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改写_《相见欢改写》1500字

作文一:《相见欢改写》1500字

相见欢改写(一)

镜头一:梧桐的枝叶被萧瑟的晚风吹的沙沙作响,深深的树干上蒙上了一层深深的雾,一层晚风吹不开的雾,暗默的背影投在光洁的大地上,有一般冷意袭来,一股钻心的冷。风萧萧,梧桐叶被无情的吹落。

镜头二:你独自登上西楼,远眺,草木葱茏,河水潺潺,举杯消愁,但缺明月,那明月此不再像往日那样光辉、明亮,今日黯淡了许多。你或许此时在想起悲伤的往事,想起你从一个富国之君论落为阶下囚的往事,月已不再明已不再是当年明月,你也不再,在快乐的云端了,而是跌进了痛苦的深渊。

镜头三:“借酒消愁愁更愁”你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愁绪在你心头缠绕,你不禁自吟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那南宋皇帝李煜的荣华富贵、饮酒作乐的生活已随涛涛江水东去,今日的囚徒生活伴着心头的愁绪,你或许此时在想,当时你的不理朝政,你的“一响贪欢”;或许在想我何时才能回故国,何时才能再见妻儿;你或许在想明月啊!你是否了解我的痛苦、我的愁。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的愁。你又吟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许你又忆起苏轼的那句诗“有人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镜头四:你走下高高的西楼,踱步在这寂静的小院里,此时梧桐树下,一张被泪水清洗的脸庞缓缓抬起,你的眉头紧紧的皱着,像一个解不开的结。看着渐渐飘落的梧桐叶,你欲言又止,将那个曾经的碧绿的叶子放在手心里,久久的伫立,久久的凝望,久久的叹息。

相见欢改写(二)

夜,静静地,月亮洒下了一片寂莫。孤独的我过往云烟紧锁心中,无奈感叹无人相伴,一个人默默地登上西楼。

极目远眺,弯弯的月亮挂在湛蓝的天空中,好似一把镰刀。低头俯视,风轻轻吹拂过梧桐,片片树叶飘落在半空中,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随风翩翩起舞,似乎每一只都跳动着不同的舞步,每一只都勾起我心灵深处的一个回忆,每一只都承载着我的思念。我低下头,默默感叹到:想不到,我竟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如同这无助的梧桐连同凄凉的深秋锁在着清凉的院子里。过去,我是堂堂的一国之君,享尽了无穷的荣华富贵,每天贪图享乐,几乎不知痛苦和忧愁时什么滋味,但如今,我竟成了阶下囚,昔日的欢声笑语早已被哀叹声取代,那不可挽回的美好时光,都已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入我心头,离愁别绪,亡国之痛,我的心在流泪,在淌血,“天啊,有谁知道我经历了多少风雨,受了多少折磨,历经了多少沧桑?有谁知道我愁有多少,悔有多少,很有多少,怨有多少?说也说不清楚,整理也整理不清,这心如刀割的离别滋味又有谁能够体会。

孤独、寂寞、凄惨、痛楚、悲凉,我心中燃起了一团怒火,我愤怒地仰天长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改写(三)

夜,就这样深了?是啊,这个屋子在月光、树荫的辉映下,显得斑驳破旧。看着,一名男子静静地走上屋顶,他的眼神竟是那样忧愁。看他那已有岁月风霜的脸庞,还能找得到当年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君王了吗?那弯弯的月儿虽不明朗,却散发出清冷的光芒,那名男子似乎想说句“只是这样吗?”,却发不出任何声音。(m.lz13.)那与他一般孤独寂寞的梧桐却明白,用沙拉沙拉的声音说:“也许吧!”

