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什么》7000字】公民20字基本道德

作文一:《道德是什么》7000字

道德是个什么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再把道德当作个什么东西。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们一般已不再相信,因为人们看得到行善的并不一定就有善终。什么“天理、人伦”人们大多也不再满怀敬畏,因为人们知道“遭天谴”是愚弄人的话,是迷信的说法。现在社会文明进步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见识广了,没那么好愚弄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倒让很多人觉得是大实话,特别是那些肆意践踏社会道德的人更是奉为人生信条。当然在网上发贴的内容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是极有可能会被版主删掉的。然而,本文却要从假定“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是真理出发,通过推理得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真理,“天理、人伦”是再自私自利的人们也不得不满怀敬畏之心的。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然而人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为已、利已,做到最大限度的为已、利已呢?人的所有为已、利已的行为无非都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人如何去实现自身欲望满足的最大化?追求(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这种说法容易产生歧义。很多的人们会说,我不想去追求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因“知足者常乐”。然“知足者常乐”即是人们通过压抑对某些方面欲望的追求,来实现“追求幸福”这一欲望能够更好地被满足,也就是一种追求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幸福的生活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追求(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就是追求幸福吗?可是不但不是每一种幸福都不是人们想追求得到就都能得到的,还总会有人说,幸福的生活我不敢去奢望,只期望生活中的痛苦能少些。追求减少痛苦也是人的一种很强烈的欲望。那么欲望满足最大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请看下面的分析。

人生有着多种多样的欲望。然而人类任何欲望的满足都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既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自身的多种欲望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和制约,如追求美食时不得不顾虑对健康、身材的影响。

先从个人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人如何去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当然这个最大化的含义还没讲清楚。人追求欲望的满足无非是追求得到幸福和减少痛苦,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欲望的满足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幸福,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痛苦。人生的幸福、痛苦与人生的欲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下面先来分析一下欲望、幸福和痛苦三者的本质,认清了这三者的本质才能正确地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楚了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欲望满足最大化的真正含义就会清晰了。当然这也是个分析如何去实现欲望满足最大化的过程。

欲望是什么?人们通常是理解是盼望、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要求。

人生有着多种多样的欲望,食欲、性欲、情欲(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需求)、表现的欲望(希望受人尊敬或崇拜)、求知欲(好奇心)、安全感需求(也包括对生的欲望)等等。这里提出一个假说:人的某些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是人本质上的基本的欲望。人类表现出来的其它各种各样的欲望都可以看作是受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由这些基本欲望衍生而来。

那么人类欲望的本质是什么?食欲是所有生命体都具有的欲望。任何生命体都不能不依赖于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而独立封闭地生存,而如果一个生命体没有外力给它进食又无内在力量使它觅食是不可想象的。性欲对于所有靠有性生殖来繁衍的生物来说也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亲情、友情所有高等动物似乎都有这方面的需求。爱情却似乎是只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需求。

食欲的正常满足使人类能够获得维持身体各部分组织功能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物质,有对性欲的满足人类才能繁衍廷续存在(至少目前情况如此)。而对于情欲或其它的本质上(基本的)的欲望的满足仅仅是减少了人类精神上的痛苦,增加了幸福感,而无其它任何意义?这些欲望的满足对于维持人类这一种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具有复杂思维功能和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其所有功能的正常运行来说,这些欲望的满足与否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类的食欲如果得不到满足,人会感觉痛苦,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会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人的死亡。一些人因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而导致精神失常,我们可不可以看作是情欲或其它精神方面的欲望严重得不到满足而造成人的大脑思维功能失常这样的后果呢?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可以假设人的大脑的思维功能需要通过某些精神方面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维持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东西?完全可以这样假设,因为没有那个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又提出一个假说:人类欲望的本质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的需求在人类精神上产生的映象,但这种映象并不一定完全真实地反映人类需求的强烈程度,有时甚至会完全失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诸多欲望的满足通常都只是向外界摄取,在这摄取的过程中如果有所付出的话,必然是想得到的更多。然而人类有一类欲望的满足却想的只是付出,并不企图一定要得到什么回报,那就是——“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心上人的爱等等。付出并不期待什么回报,譬如对落难之人伸出援手,也许他永远都不能回赠你什么。然而在付出的同时,甚至还在想要付出之时,你就已经有所得。得到什么,相信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

痛苦是什么?先来看痛苦来源于什么。一、来源于欲望得不到满足或仅仅是因主观上肯定某种欲望将得不到满足。饥饿会让人产生痛苦,身体有疾病或受到伤害会让人感觉痛苦可以归结于安全需求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所爱的人而产生的痛苦来源于情欲。二、来源于追求欲望满足过程中大自然的阻力。如人要满足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就得工作劳动,而工作劳动有时是很辛苦的。三、因嫉妒、愤怒而产生的痛苦。嫉妒来源于不平等,愤怒源于不公开,受到他人伤害。生命个体间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往往会让弱者欲望得不到满足。嫉妒、愤怒可能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因此而形成的心理。也可以说来源于欲望。

等等一切痛苦都可以与欲望联系起来,那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说:痛苦是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在人精神上产生的映象,这种映象也不是完全真实的,有时可能完全失真。

幸福是什么?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归结于人欲望的满足在人精神上产生的映象。你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幸福了,肯定是生活达到了某种你所期望的状态。有的幸福来源于物质上欲望的满足,有的幸福来源于精神上欲望的满足。因而人的幸福来源于欲望得到满足或主观上肯定欲望将能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幸福是人欲望的满足在人精神上产生的映象,这种映象也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完全失真。

人如何去减少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去满足它或是压抑欲望。有些幸福来源于主观上肯定欲望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在生活中就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不要杞人忧天。来源于追求欲望满足过程中大自然的阻力这类痛苦,那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去减少它。因嫉妒、愤怒而产生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没有必要因自己并不爱着的人而痛苦,这毫无意义。当然不能说因遇到不公正的事而产生的愤怒是没有意义的。因自己爱着的人们而产生的痛苦,如果这痛苦对他们没什么益处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不能一味地追求减少痛苦,一味地追求减少痛苦就会导致过度地压抑欲望,导致人生的幸福减少。

人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去满足它。有些幸福来源于主观上肯定欲望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在生活中就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人生的痛苦少了,幸福自然就多了,那么就去减少痛苦。但人也是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幸福的。幸福来源于欲望的满足而且追求幸福本身就人的一种很强烈的欲望,人追求幸福的欲望愈大,人的欲望愈大,自然界的阻力就愈大。不但幸福难以得到,而且人减少痛苦的欲望也就愈难得到满足。

实现人生欲望满足的最大化,既是追求幸福,也是追求减少痛苦。但又不能一味地追求幸福,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减少痛苦。既不是量的最大化,也不是质的最大化。而且是不能刻意去追求实现的。

以上是从个人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人如何去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

