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天祥英雄事迹简介100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4000字]

作文一:《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4000字

时间:2015-01-01  作者:若曦

关于文天祥的简介: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名云孙,字宋瑞,江西吉州庐陵人。文天祥是著名的南宋政治家,爱国人士,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出生日期:6年6月6日 去世日期:1283年1月9日

生活年代:南宋末年  民族族群:汉族

所立官职:右丞相、少保

所著作品:《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历史评价汇总:

宋仪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闻其名犹知敬慕,况过化之区乎!孺子懦夫一及当时事怒发竖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

乾隆帝: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毛泽东:评语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文天祥栽树的故事

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

“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

“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我要面向祖国而死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像竹子一样做人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而且总是喜欢在功课之外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让小文天祥受益匪浅。

一天,父亲和他在书房读书,一陈凉风吹来,窗外的竹叶发出一陈细微的声响。父亲喜欢竹子,所以家里种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几百棵翠竹,不禁问道:“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竹子?”

父亲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硬朗有节的绿竹对他说:“你想想看,竹子还在没出土的竹笋时就已经有节了,就像人从小就要有节操;而竹子长到了凌云的高度竹竿里还是空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后依然很虚心一样;竹叶也不像别的树叶天气寒冷就会凋落,现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将它折断,但却不能让它一直弯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样宁折不变。所以说,竹子本身的构造很有寓意,象征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文天祥听得入了神,也从心底萌发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还将“像竹子一样做人”的话写成条幅,并当成座右铭贴在床头,挂在书桌前,以警示自己。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暗下决心:“将来,我不但要为国家做事,成就一番事业,还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挠。”从此后读书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样,做很优秀而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天祥长大后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元朝军队入侵宋朝时,他自己招募军队,反抗“侵略”。在不幸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不为所动,最后被杀,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壮节高义,也鼓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决不投降的文天祥:

南宋在崖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文天祥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全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扩展阅读:“宋亡三杰”都有谁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

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扩展阅读:文天祥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扩展阅读:文天祥的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作文二:《文天祥的爱国诗》1100字

文天祥的爱国诗

1、《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3、《金陵驿二首·其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4、《酹江月·乾坤能大》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5、《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6、《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真州驿》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8、《和中斋韵(过吉作)》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9、《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0、《夜坐》

谈烟枫叶路,细雨蒙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  文天祥的诗

*  文天祥的名言

*  文天祥名言名句

作文三:《文天祥的爱国诗》400字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文四:《文天祥的爱国诗》400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沁园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链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金陵驿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作文五:《文天祥的爱国名言,文天祥的爱国诗》800字

文天祥经典名言: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文天祥的爱国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的简介资料:文天祥(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文六:《文天祥简介,关于文天祥的爱国故事》300字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宋末的道德悲哀 文天祥被俘后一直被要求自杀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状元?南宋状元文天祥