也许就在云离开了一点月光的时候,看到了他脸上的光芒。是啊,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呢?透过他的眼睛,可以看见,或许不是金戈铁马,却是白马上的翩翩公子;或许不是天上人间,却是帝王的金殿;或许不是斗酒三千,却是……

“走了,都走了……”那沙沙的树叶声把他拉回了现实。昔日的记忆与现状相冲击。乱了乱了……

*  改写送孟浩然之广陵

*  改写夜雨寄北

*  过零丁洋改写

作文二:《相见欢改写》1200字

相见欢改写

­­­­­­­寒雨过后,我独自一人走在前院,空荡荡的前院中,空无一物。一阵秋风扫过,呼啸着卷起片片黄叶,刮在我的心头。过后唯有飘絮零落,偶然间发现院中飘来几片红叶。“万华都落尽,一树红叶烧”让我为之一振。在这深清幽静的院子中,多了一点红色。不应让我很高兴吗?走近红花想拾它起来,可又是一阵风将它吹起,带走……“谁怜惟薄力,添与江山饶”,我的心也沉寂了。忽然想到那林间的如火红花也应都飘零了吧,“江山何在,红叶何逝”,现在已步入秋,那飘落遍地的红花也就如人入暮年一般,静静地躺着、辗轧、腐败……但被露水滑过的花片,还是那样的娇艳啊!“唉,匆匆,匆匆,往事都如风,怎奈这花开花落。那娇弱的花瓣又怎能经得起那狂风暴雨的侵袭!风雨过后,也就只剩这凄神寒骨,残脾破缺了!”绿叶红花相衬,可如今绿叶坠落,红花破碎,它们又几时能重逢呢?也罢,也罢,人生本就离愁多,就如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不休不止的将身边的人儿、美好的时光永远带走。都说借酒消愁愁更愁,可我今天却要一醉方休。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醒来,桌上遍布散落的酒器,心中被一种无言的愁苦填满,莫非这就是“愁更愁”?“哼”我轻蔑的一笑,轻蔑时对这个“愁”亦是对自己。自入宋都以来,每日我的心中竟是愁,可现在我却不知愁是何滋味了。随手拎起一个酒瓶,默默无语,摇摇晃晃独自走上西楼。夜已深,心未沉,抬头望天,唯有残月相随,楼板吱吱呀呀的响着,似乎它也在为我这个亡国之君,阶下之囚哀伤吧。身靠着栅栏,低头望去,深清的院子之中只有一根老麦佝偻的梧桐相伴。似乎全世界都忘记了我,而我也只是揣测。当这一切结束,是否有人为我失落,当我岁烟云消散,谁又会为我难过,我真的希望真有那么一个人始终守望着我。

抬头看着月亮,那一弯残缺的月还是我记忆中的月吗?月都是有圆有缺,可我在这宋都的牢笼中又看到过那一轮明月吗?眺望远方的家乡,眼睛里全是宋人兵临城下时的跋扈,百姓的连声载怨,轻狂的自己,也许到时候才明白帝王的职责吧。我为了我的子民,放弃了父辈打下的基业,逼迫为奴,如今我是何等的渺小,如今的自己只不过是一颗尘土,听由风的摆布,起和落只是在别人的一念之下,再望残月,它似乎越来越像一个细钩,勾起我心灵深处尚存的真情。脑海中全是年少轻狂拾,成日游山玩水,吟诗作对的场景,可如今孤零的我,哪怕是再酌一杯故乡的酒,再在熟悉的青山之中吹吹故乡的风,都成了一种奢求。

背靠着栏杆,心中一股异样的滋味在聚集,想到那暮暮往事,又增添了一份凄苦一份无奈。此时觉着心中有万般情绪要宣泄,却又不知如何宣泄,这时才明白,世上最重又最轻的便是那一滴承载万般情绪的眼泪,如果说眼泪可以洗涤心灵,那我宁愿哭到麻木,也不愿再清醒在这万般折磨之中。可那最难又最易就是让眼泪肆意流出,是自己对情感的麻痹,还是已经习惯让情绪沉睡在心灵的墓地之中。无边的夜色是冰冷了落魄,还是放纵了寂寞,寒风之中,又有谁能明白…

