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闵子骞观后感400字_《少年闵子骞》400字

作文一:《少年闵子骞》400字

少年闵子骞

闵子骞传说是山东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之一, 属于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闵子(公元前 536 年-公元前 487 年) ,名损,字子骞。春秋 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和颜回、冉伯牛、仲弓被列为孔门 德行科的优秀生。孔子曾说: “任用德行, (在弟子中可仕之人) 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论语》中还收入孔子这样 一句感叹: “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意思是说, 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赞美他的话,没有什 么可挑剔的啊。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作为二十四孝之一,他的孝行一直为人熟知。闵子骞的义勇博爱 和敬老孝亲的情怀感动了他的同学和苟剩夫妇, 同时也招致后母 姚氏的误解和嫉恨。因而导致了鞭打芦花的故事。闵子骞宽容和 顾全大局的胸襟感化了姚氏,使她成为一个慈母。 元朝人编撰 的《二十四孝图》 ,将闵子骞孝亲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户 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贤之一。

作文二:《闵子骞与闵子骞墓》2600字

闵子骞与闵子骞墓

郭光明

在中国,以人名而命名的城不多,以人名而命名的路也没几个,而在济南,却有一条路以人的名字命名。这条路,就是闵子骞路。

路在济南东部、洪家楼商业圈里,以闵子骞而名,确切地说,是与闵子骞墓园有关。闵子骞的墓园,在路的中段。一溜灰色的仿古围墙,中间凸起一座仿古门楼。仿古门楼也是灰色的,只是灰了门楼的边儿,其他的,都是大红色的:撑起门楼的柱子是大红色的,挑起来的窗棂也是大红色的,这在极度现代繁华的圈子里,倒也显得古色古香。门楼的檐下,悬一黑漆匾额,金字书写:崇孝苑,落款为欧阳中石。进得门来,便是三开间的祠堂,正中供奉着闵子骞坐像。乍看祠堂,像是一座庙。其实,庙与祠堂,在汉代以前,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只是汉代以后,庙与祠堂发生了变化,祠堂用来专门祭祀同族祖先,或者供奉为伟人名士,而庙宇则与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成为专门祭祀鬼神的场所。闵子骞的坐像,面容端庄沉静,纹理润泽细腻,整体漆黑透亮,为黑陶制品。黑陶,龙山文化的代表物件,首次发现于原属历城的龙山镇城子崖,距今有4500年到6000年的历史,是崇尚黑色的大舜一族的伟大创造。在我看来,黑陶的“闵子骞”,端坐在祠堂里,除了传承黑陶的典雅壮美、彰显济南的古老文明之外,它还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凝重,震撼到舒适的心灵。

闵子骞,生于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卒于鲁悼公十九年(公元前447年),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师从孔子。孔子称赞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说:闵子骞真是孝顺。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言外之意,肯定了闵子骞是一个孝子。关于闵子骞的孝,后人多以“单衣顺母”或者“鞭打芦花”来广为宣传他的善良、宽容和孝悌,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深深扎根于民间,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殊不知,闵子骞的“孝”还表现在仁爱、忠义上,表现在“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的坚定与决心。当时,鲁国的掌权者季孙氏派人请闵子骞做“费邑”,用现在的话说,是请他做地方大员,但他请求来人:“善为我辞焉”,并告诉来人:“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意思是说,你若再来找我,我就逃到汶水以北去!

古之汶水,源于旋崮山,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过汶上而汇注济水,是济水的主要支流,以水流湍急而著称。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当时,汶水就是一道天堑壕沟,阻隔了南北交通,因而闵子骞要渡河北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要悖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原因就在于“出仕”要有明确的目的。虽然儒家认为,有才学、有品德的读书人应该出来做官,如若饱读四书五经而不去做官,就像农夫种了庄稼没收割一般,但是,做官要合乎礼仪。孟子说:“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意思是说,古人不是不想做官,但做官不能违反做官的原则。那么,古人的做官原则是什么呢?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

道则隐。”意思是说,当国家政治符合大道时,可以出来为官,以各尽其职,服务社会,而国家政治腐败时,就不要出来做官了。闵子骞所处的时代,正是鲁国贵族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控国家实权之时,有悖于儒家“君君臣臣”的皇权思想,不可能实行儒家仁政、德行的政治主张。所以,闵子骞宁可北渡汶水,也不愿放弃原则,与季孙氏同流合污,做季孙氏的家臣、食昏君的俸禄,显示了他政治上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的忠义。后来,闵子骞真的隐居在汶水以北,即现在的济南历城一带,死后葬于华不住山。

