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自然现象)》15000字 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明文

作文一:《说明文阅读(自然现象)》15000字

44、

龙  卷  风

盛夏季节,当你收听台风天气预报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台风中心的风力十二级以上”这样的话,似乎“十二级”就是风力之“最”了。自然界中还有比这更大的风吗?有,这就是龙卷风。     龙卷风俗称“龙吸水”,这也许是它漏斗状云柱的外形很像神话中的“龙”从天而降,把水吸到空中而得名的吧。实际上,它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

龙卷风的风力极大。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一百米以上,极端情况下可达三百米,十二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三十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高楼大厦削掉一角。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四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高的一百一十吨的储油罐举到十五米高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一百多米以外的地方。一九二五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两千多人伤亡。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台风中心和它外围空气平均每一百公里气压差二十毫巴(压强单位),而龙卷风中心与外围空气只要相差二十米,气压差就达二十毫巴。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上好多倍了。

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小。一九七二年美国北卡罗奇纳州的一次龙卷风,在它经过的十五平方米的范围内,大树被连根拔起,而靠近这股龙卷风的地方则安然无恙。

龙卷风可以事先预报出来,气象雷达就是监视龙卷风的一种很好的工具。

第二段中加点的“这”、“它”、“它”所指代的内容依次是:[    ] A.龙卷风  龙卷风  龙卷风 B.龙卷风  龙吸水  龙卷风

C.龙卷风俗称“龙吸水”  龙卷风  龙卷风 D.龙吸水  龙卷风  龙卷风俗称“龙吸水” 45、第三段的说明结构是:   [    ] A.并列    B.总分总    C.总分    D.分总 46、龙卷风的主要特征是:  [    ] A.风的破坏力极强、风涉及的范围很小 B.风的外形成漏斗状云柱、风的破坏力极强 C.风力极大、风的外形成漏斗状云柱 D.风力极大、风涉及的范围很小

69、阅读,回答问题。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太阳和月球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一百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狭到三十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三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必相叠置,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______相连的沙坎,像门栏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

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蔚为奇观的钱塘潮。

①联系上下文,“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______相连的沙坎”一句中,横线上应填。[    ]

A.南北    B.东西    C.左右

②钱塘江潮壮观的形成,除“引潮力”这一因素外,还因为_____[    ]

A.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 B.钱塘江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

C.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有一道沙坎,起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 D.季风的推拥,使潮水和江水叠加。

③为这篇短文选一个确切的题目,应选______。[    ]

A.难忘的钱塘潮    B.钱塘潮的启示    C.钱塘江    D.钱塘潮

7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已高达8848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每年以5厘米的速度上升。人们不禁要问:喜马拉雅山脉会突破万米大关吗?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了解释:如果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那么,不需要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就像是在“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地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那么,地球上的山脉底座究竟能承受多大的负荷呢?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如果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那么不用25000年,它的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1)加粗的“极限”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极端的                            B.极大的限制 C.山脉上升的最高限度                D.山底承受压力的最大限度

(2)对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B.列数字 打比方 分类别 作比较 C.打比方 举例子 作诠释 列数字

D.列数字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3)文中用豆腐“叠罗汉”作比,是为了说明[  ] A.地球上的山脉肯定会超过一万米。 B.地球上的山脉肯定会散架崩塌。 C.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在“叠罗汉”,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一样散架崩塌。

D.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4)文中对“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分析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山脉是静止不动的,不会升高。 B.地球上的山脉上升高度是受限制的。

C.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山体就会崩塌。

D.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山体就会崩塌,而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

的负荷。

86、阅读说明文,完成1~3题。

有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刮风时,迎风的平地上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而避风的地方却成了一个临时的垃圾堆。这种现象该怎样解释呢?当风遇到迎风面的阻拦时,接触迎风面的这部分空气就相对压缩,并绕过这个障碍向其两端运动。所以迎风面两端的空气流速就增大了。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理,很容易知道迎风面的压强减小了。由于空气的空吸作用,背风面的一些空气就被带走,因此背风面的空气就稀薄了,周围的空气立刻争着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漩涡式对流。风小时,这种对流并不蕴藏有很大的力量,而一旦风大了并且是连续刮的时候,这种对流的力量就会很大。所以迎风面周围的一些纸屑和树叶等东西就容易被刮到背风面的下面。

1.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 A.空气的对流。

B.漩涡式对流风形成的原因。

C.流体的空吸作用是造成迎风面周围的一些纸屑和树叶等东西被刮到背风面下面的最主要原因。

D.迎风面周围的一些纸屑和树叶等东西很容易被刮到背风面下面这一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2.为说明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________顺序,具体说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

3.“背风面的空气就稀薄了”一句中“稀薄”是针对文章中哪句话说的?

93、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一)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三)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色。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四)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五)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六)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 )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七)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一)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

(2)第(三)段中与“它们”相照应的一个词是_______。 (3)第(三)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 A.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 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4)下面是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晕是光线经过高空中空气的反射而形成的 B.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而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5)第(五)段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6)第(六)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

(7)本文依次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D.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109、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宁海观潮„„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太阳和月球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江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狭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必相叠置,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有一道[ ]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潮水更加汹涌,形成蔚为奇观的钱塘潮。

(1)文中“[  ]”处应填入适当的词是[  ]

A.东西   B.南北   C.前后   D.左右

(2)这段文字中加线词语“上述原因”指的是

(用

原文回答)。

(3)为什么说杭州湾的喇叭河口是形成钱塘江潮壮观的一个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说明沙坎和它的作用时,使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