作文三:《改写相见欢》500字

改写相见欢

深秋十月,正是乘凉的好季节。有些书生模样的人手摇折扇,一副儒雅清高的样子,远处还传来儿童的嬉笑声。而又是谁?独自在小楼上嗟伤。

他是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南唐被攻打时李煜曾出兵抵抗,所以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他表面上是个侯爵,实际上则被软禁了,不愁吃穿但失去了自由。

此时的他,正抬头望天,天上没有积云,星星却毫无生气;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月亮也腿去了原有的光芒,只留下一弯月牙。一切都使李煜太过沉重,他自己从一位“几曾识干戈”的皇帝沦落到一个阶下囚、亡国奴。他又是多么渴望自己再过上歌舞升平的生活啊!

李煜又低头看地,地上也是一片凄凉。梧桐树叶被风吹拂,发出“刷刷”的声音,地上的草已经泛黄,在月亮的微光下,显得更加清幽了。他更加惆怅了。就连一向被视为寂寞的梧桐都有树木相伴,芳草相依。可自己形单影只,注定孤单一辈子?我的家人怎样了呢?一片愁心又会有谁能理解呢?

为了抒发心中难言的酸楚悲凉,无尽的亡国感伤,以及与亲友分别的痛苦,特题词一首: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宋朝几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圈涟漪罢了。而李煜的《相见欢》却象一颗晶莹的水珠,把人类的愁情无暇的表达出来。

作文四:《改写《相见欢》》400字

改写《相见欢》

清冷的秋天又到了,我独自一人上了西楼,遥望天边残月,不知不觉有一种愁苦的心情,想剪也剪不断,想理也理不清,别有一种滋味袭上心头。

他独自一人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头发是那么凌乱,成天以泪洗面,眼睛已经被哭的满是血丝。

就在这座大房子里,空无一人,也没有一人了解他的寂寞,他也没有办法找一个人去倾诉自己的经历和受到的侮辱,只有一棵枯老的梧桐树陪伴着他,梧桐树和他一样也十分的寂寞。

望着那像钩子的残月,再也没有以前的圆了,一阵风吹过把梧桐树的叶子吹了起来,正好吹到了窗台上,李煜轻轻的把这片叶子拾起,叶子就剩下一点残绿,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可现在却被人关了起来。沉沉的暮霭笼罩着这座房子和院子,它就像一把锁紧紧的把他锁在了这栋深院里,只有独自一人对着这清冷的秋天,心里满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何时可以再去管理我的国家啊?”李煜一声长叹,唯有漫漫长夜、两行浊泪,痛思过去,悔不当初啊!

作文五:《改写:相见欢》1100字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改写一〗

满院寒色,树树秋声,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独自挪上西楼,心中纵有万语千言,却不知对谁倾诉。

倚栏仰望,只见一弯冷冷的月牙儿,无力地挂在天边。垂下头,又看到深深的庭院里那几棵寂寞的梧桐。飒飒的秋风中,梧桐叶瑟缩着,发出凄凉的沙沙声,凄惨的月牙儿透过枝叶投下的光斑,晃动着,好像一双双鬼魅的眼睛。

深邃的苍穹,冷冷的月色,闪烁的星光,冰凉的秋风,沉寂的夜景,让我的心迷茫又凄凉。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忆往昔,宫廷中雕栏玉砌,锦衣玉食;忆往昔,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春风;忆往昔,夜夜笙歌,日日酒醉。叹今朝,身心被困西楼上,含苦饮

恨;叹今朝,形单影只空惆怅,冷月悲秋。叹今朝,以泪洗面,愁绪满怀。身世痛,亡国恨,相互交织缠绕,剪不断,理还乱。千种愁苦,万缕思绪,萦绕心头,忘也忘不了,赶也赶不走。

