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历史月考总结》1100字]历史月考总结

作文一:《12月历史月考总结》1100字

娄底一中(北校区)初二历史12月考总结 此次月考考查的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1-20课,主要内容有: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侵略,中国人民的追梦之旅(近代化),新民主主主义革命(二次国共合作二次分裂对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考试分值是100分。现在特依据学生实际亟考情,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和考情分析:

1、月考试卷分为选择题、识图题和材料题三个类型,不完全是为了应试,注重的是习惯的培养和知识的落实。其中选择题占60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识图题14分,主要是考查学生看书和读图运用的技能;材料题26分,则是为了考学生的综合运用水平。三个题型都有分层,有部分的难题是为了拉开分差,让优秀的学生能脱颖而出。

2、阅卷时我们发现学生选择题的丢分很多,基本上是两种情况,第一,没有去记和背;第二,是去记背了,但平时没听课,所以不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识图题丢分的也不少,有的同学除了听课做作业,已经从不翻书了。而材料题呢,简单的部分一般都能做出来,稍微有点难度,就找不着北,这反映了我们的学生练得太少了,在历史学科上花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仔细分析了丁思苏同学的试卷,他上一次92分,这一次只有76分,他颇具代表性地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没有听好课(或者说听课质量不高),第二很粗心,第三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复习,可能是精力不够,也可能是学习方法有问题。

3、我们工作中有不足,教学中督促力度不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得少了,初中生的专注力难以持久,需要反复提醒和鞭策。对于知识点、重、难点的解析,我们应该更直白一些,更包办一点,他们就指望着你,在课堂上多讲一点的;学科特点(不太被重视),你不要奢望学生们能有多少精力和时间,为你的这门功课去发散性思维,去探究了。所以我们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甭玩那虚的了。

二、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备课组打算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抓好基础知识的记和背。每次考试,选择题占的分数都比较多,而且是分层的,所以应尽快结束新课,进入到复习环节。在课堂上,老师要依托CAI复习课件,对知识进行反复、重申,梳理脉络。还要利用好课改的小组建设,让学生之间的相互帮扶、促进,以记和背作为抓手,促进知识点的落实。

2、通过“问题导学”,通过练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材料题始终是决定历史考试成败的关键,而这种技能的提升通过解题更高效一些。老师要选一些典型性的例题,在练习中,教会学生抓住规律性的信息点,举一反三,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

3、老师们应放低身段,去同学中倾听心声和诉求,学生最清楚自己的弱项,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去做的。老师之间更应平等沟通,交流经验和心得,只有大公无私了,整个年级的学习成绩才可能有质的提升。老师个人则需要不断反思,钻研教材,修炼教法,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初二历史备课组

作文二:《历史月考总结》600字

历史月考总结

历史月考总结

上周,也就是第十五周,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月考,总体表现不错,下面,由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这次历史月考的情况吧。

这次历史月考,最高分是九十八分,一共有四位同学考上了九十五分,在此提出表扬,他们分别是:黄**,九十八分、潘**,九十五分、黄**,九十五分和万**,九十五分,提出褒奖;一共有二十名同学考上了九十分,也提出表扬,但是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在八十分以下的有十二名同学,我在这里就先不点名批评,但是也希望这十二位同学可以多多地努力,能够坚持背书,争取在下次历史考试中,以这次月考为起点,得到比这次更高的分数,加油!

这次,可能有个别同学考得不算是很理想,为次,我研究了一下所有成绩,发现了有一部分同学在选择题中就扣掉了六分到十分不等。六发到十分呀!一扣掉,恐怕就很难在考到九十分以上了,因此,还是历史老师的那句话:“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所以要多背书,拿下选择题后才有资本去拿问答题。

问答题,它的扣分也毫不逊色于选择题,不过也是和选择题差不多,要想做对也是要依靠背书的。但是,光靠背书还不行,还要在背书的基础上,再加那么一点答题技巧,并且也要学会去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更不能张冠李戴,出现“张骞出塞”和“昭君通西域”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了。所以,掌握技巧和正确的去答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我对这一次月考的分析,希望所有同学看了之后可以有所反思,并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加油!

