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差异》8000字】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范文

作文一:《中西方教育差异》8000字

西方与中国教育的差异

Western students enjoy a seemingly relax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however, is not the case for students in Asia, who face crushing workloads and are often very discip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her Globalist.

The decision is partly based on an inability — or unwillingness — to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tuition fees, especially given the suspicion that local schools are better anyway. After all, what more could one want from a basic education than a strong grounding in language, math and science, all subjects in which Asian schools famously excel. Our main concern is the ability of our son — and indeed the whole family — to adapt to the strict diligence that is expected of the Chinese. Apprehension increases when talking to local frie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andardized tests,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s initiated during the Sui Dynasty.Shelly Chen is at the top of the class at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ne of the city’s best middle schools. Already near fluent in English, she is studying German and ranks among the highest in her grade in physics. Her goal is to get a full scholarship to Harvard to study biochemistry. It is not only Western expatriates that grow anxious when hearing about students like Shelly.

Throughout England, politicians, parents and pundits worry that the industriousness and discipline of kids in the East are leaving relatively relaxed Westerners trailing behind. Though there is some debate surrounding the statistics,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North America is failing to produce sufficient graduates i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Still less controversy attends the observation that math scores throughout the West rank well below those of most Asian countries. As a result, there is a deepening consensus that,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petitive edge,

Chinese students are taught that all questions have but one right answer and there is little room for debate.North American education needs to move away from an emphasis on fun, flexibility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Instead, it has to shift towards a more strict, disciplined teaching environment that math and science, in particular, seem to demand.This shift can be discerned even in Canada, where there are no college entrance exams, and where, standardized testing, memorization and rote learning have long been frowned upon.

Nevertheless, there is a mounting chorus plaining that the prominence given to creativity cheats students out of a proper education.People like science teacher Sumitra Rajagopalan are entreating Canadian educators to adopt a more Asian pedagogical philosophy based on “constant repetition, recitation, grilling and dril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 is putting even more emphasis on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reform.

Tougher standards,New policies — such as No Child Left Behind — have led to an increased stress on standardized testing.

In the 2006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mentioned the threat of Asia’s giants specifically when introducing his “Competitive Initiative”, a program that promises substantial funds for the teaching of basic math and science.

But in an ironic twis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sire to make education more England in China. Many now agree that the lack of creativity in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will soon prove a major stumbling block in the country’s continuing development.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leaders worry about a derivative, manufacturing-based economy, which is unable to innovate core technology, lacks maj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 and lags far behind in creative sectors like marketing and design.

A lack of flexibility and inability of individual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affects the entire service sector, paralyzing employees at every level. Arriving late for the set breakfast at a five-star hotel in Chengdu, for example, I, along with a group of other foreigners, found that the coffee had run out. Our request for more threw the staff into crisis.It was not until a series of meetings had been held and permission sought from senior management that a fresh pot could be brewed.Passing even trivial problems up the management hierarchy in this way is simply impossible in a sophisticated post-industrial society.

China has implemented a set of reforms known as “quality education”.This policy, which aims to teach creativity and emphasize character development, has resulted in certain concrete shifts including changes to textbooks,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oral skills in language learning — and various attempts to get teachers to encourage student participation.

Most Chinese, however, are skeptical that anything other than surface transformation is taking place. As they are quick to point out, the underlying issue — an education system rooted in standardized tests — has yet to be altered.

Chinese students achieve near perfect scores on Western standardized exams. But when go abroad, they find themselves ill prepared for the education.

Today, national tests determine which elementary,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a student will attend. They are still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deciding one’s general career path.

The weight given to testing is regularly criticized throughout Chinese societ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monly report on the extreme pressure of the general exams.

Stories range from concern over the suicide rate to bizarre anecdotes like the one about gir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o are said to have bought up mass quantities of contraceptive pills and then taken them during the test period — in the hope of warding off the ill effects of their menstrual cycle.Despite these concerns, there is little real impetus for the testing system to change. In China, standardized tests are seen as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meritocracy and ensure fairness. The Canadian method of granting university admiss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s and grade point averages is seen as far too subjective.In China, many believe that in a system like this the best schools, universities and jobs would go only to those with the right guanxii (connections). China’s emphasis on memorization and rote learning has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Students are taught that all questions have but one right answer and there is little room for debate and original thought.

Subjects like history and politics are focused solely on dates and names. Even the Chinese language exam,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write essays, allocates grades according to how well one can quote classical texts and idioms.

Passing trivial problems up the management hierarchy is simply impossible in a sophisticated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s a result,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 what appears to many Westerners as a shocking capacity for memorization. Many are able to recite entire s and there are stories of some who are capable of mitting the entire dictionary to memory.

