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林冲字什么 [《水浒传林冲14》300字]

作文一:《水浒传林冲 14》300字

生性直,爱交好汉、仗义疏财、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人称"豹子头"又唤“小张飞”。善使枪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妻子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父亲是东京的提辖官。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由于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垂涎林冲妻子便多次设下毒计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万般无奈之下在一个风雪之夜投梁山泊落草为寇。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的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

林冲对梁山忠心耿耿,打了许多胜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打方腊后在杭州染了风瘫不能痊愈被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作文二:《水浒传林冲》1900字

林冲,即林教头,绰号"豹子头"

①性格特征:林冲是一位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被迫反抗的英雄形象。

②相关情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店;林冲雪夜上梁山;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③请讲述林冲的相关故事:《水浒传》中,林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冒雪出走。他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险些送了性命,幸遇柴进。林冲感叹天下之大,竟无他容身之所。后经柴进指点,走投无路的林冲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投奔了梁山。 ④ 人物林冲小传:林冲,人称豹子头,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雪夜上梁山。或林冲,人称豹子头,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被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

9、《水浒传》的特点(只需任意掌握一点即可): 示例:

(1)内容特点:《水浒传》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的罪恶,反映了北宋时期农民生活的悲惨境况,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并热情歌颂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精神。

(2)人物形象的刻画特点:《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108将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疾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等。

(3)语言:在语言上使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并且通俗易懂,读起来毫无语言障碍。

(4)结构:《水浒传》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最后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10、阅读感受:读《水浒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200多人,这些人物,哪怕仅仅是个过场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人真切地感受到英雄们一步步走向反抗的传奇经历以及英雄们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11、喜欢该书的理由:《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历程,故事波澜起伏,人物很有个性,栩栩如生,很有感染力。

12、读后感:读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被它栩

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深深感动。疾恶如仇的鲁智深,艺高胆大的武松,直爽率真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等都形象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英雄们让我明白:做人要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做事要粗中有细,干练果断,学习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谱写自己充实的人生。

13、请为《水浒传》写阅读心语:《水浒传》,梁山水泊,聚集了一群英雄好汉,他们向往自由,反抗压迫;他们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我读出了中国农民的正气与勇敢、理想与愿望,光彩与魅力。

习题:

(一)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名著《水浒》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

特点)(1分)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

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1分)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2分)

(二)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一)(1)《水浒》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

(3)鲁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二)(1)《水浒》

(2)C

(3)①官逼民反  ②单刀直人③绝处逢生

作文三:《《水浒传》——林冲》2000字

林冲是《水浒传》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完全被恶势力、被黑暗社会逼上反抗道路的形象。一开始林冲对奸臣恶势力的迫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可是恶势力总是不放过他,要置他于死地。当他完全看清社会的本质,认识到对恶势力妥协是没有出路的时候,他由软弱变的刚强,积极地与命运抗争,表现出了一个英雄形象。在林冲形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悲剧性。

关键词:林冲;反抗;英雄;悲剧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若非林冲的妻子意外的遇上高衙内,林冲的一生可能会平静的度过。然而,自从林冲的妻子遇到高衙内后,林冲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这也成为林冲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恶势力开始迫害起林冲的家庭、家人和林冲本

人。林冲先是受高俅迫害,差点被判成死罪,后被发配沧州,但是高俅并没有放过他。高俅收买了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董超和薛霸,要他们在半路上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才免于一死。到沧州后,林冲被派去看管草料场,这时,高俅又派陆谦一伙去杀林冲,林冲被逼上了绝路,同时也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和奸人的面目,最终他杀掉陆谦一伙,上了梁山踏上了反抗的道路。

林冲上山前后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形象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一开始他表现出的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软弱的形象。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多处描写:如小说第七回写到,林冲的妻子遭人调戏时,林冲本要发作的,可一看是高衙内就立刻忍住了,赶紧息事宁人。同时,他也阻止别人为他抱打不平;当鲁智深赶来为他出气时,林冲劝阻道:“原本是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实在无礼 ”。林冲本要痛打他一番,但怕太尉面上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就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放过他这一会,最后只得放高衙内走。

1.委曲求全的软弱英雄

林冲在发配往沧州的时候,押送他的两个差役一路上对他百般折磨。给他带厚重的枷锁、让他光脚走路、给他吃很少的食物,甚至用开水烫他的脚。这一切林冲都毫无反应,顺受了对自己的折磨。后来走到野猪林,两个差役要杀他时,林冲还是一点警惕都没有,要捆就捆吧,要是换成其他的好汉,在这种情形下是决不会听天由命的。他到沧州后因为没有及时送给牢头银子被牢头骂做贼配军,一番话说的林冲哪敢抬头。等他骂完了,林冲去取了银两,陪着笑脸说:“差拨小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想想林冲昔日在京师作教头时也是很威风的,现在却被原属于自己手下的人辱骂,骂完后还要陪

上笑脸,这些都表现了林冲的软弱和逆来顺受。

林冲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是其形象发展、变化的转折点。林冲沧州后被派去看管草料场,这时他仍抱有幻想。希望通过改造,挣扎回去重见天日,继续过平常人的生活。林冲的幻想太天真了,高俅又派陆谦一伙来杀他,幸亏他当时为在草料场中,才逃过一劫。当他在山神庙里听见陆谦一伙的谈话时,林冲忍无可忍了,他决心要为命运抗争了。于是,他一脚踢开山门,毫不犹豫的杀掉陆谦一伙人,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林冲形象开始发生变化了,开始变得坚强了,但是他还是有一点犹豫,如他在杀陆谦的时候,面对陆谦的求饶,他又心软了下不了手。可是恶人就是恶人,陆谦却趁此偷袭林冲。这让他看清了恶人的本质,最终杀掉陆谦一伙,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去梁山的道路,踏上了积极反抗的道路。林冲也变成了刚强的、积极抗争的英雄了。

2.积极反抗的真英雄

林冲上梁山以后,就完全是一个刚强的、积极反抗的英雄形象了。他上山以后,面队王伦的排挤和压制,他先是争取留了下来,也没有因受气而鲁莽地将王伦杀掉,毕竟王伦和高俅等奸人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当王伦要赶林冲下山时,林冲就开始积极的抗争了,因为他已经走投无路了,赶他下山就等于把他往死路上逼。此时的林冲已不会就此认命了,在王伦的一再相逼下将王伦杀掉,为自己争取到了安身之处。后来朝廷派大军来围剿梁山,林冲总是积极请战,而且每次出战总是胜利而归,完全的表现出了积极反抗的英雄形象。“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 ”。

在林冲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林冲又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林冲本来是宋朝官僚阶层中的一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因为高俅之子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色,害的林冲家破人亡,自己也沦为囚犯,最后不得不上梁山落草。此外,陆谦本是林冲十分信任的好兄弟,但陆谦为了高官厚禄,背叛、出卖了林冲,并且帮助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帮助高俅陷害林冲,甚至不惜要杀掉林冲来换取荣华富贵。被自己十分信任的人出卖、陷害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后来,高俅被捉上梁山林冲本可以杀掉他以解心头之恨,因为宋江的劝阻,林冲不得不放高俅走,就因为这林冲被气的吐血而亡。一个为梁山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竟被气死,让人不由的为之感到惋惜。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林冲的一生是很不幸的,是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总之,《水浒传》中林冲形象在上梁山前后是不同的,他的形象有

一个发展变化

的过程。由一开始的软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转变为

上山后的刚强、积极反抗的英雄形象。同时,小说中林冲也是一个不幸

的、悲剧性的形象。

作文四:《初三名著阅读《水浒传》之林冲》2000字

初三语文名著专项训练(晚练八)林冲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1、身份: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梁山里排名第六。

2、主要事件: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

3、人物关系:与杨志不打不相识;偶遇鲁智深与之结为兄弟。

4、出场回目: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迎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5、人生经历: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第7回)    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第8回)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第10回)。    投奔了梁山后,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第11回)    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第19回)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林冲为什么来到柴进庄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的遭遇如何?(4分)

2、从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件事,可以看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林冲还有那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的一个情节来说说。(4分)

3、选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林冲?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段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原因: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路上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后面的遭遇: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林冲受到柴进热情招待留住几日后辞行,随两个公人去沧州。

2、表现出了林冲武艺高强、机智勇敢、镇定自若、谦虚、心胸广阔、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等特点。他还有安分守己、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及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如作为达官显宦,他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充分说明他救弱济贫的特点。

3、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描写时,还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如写洪教头的心胸狭窄、傲慢狂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骄傲蛮横、目中无人,通过对比更突出了林冲武艺高强、机智勇敢、镇定自若、谦虚、心胸广阔、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特点。

作文五:《《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7000字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

作    者:

学    校: 南阳广播电视大学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刘   朝

答辩日期:

《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

摘要:《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高超的艺术技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艺术技艺中,《水浒传》的人物描写的艺术更是深刻而独到:人物形象的典型化,人物描写的生活化及个性化,人物性格的多重性。读《水浒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林冲。

在小说中,林冲出场次数较多。林冲的出场,是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辗转来到东京,看守大相国寺菜园之后。此时林冲本是携娇妻张氏来相国寺还香愿,见了鲁智深使禅杖,不觉入神,因此忘情喝彩。随着这一声喝彩,一位武艺高强,侠骨柔肠的水浒英雄豹子头林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关键词:林冲  侠骨柔肠  谦逊大度  高风亮节  隐忍  恩怨分明  悲剧

一、呵护爱情,钟情娇妻

林冲的出场,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

鲁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至此?”

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不想得遇师兄。”

由此可见,林冲对于矫妻,宠爱有加,妻子逛庙,丈夫陪同,真是好一个护花使者!这一现象,在夫权高高在上的封建社会里是不多见的,如有,也多见于妻强夫弱之家,丈夫往往是被逼而往。但林冲不属此例,林冲本是英雄了得,矫妻在家也是小鸟依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叙述中看出来!

