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世界》900字|盲人世界感受400字

作文一:《作文:盲人的世界》900字

盲人的世界

——读《妈妈,我是你的眼》有感

一个盲人带着导盲犬过马路时,被一辆失控的大卡******了,他们来到了天堂门前。天使说只有一个人能进天堂,让他们以赛跑的形式,先到的才能进天堂。盲人和导盲犬慢步走到门前,主人命令导盲犬进天堂。当主人刚要跨入地狱时,导盲犬立刻追了过去。这时天使才意识到错了,他们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不能分开……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妈妈,你是我的眼》。作者是因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的陈燕。她身残志不残,创造了很多中国的第一位: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第一位出版个人自传的盲人;第一位盲人跆拳道手;第一位盲人独轮车骑手;第一位画猫的盲人……这位伟大的盲人在2011年有了一双眼睛——导盲犬珍妮。

这本书以珍妮为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在成长、工作、生活上的艰辛与成果;叙述了珍妮在基地训练的严格;叙述了珍妮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欢乐;叙述了人们拒绝导盲犬的苦恼……作者为了让人们接受导盲犬、爱护导盲犬,放弃了自己多年拼搏的公司,积极的宣传导盲犬。让珍妮进超市帮主人找要买的物品;带珍妮参加公益活动;代表基地在世博会生命阳光馆进行表演……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接受导盲犬:有的餐馆认为导盲犬是宠物犬,不让进;有人随意的给导盲犬喂食物;导盲犬不能陪主人登飞机……我看了真有点气愤,导盲犬也是工作犬,它和警犬、消防犬一样给人们带来方便,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能理解呢?

人间自有真情在,书中也有让人感动的场面。一次,作者要去厦门做报告,由于中国对导盲犬的认识度还不够,所以珍妮不能陪主人去。珍妮不知道心爱的主人何时回来,就一直蹲在门口等主人。珍妮见主人一直没回来,就不吃、不睡也不玩。作者知道后,就连夜赶回来,珍妮这才安了心。多忠心的导盲犬呀!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她生于北京,它长于大连;她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它却有三个深深爱着自己的家庭;它离开故乡,只为日夜陪伴在她的身旁。她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就为给它一个无牵无绊的家。她是我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它是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命运使然,她和它走到了一起。她们分享喜悦,一起担当,时刻不分离。因为,她是它的妈妈,它是她的眼睛。她们让我更坚信:共同前进,脚步会更坚定;相携相伴,世间会更温馨!

作文二:《盲人的世界_450字》400字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对于盲人来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对我们来说现在的这个世界尽在我们眼前,但是对于那些盲人来说,他们只能去依靠一些想象力去想象这世界的美好。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他们也只能依靠一些想象力去想象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花开的季节;没有海的颜色;没有好多好多。虽然他们看不见,但是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活得还是有滋有味的。即使他们是看不见的!  我们这些看的见的人们啊,请不要嘲笑那些盲人。如果有一天我们看不见了,我们就会感觉到盲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人们给他们的“笑脸”,也没有真实的“色彩”,更没有“自己的样子”!  如果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眼睛还是完好的,我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捐给那些需要它的人,因为我已经看过这世界一次了,我想要让他们也看一看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让他们也看一看人们的“笑脸”和这个世界里的“色彩”。  那些看的见的人们啊,算我乞求你们多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吧!他们真的很需要大家的帮助。请大家放下“高贵”的身段,去帮助他们吧。     初三:姐大

作文三:《走进盲人的世界》900字

任课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走进盲人世界 备课时间:2013年11月11日    教学时间:11月12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确定活动,让学生关注盲人,能筛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同时加以讨论、总结。

2、加强小组合作的功效,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体验的研究方法去探索研究问题

4、培养学生关心和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针对盲人相关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研究、总结,学会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那么10月15日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盲人世界》

设计意图:每个同学都喜欢过节日,通过节日简单快捷的直入主题,清晰明了。

二、讲新

1、说一说

盲人的生活与正常人的生活有哪些不同呢?(生汇报交流)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找到盲人生活的不便之处,激起同学们的爱心,为以下的环节做铺垫。

2、我爱研究

幻灯片出示研究课题

(1)如何帮助盲人安全行走?

(2)盲人斑马线如何帮助盲人行走的?

(3)怎样进一步改进盲人行走问题?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小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师巡视指导

A、 小组明确分工

B、 找到我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

C、 找到我们小组中表现最优秀的成员

设计意图: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了解研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生活

游戏:小组内蒙上双眼找到自己的衣服

总结:盲人是如何识别自己的衣服?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盲人的生活不易,从而得到研究的方法——体验法

三、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知道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吗?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呢?

师:我们运用了体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问卷调查等等。那么,我们就将盲人在商场如何选购物品作为家庭作业,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四、 课后拓展

出示图片:同学们聋哑人很聪明,你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和他人交流、合作的吗?

五、德育渗透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特殊人群有很多,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关心和关爱,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一个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九、走进盲人的世界

确立研究课题

研究方法:讨论法

体验法

作文四:《走进盲人的世界》1100字

“妈妈,我看不见东西很久了,难受,可以把眼罩摘下来吗?”每一次,我看见盲人,我耳际、脑海中都会听到和想起这一句话。而一次亲身体验使我深深理解并乐于帮助盲人以及身体有残缺的人。

拨动时间的机器,让思绪指引时间倒流到去年三月。

孟春三月,草长莺飞,绿肥红瘦,柳絮飘飞,正是观景佳时。西湖堤上也多了我和妈妈两个观景人,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一个盲人的导盲杖打到了我,随之也把我的好心情也给打破了。我十分生气,感觉大煞风景,眼睛直瞪着那个盲人。盲人叔叔一直说“对不起”,可我并不想理会,站在一旁的妈妈附和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妈妈说着就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前方绿草茵茵,柳拂涟漪,荷花婷婷直立,是西湖风景最胜的九曲桥,看着盲人远去的背影在桥上渐行渐远,我心里却涌上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妈妈回过头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你难道不会体谅一下盲人看不见是多么痛苦的吗?日日夜夜他们眼前都是一片黑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都看不见,眼前西湖美景都无法去欣赏,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他们只靠着声音和导盲杖来为自己指示方向,那个盲人只不过不小心把导盲杖弄到了你,你何必这样呢?”可那时,我内心就象湖边的柳絮,风吹不止,心乱不已,妈妈的话哪听得下。

妈妈好像知道我没心听,把我带回家拿出一个眼罩蒙着我的眼睛说:“让你体验一下看不见的滋味,如果你拿下眼罩就后果自负!”

戴着眼罩,眼前一片漆黑,见不到一丝光明,好像真的进入盲人的世界。时间短,没关系,当作睡觉。可过了很久,妈妈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也想真正体验一下当盲人的滋味,便起身走动一下,谁知……

“哎哟!”一声,我摔倒在地。原来,是爸爸最喜爱的飞机模型把我绊倒了,是因为看不见东西的缘故。哎呀!不好。我起身,把模型拿起,模型有一半好像散了。我急急忙忙把剩下的零件摸索着:一个个、一件件地拾起来,准备还原它本来的“面目”。

拼装计划正在进行着,因为看过爸爸装过,我很轻易的就把大的部分给弄好了,小的零件对于蒙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我而言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耳边又响起电视的声音,可是我“只听其声,不见其物”,这让我十分扫兴。“哎哟!”,“好疼!”,“咣当……”这些声音是我看不见东西而让自己摔倒、把东西弄掉的声音。这时,我想妈妈发出了“求救信号”:“妈妈,我看不见东西,难受,可以把眼罩摘下来吗?”“好吧!”