作文三:《160班历史月考总结》400字

160班历史月考总结

陈孝斌

这次月考,160班的历史成绩不太理想,主要表现一是不及格的同学比较多,有11个同学不及格;二是有些同学其他学科的成绩比较好,但历史成绩却不理想,比如李涛,总成绩不错,排名比较靠前,但历史只有65分。

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很多同学读题不仔细,比较粗心,有些题目设问比较细,比较多,而很多同学没有看清楚,容易漏题而导致失分。二是有些同学知识点是掌握的,但在答题时缺乏条理,要点不明确,或者顺序颠倒而导致丢分。三是大部分同学都错误地认为今年改为开卷考试了,考试时可以翻书,用不着去记基础知识,所以考试起来很多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

因此,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争取提高班上的历史成绩。一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考试时去翻书,这是不现实的。二是要在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按题目的要求,完整地回答。三是要对那些偏科的同学单独提出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把历史成绩赶上来。

作文四:《历史月考II错题总结》11900字

此题原句应加上 (以章句取士,正崇重尧舜周孔之道)“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白引文的含义。使人诵读经史,深明大义,才能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即便是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恐怕对江山社稷不利。这明显是顽固派的言论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此题考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立场。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

改版:修正2:“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材料言论的真实意图是

A.英国对太平天国打着中立的幌子   B.英国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避免介入

C.英国在北伐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   D.英国在辛亥革命中不干涉中国内政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 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 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A项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故选A项。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可以推断此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阁”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B项。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潇潇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 提倡反清复明   B. 抵制保皇势力

C. 宣扬传统文化   D. 激发民族主义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事件反映了南宋爱国军民坚决抗击元军的民族主义精神。近代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都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们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故选D项。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是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D 2.(2011年广东汕头模拟)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梁漱溟支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赞同学生表达爱国热情,但对于使用暴力破坏法治的做法表示反对,A项符合题意。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首先要明白是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属旧式的农民运动范畴。五四称不上中国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主要原因是国民党的叛变,非欧洲帝国主义的干涉。列宁1924逝世。落后势力指袁世凯。必修一P64历史纵横。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简单版: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名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错

详细版:本题选C。读题有几个关键词,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及内战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涉及国民党内战有三次,一次国共合作北伐,两次国共内战,但考虑到国民党出版中央日报说明是国民党已经掌握全国政权,而且评论的是国共关系当排除北伐即A选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初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评论未涉及联合抗日当时最焦点的问题,故排除B。C、D均涉及国共第二次内战,但考虑到《中央日报》评论该事件的语气还是当为C,因为到D的时候国民党政权已基本成为丧家之犬,没有本钱和共产党对等地谈国内和平问题了。1949年4月13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正式会谈。双方在《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磋商,4月15日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共8条24款。中共代表宣布:南京政府必须于4月20日以前表明态度。   4月20日,国民党中常委会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国共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张治中等于6月26日,揭露了国民党破坏和平谈判并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的阴谋。   4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解放军开始横渡长江。

1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解析:解答本题时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即注意国人态度变化的时间即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说明当时人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而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很少听到“恶声相加”反而同情、惋惜说明此时人们对清政府抱有的幻想已彻底破灭了。答案B

