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3900字]五年级第五单元

作文一:《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3900字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面各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斯是陋室,   。

②不以物喜,   。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④其真无马邪!   。

⑤予独爱莲之   ,    。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⑦请从你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你喜欢的阐明治国的名句写在下面。

,    。

2、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3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暑等17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b这个部门近日分别向社会公众推荐了10部优秀少儿读物、长篇小说或科普图书。

①改正: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当把“               ”改成“  ”

②a句成份残缺,应当在“             ”一词后加上“   ”

③b句意思不明确,应当把“          ”一词改为“   ”。

3、名著阅读。(4分)

从下列名著中的文学形象里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林冲与武松

第2组:鲁滨孙与格列佛

第3组:孙悟空与猪八戒

第4组:贝多芬与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文学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我选第       组:

4、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1)在清华大学的一处花坛边上,有一座古时用来计时的钟(日晷),在钟座的大理石上,题写着内涵丰富、闻名遐迩的四个字:“行胜于言”。不少人甚至把它看作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请你对它的丰富内涵加以鉴赏、品味,并思考这四个字何以那么让人推崇?(不少于100字)(3分)

(2)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头文字“D”,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目前我国已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集成、牵引制动、车体材料、以及网络等核心技术。为了减少自重和提高耐腐蚀性,“子弹头”的整个车身都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车体的部分构件则由不锈钢制造。铝合金的重量大大低于钢铁,有利于高速列车减重提速;列车是全列密闭的,可以降低噪声,并抵御高速行驶时车厢外巨大的气体压力。此外,“子弹头”所选用的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内装饰复合材料,均严格按照国际防火标准执行,确保发生火灾时火势不会迅速蔓延。

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我国“子弹头”列车的优点。不超过24个字。(2分)

二、古诗词阅读。(18分)

赋汉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达。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这首诗作者选择微雨中        、        、       、       等景物作了描写。(4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3分)

7、请从表达及效果的角度分析尾联。(3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云。

芳草卫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8、诗中“                     ”表示自己整夜思念而不能入睡,“           ”指自己的美好年华已成过去。(4分)

9、全诗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三、古文阅读。(30分)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一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夫籍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  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角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械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圉(yu)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里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0、用“/”划分朗读时的停顿。(2分)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1、解释加点词。(6分)

①请献十金  请:   ②不可谓仁   仁:   ..

③胡不见我于王  胡: .

⑤子墨子口距之  距: .    ④舍其文轩  文:            .⑥在守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宋何罪之有?

13、理解填空。(4分)

这篇文章记叙    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子墨子为实现自己的               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描露了楚王与公输盘的              也说明    的道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多人弗受;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②(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

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

③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

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C、乡为身死而不受(        ) D、立有间(        ) ...

15、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6、(1)(甲)文的中心论点是文中哪一句?(2分)

(2)(乙)这则故事中的晏子和景公各是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2分)

17、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作文题中选做一题。

(一)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

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点。

(二)题目: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1 ①惟吾德馨  ②不以已悲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其真不知马也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①“暑”改为“署”。②“阅读”后加“活动”。③“或”改为“和”  3、能作出比较  写出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一个人物2分,共4分。4、①言简意赅,余味隽永,它告诫年轻人像这钟一样,多做实事,不说空话,踏踏实实、积极进取,这是做人的大境界。②车身轻速度快,全密闭噪音低,新材料防火灾。5、暮钟、帆、鸟、树 。6、依依不舍  7、要点:作者把自己的泪比作散丝(雨丝)写出诗人送别之苦。8、清瑟怨遥夜,芳草已云暮  9、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0、要点:作者抓住“清瑟”“风雨”的“怨”,委婉地表明自己思念故人之苦。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①请允许我!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为什么   ④彩饰  ⑤把  ⑥入侵  12、①先生有什么见教呢?②宋国有什么罪?13、止楚攻宋  非攻   阴险  狡诈,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14、A避  B高官厚禄   C“向”“从前”  D一会儿  15、①假如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是活着,那么凡是能求得活着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②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16、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晏子:明其所欲  景公:行其所善 17、按中考作文要求评分。

作文二:《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3900字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面各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斯是陋室,   。

②不以物喜,   。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④其真无马邪!   。

⑤予独爱莲之   ,    。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⑦请从你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你喜欢的阐明治国的名句写在下面。

,    。

2、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3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暑等17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b这个部门近日分别向社会公众推荐了10部优秀少儿读物、长篇小说或科普图书。

①改正: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当把“               ”改成“  ”

②a句成份残缺,应当在“             ”一词后加上“   ”

③b句意思不明确,应当把“          ”一词改为“   ”。

3、名著阅读。(4分)

从下列名著中的文学形象里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林冲与武松

第2组:鲁滨孙与格列佛

第3组:孙悟空与猪八戒

第4组:贝多芬与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文学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我选第       组:

4、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1)在清华大学的一处花坛边上,有一座古时用来计时的钟(日晷),在钟座的大理石上,题写着内涵丰富、闻名遐迩的四个字:“行胜于言”。不少人甚至把它看作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请你对它的丰富内涵加以鉴赏、品味,并思考这四个字何以那么让人推崇?(不少于100字)(3分)

