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苏轼与赤壁》500字_赤壁苏轼

作文一:《作文苏轼与赤壁》500字

黄昏的微风轻拂他的衣袖,夹杂着如血残阳映射出的点点余辉。架一叶扁舟,火焰似的彩霞不经意燃起了他心中的哀闷苦楚:乌台诗案的诽谤,谪贬黄州的敕令,洛阳亲友的牵念······

夕阳,美酒,赤壁。一幅缀满了壮美河山、风云起伏的历史画卷早已在这位多情的诗人心底铺开,所有的苦闷,此时权当是为他那万丈的豪情引路。

斟一杯酒,望那被岁月铺陈的古战场,他已然成为了对酒当歌的仙人,正欲为那黄州赤壁留下文学史上的浓重一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呵,自己不就是那周公瑾吗,满腹经纶,本应成就一番大事业,却似这汹涌大浪,也许拥有那勃起的一瞬间,下一刻却再次没入大流,泛起零星水珠,沉淀了那一腔热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滚滚江水自东而来,什么忧愁,世俗,尘埃,瞬间化为沉淀水底的沙石。赤壁的黄沙,赤壁的烟雨,及他赋予赤壁的多情,一时间牵动了他所有的神经。文人的思绪飞过他的扁舟,带起浪花朵朵,穿过赤壁。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与其去愁那人生过于短暂,愁那生命不尽人意。不如举杯望月,感受清风徐徐的畅快清爽,去尽情享用大自然赐予的豪情与宝藏。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文二:《作文:与苏轼相遇》800字

与苏轼相遇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他许多不朽的诗篇。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他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感慨万千。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他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他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他是我的榜样,他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流传至今。因为有他,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他,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但是他却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他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彻响千古的名字———苏东坡。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的惬意!

作文三:《与苏轼相遇作文》700字

与苏轼相遇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他许多不朽的诗篇。

他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感慨万千。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他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他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他是我的榜样,他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流传至今。因为有他,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他,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但是他却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他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彻响千古的名字———苏东坡。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

作文四:《苏轼作文》900字

我眼中的苏轼

大家都应该认识苏轼吧!苏轼,自子瞻,号称东坡居士,他是眉山人。

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和他的弟弟苏澈称为三苏。我一直以来都很佩服和喜欢这个苏轼。

细细想来,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那个人格。苏轼的人生,多灾多难在上任的时候,前后一共被贬三次,王安石当政时一次,司马光主朝一次,新的余党上台又是一次,而且他的被贬都不是他的错,这个是对一个封建的一个大夫多大的打击呀!

但是苏轼是泰然而之的从没有亵渎自己的灵魂,苏轼为官一任,他就造福一方。他在杭州整治西湖,在杭州整治西湖,在徐州指挥抗洪,为灾民救济饥荒,为百姓生活是否安宁而愁苦。如果苏轼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的话,一定都是什么官,而不会被贬官。

苏轼的多次被贬最主要的愿意就是他爱讲真话,不爱说假话和骗人。他不幸得生活在了一个讨厌别人说实话的一个年代,但他却十分固执地选择了一条凭良心说话和做事的路。左派上台了不喜欢他,右派上台了之后也不喜欢他,所以注定了他的一生的坎坷。但是他的那说实话的品质让我们佩服,竟然明知道说实话会被贬官,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他处处为民着想,不为自身着想。

苏轼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信心,他拥有着非凡的智慧和信心,他拥有着正直的人品和勇敢的灵魂,他,他就是我心中的苏轼。

每当我想起了苏轼,我感到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和他的弟弟苏澈称为三苏。我一直以来都很佩服和喜欢这个苏轼。苏轼的人生,多灾多难在上任的时候,前后一共被贬三次,王安石当政时一次,司马光主朝一次,新的余党上台又是一次,而且他的被贬都不是他的错,这个是对一个封建的一个大夫多大的打击呀!我们应该向苏轼学习学习,学习勇敢的灵魂他的那种品质,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我们也要像他一样要有默默无闻的精神,我们还要学会帮助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苏轼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信心,他拥有着正直的人品和十分勇敢的灵魂,苏轼的多次被贬最主要的愿意就是他爱讲真话,不爱说假话和骗人,他不幸的生活在了一个讨厌别人说实话的的一个年代,但他却十分固执的选择了一条凭良心的说话和做事,左派技术的加肥加大建设的经费,电话客服发动机佛挡杀佛几乎是地方,简单发达的的身份的苏轼,但是,他明知道自己会被贬官,但她还是竟然还是毅然的选择了这个,让自己被贬了官,他处处为民着想不为自己想想。

作文五:《作文苏轼》1300字

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作文六:《苏轼___作文》90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

翻开书籍,被一缕缕书香所沉浸,仿佛跨越了千年岁月,来与你相会,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畅谈你那波荡起伏的人生。 少年时的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当然能够稳居第一。但是你因为欧阳修为了避嫌(当时欧阳修认为是自己的弟子写的文章,因此给了第二),一流的文章得了第二。事后,欧阳修虽博古通今,但也不知道你所写的尧舜之典出自何方。回到家中,查了三天三夜,还是一无所获,最终不得不向你向你请教。你却对他说,那是你杜撰之典。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何等的重要,一个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你竟敢如此这般,打破常规,文为己用,可见你的勇气之大。苏轼,你的才学令人钦佩,你的勇气令人折服,我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真不愧是少年天才”。

