吗?文革时,红卫兵成天拉着陈寅恪批斗,后来陈老双目失明,听到喇叭喊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最后死在广州,多么让人悲凉。今日,杜甫是不是也被游了一番街?现实中,小丑总比大师火爆。如今开着宝马,找人代写,到处泡妞的沽名钓誉者多的是,丧失人格、中饱私囊却挂着光环的唯利是图者也不少。

当然,现实中的诱惑很难抗拒,无可厚非。但如今新闻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像野草一样割之不尽,一幕幕怪诞剧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焦虑啊,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如此邪恶。不由想起清末,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维新,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到中国游历一番后,给天皇写信说,清朝全民腐败,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结果,数十年的风云际会,中国受尽凌辱,颠沛流离了多少羊,至今尚未赶上帝国们的步子。

套用郁达夫得知鲁迅去世后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老,但很清醒:“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吧!

作文四:《杜甫很忙优秀作文》5500字

1、还杜甫一个真实

201013班  万博

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

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     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

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2、  莫拿文化作儿戏

201013班  夏侃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圣杜甫竟出乎意料地凭借各种PS图片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或许渴望出名的文化名人都不禁会感慨:“诗算个什么东西,画才是神!”      看看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梦中情人,在众学生的帮助下兴许奥斯卡影帝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三分的杜甫,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曾经卓尔不群,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他的肖像不再受人供奉朝拜,已是一种悲凉,更何况现在的他已沦落为不肖子孙涂鸦消遣的工具!

用娱乐的心态看待严正的文化,用无知的举动对待文化的精髓,其结果必是欲哭无泪的悲剧。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吗?对,之所以是曾经,因为它的起源在韩国不在中国,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给屈原穿上西装的时候,没准会发现这一点————这样一个我们纪念了千年的节日,竟会被固执认真的韩国人所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有谁会在吃粽子的时候回忆起《离骚》?文化,早已在日益扩张的娱乐心态中被腐蚀成一个毫无内涵的空壳。当我们真正发现这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还会有多少笑容?

屈原不会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些真正纪念他的人;但屈原一定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人已不是他的子孙。

当然遭殃的并非只有传统文化,现代的文化也是日益颓圮。还记得从前,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里可以在优美经典的文字里轻松度过一天的时间。如今报刊杂志上本应是文字的地方却充斥着人肉和广告,俨然成了“文字片刻,广告马上回来”。书籍中本应有的修身养性、陶

冶情操的篇章却因为大众的恶趣味让各种粗俗下流的描写所替代————这仿佛是个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你以娱乐的心态腐蚀文化,文化便以腐蚀的身躯反过来伤害你。

更何况,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知识是小到修炼个人、大到富国强兵的法宝,如今却是谋求利益的工具。学生们可以用它换来功名利禄,教授们可以用它骗走财色青春,难怪学生们会做出如此涂鸦之举。以微观的角度看,这会导致玩世不恭者的碌碌无为;从宏观上看,却又是新一轮的丧失。

莫拿文化做儿戏。最终被戏的 ,只能是自己。

(网络文)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有什么样的青年

小时候,特喜欢画画,经常拿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有一次,画了只鸭子被家长看到鼓励了一番后,我便自鸣得意起来,画到了课堂上。结果,好几次到语文老师那背书挨一通训,因为我书本上总少不了“画作”,不过,也因此得到了画黑板报的机会。

前年,家里还存有几本泛黄的语文书,我怀旧之余,愕然发现当年的“大作”,喟叹应试教育扼杀了我的天赋。因为挑山工背上的三八大杆,凡卡嘴里叼的烟斗画得还是蛮好的。 不过,最近看了美女入怀、手端大狙的杜甫后,我自叹不如,我觉得这远远胜过学生的水平。小孩子的恶搞本没什么,不过,微博上却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还有不少名人转载赞“有才”。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有娱乐精神,不冷的笑话都笑不起来,这次我是输了。因为,我对杜甫是敬畏的,实在不敢有半丝亵渎之念。

李海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是一个愁容挥之不去的国家,在往复循环的历史进步中,进步并不存在。大家就像一只只天真的羊,这只狼吃它,那只也吃它,羊就成了狼的干粮,我深以为然。由于现实中,多数人总是费尽心机做一只嗜血的狼,最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以,中国历史并没能实质地推动统治层与民权矛盾的缓和,总是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也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做狼的。既有张居正这样阅尽人间百态,沉浮宦海,施展抱负的超一流人才,也有杜甫这样病卧在寒冬的小船上,无钱医治,却还上痛国难,下悯民苦。千百年之后,不得不承认,相比一条鞭法,杜甫痛心疾书的诗史,更具恒久的穿透力。鲁迅读罢说,书写的民间疾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竟然成为无数人最焦虑的问题。“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青海湖边,这句诗的确跳进我的脑中,多少白骨无人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对杜甫的敬畏不仅是他的文学天赋,更在于他经历战火沧桑后人格的升华。杜甫的伟大,不需我多言,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我实在不觉得那些“杜甫很忙”的恶搞有什么才,反而很厌恶。