Chinese students thus regularly achieve near-perfect scores on the standardized exams of Europe and England. when they go abroad many of these students find they are ill-prepared for Western education. Chinese students with phenomenal TOEFL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scores are often incapable of taking part in simple English conversation.

At least one graduate school in one of England’s most elite universities has now bee wary of accepting students from China for this reason.Assumed skills such as in-class participation, seminar presentations and individual research projects, mon practi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North America, are largely unheard of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 even in most universities.

National tests determine which school a student will attend. The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deciding one’s career path.

Moreover, the stress on original thinking and strict rules regarding plagiarism often seem baffling to students from China. An American teacher working in Yunnan province tells of encountering this cultural divide when two students handed in the exact same essay for an in-class exam.

作文二:《中西方教育差异》5700字

谈《刮痧》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刮痧》观后感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想必对于正在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的我们《刮痧》这部影片不会陌生吧,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很好地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除了看到这部影片主要反映中美之间对中国传统医疗刮痧存在分歧之外,还有没有从影片中的小细节看出些什么呢?

记得从小我很淘气,可以说干尽坏事,记得有一次以病因请假为由逃课去游戏厅,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居然给家里打电话问是否是真的,母亲说我去上课了,老师说没有来,于是母亲告诉父亲说我又没去上课,父亲说肯定去游戏厅了,当我玩的正起劲时,父亲冲了进来,当着众人的面打了我一顿,可以说我是很怕父母的,被打后我再也不敢去了,虽然当时恨他们,可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父母其实是爱我呢!我想这样的类似经历大家都有,而这部影片呢也有,大家还能想起那“三记耳光”的片段吧,的确,这个小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它却反映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在影片5到7分钟的时候,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打架,原因是昆兰的儿子对丹尼斯说他爸爸是个笨蛋。大同要求丹尼斯道歉,丹尼斯拒绝,遭到了大同的一记耳光。这记耳光不仅重重地打在影片当事人的脸上,更重重地打在欣赏这部影片的每一个人脸上。由此,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中西家庭

教育差异的思考。的确,在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儿子先动手打人,事后又不肯认错,在双方父母在场的情况下,父亲打儿子一巴掌的“给对方面子”这可以理解。另一方面,“打是亲,骂是爱”一直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句古训,说的是因为关心所爱的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加以指正的方式,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但是错在哪里呢?关键在于对方并不是中国人,人家不理解你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拿许大同的朋友兼上司昆兰来说,他的观点是小孩子间打打闹闹在所难免,父母何必大动干戈,许大同打儿子就是不对,说“给他面子”只是幌子而已。西方人把人身权利看得重于其他,认为那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更何况对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孩。他们从来就不会认为打和骂与亲和爱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们的家庭教育里当然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字眼。

中西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不言自喻,总的说来表现为:

西方家长从日常行为中对孩子(0~18岁)进行教育,更注重从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的教育,看重的是对孩子在成人前礼貌、品行道德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小孩子做错事,这真的很正常,但西方家长从小就教育他们做错了要和别人主动道歉。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做人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

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西方家长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学习上、做人上像什么打是亲骂是爱之类的字眼在中国家庭教育很常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人,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供孩子上学、结婚、买房车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

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甚至轻生厌世,而且和家人关系处不好时动辄离家出走,和家人永远缺乏心的沟通。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看重孩子的新想法,鼓励他们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不注重对孩子创新的教育,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

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

中西教育差异还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差异上,记得在杂志上我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中美学生做对比测试。发现中国学生在高中前数学等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要好。但进入大学后,美国学生的能力方面超过中国学生。文章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做的比美国好,但高等教育不如美国。在我看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如美国。

孩子还小的时候,是发展社交,创新,态度,习惯,能力的黄金时期。中国教育在这个阶段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1+1的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上当然比美国学生强,表面上效率高,但按照教育规律来看,这是乱来,等中国学生到了大学,逐步了解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时,太晚了。还有一篇报道,大意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回福建,搭错车到了江西,手机没带,身上就几十元,又不善沟通,流落街头,中暑加食用霉变食物倒在街头,被警察救助。简直是笑话,一个成年人,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基本生存沟通能力都没有。试想假如我要在暑假回家,本来要上到北京的T62列车,结果坐成了去上海的列车,上海这么大加上没去过,心里肯定很紧张,即使手机没电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我也绝不会饿死或失踪,因为有警察啊,我可以和他借手机或固话给家打电话,让家人给银行卡打钱,从而回家和买吃喝的。虽然那可能是个特例,甚至有些夸张,但却可以解释一些事情。

知识,早学、晚学都没问题。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这很重要。中国的中考、高考制度将高考前变成了一场学习竞赛,万军争过独木桥,孩子没有足够时间发展社交,创新,思维,态度,习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