科学家竺可祯写了 60 年日记,20 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 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 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 解放军入北京城                                      D. 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解析:B 本题属基础题。A 项为辽沈战役;C 项为平津战役;D 项为渡江战役;只有B 项符合题意。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民众认为清室退位,就是天下太平,所以民国共和就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名义,至于它的实质如何,都不是民众所关心的。可以看出民众对于民国共和毫无认识,从而可以得知需要启发民智,这就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材料中的“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关键,国民革命时期主要是消灭军阀势力,并没有涉及到思想领域,而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先进的中国人在看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条件下开展的,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是工人,中国人正是看到这点才到工人中去宣传,这也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走上了与中国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近代化的意义在于社会制度,所以当时最大的影响是对清朝的统治。虽然太平天国有《天朝田亩制度》,但是仍属于小农的落后生产力,不是近代化的象征,存在落后性,也是导致它破产的原因之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是是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列宁的原话:(民生革命或平均地权)首先是同社会主义空想,同使中国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即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点拨】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显然这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有关。【答案】A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无产阶级出现的前提,无产阶级是指失去土地被迫沦为雇佣工人的一群人。要想成为工人就必须有工厂的出现,工厂是由资产阶级创办的,所以说无产阶级的出现前提必须要有资产阶级的出现。十九世界40年代以后,中国初步被外国军舰打开大门,外国资产阶级进入中国创办大量工厂。中国无产阶级早期就是出现在外国资本创办的工厂中。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出现在中国资产阶级后面有它的特殊原因,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出现了外国资产阶级。所以说外国资本的入侵造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出现。所以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先于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但早期由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富有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却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于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真正的救亡图存,改变国家面貌的道路,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先驱者。在西欧,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同时便产生了,而无产阶级则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此资产阶级先于无产阶级产生。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这主要应

归因于西欧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方式不一样。西欧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则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以后产生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过程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进行早期资本输出,设立一些工厂,雇用一些中国人为工人,这些人就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

二,其它原因:当时中国经济分化极端,农民丧失土地严重,失去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并且最后成为无产阶级的工人。

三,反述原因:中国当时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政府管制严重,有钱的开了农场主后不是扩大生产而是买地当地主,这始资产阶级产生非常慢。

1915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潮针对的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签订“二十一条”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A .1897年,將膠州灣租與德國。由李鴻章、翁同和與德公使海靖簽訂膠澳租界合同

B. 1915年12月12日发生,结束于1916年2月25日的一场闹剧, 是反封建

C.丧权辱国! 1915年1月18日,日本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

D. 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俄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1925年,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着救亡御侮与推进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清末立宪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自我解析:关键在于救亡和进步。进步意味着提出对社会进步有益的东西

B是维护清朝统治 D是打击帝国主义,符合救亡但不符合进步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答时要注意将选项与题干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逐一对照。洋务运动没有涉及民主政治,首先排除D项。近代主流思想是向西方学习,它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洋务运动,由此排除C项。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维新运动中形成办报高潮,因此排除B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以后得到初步发展,民国初年进一步发展,它与题干所提供的阶段性特征相符。

答案A,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20世纪初)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经济的解体,从表现切入。中国的自然经济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显著特点。A中的土布代表了自然经济,它的渐多说明了自然经济的顽强。B耕夫织妇弃其本业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但材料所给信息却不能证明这是外国商品冲击的结果。C中的女工停产是自然经济的解体,而且这是洋布冲击的结果,因此答案选C。

问题问的是外国商品的输入,C强调了样布用船舶输入中国,卖的很便宜使得国内的土布没有市场了,手工作坊开始逐渐的退出。这个观点的意思是很清晰的。至于为什么不能选择B,B更多的是强调的我们从农业生产开始转变为从事工业生产。这里没有直接强调外国商品的输入,应该是强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输入,与问题的题意不符合。    B能体现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原因不是外国商品输入造成的。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考点】三民主义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 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 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答案】C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点】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根据国情形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D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命题分析:这道题中的材料“耻于言商,耻于言利”是指从中国古代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涉及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清末“状元企业家”这条信息反映出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映的史实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读懂了材料的信息,弄清了题目中的时间,就能够把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等章节对应起来思考,从而回忆起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当中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

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

实业救国论: 起源: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甲午战争 (1894~1895) 后,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续富国策·劝工强国说》),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滥觞。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对于储金救国之感言》)。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论经他提倡而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

发展: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5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提出要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

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哲学家张东荪也曾鼓吹“实业救国”。他认为,中国既然有贫乏病,那么开发实业就成为唯一的要求;在开发实业的要求下,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与日俱增,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要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增强国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开发实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近代实业家张謇等人和张东荪提倡“实业救国”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他们兴办实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主张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后者则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中国实行革命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托辞。