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日本人把小泉画成动物,却没听说日本人网上到处恶搞川端康成;听说过俄罗斯人给普京穿女装,没听说过到处传播屠格涅夫的涂鸦。书写深刻的民族性,揭示底层辛酸的文字都是他们内心流淌的血。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信仰和底线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不要说我没娱乐精神,上纲上线,这是两码事,你会涂鸦你的长辈亲人吗?民族也需要有敬畏之心。当然,我不能代表别人,我是想表达一种有底线的是非观。

或许,有的人感受着网络表达的快感,打倒权威很过瘾了。可打倒了雷锋又如何,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就在我心中泯灭了吗?文革时,红卫兵成天拉着陈寅恪批斗,后来陈老双目失明,听到喇叭喊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最后死在广州,多么让人悲凉。今日,杜甫是不是也被游了一番街?现实中,小丑总比大师火爆。如今开着宝马,找人代写,到处泡妞的沽名钓誉者多的是,丧失人格、中饱私囊却挂着光环的唯利是图者也不少。

当然,现实中的诱惑很难抗拒,无可厚非。但如今新闻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像野草一样割之不尽,一幕幕怪诞剧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焦虑啊,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如此邪恶。不由想起清末,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维新,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到中国游历一番后,给天皇写信说,清朝全民腐败,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结果,数十年的风云际会,中国受尽凌辱,颠沛流离了多少羊,至今尚未赶上帝国们的步子。

套用郁达夫得知鲁迅去世后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老,但很清醒:“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吧!

恶搞的,其实是自己的青春  语文课本上的杜甫画像,被中学生和网友们信笔涂鸦,恶搞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忙人,若以此来纪念诗圣的1300年诞辰,这个礼物很特殊。

在网友们笔下,杜甫是“万能”的,除了写诗。正如昨天本报“一家之言”作者说的那样,这些网友对杜甫画像如此感兴趣,但恐怕很多人连他的一首诗都背不出。这是不意外的,因为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名作大多关心国家和人民苦难,那些题材通常并不潇洒,同时,作为诗圣,杜甫耽于诗艺,很少那些随口而出的俗语,所以,他的诗在某个角度上说是“少儿不宜”的:一,少儿难以记住;二,少儿难以理解。

这一点,大人们很清楚。所以当很多三岁小孩在众人面前“被”展示才能时,通常说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不是杜甫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但这不见得是唐诗的福音,对大人来说,唐诗常常只是证明孩子聪明的道具;而对孩子来说,唐诗和《小兔乖乖》并无区别。而且一旦孩子长大一点,学会了恶搞,首当其冲的就是唐诗,在幼儿园大班,“床前明月光”的下句早就不是“疑是地上霜”,而是“地上鞋两双”了。

在价值观五花八门的今天,恶搞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不是蒋兆和先生创作的那幅杜甫像留白太多,大概恶搞的待遇还轮不到诗圣头上。也可以这么说,网友们恶搞的,其实只是后人创作的一幅画像,真正的杜甫,肯定不是那个样子。

真正的杜甫什么样,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了。因为他既不潇洒,也不帅。还有人关心李白,因为他不但帅,还经常有高官陪着喝酒;也有人关心王维,因为他不但超脱,还住得起大别墅。现在流行“高富帅”,所以李白王维有市场,杜甫也有房子,但那是茅屋,还为秋风所破,谁会喜欢?

1300年前的唐朝远去,这是时间的无奈,我们留也留不住;与之相比,唐诗的远去却和我们直接相关,因为如今我们宁肯信仰“文章皆狗屁,大道是黄金”了。昨天是诗人海子的忌日,我看到很多人怀念他,也知道很多人喜欢他,但我不知道这么多喜欢他的人究竟是喜欢他的诗歌,他的情怀,还是仅仅喜欢他那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自隋朝创立科举,至清代结束,一千年中,诗歌都是必学必考的项目,所以旧时文人必是诗人。而今,高考常常注明“诗歌除外”,虽然还有人写诗,但纯粹意义上的“诗人”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网友忽视诗歌,无视杜甫甚至恶搞杜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古人敬惜诗歌,敬畏文字,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靠着这种虔诚与恭敬,才缔造了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才高,在黄鹤楼也要收敛,因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的文人虽然不肖,在李白墓前留下了“班门弄斧”的名声,但他们题的毕竟也是诗,那种起码的敬畏心还是有的。

当然,古时也有轻薄之人,也善于恶搞和攻击。杜甫就遇见过这种人,而且对待他们,诗圣毫不留情。因为当时有一帮家伙恶搞初唐四杰,杜甫看不过去,便赋诗一首以示批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被杜甫说中了。当年恶搞的那帮人早已灰飞烟灭,而初唐四杰的诗歌千年不朽。杜甫不知道,1000年后,他也会被恶搞。如果他知道,不知会写下什么。没准会像我这样写一句白话文,提醒那些孩子:现在恶搞杜甫,将来你们会知道,你们恶搞的,其实是自己的青春。