一条3米多宽的砖道,连接起了闵子骞的祠堂和墓地。砖道两旁,立着一些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龟等,虽然残破的令人蹙眉,但也能让人从中感受到永恒的人文精神。砖道尽头,矗石碑一块,碑上阴刻“闵子骞墓”,新整修的墓丘为砖砌,呈圆丘状,封土高三米左右,直径5米左右。墓的北侧,存放着许多文人墨客的赋诗题记,有颜真卿的“东方朔画像赞并序”、柳公权的“玄秘塔”等价值连城的碑刻,还有一代枭雄韩复榘书写的匾额“裕鲁当”,那是济南石刻博物馆收集来的遗存。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闵子骞的墓园还相当规模,仅占地就有七八亩,封土周围有三十多棵合抱粗的古树、十余通历代碑刻等,但五十年之后的今天,能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圈里,不管大小,留下这方墓园,实属不易。

传说,祠堂的西侧,曾有过一口石棺,说是从华不注山下抬来的。关于石棺的来源,《闵氏家谱》记载了一则据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齐州(济南)知州曾巩撰写的故事: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廷简任济军厅兼历城县事时,清理华不注山下的小清河河道,发现这口石棺。离奇的是,这口石棺上有一诗,诗云:“孝哉闵子骞,死后葬黄泉。幸遇黄太守,起我在高原。”这让黄廷简有些狐疑,没想到发现石棺的第二天,圣旨来到,黄廷简晋升为太守,应验了石棺上的诗句。于是,黄太守便命人抬着石棺,沿着华不注山南行,准备择一高处重新埋葬。行进途中,棺绳突断,又忽起大风,旋即聚土为坟。问当地居民,原来这片田园的主人姓高名原„„这则故事,虽然是一个传说,而且还带着神话色彩,但流传至今,一直让济南人津津乐道。然而,传说毕竟还是正史,经不住历史的拷问。

譬如说这则故事的时间记载,虽然都是北宋熙宁年间,但曾巩任齐州知州时,是在北宋熙宁四年至熙宁六年之间,即公元1071年至公元1073年之间,而黄庭坚在这期间才刚初仕,在河南叶县当一名县尉。而且,在此之前、之时,正史也没有黄姓官员在历城任职的记载。再说,小清河的开挖时间是南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以后,比《闵氏家谱》记载的小清河河道时间晚了六十多年„„当然,如果传说确有其事,那黄廷简疏浚的是济水残渠,而不是小清河。

其实,石棺的传说虽然有些离奇,但也不是空穴来风。闵子骞作为鲁人,死后葬在齐地,在《闵氏家谱?居齐实迹》中确有记载:闵子骞北渡汶水,受聘于齐国设教传道,享年89岁,卒于齐,葬于华不注山,至于济南太守李肃之在宋熙宁七年(1074年)筑建的闵子祠,以及苏辙撰写、苏轼书写的碑文,至于闵子书院、讲学堂、訚訚斋、芦花馆等,则都是后话。

作为孝行的楷模、孝悌忠义的代表,闵子骞不但深受济南人爱戴,也深受炎黄子孙的爱

戴,其墓、其祠除济南之外,济宁的鱼台、河南的范县、安徽的萧县、宿州等地,还有六七座,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古籍文献的简约或缺残,根本无从考证,也不需考证,因为人们早已把闵子骞作为孝义孝道的化身,把闵子骞的传说作为传播的仁义宽厚载体,通过口耳相承,把他的孝义精神作为修身的根本、立身的基石,铭记于心中。而济南,把一条路命名为“闵子骞路”,则是济南人对这位先人的永久纪念。

