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故事10字 [《集体的孔繁森》6900字]

作文一:《集体的孔繁森》6900字

作者:宣宇才张忠

人民日报 1996年09期

编者按:这篇通讯反映的是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一批奉献者的群体精神风貌。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进藏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耕耘,无悔无怨。他们以常人之躯承受着超常的生存条件,以常人之情承受着超常的情感境遇,创下了光辉的业绩。他们身上广泛体现了孔繁森同志所具有的那种优秀品质,他们是“集体的孔繁森”。

孔繁森,一个光辉的名字,从西藏高原走向神州大地,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多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华各族儿女离开故乡来到高原,投身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们集中体现和发扬了江泽民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高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奉献者之歌。

记者追寻这些奉献者们艰辛而又辉煌的足迹,探索着他们不倦奉献的精神奥秘。

忘我的人们无畏艰辛

在许许多多的进藏干部身上,人们听不到豪言壮语,却能时刻感受到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怀有的崇高精神。对于他们来说,艰辛是他们事业的一部分,仿佛已经融入生命之中。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记者听到“孔繁森式好干部”倪惠康婚前“约法三章”的事。

1992年,倪惠康结婚前,向妻子提出“约法三章”:我不内调,我要履行“扎根西藏”的诺言;我工作忙,难以顾家,家里的事就全靠你了;我欠债多,无法给家里多少钱,你要耐得住清苦。

倪惠康是怀着扎根边疆的心愿来到西藏的。1975年5月,24岁的倪惠康离开家乡江苏南通,携带着部队赠送的电影放映机和家乡人民赠送的手扶拖拉机,踏上了高原征程,到隆子县列麦乡这一遥远、荒凉的藏乡安下家来。

白天,倪惠康和乡亲们一起抬石头、筑堤坝,向乡亲们传授农机使用和修配技术;夜晚,他为乡亲们放电影,办文化夜校。祖祖辈辈没有出过大山的13户珞巴族乡亲终于看上了电影。

1981年,组织上调倪惠康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后,他在检察院的陋室,成了列麦人的中转站。藏族老人才旦患病到拉萨求医,倪惠康腾出自己的住房给老人住,还为老人支付医药费。

1993年4月,荣获“全国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倪惠康离开拉萨,担任阿里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阿里,“世界屋脊”上的屋脊,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然而,对于倪惠康来说,再恶劣的环境也难不倒他。为了处理一件大案,方便联络和指挥,他在滴水成冰的办公室里度过了104个夜晚;为了方便同志们下基层办案,他用上级部门配给的一辆新车换了两辆旧车;为了改善干警的生活条件,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检察院盖了两排新平房,而自己却住进了15平方米的旧土坯房里……

在海拔4800米、世界最高的气象站上住了7年帐篷、3年地窖,内调8年后又二度进藏,一生奉献给了西藏气象事业的陈金水说:“这片土地,令我眷恋一生。”

1956年,陈金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来到西藏山南泽当气象站工作,一干就是9年。

1965年,上级调陈金水到唐古拉山南部的安多县筹建气象站,指定他为建站负责人。

海拔4800米的安多,一个“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地方,年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以下,6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无霜期仅一个月,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没有宿舍,陈金水在帐篷里一住就是7年之久;没有值班室,白手起家,自己动手打土坯垒筑;没有饮用水,自己挖井。当年11月,“天下第一站”将第一份气象电报从唐古拉山传到了拉萨,传到了北京。

1980年,陈金水内调到老家浙江临安气象局工作,与家人得以团聚,然而8年后,陈金水又响应组织号召,再次踏上了高原征程。

这次,陈金水来到昌都气象台担任党委书记。职务变了,然而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丢。在基层县的气象站建设中,为了节省开支,不给站里增加负担,陈金水不住招待所,利用废旧木板自己动手搭简易住房,自备炊具、被褥,自己开伙。仅住宿费一项,陈金水就为台里节约开支近万元。

问及为何远离江南、再次进藏,陈金水这样回答:“我的心中装着对西藏人民的爱,对高原气象事业的爱,对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新老同行的爱。西藏,实在令我眷恋一生。”