现在我来概括一下中西教育的差异,有如下几点:

1、中西方教育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两者的最大差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

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

4、从知识学习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兴趣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

同样有机会成为人才。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应试教育,对于理科,物理化生物必学,拿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练就炉火纯青的地步,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只是以为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中国教育是3+x模式,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其实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本来社会需要的正是各类各样的人才。

那么中国教育该如何改进呢?个人觉得有五方面中国教育必须改进:

1、演讲技能,沟通能力。我学习的是思想政治专业,这一专业要求就是能说会说,与人沟通也是一种本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而不是装饰,所以我平时参加演讲之类的活动就是为了以后有的放矢,沟通是人的基本技能。

2、团队合作,交流互动。这几年学校一直改革课堂模式,加大讨论的力度,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所掌握的知识与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别人学到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学习不可以封闭,哲学的进步就是在扬弃别人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学习就要互相交流。

3、个性培养。 中国学生习惯了老师教育,,唯老师是从,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独到理解的机会。学习上犯错是没问题的, 只有自己领悟了才是真正的理解.,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个性培养, 要让他们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4、创新和想象力。 生活是多元的, 答案是多样的, 很多情况没有唯一的答案。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不要浅尝辄

止。 甚至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些多角度的环境, 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那怕创造的结果很可能99% 都是失败。

5、学术自由。 目前中国教育功利化倾向重,分什么热门专业,个人觉得学习无差别,只要是学习肯定有用,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大家学习的内容千篇一律,学术上单一性重,没有自由,也不敢自由,因为怕说错话,我觉得在今天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空,这样像创新和想象力以及沟通力才能很好地施展。

总之,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

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

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

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从以上三点

2011~2012年政治学院期末考试

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以上就是我对教育的建议,我相信中国教育不会比西方教育差的,只是受现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才是这样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

11

作文三:《中西方教育差异》2200字

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国的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纪委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少再有人做出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血多诺贝尔奖的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这是我们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而这种制度有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的发展。

中西方教育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教育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食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并不在意书面考试分数的多少。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认为考试分数,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感,让其知耻而奋起。再者,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相应的创新力就比西方学生差太多了。

学校教学方式的差异。在西方,课堂大多为小班,—般不超过30人。课堂氛比较随意自由,有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课堂以学生的分组活动为主,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形式,这些都直接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未来迅速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中国则恰恰相反,由于师资的匮乏,很多班级的人数过百,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很少时间让学生思考,因此很少有互动,课堂氛围也相对紧张。课下,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自由时间,就是采用题海战术,多多做题,积累做题经验,因为学生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考出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而很少在意能力的提升。老师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好好辅导学生,让学生考出一个好分数。

还有就是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即入门相对宽松,但出门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对硕士、博士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终身教育看来,宽进严出无论是对社会的回归教育,还是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取的合适路径,因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开大门,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更高远的追求,它可以影响其—生。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即入门要求很高,但进门后不管学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的优越条件用功努力,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都能获得合格证书顺利毕业。

除上述所列的几种差异之外,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概括地说,西方教育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它的弊端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中国教育虽然使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纪律性比较好,但是制式

化的教育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力,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提高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在实行素质教育之前,我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从表面上看,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但是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对目前自己的学校执行的素质教育表示不满意。经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在实行的教育机制问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时候,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话,现在竟成了在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有些学生的真实写照了。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的知识量减少,在课堂上锻炼能力的机会减少。

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个更清醒的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有些学校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在平时的课堂中,考试中不会考的东西就不教。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的知识量减少,在课堂上,锻炼能力的减少。中国现在的教育在另—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缺陷,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原因在于使用了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创造性思维如试探猜想、大胆假设及直觉、灵感等思维方式是突破性发现的重要条件,科技的发展既要求我们掌握广博的知识,还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把知识变为创造的基础。所以说创新能力对于最终要踏人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中国的高考制度及高校学生选拨标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相对制约,专家们也由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普通国民的生活技能,更应该是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这套教育,只适应—般人的技术培训,而非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中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说孰是孰非,它们各有特色,各有短长,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到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更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作文四:《中西方教育差异》1800字

中西方教育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不要轻易下结论,给予孩子充分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才真正重要。

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二、家庭的教育的区别: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以这种方式教养出来的孩子,一出世(步入社会)就步履维艰,立足都难,遑论发展了。

三、心里教育的区别: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

重要。——确实应该如此,看看国舜,不是这样坚持并要求家长的吗?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极普遍的现象,但现实中,太多的家长依旧在沿用这种方式,甚至更为决绝,结果可想而知。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从美国独立直至19世纪末期,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变的可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