(2)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头文字“D”,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目前我国已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集成、牵引制动、车体材料、以及网络等核心技术。为了减少自重和提高耐腐蚀性,“子弹头”的整个车身都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车体的部分构件则由不锈钢制造。铝合金的重量大大低于钢铁,有利于高速列车减重提速;列车是全列密闭的,可以降低噪声,并抵御高速行驶时车厢外巨大的气体压力。此外,“子弹头”所选用的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内装饰复合材料,均严格按照国际防火标准执行,确保发生火灾时火势不会迅速蔓延。

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我国“子弹头”列车的优点。不超过24个字。(2分)

二、古诗词阅读。(18分)

赋汉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达。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这首诗作者选择微雨中        、        、       、       等景物作了描写。(4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3分)

7、请从表达及效果的角度分析尾联。(3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云。

芳草卫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8、诗中“                     ”表示自己整夜思念而不能入睡,“           ”指自己的美好年华已成过去。(4分)

9、全诗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三、古文阅读。(30分)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一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夫籍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  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角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械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圉(yu)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里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0、用“/”划分朗读时的停顿。(2分)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1、解释加点词。(6分)

①请献十金  请:   ②不可谓仁   仁:   ..

③胡不见我于王  胡: .

⑤子墨子口距之  距: .    ④舍其文轩  文:            .⑥在守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宋何罪之有?

13、理解填空。(4分)

这篇文章记叙    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子墨子为实现自己的               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描露了楚王与公输盘的              也说明    的道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多人弗受;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②(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

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C、乡为身死而不受(        ) D、立有间(        ) ...

15、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6、(1)(甲)文的中心论点是文中哪一句?(2分)

(2)(乙)这则故事中的晏子和景公各是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2分)

17、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作文题中选做一题。

(一)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

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点。

(二)题目: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1 ①惟吾德馨  ②不以已悲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其真不知马也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①“暑”改为“署”。②“阅读”后加“活动”。③“或”改为“和”  3、能作出比较  写出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一个人物2分,共4分。4、①言简意赅,余味隽永,它告诫年轻人像这钟一样,多做实事,不说空话,踏踏实实、积极进取,这是做人的大境界。②车身轻速度快,全密闭噪音低,新材料防火灾。5、暮钟、帆、鸟、树 。6、依依不舍  7、要点:作者把自己的泪比作散丝(雨丝)写出诗人送别之苦。8、清瑟怨遥夜,芳草已云暮

9、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0、要点:作者抓住“清瑟”“风雨”的“怨”,委婉地表明自己思念故人之苦。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①请允许我!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为什么   ④彩饰  ⑤把  ⑥入侵  12、①先生有什么见教呢?②宋国有什么罪?13、止楚攻宋  非攻   阴险  狡诈,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14、A避  B高官厚禄   C“向”“从前”  D一会儿

15、①假如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是活着,那么凡是能求得活着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②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16、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晏子:明其所欲  景公:行其所善 17、按中考作文要求评分。

作文三:《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3900字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面各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斯是陋室,   。

②不以物喜,   。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④其真无马邪!   。

⑤予独爱莲之   ,    。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⑦请从你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你喜欢的阐明治国的名句写在下面。

,    。

2、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3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暑等17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b这个部门近日分别向社会公众推荐了10部优秀少儿读物、长篇小说或科普图书。

①改正: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当把“               ”改成“  ”

②a句成份残缺,应当在“             ”一词后加上“   ”

③b句意思不明确,应当把“          ”一词改为“   ”。

3、名著阅读。(4分)

从下列名著中的文学形象里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林冲与武松

第2组:鲁滨孙与格列佛

第3组:孙悟空与猪八戒

第4组:贝多芬与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文学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我选第       组:

4、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1)在清华大学的一处花坛边上,有一座古时用来计时的钟(日晷),在钟座的大理石上,题写着内涵丰富、闻名遐迩的四个字:“行胜于言”。不少人甚至把它看作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请你对它的丰富内涵加以鉴赏、品味,并思考这四个字何以那么让人推崇?(不少于100字)(3分)

(2)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头文字“D”,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目前我国已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集成、牵引制动、车体材料、以及网络等核心技术。为了减少自重和提高耐腐蚀性,“子弹头”的整个车身都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车体的部分构件则由不锈钢制造。铝合金的重量大大低于钢铁,有利于高速列车减重提速;列车是全列密闭的,可以降低噪声,并抵御高速行驶时车厢外巨大的气体压力。此外,“子弹头”所选用的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内装饰复合材料,均严格按照国际防火标准执行,确保发生火灾时火势不会迅速蔓延。

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我国“子弹头”列车的优点。不超过24个字。(2分)

二、古诗词阅读。(18分)

赋汉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达。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这首诗作者选择微雨中        、        、       、       等景物作了描写。(4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3分)

7、请从表达及效果的角度分析尾联。(3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云。

芳草卫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8、诗中“                     ”表示自己整夜思念而不能入睡,“           ”指自己的美好年华已成过去。(4分)

9、全诗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三、古文阅读。(30分)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一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夫籍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  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角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械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圉(yu)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拒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里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0、用“/”划分朗读时的停顿。(2分)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1、解释加点词。(6分)

①请献十金  请:   ②不可谓仁   仁:   ..