下面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人如何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欲望的满足通常得依靠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人一旦离开社会,时间长了就会连最基本的生存欲望的满足都得不到保障。人在社会中追求欲望的行为如果不受任何约束通常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一个人欲望的满足也通常受到他人追求欲望的行为的影响,受到社会的影响。那么,人在社会中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为已、利已,实现自身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当然这个最大化的含义与前相同)——依靠社会道德,遵循社会道德。

读到这里时,一些人可能会说,有很多靠违法乱纪、干缺德事发了财的人,人家不遵循社会道德,不是也活得很好。自然界中一切必然的规律背后都存在着偶然性。在物理学中,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与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是不一样的。对于宏观物体来说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却存在着偶然性,只是过渡到宏观这种偶然性出现的概率极低。确立社会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虽然从单个个体来说极少部分人破坏社会道德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几率很低,然而当有相当数量的人不遵循社会道德时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概率就很高了。一个社会破坏社会道德的人少人们实现欲望满足最大化受到不利影响的几率就小,破坏社会道德的人越多人们受到不利影响的几率就越大。一个人遵循社会道德就会增加有利的几率,破坏社会道德就会增加不利的几率。社会道德风气好的社会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自然就高,社会道德严重堕落的社会必然是人们都不愿意生活的社会,没有任何社会道德的社会不存在人间只存在于“地狱”。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社会道德是什么?它具有以下特征:

1、一切真正的社会道德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为了从整体上来说是减少了人们的痛苦,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即有利于人们实现如前所述意义上的欲望满足最大化)的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否则这样的道德的形成有什么意义?为何要让它存在?

人在社会中,欲望的满足通常得依靠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家庭供养关系)才能实现。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只有人们都能尽到自己的义务才能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最基本的道德。人到老年是生命的必然现象,当人生命衰老劳动能力不足时,必须依靠子女、晚辈才能安度晚年。人人都行“孝”道,就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安享晚年。人若想老有所依,就该先尽“孝”的义务。若是对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能尽自己的义务,对别人就无从说起了。在古低生产力

水平低下的时期,由于生存问题十分尖锐,社会甚至会形成强大的“父”权来维护“孝”道德。父权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中都有。“按照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家父对儿子有监禁、杖打、带之以枷锁而使之服役田园劳动,卖掉以及杀剹等终身权力,即或是儿子是政府高官也是如此”。“英国一直到17世纪以前,儿童在将见父亲之前,只能战战兢兢地站着,而在父亲面前就得跪下,不得允许而就坐是未之闻的”。

人在社会中,一个人追求欲望的行为如果不受约束通常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一个人欲望的满足通常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欲望满足的程度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均等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某些人能够满足某些欲望而另外一些人的这些欲望却得不到满足。如果这些欲望是人必不可缺的需求而没有任何行为规范,那么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甚至相互残杀。

试想象,在一个荒芜的世界里,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不知道他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呆在这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呆久了,他感到很无聊,想到处走走看看这个地方到底是怎样的。走着走着,他走累了,身体也被太阳晒得发热难受,他渴望摆脱这些痛苦。突然他的四周出现了森林,他躺在树荫下,这些痛苦解除了。但过了一会儿,他感觉饿了,饥饿使他很难受,他摘下树上的野果来吃又不难受了。但好景不长,突然一只野兽向他扑了过来撕咬着他的肌肉,他痛苦难耐、奋力挣扎但无济于事。这时有一群人出现在了这里,大家合力赶走了野兽。人多了,人们不再惧怕野兽,但人多了森林里的野果却不够每个人都能吃饱了。人们为了能吃饱相互争夺、大打出手,最终每个人都因相互争斗而遍体鳞伤。那些没有吃饱的人的痛苦就不用说了,那些吃饱了的人虽然肚子不饿了,但身体上创伤的痛苦却似乎比饥饿更难以忍受。这样为了争夺野果人们都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之中,不知如何能够解脱。忽然一个幽幽的声音在他们的耳边响起:“如果你们将野果平均分配,每人都可以吃到一个野果。虽然大家都吃不饱,但却避免了相互争斗也不会饿得太难受,你们就不会生活得那么痛苦了。”他们不知道这个声音从何而来,但是依照实行果然人们的痛苦都减轻了许多。他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是“天理”。从此大家都遵循着每人只吃一个野果的原则,一旦有人违背大家就一起来教训他。

在上述的情况下,人类实现欲望满足最大化的正确途径只能是压抑欲望,平均分配,避免相互争斗。这应该也就是原始社会实行原始共产制经济的原因。

人若想在社会中实现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就应避免出现人与人之间为满足欲望而相互争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一般人们追求欲望的行为不应对他人造成伤害,即不损人利已。人人都损人利已,那么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他人损害的威胁,反而达不到利已的目的。有很多道德的本质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做损人不利已的事。

要完全避免出现人与人之间为满足欲望而相互争斗,除了要依靠社会道德还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保证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人的基本欲望的满足都能得到保障。当然也要避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由人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那样最终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2、确立并遵循社会道德对于社会中每个个人来说实现个人欲望满足的最大化(如前所述意义上的)有利的几率是相等的,而且应该是要相等的。如若不然就会出现类似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的现象。那么实质上这样的行为规范就会变成对每个个人来说有害于实现欲望满足最大化几率相等的行为规范了。不遵循破坏社会道德的行为对于每个个人来说不利的几率也应该是相等的。然而事实上当只有少数人破坏一种社会道德时,所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这少数人与其他多数人的几率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社会必须对这少数人破坏道德的行为处以惩罚以平衡不利的几率,才能维护社会道德不被破坏。因为不遵循破坏社会道德的行为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利的几率是相等的,因而每个人都有维护社会道德的权利和义务。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某些行为虽然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利于人们欲望满足的最大化,但并不适宜成为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只适用于有利于个人欲望满足最大化与从整个社会来说有利于人们欲望满足最大化相统一的情况,否则就会对社会产生过多的不利影响。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那些富翁们有很多都将自己的财产大多都捐赠给社会,为缓和社会矛盾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中国这样的风气并不浓。这些并不应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人们不这样做不能说他不讲道德,但这也是一种德,一种美德。在这里所谓的德,应是指有利于个人欲望满足最大化与有利于从整个社会来说人们欲望满足最大化相统一的所有行为,包括遵循社会道德的行为。当然这里关于“社会道德”和“德”的定义只是个人观点。不管名称如何,是否确切,只是想区分带有强制性的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只能是提倡鼓励的行为。

3、任何一种社会道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存在绝对的社会道德。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必须与所应用社会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就拿“孝”道德来说,根据人类学研究资料,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都有过“弃老”的风俗。“北美的一些游牧部落经常抛弃那些步入垂暮之年老而无用之人,印第安人中的奥尔哈人就有把非常衰弱的老人留在备有食物的帐篷里等死的习惯”。在中国有一些民族中也至今还有有关“弃老”的传说。之所以“弃老”,是因为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不足以提供养活过于衰老的老人的食物。

