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100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字

作文一:《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1100字

“年轻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难去实践‘间隔年’的想法,在自己有能力回报社会的时候,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年轻人都走出去看看,年轻人只要能出发就已经很有意义了。”3月19日,春光明媚,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人声鼎沸,笑声不断,“中国间隔年计划”的最初发起人、埃生国际投资公司总裁乔新宇对着台下的小师妹、小师兄和众多嘉宾“宣传”间隔年的意义。当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间隔年基金”捐赠暨“中国间隔年计划”启动仪式举行。

“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是国内首个资助年轻人实施“间隔年”的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全国高校18-28周岁在校生完成在国内或海外三个月到一年的间隔年计划,以帮助年轻人发现兴趣、提高能力,最终通过探索世界,认识自己。

间隔年(Gap Year)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通常指年轻人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在正式步入下一个生活阶段之前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例如,英国威廉王子中学毕业后、读大学之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间隔年。他利用这一年去各地旅行、做义工,“体验了不同的生活”。这对威廉王子来说意义重大。和威廉王子一样,一直在象牙塔里的学生,读了万卷书,利用间隔年,再行万里路,开阔眼界,亲身体验和零距离接触这个世界,为成长积累学校教育不能提供的经验。这是间隔年所能给予年轻人的独特意义。

发布会上,来自内蒙古的一位19岁的女同学表示,她曾经在暑假期间,亲自考察了内蒙古的草原生态问题。她说,“我读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歌长大,对大草原有着美丽的幻想,可是,我暑假的调研发现,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我的家乡已经没有这样的草原了。我希望能有一个更长的时间,例如间隔年,来让我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究。”这名女同学的经历让在场的人唏嘘不已,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表示,“间隔年可以给予在校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索问题,认识世界。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生接受间隔年,利用间隔年去充实自己。”

而对于有些同学针对休学三个月到一年去间隔年是否耽误学业的疑问,70后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中国间隔年计划”推广大使大冰说,“我反对盲目辞职退学去旅行,这种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没有责任的出发不可取。不过,90后都年轻,有活力,趁着年轻就要‘绑紧鞋带赶紧上路’,认识这个大千世界,寻觅那些让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这些经验是任何书本都不能给你的。”

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80后、90后年轻人的成长教育环境很单一,而成长教育环境的单一也会让年轻人在走入社会时,面临某些问题,会出现迷茫和无助。这是整整一代年轻人都面临的人生困惑。间隔年通过让年轻人“行万里路”以扩大视野、认识社会来减少他们的困惑。这正是间隔年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

作文二:《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5600字

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

一辩立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2012级王丽君、赵阳光、周鸿飞、沈净) 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

21世纪是一个高度需要人才的时代,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种手段获取的知识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今天比较二者谁更为重要,就首先需要确定这两种手段分别获取了何种知识。读万卷书获得的是书面性知识,具有编码化、单一化、可复制性;行万里路获得的是实践性知识,具有情景化、独特化、不可复制性。我们评判的标准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被兼顾的前提下,何种手段获得的知识在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更为重要,直面当下社会出现的知识体系失衡问题更有针对性。我方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在人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实践性知识处在主导地位。首先,行万里路获得的实践性知识决定着书本知识的内容,而书本知识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自身的实践与理解才被激活。无论我们阅读多少经典医书、经济学原理、法律条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运用自如,最终变为自己的知识,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以阅读红楼梦为例,小学初中的我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更不能明白这样的书籍怎么可以作为名著?等到大学再来看时,感触颇多。我想十年后的我再次翻阅同一本书,体会可能更加深刻,甚至可能相悖于最初的感悟。其次,书籍作为每个时代实践成果的展示,有着传承的作用,然而,时代与文明的进步,除了传承,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第二,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便捷传播的书籍性知识泛滥,实践性知识不断被边缘化,知识世界处于一家独大的知识失衡状态。效率至上原则试图把一切知识都通过书面学习来获得,使得行万里路获得实践知识的方式越来越被忽略,行万里路直面这个问题更有针对性。中国社科院教授出版的《反思中国人成长障碍》一书更是犀利的指出验证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性。正如对于多钙少锌者而言,一味的补充钙忽视锌的作用,只会让他营养越来越失衡。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谢谢。

二辩攻辩:

请问对方辩友我和我方一辩和四辩都接触一段时间了,那是不是有一本恋爱宝典可以告诉我应该去追哪个呢?