一、辛亥革命简述

(一)辛亥革命的内涵。

狭义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到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一阶段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因1911年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是辛亥年,故而叫辛亥革命。

广义指的是20世纪初兴起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截止的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事的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的历史。

(二)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辛丑条约》,清政府成“洋人朝廷”,双半形成,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人普遍感到必推翻腐败无能卖国清政府。

(2)维新变法失败使许多国人认识到,改良不通,只有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试图挽救却激化国内矛盾、也让立宪派失望。

2. 可能性。

(1)经济基础: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扩大,20世纪初湘、楚、粤、川等省资产阶级领导收回利权运动扩大资产阶级影响。

(三)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1. 革命派的斗争。

(1)思想较量:宣传民主革命思想(2个中心和三位人物)。

①方式:译书、办报刊、出书、论战、纲领;中心:上海、东京;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②论战:

③纲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理论。

(2)组织建设:由革命团体到统一政党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1894—1904革命团体纷纷建立标志以知识分子、会党为主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1905年同盟会成立标志第一个全国性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

(3)军事斗争: 1905年前暗杀方式为主;1905年后各地武装起义为主(广州黄花岗起义)

2. 清政府的专制反映。

(1)试图继续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做一定改革缓和矛盾、维护专制: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新政:奖实业,办新学堂,派留学生,练新军;

②立宪:

A.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司法与行政分离,君主不能变更法律,使君权受一定限制;规定在保障“君上大权”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其有限认可);预备实行立宪君主制(中央设立资政院、各省设咨议局);

B. 立宪派推动下,1911年成立奕劻为总理大臣的 “皇族内阁”,造成许多立宪派和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境地。

(2)镇压革命党人;

二、民主斗争的首个成果——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

1. 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引发湖北军队镇压。

2.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

(2)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总督,改用黄帝纪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1)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资产阶级政府)。

(2)内政:颁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和改革社会风气系列法令措施。

(3)外交: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切不平等条约。

(4)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与袁世凯掌权——革命期间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①背景:革命形势下各种政治势力。

各省:响应(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政权多落入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手中。

列强:准备武装干涉→“严守中立”(实质寻找新的代理人)到扶植袁世凯。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意味着袁开始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②南北议和:因袁代表的封建势力强大、自身有实力、有列强支持、采取两手政策,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而使袁成为赢家。

③清帝退位: 1912.2 ,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5)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辞职、袁就任前夕;目的:防范袁专制,确保民主政治。

②内容: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三权分立、责任内阁、保护私有财产和人民民主权利。

③评价: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宪法。

意义: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里程碑,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否定封建专制:中国首次以法律宣布主权在民,规定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有现实针对性,孙中山辞职后,试图以民主程序限制袁专权,保障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6)1912.3袁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 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积极意义——近代化角度,完成阶段性任务,成功之处。

①政治上: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是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开端)。推翻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思想上:进一步唤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民族意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③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短暂春天”。

④社会上: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包括衣、习俗、传媒等等。

⑤国际上:推动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3)辛亥革命局限性(失败之处):革命尚未成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双半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落入有浓厚封建性、投靠帝国主义的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近代化程度有限。

①革命引起变化有限:传统文化氛围依然笼罩整个社会;民主共和徒有其表;权力仍牢牢操控在旧官僚、士绅手里。

②相当问题更为保守:法令中没有丝毫体现土地纲领;《临时约法》中没有对妇女参政权做任何规定;没有废不平等条约。

作文五:《初三历史月考总结》400字

初三历史月考总结

杨春锦

一、 成绩分析

本次月考参考人数106人,优生9人,及格50人,均分28.68。

二、 试卷及问题分析

本次试卷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分值比例为48%和52%。试卷考察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辅以适当的能力提升,学生主要失分在单项选择题3、6、12题以及材料分析题13(3)小问、14(1)小问、15(3)(4)小问。

而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例如13(2)、14(1)、15(4)都是考察基础知识的背诵,记不得就会失分;审题不清,信息提取不到位,答非所问,例如14(2)材料中有现成答案,但学生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离题万里;历史思维能力欠缺,不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注意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例如13(3)只考虑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三、 改进措施

