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1300字】长城和运河形成什么字

作文一:《《长城和运河》》1300字

长城砖

绵延万里的古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它的作用。于是,长城砖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它们十分羡慕那些盖起了一幢幢高楼的红砖,也羡慕那些筑成了一座座厂房的青砖,甚至对农民盖围墙用的那些碎砖,也有点羡慕呢!

这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长城砖,忽然被人们掀下来,送上飞机,运到美国一座大城市去展览。这块自惭形秽的砖,居然被送进一个垫着软缎的玻璃匣里,陈列在展览大厅的镀金架上!

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经过那个镀金架子,每人只允许停留7秒钟,他们急忙发表着各自的感想——

“啊,我终于看到了伟大的长城砖了!”一位大学教授激动地说,“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我们美国的历史要长10倍呢!”

“确实了不起!”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但是,这两者是不能相比的!”一位金发女郎接着宇航员的话说,“万里长城是2000多年以前的人类,用相当原始的工具建造起来的——我不说中国人而说人类,因为这项伟大工程是全人类的骄傲!”

“是的,是的!”一位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

“长城砖啊!我们看到了你,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一对华侨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走过来,热泪盈眶地说,“你坚强、刚毅、庄重,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你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砖啊!”

……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自信啊!”

自读思考:

1.用自己的话说说在不同的人眼里长城砖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2.长城砖为什么伟大呢?说说你的理解。

大运河的历史故事

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始凿造的,经过两汉至南北朝相继扩建,到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之后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的大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它和万里长城一样都是古代中国迄今并存,蜚声国际的重大工程。开凿运河,并非一朝一代所能完成。这一中华大地上功绩显赫、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开创于春秋时期,高潮于隋代,到元代初步定型,明清时期为鼎盛时期,直至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大运河与黄河完全分离。大运河的河段并非全部由人工开凿,有许多地方利用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这样不仅减少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缩短了开挖时间,同时还解决了新开河道往往缺乏水源的难处。

从南至北,大运河共被人为地分成七段:

从杭州至镇江一段,叫江南运河;

从扬州到淮阴一段,叫里运河;

从淮阴到台儿庄,叫中运河;

从台儿庄到临清,叫鲁运河;

从临清到天津,叫南运河;

从天津到通县,叫北运河;

从通县到北京,叫通惠河。

作文二:《13、长城和运河》900字

13、长城和运河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一、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航行(xínɡ  hánɡ) 曲(qū  qǔ)折  壮(zhuànɡ  zhànɡ)丽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诗篇 (    )的景象 (    )的丝带 (    )的诗篇 (    )的长城 (    )的祖先

三、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谱写了 京杭大运河 诗篇 动人的

2.这 创造了 奇迹 祖先 中华民族的 人间 是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像丝带飘落到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1.句子中把“京杭大运河”比作。

2.“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下。这一段长城修长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 ,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山岭    (     )的奇迹

(     )的工程    (     )的条石。

2.填空。

修筑在八达岭上的长城       ,是用       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        ,十分    ;城墙外有        的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每隔     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3.为什么说万里长城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作文三:《1、长城和运河(2--2)doc》2100字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并通过图片、课件,进一步感悟了长城和运河的壮丽。前者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后者却不是那么轻松。主要是学生的年龄、阅历所致。因此,本文的教学应以的朗读为主,在读中感知、感悟,借助图片进行理解。从而真正理解长城和运河的雄伟美丽,体会诗的含义。

1、长城和运河(2--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或仿写一段诗歌。  3.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查阅关于长城、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用简洁的话进行介绍。  4.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2.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或仿写一段诗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朗读感悟,进入诗境:  1.范读,边听边看看诗歌的第1、2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交流,指导朗读好1、2、句。  引读:

(1)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2)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如何?(很奇异)理解“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惊喜的语气:个别读、齐读)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板书:长城 运河

4.长城和运河各有什么特点?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5.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

(1)说说长城给你怎样的感觉?