中年时的你,因与当朝宰相不和,离开中央,前往地方。在这期间,你政绩突出,人们爱戴,但却因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你的命。不过神宗爱才,众人求情,最后你被贬谪到了黄州做团练副使。从三品大员到如今的囚官,相差甚远。不过洒脱的你,满不在乎,在黄州临江而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建成了你会客之所——“雪堂”。不仅如此,你还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诸多名篇,流传后世。苏轼,我想在你被贬之际,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不要在意世俗的名与利„„”而你却是微微一笑,告诉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暮年时的你,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早已将一切看透,饱经风霜的脸庞,仿佛成了写照。神宗仙逝,太后当权,新法废,旧法立,司马光出山,身为旧党一员,你很快又被重新启用。短短的三个月,一跃而上。你的人生总是与政局的不同而摇摆不定,命

运掌握在他人手中,这可能是在封建王朝中士大夫不可能改变的宿命。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世间险恶,轮回往复,何苦一次又一次的卷入这新法与旧法的政治漩涡中,倒不如寄情山水,解甲归田,过着神仙伴侣的生活,岂不乐哉?”你笑了笑,默不作声,我豁然间明白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是你们这些士大夫毕生的追求,赤子之心的你,怎么会在乎生死,我想正是你这样的性格,才是造成你曲折命运的根源。不过,正是你这样的性格,才会被后世人们喜欢。

我多想跨越千年,与你相会,与你一起举杯痛饮,畅谈你那曲折的人生。在你失意之际,握住你的手,陪伴你,让你觉得并不孤单。

作文七:《苏轼 作文》70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

翻开书籍,被一缕缕书香所沉浸,仿佛跨越了千年岁月,来与你相会,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畅谈你那波荡起伏的人生。

少年时的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当然能够稳居第一。但是你因为欧阳修的个人观念(当时欧阳修认为是自己的弟子写的文章,因此给了第二),一流的文章得了第二。事后,欧阳修虽博古通今,但也不知道你所写的尧舜之典出自何方。回家后,查三天三夜还是一无所获。最终向你请教。你却对他说,那是你自编的。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这样的,而你又是在科举考试中,一个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可见你的勇气之大。苏轼,因为仰慕你的才学与勇气,我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真不愧是少年天才”。

中年时的你,因与当朝宰相不和,离开中央,前往地方。在这期间,你政绩突出,人们爱戴,但却因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你的命。不过神宗爱才,众人求情,最后你被贬谪到了黄州做团练副使。从三品大员到如今的囚官,相差甚远。不过洒脱的你,满不在乎,在黄州临江而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建成了你的“雪堂”。不仅如此,你还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诸多名篇,流传后世。苏轼,我想在你被贬之际,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不要在意世俗的名与利„„”而你却是微微一笑,告诉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暮年时的你,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早已将一切看透,饱经风霜的脸庞,仿佛成了写照。神宗仙逝,太后当权,新法废,旧法立,司马光出山,身为旧党一员,你很快又被重新启用。短短的三个月,一跃而上。你的人生总是与政局的不同而摇摆不定,命

运不在自己手中。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正是你的性格,才是造成你曲折命运的根源。不过,正是你这样的性格,才会被后世人们喜欢”。

我多想跨越千年,与你相会,与你一起举杯痛饮,畅谈你那曲折的人生。在你失意之际,握住你的手,陪伴你,让你觉得并不孤单。

作文八:《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14100字

2009年第3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F1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32009

(总第9l期)

SerialN0.91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政治理想坠入泡影的苏轼却在人身的沉沦中张扬了野性自由的精神,在历史的尘雾中重新发现了陶渊

明,并引为旷古知音。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历史的际遇使这两个相距六百年的诗人在百余篇《和陶诗>中得到了精神的相交。才气横溢的苏轼诗性地阐释、并重新建构了陶诗。乃苏轼以“我”与“你”的主体同性的姿态对陶渊明理解与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和陶诗;体验;理解;对话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321(2009)03一0057—06

苏轼一生仕宦,晚年却深崇陶渊明,流放期间随行都带着《陶渊明集》,他甚至将陶渊明置于李白、杜甫之上。陶渊明的诗质、人品及处世哲学都得到了苏轼高度的认可与赞同,并以渊明为师,全

昀则谓苏诗“敛才就陶,亦时时自流本色,正如褚

摹《兰亭》,颇参己法,而正是其善于摹处”[1】。但

以上诸评皆从《和陶诗》的艺术成就着眼,本文则

主要是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以主体间性的介入方式,阐述苏轼《和陶诗》乃苏轼对陶渊明的体验、

理解与对话的产物,并试图从这个角度,探讨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一、体验主体的苏轼

我之所以把贬斥惠州、儋州前的苏轼划归体

方位地追踪陶渊明。苏轼在对陶渊明的体验、理

解、交流与对话中,达到了两位哲性诗人的相交相融,苏亦是陶,陶亦是苏,又于融汇中诞生出新质,

从而,苏非陶,陶非苏。这个过程的结晶就是苏轼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除《和陶饮酒》写于扬州外,其余全部写于其晚年遭贬惠州、儋州时期,也是其人生阅历最丰富,艺术经验最成熟的时期。