作文三:《闵子骞之孝(46)》1400字

幼时看过《芦花记》,看的是绍剧。那父亲一鞭打出了触目惊心的真相之时的满腔悲愤,至今记忆犹新。只是我早已忘记了那剧中的诸多细节,也没有记住那父子的姓名,准确地说,是当时就没有去记。   老来自学《论语》,读到孔子的一句话:“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我知道闵子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与颜回、仲弓、冉伯牛并列于德行科,却不太理解孔子说的“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读了有关学者的注释(“‘间’为间隙,可引申为挑剔”)和译文(“他人不会怀疑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依然似懂非懂,不知此言指的是什么,又从何说起。   日前再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结合着查阅《二十四孝》之原文,见其中之一“孝”即为《芦衣顺母》,方知《芦花记》其实就是由《芦衣顺母》为蓝本改编出来的,那里面的儿子,就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芦衣顺母》的另一个版本就叫《闵子骞单衣奉亲》(“奉亲”二字或许比“顺母”贴切)。《芦花记》的许多细节也来自《芦衣顺母》。例如,闵父鞭打闵子骞,是因为闵子骞手失缰绳;闵子骞手失缰绳,是因为他冻得发抖,父亲不知就里,一鞭下去,却打裂了“棉衣”,打出了塞在“棉衣”之中的不能御寒的芦花。于是才有了他的满腔悲愤:“悲”的是亲子受到继母的虐待,“愤”的是继母的不善与不贤;于是有了“休妻”一幕。跪求他留下继母的竟然就是受到继母虐待的闵子骞,“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如此深明大义之语,出自少年闵子骞之口,足以使人动容。我于是理解了孔子称赞他的那一句话。父亲就是因为不明真相而鞭打他的父亲,母亲就是严冬时节让他穿“芦衣”的继母,昆弟即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而没有成为单亲子女的同父异母之弟。称赞闵子骞之孝,出自他们之口,确实是没有人会心存疑窦的。   或许与先前读过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关,对于《二十四孝》,我确实没有什么好印象,有的太神奇,例如《哭竹生笋》;有的太做作,例如《戏彩娱亲》;有的太残忍,例如《埋儿奉母》——那情节,不仅让少儿觉得恐怖,也使老人感到恶心。彰扬闵子骞之孝的《芦衣顺母》,却是一个例外。   不妨将《芦衣顺母》与同属《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作个比较。   《卧冰求鲤》中的晋人王祥,面对的也是一个不善不贤的继母。她虽然没有给王祥穿芦衣,却在王父之前屡屡进谗而使王祥失去父爱。然而,寒冬时节,只因继母不适“欲食生鱼”,王祥居然“解衣卧冰求之”,于是就有奇迹出现:“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使王祥得以“持归供母”。暂且不说结实得上面可以卧人的冰层,怎会忽然“自解”,费解的是,冰层“自解”之后,怎么不是躺在冰层之上的王祥掉入冰窟,却是“双鲤跃出”水面而且正好落入王祥手中?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勿敢损伤,孝之始也”,“卧冰求鲤”损害的首先就是“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即使按孔夫子的观点,也不能称之为“孝”吧。王祥日后官运亨通,从县令一直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他的孝行是后人的过誉还是本人的沽名钓誉,亦颇可推敲。   闵子骞之孝则与王祥的“卧冰求鲤”全然不同,闵子骞跪求生父留下继母,为的是不让同父异母之弟失去亲生母亲,对于“昆弟”而言,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继母而言,这叫“以直报怨”。况且,闵子骞所做的一切,既不必自毁自虐,也无须“神灵”相助,需要的只是一种胸怀。   传统文化混杂封建糟粕,封建说教里藏匿人文精华,很需要冷静与客观的鉴别。   【原载2012年4月19日《文汇报·笔会》】

作文四:《闵子骞谏父》600字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的生母早已过世,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儿子做了棉絮做的棉袄,给闵穿的棉袄却是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外出。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不小心,将赶车用的鞭子掉在地上。他的父亲认为儿子太粗心,于是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个中缘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解: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参考人间佛教网://.365ago./html/daotong/2010/daotong820.html

作文五:《闵子骞的芦花袄》900字

閔子騫的蘆花襖

閔子騫的媽媽很早就過世了,後來爸爸又再娶。繼母只疼自己的兒子,不關心子騫。冬天到了,後母一邊給子騫的弟弟加衣裳,一邊說:「駒兒、駿兒,下雪了,快穿上厚的絲綿襖,才不會感冒!」子騫雖然也穿著一件外套,但是他的外套卻與弟弟的不同,他的外套看起來雖然厚,卻是蘆葦花做的,穿起來一點兒也不溫暖。子騫手腳凍得發紫,拚命地搓著兩隻手來取暖。

鄰居們對子騫的繼母如此的偏心很看不慣。趙叔叔忿忿不平的說:「子騫,你繼母怎麼可以這樣!」邱伯伯嘆口氣說:「子騫,你怎麼不跟你爸爸說?如果是我,早就去告狀把他們都趕出去了!」子騫聽了,急得哭出來,連忙說:「叔叔,伯伯,你們千萬別告訴我爸爸,我不想讓爸爸為我操心,繼母如果能將兩個弟弟照顧好,我心裡就很高興了。」

鄰居們聽了他的話,不禁搖搖頭說:「子騫,你真是個好孩子,世上沒幾個人能像你這樣孝順的了。」

有一天,爸爸要子騫將馬車拉到旁邊去,因為天氣非常冷,他的十根手指頭,早就凍僵了,拉不住馬車的繩索,繩子一鬆,整個人就跌倒在地上。爸爸看到子騫跌倒,趕忙把他扶起來,緊急中一把抓破了他的衣服,一片片蘆花從單薄的衣服中飛了出來。爸爸驚叫著說:「唉呀!孩子,這麼冷的天氣,你怎麼穿這種不保暖的蘆花襖呢?」

