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在于孝顺》700字:最美孝顺好儿女

作文一:《最美在于孝顺》700字

最美在于孝顺——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初一八           孙文策

2014年11月7日晚,学校要求看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颁奖典礼共评出10名“最美孝心少年”和20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

“百善孝为先”。孝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另一种成长的宝贵财富——生活带给他们苦痛,赋予他们磨难,然而,这些丝毫动摇不了他们最真最纯的孝心,动摇不了他们矢志不移的孝行。他们书写的是另一种人生成长的美丽——孝心、孝行!

而他们的孝心事迹渐渐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却要每天照顾患病妈妈的5岁女孩; 看到的是用拾捡的废弃材料为高位截瘫的爸爸制作电脑架,帮助他开网店创业的阳光大男孩;看到的是自己曾面对死亡却与患病的母亲不离不弃,梦想20年后成为一名厨师的坚强小姑娘;更看到了用勤奋抚慰重病的母亲,用坚强安慰失去亲人的父亲,用琴声延续着中华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传统美德的提琴女孩„„,他们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不幸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刻苦求学、乐观向上、孝敬老人、爱护兄妹,很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担。他们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让我和同学们不时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回想自己,不用说照顾父母,我们稍有不满就会顶撞父母,嫌弃父母给予我们的所有,孝心何在?看了他们的故事,才深深地明白我

自己所犯的错误,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我们该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其实很简单,尽孝心就在平常的一点一滴。空余时间,帮父母做些家务;下学回家,给爸爸捶捶腿,给妈妈揉揉肩;父母病了,及时端上水和药;父母累了,为他们洗洗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是。 最后我倡议我们要学习他们顽强的精神和勇于担当责任的品质,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远远报答不了父母伟大的恩情。

作文二:《【乐冲刺】2016福州中考作文范文:和谐之美在于互助》1000字

【乐冲刺】2016福州中考作文范文:和谐之美在于互助

福州十一中 刘叶芊

“轰隆轰隆轰隆——”铁轨上,一辆“和谐号”列车向着远方奔驰而去。我眺望着车身上隶体的“和谐”二字,心中思绪万千:和谐,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它的美不正是在于“互助”二字么?

幼时我酷爱读书,《伊索寓言》中的一篇《老鼠与狮子》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强大的森林之王狮子出于好心救下了一只受困的小鼠,知恩图报的老鼠表示一旦今后狮子有难,必当仗义相助。几年后狮子被猎人的大网所困。正在狮子倍感绝望之时,老鼠悄然现身,以利齿咬破网绳救狮子于水深火热之中。获救的狮子感慨良多,至此一狮一鼠成为挚友,归于和谐。   是什么力量让强大的狮子与弱小的老鼠结为好友,成就和谐之美?毫无疑问,这正是互助的力量!是互助让老鼠难以忘怀狮子的恩情,是互助让狮子幡然醒悟老鼠的价值与力量。所以我说,和谐之美在于互助。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兴许是出于妒忌,亦或许是出于他人的言论?我与同班的一位女生势不两立,即使碰面,也从未给对方好脸色,彼此都大有“横眉冷对前夫指”的刚直作派。彼时皆是年幼,又有何人知晓何为“和谐”二字?妈妈听说了我们的恩怨,常常劝我道:“我们都讲‘和为贵’,你们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和谐相处呢?说不定有朝一日你们会帮到对方。”我听后心中满是不屑:那样一个让人生厌的人,为什么需要她帮助?

岂料,几日后我亦有流落平阳之时,而出手相助的贵人,却正是她。

一天数学课前,我突然忆起:老师交待这节课要带三角尺,没带者罚站!而我的三角尺却落在家中“稳坐钓鱼台”呢!我向周围的同学借问角尺,却只得到否定回答。正在我着急上火心急如焚之时,她的身影映入眼帘,将一副三角尺放在我桌上:“听我同桌说你没带,正好我多带了一副,借你吧。”她说完了话就快速回位,不容我一个谢字出口,她的声音便消散在空中。

怎奈放学时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下,万物在雨幕罩笼之下苍茫一片,观之倒是一片和谐风景。我走向因没伞而面露愁容的她,道谢后提出了打伞送她的想法。一场雨仿佛消息了我们之间的仇怨之火,不大的伞溢满和谐与温情。

而今回首相望这段往事,不禁让我再次感叹于互助的力量。若不是她的圆规与我的伞,我们怎能化干戈为玉帛,自此归于和谐呢?互助是一座通向和谐之路的桥,没有桥,又怎能通向和谐的康庄大道?别吝惜你的援手,与他人互助吧,搭起和谐的桥,人人和谐,则正在社会和谐的铺路石,是中国成就和谐之美的奠基啊!和谐之美,在于互助!