说并不存在绝对的社会道德也许会让很多的人们难以接受,因为有些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思想中是绝对不容否定的。但说并不存在绝对的社会道德,并没有否定任何一种人们不容否定的社会道德。绝对是相对的,不容否定是绝对的。

学生时代,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当初学习的时候,每当读到这段话时都会热血沸腾,感觉这段话蕴藏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虽然从未树立过这样的理想,但感觉这是非常美好的事。然而“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这是真理吗?是自然界中永恒普遍存在的法则吗?当初提出这一类问题时,我的思想便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因为不懂得人类社会的真理因何而成为真理。后来想既然否定一些东西会让我如此痛苦,那么它对我来说就应是真理,因为是我不能否定的。现在知道了,这类理想所追求的在个人欲望与社会欲望满足最大化相统一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社会欲望满足最大化的,从而是每个人都不应否定的美好事物,是每个人都不能否定的真理。

系统分类:   个人分类:   本文标签: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文二:《什么是道德》700字

1、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

必须与法律相分别,两者都是行为规范,但是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形成也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法律则是有国家制定的。代表的利益有所不一样,法律一般是当权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众在生活中的利益体现,有一定差距。

对人群来说,终极的道德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道德不具备法律的能力。有的话就只能是在人们的道德水平与法律结合而成为最终形态——法律。那也就不是纯粹的道德了。或者是个人的坚定的道德品质,也许勉强可看作最好的阵地。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等。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的实践,实现这个转化过程,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提高个人对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习惯和道德风格。

2、道德的内容有哪些?简要说明道德结构。

作文三:《什么是道德》400字

什么是道德?

1、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书对道德的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现代科学定义:道德是人们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关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识、行为操守和社会规范。

如果我们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跨越时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例如,仁爱、诚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等,成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们的普遍的追求,与宗教和统治阶级愚弄民众的伎俩格格不入,经过历史长河的涤理砥砺,越发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笔者认为,这才是道德的范畴,也才符合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讲道德”的语义。

作文四:《道德是什么》1700字

道德是什么?

1、“道德究竟是什么?”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赤脚敞衫,来到市场上。突然,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道:“忠诚老实,不欺骗人。这就是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问:“您说道德是不能欺骗人的,但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军将士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这能说不道德吗?”

答:“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的人就不道德了。”

问:“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险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们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就要到了,大家奋力突围,结果成功了。这种欺骗能说不道德吗?”

答:“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不能这样。” 问:“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十分好吃的东西。请问这也是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行为是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是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你告诉我吧。”

那人只好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高兴地说:“您真是位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道德就是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明白了一个长期困惑的问题,我衷心地谢谢您。”

2、君子与小人

君子有成人之美,小人有助人为恶;君子坦荡荡,无所不可告人,小人长暗暗,凡事不愿与人知。《佛光菜根谭》说:「君子从不伤害别人,小人从不谴责自己。所谓君子,大都光明正大,所谓小人,大都偷鸡摸狗;君子诚而有信,小人伪而不真,此皆君子与小人之别也!做君子或做小人,就在于每一个人的发心与愿力。所谓与君子交,其淡如水,因淡而久;与小人交,其甜如蜜,但因蜜而不长久。《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为和君子之交,开始很难,但善于后;与小人交,最初容易,但难于终。

孔子以“义”为标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舍生取义,小人见利忘义”。而孟子认为“仁”最重要:“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庄子的看法与孔子大同小异:“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荀子则推崇修养的作用:“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还有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总之,人们把义、信、诚、达、礼等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视那些舍生取义、一言九鼎、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忠厚老实的人为君子,视那些见利忘义、言而无信、阳奉阴违、心胸狭窄、投机取巧的人为小人。

3、道德是一面镜子

道德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人的心/看清了人的丑与美;/道德是一棵参天大树在你人生的道路中/你必须依靠这棵大树/才能走好每一步;/道德是一只小船/

坐在上面/稍不留意船儿就会翻;/ 无论你走到天崖还角/都应牢记/拥有高尚的道德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只须再负出点滴努力, 成功就在你手中紧攥!

4、人拼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五岁大的儿子吵着要他陪,那个记者很烦,于是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的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5分钟,儿子又过来拉着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记者很生气,严厉的对儿子说:“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了世界地图?”连大人都不可能作到的!可儿子非常委屈:“我真的拼好了啊!”记者一看,果真如此!!!不会吧!家里出了神童了?“儿子!你是怎么做到的?”他非常好奇地问。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拼好了,世界不就完整了吗?” 呵呵,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不过很佩服那个孩子说的话,“只要这个人拼好了,世界不就完整了吗?”不是吗?先学会做人,在学做事,人完整了,他的世界也完整了~!另外,好像还有一层意思,不知道路过的你发现没有!

5、幽默:“爸爸,道德是什么?”

“爸爸,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什么?等等,该怎么解释呢?举例说吧:有人把装有一千元人民币的钱包忘在商店里,我捡到了,我是一个人独吞这批钱呢,还是与售货员平分?这就叫道德。”

作文五:《什么是职业道德》800字

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员工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员工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六维职商认为,一个高绩效的职场精英,首先具备的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其职业行为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约束。

六维职商体系建立了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职能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如银行业员工的道德规范、餐饮业员工的道德规范、制造业员工的道德规范、财务人员的道德规范、销售人员的道德规范等等,并对规范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建立了道德规范的评估体系

六维职商将职业道德的内涵具体定义为如下几个方面:

1.   责任意识:高绩效的优秀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岗位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有清醒的认识,并深刻理解自我在管理体系和组织中的意义和使命,熟知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并对出现的任何问题用于承。

2.   诚信意识:优秀员工能够十分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并能够在职场上对客户谨慎承诺,能够全力以赴的实现自己的每一个正式的承诺,注重自我信用的积累,规避任何降低自我信用值的行为。

3.   工作热情:高绩效员工能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工作热情,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有强烈的意愿对工作进行投入和奉献,不会因为出现的挫折或问题而降低自己的工作热情,或者改变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用乐观

的心态面对工作。

4.   自我激励:高绩效员工能够在内心具备强大的自我驱动力,能够找到合理的因素对自我进行持续性的激励,进而不断的挖掘自我的潜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保持较强的工作动力。

5.   遵守规则:高绩效员工始终能够清醒的认知所处环境的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以及组织的相关规定,具备良好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确保不做规则不允许的事情,对规则充满敬畏和尊重,并能严格执行和遵守

作文六:《什么是职业道德》5800字

协理员考试复习大纲

1、什么是职业道德?

答: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适用范围上的针对性。2、内容上的稳定性。3、形式上的多样性。

3、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业守则是什么?