我悲痛,我气愤,我悔恨,我又万般无奈。我只能对着一钩冷月、几棵梧桐、满目悲秋,空叹息、泪满襟。我只能呆看梧桐叶落,怅望月色如钩,只能任时光流逝,四季轮回,捱过一个又一个晨昏。 就这样,多少个日日夜夜悄然走过,可那岁月却抚不平我内心的伤痛,冲不走我深深的忧愁。 萧瑟的秋风,冷冷地吹在脸上,也吹进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和道不明的悲凉。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故国啊,别时容易,再见已惘然! 抬头仰望,天边那弯如钩的月,在对我冷冷地笑……

我独身走上西楼,想要望望月夜的景色。窄梯吱吱地响。     几股暗云慢慢的移动着,像钩子一样的月勾住了夜幕,也勾住了我的视线,只看见一点儿——几棵垂首的梧桐,在这清冷的院子里显得无比寂寞。

纵然寂寞,却又怎么排解呢?梧桐孤独地立在那里,无法走到有凤凰的地方去,任凭萧瑟的秋风一片一片地扯走应是托凤凰羽毛的梧桐

叶,任凭凄冷的秋雨一点一点地凋零应是供凤凰栖息的梧桐枝。梧桐只得垂在那里。

而我呢?与梧桐一起被锁在这清冷的深院中。

梧桐不知道自己寂寞,而我却承担着无限忧愁。

江南啊,别了的江南!

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先恐后的开着,衬着那新叶更加嫩绿,还平添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风流。莺燕就在这让人心醉的景色中唱着婉转的曲子,比那锦屏中的姑苏细语更加动听,比那画舫上的扬州琵琶更加悦耳。

宫廷啊,别了的宫廷!

雕栏玉砌下,悠扬的琴声中,成群的歌女唱着一支支新填的曲子,使那珠翠罗绮中的舞女演的更美。桌子上是苏州的、扬州的、杭州的、锦城的小菜,还有金陵米酒和绍兴酒,没有见底的时候。身着红装的美貌嫔妃簇拥在身边,弹琴,吹箫。

潮涨潮落,月满月亏。

烽火下的铁骑踏破了逸秀的江南,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变得凌乱不堪。花飘飘零零的飞落,锦屏与画舫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一切都改变了颜色。

月,也像钩子一样了。

努力的不去想它,但这寂寞的梧桐,怎能不勾起我的愁绪?何况还有那如钩的月和黯淡的云。

作文六:《《相见欢》》5700字

课题 学 习 目 标

课 前 预 习

课型 新授 课时 课 1.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积累写愁 词句。 2.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 形象。 3.理解作者的身世,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 学 1.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语气来反复诵读,体会词 法 人的思想感情。 指 2.知人论诗,知世论诗,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导 【作家作品】李煜(937—978),公元 961 年即位, 五代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史从嘉,号钟隐,世称“李 后主”。他 25 岁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 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 975 年南唐为宋灭之后, 岁的他被俘到汴京, 39 过了两 年多的囚徒生活。擅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 相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 风格清丽。 后期则抒 关 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吟叹身世, 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 链 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 接 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 《机见欢》是他降宋后 囚居汴京时所作。

【写作背景】亡国前安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宋太祖 开宝八年(975 年) ,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 侯” 。从此,他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旦夕以泪 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 的愁苦滋味。

诵读欣赏——《相见欢》

课 堂 探 究

一、解释词语: 1、锁:锁住,笼罩。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意思是离愁别恨像千丝 知 万缕纠缠在一起。 识 3、聊:姑且。 预 二、说出诗的大意。 习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正是新月如钩的时候。 载着 梧桐的深院笼罩在秋天的肃杀气氛之中, 更显得孤寂冷 漠。剪也剪不断,越理越凌乱,那是深重的离愁别恨。 (这真是)一种痛苦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跟我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 975 年,仿佛看 到,在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双鬓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 踏着深院中满地的梧桐落叶,独自登上西楼,他默默无言, 面对深院中紧锁的重门,面对树枝上稀疏的秋叶,面对如 钩的寒月,面对故国三千里地山河,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只听他吟诵道: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理解诗意 (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幻 示),那么李煜他选择哪些意象景(景物)向我们传达出 他的愁? 明确:意象: 1.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 ①以下 3 个诗句均写到“西楼”,你认为西楼是

