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庄子》2600字|庄子 自由

作文一:《自由的庄子》2600字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庄子是中国文人的偶像,却又是一尊无法雕刻、无从描摹的偶像。

许多伟大的发现,也许都出于偶然。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吃午饭的时候,庄子比往日多喝了两碗水酒。太阳透过房顶上百孔千疮的茅草,照在他光溜溜的脊背上。庄子觉得背上暖洋洋的,心里愈发感到踏实,于是不待收拾碗筷,便倒在桌边的竹席上呼啊呼地打起鼾来。这一睡不要紧,竟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他作了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这个梦真可谓是历史之梦、文化之梦、天下第一梦,因为它对后代的影响太大了。李义山《锦瑟》一诗有所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名句,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何以千百年来,人们对庄周梦蝶一事竟会如此的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呢?

《庄子·齐物论》分析道,“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何为“物化”?注家云:“物化,意指物我界限消解,万物融化为一。”“物化”,即“齐物”,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最终也将回归于自然的怀抱,这个最简单的道理被庄子梦到了。在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面前,人类再伟大的事业,也会像恍忽迷离的梦境一样,会成为过眼云烟的往事;受到社会约束的人们,有时甚至还不如梦中的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舞。于是,庄周梦蝶的故事便也就成为人们千秋万代永远传诵的佳话了……

庄子之为庄子,靠的是梦,却又不仅仅是梦,问题的关键,是他能够从简单的睡梦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并以诗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真正的诗人,应该是哲学家诗人;真正的哲学家,则应该是诗人哲学家。若以此标准来衡量,那么中国文化史上真正能够堪称此“真正”者,恐怕只有庄子一人了。

庄子是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论“道”,开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读来像天书。而庄子在《知北游》中却说得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就其“不言”、“不议”、“不说”而论,整个世界并不为我们呈现出什么道理,因而“道”无所在——不在天,不在地,不在人,不在己。然而,就其有“大美”、“明法”、“成理”而论,万事万物的背后又都隐藏着某些神圣的东西,因而,只要我们认真去体会,“道”又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瓦甓,在尿溺……经过这样一番阐述,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就不再那么“玄之又玄”了。

换言之,在庄子看来,我们后人称之为“哲学”的这个玩艺,并不一定非要通过思辨的方式来加以操作,相反的,体验和感受也许比思辨更为重要。因为说到底,思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有限的,而哲学所要探讨的对象——“道”却恰恰是无限的。那么,在有限的人类语言和无限的宇宙本体之间,是否就真的无法沟通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对待语言的态度上。在《外物》篇中,庄子举了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例子:“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可见,恰恰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才可能实现对语言的超越,从而真正领会到大自然的那种“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是什么?它不仅是思想、是哲学,而且是体验、是诗歌。于是庄子便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而且是一个诗人了。

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完成其诗的创作呢?与那些将文字排成可笑的段落,并廉价地使用“啊”、“呀”之类感叹词的现代诗人不同,庄子的诗篇一点也“不像”诗,但又是真正的诗。“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类故事在《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如“大鹏展翅”、“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佝偻承蜩”、“梓庆削木”、“匠石运斤”、“蜗角触蛮”、“螳螂捕蝉”等等,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寓言世界。骷髅可以说话,草木能够思考,蝴蝶也会做梦,鸟兽亦能舞蹈……真可谓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脍炙人口,而且耐人寻味,因为它们不仅是寓言,而且是哲学,不仅是哲学,而且是诗歌。难怪《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被问及所喜爱的文化典籍时,会毫不犹豫地从汗牛充栋的书卷中单单抽出一本《庄子》呢!可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文豪曹雪芹,对这位梦遇蝴蝶的作者也同样是顶礼膜拜的。

庄子对中国文人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文采、著作,而且在于他的品格、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庄子是中国文人的偶像,却又是一尊无法雕刻、无从描摹的偶像。在先秦诸子中,要给庄子画像恐怕是一件最难的事情了。我们可以想象,老子是一位大耳长髯、高鼻深目、沉默寡言而又面含讥讽的老头;孔子是一位身材颀长、微微驼背、循循善诱而又固执倔犟的长者;墨子是一位体魄健壮、面色黛黑、衣衫褴褛而又勇往直前的成人;韩非子是一位体弱多病、面色苍白、略有口吃而又才华横溢的青年……然而我们却无法想象,庄子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因为他太超脱、太潇洒了,以致于任何具体的形象都将成为他精神活动的禁锢和束缚;因为他太自由、太随意了,以致于任何夸张的处理反倒会抹煞了他的个性、降低了他的人格。

庄子所追求的“圣人之德”,是“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之道,圣人之德也。”因此,庄子虽然超脱,但却不必像老子那样,非要“出关”不可;他虽然潇洒,但却不必像列子那样,非要“成仙”不行;他虽然与众不同,但却不必像现代嬉皮士那样,非要穿上奇装异服而招摇过市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果我们在大街上遇到庄子,他的言谈举止一定也和寻常百姓一样,让我们看不出任何“伟大”或“崇高”的特征。对于这样一位庄子,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来加以刻画,加以描摹,加以形容?

直到今天,庄子的影响依然存在。由于《史记》中只留下“庄子者,蒙人也”一句,于是不同的人根据对“蒙”之地理位置的不同考证,也便有了庄子为“山东曹县人”、“河南商丘人”等不同说法。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山东东明人”的新观点,甚至声称“找到了”与庄子生活有关的漆园、漆水、濮水、南华山遗址,和庄子观、庄子墓等文化古迹……这类发现是振奋人心的,它至少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开发新的资源。接下去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修庙、建祠、兴造纪念馆,一切都会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然而倘若庄子地下有灵,他真的希望被人们如此这般地纪念吗?

作文二:《庄子的自由》2500字

庄子自由主义的达成

《庄子》的第一篇即以“逍遥游”为题,可谓开篇明旨。“逍遥”,即悠游自得,自在放达的意思,其在庄子之前就多有记载,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至于庄子则被发扬光大,如《逍遥游》中说“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又记“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而“游”字多指外出游历、交游,其词本身就可见其无拘无束之意,庄子也一再提及。如《德充符》说“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应帝王》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逍遥游”联合构成的是庄子显露于外并大力张扬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这可以说是《逍遥游》甚至是整本《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

要说庄子的自由主义,首先就应该对其有所界定,因此首先明确的应是庄子的非自由是什么。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与有待相对应的自由主义,并不是简单的“无待”。因为人的所待是无可避免的,肉体存在出现了“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的困境。为了走出这个困境,庄子干脆弃置了所待之物,把目光投向了精神或者说意识世界。不论是他的“逍遥”还是“游”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应帝王》说“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大宗师》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些“逍遥游”都与身无关,而是纯粹的心游神游。

所谓的自由在庄子看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应该说,他的这种自

由分为两个层次,首先需要达到的是一个无的境界。《齐物论》中说南郭子綦“荅焉似丧其耦”,曰“今者吾丧我”,有两种解释,一说如王志心所言“吾,是真我;我,是形体之我”,就是说摒弃肉体,保有真我。另一说如陈启天所言“丧我,犹言‘忘我’。齐物须先往我”,也就是说必须先摈弃的是“我”的主观意识,物化后方能齐物。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甚至可以说是前后的关系。形体必须是最先被扬弃的,因为有形必为有待,有待又必然如前文所述导致不自由,因此庄子有“形固可使如槁木”,以及“堕肢体”的说法。而在形体的消失后,就是主观“小我”的扬弃,在庄子看来,正因为有过于强大的“我”的存在,才使得“真君、真宰”被蒙蔽。要达到“吾丧我”境界,则最好的途径就是“坐忘”。《大宗师》中提到,孔子曰:“何谓也?”颜回曰:“回忘仁义矣。”孔子曰:“可矣,犹未也。”过了几天又问,颜回回答“回忘礼乐矣”。而直到颜回回答“坐忘”后,孔子才大加赞许。“坐忘”,最初忘的是仁义礼乐,就是当时人们所推崇的一套价值标准,而要“坐忘”则必须使自己超脱于这些外在之物,因为人越是沉迷热衷于这些外物就越是失去真我。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能这里的“聪明 ”“知”就等同于“吾丧我”中的“我”。随着在主观小我的消失,建立于“我”之上而存在的种种外物自然也会相应得土崩瓦解,这样就真正达到了《逍遥游》中的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可以看出,庄子认为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伦理道德之类的东西无疑都是人主观建构的世界,当主观“我”消失后,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在儒墨等人所执着的东西就成为了毫无意义的东西,也就是《大宗师》所说的“外天下”。

但“无”并不是庄子最终的目的,它只是达到逍遥的充分条件。他所提倡的自由的最终途径必然是“一”。所谓“一”就是可以说与道为一、与天地万物为

一。《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为一”,《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凡此种种,都是在想象中与天地万物进行精神交流,此时可谓内外皆忘,物我和一,超俗于俗事,游心于无穷,从而达到了“大通”。而关于如何达到这种理想意义上的“一”,庄子给出了几个途径,分别就是“坐忘”“心斋”“见独”。前文已经提及的“坐忘”就是当离形去知之后,在精神上与世界合二为一。“见独”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坐忘”,不同的是前者从