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客观而言,在诗歌少人问津,备受冷落的今天,我们能够以如此大的热情关注一位1300年前的诗人,这是好事。但这种关注的背后,也有一些东西值得讨论。如果说让杜甫骑摩托跨白马、扛机枪卖西瓜属于戏谑和调侃的话,那么让杜甫怀抱性感美女的“再创作”,就有失对一位伟大诗人的尊重,有亵渎诗人和诗歌之嫌了。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饱含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其诗歌不但具有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且体恤民间疾苦,关心苍生社稷,堪称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于这样的一位诗人,在其13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可以诵读其诗歌,传承其精神,或者是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予以纪念,但是没有边界的恶搞,除了证明我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缺乏基本尊重和自身的浅薄之外,再也难以看到更有意义的东西。

笔者可以断言,不管是拿起画笔对杜甫画像进行大肆涂鸦恶搞的人,还是在网络上疯狂转发这些恶搞图片的人,其中很多人可能连一首杜甫的诗歌都背不下来。这就暴露一个很值得引起反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恶搞、结构、颠覆充满了无限的热情,投入了无数的精力,但是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反而兴味索然,毫无热情可言?当我们购买语文课本只是为了利用里面的插图恶搞古人而不是为了学习文化和知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不齿的事情。

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这里的“阅读”,既包括阅读他的诗歌,从他的诗歌里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旧体诗歌的韵律之美,学习诗歌创作技巧,也包括“阅读”他本人,亦即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人生沉浮,理解他诗歌里那种忧国忧民情怀的来源,领会诗人思想里那些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精髓。

其实,即使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杜甫,他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具有现实意义的品质。比如他为了直言进谏不惜触怒权贵;比如他人生陷入低谷与困境,仍旧关心着国家的前途,苍生的疾苦。这样的胸怀与品质,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具备的,在任何年代和任何社会,也都是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在一个恶搞文化盛行、解构主义泛滥的时代,不管是恶搞杜甫还是解构李白,都可以宽容看待。但是我们在恶搞和解构的同时,不能忘记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不能失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基本尊重。

作文五:《杜甫很忙优秀作文》3200字

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

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

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莫拿文化作儿戏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圣杜甫竟出乎意料地凭借各种PS图片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或许渴望出名的文化名人都不禁会感慨:“诗算个什么东西,画才是神!”

看看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梦中情人,在众学生的帮助下兴许奥斯卡影帝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三分的杜甫,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曾经卓尔不群,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他的肖像不再受人供奉朝拜,已是一种悲凉,更何况现在的他已沦落为不肖子孙涂鸦消遣的工具!

用娱乐的心态看待严正的文化,用无知的举动对待文化的精髓,其结果必是欲哭无泪的悲剧。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吗?对,之所以是曾经,因为它的起源在韩国不在中国,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给屈原穿上西装的时候,没准会发现这一点————这样一个我们纪念了千年的节日,竟会被固执认真的韩国人所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有谁会在吃粽子的时候回忆起《离骚》?文化,早已在日益扩张的娱乐心态中被腐蚀成一个毫无内涵的空壳。当我们真正发现这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还会有多少笑容?

屈原不会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些真正纪念他的人;但屈原一定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人已不是他的子孙。

当然遭殃的并非只有传统文化,现代的文化也是日益颓圮。还记得从前,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里可以在优美经典的文字里轻松度过一天的时间。如今报刊杂志上本应是文字的地方却充斥着人肉和广告,俨然成了“文字片刻,广告马上回来”。书籍中本应有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篇章却因为大众的恶趣味让各种粗俗下流的描写所替代——

——这仿佛是个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你以娱乐的心态腐蚀文化,文化便以腐蚀的身躯反过来伤害你。

更何况,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知识是小到修炼个人、大到富国强兵的法宝,如今却是谋求利益的工具。学生们可以用它换来功名利禄,教授们可以用它骗走财色青春,难怪学生们会做出如此涂鸦之举。以微观的角度看,这会导致玩世不恭者的碌碌无为;从宏观上看,却又是新一轮的丧失。

莫拿文化做儿戏。最终被戏的 ,只能是自己。

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有什么样的青年

小时候,特喜欢画画,经常拿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有一次,画了只鸭子被家长看到鼓励了一番后,我便自鸣得意起来,画到了课堂上。结果,好几次到语文老师那背书挨一通训,因为我书本上总少不了“画作”,不过,也因此得到了画黑板报的机会。      前年,家里还存有几本泛黄的语文书,我怀旧之余,愕然发现当年的“大作”,喟叹应试教育扼杀了我的天赋。因为挑山工背上的三八大杆,凡卡嘴里叼的烟斗画得还是蛮好的。 不过,最近看了美女入怀、手端大狙的杜甫后,我自叹不如,我觉得这远远胜过学生的水平。小孩子的恶搞本没什么,不过,微博上却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还有不少名人转载赞“有才”。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有娱乐精神,不冷的笑话都笑不起来,这次我是输了。因为,我对杜甫是敬畏的,实在不敢有半丝亵渎之念。

李海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是一个愁容挥之不去的国家,在往复循环的历史进步中,进步并不存在。大家就像一只只天真的羊,这只狼吃它,那只也吃它,羊就成了狼的干粮,我深以为然。由于现实中,多数人总是费尽心机做一只嗜血的狼,最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以,中国历史并没能实质地推动统治层与民权矛盾的缓和,总是