(5)文中加线词“大幅度”用得很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一)挪威博多城附近沿海,平静的海面上,每日4次准时出现一股神秘的巨大旋涡棗萨特旋涡:先有海水奔涌的巨响,数里之外即可听见;接着,海水翻卷打转,千百个小旋涡渐次形成,越来越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10多米,深陷亦达10米以上的黝黑的大旋涡。当海水在回旋时,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呼啸声。    (二)①萨特旋涡的出现与潮汐(这里指海潮)及这里的特殊地形有关。②挪威沿海因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素以曲折深邃的峡江峡湾闻名于世。③萨特旋涡即位于一个长约1.8公里、深约90米的峡湾中,最狭窄处宽仅137米,主水道南北还有许多分支水道。④大潮期间,海流时速超过18公里;每次涨落潮时,流过峡湾的海水超过7500万立方米。⑤巨量的海水流出流进峡湾中深邃狭窄的水道,急如瀑布,形成几道强有力的海流,互相冲撞搏击,就出现了萨特大旋涡。⑥„„⑦造成旋涡的水势随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的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而变化,朔望(即农历初一、十五)时水流量最强、上下弦时最弱。

(三)旋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因此当地在水道两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只可安全通过。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旋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

(1)根据说明的对象,确定这是一篇_________说明文。

(2)第一段中描述萨特旋涡出现时情景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能表明这种顺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综合起来具体说明萨特旋涡出现原因的是第________句话。

(4)第二段省略了原文第⑥句话,因为缺少这句话,所以_________的原因没有解说[  ]

A.萨特旋涡朔望时水流最强,上下弦时最弱 B.数里之外即可听见巨响 C.萨特旋涡巨大

D.萨特旋涡每日4次准时出现

(5)第一、二段联系起来看,说明的顺序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现象到本质   C.从结果到原因

D.从特点到用途   E.从主要到次要   F.从概括到具体 (6)第三段中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说明了________。

124、

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当它触及海面,便会翻江倒海卷起巨澜;当它触及地面,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剑似的把坚固的大厦削掉一角。(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3、4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高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两千多人伤亡。)   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的空气飞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极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引起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其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

(1)文中画括号部分是作者所举的实例,举例子为了说明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这段文字最后的四句话,选择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①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

②台风中心和它的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 ③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好几倍了。

④而龙卷风中心与其外围空气只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3)文中加点词语“象开玩笑似的”用得好,下列哪一项能准确指出它的表达作用?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描写龙卷风在触及地面时,便将人畜卷到空中,再扔下来,简

直和开玩笑一样,不仅轻而易举,而且富有戏剧性。

B.描写龙卷风把人畜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如同开个玩笑一样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生动形象地写出龙卷风风力大。

C.描写龙卷风常常把人畜卷到空中再送回原处,像开玩笑一样轻而易举、随随便便。 D.描写龙卷风只要触及地面,就要和人畜开个玩笑,把人畜卷起,

再扔下来,所以不必惧怕惊恐。

155、

①花粉自花药里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叫传粉。传粉时,由于柱头上有绒毛或粘液,使花粉可以停留在上面。   ②传粉有两种方式。

③一种是自花传粉,即花粉从花药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植物多为自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比较原始的传粉方式,植物如果长期自花传粉,会引起后代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

④一种是异花传粉,即花粉从一朵花的花药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玉米、桃等植物就是进行异花传粉的。

⑤植物的异花传粉,主要依靠的两种重要媒介是风和昆虫。   ⑥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不美丽,没有香味和花蜜,花被一般不发达或没有花被,花粉轻而小,数量很多,有利于风媒传粉。如玉米和大麻的花,就是风媒花。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较大,常具有鲜艳的花被,并有香味和花蜜,如桃、杏、梨、苹果的花,都是虫媒花。   ⑦异花传粉是比较进步的传粉方式,它比自花传粉有显著的优越性。异花传粉可产生生活能力较强和产量较高的后代。在农业生产上,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一特点来选育新品种。

(1)对上文段落层次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第⑤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________                                _________ (3)在“花粉自花药里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叫传粉。”这个句子中,“传粉”的“传”是用哪些词来表现的?  答

究那样。

(5)将下列各组关联词按顺序填入文中的(  )把最恰当的一组选出来[  ]

A.因为 可以 因为     B.如果 一定 因而 C.如果 可以 因而     D.假如 一定 所以

(6)文中划线的句子与上文哪句话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  用简要的文字说出第②段文字的两层意思。

__________

(4)阅读全文,对内容与写法的说明正确的是哪一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文章介绍了传粉的两种方式,重点说明了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复杂又具有优越性。

B.文章介绍了传粉的两种方式,重点说明了异花传粉和自花传粉的过程及优越性。

C.文章从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特点写到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D.文章采用了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顺序对传粉的两种方式进行了说明。

156、

①地球周围的行星际空间里布满着无数小而暗的尘粒和物体,当它们闯入地球大气时就形成流星。有时大量的流星刹那间从星空的一点迸发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流星体比较大,突过大气时并没有全部燃烧光,残余的物体落到地面上,这些残余物体称为陨石,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陨石事件150次。

②陨石一般分为三类:(1)铁陨石,一般含铁80%以上,这类陨石占已找到的陨石总数的6%;(2)石陨石,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镁和氧化铁等矿物组成,占已找到的陨石总数的92%;(3)石铁陨石,铁、镍和硅酸盐矿物各一半,占已找到的陨石总数的2%。已知最大的铁陨石是在非洲纳米比亚格鲁特丰坦发现的,重约60吨。其次是在格陵兰发现的,重33吨。我国最大的铁陨石是在新疆发现的,重30吨,名列世界第三。已知最大的石陨石重1770公斤。1976年3月8日降落在我国吉林地区。