林冲正准备与鲁智深结拜、叙情、饮酒,忽得使女锦儿来报:“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①林冲闻言,“慌忙”别了新交兄弟鲁智深,“急忙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此处一个“慌忙”,一个“急忙”,可见林冲心情之急迫,娇妻在他心中之地位!须知在讲兄弟义气的封建社会上流行的是“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裳”。结拜兄弟在上至大丈夫,下至平民百姓的心目之中,也是重于妻子的。何况林冲又是一个以“义气”为重的好汉英雄。但林冲虽很重视兄弟情份和朋友义气,亦看重夫妻之情,矫妻在他的心中和兄弟、朋友一般重要。这在封建夫权社会里,其实是不常见的。在《水浒传》的众英雄中,如此夫妻情深的也不多见。如宋江与阎婆惜,武大郎与潘金莲,杨雄与巧云等等,都因夫妻情疏而后反目成仇,引来杀身之祸。这其中虽有很多原因,但也有其大丈夫、男子汉的夫权观念在作怪。林冲却绝不是这样,而是处处为矫妻考虑,时时将妻放在心中。

最能说明林冲钟爱矫妻的,是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②沧州,辞别众邻居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之时:

„„只见众邻居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都在府前接着,同林冲的两个公人,到州桥下酒店里坐定。„„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③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点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事,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

任从改嫁,并不争执。如此,林冲去了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情英雄!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重情重义的男子汉!他在遭受陷害,刺配充军之时,不是想到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想的是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防止妻子被高衙内陷害!这是令多少男子汉汗颜的一种柔情呢?且不说在夫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即使在文明如此的今天,又有多少达贵暴富者们对妻子的态度是荣则相弃,败则相残!林冲此言,实可以高烛千古的!这就是一个至柔至爱、至情至诚的林冲!

二、侠肝义胆,救困助危

在“水浒”英雄中,有许多是个性粗暴、动辄杀人的莽汉,即便是作者寓以深情描绘塑造而深得读者喜爱者,亦大多如是。如鲁智深,又如李逵,虽有仗义行侠之举,但也有一言不合,便要杀人的糊涂行径。至于设黑店,劫商贾,卖人肉包子的强人,在水浒一百零八名好汉中亦不鲜闻。严格地说来,那些人虽然或是因生计所迫,或是因官府所逼,亦即是无奈之举,但终究难称好汉、英雄,也不能说是替天行道。《水浒传》编著之所以写他们,也应该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实情,在历代农民起义队伍中,鱼龙混杂的现象是时常存在的,他们中有为万民请命者,替天行道者;亦有浑水摸鱼,大逞杀欲之人。而林冲却不是这样,他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在很多时候,却是有着菩萨心肠,多次救人急难,为人解困。如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林冲替酒生④李小二脱免官司,小说中是这样交代的:

„„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免脱,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小说中的这一段交代文字,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被救助者李小二只是一名酒生,用现在的行话来说,大概是酒店茶楼的服务员,并不是小说中所标榜的武艺高强的好汉,以前与林冲的关系,也应属一般,至少算不上同乡、旧故、亲友之列。二是在李小二坏事之后,是“得林冲主张陪话”。⑤此处的“主张”二字,应是“主张张罗”之意,也就是说,不是李小二找林冲帮忙。因为李小二知道,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自己只是一个酒生,地位悬殊有天地之别,一者找不上,二者即便找上了也是自讨没趣。而林冲仁心宅厚,同情弱小,主动为之出头摆平。这其中,林冲自然有这个资格和势力的,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京城卫戍司令部的官员,有他出面,李小二自己就可以免去官司之祸。这在当时,对李小二这样草民百姓来说,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善事,更何况林冲为他陪话、赔钱,为他赉发⑥盘缠,指点生计呢?林冲之仁实在令人感动!

古语有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一般是在人命关天的时候,况且书典所载,被助之人大多是佳人才子,或落难英雄,如鲁智深救助金翠莲,护送林冲,即属此类。而林冲此中善举,则完全是率性而为,见不得弱者受欺,对一个可以说素昧平生的贫困草民,这般相助,实不多见。同时他所采取的帮助弱者的方式,并不是当时所常用的。小说中所常见的以暴易暴手段,而是利用自己的声誉、威望和影响,来化解矛盾。这实在是称得上高明。不但在当时令人景仰,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

三、谦逊大度,高风亮节

林冲的美还在于他的谦逊、大度和才华。中国历来讲究座次,梁山好汉也不能免俗。一百零八将的座次很有意思,有很多因素决定了最终的排序。但无论是比较资历、武艺、功劳、声望,还是个人德行,也许只有林冲的座次才最值得商榷。在王伦时代,位列杜迁、宋万等无能之下,那时主要论资历。火拼王伦,为梁山日后的发展立下了头功,林冲却拥立晁盖为王,对座次一让再让。“头领再要让人时,晁盖等只有告退”,⑦林冲才坐了第四把交椅。宋

江初上梁山,林冲列第五位。晁盖死后,梁山一时群龙无首,又是林冲出头,拥立宋江为山寨之主,再次解除了梁山的人事危机。此后卢俊义、关胜先后上山,林冲的座次也一退再退,排第六位,在五虎将中排在关胜之后。这与宋江、吴用的心机有关,更与林冲的谦逊美德密不可分。

四、忧郁隐忍,恩怨分明

林冲既是一个很得力又没有野心的骨干,又是一个品行高洁性情温和的长者。林冲有“豹头环眼,燕颌虎须”般的男人气质和临刑休妻式的痴情,更有名副其实的高强本领和为人处世的儒雅气度。自古英雄无数,而悲剧英雄最为隽永。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喜欢林冲多少还有一点“英雄末路”的悲剧情结。

除了与夫人“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的三年幸福和遇鲁达而义结金兰的快意时光外,林冲的一生大抵是忧郁而隐忍的一生。忧郁是因为英雄生不逢时,隐忍则是一个良民处于乱世不得不为之的生活态度。

在梁山好汉中,林冲是最能忍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若非林冲的妻子意外的遇上高衙内,林冲的一生可能会平静的度过。然而,自从林冲的妻子遇到高衙内后,林冲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这也成为林冲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大家试想想,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家调戏,这种奇耻大辱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⑧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      第二、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由陆谦把林冲骗出来饮酒,然后把林娘子诓骗至一酒楼,由高衙内“甜话儿调和”,进而达到逼占林娘子的目的。这一次林冲陷入了朋友和敌人合谋设好的陷阱。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把陆虞侯家打得粉碎”。之后,“每日和鲁智深吃酒,把这事不记心了”。这是林冲第二次忍。

第三、林冲买刀,为误入白虎节堂埋下伏笔。买刀一事,甚为蹊跷。《水浒传》中没有明说这次买刀是中计。然而,我们根据上下文来看,林冲买刀是高俅系列阴谋中的重要一环。卖刀汉子跟在林冲背后不断说着 “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等话,显然这刀只卖林冲不卖他人的。于是,“林冲合当有事”,轻易就上了这个圈套。这样一来,误入白虎节堂自是躲也躲不掉的。接着林冲在发配沧州的途中受到“礼”遇,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然后这个时候,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就要跳出来,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你看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跟他说好话。林冲的这个能忍的性格我们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性格不能忍,把你迫害成这样,马上就要把你杀掉了,你还替他们说好话,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

第四、到了沧州城以后,差拨见林冲没有来行贿他,将他大骂一顿,林冲仍然是忍。     第五、即便逼上梁山但不为王伦所容,他也并没有怎么计较。他对王伦说:“小人一生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⑨

林冲的忍既是一种生存智慧,同样也是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梁山好汉捉了高俅,按理

说,林冲见到了仇人,当是分外眼红,若换了李逵,可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把人砍了。但是林冲只是“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虽寥寥数语,但每每读到此处,总是心绪难平:自古英雄多遗恨。英雄落难,不能快意恩仇,真是大悲哀。电视剧《水浒传》艺术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忍对林冲的心理伤害:高俅被放归,林冲向天言道:“此时不杀贼,再杀就难了!”然后疮伤迸发,吐血而亡!原著里给了林冲郁郁而终的结局,也恰当地表现了林冲忍耐力的凄绝。

苏格拉底说,能忍他人不能忍的耻辱,才是真英雄。林冲与那些冲动而沾满血腥的梁山好汉比较起来,无疑更具英雄气质和人格魅力。

前人评价林冲,大多落在“隐忍而行,逆来顺受”上,并进一步指出这是由于林冲阶级出身、人生经历而造成的性格特点。但我以为并不尽然。小说中虽然极力渲染了林冲的隐忍,但我认为,造成这种隐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阶级出身、人生经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本心善良和对家庭、妻子的呵护之情和责任感。他在遭受高俅陷害打击之时,不是不敢反抗,更不是无力反抗,而是为了对妻子的真爱而暂不反抗。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才是能屈能伸的真英雄!在野猪林几丧性命,幸得鲁智深搭救,才未赴黄泉,可以说是再世为人,一般人自然会狠起报复之心。但林冲不是这样,而是以德抱怨,阻拦鲁智深杀这两个公差。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公差只是高俅迫害他的帮凶和工具,但并不是真正的直接的凶手。他们是受人利用,甚至是被人威迫的。他对鲁智深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杀了他两个,也是冤屈。”⑩在自己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能如此深明大理,这实在难能可贵的。即使在被人称道的其他水浒英雄中,除了林冲,也很难寻觅到第二人,李逵自不待说,时常是杀红了眼不问青红皂白,令人望之生畏;即便是人们喜欢的打虎英雄武松,为了报仇,血溅鸳鸯楼,将张督监家的后槽(管理马院的仆人)、丫鬟、使女杀了个快活,就连曾心有所属的玉兰也未放过。这种不分敌友的杀戮,虽使杀人者“心满意足”,但终究太过血腥而令人不快。相比之下,更见林冲人品之高,仁心之厚!