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也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做狼的。既有张居正这样阅尽人间百态,沉浮宦海,施展抱负的超一流人才,也有杜甫这样病卧在寒冬的小船上,无钱医治,却还上痛国难,下悯民苦。千百年之后,不得不承认,相比一条鞭法,杜甫痛心疾书的诗史,更具恒久的穿透力。鲁迅读罢说,书写的民间疾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竟然成为无数人最焦虑的问题。“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青海湖边,这句诗的确跳进我的脑中,多少白骨无人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对杜甫的敬畏不仅是他的文学天赋,更在于他经历战火沧桑后人格的升华。杜甫的伟大,不需我多言,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我实在不觉得那些“杜甫很忙”的恶搞有什么才,反而很厌恶。      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日本人把小泉画成动物,却没听说日本人网上到处恶搞川端康成;听说过俄罗斯人给普京穿女装,没听说过到处传播屠格涅夫的涂鸦。书写深刻的民族性,揭示底层辛酸的文字都是他们内心流淌的血。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信仰和底线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不要说我没娱乐精神,上纲上线,这是两码事,你会涂鸦你的长辈亲人吗?民族也需要有敬畏之心。当然,我不能代表别人,我是想表达一种有底线的是非观。

或许,有的人感受着网络表达的快感,打倒权威很过瘾了。可打倒了雷锋又如何,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就在我心中泯灭了吗?文革时,红卫兵成天拉着陈寅恪批斗,后来陈老双目失明,听到喇叭喊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最后死在广州,多么让人悲凉。今日,杜甫是不是也被游了一番街?现实中,小丑总比大师火爆。如今开着宝马,找人代写,到处泡妞的沽名钓誉者多的是,丧失人格、中饱私囊却挂着光环的唯利是图者也不少。

当然,现实中的诱惑很难抗拒,无可厚非。但如今新闻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像野草一样割之不尽,一幕幕怪诞剧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焦虑啊,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如此邪恶。不由想起清末,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维新,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到中国游历一番后,给天皇写信说,清朝全民腐败,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结果,数十年的风云际会,中国受尽凌辱,颠沛流离了多少羊,至今尚未赶上帝国们的步子。        套用郁达夫得知鲁迅去世后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老,但很清醒:“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吧!

作文六:《“杜甫很忙”优秀作文》3200字

(2012-09-13 14:59:20)

转载▼

标签: 作文

教育

分类: 作文教学

材料作文:

这一现象怎么看。

1、还杜甫一个真实

201013班  万博

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

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

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2、  莫拿文化作儿戏

201013班  夏侃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圣杜甫竟出乎意料地凭借各种PS图片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或许渴望出名的文化名人都不禁会感慨:“诗算个什么东西,画才是神!”

看看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梦中情人,在众学生的帮助下兴许奥斯卡影帝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三分的杜甫,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曾经卓尔不群,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他的肖像不再受人供奉朝拜,已是一种悲凉,更何况现在的他已沦落为不肖子孙涂鸦消遣的工具!

用娱乐的心态看待严正的文化,用无知的举动对待文化的精髓,其结果必是欲哭无泪的悲剧。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吗?对,之所以是曾经,因为它的起源在韩国不在中国,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给屈原穿上西装的时候,没准会发现这一点————这样一个我们纪念了千年的节日,竟会被固执认真的韩国人所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有谁会在吃粽子的时候回忆起《离骚》?文化,早已在日益扩张的娱乐心态中被腐蚀成一个毫无内涵的空壳。当我们真正发现这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还会有多少笑容?

屈原不会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些真正纪念他的人;但屈原一定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人已不是他的子孙。

当然遭殃的并非只有传统文化,现代的文化也是日益颓圮。还记得从前,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里可以在优美经典的文字里轻松度过一天的时间。如今报刊杂志上本应是文字的地方却充斥着人肉和广告,俨然成了“文字片刻,广告马上回来”。书籍中本应有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篇章却因为大众的恶趣味让各种粗俗下流的描写所替代————这仿佛是个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你以娱乐的心态腐蚀文化,文化便以腐蚀的身躯反过来伤害你。

更何况,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知识是小到修炼个人、大到富国强兵的法宝,如今却是谋求利益的工具。学生们可以用它换来功名利禄,教授们可以用它骗走财色青春,难怪学生们会做出如此涂鸦之举。以微观的角度看,这会导致玩世不恭者的碌碌无为;从宏观上看,却又是新一轮的丧失。

莫拿文化做儿戏。最终被戏的 ,只能是自己。

(网络文)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有什么样的青年

小时候,特喜欢画画,经常拿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有一次,画了只鸭子被家长看到鼓励了一番后,我便自鸣得意起来,画到了课堂上。结果,好几次到语文老师那背书挨一通训,因为我书本上总少不了“画作”,不过,也因此得到了画黑板报的机会。

前年,家里还存有几本泛黄的语文书,我怀旧之余,愕然发现当年的“大作”,喟叹应试教育扼杀了我的天赋。因为挑山工背上的三八大杆,凡卡嘴里叼的烟斗画得还是蛮好的。

不过,最近看了美女入怀、手端大狙的杜甫后,我自叹不如,我觉得这远远胜过学生的水平。小孩子的恶搞本没什么,不过,微博上却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还有不少名人转载赞“有才”。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有娱乐精神,不冷的笑话都笑不起来,这次我是输了。因为,我对杜甫是敬畏的,实在不敢有半丝亵渎之念。