眯闭的眼慢慢睁开,久违的光从眼中进入,好舒服。“妈,我知错了,我下次看见盲人,一定上前帮助他们“不只是盲人,还有。”

“还有老弱病残嘛,我知道了。”

“不错。”

那一次,我尝到了看不见的滋味,让我体验到盲人的痛苦。下次你如果看见一个短发的女孩在帮助盲人或老人的,那个人有可能是我哦!

作文五:《抒写盲人眼中的世界》3700字

《盲人月刊》于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它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惟一具有盲文版、电子汉文版、录音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在《盲人月刊》56年的历史上,开展征文活动是一大优良传统,是深受盲人读者欢迎的一大品牌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编辑部共开展了8次大的征文活动,尤其是2002年创办电子汉文版以来,更是紧锣密鼓地举办了5次征文活动,其中有3次重大征文活动,更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面貌,创造了新风格,形成了新经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三次重大征文活动      从1978年至2009年,改革开放30年来,《盲人月刊》共举办过8次征文活动,主要是“庆祝建国35周年”征文(1984),“我与残疾人保障法”征文(1991),“市场经济与盲人”征文(1994),“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征文(2002),“我与《盲人月刊》”征文(2004),“消除信息障碍,共享科技文明”征文(2005),“迎残奥,讲文明,展风采,做贡献”征文(2008),“与祖国共同成长”征文(2009),每次征文活动都有鲜明特色,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和宝贵经验,不仅推动刊物提高质量,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盲人工作。简要回顾2005年、2008年、2009年三次重大征文活动,可以使人对《盲人月刊》征文活动特点有一个概括性了解。   2005年征文活动。2005年,中国残联、中国盲协正式启动了十万盲人学电脑工程,一个盲人学电脑、用电脑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兴起。《盲人月刊》及时抓住机遇,举办了“消除信息障碍,共享科技文明”征文活动。   此次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多,收到稿件68篇,评出15篇获奖作品。举办盲人学电脑、用电脑的征文活动,在《盲人月刊》史上,乃至在中国报刊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我国盲人第一次将学电脑的故事呈献给全世界。中国盲文出版社年轻的盲人何川所写的《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的文章曾深深感动全体编辑和广大盲人读者。他喊出了当代先进盲人的心声,喊出了千百年来盲人所梦想的愿望。听到这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人仿佛看到了千年铁树开花的景象。   此次征文作者覆盖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大中城市的中青年盲人为主。由于作者都是有工作、有文化、有头脑、会电脑的盲人,又是首次实行全国电脑投稿,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故事、真实感受、真实经验,所以稿件质量较高。这些文章是研究盲人历史、盲人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宝贵资料。   2007年~2008年征文活动。2007年~2008年,编辑部举办了“迎残奥、讲文明、展风采、做贡献”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多,来稿86篇,评出18篇获奖文章。此次征文活动的作者覆盖26个省、市、自治区,以城市中青年盲人为主,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十几岁,大多数人是网上来稿。来稿以抒情为主,感情真挚,激情澎湃,确实是在迎奥运的热潮中写成的火热文章。而且作者都结合自己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在奥运精神鼓舞下取得的进步和体会,畅谈对奥运会、残奥会的认识和期盼,歌颂祖国的强大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抒发对奥运健儿的敬佩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   2009年征文活动。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编辑部举办了“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征文活动,历时一年,来稿450多篇,评出50篇获奖文章,此次征文来稿覆盖率、来稿数量、新作者数量、获奖作品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盲人参t与。特别是农村盲人来稿为历史新突破,有46篇文章,覆盖14个省市,其中有3篇获奖。作者具有广泛性,不同民族、职业、年龄、文化水平的盲人都参与了征文活动。从学历上讲,最低是小学生,最高是博士生。从年龄上讲,1949年后的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盲人作者都参与了征文活动。   征文故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个人、家庭、单位、社区、村镇、城市成长的故事交相辉映,异彩纷呈,集中体现了与祖国共同成长、与祖国共同欢唱的主题。广大盲人作者在来稿中充分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赤子情怀,热情讴歌了新中国60年来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真诚赞美了家庭、单位、社区、家乡的飞速发展,倾心抒发了对未来的追求和憧憬。   三次征文活动虽然各有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但盲人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参与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来稿覆盖率一次比一次高,新作者人数以及网上投稿一次比一次多。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果?概括讲,一是全国盲人总体生活不断改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二是《盲人月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征文之路。       《盲人月刊》征文活动的特色      《盲人月刊》的征文活动与一般报刊的征文活动相比较,既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几十年来,盲刊的征文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创造了一套独特做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突出公益性,体现人文关怀,力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盲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者,盲刊是国家公益性文化月刊。盲刊的宗旨就是代表和维护盲人利益,反映盲人呼声,引导盲人前进,竭诚为盲人服务。因此,每次征文都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盲人为本,从盲人实际出发,倾听盲人意见,结合重大活动、重大问题来确定征文主题,做到上合天时,下合民意,使盲人愿意写,写得出,写得快,写得好;二是强调作者覆盖率,做好宣传工作。征稿启事通过网络、广播滚动播出,通过中国盲协下发文件层层宣传,组织落实,以“全国盲人都知道,全国盲人都参与”为最大目标;三是重在普遍奖励,扩大获奖面,不发高额奖金,凡参与者都有纪念品,人人都受到鼓励;四是征文活动从来不拉赞助,不加冠名,不搞创收,始终突出公益性,突出社会效益。   突出教育性,重在提高盲人素质,增强信心,鼓励奋发有为。盲刊的征文活动实际上是最大、最有效的“写作培训班”、“思想教育班”、“电脑培训班”。编辑部在具体操作中,一是允许作者发电子邮件、邮寄汉文稿、邮寄盲文稿三种方式投稿,激励盲人学电脑、学盲文、学写作;二是针对重残盲人、老年盲人、少数民族盲人、无文化盲人,允许其个人口述,请别人代写,稿费、奖金、证书、纪念品都发给口述者,奖励参与、鼓励学习;三是对来电、来信的盲人原原本本宣传征文启事,明确告知对方应写什么、应怎么写、应注意什么,对作者进行远程指导;四是对重点老作者提前打招呼,请其提前写稿,用范文引路,同时,要求老作者推荐新人新作;五是编辑人员深入重点基层单位宣传启事,宣讲已发表的范文,用盲人的文章指导盲人写作;六是对征文结束后未能发表的可用稿件,一律陆续发表,绝不冷落、浪费任何有用之稿,尊重盲人劳动成果,保护其积极性、创造性。   搭建运作高平台,坚持开门办征文。每次征文活动,《盲人月刊》都是和中国盲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中国盲协在盲人中具有权威性、号召力、组织力,各级盲协干部都是征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者、宣传者,所以与盲协合作,就能获得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多数中老年盲人,特别是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中老年盲人依然靠收音机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大事,因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盲人中具有权威性、号召力、亲和力。《盲人月刊》本身的优势在于电子汉文版的传播力以及与作者的广泛联系。三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个权威性强、号召力大、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高平台。这种开放办征文,符合盲人实际与要求,有利于盲人较快获取信息,较快写稿投稿,特别是对中老年盲人、农村盲人及边远地区盲人来讲更是如此。       《盲人月刊》征文活动的启示      帮盲人之所需,解盲人之所难。回顾《盲人月刊》的征文活动,从中可看出这样的规律,盲人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盲人月刊》的特殊性,盲人群体的需求和《盲人月刊》的办刊宗旨又决定了征文活动的基本特色。征文活动之所以成为刊物的品牌活动,之所以深受盲人的欢迎,是因为符合广大盲人的实际,符合盲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盲人渴望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渴望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迫切需求。而征文活动的独特作法,也是符合盲人实际情况,是帮盲人之所需,解盲人之所难,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所以,收到了明显成效。   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实践证明《盲人月刊》的征文活动已远远超出征文的意义,凭借网络与广播的传播,它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引导、组织、帮助、激励盲人学习文化、学习科技知识、学习电脑的学习教育活动;它已成为引导、教育盲人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学会交流,扩大交往,广交朋友的社会活动;它已成为对外宣传盲人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宣传改革开放成果、宣传国家全面进步的独特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   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有益启示。《盲人月刊》及其征文活动的特殊规律,也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有益启示: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但不应有弱势媒体,无论大小媒体都应科学发展,奋发有为,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努力成为强势媒体;媒体的任何文化活动都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受众面最大化,受众获益最大化,社会影响最大化;互联网使《盲人月刊》焕发生机与活力,这说明,网络为一切传统媒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多媒体传播业态是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作者系《盲人月刊》编辑部主任