林冲不只是不意气杀人,而且在被人误解、受气之时,也时时忍让,情愿负辱而行。如在柴进庄中与洪教头比武之时,面对着洪教头的无礼,他一再退让;在沧州牢城,面对差拨的谩骂,他陪笑脸,送银子;在初上梁山时,他面对着白衣秀士王伦的百般刁难,也只是暗自叹息“命蹇时乖”。也许有人会说,林冲这样一味忍让退缩,真是软骨脓包,怎算得梁山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是英雄好汉就必须敢作敢为!确实如此。而林冲这样正是敢作敢为,且敢为人先的英雄好汉!只是他的敢作敢为是当作则作,当为则为,绝不乱作胡为!这正是一个英雄好汉应有的气度。韩信能于市井受胯下之辱,方成就了开辟汉家天下的千古名将。林冲能在屑小之辈前隐忍以行,才有了梁山水浒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

是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就一定是敢作敢为,也就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中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就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报仇雪恨,手刃仇敌上梁山;于是也就有了在晁盖起义上梁山而王伦嫉妒贤能,拒不接纳之时,林冲拍案而起,火拼王伦;也于是而后推晁盖为山寨之主,为梁山事业立基石,为替天行道立首功!

如果说,山神庙手刃三贼的林冲,还有报私仇的因素在内。那么,在梁山寨火拼王伦的林冲,还完全是为了替天行道,容不了王伦的小鸡肚肠,于是林冲替天行道,于是火拼王伦。在此时,林冲决不能忍让,也绝不会退缩,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林冲,小事可忍,大事敢为,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为了替天行道!这一点,从林冲火拼王伦后,力推晁盖为山寨之王,而且甘居吴用、公孙胜之后,更可以看出林冲的高风亮节。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林冲的隐忍和与世无争是性格懦弱的表现,是其悲剧人生之源。但我认为,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所谓的性格缺陷,林冲这个人物才接近于完美。他的隐忍有分寸,风雪山神庙怒杀陆谦、富安、差拨,荡气回肠;火并王伦、拥戴晁盖、扶正宋江,直

至征讨方腊,选择功成身退,可谓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在梁山这一群草莽之中,真正有大眼光,深谋远虑的人没有几个,吴用算一个,但除了他以外,也就只有林冲了,而且林冲的大眼光,跟吴用的深谋远虑有很大的区别。林冲的才华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官场奸诈和权谋成分,倒是处处反映出他对大局的把握及其忠义品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置身那个时代及宋江权谋之下的梁山事业,林冲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有点像狼群中的羊,林冲恭良温和,他的武德跟他的武艺一样优秀,从无骄矜之色。在一群只知喝酒闹事的江湖草莽之中,林冲显得格外另类。他原本不属于狼群,可他最终只能活在狼群之中。林冲是痛苦的,可是这痛苦只属于他,梁山中没有人能真正地分担他的痛苦。捉放高俅事件,既是对那些以义气自居的好汉们的极大讽刺,也是宋江作为带头大哥的最大失败。如果说林冲有一个朋友,那就是鲁智深。但鲁和他一样不喜欢拉帮结派,在梁山没有自己的势力,一样显得孤独。所以林冲只能隐忍,只能凭自己的才华和德行安身立命。    林冲在梁山上虽然居功至伟,资格很老,但没有派系。在官在野,这种具有一定独立人格和强烈爱恨情仇的人,是轻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他是水泊梁山少有的孤独者之一。林冲的孤独是美丽的。风雪之夜只身上梁山的孤独,在良莠不齐的好汉中卓然而立的孤独,痴心托人寻访林娘子的孤独,也许还有功成之后自省悲苦一生的孤独。金圣叹评论林冲道:“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金先生所说的狠看似抽象,实则很具体:林冲是最值得我们同情的英雄,他的悲剧是能让后人流泪的悲剧。

注   释:

①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② 刺配:充军,古时充军的犯人要在脸上刺字。

③ 泰山:岳父

④ 酒生:酒店伙计。

⑤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⑥ 赍发:赠送       ⑦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⑧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⑨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⑩ 均引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参考文献

[1] 施耐庵,《水浒传》,中央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 茅  盾:《名家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4] 周先慎:《从林冲看的人物描写》,cctv., 2004年04月07日

[5] 吴组缃:《谈》载《说稗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6]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作文六:《个人毕业论文《水浒传》林冲形象浅析》9800字

《水浒传》林冲形象浅析

摘要: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典型的水浒人物形象。他是出场次数较多的一个人物,一个具有多舛命运的形象,同时他也具有多重的性格特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林冲的悲剧命运是与他的多重性格有着重要联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英雄,因此他的形象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丰厚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林冲;命运;性格;形象意义

中图分类号: I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水浒传》在我国的小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小说主要叙述了北宋宋徽宗时期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聚义梁山、替天行道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朝廷的招安并为之四处征战,最后众将所剩无几的悲壮故事。在艺术层面上,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他们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极富英雄本色。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八十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传》的成就高于《三国演义》,它

[1]标志着中国的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由类型化的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而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

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典型的水浒人物形象。在一百零八将的水浒英雄的画廊中,他的形

[2]象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他的经历典型地诠释了水浒英雄们是如何逼上梁山的。

一、多舛的命运

可以说《水浒传》通过一系列命运角度的描写与渲染成功地将林冲刻画成了“官逼民反”或是“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形象。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身手不凡、年轻有为,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本应官运亨通、兴旺发达。若不是林冲的妻子遭遇高衙内的调戏与凌辱,平静的生活将会持续下去。但是,林冲不由自主地卷入了高俅父子的纷争,他也被带入了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便开始了艰难的人生历程,并落得一个极其悲惨的下场!这其中有个人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左右。但总的来说,林冲的一生是多舛的一生,也是挣扎的一生。

1.官场的黑暗

造就林冲悲惨命运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官场的勾心斗角与人心险恶,中国的官场上自古以来就有“官大一级,理大一分”的说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高级官员的高太尉在官职上要比林冲高出许多。在宋代军队管理系统的职位体系当中,高太尉处于权力金字塔的巅峰,而林冲只不过是一名中下级的军官,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是却没有实质的兵权。因此,在林冲与太尉一党的矛盾冲突角逐中,拥有更大权力的太尉一方,当然会有更多的主动权。而林冲作为权力的弱势群体成员必然遭受强势群体的打压,迫害,直至走向消亡。在宋代这样一个传统的集权制封建朝代,位高权重的人物往往能支配更多的资源,进而支配他人的命运,因为他们控制着整个游戏规则,掌握着改变原则、解释原则、甚至定义原则的权力。于是,弱势就要挨打,弱势只能不断地退让,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刁难。

从官场上的生存法则来看,林冲一开始就没有构建好一张由上级、同僚、下级等构成的关系网。假如有这么一张关系网,就能在他人刁难之时产生庇护作用,最起码不会产生太大的伤害,所谓官官相护嘛。可是林冲却一直没有结党营私,没能享受官官相护的待遇,或是他做人过于正直,或是他职位不够高级。纵观《水浒传》,林冲喜爱习武,结交好汉,所以相对来说,官场上的朋友甚少,多了不少江湖义友。然而与梁山上的“拳头才是硬道理”不同,官场上运行着另一套游戏法则,那就是“有权才是硬道理”。所谓的江湖信义变得那么不堪一击,这可以从他的好友陆谦(陆虞侯)的行径看出。命运就是那么可笑,陆谦从“生死之交”

变为“生死仇人”,为了权力充当了迫害林冲的得力干将。其实林冲与高太尉的关系还算不错的,甚至有可能就是高太尉阵营的人物。有陆谦的话为证:“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

[3]能及兄的本事?太尉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这“看承”二字,可以看出高太尉原本是很

欣赏林冲的,有可能发展林冲为他的羽翼。可是当林冲与高衙内发生纷争时,高太尉显然做了陷害林冲的成本与风险分析,结合林冲的下级军官身份,保全儿子并不困难。于是就有了陷害林冲,反而逼反林冲的后事。

因此,在官场上,他们之间的恩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林冲是失败的一方,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皇帝的昏庸无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冲的不幸正如其所代表那一类的政治牺牲品一样显得微不足道。

2.奸人的险恶

奸人的险恶是林冲多舛命运的第二大原因,官场之所以如此黑暗就是由于那些奸臣小人的从中作梗,致使我们的主角林冲步步为营、隐忍退让,但终究寡不敌众陷入了奸臣为其安排的阴谋陷阱当中。而文中的高太尉作为权利金字塔的上层人物,他可以随意地运用他所有的权力资源去清除异己。林冲只因为得罪了太尉的人,就被逼上了一条充满荆棘、杀机四伏的悲情之路。从那些小人的阴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纵使林冲再聪明也无法躲过这此起彼伏的连环阴谋,谱写了一曲英雄的悲歌。

从林冲被陆谦假意骗出来饮酒作乐,林娘子同时又被骗至一家酒楼险些被高衙内逼占得逞开始,就已经开启了他的悲壮旅途,陷入了朋友和敌人合谋的阴谋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也就是这个导火索使其与自己的上司高太尉关系决裂,开始了步步惊心的征途。

之后,林冲在东京街头巧遇卖刀之人,施以重金买下此刀,这也为误入白虎堂埋下了伏笔。其实这买刀一事,有点蹊跷。书中虽然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买刀一事是否为太尉一党的精心安排。可是,我们纵观上下文,就可悟到林冲买刀一事是这一连串阴谋陷阱中的重要一环。卖刀人反复念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对于酷爱宝刀、热衷习武的林冲,这绝对是个致命的诱惑。那些刺激性的话语也暗示了,此刀只卖林冲不卖他人的隐意。果不其然,林冲一眼看中了此刀,花钱将其买下,意欲赠与高太尉。故事就这样按着奸人们的想法顺利过渡到了林冲误入白虎堂。于是哪怕他是“送刀”而非“行刺”,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再加上他身上的那种江湖气、武林风成了他的致命弱点之一。由于太专注武术、兵器,近乎痴迷,所以放松了警惕性。被诱骗至太尉府,误入那白虎堂也就在所难免了。