作文五:《中西教育差异》3500字

中西方教育比较

【引言】  教育是国之根本,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而对于13亿人口中国来说,教育更加显得重要。目前,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国内大多家长认为国外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内的基础教育扎实,所以有的父母让孩子在国内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到国外培养各种能力,以为这样就能够做到全面发展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关键词】 教育观 文化 学校

一.中西教育观之比较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以老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

中国教育的主体是老师,它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的形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这种传统的授受式教育确实培养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中小学生基础知识很扎实,道德行为较好。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突出,无疑与我国学校和家庭这种授受式教育分不开。

以学生为主体是西方国家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它是建立

在对儿童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儿童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在家庭教育上,西方国家首先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同成人一样的人,赋予他们以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也就是西方国家提倡的尊重人权;其次是给孩子以自由,没有强制和约束,更多的是鼓励、启发和诱导;第三是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成长中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当然学习者并没有完全摆脱教师的主导,教师被看作是协助者和引导者,要善于诱导和帮助学生成为自立、自强的人。西方国家倡导的教育模式,知识的继承性,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如我们好,在探索知识和人生道路上,也可能走一些弯路,但是,他们一旦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规律和主动权,就会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才能。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确实不如我们扎实,然而,西方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最高,这足以说明,他们开放的教育模式具有培养尖端型创造人才的优越性。

(2)全面教育观与个性教育观

中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个改造人的过程,力图把学生变成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类型,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是成功的教育,却忽略了人的个性化,某种程度上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素质教育”是我国现在热议的一个教育话题,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口号。这个方针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面向全

体学生贯彻教学全过程,达到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希望培养出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甚至有所成就的人才。但是,客观上,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总水平来讲,全面贯彻落实这个方针还相当困难,主观来看,人的接受能力有限,个人擅长的也不尽相同,要做到全面发展显然是很不实际的。

西方国家强调个性发展,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西方国家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他们认为,个性发展是从每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取决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和个体的内在自我目的,培养有个性的人,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符合国家的需要。这种观念使得教育目的单纯,教学环节轻松愉快,又有利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苦读心态与乐学心态

由于大学生比率低,我国基础教育总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轨道上跑。追求升学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

一、二、三等,按升学率多少,把学校分为一、二、三类,学生只能根据分数高低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另一方面,我国从古就有科举,通过考试出人头地的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因而上大学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在这种现状下,对于学生而言,为了考上大学,他们只有比别人更加刻苦,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压力很大,在中国上学实际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而西方国家教育却与我们不同,多数欧美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率很

高,就学压力小,高校与经济社会以及就业的发展关系紧密。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如小学教师与学生是在讨论中、游戏中、动手做的过程中,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学生很少有家庭作业,负担较轻。中学各门课程都是学分制,学够规定时数,就可毕业,无考试压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教学方式灵活而不呆板,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通过更广泛的学习,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比苦读苦学更有成效。

(4)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我国教育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完整系统的知识,通过课堂反复训练和巩固,多数学生可以比较牢固的掌握知识,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概念清楚,学习功底厚。在应试体质下的中国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

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西方国家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培养高科技人才必备的条件。而这些能力都不是从知识中获得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西方国家学校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通过自己实验动手操作,学会发明创造。也就是授之以“渔”。

方法很重要,家长们如果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方法,并由此让他们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灌输孩子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更加重要的是,“渔”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在未来带给孩子更多的“鱼”。

二. 从比较中获得的启示

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两个误区,一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二是认为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做研究,把打基础和做研究分割开来,认为有了丰厚的基础后才能培养研究能力。可是创造力、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就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如果在其发育阶段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长到已经基本定型的时候,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也可以成材,但是却较难成为栋梁之材。     西方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认为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很棒,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显然是困难的。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三.造成中西教育差异的原因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并且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保证其政策的实施。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国际夏令营中明显看出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坚强的多。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适应各自的社会制度,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取得双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美基础教育应该相互借鉴》 刘永和

2.《胡适与中美教育关系》

3.《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比较》 罗丹

4.《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    邓猛 朱志勇

5.《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 汪楚雄

6.《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王颖

作文六:《中西教育差异》5300字

我们差在哪里?

--------------论中西教育差异 我没有在西方待过几十年,没有深入其中,并没有发言权。

我深感:

我们中国人的智商高,思维能力强,创造力在,梦想也有。  而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规律和原则,我们都有。

唯一的是:

我们认为的,我们深信不疑的,我们做到了吗?

很欣喜,北京十一中的同仁们,他们做到了。(入心的教育) 很欣喜,历城历元中学的同仁们,他们做到了。(自主学习) 很欣喜,魏书生做到了。(自我管理)

很欣喜,俞敏洪做到了。(激情学习)

很欣喜,刘热生做到了。(科学学习)

很欣喜,王小平做到了。(本领学习)

很欣喜,张爱梅做到了。(世界胸怀)

还有.... .....................................