③胡不见我于王  胡: .

⑤子墨子口距之  距: .    ④舍其文轩  文:            .⑥在守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宋何罪之有?

13、理解填空。(4分)

这篇文章记叙    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子墨子为实现自己的               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描露了楚王与公输盘的              也说明    的道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多人弗受;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②(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

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

③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

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C、乡为身死而不受(        ) D、立有间(        ) ...

15、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6、(1)(甲)文的中心论点是文中哪一句?(2分)

(2)(乙)这则故事中的晏子和景公各是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2分)

17、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作文题中选做一题。

(一)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

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点。

(二)题目: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 朱小明

1 ①惟吾德馨  ②不以已悲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其真不知马也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①“暑”改为“署”。②“阅读”后加“活动”。③“或”改为“和”  3、能作出比较  写出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一个人物2分,共4分。4、①言简意赅,余味隽永,它告诫年轻人像这钟一样,多做实事,不说空话,踏踏实实、积极进取,这是做人的大境界。②车身轻速度快,全密闭噪音低,新材料防火灾。5、暮钟、帆、鸟、树 。6、依依不舍  7、要点:作者把自己的泪比作散丝(雨丝)写出诗人送别之苦。8、清瑟怨遥夜,芳草已云暮  9、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0、要点:作者抓住“清瑟”“风雨”的“怨”,委婉地表明自己思念故人之苦。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①请允许我!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为什么   ④彩饰  ⑤把  ⑥入侵  12、①先生有什么见教呢?②宋国有什么罪?13、止楚攻宋  非攻   阴险  狡诈,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14、A避  B高官厚禄   C“向”“从前”  D一会儿  15、①假如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是活着,那么凡是能求得活着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②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16、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晏子:明其所欲  景公:行其所善 17、按中考作文要求评分。

作文四:《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配答案)》12300字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公输》

【基础练习】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3、子墨子起,再拜(起身;先后拜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12、方五千里

13、舍其文轩                14、吾义固不杀人                   15、夫子何命焉为

16、请献十金                17、不可谓仁                         18、宋无长木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此为何若人?        4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6、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9、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三、阅读答题:

(一)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盘曰:“诺。”

1、文中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段中“行十日十夜”读出了哪些信息?

【答案】交代事情有起因。“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3、墨子将欲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置于理亏境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最能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极具欺骗性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答案】宋何罪之有?;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4、“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试简析文中墨子的论说技巧。

【答案】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指出攻无罪之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重重否定,极有气势,批判强悍有力,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无从辩驳。

5、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

6、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如:珍惜生命,反对战争。(4)用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

(二)子墨子见王,„„“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填空:

A、本文主要通过 对话描写 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楚王自己所说“ 必为有窃疾矣 ”。

B、文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诎(公输盘诎)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C、文中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 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2、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

答: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 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 。使别人接受自己正确意见的方法: 结合实际。

3 示例:唐雎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秦王的易地要求,捍卫了领土的完整。

4、 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

如:(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2)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

5、你能概括一下课文中所描绘的墨子、公输盘、楚王的形象吗? 【答案】墨子是一个坚持正义、有勇有谋、不畏强敌、反对不义战争的策士;公输是一个顽固、阴险、狡诈、有野心,虚伪阴险的人;楚王是一个无理、无义、贪婪的大国君主。

6、试找出课文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并说明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三)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1、词语理解。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于是)  ②公问其故(原故(原因))  ③望其旗靡(倒下)

④公输盘诎“诎”通“屈”,屈服。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②例句:以牒为械 “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2、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

C.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骄横自负)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2)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 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分;叙述恰当,2分。 举例: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 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温习巩固】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愿藉子杀之 (你,第二人称)                固不杀人(本来,从来)     ..

2、翻译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夫子有什么见教呢?

吾义固不杀人.   我崇尚仁义从不杀人。

3.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1)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4.“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答:     “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迁移提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吾,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里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5、词语解释: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偷,盗窃)     虽杀臣(即使) ..

6、句子翻译: 吾知子之所以距吾,吾不言。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抵御我,我(也)不说

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所有守御御者)。

7.下面句子中的“之”与“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 )

A.宋之地,方五百里。    B.宋何罪之有?

C.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8.为了打破楚惠王和公输盘对云梯的迷信,墨子又用了什么办法?结果如何?