李海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是一个愁容挥之不去的国家,在往复循环的历史进步中,进步并不存在。大家就像一只只天真的羊,这只狼吃它,那只也吃它,羊就成了狼的干粮,我深以为然。由于现实中,多数人总是费尽心机做一只嗜血的狼,最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以,中国历史并没能实质地推动统治层与民权矛盾的缓和,总是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也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做狼的。既有张居正这样阅尽人间百态,沉浮宦海,施展抱负的超一流人才,也有杜甫这样病卧在寒冬的小船上,无钱医治,却还上痛国难,下悯民苦。千百年之后,不得不承认,相比一条鞭法,杜甫痛心疾书的诗史,更具恒久的穿透力。鲁迅读罢说,书写的民间疾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竟然成为无数人最焦虑的问题。“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青海湖边,这句诗的确跳进我的脑中,多少白骨无人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对杜甫的敬畏不仅是他的文学天赋,更在于他经历战火沧桑后人格的升华。杜甫的伟大,不需我多言,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我实在不觉得那些“杜甫很忙”的恶搞有什么才,反而很厌恶。

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日本人把小泉画成动物,却没听说日本人网上到处恶搞川端康成;听说过俄罗斯人给普京穿女装,没听说过到处传播屠格涅夫的涂鸦。书写深刻的民族性,揭示底层辛酸的文字都是他们内心流淌的血。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信仰和底线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不要说我没娱乐精神,上纲上线,这是两码事,你会涂鸦你的长辈亲人吗?民族也需要有敬畏之心。当然,我不能代表别人,我是想表达一种有底线的是非观。

或许,有的人感受着网络表达的快感,打倒权威很过瘾了。可打倒了雷锋又如何,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就在我心中泯灭了吗?文革时,红卫兵成天拉着陈寅恪批斗,后来陈老双目失明,听到喇叭喊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最后死在广州,多么让人悲凉。今日,杜甫是不是也被游了一番街?现实中,小丑总比大师火爆。如今开着宝马,找人代写,到处泡妞的沽名钓誉者多的是,丧失人格、中饱私囊却挂着光环的唯利是图者也不少。

当然,现实中的诱惑很难抗拒,无可厚非。但如今新闻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像野草一样割之不尽,一幕幕怪诞剧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焦虑啊,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如此邪恶。不由想起清末,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维新,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到中国游历一番后,给天皇写信说,清朝全民腐败,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结果,数十年的风云际会,中国受尽凌辱,颠沛流离了多少羊,至今尚未赶上帝国们的步子。

套用郁达夫得知鲁迅去世后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老,但很清醒:“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吧!

作文七:《杜甫很忙系列》1500字

杜甫很忙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涂鸦形象

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必修3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  杜甫很忙,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玩转千元安卓机的。用网友的话说,“子美(杜甫字)真是个居家好男人”。 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不少网友纷纷追忆在那些年的读书时代,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这些课本上屡屡露脸的“常客”,此前就被涂鸦过。

据悉,网友多组“杜甫很忙”原图来自于语文课本的一张插图,这张插图是高中二年级《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登高》一诗的插图,而其原作——《杜甫像》则位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被视作馆藏重要文物。

杜甫很忙走红原因分析

其实杜甫很忙图片在很早就已经火过了,但是为何近期又再一次爆红呢,一方面是现在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毕竟此次疯狂传播的途径是微博,因此面对着快捷的网络传播推荐,所以大家更容易来转发!

80、90后的网友,对杜甫这样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因此,面对着对杜甫很忙图片的恶搞,很多一部分是对自己儿时的回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物!

还有一点就是穿越剧情的影响,面对着穿越剧的疯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但是苦于没有条件,无法实现,但是这不能阻止网友们的恶搞娱乐精神,因此杜甫,不幸中枪了!

网友评论

没被涂鸦过,不算是“大家”

“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围观的网友对此评价“据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   在同学们的笔下,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举着“剪刀手”卖萌,背景台词是“爱杀敌、爱卖萌,我是将军,我也是正太,我是辛弃疾,请跟我一起‘耶’!”清代知名学者蓝鼎元,换身衣服就成了肯德基爷爷。

虽然乱涂乱画课本似乎不太好,但对于学习压力很大的学生们来说,这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正在流行。

七律-杜甫很忙 文/老街味道

冷落诗门车马稀 一朝惊诧老头皮

总不宜

幸也斯文堪扫地 悲哉德信早分歧

笑雪篱

网友最初涂鸦杜甫很忙原图

杜甫很忙走红引发的社会争议

喻今讽世争难见 信笔涂鸦飞鸿有志无人解 尽是寒鸦

在网友的涂鸦世界中,当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撞上诗圣杜甫时,杜甫便化身为“万能之神”,无所不能。而除了杜甫之外,李白、辛弃疾等文化名人的画像也都纷纷被网友涂鸦。部分网友对此调侃到“杜甫很忙,我们很闲”,还称“杜甫很忙,致使语文课本都卖到脱销了”,还有人质疑是教育体制并未跟上时代步伐,才引发学生因上课无聊而涂鸦课本插画。

而不少文化学者对此更是忧心忡忡,纷纷呼吁网友娱乐的同时,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应当给一个已经作古的伟大诗人一些最起码的敬意。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杜甫很忙图片的爆红,折射的是一个精神干涸、素质缺氧的现代社会怪状。

对于此事,你又持什么看法呢?