如果有,按书上所说要和我方四辩在一起,可内心的感受却让我更倾向于一辩,那我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

书上有标准,可这些条件的答案是不是只有从切身感受中才能获得呢?有些事只有从自身阅历中才能得出答案

再问对方辩友,如果我的身体铁含量正常,但钙含量偏低,那我是不是应该去补铁呢?

两者对身体都很重要,但缺钙而补铁,南辕北辙啊,就像我方一辩所言,如今知识体系失衡,实践知识缺失,这种情况行路显然是更重要的!

再问对方辩友,我们到医院看病,主治的医生虽读医书万卷,可还是告诉我们,您先去拍个片子吧,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对方辩友,虽然读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知识,但书上的内容是单一的、编码化的、可复制的,要想获得具体情况的事实和真相,只有靠具体的操作和实践 再问对方辩友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对方辩友所说不错,学习给了我们知识,可是正是实践让我们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处,有了价值,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

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

第一,对方辩友说来说去只是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逻辑: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更好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所以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然而我方不这样认为。首先,我呱呱落地之后,接触的人生的第一堂课是实践之课,并迈出了行万里路的第一步。在生命旅程不断实践的同时,读书,实践,希望我读的书更好的服务于我的人生。其次,暂且不说书本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即使说基础,行万里路是读万卷书内容的基础。就算把读万卷书作为基础,难道基础就代表更重要么?我们都知道在数学课程中,1+1=2是基础,微积分在运算中离不开这些基础的运算,难道因为1+1=2是基础,就可以说它比微积分在实际应用,科技发展中作用更大么?恐怕不是这样吧?

第二,对方辩友说读书更有效率,所以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让我们这样看看。

首先,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获得的是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知识如何比较效率的高低呢?今天对方辩友数学考了100分,我的语文考了80分。能够说对方辩友的成绩比我高么?其次,如果做任何事情都为了效率,错过身边的风景。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这样的问题。有疑问去书本里找答案,恋爱困惑问恋爱宝典,职场困惑问职场达人,而殊不知编写这些宝典的作者经验说不定不如我们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对方辩友。

第三,对方辩友说读万卷书能够带给我们别人的视角,别人的人生体验。我方也这样认为,但更重要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说读书可以看别人的人生,行路却可以在观摩别人人生的同时,体验自己的人生,甚至供别人参考。

第四,对方辩友说了许多读万卷书的优点,很多我方都表示认可,然而,书中思想千千万,孔子老子庄子不同的思想,我想适合你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吧?

第五,万卷书的内容来源于万里路,而万卷书的生命力也依赖于万里路来激活。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怎知思乡的苦?没有经历过复杂,何知简单的真谛?书本告诉我们的,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否则只会出现,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的窘境。

一本关于辩论赛的书籍远远不及一场亲身经历的辩论赛现场更能让我亲近辩论,了解辩论。正是今天这一场辩论赛的实践,让我对今天的辩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很重要。精力有限的前提下,不妨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多注重行万里路的实践,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实践是本无字天书,伟大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在实践中学习,逐字逐句欣赏理解这本自然天书带来的生命旅程。

自由辩论:

一、标准

1读书和行路获得不同的知识,请问对方辩友您方究竟如何比较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好呢?

不一样的经历有时候无法比较的,所以说就如今知识体系失衡而言,行万里路更重要

二、中医的读书与应用

1.请问您,要读书但为了使这本书不读死,是不是要我们结合行路中所获得的经验去结合呢?

2再请问,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不知道什么病。说,您还是去拍张片子吧,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3.医生饱读医术,还不具有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否能在行万里路中获得呢?传统的中医师傅带弟子,现在是不是只需要看一门中医诊断学就可以给病人看病,您敢去?

三、同样的书不同的领悟。

1.同样的一本历史教材,我们许多人看了可能热血沸腾,义愤填膺。然而有些老人看了却潸然泪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梦想

1..梦想来源很多种,请问读书如何确定人生的方向?——读书和游历,都是梦想的来源 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自我,才能明确心之所向。 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才,必然有所偏重,只有行的过程中才能对自己的定位更清晰,只有读书不能做到这一点。

五、股票

1、行走过程中会产生个性化的知识,面对一只股票的时候,有的人会有惊人的敏感度,这些敏感度有的来自于炒股积累下,请问对方辩友他为什么知道这只股票会涨呢?他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行万里路带给我们的知识。

六、孝

1、1.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在书本上知道父母的伟大和不易,却不及我们亲为父母时所感悟的那么深刻,不是么?----- 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深刻,为人父母时将出生婴儿拥入怀中,才能明白身为父母的激动和感怀

2、你是亲自到父母身边亲身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还是读万卷书之后就知道父母需要什么呢?