③通过陨石内放射性物质及其蜕变物相对含量的测定,(  )推算出陨石的年龄,得出陨石母体形成的经历。陨石里粒状体是太阳系形成期间出现的,(  )陨石在太阳系演化史的研究上,就象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那样,可以提供重要的资料。

(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把它选出来[  ] A.陨石的种类     B.陨石

C.石铁陨石      D.陨石的形成过程

(2)这篇文章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分析,有一项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陨石事件150次(表示还有没有统计的及无法统计的)

B.当它们闯入地球大气时就形成流星(表现尘粒和物体快速进入大气层的情态)

C.已知最大的石陨石重1770公斤(表示现在知道的,不排除还有未知的)

(4)研究陨石的作用主要是[  ]

A.陨石内有放射性物质。

B.陨石里的粒状体是太阳系形成期间出现的。 C.陨石为太阳系演化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D.对陨石的研究就象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

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

①地震是自然______中对人类______最大的______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2)第②段文字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成意思与原句相同的两个短句。

①__________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__________提供了有利条件。

(3)第③段文字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内容看,第④段中“先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说明的是[  ]

A.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     B.预测地震的方法 C.预报地震的方法       D.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16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闪电打雷的时候,你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证明

① 。

光的传播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难测出来的。经过科学家的多次测定,光每秒钟大约跑30万千米(更确切地说,光在真空里的速度是每秒钟299792.46千米)。也就是说,只要1秒钟,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100多个来回。光速差不多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90万倍。②光在宇宙万物的运动会上,称得上是赛跑冠军。

光有着直线前进的性格,又有着轻盈敏捷的脚步。对这个不知疲倦的“赛跑冠军”,有的人却抱怨起来,他们说:“光跑得太慢,简直像爬行。”这是为什么呢?

当人们开始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时候,人们深深地感到宇宙实在太大了。除了太阳以外,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中的α星(又叫比邻星)。它发出的光要经过4.3年才能到达地球。现代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遥远恒星,它发出的光要经过几十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光线是它在几十亿年以前发出来的,至于现在这个恒星的面孔如何,要再等几十亿年才能看见,这多么让人着急呀!难怪一些科学家说:“光像蜗牛一样在宇宙中爬行。”   可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 ③  (1)在第一段的空白①处写一句恰当的话。

(2)说出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3)第二段中②句的意思是________,该句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修饰、限制成分可以去掉的一项是[  ] A.光每秒钟大约跑30万千米。

B.光速差不多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90万倍。 C.人们深深地感到宇宙实在太大了。

D.闪电打雷的时候,你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5)篇末③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B.比光运动得更快的东西。 C.比α星离地球更近的恒星。 D.比蜗牛更快的东西。

171、

花粉自花药里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叫传粉。传粉时,由于柱头上有绒毛或粘液,使花粉可以停留在上面。   传粉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花传粉,即花粉从花药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植物多为自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比较原始的传粉方式,植物如果长期自花传粉,会引起后代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

一种是异花传粉,即花粉从一朵花的花药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桃等植物就是进行异花传粉的。

植物的异花传粉,主要依靠的两种重要媒介是风和昆虫。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不美丽,没有香味和花蜜,花被一般不发达或没有花被,花粉轻而小,数量很多,有利于风媒传粉。如玉米和大麻的花,就是风媒花。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较大,常具有鲜艳的花被,并有香味和花蜜,如桃、杏、梨、苹果的花,都是虫媒花。   异花传粉是比较进步的传粉方式,它比自花传粉有显著的优越性。异花传粉可产生生活能力较强和产量较高的后代。在农业生产上,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一特点来选育新品种。 (1)从说明的内容看,这是一篇________的说明文。 (2)这篇文章使用了4种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相比,哪种方式优越?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

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接着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的雷 声。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而后才听到雷声呢?

光是从一些物体发出来的。例如太阳、电灯等都能发光。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来,照射到物体,需要时间吗?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根据日常经验,这种看法似乎是对的。当你打开电灯的时候,整个房间几乎同时都被照亮了。你觉察不出离电灯近的地方比远的地方会早亮一些。

但是,实际上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只是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通过不太长的距离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因此不易觉察到。直到十七世纪后半期,人们才第一次测出了光的速度。现在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声音在15℃空气里的速度是340米/秒。现在就会懂得,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却先看见电后听到雷声的道理了。

(1)下面是第4段后面的5句话,请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将它们的字母写在横线处[  ]

A.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里的3/4 B.这个速度相当于1秒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 C.在玻璃里的速度比在水里的还小

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

E.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的速度差不多

(2)这段文字所说明事理的本质特征是下列哪一项,在括号内写出它的字母[  ]

A.光是从一些物体发出来的

B.光从光源发出来,照射到物体,需要时间

C.光是以一定速度传播的 D.光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

(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这种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线词“似乎”换成“基本”可以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19、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湿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变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9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9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选自2001年5月

31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

个定义。

(4)填入第五段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但    而    D.虽     却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246、阅读说明文,然后回答问题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狭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椎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________。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河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这是一句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5.“叠”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7.这段文字中,从“________”到“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从“________”到“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 8.这段文字主要写[  ]

A.壮观的钱塘潮汹涌奔腾的景象。 B.壮观的钱塘潮给人的印象深刻。 C.壮观的钱塘潮与气象水文的关系。 D.壮观的钱塘潮形成的原因。

9.上文属于(  )说明文,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作文二:《介绍自然现象的说明文》2900字