【答案】如果墨子只用讲理的办法来说服对方,是不能达到止楚攻宋的目的的,因为在楚王侵宋的战争准备中,云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打破他们对云梯的迷信。墨子对此早有考虑,并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攻守城池的演习中,开始“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后来“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丢了丑,说明攻城的云梯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事实教训了楚王。

9.本段运用说理的方法是( D )。

A.摆事实,设比喻。         B.讲道理,设比喻

C.摆事实,讲道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D.设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池非不深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顺之                     9、故君子有不战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B.故: 故曰,域民„„   扶苏以数谏故

C.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D.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五、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意思是  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多助”  和  “天下顺之”  ,这反映了孟子  “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是  寡助。

3、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4、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

答: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

5、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要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相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解释加点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管夷吾举于士               3、百里奚举于市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必先苦其心志              6、、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              8、人恒过                   9、衡于虑

10、而后作                  11、征于色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曾: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B、亡:今亡亦死    国恒亡

C、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D、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四、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开头列举这些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共同点:都出身贫贱,但是在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作用:引出文中所要论述的话题,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2、本文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3、作者认为人才的造就需要有怎样的条件?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又需要有哪些条件?

【答案】 人才造就需经受苦难的磨练;国家长盛不衰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5、课文第二段从正反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论述磨练激发人斗志的句子是  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AD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7、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答案】略  (名言及事例提供: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事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鱼我所欲也》

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贤者能勿丧耳                   4、一箪食,一豆羹

5、呼尔而与之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乡为身死而不受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11、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

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因此(采用某种的手段)就可以生存下去,然而有的人却不采用;因此(采用某种的手段)就可以躲避灾难,然而有的人却不采用.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三、选择: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 )

A.今: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D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  D.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理解回答:

1、课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

阐释观点;第三层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还有正反对比论证。

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反面举例。

5、“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7、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舍生取义,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嗟来之食。

8、孟子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示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指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组(3分)                             (  B  )

A.请献十金             胡不见我于王

B.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C.乡为身死而不受       惠子相梁

D.入则无法家拂土       故患有所不辟也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组(3分)                            (  A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鶵过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①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20分)

①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  墨 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 儒 家经典之一,孟子,名  轲 ,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战国 时宋国人,是     道    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么? 相位

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情?对权欲的厌恶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答案】人只要经受艰苦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二、阅读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B  )(3分)

A.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本来就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您所派去攻打宋国的官吏是和这些人同一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答案】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1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3分)

【答案】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  B )

A.之: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

C.者: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   必为有窃疾矣

1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C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

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        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

1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国君,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7.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 )

A.第一段紧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了论题。

B.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天时不如地利”。

C.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观点。

D.第四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人和”的实质。

(三)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3分)                                (  A  )

A.令: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手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19.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3分)                               (  D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

D.身:乡为身死而不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②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③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④行道之人(过路)

2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妇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22.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3分)

23.这一段文字所证明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

11

作文五:《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55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双休日作业)

班级:      姓名:      等级:      家长签字: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至于郢(Yǐng)     侮臣(wǔ)       荆国(jīn)    胡不见(xiàn) ....

B.所恶(wù)         畎亩(quǎn)       行拂(fú)      胶鬲(gã) ....

C.窃疾(qiâ)        有所不辟(pì)   短褐(hâ)      糠糟(zāo) ....

D.鼋(yuán)鼍(tuó) 牒(diã)       楩(biàn)楠    守圉(xìng) .....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犀兕(sì)     鼋鼍(yuántuó)     诎(qū)

B、畎亩(quǎn)   胶鬲(gã)          拂土(bì)

C、一箪食(dān)  蹴尔(jiù)         不屑(xiâ)

D、濠梁(háo) 醴泉(lǐ) 吓(hâ)

3.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梓     敝舆       公输盘诎     至于郢

B、米栗      法家弼士   封疆之界    衡于虑

C、一箪食    一豆羹     穷乏者      妻妾之奉

D、傅说 蹴尔  乞人不屑  醴泉

4、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选出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胡不见我于王:xiàn 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cãng 曾经

C、故患有所不辟也:bì 通“避”,躲避       D、惠子相梁:xiàng 做宰相

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7、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也  ..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8、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坚持道义, 从来不杀人。    D、我讲义理,固然不肯杀人。

9、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10、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道: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B、去: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C、至:  比至陈。             寡助之至。

D、之: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

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

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

理透辟。

12、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B.此为何若人?

C.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D.宋何罪之有?

13、、指出下列加横线的词释义相同的一组(  )

14、、选出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组(    )

A、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年谢庄办团 ..

C、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入之迂也   ..

D、行拂乱其所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15、下列各句与课文原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造好后,将要用来攻打宋国。

B.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译:宋国没有罪,却要攻打它,不能算是仁爱。

C.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译:假如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他的彩饰的漂亮车不坐,邻居有辆破车,却想去偷它。

D.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这就好像破车同漂亮的车一样。

17.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之: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

C.者: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              必为有窃疾矣

18.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19.下列划线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0.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今:   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   呼尔而与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21.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此:  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  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  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

D.身:  乡为身死而不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22.选出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开门见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提挈全文。

B.先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再用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D.最后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23.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            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

24.选出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本文在论述早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论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选出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关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

A.短文连用六个事例有力的证明:在古代社会,出身低微不影响个人成就大业。

B.第一段用了例证法,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可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作者认为担大任者,必从人的意志、身体、行为等方面经受磨难。