3、现在我们回家越来越少,而给父母的物质越来越多,这样的孝完整么?

七、社会群体性角度

1.读书怎样让我们学会沟通?———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闭门不出,人与人交往需要不断的交流,才能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

八、驳读书效率高

1.多读书可以少走弯路,多行路也可以减少读书时产生的误差,本来读书和行路双方都有优势,时代辩题要有时代的特点,在如今知识体系失衡的条件下,对方毫无优势可言。但现在实践知识缺了,是不是更重要呢?

2.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知识增加了,智慧未显增长;读了万卷书,头衔不断提高,人格未必丰满;中国教育部现不断改革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请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九、亲力亲为的反驳:

1.无论是读前人的实践还是我们身边的实践,我们不都是说要从这些这些行为中吸取教训么?难道对方辩友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么?请问对方辩友,亚里士多德考察150个城邦,写下了政治学,这不正说明了实践知识决定书面知识么?

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前读过很多书)我们考察的是写出物种起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因为读了很多书还是亲身实践了呢?所以我们这两种不同的手段的背后所代表的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和作用。

1李白走不出蜀地,怎么写的出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么壮美的诗句呢?

2规避风险有很多种,为什么只去选择不做呢?

3学英语,在宿舍对着镜子练很久。。。对着老外~how are you ? Fine,and you? 4人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发展

5书中是他人的世界,成为一千个别人,不如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6人不仅仅是求知 还有梦想 还有追求 还有自身的实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留学不当小书虫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又将有一批中国学生陆续走出国门,迎来留学 (微博) 的日子。而其中,有一帮“旅游人”,他们除了读书了得,也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通过旅途中观摩、游玩的方式,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尽情提升“留洋性价比”。他们通过“游玩”来开拓

视野、丰富体验,增加经历的故事,或许可以为即将赴海外的准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行前必修课。

7诸葛亮虽然未出茅庐之时,便有隆中之对。但是面对捉襟见肘的一些实战直接被对方辩友忽视么?

1、对方辩友谈读书我们便来谈读书,读书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行路则是“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多读书可以少走弯路,多行路也可以减少读书时产生的误解,本来读书和行路双方都有优势,但时代辩题要有时代的特点,在如今知识体系失衡的条件下,现在实践知识缺失了,是不是更重要呢?如果不是,请对方辩友解释

2、对方辩友一再说,在书中可以领略到前贤们的风采,说这是读书的好处,可对方辩友没有意识到,对于古代的事情我们只能从书本上寻踪觅迹,是迫不得已,而非钟情,对方辩友如果留心,就知道现在比较流行的电视剧是宫锁心玉 是步步惊心,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有机会大家是更愿意去亲身体验的,请问对方辩友,你是不是也曾有过穿越梦?不止局限在书本上的描述呢?

3、对方辩友说岳阳楼记,并非范仲淹在岳阳楼所写,可知范仲淹写的也并非是岳阳楼,是他生平所见,是把几十年的阅历在本篇文章倾泻而出,写的可能是滕王阁,是水帘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表达的抱负和理想,而这正是他一生走遍千山万水所形成的人生观,这就是范仲淹的独特性,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是想成为第一千个别人,还是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呢?

4、书上可以有黑白的描述,可是如果我看不见,我怎么知道黑是什么黑,人们所说的白又是什么白呢?

5、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您数学考100分,我数学考80分是不是就说明您比我强呢?(我看不见得,两者是不同的内容,自然不具有可比性,通从行路和读书所获得知识是不同,我们也无法比较优劣,我们能说的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在实践相对缺失的今天,实践获得的知识对我们更重要)

6、请问对方辩友是不断摔倒爬起的练习,还是滑冰新手入门100招让你学会了滑冰呢?(我们不否认书本的指导意义,但是最终让你学会滑冰的是一次又一次

的实践,是你滑出的每一步才激活了书本的内容,我没有书依然可以摸索,但不迈上冰场是永不可能的)

四辨总结

感谢主席,评委及在座各位!