由于误入白虎堂,冤枉入狱的林冲,拼死捍卫自己的清白,在好心的知府的劝说下,免去了性命之忧。可是故事没有停留在这里,高太尉不但没有满足于林冲的服刑,而且变本加厉命令陆谦买通董超、薛霸二位差人,意欲在去沧州的路上将林冲除掉,从而干净彻底地除掉林冲。幸亏好兄弟花和尚鲁智深的及时出手相救,林冲才能够幸免于遇难。到了沧州大牢,林冲为感谢这两位差人的照顾,以其一贯的作风将自己仅剩的十两纹银赠与了两个小人,殊不知这仅剩的十两纹银对林冲的牢狱生活至关重要。这两位身负杀害林冲的大任的差人之所以就此放过林冲,就在于他们很清楚货真价实的杀威棒下几乎没有几个活人,故此,很乐意地接受了纹银,回去交差。幸好林冲此时巧遇柴进,借得了十两纹银安然躲过了此难。

接着,东京得知林冲并未被除掉,陆谦亲自督战,命令管营为林冲安排了看管草料场的差事。表面上这比沧州大牢的事情轻松,实则是奸人的又一阴谋。料想大火烧了草料场,就算烧不死林冲,也让林冲死路一条。故事发展到这,林冲已无退路。事发当晚,大雪漫天,幸亏林冲躲避于山神庙,无意间听得他们的奸计。于是怒杀了陆谦等人,变成了重犯。从此被逼上了梁山。

这些阴谋陷阱,几乎回回都是生死局。林冲就是在这些龙潭虎穴中摸爬着挺了过来,纵观《水浒传》,没有一个草莽英雄像林冲这样遭受了奸人如此多的阴谋残害。作者以缜密的构思和故事化的笔法,字里行间突出了奸人的无所不用其极,反衬了林冲对邪恶势力防不胜防,

充分展示了他命运的多舛。

3.权力的可怕

自古以来,人们对权利的极力崇拜是很多人身陷樊笼、不能自拔的主要原因。林冲命运多舛的又一大原因也是对权力的争夺。他的一生总是在一个个政治漩涡、权力斗争中徘徊。官本位的思想在对林冲的人物叙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味。

林冲作为一个自然人,不可能不想升官发财,只要有贪欲就会对权力有所眷恋,所以才会一开始对高太尉表现得毕恭毕敬。可是,对权力的争夺不是那么容易,官场黑暗、人心险恶,爽直重义的林冲难以如愿。由于迁怒太尉,更彻底失去了政治庇护,落得家破人亡的结果。其实统观全文,林冲的不幸遭遇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故事发展到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作为更有实力的太尉当然会想尽办法了结林冲这个心头祸患,这样太尉才能高枕无忧。林冲作为《水浒传》中少数恩怨分明的草莽英雄之一,即使在怒杀仇人陆谦时,都是先发表一番所谓的宣言。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权力已经心生畏惧,只希望能够早日回家与林娘子重逢厮守。这其中为了实现对林冲的灭口所采用的种种阴谋手段,让我们不寒而栗,也让我们对权利的可怕有了初次的了解。

等到林冲被逼上梁山后,他同样也卷入了梁山水泊内部权力斗争的政治漩涡。白衣秀士王伦生怕林冲的到来会使他的寨主地位不保,但又碍于柴大官人的保荐,只能想尽办法逼迫林冲另谋生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果不其然,当晁天王等人到来、再次受到王伦的冷遇与羞辱时,林冲最终萌生了火并王伦的想法。在晁盖等人的帮助下,林冲还是先发表了一番宣言,道出了王伦的不义。在一番妒贤嫉能、私心作祟的批斗声后,一刀结果了王伦。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这通过大伙一起拿命拼来的有限资源是不能独自享受的。而王伦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江湖道义。从他“火并王伦”后力挺晁盖登上寨主之位可以看出,林冲其实已不再爱慕权力。但是,人心隔肚皮,作为领导阶层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林冲无意权力斗争。所以林冲是被动式地卷入权力的斗争当中。

作为继晁盖之后掌握梁山实权的宋江而言,对于林冲的提防尤为明显。虽然,晁盖的名声不小,可是与真正的江湖民意领袖宋江相比,无论从人脉、影响力,还是心机上都不如宋江。再加上林冲没能够一同参与营救宋江的行动,使他很难被纳入宋系。可是,在梁山除了晁天王就要属林冲资格老,因此在军师吴用的协助下,宋江也对山寨首领不断分化,以实现自己的集权领导,成为真正的领袖。尤其在三打祝家庄之后,林冲也渐渐地退出了梁山的领导层,转变为冲锋陷阵的一员战将。书中的林冲参与了种种战役,而且几乎次次都是主将。由此可见,林冲在扭转战局中立下了大功。可是最后座次排在了关胜后面,这不能不说是宋江为了避免林冲等人影响过于强大而做的安排。这也使得梁山决策层越来越呈现出宋江个人意志的倾向,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几乎所有重大行动事实上都是由宋江发号施令,而没有广泛征求众位兄弟的意见。此时的宋江虽然只有“梁山泊总兵都头领”的封号,却隐约地与众弟兄有了君臣之别,有了感情上的距离。假使梁山水泊的草莽英雄真的起义成功,先不谈他们是否能够推翻宋徽宗,即使他们能建立独立的梁山国,林冲将会有怎样的命运?也许在宋江的心里,林冲这样的人,最具有威胁性。

梁山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多次权力之争。各个头领之间的权争也是异常激烈,资格较老、威望甚高的林冲是难以置身于这些权力争斗之外的。所以,林冲的结局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权力之争中保全自己实属不易。自从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林冲与众位草莽英雄一起跟随宋江四处征战,百战余生,残酷至极,终于平定乱贼方腊。却在回京途中染上风瘫不能痊愈,便留在杭州六和寺中由打虎武松看护,半年后不治而亡。

林冲的一生,充斥着权力的斗争,即使无意也难免他人的心存芥蒂。在权力的政治漩涡中,左顾右盼,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演示着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可对于林冲,他的一生终究是悲剧的、苦难的。

二、多重的性格

在《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是丰富的,同样也是生动而深刻的。施耐庵对林冲的性格的刻画主要通过在矛盾冲突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凸现其鲜明的特征。翻阅《水浒传》,我们不难发现凭借林冲当时的社会定位怎会反抗朝廷的疑问。因为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既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又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使这样的社会地位和封建思想的熏陶不能使林冲成为统治阶级的利器,那也大不必成为与之为敌的反民。但是,就是一个像他这样明理、谨慎、守本分的人,也还是在奸臣小人的步步紧逼、处处戕害下走投无路,投奔了梁山。所以林冲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也是有着鲜明的性格变化。

1.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林冲有着委曲求全的性格,假如没有高衙内事件,林冲也许就会无风无浪度过此生甚至还会平步青云。可是这就是故事剧情曲折所在,林冲陪伴妻子去岳庙还香愿,不幸妻子路遇可恶的高衙内对其一番调戏,幸得丫鬟锦儿急忙叫来正与鲁智深喝得高兴的林冲。林冲焦急万分,气愤地制服了歹人,正待下手惩戒时,认出了那人正是自己的上司之子高衙内,就立马手软了,作者通过动作来写人物内心的思想很有艺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里,妻子是私人物品,遭人调戏是男人的奇耻大辱,只因为对方乃高太尉之子,林冲便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他的委曲求全只是为了平静的生活不被破坏,但他的身份地位与社会环境也促使他安于现状而变得逆来顺受。因为“林冲出身世家”,深受传统礼教宗法的束缚, 帝制时代的“纲常伦理是他为人做官不敢逾越的‘雷池’,因此,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至忍气吞声成为

[4]143 他性格的一个致命弱点”。

林冲由于得到高太尉的提拔任用,因此他对自己的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谈之间,仍称之为高太尉。在被发配到沧州的路上,那两个差役对林冲百般地折磨:给他带沉重的铁镣、让他光着脚走、给他很少的食物,甚至还用开水烫他的脚„„对此种种,林冲都毫无怨言,顺受奸臣小人给自己的苦难。后来到了野猪林,两个差役都已经准备对他下黑手了,林冲仍然心无防备,要捆就捆,听天由命,幸好有其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关键时刻及时出手相助使他免于非难。他被发配沧州后由于没有及时拿钱讨好牢头而被牢头一顿臭骂,说得林冲哪敢抬起头。之后牢头骂完了,林冲去取了银两,陪着笑脸说:“差拨小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他如此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一点都不像昔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那般威风凛凛,即使被原本属于自己手下的士卒辱骂、欺诈,也是忍气吞声,为的是有朝一日,赎罪返京与妻子早日相见,只可惜这一切只能在他的梦里实现。直到故事剧情发展到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这时的林冲心中仍抱有幻想。他希望自己安分守己地服刑,争取能够重见天日,继续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于是他继续逆来顺受,对于他人的陷阱无动于衷,只做自己的春秋大梦。

即使林冲上了梁山,这一性格特点也还挥之不去。虽有一封柴大官人的亲笔保荐信,可是好事多磨,梁山头领王伦乃是落榜书生,毫无英雄气概,却专于心计,深怕林冲凭借其威望与实力抢夺第一把交椅,对于林冲的加入百般顾忌、极尽推诿,本想以几十两纹银打发林冲另投高处,以小寨粮食缺少、房屋不整、人力寡薄为由委婉劝说林冲断了梁山这条道路。可是天下之大,还有何处可让林冲容身,这时林冲只能委屈自己,为所谓的“投名状”而烦忧。我们通过这些片段足以看出林冲的委曲求全,为了自己的那不现实的梦做着逆来顺受的挣扎。他的这种出门在外低调隐忍的性格在和平清明时代也许值得称道推崇,可在那个奸臣当道、官场混沌的时期,那样的性格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2.侠肝义胆,救困助危