D.短文给人的启示是:既要经受磨砺,又要有忧患意识,才能有所成就。

26.选出对《鱼我所欲也》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本文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2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8、下面对《公输》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写墨子机智勇敢地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其“非攻”的政治主张。

B.墨子以“舍文轩、窃敝舆”等为例,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的话,为后面的推理做好铺垫。

C.墨子使用设喻、推理等手段已经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只不过是做个游戏,缓解双方尴尬的局面。

D.“吾知子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说明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险的打算,暗含杀机。

2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的战争,要敢于斗争。

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30、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公输》一文所表现的反对战争的思想是墨家的重要内容。

C.文章开头交代了时间的起因,墨子为了阻止楚宋战争,风尘仆仆赶到楚国。

D.在说服公输的过程中,墨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使得公输心服口服。

31. 下列各句与课文原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D.醉时相交欢,醒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2、下列各句与课文原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群鸡正乱舞,客至鸡斗争。           B.手中各有携,倾盍浊复清。

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D.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说明:1——28题,每题3分,29——32题,每题4分。共100分)

参考答案:1、B  2、 A  3、 B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 C

参考答案:1、B  2、 A  3、 B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 C

参考答案:1、B  2、 A  3、 B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 C

参考答案:1、B  2、 A  3、 B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 C

参考答案:1、B  2、 A  3、 B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 C

作文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21课联考答案》600字

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

1.zhé   shāng   míng   zhǐ   hào   xié    qiáng    tí

2 .及;同俱,全   都;       扩大;    旧时的规模;  同嘱,嘱托;   那;       胜景;    包含;

水流大而急;   边;       日光;    因为;

完全,详尽;   既然这样,那么; 迫近;    天色昏暗;

像那;      连绵的雨;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

冲向天空;    光辉煌      隐没;    降职或远调的人; 日光;      群鸟停息在树上  一起

持,执;     控求       品德高尚的人 思想感情;

指心理活动那两种心情;       归依;

在......这后;           非,如果没有; 这

3.直达;穷尽;到极点

看;景色

完全;一片;一个

4.5.略

6.(1)(2)略

(3)①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②黄鹤楼,滕王阁.③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适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一乎;一悲一喜;以物喜,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④衔远山........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⑤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⑥在朝做官;辞官归乡

(4)通,和,兴.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政绩十分赞赏

(5)一悲一喜的两种感情;共同点:都是以人个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6)   孟了,屈原,杜甫

(7)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黄鹤楼》

作文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79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17课《 公 输》——重点

一、 文学常识

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二、字形字音

械(xiè)   公输盘(bān)  荆国(jīng)  麋鹿(mí)  见我于王(xiàn)  敝舆(bì yú)  犀兕(xī sì)  鼋鼍(yuán tuó)  雉兔(zhì)鲋鱼(fù)  牒(dié)     守圉(yù)    禽滑厘(gǔ)  文梓(zǐ) 长(zhàng)木

三、文言词语

12 3

4  5

6  7谦称)者,愿借子(您,对男子的尊称)杀之  8、公输般不说(通“悦”,高兴)  9、请(相当于“愿”,“请允许我”)献(奉送)十金

10  11  12

13  1415的)

16  17  18服、信服)

19  20  21(引见)我于王

22  23  破车。敝,破旧;舆,车厢)

24  25  26

27  28、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麋鹿满之

29、无雉(野鸡)兔鲋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者也  30

31  32夺取)宋

33  34  35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36“拒”,抵抗)之  37“御”,抵挡)有余

38“屈”,理屈)  39……方法)距之矣  40、楚王问其故(原因)

41  42  43(尽)也

四、本文虚词用法或意思

1、之:云梯之械、荆(宋)之地、攻城之机变、公输班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御有余、守圉之器、公输子之意、臣之弟子—的。墨子闻之--这件事。借子杀之、九距之—他。请说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言之王矣—这件事。欲窃之—它。犹文轩之与敝舆—结构助词,不译。

王吏之攻宋、吾知之所以距子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也可说结构助词,不

译)。

2、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顺接。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争而不得、义不杀少而杀众、而欲窃之—转折。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修饰。

3、为:为楚造云梯、公输般为我„—替。何命焉为—疑问语气词。闻子为梯、为云梯—制造。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是。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作为、当作。

4、以:将以攻宋—用来。所以距子—用。臣以王吏之攻宋—认为。

五、 阅读理解

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什么?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

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兼爱”、“非攻” )。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  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抓住“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5.“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什么?公输盘为什么能“服”?

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墨子论说有理有据,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公输盘之所以能“服”,是因为墨子抓住了要害(“义” ),巧用言辞,据理反驳,使公输盘落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使他自我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

6.接表明公输盘不肯为墨子杀人的原因的句子是什么?“吾义固不杀人”。

7.墨子在楚王面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攻宋的不义,而诱使楚王说出“必有窃疾矣”? 引鱼上钩,先发制人,进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使楚王陷入墨子设定的圈子中无话可说。

8.“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粱肉”与“糠糟”三组词语既构成比喻,又是对比,它们各自比喻什么?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文轩”比喻楚国地域辽阔,“敝舆”比喻宋国地域狭小;“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富有,“短褐”“糠糟”比喻宋国贫穷。对比的作用是:揭露楚国扩张领土的攻宋本质;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使楚王觉悟到以大攻小、以富攻穷是无利可图的愚蠢之举。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9.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战争发生。

10.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那些?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攻宋1从道义上讲不通;2从国力上看不值得;3从战术、战备的实力上不及人。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比不上宋国。

11.从全文上看,墨子是从哪几方面劝阻楚国攻宋的?