刚才对方辩友为我们大家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都去很客观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会更好地跟上时代的节奏,更好地获取知识。可是我们大家要知道,当今是一个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由别人构建起来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人才会迷失自己,才会迷失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在这个时候,您方还要告诉我要更多地去读书,依靠别人的眼睛去理解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点南辕北辙了呢?

我们想想看,今天只有我方的立论是基于深深的现实。

我方在刚才的辩论中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实践性知识占据主导地位。每一本书、每一次记录都是前人行路的感受与升华,都是在行路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个人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第二,在当今社会知识体系处于失衡状态,我们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万卷书和万里路作为知识体系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针对现实的效果和需求而言,行万里路当然更重要,行路是行者自身独一无二的感受,所读的万卷书需要这样的体验才能激化和深华。

我方承认,有些人可以通过读书获得非常伟大的人生,比如说阿根廷的作家博尔赫斯,他一辈子就呆在书斋中,通过自己的幻想去构筑一个如图书馆般的天堂。这的确是一件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可是我很清楚,这不是我的人生,我相信这也不是在座各位你们的人生。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个个人经历:生长在中部城市的我,以前从书本中知道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是著名的港口和历史文化名城,问当我背上背包踏上那片美丽的土地时,那狭长的红色海岸线,和一排排欧式哥特洋楼深深地打动了我,纵使书中描写地再具体再美好,也不如我亲身来到这里,让海水拍打我膝盖时,来得真切和深刻!

台湾有一本很红的书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儿”,为什么我们觉得这本书

很好看,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呢?是因为他比杜拉斯的《情人》写得更棒吗?还是比《红雷梦》写得更好呢?好像不见得吧?是因为在你我的记忆中都可能住着一个沈佳宜或者柯景腾。我们关于他们的记忆可能酸甜苦辣各不相同,可是却是因为我们丰富的经历,让这本书变得有活力,让单纯的铅字可以丰富我们的记忆,让我们觉得:青春里因为他们而如此美好!

常听人们说起这样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真正的美好是打开心房的同时,也走出家门,向着阳光,且歌且行!

作文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500字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石麟小学   三年级七班     肖树人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打篮球、游泳、

爬山、、、、、、但我最喜欢旅游。

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内蒙的乌兰布统大草

原。草原真美啊!她一望无际好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像绣在绿地毯上的艳丽的花朵。连绵起伏的小丘一个连着一个,一直伸向远方。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不远处,牛儿、马儿在悠闲地吃草。还有那散散落落的蒙古包。好一幅优美的图画!

听导游讲,乌兰布统汉语意思是红色的坛子。因为她形状像一个盛酒的坛子而得名。她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最南端,是清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因康熙指挥清军大战葛尔丹而著称于世。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公主湖。导游告诉我们:

“这个湖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我环顾四周:“哇,好美啊!”湖虽小却很精致,有一种水灵灵的感觉。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湖水拍打着岸边。各种各样的植物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泥土味道。我静静地坐在岸边的木凳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关于公主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妈妈的话打破了我的欣赏:“传

说清朝康熙皇帝的女儿兰齐格格远嫁内蒙古草原,与送亲的哥哥在此分别。因从此离开家乡,觉得伤心,便在此哭泣,眼泪便汇流成这个湖。所以后人叫她公主湖、、、、、、”听着听着,我仿佛来到了清朝那支送亲的队伍中。

旅游不但让我欣赏到了各地的景色,还让我学到了课本上读不到的知识。我爱旅游!