宋朝最后的义士文天祥 中状元后曾蓄养大批歌伎

文天祥也曾经是“风流才子”吗?文天祥生平简介

作文七:《文天祥后代的爱国情结》6400字

在吉隆坡工作期间,我从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黄汉良会长等侨领口中,偶然闻悉文天祥的后代就定居于吉隆坡,极为惊喜,遂特意专程去寻访。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文平强博士,现任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强原为马来亚大学地理系教授与系主任,旋后在东亚研究系担任同样的职位。文先生曾经在英国HULL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哈佛燕京研究所、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及东京的亚洲经济研究所担任访问研究员,出任过文莱大学与东京创价大学客卿教授。此外,他还在爱丁堡大学、澳洲Griffith大学、韩国kyungnam大学做过短期的访问与研究工作。   据说,在马来西亚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华裔人士只有几十位,是备受尊敬的。因此,文平强先生得知我是中国的一名大学教授,是前来参加中马文化交流活动的,即非常热诚地邀约我会晤。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设立在吉隆坡市中心的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内。那是一座美丽而典雅的建筑物,楼上的几大间整洁的套房就是华研的办公室。一位年轻的华人女士引领我穿过两间书架林立的编辑室和资料室,来到最里面的一间整洁的主任办公室。文平强先生显然已恭候多时,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他即刻热情地迎接,一见如故地与我亲切握手、寒暄。   文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其鲜明而美好的。大约1米8的颀长身材,瘦削而健朗的体型,淡红色的长袖衬衫,被皮带紧束在黑色的西装裤腰内,除了一支银色的钢笔套插在上衣的口袋外,全身别无他物,显得非常简朴而精干。再打量文先生的似曾相识的清秀面容,更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那种端庄儒雅的风度:灰白的短发,饱满的额头,闪光的镜片后面,一对慈和而睿智的眼睛炯炯有神。“您好!吴教授,很高兴能见到您。”一口流利的带有南洋华侨口音的普通话,似乎与他的学者身份非常吻合,使我联想到他在大学讲台上授课的音容笑貌。也许由于彼此有不少灵犀相通之处,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和语言,我们在深绿色的皮沙发上一坐下来,只需一杯清茶,就滔滔不绝地聊个没完。   我们的话题真是海阔天空,包罗古今中外。从郑和与马来西亚的关系,谈到华人在“大马”的历史地位和现实状况。从古老的华夏文化在东南亚的流播和影响,谈到华研的创办经过、工作方向与成绩表现。特别对后者,文先生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原来,华研创办于1985年9月15日,乃是一个关注和适应大马华社文化、教育、经济诸方面需求的全国性学术研究中心,又是一个正式注册的非营利公司组织。华研的创办象征着大马华社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其宗旨多元而广泛、涵盖面极广,但重点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研究探讨大马华人在文化、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课题,以及华社与其他社群乃至海外华人的关系。二是出版学术刊物,传播理论观点,举办研讨会,联系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制订研究合作计划,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三是作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资料和文献整理中心,为各有关单位和群体提供服务、咨询和帮助。多年来,华社已出版一千多种图书。为强调和提升学术研究,华研相继出版了许多刊物,如自1997年始出版了《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1999年起又有学术丛书系列问世,2000年出版《人文杂志》双月刊,2003年推出《华研研究论文系列》等。到目前为止,华研共出版了63种刊物,其中54种为中文,8种为英文,1种为马来文。此外,华社经常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文平强先生给我看了一份近几年来的研讨会名录,其主题都是相当重大而引人瞩目的,如“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人口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文学文化研究的新动向研讨会”、“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百年: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此外,华研还不时举办“新书推介礼”,向广大读者推荐华文出版物,我从文平强先生手中接过来的一张清单上见到了一系列书目,如《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中国文学新走向》、《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趋势与议题》、《马来人名中译手册》、《清流甘泉:与世界智者晤谈》、《难忘的世界之友》……不胜枚举。顾以上会名、书名而思其义,可见马来西亚华人学者的视野是相当开放和宽阔的,他们立足本土,植根华人文化传统,致力于马、华文化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同时将马中文化置于全球华人世界的大版图、大格局中,促进其在国际平台上共同发展。