大自然丰富多彩,奥秘无穷。一些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通过观察和研究,用科学小品的形式,把大自然中的一个个奥秘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了解到神秘的自然,又可以学会如何解读这类说明文。

介绍自然现象的说明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题材广泛。自然现象,小到花鸟虫鱼,大到海啸地震,形形色色,丰富多彩,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给人类带来幸福,有的则带来灾害。

二、篇幅短小。这类文章不是科技论文,不需要展开广泛论证,一般都比较短小,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三、内容科学。这类说明文属于科学小品的范

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人读后能够获得一定的科学常识。

四、文笔生动。为了让读者都能读懂,作者往往采用以下手段:(1)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如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这些都要建立在语言准确的基础之上。(2)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作深入浅出的介绍。(3)较多地使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善于穿插相关的故事、趣闻等,以增加阅读兴趣和效果。(4)大多使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便于读者理解。

说明文的考查要点主要是:能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的中心,理解说明顺序,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语言的准确、生动等特点,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除了一般说明文的常见考查要点外,阅读关于介绍自然现象的说明文还应注意以下的考查类型:

一、指出文中引用的故事、诗句等有何作用。介绍自然现象的说明文常常引用一些故事、诗文等,有的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有的是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有的是为了增加说明对象的文化内涵,有的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更多的是兼而有之。

二、考查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开放性题型。如有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对某种自然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见解;结合实际对某个自然问题谈自己的认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大胆想象;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的相关自然现象进行评价;对

人类关注的环境、环保等提出解决办法,拟写警示语、广告语、建议等;联系文章和链接材料,写出探究结果等等。答题时同学们首先要对文章总体内容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把握,然后再对试题进行仔细分析,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大胆的推测和设想,其推测与设想既要大胆创新,又要注意有的放矢,不违背自然规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雪花有多大

诗人李白在形容燕山雪花时有一句著名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其实,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

录,就是“鹅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气升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在非常严寒时形成的雪晶很小,几乎看不见,只有在阳光下闪烁时,人们才能发现它们像金刚石粉末似的存在着。

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7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6℃时,平均面积为0.256平方毫米;气温在-3℃时,雪平均面积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

人们有种错误的感觉,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容。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三九严寒很少出现鹅毛大雪,只有在秋末初冬或冬末初春时,才有可能下鹅毛大雪。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颗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

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

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

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

1.雪花的大小是受什么制约的?“鹅毛大雪”一般出现在什么情况下?

2.文章开头引用李白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第二段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好处?

4.“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句中“至多”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含 笑

□雪地鸿爪

瘦西湖的万花园里,林间小径边有许多小树,它初夏开花,花朵虽不大,但香气浓郁,颜色呈象牙黄,也有近白色或染红紫晕,花开时常常害羞似的不开满了,并稍往下垂,犹如美人含笑似的欲开还闭,这就是著名的含笑花。

含笑花,木兰科、含笑花属,又名:含笑美、笑梅、含笑梅、山节子、白兰花、唐黄心树、香蕉花。香蕉花产于广东肇源一带,因其浓郁厚重的香味像是熟透的香蕉而得名,其实含笑花株和香蕉树两者在植物分类上相去甚远。

含笑花原产于我国闽、粤、台,从宋代就开始北移了,现在苏皖浙沪也多有种植。含笑花多半生长于山

坡地杂林中,现植于公园、绿地,亦可盆栽,可扦插,嫁接用木兰作砧木。

在我国,含笑花古来即为众人喜爱。宋代诗人邓润甫诗句:“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

盎盎夜生春。”形容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既有含笑本身娇羞婀娜的“笑”,又有人对含笑赞赏的笑意,非常有情。宋代李纲有一篇《含笑花赋》:“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容,其香郁然。是花也,方蒙恩而入幸,价重一时。花生叶腋,花瓣六枚,

肉质边缘有红晕或紫晕,有香蕉气味。花期花常若菡萏之未放者,即不全开而又下垂。凭雕栏而凝采,度

芝阁而飘香;破颜一笑,掩乎群芳……”描述可谓细致,令人心动。

当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将裂解脱落时,所采摘下的含笑花气味最为香浓。晒干可作花草茶,色泽如金,口感清爽,泡开后像一朵莲花盛开,赏心悦目。常饮(体质不同,可与其他花草搭配使用)可使人心情愉悦,振奋精神,还具有活血调经、养肤养颜、安神减压、纤身美体、保健强身和祛病延年的神奇功效。

(选自《花卉》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阅读本文,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含笑花的特征。

2.有人说,本文最后一段可以调到第二段后面,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3.含笑花具有独特的美,可以得到广泛运用。请你设想一下,它可以用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条)

作文三:《自然现象》1100字

揭秘7大神奇自然现象形成原理(图) ∙

∙ 2013-08-06 09:24:45 自然现象   原理   火旋风    8802人查看

导读:德国地球物理学和宇宙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近日发现了极光产生的过程。自然界还有许多神奇美丽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最新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揭示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原理,下面和小编一起探讨。

1、极光

当太阳释放高能的等离子体粒子流,又叫太阳风,以每秒300至1200公里的速度,穿越太阳系到达地球上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一些粒子拖入地球大气的电离层(距离地球表面约60至600公里),沿着磁力线的方向形成了一种像云雾般飘渺的等离子体, 由于这种粒子在电离层碰撞受到激发,不同激发程度引发出五光十色的光彩。而这种美景多出现在南北极(地球磁场最强的区域),故而取名极光。