作文四:《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1500字

游“三孔”之后„„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今日游玩“三孔”之后深有体会。在去“三孔”之前,我已在书上、网上看了介绍,深感儒家思想的博大,而当我置身于“三孔”之中时,那人山人海前来膜拜的浩瀚场面,体会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真谛,让我对这位天下第一师由衷的肃然起敬,孔子周游列国,为的就是传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为了度天下人为己任,不辞劳苦,历尽艰辛,不言放弃,终成正果。我记得我读的一个小故事:说老虎、狮子和大象在沙漠里迷离路,老虎想我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跑下去,一定能找到出路,于是就凭着自己的奔跑天赋认准一个方向努力地奔跑着,而不久,老虎跑回了原地,老虎很愕然,不知怎么回事,稍停一停又朝一个方向跑了出去,不久又回到了原点,老虎再一次的跑了出去,但再也没有回来,因为它用尽了力气,渴死在了沙漠里;狮子看到了老虎的结局,于是就朝另一个方向奔跑,狮子认为老虎认错了方向,可是狮子的结果如老虎一折,也渴死在了沙漠里;而大象在白天找个避风港睡大觉,到了晚上精神抖擞,看着天上的北斗星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着,很快笨拙的大象就走出了沙漠。其实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确定的目标要明确、准确,不能盲目,否则只能像老虎和狮子一样的结局。特别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继承孔子的思想,以人为本,认准自己的前进目标,像孔老夫子一样不畏艰辛,像大象一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北斗星,这不禁让我想起陶老先生说的一句话:“是活人必定做。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行业,继承了孔老夫子的衣钵,我们就要紧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论为了江山社稷也好,为了祖国的花朵也好,为了自己的信仰也好,为了养家糊口也好,„„认准了就绝不回头,因为我们的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其实是一件乐哉悠哉的一件事啊,子贡能为孔老夫子守孝六年,可谓真学生也,老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到这种程度也演绎到了极致。

现代国学学者方敏权说过:“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其实这句话最适合我们老师了,我们所教之处都想教出完美学生,但都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其实我们尽力而为就够了,至于完美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我们要学会消融,把这种压力变成尽力而为不更好吗。“人生天地之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尽力教好我们的学生,传递我们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教师的为一大事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过去时,我们要带走的是桃李满天下的抱负;带走的是桃李走天下的那种知足;带走的是桃李传天下的那种心愿„„所以,我们要尽力完成我们的使命,不论所教桃李是否完美,我们要心无压力的追求尽力就够了。“入山种桃李,更怀松柏志。愿将松柏伴桃李,耐过岁寒无调意。”我们年迈伴随我们的是桃李的芳香,是松柏的意志,一定不会失意而去,憾留人间,一切唯有追求尽力,方可心无压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我们作为教师决不能满足现状,混天撩日,决不能当“死于胜利的鲸鱼”,我们要学会“融掉金牌”,把心态回归自然,让勤伴随一生,让志陪伴左右,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当我们年老时,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去珍惜时间;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谦虚好学的心智;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德不孤,必有邻”的高尚品行;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的良好习惯„„如此我们此生足矣!

作文五:《小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00字

小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云: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但在今天看来,只要条件许可,行万里路算什么,乘飞机去欧美旅行一周还不只万里呢,可是要读万卷书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六岁时,我便手捧《白雪公主》,被白雪公主的善良感动。入学后,幸运的进入了书香弥漫的东方红小学,闲暇时手捧一本书,轻轻地读,吮吸着书中知识的琼浆,闻着书中的油墨清香,打开飘香的书页,似见一泓轻快活泼的清泉,似闻一篇如泣如诉的美妙诗篇。

当我读完一本书时,我便真真正正的体会到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我不禁向往起了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曾向往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曾向往过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曾向往过温庭筠的梧桐叶,三更雨,不道离情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每当我读书时,便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从岁月流转情怀依旧中感受到书的伟大,博大精深的文学,使我的写作水平越升越高,读书中:笑、叹、痛、愤、苦诸态纷呈。读书时,绝不可以走马观花,一边要读懂,一边也要往脑子里灌注新的知识。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品得深、品得真。

古人虽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但对今天而言,应该改成‘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切记:以铜为镜可正衣表,以古为镜可晓历史,以天为镜可测风云、以木为镜可断春秋,以书为镜可知真我!

辽宁丹东凤城市凤城市东方红小学六年级:马盛帅

作文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400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21、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名人名言  .lz13.)

2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2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2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德伯里

2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3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5、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38、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作文七:《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1000字

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每个人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两种途径。行万里路是指人类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这种知识是侧重于实践经验总结的知识。而读万卷书是指通过广泛的阅读去获取知识。这种知识具备理论性强、深入系统和普遍价值的特点。想要知道两种方法孰优孰劣,首先我们得要知道这两种途径获取的知识有何不同,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何者更有利于我们“求知”?我方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