作文六:《走进盲人的感知觉世界》1800字

查理是贝尔中学的优秀生,利用感恩节的时间找了一份周末工作。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是让他帮助看护一名年长的盲人――法兰。法兰是美国的一名中校,在一次军训中双目失明,从此对生活失去兴趣,变得敏感、多疑,失去生活的信心,脾气古怪而暴躁,并且还有酗酒的习惯。这是电影《闻香识女人》中所讲述的故事。   如何与法兰进行交往,进入他的生活世界,对查理来讲实在是一个难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接触到失明的人士,怎么才能轻松地与他们进行交往呢?如何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盲障人士心理的感知觉特点吧,你会发现,其实与他们进行交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或许你还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过人之处。   敏感是盲人感知觉最突出的特点。当查理第一次进入法兰的居室时,发现法兰对叫他“先生”非常敏感,而当查理改叫他上校时,他仍然对称呼表示“不满”。敏感是盲人感知觉的突出特点,一般情况下,盲人比明眼人对一些诸如称呼、评价、语言的声调、语气、说话的速度等非常在意,不了解的人会以为他们很难打交道,实际上这是他们的感知觉特别的正常反应。明眼人与他人进行交往、沟通时不仅通过听觉来捕捉信息,而且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观察对方的动作、眼神、姿势等获得全面的信息。而盲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主要通过听觉来判断对方的意图,所以对听觉的信息非常敏感。不仅听觉敏感,他们其他方面的感觉能力也相当敏锐,如嗅觉、触觉、味觉等。所以我们在与盲人进行交流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在语音、语调、语速、用词等方面都要恰当,最好在和他们交往前,能够向熟悉他们的人了解一下基本情况、特殊的忌讳、爱好等。   当一种感知觉信息的通道遇到障碍时,来自其他通道的信息感知觉能力会得到加强,以补偿障碍信息。查理发现法兰虽然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但他可以非常准确地开关收音机、从酒瓶里把威士忌倒到酒杯里、女人在身边走过时可以准确地说出所用香水的品牌,甚至他还可以在25秒钟内把一把拆散的手枪重新组装完毕。补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通道完成的,所以相对于聋人来讲盲人的信息丧失得更多。视觉丧失后,补偿的机制会使得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感觉通道变得更加敏感,知觉能力提高,从而使他们在感知外部世界时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法兰在双目失明以后,嗅觉和味觉都变得更加敏感,使他得到了很大的补偿,例如他一进入哥哥家的客厅,就准确地辨别出了女主人烤制火鸡的复杂调料。   法兰的另一个感知觉特点是直觉性。在查理与法兰的交往中,法兰不只一次地感觉到查理心中的烦恼,尽管查理当时并没有任何的表露。感知觉的直觉性是人类生存的一个特性。在远古时代,人类靠打猎为生,在打猎时会经常遇到狮子、老虎等危险情景,长期的打猎生活培育了人类直觉性的感知觉,在还没有遇到真正的危险时祖先们就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从而避免危险,保存生命。这种本能的感知觉直觉性在人类长期稳定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削弱,所以现代人的这种直觉性已经变得非常的不敏感了。当其他一种感觉通道遇到障碍,就可能启动了这种本能深处的遗传基因,使得像法兰一样的盲人或者聋人重新获得祖先们敏锐的感知觉直觉性。   一个在查理看来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会引起法兰的发怒或者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多变性就像敏感性一样,是盲人另一个突出的感知觉特点。这多变性表现在他们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上,在一个明眼人看来可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刺激,他们却会带来较大的反应;多变性还表现在思维焦点的变化方面,有时查理正和法兰谈论一个关于天气的话题,法兰会突然把话题引到女儿或者法拉利跑车方面,一会又从跑车引到老家的哥哥或去年的感恩节。多变性也会表现在他们对情感的感知和表达上,这也是人们在与盲人或其他残障人士打交道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有时大家在很融洽地谈论一个话题,他就会突然地情绪激动起来,让大家感到意外或突然。多变性是残疾人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当你了解后,就不会对他们突然的表现感到意外或不知所措,从而顺利地和他们进行交往。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盲人的感知觉特点还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交往对象、教育背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盲人的感知觉世界是和明眼人一样丰富多彩的,他们同样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渴望,了解他们的感知觉特点,可以使我们和盲人更接近,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帮助他们,甚至成为朋友或亲人。

作文七:《盲人数学工作者的世界》9500字

盲人数学工作者的世界

Allyn Jackson

关键词: 数学家,几何学

造访盲人几何学家伯纳德•莫林(Bernard Morin)的寓所会让你大开眼界: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副电脑绘制的图片。图片是他的学生弗朗索瓦•阿培里(Francois Apery)绘制的,画的是伯伊曲面(Boy's Surface)—— 一种射影平面对三维空间的浸入。莫林最著名的成就是把一个球体如何“翻”出来的过程形象化,而伯伊曲面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莫林虽然看不见这张图,但他会很高兴地为你解说图中不容错过的细节。回到客厅,他搬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摸索着从架子顶上找到一个盒子,然后端着盒子小心地爬下椅子,这时我长出了一口气。打开盒子,里面放的是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作的陶模型,描绘了他研究的球面外翻(Sphere eversion)的各个中间阶段。他视力健全的同事用这些模型在黑板上辅助画图。他掌中所拿的,正是伯伊曲面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仅精确,而且设计巧妙,形态优雅,实在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惊叹的是:如此一件精确而又对称的模型完全靠双手做出来的。制作这个模型的目的,是把莫林心中所清楚看到的模型展现在视力健全的人的面前。

伯纳德•莫林(Bernard Morin)

视力健全的数学工作者们通常都正襟危坐地炮制论文。有一个传说,说有人问一个著名数学家的女佣这个数学家每天都在干什么,女佣说他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然后揉做一

团扔进垃圾桶。那么盲人数学工作者的一天呢?他们不可能在信封背面或是餐馆的餐巾上写些什么算式,或是挥挥手手示意把“这个”加到“那个”上,或是把“那个”用在“这里”。不过从许多方面而言,盲人和其他数学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一样:有人曾问过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盲人数学工作者劳伦斯•W•拜吉特(Lawrence W. Bagget),他是如何不用纸笔把复杂的公式印在脑子里的?他坦白地说:“嗯,这个,无论是谁都很难。”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莫林回忆起一位视力健全的同事校勘他的论文时,需要进行冗长的行列式计算来确定一个正负号。这位同事问他是如何计算的,莫林说自己回答道:“我真不清楚—— 就是想象这个那个形体,感觉一下它的重量而已。”