2、超级雷暴

超级雷暴是指一种由不断向中心旋转上升气流所形成的中气旋雷暴。在已知的四种雷暴中,超级雷暴是规模和危害最大的一种。它们往往是孤立的雷云,有

时也会一分为二,持续时间在数小时左右。雷暴会带来冰雹、暴雨和大风天气,有时甚至会引发龙卷风。

3、旋转火焰

旋转火焰又叫火怪,火旋风,是指当火情发生时,空气的温度和热能梯度满足某些条件,火苗形成一个垂直的漩涡,旋风般直插入天空的罕见现象。旋转火焰多发生在灌木林火。火苗持续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但如果风力强劲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4、乳状云

乳状云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颠簸的云彩”,它是在积雨云下方形成的乳状形积云。因下降气流中温度较冷的空气与上升气流中温度较暖的空气相遇形成。它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延伸数百公里,每个瓦片状的云朵可以保持静态10到15分钟。它的出现往往预示未来可能有风暴或其他极端恶劣天气。

5、赤潮

当水藻类生物在河口、入海口突发性地迅速繁殖积累,以致使得整个地区的海洋或沙滩变成血红色的现象,称之为赤潮,有时也叫红潮,这是个历史概念的定义,不是所有赤潮发生时水面都呈现红色,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的数量、种类不同,有时也出现黄、绿和褐色等。

虽然其中一些藻类是相对无害的,但也有会生成致命的毒素,造成鱼类,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人类排放的富营养化污水如今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

6、冰锥群

冰锥群是自然界奇特的景象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终年积雪的山区,冰锥大小不等,小到几厘米大至5米不等。起初,太阳光照射在积雪上,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凹面,而之后的一段时间,凹面接受的太阳光,较周围冰峰多,吸热升华的程度也越大,最终形成深槽,冰锥站立在它们之间。

7、冰圈

当水中的漩涡以一定直径尺寸大小做圆周旋转运动,使得水中的冰块和漂浮杂质在漩涡中均匀地分布,便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神秘的完美圆圈冰层。目前发现的最大冰圈直径超过152米,此外人们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发现不同直径大小的冰圈。

作文四:《自然现象》1300字

1). 这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

月亮原本洁白无瑕的表面完全被令人惊心的血红占据,像太阳一般诡异地熊熊燃烧着。漆黑的夜空被这红光燃亮,丝丝缕缕地透出血丝一样的班驳裂痕。    百年一遇的赤色满月!

2)。玛奇朵是一种咖啡泡法,原文意指盖上薄薄热奶泡的espresso ,以保持咖啡温度。后两种咖啡未加大量牛奶,咖啡味道较浓,适合口味重者。

玛奇朵上洒上焦糖就成了焦糖玛奇朵:Machiato 再那意大利文的意思便是[烙印]焦糖玛琪朵是加了焦糖的Machiato ,代表“甜蜜的印记”

玛奇朵是意大利文,是相亲相爱的意思,也是一种不是很苦的咖啡。黑糖有家庭和睦的意思。

在台湾黑糖是红糖的意思„„

13朵香水百合,这可是代表暗恋耶!百合花13朵的含义你是我暗恋中的人

3). 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看着天空,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纷披,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

4).  百合的花语是心心相印百年好合,红玫瑰的花语是热烈的爱,天堂鸟的花语是热烈的相爱相拥,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薰衣草的花语是„„”

杜鹃的花语是永——远——属——于——你!”

5).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据说是生长在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在黄泉路上大片大片开着这样的花,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前生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开时,只有花没有叶,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的说法,彼岸花,开彼岸,生生世世遥相望,只见花,不见叶,相会无望徒心伤。”花语就是悲伤的回忆,无望的爱情,生生世世的别离

6). 今日长别离,他日长相忆

7).  猎火狐代表着火热的感情,跳动的心,永恒的爱恋,一世的挚情。 传说,青年男子只要捉住它,把它送给心爱的女人,他们就会白头到老,相爱永远。

我这才知道,当我无忧无虑地享受着旅游的快乐时,他却一直在暗中筹备着这场迟到了四年的婚礼。    我默默地凝望着他俊逸的脸宠,喉间哽咽,忍不住红了眼眶——他默默地在身后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我却一无所知!这,是怎样的一份深情;他,绝对值得我抛弃所有,倾尽一生!

8). 清波弄影,花绕柳随,洞壑宛转,曲折盘旋,这就是传说中的南清宫么

9).  薄荷花语:愿和你再次相遇。

人生难免有许多错过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的机会几乎没有,但越是没有就越是思念,于是就有了薄荷花语,会让那些曾经失去过的人得到一丝慰藉。 质朴的竹香带着春天特有的潮湿徐徐在鼻尖飘散开,仿佛二胡喑哑的音调,低沉而舒适。有树叶在婆娑起舞沙沙作响,风铃摇晃着清脆地娇笑,蒲公英花开的声音悄悄飞过山谷,飘向远方。

春暖花开,所有的生命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逐渐复苏。

10)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象怕阳光伤了他们的翅膀。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微风轻轻的吹,暖暖的阳光覆盖着大地,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吐出了嫩嫩的小芽。

11)..

作文五:《15自然现象》1300字

二年级美术 修正栏

(15)自然现象

教案设计:陈娟                             审核:俞莉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部分自然现象,理解自然现象的概念。

学习表现自然现象的方法,进一步学习风景绘画的表现与构图方法。

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理解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理解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掌握将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方法。

2、如何将自然现象中的景物和环境特征表现出来是本课的难点。在绘画中

要注意构图等知识的讲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作品范画、绘画工具、PPT课件、录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自然现象的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呀?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声音,他们分别是什么自然现象?