爸爸把繼母和弟弟們都一起叫過來,摸摸他們的衣服,生氣的說:「天氣這麼冷,妳和自己的兒子穿暖和的棉襖,卻給子騫穿這種蘆花襖!」爸爸接著嘆口氣說:「你走吧,我不希望子騫再繼續被你傷害。」繼母和弟弟看到爸爸這麼生氣,都嚇哭了。這時,子騫跪著說:「爸爸,求求您不要趕走媽媽好嗎?弟弟還小,不能沒有媽媽照顧啊!」子騫又接著說:「媽媽在的話,捱餓受凍的只是我一個人,若是將媽媽趕走了,您的三個孩子都要受苦了!」因為子騫苦苦的哀求,爸爸才沒有趕走繼母。繼母慚愧地抱住子騫說:「孩子,媽媽對不起你,從今以後,我一定會像愛親生兒子一樣愛你。」繼母在子騫人格的感化下,終於成了鄰里街坊津津樂道的慈母。

想一想:

1. 繼母對待閔子騫那麼不好,為什麼閔子騫還為繼母求情?繼母後來有何

改變?

2. 你認為受到委屈或不平等的待遇時,該不該反應出來?說說看,你為何這樣想?

3.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固然有理,但是如果是家暴事件時,還是要學習閔子騫逆來順受的方式嗎?還是有其他更正確的處理方法?

作文六:《纯孝并齐闵子骞》1900字

提起闵子骞,得让时光闪回到2500多年前。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注:详址为今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人),生于公元前536年,比孔老夫子小15岁,15岁那年,闵子骞成为孔子门徒,在七十二贤中,仅次于颜回,排名第二,闽子骞虽然不是济南人,但他晚年却一直游学于济南一带,且病卒于长清,归葬于华山脚下,今日百花公园内仍有闵子骞衣冠冢一座,毗邻闵子骞墓的南北通衢也被称之为“闵子骞路”。一代先贤闵子骞,留给济南的除了他的墓园和以他命名的道路外,更多的则是济南人世代口耳相传有关他的孝行佳话。

公元前521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孔子正式收闵子骞为学生。孔老先生拍着闵子骞的肩膀,连连称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在孔子众多学生中,有孝德的人不少,如曾子提倡“慎终追远”,子夏坚守“事父母能竭其力”,而有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只有讲究孝悌才可保持社会和谐的理念,但为什么孔子独独称赞了“孝哉闵子骞”呢?先来看一段记载:

“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御车,寒,失朝。父怒,笞之。后抚背知衣单。父乃去其妻,骞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太平御览》卷三十四)

如果这段文字不是杜撰之谈,那么它透露的信息就是:闵子骞年幼丧母,其父又娶一妻,并生二子,在家中,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还要参加御车等项劳动,可见闵子骞并非出身于贵族世家,而是出身于劳苦人家,继母在冬天里用芦花套棉衣给他穿,芦花不御寒风,子骞终日冻得打颤,有一次驾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翻车,驾车的闵子骞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衣破露出芦花,其父省悟,回家欲写书休妻,闵子骞不但不怨恨继母,反而长跪父亲面前哀求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根据闵子骞的孝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把他排在第三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至于广泛流传的“鞭打芦花”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闵子骞长至壮年,其父病卒,“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服事(披麻戴孝,家有丧事),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后汉书・郭陈列传》,另见《公羊传》)这段史料是说,闵子骞不仅讲求孝德,一旦国家有难,尽管他正为父亲守丧三年之时,也即刻穿上军装上了战场,退役后,又回家继续为父亲守丧。

闵子骞崇尚节俭,有一次鲁国要扩建新库房,征寻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听了这话,赞扬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就是说,闵子骞这人平时不大讲话,讲出话来就说得很中肯。据《论语・雍也》记载:由于闵子骞名声日高,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闵子骞却推谢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孔子得知此事后,称赞他是个“不仕大夫,不食�君之禄”的人,追求淡泊,可谓是闵子骞一生的信念。

《韩诗外传》卷二记述了闵子骞的另一则轶闻,说齐国宰相孟尝君曾请学于闵子骞,并派车去接他,闵子骞对来人说:他要真心想学,就应该亲自登门,怎么能叫别人来叫我呢?后来,孟尝君果然亲自登门求教,不过,这则记载是有问题的,孟尝君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前后,是不可能“亲自”向两个世纪以前的闵子骞去请教的。但这则故事也说明了闵子骞不畏权贵的淡泊性情以及后人对他的崇仰之情。

闵子骞卒子何时,史无记载,北宋时,在济南华山脚下发现了闵子骞衣冠冢,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在华山前,黄郡守浚河,掘出闵子石棺,盛其首,移至高原,今华山下,石椁尚存。”济南当地百姓也有相传;北宋年间治理黄河时,人们在华山脚下挖到闵子骞石棺,为了石棺不至于被水湮没,人们便欲将闵子骞墓前往济南城南高阜之处,当人们抬着石棺路过城东五里之处时,绳子断了,按照当时习俗,棺材落到哪儿,就要埋在哪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闵子骞墓,据苏辙《闵子祠记》记载:在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只是当时“坟而不庙,秩祀不至”而已,熙宁七年,河南濮阳人李肃之来到济南当“父母官”,遂于第二年在墓前修建了闵子祠,才使得闵子骞墓“百年之废,一日而举”。