(1)、道义上(可包括情理上、穷富上)(2)、实力上(包括攻守战术及准备)。

12.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

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

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险狡猾。

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

13.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与公输盘论辩,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与楚王论辩,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

说明攻宋无益,使楚王放弃攻宋。

14.墨子善于守城,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

墨守成规。现在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5.当今世界,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局部仍有战争发生。学了本文,你怎样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发动的战争?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战争?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大国,经常寻找借口,以强凌弱,挑起事端,以“世界警察”自居,干涉他国内政,发动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某些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认清战争的性质,既不支持战争,也不畏惧战争,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防止贫困受欺。

18课 《孟子》二章

一、 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  、文言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气候条件)。[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是]这样。

[池]护城河。[兵革]兵,兵器。革,甲胄。泛指武器装备。[坚利]坚,(甲衣)坚固。利,(兵器)锐利。泛指武器精良。[米粟]泛指粮食。[委]放弃。[去]离开。这里指弃城而逃。[域]界限,这里是限制。

[固]巩固。[国]国防。[威]威慑。[道]道义,道理。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即施行仁政。

[寡]少。[至]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君子]指得道者。[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版,筑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市]集市。[任]责任,使命。[是]这样。[苦]使……痛苦。[心志]指内心。[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资财缺乏。这里使动词,使……受贫困(之苦)。

[拂(fú)乱]不顺,错乱。拂,违背。乱,扰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益]增加。曾,同“增”,增加。益,增加。[能]才能,才干,本领。

[恒]常。[过]犯过失。[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表现、征验。

[色]脸色、表情。、[喻]明白,了解。[入]在里面。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在外面。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等,相当。[患]①祸患,灾难;②忧虑。

三、文言虚词用法或意思。

1、于:六个事例—从、在。降大任于是人—到、在。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2、而:而后作、而后喻—顺接。而死于安乐—并列。

四、 阅读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参考,非重点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 “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9.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1.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

① 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② 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2.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4.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5.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6.《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一段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4.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   生于忧患。

15. 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16.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19课  鱼我所欲也

一、 基本知识掌握

1.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

2.    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对仗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

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

二、  文言词语积累

[欲]想要、需要。[舍]放弃。[生]生命。[义]大义,正义。[甚]超过、胜过。[于]比。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有苟且偷生的意思。苟,苟且。[恶(wù)]讨厌,憎恨。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由是]因为这样。由,由于,因为。

[是故]因此。[独]仅。[心]指思想认识。[丧]丧失,丢掉。[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呼尔]轻蔑地、呵斥地,形容没有礼貌地吆喝。 [与]给。[蹴(cù)]用脚践踏。[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认为值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礼义]这里指道德规范。

[加]这里指好处。[奉]侍奉。[穷乏]穷困。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乡]通“向”,从前。[已]停止,放弃。[本心]本性,天良。

三、虚词用法或意思

1、而: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并列。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修饰(限制了给的方式)。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不辩礼仪而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转折

2、为:何(有)不为—做。今为、乡为—为了。为之--接受。

3--用来。不已乎—能够,以不译。

4、之:人之所欲、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的。有之、为之—代词,这、它。此之胃失其本心—结构助词,不译。

四、阅读理解与运用

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9.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0.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1.“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2.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3.“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4.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5.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6.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作文八:《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重点整理》40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重点整理

17课《 公 输》——重点

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本文选自《墨子·公输》。

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

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兼爱”、“非攻” )。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  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战争发生。

5.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 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

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险狡猾。

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

18课 《孟子》二章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域民……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4.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① 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② 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6.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5.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

6.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8.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0.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1.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   生于忧患。

12.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19课  鱼我所欲也

一、 基本知识掌握 1.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4.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6.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

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7.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8.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9.“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0.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1.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重点整理:1字词解释:    见、    长、     犀、     兕 、     鼋、      鼍、         圉、    诎、  畎、      鬲、   拂、     蹴、      羹、    箪、   鹓鶵、    醴、    鸱、    鯈、     全、    止、     已、     本心、    不屑、    何加、     患、     如使、    苟得、       恒过、    出、     入、     作、     发、   环、     委、     域、     寇、   虽然、     何若、   胡、   起、 二、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1解释加点的字(通假字)       ②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御) ③公输盘诎(诎通屈,屈服)                      ④子墨子守圉有余 (圉通御,抵挡)  ⑤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⑥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⑧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⑨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⑩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2古今异义   ①池非不深也 (古:护城河;今:池塘) ②子墨子九距之(古:多;今:数字)       ④方五百里(古:方圆;今:地方)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古:在国内;今:进入) ⑥一豆羹(古: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 3、一词多义    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京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②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偷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③所识穷乏者的我与(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   ④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精良)   ⑤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⑥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解说)    ⑦见公输盘(拜见 )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⑧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如此)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而) 4、词类活用 ①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②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③ 人恒过(犯过错)      ④惠子相梁(当宰相)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1、 (坚持道义)   2、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  4、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引见)                 5、兵革非不坚利 也 (武器装备) 6、委而去之(离开)                       7、空乏其身( 使资财缺乏)         8、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9、此之为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四、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字的解释)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以前你死不肯接受)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说想要的。二者不可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使人发展,安了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的人就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