答:1、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2、爱岗敬业,秉公办事。

3、热情服务,团结协作。         4、积极主动,耐心周到。

4、劳动法是调整哪些社会关系的法律?其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调整劳动关系。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4、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失业和就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由劳动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就业,亦称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行为。

6、什么是社会保险?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或丧失劳动收入时,能从社会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

7、社会保险有哪些种类?

答: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8、什么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答: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余元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9、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包括哪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答: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涉及人员生活、娱乐等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做好医疗保健、组织文体活动以及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等。

10、什么叫社区?按照功能特征分类,社区可分为哪三个类型?

答: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范围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11、社区的基本功能中那几条与就业和社会保障有直接联系?简述其基本内容。

答:社区功能中第一、四、五条与就业和社会保障有直接关系。其基本内容为:一、提供就业与谋生的机会,保障居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经济功能;四、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相关政策及劳务信息服务,组织劳务输出,劳务派遣,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等组织功能;五、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满足社区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需要的保障功能。

12、社区劳动保障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法        2、询问法       3、实验调查法

13、社区劳动保障统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社区新增就业岗位的统计         2、社区从业人员的统计

3、社区失业人员的统计             4、职业培训统计

14、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真诚互敬的原则。二是平等适度的原则。三是自信自律的原则。四是信用宽容的原则。

15、礼仪的基本职能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塑造形象。  二是沟通信息。  三是联络感情。  四是增进友谊

16、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劳动保障信息网的主要功能是劳动保障信息的收集、处理、监测和数据共享,即从基层社区采集社区综合信息和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就业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障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县、市、省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为劳动保障工作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17、入户调查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工具及材料?

答:1、分组(分片)调查单位名册,调查统计报表。

2、钢笔(圆珠笔)铅笔、计算器、笔记本。

3、工作人员的工作牌(证)

18、入户调查工作人员应如何注意仪表仪容?

答:1、能统一着装的最好统一着装,无条件统一着装的,可着适度的便装,佩戴统一制作的工作牌。2、无论男、女的头发,面部要稍加修饰,保持整洁、整齐,男性不留长发,女性忌浓妆艳抹。3、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气度与风度。

19、简述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答:(以回族为例)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教规与其民族风俗已经融合,回族人非常爱干净,尤其重视水源清洁,供人饮用的井、泉一律不得畜牲饮用,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手,洗衣。最重要的禁忌:忌食猪肉,不与吃猪肉的人同席,甚至忌讳与猪有关系的任何东西及话题,同时忌食的还有马肉、驴肉、螺肉、狗肉、凶猛禽兽和无鳞鱼,并且忌食所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东西。

20、编报台账有哪些要求?

答:1、真实可靠  2、全面完整  3、编报及时   4、便于理解

21、填报统计报表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是要确定专人负责填报各类报表。

二是填报人员要熟知填表说明,认真、详细填制各类报表。

三是要填报人员写出简要的报表说明和分析。

四是工作人员填报完毕后,交主管领导审核、签字、盖章后方能上报。

五是按期、准时上报。

22、提供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服务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答:1、熟练掌握当前的有关政策。          2、全面把握咨询人所询问的内容。

3、准确解答咨询人所提出的问题。      4、态度诚恳、耐心细致。

23、职业介绍的工作程序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答:1、接待登记。2、职业指导。3、信息发布。4、建立联系。5、组织招聘

24、建立特殊服务对象台账需要掌握哪些相关知识?

答:1、掌握它的工作程序和内容。2、需要注意的事项。3、特殊服务对象台账的种类。

25、对劳动保障协理员提供政策咨询的基本工作要求是什么?

答:工作程序和内容,1、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2、接待咨询

26、协助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1、了解认证要求。2、发出认证通知。3、办理认证手续。4、登记、反馈认证信息

27、简述协助申领丧葬补助和遗嘱津贴的工作程序和主要政策规定?

答:工作程序:1、告知权利。2、申领丧葬补助金。3、申领遗嘱津贴。4、告知申领结果

主要政策:1、工作热情主动,退休人员去世后,要主动走访慰问。2、详尽解释政策。

3、了解退休人员供养人失去领取遗嘱津贴的条件,比如被供养的配偶、子  女或其他收入来源等,要及时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停发遗嘱津贴。

28、简述当前我国就业与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

答: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金扶持政策1、社会保险补贴。2、公益性岗位津贴。3、再就业培训补贴。4、职业介绍补贴。

二、税收扶持政策1、对新办服务性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2、对新办商贸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3、对现有服务性企业的扶持政策。4、对现有商贸企业的扶持政策。5、对从事批零兼营的商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6、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

7、对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的税收扶持政策。8、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的税收扶持政策。9、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10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11、新、老税收优惠政策的关系。

三、贷款扶持政策1、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四、减免收费扶持政策

29、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一、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具体职责1、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核发工作。2、认真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工作。3、为自谋职业的下岗失

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有关手续。4、大力开发社区公益型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再就业。5、积极发展并组织实施社区就业项目开发,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动员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7、组织开展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就业服务的各项政策。8、负责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9、协助有关部门在退休人员中建立健全中国公产党组织。10、组织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11、指导帮助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12、做好劳动保障统计调查工作。

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1、全面准确掌握本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2、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3、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切实有效地就业服务。4、协助有关部门为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提供服务,为退休人员的生活提供相关的服务。

30、简述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与社区就业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答:一、三者之间的区别:社区就业、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三者是隶属的包含关系。社区就业是社区服务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又是社区建设的龙头项目,社区建设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的工作,社区服务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民政部门主管,社区参与的一项工作,社区就业是由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政府各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一项工作。三者之间涉及的工作范围、内容、重点都有所区别。

二、三者之间的联系:社区就业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以人为主体,社区服务要以人为本,就业与谋生,保障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时社区的第一功能,所以促进和帮助社区有就业需求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特别是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人员实现就业与再就业时社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社区就业岗位的开发,社区就业实体的发展有赖于社区服务项目的增加和拓展,社区服务的发展有赖于社区建设的推进,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前提的依存关系。

31、社区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答: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跟踪、记录被调查食物和人物的行为踪迹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1、观察法的优点(1)观察调查法是被调查者未察觉到自己的行动被观察,因此能保持正常的活动规律,使调查资料真实可靠。(2)只记录了实际发生的情况,没有受历史的或将来意愿的影响。(3)观察者到现场进行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到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可以身临奇境,取得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宝贵资料。2、观察法的缺点(1)观察法的行为或是间断地发生或持续时间很长,要花很长时间等待,所以成本也高。(2)当人们

知道被观察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或出现不正常的表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失真。(3)    有些事情是不易观察到的,特别是人的内在思想,是无法用观察法进行收集的。(4)观察结果受观察者的主观和先天性缺点的影响,尤其是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依主观理解去得出结论,使结论失真。(5)只有最后行为被观察到了,一般无法了解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因此有必要将观察法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32、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应注意做好哪几项基础工作?