闵子骞的卓著孝行,受到了后世人们的普遍赞扬,清初著名诗人田雯曾亲往济南城东拜谒闵子骞墓,并写有《拜闵子墓》一诗,诗云:“菰芦花未吐,菱荷叶已香,日夕下山椒,归鸦乱回翔,石桴在溪侧,无风响白杨”。《续修历城县志》收有清代诗人吟咏闵子骞墓的诗有十数首之多,应当说,闵子骞墓作为济南优秀的名士文化遗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古墓丛祠垂姓名,孝哉闵子死犹生,行人叹息华阳路,芦荻花飞见性情。”(陈永修《鲍西楼诗草・过闵子墓》)闵子骞的孝行孝德,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发挥闵子骞墓园这一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文七:《闵子骞谏父(六)》800字

最适合儿童听的故事 (五)

闵子骞谏父

周朝的时候,有个孝子,名字叫闵子骞。 从小他就失去了母亲。当时他还很小,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父亲就给他娶了个后妈。后妈进门后,又先后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妈有了自己的儿子,就十分厌恶闵子骞 ,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儿子,做了很厚的棉衣,而给闵子骞穿的衣裳却是用芦花做的。

有一天,闵子骞的父亲要和客人出门,叫闵子骞闵子骞驾车外出。可是因为闵子骞穿的棉衣是芦花做的,身体十分寒冷,手都冻僵了。一不小心,连驾马的缰绳也掉了。不仅如此,一路上马的缰绳竟掉了三四次。这叫他父亲在客人面前十分丢脸。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就很生气,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马鞭子打他。可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飞出来的全是不保

暖的芦花。这下父亲才知道大儿子驾车屡屡犯错的缘故。父亲马上把儿子抱进车里,自己替儿子驾车。

回家后,父亲摸摸两个小儿子的手,却是暖暖和的,再看看他们穿的衣服,全是崭新的棉衣。父亲的心里全明白了。低下头问大儿子;“这些事,为什么你一直不告诉我。” 闵子骞难过地回答说:“我怕说了,会增添你的烦恼。还会使家里不睦。”父亲越想越生气,自己的老婆如此缺德,在她的影响下,自己的孩子会变成怎么个样子?一怒之下,就要赶走她。这时闵子骞急急跪下来苦苦地衰求父亲,说:"母亲在,仅我一个孩子衣服单薄,母亲走了我们三个都要冷了,还是把她留下吧。"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父亲,父亲也只能无奈地留下了后妻。事后,闵子骞的话,也使后妈深感后悔,从此也改正了偏心的恶疾,成了一个具有

公心的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后妈对他如何,他始终都是用孝心和顾全大局的爱心处理问题,暖和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译文】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复旦中学  语文组退休教师  陆增堂编

2012  5  4

作文八:《闵子骞德行分析》3900字

摘 要: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认为闵子骞德行中包含以下积极内容:第一,仁孝、忠义、正直、宽容、感恩,以及着眼大局的和合意识;第二,忠义正直;第三,守礼、尊师、重俭和讷言敏行,以及诚实重信的操守。

关键词: 闵子骞 德行 孝行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47年[1]),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山东省曲阜市[1],59岁曾迁至山东费县汪沟镇闵家寨居住①)人,孔子高徒,从孔子15年,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被后人尊称为孔门四大弟子之一、十二哲之首,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是做人的千古楷模。他最为人所称道是他的孝行,后世把他列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在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德行修养极为高尚的先贤人物。虽然他的言论事迹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他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的以至孝为代表的德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积极、最核心的部分,至今仍富有积极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闵子骞的仁孝、宽容、感恩,以及着眼大局的和合意识

闵子骞的一生以纯真的孝行著称于世,深得后人的敬仰、推崇和爱戴,尤其是他少年时期的至仁至孝感人至深,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堪称后世模范。据《太平御览》记载:“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御车,寒,失�。父怒,笞之。后抚背知衣单。父乃去其妻,骞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据说此事发生以后,后母也因此而大受感动,痛改前非,把闵子骞视如己出。孔子听说以后夸赞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对闵子骞的孝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在孔子称赞弟子孝行的记载中是少有的,原因是闵子骞孝行的显著及其表现得恰到好处,符合孔子孝的思想。[2]相比较之下,备受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备至的曾子也没有得到孔子在这方面的称赞,因为在孔子眼里,曾子的某些孝行近于愚。据《孔子家语・六本》记载:“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杖不避至昏。”孔子认为曾子太愚蠢,如果他父亲不小心把他打死,那他将陷其父于不义,这将是大不孝,没有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导。(《孝经・开宗明义章》)正确的做法应是“欲使之常在侧,欲杀之,乃不得,小棰则受,大杖则走”。[3]鞭打芦花故事除了表现闵子骞的至纯至真的大孝而外,还反映出他为人的宽恕仁慈的爱心和着眼大局的和合意识和感恩意识。