生:龙卷风,雷电,下雨

师:这些现象都是人力很难改变的,是自然界自生自演的现象,为自然现象。除了龙卷风,雷电,下雨,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有哪些呢?

生:.......

板书:自然现象

二、新课讲解: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了那么多的自然现象。样,有高兴、生气、难过的样子。子。(请大家看大屏幕,PPT展示自然现象照片)

师:请所有小朋友告诉我,这自然现象叫什么名字?

生:彩虹

师:看到那么美好的场景,你们会想对我们大家说什么?

师:看到那么美的彩虹,老师很想上去走走,看看是什么样的感觉?

师:大自然不仅仅白天高兴,到了晚上,也会.......

生:流星雨。

师:大自然高兴时,还会出现奇怪的现象,科学家们都会跟着研究好久。

生:海市蜃楼。

师:大自然受到一点点小委屈,开始耍性子了,和你们一样淘气。我们来看看大自然难过的样子。

生:下雨。

师:请你们想想,大自然淘气了,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回答。

师:那你们出行都会怎样进行装扮呢?

生回答。

师:大自然流泪之后,遇到寒流爷爷,就形成了.....

生:下雪。

师:下雪,多美的画面,请问你们都会做些什么活动呢?

师:除了下雨、下雨,大自然还会打喷嚏。

生:龙卷风

师:它的小小喷嚏,会造成我们人类有很大的损失,都有那些呢?

生回答。

师:大自然难过、伤心到极点,心里的痛苦再也无法压抑。一旦发怒起来,更不得了!请看看发怒时,有多恐怖?

(老师播放海云台的视频)

师:恐怖吧?再看看大自然发怒的样子

生:海啸、洪水、火山、地震、沙尘暴。

师:这些都是灾难性的现象。

生:闪电。

师:科学家正在研究把这些电收集起来,供人类利用。

师:大自然喜怒无常,我们可不能惹怒大自然生气。画家们很喜欢喜怒无常的大自然,会把这些现象表现在作品中。请学生来看看名家的作品。

《日出印象》、《冬天》、《星空》、《暴风下的景色》

师:看完名家的作品,请大家再来看看小朋友们的作品。(播放小朋友的作品。)

师:今天我们看了很多自然现象,还看了名家和小朋友们的绘画作品,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动动小手,来画画你们心中的自然现象。

三、动手画一画

无论大自然是在高兴、伤心还是发怒,它都会展现出一种不同的美。用心的小朋友会擅于捕捉大自然的美,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善变的大自然!

创作要求:

1.创作出一幅令你心动的有关自然现象的想象画;

2.注意表现出自然现象的特征;

3.构图饱满。

修正栏

三、学生作品展示:

1.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的构思。

2.学生自己互评。

3. 教师评价优秀作品。

五、课后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查阅资料,了解还有那些自然现象?他们形成的原因。

作文六:《自然现象》1700字

15、自 然 现 象

一、导入

1、看这是什么? -----美丽的彩虹! 你看过彩虹吗?什么时候能看到彩虹?

这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

3、揭题:大自然中有很多自然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

二、新授

1、说说自然现象--------你知道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2、看自然现象图片-----老师收集了一些自然现象图片-----再看,这是----蓝天白云,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你们天天看到,也就司空见惯了,熟视无睹了。

3、你对哪些自然现象印象深刻,为什么?

三、欣赏作品

1、欣赏有关自然现象的作品,有些是课本中的,也有些是其他小朋友画的。

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分析绘画工具及画法)

2、同桌讨论---------你画什么自然现象,准备怎样画?

四、学生作画   要求:还等什么呢?赶紧画出你们熟悉或喜欢的自然现象吧。尽量画大画满,如果添上人物活动就更棒了!

五、作品展示及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六、总结拓展

1、对人类有益的

这么多自然现象,有些是人类需要的,离不开的,例如:下雨、下雪、四季变化、昼夜更替等等,再如:人们根据自然现象辩别方向(看太阳的位置、树轮的疏密)

2、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例如:地震、龙卷风、火山爆发、沙尘暴、泥石流等等。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自然现象呢?

(1)、利用自然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一些自然现象能利用的加以利用,为人类造福,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火山灰的利用、……

(2)、防止或者减小灾害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力量实在是太微小了,对于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等不能阻止,但是对于沙尘暴、洪水、泥石流等等,却可以预防或者减小灾害……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使沙漠化进程慢一点,可以使沙尘暴影响范围不扩大,渐渐缩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可以减小洪水带来的灾害,防止泥石流……

所以我们从小要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拯救我们人类!

3、课后收集利用自然现象造福于人类的事例。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们说说看。

利用太阳 辨别方向  太阳的移动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 2、一棵树的树桩,年轮宽的那面为南,年轮窄的那面为北利用自然现象辩别方向(位) :

1、太阳的移动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

2、一棵树的树桩,年轮宽的那面为南,年轮窄的那面为北;

3、一棵树的枝叶,茂盛的那边为南,稀疏的那边则为北;

4、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

5、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较为粗糙;

6、夏天松柏及杉树树干上流出的胶脂,南面的比北面多,而且结块大;

7、蚂蚁的洞穴,洞口对着的方向一般是南,背着的为北;

8、多岩石的地方,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向北,而干燥光秃秃的那一面向南;

9、秋天雁南飞,而春天雁北飞;

10、夜间,观察月亮的走向,月亮自东向西移动;