自身出发,后者从外物出发。《大宗师》说“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就是在一系列对于外天下、外物、外生的逐步递进中,达到“见独”。刘笑敢将其解释为“见到绝对之道”也颇为合理,因其见到绝对之道,才能轻生死,无古今,真正达到时间空间上的精神自由。《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不听之于耳就是摒弃肉体感官,不听之于心就是摒弃主观小我,摒弃这些约束后以以气代之,因为气其是本身就是一种虚无的存在,林希逸说“气者,顺自然而待物以虚”,以气代之,将会达到绝对的虚静状态听任万物之来往。所以说,心斋其实就在于“虚”之一字,也就是使精神超然物外,保持虚静。庄子所说的心斋就是《列御寇》中所说的“归精神乎无始而甘眠乎无有之乡”,这些绝对的虚空静寂就是庄子所追求的自由。其实所谓的“心斋”、“见独”“、坐忘”说到底都是只是达到“一”的途径,它们最终所追求的就是“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种状态,不仅仅是齐物,更重要的是与万物为一,从而在精神世界中达到极致的自由,这就是庄子所极力追求的自由主义。

作文三:《《庄子》散文中的自由精神》12300字

2006年第1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2006第25卷Joumal

0fHenanInstituteof

Education

GeneralNo.99

(总99期)

(PhiIosophy∞dS0c湖sciences)

VoI.25

《庄子》散文中的自由精神

(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在《庄子》散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和奇幻的色彩中,充溢着生命的自由精神。从人格独立、本性保全、天人关系等方面讨论以《逍遥游》为代表的《庄子》散文中审美式的自由精神,进而阐发庄子的情感自由、精神自由和审美自由在现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散文;自由;生命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6)01—0057—05

《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奇葩。的局限与无奈,“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作为哲人和修道者的庄子,同时也是文学大家,其汪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洋恣肆的行文风格,比素称雄辩的《孟子》还要挥洒役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自如。有学者指出,《庄子》散文从思维方式、题材内(《齐物论》)劳碌不休而不知天命,只能是一种可悲容、神话寓言、想象意境、形象塑造、抒情风格以及章的自我束缚,而打破这种束缚的方法便是虚静无为、法结构等文学性因素,到审美意识、观点、情趣和理离形去知。

论,无不受到楚文化巫风的影响。uJ《庄子》一书,多所谓无为,不仅是不与物争,达到“天地与我共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境界,而且还要下》,以下引用《庄子》只注出篇名,版本采用郭庆藩不与人争,人与人的关系应像鱼儿“相忘乎江湖”那《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讲述神话和寓样“相忘乎道术”(《大宗师》),由此才能在物与人两

言,代表着先秦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12J《庄子》散文方面达至真实的无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

天”(《大宗师》)。而所谓去知,乃是抛却一切现成是哲学的。充盈在《庄子》散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的、概念分解的框架和机制,使自己复归于无机心、构思和上天入地的奇幻景象中的,就是生命的自由无宰制的本真状态。庄子认为能达到这种坦坦然与物与人相融,又能摒弃不自然、非天成的人工架构的中,体现出鲜活的生命感受和自由追求。

境界,便会“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在他看来,只有无为而顺

人生在世,无不渴求自由,无不希望自己的意志自然,才能解脱各种困扰,使精神得以解脱,获得真

能够得到合理化实现,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中正的自由——“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

国古代哲人不乏关于自由的论述,其中庄子的论述业”(《大宗师》)。

《逍遥游》列于《庄子》内七篇之首,最为典型地体现出庄子的自由精神。所谓“逍遥游”,就是一种绝对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精神境界。只有

收稿日期:2005—06—13

作者简介:王怡(1979一),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系2003级先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方数据・

57

最主要的艺术风格就是自由,其性质既是审美的,也精神。在思想与文辞交汇出的汪洋开阖的整体气象最为集中,涉及到生存于天地时空之中的人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突破这些局限去求得自由的精神境界等~系列问题。庄子深刻看到了人在社会和宇宙中

自由的心灵才能真正体证这样自由的生命境界。全文通过神思天外的想象,在一系列物象的跳跃性描写中托出主旨。大至扶摇上天九万里的大鹏,小至蓬蒿问决起而飞的小雀,短命如朝菌、蟪蛄,长寿如灵龟、大椿,都在世间有所依傍而不能自主。世间为俗务名利所羁绊的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都是活得极不自由的;“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已经高出俗流太多,但仍算不上活出了自由境界;更高一层的列子,已经能做到“御风而行”,但还得依凭于风,而不是真正的逍遥之游。只有能够“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之道),“御六气之辩”(顺应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突破时空限制)者,才是逍遥游的自由之境。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无己”、“无

功”、“无名”——超越自我的执著,一切名相、俗务都

完全放下,既不能执著,也不要执著于这种不执著的状态,真正顺乎自然,才有使本己的天性得到真正的敞现,也才能达到自由的逍遥游境界。

《逍遥游》一篇,把《庄子》散文中的自由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庄子》散文的特点:深邃的思想不是以判断、推理来表达,而是以独特的物象意象和人格形象来寓示,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和譬喻,使文章如波澜般不断翻出新意。在奇幻的想象、丰富的比喻和智慧的论辩中,让人逐层递

进,领略到自由的生存境界和活跃的生命感受。这

种境界和体验既富于浪漫色彩,更渲染出那种超出一切之外、无待无依的精神自由。

除了《逍遥游》中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外,庄子还在多处将这种逍遥自由的境界加以人格化、形象化: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

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大宗师》)

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颡;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板。(《大宗师》)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

58

方数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庄子之学中,自由的境界往往是通过一些得道之人的言行来具体展现的∞J。在对得道者言行的描述中体现出一种旷达的自由境界,这样的人格可说是随心所欲、超凡绝俗,富有极大的精神魅力。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一种高明的心灵境界和情感体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深入其中会感到极大的自由和欣悦。静如澄明之空潭,动若迅猛之奔雷,磅礴大气而深藏不露,令万物涌动却又不待于物,达到这种自由境界的人便被称为圣人、真人、至人。在玄思冥想中“乘云气,骑日月”(《齐物论》),或“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应帝王》),或“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同上),或“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大宗师》),都说明这种自由是精神体验,但这种精神力量的确又是匪夷所思、奥妙无穷的。在清澄浩渺、任意驰骋的精神遨游中,修行者感受到一种莫大的愉悦、慰藉和自足,从沉重苦役的“小我”飞升到虚寂无寥的“大我”中,领略到从未有过的充实感、超越感和自由感。

庄子精神自由的表现是心灵与大道为一,小我与天地为一。有限偶在以化入无限恒在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超越。在这一超越过程中,现实的有限个体被消解、汇融到无限的天地浑元一气中,化合到生生不已大道玄冥迁化中。破除了主客分别,取消了彼此对待之后,我即是大道,大道也即是我。由此,小我也就突破了自身的有限性而超脱出来,个体之在从而成为无所不包、随处充满的整全之在。

许多人据此认为庄子否定个体的地位,因为庄子又讲安命无为,又讲“堕肢体,黜聪明”(《大宗

师》),显得不那么重视个体的具体存在。实际上在庄子眼里,无为和去知不过是手段、途径,其最终的目的、归宿乃在于精神上的逍遥和情感上的自由。个体作为一种有局限的存在者被否定或者处于从属的地位,并不是庄子的最终答案。庄子哲学的要旨在于,通过否定有限的、执著于无根基性之物的个体,从而在更高的境界中使个体得以从羁绊和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复归的个体,才是真实的个体。这不是自限于狭隘、封闭的世俗“小我”,而是直接通于博大无垠、光明浑融的道体的本真“大我”。

当然庄子主观上是这样去追求的,但是在客观上,有血有肉、有知有情的社会现实中的个体毕竟不是他关注的重心。他所追求的得道境界,确乎高妙无比,不过这样高超的境界毕竟只有少数根器绝佳

之人才能体会,而且还缺少必要的步骤、程序、规范和准则。正由于缺乏普遍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使

其自由观的现实力度受到很大的削弱。

庄子的精神自由是非常纯粹的,反过来也只有纯粹精神才能完全逍遥自由。所谓纯粹即无思无

虑,无好无恶;不为智累,不为情牵;不为事物变化迷

惑不解,不为功名得失搅扰难安;是非与我之心智何干,哀乐与我之情意无涉。这是一种无心无情的生

活态度,无心者,不是茫然无知的麻木,而是无分解、

执著的狭隘之心;无情者,不是无动于衷的冷漠,而

是无计较、扭曲的偏私之情。庄子倾慕“古之真人,

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羲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人乎渊泉而不濡……”(《田子方》)这样的真人、智者不为外物所动,不为美色所乱,不为强力所劫,连伏羲、黄帝那样的圣人也不够资格与他交游。像死与生这样的大事都不能动其心,何况爵禄这样的世俗之物!《庄子》中那些不热、不溺、不惊、不伤的描写,其实都是极言真人之不动心,是对无心无情的精神境界的神秘夸张。可以