答:要充分利用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开展工作,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一定要注意做好几项基础工作。一是要做好辖区居民家庭、个人及辖区企事业单位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包括家庭人口情况、个人基础情况、就业情况、求职愿望、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及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职工情况、空岗情况。二是要做好基础信息的输入工作,即把所有摸底调查的情况按要求输入系统。三是要做好劳动保障信息的更新工作,在劳动保障信息中,家庭人口、个人的就业情况、参保情况、单位的用工情况,空岗情况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及时根据情况修

改、更新相关信息,是确保劳动保障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保证,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33、社区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以哪几种方式为宜?

答:1、与各级各类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联系,按要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2、根据辖区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共同团结成再就业培训伙伴关系,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在数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3、培训与生产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培训教学要紧紧围绕在生产实际进行,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需求,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坚强生产实习训练,通过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推动职业培训与使用相结合。

34、再就业援助和《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一、再就业援助的工作程序。1、劳动保障协理员要通过入户调查等形式,全面准确掌握本辖区内再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人数,建立再就业援助对象管理台账。2、从相关台账或通过上门调查了解辖区内再就业援助对象的变化。3、制定再就业援助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半年计划和年计划。4、上门服务、上门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送信息,送岗位,建立联系。5、提供免费的再就业服务,对每位再就业援助对象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接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6、对再就业援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和更新援助对象的个人变更情况,就业状态信息。

二、《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程序。1、申领《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和户口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出具的相应证明,向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提出书面申请。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收到上述材料后,对其资料进行审查,在规定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并逐一登记造册,经张榜公式核实后,报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经认定符合条件者由劳动保障部门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未设立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和社区居委会的独立工矿区,经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其下岗失业人员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可通过企业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申领,按以上程序申领。

35、再就业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劳动保障协理员要做哪些工作?

答:1、社区受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热情接待来社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为其说明程序。2、核实下岗失业人员资格及上报材料。接到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后,劳动保障协理员要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身份进行审查,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资信状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核查,对创业项目进行初审,对上报的有关材料复印件和人员进行核对。3、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申请审批表》上注明推荐意见,并登记在册。

4、上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初审。5、对不符合条件的要给予解释说明,须补交材料的要及时反馈意见给申请人。

作文七:《什么是道德教育?》1500字

二、什么是道德教育?

基于对道德概念的清理,我认为应当把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众所周知,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洛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了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三、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制度化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非学校化”的主张。针对这一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青少年一代不能够拒绝学校教育。2001年香港教育署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摇篮”,再次承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样态。

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发展人的。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而发展人的。根据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事实上,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的。

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对青少年的一种外部强加,相反,它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那么它也应当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在这个问题上世界道德教育界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比如在美国,人们为了突破传统的单一价值传递的所谓“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曾一度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使其学会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自主的价值选择,而不必明确提出传递某种正向价值。这在理论上得到过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支持。但在经过短短的一二十年的实践之后,就有学者开始对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反思。一种意见认为,固然道德判断能力很重要,但当一个人尚不能清醒地、健全地和理智地区分各种价值的时候是无法使其具备基本的价值观念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既然存在着多元的价值文化背景,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各种价值之间是无法沟通和相互认同的。换言之,在多元价值中是否也还包含一些基础性价值。基于这种责难,加拿大有学者就明确提出,人类要过美好生活就需要传递正向价值,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基础性价值又具有相对的恒常性,因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中都是需要尊崇的。2001年香港教育署制定的《21世纪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初稿)》同样建议把由一些核心价值、辅助价值和态度构成的正向价值体系纳入学校课程。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我们主张的一种积极回应。

作文八:《什么是传统道德》3200字

什么是传统道德?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他们特别注重“立场”的修养意义,认为“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论语·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论语里仁》)。“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上)。明代的学者王阳明,总结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对曾参“内省”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每个人应经常在闲暇之时,把自己的好利好货等私欲认真的清查出来,按照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加批判,将之消灭干净。“如去盗贼,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务必使其扫除净尽”;“又如猫之捕鼠,一眼盯着,斩钉截铁,务必将其消灭净尽,廓然大公,方始为快”(《传习录·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礼记·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时代与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时代主题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 世纪上半期,战争与革命一直是世界形势的两个基本特征。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步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首先 , 在当代,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在减少,维护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有了现实可能性。

其次,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

邓小平理论正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和科学分析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的伟大科学成果,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无限生命力在当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体现。我们只有着眼于时代发展的总背景,方能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

作文九:《什么是公务员职业道德》300字

什么是公务员职业道德?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以文明和礼貌为基础的,而礼仪则是以尊重和形态为基础的。在社会中,而文明包含着礼貌的语言和举止,语言却包含着尊重的语气和敬仰,而举止包含着形态和用语,通过这四者,可见职业道德和礼仪的关系。在职业中,道德是职业必须要求的服务态度和形态,必须以尊重的、礼貌的、文明的等等作为职业道德和礼仪之间的动态,可见这两者不能区分,以为他们是互相制约、共同互进的形态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公务员职业行为的重要的检测标准之一,也是公务员在职业生活中所特有的一种行为所遵循的一个准则。它是以一定的善恶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用来调整公务员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等的一种关系的一系列的心理意识的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概括地说所谓公务员职业道德,就是说指的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的过程中。

作文十:《为什么道德是相对的》9800字

作者:亦鸣 时间:2014-08-20 09:30 分类:札记——哲学

引子:道德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之争一直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相对的,这个事实和理论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之争没有任何关系。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分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是一个认可文化多元,你就是一个道德相对主义者;如果你认为日本人供奉战犯是错的,你就是一个道德绝对主义者。 哲学家一直认为哲学思辨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很遗憾,迄今为止,哲学并未“解决”这个问题。

1、陈述“道德是相对的”是否为真?

道德是不是相对的?关于这个问题伦理学竟然有两个完全对立的答案。一种伦理学家说道德是相对的,一种说不是。

认为道德是相对的,这在伦理学中被称为“道德的相对主义观点”,意思是说你可以“认为”道德是相对的,但我也可以“不认为”道德是相对的。

尽管这两种主义都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他们并不认为伦理学由于同时接受两种主义本身就是相对主义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梵蒂冈教廷说你们可以“认为”地球是运动的,但“我们认为”地球是不动的。我们暂且不说梵蒂冈后来放弃了这种说法,我们只说在“科学”的领域内,科学家绝不接受这两种“观点”或者“主义”同时存在于科学之中。科学家说地球在运动,不接受任何科学家“主张“地球是不运动的”。几何学并不存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180°”两种观点或两种主义之争。在不同的逻辑体系中,两个命题分别为真,而与之相反的命题为不真。

伦理学(以及哲学)中的不同“观点”或“主义”之争,原因在于任何一方无法使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为真,因为伦理学(以及哲学)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不熟悉哲学或者伦理学的人要注意了,大家千万不要为此感到奇怪:哲学竟然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哲学不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判断是非吗?很遗憾,哲学家一直都在误导公众说学了哲学就可以判断是非,但实际上哲学至今没有找到判断是非的标准。我们不能怪他们,哲学家还在努力。)