11、夜间,观察“北极星”,“北极星”永远在北;

12、沙漠里沙丘的纹路,细的一方为南,粗的一方向北;

13、雪地里,积雪厚的一方为北,薄的一方向南。

14、春季积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南,后融化的一面朝北。

15、利用手表和太阳定方位:

如果是上午8点,分角线会通过10点。如在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为正北方;在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正南方。

任何看似无用甚至有害的自然现象都可能为人类所利用  吸收大自然的雷电的巨大能量,将其转化为人类所须的日渐紧缺的电能。我们就会联想到打雷下雨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的壮观现象。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自然能源的清洁利用、雷电造福人类的目的。

极光

极光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轻盈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叫做极光。

、利用潮汐发电。

2、利用风力发电。

3、利用水的落差发电。

4、利用太阳光发电。

5、利用水载舟运送人或货物。

6、利用风推动帆进而推动舟船在江河湖海中前行。

.  火彩虹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由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彩虹七彩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

作文七:《自然现象》1400字

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现象及其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发挥想象,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来表现自然之美。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实现自然科学知识与美术教学的渗透。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们猜几个谜语好不好?

(1)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生:彩虹)

(2) 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象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生:雪)

2.师:这些自然现象都是人力很难改变的,是自然界自生自演的现象,我们称它们为自然现象。

3.揭题【板书:自然现象】

二、初步感知

1.师: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自然现象,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1)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风(多媒体展示风)

(伸出手臂做树枝)风从北吹来,风从南吹来,风变大,又变小了

(2)听,这又是什么声音?

生:雨(多媒体展示雨)

师:这时还伴着闪电和雷声(,PPT图片)闪电像什么呢?闪电像树枝一样扭曲、分叉。我们可以怎样画闪电呢?

·出示两幅作品,仔细观察哪一幅像我们看到的闪电呢?为什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

生:

·请一位同学来展示台在黑色卡纸上用粉笔画一画闪电,教师指导。学生书空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闪电?(油水、颜料)

2.师:除了刚才的风雨雷电,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呢?

生:

3.彩虹、云雾、彩霞、下雪...... (展示PPT)

(1) 阳光给云朵穿上了五彩的衣裳,变成了什么?(彩霞)

(2) 云雾飘渺,好似仙境(云雾)

师小结:这些景象给我们带来了安静、和谐的美感,【板书:宁静】。

三、欣赏发现 自然现象

1.这些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个星球还有许多我们不常见却奇美无比的自然现象,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它的奇幻之美【板书:奇幻】

(1)北极光是地球最美丽的景色之一,自从人们发现之后就被它的神秘和绚丽的色彩所吸引。(极光)

(2)无数颗流星划过夜空,像一条条银丝落下来,美妙极了,人们将它叫做什么?(流星雨)

(3)这海市蜃楼是真实的吗?(海市蜃楼)

2.大自然就像我们人一样,有时温和,有时也很强悍有力。【板书:力量】不信,你瞧。

龙卷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3.哇,大自然真是个了不起的画家,画出了这么美丽的图画,和大家一样优秀的小朋友也十分喜爱这些奇妙的自然现象,他们是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多媒体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4.你最想表现哪种自然现象?想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去表现它?

四、情境激趣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一座神奇的小岛,看小岛上一天的自然现象。

早晨的小岛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可是到了中午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下起了大雨(边讲边用水粉画)。过一会,雨停了,天空也放晴了,出现了彩虹(粘贴)。到了夜晚,小岛并不宁静,火山爆发,红色的岩浆喷涌而出,发出了刺眼的光芒。

这儿老师也有点害怕,请哪位勇敢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画?

生: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岛恢复了平静,有美丽的流星划过(用粉笔点擦出流星)。这就是小岛上的自然现象。

五、学生创作

这座神奇的小岛还会出现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每个小朋友座位上都有一个小岛的图纸,请大家创作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吧。

1. 可以运用你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小岛的自然现象

2. 可以自由创作一幅自然现象

六、展示评价

1.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如何表现的?

2.你最喜欢哪一张自然现象?哪里吸引你?

七、拓展延伸

1.自然现象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受,其实有些现象我们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泥石流、沙尘暴和雾霾天。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些灾难性自然现象呢?

2.教师总结:我们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让这个星球变得更美!

作文八:《自然现象》1100字

为什么装冰水的瓶子会“流汗”

每当炎炎夏日,许多人都喜欢通过喝冰水来解暑。但是,当你拿着瓶子畅饮的时候,肯定发现了瓶子上经常是布满了许多晶莹的小水珠,就像瓶子在流汗一样。我就对此很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个暑假,我们去了一趟云南,在之前就听说云南的一些地方很干燥。果不其然,我们才到那里几天,嘴巴就已经起皱了。而就在我们到达香格里拉之后,空气湿度变得更低了,那吹在人身上的风仿佛就像没有带一点水分一样。由于当时的温度有一些高,所以我便买了一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喝了几口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过了十几分钟之后,我才发现,水瓶的表面竟然十分干燥,没有一点水汽。我想:也许是这个不够冰吧,那再过一会呢?也许就会有水珠了吧。但是事实却让我的猜想再次落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突然,我想到了我之前在上物理课时所听到的一件事:每当我们打开已经把饭蒸熟了的电饭煲的盖子时,就会看到一股“白气”往上飘去。许多人都误以为那种白气是水蒸气,其实,那并不是水蒸气,而是电饭煲中的蒸汽遇到较冷的空气后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当小水珠聚集在一起之后,看起来就像是一团白气。那么装着冰水的瓶子表面的小水珠是不是也和这个差不多呢?