作为有宋一代的大文豪,苏轼一生创作了两千七

验前的主体,就在于苏轼在此之前并非以其本真

的生命进入对陶渊明的体验,而只是将其作为欣赏的对象,一个倦怠于仕宦生涯的士大夫偶尔的点缀。即便在扬州苏轼曾创作《和陶饮酒》二十

百余首诗,然而,仅有这占其总诗数二十分之一的《和陶诗》由苏轼亲自编纂成集,并交付其弟苏辙为之作序,可见其对《和陶诗》的重视。可是后人对苏轼和陶诗却评价各异。贬之者如宋人陈善《扪虱新话》谓之“失其自然之趣”、金人王若虚

《滹南诗话》评其“未免近俗”;褒之者如宋人杨万

首,那也不过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坛泰斗逞才使

气之作。当然,我不否认,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和黄州耕种东坡后的苏轼已对陶渊明有了更深的领悟,但还处于思想的大反思期,真正震撼灵魂的重大困境和对生存处境的深切洞悉还未到来。体验,是生命本真的实践与对接,灵魂的赤诚追问和理解,主体间“你”与“我”的平等交流及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轼对陶渊明的真正体验

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中评日:“渊明之诗,春之

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落英者也。”纪

收稿日期:2008—03—30

作者简介:杨玲,女,江西萍乡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57・

万方数据

是在贬谪惠州后才进入的。

苏轼对陶渊明的体验、理解和对话正是带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进入陶渊明诗性世界的。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在光明中睡着,一个在黑暗中醒着。在苏轼的心灵世界中,也有两个自我存在着,一个是热爱人生和理想的自我,一个是对人生和理想的存在提出哲学疑问的自我。苏轼从他少年出仕到时乖运蹇的被贬、被流放,无论是执掌文坛的风光日子,或是颠沛流离的放逐生涯,这两个自我时常在相互对话,并导致深刻的内心矛盾,亦因此而达到深刻的精神默契。

苏轼曾道:“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送参寥

诗》)两个自我似乎是彼此分离的,一个奔波、劳

苦、挣扎于人生实践的历程,经历着风雨的磨砺,

而另一个则冷眼旁观、超然反顾,思考着人生劳碌的意义究竟何在?苏轼的喜悦,苏轼的痛苦,都可以到这两个自我矛盾冲突和深深的默契中去寻找。

苏轼从小生长于离京城数千里之外的眉山,苏轼的家乡眉山“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介岷、峨之问,为江山秀气所聚¨2。。那里的自然山水蕴育了苏轼野性因子,他爱好自然、自由的野性与纯真浑朴的品性与老庄思想天然相接,他第一次读《庄子》时,就惊叹道: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

心矣!【3】

后来,他在密州为官时又喊出了这样追求个

性自由,不愿束缚的呼声: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H1他觉得在这个虚伪尘世为宦,犹如被套上羁绊的马驹,失去了自然的天性,而那自由自在畅游于深壑中的鱼才是回归了自然的本性,无拘无束,自由逍遥。

元佑时期苏轼“野性的反思”,与党争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应说是其自身矛盾的产物,党争让他更清楚地了解了整个社会的生存处境。元韦占七年知扬州任上所作的《和陶饮酒二十并叙》可以看作他的一种“野性的反思”。虽然这种反思表面看来,还带有某种游戏的性质,但其哲性的思考已融解在他貌似随意而发的诗思中。如他的《和陶饮

酒二十首》其四: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一朝傅两翅,乃得粘网悲。二虫竞谁是,一笑百念衰。幸此未化间,有酒君未违。

.58・

万方数据

他把自己的宦海奔波比喻为“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由于仰慕高飞而化“蝶”。一旦为

“蝶”,有了“两翅”,却又有了“粘网”的悲哀。

这正是诗人人生道路的总结,苏轼由“奋厉有当世志”至几十年仕宦生涯,最后到追求摆脱仕宦的人生三部曲。诗人处于人生意义的大反思中,苦于找不到新的人生道路,于是,只能在酒乡梦境中求取解脱。在这组《和陶饮酒二十首》叙中,苏轼这样说道:

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

苏轼的似醉而醒,郁闷不欢,仿佛不可名者。

这说不清的模糊与明晰正反映了苏轼对过去的自

己的大反思与对内心野性自由的呼唤。人生、社

会如此险恶,诗人更多地借助于“酒”、“醉”、

“梦”、“虚”的模糊概念来表达其“不可名者”。

苏轼以他哲性诗人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进行了空前的融汇与贯通,他深刻地指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内在联系。苏轼认为庄、孔二者的关系是“阳挤而阴助之”,表面指责孑L子,暗中却是维护的,他说:

庄子盖助孔子者……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p1

苏轼本着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原则,出入于儒、道、释三家,对三种哲学进行了激浊扬清、各有取舍的批判继承态度。大而言之,苏轼尊儒术而不迂,杂佛老而不溺,注之以野性自由,随缘自适的苏式达观精神,形成了他融汇众长的