如果我们用科学家的观点来看“道德是相对的”,我们就很容易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因为我们只需要看这个命题是否与事实相符就可以了(正如科学家判断“地球在运动”这个命题是否为真的方法一样)。很多哲学家都观察到了这样的事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同一种行为在一个国家是道德的,在另一个国家是不道德的。更进一步,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道德,例如有人认为吃狗肉是不道德的,但至少广西玉林的人们并不这么认为。再进一步,甚至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道德观,有人认为浏览黄色网站、把女明星走光的照片上传到网站上是不道德的,而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很多人是靠这个吃饭的。

真实世界的道德是相对的,有人认为不道德的行为,另一些人认为是道德的。

我们可以说“道德是相对的”这个陈述为真,因为它与真实世界的事实相符。

很多人不认为这个命题为真,因为有证据表明很多不同的民族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相应的道德规范。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即便是黑社会,其内部也认为相互背叛是不道德的,而欺骗“敌人”是道德的。

所以,更符合真实社会事实的陈述是:“不同的社群既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也有相同的道德规范”。这个陈述与“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并不冲突。如果伦理学是在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伦理学则是另外一个样子。可惜的是,伦理学不这么研究问题。他们争论道德是否“应该是”相对的。

2、道德应该是相对的吗?

道德相对主义并不满足于指出“不同社群有不同的道德规范”这个事实,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应该”是相对的。这就是伦理学很少有人察觉的致命缺陷所在。

伦理学不仅研究“我们应该做什么”道德规范,而且还需要提出“道德规范应该是XX”的规范——道德相对主义主张道德“应该”是相对的,而道德绝对主义(尽管相对主义的反方并不如此称呼自己)的主张正好相反。

伦理学在这里陷入了一个并非伦理学特有的困惑:事实上有很多人不遵守道德规范,伦理学认为人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与之对应,尽管事实上很多社群有完全不同的道德规范,伦理学是否可以认为全人类“应该”有相同的道德规范?伦理学一直没有弄清这两个问题的差别。

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和它是什么样子的原本没有任何关系。但哲学家一直弄不清楚,一直将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混在一起说。所谓“社会科学”也有同样的问题,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和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原本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东西,但社会学家一直无法分清这两个问题。这种毛病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了[1]。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奴隶制度的时代,他看得到社会中有奴隶和自由人这个事实,他的社会哲学不是在解释为什么如此,而是要“证明”“应该”如此。很多当代社会科学家或哲学家都犯有和亚里士多德同样的毛病,他们把哲学或者社会科学的任务当作是要“证明”社会就“应该”和“我们这个社会”一样,全世界的价值观就“应该”和“我们的价值观”一样(我在这里说的不是将价值观当作战略武器使用的政客和军火商)。作为学者,你可以这么想,但我要说的是,科学不具备这种能力,逻辑不具备这种能力,哲学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想法没有任何理性基础,尽管我并不认为没有理性基础的想法就是错的,但我必须指出这种想法恰恰和“我们西方”源自古希腊的“理性传统”是矛盾的。

道德相对主义者也有一个奇怪的论点,他们说“一切都是相对的”,所以道德是相对的。我们且不讨论“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陈述的真值性是不是相对的,我们只用指出如果“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陈述为真,则这个陈述本身的真值性也不过是“相对的”,我们不必认真对待。反过来说,如果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也是相对的,则相对主义的这个推理过程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他们不能从“一切都是相对的”推理出“道德是相对的”。如果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则你说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认真对待,那仅仅是你的个人看法而已。

真实世界的道德是相对的。对于科学方法而言,仅仅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就知道道德“是”相对的,且这个事实与“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关系。道德绝对主义的真正挑战是:我们能否接受道德相对现实——道德是否“应该”是相对的?

文化多元主义与普适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最终不过是不同的价值观而已。与道德相对主义对应的是文化多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普适价值观的冲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解决。

如果,道德不应该是相对的,则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就只有一个是对的。如果这时我们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则“我的价值观”或“我们的价值观”就有可能是错的。主张普适价值观和“我的价值观是普适价值观”原本不是一回事,但由于每个人一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对的,否则自己就已经放弃了这种价值观,所以普适价值观的主张者几乎和“我的价值观就是普适价值观”等价了。这种主张和文化帝国主义看上去似乎是没有区别的。

问题在于,文化多元主义意味着道德的多元性,你是否可以接受另外一个族群保留你认为是“残忍的”习俗?例如,他们认为吃狗肉并非不道德;又例如,他们认为人工堕胎并非不道德;又例如,他们认为慰安妇制度并非不道德;又例如,他们认为寡妇再嫁不道德;又例如他们认为,保护犹太人不受杀害是不道德的。

道德绝对主义指出,如果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到慰安妇制度是不道德的,我们就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善恶判断标准,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指责日本人实施慰安妇制度是不道德的,因为日本人可以辩护说,这不过是文化差异而已。正如伦理学家帕尔玛所说,你要指责小偷偷了你的东西不道德,小偷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你的道德观而已。不要以为自己的道德观是普适的,中国人认可人工堕胎,但至少天主教徒认为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如果你认为天主教的道德观你可以忽略,那么日本人是否可以忽略你认为慰安妇不道德的道德观?

有趣的是,伦理学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各自的“主张”实际上是关于道德“应该”是相对的或正好相反,他们一直认为他们所争论的问题是“道德是相对的吗”。但实际上“道德是不是相对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伦理学家的“主张”没有任何关系。人们并不是同意了哥白尼的“主张”才接受地球在运动的“观点”。科学家说“地球在运动”这个陈述为真是因为科学家有判断陈述真伪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客观的。

日本文化认为慰安妇制度并非不道德,日本选民选出的政府至今都说他们“没有义务”为曾经的慰安妇制度道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普适价值观并不存在。即便是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伦理学家也不否认普适价值观并不存在的事实,他们只是“主张”,价值观“应该”是普适的,否则我们连批评日本伦理观的资格都没有,人家批评人工堕胎的资格也没有,爱狗人士也无法批评狗肉爱好者。

伦理学陷入了一个悖论之中。相对主义的悖论是显然的:既然价值观应该是相对的,则相对主义没有理由反对“价值观不应该是相对的”,应为这个主张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价值观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观。绝对主义的悖论不那么显然,绝对主义伦理学需要一个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但绝对主义者目前找不到这个标准。你可以去找这个客观标准,但在你没有找到之前,第一、道德依然“是”相对的;第二,你的价值观不一定是正确的。换句话说,绝对主义面临的悖论是:在没有找到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之前,绝对主义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自己的道德观是正确的。

3、为什么真实世界中的道德是相对的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真实世界中的道德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没有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