1、

2、

3、 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与背诵 通过专题材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文六:《九年级历史月考总结》1000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月考总结

2012年10月初三历史进行了月考,主要考查世界近代史部分,分值是100分。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考试卷看似简单,没有难度特别高的题目,但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量都很大,还有个别题目虽是考查重点内容,但设问比较细,因此学生答题时失分点多。例如:回答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起止时间、领导人、转折性事件、扫除的障碍等问题上,如果复习记忆不扎实,很容易失分。

2、学生答题时缺乏条理,因此答题时要点不明确,因此失分。如:回答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有些同学答题不规范,因此失分严重。

3、考试也反映出一些学生的课堂听讲复习效果不好,因此需要强化课堂效率。

二、从以上的试卷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在于:

1、因为历史课程在学生眼里是一门副课,他们根本不太愿意学习,在初三阶段尤其如此。

2、平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临近考试时复习的准备工作也不充分。

3、教学中,对一些困难生关注不够,平时没有注意对他们的兴趣培养。

4、复习时间过短,不充分,有些地方复习不到位。

三、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我们在九年级教学工作准备做好如下几点:

1、抓好进度,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注重教学方法,在平时多加强审题的训练,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教会学生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2、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时事政治,多看、听新闻,多读书,借助课外知识对课本有进一步的把握。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断的锻炼,持之以恒地坚持才会硕果累累。

3、教会学生抓住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

4、强调虚心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不断的进行反思。

通过这次月考对我们教师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历史月考总结

单位:马兰庄初级中学

姓名:杨艳华

日期:2012.10

作文七:《12月考历史》3500字

历史12月月考试卷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

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

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   )

A.70年                                B.80年

C.90年                                D.100年

3.图所示的博物馆坐落在(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D 上海

4.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九一八事变爆发

5.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   )

①张学良  ②杨虎城③李宗仁 ④傅作义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8.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A.广州武汉南

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D.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10.日军为大举进攻上海而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11.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九一八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卢沟桥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

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C.日本为了摆

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13.抗战期间,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原因是(  )

A.日本不改变侵华方针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壮大D.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14.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

A.社会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C.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

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  D.广州起义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A.湘南

起义  B.广州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7.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B.开始了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C.以夺

取城市为主要目标  D.余部转向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

18.下列革命领导人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有(  )

①毛泽东  ②周恩来  ③刘少奇  ④朱德  ⑤贺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9.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

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20.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     )A.批判了党

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C.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D.毛泽东独立负

责军事

二、填空(共10分,一格1分)

1.卢沟桥事变又称         ,爆发于           (时间),它标志着                  从此爆发。

2.在抵御日军对北平、天津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中,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           、

一三二师师长            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                       ,奔赴

抗日战场。

4.日本发动            ,大举进攻上海;之后,又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

府迁往陪都               。

三、分析题

1、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江西)于都县抓住“长征出发地”这一宝贵的红色财富,把“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来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了长征广场、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等一系列以“长征”冠名的基础设施;……建立起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历史,推出“红色餐饮系列”、“红军笠”、“草鞋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分)

(3)据材料二,说说于都县打出“长征”品牌有何意义? (2分)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3分)

2、看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此图是哪一次会议的会场与会址?(2分)

(2)此会议召开是在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2分)

(3)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内容如何?(3分)

(5)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

3、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

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3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4、下面两段是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1997年使用的五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 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四种把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1)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被害人数。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批驳右翼学者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3)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5、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府,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3分)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作文八:《12历史月考》6100字

24.“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依据材料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认为王国制、郡县制各有利弊        B.反对过分消弱地方权力

C.猛烈抨击君主专制高度集权         D.主张地方适当分权自主

25.《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   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

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26.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 这说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

C.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

27.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当年内减少1000万人。这说明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违背了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要求

C.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D.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28.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这样在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后,人民币成为了第五种货币,而且占的权重还比较大,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标志。据此说明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一极      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29.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30.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材料表明