(2)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板书:雄伟壮丽)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补充: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灯片: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跌宕起伏

(3)引读:万里长城东起„„西到„„(课件显示)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小组读) 你能把写长城特点的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配音朗读、背诵。

6.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1)引读:运河像„„(板书:动人秀丽)

(2)课件显示运河图片: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3)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4)配音朗读、背诵

7.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奇迹)

(1)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2)比较句子:

A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B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在语感上它们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初步认识设问句)读好书上句子A)(板书: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3)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三、品味语言,迁移内化。

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2.现在,你理解为什么要“驾驶着飞机”观察了吧?

3.你认为诗里边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好在何处?

4.欣赏录象,激发情感,男女生配音朗读课文。

5.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6.我们伟大的祖国仅仅这两大人间奇迹吗?你还知道哪些?也想用诗歌来赞颂它吗?

7.小组合作,完成诗歌仿写:(课件显示)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 ( ),( ),( )。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祖先)。

8.总结: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两大奇迹,但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这些奇迹的确值得我们赞扬,然而最值得我们颂扬的是奇迹的创造者们,希望我们现在学好本领,将来也成为创造奇迹的人!

总结前提问:想想看,这样一座前不见到,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而我们最应该赞美的是谁?(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四、趣味作业,拓展实践。

课件显示:课后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作业,相信你会有许多收获:

1.爱读书的你,不妨有感情地读读背背《长城和运河》;

2.爱写作的你,请仿写一段诗歌,赞美课文以外我国的一些“人间奇迹”;

3.爱画画的你,请画一画长城或京杭大运河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4.爱设计的你,请收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人民智慧的短诗,设计一张《祖国颂》小报;

5.爱上网的你,请上网浏览我国人民创造的一些古今人间奇迹。

板书设计:

长城 和 运河

雄伟壮丽 动人秀丽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奇 迹

反思:《长城和运河》这首诗共两个自然节,它们结构相同,写法相似。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读、品,引导学生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继而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二自然节。从学习效果看,部分学生的迁移能力有有待加强。当然自己的教法上还需要再具体一些,步骤放慢些。

作文四:《长城和运河》1700字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

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

是什么样的?

环节二:理解课文——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指名读, 生评议。

12、齐读。

四、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

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4、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6、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环节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学会运用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 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

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 长城  和  运河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作文五:《长城和运河》2800字

京杭大运河

十月二日下午2点,我随爸爸一起去了京杭大运河的苏州段。途中,爸爸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我,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它途经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一座跨越京杭大运河东西两侧的大桥上。“京杭大运河可真宏伟,真宽啊!”这是我从桥上鸟瞰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感受。我催促着爸爸停好车,迫不及待地来到河边,只见河边一眼望过去有一排告示牌,我好奇的凑近细看,一下子看得入迷了,不知不觉好像被卷入了其建造的历史长河之中:

我从告示牌上得知,京杭大运河又名南北大运河,它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就开始凿建,至公元1293年才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修建了全长170公里的 “邗沟”,再把长江水引入淮河,就成为了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为供自己玩乐就从公元603年到公元610年分别开凿了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通洛渠”

以及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还对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一来,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了!最后一次则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于是,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利用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而连接起来了。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只有1794公里。

回到家我又从网上知道了,京杭大运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代诗人也写过不少关于它的诗,像唐朝诗人皮日休写的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啊,京杭大运河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她像老师一样教会了我们团结、创新的精神,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像保护母亲河一样保护她,让她永远绽放着她那迷人的一面!

京杭大运河,古名“邗沟”“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运河的开通意义也有许多: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4.方便南粮北运。想当年,多少人为了开通这条人工运河而奋斗了一生,多少人期盼着它的到来。这条河让古人的生活改善了许多,它可以用来发电,又可以用来灌溉田野,真是两全其美呀!运河博物馆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运河博物馆让我知道了当时建造的艰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当时官员们招兵让每家每户的人都来干,不管男女老少。经历了好几个春夏秋冬,京杭大运河终于完成了。人们行驶着船在江上捕鱼,景象是其乐融融啊!运河是我们的家我们现在要更好的保护京杭大运河,争做运河好公民。听说,西湖要与运河连在一起,让西湖里的游船能直接开到大运河旅游观光感受大运河的变迁,还要在运河上开水上巴士,让叔叔阿姨们坐船上下班,一路上还可以观赏两岸美景,也不用再担心交通堵塞了(呵呵,想的还不错吧)。