“轰隆轰隆轰隆——”碧蓝的天穹下,和煦的微风中,“和谐号”风驰电掣般前奔驰,它正驶向在互助的道路上,目的地正是那和谐的未来!

作文三:《和谐之美等》2000字

和谐之美

和谐是绿叶点缀红花,和谐是微风拂过脸颊,和谐是蓝天映衬白云。

在贫瘠的土地上,白云因和谐化作丝丝细雨,洒下了久违的雨露,把大地干裂的身躯重新愈合。

阳光本来是色彩斑斓的七种色彩,因为和谐它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汇聚成道道光明,把光明洒向人间。

世界因和谐不再硝烟弥漫,人类因和谐不再你争我斗,尔虞我诈。

在昏暗的屋子里,微弱的灯光因和谐与屋内的空气融为一体,把屋内照得明亮起来。

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因人类种种的不和谐因素,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减少、各种资源匮乏。

不仅人类如此,当大海、江河的水不和谐时,也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不悦:大海愤怒了,海啸来了;河水生气了,洪水泛滥了。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和谐。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窗前,昏黄的灯光照在墙上,秋虫唧唧。竹影轻斜,我用曾经纯真的心灵打开一本《安徒生童话》,沉浸在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陶醉在每一个天真烂漫的童话中。这难道不是一种和谐吗?

其实,和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谐的眼睛。(李先宗)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和谐的优美散文,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和谐的画面:绿叶和红花。蓝天和白云,阳光的色彩,柔和的灯光……由此引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但是我们要牢记:和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谐的眼睛。

(指导教师 王文芳)

雪松扎根沃土中 根深叶茂绿成阴――山东省平度市张舍中学雪松文学社简介

雪松文学社始建于1992年10月,至今已有十六年的历史了。十几年来,文学社在党支部的亲切关怀下。犹如一株茁壮成长的雪松,傲霜斗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壮大。文学社开展了“专题辅导、野外考察、采访讨论、编辑社报、作文竞赛”等各种实践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有61人在市级以上作文大赛中获奖,连续三年获全市初中组作文大赛团体一等奖。有39人在《中学生》、《作文》、《阅读与作文》、《作文成功之路》、《阅读与鉴赏》、《作文评点报》、《作文报》、《作文辅导报》等报刊上发表作文七十余篇。市里举行辩论赛,以文学社社员组成的辩论队两次夺得“优秀辩论队”称号,两同学获“最佳辩手”称号。市里举行演讲比赛,文学社先后有六名正副社长参赛,均获一等奖。

学校抓好文学社这个龙头,以点带面。推进了全校的作文教学创新,带动了全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连续多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其中文学社社员95%升入重点高中,多次获得上级表彰。2002年省市电视台曾以《挺立在张舍中学校园内的雪松》为题进行过专题报道。(尹广岸)

母爱如诗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个有时让我很烦的人,却甘愿用前世不知多少次的回眸来换我一生的幸福。这么傻的人。只有母亲。

――题记

湛蓝的天空,明媚的春光,风中淡淡的百合花的幽香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开来。阳光又为这个绚丽的季节镀上了一层金色,温馨的青岛的五月天已经有了一种夏日的味道。我半眯着眼睛静静地趴在座位上,懒洋洋地享受着这温柔的春的爱抚。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母亲,这样的春天里少了母亲的唠叨,不习惯。

唉,不习惯……

回忆中,这两年母亲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那颗敏感而又骄傲的自尊心,不再像小学时那样轻易地就责备我。母亲每天只是默默地替我整理衣服,做可口的饭菜,看到我高兴的样子,她的脸上也会荡漾着幸福。她总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简简单单的快乐。