A.预测到帝国主义阶段东西方的差距  B.所有落后国家早晚要走发达国家道路

C.不发达工业国家以及非工业国家也将被迫卷入到普遍的竞争的斗争之中

D.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也会内部产生类似于工业发达国家那种内在的矛盾

31.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

A.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        B.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C.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  D.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32.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

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B.制定《社会保险法》

C.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D.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3.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34.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 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这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 当时

A.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上已经不再往来

B.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C.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文化领域也深受影响

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弱势地位

35.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 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38.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8分)

材料二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他把公元1350—1850之间500年,称为“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漫长的16世纪”中国开始走向衰落的表现?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分析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造成的冲击。(12分)

材料三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一…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内容上: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历代的节义之士受到极大的关注,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

(3)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史学的特征并分析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6分)

41.(12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的

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英重大改革  图13 试从上图关键词中,任选三个,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综合比较中英两国政治改革,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15分。要求:所指不同之处要明确;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合理充分。)43.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 分)

24.【解析】此题考察热点中央与地方关系,答案D。必须从这个材料整体阅读,选项A/C都是正确的,但都是部分材料的反映。本材料主题是批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过分集权造成地方无权,主张加强地方权力以利民生。选项B是作者观点,依然落脚到作者意图选项D。

25.【解析】此题考察中国鸦片战争的影响,答案A。此题排除法最好做,材料反映的是条约签订后中英两国对文本的不同态度。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打破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首先排除选项B/C。英国刊印的只是条约文本,不是英国思想,排除选项D。国家之间条约的签订具有法律效应,晚清政府不以为然,确确实实上了节国际法治课。

26.【解析】此题考察抗日战争,答案C。时间1938年,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首先排除A项;D项是错误的,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主要在BC项迷惑性大,两党领袖的个人主观认识不能定性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而应以战争的客观实际为依据。所以只有B项,两位领导人在抗战第二年都有对战争的判断认识是持久战。

27.【解析】此题考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调整。答案C。紧扣时间1961年,A项是抗日战争,B项是五十年代,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造成工业业比例失调,通过“调整”来实现。“左”倾错误的工业化应该退回到实际,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

28.【解析】此题考察时政热点“人民币入世”,涉及“经济全球化”,答案C。中国早在60、70年代以后就逐渐成为世界一级,排除选项A。材料只谈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至于多种货币的关系没涉及,排除选项B。选项D表述正确的,但与材料主旨不合。人民币由国际体系之外进入国际体系之内,故选C。

29.【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契合一带一路的时代主题,答案B。该材料涉及中国丝绸运销到罗马,当时谈不上欧洲各国,排除选项A;材料的中国不一定仅仅是两汉时期,也没有提发达不发达,排除选项C;虽然部分材料能够读出选项D,但是选项B更全面反映。

30.【解析】此题考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答案B。

31.【解析】此题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对史学的影响,答案D。表格时间跨度“15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所以不仅仅是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的反映,排除选项A;法西斯出现在20世纪以来,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德国朗克的《世界历史》只是拉丁日耳曼民族,体现不了“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排除选项C;所有这些著作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的结果,包括鸦片战争后的《四洲志》、《海国图志》编写同样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影响。

32.【解析】此题考察罗斯福新政社会民生,答案B。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关注的是“老者”、“病人”、“壮者”、“年青人”、“每个家庭”等整个社会群体,不是临时的,不是某个特殊群体,不是某个特殊领域,选项A不具有普遍性,故排除。C和D不合材料主旨。 33.【解析】此题考察科技革命与创新,答案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电气时代,导致批量流水线生产,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样体现创新手段。只有选项

C失误,第三产业很早就有,只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显著而不是才产生。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中两个高点并不是斯大林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反映,而是后任领导者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成果,排除A;60年代初期的低点的原因除了恶劣的气候, 还有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管理不善等,排除B;50年代中期的高点是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C正确,答案选C;198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后因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才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排除D。

38.(25分)(1)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分)金融革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分)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2)表现:政治:专制集权极端强化,达到顶峰。(2分)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2分) 思想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2分) 分析: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分)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瓦解了东方旧的统治秩序;(2分)思想文化: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东方传