在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很多个性粗暴、鲁莽杀人的草莽之人。他们虽然有着侠义之举,但也有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杀人越货的糊涂行径。还有那些路边开黑店,依山而建的强人山寨,做着打家劫舍、兜售人肉包的恐怖营生,这些强人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我们早有耳闻。他们当中或因为迫于生计,或因为官府所逼,都可谓无奈之举,但是没有几个能

真正称得上是好汉、英雄,也不能说是纯粹的替天行道。施耐庵之所以描写这些角色,为的是反映历代农民起义的真实面貌。历来的起义队伍中常常是鱼龙混杂,向来不乏趁火打劫之徒,或者浑水摸鱼、大逞杀欲之人。而林冲却不是这样,此人行事光明磊落、仗义疏财,有着一定的社会名望与江湖人品。他绝对没有滥杀无辜之念,在很多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那颗菩萨心肠,多次救人于危难之际,解困于水火之中。

在东京身为十八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为素未相识的李小二夫妇打抱不平,使他们能够免于牢狱之灾。之后又仗义疏财,以便他们离开东京,另谋他处安身。说来命运有点奇妙,正是因为这之前的过往,李小二夫妇对这位发配沧州的大恩人林冲照顾有加,不时地为林冲送来酒水,这也印证了“好人有好报”的说法。

常言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般都是性命攸关之时,所救之人多为落难英雄,才子佳人,比如花和尚鲁智深救助金翠莲父女俩,护送林冲,就是属于此类,林冲此番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真性情之举,看不惯弱者受欺,嫉恶如仇,而且不以暴力制止暴力,而以自己的声誉、威望和影响力和平地解决了争端。

3.忧郁隐忍,恩怨分明

《水浒传》在描述豹子头林冲的时候,忧郁隐忍、恩怨分明是林冲的突出性格。他是忍他人之不能忍,只是一心希望安稳避难,有朝一日回京与妻子相逢。可是事与愿违,遭人屡屡刁难、陷害,最终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不过林冲不是滥杀无辜之人,即使发泄自己的仇恨,也是恩怨分明,绝不伤及无辜,尽显英雄本色。

林冲作为宋徽宗时期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得知了自己的妻子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调戏,第一反应当然为妻子讨回公道,结果却因为对方是高衙内(高太尉之子)而退缩。这也是林冲在《水浒传》的第一次隐忍。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却只以“先自手软了”的隐忍,睁着

[5]148眼睛“瞅那高衙内”。这隐忍的行为说明林冲很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文

章在这里写得符合逻辑,显得合情合理,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充分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书中对林冲跟鲁智深两个形象的塑造就是鲜明对比。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嫉恶如仇;鲁智深看见自己的朋友受欺负就不能忍受,而林冲是自己受到凌辱、受打压却不敢反抗。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更加突出了他的忧郁隐忍的性格特征。

接着,文中写到林冲并不想将事情闹大,弄得大家都无法收场。可是高衙内实在是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继续找林冲的麻烦,即使林冲心想苟活性命于乱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书中写了高衙内用权力和荣华富贵收买了他的兄弟陆谦,这才有了后面的陆谦假意宴请林冲饮酒,高衙内酒楼调戏林娘子的事情。当林冲得知这其中的猫腻后,立马拿起尖刀,去找陆虞侯,而非是找高衙内。小说写到这里,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不过这种反抗是有限度和范围的。林冲此时最恨的人是陆虞侯,因为素有江湖情愫的林冲最看重的是情义,背信弃义是林冲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林冲内心也有许多的气愤与痛楚,所以他很明确自己所恨之人。在被发配沧州途中,两位公差受人之命,百般刁难、欺负残害林冲,他也没有将恩怨怪罪于差役。直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险些被害。他还极力劝阻师弟放过公差,因为他心里怨恨的只有陆虞侯、高衙内等人。到了沧州大牢,日子也并未平静。为了借得讨好管营的十两纹银,即使被洪教头刺激与他比武,他也是礼让三分,丝毫没有将自己对仇人的恩怨施加在洪教头身上,直到最后忍无可忍他拿出一番看家本领令其点到为止。林冲的恩怨分明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地方是在风雪山神庙,要不是碰巧躲雪于山神庙,无意间听得奸人的诡计,估计林冲还会一直忧郁隐忍。不过最终还是爆发了,一气之下击杀了陆谦等人。从一个普通囚犯成为了重犯,彻底打破了曾经的美好愿望,硬生生地被逼上了梁山。之后,火并王伦之事,也没有伤及无辜,尽显英雄风范的恩怨分明。

《水浒传》中描写到的林冲的隐忍性格与恩怨分明的地方还有许多,这些性格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林冲的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使他从一个默默忍受发展到怒而杀敌却又不失分

寸、恩怨分明的人,这样的形象也充分展示了真实的人性。

4.谦逊大度,高风亮节

林冲的谦逊大度、过人才华使他更加趋于完美的人性,颇具一番英雄本色。纵观这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排位座次中我们不难发现,林冲的谦逊大度,高风亮节。正是被逼

[6]34上梁山的林冲火并掉王伦而立了晁盖、吴用和公孙胜等人,“才使得梁山泊渐成气候”,想

当初,在白衣秀士王伦的时代,位列于杜迁、宋万等人之后第五把交椅,那时候谈的是资历。可当林冲火并王伦之后,众人推其为王,可林冲却当众拥立晁盖为山寨之主,对梁山的座次一让再让。林冲只是义正言辞地向在座各位说明了这火并王伦之事并非是想坐上这水泊梁山寨主之位,纯属为了众位豪杰好汉出气也为了梁山的将来。林冲杀了王伦,是为了维护梁山造反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局,发映了他对造反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热烈的憧憬。所以说,水泊梁山造反事业的基石,是林冲火并王伦所创下的。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权力的无心,从第四把交椅退让到第六把交椅,虽然这当中不乏宋江、吴用的心机重重,更与他的谦逊大度有关。

林冲在梁山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功劳,有名望,不仅没有派系,还是一个具有爱恨情仇的人。在风雪山神庙中怒杀了陆谦等人中,一番荡气回肠;火并王伦、拥戴晁盖,尽显高风亮节;扶正宋江,征战四方、讨伐方腊,选择功成身退,可谓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堂堂一百零八将中真正有眼光的没有几个,可林冲的大目光与吴用不同,他的才能没有表现出官场的奸诈和权谋成分,更突显一番大义大局意识。

三、形象意义

1.社会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这样一个社会地位、金银财富都有的人都能站出来反抗原先培植自己的阶级,这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意义。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造反起义的又怎么会只有林冲一个官宦之人?“他从虽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显露出英雄本色,成为官逼

[7]240民反的代表和象征。”因此,林冲人物形象的描绘,已经十分详尽地为我们诠释了官逼民

反的过程,也使林冲形象成为官逼民反的典型,这一文学形象也因此而具有了相当深广的社会意义。另外林冲刺配是一桩天大的冤案,但是他的冤案却无处申诉。官府衙门向南开,没权没势别进来,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纵观林冲的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公差衙役可以私自对犯人用刑或随意了结犯人的生命,因为腐败而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使得黎民百姓有冤无处申,从而被迫走上反途,有家不能归,终致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这种悲剧命运,反映了宋徽宗时期,朝廷腐败,奸臣当道,败坏朝廷,残害忠良,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作者通过文学的方式还原历史的面貌,把人物的命运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读者能够跨越时间的局限性,对小说所处年代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能够有充分的了解。林冲这个形象之所以能够引起人民的共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生存状态和普遍的思想情感,从而使读者阅读时能触及到人性中某些共同的东西,产生共鸣,从而使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能够鲜活地活在读者的心中。

2.文学意义

《水浒传》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小说的成书背景和当时社会环境。林冲作为《水浒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者正是通过把林冲放入不同的故事情节中,来完成林冲性格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林冲作为《水浒传》中的悲情一号人物,以其多重的性格特征谱写了一曲雄壮的悲歌。在小说中林冲的多重性格特征不是简单意义上面的叠加,而是线与线的交错。在他那多舛的人生中,前半段陷入了官府的重重阴谋陷之中,后半段虽上山做起了起义军首领,也并未享受多少胜利的快乐。作者详尽地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官场之人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的全过程,彰

显了林冲的英雄本色,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升华了林冲这个悲剧形象的意义。并且他的这种悲剧意义充分而深刻地揭露了北宋末年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与政局的震荡。通过林冲这一形象也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愿景,鞭挞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罪恶与黑暗。

参考文献:

[1]吕小红.林冲的魅力[J].教材研究, 2004(2).

[2]房克山,武爱民,于长洪.林冲形象琐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1999(3) .

[3]施耐庵著.水浒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盛沛林.品《水浒》[M].解放军出版社,2008.

[5]吴越.吴越品《水浒》——品人篇[M].东方出版社, 2007.

[6]纪德君. 正说《水浒传》:义与忠的变奏[M].团结出版社, 2007.

[7]佘大平.草莽英雄的悲壮人生——《水浒传》[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作文七:《作文:《水浒传》林冲·读后感》600字

《水浒传》林冲--读后感

一部《水浒传》,重点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性格;而最让我欣赏和感动的,当属“豹子头林冲”。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温良谦恭,看到了宽厚仁慈,也看到了机敏果敢;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狭义正气,感受到了儿女情长,还感受到了孤独落寞……他的一生,就是在谱写一段哀伤而孤独的乐章,让人看了满怀惆怅却又不忍割舍!