独特思想个性,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思想境界。苏轼的《和陶形、影、神》颇能体现他的批判思

想精神:

我舞汝凌乱,相应不少疑。还将醉时语,答我梦中辞。(《和形赠影》)

君如火上烟,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醉醒皆梦尔,未用议优劣。(《和影答形》)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仙山与佛国,终恐

无是处。……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和神

释》)

历来认为,形之影即人之名,名是儒家所提倡的。在苏轼眼里,形影皆如梦如醉,孰优孰劣,根

本用不着讨论。而对于道家所宣扬的仙山与释家所崇敬的佛国,在苏轼看来,都是子虚乌有的。历经人生大劫难,经历人生大反思的苏轼,已经参破儒、释、道三家,而注之以自我独特的达观自适的无待之境。所谓“好恶都焚去”是也。醉中了了,醒中了了,醉醒皆梦也。苏轼对三家采取的都是“独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耀”(《答毕仲举书》)的

态度。

苏轼在体验人生,反思生命的过程中,糅合儒、释、道三家之精义,又超越于三家,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天地精神。而这种构建又是从传统中寻求支柱的,故苏轼晚年多从陶渊明和庄子处汲取营养,以与封建正统价值观念的忠臣贤相观相对

抗。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叭刮

的思想;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71的委

运任化的人生态度,正与他的随缘自适,穷达同一

的精神建构暗合。所不同的是,陶渊明与庄子是从消极面出发的,追求无为之果;而苏轼却是以执着现实、发展自我的积极面为基点的,寻求的是有为之实。所以,苏轼虽然对陶渊明的任真人品深为赞赏,其《书李简夫诗集后》说:

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

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可事实上。苏轼对陶渊明的隐身独善,在田园诗中消磨自己的消极做法是有微辞的。苏轼虽以等穷达、齐醉醒化解现实人生困惑,然而,他的可贵之处是在如梦如醉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主体意识,坚持其淑世惠民的品格,因之形成其

旷达通脱、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贬居惠州,

就大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其二)远谪海南,又日:“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81其诗充满了乐观旷达的豪迈精神,完全看不到贬谪之人的哀怨与自

伤之色。

晚年苏轼已经达到无处不故乡,无处不有适之境界,可以说与庄子《逍遥游》中的“无待”之境界相仿佛了。苏轼在《墨君堂记》中说自己“群居不倚,独立不居”。又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在苏轼眼里,风雨大作也好,晴光灿烂也好,都是一样的。正如苏轼晚年将海南儋州这样边远瘴荒之地都可看作故乡一样,名动京师、位极人臣与贬谪岭海都是一样的,因为,最终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将归于

万方数据

淡然。苏辙曾这样评价晚年贬居的苏轼:

四年,复以琼州别驾安置昌化。昌化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初就官屋以庇风雨,有司

犹谓不可,则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

之,为屋三间。人不堪其忧,公食芋饮水,著书以

为乐,时从其父老游,亦无间也。H1

苏轼这个青年时即名动京师,仕宦数十年,以其天才的创作和繁富的作品当之无愧地执掌文

坛,然晚年处于“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

的岭南海岛,靠当地老百姓热心相助,才得以有个庇居之所,人生处于极端困境,生命时刻面临生死的考验下,苏轼依然能怡然自得,与田夫野老相游于村间,吃着芋薯,适性逍遥。这种超拔世俗的人生态度绝非凡人所能及。苏轼之所以能如此,即在于他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大反思构建了自己独特的随缘自适、自由无待的天地精神,故能处穷若达,以他乡为故乡,获得灵魂的宁静与愉悦。

苏轼的野性,坎坷的人生经历,批判吸收的

儒、道、释三家之精义及自我反思后的随缘自适、

自由无待共同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体,他正是带着他的历史进入对陶渊明的历史体验的。

二、苏轼对陶渊明的体验与理解

苏轼正是在对陶渊明的历史的体验中,在陶渊明诗的召唤下,陶渊明化成了自己,自己成为了陶渊明,二者水乳交融、莫辨你我,并在这种重新认识与建构中,诞生着新的主体。早在贬官黄州时候,苏轼就与陶渊明有前世今生之感,他的《江城子》序及词云: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

阜,爱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

处。元丰壬子春,余躬耕东坡,筑雪堂居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

睛。

雪堂西畔暗泉呜,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

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

其时,苏轼在黄州城东有一块荒地,他因闲职无事,经济又日见窘迫,遂开始亲自开垦耕种,这就是著名的东坡。他在词中把东坡比之陶渊明的

斜川。然而,其时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还仅是表

面化的,浅层次的体验。他从体验而达到理解与对话,是一个渐次迂回的过程,三者之间并非有着

明显的分界,有时融化于一体,彼此难以分离,尤

其是理解与对话,更是在理解的同时也就在对话,

・59・

对话的表达就是理解的结晶。

苏轼流放期间随行都带着《陶渊明集》,他甚至将陶渊明置于李白、杜甫之上,他说: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

谢、李、杜诗人,皆莫能及也。……然吾于渊明,岂

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

病,而不早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师范其万一也。p

陶渊明质而实绮的诗质、率真理性的人品及果断斩除仕与隐出处矛盾的处世哲学都得到了苏轼高度的认同与赞扬,并打算以渊明为师,全方位地追踪陶渊明。苏轼晚年岭南海岛的流放生涯验证了陶渊明所预感的“俗患”,同样个性率真而导致“与物多忤”的苏轼不由得深服陶渊明的及时回归田园。在人生的困境与生死的考量下,苏轼是

否真的会师陶渊明作斜川游,飘然回归田园呢?