而华研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中枢和纽带作用。   一个上午时间,文先生几乎都在向我讲述和展示华社与华研情况,竟然没有只言片语谈及他自己的家世和私事,而我最想了解的正是:眼前这位据传是文天祥的第二十四代子孙的家族史,他们是怎么从中国大陆迁徙到马来西亚的,对我们来说,内中的故事想必都是相当新奇而神秘的。可是,这时已快到1点钟了。   “吴教授,我们先去吃午饭吧。” 文先生站起来,热情地说,“一边吃一边谈。”于是,他带我下楼,走进就在中华大会堂一侧的餐厅里。那是个环境幽雅、清静的处所,像马来西亚的许多大酒店一样,其布局、装修和陈设是中西合璧的,墙壁上悬挂着中国字画和西洋水彩画,柜台上的餐具也是中西兼备。文先生爽朗地说:“我们两个都是花甲之年了,天气又热,我就点几个清淡些的菜。”我很赞同这种真率、实惠的想法,频频点头:“对对对,简单点,千万不要浪费。”文先生对这里的食品显然十分熟悉,他无须看菜谱就点了红烧咖喱牛肉、清炖鱼、炒瘦猪肉和两个时鲜素菜,外加一碗汤,既有马来西亚风味,又有福建菜肴的特色。饮料也是绿茶与咖啡并存,热水与冰块兼有。这顿饭吃得很舒服,很尽兴,我也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请文平强博士介绍他的家史,特别是近几代人侨居海外的原委始末、来龙去脉。   文先生告知我:他的父亲文子情生于1890年;母亲陈氏生于1903年,原籍广东惠阳,客家人。“我的父亲原来也在惠阳,他是背着我祖母(她是一位基督教教徒)跑到马来西亚的。当时我外祖母家住在西马。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的父亲母亲又迁到北婆罗洲。我就是1941年出生在北婆罗洲的。很不幸,就在我出世才几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他老人家享年只有52岁。” 文平强不无惆怅地慨叹道,“我母亲生过5个男孩,7个女孩,可在我没出世前,就死了3个姐姐。我是最小的儿子,对父亲自然没有印象。只是从母亲和哥哥们那里,我对父亲的坎坷人生才知道了一些。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家父是非常爱国的,从他给我们5兄弟起的名字里就能看到他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文先生说,他们五兄弟的名字依次为:平世、平定、平中、平原、平强。说着放下筷子,拿起钢笔,接过我递上的笔记本,写了5个很工整的字:“世定中原强”。“我父亲的心愿,就是希望世界安定,中国强盛。”这使我倏然忆及文天祥表明安邦济世之壮心的诗句:“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平强先生介绍道:大哥平世、二哥平定在西马出世,生逢战乱,读书不多,都是普通平民。三哥平中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曾在广州财经学校任职,现定居香港。四哥平原生于中国,正是文子情远赴马来西亚30年因思念故乡而举家返国时期,他的职业是汽车司机,已退休。几个哥哥的子女都不错,大多上了大学,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及美国。平强先生自己是在55岁时退休的,他共有三子一女,长子、次子均从事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小儿子的专业是搞电子计算机,女儿则在毗邻的新加坡工作。一家人可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他特别说明,其母晚年过得很幸福,与子孙一起住在吉隆坡,直到2002年才去世,享年100岁。“我们祖孙几代人相处得非常团结、和睦,亲情相当浓厚。” 平强先生强调说,“我特别感激大哥二哥,是他们把我抚养成人的。”      当我把话题引到文家的先祖文天祥时,平强先生略顿了一下,沉吟道:“这个问题嘛,过去我并没有特别看重。总觉得,文天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英雄,身为他的后代当然是很自豪的,不过,我们同他老人家相隔的年代毕竟太遥远了,又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感性知识不多。”他喝了口茶,仿佛提了提神似的接着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我们回到广东老家,看到了家谱,才了解了一些情况。那时侯,我正好10岁,我大哥已经三十多了。”他回忆道:家乡的亲戚大多是农民,虽然文化不高,可他们对文天祥的故事十分熟悉,而且还保留着不少跟文天祥有关系的老习俗,譬如,文天祥因为被皇帝(宋理宗)亲自擢选为状元第一,文家人举行婚礼时可以打13下锣。据说,依照封建时期的旧礼,官吏出行鸣金开道,为知县者敲3下锣,为知府者出行敲7下锣,为道台者(省以下、府以上的高官)方可敲13下锣。直到民国时期,当地文家人仍保留着已延续几百年的传统习俗。家乡族人对文天祥始终如一的无限敬仰、怀念和隆重祭奠,使回国拜扫祖先、探望亲人的游子深受感染和教诲。从此,文平强格外关注文氏家族的历史演变,特别重视对文天祥生平、思想、事迹及著述的探索和研究。他说,他家中珍藏了一本“文氏族谱”,阅之,才得知文氏家族代代相传的概况,而他们这一辈应该是文天祥的二十四代孙。文平强见我对那本族谱很感兴趣,决定复印一本赠我。过了一天,他果然委派华研的同事潘玉婷小姐专程把两份复印件送到我的下榻处。   一份是《文信国公族谱》,另一份是郑良树先生撰写的文章《文天祥家族史迹的新资料――文氏族谱的发现及其价值》。郑良树是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他在台湾就读后,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他记述了《文信国公族谱》的发现和问世过程:“马来亚大学地理系有副教授文平强博士,与良树游,情谊甚笃。本年初,良树游香港大学甫返,与语香江学术概况之余,间及香江文氏家庙,始知其为信国公后人,且秘藏有族谱一册。原谱线装毛笔书写,藏广东归善祖庙内,渊源邈远;今谱乃其兄长于十余年前移录南传,原子笔誊录,间有误笔错字。惟昭穆有序,世代可寻。”本谱卷首有文天祥传一则,传后转录文天祥诗歌多首,诗后有“族谱序”,作者是文天祥第十九代孙文士鹏,他生于乾隆丁已年七月二十二日,本谱完成于乾隆丁酉年,是年文士鹏40岁,距今已达二百余年。   根据这部族谱记载,文氏始祖“文时,字春元,行四。成都人。汉蜀守将文翁之后。