迄今为止伦理学未能告诉我们善恶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来判断善恶。在这个时候说“善恶标准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在哲学上尽管你没有见过大红色的猫你也不能说它不存在。但我在这里并不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讨论“客观的善恶标准是否存在”这种形而上学问题。我在这里说的是一个事实:目前人类并不知道任何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所以人类不能“客观地”判断善恶。

既然人类从未使用过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则对任何“你应该做什么”的道德规范我们就无法判断其善恶,这样一来,不同的群体甚至个体有不同的道德观或者不同的价值观就不奇怪了。所以我们在真实的人类社会中看到的是道德多元现象。

这样我们再来看亚里士多德“证明”奴隶制度是一个合理的制度,是一种何等拙劣的证明。由此再来看那些“我们的价值观就是普适价值观”的论证是如何地牵强附会,也就不奇怪了。无论你说的天花乱坠,你如果不能提出一个判断善恶的充足标准,你的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或者普适价值观都不过是毫无理性基础的华丽辞藻而已——这是笛卡尔说的(我可不敢掠人之美)。

我们人类,无论是上帝的骄子,还是万物之灵,抑或是因为理性就优于世间万物,进化数百万年,号称自己一切行为的“目的就是善”(亚里士多德语),竟然连如何判断善恶的标准都一无所知——更有人好意思说这标准确实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我们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判断善恶——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我们即便对此一无所知,我们还是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感到惭愧的是,伦理学研究自亚里士多德开始数千年,我们竟然对我们不知道善恶判断标准这个事实要么是一无所知,要么是视而不见。数千年的伦理学竟然没有一个伦理学家明明白白告诉公众说,人类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

伦理学家隐瞒这个事实两千多年,至少造客观上造成了这样一个假象:我们伦理学家知道如何判断善恶。再扩大一点哲学家隐瞒这个事实,至少在公众中造成了这个印象:我们哲学家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是公正社会——你们要正义吗?听我们的就万事大吉了。

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彻底背叛了古希腊的精神;启蒙之后的伦理学彻底背叛了启蒙精神。

4、为什么科学知识不是相对的

在伦理学的小圈子中,伦理学不知道如何判断善恶早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对此一无所知的不过是公众或者媒体从业者而已。最近哈佛有一个哲学家写了一本书叫做《公正》,就有无知的媒体人由衷地向公众兜售说:这本书对于我们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大有好处,云云。

伦理学家最常说的话是,不要说我们不会判断善恶,其实我们也不会判断真伪。

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态,抑或是哲学家真的智力有限,哲学家每每说到自己的无能,总要拉着科学为自己陪绑。

哲学没有能力判断一个命题的真伪,这是真的。但不等于人类没有这个能力。哲学家不要把自己的能力和人类的能力弄混了。

人类不仅有能力判断一个命题的真伪,而且自伽利略以来,人类就找到了判断命题真伪的方法,一个哲学家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客观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用经验事实来判断命题真伪的方法。从此科学知识不是相对的。我们无法评论地球以外的智慧如何判断真伪,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类智慧再也不会就一个科学命题的真伪争论不休就足够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较重的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快于较轻的物体。今天的中学生都知道,亚里士多德说错了。亚里士多德又说,“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是善”。哲学家至今还可以为这个话题写出无数学术著作来(尽管他们早就放弃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最终就是得不出结论,他到底说对了还是说错了?一个无法判断真伪的命题,哲学家偏要说很重要,偏要去争论。争到最后不了了之也就放下了,可见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但哲学家偏偏就不肯说一句实话,或者说哲学家最终连自己都搞不清为什么将这个问题放下不再讨论了。

康德说时间有没有起点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意思是说你既不能说时间有起点,也不能说时间没有起点。但今天的物理学家非常肯定地说,时间是有起点的,且物理学不会因为时间有起点产生任何悖论。康德又说,他找到了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原则。不要说普通人,连哲学家也从没有办法用康德的原则来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道德规范。伦理学连是否存在这样的原则都还在争论,却偏偏不肯直接承认(或者根本理解不了)康德的原则其实根本就不是判断善恶的原则。

数学知识不是相对的,科学知识也不是。1+1=2。没有人说“那只是你的看法”,因为我们有判断命题真伪的方法。但如果你在上大学的时候说过“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我估计你在大学里就没有多少朋友了。善恶判断没有客观标准,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只是用道德规范来判断善恶,如果你根本就不认为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那么你也就不认为学生考试不应该作弊。也许你认为考试作弊没有多大的关系,那作坊里热汗淋淋加工地沟油的人和你的想法一模一样。

用道德规范判断善恶并不充分,因为道德规范本身还有善恶问题。法律有恶法,道德也有恶道德。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如何判断善恶,于是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有可能说作弊不道德是封建社会的遗毒(作弊在封建社会确实是不道德),所以我不必遵守这个道德;而日本人也会说,不应纪念战犯的道德是战胜国强加的,日本人不必遵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争议”,就是因为整个人类其实并没有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从卢梭和尼采开始,就有哲学家认为,道德是社会中的权力者强加给社会的。真正接受了这种思想的既不是卢梭的法国,也不是尼采的德国,而是中国。中国五四一代的学者,无一不强调反封建首先要反的就是封建道德。道德的权威性一旦被质疑,就很难恢复,因为我们无法在科学或理性的基础上建立任何一个道德规范。“不破不立”,说的不错;“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这纯属想当然。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不可能在没有历史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一个社会对自己过往的历史批判越彻底,其道德观念就越模糊[2]。

5、启蒙与愚昧

启蒙之前的欧洲是有善恶判断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上帝之言;五四以前的中国也有善恶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圣人之言。启蒙以祛权威化为其基本特征,原因在于科学家找到了一个替代权威之言来判断命题真伪的标准,我们从此不再需要权威来帮助我们真伪;而休谟和康德的努力就是要找到一个不必依靠权威就可以判断善恶的标准(或者称为原则),否则没有了权威的善恶判断将陷入相对主义困境。很不幸,他们的善恶判断标准连休谟主义者或康德主义者都承认非常可疑。还好,马克思甚少涉及伦理学,否则我们的“马哲”(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学科)教授们一定绝不怀疑马克思的标准。

启蒙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前辈是愚昧的,有了启蒙(Enlightenment),我们就有了光(有趣的对照:耶和华说“要有光”,我们就有了光)。

古人以上帝或圣人之言为善恶判断的标准,是愚昧还是智慧?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每个社群“应该”有各自不同的道德规范,而社群是无限可分的,如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世界上就没有道德规范了。基督世界以上帝之言为善恶标准,“十诫”先说你不可怀疑上帝,然后再告诉你上帝说你不应做什么。中华民族以孔子之言为善恶标准,也要做到“畏圣人之言”。借上帝和圣人之言避免了多重善恶标准带来的混乱,这是大智慧。即便是在启蒙之后,基督教或儒教依然是现代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支撑,原因就在于“理性之光”并没有能够指引我们找到善恶判断标准。

启蒙找到了判断真伪的标准,我们没有必要借助任何超能力来解释看上去无法解释的现象。启蒙并没有找到判断善恶的标准,现代社会不仅道德规范依然是来自传统和惯例,甚至连“方法”都是传统的——上帝或圣人之言依然重要[3]。

6、科学和伦理学

真实世界的现状是:道德是相对的。

伦理学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争论实际上是,我们是否满足于这个现状。

相对主义的主张就是文化多元主义。绝大多数的学者都不好意思公开反对文化多元主义,只有极少数中国人还在鼓吹“全盘西化”,搞的他们最迷信的外国人都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何老是贬低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是,伦理学绝对主义的批判不可小视:如果道德就“应该”是相对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批判纳粹道德观,或日本人的慰安妇道德观?