深知其兄的苏辙却这样评述苏轼:

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

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

信之?……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有余,遂与渊

明比。【9】

陶渊明主动从官场退隐,在田园之中身体力行,躬耕其中,兼之以诗酒,从而寻找到了安居其中的精神家园。苏轼一生为官三十几年,欲归而未归,并屡因文字招来祸患,欲改而从未改。所以,苏辙并不相信苏轼晚年欲以陶渊明为模范对象。苏辙看到了苏轼与陶渊明的不同,正是这不同,使苏轼有别于陶渊明。苏轼发展了陶渊明的归隐观,他以随缘自适、自由无待之思消解了出仕的痛苦,在苏轼看来,仕即隐,隐亦即仕。故苏轼不论贬于何地,处于何种困境之中,都能怡然自得,并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百姓做些实事。然而,陶渊明质而实绮的平淡诗风、真率理性的人品及果断斩除仕与隐矛盾的处世哲学启迪了苏轼,让他晚年真正以生命投入了对陶渊明的深度体验,并引发其强烈的追和陶诗的兴致,以致“几尽和乃

已”。

・60・

万方数据

三、苏轼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苏轼看到了陶渊明自然任真而又理性超越的人品,作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代表的苏轼的理性

与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解他人是为了自我

理解,解释他人是对自我的另一种解释。苏轼的不断追和陶诗,赞美陶渊明,这其实正是对自己晚年的超越人生困境追求的间接肯定。在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陪伴下,苏轼终于从人生困境中解脱出来,超越悲情,获得了灵魂的归依,精神的安宁。

苏轼一生并未真正归隐,然其晚年流离于岭南海外,形同罪人,满腔抱负无从施展,生存都成问题。所以,苏轼在《志林・乐天烧丹》中说自己本有出世志,“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未败故也,今日真败矣。”苏轼之贬岭南,意味着“功成”理想的彻底幻灭,是一种“真败”,现在他不“身退”,也只好“身退”了。原为“古今难事”、久蕴胸中的“归田”之念,现在已成为实际的现实。苏轼不仅在体验与理解中领悟了陶诗内在的魅力,发现了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美学风格,由诗及人,进而

理解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从而想“师范渊明于万

生性旷达的苏轼很快从苦难中超脱出来,找到了生命的归宿。在经历一番玄思之后,他又螺旋式地回到了黄州时归园田居的生活,回到了心仪已久的大自然。在心灵上、生活方式上向陶渊明靠近,而且这次比从前靠得更近,基本摆脱了世俗功名的缠绕。苏辙形容苏轼其时住的是茅屋,

天天吃的是甘蓍和芋头,然不改其乐。而数年前,

苏轼还自言:“臣以草木之微,当天地之泽,七典名郡,再入翰林,两除尚书,三忝侍读。”(《谢兼侍读表》)可谓大受朝廷重用的,甚至于有出将人相的

可能。强烈的对比反差不得不让苏轼进行人生意

义的大反思,同时作为一个哲性诗人,他的反思与追问又具有了诗意的特点。苏轼在《答程全父推官书》中道:“仆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耳。”可见他的《和陶诗》正是为了“陶写伊郁”,排遣自己胸中烦闷及人生困境。他在生存困境中以自己本真的生命全面进入对陶渊明的体验,并于陶渊明的理解与追问中产生了对话,陶渊明也从纸质的文字材

料中活生生地诞生出来,成为与苏轼灵魂交流的朋友,精神慰藉的良师。而苏轼本人也从交流与

对话中重新体认自己,让自身生存意义成为一种

直观现象,并成为其人性深度的一种标示与探索。

陶渊明果断从仕途中抽身,在家乡风光秀丽的田园耕作中安顿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主动选

择了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而苏轼是在三十年颠沛流离的仕宦生涯中屡遭贬斥和暗算,晚年年迈体衰还流谪岭海,政治理想彻底化为泡影,不得不接受形同归隐的现实。两相比较,难怪苏轼“深愧渊明”,要以渊明为老师了。

然而,苏轼又是从更高层面发展了陶渊明的退避思想或者说归隐观。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言: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

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

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过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

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10】

苏轼之《和陶诗》并非后人所论的模仿之作,或者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垒块,它乃苏轼以自

己独特的人生阅历、灵魂追问与生存困境中对陶诗的一种再体验,并在陶诗的文本结构召唤下重现陶渊明活生生的诗性哲思与人格魅力,两位哲性诗人跨越时空,在灵魂的交流与本真的理解中,

达到一种对话的产物。人对自我的认识必须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才能达到,而人是渴望理解的。人

是历史的存在,是以历史性为本质的主体,历史意识拯救了人的灵魂的一致性,理解他人极为不易,然理解他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轼对陶渊明的理解正是为了理解自我,苏轼的《和陶诗》正是在理解陶渊