说,无心无情是庄子式自由主要的特征之一,达到这

种自由境界的人,也大都安然闲适、不惊不乱,是对具体生活没有不合己分要求的遁世之士。

《庄子》散文中体现的自由,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式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安命论基础之上,在绝对无

为的基础上达到的没有任何限制和阻碍的绝对精神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意义上的,而是纯精神性和纯审美性的。有学者指出,这样一种理想中的主观与客观无任何对立或矛盾的自由自在的存在和没有任何负累的心境,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的,只能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里表现出来。[4](P161’这种纯精神性的自

由,要求人柔顺无为,不仅与世无争,而且随顺世情,

在审美化的心灵状态中实现对世俗烦恼的超越,这样的超越方式确实有可能落人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虚假幻想中,但不能因此就看不到庄子式的自由超越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现实生活中,庄子是委顺自保的,在精神修证

上,庄子是高蹈凌虚的。庄子的“恣纵而不傥”(《天

下》)的风格全部集中在精神上,但由于庄子以精神自由为归宿,因此反过来精神自由又衡量行为、要求

方数据行为,使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而不是盲目。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由于其有精神自由这一目的驱动和

价值内核,因此安命自保就是有目的的委顺,在委顺

中有不合流俗的追求。这就是庄子外圆内方、外化内不化的行为原则。没有顺其自然的行为,便不会有精神上的自由;而没有精神自由,随顺委曲的行为

也毫无意义,完全成为一种消极、懦弱的保命态度。

在精神自由的照耀下,无为的行为不但不是懦弱,反而有了一种主动苦修的色彩。这里面蕴涵着深刻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度。

纯粹的精神自由的价值诉求,除了对于个人而

言具有超现实的精神引领、审美熏染和超越关切外,还具有现实的价值。庄子精神自由的社会意义在

于,无论在什么社会境遇下都要维护人格的独立。在现实中庄子主张不谴是非,其表面的漠然之后实为对世事冷静的分析,从而避免了被表面的、一时的

“是”或“非”所迷惑,在以相对主义的态度悬搁价值判断的同时,避免了狂热和非理性的冲动。庄子反对自我标许,但随顺世俗又绝不等于媚俗附势,而是以不将不迎、不偏不倚的态度保持内心的纯正无偏,这便是隐而不彰、含而不露的深厚的人格力度。这种独立的自由精神,成为道家独特的逍遥自处、超然自持的风范和格调。

庄子精神自由的现实意义,除了捍卫人格独立

外,还对保身全性起着直接作用。庄子所处的是一

个战乱频仍、动荡不已的时代,在这样朝不保夕的社

会中,身若残叶飘零的个体,逃避现实的利害冲突,龟缩进个人的精神世界,在动荡中追求安闲宁静,这对于保全生命是有重要意义的。与世无争,视世间

名利如浮云,观人生争执如虚幻,自然可以省却太多

烦恼,即便身陷浊流,也能以平和的心境来超然物外,不至于劳心疲神、为物所役。这种顺世迁化的人

生实践虽然只是精神自由的手段,但的确能使人从

各种争夺中超脱出来,对保全性命而言,有着柔弱胜

刚强的效果。在更深意义上,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不介入世事、不卷入争夺,以维护心灵的独立宁静,从

而不至于被变异、污浊的现实所扭曲浸染,使人的本

59

性也能得到完整保全。尽管行为上是委顺的,但绝不等于违心,庄子坚决反对违背本心以行勉强之事。

委顺只是顺其自然,无论物的自然、世事的自然还是本心的自然,都应顺而不悖。人的本性在庄子眼里

也不是指食色之欲等自然属性,而是淳朴未被污染

的本心,所以庄子的顺其本性并非提倡纵欲,而主要是指葆有心灵的纯净透明,倡导性情的源初本真。

庄子精神自由的积极意义还表现在对待天人关系上。古人对于天人关系,有着各种理解,有的强调天命,有的重视人为,而庄子却提出安命无为,在“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的自由境界中,达到“天与人不相胜”的真人境界(《大宗师》)。“天”在这里不是指天命而是指大自然,指人生死作息其间的存在世界。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求物我两忘,其引申义便是我不胜物,物亦不胜我,物我和谐统一,成为不分彼此的整体。自由境界就是直接与天地万物浑然为一的境界。所以庄子的自由观内蕴涵着普爱万物的审美式的人文精神,不仅推崇人之精神存在,而且观照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与欧洲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并不完全相同,欧洲人文主义旨在把人从神的权威中解放出来,设立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者身份,因而导致了人与自然长期以来紧张的斗争关系,使人的生存大环境日益恶化。庄子的审美人文精神,一开始否认了任何人格神的存在,万物只统一于混沌无为的大道,而且在大道之中人人平等、物物平等,人物平等互利、息息相关。源于道的自由不仅人人禀有,万物在本性上亦有道性,因而有其各自存在和发展的不容剥夺的权力,自然与人是平等的,没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唯有相生相得、和谐兼容的统一关系。

当然,庄子精神自由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在精神自由的独立价值和审美特性上。长期以来,人们均把自由等同于行为自由、社会自由和选择自由,庄子却很早就以极端的方式肯定了精神自由、真情自由和审美自由的可能性与独立性。这使我们思考:自由的外延是否仅仅是行为和社会,而可否包括精神、真情与审美?二者是否是自由的不同形态,或者说前者是自由的外空间,后者是自由的内空间,是否都需要人们去加以拓展?二者是否能相互转化,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对自由引发出来的这一系列反思,其意义是深远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物质繁荣的同时产生了物欲横流的弊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格扭曲、精神沦丧。这些早已引起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关注。而振臂高呼者的声音在汹涌的物流和膨胀的物欲中显得何其微弱,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

・60・

方数据的喧嚣中湮没无闻。物极必反,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而生态却被极大破坏,厌倦了心灵空虚紊乱状态的人们,开始转向东方哲学,试图到神秘的东方来找到治心的良方,庄子哲学因之成为西方人的热门话题。人类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共同的,中国人今天便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要发展科技、经济,另一方面又不想丧失精神家园。《庄子》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应该会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从庄子自由精神的内在逻辑来看,本身蕴涵着平淡自守、安时无为与反抗束缚、冲决藩蓠的两种境界。就前者而言,要求修道者放弃一切世俗追求,从内心里看破世间的执著、对待和分别的观念,但在外在形迹上又与众人并无二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内在世界的完整和在世生命的延续。而就后者来说,要求修道者斥俗情、任真情,摒凡心、求真心,敢于与世俗的一切教条束缚和僵死规范作抗争,以追

求最大的身心自由——精神性的心灵自由和情意性

的真情自由。这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矛盾着的,它们都是无为,但前者是消极无为的自保,而后者是积极无为而无不为的求真。表现在境界形态上,前者是“淡”的境界,而后者是“真”的境界。在对后世的影响上,这两方面同样起着作用。

就今天的社会现实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无疑有着极大的意义。唯科学主义、社会进化论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生态、人心、意识造成了极大危害。克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和科技理性至上论,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物质丰富与精神贫乏的矛盾,那么一个同质化的机械世界必将把人类带入绝境。以庄子为代表的东方智慧,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万物平等的精神特质,讲究中节合度、勿失其分的实践艺术,这对当今社会来说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我们若能去除庄子思想中的消极避世因素,发掘其积极求真的精神,就能使古老的文化传统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就庄子自由观来说,我们宜以其“淡”然无营的态度养心安神,同时以其求“真”去蔽的精神破除束缚;既能以一颗平常心做人处事,又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受放任的私欲的诱惑,更均衡更合乎自然规律地在生存世界中活出真实的意义。

如今的社会具有分化的特性,宗教与政务分开,

个体信仰与社会秩序分开,精神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分开,伦理与政治分开,修身与齐家分开,境界追求与客观认知分开等,不再有古代那样浑融不分的整体性一元性的结构了。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我们不能再拘泥于庄子的一些具体思想,过分强调与天地万物的合一和直觉把握、直观体悟,因为那些毕竟是古代小农经济和宗法社会在意识、精神上的一种反映,其中确有千古不灭的真义,但明显打上时代烙印的地方还是应该因地因时地加以扬弃和创造性转化的。所以我们现在阅读《庄子》,吸收庄子自由思想,不能强调明哲保身、规避现实的那一套,而应直面人生、发扬其任真敢为的一面,在遵循现代社会

需要强调的是,《庄子》散文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真意,对于由人征服世界、人压迫人和物宰制人、心为物役的现代局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庄子的散文作品,绝不只是失意者的避难所或精神安慰剂、麻醉术,它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生存的姿态。在这种境界和姿态背后,体现着对人生、生命,对宇宙、自然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总之,《庄子》散文作品中揭示了深刻的人文主题,自由不仅是行动和选择意义上的,更是精神、情感和审美意义上的;自由也不仅是认识和实践层面上的,更是生存和信仰层面上的。重新发掘庄子以

的基本原则——人性、民主、平等、自由的前提下,对

之作出独特的补充和修正。比如西方的自由,多讲选择自由和社会自由,更进一步地也只讲到意志自由和精神自由,但在庄子这里,主要讲的是真情自由和审美自由,这是生存论意义上的对生命整全理解的自由。又比如西方的平等观,只是人类作为上帝选民的平等,却没有顾及与人类同在此世的万物本性。而庄子认识到,万物皆禀道性而不能夺,不能以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去宰制生息不已的万事万物,而应懂得人与万物相互哺育、互利共生的道理,在追求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自知限度,懂得尊重万物的存在和其有别于人的价值。

及其他伟大先民的智慧,对之进行现代阐释和创造

性转化,是我们面对同质化机械世界挑战所必需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严.庄子文学探源[J].中国道教,2003,(6).