现在,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每逢星期天,我换上运动鞋要出门的时候,她总会把我喊住,似乎要说什么,眼中充满渴求。可惜我那时读不出来,只是不耐烦地问她干什么。她下颌动了一动,双唇紧闭。半晌才无奈地说了一句:“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我像获得了解放一样冲出去,自然没有看到她独自留在屋里失神的样子。

星期一返校前的半小时,她似乎和我有说不完的话,并把好吃的一股脑儿全装进我的包里,直到里面再也装不下了为止。送我出门时,只见她半倚在门前的电线杆旁,望着我远去的方向,手在半空中一抓一抓的。似乎有几分不舍。我蓦然回首,发现母亲已红颜渐失,青丝中夹杂着一根根刺目的白发。岁月无情地在她的眼角刻下了细密的鱼尾纹,从此留下了永久的见证。我看到母亲那瘦弱的身躯在风中愈显单薄,才真正体会好男儿只有伤心才会落泪,如果他真正懂得了感动的话。

记得她曾对我说过,她一生中最喜欢的诗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快乐的云》,她说这种爱的境界很高,必是爱得极深极深。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那种华丽深奥的文字诠释不出爱的真谛,倒是她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举一动,才真正流露出了极深极深的爱。我能感受到,母亲本身就是世上最美的诗!

哦,母爱如诗……(杨昆)

点评:

母亲,总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给我们最朴实的爱,很多人留意不到这一点,而作者却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节的刻画和诗化般的语言,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指导教师 王淑芬)