第一,读万卷书是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学习方式。

让我们回头审视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在古代书籍少,书籍所承载的信息量也少,学习条件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因此在读书不易情况下,行万里路自然成为了大多数人“求知”的重要途径。但是行万里路这种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摸索,来获取知识的求知方式不仅低效、浪费时间更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共享、全民学习的时代。图书数量之多,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是古代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古人需要翻山越岭获得的知识,我们也许百度一下就能知道。现代信息获取之便利,知识之全面,学习之高效,认知之深入,让我们只需读万卷书,便能真正的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第二,读万卷书能够指导我们深入实践。当今社会的实践是具有精神性、理想性、建构性的深入实践。有丰富理论指导,实践才会有方向,有方法,实践的成果才更有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像是简单机器劳动,缺乏前进的方向。就好比如每个人都有张嘴,都需要吃饭,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吃成一名美食家。每个人都有一对耳朵能够听得到声音,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鉴赏音乐的能力。缺乏知识和理论指导的实践只是盲目的实践,甚至还具有一定危害性。单纯的实践获得的是具有主观性、浅显的认知,只有在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深入的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理。而这无不需要我们读万卷书,以知识为力量,行动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因此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

第三,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读万卷书更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守自我。著名电视人陈虻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当金钱、地位、权力,为世人追逐,而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的时候。只有读书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才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不再胡乱地索取,无望地焦虑,而是寻求内心的宁静,如此才能够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文八:《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1400字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北京实行社会大课堂思考

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今后,北京市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10%以上的课时将在博物馆、纪念馆等“中小学社会大课堂”单位中进行。初中化学和物理笔试分值在中考占70%,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的考核情况按30%折算计入中考成绩。这样的变化根据刚刚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中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实质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这是针对教育中以知识核心以考试目标的矫正。

关于学生学习历来有两个相对应的观点:第一是“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为原清华大学梅贻琦所说,也是清华大学“校风”。这四个字现在就镌刻在位于清华大学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行胜于言”强调践行的重要性。

“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重要可见一斑。离开了实践,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累积的实践经验越多、阅历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更加正确透彻。所以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一点也不为过。

古往今来,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很印证了这一点。司马迁之所以撰写出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

的《史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游历实践。游淮阴他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经过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他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无独有偶。苏轼在《石钟山记》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苏轼躬行践履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还有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不辞辛劳,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崇山峻岭之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

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只要勇于实践,善于探索,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然而,毋庸置疑,思考学习对于践行又有着指导作用。唐韩愈《进学解》:“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毁於随。”行成于思,意指成功之道在于思考和学习。片面强调实践而不思考,只能被实践牵着鼻子走,就会被实践所拖累,就会被表象迷惑而不得其解,最终不能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取规律,更不会历练出洞察事物的能力。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存。”马克思提倡“思考一切。”美国作家爱默生甚至主张“思考就是行动。”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则强调:“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创造和发明,都和独立深入思考学习分不开。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坚实的依据。在我看来二者并不矛盾,是辩证统一体。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知”,强调的是思考学习的过程。“行”,则强调践履和实际行动。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际践行二者密不可分。孔子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康德也说     “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当前的语境是: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文化课的学习,知识的记忆背诵,考试分数。学生不但失去进深入持续地学习动力,而且,丧失了动手能力,最终反过来又损害了学生思考能力提问能力等等。经常发现,孩子们在刚刚入学的时候,满怀憧憬,满怀期待,但是随着日

作文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oc2》1000字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家校携手做教育 孩子快乐赢未来》有感

今天,大雁塔小学开了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家长会,尤其是田校长的精彩演讲,让我随着她那颇有感染力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纯真年代。

“成长从阅读开始”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一句话,不经让我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个时候晚上没有电脑、电视的陪伴,只有枕头旁边的各种各样的小人书,我依稀记得枕边的让我流连忘返,百看不厌的《故事大王》、《故事会》、《儿童文学》、《三毛流浪记》……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流泪、开心的笑个不停的各种故事、笑话,只要是我喜欢的,爸爸都会买回来堆到我的书桌旁、枕头边。所以,在我的学生生涯时代,我的语文一直名列前茅,作文更是老师经常读给同学们听的范文,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写作都是我随手捏来,毫不费劲的事情,这一切的受益,真的要归功于爸爸。

直到现在我已经成为人母,教育孩子是我现在生活的重中之重,田校长的观点真的让我心里有些欢喜,因为这正是我心里所想的,学校如此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这真是儿子的福气。我也曾经把我小时候喜欢的作品买给儿子,比如《三毛流浪记》,《安徒生童话》等,可是我发现他并不感兴趣。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所以看的书都偏感性化,儿子只对那些科幻、奥秘、自然,战斗性的书籍感兴趣。我又在想是不是因为在孩子刚刚想

听故事的时候,每天缠着我给他把一个故事讲好多遍,那个时候我特别累,也特别烦,就找各种理由不给他讲,导致了儿子现在不喜欢看书。也许是因为……我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直到今天,田校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只要孩子喜欢,你就让他读,家长只要做好引路人,为孩子点亮一盏灯!”……说得多好呀!