[2]芮宁生.近20年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1999,

(8).

[3]华军.规范的自由与自由的规范——从《庄子》一书看自由境界

[J]。社会科学战线,2004,(1).

[4]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周军伟责任校对夏启良)

TheFreeSpiritoftheProseofZ办彩口,曙乃

WANG

Yi

(Dep口心批n£旷月瓠tD可,5ic^蚴n珈泌乃渺,蕊e,鹕也610064,现ino)

Abst均ct:The

r11ainanisticstyleofthepmse

of劢啪昭磊isfreedom.Theproseof劢啪增乃in

whichthere

an

are

rich

imagination,delicatestlllcture

and‰tastic

colorisfuUoffbe

spirit

oflife.Take觑oD

y如yo“as

example,this

paperanalysesaestheticfreespiritinpIDseof.Z^u口,曙j玩,discussestheValueofthefreespiritfrompersonalityindepen—dence,keepingnatureandheaven—humanI℃lationship.Bythisway,thispaperelucidatesfreedom,spiritfreedom,andaestheticfbedomofZhuangZiinmodemtimes.KeywOrdS:ZhuangZi;prose;thefbedom;life

themeaningofemotional

万方数据

61

《庄子》散文中的自由精神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王怡, WANG Yi

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成都,610064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6,25(1)0次

参考文献(4条)

1.李严 庄子文学探源[期刊论文]-中国道教 2003(6)2.芮宁生 近20年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综述 1999(8)

3.华军 规范的自由与自由的规范--从《庄子》一书看自由境界[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04(1)4.崔大华 庄学研究 199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杨卫 庄子散文的美学精神探微 -南方论刊2009(3)

本文就庄子散文的内质的黑格尔元素崇高美、艺术美、庄子传统美学内核构成和庄子的独特美感显现来论述庄子散文的美学精神,笔者试图从庄子散文内质的黑格尔美学元素、庄子传统美学内核构成和庄子的独特美感显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庄子的散文特色.笔者认为庄子的散文具有朴素的美学痕迹和哲学思辨.

2.期刊论文 姜维枫 庄子哲学思想与《庄子》散文特色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3)

强调自然的性命之情,包容了宏大壮丽的生命境界,庄子对待情感的态度是开放的、想象无穷的、超功利的,故而其散文想象奇异、宏伟开放,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庄子的认识论态度是怀疑主义和直觉主义相结合,由此决定其散文常借用寓言、象征来克服语言的局限性,给人留下极广阔的想象空间.

3.学位论文 李波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 2007

清代是庄子散文研究的成熟期,代表了庄子散文研究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以清代学者林云铭、宣颖、胡文英、刘凤苞等人的庄子散文评点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揭示出清代庄子散文研究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中国散文评点的产生原因,重点分析了散文评点与八股文以及诗文批评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对庄子散文研究史作一概述,分别对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较有影响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

第三章以林云铭为研究对象。林云铭是清代庄子散文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庄子散文研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为清人治《庄》思维方式的转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不再像前人那样主要运用以训诂和释义的治经方法来解读《庄子》,而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探究意旨,梳理文脉,虽然显得有些琐碎和繁琐,缺乏系统性,但毕竟开风气之先,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探讨宣颖的庄子散文研究。宣颖不仅是清代而且也是整个庄子散文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对庄子散文的研究不再仅仅拘泥于对文章形式美的分析上,而是将《庄子》的文与意结合起来,使其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统一,《庄子》空灵的文学意境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不仅如此,他还第一次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庄子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使庄子的散文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五章以胡文英为研究对象。胡文英的治《庄》风格与林云铭颇为相似,注重对庄子散文的形式美以及语言艺术表现力的分析,但胡氏的分析更具文学性,感悟的成分更多一些,其分析生动活泼,文采飞扬,灵活娴熟,简要精炼,往往一语中的,能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内篇的七篇段后评,虽然简单,但完全是以审美的笔法对《庄子》进行的赏析,极富艺术感染力和美学效果,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第六章探讨刘凤苞的庄子散文研究。刘凤苞的解《庄》思路与宣颖是一脉相承的,他全面继承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审美的态度与散文化的笔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庄子》进行了一次细致入微的赏析,可谓庄子散文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宣颖之后《庄子》文章学研究的又一座丰碑,代表了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的最高成就。

4.期刊论文 陈素娥 顺乎自然 意在言外--试论庄子散文的审美价值观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2)

庄子散文是奇美的.它以

5.期刊论文 陈德福.CHEN De-fu 《庄子》散文

本文对散文

6.期刊论文 李波 南宋庄子散文艺术研究及其影响 -前沿2009(5)

南宋时期,学者们开始借鉴评点之法解读的散文艺术,取得了不少开创性成果.他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的章法结构、美学特征以及文本辩伪几个方面.南宋庄子散文评点为明清庄子散文研究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亦奠定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散文批评范式.本文即对这一原生态的学术研究作一探究.

7.学位论文 周群华 《庄子》散文评点研究 2006

《庄子》自郭象注解以后,其玄理正宗的解读方式就为心醉于趣意、境界的中国士人普遍接受,成为他们进入庄周精神世界的圭臬,而庄周那种思想上的绝对自由、精神上的清高孤傲、处世行为的洒脱逍遥就成为大多士人个人精神世界的终生追求目标;而与此并行的是,作为一部最富有文气、情采的诸子散文,其文学特质过多地让位于“理”的阐释了,其散文的诸多特质未曾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觉。因此,本文就从《庄子》研究相对虚弱的散文评点入手,选取庄子学史上六部具有代表性的解庄著作进行散文评点层次的研究,试图从传统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庄子》文章学的批评价值。    《庄子》文学评点的延续不断,一方面固然与中国传统文章学批评密切联系,但一个客观的现实是因为庄文自身的文学魅力所在,那种激扬、恣肆而又飘逸不定的文风吸引了无数文人士子,这成为《庄子》评点得以蔚然大观的关键因素。本论文首先从中国传统评点肇始阶段的南宋时期入手,将林希逸、刘辰翁两位研究者对《庄子》文本的评点予以剖析,他们的评点包含了文学评点初期的零散性与时代性,虽如此但却为后来的解庄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庄子》散文的重要道路。明代的《庄子》散文评点逐渐走入了有意识的范畴,尤其是陆西星关于《庄子》内篇的一些文评成为庄子学史上有意而

为的评点开端,并且他对批评形式的注目也使得《庄子》评点成为一个专门领域,对清代的《庄子》研究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而此一阶段释德清对庄子文章结构层次的梳理虽然建立在文学评点层次之上,但却具有浓郁的理性逻辑结构,这成为《庄子内篇注》的一个显著风格。尾随而来的清代成为《庄子》散文评点研究的收获期,和当时科举时文密切联系,关于《庄子》散文的评点研究纳入了严格的文章学研究视野,林云铭、宣颖、孙嘉淦、刘风苞等研究者从层次、结构、风格等角度入手对《庄子》散文进行了细致的评点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代表了传统文学评点对《庄子》散文研究的最高成就,成为今天研究《庄子》散文的重要底本。

通过对六位《庄子》散文评点内容的分析与梳理,本论文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学评点入手,完全可以接近《庄子》的文学精神与艺术力量,这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气质息息相容,这种包容了古人阅读习惯的批评方法使后来的研究者更易进入《庄子》的文本世界。

8.期刊论文 高春花 归有光散文与《庄子》关系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归有光散文对的继承与发展:归文对语录的征引;对思想的接纳与发展.主要从齐物,命、数、性,才与不才,无为而治四方面来阐述归有光散文中体现的思想与庄子的异同;对归有光散文特色的影响,希望通过以上三点的论述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归有光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9.期刊论文 柴砚生.CHAI Yan-sheng 论庄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影响 -宿州师专学报2003,18(2)