杜甫很忙全集

杜甫很忙,忙着开摩托骑白马,忙着打机枪卖西瓜,忙着查案玩Cosplay……总之,在网友的涂鸦下,穿越到现代的杜甫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诗圣形象,而是很快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一起来看看网友“杜甫很忙”系列涂鸦吧。

作文八:《杜甫很忙之反思》1000字

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走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不符合唐王朝的要求,导致其思想地位到了宋代才被确立并沿袭至今。杜甫在宋代典范地位的确立,是宋人在其特定文化心理下,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后作出的选择。杜甫的形象定格千年,可现在又忙了起来,为什么呢?

其一,现在流行的解构主义让部分人群习惯性怀疑一切。我国有符号化人物的传统,五千年来,一个个典型人物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当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产生应激反应,走向了符号化的对立面,即解构。“你高高在上太威风,我偏偏要拉你下神坛”,可以看做是时代的一个特点。从积极意义上讲,这是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从消极意义上讲,过度地解构异化怀疑一切,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精神迷乱之中。

其二,教科书几十年如一日不加改变,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心理。如教科书上的“杜甫”形象十数年没有改变,但学生们的思想在变。同时,教材视角缺失、缺少情趣、缺乏求真精神也是一种客观情况。于是,“杜甫”成了任学生们打扮的“小姑娘”。教材编写者或许可以借鉴一下那些看似轻佻的涂鸦,对教科书配图进行调整。

其三,老师照本宣科,归纳中心思想式样地解读杜甫,其思想内容大多停留在宋代的理解,更多地依旧是说教,无法满足学生的天性。学生们看似是不专心听讲去涂鸦,其实是想象力无处释放的另类表现。

跳出这个新闻,从大的角度上来讲,恶搞名人、恶搞经典已经成为常态。如影视剧方面,不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戏说乾隆》,还是近年来的《太祖秘史》,抑或更近一点的《新三国》等,都是在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一些学者也忙着“解构”历史人物,例如诗仙李白在某作家笔下变成了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的“大唐第一古惑仔”,等等。   这些“恶搞”可以带来图书的销量,可以带来票房,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但社会效果显然是不好的。相对而言,学生们是单纯的,要注重对他们的引导,把握其“恶搞”的尺度,净化社会环境。

学者、编剧们或写书言志,或拍戏公映都可归入大众媒体的范畴,会对下一代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90后”的小观众们,他们在“恶搞”之下只能被灌输错误的历史观、人生观,影响深远。对社会主流来说,更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

值得思考的是:还有几人能想起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呢?靠恶搞才能激发大众的兴奋点,又说明了什么呢?

作文九:《杜甫很忙现象》5200字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杜甫很忙”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杜甫很忙”现象

【摘要】:今年网络的第一红人非杜甫莫属。近日,在“杜甫很忙”的涂鸦漫画中,语文课本中侧坐望天、消瘦忧郁的杜甫,时而手持机关枪,时而脚踏电动车,时而在NBA打球,时而挥刀切西瓜,各种形象数都数不过来,不少网友感叹:“杜甫也太忙了!”这股风还刮向了李白、白居易等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对此,诸多网友表示只是游戏而已。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中,有的说这种现象没有恶意,只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公众无需反应过度。也有专家表示这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的做法,是不能容忍的。他们提醒要保持敬畏,对名人英雄保持“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关键词】:杜甫很忙、社会意识、联系、价值观、矛盾、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今年正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诗圣”杜甫突然走红网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杜甫走红并非出于今人对于先贤的怀念崇敬,却源自一组流传网络的对于中学课本上杜甫插图的“恶搞”涂鸦带来的娱乐效应。连日来,“杜甫很忙”成为互联网上关注度颇高的网络热词。被“涂鸦”的杜甫时而扛枪,时而开车,甚至“怀抱小姐”,有伤风雅。而这一恶搞古代名人的现象,也引起了多方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经过讨论,我们小组觉得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视文化名人英雄为玩物,我们应该要对其保持敬畏,保持“仰望”。“杜甫很忙”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反省,特别是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    作为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对“杜甫很忙”现象的看法是:

2012年3月伊始,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狂流传,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那么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从本专业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它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一次策划。

今年恰好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的纪念,国内著名的营销人士薛永昱为首的策划团队便是利用了这一时机为一个博物馆做的策划。策划是指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宣传某一样东西,扩大其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并获得美誉度,也就是口碑。此次的营销策划,它利用漫画这种方式来展示杜甫很“忙”的现象,给人一种新颖感,这是其创意所在;另外,它利用现代比较流行的微博这个平台,使得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传播面很广,从而扩大了此博物馆的知名度,达到很好的宣传目的,薛永昱的这一策划被不少人认为是对杜甫形象的低俗恶搞,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所以在口碑上是欠缺的,这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策划生涯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做公关策划是要可以引起关注,能很好达到预期目标的策划,那种不会带来美誉度,带破坏性的策划是不可取的。