作文四:《论和谐之美》3300字

作者简介:广宁,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10级研究生 专业艺术学(艺术管理理论)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 要:和谐美是古代美学家最早提出的一个范畴,不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都有着众多不同的表述,但是和谐美是中外共同追求的最高审美目标。在艺术审美范畴中,优美和崇高的形象特质也趋向和谐美,是对和谐美的回归与认同,体现了和谐美的重大的理论美学价值。和谐美在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追求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美;中和;优美;崇高;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一, 和谐美的历史渊源   首先,在西方美学史中,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即和谐的观念。他们认为美是由一定的数量关系造成的和谐,并把数的比例关系推广到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他们强调美是按照数的原则,使不同元素达成统一。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强调的是形式美,这是最早的和谐美思想,也是最早的形式美流派。随后,亚里士多德改造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将以数为本源的和谐论思想转化为具体事物形式的和谐论。他强调美的事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量的原则,二是秩序的原则。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美理论依然偏重于形式。   其次,柏拉图美是理念说。柏拉图指出“理念”是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具体的事物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人世间具体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摹本。   再次,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美是自由说。康德认为将人与自然、   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在和谐统一中产生的自由称之为美。康德从审美判断入手,认为审美判断一方面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又具有可传递性,期待普遍赞同。这种赞同不依赖于概念,但同时又要求具有普遍性,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康德提出了形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运动。康德认为美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无明确的利害关系,因此它是无目的的,但是美又合乎目的性,因为它符合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自由的活动目的。   最后,马克思的美源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肯定人的劳动实践,和谐、自由是美的根本特征。特别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和谐美的四层含义   从和谐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和谐美的思想存在着众多表述,通过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和谐美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都认为和谐为美,但主张大有区别。和谐美的含义大致分为四个方面。“(1)形式的和谐。人、物、外在形式的大小、比例及其组合的均衡、和谐(形式美)。(2)内容的和谐。即主观与客观、心与物、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内容美)。(3)形势与内容的和谐统一(生活美,特别是艺术美更以此为主要的要求)从唯物主义说,首先是内容的和谐。内容的和谐要求形式的和谐,并规定者内容和谐之间的和谐统一。(4)而内容的和谐又决定着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性与社会的和谐自由的关系,这种和谐自由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艺术中则体现为理想的典型和意境)”。①   三,和谐美的理论价值   和谐是西方美学的一个主要概念,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众多的表述,主张也各有不同,但是和谐美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审美的最高目标。中国也追求和谐美,与“和谐”相近的是“中和”,中和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它经历了“和”、“中”、“中和”等概念的演化,是一个源远流长、贯彻始终的概念。“中”主要指不偏不倚、刚柔并济。“和”多指和谐、和美、调和。“中和”的思想在发展中逐渐丰富和深刻,从最开始的“礼乐”范畴逐渐扩展到道德、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总之,和谐是中外共同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美学价值。和谐在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追求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和谐是人类基本的价值取向,把和谐作为审美理想的最高形态。审美活动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它追求的是满足人类心灵的精神价值。中国美学中讲究人和、政和、天和、心和四种关系。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形与神、文与质、情与景、虚与实等关系中都体现着对和的追求。在西方美学中和谐也与诸多美学范畴有关,例如优美、崇高等。优美作为西方美学范畴,在形态和特征上都表现着和谐美的特质。优美在内容表现的不是激烈冲突,而是内容形式自由的和谐统一。在形态多具有秀丽、小巧、宁静、柔和等特点。例如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达芬奇巧妙地刻画了一位矜持安详的妇人的形象:稍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平静的微笑,安详的仪态。这种矜持与安详传递给观赏者一种优美的感觉。因此,优美所表现的不仅是内容形式的统一,更是情感上的和谐自由和安静平和。崇高与优美不同,它在艺术作品中大多体现为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抑和排斥的情境下显示的对客体的超越的人格精神,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高扬。但是,崇高的结果也是趋向于和谐,和谐是崇高的自由表现。奥运会上的体育健将、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均表现出坚强不屈的人格力量,从而映射出人类高尚的情操和理想境界。最终表现的人类历史使命与社会理想的和谐一致。   当然,不管是在美学范畴中也有不和谐的现象。如丑、荒诞,在其主客体关系中,不仅表现为客体对于主体的极大压抑,同时也表现对于人类精神的扭曲,呈现出负面的消极力量,则很难向和谐之美转化。   其次,审美的基本功能追求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马克思强调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和谐美充分体现审美实践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就是包括对象在内的审美活动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和目的,能够提升人的本质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合规律性就是要求在审美活动当中, 既要体现对象的内在本质和基本规律,又要体现审美活动的规律”。②在艺术美学范畴中,优美和崇高都体现了审美活动的目的性和规律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情调和谐统一,着重写荷花、荷叶、荷香以及池塘周围的景物,情景的柔和与恬适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优美感。似乎文章没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内容,但是作者着意描写的自然景色,正是反映了作者对优美自然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黑暗的抗议,这篇散文寄托了作者在现实生活重压下难以舒展的精神的优美境界。文章体现了真与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美。在崇高美学范畴中也追求两者的统一。康德说:“这种对适宜于表现出心灵本身固有的崇高,因为真正的崇高不是感性的形式所能容纳的。他所涉及的是无法找到恰合的形象来表现的那种理性观念(但是正是有这种不恰合)这却是感性形象所能表现出来的,才把心里的崇高激发起来,例如暴风浪中的大海远不能说是崇高的,只能说是形状可怕的。一个人必须先在心中装满大量观念,在观照海景时才能激起一种情感。正是这情感本身才是崇高的,因为这是心灵受到激发,抛开了感觉力而去体会更高的符合目的的观念”。③   再次,和谐美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最终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其主体是人类自身,这就要求审美主体自身的健全和和谐,要求审美主体关照审美客体蕴含的和谐时,通过移情,达成某种审美契合,从而提升自身。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美体现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自身内部各要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古代,也追求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和谐统一。儒家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来处理情感欲望与道德的关系,以达到人自身,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总之,在美学史上,和谐美是古代美学家最早提出的一个范畴,不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都有着众多不同的表述,但是和谐美是中外共同追求的最高审美目标。在艺术审美范畴中,优美和崇高的形象特质也趋向和谐美,是对和谐美的回归与认同,体现了和谐美的重大的理论美学价值。和谐美在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追求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解   ① 周来祥:《周来祥美学文选》(上),31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 梁振南:《和谐美的理论价值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二期;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36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文五:《论和谐之美》2700字

论和谐之美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和谐发展思想的精华,系统地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内涵和现代要求。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以及当代社会对人的和谐发展的素质要求,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内外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它在静态上呈现出一种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在动态上表现为人与自身、人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发展。推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化解社会转型期人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的迫切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个人追求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素质保证。