之所以说鞭打芦花的故事反映了闵子骞的宽恕仁慈,是因为历来后母与继子女之间由于没有血缘关系而难以融洽相处。在备受后母的虐待后,闵子骞没有计较个人恩怨,而是为两个弟弟以后的生活担忧,从而原谅了后母,从中足见其善良仁爱之心,此其一。此情此景之下,如果从常人的角度考虑,休了后母,完全是他后母咎由自取,也可以了结他个人的积怨。但闵子骞考虑的是整个家庭这个大局,从维护家庭的完整性考虑,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换取家庭的稳定,这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大局观念,此其二。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闵子骞不仅具有仁爱之心和大局意识,而且在受到后母的长时间虐待之后,并没有像一般孩子那样把委屈向疼爱他的父亲诉告,而是尽可能掩盖后母的过失,忍受着自己的委屈,以赢取整个家庭的和谐和睦,其和合思想可见一斑,此其三。闵子骞的孝行纵然异常可贵,但是这种非凡的孝行确切说起来应该来源于他的更为可贵的感恩意识,多念及别人的好处,这是闵子骞处理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之一,此其四。闵子骞虽然作为一家之长子,但其年纪相对其所承受的事来讲实在是太小,而他却能够虚怀若谷,高瞻远瞩,因孝长敬长而以爱报怨,实属难得,更为重要的是他那种只念别人的好处,不念别人的过失的强烈的感恩意识恐怕是令孔子震撼而大加褒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的这一德行不仅挽救了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而且改变了一个人的德行――使后母知错而改过,从而成就了一位慈母。

二、闵子骞的忠义正直

闵子骞为人中正爽直,是为忠义之士。据《论语・雍也》记载:“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当时鲁国的掌权者季氏派人请闵子骞担任费邑的长官“费宰”,被闵子骞断然回绝。这充分彰显了闵子骞不畏强权、刚直重义的崇高品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学生谨遵老师的教诲,不入“危邦”,不享无道“富贵”,他的拒绝,是对于“无道”社会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于自己自主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但是,按照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据说是在孔子的劝说下,闵子骞还是走马上任了。闵子骞到任后,谨遵孔子“以德法为衔勒”的谆谆教诲(《孔于家语・执辔》),把费邑治理得卓有成效,可谓人寿年丰。可是有一天,季氏的家臣阳虎突然来访,要他向季氏交纳赋税。闵子骞闻知心生愤怒,感觉自己为费宰,原本是要为鲁国效力的,到头来却是为私人在卖命,于是愤然辞官。孔子评价说:“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闵子骞认为,大夫执国命是不合“礼”的,所以,辞官不做,这充分体现了他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精神风貌。

三、闵子骞的守礼、尊师、重俭和讷言敏行,以及诚实重信的操守

闵子骞一生非常注重礼的遵行,不敢稍有松懈。《说苑・修文》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闵子哀未尽,能断之以礼,故曰君子也。”《毛诗・素冠传》、《淮南子・缪称训》等也有类似的记载。“善闵子骞守礼不苟,从亲所行,无非理者,故无可间也。”[4]另据《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衣请受业。闵子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衣请受业。”《诗》曰:“日就月�。”虽然从时间上考究,闵子骞和孟尝君并非同一时代的人,更谈不上请教的问题。但这则轶闻也说明了闵子骞重礼而不畏权贵的淡泊性情及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作为一代先贤的闵子骞由感恩而孝继而延伸到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在孔子众多弟子中是比较突出的。他不但从内心对老师尊敬备至,而且在形貌上对老师非常恭敬而和颜悦色。“闵子伺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从上述众弟子的神态,我们不难看出,闵子骞对老师的尊崇程度是很高的。再者,在孔子去世后,闵子骞以尽孝的礼制同其他同学一起为老师守孝三年已尽私恩,而后又在鲁、齐等国传道授业,以期弘扬儒家思想、传承老师之志,这应当视为尊师的延续。