一个 怎样的地方?总是和人什么样的情联在一起? 第一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 李清照《一剪梅》) 第二句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 益《写情》) 第三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 浑《谢停送别》) 明确:第一句是“遥望爱人的伤心地”,第二、三句都是 “排遣忧伤的伤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楼呢,那是一座空 荡荡的楼, 孤独冷清的楼„„他为什么要上 “西楼” ( ? “遥 望故国的伤心地”)。 师补充:以上诗句均含有“西楼”,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 悲怀的“楼”,一处伤心地,一处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 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楼”。就 像我们在《望江南》中的“肠断白蘋洲”, 白蘋洲专指情 人离别之地。西楼又会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 这些景象都是人产生悲情愁绪。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会怎样独上西楼?请用对称的句式, 续写两句。想象李煜登楼时的步履和神情。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 行, , 。 示例一: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示例二:步履是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①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生分说,点到 即可)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 洲》)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这里是残月。换成“月如盘”,行吗? 明确:残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国家,也没有家人团聚,孤 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虚、痛苦。就像那月亮,一 个人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而满月是代表团圆的,不符合这 里的意境。 ③明月勾起了诗人什么情绪?请用排比句写出。 示例:新月如钩,勾起了词人多少遐想?多少回忆?多少 新愁旧恨? 3.梧桐——隐含家国之悲 ①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 物象。齐读(幻示例句)。 第一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 漏子》) 第二句“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 平乐》) 第三句“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 乐》) 第四句“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踏 莎行》) 这些诗句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 季节,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 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

感, 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 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形容;而现 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 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②换成“杨柳”,怎么样?(伤春悲秋,杨柳常与春天有 关,有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用 在此处,显然与诗境不吻合。梧桐与悲秋常连在一起,一 叶知秋。) ③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楼,见到的梧桐树该是什 么模样?(指生描述) 4.深院——体现寂寞、孤单之身世 这该是怎样的庭院?它会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围墙有多 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四种景物 所构成的意境,爱画画的可以简笔勾勒。 ①在纸上写(限字 50-100 字) [画面描述法]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楼上, 天空中那钩残月冷冷地散着清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 长。院中梧桐的叶子早就掉尽了,和我一样被锁在这小楼 深院里。我想说说话,没有人,想回到从前,又不可能。 苦啊--) 评析:你的描述再现了诗中情景,表达了层层推进的愁苦。

漂亮!是呀,远山似黛,残月如钩,秋虫呢喃。深深庭院 里,落叶满地,高大的梧桐树上,摇曳着最后一片颤栗的 黄叶,西楼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国君王步履蹒跚,神情 凝重,东望故园,心中充满着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二)用比较赏读法来进入词人的心境 [比 较赏读法] 1.齐读下片,比较与上片写愁的最大不同? 明确:上片是借助意象来写愁,下片是直接写愁。 2.比较下片直接写愁有两句,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并 说出理由。 3.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①离愁本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理解“剪”和“理 “呢? 明确:以丝喻愁,新颖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 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 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用“剪” 和“理”两字来让大家体会“离愁”的特点,那就是多且 乱,繁且杂。 ②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较与李煜写愁的异和同。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长 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 梅》)愁可以游走。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 铸《青玉案》)愁多而可视。(幻示) 他们的愁是个

人壮志难酬之愁,是感叹身世悲凉的哀 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轻烟,绵绵不绝的闲 愁。比起他们来,李煜的愁要浓得多,深得多,重得多„„ ③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 呢?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 的深愁长恨。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三千里山河”,“雕栏玉砌”的怀 念;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悔恨;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昔日春光熔融,莺歌燕舞的追忆;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彷徨„„(幻示齐 读) 4.赏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 “一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别是一番滋味”?换 成“亡国之痛在心头”好不好? 明确:不好。他没人可以说。他也不能说,他不敢说。他