统思想观念。(2分)

(3)特征:学派众多;强调致用;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原因:马克思主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日本全而侵华;中国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民族意识的发展。(原因答对任意1点2分,不超过4分。

41.示例一:关键词:淞沪会战  滇缅会战  张自忠主题:国民党坚持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尽管国民党抗战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等。正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2年初,国民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开辟境外战场,配合了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

从整个抗战过程来看,国民党政府坚持抗战,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示例二:关键词:治外法权  开罗会议  联合国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和尊重,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声望。

1942年10月9日,鉴于中国是抗击日本的主要力量,美、英两国政府声明,愿即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治外法权的废除,它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战后期(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参加了开罗会议,与盟国共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略,并探讨处置战后日本问题和亚洲被压迫民族问题,参与制定并签署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反法西斯的国际法规性文件。

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在抗战胜利后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国际法的正式确认。总之,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经过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

43答案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的内容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4分) 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3

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 分)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 分)

答案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结果失败,英国议会改革结果成功。(4 分)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6分)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 5分)

作文九:《2016月考历史》1700字

12.10月考历史复习提纲(第1-3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双基回顾。(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第2

△1921代替了原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27年。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领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20

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巴黎和会(分赃会议)

1919年6

最能体现出来。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内容:1919-1920年,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

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召开原因为了

△  凡尔赛-华盛顿体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统治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

第4

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三千多万工人失业,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美国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恢复了美国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国

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为后来美国参加二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5△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其党派是纳粹党,侵

略暴行: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水晶之夜)。

△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也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侵

略暴行: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慕尼黑阴谋:

9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

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的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绥靖政策的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然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打破了不起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6

1945年2月召开,其主要内容有: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成

立联合国、苏联要对日本作战。

)。

△1945年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也彻底改变

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17课

核心。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⑴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⑵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⑶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比较部分:

3.请比较三次科技革命。

作文十:《xin历史月考》2000字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⑤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外,还隐含有儒家思想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中国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思想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

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秦二世时   D.汉高祖时

3.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经常南下骚扰和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曾率兵抗击匈奴的将领是(   )

①卫青  ②霍去病  ③蒙恬 ④蔡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是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统一度量衡 D.抵御匈奴

5.董必武《谒昭君墓》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匈奴。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A.呼韩邪单于  B、冒顿单于  C 、蒙恬  D 、汉武帝

6.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是在(   )

A 汉景帝时 B 汉文帝时 C 汉武帝时漠北之战以后 D 匈奴分裂为几部之后

7、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是沟通中西方的交通要道,对促成汉朝兴盛起重要作用   B 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D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8、下列关于两汉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丝织业中使用提花机      B 农业中使用耧车

C 利用水排进行灌溉        D 耕作方法已经有了二牛抬杠法

9、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

10、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事件不可能出

现的是(   )

A 秦赵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张衡发明地动仪

11、东汉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这是(   )

A.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B、张骞发明的地动仪

C、华佗发明的地震仪    D、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12、“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措施中与“焚书坑儒”有殊途同归效果的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推行郡县制 D 修筑都江堰

13、史料“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之后(  )

A  漠北战役   B 昭君出塞    C 丝路开通   D冒顿统一蒙古

14、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  )

A 张衡  B  华佗  C 蔡伦   D 张仲景

15、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

A 剥夺王国的封地  B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16、秦汉时期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  国家的统一  、经济的发展         B 科学家不断创新

C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D  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7、.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B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C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D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18、东汉时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擅长中医治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扁鹊  B  张衡  C   张仲景  D    华佗

19、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卫青 、霍去病大破匈奴   ② 光武中兴  ③ 昭君出塞  ④ 文景之治

A 、④②①③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20、汉武帝时能够打败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 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    B 汉武帝善于用兵

C 西汉国力强盛            D 匈奴分裂力量削弱

二、材料题(10分)

材料一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中“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2)材料二是谁提出的什么的建议?

(3)除上述措施外,“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