件不如人心团结。)

作文九:《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试卷》6200字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怄气(òu) 窥望(guī)聒噪(guō)怨怅(chàng)

B.麾军(huī) 鸡肋(lèi)趱行(zǎn)谮害(zèn)

C.拙病(zhuō) 作揖(qǐ)名讳(huì)桑梓(zī)

D.害臊(sào) 憔悴(jiāo)胡诌(zhōu)啐在脸上(c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

B.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C.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D.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搞他个一清二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

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

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

惩罚。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

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            ,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

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             ;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

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

① 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② 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 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④ 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

⑤ 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⑥ 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5.对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宋江上山后,一度使梁山出现了全盛局面。108将的大聚义,三败高俅,并

于晁盖死后,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水浒传》)

B.《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明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C.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刘姥姥曾三次进入荣国府,期间她在餐桌上的一席话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令众人捧腹大笑。(《红

楼梦》)

D.“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说的是诸葛亮,此诗所涉及的情节是

定三分隆中决策。(《三国演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灯月交映、水波粼粼,珠江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C.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

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7.仿写句子(2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8.(1)某班级在本学期的‚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

展了一次辩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王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

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称谓,他

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金钱。‛

你是否赞同小王的说法?为什么? (2分)

答:

(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

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

结束语。(2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金钱。

二、古诗词积累和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9.根据要求补写诗文名句。(8分)

(1)山光悦鸟性,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酒困路长惟欲睡,                   。

(5)鸡声茅店月,                。

(6)《江城·密州出猎》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八百里分麾下炙 ,                ,沙场秋点兵。

(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9—10题 。(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

出外做官。

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11.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

在哪里。(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阅读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

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划分句子的节奏,划一处。(1分)

公将驰之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16、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2分)

四 、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一:从维熙的《秋赋》,完成第17—20题。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

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

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

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

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

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

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

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

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

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

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

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

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

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

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

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

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

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

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

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

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

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

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

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

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

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

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7.文题‚秋赋‛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8.第⑦段中说‚那儿是寂寞的冬季……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

其中‚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的意思(4分)

是                                                。“咀嚼着往昔的春时

夏日的欢乐”是指                                      。

19.请选出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结构双线贯串。以“秋色”为明线,先写自然之秋,再写人生之秋,

秋色贯串全文;以“秋情”为暗线,从秋情之感伤、悲凉到秋情之豪放,人生之

奋。

B.文章巧妙运用联想的方法: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

由自然界,想到人类;由白发老人,想到自然;由人生悲凉,想到珍惜生命。

C.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作者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抒发了造化弄

人的悲凉之感。

D.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升华主题。将生命的有限与无限进行对比,让自己的

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

20.‚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同的景物,不一样的抒怀。请从下面三个借秋抒

怀的句子中任选两句,具体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1.作者的《秋赋》谈到对人生的一种心灵体验。结合本文意境谈谈你对自然之

物产生的一种心灵体验。(3分)

阅读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2—26题。

瑞士是个富国。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士,还穷得叮当响,壮年人都卖

身去国外当兵。18世纪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为了改变瑞士贫困落后的状况,

提倡“手脑并用”,叫人们不要光动脑不动手,要精练技术。从此这个国家照此

行事,重视和推行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于是在工业精密工艺上取得了巨

大成就,使国家富裕起来。

瑞士儿童六岁之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从六岁起每个学生必须接受九年强制性

的普通教育。之后,有12%-14%的学生进入正规的高级中学或教师训练学校,

作为以后进入大学校门的台阶。另有16%的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职业训练后,

进入社会工作。有70%左右的学生计入带有职业学校性质的普通高级中学或高

级职业学校,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去挑选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课程,让学生能

深入地掌握一门技术,同时也提供更多的进入大专院校的机会。

瑞士大专院校为数不多,但学科门类齐全,有一所人文大学、一所师范大学、

七所州立大学、二所联邦理工学院、三十七所工艺学院和职业专修学院,还有几

所神学院。另外,为工作中的职工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有名目繁多的进修课程

可以挑选。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  。瑞士国富

与其长期重视教育,重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

不可没。

22、依据文意,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23、这篇短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24:这篇短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25、这篇短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E、摹状貌   F、下定

26、下列语句都是从最后一个自然断中抽取出来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2分)