五代唐庄宗同光乙酉官帐前指挥使、轻车都尉,来镇江西,巡吉安,至永新。遂家永新。子环。”由此下传,到文天祥为第十三世。关于文天祥的身世记载较详,全文如下:“文天祥,幼名云孙,字履善,一字宋瑞。生宋理宗端平丙申五月初二子时。宝佑乙卯,以易中乡举;丙辰,廷试状元及第,历官至少保、右丞相、枢密使,同督诸路军马,封信国公,尝辟本里东山为别墅,因号曰文山。归隐,起宅于斯。德佑乙亥,奉诏赴难勤王。景炎丙子十一月,潮阳败兵,被执系狱。元世祖屡诱以大用,不屈。至元壬午十二月初九,死节,年四十七。夫人欧阳氏与十二士收殡都城小南门外,后张毅甫奉柩归里,葬木湖大坑虎形。夫人值乱,留于燕,后子升迎归养三年,大年乙巳卒。次夫人颜氏、黄氏,空坑败,黄陷,走至兴国宝石寨,投崖碎身而死,士人葬之,今庙于彼;颜亦陷,死于崖洲,亦庙于彼。子二、女六,俱卒,遗命以侄升子为嗣。国朝景泰中都宪韩雍,请加赠谥,录用子孙。命赐谥忠烈。事实俱载宋、元史鉴及公传记诸篇,又有正气歌传后。今建大宗祠于广州城东,蒙太祖高皇帝表为天地正气古今一人。”   在抗元斗争中,文天祥的直系亲属除夫人欧阳氏外全部壮烈牺牲。因此,嗣子文升子便成为文天祥唯一的继承人。文升子乃是文天祥大胞弟文天球的第三个儿子。族谱记载:“文天球,讳璧,字宋珍,号文溪,与兄天祥同中乡举进士累官至知广东惠州、户部尚书。”“生四子:隆、京、升、新子。”而对文升子的记载是这样的:“入继天祥之后。生于景炎戊寅正月十五日,号学山。辛已,父丞相狱中书付之,命治春秋。父丧,归庐墓侧,后闻母欧阳夫人犹在燕,泣誓曰:‘父骨既归于土,母生不得养,我则非子也。’元大德戊戌,往迎母,得之燕京。元仁宗即位,敕江西省臣以礼聘公,乘传入朝,献九经策。上悦,受所献,命中书颁制,授奉训大夫、集贤院学士。”“六月二十六日,至赣,以疾卒。延佑初,追赠大中大夫、蜀郡侯,谥文庄。配徐氏,封夫人,生三子:富、实、弘;生三女。”往下继续查阅、推算,到文平强这一辈,已经是文天祥的第二十四代的子孙了。   族谱昭示,文天祥的子孙除了留传在国内(江西、广东等地)的以外,有些已迁徙到北美州和马来西亚,而在马来西亚定居的共有四支,即:文天祥的第二十二代子孙文亚元,第二十三代子孙文有谭、文子情和文亚苟。正如前文述及的,由于文子情思念故乡心切,曾一度率全家回国省亲,方有获族谱、传家史的条件;加以文子情的儿子文平强等有高深的文化教养,又才能重视对先祖文天祥家世和思想的研究。“开始,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并不充分,后来才逐渐理解:了解族谱和家史,就是掌握和研究华人的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爱国主义传统。” 文平强对我推心置腹地说,“原本我是研究人文地理的,退休以后,尤其是三年前担任华研中心主任后,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大,几乎投入了晚年的全部精力,而且决心一直坚持做下去。可惜我因为长期在英国、马来西亚等英语国家读书和工作,汉语不精通,于是我努力学习汉文,现在已主要用中文来写作了,完成一篇论文,我还常常请汉文好的专家帮助修改、润色。有人对我们的工作意义不理解,觉得这些学术研究没有什么用处,但我认为,我们身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是绝对不能数典忘祖的,每个华人、华裔都应该继承、发扬中国祖先和大马本地的华人优秀文化。”文先生坚信,他们的许多研究项目是有价值的,比如,他自己近年来对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的研究,就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读过他的几篇学术论文――《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略论其进展与前瞻》、《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率下降:事实与回应》、《马来西亚的华人新村:人口变化与应付措施》等,顾名思义,就可窥见其内容是非常贴近华人社会的族群事业和生活实际的。   不过,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学者们,对于一些理论和思潮的岐见也会产生困惑。比如文先生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是在抵抗当时异族入侵的战争中涌现的,今天我们中国各民族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了,还可以宣传那些民族英雄吗?有段时间,有的少数民族对歌颂岳飞的文艺作品不是有争议吗?我谈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是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要站在当时当地人民的立场上,判断是非,分清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落后。要是一切都以现在的状况和原则去衡量古人、往事,那就没有伟人与罪人之别了。正如我们现在重视中日友好关系,决不能否定当年日本侵略我国的罪行,更不能抹杀抗日英雄的历史功绩。我说,岳飞精忠报国的思想和《满江红》那样的词章,是永远值得称赞的。同样,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以及许多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如在狱中所写的《正气歌》,《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名句,从文天祥就义时的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等等,这些金玉良言,难道不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吗?   文先生很赞同我的看法,我也被这位民族英烈后代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染。我们俩越说越投机、越有兴致,用罢午餐又一同回到办公室,继续海阔天空地畅谈。   临别前,我们俩照相留念。在选择背景时,文平强先生指着粉墙上悬挂的一幅彩色牡丹图,笑盈盈地说:“这张水墨花卉国画,我很喜欢。牡丹原为中国特产,是高贵和富丽的象征。我们就在这国花下面合影吧。”真是见微知著,处处都可显示一位海外赤子的爱国情结呵。