明后对自已的一种更深层次上的体认与表达,既是与陶渊明的诗性交流与对话,更是在审视自己灵魂后的生存意义追问及与新我的超越性的对话。王文诰正是看到了苏轼《和陶诗》的新质,所以批评那些以是否似陶论优劣的肤浅之见,认为

苏轼的和陶诗是借重陶渊明来抒发自己,其形式

与内容是多样的,都是以己之胸怀作为出发点的,其评日:

公之和陶,但以陶自托耳,至于其诗,极有区

万方数据

别:有作意效之,与陶一色者,有本不求合,适与陶相似者;有借韵为诗,置陶不问者;有毫不经意,信

口改一韵者。若《饮酒》、《山海经》、《拟古》、《杂

诗》诸诗,则篇幅太多,无此若干作意,势必杂取咏古纪游诸事以足之。此虽和陶,而有与陶绝不相干,盖未尝规规于学陶也。L1u

然而,王文诰虽然看出了苏轼的抒发己意,并非亦步亦趋地模拟陶诗,却未能指出苏轼以陶渊明为知己朋友,两人虽相距六百年,却并不妨碍苏

轼借百余首《和陶诗》来达到与陶渊明的理解、交

流与对话,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苏、陶相交相融,苏亦是陶,陶亦是苏。苏轼本人在《和陶东方有一

士》后唯恐别人不知己意,特自注道:

此东方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

若得了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正如苏轼所言,他的一再追和陶渊明,评议陶渊明,正是对自己的评议与反思,苏轼在理解陶渊明的同时,达到了对自己的重新体认与反思,他与陶渊明的对话、交流实际上也就是与新我的对话、交流,正是在《和陶诗》的反复交流与对话中,苏轼与陶渊明都诞生了新质,陶渊明从此打上了苏轼

的印迹,苏轼也融化了陶渊明的真率与平淡诗风,

而与故我有了新的分界。

苏轼的反复阐述陶渊明,赞叹其诗歌及人品,并在流放岭南海岛的七年间“几遍和陶诗”,这种诗性的抒发既是对陶渊明的追踪,更是在人生困境生死考量的体验下对自我的理解与阐释。

然而,不顾个人安危,兴办利民便民实事的苏轼是有别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在政治上默默无闻退隐的陶渊明的。陶渊明通过隐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精神的超越;而在苏轼是等同了仕和隐,抹平了毁与誉,因此,对于苏轼而言,无处不安适,他乡即故土。正因如此,在诗意的安居上,两人是相通的。陶渊明是主动回归田园,田园一直是陶渊明魂牵梦荦的故里,所以他大唱“复得返自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苏轼是在被迫贬居于他乡异土中,以其独特的自由野性及随缘自适的精神去审美地观照新的生活,从中发现了诗意和美,获得了世俗的超拔与安适。苏轼以其阔大胸怀与哲人之思超脱了世俗的安危、欢戚等矛盾,不论在惠州

还是远谪儋州,苏轼都能兴味盎然地享受当地的

美好风土人情,达到了无往而不乐的境界。他的《和陶诗》中出现了许多歌咏当地风土人情的田园诗,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和陶癸卯岁始春怀

・61・

古田舍二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游斜川》等。

苏轼作为一个哲性诗人,他的反思与追问既充满了哲思,同时,又具有诗意的特点。他在生存困境中以自己本真的生命全面进入对陶渊明的体验,并与陶渊明以主体问性的姿态,在理解与追问中产生了对话。陶渊明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纸质的文字材料,而是苏轼灵魂交流的朋友,精神慰藉的良师。而苏轼本人也从交流与对话中重新体认自己,让自身生存意义成为一种直观现象,并成为其人性深度的一种标示与探索。苏轼借鉴了六百年前陶渊明回归田园,诗意安居的生活方式,并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野性自由的精神,随缘

是其通脱人格美的体现。这种野性通脱的人格美,不仅表现在上面所论及的苏轼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与选择,而且,还表现在苏轼已经由人生道路的选择,升华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美学观念的思考;由向往自然、追求人的自由,升华到艺术自由的追求,譬如飞跃到与大自然更相吻合的平淡自然风格的追求,更进一步融人到人格美的升华。

苏轼正是以其本真生命进人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中理解了陶渊明,从而产生了交流与对话。其《和陶诗》就是这种交流与对话的产物。然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注定这种对话是一种差异的碰撞。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述,苏轼一生欣赏陶渊明,晚年更是深崇陶渊明,这种欣赏与深崇正反映了苏轼本人的人生志趣与追求,因此,两者又具有较多的共性。苏轼对陶渊明的追和及评议既是从更深层次上阐释、重新建构陶诗的艺术、文化魅力,又是一种同构型的消解与解构。

苏轼的《和陶诗》正是苏轼晚年在人生的困境中通过与陶诗的体验、理解而达到灵魂对话的产物,是苏轼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与生命本体生存价值的体认和表达。作为一个哲性诗人,苏轼在反思和与先贤的对话中得到了超脱和升华,并