闵子骞为政清廉、亲民、节俭,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论语・先进》)的确,新建府库是漂亮气派,但是它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为代价的,闵子骞坚决反对建设这种非群众所需、劳民伤财而又华而不实的所谓“政绩工程”。他重视现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坚决反对资源浪费和铺张,时刻系百姓疾苦和安危于心间。这一节俭意识是和孔子的尚俭思想是一致的。《史记・孔子世家》有关景公问政孔子而得到“政在节财”回答的记载,难怪孔子赞扬闵子骞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子骞平时为人木讷,说话极少,但是一旦开口,就能一语中的,中肯到位,具有讷言敏行的优点。这可以从上述孔子对他的评价上得以印证,当然也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一直倡导的。《论语・学而》就有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在《论语・里仁》里,孔子又进一步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可见足见这一特点的重要。当然,这里的讷言,并不是对什么事都不表态,而是轻易不表态,敏行就是勤于实践的意思。孔子认为君子是不该乱说话的,他本人就有“四不语”,即:怪、力、乱、神。说到敏行,也不是乱行,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这就要求:一是君子要少说话多做事;二是君子要勤于实践;三是君子交浅不言深[5]。很显然,这些要求在闵子骞的言行中反映的非常清晰。

注释:

①2004年3月山东省费县汪沟镇闵家寨重修先贤笃圣祠碑记记载。

参考文献:

[1]杨洪彬.闵子骞系列考[EB/OL].2009-03-09.://.省略/bencandy.php?fid=36&id=634.

[2]修建军.齐鲁历史文化丛书孔门弟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52.

[3]许嘉璐、黄永年等.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礼仪四[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01:780.

[4][汉]班固.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2.02:2582.

[5]滕贞甫.儒家笔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08:15.

本文为青岛理工大学教研课题《闵子德行对当前大学生品德修养教育价值研究――以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08-42.

作文九:《闵子骞单衣顺母》1600字

闵子骞,名损,鲁人也。父娶后妻,生二子。骞供养父母,孝敬无怠。后母嫉之,所生亲子,衣加绵絮,子骞与芦花絮衣①,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车,骞不堪甚②,骞手冻,数失③,父乃责之,骞终不自理④。父密察之,知骞有寒色,父以手扶之,见衣甚薄,毁而观之,始知非絮。后妻二子,纯衣以绵。父乃悲叹,遂遣⑤其妻。子骞雨泪前白父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父惭而止,后母改过,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闻于天下。

(选自《敦煌变文集·孝子传》)

【注释】

①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后因为闵子骞单衣顺母这个典故,就用“芦花”直接代指用芦花絮的棉衣。 絮:在衣、被等物内铺进丝绵或棉絮等。

②不堪甚:不堪,不能忍受。甚,非常。

③(jiāng)(yJn):拴牲口的绳子。,引车前行的皮带。

④理:申诉,辩白。

⑤遣:古代指丈夫休弃妻子。

【翻译】

闵子骞,名损,是鲁国人。他的父亲娶了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供养父母非常孝敬,从来没有懈怠。后母嫉妒这个前妻所生的儿子,在自己所生的亲儿子的御寒衣物里面加的都是棉絮,而闵子骞的衣服是用芦花絮在里面做成的,他们的父亲不知道这件事。十一月里父亲派儿子们赶车,闵子骞无法忍受寒冷,手都冻僵了,好几次都把套牲口的绳子掉到地上。父亲于是责备他,闵子骞始终没有申辩。父亲仔细地观察他,发现闵子骞面带寒色,用手扶着他,发现闵子骞的衣服很薄,撕毁衣服观察才知道原来不是棉絮的衣服。而后妻亲生的两个儿子的衣服都是棉絮。父亲于是很悲痛叹息,想要休妻。闵子骞眼泪如同下雨一般对父亲说:“如果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后母离开,那我们兄弟三人都要变得孤单。希望父亲大人能够好好考虑。”父亲听了很惭愧,后母也改过自新,之后就三个儿子一视同仁,衣食都如同一个人一样,变成了一个慈母。闵子骞的孝子的事迹就流传于天下了。

【实用解说】

孝敬父母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社会人伦强调的核心。中国古代有很多版本的《孝子传》 《二十四孝》等孝子故事,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美好品德的向往。

在第一则小故事中,子路诉说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回想起曾经吃着粗茶淡饭、辛苦侍奉父母的日子,那种记忆因为父母健在而显得如此美好。如今父母都已去世,即使自己拥有再多的金钱、名望,也无法再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了。这种伤心,只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才能够最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第二则小故事,老莱子为了不让父母心态太老,自己年近七十还穿着鲜艳的衣服,取悦父母。他跌倒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还努力学习婴儿的哭声,想证明自己是在假装摔倒的。他的举动显得有些滑稽,但是对于父母心灵的那份体贴与关怀,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第三则小故事,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非常孝顺。他的继母在他的棉衣中絮上了芦花,那些稀疏的芦花如何能挡住风寒?当父亲发现这个问题并决意休妻的时候,闵子骞却为了两个弟弟不让继母离开。这种善良打动了冰雪般冷漠的继母,终于达成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闵子骞也因此成为孝子的典型,千古流芳,现在的济南城还有闵子骞的墓地和“闵子骞路”。