无话可说。 ②如果可以让他说,他会说什么? 明确: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 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 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 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 师:欲哭无泪,欲言又止,大悲无言,当你某一种情绪到 达极点时,你会发觉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无语也许最 好的表达。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 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 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 哭流涕之悲。这种难以说破、又无法说破的情感正说明了 作者愁情之深。 无怪乎明代人沈际飞说道:“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 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句妙绝。” (幻示) 5、拓展阅读 李煜无法说,语言太苍白了,李煜无法说,说了会惹祸上 身。这留白艺术的处理非常到位。引导我们去思索那 36 个 字背后所隐藏着无限的悲怆。可后来,他还是忍不住说了, 说在词作《虞美人》中。 (幻示诗《虞美人》和赐死资料)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 掩饰的故国之思(哪一句?划线处。),相传七夕之夜中 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时 年 42 岁。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 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个悲剧词帝的万古流传。 三、欣赏歌曲《相见欢》 诗歌,诗歌,是诗就可以歌唱,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位现 代歌手演绎的一曲《相见欢》,再次感受后主

那份浓重的 离愁。 李煜其人可以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在 词这片天地中挥洒他的才情、绽放他的光芒。也许正因为 他政治上的无能,令他沦陷囹圄,从而激发他深藏的呐喊 与情感;也许后主词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也未预料到的。在 他的后半生,词可能只是他排遣寂寞、悲苦的唯一手段, 而就他这不经意间,让他得以在漫长历史中留下了浓厚的 一笔。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

巩 固 训 练

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诸作„„”(王国维语), 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他的忧,他的伤,他的恨与无奈, 仍历久弥新,依旧是那么清晰,而且,这些饱含他血泪的 忧,伤,恨与无奈将会到达更为遥远的前方! 1.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 “无言”、 “独上”写出了诗人痛苦的内心。“月如钩”,.借缺月象征人的 缺憾。“清秋”,“寂寞”者、被“锁”者,词人也,写出了词人 的悲愁无尽,内心的寂寞、痛苦。 当 2.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 堂 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的? 练 答: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写出了 习 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3.谈谈你对词的上阕中表现的景与情的认识。 答:景是凄冷秋夜、如钩残月,梧桐遮蔽下的幽深小院构成的孤寂 凄凉之景;情是被幽禁的作者的浓重愁情。清景中人,人眼中景, 彼此烘托渲染,使景与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环境气氛,愁苦之 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1.赏析“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①“锁”字面上写的是清秋,其实被锁者,并非只是“清秋” 也是人,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愁相对,怎不感到 寂寞。写出了眼前冷落凄清的色彩。 ②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他登上西楼,举头见 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仇;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 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2.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离愁”是抽象的感情,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形容愁思之纷 繁和难以解开。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 着人,而难以摆脱。 ②下阙抒情,他的离愁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别是”,就 课 是不同于一般,这是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这两句以丝喻思, 后 写出了这份愁思的沉痛悲伤,难以

挣脱;也写出了帝王江山毁于一 作 旦后,身为亡国的阶下囚诸般愁苦堆积心头的复杂滋味。 业 2010 年湖南省衡阳市 (二)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 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 分) 答: 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 分) 答: (二)10.(2 分)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11.(3 分)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 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2011 年四川省南充市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 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7、诗词鉴赏(3 分)(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 分)(2)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 思得全分)。(2 分) 反 思 总 结 格言警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作文七:《相见欢》2300字

《相见欢》教学设计

主备人:李海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词句大意。

2、准确地背默这首词。  3、体会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词中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2、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守,南唐国主李煜(世称李后主)赤膊出城投降,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是一直把他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上,每

天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

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

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

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审美的眼光来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