庄子散文以寓言故事譬喻说理,用文学写哲学,创立了浪漫主义的散文风格;结构上内、外、杂三编各有侧重,又

10.学位论文 陈晖 庄子散文尚美精神探微 2007

庄子散文中意象源泉来自于生命的深层经脉。“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体认的“道”是“大美”、“至美”。这种思想蕴含于庄子散文中,给我们以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构思、美的语言,为我们幻化了一个美的人生境界。庄子以其个性化的智慧和创作实绩为中国文学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文本范式。就其文学价值而言,庄子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本论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试从空间意象、漫画意象、散文意象的思想释源等几个方面解读庄子散文,理清庄子的思想脉络,体味他的尚美精神。    本论文主要由引言、正论、结语等三大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庄子其人其书,及研究庄子文学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理论来源、基本思路和研究内容。    正论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庄子散文的空间意象。这一章主要讲空间运用与庄子的思想线索。这种空间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审美心胸,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生存的姿态。它体现着对人生、生命、对宇宙、自然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二是庄子散文的漫画意象。这一章主要从庄子对人物形体的塑造、捕捉、美丑的反衬等角度分析。从笑谑的冷嘲热讽解读了庄子的思想释源。    三是庄子散文自由之境的情感珍视。这一章论述.《庄子》散文中体现的自由,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式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安命论基础之上,在绝对无为的基础上达到的没有任何限制和阻碍的绝对精神自由。

四是庄子散文尚美精神的影响。这一章从其后文学流派的写作特色和文章风格等不同层面,阐述庄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积极影响。    结论部分简要回顾和整理本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庄子散文创作的特点,并对庄学的现世意义作了展望。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hnjyxyxb-zxshkxb20060101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作文四:《庄子自由》3600字

试论庄子自由思想的美学内涵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102401010   徐倩

摘要: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人生哲学的精髓。由于无法改变现实,庄子只能通过“游心”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了实现生命自由境界的两条路径,一是自然无为,二是“心斋”、“坐忘”。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意味着达至“得道”的人生境界,这种超功利的境界即为审美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 游 自然 美 自由

庄子哲学就其强调主体的超越性与自由性而言实为审美哲学。作为庄子主体心态阐释核心的“游”, 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特征, 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人生自由的强烈愿望。因此, 通过审美的超越探求生命的自由, 是庄子美学中一个极重要、极有价值的基本精神。

一、“游”通往审美境界之路

庄子很喜欢用“游”字来表达他对生存的看法。据统计, 《庄子》中“游”字出现多达百余次。从“游”的概念本身和“游”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分析, 庄子之“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游玩之“游”。庄子崇尚自然, 对自然山水尤感兴趣, 游山玩水也就成了“游”的应有之意。“游”创造出一种不同于一般现实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表现出一定的超越感和自由感, 从而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其次是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现实生活, 对人生的态度上, 表明他对“游”的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 无所干预, 甚至游戏的态度。

庄子之“游”重在“游心”。所谓“游心”, 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游”的主体是心灵, 是精神, 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庄子之“游”是“虚游”而非实游。“游心”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活动状态, 其实质在于从“浊心”升华为“体天地之心以为心”。庄子的“游心”只能是一种纯精神的享受。然而,正因为“游心”是纯精神的享受,所以刚好成为庄子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审美在本质上是人们超越功利的自由活动,只有在审美主

体处于精神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审美活动。庄子人生哲学的旨向即在精神的绝对自由,这是他所追求的最高的生命境界,这种自由的生命境界实际上也是审美的境界。这是在一种特定价值观念导引下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展翅图,展示的就是一派博大恢宏的壮观景象。这个昂扬雄健的形象又寄托着庄子的人生理想,虽然他无法象鲲鹏一样飞到遥远的天空,但他可以“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任思想和心灵自由翱翔,无拘无束,了无牵挂,完全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鲲鹏也须借助巨大的翅膀和风力才能飞到无所阻碍的高空,这也是有待,有待就必然会受到限制,这算不上真正的自由。形体官能所受的限制通常难以改变,但心灵所受的约束却可以通过虚心修道的方式而得以去除, 从而达到“无待”的境界。“无待”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由状态。他在《逍遥游》中点出了实现“无待”的条件:“无己”、“无功”和“无名”。。从美学上来讲,无待之自由就是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一种审美的生存,或者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安居。在庄子的哲学中,无处不贯穿着哲思、精神自由与美的统一,此三者相互涵摄,在交融中彼此得到升华,从而使庄子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得以凸显。庄子美学的自由精神, 说到底就是以“游”为中心的对审美主体理想人格的发掘与张扬。在《逍遥游》中, 庄子就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他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精神和理想人格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不仅能像姑射山的神人那样“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更像神人,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辨”、“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即能够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为的束缚, 从而使真我达到一种无挂无碍, “以游无穷”的境界。除“神人”外, 《庄子》中还多次出现“至人”、“圣人”、“真人”、“大宗师”等, 在精神实质上他们都是和“神人”一致的。

二、“自然”:自由和美之源

自然无为是庄子人生哲学所遵循的一个原则,也是庄子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又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刻意》)“朴素”、“淡然无极”即指自然无为,他认为惟如此方能成为无与之争的天下之大美。自然乃自由之源,也是美的本质特征。

而庄子所讲的“自然”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因顺自然,即按事物固有的

规律办事。如《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之所以能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能够“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所获得的高度的自由,就是因任自然的结果。庄子并没有提到客观规律这样的字眼,但他所谓“依乎天理”就是遵循客观规律之意。只是庄子的顺应自然常与其命定论和“无为”联系在一起,因而至少在表面上有消极的色彩。二是无心无情,超越生死。常人大多喜得恶失、恋生畏死,因此就有太多的喜怒哀乐,常为情绪所左右。庄子说:“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得”是适时,“失”是顺应,能安时而处顺,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到心中,心灵也就摆脱了束缚,获得自由。庄子妻死,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其表现“无心无情”可谓到了极致。当然,这种无心无情并非无情无义,它是指人的生命本真之情,由于遵循了自然的原则而成为“恒物之大情”(《庄子·大宗师》),它具有超越的品格。三是“无为”。其实,庄子并非不知人为,他只是主张通过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的方式来达到有所为的目的。以无为达至乐,养活身心,终其天命,这都表明庄子是十分“重生”、“贵生”的。,庄子是以自然无为,追求精神自由即以“逍遥游”的方式来达到全其“天命”的目的,因而更具有一种超脱的气度和浪漫的色彩,或者可以说,他是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其人生的理想。

“因为美与艺术的领域正是规律与自由达到了高度统一的领域,规律不是外在于人的自由、束缚和否定着人的自由的东西,相反,正是在规律不受任何干扰地发生作用的过程中,自由获得了完满的实现。这种规律与自由完全合为一体的境界,即是美的境界。因此,庄子的自然无为,既包含有超越功利和生死、追寻个体生命之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又包含了顺应事物之本然规律,从而实现规律与自由的高度统一即进行艺术创造的美学原理。这是庄子对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三、“得道”:审美境界的实现

无己、无待的至人、真人是庄子的人格理想,他们能够“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时空和外物的限制,到达真正的自由之境,这正是庄子所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常人为物欲所累,难以领悟人生之真谛,这是人世的悲哀。但是,心灵进入自由之境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和践履工夫就是庄子所设计的一条通向精神自由境界的路

径。庄子的“心斋”、“坐忘”是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境界的过程。这种自由本质上是“无为”的, 也就是无目的之为。其实, 这种“无目的”本身就是目的。庄子力图通过主体的心理调节,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在消除主客的对立中使人的精神升华。庄子通过“虚静”、“无”等范畴, 以净化的心灵达到“齐物”, 实现对现实的有限的超越。这种独特的时空观, 恰为中国艺术的最高的追求——境界提供了理论基础。虚静以游心, 审美心境趋于无限自由, 是审美想象力得以高度发挥的境界。

“心斋”,即心“虚”,保持内心的绝对虚静,无情感、无思虑。“坐忘”,就是摒弃一切凡尘俗念,忘记万物,也忘记自己的存在;“同于大通”,就是一切因任大化之自然,内心空无一物,从而直达“道”我为一的境地,我与“道”同体,道即我,我即道。这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即“道”的境界。庄子哲学中的“道”并不是太玄而神秘的东西,其所指无非两点:一是个体精神处于“无待”、“无己”的绝对自由的一种状态;二是因循自然而达至的规律与自由高度统一的状态。而此二者又皆可归为具有超越性的生命境界,即审美的境界,它兼容了自由与美。所以,“道”正是自由的根源,是美的创造的根源。