关键词    和谐之美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几代共产党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精华是当前研究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内涵丰富而深刻。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终其一生,都将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作为探索和奋斗的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统一的充分的发展。第二,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三,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第四,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是人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过程中围绕着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列宁有句名言: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应更多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和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作为人的发展问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理论一直被作为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国家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论典范和实践指南,在今天仍然发挥着统领意识形态和指导发展实践的重大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1、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他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和建设新中国伟业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个性”的口号。他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内容表现为:第一,人的全面发展要以道德为核心。第二,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五十年代末毛泽东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2、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我国社会现实的重新审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一,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谈论人的发展。第二,从人的现代化的角度思考人的发展。第三,在建设两个文明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发展。邓小平认为,“我们在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2001年庆祝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个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的主

题纳入现阶段人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继续和深化。

4、新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

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由古代向现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一般意义上,这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在21世纪初,由中共中央提出并正在努力地实践着,意义非同寻常。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的和谐发展思想的精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中国思想史上各家各派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为研究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养分。

(一)儒家的“和谐”文化思想

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孔子曾对未来社会做了如下设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无疑是孔子所构想的理想世界。在《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高,万物育焉。”即人际和谐,万物和谐,天人和谐。

(二)道家的“和谐”文化思想

与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致中和,天地位高,万物育焉”的“中和之美”稍不同,道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类万物的和谐,是“天人合一”。面对战争不断、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乱的根源是人类的知识化、智力化、文化化。

(三)其他传统文化中“和谐”文化思想精华概述

谐文化思想源远流长,除了儒道外,墨家学说中和谐文化思想也很值得研讨。墨家主张“兼爱”,以“非攻”的方式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并认为当时的“大害”是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其原因是人之不相爱。法家思想盛行于儒家之后,对秦国统一和设立国家法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法家希望用严格的立法和制度来确保社会的秩序,以达到社会平衡安定的目的。

三、结语

上下五千年悠久的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中国。和谐之中国,和谐之人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愿你为自己寻觅一个桃花源,去发现和谐之美的所在。愿你播下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上平凡的生活,躺在清风送爽的大草原上,仰望那无边无垠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草原民谣,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

作文六:《论和谐之美》3300字

和谐的重要性

和谐是一种最佳的社会运转模式和人类生活状态;它要求人类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去窥探自身。和谐是要用真爱换取的瑰宝,是要用希望铸成的永恒。作为和谐理念的提出者,他一定希望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我相信,只有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假以时日,和谐会如阳光下的镜子折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和谐是一种自然规律与法则。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跟着太阳走。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倘若我们人类没有遵守它,那么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大气臭氧空洞,洪水来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龙卷风频频来袭……。我们必须遵守法则,创造和谐,保护和谐,创造出和谐完美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国家与公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这一和谐社会理论,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人合一”。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只有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当然,今天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传统的封建儒家所倡导的和谐,在其内涵及其价值追求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儒家追求的和谐,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我们追求的和谐,其本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任何社会都需要和谐,所谓太平盛世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良好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各种社会形态都把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但任何私有制社会形态,其促进社会和谐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与我们党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本质区别。社会发展无止境,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无止境。我们所要构建的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和谐社会。因此,她所倡导的和谐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具有无与伦比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作保证。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和谐社会。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它需要我们既遵循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同时,又必须兼顾公平,通过政府调节使社会群体中弱者得到照顾。我们既不能因兼顾公平而不重效率,又不能因重效率而放弃公平,而应该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这样我们才能既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能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全部目的之所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第一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作为第一目标,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从而增强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共同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思想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规定性,它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思想道德素养,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我们不难想象,一个缺乏道德标准和道德约束力的社会一定是一盘散沙,一定是不和谐的社会。  民主与法制是社会和谐的外在规定性,它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力。在民主方面,必须建立畅通、公正、规范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能够及时、有序、充分地得到表达。在法制方面,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在民主建设上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法制建设上也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形成一种既有民主意愿的充分表达,又自觉用法律规范每个人行动的生动和谐的局面。 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社会精神层面沟通的和谐状态,城乡之间的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而城乡之间精神沟通与交流的现实状况则通过农民工这一群体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人的心灵世界距离最近的,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以及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经济对策的提出,文学则更能深入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层面,探询从精神心理角度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路。农民工文学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对其生活的描写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它反映了农民工群体整体精神生存状态,反映了来自于乡村世界的农民工在城市面前所表现出的精神困境,反映出了农民工所深切感到的来自于城市人的歧视。农民工文学实际上就是对城乡之间精神融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和谐状态的反映。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农民工文学的创作者,不仅有专业的作家,还有出身于农民工的作者,那么在他们的文学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则会更加贴近农民工群体的实际。他们在文学中表达出来的精神困境则是农民工整体所面临的,或者说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我们通过农民工文学反映出的以农民工为载体的城乡之间的精神局面,着手研究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精神沟通与交流,则能有的放矢。