绝对主义主张普适价值观。如果没有相同的价值观,世界不可能“大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何可以辨是非?道德绝对主义并不必然是价值帝国主义,因为普适价值即便真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价值”、更不意味着“我们西方国家的价值”就是普适价值。在判断善恶的最终标准没有找到之前就贸然宣布自己的价值是普适价值实在有些自我感觉良好(当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这是人类的普遍毛病,日本人现在都认为是他们解放了亚洲,与日本作战的澳大利亚人也这么认为),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人的这种感觉,启蒙就纯属扯淡了。

最令道德绝对主义尴尬的问题是:即便没有最终的善恶标准就不可能世界大同,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找到善恶判断的最终标准。找不到替代农药的方法来确保粮食产量我们就无法彻底解决农药污染问题绝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找到替代农药的方法;在没有找到这种方法之前就坚信“存在”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农药污染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很少见到有科学论文在争论是否存在替代农药的方法,但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替代农药的方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坚信“存在”善恶判断标准的伦理学家并没有在找这种方法,而是在徒劳地争辩他们为什么坚信这种标准是存在的。同样都是有智慧的学者,差别就是这么大。

这不是伦理学特有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真实社会“是”不公正的社会,我们都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是”公正社会。但一方面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社会是公正的,另一方面我们更不知道如何做到让一个社会“是公正的”。我们曾经以为,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社会就公正了;或者是把私人企业全部国有化,社会就公正了。但很不幸,实践证明并非如此。公正社会没有这么简单,它似乎仍然是只可以想象的乌有之乡。

7、经济学的善恶判断标准

专门研究道德的伦理学从未给我们建议过任何一个不同于传统道德的道德规范,即便我们放弃了“寡妇不应再嫁”的传统道德规范,那也不是“伦理学研究”的成果。伦理学到现在也不能确认“寡妇不应再嫁”为什么就是一个错误的道德规范。

与之形成对比,经济学反而提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至少有一个:垄断是不道德的。不仅如此,甚至有所谓的“法经济学”认为,法律规范的设立必须符合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如何判断善恶,建议甚至直接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济学用的是“效率”作为判据——垄断造成社会生产效率的损失所以是一种恶行。

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甚至比以社会幸福为善恶判断标准的功利主义还要“功利”。功利主义伦理学认为善恶判断的标准是社会幸福或者社会利益。经济学认为社会幸福是可以计算的,经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垄断造成社会利益的损失所以是不道德的。

但是,伦理学甚至社会学都认为,只讲效率的经济学根本就是不讲道德的。这就是康德的论点:必须以“道德”为判断善恶的标准,绝不能以“利益”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康德认为,如果以利益为判断善恶的标准,道德就没有了。康德所说的“道德”并不是具体的道德规范,而是抽象的“道德”,独立于利益且高于利益。如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才喻于利。伦理学的思辨认为,不管是“道德”还是“善”或者是“义”,必须由一个东西独立于利益且高于利益,以此为标准才算道德。他们不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提出了一个以“善”或者“道德”本身作为善恶标准或者道德标准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最大的毛病是什么都不能评价。撒谎因为不道德所以为“恶”,或者是因为不符合“善”这个标准所以不道德,或者甚至是撒谎因为不道德所以不道德。

大小判断不能“大”为标准,快慢的判断不能以“快”,善恶判断不能以“善”为标准。这个道理伦理学几千年没有弄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是以具体的道德规范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道德,但如果伦理学也是用“道德”来判断善恶,伦理学根本就没有必要。伦理学承担着判断真实的道德规范是否道德、也就是如何判断善恶的重任,实际上康德所说的“道德”也不是我们社会中真实的道德规范,而是相当于和“善”一样的东西,被伦理学家视为判断善恶的终极标准。伦理学无法判断善恶,正是因为伦理学误将“善”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

经济学实际上是用效率来判断善恶,你可以不同意和这个判据,但你不能说经济学用这个判据就是不讲道德。

一方面功利主义伦理学存在诸多问题,但功利主义经济学最终使用了一个判据来判断善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道德建议——垄断是不道德的;另一方面,尽管经济学提出了现实的道德建议,但对于经济学是否有资格提出道德建议,公众和学界都存在异议。换句话说,经济学的标准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否“应该”使用经济学标准为善恶判断标准,伦理学家又存在异议。

8、结论

人类从不满足于道德是相对的。

但可惜的是,道德依然“是”相对的。

道德绝对主义认为,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则我们还会犯德国人(例如纳粹时期)、日本人(例如供奉战犯)、美国人(例如屠杀印第安人时期)以及中国人(例如文革时期)等等民族曾经犯过的错误。

他们说的不错。但没有客观标准就一定会犯错误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个客观标准。在没有找到善恶判断的客观标准之前人类还会犯错误,这一点我们必须由充分的思想准备:人类有大量的资源用于武器,我们用什么来判断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扩大军备?我们甚至连我们继续开发地球是不是在犯错误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不继续犯错?

如果有人说哲学已经证明某一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我们不要相信。这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撒谎。迄今为止,哲学无法判断善恶。

[1]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但是,无论是因为历史的局限还是因为他自己的局限,他从一开始即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思维范式。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和社会都是有目的的,其“是什么”与其“应该是什么”“应该”是统一的,科学正是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范式才取得了自伽利略-牛顿以来伟大的成就,而伦理学正是因为跳不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维范式所以才陷入几千年的尴尬。除了指出过往的伦理学几乎一无是处以外,伟大的伦理学家再没有提出有意义的伦理学命题(但他们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摩尔说,伦理学几千年,连基本问题都搞错了,而这个错误问题的始作俑者正是亚里士多德。

[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知识界像中国的知识界那样妖魔化中国的先哲孔子;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知识界像中国的知识界那样妖魔化本民族的先哲。我以后再解释这个奇特的现象。

[3]至于有人试图证明信上帝比信圣人更“先进”,那才是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情。信上帝的人拿着先进的武器杀人效率比信别的“神”的人要高,不等于信上帝就更先进,两个事实同时发生不等于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