当我看着幻灯片里《爱心树》的时候,我已经泪流满面了,我悄悄的檫去眼泪,也许没有人能体会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知道是这本书触动了我的心……今天,当我成为一名母亲的时候,在我无私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才体会到了我的父母也是一样为我付出许多,许多……也许,现在给儿子看《爱心树》,他一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但至少他会知道,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最爱他的人。

真的感谢田校长能让我们在这忙忙碌碌的成人世界里,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净化自己疲惫的心灵;让我们在远离多年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到书香气息,品味童年的天真。感谢她的良苦用心,让我们的孩子在这里迈出人生最精彩的第一步!我想,在儿子人生的道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定是从这里——“大雁塔小学”开始,踏上他的读书里程!

一年级五班

崔楷悦妈妈:李依阳                                2012年11月23日

作文十:《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1500字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今日游玩“三孔”之后深有体会。在去“三孔”之前,我已在书上、网上看了介绍,深感儒家思想的博大,而当我置身于“三孔”之中时,那人山人海前来膜拜的浩瀚场面,体会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真谛,让我对这位天下第一师由衷的肃然起敬,孔子周游列国,为的就是传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为了度天下人为己任,不辞劳苦,历尽艰辛,不言放弃,终成正果。

我记得我读的一个小故事:说老虎、狮子和大象在沙漠里迷离路,老虎想我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跑下去,一定能找到出路,于是就凭着自己的奔跑天赋认准一个方向努力地奔跑着,而不久,老虎跑回了原地,老虎很愕然,不知怎么回事,稍停一停又朝一个方向跑了出去,不久又回到了原点,老虎再一次的跑了出去,但再也没有回来,因为它用尽了力气,渴死在了沙漠里;狮子看到了老虎的结局,于是就朝另一个方向奔跑,狮子认为老虎认错了方向,可是狮子的结果如老虎一折,也渴死在了沙漠里;而大象在白天找个避风港睡大觉,到了晚上精神抖擞,看着天上的北斗星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着,很快笨拙的大象就走出了沙漠。其实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确定的目标要明确、准确,不能盲目,否则只能像老虎和狮子一样的结局。特别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继承孔子的思想,以人为本,认准自己的前进目标,像孔老夫子一样不畏艰辛,像大象一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北斗星,这不禁让我

想起陶老先生说的一句话:“是活人必定做。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行业,继承了孔老夫子的衣钵,我们就要紧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论为了江山社稷也好,为了祖国的花朵也好,为了自己的信仰也好,为了养家糊口也好,„„认准了就绝不回头,因为我们的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其实是一件乐哉悠哉的一件事啊,子贡能为孔老夫子守孝六年,可谓真学生也,老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到这种程度也演绎到了极致。

现代国学学者方敏权说过:“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其实这句话最适合我们老师了,我们所教之处都想教出完美学生,但都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其实我们尽力而为就够了,至于完美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我们要学会消融,把这种压力变成尽力而为不更好吗。“人生天地之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尽力教好我们的学生,传递我们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教师的为一大事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过去时,我们要带走的是桃李满天下的抱负;带走的是桃李走天下的那种知足;带走的是桃李传天下的那种心愿„„所以,我们要尽力完成我们的使命,不论所教桃李是否完美,我们要心无压力的追求尽力就够了。“入山种桃李,更怀松柏志。愿将松柏伴桃李,耐过岁寒无调意。”我们年迈伴随我们的是桃李的芳香,是松柏的意志,一定不会失意而去,憾留人间,一切唯有追求尽力,方可心无压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我们作为教师决不能满足现状,混天撩日,决不能当“死于胜利的鲸鱼”,我们要学会“融掉金牌”,把心态回归自然,让勤伴随一生,让志陪伴左右,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当我们年老时,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去珍惜时间;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谦虚好学的心智;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德不孤,必有邻”的高尚品行;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的良好习惯„„如此我们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