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的散文》9800字】贾平凹 散文

作文一:《论贾平凹的散文》9800字

贾平凹是以写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但他的散文更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贾平凹的散文受到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2和1984年,他的一些分散发表于全国各地刊物上的散文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结集为《月迹》、《爱的踪迹》二书出版发行,从而使读者有可能比较集中地阅读他的散文。费秉勋教授指出:“与写小说相比,写散文似乎更能见出贾平凹的才情和艺术素质。他的散文确实写出了特色,写出了个性,在全国能自成一家”。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自80年代以后,他创作的散文达二百多万字,影响之大亦少有人与之匹敌。其散文题材宽泛,包罗万象,风格迥异,语言质朴而蕴含真情,多从小事着笔,却包含着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智慧。在自然淡雅之外又有着别样的气韵,追求大气度、大气派。90年代初主编《美文》杂志,弘扬大散文理论,大大冲击了中国散文界。范培松说:“散文园地里有了你就别想太平”。一时间褒贬不一,严肃的评论与热闹的炒作百音皆作,孰是孰非难成定论,但贾平凹在散文界的影响却可见一斑。

一 丰富坎坷的生活经历是其散文创作的基垫

贾平凹生于江汉之侧,长于商洛大野。父辈兄弟五人,生父最幼,以教书为业,属农村中为数不多的知识阶层。贾平凹的家庭是一个拥有20多口人的大家庭,经济拮据家大口多,常要忍受饥饿。少年时贾平凹凛气甚弱,五岁前母亲随父在外教书,他在家中随伯父母生活,少时与父母的分离使之养成了孤独的性格。“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

孤独了,欢喜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地。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不被人重视愈是躲人,恶性循环”。五岁便开始读书,在班中年纪最小而成绩却名列前茅。作文和写字常被老师拿到高年级去展览,这使得他在怯懦的退缩中暗暗有了慰籍孤寂和伸展个性的天地。这就像苦难生活中甜蜜的梦,然而这种好梦也不长,14岁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诬为“历史反革命”,全家人由此从物质到精神都遭到了劫难,这给少年贾平凹的心灵又陇上了一层阴翳,更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越是孤独性格越内向,感受的性能也变的越灵敏。这种心理的发展到他开始文学生涯后就极其鲜明的反映到他的创作中。

在贾平凹的人生道路中,有一件事是不能忽略的。他在《我的小学》一文中说,曾教了他两年的启蒙女教师在他读二年级时教他写信,有什么事情就写什么事情,不考虑格式。老师说:“以后到高年级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 2

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贾平凹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这为他以后的大散文理论的提出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72年,还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他成为一名最年轻的工农兵学员,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文学创作的练笔,从而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知识积累。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以及备经磨练的人生经历后的感悟和激情,几十万字的退稿之后他的作品很快在《西安日报》上发表,从此登上了文学创作的殿堂。

贾平凹发表最早的是散文,最早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1982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问世,此后又出版散文集数十部,仅1993年以前的就有十部,除《月迹》外还有《爱的踪迹》、《心迹》、《商州初录》、《贾平凹散文自选集》、《人迹》、《抱散集》、《守顽地》、《贾平凹散文大系》等,由此可见其创作数量之大。在进行了诸多散文创作后,开始进行散文创作理论的思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系统。

贾平凹早期的散文创作理论主要散见于《对当前散文的看法》、《散文就是散文》、《关于散文的日记》、《浅谈儿童文学中的散文写作》、《关于散文的通信》、《语言》等文章及一些书信后记中。在这些文章中贾平凹阐述了对于散文的看法,提出了“散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体”、“散文应该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散文创作来说提出这些问题似乎是肤浅而幼稚的,然而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当代中国对散文的探索愈来愈偏离其本源含义,以致后来人们对“散文”的概念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式,从而制约着中国当代散文在理论创作中的深化与超越。贾平凹重提这些问题是要澄清在当代中国产生了种种误解的散文的概念,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使“五四”新文学创作中的气脉得以接续。当然同时也希图在澄清中使自己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以建构起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

1988年,陕西师范大学欲以客座教授的名义平请贾平凹去讲授“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为此贾平凹准备就“散文与时代精神”、“散文的心灵感应”、“散文的哲理”、“散文的第二自然创造”、“散文的作诗在诗外”等十

五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思考。虽然“讲授”一事因贾平凹的病倒而不了了之,但由已撰写出来的第一第二讲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关于散文的十五个问题来看,“他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创作进行了理论上的反思与探讨,已进入了一种自觉自为的状态”。① 1992年贾平凹创办《美文》杂志,提出“大散文”理论,为当代中国散文创作注入了新的能量。《美文》杂志的创办,“大散文理论”的提出也标志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 探索与疗救:贾平凹散文创作理论

(一)探索: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

1 还原散文的独立性,追求散文的独立

探讨散文的独立性的目的是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亦即散文的概念,而这首先还是要从散文的的概念说起。关于“散文是什么”的立论在当代中国有两种相对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均围绕政治化的文化观念被不断的错误演绎和曲解。一种认为散文的政治性很强,因而只能写光明不能写黑暗只准歌颂不能揭露,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另一种认为散文主要是 一种最能书写风花雪月、山水名胜、儿女情长、童年趣事的“小家碧玉”。前者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过度的政治色彩,被称作“政治化散文”。后者开始摆脱“政治化散文”批评的“紧箍咒”的制驭,同时又矫枉过正地把散文重新供奉回“象牙塔”。在这种散文意识中孕育的散文创作“甜而无力、媚而无骨,皆宫中夫人、室内柔花之形象。有味或许有味,却全部入牛角,导致小家子气”。①这种散文观念实际上已与“政治化散文”一样走向了极端,同样影响着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

对于上述的两种认识,贾平凹曾在2002年北京大学举行的“20世纪中国散文论坛”中作过一段很有启迪性的“演讲”:“文学是摆脱不了政治的,不是要摆脱,反而需要政治.这种政治不是狭隘的政治,而是广义的政治。这如同我们都讲究营养,要多吃蔬菜,但又必须保证主食。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又加上儒家的影响造就了强烈的政治情结,所以关注国家民族、忧患意识是每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的,这也是中国作家的特色,如何在这一情景下,这一基调下按文学规律进行创作,应该以此标尺衡量每一个作家和每一件作品。而新的文学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有民族的背景,换一句话说就是政治背景,但他已不是政治性的。如果只是纯粹的历史感、社会感、人生感成为中国人所强调的所谓„深刻‟,那就可能将限制„新文学‟的进步”。②由此可以看出贾平凹并不否认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但不认为文学是政治的附属,他所理解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与“御用文学”和“政治化散文”是截然不同的。他所理解的政治是一种“大政治”,是“大而化之”的渗透在自己精神气质中的政治,是与“社会感”、“历史感”、“人生感”交融在一起的博大精深的忧患意识,是个性化的,寓含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而不是“政治化散文”所表象的“写光明比写黑暗重要”,要“永远向人们启示光明”的狭隘的“小政治”。所以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政治对散文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在某些

时候还会表现的很强大,但这并不表明散文就是政治的附属,也不能否认散文的独立性。

在申明了散文与政治的关系的同时贾平凹认为将“散文看作是一切文体的基础”的说法是一种不了解散文,降低散文品格的表现。“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崇高” ①贾平凹认为:“散文是除了诗以外最能写的问题,他的极致是最单纯和朴素的,篇幅短,无情节故事,语言平淡,靠的是作者的境界和素质”。②亦即贾平凹认为散文是与小说、诗等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且由于散文本身的布局篇幅格式,从而使之具有了“最能写”的特点,这种“最能写”指的是散文便于抒情,也正是由于这种易于抒情才从而使得散文的存在具备非凡的意义,使得散文这种文体具备了不凡的魅力,变得尤为重要了! 2 鼓呼散文的“真”与“美”:回归真情 塑造意境

﹙1﹚ 真情的回归

作为一个富于自省和批评意识的散文革命家,毋庸讳言,贾平凹对于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都是不太满意的,这种不满意不仅表现在当代几十年来对“散文是什么”观念误识的情形上,同时也表现在对中国当代散文创作题材愈来愈窄的情形上。

1984年底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一文中写道:散文的题材狭窄,精神脆弱,

③仅写些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男不男女不女的二一字气,小巧甜腻。 在《〈抱

散集〉序》中又写道:散文发展到今天„„格局再不能拓宽了吗?多少世事的沧桑,人生的觉悟哪里去了,还只是柔柔弱弱的花草水月,鸡肚小肠的恩怨是非吗?④后来在1994年的《雪窗问答》中又说:“自新文

学时期以来人们已经厌烦了一种假大空的人为的散文,但随之而起的则是弥漫了琐碎之气,把那么一点自己愁感得失翻来覆去的咀嚼咏叹„„作为从事散文的人来说不能不感到悲哀”。⑤在贾平凹看来,散文这个“赤裸裸的文体”首先应该表现作者本人的感情。“情”是散文的灵魂,是散文称其为成功和优秀的关键所在。“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要掩饰”,甚至“在有了最真挚感情作为最起码的要求之后,它是再无需求的”。这里所谓“真情”在贾平凹看来是与“小家碧玉”式的感情不同的。“小家碧玉”是透着甜媚的矫情,“真情”却是“对宇宙、自然、历史、人生的感悟之情”,或“振奋,或消沉,或健康,或颓废,或激动,或冷漠,或欢呼,或反对„„” ⑥ 来得自然,来得丰富,没有半点矫饰和做作。同时这种“真情”也是“真知”的形象化,情感化,渗透着作者本人对宇宙、自然、历史、人生的沉思。

既然散文要表现真情,要呼唤真情的回归,贾平凹认为首先要弘扬散文的清正之气,

涤荡散文长期以来的矫揉造作,颓废的甜媚之情。这种清正之气应该是蕴籍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现着作者人格的崇高,这种清正之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拥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其次呼唤真情的回归要抛弃“小家碧玉”,拓宽散文的视野,争抢散文的力度和深度,使散文写作真正表现大家气派。另外呼唤真情的回归还要防止题材表现的媚俗雨甜腻化,要用激情写作,“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浑然之气、鲜活之气、清正之气”,才能有真情的回归。①

﹙2﹚ 意境的营造

然而这种真情又该如何去表现呢?贾平凹曾经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到散文要写的“有意思”有“诗意”,他说:“我们常说某篇文章有„意思‟,这„意思‟无法说出,它是一种感觉,混杂了许多种感觉,比如嗅觉、听觉、视觉,因此而悟,使我们或者得到一种启示,或者得到愉悟。这一类散文,他多是多义性的,整体的模糊,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能进入的。这类散文文最讲究的是真情和趣味。没有真情他就彻底失败了,而真情才能产生诗意”。

又说:“事实是要求我们写出生活实感,写出生活的原生态,这一点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那种政治性哲理性的作品就是缺少了这种具体的事实,所以才不感人。但有了事实,你没有看法,或不透露看法那事实则没有意义,撑不起来„„站在关注人关注生命的角度上提出你的看法,看法就不会过时。好的散文必须是事实和看法都有,又融合的好”。②

这里所说的“意思”和“诗意”以及“事实和看法都有,又融合的好”其实是一种境界。从上述的演讲中我们可以感到一篇散文要大有“意思”和“诗意”,事实与看法又“融合的好”既是要让读者感到这篇文章有“境界”。然而“境界”的营造却如同贾平凹所言并非易事。散文作品中的境界必须是经过作家苦心经营的却又避免让读者看出这经营的破绽。

贾平凹认为意境的营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①美的结构艺术:轻松、自然。②美的语言的应用。贾平凹认为美的语言应该是一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散文的境界的语言。华丽的辞藻未必就是美,朴实的语言也未必无韵,一般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否则淡者无味,

壮者力竭,秀者纤弱。美的语言秒在不言言之,不是不言,是寄言,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直于曲,寄劲于婉,寄实于虚,寄整于余。还他认为美的语言应是一种能充分的表情达意,而且扫除了浮艳之风“唯陈言之务去”的清新朴素的语言。③贾平凹还认为散文内容境界的充分表现,是和散文作者本身的境界素质分不开的,也就是

说对于一个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来说,要创作出好的散文,自己应该有一种相应的心境,亦即“文如其人”。然而这种心境却又从何而来呢?贾平凹以为散文境界的表现要靠散文心境的培养,并非刻意所能完成的。恰恰相反,这种心境的形成正是超越刻意的结果,对此贾平凹曾用“平常心”一词来描述。“强调平常心,为的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的艺术,且彻底放松写作时的紧张”。①平静、淡泊、明智,不以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动乱了思想的意绪,在这种平常心的状态下才能领悟人生的哲理,方能出境界,最终才有利于真情的巧妙抒发!