这三则小故事都很简短,但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讲述了“孝”这个概念在古代是如何被阐释的。首先,我们需要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及时跟他们沟通相处,毕竟时光流逝得太快,如同白驹过隙,一旦把握不住就再也无法挽回。其次,应当在精神层面上孝敬父母,关注父母的感受和体验。第三,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关心他们,更是在于如何调和父母的关系,让家庭更好地运转下去。这三点都阐释了“孝”存在的意义。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劬劳:劳苦,辛劳之意)。”父母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曾经被歌颂了千万遍,并将继续被歌颂下去。我们也应该让“孝”的精神成为我们的向心力,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亲情的温馨。

作文十:《闵子骞单衣顺母》1600字

故事三      闵子骞,名损,鲁人也。父娶后妻,生二子。骞供养父母,孝敬无怠。后母嫉子,所生亲子,衣加棉絮,子骞与芦花絮衣①,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车,骞不堪甚②,骞手冻,数失③,父乃责之,骞终不自理④。父密察之,知骞有寒色,父以手扶之,见衣甚薄,毁而观之,始知非絮。后妻二子,纯衣以棉。父乃悲叹,遂遣其妻⑤。子骞雨泪前白父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父惭而止,后母改过,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闻于天下。       【注释】      ①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后因为这个典故,就用“芦花”直接代指用芦花絮的棉衣。 絮:在衣、被等物内铺进丝绵或棉絮等。   ②不堪甚:不堪,不能忍受。甚,非常。   ③(jiāng)(yJn):,拴牲口的绳子。,引车前行的皮带。   ④理:申诉,辩白。   ⑤遣:古代指丈夫休弃妻子。       【翻译】      闵子骞,名损,是鲁国人。他的父亲娶了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供养父母非常孝敬,从来没有懈怠。后母嫉妒这个前妻所生的儿子,自己所生的亲儿子的御寒衣物里面加的都是棉絮,而闵子骞的衣服是用芦花絮在里面做成的,他们的父亲不知道这件事。十一月里父亲派儿子们赶车,闵子骞无法忍受寒冷,手都冻僵了,好几次都把拴牲口的绳子掉到地上。父亲责备他,闵子骞始终没有申辩。父亲仔细地观察他,发现闵子骞面带寒色,用手扶着他,发现闵子骞的衣服很薄。撕毁衣服观察才知道原来不是棉絮的衣服,而后妻亲生的两个儿子衣服里都是棉絮。父亲于是很悲痛,想要休妻。闵子骞眼泪如同下雨一般对父亲说:“如果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后母离开,那我们兄弟三人都只能穿单衣。希望父亲大人能够好好考虑。”父亲听了很惭愧,后母也改过自新,之后就三个儿子一视同仁,穿的吃的都一样,变成了一个慈母。闵子骞的孝子事迹就流传于天下了。       【实用解说】      孝敬父母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社会组成的最基本方式。中国古代有很多版本的《孝子传》《二十四孝》等等孝子故事,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美好品德的向往。   在第一则小故事中,子路诉说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回想起曾经吃着粗茶淡饭、辛苦侍奉父母的日子,那种记忆因为父母健在而显得如此美好。如今父母都已去世,即使自己拥有再多的金钱、名望,终于还是无法再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了。这种伤心,只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才能够最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第二则小故事,老莱子为了不让父母心里觉得自己太老,自己七十岁还穿着鲜艳的衣服,取悦父母。他跌倒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还努力学习婴儿的哭声,想证明自己是在假装摔倒的。他的举动显得有些滑稽,但是对于父母心灵的那份体贴与关怀,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第三则小故事中的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非常孝顺。他的后妈在他的棉衣中絮上了芦花,那些稀疏的芦花如何能挡住风寒?当父亲发现这个问题决意休妻的时候,闵子骞却为了两个弟弟不让后母离开。这种善良终于打动了冰雪般冷漠的后母,终于达成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闵子骞成为了孝子的典型,千古流芳,现在的济南城还有闵子骞的墓地和“闵子骞路”。   这三则小故事都很简短,但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讲述了“孝”这个概念在古代是如何被阐释的。首先,我们需要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及时跟他们沟通相处,毕竟时光流逝得太快,如同白驹过隙,一旦把握不住就再也无法挽回。其次,应当在精神层面上孝敬父母,关注父母的感受和体验。第三,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关心他们,更是在于如何调和父母的关系,让家庭更好地运转下去。这三点都阐释了“孝”存在的意义。   传统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很多都太不人道,过于迷信和愚昧。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之下也应该去重新审视那些传统的因素。“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曾经被歌颂了千万遍,并将继续被歌颂下去。我们也应该让“孝”的精神成为我们的向心力,让世界的角落都充满亲情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