在孔繁森同志工作过的阿里地区,原普兰县委书记刘继华的事迹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自1973年起,刘继华在阿里的基层一直工作了21个春秋。在札达县香孜区,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到了香孜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他带领下,香孜一跃成为全县的重要产粮区。1976年,刘继华调任札达县委副书记。为了札达的发展,他奔波在农庄、牧点。刘继华找到了制约札达发展的症结:交通落后。他从自己多年的积蓄中拿出6000元购置了一套公路测量仪器及有关公路建设的书籍和资料,边学边干,带领群众开山筑路。不久,共计200多公里长的四条乡村公路修通了,被群众喻为通向幸福的“哈达”和“彩虹”。

刘继华将县里分给他的住房让给了困难职工,自己却住在70年代修建的阴暗土屋里。

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藏族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巴登珠说:“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巴登珠时刻以这“三光荣”鞭策自己。

这位藏族优秀地矿工作者,出生在四川巴塘,1959年毕业于重庆地质学校。1975年,在甘肃、内蒙古干了16年地质工作的巴登珠以甘肃地质局援藏分队技术负责人的身份来到西藏。在20多年的工作中,巴登珠为西藏的地质矿产事业立下了功勋。尤其让他自豪的是,在全国最大的罗布莎铬铁矿矿床地质勘查中,几年的艰辛努力换来了令世人瞩目的硕果。

1980年,巴登珠的援藏期限到了,看到西藏地矿人才青黄不接,他便主动要求留藏长期工作。

巴登珠的妻子在江苏常州工作,结婚20多年来,夫妻俩在一起的日子不到6年。妻子生孩子时,他都不在身边,巴登珠为此深感内疚。但他说,是党和人民把我这个贫穷的藏族农民子弟培养成了光荣的地质工作者,为振兴西藏经济和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是我应尽的责任。

儿科医生刘仁俊,只要他在拉萨的大街小巷行走,总会有藏族老百姓热情地向他招呼。

刘仁俊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1961年这位朝鲜族青年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报名赴西藏工作。

提起当时的情形,刘仁俊说:“哪里艰苦到哪里去,根本不考虑什么困难,权衡什么个人得失。”

当初说好干3年,然而刘仁俊一干就干到今天。几十年来,他把病房当成了家,无论白天黑夜,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病房诊室。多年来,他把工资外收入全部交给了科里,用于购置患儿自费药。1966年6月,刘仁俊为抢救一名患结核性脑膜炎昏迷一周的藏族儿童,竟一连几天吃住在病房。20多年后,这位儿童长大成人,当上了父亲。妻子生产时,他从产科急匆匆跑来找刘仁俊:“刘叔叔,刘叔叔!来帮忙看一看!”对于刘仁俊来说,这种急切的心情里包含着多少信赖啊!

刘仁俊的生活中有过不幸。“文革”中,他成了冲击对象,妻子因此受到牵连,落下心病,不久患了精神分裂症,几年后去世了。一儿一女长期在内地寄养,时间一长,与父亲淡漠了感情。

刘仁俊如今已是58岁的人了,依旧孑然一身在高原上默默奉献着。听医院的同事介绍,老刘独自一人生活,诸多不便,有时做一顿饭,温着热着吃一两天。可他总说:“也有好处,方便工作。”

是啊,数不清西藏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奉献者,他们习惯了,真的习惯了。习惯了吃苦,习惯了忘我,习惯了奉献,甚至习惯了牺牲。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丽的牺牲当中”

牺牲,对于“世界屋脊”上的奉献者们来说,不仅仅是青春和生命,还有家庭、亲情、天伦之乐,还有健康和最基本的物质享受……奉献者们的故事常常是流血的故事。

因为爱而奉献,因为奉献而爱,被西藏人民称为好门巴(医生)的蒋英在临终时对女儿说:“我死后,将我的骨灰一半留在内地,一半送回西藏。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留在那里。”

沿着曲折蜿蜒的雅鲁藏布江,记者驱车前往日喀则。提起蒋英的事迹,日喀则的百姓们泪上心头。

1953年,蒋英与丈夫余德钫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进藏工作。“文革”中,余德钫这名优秀的儿科主任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冤屈而死。然而蒋英没有垮,一心扑在了西藏的医疗事业上。她连续3年多没回上海探亲休假,向家人隐瞒着丈夫去世的消息。

蒋英有3个孩子,出生在西藏的大女儿和小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蒋英顾不上他们。蒋英有次哭着对孩子们说:“这些年,妈妈唯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呵!”