林冲不仅枪法很好,而且武艺高超林冲被高太尉陷害,所以提刀进了白虎节堂,成了犯人,被押往了沧州牢城,带他去的两个人分别是董超、薛霸,高俅派陆谦去杀了林冲,以前林冲救过陆谦,没想到陆谦却恩将仇报,陆谦只好要带他去的那两个人在半路上杀了林冲,还好被鲁智深救助,林冲到了沧州牢城,陆谦又和管营、差拨商量杀林冲之事,他们要林冲管草料,半夜放火烧 了草料房。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那天正好下雪,林冲去买酒,回来时房子被雪压塌了,林冲就到一个小庙里住一晚,晚上突然草料房起火了,有三人走出来,那三人分别是陆谦、差拨和管营,他们在讲着林冲肯定被烧死了,林冲很生气踢门而出,把他们都杀了,然后上了梁山,做了步军。跟着宋江替天行道,凭他的武艺立过不少大功,不久招安后,梁山上的所有的好汉来到了朝廷。为了归顺朝廷,就在南方打起了方腊,在路上,天气寒冷,林冲就因病而死。身前他踏实为人,诚实守信,没想到却被那凶狠毒辣的高俅所害。

林冲,你是我的英雄!我永远爱戴你!

作文八:《水浒传议论文》1500字

水泊梁山——山寨版的官场

水泊梁山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实权被宋江掌握。可是,宋江这个人骨子里与实际行动都是与当时的官场一模一样,无论是平时管理梁山好汉,还是后来带领弟兄们招安到朝廷,让自己及手下的兄弟们谋一个一官半职,都是一心维护宋朝这个封建王朝,一心维持封建制度,为宋朝效犬马之劳。说穿了,水泊梁山就是山寨版的官场。

梁山好汉中,有许多是被当时腐败透顶的官场逼上梁山去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也难逃受上司欺辱的命运,多次受辱被逼无奈上梁山。林冲武功高强,在梁山好汉中排在前五名,可是,他也受到宋江等人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先是王伦欺负林冲,使其施展不开抱负和本事,这由于林冲那宽广的胸怀也就没发生大的冲突,可是王伦变本加厉地对晁盖也实行像对待林冲一样的待遇,这个时候,林冲不能忍了,一挥刀把王伦杀了。为何呢?因为林冲大概是一位有道德洁癖的君子,他觉得,你王伦欺负我林冲可以,但是你要欺负晁盖大哥,那就不行。在林冲的心目中,山野中的人事肯定要比朝廷干净,就一心等着晁盖大哥带领众好汉“除奸安良,替天行道”,以实现理想。但是,宋江施展各种手段,把晁盖架空,把梁山智囊型人物吴用拉拢到自己手下,同时把林冲这个不会讨好他的实在人冷落在一边,让林冲空有一身好本事而难以用上几次。其他好汉的命运,就不需要多分析了,和林冲大同小异,就是有幸陪宋江一起当了官的好汉,也只不过是过了一把从山寨官场到宋王朝官场的瘾而已。

再论水浒英雄

初读《水浒》,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它没有《三国》中那一场场激烈的战争,演绎着历史风云的变故;也没有《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奇幻生动的情节,展现魔鬼神妖的神通广大;更没有《石头记》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曲折故事,揭示封建社会末的社会生活。在我的印象中《水浒》只是单纯的介绍各类英雄人物,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唯一记住的就只是宋公明的义气,吴用的智勇,以及鲁智深的草莽和一些早有耳闻的传奇人物。但是,在再一次阅读之后,梁山好汉由于朝政昏庸,官逼民反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水浒》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小说开始写了鲁智深、林冲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此后,以智取胜生辰纲为开端,个人的反抗逐渐变成了群体抗争。自从晁盖坐了头一把交椅,梁山伯成了“不怕官司不怕天”的好汉们的天堂。此时及时雨宋江,也因题了反诗、杀了人后上了梁山。于是广纳人才,与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大破高唐州,使梁山声威远震,贤才义士纷纷前来投靠。晁盖死后,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他建起忠义堂,高挂“替天行道”的黄旗,集齐了义气相投的一百零八位义士,一同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因奸臣当道宋江冤死,与吴用、花荣、李逵等一起埋葬。

看到最后我不禁为梁山好汉而感到惋惜。想起他们从相遇、相识最后一同伸张正义,不免有些感叹。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义气好汉鲁达为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抱不平,教训了地方恶霸,为人民出了口气。鲁提辖不畏土豪劣绅的精神是难能可贵,但未免也过为鲁莽。因此我们应有侠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做事要镇定,也不要因义气乱了心智。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其次便是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话说梁中书为蔡太师备下十万贯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义士为扶贫救济,打算劫下这些不义之财。吴用用计醉倒杨志等护送生辰纲的人,劫来生辰纲。

我不禁佩服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慧,不愧为“智多星”。而从梁中书如此挥霍的讨好上级官员,也看出社会的腐败,官场腐败、黑暗,官富民穷,只顾自己利益,不管百姓死活。“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因次我们应以古为鉴,将国家建设得更兴盛。

《水浒传》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众多鲜活的英雄形象。越读越有味,是一篇具有很高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

作文九:《初稿论文〈水浒传〉中绿林文化初探》9000字

《水浒传》中绿林文化初探 作    者:

导    师:

作者单位:鄱阳县田畈街镇松山小学(初  稿)     周   加   顺     罗   春   兰

《水浒传》中绿林文化初探

作者:周加顺                导师:罗春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此书是由文人以宋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宋江等人起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并根据民间传说和讲唱文学改编而成的。书中描写梁山起义的事情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三个部分:1、起义的产生(第一回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石秀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2、起义的发展(第七十二回至第八十二回),写梁山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3、被招安起义失败(第八十三回至结尾),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等,直到最后失败的经过。《水浒传》第一次正面描绘了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绿林豪杰群像,从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来看,它所反映的正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且思想观念在广大心中根深蒂固的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它所描绘的好汉形象和绿林文化习俗在民间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和重要组成部分。

说起绿林文化,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出现的大量的侠客、义士就是这种绿林文化的雏形。它的文化渊源来自于代表小生产阶级的墨家思想,但是它是种散落在民间俗文化和雅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它的思想渊源还有来自儒家甚至是道家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及丰富性。可以说儒、墨、道三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互补的。

闻一多先生《关于儒、道、匪》一文(载《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曾引用英国学者韦尔斯《人类的命运》中的话说:“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儒家告诉人们如何去积极地面对生活,服从社会秩序。而当这种秩序一旦解体,或者社会上出现不公正的现象时,道家告诉人们要超脱和回避,而墨家则主张用强力讨回公道。道家的回避态度尽管不够积极,但可以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成为古代士人的常规心态。而墨家的主张和做法对社会危害作用较大,所以在先秦时期曾经红极一时的墨家,在秦汉以后就被取消了在社会上流传的权力,然而它的思想和意识却仍然在民间蔓延滋长,并经常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历代社会上绿林土匪及其意识产生的渊源。《水浒传》所描绘的是北宋王朝,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宋朝是封建社会从鼎盛走向下坡路的时期,由于宋朝官僚机构臃肿繁冗,办事效率很低;对外却软弱无能,每年向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贡的“岁币”,不仅成为当时政府的经济负担,还极大地伤害了汉民族的自尊心。内忧外患的社会体系,自然导致这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绿林文化意识就会在民间抬头。而《水浒传》所表现出的正是这种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    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浒传》中的绿林文化进行探讨。

一、《水浒传》中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义替天行道,以贤为能选拔首领,以及最后受招安,起义失败都体现出了浓厚的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1、“逼上梁山”是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起义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因素和思想因素两方面来分析。 尽管宋朝出现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等,但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权力、金钱、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无限增大和残酷争夺,从而引起很多社会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遍地不公,其中弱者被逼造反,也是在所难免的。

宋朝社会秩序混乱,奸臣当道,混乱朝纲;权贵欺压,民不缭生;被欺凌压迫者只有造反。林冲、武松等人就是这样被逼上梁山的。林冲原是京中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美满的家庭,他没有也不会有自发的反叛意识。最初妻子受到朝中权贵高俅之子的戏辱,他忍让了下来;继而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牢营,做了囚徒,但是他仍抱有幻想,等待服役期满,和家人团聚,重新过其正常的生活,并没有失去对人生的希望。最后在高俅非将他置于死地不可的情况下,别无选择,他才奋起反抗,杀死高俅派去杀害他的爪牙,雪夜投奔梁山。武松是打虎英雄,县衙门的都头,由于亲兄长被地方恶棍害死,而县官又循情不予审理,才动手拼搏,斗杀西门庆,刺配孟州后,仍然安于做囚徒,直到又因施恩而打不平,醉打了蒋门神,后又中了张督监的诡计,再次被判刑发配,在张都监设计在押解途中要将他杀死的时候,他才采取了激烈的报复行为,“血溅鸳鸯楼”,杀死张督监全家;最后上梁山落草。

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除社会因素外,还有思想因素。因为宋朝官场黑暗、社会腐败,造成流落民间的绿林豪侠意识在部分人心目中萌芽,并付诸行动,进行主动反抗。如鲁智深、吴用、晁盖、宋江等就是这部分人的典型代表。鲁智深因见不惯镇关西私抢民女而打抱不平,几拳打死镇关西后遭官府捉拿而逼上梁山。宋江身为县衙押司,内心却充满绿林情节,喜结交江湖豪杰,由于放走劫取生辰纲的首犯晁盖,从而与梁山好汉有了关系,又导致了他为掩盖犯“法”的真情,不得已杀死了外室阎婆惜。他潜逃在外,坚持不肯上山落草,宁愿回家就捕。在被解往江州的途中,还坚决不同意梁山好汉解救他,直到发配江州又题诗遭祸,受到权势者的陷害,被押上法场,被梁山好汉解救出来,实在无路可走,这才随同上山,做了绿林首领。晁盖、吴用,他们是出于对聚敛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的不满,联络贫苦到难以为生的渔民阮氏兄弟等人,劫夺了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送给当朝大师蔡京祝寿的财宝——生辰纲。这已不是个人的报复性的抗争,而是超越了个人的利害,虽然采取的是原始性的劫掠方式,但却有着视赃官之财为“不义之财”的觉醒,这种劫掠行动也被表现为正当有理的行动,可以说鲜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的心声。他们的被“逼上梁山”更多是因为思想意识中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不是因为生存无法保障,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梁山好汉或者遭受欺凌压迫因为生存需要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或者是因为思想意识中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具有一定自发性地落草为寇;但是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却是那个遍地不公的社会现实。后人以“逼上梁山”作为说明被逼无奈而被迫采取极端手段的成语,足见它所包含的绿林文化精神的底蕴。