历史上的盲人数学工作者

欧拉(Leonhard Euler)

数学史上有许多盲人数学工作者。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在生命中的最后十七年里就双目失明。他自从在圣彼得堡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室当主任以来,就因为用眼过度眼睛严重疲劳而视力出现问题。他三十岁的时候右眼就开始出问题,到了五十九岁的时候就几乎完全失明。欧拉是数学史上最高产的数学家之一,写出了大概850篇论文。而神奇的是,其中大约一半的论文是他在失明

之后完成的,他以惊人的记忆力,在两个儿子和其他圣彼得堡研究院的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些论文。

英国数学家尼古拉斯•桑德森(Nicholas Saunderson,1682-1739)一生下来就因染上天花双目失明。然而他却精通法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又研究数学。他申请剑桥大学被拒,终身也未上过大学,可是在1728年,乔治二世国王却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作为牛顿哲学的拥护者,桑德森在剑桥大学当上了卢卡斯教授—— 牛顿本人就曾任此职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曾任此职。桑德森发明了一种进行算术和代数计算的“盲人计算器”,这种方法需要用一个类似算盘的工具,以及一个叫做“几何板”的东西——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了。桑德森在其1740年的著作《代数元素》中记述了盲人计算器的计算方法。他有可能还进行了概率论方面的研究:统计历史学家史蒂芬•斯蒂格勒(Stephen Stigler)认为,贝叶斯统计的思想方法可能是由桑德森而不是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首先提出的。

俄罗斯也出过几位盲人数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庞特里亚金(Lev Semenovich

Pontryagin,1908~1988)。庞特里亚金十四岁时因一场事故而失明,他的母亲肩负起了教育他的任务,尽管母亲没受过多少数学训练,数学知识也不多,却可以给儿子朗读科学著作。他们一起“发明”了许多指代数学符号的词语,比如集合交集的符号叫做“下头”,而子集的符号叫做“右头”等等。1925年,庞特里亚金十七岁进入了莫斯科大学,从此他的数学天赋便充分展露,人们对他无需动笔就能记住复杂公式的超能力充满惊奇。他成了莫斯科拓扑学派的顶尖人物,在苏联时期仍和西方有着联系。他最重要的贡献在拓扑学和同伦理论领域,同时也在控制论等应用数学领域做出了贡献。而现在还健在的盲人数学工作者有莫斯科斯捷克洛夫学院(Steklov Institute)的维图什金(A. G. Vitushkin),他主要研究复分析。

庞特里亚金(Lev Semenovich Pontryagin)

法国也有许多杰出的盲人工作者。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路易•安东尼(Louis Antoine,1888~1971),他是在一战时失明的,那时他二十九岁。据Julia的文章说,勒贝格建议他学习二维和三维拓扑学,一部分原因是那时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还很少,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捕捉的能力和全神贯注的习惯可以弥补失明的不足”。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莫林见到了安东尼,安东尼向这位后辈盲人数学工作者说明了他是如何得到自己那个著名结论的。安东尼在试图证明一个类似若尔当-舍恩弗利斯定理(Jordan-Schönflies theorem,对于一个平面中的简单封闭曲线,一定存在一个平面的同胚可以将这条曲线变成平面中的一个圆)的问题。问题是:对于一个浸入三维空间中的三维球体,存在一个三维空间的同胚可以将这个浸入球变为一个标准球。最终他发现,这个“定理”并不成立。他第一个设计了三维空间中的非驯嵌入集——这个集合现在被称为“安东尼的项链”。这个集合是一个康托儿集,但其补集却并不简单联通。在安东尼的基础上,亚历山大(J. W. Alexander)构造出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带角球”,这个带角球就是安东尼要证明的命题的一个反例。安东尼证明了:可以从他的“项链”得到嵌入球。但是莫林问他这个嵌入球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却说自己想象不出来。

球面外翻

莫林自己的故事也很引人入胜。他1931年出生于上海,那时他父亲在银行工作。很小的时候莫林就患上了青光眼并回到法国接受治疗。后来他回到上海,

但六岁时不幸因视网膜撕裂完全失明。他到现在还能回忆起童年时候所看到的事情,回忆起那时他对光学现象的痴迷,回忆起他曾醉心于万花筒的时光,回忆起他的那本介绍红黄相配得到橙色的书,回忆起那时看到的风景画并好奇如何能用一张平面展示三维图景。他早期的视觉记忆由于没有后来的干扰,所以尤其栩栩如生。

失明之后莫林离开上海回到法国并一直呆在法国。他在法国盲哑学校上到十五岁,然后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他对数学和哲学感兴趣,可他父亲并不认为儿子在数学方面会有多大建树,便让他读了哲学。莫林在巴黎高师学习了几年之后,放弃了对哲学的幻想而转学数学。他师从亨利•卡坦(Henri Cartan)并在1957年进入国立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担任研究员—— 此时的莫林已经因为球面外翻的研究而小有名气。后来他又师从雷奈•桑姆(René Thom),在1972年完成了关于奇点理论的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又在高级研究院工作了两年。莫林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任教并于1999年退休。

1959年,史蒂芬•斯梅尔(Stephen Smale)证明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定理:所有n维球面的欧氏空间浸入都是正则同伦的。这就意味着三维球体对三维空间的标准浸入和反浸入是正则同伦的。这也就是说球面可以外翻——或者说把里面翻到外面来。然而,根据斯梅尔论文里构造球面外翻显得过于复杂。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阿诺德•夏皮罗

(Arnold Shapiro)做出了一种球面外翻的方法但并未发表。他把这种方法解释给了莫林,而莫林也已经独立构思出了类似的想法。物理学家马赛尔•弗诺萨特(Marcel Froissart)也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并向莫林建议了一个关键性的简化步骤——而莫林制作陶模型正是为了和弗诺萨特合作。1967年,莫林首次展示了能够进行球面外翻的同伦。

史蒂芬•斯梅尔(Stephen Smale)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查尔斯•皮尤(Charles Pugh)借助莫林的陶模型的照片构建了外翻不同阶段的鸡笼模型。1976尼尔森•麦克斯(Nelson Max)制作的的著名纪录片《球面外翻》就用了对皮尤模型测量的结果,麦克斯现在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数学工作者。这部纪录片是计算机图形史上的奇迹。实际上莫林的球面外翻有两种方法。一开始他也不知道影片中记录的是哪一种。他询问了看过影片的同事,不过据他回忆“没人能说出到底是哪一种。” 自麦克斯的纪录片问世以后,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其它的外翻方法,也产生了记录这些新方法的影片。其中一种外翻方法是低维拓扑的重量级人物威廉•瑟斯顿(William Thurston)发明的。瑟斯顿发明了一种能够从斯梅尔的原始证明中构造的方式。几何中心的影片《从外到内》记录了这种外翻方法。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审判》(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的罗布•库什纳(Rob Kusner)发现了另外一种方法,他还提出了最小能量法可以用来做出莫林的外翻。伊利诺斯大学的数学工作者约翰•M•沙利文(John M. Sullivan),乔治•弗朗西斯(George Francis)和斯图尔特•列维(Stuart Levy)在1998年拍摄的纪录片《最优外翻》记录了库什纳的这一想法。雕塑家、图形动画专家斯图尔特•迪克森(Stewart Dickson)用《最优外翻》中的数据为一个名叫“感知数学”的活动(该活动旨在制作盲人可以使用的几何体模型)制造出了最优外翻的不同阶段的数学模型。一部分模型在2000年9月的法国莫伯日(Maubeuge)举行的国际艺术与数学研讨会上送给了莫林。莫林开心地将模型放在了自己的客厅里。