在读《庄子》时,我时时能够感受到庄子对现实和社会的关注,对人生和生命的热爱。他不倦地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着意于自由人格的塑造,以夸张的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只是由于现实的无奈而力图超脱,为自己、也为受苦受难的人们寻找一种解脱痛苦的方式,为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的心灵找到一个安宁的归宿。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恰似染着血的土地上开出的艳丽的花朵,带着凄凉的美。但不管怎样,它留给人们的毕竟是希望,痛苦中的希望是生命愿意延续的最强大的力量。庄子的自由思想是后人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源泉,其美学内涵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钢纪,《美学与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4、庄子,《逍遥游》,中华书局,2010;

作文五:《庄子的故事-自由》300字

自由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正好楚威王派来两位大臣,要请庄子到他的朝中,做楚国的宰相。    庄子一点也不动心,仍旧握着钓竿,反问那两位大臣:“我听说贵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一直将它供奉在庙堂上;你想那只神龟,是愿意死了被供奉起来,还是宁愿活在地上到处爬?”    两位大臣都说:“宁愿活着在地上爬。”    庄子说:“是啦!你们请回吧!我也宁愿在地上自由自在的走。”    启示:    庄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学者,他一生不求名利,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所以当楚国的国君要请他去当宰相,他立刻拒绝了。    自由,是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争取的;法国人为了自由而革命,美国人也为争自由而革命。现在我们生活在宝岛台湾,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相反的,大陆上的同胞被关在铁幕里,一点自由也没有,非常可怜。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千方百计设法逃出铁幕,争取自由,这就证明了自由的可贵。ﻠ

作文六:《庄子的自由观(改)》6200字

庄子的自由观

摘要

自由思想是庄子思想的精华。庄子的自由观超越凡俗、空虚杳渺,是理想化的自由。庄子是放弃了对身外之物的关怀,而转向了关心个体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的自由。庄子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放弃了其中的治世之道,而纯任自然。对待生命,庄子看大度超然,认为生死只是一个轮回过程而已。生与死不过都是“道”在无限变化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且在庄子看来,死甚至比生还要根本,死亡就是“大归”。在对待知识问题上,庄子一如继往的坚持老子的观点,认为世俗的知识正是是非的开端。这样的知识没有绝对性,是不值得追求的。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对世俗知识的追求,转而追求绝对的知识。也就是追求对“道”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然于是非之外,而无所羁绊。虽然庄子把个体看得无比重要,但是他还是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不过这个社会思想还是没有离开他最终的着眼点“精神自由”。所以庄子所提出的社会思想是“建德之国”和“至德之世”。这样的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是个人的追求与向往,而无关乎他人他物,就显得这种自由式冷漠的。这正好和庄子孤傲的性格暗合。又因为庄子自由思想最终的追求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所以人的形体在庄子看来是不重要。不但如此,而且庄子还认为形体是对自由的妨害。所以在庄子笔下自由显得卑微和委曲,但是却是隐藏于卑微形体下的一尘不染的纯洁飘逸的自由。

关键词:庄子 自由 逍遥 无为

庄子是一个襟怀宽广,思想深刻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孤独超然的独行者。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庄子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中内蕴着袭人心扉的没落感。想象神气,变幻无端的汪洋文字,极具浪漫色彩。

一、庄子自由思想的产生

1.庄子的自由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庄子生活在一个大变革时代, 当时社会矛盾激化, 奴隶制逐渐走向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确立, 在这一时期,出现所谓“新旧杂陈, 方生未死”的局面, 不同的阶级、阶层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 进行着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激烈斗争, 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 这个时期的周天子实际上已经完全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周代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固有的中央权威丧失了,“尚武”和“功利”带来了天下大乱,社会价值由重“道义”偏移到了以“物”为中心的感性原则。 面对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 庄子一方面深感无可奈何、悲观失望; 另一方面他对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社会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 想要逃避现实,远离现实, 希望保持一颗自由而纯洁之心, 追求至高至远的精神境界。 庄子认为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人们过于“有为”,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变“有为”的生活方式为“无为”的生活方式。这是庄子的“自由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庄子本人的穷困潦倒又使之产生不合时宜与愤世嫉俗的心态, 这种心态恰是使他的思想能保持超脱于一切之上的关键原因。

2.庄子的自由思想产生的内在原因

庄子自由思想是建立在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实体, 又是超感觉的实体。“道可道,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老子的以道观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 见天道,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 他反对认识来源于实践, 认为只要潜心修炼, 保持心的洁净, 坚守心的宁静, 则万物均在心的把握之中。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关于道的学说, 并把它引到主观唯心主义的轨道上来, 他认为“夫道, 有情有性,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授, 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所谓的道的境界实际上是追求无条件的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 人一旦进入“道”的境界便可以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不仅能解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而且可以超脱生死, 生不觉苦,死不觉悲, 忘物忘己。

二、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如何超越人的有限存在以获得无限的大道,实现逍遥自由、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庄子哲学的主题。

庄子人生哲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形成一种理智平静的自然主义人生态度与生存理想,而更是在于让人给自己的生命存在确立一个形而上学的根基,并在主观精神上体验到生命与宇宙自然无限本体的内在和谐,即达到泯然万物、齐是非生死的天人合一境界。这样,“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就是将有限与无限,个体与全体融合在一起。

庄子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反叛与超越;而他对自然的关怀与热爱却又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因文明异化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

庄子有感于当时人的生命主体的沉沦,精神自主性的丧失,作为对时人只重养形不重养神倾向的纠偏,他更注重于开拓人的精神境界,要求人们超越形体的范限,致力于心灵的涵咏培养,一方面要无情无欲无知,超然于物我之外,泯灭是非好恶之别;另一方面,要常因自然,“任其性命之情”,以自然无为保养形体的精神,保持人的天真纯朴的本性。

在庄子看来,因为“有己”就会使人意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对立差异,产生物我之分,是非之知,形成了种种苦闷、纷争。所以,必须“无己”,必须“吾丧我”,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不受外物好恶限制,完全与自然为一。可见,“无己”实际上就是自我与道的结合。如何“无己”,庄子提出了“以明”、“心斋”、“坐忘”、“虚静”等具体的修养方法。总的来说,其目的是突破外在物的限制、拓展精神空间。庄子认为,人的自由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制约,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空间的制约和时间的限制,而人为因素则是知识的束缚。针对这个方面,他提出“齐万物”、“一生死”和“泯是非”来突破这些限制,获得自由。

1.超越世俗的生死观

在庄子看来,人面对生死,首先要从认识上超越生死对立,明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即齐同生死的道理;进而要从实践上超越生死,做到“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再进一步还要把死看作人的“归本归真”,看作人的彻底解放。这样,就可以生时不乐,死时不忧,倏然而来,倏然而去,对生死问题能有一种彻底的达观态度。

人生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道”的自我展现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执着于生命,而对死亡怀着深深的恐惧,就是因为人们未能体会出自己生命的本质,未能认识到生命其实就是道的体现。人们目光短浅,所以不能放眼前方,不能做到“以道观之”。但是假如我们从“道”的角度去审视生命,将人的生死过程归依于“道”的生成运动,就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进而领悟生命的真实意义。

庄子认为,以“道”观之,人的生命不过是构成“道”的无穷变化系列的一个环节。任何事物的存在在本原上都是永恒的,无所谓生死、成毁,生只是造物的假借,从而将生死差别泯灭,存亡为一,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人就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而获得绝对自由。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庄子将死,弟子想厚葬他,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矶,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恐乌鸢之食夫子”.庄子则回答:“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蟠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这里生动体现了庄子对生死大限进行超越的一种坦然、旷达的态度。

庄子通过“以道观之”,而将有限的生命“与道合一”。在这里庄子看到的是“道”的永恒。

2.齐是非

针对知识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庄子提出了“泯是非”的观点,他将问题集中到是非问题上,认为是非只有相对的意义,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庄子的自由要对世间的一切无所牵挂,要超脱"如果人们总是执着于一端,这一端,无论是生命还是其他,都无所谓自由"这之中当然也就包含着对知识的执着。道家思想的反智主义,历来就为很多人所批判。从老子开始就在倡导“常使民无知无欲”。庄子接过老子的这一传统,甚至更加发挥,将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注入了他对知识的态度中。

3.齐万物

庄子认为人们一般的认识都是相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万物的大小、多少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人与万物是等同的,人即被虚化,人的虚无性可以弥补人的渺小和局限性,由此获得自由。

“毛始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庄子•齐物论》

认识主体的不同,当然会导致认识的不同。由此,庄子发现人的认识能力是存在根本的缺陷的"而正是这种缺陷,使我们获得的知识变得片面和不可靠。

不但人本身的认识能力有限,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人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所生活的环境也是有限,所以人的认识始终是有限的。

三、庄子的美学思想

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

庄子美学中的自由之美,就是对审美主体理想人格的发掘与张扬。在《逍遥游》中,庄子就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他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精神和理想人格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不仅能像姑射山的神人那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更像神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即能够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为的束缚,从而使真我达到一种无挂无碍、“以游无穷”的境界。除“神人”外,在《庄子》中还多次出现“至人”、“圣人”、“真人”、“大宗师”等,在精神实质上他们都是和“神人”是一致的。庄子所追求的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是“道”的境界。庄子以“道”为本,以回归自然为人生的追求,以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为人格美理想,表现了追求自然美、自由美和反传统的审美倾向。