(二)疗救:“大散文”理论的提出

如果说对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探索,以及还原散文本来面目的努力是贾平凹对当前散文发展诟病的初步把脉和诊断的话,那么“大散文”理论的提出则是他对当前散文发展的“开方疗救”。

1 背景:题材的日趋狭窄和“真情”的缺失

⑴ “大散文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处于一种“日趋沉沦”的状态。首先散文创作中的题材日趋狭窄,精神脆弱。早在1984年《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贾平凹便认为当前的散文“仅写些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笔力太轻,后来又在《美文》

发刊辞中说:“我们确实是不满意当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

②透到许多人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小了,含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范

培松说:“中国当代散文作家的最大问题是题材的越来越狭窄,这甚至成为一种当代散文创作的必然”。其次,散文创作中“真情”的缺失,刮起“浮糜甜腻”之风。“真情”似与贾平凹散文永不能分离的话题,而在“大散文理论”提出之前的散文现状,在贾平凹看来恰恰是与“真情”背道而驰的。在与海外人士谈及“大散文理论”时贾平凹曾风趣地说“翻开报刊,常看到„初为人妻‟„初为人母‟„初为人父‟„初为人夫‟的题目,我真害怕以后还有„初为人爷‟„初为人奶‟的文章。⑵贾平凹在通读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散文,对古代散文大家的创作实践进行总结后发现“文章十之八九是在说天道地,谈经论史,或上书,或序跋,或尺牍之类,便说:原来古人并非为文而文,所作的抒情散文仅仅是在做学问时的偶然为之啊.后来在其所创办的《美文》杂志中广泛收录了序跋,甚至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便是此结论之实践。

2 含义:题材的拓展和“大气派”的追求

﹙1﹚“大散文”理论的提出无异于在散文界抛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从作家到理论家再到读者,拥护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中便有人认为“大散文”这种提法本身便不妥当,散文是一种文体,人为地划分了大与小的界限本身就

是不应该的,另外区别“大散文”与“小散文”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针对这样的问题,贾平凹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给出答案。在《雪创问答》中说:“纯以字面意思看,„大散文‟这个词似乎不通,但矫枉过正,主要是强烈的表现我们的追求和倡导”,具体来讲,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有史感,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或许也是恢复题材面,不能把散文理解成那种咏物或抒情式的,要大而化之。在《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中说:“„大散文‟是一种思维,一种观念,不能简单地说成这样写就是大散文,那样写就是小散文,或别的不大不小的散文”。由此可见“大散文”的“大”指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他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大题材,要大篇幅。强调题材的拓宽就是什么都可以进入散文写作,当然“其中也包括现实的小品”。

﹙2﹚“大散文”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亦即强调散文面,各类题材各种形式都可以进入散文创作。从境界、题材、形式的范围内确定一个“大”字。另一方面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境界要大,同时追求生活实感,这与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不同,“文化大散文”追求历史的深度,是纵深式,而贾平凹却是横向的,关注现实生活。其次“文化大散文”语言华丽,辞藻优美,是贵族散文,而贾平凹的“大散文”是朴实的,是平民散文。另外“大散文”在深层次上追求“大气派”与“真性情”,这是与其创作理论中的“清正之气”相关联的,而这又是针对散文创作中“真情”的缺失而言的。散文要有大境界,反对把散文变成一种“小摆设”,这也是鲁迅先生在30年代强调并反对的;

﹙3﹚实质上“大散文”理论是贾平凹对前期散文创作理论的一个小结,归结起来其含义包括以下内容:①内容上:在题材方面拓宽散文的路子,散文就是一切文章②形式上:不拘一格,提倡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小节。③思想上:追求大境界,要有时代感,即要从一定的视角反映社会、人生,而不能是空洞的。④风格上:允许各种不同风格的存在,但从总体上要求清正,求大气⑤感情上:倡导回归真情,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掩饰。

三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 题材包罗万象

自八十年代以来,贾平凹不断地开拓着散文的审美类型,从写实到抽象,从抒情到写意,从乡村到城市,从现实到历史,他的散文包罗万象。文中丰富的生活文化内容映照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展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化的轨迹。纵观其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自转类、风情类、世相类、禅思类、文化类五种审美类型。

自转类散文大都写于八十年代初期,以一个农村青年对生活的激越的热情去记叙苦难

的童年岁月对幼小童贞心灵造成的伤害,对患难与共的血亲真情给予了深切赞美。此类作品将求情节记叙细致,内中盛载着强烈的人生际遇的感受,读来生动感人,其中的代表作品是《纺车声声》,稳中刻画了一个理解丈夫慈爱孩子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形象,抒发了母子患难的真情,催人泪下。风情类散文是对民俗风情的描摹和对山水人生的感悟,这类作品主要反映在商周题材上,还包括陕北(《走

三边》《黄土高原》)、关中(《五位巷》《关中论》)、以及陕西以外地方的风情类作品。八十年代以来,贾平凹写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生活感悟性散文,文中寓意不在山水形态和生活琐事而主要书写主体专注于一境,心灵静虚时的思想,从而具有佛家禅定之思的意味,谓之禅思类散文。在八十年代的《月迹》、《月鉴》、《静虚村记》中,其禅味主要靠主体的感应,以及物我交融形成的意境上,而九十年代以后的禅思美文所表现得则是人生体悟所促发的主体寂静心境对自然的投射。除以上三种外,还有世相类、文化类散文一是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这几类文章中的题材甚是广泛,这或许与“大散文理论”中题材的开拓,和“散文集是一切文章”的提法的映照。

(二)“杂交优势” 独特的小说式写法

1 典型化的人物性格

贾平凹小说的韵味,首先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物性格所进行的高度集中、概括、提炼。这就使得他散文成为类似小说的典型性格。以《闲人》为例,文中所刻画的“闲人”形象,既带有中外文学经典中“阿Q”、“多余人”之类的性格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映现着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活的独特鲜明的印记。“闲人”潇洒自在,能吃能饿,勇武有力,敢“为朋友两肋插刀”,“闲人”三教九流,无所不交,“闲人”目无领导、权威,敢于嘲笑一切,乃至父亲;“闲人”买书“从不读完一本”,然“无所不知”„„以简省的笔墨,幽默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的畸形儿,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用“新阿Q”、“多余人第二”似乎难以涵盖其独特而又典型的性格特征。集社会百态、人间百态于一身,作家观察社会,透

视人生的功力之深,刻画人物笔力之劲由此可见一斑。散文要勾勒大千社会的缩影,用传统的散文笔法是难以胜任的,唯有小说笔法——典型化方可奏效。以小说笔法在散文中塑造鲜明、生动、深刻、独特的“这一个”,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并不多见。这或许是贾平凹的散文名声几乎超过小说,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奥秘所在。

2 情节化的叙述结构

情节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他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散文与小说的很大不同点在于有“情”无“结”。散文只重抒情述志,而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但在贾平凹的散文中,不少佳作特别是“写社会”的作品,在叙述结构上带有明显小说色彩——情节化。《名人》中由忽然成名→无尽的烦恼→不愿做名人。可谓

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情节简洁而又生动,正是明显的情节化的叙述结构。

3 细节化的题材内容

散文和小说都讲究细节描写,但相比之下,小说更注重密集的细节描写,而一般的散文则不然,细节描写显得疏朗,重在写意。阅读分析贾平凹后期的不少散文可以发现其题材内容中的细节更为丰富、生动、典型,更向小说倾斜。他对塑造人物形象,使之具有典型性,丰富情节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结构情节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闲人》中“闲人”走路时的“雀步”与着装“走极端”;分发香烟的“大方”,骑自行车的“表演”,对待姑娘的“鲜明”态度,打抱不平的“出人意料”„„等等不

一而足。情结细致,幽默风趣,形象深刻。此外还有《弈人》、《名人》、《笑口常开》、《看人》等等,无不体现细节化题材内容的特点,造成了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方寸间现世相百态的审美效果。

(三)语言拙朴 细腻真挚

贾平凹散文的语言极富特色,正如故去的三毛所言:“他用词很怪,可很有味”。①这用词的“怪”和“有味”,正是贾平凹散文语言的特色所在,也是形成起语言拙朴之美的理由。

他在《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中谈到遣词用语的三条规则:一是充分的表现情绪,二是和谐的搭配虚词,三是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这是他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从此也看出了他对语言的重视和追求。正是他这种对语言的不懈追求,才使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话语,极为生动、传神和富于韵味。平中见奇、淡中有味、俗中有雅,朴中至诚至真,令人咀嚼回味不已。不管是叙述之语,描写之言,或对话或抒情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却安置的那么恰如其分,不仅语准意达,而且有声有调,情韵十足,形神兼备。如:“谁家娶媳妇,鞭炮一响,两边楼下伸头去看,乐事的剪一把彩纸屑,撒下新郎新娘一头喜,夜里去闹新房,吃一颗喜糖,说十句吉祥”②一个“伸”,一个“喜”,一个“吉祥”,用得多神多妙!场景都好似活了,让人如临其临。“忽又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③一个“望”,一个“迷迷”,一个“忍不住”,就是这些极平常极普通的字眼,却给用活了,自然、熨帖,形神皆显。

贾平凹散文中的对话也是普通生活中的常用之语,三言两语,通俗易懂,但却极为精炼简约富有哲理。如:“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它太丑了,‟天文学家说。„真的,是太丑了。‟„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

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雕刻,捶布。他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贾平凹的散文用语不以华诞、典雅、绮丽见长,而以浑浊、质朴、纯真见美。语淡而味腴,和萃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

除上述艺术特色以外,贾平凹散文还拥有其他特点,诸如思索人生,蕴含哲理;鲜明的地域特色,乡村情结;禅佛思想的渗入;颓废的风格。均是“前人之述备焉”,此处不再重复。

作为散文家的贾平凹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吸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养分,开发他的聪慧和悟性,凭着一支异乎寻常的灵性的笔,在散文世界广阔的天地里掀波弄潮,他成功的的创作一直在不断的影响千百万读者,其影响范围已不仅仅是中国,而早已扩展到世界文坛,贾平凹自己也必将因此而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作文二:《贾平凹的散文集》2100字

贾平凹的散文集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什。人们吟咏边关冷月,卢沟晓月,床头明月,“杨柳岸晚风残月”;人们写月形月影,“缺月挂疏桐”,“飞镜又重磨”写月色月波,“滟滟随波千万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月诗月文”浩如烟海,各出机杼。以至于令后人望月而兴叹,不敢随便吟咏摹写这涵蕴无穷的月。然而贾平凹却敢凑这个热闹,于“月山月海”的诗文路上另辟蹊径——写月迹。写得虚虚实实,掩掩映映,写得那样娇美灵动,写出了只属于他而又能引起人们情绪共振的那神奇美妙的月迹。

写月迹并不稀奇,苏轼早就写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得幽幽静静,缠缠绵绵。而像贾平凹这样写得如此别致的却不多见。其奥秘何在?

并且拟虚为实,巧妙地设置参照物,将无形无态的月迹写得可触可感。作者巧妙地用竹帘,葡萄叶,小酒杯,小河水,小孩子的眼睛,清清晰晰地写出月亮轻盈的踪迹--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的圆便满盈了”。有情有意,是那样令人惊喜,那样富有情趣

二是虚实转换,虚实一体。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将高空明月这种真切的实在化为虚拟,又转换为实感。当听说月宫中有桂树时,倏忽间觉着“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而且似乎“就在身后袅袅”,仿佛又“到了头发梢儿上”,甚至还“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作者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近旁存在。而同时又因为月宫、桂树、嫦娥、玉兔等虚拟物象的掺和,又使得真真切切的月变得虚幻而又奇妙了。这种境界,不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你我他;也不是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虚空超越。而是月我同一,天人融和,虚实一体

而又忘我忘神的境界。令人分不清是人在月中,还是月落人间。这样写,突破了写月形月色,月影月波的窠臼,从“感觉”这个角度着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也改变了读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客观对象的传统审美方式,而是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让读者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一起追寻这月的踪迹,同作者一同天真地、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三是虚实相生,一箭双雕。作者将嫦娥比三妹,或者说是将三妺比嫦娥,让三妺也拥有月亮,并为这种拥有而自豪。将凡俗与神幻融为一体,交织于“漂亮”这个立意上,使空灵的月亮美得实在,美得真切了,也便现实的人儿美得神妙,美得飘逸了。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覊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之,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驶„„而在本文中,全然没有这许多的沉重复杂的情和意。有的只是一种轻轻松松的童心与童趣,以及只有这种童心才拥有的纯真与美好。整个构思都是从孩子的灵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的角度,以孩童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文本的。在跌落反转的过程展示中,写出孩子的一种真切的心理历程。

作者先从平静处起笔,很快推进到情绪高扬处--中秋节的夜晚,早早地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月亮进来了,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从痴情的期待,到专注的神态,凸现出孩子们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然后适时地来了个跌落反转--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作者将一种心理情绪交织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用景物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过程。可以想象,伴随着穿衣镜上的月迹的出现,从一道白光--半圆--满盈,再到亏了--缺了--全没了,这样一个月迹移动的过程,孩子们也经历了一个由期待--惊喜--惬意--满意,到紧张--遗憾--失望的心理历程。而这种心理过程则完全是因为痴情与专注,一旦发现这悄没声儿的月迹移到了葡萄叶丛上时,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跌落反转,递相翻进,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从而写出孩童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伴随看孩子们追月寻月的天真稚嫩的足迹,读者和孩子们一同发现了那娇美的月亮在水中,在空中,在眼里,在心里。“玉玉的”,“满满的圆”。她属于院落、竹帘,属于桂树、葡

萄叶丛,属于小河、沙滩,属于三妺,也属于所有的孩子。她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拥有。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温柔与安宁的美!无处不有的恬适与雅静的美!谁不想追求这种美的圆满?谁不想拥有这种美的纯净?作者的用意恐怕也就在这里。真是入于孩童而又出于孩童了。

作文三:《贾平凹的散文《冬 景》赏析》2700字

冬  景

贾平凹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质量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也没有死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住雪,捏个团子,说:“那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结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离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桩。他吓了一跳,那雪桩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脱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做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杈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枝上,一动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还看到什么吗”

“太阳,太阳的红光。”“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了∶

“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那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

“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为冬景里的奇景。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书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县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浮躁》、《商州》、《秦腔》等。

【赏析】

这是小说家写的一篇结构创新的散文佳作。《冬景》,变了一般的结构方法,用电影中的蒙太奇结构,把在不同场合、不同距离、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分别摄取的一个个特定的瞬间,改运按一定规律重新联接起来,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方之表”,(钟嵘的《诗品)),总体上作者描写了郊外闲冬图、农村喜雪图、雪中对话图三幅冬景图,生动展现了北方山村于茫茫白雪中的情致。

这简直就是一首空灵美妙的诗!