①正因为把教育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绝大多数人学有所用

②尤其是在科技开发中,使不少科技项目的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端,为国家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③又由于国内语言多种化,更促使了学习的快速进步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27、你认为使国家强盛的途径有哪些?请补充两条。(每条四个字)(4分)

答: ①                         ②

四、作文:文题一: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

答案:

一基础知识(25分):

1B  2 D   3A    4D    5B   6B

7仿句: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天空。

8古诗文默写:(1)潭影空人心(2)燕然未勒归无计(3)莫道不消魂(4)日高人渴漫思茶(5)人迹板桥霜(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8)五十弦翻塞外声

二、综合学习及探究(5分)

(略)

二、阅读()

阅读一〈〈曹刿论战〉〉9、⑴参与  ⑵鄙陋  ⑶徧同“遍”,遍及,普遍。 ⑷倒下

10B

11.(1)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12政治上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

13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阅读二〈〈秋赋〉

14.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并让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2分)

15.①年老时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2分。②回想青春年华时的欢乐。2分。意思对即可。)

16.C

17.A.漂泊异乡的游子,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绪。

B.刘禹锡一反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C.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奋发努力。

阅读三(13分)

18、瑞士教育富国(符合文意但超过字数的扣1分)

19、瑞士重视并推行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答成:“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不可没”、“教育使瑞士富起来”、“瑞士的教育情况”等,得1分)

20、C    21、A   B    D     22、C

23、教育强国 工业强国  商贸强国  科技强国等等

作文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5500字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4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犀兕(sì) 鼋鼍(yuántuó) 诎(qū) B、畎亩(quǎn) 胶鬲(gã) 拂土(bì) .......

C、一箪食(dān) 蹴尔(jiù) 不屑(xiâ)D、濠梁(háo)  醴泉(lǐ)    吓(hâ) ......

2、选出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胡不见我于王:xiàn 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cãng 曾经 ..

C、故患有所不辟也:bì 通“避”,躲避    D、惠子相梁:xiàng 做宰相 ..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鱼,我所欲也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也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5、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讲义气, 向来不肯杀人。D、我坚持义理,向来不肯杀人。

7、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8、默写句子(七题任选六题,6分)

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国恒亡,                                                      。

⑤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⑥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⑦是亦不可以已乎?                                  。

二、阅读欣赏(36分)

(一)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于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

C、虽杀臣,不能绝也(      )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10、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3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之意。  B、公输盘诎       通                    之意。

C、子墨子九距之      通                           之意。

11、选出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      )(3分)

A 胡不见我于王;于是见公输盘       B、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C、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答:                                                                      。

14、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2分)

答:                                                                      。

15、分析这段文字的大意,用简要的话进行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16-20题(16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①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A、池非不深也(      )    B、委而去之(     )   C、以天下之所顺(    ) ...

17、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得道者多助 A、道: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委而去之 B、去: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

寡助之至  C、至: 比至陈 ; 无微不至         攻亲戚之所畔  D、之: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

18、文中有三处空缺,按照原文,应填写的句子是(3分)

答: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                                               。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                                                                    。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

20、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分)

答:                                                                    。

2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2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回答23-30题:

床头捉刀人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②,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③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③捉:握。

23、文中的句子属判断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4、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魏武将见匈奴使   使崔季圭代         B、魏武将见匈奴使;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C、  既毕,令间谍问   群响毕绝        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25、下列各句与“魏王何如?”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宋何罪之有?     B、胡不见我于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6、翻译下面句子。(4分)

A、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使崔季圭代。     译:                                                                      。

B、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译:                                                                      。

27、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 (2分)

答:                                                                      。

28、匈奴使为什么被杀? (3分)

答:                                                                      。

29、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曹操? (3分)

答:                                                                      。

30、你熟悉的关于曹操的故事可能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和曹操相关的几个故事或者俗话吗?写二句(个)得2分,多写一个加1分,加满2分为止。

答:①

第五单元

1、C  2、B  3、D  4、D  5、C  6、D  7、C  8、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行拂乱其所为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⑤故不为苟得也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  9、A、木片  B、巧妙的方式  C、尽  D、入侵 10、A、“圉”通“御”,抵挡 B、“诎”通“屈”,理屈 C、“距”通“拒”,抵御  1

1、C  12、A、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B、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C、我知道你用来对付我的办法,可是我不说。D、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啊。13、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14、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15、这段话写墨子与公输进行实力较量而大获全胜,迫使楚王放弃攻宋。16、A、护城河B、放弃C、归顺、服从  17、B  18、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9、A、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B、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C、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 D、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0、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2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为孟子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本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民心所向”以及“人和”就是行“仁政”的结果,因此,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22、略(作文)23、此乃英雄也。24、D  25、A、26、A、曹操将要召见匈奴使者,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足够震慑偏远国家,派崔季圭代替自己。B、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立在卧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27、因为曹操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足够震慑偏远国家。28、因为曹操认为匈奴使是个聪明、有见识的人,不为我所用,也不能让敌国所用。(言之有理即可)29、多疑与气量狭窄,无容人之量。30、杨修之死、青梅煮酒、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