意境。

三、理解内容

1、释词:  锁:锁住,笼罩。    清秋:清冷的秋天。     一般:一种。

2、古诗今译:无言地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

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

3、概括上下片内容,欣赏诗歌

上阕写景:(1)形象描绘词人登楼所见之景是哪一句?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落寞、孤寂之情。

(2)词的上阕写景,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写了残月、梧桐、深院、清秋等景物,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词人落寞、

孤寂之情。       描绘出了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3) 下阕:直抒胸臆。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人孤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

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

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

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了,

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词的上下片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上片:寓情于景   下片:借助比喻直抒离愁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亡国哀思)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哀怨 四、小

结课文: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

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诵这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六、板书设计:

相 见 欢——李煜

寂寞→离愁→在心头

亡国哀思

课堂练习:

依据《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作赏析。

运用比喻,将“离愁”比作丝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纷繁难解。现

在多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处理。

2 、词中的“锁”字是传神之笔,请赏析。

从字面上看,“锁”的是清秋,而实际上“锁”的是人。“锁”字写出了词人被幽囚的悲

哀和孤寂。 3.(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2分)    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2)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

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

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练习

1、本词作的作者是五代时期南唐亡国之君要的

地位,被称为“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是                 。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

4、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望之景,“”一

句是

俯视之景。

理解性默写

1. 李煜《相见欢》借秋景写寂寞凄凉之情句子是“  。”

反映对帝王生活的留恋,对囚徒生活的悲哀的名句是“        ,        ,        。”

2、李煜《相见欢》直抒愁情的句子是  。

3.“ ,。”愁本是主观抽象之物,这里通过比喻

使之变得具体可感。就思绪的纷繁复杂无法理清而言,愁情就像一团乱麻,无始无终,

越理越乱;

就其无法解脱又没完没了而言,却又比乱麻更深一层。 4.李煜《相见欢》中“ ,是词人深沉的感叹。

【中考链接】2010年江苏省连云港

(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

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答:

7.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8.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

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

围。(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作文八:《相见欢》5200字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1、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这几句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离愁当作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万般的无奈。

2、写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4、别是一般滋味中滋味指的是什么?

囚居的痛苦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锁字妙在何处?

一个锁字,不仅锁住了这满院秋色,还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句意: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用神话传说中的蓬山,青鸟,表达对恋人的无比热爱和深切思念,照应开头。

7、感情: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 (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3、这首诗主要采用虚实结合虚实转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前两节是实写,描绘出在黄河的小沙洲上有鸣叫的雎鸠,河里有水荇菜以及从事采集劳动的窈窕淑女,构成一幅人和自然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以无为有,从实写转为虚拟。给读者留下

一些悬念和美好 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2、《蒹葭》每一节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追求道路的曲折绵

长,却又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3、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在

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景物特点: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这厮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手法。

作用: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

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4、请简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举例说明。

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显示

了主人公急切寻找意中人而不得见的惆怅之情,还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

感的艺术效果。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

的爱情追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②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③写风声宏大,读者如闻秋风咆哮的短语是:

④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

⑤“倚杖”与“_________”相照应.

答:①安得„„欢颜。  ②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③风怒号。

④唇焦口燥呼不得  ⑤老无力

2、题目中的“_歌_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

国忧民的思想。

3、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1)“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

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

(2)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4、第③段中的“俄顷„昏黑”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5、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

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

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1、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陶醉在山

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答:(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

赏析: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现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早春美景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  ,抒发了 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如:"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

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的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

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 "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乱”字贬词褒用,极言花多花艳,“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包含了游西湖者众之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静)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

答: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

"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4、《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苹云脚低。”两句诗的意思是:

②这两句是说雨后春水初涨,水平齐岸,与云气相接。

春望//杜甫

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得多。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中心思想: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了在哪里?