蒋英积劳成疾,1982年因患胰腺癌不幸去世,走完了她54年的人生旅程。

闻此噩耗的日喀则人悲痛万分,在日喀则人民医院的追悼会上,蒋英的遗像下,洁白的哈达堆成了小山。

王玉山,人称“王科学”,高原农业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0年,王玉山离开河南家乡,来到西藏江孜县,一头扎进了高寒地区的冬小麦引种和高产试验工作。1975年王玉山带领同行们创造了冬小麦亩产805.5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震动了西藏和全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纷纷到江孜考察。1977年,王玉山和助手们又创造了亩产836.5公斤的新纪录。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王玉山患上多种疾病,多次昏倒在试验田里。组织上催他去医治、疗养,王玉山却以“工作忙,离不开”为由婉拒了。

1992年6月,积劳成疾的王玉山因患恶性组织增生逝世。

人们说,玉山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的,对于西藏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有着炽热的爱。1987年,作为江孜县副县长的王玉山调到自治区农业局当局长。临行前,江孜农民将他一圈圈围住,洁白的哈达挂满老王一身。

王玉山为高原留下了永恒的财富。他和同志们研试、推广的几十种粮油作物良种,为高原农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仍然造福着西藏人民。

1955年,卢耀增大学毕业来到拉萨农业试验场,开始了对西藏土壤的研究。5年间,卢耀增在野外单独采集土样1750个,在他参与指导下,化验出1.4万个有关土壤数据,并撰写了一系列重要论文,成了一位出色的土壤专家。

1975年6月,卢耀增来到江孜,帮助正在实施冬小麦高产计划的王玉山分析土壤成分。根据分析结果,土壤少磷,卢耀增立即建议对小麦实施根外喷磷。当年,江孜冬小麦创造了全国高产纪录。

1981年6月19日,卢耀增去林芝更张林场采集土样。10多米宽的更张河水流湍急,最后一个过独木桥的卢耀增因桥身晃动,跌入激流之中,再也没有上来……。

1962年,一位18岁的上海姑娘来到高原,30多年的从教生涯过去,如今,已白发双鬓。她就是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叶静。

叶静常说:“热爱教育事业的最好标志是看你爱不爱学生。”为此,频繁的家访、补课,“开小灶”总是少不了。学生家庭困难,她给学生买文具,替他们缝补衣服,留学生在家吃饭;学生病了,及时带到家里让他们服药。记者在叶静家看到,室内没有什么高档的家具、电器,甚至连一台普通的洗衣机也没有,但是由她丈夫亲手做的几个小板凳和一块黑板却很醒目,那是特意为学生们来家中补课准备的。

对学生,叶静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可对自己的孩子却顾不上。叶静只有一个儿子,一次休假中,儿子和父母算起“帐”来:“我23岁了,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累计不超过3年。”叶静的爱人林道勋不久前因患肺癌去世了,年仅59岁。这位34年前进藏的西藏交通厅原总工程师,一生献给了西藏的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先后参与20多座大中型桥梁的设计、施工,足迹遍及西藏高原。他设计的大大小小桥梁加在一起,几乎每年一座。

按照林道勋的遗愿,叶静将丈夫的骨灰洒入雅鲁藏布江,让他常常看一眼那一座座用心血浇筑的“高原彩虹”。

将“奉献”二字溶入血液的高原军人

在西藏,十八军几乎就是“老西藏精神”的代名词。人民子弟兵不仅担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更是建设新西藏的生力军。战士牺牲岂止在疆场!在和平时期,他们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一位戍边墨脱的军人,婚后返回部队不久,妻子患了重病。一连17封家信却因大雪封山,第二年7月才送到他的手中,当这位军人匆匆赶回内地家中,妻子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