贾平凹的许多散文都充满着这种空灵通脱的意味,让人读过之后,反复品味,流连忘返。贾平凹的散文总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平实而又生动,耐人咀嚼。仿佛那人,那树,那山,那水,就在眼前。

散文显现出精美叙事和真切状物的技能。贾平凹很善于多角度地抓取景物,善于捕捉细节,善于用很老道的语言质朴生动地再现生活。作者把在乡村冬景中捕捉到的一些新鲜生动的细节,用冷静从容平淡的语调叙说出来,犹如写意画,费墨不多,却干净利落的勾勒出景物的情态,没有多少渲染,然而那种天寒地冻的感觉却渗入骨髓。如老婆婆和孩子的对话、两个陌生人的对话,朴实无华而又充满生活的情趣与诗意,委婉曲尽,余味无穷,让读者在那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简直就是一首空灵美妙的冬之歌!

文章两个陌生人雪地赏景的对话,委婉曲尽,余味无穷。结尾“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里的奇景。”可谓点睛之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独特感受。冬天庄严而又静穆,它不是生命的衰落或停止,而是在积蓄力量,孕育新生。心灵的热爱,思考的力量,感悟的魅力使得人在这样的冬景中成为奇景。作者眼中的冬景美不胜收,让人热爱。

贾平凹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本文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奶奶,电线肿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童真。

作文四:《再谈贾平凹的散文》1900字

再谈贾平凹的散文 ■孙犁 自从读了《一棵小桃树》以后,不知什么原因,遇见贾平凹写的散文,我就愿意翻开看看。这种看,完全是自愿的,很自然的。就像走在幽静的道路上,遇见了叫人喜欢的颜面身影,花草树木,山峰流水,云间飞雀一样,自动地停下脚步,凝聚心神,看看听听。

老年人精神不济,眼力不佳,报刊上的奇文佳作虽多,阅读的机会却很少。一是刊物太多太杂,看不过来;二是一看题目,又多是什么“青青”呀,什么“声声”呀,什么“风情”呀,好像吆喝小卖一样,一语道破,柜子里是什么货色,也就没有兴趣去急看过问了。当然,以题目取舍文章,很多好的东西,可能就失之交臂了。再有就是怕看长文章,还有就是怕看小字。

最近一个时期,先后读了贾平凹四篇散文。一篇写大雪中出行的,登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题目忘记了。另一篇题目好像是《泉》,写伐倒的一棵老槐树,又长出新枝的,却忘记了登在什么刊物上。第三篇是《静虚村记》,登在《文学报》上。第四篇就是登在近期《散文》上的《入川小记》。

《入川小记》也是小字,却破例在灯下细读了。

说句真诚的话,读贾平凹的散文,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享受。再说句请作者不要见怪的话,也是一种消遣。

我不大喜欢读,更不喜欢看那些“紧张、火炽”的,或者“香艳、肉感”的文艺场面。因为不喜欢,我就常常认为,这些场面,都是装腔作势的,虚伪编造的。避之惟恐不及,就像走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使人不愉快或者厌恶的事物一样。

我常常想,人类是从山林里发源的,带有喜爱自然的天性。我曾对人讲,如果把一只新捉来的山雀,笼装挂在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不上两天,它就会无疾而终。这当然是我的杞忧,因为繁华的都市生活,正在以其宏大的物质力量,吸引着大量原来生活在山林里的人。

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美,我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就像离开了大都市,又从容漫步在山野乡村的小道上了。在这种小道上,我闭上眼睛走,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吹来的风,是清新的,阳光是和暖的,仰头彩云浮动,俯视芳草成茵。行路人即使忍饥挨渴,摩顶放踵,他的心情也是平静的,没有任何哀叹和怨言吧。

然而,自然的天地在逐渐缩小,物欲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比重越来越大。人口的密度越大,道德的观念越薄。这是不用做什么实验,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为了寻求一种安宁身心的机会,不期然而然的,我遇到了贾平凹的散文。

有一位同志曾经好心的从北京写信告诉我:“贾平凹近来的散文,哲理多了,生活少了。”我复信说:“有这种现象。你是否写篇文字,和他讨论一下,促使他考虑呢?”另外我说:

“年轻人喜欢上了什么,他总要热中执著一个时期的。过后,他也许就会改变一下航道。”说这种话,已经是去年秋季的事了。那位同志,出于慎重,也没有写什么文章。

当然,例如写大雪的那篇,还有写古槐的那篇,哲理是多了一些。但像近来写的《静虚村记》和《入川小记》,其中就没有什么“哲理”,累累挂满枝头的,都是现实生活。

以这两篇散文而论,他的特色在于细而不腻,信笔直书,转折自如,不火不瘟。他的艺术感觉很细致,描绘的风土人情也很细致。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注意含蓄,引人入胜。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这自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

他有些散文,在细致这一点上,好像受了泰戈尔散文的影响,这是可能的。在艺术感觉、作者用心上,时代不同,生活各异,也是会有相通之处的。但是,总的看来,他的散文是中国传统的,是有他自己的特色和创造的。最突出的就是《静虚村记》和《入川小记》。

他的创造在于:用细笔触,用轻淡的色彩,连续不断地去描绘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习见,而易于忽略的心理和景象。

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

他的文字,于流畅绚丽之中,略略带有一种山野朴讷的音调,还有轻微的潜在的幽默感。以这样的文字,吸引读者,较之那种以高调门吸引读者,难度更大。但他做到了。当然,在文字上,有些地方,还可以推敲,还可以更考究。

在这两篇之中,我尤其喜爱《静虚村记》,我认为这是一篇更完整,更格调一致,更自然,更有现实意义的散文。

过去,我确实读过不少那种散文:或以才华自傲;或以境遇自尊;或以正确自居。在我的读书印象里,残存着不少杂质。贾平凹的散文,代我扫除了这些杂质,使我耳目一新。

当然,就像我最喜爱的这篇《静虚村记》,如果给它推算一下命运,也可能得不到多少选票,不能引起轰动。(好在作者著作宏富,我推算错了,也不妨事。)因为这不是一篇大富大贵的文字,而是一篇小康之家的文字。读着它,处处给人一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光亮和煦,内心幸福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足以表现我们的伟大时代的祥瑞之作。

1982年4月7日晚,大风降温,披棉袄,灯下记。

作文五:《贾平凹散文的特点》1900字

贾平凹散文的特点

一、细腻悠长,令人寻味。他的笔法如电影镜头,推、摇、拉,一个个镜头将美景逐一展现。《商州又录》是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他共分11个段落,这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方式散漫、随意,但其笔调细致,就像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这段中的“红”、“绿”、“瘦”营造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意境,不得不让人细细地去品味。贾平凹善于运用拟人、通感的方式传递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静虚村记》便是他的一篇散文佳作。回归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是贾平凹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为了达到自然与人融合这一境界,贾平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带有古典神韵的画面。静虚村远离“繁华”、“热闹”的城市,是一个“清静”的地方。与自然的接近使这里人们极易受到道家“知足观”的影响。他们是山野村人,住着茅屋,却并不觉得“寒酸”;他们喝的是粗茶,吃的是

淡饭、一个个却坦然地端着碗“一律集在巷里,就地而蹲”地吃喝。恬淡超脱、适意自然便是静虚村人最高的人生哲学,他们“厚诚”、“几乎近于傻昧”,其实,这些平凡到极点的山民都是真正的“智者”。他们的脉搏和着山山水水的心律而跳动,自然,赋予了他们一切,也昭示了一切。在《静虚村记》中,一草一木,一石一屋,都可见出人的心灵的投射。

二、具有哲理意味,极富情致和个性。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例如《丑石》,贾平凹在写“丑石”时,可看出他对于丑石是有感情的,他在用他的感情来述说哲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看起来像一篇叙事散文,但实则是一篇哲理散文。我们生活中缺乏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哲理寓意不是从长篇的大道理中说教出来的,而是简单地从一个小小的生活故事中传达给人们的,这样的“哲理散文”看起不恶心、不作呕,很舒服。平平谈谈才是真。看多了那种“大鱼大肉”的散文,来点“清淡小菜”很让人胃口大增。

三、语言平实、朴素、大气,善用白描手法。贾平凹是个注重语言的作家,他的语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言”。贾平凹早期创作即十分重视语言的运用,他认为好的语言的标准一是充分地表现情绪,二是和谐地搭配虚词,三是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如《闲人》中,“闲人是

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性格开朗豪爽、爱打抱不平的人,他够哥们儿义气,傲慢、还有点玩世不恭”。对闲人日常生活,结识朋友的描写,就仿佛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立在面前一样。就“„喂,哥们儿!‟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但却要表现一种风度”。就这样一位人物被贾平凹描绘得让人又喜又恨。他没有用什么过分的辞藻来堆砌,他就用一种平实的笔调来叙述,不刻意美化,也不蓄意丑化。《静虚村记》中对农村生活的抒写也是极其平实的,没有矫揉造作的笔触,那样恬静的生活已经是最好的说明,无须加上不真实的花边。贾平凹靠白描传神,构筑起一个朴素恢弘、沉稳深邃的艺术世界。如他的《延安街市记》对街市上买卖场面的描写“买卖起来,价钱是不必多议,秤都翘得高高的,末了再添上一点……临走,不是买者感激,偏是卖主道声„谢谢‟”,寥寥几笔,便把虽已走进市场仍不脱农民本色的陕北“生意人”的那份厚道和淳朴勾画了出来。写得尤其精彩的,是街市一角蹲着的两个一边吃着自家带的馍馍一边谈论着儿女婚事的老人。请看面部细节的描写:“没牙的嘴嚅嚅着,脸上的皱纹,一齐向鼻尖集中,嘴边的胡子就一根根乍[1]起来”,说到开心处,“常常就仰头笑喷了唾沫溅出去,又落在脸上”,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那神情、那心态不都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吗?

走进贾平凹的散文天地,我们似乎踏进了一片原始森林,风景绚烂,色彩缤纷,有一种野性的神秘和古朴的韵味,其中的山水花草,无不

涂抹着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色彩。读他的散文,常常会被一种不可捉摸的谜性情绪所困扰,无法明确而清醒地把握其主题和内容。他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人、事、景都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感觉色彩,有一种别样的风韵深藏在字里行间。

作文六:《贾平凹散文的商州情结》4800字

摘要 贾平凹的故乡隶属于商州,其故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是贾平凹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基石以及文学创作的根源所在。贾平凹以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对商州故里的钟情,在其创作的散文中把商州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等与作者对商州那份独有的“情”和“爱”进行心灵的交融,向人们展现了商州独特的人文地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贾平凹内心深处对商州故里的眷恋及他对自己心灵精神家园的向往。

关键词:贾平凹 散文 商州情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贾平凹作为中国文坛上一位大师级的文学家,从其20世纪70年代在当代文坛中崭露头角开始,就成了人们瞩目的热点,他的叛逆性及其超乎常人的思维,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引发了中国文坛的一次又一次的“地震”。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鬼才”,他以其独特的思维意识、超前性的创造意识以及其旺盛的创作力,造就了这个特立独行而硕果累累的“常青藤”,同时也奠定了贾平凹在中国当代文坛及世界文坛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贾平凹创作的《月迹》《商州三录》《闲人》《秦腔》等一些优秀散文作品集的出现,夯实了贾平凹在中国散文界大师级的地位;其创作的大多散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对商州故乡的眷恋,贾平凹通过这些散文作品对农村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做了理性的剖析,通过对商州乡土风情及各色人物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的描写,放眼于中国农村的风云变革,于是,在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中,作者通过其对商州的情结用鬼魅般的笔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二 贾平凹散文中的商州情结

故乡是一个人放飞梦想的地方,也是一个人苦累时的避风港,对故乡的依存让一些优秀的创作者走向了辉煌。美丽的湘西让沈从文魂牵梦绕;白鹿原北坡根下有陈忠实最初的梦想;老北京西城小杨家胡同承载着老舍的苦与痛。同样,山绿水清的商州也成就了贾平凹,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根源,更是促使作者文学创作的不竭动力、是其心灵固守的精神家园。通过对贾平凹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四十年的散文作品创作的研究发现,其散文作品中突显着其商州情结,贾平凹创作作品始终把商州情结作为审视其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表现其文化底蕴的重要创作思维方式。

1 对美与丑、善与恶、文明与愚昧的赞美和批判

商州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勤劳、质朴、灵秀的商州儿女;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让商州文化既有北方文化的豪放与粗犷,又不失南国文化的轻盈与灵秀。贾平凹通过《商州三录》《守顽地》《爱的踪迹》《我是农民》《静水深流》等一系列的散文作品集向人们展现了商州人的淳朴善良、美丽和丑陋等;在《商州三录》的第一部《商州初录》里,作者用厚重的笔法写出了商州人的质朴与纯洁,其心灵纯洁得像清澈的山泉,在他们心中永远是坦坦荡荡,没有丝毫的杂念。《我是农民》里,作者通过对青春的冲动,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以往土著知青、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种特殊的情怀。贾平凹通过一部又一部散文作品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可敬、可爱的商州乡村人物,作者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及价值取向向人们诠释着自己的思想。在《守顽地》《我是农民》《静水深流》等一些散文诗集里,作者对商州的美丽进行了颂扬、对善良进行了歌唱、对文明给予了肯定,同时他也对一些人性的贪婪和凶残进行了揭露,也对那些丑陋的习俗及行为进行了血淋淋的批判。