现在的运河变化可大了,沿河两边的老房子全拆了,变成了高楼大厦,一些古桥上也装上了灯。说起桥,运河上的桥更是不尽其数:早先的桥都是石拱桥,圆圆的桥洞,或单孔、或多孔,桥身倒映在水面,是一幅令人心动的图画。桥的两边刻有楹联,写景抒情,歌功颂德。从桥

的这头到那头,一级一级地踩上去,就像踩在历史的年轮上。也有些桥成半圆形,影子映在江上,便成了一个圆形。那场面,别提有多美了!大运河桥就像一位粗犷的船工,每次用坚实的臂膀将你送过河去,但却顾不上修饰自身的形象。这个印象直到最近一次记者路过这里才发生了改变。记者意外地发现河岸边多了很多金黄色的小花,水边几株翠柳也正绿意盎然,仿佛给这里的景色套上了一幅锦绣花边。站在桥上,观看着眼前的一幕,大大小小的驳船正孜孜不倦地奔忙、出现、远去、消失……看着一条条大船劈波斩浪的身影,这不也是一种风景吗?这些船是运河的价值所在,而桥上匆忙奔波的我们就是桥的价值所在。站在桥上看大运河里的船只,欣赏的是一座历史与现实并重的运河城市。京杭大运河是我们全人民的甲,我一定要保护好它,让它永远“青春常在”。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美丽。我也希望京杭大运河可以申遗成功。

想到美好的将来,我真想快点长大,学好本领建设我们的家乡,我还要开着游艇带着爸爸妈妈去大运河上游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身边这条古老的大运河将会变的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年轻了。我相信,京杭大运河会成为世界上的永远不褪色的珍珠。

长城

从秦时石到明代砖,自嘉峪关止山海关,长城——你穿越了历史天空,几度风雨、几多磨难,几经战火、几番修建,几回沧桑、几次变迁,终于在明朝时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土建工程——依山而建、雄伟

壮观,绵延万里、气度非凡,宛如一条中华巨龙东衔大海观海浪拍岸、西接大漠伴孤烟冲天……

呵,不到长城非好汉!而长城——你自战国时代的刀光剑影中诞生,就自然接受了中原争霸战火的洗礼和考验,这就注定了你和中华大地的英雄结下不解之缘!

是的,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抑或是成吉思汗……历代的帝王都曾在你——长城的身边厮杀征战,都曾为你——长城的巩固加石添砖。

呵,自古中华多磨难!而长城——你从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中走来,就必然经受了胡汉民族矛盾的磨砺和磨难,这就注定了你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是的,无论是胡汉和亲,还是宋辽交战,抑或是清兵入关……历史的进程都曾在你——长城的身边逐一上演,都曾为你——长城的尊严呼叫呐喊。

哦,长城,你听惯了塞外的胡笳音律,你看惯了边关的烽火狼烟;你的秦时石、明代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你的藏兵洞、烽火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贞和尊严!

是的,你那用凝聚着无数中华志士鲜血的秦时石、明代砖而铸就的绵延万里的身躯以及一个个藏兵洞、一座座烽火台曾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分,鼓舞全国军民与日寇八年血战!曾记否?——平

型关、娘子关、雁门关、居庸关……你以及你身旁的每一处险关要隘的抗日烽烟,都曾叫日寇闻风丧胆!

哦,请不要说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举措曾经让天怒人怨,请不要说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至今还流传民间。因为,事物总有正反,英雄总有遗憾,而长城——你早已忘却了这段历史的恩怨,所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洗尘,经受了多少战火的考验,才让世人觉得你今朝更加雄姿伟岸!

呵,长城!你是我国古代先人创建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你是日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之林的国防亮剑?