当我们记录下这个故事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可歌可泣!在采访的许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思忖着“可歌可泣”的深刻含义,理解着“牺牲”的多重境界,竟至于彻夜难眠。

中印边防线的一处悬崖下,一块上书“将军崖”3个鲜红大字的纪念碑高高耸立。1984年1月15日,原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拖着马尾巴倒在了这里。1983年12月16日,张贵荣带领工作组从拉萨出发,到基层师、团、分区、人武部和边防点共近百个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历时30天,行程4500多公里。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以身殉职在国防线上,英年49岁。

“七八九(月)最好走,十冬腊(月)皮开花。”同志们劝他选个好季节下边防,可张贵荣大手一摆,“边防建设不能等啊!”一个月行程近万里,多少悬崖峭壁,多少冰雪泥泞路,车不能行,马不能走,他同战士们一样在雪地里滚,在峭壁上攀。在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他坚持上去看望战士们,并和战士们同宿一夜。

张贵荣倒下了。在共和国的边防史上,以这种方式献身的高级指挥员中,他可能是第一个。

谭冠三,原十八军政委。1951年10月,他同张国华将军一起带领十八军将士挺进拉萨。谭冠三以将军的胆识和气魄向官兵提出:“宁愿饿断肠,不食群众粮;宁愿宿帐篷,不住群众房。”带头严格执行政策,遵守纪律;他带领官兵军屯万里高原,亲自开垦并创建了“七一”农场,在沙砾中、沼泽地上种出了粮食和蔬菜。他提出的“爱国建藏,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就是光荣,顽强就是胜利”的口号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为“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写下了光辉篇章。

就是这位将军,积劳成疾,在内地医院弥留之际,喃喃地叮嘱亲人:“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运回西藏,让我……永远和高原在一起。”

永远和高原在一起!1986年6月,将军之子谭戎生捧着父亲的骨灰盒,从北京来到西藏,加入了戍边的行列。如今,他以胸前的一排军功章告慰着父亲:戍边自有后来人。

一位军人,从当团参谋长、团长到牺牲的33个月里,下连队蹲点的时间,有据可查就有500多天。1986年6月,这位军人带着小分队在茫茫的原始森林里冒雨行进了10多个小时,终因病累交加,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这位军人叫高明诚,原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团长。为了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高明诚30岁才结婚,婚后极少顾及家庭,连妻子生小孩时都没回去照顾。为了表达对祖国西藏高原热爱之情,他给女儿取名高雪莲。

西藏军区边防某营长年戍守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高原孤岛”墨脱县。这里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官兵们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牺牲。一次战士焦大银执行巡逻任务时,被毒蛇咬伤致死;副连长张洪万带领新兵前往墨脱时遭遇雪崩,他不顾个人安危,帮助6名新兵脱离险区,自己却被埋在雪里。副排长廖文强和4名战士协助国家科考队考察途中,在多雄拉山突遇暴风雪,他们手挽手在雪地里探索前进,不幸坠入冰湖,全部献身。副教导员张继品带领小分队巡逻途中,遭蜂群袭击,当即休克,战士们从他身上拔出了74根蜂针。

30多年来,这个营官兵艰苦创业,在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之地开辟了新天地。他们在墨脱建成了第一座钢绳桥和86座大小桥梁;他们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和各类学校。现在的墨脱县干部有2/3上过部队小学。为改变墨脱人长期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他们组织群众找水源、修水渠、开荒种地,手把手地传授插秧、施肥等农业技术,无偿支援种子、化肥,使墨脱由过去人均年产粮不足百斤,增至350多公斤。

40多年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藏部队为西藏的建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西藏2万多公里公路中80%以上的工程是部队完成的;以部队为主力建成的飞机场,填补了西藏航空事业的空白;上千公里的输油管道,是解放军参加建成的;正在施工的西藏最大的羊湖电站和藏北查龙电站是武警部队承包建设的。最近15年间,驻藏人民解放军还为支农投入400多万个劳动日,植树418万多株,抗灾抢险2300余次,免费为群众治病6000多万人次。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是呵,这就是高原军人的精神写照!这就是为“老西藏精神”奠基并且发扬光大的高原军人!