作文八:《文天祥的爱国思想分析》2000字

摘 要:文天祥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爱国思想,备受人们的推崇。本文主要就文天祥爱国思想的意义与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天祥;爱国思想;意义;来源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诗歌真实的记录了他元朝军队的战斗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因此,我们要分析他的爱国思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探讨他诗歌里爱国思想的内容以及实质。

一、文天祥爱国思想的意义

在中国的古代,国家的政权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建立的,封建地主的政权就是国家,而政权的实际掌控者皇帝则被看成了国家的代表,国家、政权以及皇帝三者往往就混在了一起,因此,那时候的爱国思想就和忠君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忠于君王也就等于是爱国,这种现象在文天祥的诗歌里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如他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就有这样的认识,天地之间有正气,这种正气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浩然之气,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种浩然正气,在面对危险和困难的时候就能无所畏惧,具有充满战胜一切的狂热心态,在文天祥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这种浩然正气,一个人如果拥有这种气概,那么这个人一定具有一颗正直、勇敢、爱国的内心,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够感受到他的这种精神与气概。而这种“浩然正气”,一般我们认为指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文天祥则认为这种正气就是忠于君王、忠于政权的精神支柱,可见,在反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他心中的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在他看来,忠君还是第一位的,他有着为君王付出一切、舍生取义的精神,正如他在《忠孝提纲序》中所讲的那样“君子之于天下,固不必食君之禄而后忠”,意思就是作为一个君子,不必说要受到君王的恩惠才为君王尽忠,要无条件的忠于君王。究其原因,这也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致,在当代的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名句和文化中证实君王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讲君王拥有着一切,你能所拥有的都是君王给你的。还有我们现在很多农村祭祀的时候,堂屋里墙上都会有五个大字“天地君亲师”,从这个排位来看,君王仅次于天地,还在父母亲之上,由此可见,文天祥的忠君思想也是那个时候人们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文天祥爱国思想的来源

在对文天祥诗歌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矢志不渝、奋不顾身的抗元?有人会说是民族的大义,但事实未必如此。他在《过淮河宿阚石有感》中这样说道:“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这里的纲常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纲五常了,他极力维护的也就是这个。在三纲五常中,“君为臣纲”是排第一位的,作为三纲之首,在其心中所占的位置就可见一斑。因此,在南宋败亡之际,君主受辱,作为臣子的文天祥怎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文天祥在对君主的忠心上,也不存在对某一位君主特别的死忠、愚忠,他要维护的还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对于谁当这个君主,又有了涉及民族主义的思想斗争。同一民族的斗争,属于内部事务矛盾,他的忠君思想就会有了另外的表现方式,可能就会为他认为的是“正统” 、“天命”的某一个君主或某一姓君主而与其他所谓的“反叛”者斗争,在这一点上,文天祥也带有浓厚的统治阶层特点。他在考进士的时候写的《御试策》中就激励的抨击农民起义,在起兵勤王时依靠的还是官僚的地主武装,对于广大农民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不仅没有团结利用,反而还残酷的进行镇压,使得亲者痛仇者快,严重的影响了本民族团结对敌的斗争,这也是文天祥忠君爱国的局限性。所以,文天祥抗争元朝侵略的根本原因不是民族的大义,即使在民族危难的关头,他在心里放第一位的还是统治阶层的利益和特权,也就是君王的权威和荣辱。