二、    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现当代人们各方面压力大,需要一个发泄压力的出口,而《杜甫很忙》这个网络恶搞则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减压方式。通过对正统文学的恶搞化给人们轻松的感觉,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紧张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需要放松的社会需求存在。不过遗憾的是,杜甫的“忙”不是体现在其精神文化成果,而是关于杜甫人像的涂鸦所带来的娱乐效果。杜甫一生著诗逾千首,代表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无不显示出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以及关注社会疾苦的动人情怀。后人将他的诗歌尊为“诗史”,崇敬之意尽在其中。然而,毋庸置疑,杜甫精神在这样一个娱乐至上、消费文化盛行

的时代,几乎湮没无闻。当下的“杜甫很忙”现象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以及人文精神的贫乏。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起到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通过杜甫应该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诗歌文化,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正面去引导社会大众,而不是纯粹的娱乐和商业利益。不管如何,《杜甫很忙》体现了现代社会意识,需要我们进行深深思考和探讨。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理

①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通俗的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即是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标准以及决策的出发点。

②关于“杜甫很忙”这一事件主要风靡在当代的中国青年群内,而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已经出现了倾斜。他们所追求的价值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而是一种新鲜,一种刺激,一种娱乐。他们衡量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事件是否戳中自己的笑点,是否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它是否满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③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各种形象的杜甫连续霸了几天微博主页,以教科书上的杜甫为基础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出的诗圣走红的背后不难看出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以及学生繁重的课业,生活的快节奏使得青少年及上班族对这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乐此不疲。

④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而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几乎是波澜不惊的平静发展,传统教育虽然一直在进行,却过于死板无味,他们学会自行寻找乐趣,当代的中国青年很有才,但略微歪曲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而是满足自己的思想需求。对于“杜甫很忙”的事件即使是一种无意消遣,也应当注意量和度的把握,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尊重文化。

3、矛盾的观点

①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于今年3月份有关“杜甫很忙”的图片、视频等在网络上的爆红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污辱”,也有人认为这样有利于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杜甫这个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形象。而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杜甫很忙”爆红的现象,我们应该在看到通过“杜甫很忙”让很多年轻人了解杜甫的同时,还应该看到,那些对杜甫形象的夸张恶搞,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不尊重,也可以从中看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贯穿事物过程的始终,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针对“杜甫很忙”这一网络事件,我们不能单纯地去评定它正确与否,而应该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既要看到“杜甫很忙”爆红给当代年轻人带来轻松心情,又要看到这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商业策划,不能单纯看看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本质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杜甫很忙”爆红网络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宣传杜甫形象方面看,这一网络炒作无疑是成功的,它通过杜甫拿枪等形象的恶搞,使杜甫在大家眼中活灵活现,让很多人又重新认识了杜甫;而从对杜甫个人所体现的名人形象方面来说,这一炒作无疑又是失败的,因为它通过一张张杜甫“卖萌”、“泡美女”的图片展示,无疑不是把杜甫一个“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的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毁灭殆尽了;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我们想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杜甫很忙”

该不该支持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杜甫主要代表的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那么他最重要的是精神品质,而我们也要兼顾到如何让更多年轻人重新去关注杜甫的问题,所以,“杜甫很忙”的炒作是有必要的,但我们应该更多地抓住杜甫的精神品质方面,更多地从正面去炒作“杜甫很忙”,让年轻人感受到杜甫确实是了不起的。

4、联系的观点

“杜甫很忙”的现象也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说明。首先,事物存在于普遍联系之中。杜甫的“忙”反应了一个时代的无奈,这不正是学生的真实写照吗?他们每天忙于在课本间穿梭,“忙”着背书,“忙”着练习,“忙”着考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杜甫的“忙”也是一种无奈,一种逼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次,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具体分析联系的多样性。杜甫最初的“忙”是表现在多种造型上,随着杜甫热的流行,各种恶搞版本也随之出现,有其摩托车的、有抱美女的、有和李白等的暧昧对话等,这无不让人联想到随着一事物的流行,其他的事物也会随之跟进,也就是联系的多样性,只要是与他有哪怕是一丁点的联系的都可以加以利用,形成新的事物;再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杜甫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其在历史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客观的。我们不可能否认他的影响作用而臆造出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最后,联系是可变的,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据说“杜甫很忙”一事是由某策划公司为某博物馆所做的策划,因为今年是杜甫的13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杜甫,他们想出了这样的点子,以此提高民众对杜甫的关注,很显然,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也说明了联系无时无处不处于变化之中,只要合理,新的联系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三、联系生活,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看法

涂鸦杜甫现象,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提醒:我们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对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我们或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此番对杜甫的恶搞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为此我们对我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有的同学表示,课本上涂鸦是很多人在中学时代都做过的事,这种行为多是出于对学习压力的宣泄,可以理解。当然也有同学不支持这种现象,他们认为拿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恶搞、娱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的确,杜甫在被涂鸦之后千变万化的形象与杜甫历史上留给后人的忧国忧民嫉恶如仇的人文形象大相径庭,这些形象在博众人一笑之后又有多少人会主动地去认知那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诗歌精神、古典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传统呢?