在我们的采访本里,还记录着许许多多感人事迹。还有数以万计的默默奉献者,还有奋斗在世界屋脊的各族人民……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双手托起了西藏今天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倾情描述的只是璀璨银河中的几颗明星,因为繁星的衬托他们才显得明亮;因为他们的耀眼,银河才变得更加美丽!

一代代奉献者,一曲曲动人的奉献者之歌!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以常人之躯承受着超常的生存条件,以常人之情承受着超常的情感境遇,创下了光辉的业绩!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而又无所索求!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一片赤诚,燃烧着自己而无悔无怨!

这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自然流露;这是共产党人奋斗哲学在西藏的又一具体体现。

是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作者介绍:宣宇才  张忠  本报记者

作文二:《孔繁森的故事》1100字

孔繁森的故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

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文三:《孔繁森的故事》300字

孔繁森的故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 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 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和1988年他两 次赴西藏工作,他在带领工作组去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 以身殉职。 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家里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 妻子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克服困难,带领当地干群深入调查研 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西藏地区海拔 高,地广人稀,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 生活条件都没有让他退缩。 1992年,孔繁森收养了三个地震孤儿,照管他们的生活,教 他们读书识字,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每次下乡,他 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钱不够用,他就经常吃 榨菜拌饭,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

作文四:《活着的“孔繁森”》1100字

活着的‚孔繁森‛

————学习刘金国同志事迹心得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这是刘金国同志的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信仰是人生的灯塔。因为有了坚定信仰,刘金国‘底气’十足,在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里,能够洁身自好、干净做人。‛刘金国同志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和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刘金国从农村青年成长为共和国高级警官,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副部级领导,不管地位、身份、环境怎么变,他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矢志不渝。这种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赋予刘金国强大的力量。因为信念坚定,刘金国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把工作当成生命的全部;因为信念坚定,刘金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因为信念坚定,刘金国在功名利禄面前,能够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

他总是像一个普通战士一样坚守在危险的最前沿。危急关头,这位副部级官员就是一道特殊的防火墙,一面巍然屹立的旗帜,一颗稳定军心的定心丸。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油库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现场,他与战友们并肩,创下了消防史上的奇迹。刘金国同志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冲锋在前,切实履行党

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为人民警察的荣誉而战。刘金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消防官兵更加积极主动投身于消防事业的前进力量,是全力以赴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刘金国从不接受吃请,从不收礼。身为纪委书记,他铁骨铮铮惩治腐败;为官30多年,他廉洁得绝对,甚至不近人情。其实,他心中有爱,他以大爱保护干部职工,将‚大人情‛留给了人民群众。刘金国的廉洁是出了名的。他的廉洁,近乎苛刻决绝。有人说他是装的,他听后淡然一笑,说:‚有人说我‘装’,那我就‘装’到死。‛为官30多年,刘金国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对自己要求却越来越严。他之所以有这个‚定力‛,是因为他‚本色‛如此。他始终认为,清正廉洁、不贪不占,是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道德坚守和行为准则。刘金国把党的形象、警察的声誉看得比生命还珍贵,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任何不廉洁、不公正、不负责、不作为,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给党抹黑。

作为一名消防基层指挥员,我要以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为激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习刘金国同志顾全大局、恪尽职守的优良品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将优良品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作文五:《孔繁森的事迹》500字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61年,孔繁森光荣参军,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   在他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1994年11月29日,他在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作文六:《孔繁森的故事》1500字

孔繁森的故事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

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地震灾害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员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象。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每个人要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买回家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给女儿交学费的钱!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

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作文七:《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5800字

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一个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热潮正在全党和全国兴起。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有什么普遍意义?在我们党内出现孔繁森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优秀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孔繁森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等等。认真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考察一个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个典型出现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冷战已经结束,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领导骨干。孔繁森同志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第一,处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