2、“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

梁山聚义厅(后改为忠义堂)前有一面杏黄大旗悬在空中,上书 “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不仅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也是自墨侠以来绿林行动纲领的集中概括。它表现了绿林英雄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过问政治、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那么“替天行道”中的“天”和“道”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一口号代表的是墨家的天罚思想。

国家是协调和均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必要产物。对于这一点,以墨子为首的小生产者阶层并不否认。但墨家对代表国家权力的天子并不表示盲从。他认为天子的行为本身并不是评价其自身的标准,在天子之上还有一个有意志的天,也就是“天意”。而这个天意就是小生产者利益的意志所在。墨子说:“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这就是说,评价天子好坏的标准,是看他是否顺应天意——小生产者自身的意志。顺应者便可受到奖赏,忤逆者便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古代墨侠集团扶弱除暴之举的动因所在。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无疑是受到这些流落在民间的墨侠思想影响的产物。在他们看来,“大宋朝滥官当道,污吏专权,殴死良民,涂炭百姓。”(第六十三回)。他们聚义梁山,就是顺应天意,以力抗天命的表现。所以晁盖七人智取生辰纲假脱一梦,说成是“应天垂象”(第十四回);宋江遇九天玄女,得到三卷天书,是领了玄女娘娘的法旨来“替天行道”(第四十二回);街道上歌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拨乱在山东。”也是“正应天上言语。”(第三十九回)因为他们感到有天意、神明和抗争精神在给自己撑腰,所以能气壮如牛。有了“天”的意旨所以他们要采取集体的进行激进的反抗。

在明白了“替天行道”中的“天”指的是什么后,再来看看“道”的含义。这个“道”,有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尚同”等乌托邦理想。在这个乌托邦社会中,“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若,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老而无妻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兼爱》)。《水浒传》所要体现的是“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成员最原始的生存条件。

虽然“替天行道”的政治纲领的思想含义是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但是它却代表了绿林好汉共同的利益,所以他们由风雪山神庙(林冲)、血溅鸳鸯楼(武松)、拳打镇关西(鲁达)、大闹翠屏山(杨雄)等个人行动转换成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集体行动,“替天行道”的思想无疑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3、“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

“替天行道”中“天”和“道”的内涵充满了绿林文化特色,“以贤为能,纪律严明”的梁山好汉组织原则正是绿林集团公平公正组织原则的充分体现。

在“尚同”思想的规定下,墨家及绿林所奉行的是一条“以贤为能,纪律严明”的组织原则。鉴于无主则乱的教训,墨子提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天子一旦确立,其下就要绝对服从,“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

墨子提出的这一套选举办法,明显地带有原始氏族部落推选酋长的痕迹。虽然它质朴得近于原始,但却因其公正而能为追求大同世界的绿林侠士所接受。所以梁山英雄排位次是因为有碣石上“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著众义士的姓名。”(第七十一回);而晁盖就是在林冲火并王伦之后被推上寨主宝座的。王伦被火并,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能得山寨之主!”(第十九回)宋江被立为寨主虽然屡经周折,却是这一原则的细致体现和最终胜利。晁盖临终前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水浒传》第六十回)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以贤为尊的原则的,所以吴用等人借口山寨不可一日无主,便拥立宋江做了临时寨主。但宋江出于对晁盖的义气和对理想寨主的渴望,煞费苦心地挑出了一个又有文韬武略,又有堂堂仪表的卢俊义,不仅不惜工本地把卢俊义从河北劝到梁山,还有意让他在攻打曾头市的战役中活捉史文恭,以便立为寨

主。但这一打算并未在梁山众人中得到通过,大家仍一致推举宋江为头领。相持不下之际,宋江提出二人分别带兵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并有意让吴用、公孙胜等人前去帮助卢俊义,以先胜者为王;结果还是宋江先打下了东平府,不得不坐了梁山之主(见《水浒传》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这实际上已经隐含着众人推选贤者为首领的做法能够得到天意相助的意思。

4、“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梁山好汉面对遍地不公的社会现实,或因为遭受欺凌压迫、或因为思想意识对社会现实不满而聚义在一起进行强力抗争。那么他们抗争的最终目标或结局是什么呢?

墨侠的政治社会理想尽管公正美好,但很难付诸实施,在现实中并不可能实现。墨子思想被排挤至民间的本身,已经预示受其影响的绿林事业的悲剧结局。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系统内部儒道墨的互补性是这种悲剧结局的宏观上的文化根源。所以梁山好汉需要在现实中寻找出一条即能保存自身实力的又切实可行的一条道路——  似乎 “接受招安”是唯一的结局。

当时的宋王朝面临了空前的危机,对外有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对内则有王庆、田虎、方腊的武装割据,可谓是内忧外患。长期的战争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期望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成为老百姓的心声。而以“替天行道”为政治纲领的梁山好汉,自然会把“除暴”“安良”维护老百姓利益为己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忠君爱民的儒家思想成为了新的“天意”。正如九天玄女的旨意所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第四十二回),那么为实现“替天行道”的理想,接受招安,替朝廷扫除内忧外患,无疑成为最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对而言,墨家所注意的,主要是生存和温饱问题,而儒家则更多地注意温饱后的秩序和名分问题。所以,有生存和温饱危机的下层民众更容易接受墨家思想,而生活优裕的贵族则更注意秩序和名分的稳定。但这二者又并非井水不犯河水,随着人们地位和境遇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也就会不断地游移在二者之间。

在梁山起义事业初期,人们主要面临的是被官府所逼而活不下去的问题,所以“贼”的名分和“忠君”的意识暂被抛到脑后,去赴汤蹈火,拯救自己和天下。而随着人们生存状态的好转,那些以前来不及顾及的问题便自然地越来越突出,而解决名分和忠君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接受招安。这在宋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宋江在因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而被刺配江州时,屈辱的处境首先使他想到的便是造反。所以他在浔阳楼上愤怒地写下了“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和“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诗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不仅如此,当他被众好汉从江州法场劫到梁山后,连气都没来得及喘,便立即请求梁山好汉马上去捉欲置其于死地的通判黄文炳(《水浒传》第四十一回),真有一股咄咄逼人的绿林人气势。但随着他个人怨仇的解决和境遇的改变,对“贼”的名分的自省和接受招安的心理,便从朦胧到自觉,越来越清晰起来。在他被刺配之前,虽然有过不少侠义之举,但同时也想过招安的问题。当武松要去二龙山投鲁智深、杨志时,宋江对他说:“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水浒传》第三十二回)这说明在题反诗要造反前,他就有过以招安为绿林结局的念头,只是因情势所逼,才走

上造反之路。而一旦生存问题解决,私仇已报后,那被压在心底的招安念头便逐渐浮了上来。当宋江凭借强大的武力,跟宿太尉借金铃吊挂,应该是威风凛凛,可他却莫名其妙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当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水浒传》第五十九回)然后再提出借金铃吊挂的要求。这哪里是绿林首领对俘虏命令式的要求,分明是一位虔诚教徒的忏悔,分明是为以后招安留一条后路。

如果说招安心理在这时因起义事业未稳,因而以委婉的形式流露出来的话,那么梁山好汉大获全胜排座次的菊花会上《满江红》一词,则是这种心理的强烈表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尤能说明问题的是,梁山好汉的接受招安,其背景不是他们遇到了外在形势的压力,相反恰恰是在取得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提出的。这就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儒家的名分和忠君意识如何在墨侠思想部分地实现后及时地对其进行补充,完成封建秩序的自我循环的。梁山的聚义事业是如此,除了被镇压以外,历史上的许多绿林事业也大抵如此。

二、《水浒传》中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

梁山好汉聚义从事绿林事业有其政治特征。但是对于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政治意识模糊的绿林土匪来说,政治目标的凝聚作用是间接而有限的,真正能使他们为之激动、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凝聚力量是以“义”为核心的绿茶林“好汉”的人格崇拜。这也是将绿林豪杰凝聚起来的重要因素。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水浒传》中的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

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正如《好汉歌》中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绿林英雄豪侠气慨的共同体现。这种从先秦游侠、墨侠至后代绿林好汉最稳定和最基本的人格精神和人格观念,其实也是“替天行道”旗帜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抱打不平是梁山好汉的共同人格追求。尽管他们个人的出身、禀性、喜好不尽相同,但在这一点上却惊人地一致。如鲁达听了金翠莲父女的悲惨遭遇的后十分气愤,挺身而出最后三拳打死镇关西,才不得不出家为僧。又如,梁山好汉全体出动攻打高唐州是见柴进遭人陷害而愤愤不平,才大大出手。这都表现了绿林英雄的道德内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崇高之美,同时它是绿林文化人格崇拜最重要的外在特征之一。

2、“仗义疏财.”