都说“常做饭的是女人,而做饭好吃的是男人”

一直在教书育人的是老师们,我们做的“饭”可口吗?

“半瓶水”理论.

客观事实是半瓶水. A觉得很庆幸,还有半瓶. B觉得很沮丧,只有半瓶.

事实没有好坏,只是一种存在.怎样对待它, 是选择问题.  比如说: 数学考试分数低,这是事实. A觉得暴露出学习过程中的不科学,开始修正未来战略.B沮丧很多天,不知道如何面对家长和老师。

再比如说,学生上课睡觉是事实。A老师认为他不尊重老师的劳动,重点放在如何让他保持不睡觉上面。B老师认为学生觉得睡觉比听课重要,想办法让他舒适的睡觉,保持热忱精力给那些认为学习重要的同学。

再比如说,口吃老师教语文是事实。A老师觉得自己表达不流利,没有权威感,教不好学生。B老师觉得自己表达不好,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让学生更好。

而如何看待这个事实,将影响和改变后来的一切。

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缺点,

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

我们是如何看待周围的人群?

“中国式”过马路

当下流传的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波就走,不管红灯绿灯。“红灯停,绿灯行”是规则。而实际操作是取决于单纯的“量”,数量上通过,就是行为准则,无论是否科学。 在其他行业,领域,范围中,“量”大,一般代表认可。 “大家都这么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而很多时候,根据正态分布,我们知道的,二八原理。80%的大众,是庞大的大众团体。精英群体或者边缘群体只占了20%。 “从众”心理比较安全,实际上,从的是“数量”大,或许其方向和论断并不是科学的。大众的境界层位很关键。

A 我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保护自己,不扰乱其他。B大家都闯红灯,我干吗不闯啊。

古有“法不责众”,

在教育领域里,就是校风,班风。学风。同时也包含这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企业超过150人,纯粹的作为就有可能开始变成“不作为”,大众团队的理由“他们都不干活,为什么我要这么卖命干活呢”

红灯停的原则在那,而实际人们坚守的是什么?

教育规律在那里,而实际操作的是什么?

人性的缺点在那里,而实际实践的是什么?

了解到的美国人,他们特别遵守规则,遵守法律。

空袋子和实袋子

刮来一阵风,空袋子更容易被风吹着跑。

刮来一阵韩流,刮来一阵欧美风,

服饰领域里的:欧美英伦风,韩系,日范和服,印度服饰。 我们很容易就“哈韩”“哈日”,有些近似疯狂。

我们的旗袍,我们的唐装,我们的中山装,我们的民族服饰,我们对这些的热爱很深,很蒂固。

我们就能骄傲的自豪着。也能平静的欣赏异国的服饰。 不至于过分的痴迷,也不会无端的抨击。

文化领域,更是如此。我们有自己的五千年文化。我们热爱自己的文化。我们有良好的氛围 。

思想领域,也是如此。学生听话,是听自己的话。他们要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有自己针对自己的考量。

A同学认为,老师说的对我有益,家长说的对我也有益,小伙伴的建议也可以参考.我自己觉得对我更合适和合理的策略是这样.B同学认为,老师说的对,我妈妈说的不对。

A同学觉得,我喜欢唱歌,我热爱唱歌,我要去学习。同时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B同学认为我爸说画画没前途,不如去做公务员。我不画了。

学生们要做的是,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本领。先立自己。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时间每天都在跑,环境在变,人的物理性质在变, 思想也在变化.整个宇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是原则. 而我们同时知道“第一次”是那么的重要。第一次考试,第一次面试,第一次跟领导交流,往往,第一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人往往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部分”,比如老师看到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知道他在课下或者在家里的表现。比如两个同学考试一个成绩,而他们获得的途径并不相同。老师看到的,一个是部分的事实,而精神思想思维层面他能看到的,是他自身本身就具备的或者认为重要的。这样一来,“评价一个人和一个同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无论是从时间角度还是从内容角度。

“终身学习”-------过去与未来

就“玩电脑”事件说起。

一个同学特别迷恋玩电脑。甚至要影响了其他。A家长老师分析调查孩子迷恋玩电脑的原因,发现孩子的特长,帮助鼓励引导他科学的使用电脑,进行有意的活动。同时优化生活乐趣等等B家长认为很多孩子都玩,对他进行时间限制。C家长认为电脑里很多负面的东西,禁止孩子动电脑,拔掉电源。“电脑”-----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新科技产品, “孩子”--------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是新生命产品,