双目失明不但丝毫没有影响莫林非凡的空间想象能力,反而还有所裨益。他说像失明这样的残疾,会让人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所以“盲人的优缺点都更加突出。”莫林认为数学想象力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时间想象”,想象的是通过一系列步骤处理的信息,这种想象力能让人们进行长步骤的计算。“我的计算一直不好,”他说,而且双目失明让他的计算更不好。他擅长的是另外一种想象,他称之为“空间想象”,这种可以让人一次性理解所有的信息。

想象几何体的一个难点是:人们往往只能看见物体的外面,而看不见里面—— 但里面可能非常复杂。莫林通过同时仔细想象里外两面,培养出了一种“外翻内”—— 或者是从一块空间移动到另一块空间的能力,而这种空间想象似乎更依赖于触觉而非视觉。“我们的空间想象是靠触摸物体拼起来的”,莫林说,“你可以在手上把玩模型,而不是用眼睛看。这样的话‘外面’和‘里面’就只和你对模型的动作有关了。”因为他太熟悉触觉信息了,可以在把玩一个模型几个小时之后几年都记得其形状。

几何:纯思考

2001年七月,在德国著名的黑森林数学研究所(Mathemati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Oberwolfach)的一次会议中,伊曼纽尔•吉鲁(Emmanuel Giroux)做了关于他最近的工作的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接触结构和‘打开的书’分解》。尽管吉鲁双目失明,他的报告仍然是这一周会议中最清晰、最有条理的—— 也可能这都是失明的贡献。他坐在投影仪旁一张张地换幻灯片,显然他很清楚每张幻灯的准确内容。他用手比划出自己对于一个几何体是如何接触另一个边界的精确描述。之后,听众中有些人回忆起了吉鲁的另一场报告:报告中他像放电影一样,一帧帧地清晰描述了某个数学现象。“这是我做事的方法,我的风格是尽可能的清晰”,吉鲁说,“不过,我经常也因为其他数学工作者无法解释他们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而非常沮丧。”所以,他讲得清晰,部分原因是为了向那些视力正常但讲得使人云里雾里的同事的抗议。

吉鲁十一岁就双目失明。他注意到大部分盲人数学工作者都是研究几何的——可是为什么是几何呢?这可是最需要“看见”的数学领域啊!“其实只是纯思考。”吉鲁回答会说。他解释说,例如在分析学中,一个人必须得计算,一行一行做。用盲文就很麻烦:写点东西得打一大堆孔,读的时候还得翻过

来摸。这样一来写很长的计算式就非常困难(将来随着无纸书写工具——例如可重写盲文工具的发展,这可能容易一些)。而相比起来,“搞几何学,内容就集中的多,你可以全装在脑子里。”吉鲁说。到底装在脑子里的是什么,这很神秘,还不一定是图形——图形是一种表示数学对象的方法,但却不是思考对象的方法。

阿里克谢•索辛斯基(Alexei Sossinski)指出,许多盲人数学工作者研究几何并不奇怪。一个视力健全的人的空间想象力是来自于大脑对于三维世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二维图像的分析能力,而盲人的则来自于大脑对触觉和听觉信息的分析。无论哪种情况,大脑都会根据感官信息而灵活地建立起空间表达。索辛斯基指出,对复明的盲人的研究表明: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理解基本拓扑结构(例如一个东西上有多少个洞)的能力。“刚复明的时候,他无法分辨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索辛斯基写道,“只能觉察到它们拓扑等价。但是他们立即就能注意到圆环和球的不同。”索辛斯基在私下的谈话里说到,视力正常的人们有时会对三维空间产生错觉,原因是视网膜上的二维投影信息既不充足又误导人。“盲人(通过其他感觉)建立其一个没有形变的、直接的三维空间的感觉。” 至少自柏拉图以来,人们很长时间一直试图理解空间想想能力。柏拉图(Plato)相信,无论人是否失明,理解空间关系的能力都是一样的。而笛卡尔(Descarte)根据视力受损的人们通过触摸来认知形态,在1637年的《方法论》中声称人们在头脑中构造模型的能力是天生的。十八世纪晚期,狄德罗(Diderot)在研究中接触了盲人,并总结说人们可以仅靠触觉就良好地感知三维物体。他还发现大小的变化对盲人而言并不是问题,盲人可以“在头脑中放缩形体。这种空间想象往往是靠回忆和重新组合对物体的感觉。”近几十年有许多关于盲人空间想象力的研究。流行的观点是盲人的空间想象力比视力健全的人更弱或者更差。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盲人以及视力健全的人的空间想像能力在执行许多普通任务—— 比如记忆走路路线的时候并无差异。

分析学的挑战

并非所有的盲人数学工作者都研究几何。尽管分析学对失明人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但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分析学—— 比如劳伦斯•拜吉特(Lawrence Baggett)。他已经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任教三十五年了。

他五岁失明,但从小就喜欢数学,可以在头脑中做许多思维体操。他从没学过除法的正规计算法——因为用盲文来做长除法太复杂了—— 可是他发明了自己的除法计算法。盲文书籍很有限,他便让母亲和同学为他朗读。他一开始想做律师,因为“那时候盲人都当律师”,不过以后上了大学,他就决定改学数学了。

拜吉特说他自己的几何从来没学好,因为他无法想象那些复杂的拓扑结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视力缺陷。他说,要想象一个四维球体,“我不认为看得见能有什么帮助。”有时候在研究时他会想象公式图表以及提示性的画面。他在头脑中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会写点盲文笔记,不过并不常这样做。“我会试着念出来,”他解释说,“我经常踱着步子自言自语。”跟视力健全的同事搭配工作会比较容易,他们可以帮着查阅资料,或是看懂一长串的式子是什么意思。其他的东西呢,拜吉特说,都和两个视力健全的人一样。可是,比如像在黑板上画个图或是列个式子计算呢?“他也会写给我画给我!”拜吉特笑着说,同事会用语言把黑板上的东西描述出来。

劳伦斯•拜吉特(Lawrence

Baggett)

拜吉特并不觉得他心算能力强。“我觉得视力健全的数学工作者也可以心算很多东西,”他说,“不过还是写在纸上方便。”有一件事佐证了这一点:某年冬天拜吉特在波兰参加一次会议,会议大厅的灯忽然灭了,顿时一片漆黑,可作报告的没有停。“他积了分,进行了傅立叶变换,大家都跟得上,”拜吉特回忆说,“这说明一点:可以不要黑板,只是黑板更方便。”

盲人数学教授必须有新的教学方法。有些人是这样的: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第一行齐眉,第二行齐唇,第三行齐颈等等。拜吉特也用黑板,不过更多的是为了调整讲课的节奏而非系统地传递信息好让学生抄笔记。实际上他会告诉学生们:不要抄板书,要记说的话。“我写板书只是为了让我的课看起来跟其他人一样,”他说,“许多学生选择在我的课上用不一样的方法学习,他们做到了。”拜吉特用TEX出考题,还建了一个网站来存放家庭作业和其他信息。打分方面,他本可以让别人代打,“不过这样我就听不到学生的反馈了”,所以他就采取了各种打分方式:诸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口头报告等等。很明显,拜吉特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让他克服了失明给他带来的局限性。