庄子美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美学,它执著于对人类个体生命自由境界的探寻。在庄子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任情适性,求得自我生命的自由发展,摆

脱、超越外在的客体存在和内在的各种对人的束缚和羁绊,发挥自我,认识自我,以达到精神上的最大自由。

按照庄子的设计,这些“至人”、“真人”、“圣人”、“神人”摆脱了生命的各种困境,解除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解除了内在的与外在的、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羁绊与束缚,人类个体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到了大解脱、大解放。

四、庄子的自由思想的内涵

1.庄子认为自由就是自然无为, 就是保持天性。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主张顺其自然, 反对有所作为。无为针对的是当时社会大众以感性经验为主的价值取向而导致的过度有为。他举例说, 牛马四足, 吃草喝水这便是牛马的天性, 保全天性便是自由, 然而人们常常替牛穿鼻, 给马套鞍, 使牛马失去天性, 再无自由可言。庄子主张去掉一切人为, 让人充分展现天性, 这便是人生的自由境界。他还认为, 社会越不发达, 人越自由, 他主张“至德之世, 山无溪遂, 泽无舟梁, 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 至德之世也,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 可见, 他所主张的自由是原始的自由, 是一种自在的自由, 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和人对自然的超越, 把人等同于自然。

庄子虚拟一个寓言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的命是刻意为之的牺牲品,这从反面证明了顺物自、去掉人为目的性的价值。

《在宥》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非常重视“无为”的价值,“无为”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而且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看待事物、人生遭际,都能因遵循“无为”原则而获得一个妥善、理想的结果。

2.庄子认为自由就是摆脱对一切外物的依赖

他在《逍遥游》中说, 大鹏的飞翔, 要靠大风和长翼的帮助, 行千里的人, 要带够三个月的粮食, 这种有依靠的生活都是不自由的, 自由应该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真正自由的生活是没有任何依赖条件而可以在天地之间, 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用自由的飞翔和飞翔的自由来比喻精神的解放和心灵的自由, 如“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逍遥游》。

人要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不仅要摆脱一切外界条件的束缚, 而且要摆脱自己肉体的束缚, 他认为人死了, 摆脱了形体的束缚和牵绊, 精神和道和在一起, 像道一样无所不在地“逍遥”, 永恒不灭。

承担庄子自由理想的是“无己”人格。“无己”人格在实现过程中践行“无为”原则,同时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在庄子那里,自由人格是一个从“无名”、“无功”到“无己”的实现过程,它是一个境界提升的过程,它表现为逐步摆脱人为、不断趋近本性,最终实现绝对完美的人格形象,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的过程。

五、庄子自由思想的实质

庄子所倡导的绝对的精神自由的理念, 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千百年来对中国后世的哲学、美学以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对一些文人雅士和士大夫的人格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从庄子自由思想的实质来看, 庄子所谓的自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自由, 是追求个

人心灵的自由, 其消极的自由观决定于他消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庄子由愤世而厌世,由厌世而混世, 由混世而修仙, 逐渐陷入宗教的泥潭, 恐怕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 其思想后来成为了中国道教的灵魂, 他本人也被道士们奉为地位仅次于教主老子的祖师, 后又被唐玄宗封为“南华真人”, 可见庄子的自由思想是多么的虚幻和玄妙。

可见, 庄子所追求的自由是美丽的, 但却是痛苦的。庄子的自由思想的真实内涵就是他在《人间世》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由此可见庄子的自由思想里浸透着多少泪水和无奈, 这绝不是他自己愉快而自由的选择。同时, 庄子的自由思想又是虚幻消极的,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所谓的自由是一个无知无识, 无欲无求, 浑浑噩噩, 无所作为的人所追求的自由, 稍微有一点理想抱负的人都无法达到他那样的“自由”, 这也是庄子思想不能取代儒家思想, 因此更不能成为几千年中国主流思想的关键所在。

他对理想人格的界设、追求仅仅停留于人的主观精神领域,只求自我内心精神的逍遥自由,而对身外世界毫无作为,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这样,他所界设的理想人格实质上只能是一种虚构.他对之的追求也实质上不过是一种避世主义的自我精神安慰。这无疑是以“超越”为宗旨的庄子哲学所无法超越的时代局限。

现在,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却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道德失落的反思,对人的全面自由的向往,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发现和认识庄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庄子的自由思想里面包含的丰富的内容有可能为我们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不同的思路。因为在庄子思想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对“人为”的反对和对自然的重视。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人类在行动上感觉越来越自由的同时,也越来越被束缚"当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进行反思的时候,对庄子思想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作文七:《庄子的自由观》2100字

孔子2000按语:此为蒙培元先生于“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要,经蒙先生同意,发表于此。此提要与研讨会公发的相较,有增补。蒙培元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论的,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不是宇宙实体的概念,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宇宙精神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对象认识),从心灵的角度而言,是情感论的,不是知识学或知性论的。所谓"天在内,人在外"这种看似反主体论的语言,其实正是提倡生命的情感主体、德性主体,而反对知性(及其欲望)主体,表明庄子哲学以"无我"、"忘我"的心灵境界为人生的真正自由。    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这种自由是超越的"真情自由",不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情感生命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既不是知识论,也不是意志论,而是情感论,才是庄子哲学的真正特色。    但庄子明明讲"无情",岂不是令人发生困惑?如“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其妻死则“鼓盆而歌”,又与惠施辨“有情”与“无情”,不一而足。这正是庄子哲学的“吊诡”之处,是庄子哲学语言的最大特色。庄子的“无情”上真正的有情而不是无情,正如他所说的“无心”是“真心”一样。用这种“吊诡”式的语言,才能显出他对"世俗之情"的批判精神,也才能显出他所主张的"自然真情"。人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未免有机巧、是非之心(“成心”),矫饰之情,因此,他常常不是从正面论述何谓“真心”、“真情”,何谓自由,而是以"寓言"和"移情"的方式"明"之("莫若以明"之"明)。大鹏之游、蝴蝶之梦、濠梁之乐、无用大用之辨、天赖人赖之说,真正体现出庄子哲学的精神。    庄子最赞赏的是自然之乐,甚至主张与自然界的动物共处而同游,这其中有深刻寓义。一方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另方面隐涵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里,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是自然。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的环境;不是决定论的因果必然性,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鸢戾于天,鱼跃于渊",这是儒家的自由观,海阔天空任鸟飞,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庄子的感受和体验则更加深沉,乐观与悲情是同时存在的。当江湖干涸之时,鱼“相吹(左“口”右“句”)以湿,相濡以沫”,这才是生命的真情,毫无计较之心;人难道不应该如此吗?因此,真正的自由应当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可以解释成忘情,但这是指有我有待之私情。这同“无情”之说是完全一致的。“无情”是从“存在”上说,“忘情”是从修养上说,二者都是实现“无我”之境,“忘我”之境。“忘”是解除"桎梏"的方法,"坐忘"是实现道的境界的方法,"同于大通",就是自由境界。    但是,这种自由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则不是如此。从前者说,是指“与道为一”的境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后者说,是指未能"体道"时的情况,则不能没有各种限制(可说是人为的限制,不是自然本身的限制),要摆脱这种限制而实现自由,就不能没有前提条件,这条件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忘"。"道术"不同于"权术",也不同于"学术。是对道的体认、体验,不是方便之计,这种体认只有出于“自然真情”才能作到,而要出于"自然真情",就要"忘情",忘掉人为的世俗之情。这是很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情就是"天在内"者,是人的真性情。要唤起人的真情,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游于无穷之野"是精神上的"游",但精神之游是从大自然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获得精神自由,体验"天 地之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和"忘"是并行的。    人们都说,庄子哲学是美学的,审美的,从庄子哲学中发展出中国的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人的自由人格的,是表现人的心灵境界的。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空灵而有光明(“虚室生白”),这样的情感世界是庄子所提倡的最真实的心灵世界。道就是生命之光,道的境界就是生命的自由。这同儒家也从情感出发而实现仁的境界是同源而异趣的。从庄子的“诙谐”可以看到,庄子与儒家孔子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不忍之心,庄子强调的是个人的无待之心、无心之心,即心灵自由,但二者都出于“真情”则是一致的。庄子没有提出道德上的所谓"意志自由" (儒家是否也有西方式的纯粹的"意志自由”也是可以怀疑的),却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真情自由" (“真情自由”语出朱谦之)。    庄子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他本人不主张道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庄子哲学对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各种哲学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庄子哲学从情感心灵的角度为我们作出了极有意义的回答。

作文八:《庄子的绝对自由》400字

1从唯物主义哲学上来看庄子的所追求的无所待绝对的逍遥游思想是绝对不存在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既有自由就会有束缚。自由是相对束缚而存在的,无束缚就不会有自由。但是庄子这个思想的出现,也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现实。