我们可以用我们经典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同时也要有预见和远见,同时也需要学习新的科技和思考出更科学的方法。 比如“玩电脑”事件。在孩子们的未来里,“电脑是必备生活和工作用品”---------教他们如何科学的使用,如何在信息大潮里选择,才是关键。

此时作为科学而有远见的家长会懂得,“孩子对电脑的热忱是自然的,或者是某些天赋”----有些是需要保护的,有些是需要去除的,有些是需要指导的。

那么问题来了。不同的家长是需要不同策略的。

“从小就教给孩子自己去判断去选择”“从小就带着他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起实践,一起学习”----靠自己是最直接和最舒服的。二:家长学会了,带孩子一起。三:家长帮孩子找先进的老师带领。

教育的其他事情,同理。

我们教育者要么成为我们希望他们未来成为的样子(同时适应未来需要的),要么教给他们始终保持认真投入的终身学习。

因为我们时刻处在“变化”中,要不断更新自己才活得自在。

我喜欢架子鼓,哎呀,我应该去练钢琴啦

我们打小儿,大部分时间大原则的事情是活在“应该”里。 我应该好好学习,我不应该想着玩儿,尽管我才7岁,尽管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应该把作业统统都写完,教给老师,尽管我已经熬夜到12点了。我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数学考试要在110分以上,尽管我很认真很努力了。我应该考大学,还要考个好点的大学,尽管我的梦想是学理发。

“我喜欢”与“我应该”

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会投入120%的精力注意力和持久力。 喜欢的程度越深,相对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力度就越大。 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想的是办法。不去做事的人才想借口。喜欢-----那是带有好奇,带有力量,带有勇气,后来带来成就感的事情。随之就是快乐。靠自己劳动取得的快乐!这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想要的东西。

学生上课喜欢说话,那么他有分享欲望,思维活跃,语言丰富,给他能够尽情表达的空间和时间,给他机会去发展他的才能。或许将来他就是一个演说家。学生爱看小说,带他一起分析小说里面的情节,分析人物,分析故事逻辑,分析文字排列,或许他将来是写手。学生爱打篮球,看他组织球队跟别的班比赛,这能培养他的领导组织能力,能锻炼身体也能增强意志。

总之呢,每个人去做喜欢做的事,因为这会有快乐。

对于学生,老师只需要把他们的快乐默默的,悄无声息的嫁接转移到应该里就是了。

我们已经看到了,“梦想”这个词被启动了。

人生马拉松

学校开运动会,女生跑1500米。报名的同学,有的是擅长爱跑,有的是为了班级集体荣誉可以跑,有的是有荣誉感不大能跑,有的是实在没办法缺人就救场。一圈,又一圈。擅长跑的同学控制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渐渐的拉开距离,有的跑得轻松,有的跑得匀称,有的跑的吃力,有的跑的难受。本来是想说关于意志力和坚持问题。记得资料显示美国孩子参加马拉松,最后几名的家长鼓励孩子说,你再坚持一下,或许其他人坚持不下就放弃了呢。而中国家长说,快下来吧。别累坏了。或者有的说,别跑了,又得不了名次。本来我是要说,美国家长支持孩子,让孩子们去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在打字的一瞬间,我也突然感到,我们的孩子更加不容易。美国的孩子们是自己愿意跑,体育活动是他们日常活动之一,他们的跑是他们喜欢的。我们孩子的跑,有一大部分是背负着很多其他东西的。背负着班级的荣誉,背负着同学的期望,背负着老师的期待,我们的孩子们像一个蜗牛一样,背负着太多的东西在奔跑。试想一下,一个轻松上阵的美国孩子,和一个背着100斤大米的孩子同时跑马拉松,那个跑的开心与快乐?哪个更能取得好成绩?  我们的,学生的,人生马拉松也是这样。

而更为荒诞的是,我们举行马拉松的意义就在于强健体魄和

锻炼意志,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多的力量和快乐。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和动机啊。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作为中国母亲,是让孩子去跑呢,还是不让他去跑,是给他力量去坚持呢?还是看他那么吃力叫他放弃?

我们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人生马拉松里充当的角色是什么?