交流方式

诺伯托•萨利纳斯(Norberto Salinas)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阿根廷长大,自十岁起就失明了。跟拜吉特一样,他周围盲人的“标准职业”也是当律师,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数学物理的盲文资料。不过萨利纳斯的父母会给他朗读并且录音。他的土木工程师的父亲问自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数学物理系的朋友,儿子是否能参加入学考试。由于萨利纳斯考了最高分,于是学校允许他入学。在《数学史》杂志关于盲人数学工作者的网上讨论组中,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爱德华多•奥尔蒂斯(Eduardo Ortiz)回忆起他在布大的分析课堂上考核萨利纳斯的情景:当时他在奥尔蒂斯的手掌上画图来表现图形信息。后来奥尔蒂斯用这种方法来在帝国理工学院教其他的盲人学生。萨利纳斯在秘鲁短暂地教过书,之后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了博士,目前他在堪萨斯大学任教。

萨利纳斯说他经常喜欢把录音资料转换成盲文,这一步骤帮助他掌握知识。他设计了一套表示数学符号的盲文,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协助设计了一套表示数学符号的西班牙语盲文标准。美国的数学符号盲文标准内梅斯代码,是由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一位盲人数学工作者、计算机教授亚伯拉罕•内梅斯(Abraham Nemeth)发明的(内梅斯现在已经从底特律大学退休)。内梅斯代码继承了普通的六点式盲文的格式并用来表示数字和数学符号,并使用特殊指示符号来将数学符号和普通文字区别开来。标准盲文显然不是为科技资料所设计的,因为它连最普通的科技符号也表示不了,甚至连数字也必须用字母表示(例如用a表示1,b表示2,c表示3等等)。内梅斯代码学起来不简单,因为同

样的字符在盲文中是一个意思,在内梅斯代码中是另外一个意思。然而它对协助盲人—— 尤其是盲人学生—— 阅读科技材料而言却非常重要。萨利纳斯和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一位盲人物理工作者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发明了一套新的代码GS8。GS8使用八个点,而标准盲文六个点,多出来的两个点是留给数学符号的,这样一来就能表示二百五十五个字符,而不是标准盲文的六十三个了。另外,GS8的语法也是基于LaTeX的,这就使得GS8文件和LaTeX文件可以互相转化。 计算机为盲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可以交流的世界。像Jaws或者SpeakUp这样的屏幕朗读软件可以用合成语音将屏幕上的文字读出来。不过很可惜,这些程序读包含数学符号的文字的时候都表现不佳。有些盲人数学工作者只用这些软件阅读邮件或是上网(随着图片用的越来越多,上网对盲人来说也越来越复杂。)康奈尔大学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拉曼(T. V. Raman)开发了一个名叫AsTeR的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输入一个TeX文件,然后输出一个用合成语音朗读的声音文件,数学公式和文字都能朗读。加德纳也开发了一个软件TRIANGLE,也带语音合成但比AsTeR更简单,这个软件还带一个LaTeX和GS8代码互相转换的程序。

有些盲人数学工作者直接阅读TeX源文件。吉鲁就用一台可重写盲文触摸屏来阅读。他说,录制一篇论文的录音对他而言更好,不过在录音之前他要先看一下自己是否对文章感兴趣。阅读TeX源文件能让他迅速直接地了解论文。当然,TeX文件是设计给电脑而非人阅读的,因此就会很复杂而冗长。不过吉鲁说:他很容易从电子预印服务器和期刊杂志拿到TeX文件,便跟踪当前的研究成果。书籍比论文要更麻烦一些,因为尽管TeX是数学书的标准出版格式,可是要从出版社拿到TeX源文件可并非易事。

盲人能学数学

健全人对数学了解不多,于是很自然地就认为数学符号会给盲人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实际上,对于盲人来说,数学比其他职业要容易得多。原因之一是数学语言比其他语言要精炼,数学式子很短,所以研究数学要阅读的东西就少。“研究数学,”萨利纳斯说,“只需要看寥寥几页就能学到一大堆东西。”另外,盲人的想象力往往很好,而想象是研究数学的理想境界。莫

林指出,往往视力健全的人学几何的时候,想象两个相交平面是在书上所画的二维图片,几何对他们来说就是这些二维图片,他们对自然世界中的平面毫无概念。”而盲人因为不用这些图画,所以能很自然地想象抽象的平面。 当前最著名的美国盲人数学工作者可能是扎卡里•J•巴特尔斯(Zachary J. Battles),他的光荣事迹甚至登上了《人物》杂志的封面。巴特尔斯也几乎是一出生就失明,三岁的时候被人从韩国孤儿院收养。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读完了数学学士,而后又读了计算机学士和硕士,还两次到乌克兰教英语并担任残疾学生的导师。如今,他获得了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在牛津大学学习数学。巴特尔斯像其他许多盲人数学工作者一样,激励着视力健全人以及盲人。

编者后记:

在中国,当代的盲人应用数学家是中山大学的富明慧教授。他198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9月公派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留学,1995年2月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5月至1997年4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1997年5月出站,到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工作。同年7月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复合材料力学、计算固体力学。虽然他看不见课本,也看不见黑板,但他靠两块小小的磁铁,建起了板书坐标。为方便备课他在学生帮助下,将教材内容输入电脑,反复听反复记,直到整本书倒背如流。详细资料见:://news2.sysu.edu./theory01/124827.htm