美与丑、善与恶、文明与愚昧充斥着整个商州,贾平凹对商州农民的美丽、善良和乡村文明进行了由衷地赞美;同时对丑陋、邪恶及愚昧用带着良知的责任感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贾平凹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学创作向世人呈现了商州人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些作品如同镜子一样让很多人看见了自己。

2 对商州故里山水的眷恋情怀

商州——贾平凹的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情结,这一切都来源于童年时代对其一生的影响,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贾平凹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商州人,商州拥有肥沃的土地供他汲取充足的养分,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更是他守护心灵的精神家园。贾平凹对商州有着独特的故里情怀,因此,他对商州的爱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也无处不在;在其创作的《商州三录》《平凹游记选》散文集中,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其创作的散文集中写出了商州的贫瘠,但是却不失美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商州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清新,一山一水都显得那么的灵秀而沉静,那里的人就像沙漠里的一掬清泉,那么的纯洁、可敬、可爱……

20世纪70年代从贾平凹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其散文中所描绘的故乡的明月、清泉、山石及其商州的一草一木都是贾平凹心灵情感的一种寄托,贾平凹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其空灵的手笔书写着自己对故乡山水及乡村生活的眷恋,这是贾平凹脑海中一种“爱”与“情”的永恒。在《商州三录》《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一些诗集里不但对商州山水进行了描绘,还对商州的乡土民俗风情进行了详实的描写,作者从不同视觉对商州的人或物进行了传神般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商州故里的眷恋情结。

3 对农村生活及思想变化的由衷赞美

贾平凹的初期创作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中国文化还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农村发展更是缓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强劲的改革东风吹遍了我国的各个角落,私营经济、土地联产承包等一系列的农村改革让商州这块相对偏远却不失荒凉的土地焕发了生机。贾平凹凭借着作家独特而敏锐的文化嗅觉,用热情和欣喜的目光欣赏着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怀抱对商州故里的热情及对商州乡村农民的“爱”,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文学,对这些农村变革带来的变化给予肯定的同时也给予了极大的赞美。在贾平凹《抱散巢》《坐佛》《月迹》等散文集中,就显现了一些商州农民敢于冲破传统守旧思想的约束,凭借农村人固有的诚实、执着以及对大都市生活的向往,走出了农村、走出了大山,并在其他同乡嘲笑声中坚强地走了过来,成就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新时期的农民。贾平凹通过这些散文作品描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新农村的变化,对当时社会大变革给农村带来的阵痛做了详尽的描述;同时,贾平凹也用激情、乐观的笔触对通过阵痛、裂变后的新农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对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物质的提高及精神文明的进步进行了由衷的赞美。   三 贾平凹散文商州情结难以舍割的因素

贾平凹创作的散文作品中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商州情结,在其创作的《人迹》《说话》《世界华文散文版——贾平凹卷》《走虫》等散文集中都流露出贾平凹对商州乡村的眷恋,并为乡村的衰败自然地流露出对乡村的惋惜及伤感,同时以作家的审美视角和对商州独有的钟情,用厚实而空灵的笔墨对自己心灵的精神家园进行了理想化的构建。

1 贾平凹情感世界的对立与社会发展的因素

贾平凹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商州丹凤县棣花镇,商州地处秦岭南麓,其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影响着人们交流方式及其语言和文化,这也对贾平凹文学作品的创作思想和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贾平凹从出生到其专业文学创作时期历经了“十年文化浩劫”,其思想也深受其冲击。从20世纪70年代到如今,贾平凹这三十多年来的创作历经了我国从闭关自守到改革开放的巨大转变,我国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私有经济、土地联产承包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入到了农村,并让农民脱离了贫困状态,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信仰与追求,贾平凹也把农村的民生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自己思考的主题。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改革也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弊端。从贾平凹近期创作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作者眼中的农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把社会的进步性体现出来,但现在的农村确实是变了。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不再是贾平凹心目中的记忆,从其散文作品中可以发现,贾平凹更多是对当前农村精神文明的忧虑。贾平凹现在创作的作品与早期创作的作品相比,就是对改革后农村人的精神状态有了更深入的描述和思考,这些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情感思想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其社会的发展对人们价值取向、伦理道德以及情感思想等也有着强大的约束力;作者通过《闲人》《贾平凹人生小品》《如语堂》等散文作品把这些对人们的担忧及其农村人这些精神疾患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商州故里是贾平凹心灵守护的精神家园,作者曾说过自己是都市的“乡下人”,农村人强烈的自尊及自卑情感让贾平凹既有对城市征服的欲望,也有对大都市生活的倦怠和迷茫,同时,贾平凹内心也有对商州故里的眷恋和守望。

2 贾平凹精神世界与艺术追求的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文学界等一些知识分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着“孔乙己”的清高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渗透,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和本位有了新的认识。贾平凹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作家,其思想与时俱进,同时作者精神世界里也有着强烈的叛逆;贾平凹在用文学的手笔描绘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的同时,处于对商州故里的眷恋又极力守护农村的质朴、善良、纯洁。贾平凹曾说:“商州成就了我,商州也成就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在贾平凹的眼中,商州故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生命之源,他对商州的变化始终关注着,他喜欢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更尊重商州故里的情感和智慧,这些都是贾平凹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贾平凹创作的作品中凝聚了他全部的智慧和情感,他用自己的心理历程和情感世界传递着对商州的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贾平凹创作的散文作品中可以发现,作为作家的贾平凹也有着“兼济天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怀抱“兼济天下”的梦想和对艺术的追求,贾平凹的忧患意识及对现实敢于批判精神在其作品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在其创作的《四十岁说》《红狐》《敲门》等散文集中,可以看出作者情感世界的困惑与无奈,这和作者“兼济天下”的责任感的思想一起成就了“鬼才”贾平凹。贾平凹创作的作品中有对商州农村的留恋和赞美,对山村文明的忧虑以及对大都市文明的批判和思考。

3 贾平凹对商州故里的眷恋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贾平凹生于1952年的商州丹凤县,建国初期的农村非常落后,“浮夸风”“大锅饭”等让农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随后又经历了“十年浩劫”,贾平凹的童年、少年、青年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度过,并给贾平凹一生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源于自己的出身及童年到青年的种种经历,这让贾平凹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对农村的现状及农民的辛酸和无奈描写得淋漓尽致。贾平凹的少年成长时期正处于“十年浩劫”时期,这让贾平凹尝遍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同时也磨练出了他坚强的斗志;凭借着对艺术的一种诉求和对命运的抗争,终于成为大都市中的一员。贾平凹的记忆中最多的就是商州故里,在其生活和奋斗的时光里,商州故里的传统文化很自然地融入到贾平凹的骨子里。贾平凹通过《商州三录》《我是农民》等一些散文作品把其思想做了充分的展示。

注: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中心项目,项目编号:SLGH1229。

参考文献:

[1]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三卷),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2] 叶君:《〈家园之思〉——论贾平凹90年代之后的乡村叙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 郭春林:《在批判的困境中选择——贾平凹文化批判的视点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

[4]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5] 雷达、梁颖:《贾平凹资料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 叶君、岳凯华:《贾平凹——90年代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作者简介:袁栋洋,女,1978—,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水文化中心。

作文七:《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点》4700字

贾平凹的散文很复杂,是“大散文”。2000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贾平凹的散文集《平凹散文》,这本文集是精选本,由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主编,贾平凹写了自序,他比较满意,并且“企望这本选集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欢。”另一本是《贾平凹文集·闲澹卷》,由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编选,也是深得贾平凹认可的。以上两本书,基本上代表了贾平凹散文创作的特色和风格,我们现在就这两本书,来品评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应是具有较大的准确度的。  在这两本书里,贾平凹的散文分为自然篇、玩物篇、纪游篇、世相篇、人物篇、往事篇、谈艺录、序跋篇等。基本上容纳了贾平凹散文的题材和体裁。  贾平凹散文最大的成就,是儿童文学散文,他的其他散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儿童文学散文的影响。在儿童文学散文的创作中,贾平凹取得了如下一些特色:1、小说式写法,充满童心,酿造意境童心和意境,都是贾平凹刻意的追求。《丑石》是贾平凹写得较为成功的一篇儿童文学散文,这篇散文,被选进平凹散文的多种选本和中学教材中,充满童心,语言单纯,用的是口语。文章用儿童的、世俗的眼光写对一块“丑石”的认识过程,“丑石”已经存在几百年,它极不规则,不能垒墙,不能铺台阶,不能制石磨,大家都咒骂它嫌弃它,它很“丑”。然而有一天,来了一位天文学家,方知道它是一块曾经补天,发过热和光的极为有用的石头,被天文学家车走。由“大丑”而变成“大美”。作家欲扬先抑,写美丽的月亮,反衬丑石之丑。那种“丑”,是世俗眼光看来的“丑”,不是真“丑”,是人们眼睛中误认的“丑”,而它的美,是脱俗的美,是大“美”,超脱世俗眼光才能看到的美。作家由形象出发,阐发哲理: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作家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意脉贯串着童心,写法是小说式的。这篇散文,显然受了许地山的《落花生》的影响。《月迹》写孩子们观赏“月亮”,寻找“月亮”,谈论“月亮”的事情,表现了孩子们爱美、求美的童心。“月亮”既是具体的物象,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文章展示生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这篇散文,也是儿童散文,小说化的叙事描写,充满童心,单纯中寓丰满,实中求虚,扬溢着雅淡的诗美。由上可见,贾平凹的散文,往往通过小说化的情节、细节的描写、编织,组成渗透着感情的疏淡的意象群,从而构成有着散淡情味的意境。2、留空计白,温淳含蓄。贾平凹曾经很欣赏唐朝刘禹锡写的《小石潭记》这篇散文,他认为刘禹锡在文中没有提到“水”字,但通过鱼的各种形态的精妙的描写,凸现了水的清、静、多、柔。他认为,写散文,文字不要太满,要适当虚写,留下空间,象绘画一样,留下空白,这是不画之画,要计白当黑,运用到散文写作上,就是着眼于不写之写,靠雅淡写来,暗示不写的意味。《风雨》便是具有这一特色的散文。这篇散文,通篇不见“风雨”二字,却对风雨中的各种景物作了精细的描写,逼真而生动。乍一看来,它欠缺感情,也没有哲理,纯粹是对景物的描绘,但实际上它是以动写静,写出了一种心游自然的虚静情绪。《静》这篇散文,单纯朴素,写作家与妻子在湖中游玩,写景也是精细的,单纯中寓着丰富的虚静之情,这是老庄的情趣,使散文显现着温淳含蓄的美。但是,我们也同时感到,这种散文,含蓄的都是玄而虚的情绪,是平和稳定的心境,不容易引起情感的激动。与《丑石》、《月迹》这类含蓄着意味、寄寓哲理的散文相比,其思想、人生却相对平淡、弱小得多了。《一棵小桃树》表面上写小桃树经历风风雨雨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苦难、贫弱,然而却盼望幸福、追求幸福的生命的象征。在这里,湿漉漉地散淡渗透着,作家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温情,折射着人性之光。《云雀》是充满童心的凌云之歌、自由之歌,是对自由、生命的颂赞,这篇散文的主题具有暗示性,鸟儿失去自由,渴望自由,当它再得到自由时,却又依恋那安逸的、丰衣足食的生活,感到失去自由比自由飞翔更好,因为安逸享乐比自由觅食好得多,这是生命的悲歌,人性被扭曲的悲歌。3、雅淡自然,讲究气韵。平凹的散文,除了较少的篇章,一般都不需要那么深刻的生活感受。他寄情山水,寄雅淡情绪于景物,寓平和禅趣于山水。他超然物外,置身事外,显示一种高逸的风采,却与人民的疾苦相脱离,与时代的潮声相隔膜。他以老庄的“无为”作有为,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比起那些勇于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终生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把文学当作自己生命的独特存在形式,或把散文当作反映人民呼声和真理的发言的载体的伟大作家,贾平凹当然不能望其项背,要渺小得多。他早期的散文《初中毕业后》、《我的小学》、《祭父》尚有有对社会苦难的反映,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尽管反映的多半还是自身的生活,但与底层相一致、同呼吸,有时代脉搏的跳动。但自成为职业文人、专业作家后,平凹的散文已没有生活苦难的颤栗,只剩下老庄的情怀,名士的风采了。即便是《商州又录》那些影响较大,被评论家恭维太多的散文,也只是特定的地域、风俗、人情、景物的记录,缺乏对邪恶的鞭笞,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是,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即便是贾平凹不能算是一个伟大作家,以他扬扬洒洒的散文作品的庞大数量,为雅淡自然这一派的散文的文体的延续和发展,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散文,似乎在不明显的雕琢中,透着一种雅淡的气韵,一种虚静的人气,如平和的流水,平平稳稳的流动,没有起伏汹涌,更没有急滩惊雷声,但那种平平静静的气韵,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4、语言简朴,多用口语 平凹散文的语言,主要是口语。他的语言,是在说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一种陕西高原、商州山地的气息,从书面吸收的语词,都融化、渗透进口语里去了,他不象有的语言大师一样,语言的成份、修养、来源是极其广博、芜杂的,他是简单、朴素、单纯的,明显的以口语作文。这跟贾平凹起初写儿童文学大有干系,以致于连小说也是使用了这种语言。这种语言,通俗、明快,成文也快,因而促成了贾平凹惊人的写作数量,他比较注重在描摹事物情状时,动词的运用,甚至连形容词也明显地有了动词的特征,或把形容词活用成动词。他的动词,准确、丰富地状物、写人,描绘精细,传神灵动。他还很注意重叠词的运用,这些重叠词,有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是自造的。试看:  例1、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  例2、它(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  ——《小桃树》  例3、我是多么地荒芜。  例4、窗的玻璃上有一张很俏的脸,仅仅是一张脸,在向我妩媚……我一招手,她便含笑,倏忽树叶般地飘过来……她站着成了一枝柳似的。  ——《红狐》  从以上划线的例子来看,贾平凹积累的动词很丰富,甚至可以说,成了他的文字的主要力量,喜用叠词,跟写儿童文学也是关系密切的。但是,从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来看,跟鲁迅、老舍等大师来比,贾平凹的造诣还不高,相对逊色,这些大师从古今中外和民间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乃至修辞方式、句法、炼字造意等方面,均有不凡的创造。  贾平凹的成人散文,除了儿童文学散文的特色外,还有一些特色。  一是取材自由,关注日常生活。他的散文题材,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和禁区,什么都可以写,这跟他的专业作家身份和名士风度的追求有关。关注日常生活,随意作文,伸手拈来便是题材,在“雅淡”的旗帜下面,一切平常事物,无奇、无趣、无味、无深刻的思想,都可以作出解释,罗致进散文里。  二是文体自由,近似杂记。他早期的儿童文学散文,如《丑石》、《月迹》等,虽还有雷之弊,却还讲究委婉曲折的小说化构。但到了后期,随着声名日炽,在“随物赋形”、“不讲结构的结构”的幌子下,想到就写,见到就写,几乎是清一色的平面铺排式结构,缺乏匠心,这样的文体,是高度自由的,近似杂记,很显然,受了《容斋随笔》等散文的影响。他的散文,有对风物、古物的文化摹写,如《陶俑》、《壁画》、《古土罐》等,有对世相的谈论,如《名人》、《闲人》、《弈人》等,有对生活中人和物的论证,如《关于女人》、《关于父子》、《说孩子》等,有对人物的叙描,如《我的老师》、《天马》、《哭三毛》等,有对往事的回忆,如《我的小学》、《西大三年》、《我的诗书画》等。然而,不管这些散文有多少分类,它们都结构雷同,都是平面铺排式,不讲究建筑术,有多少材料堆砌多少,有多少情感释放多少,虽也有贯穿始终的文气,但结构却是单调、乏味、雷同的,难以使人有登山揽胜,峰回路转的感受。  贾平凹的散文,成功之处令人羡慕,其中的失败之处亦不容忽视。他在散文创作上的失败,主要有三。第一是选材不精,粗制滥造的作品太多。他什么都可以写,浮光掠影的也写,反映平凡的生活,能够以小见大的很少。本来,散文应有广义、狭义之分类,广义的散文是大散文,狭义的散文应指的是与小说、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无论怎样自由,起码要有语言艺术、和思想力度或情感力度。吃专业作家饭的贾平凹,更不能对自己降低标准,率尔成篇。而贾平凹却把凡是写出的字都拿去发表,甚至堂而皇之地把毫无文采的讲话稿拿到《人民文学》刊登,这就有点故弄玄虚、愚弄编辑、读者,粗制滥造,不知自爱了。试想,他创作时间不长,只有十来年,却有一千多万字的作品,这其中的精品能有多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国近年来散文大解放,其中的精品可称琳琅满目,但大量的泡沫式散文,泛滥成灾,随处可见,不能否认,这其中没有大名人贾平凹的影响。第二是思想一般化。尽管贾平凹曾经说过,要关注日常生活,反对尽写些名山胜景,并认为,写散文“要虚,虚怀天下风雨,你便有源于高度的自觉,而不限于就事论事;要静,静观自然万象,你便有精于其道的自信,而不溺于俗艳浮华。(注1)”但他的“虚怀天下的风雨”,采取的是老庄式的“无为”的人生态度、名士式的玩赏风采,缺乏的是对社会的关怀。对于散文创作中的“思想”,贾平凹曾认为,把思想留给哲学家去考虑吧,作家要做“文体家”。以这样的观念为指导去创作,贾平凹的散文缺乏的是思想的力度,它肤浅而空虚,雅淡而不深刻,平和而少启迪。贺雄飞评论说:“我将中国人文人分为四种类型:休闲文人、腐朽文人、进步文人和反动文人。所谓‘反动’,乃‘正动’的反义词,凡追求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科学、人性、理性、智性的文人乃‘正动’文人,其文能推动历史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即‘进步文人’。” 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文人是休闲文人,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发些无关紧要的牢骚。目前较活跃的余秋雨、贾平凹是腐朽的文人,王朔、柯云路、梁晓声等则是‘反动文人’,中国散文界的现状,大抵如此。”(注2)鲁迅也说过,“从喷泉里喷出的是水,从血管里喷出的是血。”一个伟大的作家,应从思想上追随人类的进步事业,关心民生疾苦,做人民的代言人,做真理的发现者和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贺雄飞把躲进纯艺术圈子的贾平凹称作“腐朽文人”,也自有其道理。著名散文评论家林贤治认为,贾平凹后来把他的人生根据地移到了故纸堆上,研究张艺谋,怎样建立个人的风格,而决计以奇巧取胜,他发现了虚静,发现了“性、怪、力、神”,他大谈老庄、玄学、禅学,称是“气功思维法”,强调意念作用、灵力判断,已经走到病态的路上去。他鄙夷“政治性强烈”,欣赏苏东坡是潇洒率直,不扣一格作文章的作家。其实,他所取的只是东坡受道家影响的一面。“苏东坡其实是一个政治家,倘若舍弃关怀社会的热情,剩下的是什么呢?”因此,林贤治根据福克纳的理论断言:“贾平凹是一个在阴影下写作的作家。在那里,光愈来愈暗。(注3)”这些评论,确实切中了贾平凹散文创作的本质。第三是结构少变化,语言单调呆板。这些观点前面已经论及,此处不在重复。