和谐是一种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能够达到一种精神上有效沟通与交流的理想状态。和谐社会中,城乡之间要达到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近几年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保障农民权益相关政策的出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保证。从城乡之间关系的现状来看,要实现这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农民工这一来自于乡村、生活于城市的群体与城市、城市人之间的精神融合问题。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能全面深刻及时反映农民工精神思想的农民工文学给予关注和研究,为解决和谐社会局面中的城乡精神交流提供一点决策上的依据。

不和谐在社会中可以折射出许多的问题。不懂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讲和谐,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丧失与人友好相处的想法,变得得理不饶人,异常冲动,异常容易发怒,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暴跳如雷,继而拳脚相向,甚至刀兵相见,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自己永远留下一个疤痕,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家庭永远 为你胆颤心惊,

生怕你有一次,还会有下一次。与他人之间永远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深沟。  会发生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中的种子,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再爱的保护下茁壮的成长。宽容之心是多么伟大的,她能够熄灭怒火,她能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够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她让我们享受阳光一般的温暖。雨珠一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不可言。

和谐,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的朋友、亲人一样,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大自然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美丽的身影……但是,它总是爱和我们捉迷藏,需要你去用眼睛发现,用心去感受……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吗?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文七:《论和谐之美》500字

论和谐之美

作者简介:广宁,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10级研究生 专业艺术学(艺术管理理论)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 要:和谐美是古代美学家最早提出的一个范畴,不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都有着众多不同的表述,但是和谐美是中外共同追求的最高审美目标。在艺术审美范畴中,优美和崇高的形象特质也趋向和谐美,是对和谐美的回归与认同,体现了和谐美的重大的理论美学价值。和谐美在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追求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美;中和;优美;崇高;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一, 和谐美的历史渊源

首先,在西方美学史中,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即和谐的观念。他们认为美是由一定的数量关系造成的和谐,并把数的比例关系推广到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他们强调美是按照数的原则,使不同元素达成统一。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强调的是形式美,这是最早的和谐美思想,也是最早的形式美流派。随后,亚里士多德改造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将以数为本源的和谐论思想转化为具体事物形式的和谐论。他强调美的事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量的原则,二是秩序的原则。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美理论依然偏重于形

作文八:《谈和谐之美》1800字

谈和谐之美

美在和谐。

和谐是初春河上漂过的第一丛草垒,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园,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靥,是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馨,是青石砌成的古井里,

小提桶在井壁碰出的清悠回响,雨丝中袅袅撑起的小花伞,河边茶居里手持茶壶半眯着眼品味的老茶客„„这些不正是让我们熟悉又亲切的和谐场景吗?

和谐是一道风景。生活中的你我他都以一种诚信友爱、互敬互助的心情漫步其中时,便也成了一道道和谐的风景,到处可见丰子恺先生在《护生画集》中描绘的“人闲牛亦乐,随意过前村”的平和图景。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万事万物莫不尽然。

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谐的音乐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和谐,是一种高境界。理想的境界需要用诚意和爱心来营造。在绘画中,和谐是一种绚烂,赏心悦目;

在音乐里,和谐是一种悠扬,让人荡气回肠。所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情趣,一种优美的状态,一种理想的追求。在我们学校创造此种境界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需要用爱心和诚意去构筑它。如果我们能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用情专注每一件事,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将会变得无比美好。

当每颗心都流露出真情,当我们明白爱别人其实也是爱自己,于是我们就会把别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别人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如此,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爱和尊重。有了尊重才有宽容,拥有宽容才有和谐,拥有了和谐,也就进入了持续发展的美好境界。

和谐,是一种大胸怀。博大的胸怀需要强劲的内力和儒雅的风度。在新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侨小积极打造南山教育的新品牌,新形象,博采众长,强化内功。

作为全国知名国际人文社区——华侨城内的一所现化代的绿色学校,得天时地利之便,利用华侨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学校积极与名校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积蓄发展的后劲;学校经常接待国内外的来宾,立足学校,与时代同步,与世界联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粗取精,去伪和谐是相爱的人心