①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

②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这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

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3.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

4.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泊秦淮//杜牧

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译文: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白沙,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

依然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花》。

主旨把握: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统治者们还沉溺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作文九:《相见欢》1900字

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相见欢》

【原文】

作者: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相见欢全文翻译:

独自一个人,无言迈上了西楼,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梧桐寂寞的立着,深深的庭院弥漫着秋天的气氛。

思绪啊,忘不掉,却又乱得整理不好,是离别吧,

另有一种感觉洋溢在心底。

相见欢对照翻译: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独自一个人,无言迈上了西楼,月亮弯弯的像钩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寂寞的立着,深深的庭院弥漫着秋天的气氛。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思绪啊,忘不掉,却又乱得整理不好,是离别吧,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另有一种感觉洋溢在心底。

相见欢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重点字词】

[1]此词的词牌亦有作“乌夜啼”。

[2]谢:凋谢。

[3]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4]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5]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6]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7]离愁:指去国之愁。

[8]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同步练习题】

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史称,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其感情基调是。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

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望之景,“”一句是俯视之景。

6、“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7、“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8、“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相见欢

1、李煜李后主千古词帝

2、亡国哀思凄婉

3、西楼台夜晚秋天

4、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5、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6、(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7、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这是词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印象,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

8、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达标测试】

2010年江苏省连云港

(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答:

7.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8.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

(二)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

答:

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

答:

(二)10.(2分)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11.(3分)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2011年四川省南充市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7、诗词鉴赏(3分)(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分)(2)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2分)

作文十:《相见欢(1)》2200字

《相见欢》导学案

九年级  语文     主备:扶沟县崔桥一中 于晓曦      审核:九年级语文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习目标

1:把握词作主旨,体会李煜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并积累这些写愁词句。 2: 学会品字析句,鉴赏诗词。

3:体会词作中写愁情的绝妙之处,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4:理解作者的身世,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字析句,鉴赏诗词。

体会词作中写愁情的绝妙之处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一个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双鬓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踏着深院中满地的梧桐落叶,独自登上西楼,他默默无言,面对深院中紧锁的重门,面对树枝上稀疏的秋叶,面对如钩的寒月,面对故国三千里地山河,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只听他吟诵道:„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学生:李煜

二、自学指导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明确:他是南唐后主、词中帝王的李煜。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

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

三、、学生自由朗诵词作,进一步体会词作感情。

让学生给词作加词题。(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把握主旨)【小组自由讨论】 明确:词题必须扣住“离愁”。【板书】这不是一般意义的闺房中的相思之愁,也不是游子的羁旅之愁,而是一种深深的怀念故国的愁绪。

四、整体感知

概括上下片内容,欣赏诗歌

词的上片主要通过写词人的眼中之景,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 的环境气氛,表现出词人幽囚生活的寂寞和愁苦。

词的下片词人直抒胸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对愁的深刻体验。

五、合作探究

1、“无言”“独上”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

影,孤独寂寞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写出了词人登楼时的凝重神情和滞重步履,突出了词人孤独之甚,哀愁之重。

2、“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是残月,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从月所反映的 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呢?

3、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此句写景喻人, 寂寞的并非梧桐,而是词 人;被锁者何止是这满院秋色(清秋),而是词人。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被锁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会不感到寂寞。 “锁”字暗指词人被囚禁的现实。

4、“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 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出一种什么感受?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达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而微妙的感受。实则是饱含辛酸的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四、小结:

本首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法解脱的愁苦之情。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故国山河深深的眷恋相思之情.这首词写得极其自然,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却将那份亡国之后的愁苦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那让我们重新饱蘸一份浓浓的深情来再次聆听后主那愁肠的心曲。

五、拓展延伸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名篇,不朽之作,那么这两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同学们看见这一句,肯定会想起许多类似写愁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明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将愁写得恣肆汪洋、绵延无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愁多而可视。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七、反馈练习

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       ,史称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被称为“              ”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

基调是                      。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

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望之景,

“                        ”一句是俯视之景。

《相见欢》反馈练习答案

1、李煜  李后主   千古词帝  2、亡国哀思   凄婉 3、西楼台 夜晚  秋天

4、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