作文八:《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12800字

中 文 摘 要

贾平凹的散文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向传统文化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充分发挥自身天赋,融会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的成功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为新时期本色派散文的美学大厦添砖加瓦,他的散文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读起来耐人寻味。

本文主要从贾平凹散文的思想风格,语言艺术,细节艺术和审美类型来阐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艺术特色;思想;语言风格

目  录

言 „„„„„„„„„„„„„„„„„„„„„„„„„„„ 1

一、 富有个性的思想风格„„„„„„„„„„„„„„„„„„

(一) 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生

活„„„„„„„„„„„„„„„„4

(二) 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

(三) 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四) 流溢着哲理思想„„„„„„„„„„„„„„„„„„

二、 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 朴素中见真情„„„„„„„„„„„„„„„„„„„

(二) 朴素中蕴哲理„„„„„„„„„„„„„„„„„„8

(三) 朴素中含幽默„„„„„„„„„„„„„„„„„„9

(四) 朴素中出诗画„„„„„„„„„„„„„„„„„„10

三、 精妙入微的细节描写„„„„„„„„„„„„„„„„„„

10

四、 丰富多样的审美类型„„„„„„„„„„„„„„„„„„

11

结 论 „„„„„„„„„„„„„„„„„„„„„„„„„„ 12

注 释 „„„„„„„„„„„„„„„„„„„„„„„„„„12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蔡海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级  汉语言文学0941001258583)

指导教师:黄芬香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实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其小说创作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形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

贾平凹散文取材自由,关注日常生活,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近似杂记,不同的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异彩顿生,实为创造界的奇才。他的创作内容十分丰富、广博浩瀚,包罗万象,五彩缤纷。贾平凹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向传统文化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充分发挥自身天赋,融会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的成功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为新时期本色派散文的美学大厦添砖加瓦,本文主要从贾平凹散文的思想风格,语言艺术,细节艺术和审美类型来阐述贾平凹散文的艺

术特色

一、富有个性的思想风格

贾平凹散文无论在视角,结构,意蕴和哲理上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富有个性的思想风格。

(一)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生活

贾平凹从开始写散文起,就能从另一个视角来发觉人性中的美妙的东西,同美丽的心灵和辉煌的理想去编织出绚丽的生活花环,以丰富的内心情感轻拨着读者的心弦,使主体和客体的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月迹》中这样写道:“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她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我们又抬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平凹这时期的散文显示出了生气勃勃的思想和解放个性的风格,他自由自在地抒写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充分表露自己的个性,情随事迁,心无旁骛,偶有感慨系之。

在贾平凹散文里,作者通过笔锋来展现自己所处年代的生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及讲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他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率真自然的生活意境美和意趣美,透过敏锐的观察力来写平常人生的微妙情绪和意趣,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使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 [1]

(二)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

贾平凹散文里的散文数量虽多,但读后没有千篇一律的雷同感。散文篇幅虽短小,但布局非常巧妙,绝不平直僵化。贾平凹说:“散文最讲究严密的结构,但却来得轻轻松松。” 这是因为贾平凹虽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文章的结构形式,但又能在不刻意中创造出严密多变的文章结构。

首先,文章内部结构灵活变化。作者从一开始就着重于紧扣读者的眼球,似将读者慢慢引入一道道迂回曲折的画廊中,令人时有惊喜的发现,给人一种越读越想往下读的吸引力。如,在《访兰》中,作者采用了“峰回路转”的铺设。先写父亲从山中挖野兰回家培栽,引来众人玩赏,父亲因此而愠怒,不再挖兰,为一伏笔;“我”感到奇怪,问个中缘故,父亲不肯说出,又添一疑;父亲带“我”去访山,“我”欲挖兰,却被父亲制止,又令人困惑。知道最后,父亲与“我”谈兰,才揭示谜团。这种层层铺设的结构富有张力,时时吸引着读者深入探究。

其次,文章外部结构形式多样。从文章外部看贾平凹的散文结构,可谓不同篇章的结构呈多元化状态,更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作者的散文有的以时间为序安排结构,如《一匹骆驼》,线索明晰,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有的采用时空交错的网状结构,如《关中论》;有的采取欲擒故纵、卒章显志的结构形式,

如《丑石》;大多记游作品则以旅游行踪变化为构架,如《走三边》《入川小记》,使得行文有条不紊,井然有致。正是由于这些多变的结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让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就像在鉴赏由不同风格式样的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处处新鲜,时时不同。

(三)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贾平凹通过描绘秦汉文化环境中特有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展现出来自民间的美好人情,以一种清新,淳朴的笔调营造出一个具有诗意美感的艺术世界。对他文学作品中秦地民俗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陕西人淳朴、善良、忠厚、直爽的性格,同时也蕴涵着保守、固执的性格。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无不充满着对秦地及其人民的深厚的热爱。这也正是他创作的内因和动力之一,他肯定希望把自己热爱的这块土地展示给读者和更多的人,使人们认识这个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的地区。贾平凹对民俗的浓涂重彩,是率真的,是直奔主旨的。我们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了丰富的民俗内容,各类民俗事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这些正是秦地民俗的真实反映,是来源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创作。后期的散文也是以此为主线,逐步走向厚重,朴实,雄浑的风格,有一种对社会和自我大有意义的民族精神,如他的代表作《老西安》。他描写商州的那系列性的散文,如《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三录》,还有《在米脂》、《走三边》之类,像沈从文笔底的湘西,美得让人忘怀流连,其风物与民众,原始而淳朴,山人都过着安详宁静的生活,桃源诗般。连偶尔涉笔到的、掩盖不住的苦涩和灾难,都被作者填满的诗情画意抹平了。对民俗内涵的描摹与开掘是贾平凹探讨民族文化与心态、表现创作的“民族的味”的一种尝试。在陕西这块土地上,有着几千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由此孕育出的民俗,在贾平凹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民族风俗积淀折射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与文化心态。

(四)流溢着哲理思想

哲理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文学作品中的哲理是作家对宇宙、社会、人生思考的结果。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体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性,可以满足读者的认知欲。然而,文学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哲理表达不同于哲学家抽象的理论演绎,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阐发方式。文学作品中的哲理阐发,最佳的境界是既能给人以理的启迪,又能给人以趣的愉悦,是理与趣的完美统一。

贾平凹的散文在抒写自我情性、描写社会山水之外,常常归穴为一定哲理的阐发,凝聚了他对生命、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感悟与理解,闪射出理性的光晕,同时在哲理阐发上又十分注重艺术方式,具有很高的审美趣味。

首先,其哲理阐发带有强烈的自我主体色彩。贾平凹散文的哲理阐发,不是搬用现成的抽象的哲学论断和政治论语,而是作家个人对于社会、人生的独到感悟和敏锐思索,因而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建国以后在相当长时期内,散文创作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创作一样,受制于政治的情况十分严重,从而导致散文创作缺乏个性、思维僵化。真正的哲理在文学作品中已失去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不敢或不屑于表现“自我”的主体意识,个性化创作被看作是个人主义,个人的思想只能服从于社会政治。贾平凹是新时期散文创作的领军人物,也是新时期最早觉醒的一代中青年作家,敢于冲破思想的束缚,高举张扬个性的大旗,勇于开拓,力求重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反思观照人类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积极探索新的未知领域,

试图确立以自我主体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强调主体意识对认知客体的融合,表现出强烈的内向型、个性化特征。他的众多散文作品大都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自己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精微独特的感悟、认知,不刻意牵强,不随意拔高,并力图避免从政治层面进行定位。同样是兰草,他鄙视“供人玩赏”的盆栽兰草的“媚俗”,欣赏“不为被欣赏而生长”的野兰的“纯”,“它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最终归结到做人的品格人“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兰草》)”。这些感受,“并非现成哲学结论的形象性注脚,并非美文写成的讲义,而是出自作家的特异感受和体察生活所获得的独到见解[2]。”这种感受融入了作家的独特的心灵体验,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对于他来说,一颗露珠,一粒砂石,一弯月亮,一叶兰草,一瓣落英,都可以找到一定的美学含义,都可以找到一定的哲理诗情和哲理[3]。”