延伸阅读:新京报:《谷歌盲人工程师讲述软件设计之路》、蒋迅:的盲人黑人工程师马可·米登》。

NASA《

作文八:《盲人女教授的明亮世界》3800字

“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  2010年3月3日晚,“2009中国职业女性榜样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杨佳当选为2009年中国职业女性榜样。  可以看不见道路,  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做报告、演讲时,杨佳常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她大多时候用中文说,有的时候会用到英文。  如果她不这么提示,坐在台下的听众,很难发现这个戴着无边框眼镜、眼角弯弯的女性,是位盲人。  台下的听众,两个多月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师生。彼时,从这个学院毕业10年的杨佳,回去领取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11年度校友成就奖。  杨佳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人。另一位曾获此奖的中国人,是香港现任特首曾荫权。  最近,台下的听众,变成了全国各地民主党派的精英们。连续几个月来,九三学社社员杨佳,被中央统战部当做自强不息的楷模,在全国做巡回报告。  学生从报纸中得知老师是盲人  今年48岁的杨佳,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授,教授研究生英语和《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课程。她也是我国高等学府任职的第一位盲人教授。  面对学生,她不仅不会做这样的提示,还会尽各种努力,来化解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差距。  杨佳右手写漂亮板书时,左手紧贴黑板悄悄丈量尺寸;多媒体教学操作台上,一块块胶布被她贴在触摸屏上,作为记号方便操作;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她总是尽量多提问,只是想默默记住学生们的声音,以后的课堂上,仅凭声音她就可以叫出学生的名字,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她眉目弯弯的微笑和温和的“眼神”已经到达……  许多学生看了报纸才知道,老师是一位盲人,再次面对她的时候,不少学生潸然泪下……  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年轻讲师  杨佳并非刚出生就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相反,她人生的前29年,就像家乡长沙岳麓山上的杜鹃花,推窗可见,满眼明艳。  15岁那年,还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一的杨佳,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没想到一举考上了郑州大学英语系。  年纪最小的她,和许多与她父亲年龄相仿的同学,在竞争中学习。四年后,她以毕业论文满分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岁,就站在了大学二年级的讲台上,学生们的年纪跟她差不多大。  工作三年后,她考入了中科院研究生院,24岁,就成了那里最年轻的讲师。这回,她的学生,变成了硕士、博士。“一路走来,阳光灿烂”,这个总与优秀挂钩的女子,这样总结自己前半段的人生。  29岁起眼睛里再没看见亮光  杨佳没想到的是,“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夺走”。1992年,她被确诊患有由一种罕见的黄斑变性导致的视神经萎缩。从一开始看错行,到字迹越来越模糊,视力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慢慢消失。杨佳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舞台的大幕,徐徐向中间合拢。  而对这个过程,她无能为力。西医、中医,针灸,甚至连最痛苦的球后注射,她都尝试过了,奇迹并没有发生。终于,那一天到来了,早晨睁开眼,她的眼睛里再没看见亮光。那一年,她29岁。  命运的残酷不止于此。当杨佳沉浸在失明的痛苦中时,她收到了法院寄来的一纸通知。她深爱着的丈夫,认为她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长大,向法院正式提出离婚。在那样的年代,残疾的杨佳,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丈夫带着女儿离开,从此消失在她的世界里,直至现在。  接受杨澜的《天下女人》访问时,全程端坐着回答问题的杨佳,在提起这段经历时,不经意地叹了口气。  失明不是句号,只是一个逗号  幸福的叠加不过锦上添花,不幸接连而来,却足以摧毁一个人。那个在同事、学生眼里蹦蹦跳跳、乐呵呵的杨佳,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不愿再见人。  终日闭门在家,多次被半开的门、抽屉,撞得头破血流。常常一迈腿踢倒了热水瓶,一抬手打碎了茶杯。为了适应她,父母把屋子里的家具,全都靠了边。  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她想到了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李佩。李老师的丈夫郭永怀先生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为建设新中国举家回国,在参与制造第一颗原子弹过程中献出了生命。他们唯一的女儿,也因病去世。但李老师却从没放弃过教学。  老师的力量,让杨佳决定面对现实,从头再来。  所有的生活,从原点开始。身高一米七二的杨佳,重新像孩子一样,学着在黑暗中吃饭,穿衣,走路。  曾有一个记者,试着用丝巾蒙住自己的眼睛,在北京的繁华大街上,在黑暗的恐惧中,仅走了38步。  付出了可以想见的艰苦努力后,杨佳的生活,仅仅在失明的29岁时打了个逗号,而不是一个句号。  重新回到讲台,杨佳在第二年评上了副教授,接着,她利用新的电脑语音软件,编写出版了《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等几本著作,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二十多门英语课程……  哈佛首获MPA学位的  外国盲人学生  事实上,媒体的目光,并不是第一次聚焦杨佳。  上一次,人们发现杨佳,是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那时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科学时报》就集中报道了她的故事。她也作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代表,做过多场事迹报告。  那时多数的新闻由头是,这个失明已经8年,37岁的女性,考上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正准备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从老师变成学生,身份的换位意味着她能主动掌控的东西变少了。  上课,真正变成了听课,靠着学校提供的一台特殊键盘,她把老师的讲课全部记录下来。  课后,为了完成每天500页的阅读量,她把书扫描进电脑,再用软件读出来,别人看书的时间,她都花在了准备上。

为了赶进度,她听书的速度,达到了每分钟400个英语单词,“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了调的语速”。就这样,她还超出学校规定,多学了三门课。  她的毕业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征服了曾效力于四位美国总统的顶尖教授大卫·戈根,在戈根的最后一堂课上,他请杨佳总结发言,还赠书题词:Jia, you taught us more!(佳,你教给了我们更多的东西!)还破例为她打出了哈佛的最高分“A+”,此前,论文的最高分是“A”。  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每个学子匆匆领完毕业证书就离开了。轮到杨佳时,这个典礼因为掌声中断了好几分钟,掌声从前排的师生传到后排的家属,像潮水一样感染了全场几千人。  这掌声,是送给这位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  获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  10年过去,还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再次唤起了媒体对杨佳的关注。  2011年5月14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将校友成就奖授予杨佳。120个候选人中,评委选中了她,“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杰出女性代表,杨佳长期从事保障残疾人人权和权益的工作。”“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人权作出了杰出贡献,不只是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  2007年至2008年,杨佳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提供了十多场培训,并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被誉为中国的软实力  2008年,她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也是唯一的盲人女委员),提交的建议《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被有关方面采纳。  2008年,杨佳成功竞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  第二年,她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还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并在2010年年度选举中再次连任,成为四位官员中唯一的连任者。  同一年,她意识到科技可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建议创办“科技助残全球化研究中心”。  哈佛肯尼迪的颁奖词中就提到,杨佳帮助成立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并传到互联网,为全国乃至全球残疾人搭建一个服务性网络平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父亲的眼睛就是她的眼睛  越来越宽广的舞台,让杨佳觉得,抛开眼睛的问题,她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眼睛的残疾,是她无法抛开的。幸好,她拥有另一双眼睛。  这双眼睛,每天早晨6点,带着她乘公交、倒地铁赶路,2个小时后,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待到她下课,代替她目送学生们一一离去,再领她返家。  这双眼睛来自她的父亲,今年年近八十岁的杨中信老人,原中南大学教师。得知女儿失明的消息,这位父亲一夜白头,在女儿决定从头来过的时候,他说:“以后爸爸给你当拐杖”。  19年来,60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的手,成了杨佳的拐杖,父亲的眼睛成了她的眼睛。所以,当哈佛毕业典礼上,如潮的掌声响起,站在后排家属区的父亲,眼里涌出了晶莹的泪。  他坚强乐观的女儿又回来了。  老父亲说,只要他还走得动,就可以带她去她想去的地方。他放心不下的是,以后有那么一天,他再也走不动了。“我现在就希望,杨佳今后能找着她的另一半就好。”  在父亲眼里,黑暗或明亮的转换并不重要,女儿,还是那个女儿。  2011年度哈佛杰出校友颁奖礼上,杨佳以美国著名民主诗人华尔脱·惠特曼的《大路之歌》(英文片段)结束致辞。真诚希望,接下来的几个19年里,她的生活有人同行,有爱相伴!  摘自《都市快报》