如果说抱打不平是对被损害者生存安全的援助的话,那么“仗义疏财”则是对他们物质经济上的援助。对财物的淡薄思想成为绿林好汉共同的追求的道德境界,这种思想与儒家的“仁者爱人”不无相似,儒家的仁爱观虽然是为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潜意识里它已经外化为社会的道德准则,同时它也同墨侠乃至绿林人的仗义疏财实现同类人同舟共济的思想有关。它不仅是绿林人格的象征,也是绿林集团得以成立的重要内聚力。因为绿林所代表的,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民众利益,这些人大多经济上入不敷出,又经常受到剥削。绿林好汉的资助,不仅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和生存问题,更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光明和希望;他们不仅为绿林人的义气所感动,而且也十分乐意过上这种生活。他们逐渐感到,并追求着“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一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第十五回)的生活理想,因而不断有更多的人投身到绿林事业中来,使得绿林事

业逐渐壮大发展。

在仗义疏财方面,要以宋江和柴进为代表。在梁山起义军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要么得过宋江的资助,要么听说过他“及时雨”的英名,所以听说要随他起义,莫不情绪激昂,死心塌地。如宋江一见到李逵就慷慨送银子给他做赌资,又以酒肉殷勤相待,所以李逵对宋江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宋哥哥相待,最后以自己的性命来报答宋江的恩情,以无尽的无奈与诚笃来表达对义气的看重,可见仗义疏财的人格魅力所在。再如柴进,他出生贵族,平日挥金如土,喜结交绿林好汉,他帮助过不少梁山好汉,如林冲、武松、宋江等,成为了梁山的最可靠的朋友。试想如果没有柴进平日以挥金如土的风格接纳江湖好汉的积累,会有高唐州梁山好汉全体下山对他的营救吗?!从此不难看出仗义疏财的人格精神对外有扩大组织,对内有保护自己的实际作用。可见“仗义疏财”也是绿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人格崇拜的外在特征。

3、绿林人物的“勇武阳刚”之气。

从人格美感上来说,侠士至绿林草莽更崇尚一种勇武豪壮的阳刚之气。这一点墨子虽然未加总结,但从墨侠所从事的事业及侠士们的勇武事迹中,已可见侠士这种人格精神形成之早,延续之久。先秦时期荆轲、聂政、要离、专诸等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勇武气概,都作为一种文化因子被后代的绿林好汉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便是一群这样的血性男儿。在他们看来,是好汉,就得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力和气概。所以他们勇武无比,豪气凌云,丝豪没有脂粉气、绮靡气,而独具雄伟、劲烈的阳刚之气。鲁智深的怒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是这种阳刚之气;李逵的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大闹忠义堂,也是这种阳刚之气。特别是武松,他不顾“三碗不过岗”的酒家箴言,硬是连饮八大碗后独闯景阳岗,创造了空手打虎的千古奇闻。不仅如此,他还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尤其是在杀了十五口人以后仍然豪气未消,以血书壁“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真是把一个勇武的豪爽好汉形象推向了极致。并且英雄之间也相互欣赏这种勇猛尚武之气,如林冲就是因为看见鲁智深舞得一手好禅杖,才情不自禁道出一个“好”字;杨志和索超的比武更是英雄之间的强硬对话;谁武艺高就佩服谁,所谓英雄惜英雄。它折射出的是一种很强烈的阳刚之美,此外这种阳刚之气还表现为理性战胜感性,这里以燕青最为典型,燕青生得风流倜傥、聪明伶俐,而且他善解风情,于是,宋江派遣他去私见李师师,为招安大事奔走,本来才郎多情,佳人有意,燕青和李师师本来很有可能演变成才子风流的爱情故事,但是燕青始终以招安大事为己任,并没有为儿女风情所倾倒,作者显然是赞许燕青这种理性主义的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表现出男子阳刚的坚定理性的意志。这些勇武豪迈的英雄好汉形象使人们感觉到在绿林社会中所崇尚的男性崇拜之风。

由于这种对男人阳刚之气的人格崇拜而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早期的绿林豪侠小说具有明显的排斥女性的色彩。但是《水浒传》中的女人都是为了写阳刚之气服务的,其中的女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淫妇,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白秀英等,这些人见利忘义,以淫欲之事构成对好汉的伤害,所以为梁山好汉深恶痛绝,因而无一全命者。二是弱女子,这些人往往是好汉拔刀相助的对象,但绝对扯不上什么英雄美人的韵事,相反她们倒成为她们恩人血性之气的反衬。如鲁达正与李忠、史进在潘家酒楼上说枪论棒、一派豪气时,却传来隔壁金翠莲哽哽咽咽的啼哭。鲁达不免大怒,“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水浒传》第三回)。这一哭一怒,豪壮之气更加突出,并引出拳打镇关西的一段故事。三是女豪杰,如梁山一丈青、母夜叉等人,这些人虽性别为

女,而性格实已男性化,是“好汉”的组成部分。她们的存在,不是以女性应有的妩媚、温柔的形象出现,而是与其他好汉一样的冲锋陷阵,一样的喝酒吃肉,一样的豪气如山。

以上所叙述的三个方面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仗义疏财”是绿林好汉人格的外在之形,而“勇武阳刚”之气是好汉绿林人格的内在之神。神为形显,形为神立,双方依存咬合,构成以“义”为中心的绿林好汉人格崇拜系统。

综上所述,绿林文化是社会利益受损害的一方以强力过问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义,以强力讨回公道;以“替天行道”为政治行动纲领;以“以贤为能,纪律严明”为组织原则,与遍地不公的社会现实进行抗争;最后,受“辅国安民,顺天意”和解决名分的思想影响接受招安致起义失败。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水浒传》中不但充满了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而且其中的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的内涵也相当丰富。《水浒传》中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仗义疏财”体现了绿林文化人格崇拜的外在之形;绿林好汉的“勇武阳刚”之气体现了绿林文化人格崇拜的内在之神。神为形显,形为神立,二者形神合一。可见《水浒传》,其实就是一部典型的绿林豪侠传,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绿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外在特征。

作文十:《水浒传林冲简介》2600字

水浒传林冲简介

林冲 绰号: 豹子头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人物简介:东京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想占有林冲之妻,于是陆虞侯、富安等设计陷害林冲。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林冲因此中计被擒。

《风雪山神庙》林冲由于被高俅陷害私自带刀入白虎堂,被发配到沧州。由于朋友柴进的关照在沧州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场。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陆虞候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这天林冲出门打酒,下着大雪,当他回到草料场时见屋子被雪压塌了一块没法住了,想起离草料场不远有处山神庙,便投向那里过夜。在山神庙中林冲忽然听到外面有爆响,一看是草料场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火过来,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林冲见状明白了原委,将陆虞候杀死。后林冲在众兄弟的劝解下,无奈上了梁山。

人物出身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人称豹子头。[2]

衙内结仇 林冲妻子张氏(又称林娘子)去东岳庙上香时,被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幸得使女锦儿告知林冲,将其喝止。[2]  但高衙内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其乘机对张氏施暴,幸为林冲赶回得免。[2]

误入白虎堂

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堂。白虎堂为军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军官是没资格进的,更不许带刀进入。等林冲惊觉时已晚,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林冲百口莫辩。高俅本想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被判携刀私入白虎堂,刺配沧州。[2]

野猪林被救

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途中,由公差董超、薛霸二人押送。这两个公差早已被高俅收买,图谋于路途之中杀死林冲。在路过一个酒店之时,二人故意使用开水给林冲洗脚,并给他换

上一双草鞋,使得林冲脚底磨出大水泡。在野猪林时林冲被二人绑在树上,险些被杀死,幸亏他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一路相随,林冲被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救。[3]

棒打洪教头 其后林冲路过“小旋风”柴进府上,柴进见他是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心中大喜,厚礼款待。洪教头随后前来,此人极度傲慢,对林冲步步紧逼,引发了柴进的不快,再加上柴进想看下两人的本事,便安排了两人的比武,还设了25两银子的彩头。林冲迫不得已和洪教头比武。开始林冲让着洪教头,不用兵器和之争斗,但是洪教头不领情,结果林冲轻松击败了他。洪教头羞愧地离开了。[4]

风雪山神庙

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后,凭借柴进的书信,被分配负责看守天王堂,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5]  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6]

火并王伦 林冲上梁山后,寨主“白衣秀士”王伦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结果林冲与“青面兽”杨志打得难分高下。王伦企图让杨志也上山来,以制衡林冲,却被杨志拒绝。[7]

当晁盖等上山入伙时,王伦又托词推拒,林冲在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了王伦,吴用等推林冲坐第一把交椅,遭到拒绝。最后推晁盖为大头领,开拓了梁山的新局面。其时,妻子张氏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岳父张教头也染患身故。[8]

梁山聚义

此后,林冲作为梁山主要战将参与了一系列战役,战功赫赫,使得山寨逐渐发展壮大。

林冲在梁山的战绩

晁盖战死后,林冲以梁山元老的身份,与吴用、公孙胜拥立宋江为新寨主,并坐镇左军寨,居第一位。[9]

梁山排座次时,林冲排第六位,星号天雄星,与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并称马军五虎将,镇守梁山泊正西旱寨。[10]

元夜闹花灯时,林冲又与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一同带兵杀至东京城外,与官军对峙,接应宋江等人回山。[11]

两赢童贯时,林冲是右军大将,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西方。[12]  后与呼延灼伏击官军,刺死洳州都监马万里。[13]

三败高俅时,林冲出马迎战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败。[14]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林冲随宋江南征北战,参与了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的战争,屡立战功。主要战绩有:

林冲在征四寇时的战绩

而在简本水浒中,林冲在征讨王庆时,还曾斩杀红桃山守将雷应春、统军先锋周积。[15]  人物结局

江南平定后,林冲作为幸存正将,随大军班师,却在屯扎杭州期间得了风瘫,被留在六和寺中养病,由武松看视照顾。他在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16]

人物外貌

编辑

书中外貌描写: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2]

出处考证

编辑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多数并无名字记载,林冲这一人物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蓝本之一,其中对林冲的事迹并没有单独的阐述描摹,形象非常模糊。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赞》(《水浒传》另一蓝本)以及元杂剧水浒戏中,都没有林冲的名字。[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