“让鸭子上树,让猴子下河”

“让猕猴桃变红色,让西瓜变黄色”“别人家的好孩子” “哎呀,谁是谁,认不出来”“完美主义没有错”

大胆猜测:我们的领导啊,老师啊,家长啊,是不是有一部分是处女座的呢。他们带着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探测仪,天天时时刻刻检测我们的下属,学生,孩子。发现问题犀利批评,这是传统意义对我们的爱。我们的周围,在追求一切“完美”,不允许“出错”。从数理逻辑上看,这很不科学。纵观古今,大成就的取得,是经历错了,再错,错了又错,然后再错,之后是对一点,然后是再错,然后再对一点,如此反复循环。可是为什么学生我刚学的题做错了,老师就批评我呢,可是为什么我头一次参加考试,老师就希望我得满分呢,可是为什么我上课回答错了,同学们就笑话我呢。我不是故意出错的,我特别想和别的同学一样,一下子就说

对。同学们羡慕,老师也高兴。我也高兴。

想想。我们的同学们学习的时候,要考虑老师开不开心,要考虑同学笑不笑话,要不能出错,这么多的因素要考虑,他们的心和脑需要多大的容量。他们的精神需要多么的顽强。特别是没有学习成就感的同学,能如此坚持的坐在教室1年,5年,7年甚至10年,而且还能一直坚持学习,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我不禁会想,“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梦想吗? 我想到了那个笑话。说:变天厉害,今天温度低,有的同学加了秋裤,有的同学穿了厚外套。有个姑娘穿了羽绒服。同学们惊讶的文她,怎么穿这么多。她望着天空,悠悠的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有一种情况叫“妈妈觉得你不能出错”

我不禁又会想,这些“妈妈们”为什么这么想?不科学啊。 大胆假设:妈妈们知道“什么事情,等你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往往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她们把她们的经验都告诉你们,让你们提前知道,避免出错。因为出错会被嫌弃的,因为错了就没机会了。再有别人家的好孩子都能做好,我们为什么做不好呢。猴子能上树,鸭子提前知道策略和技巧也能上树了啊。买一本自行车大典,就能学会骑车子。“妈妈们”爱你们才要求你们。妈妈们爱你们才批评你们。对于妈妈们的

爱,我们深信不疑。

我妈妈给我说:实践出真知。而我只记住了这句话。

外教清华老师,13岁之前在中国。13岁以后去美国。教育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国教书。让他诧异的地方很多。“全是一样的,怎么认同学”“同学们好听话”。他读的高中没有校服,他以前通过衣服认同学,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审美风格。现在,放眼过去,一个样子。由此,我们也想到了学校们老师的着装。冬天时候,清一色的黑色灰色暗色系。自从有了淘宝,有了网购,校园们老师们的衣着至少颜色丰富起来了。这是多么好的现象。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穿衣戴帽,是一个人的心灵密码。说明,老师们追求着美,追求着亮丽,追寻着阳光。每个人有各有不同。能接受新兴事物,能展示自己,是多么开朗的能力啊。衣服如此。“个性”更如此。

学校有个年轻女老师,刚去东校一个月,课间操看着学生穿着一样的校服,喊着一样的口号,迈着一样的步伐,瞬间“潸然泪下”,作为工作10年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妈妈,我们能体会她的痛楚。她的无奈和她的心疼。

是桃子就看它浑身长毛儿,是西瓜就吃它清新甜爽。 明明臭豆腐非得弄出香奈儿的味道。何苦呢?

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呢。

关于安全感。关于交流。关于表达。关于舆论媒体。 关于习大大。

习大大关注民生。科技带动发展。

有图有真相,社会更真实可靠。领导有魄力,民众充满爱。 大环境从来都是偷偷的,明目张胆的在进步,

相信。

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会健康起来。 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用心维护会更加透彻和宽容,

我们的人文环境,我们去付出去信任,会更有爱,更和谐。 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感受快乐,奉献社会。

祝福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享受一切。 包括我们能想到的每个人。

作文七:《中西教育的差异》5000字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呢?“填鸭”式的教育与“放羊”式的教育何者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何在呢?   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再做出更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抱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其实不然。很多名牌高校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可是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都是有大成就者,原因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的需要呢?

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中西教育的差异,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一:家庭教育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在中国,孩子在未成家之前,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们了是不是„„”,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所安排好的计划行事。“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孩子都要听父母的。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另一种现象,中国的父母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观念:“因为我是你的父母,因此你必须听我的。”很少有父母真的与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孩子帮忙做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西方,父母让孩子帮忙做事时总会对他们说声“谢谢”。当父母带孩子去参加活动时,中国的父母习惯于让孩子自己去玩。当大人们在谈话时,孩子不允许插嘴,中国的父母会对他们的孩子说:“大人谈事,你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可是在西方,你会经常看到小孩们夹在大人堆里,时常问大人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他们的父母非但没有呵斥他们,反而耐心的为他们做解答。孩子与父母们谈话没有一点孰长孰幼的概念。中西方父母的不同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必然不一样。中方的父母可曾想过,当孩子撅着嘴走开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西方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与父母平起平坐,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隔阂,而中国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被父母扼杀了,久而久之,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就会对此类事情表现的冷漠,而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个性的形成。要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好奇,孩子才会不断地去思考、去钻研,继而去发明创造。中国父母的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循规蹈矩地做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将来发展吗?中国父母常常教训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许,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西方的父母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而且还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在美国,父母经常在餐桌前对小孩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的确,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可是中国孩子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试”的权利,他们太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这合适吗?