其次,哲理与具象的完美统一。贾平凹散文的哲理阐发,并非空泛的抽象的议论,亦非简单地对生活进行图解,而是融哲理于鲜活的具象之中。因此,“它的价值重心常常不在某一结论的终点,而在于引发这一结论的艺术过程。这个艺术过程是属于作家个人的,那些极富韵致的、为阐发哲理而蓄势的闲笔,其审美价值是远远高于那些给人所共知的普遍见解做图解的散文的[3]。”这一特点在他的散文中尤为突出。他善于托物喻理、因事说理。他凭着一个作家特有的敏锐,能够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发人所未发,感悟出至理妙语。写他三次去华山,都因流连沿途奇草异石而未达目的,然而作者并不感遗憾:“山下都这么好,山上不知更是有多好了”,“还未上山就得了这许多好处,如何能享用得了?如今不去享,慢慢消化才是。花愈是好,与人越亲近;狐皮愈美,对人越有诱惑力。但好花折在手里了,香就没有了;狐皮捕到了,光泽就没有了。”(《三游华山》)这种蕴含着深刻人生体验的“哲理”是从常态的生活中引发出来的,不是刻意的附会,任意的拔高,而是水到渠成的点拨。贾平凹的散文总是善于给读者铺设一条峰回路转的通天小径,你尽可观览小径两侧的奇花异草、怪石流涧,而不必急于到达峰巅。待到你山重水复之时,他轻轻一点,不期然而然地出现一片柳暗花明的奇境,以精妙的譬议,打开一爿洞天,令人称奇叫绝。哲理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哲理与诗情交融,是文学艺术的至高境界,是美的极地。

此外,哲理中包含禅意,贾平凹在《读张爱玲》一文中说:“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4]这话用来概括他自己的散文也是恰如其分。因此有人称他的散文为“大散文”、“美文”,在一定角度来说,这“大”、“美”就在于他的散文“佛道气”,特别是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禅”的精神和美质:意境淡泊深远,词句朴素古拙,富有意味,同时还充满神秘感和智慧性。他从容不迫,朴实无华的述说融贯着深情,自由自在,阐发了精辟的议论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佛家那种物我两忘,清静无为的禅宗意识是贾平凹散文的重要特征。如他在《静虚村记》中写道:“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如梦,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作者在此迷恋清茶淡酒,陶情的是谈山水和月,得到的是无我两忘,进入了一个清静空幽的迷人境界,这是艺术境界也是禅定的境界。

二、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价值要靠语言来实现。贾平凹认为,写作上“语言是第一的”。与小说相比,散文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甚至有些苛刻。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既是散文的形式,也是散文的内容。小说可以通过曲折有趣的故事、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吸引读者,散文就没有这种优势。贾平凹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

(一)朴素中见真情

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它不靠故事来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示” [5]。他认为有无真情是衡量散文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好的散文无不直接地袒露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乃至人格和灵魂。认为那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真情,真情是作者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相碰撞而闪烁的火花。正是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美学原则的坚持,使贾平凹的作品无处不显现出真情美。这种真情首先表现在对故土的眷恋;“商州”这一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的行政区域,对于贾平凹来说已融进了他的精神生命里。“商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片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异常美丽,其山川走势、流水脉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乃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构成了极丰富的、独特的神秘天地。在这个天地里,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家乡的爱之深,情之切。家乡原本是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作者却说“异常美丽”,用尽美好的语言,极写家乡的富有,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真有“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味道。“商州曾经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法门„„十几年里,商州确是耗去了我的青春和健康的身体,商州也成全着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此时的商州,对于贾平凹来说,已不再是行政区域的商州,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作家的全部情感。如此看到,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已融到血液之中了。其次,作家的真情表现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读过贾平凹《 祭父 》《 酒 》《 我不是个好儿子 》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章是作家用心和泪水凝聚而成的肺腑真言。在作家群中,贾平凹对父亲的孝敬是出名的。现在,父亲去世了,他说“人生的短促和悲苦,大义上我全明白,面对着父亲我却无法超脱”。忍受巨大的悲痛,作家终于完成了《 祭父 》这篇充满至爱真情的纪念文字。“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于是作家又写出了《 我不是个好儿子 》:“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第三,作家的真情还表现在自我真情的袒露。贾平凹认为:“散文是

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掩饰,甚至暴露、解剖自己。”在无需掩饰的散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这里既表现他对生活的热情,也披露他对人世的超脱;既抒发他对美的追求向往,也吐露因美的失落而生的抑郁烦恼。无怪三毛在给贾平凹的信中所说:“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想退的感觉。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可见在散文创作中,贾平凹真正做到了袒露自己,他自然也是个重情之人,对能理解他的人、理解他的作品内涵的人,会引为终身知己。当得知三毛死讯后,贾平凹悲痛著笔,写出了《 哭三毛 》《 再哭三毛 》:“这些天来,我一直处于恍惚之中,总觉得常常看到了您,又都形象模糊不清”,“现在,我的笔无法把我的心情写出,我把笔放下来,又关了门,不让任何人进来,让我静静地坐一坐,不,屋里不是我独坐,对着的是您和我了,虽然您在冥中,虽然一切无声,但我们在谈着话,我们在交流着文学,交流着灵魂。这一切多好啊,那么,三毛,就让我们在往后的长长久久的岁月里一直这么交流吧。三毛!”多么令人感动啊!真情的袒露无遮无挡,淋漓尽致。

(二)朴素中蕴哲理

上文说到,贾平凹的散文,哲理性的感悟随处可见。在贾平凹的文章中,哲理不是对某种现成思想的形象阐释,也不是生硬的哲理说教,而是来自鲜活的生活体验。作家往往能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世事中洞悉人生妙谛,随感而发。《 三游华山 》,是充满哲理的文章,作者从三次游历华山写起,看似写游记,但最后笔锋一转,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巧妙地点出:“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知之不知才要欲知”。这种智慧的语句,在许多篇章中都可以见到。评论家费秉勋指出:“除了游记作品外,贾平凹大部分散文的结穴,都归总到哲理的阐发。”这种哲理阐发,并非现成哲学结论的形象注脚,并非美文写成的讲义,而是出自作家的特异感受和体察生活所获得的独特见解。再如:“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迟欢;于嚣烦尘世中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好读书 》)这里作者不是板起面孔说读书的好处怎样,而是与读者平等地娓娓叙谈,给人无穷的沉思。

在《对月》中,借月亮来思考人生“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到这里,作者已具有了一种超然的心态: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并且劝诫人们:活着就是一种荣幸,尽管活着有苦,但苦里面也有乐。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去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圆。作者借月亮的圆缺变幻,对人生进行思考,由月及人,饱含人生启迪,充满哲理趣

味。《地平线》道出了人生命运和理想抱负之间的关系和人生追求的意义,“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地平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颖、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在朴素自然的描述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5]

(三)朴素中含幽默

幽默是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说话》就是贾平凹的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我出门不大说话,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便羞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人有没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有‘聋哑学校’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看到这你会笑出声来,真是太幽默了,把学说普通话,比成有醋熘过的味儿,一定会让人想起酸酸的感觉。口吃的朋友竟不敢回答口吃的人的问话,想一想还真有点学问。因自己出门不大爱说话,因此就提一个印有“聋哑学校”字样的包,觉得很自在。真是既真实又幽默。

《饮者》又是一篇让人发笑的作品,“饮者一般都彬彬有礼,酒席上差不多经历三个境界,先轻声细语,再高声粗语,最后无声无语”。短短几个词,高度概括了喝酒人的神态和形态,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笑口常开》描述无数个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令人发笑的人和事:“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极感幸福,即趋而前去搭话,女子闪进一家商店,尾随入店,玻璃上映出自己衣服纽扣错位,不禁乐而开笑。”在《说孩子》中,对于那些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的人,他认为“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这一见解既深刻又独到,“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提起说她的孩子——她会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说下去”。这观察真是细致入微,语言纯熟老到,在说笑中,在幽默的闲聊之中,将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盘托出。正如评论家所说:“是天籁之音,人籁之声,极自然的流露,完全泯绝了硬做的痕迹,里边的幽默,机智,无奈,都是生活与心灵自身就有的,无需外加,浑然天成,可谓有什么话,说什么话的最佳实践。”

(四)朴素中出诗画

贾平凹说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写诗,他曾说:“诗可以使我得到休息和安怡,得到激动和发狂,使心中涌动着写不尽的东西,永远保持不竭的精力[6]。”同时他对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戏曲又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常以诗的激情和语言去熔铸他散文的美感意蕴,把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趣融于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使作者之情和客观景物水乳交融、自然和谐,形成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看其作品就像欣赏一幅画,内涵极为丰富,韵味无穷。《商州又录》是贾平

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全文有十一个段落,整篇就像是由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这里“红”“绿”“瘦”形成一个有形有色的艺术画面,营造了一个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静虚村记 》也是作者为我们描述的一幅有形有色、动静结合带有古典神韵的艺术画面。在这幅画中,形、色、声俱全。有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着的仄仄斜斜的屋舍;有浓得像绿云一样、枝叶交错的树木及持续不断的鸡鸣狗叫之声,它们构成一幅完美的村舍图。

《 月迹 》更是一幅诗情与画意相融,且富有动感的画面。贾平凹散文描写的客观景物或人文景观大多是静物,但这些静物在他笔下却是婀娜多姿,极富生命的动感。他善于运用动词和比喻,用拟人化手法寓动于静,使静态的月亮有了动作,有了形象,生动有趣。月“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月“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以动写静, 将静物写活,动静交融地写出了月迹的可爱可怜、美轮美奂。“杯酒里边果真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不仅新鲜生动,而且还极富诗情画意,“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比喻新颖。贾平凹就是善于从纷繁的事物表现中巧妙地提炼出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句,简洁生动地表情达意。一切都自然流畅,无雕琢之痕,无矫揉之态,给人朴素自然之美。

三、精妙入微的细节描写

不论是小说、散文和诗歌,生活化的细节始终是引人入胜的地方。贾平凹一直把这当作一个秘决,他说:“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故事性很强的,情节也不连贯。可细节总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就有了生气。如果你只是干巴巴地交待故事,就像冬天的树枝一样枯躁乏味,你写得费劲,读者也读得痛苦。有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一是调整了你的创作情绪,使文思泉涌,使文笔跳跃 ;二是启发读者,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为下文的展开引得神来之笔。” [7]

贾平凹的散文真实感人,细致生动,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对细节的捕捉。细节即细小的环节。细节并非细枝末节,而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它是散文的“细胞”和“血肉”。贾平凹很重视细节描写,他指出:“散文重要的还是细节,甚至比小说来得更精,来得更纯。[8]”“要注意那些细微之处。妙微精深,微的东西才往往是表现了深的东西[9]。”如《风筝》一文,写下放到乡下看管磨坊的女“右派”,自己处于遭受不公正的冷遇环境中,却去抢救一条被冰冻住的鱼儿。“那老女人正弯向站在河边的一个水洼里,努力地用石头砸着洼里的冰。冰是青青的,裂开无数的折缝。她开始用手去扳冰块,嘴角里唏唏溜溜着„„我们动手去扳,老女人却千叮咛万叮咛着小心,一直到我们把鱼放进水里,才笑了。”这一细节,真实反映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知识分子热爱生命、顽强求生、渴求自由的心理状态,从而否定了一个扼杀人性、窒息思想的荒诞时代。这正是严冬里透露出的春的气息,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所在。

当然,细节描写并不是复述生活琐事,它是在特定情境凸显出细微的东西。文学靠的就是细节征服读者。又如《冬景》:“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

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孩子们)趴在窗子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气,擦开一块,看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奶奶,电线肿了。’”在这些细微的刻画中,冬天的景物一一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就是靠微妙的细节和生活体验来创作的,在某种程度上就弥补了知识面不广的缺限。

又如,《石头沟里一位退伍军人》写一位年轻寡妇不顾村人流言蜚语,暗中与退伍军人相爱,退伍军人偷偷把毛驴放出来,给年轻寡妇拉碾“那女人也站住了,动手将毛驴套上了碾杆,却大声骂道:‘你来干啥?你还敢来?!看我打你!一根树枝扬在半空,似乎使出了全身力气,但落下来,轻轻飘飘的,只在毛驴后胯下一捅,毛驴小步溜丢推着碾子吱口丑吱口丑转。”这一细节,把年轻寡妇虽骂实爱、虽打却怜的微妙心理活动,给传神地揭示出来了这恰恰是中国农村劳动妇女传统的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留神那些细微的东西,并不就是生活的琐事,这里有一个起码的标准,必须是形象的,能表现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一景的特点的能引起艺术上的美感的。如果看到了获得了生活中那些能表现某人某物某景的形象而细微的东西,这也就是抓住了细节。文学靠的是细节,而所谓素材的积累,说穿了就是细节的积累[10]。”这些不经意间信手拈出的细节描写,使其散文锦上添花,耐人品味,情趣横生。

四、丰富多样的审美类型

贾平凹为文20多年来,他扩展散文的写作内容,不断追求新的审美样式,表现出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选材能力。散文创作开拓新的审美类型,由写实到抽象,从抒情到写意,从乡村到城市,从现实到历史。丰富的生活文化内容,使他的散文映照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展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化的轨迹。综观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其作品可以大致分为自传类、风情类、世相类、禅思类、文化类等多种审美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作,如自传类,这种忆写家庭和个人生活及其解说创作情况的散文,大都写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此时的贾平凹身处火热的时代大变革之中,他以一个农村青年对生活的激越的热情,去记叙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对幼小童贞心灵所造成的深深的伤害,对患难与共的血亲真情寄予深切的赞美。此类作品讲求情节,记叙细致,内中承载着强烈的人生际遇的感受,读来生动感人。《纺车声声》、《初中毕业后》、《童年家事》可为代表。《纺车声声》通过“我”缀学砍柴买回纺车,母亲日夜纺线换回家人生活的描写,抒发了母子患难的深情。母亲对做教师的父亲的理解,对孩子的慈爱和自我牺牲精神,令人感佩,催人泪下。又如禅思类是山水游记、生活感悟性散文,这些散文寓意并不在山水形态和生活琐事。作者于娓娓叙写中蕴藉文中的是主客体感应交融的境界,主体专注于一境,心灵静虚时的思想。这种具有佛家禅定之思意味的散文,权作禅思类称谓。在《月迹》、《月鉴》、《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静虚村记》等80年代散文中,贾平凹的禅味更多地体现在客体所具有的启唤主体感应的特质上,即物我交融形成的一种幽静的意境。其中的《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中,可见其在文坛上的广泛影响。

在文学价值方面,贾平凹的散文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总体而言,在当代散文名家中也称得上是独具风格的一家,不仅数量多,而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

品位。可以说是一种颇为特异的现象,有人就将此称之为“贾平凹现象”。 他的散文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读起来耐人寻味,确实值得我们去仔细地研读。

注  释

[1]贾平凹. 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P147.