由于我们马上就要抵达将要下榻的酒店了,所以我在拿到房间钥匙之前马上又冲到商店,专门找了一瓶最冷的水。还是同刚才一样,瓶子上还是十分干燥,没有一点水珠。然而,就在我拿进宾馆的房间之

后没有几分钟,瓶子表面就结了一层“白霜”一样的东西。又过了一会儿,那一颗颗的小水珠已经清晰可见。赶紧把它擦干净,再放在远离房间的窗台上,又等了许久,而瓶壁上果然又没有了小水珠。我十分兴奋,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实那种“小水珠”形成的原理和电饭煲上面升腾的白气是差不多的。在湿润的平原地区,当空气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冰水瓶,便立马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瓶子上。而在云南的香格里拉,由于是高原,阳光强烈,空气干燥,所以空气中的水分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瓶壁上就很难形成液化的小水珠,但是只要把瓶子放进温暖的房间里,由于人的呼吸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湿润,所以才会在瓶子的表面液化,从而形成那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个小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会得到应用和体现,有时事物的本质简单的令我们难以相信,但是这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十足的乐趣。其实,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就源于我们平时的观察与探索。

刘易斯

宜昌市十六中八0八班

2501724193 1210869833 1317266117 2506598307 474263257 juan456. 1813620439 2371378657

作文九:《自然现象》600字

不仅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它是最好的魔术师。 当你看到所有这些奇妙的现象不难理解为什么早期人类认为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一些自然现象如那伽火球从这条河是一个谜。 看到我们的29个惊人的图片和与我们分享你的印象。 你认为哪一个是最引人注目的?

29。 云之上的法罗群岛

28。 火焰旋涡,澳大利亚

27。 喷泉、Haukadalur冰岛

26。 条纹的冰山,南极洲

25。 彩虹斯诺夸尔米瀑布旁边的“双峰”,美国西雅图

24。 赤潮,拉霍亚,圣地亚哥,美国

23。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幻日,丘吉尔

22。 乌卢鲁(艾尔斯岩)瀑布,北部地区,澳大利亚

21。 冷冻甲烷气泡,亚伯拉罕湖,加拿大阿尔伯塔省

20。 Fallstreak洞、奥地利

19。 月虹,Waimea,夏威夷

18。 娜迦族火球,湄公河,泰国和老挝

17。 忏悔者,山脉布兰卡,秘鲁

16。 航行的石头,死亡谷,加州,美国

15。 霜花,北冰洋

14。 太阳光环,立陶宛

13。 美国超晶胞

12。 玄武岩列,巨人的铜锣,县安特里姆,爱尔兰

11。 火彩虹,佛罗里达,美国

10。 北极光,Sommar?y,挪威

9。 狐火,太。弗农,威斯康辛州,美国

8。 卡诺克里斯特、元部、哥伦比亚

7。 珍珠云,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

6。 拉古纳Colorada、玻利维亚

5。 马尾下跌,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4。 湖Retba,塞内加尔

3。 六角列,芬格尔山洞,苏格兰

2。 火山闪电,向上喷发,火山灰,智利

1。 马拉开波湖Catatumbo闪电,委内瑞拉

作文十:《大自然的说明文》1900字

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

也许,过剩的科学知识已使你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以为科学已经将它们的秘密揭露无遗;也许你在生活的洪流中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无暇审视你身边的花朵和头上的星空……其实,在人生道路的两边,本来存在着无数美的事物,可是,我们常常只是为了赶路而忘记了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么,就让我们暂时抛弃某些“常识”,暂时爬上生活的岸边,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收获那本该属于我们的美、本该属于我们的愉悦吧。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世界是按照自相似或全息的原理构成的。

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构造一个事物,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按照一种模式来复制了,大自然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

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科学家们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全息照片。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象是平面的。全息照片则不同,它的成象是立体的,与真实的事物一般无二。假如照片上是一只狗的头像,那么,那只狗的头看上去就伸到了照片之外。这种照片所摄取的图象与现实事物相同,假如从照片的正面看去有些景物被前面的东西档住了,那么,只要你侧一下身子,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后边的事物。这种照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每一部分都含有这个图象的全部信息。把它的底片撕碎,每一碎片都能重现出原来的完整图象。当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问世之时,我们在影院里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息的世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全息的影子。我们之所以能够看电视、听广播,就是由于电磁波的每一点上都携带着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所发出的全部信息,由此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完整的图象、听到完整的声音。实际上,在空间的每一个点上,都有来自全世界以至全宇宙的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隐藏得比较深或者很微弱,我们无法感受到。但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显示器(比如天文望远镜、电视机等)就可以使这些信息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本来是无需出门的,只要把我们身边空间中的信息翻译或显示出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境界吧。

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宇宙最初产生的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的材料;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出现初期所形成的细胞;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生物整个进化史的缩影;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人类教育史的重演,每一部教科书都是本学科发展史的浓缩。人类的大脑也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哺乳动物脑)和新皮层(尼人-智人进化阶段的产物)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和智力。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上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从时间上说,宇宙的每一刹那都包含着过去的一切,蕴藏着未来的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刹那是过去的全部时间孕育的一个结果,否则这一刹那是无法存在的;而未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有赖于此刻这一刹那的存在,如果这一刹那消失了,时间的链条就会完全断裂,未来就无法产生。因此,佛经上说一刹那就包含着千世万世、刹那即是千年,并非是宗教的呓语。

于是,每一个存在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也正是生物之所以能够克隆的根本原因。由于生物的每个细胞中已经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基因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