家庭是第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孩子的内心,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尝试,树立不畏艰难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

任务。我认为中国的父母应该抛弃那些传统观念,向西方的父母学习。

二、学校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虽然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我认为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很难推行。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  1、学校不能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工资高低。中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不择手段的提高自己的上线人数。一旦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学校的竞争十分不利。当其他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而只有几所学校在那里大搞素质教育时,其结果在短时期内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学校比不上应试教育的学校。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本人的母校汤溪中学在2001年实行教学改革,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的确是得到了发展,可是在2002年的高考中,我们的高考成绩是汤中近5年来最差的一次。于是乎,学校领导重新改革,变素质教育为传统的教育,结果2003年的高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也由原来的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上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家长不欢迎素质教育。

在家长眼里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不管你在学校做了什么,只要考试考的好,你照样是个好学生。若推行素质教育,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他们一定会很着急,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埋头苦读才能取得好成绩,今后才能有出息,素质教育只会使孩子的心变野。这里我同样有一个例子:在2001年汤中推行素质教育是,就有很多家长找到学校,说自从素质教育以来,他们的孩子回家不在拼命做作业了,这样一来,成绩一定要差去了,我要求你们还是不要改革了。  3、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

从上学的那天起,学生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没有的老师的安排,真的给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反倒不适应了。就这一点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  既然推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成长》的作者凌志军在与网友的交谈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微软总部有一千多名中国人,但很少有人进入管理层,问其原因,微软公司负责人说,中国人在那里是非常好的工程师,但他们很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对老板说“不”,没有想象力,开会不发言。不是说中国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是在于中国人太习惯于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他们不适合进入管理层。

没有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可称得上是最棒的,这一点可从国际中小学奥赛上得知。但是为什么中国本土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呢?为什么杨振宁、李政道是在国外的环境中取得如此的成就呢?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分数第一、排名、死记硬背、考试制度、试卷的设臵等种种做法都在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只求会做题目,考试能考出高分,而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而不去教你“为什么”,学生不问,教师不讲,唯一的评价标准是考试,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考不好,老师批评,家长训斥,所有这些,只会让学生更注重考分的高低,而不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已经懂得了问题的原因。许多西方人是这样评价中国的学生的:“中国人想象力差,模仿能力很强。”我感到不服气,如果中国人没有想象力,那四大发明又是谁创造的呢?同时我也感到悲哀,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太多的想象力,当西方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考题时,我们却在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我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力却萎缩了。

中国的课堂更有纪律,也更能培养学生的毅力,这对于理解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辉煌成就更有优势。但是,对于许多理科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学习方式也是背诵。我记得初中时,老师经常说:“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你只要记牢了就保准不会错。”而西方的教育更灵活,有启发性,它先教你“为什么”,然后让你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秩序也不如中国的,他们上课可以随便走动,可以吃东西,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人,而这在我们的课堂上是绝对不允许的。西方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看似不成规矩,近乎乱了套,但它却极大地留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人不是天生没有想象力,而是我们的这种应试教育所训练出来的,因为中高考的改卷是有标准答案的,即使你的想法有道理,但还是以标准答案为准,这样我们就尽量往与标准答案一致的方向去答题,或是把答案记住,下次就一定不会错。其实,衡量素质高低的并不只有学习,能力也不仅仅来源于课本。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素质低下,一切以书本上说的为准,限制了我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应试教育的弊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也慢慢体现了出来。高等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基础知识差一点还可以补,可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培养。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一直比较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太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习惯于跟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中西方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有人自然地想到的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上的不如人家。其实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体制。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中国的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可是一到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很少有人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个文凭的人不在少数,结果四年过去了,真正的东西没学到多少。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大学的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中西方大学的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完全不同。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张代表你学历高低的文凭,而是真正的能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重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这是好事。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三、社会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人们过分看中他人的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经验,一位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试问:“经验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不给新人一个机会,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经验,这样一来,有经验的人老了死了,而没经验的人还是没经验,这样社会还能保证继续向前发展吗?西方的社会提供给了人们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对于家庭背景和经验也比较淡化,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完全可以爬到社会上层,而在中国,家庭背景不好的人一开始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冷落。生活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态自然也不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害怕失败,更不敢去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也更缺乏向社会挑战的勇气,缺乏创造精神。

四、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作文八:《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1200字

精神需求VS物质需求

中国有些家庭,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讲道理VS具体指导

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这句话深刻指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所起的作用,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警惕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第一,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父母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父母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父母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文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