自适,等欢戚、混安危的禅意进一步发展了它,无

往而不乐,无处不诗意地栖居着。

苏轼的追和陶渊明,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与心灵的沟通,同时也是一种文风上的体认和实践。后人多认为苏轼晚年诗风平淡,成就不大。但苏轼晚年诗之平淡并非表面上的平淡,而是外淡而内美,初看似乎枯槁,而实质很丰腴,是一种绚烂之极的平淡。这种诗歌需要细细体味,咀嚼,有时甚至要求读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方能品味,因此,这种平淡诗风虽是一种上佳的境界,却不是平常

人可以一眼发现的。苏轼评陶诗的言论也正好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晚年的平淡诗风,而《和陶诗》就

是这种平淡诗风的集中代表。

诞生了有别于苏轼以前风格的一种新质——平

淡,是似淡而庾美的平淡。

苏轼的《和陶诗》,标志了苏轼野性的成熟,也

注释:

[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275页。[2]《眉山县志>卷一,转引自曾枣庄:《苏轼评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3]苏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页。

[7]陶渊明:《神释>,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7页。

[8]苏轼:《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卷

4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43页。

[9]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02页。[10]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61页。

[11]王文诰:<和陶归田园居六首》案,《苏轼诗集》(卷39),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07页。

[责任编辑:陈未鹏]

・62・

万方数据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杨玲, YANG Ling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TION)2009,23(3)0次

参考文献(11条)

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 苏轼资料汇编 19942.眉山县志 1984

3.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19874.苏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19825.苏轼 庄子祠堂记 19866.庄子·齐物论 19807.陶渊明 神释 2003

8.苏轼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19829.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198710.李泽厚 美的历程 1981

11.王文诰 《和陶归田园居六首》案 198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映梦 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2)

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内忧外患,士大夫忧心忡忡,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2.学位论文 赵戎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2007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分析其诗歌中的“陶渊明”情结,由此看出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状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苏轼之前陶渊明的传播与接受。宋之前,陶渊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此期文人及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的认识尚处于浅层,关注点集中在他的隐逸思想及其高蹈的人格,而涉及或模拟陶渊明的文学成果则为苏轼理解与阐释陶渊明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另北宋士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对待隐逸的态度,是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的社会环境;陶诗符合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为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章重点分析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以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为蓝本,以时间为纲,将苏轼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部分,从苏轼的出仕观与人生观随时代、境遇转变的角度,来探讨其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及其显露。贬谪黄州之前的苏轼,由于建功立业的心切,虽有“归去”的想法,但稍纵即逝,仅是偶尔提及渊明,是“地偏心远似陶潜”。“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谪居黄州的田园耕作则使苏轼开始羡慕陶渊明一样的归隐生活,虚心效法渊明,奉之为师友,“不辞中路伺渊明”。虽后又踏上仕途,且官职日升,但苏轼已在心灵深处与渊明产生共鸣,只是淑世济时的精神使之难于断然归隐;后待贬谪岭海,“归去来兮

第三章重点论述苏轼对陶渊明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诗中那对“陶渊明”浓厚追慕情怀的凝结,正在于其发现了自身有着与陶相同的任真自得的个性特征,并由陶式田园诗的启发而创作出蕴含其深情至醇的民本思想的苏式“田园诗”,也使其认真思考孰是孰非的仕隐问题而最终总结出了一条应物无累的处穷哲理。“和陶诗”是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精华所在,是其追和古人的典范之作,亦是其晚年全面学陶、和陶的结晶,文章从三方面来综述其“和陶诗”的独创性:苏轼的“和陶诗”虽不是历史上最早的“追和古人”之作,但却是改变唱和诗历史的追和古人之作;苏轼不仅以次韵的方式来和陶,而且力求在精神上与陶取得一致,以达到形神俱佳的追和,使陶渊明变成了苏轼式的“陶渊明”;苏轼对陶渊明平淡质朴诗风的推崇,不仅在诗文、评述中对其加以赞赏,而且身体力行,采用模拟、追和的方式以陶诗的题材、内容结合自身的处境创作出若干和韵诗,以此来阐述和实践他“平淡”的诗学主张。

第四章考察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对后世文坛的影响。苏轼同时代及其后的文人士子,开始对“和陶诗”这一创作形式加以推广。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评价,无论在质抑或量上均有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或透过苏轼的视野来看待陶渊明,这主要表现在宋人对渊明的接受上;或以苏轼论述为基础而又有所超越;或对苏轼和陶及其相关评论有所质疑。对陶渊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开始走向正规和完善。

3.期刊论文 李显根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4.学位论文 解桂芳 试论历代诗人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以陶渊明、李白和苏轼为例 2004

《庄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引人瞩目,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是作品固有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流传史实际上就是它被历代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庄子》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研究重点,在提到《庄子》对历代文人的影响时,常常将读者的接受置于被动的地位,忽略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应该有一代之《庄子》,诗人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主体.本文从历代诗人中选取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苏轼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借鉴接受美学从读者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从考察三位诗人的哲学思想、人生思想、艺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入手,把握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创造性接受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总结古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特点,而且在追寻诗人们接受《庄子》的历程中,了解接受《庄子》对历代诗人文学创作的意义,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有三章.引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庄子》的研究概况、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庄子》接受的意义以及选取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代表研究历代诗人创造性接受《庄子》的原因.第一章:会《庄子》之意的陶渊明.本章主要从接受背景、接受表现、接受特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渊明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第二章:传《庄子》之神的李白.本章主要分析了李白对《庄子》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接受与发挥并总结了他最传庄子之神的接受特点.第三章:入《庄子》之境的苏轼.本章主要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文学创作实践、人生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苏轼是如何创造性接受《庄子》的.结语:主要对三位大诗人创造性地接受《庄子》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揭示了研究历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现代意义.