[2] 费秉勋.贾平凹散文自选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7-9.

[3] 赵允环.浅谈贾平凹散文创作的特色[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6(1): 31-34.

[4]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随笔集[M].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9. P353.

[5]贾平凹. 贾平凹散文大系(第2卷)[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6]孙见喜  《鬼才贾平凹》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贾平凹. 贾平凹散文大系(第3卷)[M]. 桂林: 漓江出版社,1993.

[8]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569.

[9] 贾平凹.观察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二[J].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577-588; 571-574.

[10] 何为.关于散文写人与锤炼文字[A].曾绍义.中国散文百家谭[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曾令存.民俗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J].嘉应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3]何轩. 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 [N]. 湖北大学学报.1998(2).

[4]  孙见喜.鬼才贾平凹(第二部) [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

[5]  孙见喜.鬼才贾平凹(第一部) [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

[6] 何为.关于散文写人与锤炼文字[A].曾绍义.中国散文百家谭[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致谢

感谢黄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给予我很多鼓励与支持,提出很多新的看法,拓宽了我的写作思路.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文九:《贾平凹的散文艺术》6800字

贾平凹的散文艺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安菲菲

内容摘要

读贾平凹的散文,如在明净的水溪旁徜徉,如在迷蒙的月色下散步,如在晴和春日嗅到从远方飘来的幽谷兰香,如在良辰美夜听到自高楼飞下的缠绵萧声……,让人油然而生这些美在心中综合发酵而引起的悠远情思。

贾平凹的散文,精致携永,小巧玲珑,他喜欢写从平凡中发现真理的带有这里色彩的散文,且构思精妙,安排妥帖,行文自然,以“新”、“奇”、“深”见长。他的游记也写得优美生动,风趣别致,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阻击认识祖国山川城乡之美。能敏锐地抓住他所到之处的主要特征,给予神完气足的充分表现,给读者留下各不混淆的鲜明印象成为他有机体散文最大的特色。贾平凹的散文也常常追求诗的意境,悠远深邃,婉转动人,不是生活的如实记录,而是着意倾吐作者某种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优美情思,在总体构思上着意为倾吐情思创造条件,在具体描写中有不流于客观的、冷静的叙述,致力于诗意氛围的渲染、铺陈、笔调是抒情而空灵的。

贾平凹的散文,“他已经有了成绩,有了公认的生产成果。”他不仅吸取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乳汁,也学习了我国现代许多散文前辈的许多经验,他是在努力创造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新散文。当然他的散文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之处,要注意生活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博大,防止流于纤弱,要防止重复别人,也要防止重复自己。

序幕决不是高潮,起步更不是重点,在散文家贾平凹的面前,路是宽阔的,又是漫长的。

贾平凹的散文艺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安菲菲

你曾否在明净的山溪旁徜徉,你曾否在迷蒙的月色下散步,你曾否在晴和春日嗅到从远方飘来的幽谷兰香,你曾否在良辰美夜听到自高楼飞下的缠绵萧声,你是不是有过这些生活的美在心中综合发酵而引起的悠远情思?如果读一读贾平凹的散文,便不难领会此中的韵味。

诚然,贾平凹的散文没有那种横空排浪的汪洋场面,也没有那种喧噪大呼的豪壮情怀,但他们精致携永,犹如淡雅的水墨画,也同样散发着生活的气息,辉映着时代的阳光,给我们以美,使我们感受到心旷神怡的生趣。贾平凹曾经说过:“只是感受来了,情绪有了声响,幻想有了色彩,旋转着向一点探深而去了。”我觉得,这是深入理解他的散文创作中的一把金钥匙。

一、深刻的思想

他有不少散文,真可谓小巧玲珑,但决不是指可供摩挲的小摆设,轻盈的躯体中照样蕴藏着严肃的思考,包含着对人生况味的咀嚼。举个例子:一块“丑的不能再丑的丑石”,可说是一件很显眼甚至招人讨厌的物事,造墙铺台阶没有,刻花、捶布也不行,一般人都嫌他碍眼挡路,可是天文学家却从它的丑中发现了令人惊异的美,这块丑石原来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陨石!你看,作者多么善于从别人不经心的地方捕捉美,又多么善于从这种美的发现中揭示容易为人忽略的生活底

蕴:“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这些小玩意儿,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1]用平庸的、保守的、缺乏知识的眼光,就不能发现新鲜的、不同于一般事物的美和价值,这个在生活变革时期尤为发人深省的思想,竟是从《丑石》上开放的花朵哩!再举个例子:中午的河滩沙地里,远远望去光华闪烁,前去把光亮捡回,却只是一块小小的沙石片儿。贾平凹从这个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

[2]而且他还由物及人,抒发出精警的议论;百人百貌,百人百性,应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使人各尽其才,这样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这就是《观沙砾记》。你看,沙砾虽小,照样映出大千世界。

看来,贾平凹颇喜写这类从平凡中发现真理的带有哲理色彩的散文,除上述两篇而外,其他如《泉》、《地平线》等等。综观他这些哲理性的小品,大致有两种格局。一种是作者着意布臵一种引人思索的生活画面,让读者自己去心领神会。如《丑石》、《泉》等即是。另一种是作者先推出一个生活画面,然后再略加抒情议论,以加深读者的理解。象《观沙砾记》、《地平线》等属此。这两种写法,只要构思谨慎了,安排妥贴,行文自然,都各有所长,不必妄加褒贬。不过,我个人则是更喜爱“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式的写法,因为这更能调动读者参与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贾平凹的哲理性小品所呈现的思想境界也有两中类型。一种如《泉》、《地平线》等等,虽然也能以小见大,从日常景象中悟出某种人生哲理,与那般就事论事之

作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他们阐述的道理都有点“似曾相识”,或是凭一般人的眼力也不难见到。另一种《丑石》、《观沙砾记》这些作品,能见别人之未见,发别人之未发,因而给读者的感受也就不同一般。不言而喻,二者相权,当以后者为上乘。散文特别是带有哲理色彩的小品的思想境界,应力争做到“新”、“奇”、“深”三个字。新,就是别人没有讲过的;奇,就是不同凡响的;深,就是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陈旧的、一般化的、平庸浅薄的见解,对于散文尤其是哲理性小品的思想境界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因为它阻碍甚至会破坏散文那种深入人心的力量。“惟陈言之务去”。 [3]陈旧的固然不行,半新半旧的也不行,须要全力以赴地、孜孜以求地表现独到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丰富人们对生活真理的感受和认识,恐怕这不但对于贾平凹同志,就是对于其他散文家,在创造思想境界上都是值得留心的一个问题。

二、鲜明的个性

贾平凹写了不少游记,诸如《入川小记》、《陈炉》、《延安街市》、《雨花台拣石记》、《紫荆城记》等。他的游记一般来说,都写得优美生动,风趣别致,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足迹认识祖国的山川城乡之美。他这些游记体散文最大的特色,是能够敏锐地抓住他所到之处的主要特征,给予神完气足的充分表现,给读者留下各不混淆的鲜明形象。就以《清涧的石板》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这篇游记抓住盛产石板这个特征作为贯穿全篇的主线,从而写出了陕北清涧县的独特风貌。虽然通篇不离石板,却写得摇曳多姿,引人入胜,作品先是用对比的写法,把清涧同陕北其他地方鲜明地区别开来:“如果整个陕北是个秃

头褶皱的老人,这里该就是个灵光透气的女子了,如果黄土高原是光面羊皮大袄,清涧该是大袄上一枚晶亮的玉扣了。”[4]这样,一下子便引起读者对清涧特殊风貌的兴趣。接着作品层层渲染,从各方面表现了石板在清涧县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重要作用。石山、石川、石窑、石城,这座县城的“那一边建筑,似乎从来没有了砖和瓦的概念”

[5],甚至使游人发生这样的遐想:“夜空青蓝蓝的,那也是一张大石板吗?那星星就是石板上的银钉吗?[6]”作品不仅写物,更着意于写人;不仅写静态的画面,更着力写动态的画面。你瞧在那撬运石板的毛驴车上,“老头仰八叉睡在石板上吸烟,小儿却坐在车辕杆上赶驴,驴是不消赶的,他只是在车帮上吊一串小石板,用木棍敲着,音远而韵远” [7]。你看看友人从小巷深处走来,“满街一片响声,放开喉咙歌唱一阵,音嗡嗡而有的,久久不散[8]”。这里的人民,就是在石板劳作着、活动着、欢笑着,建设自己的新生活。尤为重要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清涧人的外在生活,更着力于 揭示清涧人的内在精神。通过雕刻石碑的老石匠的口,我们了解到当年陕北闹红的时候,清涧的石匠们都参加了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同敌人作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作品最后还领我们走进河对面山上的墓地,看到那由刻字的石碑所形成的一片石板林,终于使我们领悟到:“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下去,会冒出一串火花,他们死去了,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9]。”这是全篇的终结,也是作品的题旨:清涧人那象石板一样朴实而强硬的灵魂,正是清涧城的一切外在特征的内在精神所在。由此可以想到:

山貌水性有异,民情风俗有别,游记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才能写出各地独特的性格。但是,如果把眼光停留于表面的特征,而不深入探求内在的深邃,只见物而不见人,恐怕也不易写出意味深长的游记。抓住“神”才能有力地写好“形”,才能在游记体散文中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贾平凹提供的这个艺术经验值得注意。

三、诗样的气质

贾平凹说过:“我喜欢诗,想以诗写小说,每一篇都想有个诗的意境。给人一种美[10]。”不只小说,他在散文创作中也常常追求诗的意境。他有不少散文,幽远深邃,婉转动人,不是生活的如实记录,而是着意倾吐作者某种从实际生活提炼出来的优美情思。《空谷箫人》和《钓者》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两篇散文有个简单的故事,但作者的意图并不在以情节取胜,而是为倾吐某种特定的情思创作适宜的外在条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散文,它们的总体构思都是以对比作为基础的。《空谷箫人》写满腹烦闷的“我”,携着箫儿走进山里,而对着满山的翠竹,在黄昏的幽谷,吹起箫儿排遗自己的苦闷:不料此时却碰到从山腰深处出来砍竹制箫的姑娘,她热爱生活的暖流渐渐融化了“我”心底的冰块,象一阵欢乐的旋风吹散了“我”的一腔哀愁。作品便是以姑娘那开朗的笑声与“我”的郁郁寡欢构成对比,从而为充分抒写“我”的感情波澜提供了契机。《钓者》也是如此,不过它是以那个作家在动乱岁月被“下放”到小山村钓“愁”和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又重回小山村钓“文章”构成对比,从而为作家友人的“我”展开心灵涟漪提供了触媒。这两篇散文不仅在总体构思上着意为倾吐情

思创造条件,而且在具体描写中也不流于客观的、冷静的叙述,它们致力于诗意氛围的渲染、铺陈,笔调是抒情而空灵的。你看,作品这样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从此,黄昏里,我的朋友总在小河边芦苇深处垂钓了,那水静静的,星月就在水里,鱼儿就在天上,他坐在这天上地下,盯着那浮子,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11]。”

这是那个作家在钓“文章”。你再看人物的语言:

“这竹子从土里一长出来,就是一株歌子,它从地里吸收七个音儿,就长出一个节来,随便砍一截儿来做个箫儿吹吹,就发出无穷无尽的音乐的[12]。”

这是那位制箫姑娘的话。我们再来看看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写的:

“月亮已经淡淡地上来,那竹在淡淡的融,我也在月和竹的银里绿里淡淡地融了……我似乎想着什么,但似乎又没有想着什么,我极想再吹出一首吹熟了的幽曲儿,但我害怕吹不响,那嘴唇儿哩,箫儿里,全储藏了她那咯咯的笑声了哩[13]”