心相印、亲密无间,爱到深处,不需要语言,眸子里充满了深情厚谊,相互瞄一眼,胜过千言万语,深爱无言,真爱无声,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和谐境界。

和谐是一种默契。在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也不用说时,一个默默的凝眸,就足以表达心领神会的温柔。和谐是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在人们心中悄悄弥漫开感动和开心。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言:“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从国家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家到小家,从部门到企业,从领导到干部,无处不充满着和谐,它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倍受人们青睐。假如这些方面缺少了和谐,大到制约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小到不利于团结和协作精神的焕发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不外乎人、事、情三个方面。

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和谐的成败。而事的和谐,核心是每个人能否从工作大局出发,时刻为单位着想,一门心事搞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一身正气树形象。人的和谐或事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只要是自然人,都是有情感的。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什么样的灵魂,折射出什么样的“人格”,既是自然,也是必然。

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彼此尊重和关心;只有信任,才能团结与合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员工与上级领导之间,都应当是简单和谐的关系,即相处尽量简单,简约,简化,要有冷静从容,淡泊平和的心态。员工与员工要真诚相待,团结友善,精诚合作;员工与客户要真心沟通,用心服务,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甚至以权谋私,惟利是图。员工对上级领导要谦恭尊敬,彬彬有理,既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也不骄傲自大,目无领导。

 和是天地相通的风调雨顺,和是亲人敬爱的快乐融融,和是政通开明的安居乐业,和是国家振兴的繁荣昌盛„„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矛盾纷纭,千变万化。唯和谐才能顺应规律、符合潮流,唯和谐才能协调一致、稳定有序,唯和谐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内心和谐,就会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才有万事兴旺;社会和谐,势必民富国强。

和乃亿万人民之向往,谐为天地万物之希望。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又是远大理想实现的保障。

和睦共处聚合力,和衷共济增活力,和谐共存添助力,和畅惠风促崛起。

和谐,万物之根,和谐,美哉善哉。

作文九:《和谐社区的“和谐之美”》2600字

成都“东山国际新城”以建设和谐社区为己任,齐全、完善的工作和生活配套设计,将使得居住者真正享受到“一生之城”带给自己的种种便利,使之与社会和谐相处、与他人共同发展

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等“和谐意识”是中国古代先哲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突出表现。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城市、人、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平衡,倡导崇敬自然、适应自然、自然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所以现代社会的要求就是必须努力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成都“东山国际新城”以建设和谐社区为己任,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始就着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分别作出了针对环境的不同级别安全格局分析,并选取了综合安全性最强的环境设计方案;在社区产业结构设计上也定位为集聚环境美好型、资源集约型、排放无污染的高科技企业,将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齐全、完善的工作和生活配套设计,将使得居住者真正享受到“一生之城”带给自己的种种便利,使之与社会和谐相处、与他人共同发展。东山国际新城项目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宗旨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多个方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理念。美丽和谐的家园,才适宜于人的栖居,人与城市才能融为一体。缺乏环境意识,必然危及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更不用奢谈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永续的发展。

在东山国际新城项目上“塑造环境意识、提升城市形象”的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东山国际新城和东山国际森林公园等项目从设计规划、品质、配套服务进行了全新升级,环境规划上力求保留较好的原生山体和部分天然植被,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并引入生长速度快、保护水土作用明显的新西兰辐射松。在景观设计上也做到了移步异景,情景交融,真正体现出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相互渗透,使建筑与山林浑然一体,营造一方现代山居社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以人为本,完善社会救济、调剂和补偿机制,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任务。在东山国际新城里,社区管理的目的在于谋求社区生活的和谐、安定与发展,而社区生活的安定与发展,必须建设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区环境,社区各类型业主都能各尽所能、所有业主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平等地关怀和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

东山国际新城社区管理以公正、人道的伦理价值为核心,尊重人、爱护人、帮助人、发展人,在依法行政的同时,体现出人道主义关怀,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理想。