作文九:《探寻盲人的心灵世界》1900字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尽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庞龙的这首一度在网络上红得发紫的歌曲《两只蝴蝶》,表现了对生死相依的现代爱情的无限赞美之情。其流行之势,甚至到了目不识丁的老头高兴起来也可以哼上两句的地步。当然,盲人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虽然双目不见天日,但他们用敏感的耳朵感受着这个世界,对美好的事物从来都不冷漠,对美好的旋律从来都不迟钝。他们长期生活在黑暗里,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睁开眼睛看见太阳和月亮;他们总是生活在孤寂里,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儿一起享受爱情的甜蜜和温馨……但对他们而言,这些恐怕只是永远的美梦了。年轻诗人三米深,用自己手中的诗笔,在一首题为《天桥上的乐队》里,探寻着盲人的心灵世界——   五个盲人并排坐在天桥上   用不同的乐器合奏《两只蝴蝶》   他们看不见世界   也可能从未见过蝴蝶   可他们还是努力地睁大眼睛   把红皮的证件一字排开   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明天又将辗转何处   翩跹在歌曲里的两只蝴蝶   定然会带着这座城市   与生俱来的孤独   扇动着翅膀,飞向相反的方向   三米深,原名林雯震,男,1982年生,福建福州人。2000年在《散文》发表处女作,2002年末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美文》、《散文诗》、《青年文学》、《北京文学》、《诗选刊》等多家刊物及《80后诗歌档案》、《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曾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福建文学》等杂志征文奖多次。2008年参加第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全诗12行,没有分节,结构十分紧凑,语言十分明白。“五个盲人并排坐在天桥上/用不同的乐器合奏《两只蝴蝶》”,这两句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天桥上有乐队并不奇怪,天桥上乐队奏《两只蝴蝶》也不奇怪,或许一个盲人在天桥上演奏《两只蝴蝶》,你也不感到奇怪,但是,当看到五个盲人一起坐在天桥上合奏《两只蝴蝶》,你会无动于衷而不感到惊奇吗?你一定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打量他们一番;或者竖起耳朵,聆听动人的旋律。对于路人而言,除了感到稀奇,不会再有什么。可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群体性事件,它激起了诗人心中的万千波澜。“并排”,说明有秩序;“天桥”,意指相对安逸又是行人必经之地;“用不同的乐器”,暗指各自喜欢的方式;“合奏”,说明有组织。特殊的乐队,演奏特别的歌曲,他们想要表达什么?   “他们看不见世界”,这是他们的可怜身世;“也可能从未见过蝴蝶”,这是他们的不幸遭遇;“可他们还是努力地睁大眼睛”,这是他们的本能抗争,他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啊;“把红皮的证件一字排开”,这是他们想以此博得行人的理解和同情,他们也是有尊严的啊,可别把他们当作一群疯子。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愿望,演绎着人间美好的爱情;他们以自己特殊的身份,表现着音乐的魅力,唤醒着人们麻痹的神经。   “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明天又将辗转何处”。如果说“看不见”是他们自身的不幸,那么“没有人知道”,就是更大的不幸了,因为这种不幸来自社会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他们颠沛流离,行踪不定,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不速之客,来无人理,走无人问,没有人把他们当一回事儿。但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当一回事儿,明天还要“辗转”他乡,去表达他们的声音,不怕重复,不怕单调;如果赢得不了听众,他们奏给自己听。   “翩跹在歌曲里的两只蝴蝶/定然会带着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孤独/扇动着翅膀,飞向相反的方向”。这里的“蝴蝶”,是生死相守的爱情的象征。对盲人,这么美好的“蝴蝶”只能“翩跹”在歌曲里,却不能飞翔在自己的生活中。他们尽管在这座城市感受了人间的繁华和喧闹,但是也改变不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孤独”。没有人能够给他们以爱情,甚至没有人能够理睬他们,只有那善解人意的“两只蝴蝶”,引领他们重回孤寂的世界。“相反的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城市相反的冷清和寂静。   诗人将盲人置于一种喧闹而冷漠的社会背景里,意在唤起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对他们心灵世界的珍重。   诗歌应该是从灵魂里流淌出来的清泉,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文字。三米深是一个纯正的抒情者,他的诗简短而明净,温柔而安静,常在逼人的场景中,给你情感的张力和冲击。他虽年纪不大,可在创作上有着自己的主张:“个性是灵性之本,从内心出发,真诚地写作,干净地表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积累,他会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在诗歌的天空展翅高飞。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教育局]

作文十:《盲人女教授的明亮世界》2400字

“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

2010年3月3日晚,“2009中国职业女性榜样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杨佳当选为2009年中国职业女性榜样。

可以看不见道路,

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做报告、演讲时,杨佳常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她大多时候用中文说,有的时候会用到英文。

如果她不这么提示,坐在台下的听众,很难发现这个戴着无边框眼镜、眼角弯弯的女性,是位盲人。

台下的听众,两个多月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师生。彼时,从这个学院毕业10年的杨佳,回去领取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11年度校友成就奖。

杨佳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人。另一位曾获此奖的中国人,是香港现任特首曾荫权。

最近,台下的听众,变成了全国各地民主党派的精英们。连续几个月来,九三学社社员杨佳,被中央统战部当做自强不息的楷模,在全国做巡回报告。

学生从报纸中得知老师是盲人

今年48岁的杨佳,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授,教授研究生英语和《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课程。她也是我国高等学府任职的第一位盲人教授。

面对学生,她不仅不会做这样的提示,还会尽各种努力,来化解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差距。

杨佳右手写漂亮板书时,左手紧贴黑板悄悄丈量尺寸;多媒体教学操作台上,一块块胶布被她贴在触摸屏上,作为记号方便操作;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她总是尽量多提问,只是想默默记住学生们的声音,以后的课堂上,仅凭声音她就可以叫出学生的名字,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她眉目弯弯的微笑和温和的“眼神”已经到达……

许多学生看了报纸才知道,老师是一位盲人,再次面对她的时候,不少学生潸然泪下……

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年轻讲师

杨佳并非刚出生就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相反,她人生的前29年,就像家乡长沙岳麓山上的杜鹃花,推窗可见,满眼明艳。

15岁那年,还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一的杨佳,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没想到一举考上了郑州大学英语系。

年纪最小的她,和许多与她父亲年龄相仿的同学,在竞争中学习。四年后,她以毕业论文满分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岁,就站在了大学二年级的讲台上,学生们的年纪跟她差不多大。

工作三年后,她考入了中科院研究生院,24岁,就成了那里最年轻的讲师。这回,她的学生,变成了硕士、博士。“一路走来,阳光灿烂”,这个总与优秀挂钩的女子,这样总结自己前半段的人生。

29岁起眼睛里再没看见亮光

杨佳没想到的是,“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夺走”。1992年,她被确诊患有由一种罕见的黄斑变性导致的视神经萎缩。从一开始看错行,到字迹越来越模糊,视力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慢慢消失。杨佳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舞台的大幕,徐徐向中间合拢。

而对这个过程,她无能为力。西医、中医,针灸,甚至连最痛苦的球后注射,她都尝试过了,奇迹并没有发生。终于,那一天到来了,早晨睁开眼,她的眼睛里再没看见亮光。那一年,她29岁。

命运的残酷不止于此。当杨佳沉浸在失明的痛苦中时,她收到了法院寄来的一纸通知。她深爱着的丈夫,认为她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长大,向法院正式提出离婚。在那样的年代,残疾的杨佳,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丈夫带着女儿离开,从此消失在她的世界里,直至现在。

接受杨澜的《天下女人》访问时,全程端坐着回答问题的杨佳,在提起这段经历时,不经意地叹了口气。

失明不是句号,只是一个逗号

幸福的叠加不过锦上添花,不幸接连而来,却足以摧毁一个人。那个在同事、学生眼里蹦蹦跳跳、乐呵呵的杨佳,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不愿再见人。

终日闭门在家,多次被半开的门、抽屉,撞得头破血流。常常一迈腿踢倒了热水瓶,一抬手打碎了茶杯。为了适应她,父母把屋子里的家具,全都靠了边。

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她想到了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李佩。李老师的丈夫郭永怀先生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为建设新中国举家回国,在参与制造第一颗原子弹过程中献出了生命。他们唯一的女儿,也因病去世。但李老师却从没放弃过教学。

老师的力量,让杨佳决定面对现实,从头再来。

所有的生活,从原点开始。身高一米七二的杨佳,重新像孩子一样,学着在黑暗中吃饭,穿衣,走路。

曾有一个记者,试着用丝巾蒙住自己的眼睛,在北京的繁华大街上,在黑暗的恐惧中,仅走了38步。

付出了可以想见的艰苦努力后,杨佳的生活,仅仅在失明的29岁时打了个逗号,而不是一个句号。

重新回到讲台,杨佳在第二年评上了副教授,接着,她利用新的电脑语音软件,编写出版了《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等几本著作,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二十多门英语课程……

哈佛首获MPA学位的

外国盲人学生

事实上,媒体的目光,并不是第一次聚焦杨佳。

上一次,人们发现杨佳,是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那时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科学时报》就集中报道了她的故事。她也作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代表,做过多场事迹报告。

那时多数的新闻由头是,这个失明已经8年,37岁的女性,考上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正准备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从老师变成学生,身份的换位意味着她能主动掌控的东西变少了。

上课,真正变成了听课,靠着学校提供的一台特殊键盘,她把老师的讲课全部记录下来。

课后,为了完成每天500页的阅读量,她把书扫描进电脑,再用软件读出来,别人看书的时间,她都花在了准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