作文六:《1长城和运河》1700字

1 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课题)其中长城还是中国的象征。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或插图)

生先谈谈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资料,看课件。

长城:俗称万里长城,总长6700千米。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运河:指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747米。

二、初读指导

1、检查自学课文效果。

(1) 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2)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同桌互相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民族  创造奇迹   不朽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重点解决学生不懂的词语,其他词语可以放到课文中理解。)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蜒  族

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长城,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运河。

四、理请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五、指导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   像巨龙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的祖先          运河   像绸带    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作文七:《1长城和运河》2100字

1    长城和与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以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 “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有两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它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非常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诗人游览长城和运河去。

二、初读课文,读准词语。

1、自读课文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读准确,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

(2)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生词,给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

2、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困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小黑板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民族  创造奇迹   不朽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重点纠正平翘舌音的错误、强调难读易错字“蜿”、“蜒”、“嘉”、“族 ”、“朽”的读音。

(3) 齐读出示的生词。

三、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1、再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不读破句。

2、第一节分为三部分,指名读,明白这一部分在写长城。

(1)“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2)“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3)“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3、第二节仿照第一节分为三部分,指名读,明白这一部分在写运河。 相机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当堂查字典从一个字的几种解释中找出与文中这个字的意思符合的解释。

四、书写指导,八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驾   折  蜒  谱  朽  篇  创   簇  绸

1、学生自读上面的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指导学生记生字:你能记住哪几个生字?怎么记住的?

4、指导学生说

5、指导学生写字

蜒:左右结构  与“蜓”的区别

创:注意“仓”的写法

驾:下面的“马”不要写成“木”

6、学生描红

7、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万里长城东起„„西到„„(它是多么雄伟壮丽。)

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勤劳、智慧)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师生交换竞赛朗读。

7、背诵全文。

三、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四、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骂(  )    使(  )    蓝(  )    导(  )    象(  )   驾(  )    驶(  )    篮(  )    异(  )    像(  )

绵(  )    峪(  )    蜿(  )    蜒(  )    扁(  )   棉(  )    浴(  )    碗(  )    诞(  )    篇(

折(  )    绸(  )    朽(  )    州(  )    飘(    拆(  )    调(  )    巧(  )    洲(  )    漂(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划出来。

3、做课后第三题

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 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作文八:《1、长城和运河》1100字

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   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和运河

作文九:《1、长城和运河》3000字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重点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

一、 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

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应该就中国的万里长城了,长城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出示词卡:山海关;引读)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出示词卡:嘉峪关,引读)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随机板书:

万里长城

(西)嘉峪关         山海关(东)

(2)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它北起首都北京(出示词卡:首都北京;指导读音“京”后鼻音;首:第一:首都:指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我国的首都在——引说;首,还可以做量词,我们可以说一首什么——个别学生交流)它南至天堂杭州(出示词卡:天堂杭州;指导书写“堂”)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见,杭州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随机板书:        (北)首都北京

(中)京杭大运河

(南)天堂杭州

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教学:壮丽)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听老师的介绍,看媒体图片,初步了解长城和运河,感受它们的壮丽。)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自学课文学会生字词语,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

四、 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4)

一、导入

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出示: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

2. 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

3. 请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

4. 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个别读,引读

过度:长城怎么就像巨龙穿行了呢?

(教会学生形象识字;整体感知长城和运河的形态)

三. 深入学习,激发情感

1. 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自读

师:请我们的游客乘坐飞机从高口俯视长城,看看长城为什么像巨龙

2. 出示:长城图和巨龙图

学生比较后说说像在哪里。

师小结:(可以引学生一起来说:长城翻山越岭,时高时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穿过山脉,越过河流,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随机再出示:壮丽)

3. 引读:万里长城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

师:万里长城真实万里长。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则可以绕地球一周啊!这是

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啊。可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呀!

4.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   师:游览长城的游客无不为先辈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5. 齐读第一小节

过度: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运河却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为什么动人呢?

6. 出示第二段,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里动人了?(学生说说,老师指导读读句子)

师: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是在运河的哺育下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船在运河上航行,它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更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

8. 齐读第二小节

师: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丝带,一刚一柔,为中华炎黄子孙的安康幸福献出了全部,我感到很骄傲,你呢?