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党从非执政党变成了执政党;新时期,标志着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新阶段,标志着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三个转折的性质不同、层次不同,但是都是十分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对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每一次转折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我们党是严峻的考验,概括起来说,就是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党不但胜利地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着每一次转折后所面临的任务,而且经得起每一个转折的考验,不愧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雷锋、焦裕禄,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教育、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孔繁森同志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党内出现的又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典型。

他高扬了一面旗子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对我们党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大考验,就是能不能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的确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例如:经济利益、经济效益变得突出了;个人的物质利益受到重视和尊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大大丰富;金钱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外部世界的交往愈益频繁,等等。无疑,这些巨大的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国家的昌盛,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历史的发展难免利弊交织,尤其在体制转型期,新矛盾不断出现,正效应与负效应往往伴随而来。于是,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也开始滋长、蔓延起来。在80年代、90年代,雷锋、焦裕禄那个时候未曾出现的问题出现了,不突出的问题变得突出了。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种种困惑和迷误出现了。这样,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又一个重大的历史考验摆到了面前:在新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要不要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要不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

我们党的回答一直是坚定的、明确的。邓小平同志反复教导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近几年,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觉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应当说,党内多数同志是听党的话的,是清醒的、坚定的,但是也有少数人经不起考验,思想滑坡,甚至堕入犯罪的深渊。

孔繁森同志牢记党的教导,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作风不动摇,一方面,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保持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廉洁奉公的本色,拒腐蚀,永不沾。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千变万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没有变也不能变,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没有变也不能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闪耀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的永远是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熔铸了一面镜子

孔繁森同志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忠于党、忠于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对待组织:他无限忠诚,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党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讲任何价钱,不提任何条件。

对待人民:他无限热爱,他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他把为人民多做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光荣。

对待事业:他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总是坚持工作第一,在工作中又总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干出第一流的成绩。

对待艰苦:他决不退缩,总是精神焕发、迎难而上,以接受最艰苦的任务为荣,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乐。

对待家庭:他爱母亲、爱妻子、爱子女,但是一旦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以小家服从大家。

对待自己:他一贯严格要求,克己奉公,以个人的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甘当“铺路的泥土”。

对待金钱和名利地位:他看得很轻、很淡,从不计较,从不向党和人民伸手,从不以权谋私;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

…………

这就是孔繁森精神!人们从中分明可以看到雷锋同志“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精神;分明可以看到焦裕禄同志“心里总是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全党同志树立起一面晶莹闪亮的人生之镜。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孔繁森的事迹与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使自己真正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真正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

孔繁森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

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完全正确,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这样做,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的动力。孔繁森同志以及许多同志的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奏响了一支曲子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很不平衡。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不但使我们整个国家大大落后了,而且国内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大大加剧。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治不平衡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来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差别性还是相当大的。而地区之间的差别又往往与民族之间的差别相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东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扩大的趋势。如果听任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对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稳定,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部分地区发展得慢的问题,是要解决的,“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见,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问题。

考虑到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部地区,所以发展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靠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支持,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也需要东部地区的大力支援,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干部等多方面的支援。

孔繁森同志事迹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他一生最辉煌的篇章正是他为西藏的建设与发展、为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为人民服务最感人肺腑的地方正是他为藏族人民幸福的无私奉献。他在阿里工作,不辞劳苦跑了8万公里,几乎跑遍了所有乡村。在他带领和

推动下,梳绒厂、水泥厂、鱼骨粉加工厂、地热电站拔地而起,给藏族人民开拓致富之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天,还在新疆为阿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办成十件大事。而在他逝世后的遗物中,赫然发现利用考察间隙写下的发展阿里经济12条建议。

“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是孔繁森同志生前爱唱的一支歌。他两次援藏,历时十载,以自己的生命奏响了“支援西部,建设边疆”的雄壮乐章。他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是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的模范,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在孔繁森同志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必将有数以千计、万计的党员、干部、青年踏上西去的征程,把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时代乐章奏得越来越响。

他昭示了一条路子

孔繁森同志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走出一条永放光华的人生之路,不是偶然的。几十年来,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同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长期自觉地树立和实践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而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锤炼,人格得到升华。