作为大学生,面对这类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判断。我们应该明白,压力的宣泄也好,娱乐也好,都应该有一个尺度。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从正面去引导社会大众。“杜甫很忙”不应该纯粹是娱乐和商业利益,还可以通过杜甫的再度受关注而引导更多的人重新了解诗词文化、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要去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她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学习、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只有我们从本质上了解什么是传

统文化,才谈得上继承和发展。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的渠道学习,比如看书、看报、看电视、浏览网页等。当今的传播渠道和技术非常快速便捷,这位我们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当然,我们也可以投身其中,亲身体验,比如咱们的国粹戏曲,我们不仅仅是看,如果能投身其中,认真地去学、去唱、去跳,这将更有利于自身对戏曲的理解和认识。现在很多大学都有戏剧社,这不仅让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参与的形式进行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更好地检验理论是否正确。所以,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更要把它继承下去,把它发扬光大。当今社会,各种快餐文化蜂拥而至,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越来越猛,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这些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喜欢看韩剧,看外国大片,喜欢那些没营养的三俗文化。一系列的文化冲击从一定程度会影响国人的思想,对于学习、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是个巨大的挑战。未来让咱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要创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结合,这样将有利于让更多的接受和认可传统文化。

如今,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多的人追求精神文化。这将是学习、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好时机。全民都应该有一种意识,即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祖国传统文化,进而发扬传播。作为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更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把学习、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为自身的使命。因此,我们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学会创新,不断创新,争取早日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手册》主编:李爱莉周晓方王满张桂祥

知识出版社 1991年8月第一版

作文十:《杜甫很忙之我见》1400字

“杜甫很忙”之我见

2012.5.4

赵元朔同学让我谈谈对近期的热点时事的看法,说实话,我坐在电脑前沉思了好久,不知就何处下笔?不是没有关注点,而是觉得那些离我的生活太遥远„„突然我想到了前些日子红极一时的“杜甫很忙”,嗯,就从这件事说起吧!

所谓“杜甫很忙”,其实是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这幅被“再创作”的涂鸦杜甫原图是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中《登高》的配图,由已故的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绘制。书本中的杜甫端坐在一块岩石上,瘦削的面庞迎着风微微抬起,双手搭在膝盖上,帽子的系带往后飘扬,脸上流露出忧郁的神情。而在网友们的“再创作”下,“诗圣”从古穿越至今,时而扛枪,时而打球,时而送水,时而骑摩托,甚至麦当劳叔叔、杰克船长、美少女战士、神龙斗士都换上了他的头像,恶搞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以此作为我的话题,原因很简单:其一是,虽然不知道网络上的大家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但我作为刚刚从高一过来的我,对于那幅画很熟悉,准确的说,我以为我的看法应该和像我一样普遍学生的看法是差不多的,我想把当时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共同分享;第二个原因则更为单纯,那就是我喜欢周杰伦,所以我对《牛仔很忙》情有独钟,于是不难理解我看到这四个字是的好奇心情。于是我更加关注了这个事情!

首先,我想替所有的高中生“诉诉苦”。依我看现身说法是最好的方法。记得当时在学习《登高》这篇古诗的时候,大家不能像学现代散文时那样的感兴趣,积极探讨,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应试教育长期灌输给我们的就是对于课本上的古诗词,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它背下来,至于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和心情,反正考试不会考原文,所以无关紧要。正是这种态度,导致我们上课对于无聊乏味的历史听不进,从而自己找乐趣,就不知不觉的对书上的图片创作起来。这样一来二去的,就产生了同学们比着画,看看谁最出格,能博大家一笑。这就是我们“恶搞”的初衷。当时的我们只是想在繁重乏味的学习之余,增添点乐趣罢了。身为90后的我们,其实心地并不坏,本心并不恶劣,我们某些事也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所以我们当时压根就没把这个“风波”放在心上。只是把它当做了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可没想到,一年之后,这件事情竟成为了一个社会时事热点、一种社会现象被拿出来热议,真不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是可喜还是可悲!

我的观点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只是把随笔一画当作课余生活的小花絮,并没用什么恶意的话,那么网上这些将这些恶搞画作扩大化,以此来博得大众的眼球,创造舆论,娱乐大众,那就是不应该的了,有点过了!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对恶搞有一个底线,如同印度人就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一样,当下的我们是否也该自醒和借鉴,将这股恶搞风刹刹车?不由想起了杜甫《登高》一诗,诗人秋日登高,孤苦愁闷,忧国忧民的悲郁之情尽现。不知网友在涂鸦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诗中蕴藏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又是否愿意真正走进他、了解他,继而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之情,足以让人扼腕叹息。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我们如果不能做到汲取这些文化传统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养分,那么至少应该对文化经典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对先贤的尊重,对民族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无疑,恶搞文化名人风表现的是浮躁心态。怎样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愿以后,多一些对正义的呼唤,少一些对失态的调侃„„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社会的美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