9. 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引读课题)

10. 配乐读课文

(通过自读、引读、齐读,读中感悟、体会长城和运河是人间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师:其实,我们中华的儿女还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

1. 小组交流,出示句式:

谱写

了           的诗篇。

2. 出示图片,了解更多中国著名的建筑。

3. 出示仿写的诗句,学生朗读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人耸立在黄浦江的东岸,

高大威猛,英姿飒爽。

东方明珠塔谱写了秀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智慧的中华儿女。

我驾驶着豪华汽车行驶在祖国大地,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横卧在长江两岸, 雄伟壮观,宽阔笔直。 南京长江大桥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勤劳的中华儿女。

(拓展、升华:了解祖国的其它奇迹,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五、 布臵作业

仿写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万里长城

(西)嘉峪关         山海关(东)

京杭大运河

(北)首都北京

(中)京杭大运河

(南)天堂杭州

反思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一点愧疚

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可是我现在意识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这个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时间补了。

作文十:《1、长城和运河(2)》1800字

教学课题 本课题教时数: 教学目标: 2

长城和运河

本教时为 2 教时

课型 备课日期 2

新授 月 15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思考: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伟大 建筑工程?长城、运河给你留下怎样的 印象? 出示朗读: 长城 折蜿蜒 运河 绸带 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巨龙 连绵起伏 曲 朗读:长城 起伏 巨龙 下列词语是长城和运 连绵 河的特点:长城 龙 连绵起伏 巨 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曲折蜿蜒

折蜿蜒 运河 闪闪 绸带 银光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 导读: 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的? 为什么要这样看长城? 2、阅读探究: (1)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伸向天边 朗

读这些词语让学生有 个印象 阅读探究: (1)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 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画出 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 结合图画补充说明:长城始建于秦朝, 些地方 ? 画出课文中的有 犹如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

曲折蜿蜒。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说。 全长 6700 千米。只见古城墙高大宽敞, 布满垛口和 瞭 望口,这古城墙没有经过 人工修整,保持着历史的原貌;高大的 城堡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从“孟 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到“万里长城永不 倒”的歌曲,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它是世 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中华民族 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 概括它的特点?(长、雄

介绍有关资料使长城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 关立体的印象

(3) 你觉得长城怎样?可用哪两个词概括 伟) 它的特点?(长、雄伟) (4) “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句子: 比较句子: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 是我们中华民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 迹 ? 族的祖先。 (设问句)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 (设问句) 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 让学生明白采用设问 句的形式写,更能激 发学生爱国之情,增 强民族自豪感 朗读并评议

让学生明白采用设问句的形式写,更 造了这人间奇迹。 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指导朗读

。指名读,生评议。齐读。 4、学用结合,延伸拓展。

再次观察图画,用“巨龙、连绵起伏、曲 再次观察图画,用“巨龙、 折蜿蜒”等词说一段话。 三、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作者在蓝天中除了看到长城奇异的景象 外,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奇异在哪些方面?默读第二部分, 然 后画出有关句子。 2、探究: 第二部分的学习过程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 词说一段话。

(1)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 探究: “像绸带飘落在大 与方法与第一部分大 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 地, 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 致相同 们之间存在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

(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 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相 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 结合图片补充说明:京杭大运 河的前身是隋朝大运河。远视京杭大运 河,犹如蓝色的绸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 怀抱里,银光闪闪,涛涛的河水奔腾而 去。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全长 1747 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 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 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指导朗读,说说你对京杭大运河的印 朗读,说说你对京杭大运 象。 (壮丽、迷人) 四、总结全文,知识延伸。 1、总结课文。 2、你知道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 奇迹?分别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北京故宫 萨布达拉宫 敦煌莫高窟 乐山大佛……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加深了解,增强学 授后小记: 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 西安秦兵马俑 拉 了解其他一些伟大工程 收集有关资料加深了 解,增强学生民族自 豪感 河的印象。 (壮丽、迷人) 交流有关运河的资 料,使学生的有关知 识和情感的体验更为 丰富 似之处,并说说

授课日期

注:此表格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科学、劳技、品社、品生等各科目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