这是满腹牢骚的“我”在那位快乐的制萧姑娘的感染下所发生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这种饱蘸热情的笔致,使作品充满美妙的诗意,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看来,贾平凹这类散文,不仅在艺术描写上不注重表面的“如实”,而且在通过艺术境界所表达的题旨上也是不“实”的。它们不仅仅是告诉读者一点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去思考一点什么。像从制萧姑娘的“喜”同“我”的“忧”的对照中,启发我们去考虑每个人如何把自己放在生活中适当的地位上,这里面包含着

极富于教益的人生哲理;而通过那位作家钓“愁”与钓“文章”的相比,则是促进了我们对历史的深思。贾平凹散文着力于意境的追求 ,这对散文创作也是颇有启发的。散文创作不能停留于对生活现象的表面临摹,不能满足于对人物事件的如实再现,也不要去追求故事的丰富和情节的曲折,它倒是更需要对生活做深入的开掘,提炼出一点闪光的情思,而且在表现上也要虚实结合,实中含虚,有点题外之旨,画外之音。散文就是散文,不必去向小说靠拢(当然不是绝对排斥),不过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说,我倒觉得它应当包含一点诗的气质。

四、盎然的情趣

散文最怕写得寡情寡趣,像高头讲章。假如扳着面孔说教即使道理全对,也不具备散文的魅力。贾平凹的散文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们写得有情有趣,而且是真情真趣,使读者不知不觉在亲切中感受到熏染,在莞尔中思想得到升华。

贾平凹曾言:“我不想在情节上胜人,但我在细节上下了功夫的

[14]。”的确,不管他的小说,还是他的散文,细节都很精彩。何以精彩?我觉得充满了生活情趣。最为典型的就是《静虚村记》,这篇散文几乎是全由情趣盎然的细节所组成的一匹彩缎。静虚村简直像现代的桃花源,但它并不是子虚乌有之乡,而是作者借以栖身的某城郊外的一座村庄。他住在这里,真是如鱼得水,乐陶陶不能自己。你看这儿的民风:“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昧,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划了一遍,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的剩下,喝酒总要喝的昏醉,才觉得惬意。”你看作者在这里的生活小景:“我不是农夫,却也有一庭土院,闲时开垦耕耘,种些白

菜青葱。菜收获了,鲜者自吃,败者喂鸡,鸡有来杭、花豹、翻毛、疙瘩,每日里收蛋三个五个。夜里看书,常常有蝴蝶从窗缝钻入,大如小女手掌,五彩斑斓。”请再来看看作者和村人的情谊:“而我,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欢静静的坐,静静的思想,静静的作文。村人知我的脾性,有了新鲜事,跑来对我叙说,说毕了,就退出让我写,写出了,嚷着让我念。我念的忘我,村人听的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经沉睡入梦,风止月瞑,露珠闪光,一片蛐蛐鸣叫。”我不忍割爱地摘引上述几段文字,大家不难看出这些细节之所以情趣盎然,正是由于其中流的荡着作者对新人生活的热爱,渗透着作者对新人物的深情,回旋着对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歌赞,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生活和谐一致所产生的一种明朗的、乐观的、愉悦的、诙谐的美的世界。

是的,作者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融洽无间便会产生一种富于生活情趣的美,这从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创造上也得到证实。他的散文语言清新秀美,宛如闪亮的朝霞,滚动的珍珠。他创造散文语言的显著特点,便是充满想象,充满巧妙的、动人的联想。譬如他这样描绘老家门前的老槐树:“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了,老槐树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的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15]。”有如作者往陕南旅行途中投宿山村一户人家,当他看着房东老头喝着从山上采来的又苦又涩的农业茶那满足的神态时,写下这样几句文字:“看着老人的舒服劲,我心里滋润起来,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小虫儿,钻出他的鼻孔,好让他在舒服的打喷嚏

[16]。”大家可以看出,不论是老槐树变歌的联想或是作者化虫的想象,其中都洋溢着作者对于乡土和人民的深情。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凡是想象丰富,神采飞扬的散文语言,正表现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情充沛,而想象贫弱、干瘪枯燥的散文语言,也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不足。只有热情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对生活充满爱,对前途怀有信心的人,才可能创作出富有生活情趣、引人向上的散文作品。——贾平凹的这条艺术经验,值得深思。

虽然贾平凹写作散文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正如孙犁同志所说的:“他已经有了成绩,有了公认的生产成果。”从他目前的创作看来,他很重视对民族散文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不仅仅吸取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乳汁,也学习了我国现代许多散文前辈诸如鲁迅、朱自清、孙犁、杨朔等的宝贵经验。他是在努力创造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新散文,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不过贾平凹也还有不少需要继续改进之处:譬如说他较注重小巧玲珑,精妙隽永,但也要注意生活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博大,防止流于纤弱;又譬如说在艺术上也要日新月异,精益求精,既要防止重复别人,也要防止重复自己,从他现有的作品来看,从思想境界到章法文字,都还有重复之处。然而,序幕绝不是高潮,起步更不是终点,在散文家贾平凹的面前,路是宽阔的,又是漫长的。

参考文献:

[1]贾平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贾平凹《观沙砾》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3]出自韩愈《答李翊书》,务必取掉没有新意的东西。

[4]贾平凹《清涧的石板》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2年版

[5]贾平凹《清涧的石板》  陕西人民出版     1992年版

[6]贾平凹《清涧的石板》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0年版

[7]贾平凹《清涧的石板》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8]吴宏联《清涧的石板》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9] 《贾平凹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0]《贾平凹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1]《贾平凹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2]《贾平凹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3] 费秉勋《贾平凹散文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文学家》 1986版

[14] 《贾平凹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5] 贾平凹《静虚村记》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2年版

[16] 费秉勋《贾平凹散文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文学家》 1986版

作文十:《论贾平凹的商州散文》2900字

徐晶晶

贾平凹的商州散文,包括他的《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系列散文。这些散文以商州作为背景,挖掘秦汉文化的源流,表现了商州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氛围中所经历的嬗变、整合、发展、变迁。总之,一部商州系列散文,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意蕴的独特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作者演绎着对传统文化和现实境遇的关注。在商州散文中,贾平凹从商州的地理、风情、习俗等带有商州文化显著标志的内容入手,为读者描画了商州文化的各个侧面。对于地理、风俗、风情的把握,是贾平凹商州散文关注商州的表层,是生活其中的商州人的文化氛围。

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是一个古老、封闭、落后的地区。《商州初录•引言》中提到这里“西部、北部有亘绵的秦岭,东是伏牛山,南是大巴山,四面三山”,“山是青石,水是湍急,屋檐沟傍河而筑,地分挂山坡,耕犁牛不能打转”,同时,这儿“土里长树,石上也长树,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有山洼,就有人家,白云在村头停住,山鸡和家鸡同群。屋后是扶疏的青竹,门前是妖妖的山桃……拾级而下,便有溪有流,遇石翻雪浪,无石抖绿绸……”。在这样一个群山怀抱、不便交通、缓慢发展的地方,独特的文化形态十分明显。这里有简陋的房舍,屋前屋后总有着一片林子,门前总有一台石磨;摆渡船不是用篙撑的,而是用一根铁丝牵着悠悠地往返;这儿土地太少,“山民们人人身兼三职:农夫、药户、猎人”;从这儿“贩出去的是木耳,花椒,天麻,党参,核桃,柿饼,生漆,木材,竹器”;而这儿又曾经是商鞅的封地,处处桃花盛开;这儿是出了乌骓马的宝地,历史上有闯王从此东山再起,有游击队司令巩德芳九进八出的战绩;有“周武寨”历史的兴衰;有社教时期、文革时期的人事沧桑。表现商州文化,就是对商州风貌与商州人价值观念、生存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钩沉。贾平凹通过文化寻根,勾勒了商州文化的灵魂。作者从商州的地理风貌写到历史沿革,从商州的地域再写到商州的习俗。如《黑龙口》“旅店”中,客人与主人媳妇同睡一张炕,“只是主人睡在中间,作了界墙而已”,主人要是出外,也只是在两人中间横上一根扁担……回来叫你喝一碗凉水,“你若不喝,说你必是有对不起人的事”……,由此表现商州人的宽厚、淳朴。

再如《镇柞的山》中写“此地老根老总的户少,除台湾省外,各地都有新迁户,客籍便称之为下河人。但井闾相错,婚姻相通,任恤相感,庆吊往来,浃恰投机,故五里一腔,十里一调,而礼节尚习不甚相远。……喝酒吃肉,在这里不仅为生活之需,同时也成了一种娱乐和艺术”,借此体现商州文化的包容与厚重。这儿甚至还有带有相当神秘色彩的传说,像《莽岭一条沟》中接骨医生给狼治病以及狼报德的故事;《金洞》中狼叼走孩子陪伴小狼的故事;《刘家兄弟》中凶死鬼阴魂不散,附在一人身上而借口逞凶的怪事,又体现了商州神秘文化的特征。

作者着眼于考察和研究商州的地理、风情、历史、习俗,进而通过表层深入到对社会精神再现的深层。商州的土地,养育了商州人淳朴、善良、忠厚、直爽的性格,也蕴涵着商州人保守、固执的性格。他们对“让烟就吃,让水就喝的,便认作是看得起他们的朋友,敬他一尺,回敬一丈,自酿的酒就端上来,双手捧递”;《莽岭一条沟》描写发现路人偷食他们的核桃、栗子、山梨、柿子,“却并不责骂,善眉善眼儿的,招呼进家去吃……家家门前,石条上放着黑瓷罐子,白瓷粗碗,那罐子里放的竹叶茶,尽喝包饱,分文不收”,充分表现了善良、淳朴之情;《刘家兄弟》中“加力”在当土匪弟弟的坟前树的“做人不做加力”的石碑,体现了商州人正直端正的价值标准;而山阳“小白菜”最终的不幸命运中,又凝结了她正直、善良的性格;《刘家兄弟》与《石头沟里一位复退军人》中所写的女性,则体现了她们热爱生活、追求爱情不顾世俗偏见的美好而刚烈的心灵;另一方面,《一对情人》中的老父亲为了索要财礼而不准女儿与恋人接触的落后;《屠夫刘川海》中刘川海看不得现代青年谈恋爱的保守;《一对恩爱夫妻》中,丈夫为了不再使妻子遭到侮辱,而不惜将妻子毁容的无知;《金洞》中被狼叼去抚养的孩子回到人群中,却不被理解而死去的事件所反映出的愚昧、冷漠,也在作者的笔下表现了出来。在商州这块土地上,强悍的民风、质朴的民情、阳刚的气质以及坚韧、古朴、保守、落后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商州文化的精神本体。但是,贾平凹眼里的商州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标本与化石,他眼里和笔下的商州,作为特定的区域文化形态,呈现着动态变化的态势,商州散文系列就表现出了商州这种既有变异性,又有传承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增殖性的变化发展图景。

贾平凹是站在现代意识的立场上,对变化发展着的商州进行理性的审视,表现古老商州受到的种种现代文化冲击,既反映了商州传统对现代化变革的制约,也反映了现代化对商州文化的影响。《龙驹寨》中,写龙驹寨人紧跟时代,“西安街头出现什么风气,龙驹寨很快也就出现什么风气”;写年轻人追逐着时髦,写他们也学会谋划赚城里人的钱;《黑龙口》中,作者写改革开放以后,山里人逐渐开始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小贩们经商的场面,也写原先当队长的“瘦个子”占小利的品行;既写老辈人爱土地,又写小辈人爱读书的变化;《桃冲》既写老船夫悠闲的生活,又写老船夫的后人们的发家致富;《一对情人》、《石头沟里一位复退军人》和《屠夫刘川海》中,既写了传统观念对现代青年的束缚,更写了现代青年对此的冲击与反叛。这样,商州的山乡集市、村野景观、历史变迁从纯粹民俗学的意义上升华为由审美主体对于文化理解的情感与感悟,表现为对生生不息的商州人人生与生命的认知。

孙见喜在《贾平凹之谜》中提到贾平凹深入商州山阳县曾在采访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小说家之于社会,贵在宏观把握!总体趋向的历史根系,从山阳县到珠穆朗玛,质的遗传或变异,尽在胸中眼前,是为大笔也!”贾平凹在他的商州散文中,正是采用宏观的视角来对历史与现实的商州进行总体扫描,历史的根须与现实的触角在商州交汇、在商州碰撞,从这里我们完全能感受到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演化与嬗变。同时,我们不难感觉到贾平凹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来展示商州的历史与现实的。在整个商州散文系列中,我们看不到贾平凹(或其他人)的政治意识形态意味,即便是表现过去政治年代中的人与事,贾平凹也超越其上,用文化视角加以观照,这样,商州不是政治化的、经济化的,不是在政治经济规范下的某种地理概念,而成为人性展示的舞台。这种民间的立场就表现为一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式的文化立场,就成为表现商州文化具有恒定生命力的价值判断。

因此作者没有在散文中体现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也没有在笔下流露出明显的文化弘扬态度,他以平静而平实的叙述格调,展示着在文化制约下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命过程。可以说,贾平凹是深入到商州的腹地,以亲切的家乡游子的身份重新感受生命之根的力量,这里面毫无疑义,是带着某种依恋的,但作者有意识地加以“冷处理”,让笔下的人物和故事自身的魅力来感染读者,同时又更为客观地揭开了商州神秘的面纱。另一方面,贾平凹的这种民间化立场,并不是单纯乡野式的,它又是用现代意识观照着的。

知识分子的现代气息,融进了民间立场。商州的变迁,并没有动摇民间立场的纯净,却带来了民间立场的开放。因此,商州人背负着传统文化而向新时代迈进的步履,无疑是整个中国文化获得新生的一种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