三、结语

用历史发展和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所知的伟大人物,都守着时代和阶级的制约,文天祥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也不能因为他的爱国思想上带有浓厚的封建阶级色彩而去全盘否定他对历史的推动和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虽然他在抗元的斗争中失败了,但从他带给当时人民的精神鼓舞,带给我们后世人民的精神气节,传承中华名族的英勇不屈方面来看,他无疑是获得成功的。特别是他被元朝俘虏以后,四年的牢狱生活中,元朝统治者想尽了一切办法,但不管是肉体和心灵的折磨,还是高官厚禄的诱惑,不管是君臣之义,还是妻女之情,都没有动摇他那一颗爱国的的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甚至是敌人的尊重。他用自己反抗侵略的切身��践,为后世的我们树立了一个忠君爱国、民族英雄的光辉榜样,他留下来的诗歌,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单芳.文天祥爱国词略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 刘华民.文天祥与儒家文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01).

[3] 黄桂凤.文天祥的爱国思想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4] 杨媛媛.前生子美君即是 信手拈来俱天成――文天祥《集杜诗》的艺术特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作文九:《爱国人物4.文天祥的诗》2500字

文天祥代表作品

《过零丁洋》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扬子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

前些日子被元人扣押,被迫在北方漫游一段;今天,终于回到扬子江的大江里来了。我对南宋的忠心,如同那指南针永远指着南方一样,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不恢复南宋王朝,我死也不肯甘休。

《金陵驿》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翻译】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绝命词》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正气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翻译】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现为张雎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

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白帽的管宁,他那高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

有时又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

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

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

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静谧,春院里的门直到天黑都始终紧闭。

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

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

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酹江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翻译】

江水连天一派辽阔,可恨东风,不肯帮助人间的杰出英雄人物。蜀地的子规金陵的花草都在夕阳斜照里,怎能忍心看到这荒芜的都城,倾颓的墙壁!铜雀台的春恨之情,金铜仙人的秋日眼泪,这个亡国耻辱要靠谁来洗雪!光芒四射的剑气上冲云霄,辜负了它把自己作为特出的豪杰。

想不到前回脱险越过江海得到余生,历尽艰辛往南行程万里,把生命交托给小舟一齐

出发。为的是与海鸥结成盟友才留下这双醉眼,仔细观察浪涛起伏烟云幻灭。要象蔺相如持壁睨柱的壮气压倒秦嬴,像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惊走司马懿,千古流传的上冲冠的怒发。陪伴人们没有入寐,应是秦淮河上孤零零的明月。

《念奴娇》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琮琤何处,响空蒙、却似鸣榔声沸。望里平江横雪岭,驾断虹梁渔市。若有神驱,如遵帝遣,瞬息层峦峙。南阳龙奋,滹沱凝合犹此。

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铁骑衔枚还疾走,瑟瑟风摇旗帜。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笳至。羁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夜坐》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旅怀》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分明梦到家,飘摇依旧客天涯。

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

(2016.孙萌萌)

作文十:《南宋抗元英烈文天祥简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1400字

南宋抗元英烈文天祥简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南宋末年,宋臣之英勇抗元者大不乏人。如李庭芝、姜才曾坚守扬州,后被元军所俘而壮烈牺牲。但当时抗元之慷慨英烈,其功绩之卓著者,首推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他们被誉为「宋亡三杰」。文天祥(6年-1283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理宗宝四年进士,名列前茅,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赣等州。恭帝德元年(1275年),他在赣州组织义军北上抗元。次年任右丞相,前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辗转流亡至南方,与张世杰、陆秀夫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经过连番激战后,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被解见元将张弘范,挺立不拜。弘范与俱入山,要他为书招降张世杰,天祥「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文天祥在狱中写下《正气歌》,以「生死安足论」之气概,壮烈就义于燕京。文天祥虽然救不了南宋,但其浩然正气,可谓光耀千古,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

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文天祥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厓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厓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因此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以体现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本文作者:你看起来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