5.期刊论文 张再林

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

6.期刊论文 李彩云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文中都表现出

7.期刊论文 吴增辉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浙江学刊2010(1)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8.期刊论文 舒韶雄.SHU Shao-xiong 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这正是他们作为大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陶渊明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

9.期刊论文 朱秋德 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追求心灵自由,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作120余首以明志,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归隐田园.究其原因,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10.期刊论文 周建梅 翼翼归鸟-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宋词人的心仪瓣香 -学理论2009(32)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fzdxxb-zxshkxb20090301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作文九:《苏轼与我》800字

苏轼与我

每次读到苏轼的诗词,总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因为他词中的超迈与阔达让我感到羞愧与不安,我的沮丧和怯懦在他的词章中被无限的放大。

说到苏轼,我们脑海里飘过的是一份洒脱,一种荡气回肠的激动。林语堂在他的《东坡传·序》中写道:“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的确苏东坡是或的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他不管生活给他多大的暴风雨的洗礼,总能拨开心中的沉云,看到生活的赏心乐事,才能为他带来了荣誉,也为他带来了灾难,他在仕途上,虽然层官扎礼部尚书,但先后几次因诗而获罪。“乌台诗案”甚至使他差点丢了性命。在浮沉不定,苦难无常的苦乐人生中,他总是以一颗乐观的心应之,始终保持者他对诗词的热爱,依然秉持他旷无碍物的心态,也并不应为仕途不查畅而对怨声载道,在他的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和归隐山林的的心念交织,随处可见他随遇而适,狂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回归自己的生活现实,我们往往缺失像苏轼这样了乐观与旷达心态。刚刚迈出校园的大门,就像在真空环境中沉睡的种子,要回到自然中去体味阳光雨露一样,是一种生命得升华,也是一种生命得考验。当曾经只在书页中看到的人和事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我们总是很惊慌错愕。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听到很多人埋怨:“这是一个“拼爹”“拼颜值”的时代!”不可否认,社会是有一个个关系个体的活动构成的,难免会有情感因素的介入,但如果我们能够把埋怨和责备换为对自己的审视和整理,或许更有意义。人,要有自己的姿态和颜色,不管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多么耀眼,总有一道光是属于自己的,人,最可怕的是丢失了自己,把所有的坎坷和不痛快都推给社会,推给他人,这样你就永远被包袱缠绕,迈不开前行的脚步。我也经常被包袱束缚,被无助、孤独、哀怨袭击,好在这样的时间不会很长,也是因为我自己怯弱的性格所致,我在阔达、豪迈者面前总会有一些羞愧不安,但更多的是一份敬仰。

如果苏轼没有那种包容、乐观的、旷达的心态,生活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将永远发酵不出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章,洋溢不出诗人超迈的精神喜悦,也就不会有后人眼中的苏轼。

作文十:《苏轼作文(5000字)》80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

翻开书籍,被一缕缕书香所沉浸,仿佛跨越了千年岁月,来与你相会,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畅谈你那波荡起伏的人生。

少年时的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当然能够稳居第一。但是你因为欧阳修的个人观念(当时欧阳修认为是自己的弟子写的文章,因此给了第二),一流的文章得了第二。事后,欧阳修虽博古通今,但也不知道你所写的尧舜之典出自何方。回家后,查三天三夜还是一无所获。最终向你请教。你却对他说,那是你自编的。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这样的,而你又是在科举考试中,一个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可见你的勇气之大。苏轼,因为仰慕你的才学与勇气,我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真不愧是少年天才”。

中年时的你,因与当朝宰相不和,离开中央,前往地方。在这期间,你政绩突出,人们爱戴,但却因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你的命。不过神宗爱才,众人求情,最后你被贬谪到了黄州做团练副使。从三品大员到如今的囚官,相差甚远。不过洒脱的你,满不在乎,在黄州临江而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建成了你的“雪堂”。不仅如此,你还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诸多名篇,流传后世。苏轼,我想在你被贬之际,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不要在意世俗的名与利??”而你却是微微一笑,告诉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暮年时的你,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早已将一切看透,饱经风霜的脸庞,仿佛成了写照。神宗仙逝,太后当权,新法废,旧法立,司马光出山,身为旧党一员,你很快又被重新启用。短短的三个月,一跃而上。你的人生总是与政局的不同而摇摆不定,命

运不在自己手中。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正是你的性格,才是造成你曲折命运的根源。不过,正是你这样的性格,才会被后世人们喜欢”。

我多想跨越千年,与你相会,与你一起举杯痛饮,畅谈你那曲折的人生。在你失意之际,握住你的手,陪伴你,让你觉得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