人与建筑和谐共生。东山国际新城项目突出自然生态和健康住宅的开发理念,强调建筑与人的和谐统一。项目总体布局和朝向充分满足采光、日照、通风、视觉等功能要求,合理控制住宅的间距及室外活动空间。新城内道路、出入口、建筑小品、绿化环境等相互协调一致。柔和的阳光,拂面的轻风,青青的绿草地,以及与社区相协调的人文景观,为项目带来的居住引力与社区活力,成为缔造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和谐共生的一道风景。

人与人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现代化的健康住宅不仅要注重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强化对声、光、热的科学营造,还要拓展到整个小区的社会环境层面,在人文关怀上关注人居的私密性和安全感,营造和开发友善的邻里交际空间。为此,东山国际新城专门设计了社区应急沟通体系和邻里交流的公共空间,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人与自身和谐共生。东山国际新城项目内提供了从国际双语幼儿园到国际中学的教育服务体系,并配备了东山书院和职业培训等多层次的社会再教育服务,这些社会化服务将极大的满足业主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和培训拓展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社交圈。同时东山国际新城内的高新企业等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都为业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人与自身理想的和谐共处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人与企业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有产业支撑,区域发展才会更具潜质,才会后劲十足,才会有“人”不断成为“景观”,才能不断聚集人气、商机。作为开发商,东山国际新城项目业主给予了原居住村民经济补偿和房屋补偿,解决了被拆迁人员的安家事宜;并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解决了相当数量原居民的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同时未来社区内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商业企业将提供许多的工作岗位,充分满足当地居民对就业的需求。通过打造婚庆文化基地和东山国际森林公园,集旅游娱乐、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和舒适居住为一体,真正突显一生之城的美好意境,实现人与(高新)企业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东山国际新城项目内的企业都是无污染、环境美好和集约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总部研发机构,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实际上还是对环境的一种美化和提升。总部研发基地位于森林公园内,为园林式办公区的环境规划设计,与森林公园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婚庆文化基地等商业场所内的经营单位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三产企业,它们的店面风格和提供的产品又与商业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对社区的商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企业在融入环境的同时也创造着相应的经济效益,满足广大居民的工作和消费需要,为一生之城内部经济循环和自动造血功能的实现提供着现实的物质基础。

东山国际新城改变了传统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按照成都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的要求和“六走廊”的城镇布局规划,选择在中心城―龙泉驿―简阳的东向走廊的节点处建设东部副中心中间最重要的小城镇,东山国际新城的建成将成为成都中心城区与东部副中心相互交换点,这样的区域空间形态结构,完全符合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趋势。

东山国际新城在规划建设中,不仅配套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邮局、超市、社区服务站、公交车站、居委会和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建设传统的居住型社区,在城镇功能上,规划了六国主题公园、婚庆公园、艺术中心、运动休闲中心、星级酒店等融商务、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配套建筑,城镇功能的规划设计不仅满足了城镇居住基本生活需要,还能满足人从出生到去世一生不同阶段的需要,也满足了城镇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文十:《和谐之美 美之和谐》600字

又是大地回春,春暖人间。眼前呈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同学互助是和谐的,呢喃飞燕是和谐的,然而一个小小的举动更是和谐的。——题记

和谐天使在一天向我张开甜蜜的笑脸,不需要自己刻意地去寻觅。

一天,天高云淡。马路上,刹车声、口哨声、谈论声、鸟鸣声谱写成一曲交响乐。小小的我漫步再人行道上,我是多么惬意,欣赏着春天的美丽,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景象都是那样的美好!

突然,一位老奶奶的身影映入眼帘,老奶奶的身影再拥挤的人流中显得是那样渺小、那样软弱,没有人理会她,就像路边躺着的小石子那样不引人注目!她左手拄着拐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眼看她要过人行道了,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有一种冲动,便马上跑过去,扶着老奶奶的右手陪着她走到了对面,路人纷纷向我头来会心的微笑,我想他们应该在表扬我吧!老奶奶用她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说道:“谢谢你啊,小妹妹。”我开心地笑了。突然,明媚的阳光向我“刺”来,我习惯性地伸出五指“挡”住阳光,在指缝间我看见了和谐天使冲我张开了明媚的笑容!笑得那么欢,那么甜。

天空的和谐是一片蓝,森林的和谐是一片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光辉;鲜花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清纯,天空有了洁白的云朵才安详!我们的世界不就因为有了和谐而变的美好吗?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美好与我们如影随形,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