庄子出生在春秋时的奴隶制瓦解时期,作为奴隶主贵族的他想要尽一切的努力来挽回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只是历史的步伐是无人能阻挡的。

2庄周以寓言和奇特的比喻一再阐明他得一个重要思想:人应该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不鞥有任何的依待。一旦有所凭借依待,便成为羁绊。无论是鲲鹏展翅的伟大,列子御风的神奇,都有所待,所以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不逍遥。在庄周眼里,客观现实哩的一举一动,包括人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依无凭就得无己,做“至人”。他指出的路就是一切顺其自然,超越现实,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显然,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然而,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庄子神奇地描绘了这个自由的境界。

作文九:《庄子的自由观》2100字

庄子的自由观

孔子2000按语:此为蒙培元先生于“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要,经蒙先生同意,发表于此。此提要与研讨会公发的相较,有增补。

蒙培元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论的,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不是宇宙实体的概念,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宇宙精神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对象认识),从心灵的角度而言,是情感论的,不是知识学或知性论的。所谓"天在内,人在外"这种看似反主体论的语言,其实正是提倡生命的情感主体、德性主体,而反对知性(及其欲望)主体,表明庄子哲学以"无我"、"忘我"的心灵境界为人生的真正自由。

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这种自由是超越的"真情自由",不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情感生命是庄子哲学的内在核心。既不是知识论,也不是意志论,而是情感论,才是庄子哲学的真正特色。

但庄子明明讲"无情",岂不是令人发生困惑?如“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其妻死则“鼓盆而歌”,又与惠施辨“有情”与“无情”,不一而足。这正是庄子哲学的“吊诡”之处,是庄子哲学语言的最大特色。庄子的“无情”上真正的有情而不是无情,正如他所说的“无心”是“真心”一样。用这种“吊诡”式的语言,才能显出他对"世俗之情"的批判精神,也才能显出他所主张的"自然真情"。人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未免有机巧、是非之心(“成心”),矫饰之情,因此,他常常不是从正面论述何谓“真心”、“真情”,何谓自由,而是以"寓言"和"移情"的方式"明"之("莫若以明"之"明)。大鹏之游、蝴蝶之梦、濠梁之乐、无用大用之辨、天赖人赖之说,真正体现出庄子哲学的精神。

庄子最赞赏的是自然之乐,甚至主张与自然界的动物共处而同游,这其中有深刻寓义。一方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另方面隐涵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在这里,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自由即是自然。自然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的环境;不是决定论的因果必然性,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鸢戾于天,鱼跃于渊",这是儒家的自由观,海阔天空任鸟飞,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庄子的感受和体验则更加深沉,乐观与悲情是同时存在的。当江湖干涸之时,鱼“相吹(左“

口”右“句”)以湿,相濡以沫”,这才是生命的真情,毫无计较之心;人难道不应该如此吗?因此,真正的自由应当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忘”可以解释成忘情,但这是指有我有待之私情。这同“无情”之说是完全一致的。“无情”是从“存在”上说,“忘情”是从修养上说,二者都是实现“无我”之境,“忘我”之境。“忘”是解除"桎梏"的方法,"坐忘"是实现道的境界的方法,"同于大通",就是自由境界。

但是,这种自由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则不是如此。从前者说,是指“与道为一”的境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后者说,是指未能"体道"时的情况,则不能没有各种限制(可说是人为的限制,不是自然本身的限制),要摆脱这种限制而实现自由,就不能没有前提条件,这条件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忘"。"道术"不同于"权术",也不同于"学术。是对道的体认、体验,不是方便之计,这种体认只有出于“自然真情”才能作到,而要出于"自然真情",就要"忘情",忘掉人为的世俗之情。这是很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情就是"天在内"者,是人的真性情。要唤起人的真情,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游于无穷之野"是精神上的"游",但精神之游是从大自然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获得精神自由,体验"天地之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和"忘"是并行的。

人们都说,庄子哲学是美学的,审美的,从庄子哲学中发展出中国的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人的自由人格的,是表现人的心灵境界的。不计利害、不求“荣华”而向自然界完全敞开,空灵而有光明(“虚室生白”),这样的情感世界是庄子所提倡的最真实的心灵世界。道就是生命之光,道的境界就是生命的自由。这同儒家也从情感出发而实现仁的境界是同源而异趣的。从庄子的“诙谐”可以看到,庄子与儒家孔子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同情心、不忍之心,庄子强调的是个人的无待之心、无心之心,即心灵自由,但二者都出于“真情”则是一致的。庄子没有提出道德上的所谓"意志自由"(儒家是否也有西方式的纯粹的"意志自由”也是可以怀疑的),却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真情自由" (“真情自由”语出朱谦之)。

庄子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他本人不主张道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庄子哲学对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实现人的心灵自由,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人如何生活?”“人如何生活得更好”?各种哲学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庄子哲学从情感心灵的角度为我们作出了极有意义的回答。

作文十:《庄子的自由观》2000字

【摘 要】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困境而实现自由,他视个人的自由为人的终极追求,追求心灵的自由是庄子思想灵魂所在。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物论为前提,以体道论为达到自由境界的途径,构成了庄子人生自由论的基本框架,最终达到了人生的逍遥。   【关键词】自由;安命;齐物;体道   一   庄子的哲学源自对生命苦难的深切感痛、对人类处境的深层忧患,表现为一种追求人生自由的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考是从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对于庄子来说,要想从社会实践中达到这一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才能超越这些人生困境,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自由问题的思想家,《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纯精神性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是动词,不等于今天所说的自由,但逍遥的用法确实表达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憧憬与追求。   二   安命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起点。庄子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的必然, 人在社会生活中似乎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实际上却受一种必然性支配着,所以人们就没有必要与之相抗争, 而应该随顺必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庄子认为命有着必然性,意味着人生的际遇是无力抗拒也无法逃避的,个人所能做的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做到安时而处顺,当然有德者才能做到这一点。庄子安命理论的提出,其思索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方面是顺其自然。命既是人无法抗拒的一种外在的必然,那么,对于人来说命就成了一种自然。对于自然,只能顺应;另一方面是不入胸次。庄子的安命学说包含着一种明智,一种理性,一种通达。因此,庄子的安命论表现出独特的超越方式。有了这种超脱,就可以在逆境中保持一种心理平衡,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面对现实。有了这种超越,才能更好地去创造人生,所以安命学说实际上是以无为的形式,提供了有为的基础。因此对命的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后的宁静和气度,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只有具备了很高的人生修养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   三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关键在于认知主体是否能够齐物,以超越的心态对待人生困境的束缚。这样看来,自由与不自由的分别在于认知主体的齐与不齐上。齐,意味着认知主体不执着于万物之别,则心灵必能顺应自然,安于命运,抱朴收针。这样,人生处处皆畅通无阻,生命时时处处游于自由之中;不齐,则意味着认知主体执着万物之别,做物我内外之分,必然以人灭天、违背自然,对抗命运。这样,必然使人生处处阻塞不通,生命处处陷于困境之中。这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源自于主体之心,全在于一心之念。不齐之心即为世俗之心,庄子极力反对以成心观物,而主张以道心即齐物之心去看万物。人们的心灵得以扩展开放,达到了空明的境地,一如明镜,可以如实地呈现外物的实况。齐物之心无所偏私地去对待万物,认知主体已不存在固有的标准和尺度,对事物都以它自己固有的标准路径来认识它,所以万物的差别可以化为一,从而命也可以超越而获得自由了。   四   庄子人生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生的逍遥,逍遥就是作为体道的结果,而体道就是对一种精神自由的追求,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逍遥境界,实质就是超越现实的精神解放。体道表现为对物的超越,但又不是离开物而求超越,而是在物中求超越。物代表着实物,因此庄子所追求的思想的自由之境是超越必然和实然的,但又是不离必然和实然的,它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关于体道的具体方法,庄子主要谈了三种:一是心斋,二是坐忘,三是见独,通过这些独特的全面的修炼,逐步超越世俗,脱离现实,最后会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道的途径和终点,就是对某种作为世界总体、根源的理性观念道通为一的体验,最后达到与道徘徊,与道相辅而行的精神境界。因此,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是一种将自己的生命存在融进永恒而真实的整体自然之中而获得的无限实在和持久的自由感受。可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人生的反思和宇宙本体的思考为一体的,通过体道,体悟万物的共通性,认识、阐明人生之道。庄子对自由追求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提升,灵魂的净化,心灵的享受,是各个方面的修养和升华。庄子的自由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不幸的现实,却能保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摆脱尘世的纷扰和忧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庄子的哲学中体会一种心灵的安宁,寻找追求人类生存的价值,从而超越人生困境,超越自己,超越喧嚣的都市,掩盖的浮躁、空虚,净化人类的心灵,荡涤人类的灵魂,达到人生境界的完美状态。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96.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高晨阳.必然与自由―论庄子的心境说[J].东岳论丛,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