他青年时代,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了坚定的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明确了人生的追求,初步打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并且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坚定、更加扎实,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孔繁森同志出生和成长在齐鲁大地,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古往今来的许多英雄人物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这些高亢激越、豪迈悲壮的诗句、名言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在第二次赴藏前,他跪倒在母亲面前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一幕,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不由得使人想起岳母刺字的情景。这一幕,是极具典型性的一幕,是感人至深的一幕,也是发人深思的一幕。“忠”与“孝”本是封建社会的两个道德范畴,在今日中国,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它们以及其它许多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呢?这的确是值得认真探讨并正确回答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提出,要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

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孔繁森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孔繁森同志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范仲淹等古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孔繁森同志成长的历程,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新的伟大工程的宏大任务。在全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对于提高全党同志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无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作文八:《我所知道的孔繁森》1500字

“轮换进藏”的“孔繁森群体”(1979-1993)

1979年开始,实行干部“轮换进藏”的方式。1979年8月22日,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贯彻中央人才援藏的方略,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从19个省、市和9个中央国家机关抽调3092名党政干部进藏,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同志主动报名,他先后两次援藏,两次共计近十年时间。此后,援藏干部中又涌现了陈金水、李素芝、陈刚毅等一批活着的“孔繁森”,他们共同构成了雪山一样高耸的“孔繁森群体”。

典型人物介绍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他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时间 _ 2010年5月10日

采访地点 _ 南京(电话连线)

1988年10月20日上午10点,飞机从南京大校场机场起飞,我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援藏工作。我们这一批干部由中组部抽调,全国一共414名。专业技术干部援藏三年,党政干部五年,10月下旬为我们在拉萨集中的日期。下午我在参观了武侯祠等景点后,在饭店走廊闲逛,见旁边有人,就问是哪里来的。朋友告诉我说是山东的援藏干部,刚刚下火车住下,带队的是孔繁森,已经是第二次援藏了。我们因为是老乡,又是同一批进藏的,也觉得亲切,自然话多了起来。想着反正以后见面的机会多,我就没有去孔繁森书记的房间看他了。

我再一次知道孔繁森的情况是在一年多以后了。我到自治区党校学习,同学中有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我知道了孔繁森第一次援藏就在那里,县城海拔4700公尺,知道了那里的艰苦。我也和阿里来的干部聊过那里,从阿里狮泉河到拉萨开吉普车要一个星期,由于路况不好,下车以后一身泥土,只有牙齿是白的,人像生一场大病一般瘦一圈。

西藏的冬天难过,特别是在县城里过冬更加难。反正春节放假,于是,在1991年春节我就到拉萨来投奔老乡了。我们江苏带队的老黄是一位厅级干部,在自治区负责宣传工作,我自然就“攀上高枝”了。年三十,我们在一起吃饭喝酒,邀了一帮宣传系统的青年干部,自然热闹。年初一,老黄告诉我,早晨去给孔繁森拜年了,一起喝了几杯酒。闲聊起孔繁森,大家都说非常随和。有一次在孔繁森家玩到半夜,大家肚子饿了,孔繁森找东西给大家吃,半天,只翻出几个水饺,他连连说抱歉,特地打开一瓶茅台酒,众人尽兴而归。

再后来的事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孔繁森书记在新疆返回西藏的途中出了车祸牺牲了。巧的是我在藏的县委书记达娃次仁后调任阿里行署专员,在孔繁森书记后面的一台车上,到医院抢救时硬要献血给书记。达娃次仁后来接任孔繁森书记职务,因为在阿里地区工作时间长了,得了高原心脏病,调任自治区建设厅长。几年后他也英年早逝了。

经常有朋友问,你见过孔繁森吗?我就说,没有见过,但也见过。我在西藏时没有刻意去见,但是,我肯定是见过的。活着的孔繁森,因为平凡,大家没有特别留意。当我们学习其事迹时,孔书记已经离开了。我经常想,人活着是要做一点事情的。我为曾经与孔繁森共同进藏而光荣,也常常自觉以孔繁森书记为榜样,努力工作、生活着。(人民论坛后方编采组)

作文九:《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2100字

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