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发展》2600字_对儒学发展的认识

作文一:《儒学的发展》2600字

第10课  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3.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4.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焚书坑儒”批判——儒家思想兴起的背景

原因:

(1)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2)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3)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儒生攻击郡县制。

概况

(1)焚书: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

(2)坑儒:将违反禁令的460人坑于咸阳,警告文化人

评价:

(1)实质:文化专制政策

(2)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

(3)消极:批判

①汉了代以来,主流文化称之为“灭学之祸”;

②尽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对文化的传播造成恶劣的影响;

③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粗暴的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④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文化氛围变得死气沉沉,儒学发展也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儒家思想确立统治地位

1.背景:

(1)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现实的需要: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

(2)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3)政策: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仁政”: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更化”时就必

须“更化”。

(2)“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君主受命于天。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

致。

3.特点:外儒内法,带有迷信色彩。

4.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5.影响:(1)局: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三、太学的出现——儒家思想进一步传播

1.汉代教育体制:

(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

(2)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发展历程:汉武帝时规模有限→汉昭帝时规模扩大→东汉中期人数达三万人。

3.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4)对政治: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

(5)对思想: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6)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宋明理学

1.理学思想的奠基人程颐和程颢:

⑴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儒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展成为理学。理学是佛教哲学和道家思想渗透到儒学后出现的新儒家学派。

⑵“二程”简介。

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其弟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合称“二程”,是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他们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奠基人

⑶“二程”的基本思想

①在认识论上,二程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

②人性问题是二程探讨的重要内容。二程都是以性善论为提前提,都是以“气禀”的不同解释善恶,都认为必须通过修养“变化气质”。

③在道德修养论上,二程强调“克己复礼”,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

④二程大力宣传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认为这是为人的“指标”,一切行为、语言都要遵循圣人之言,“一切以圣人为师”。

2.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⑴朱熹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生平。

①朱熹是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朱熹,字元晦、别称紫阳,世称“考亭先生”。他在政治上主张富国强兵,发展生产,抵抗金兵,反对屈辱求和,晚年被诬为“伪学”领袖,到南宋时才恢复名誉。

⑵朱熹的基本思想。

①朱熹从二程那里继承了理学,作为自己哲学思想最高范畴,同时又吸收了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气的思想资料,建立了自己的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②为了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最终目的,他主张通过强化纲常礼教,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 的口号。

⑶朱熹思想的影响。

①对后来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产生了重

大影响。

②对东亚封建社会后期普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了重大作用。

③对儒学文化圈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3.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

⑴王阳明的生平

王阳明,字伯安,浙江人,世称“阳明先生”。

⑵王阳明的基本思想

①王阳明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是世界的本源,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说成是“心”派生的,离开了“心”天地万物就不存在。,他的心学主要指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命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②“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基础。

③“知行合一”的命题是王阳明针对当时社会弊病而下的良药。

④“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⑶对王阳明心学体系的评价。

①存在着某些缺陷;

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阳明哲学远播海内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4.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热点试题】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试述儒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4.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5.二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简述朱熹的哲学思想及影响。

7.试对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作出评价。

作文二:《儒学的发展》2300字

二、汉代儒学

㈠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①建立中朝,削弱相权;②设立刺史,监视地方;③实行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国实力;④抗击匈奴; ⑤盐铁官营

㈡. 儒学的兴起(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