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特点20字_《关于鲁迅的文章去与留》2200字

作文一:《关于鲁迅的文章去与留》2200字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也是我崇敬的作家之一。关于鲁迅的文章去与留,我想,若以这样的题目作为辩论,定然是争议颇多!在这场争的议背后,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于某篇文章应否上教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争下去语文教材根本没法编;那么,真正的问题在什么呢?之所以语文教材篇目变动会引起如此争议,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一辈子绝大多数的经典阅读,几乎仅限于语文教材。我想在不同的时代编著语文课本会有不同的版本,即使在同样的时代,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其实鲁迅作品可选性非常宽泛,可选择余地很大,这样一位伟大作家那么多经典作品,却要一代人两代人一直看那么几篇作品?适当换换口味不会损失他的地位。

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何尝没有这样的争议呢?从感情上说,鲁迅的文章从中学到高中,从《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到《阿q正传》、《药》、《拿来主义》等等,可以说是伴着我们成长!在所有学过的课本里,鲁迅的文章无疑是印象最深刻的,他的精神畜养在文字永恒的塔里,而我们又从他的文字里汲取了营养和精神能量!可以说无人替代!他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高大而隽永!我们从他那辛辣的笔调里,读取了一个灵魂的自由!也可以领悟到一个人用独立的眼神看待世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次理解和抗争!我们保留有很强的怀旧意识和文化心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理智上讲,鲁迅的文章从原有的课本里删去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建国初期到时值今日,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那么,如何让我们永远守着过去的文章不放呢?有诗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鲁迅的文章再好,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本里永远占据位置!对鲁迅文章的调整并不是说鲁迅的地位降低了,并不是要抛弃鲁迅,不是从思想性上否定,我想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光辉思想永远是有价值的。拿掉就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取舍吗?我想,即使鲁迅先生泉下有知,以他的胸怀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我想说,除去我们对于鲁迅文化思想的认知,以及从那文字里得到的感情,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怎样看待呢?据说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说明了什么?不要说孩子惧怕,就是我上学的时候,也是惧怕文言文的。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孩子阅读能力的下降,以及孩子的肤浅吗?这当然不是鲁迅的错,鲁迅的文章依然是经典,但孩子的生活空间不是我们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了!我们当年的生活条件,与现在孩的生活条件无法比拟,小时候吃一块糖果都过年似的,与之比较起来,现在孩子哪天不是过年呢?可事实上是这样吗?精神世界的食粮也是这样,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书本极少,连得到一本小人书都如获至宝,现在到图书馆看看,孩子阅读的书目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如果时光再往后倒流,脚步再往后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之下,主权和尊严遭受外敌的蹂躏,以及内在的军阀混战和厮杀,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的文章亦是那么的富有感染力和凝聚力,不仅读得懂,而且是非常的好懂!我们能让孩子感知到这些吗?不可能了!

所以要重新去考虑什么样的文章,在这么一个新的时代下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从中也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以及民族的精神走向。海子的新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课本,我想这个例子也说明,有舍必然有取,有取也就必须有舍,要把新时代的一些优秀精神元素加入到新课本,必然要为它们腾出空出来。在孩子能接受的课本空间里,就是要逐渐融入社会的新的精神元素,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的。一本语文教材永远不可能囊括所有学生应该去阅读的好作品;另一方面,如果完全依靠入选语文课本的方式来被动阅读经典,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极大悲哀。

我想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我们对他怀有崇敬之心,并不是说在课本里删除就是对他的贬低,或者地位的下降,我个人认为并无损于他的光辉!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教育理解孩子,给与孩子怎样

的好文章汲取知识和养分?新增加的文章是否具有经典的意义?课本选文要有经典品质,首先在人文的内涵上应该是丰富的,对青少年有良性引导。其次应该在修辞和叙事,体现现代汉语内在韵致上有独到之处。同时,还应该是比较个性的,同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只是哪个时代认定为经典的文章,应该是较长时间后仍被认定为经典的文章。

如果,换上的文章的确有时代性和阅读性,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进行尝试吗?难道我们就一定让孩子阅读我们认为经典或者具有不可撼动地位的文学作品吗?即使是这样,孩子也可以选择逃避,或者在课后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我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常常老师在台上讲之乎者也,孩子在下面读武侠小说,为什么就不能尝试把经典的武侠小说作为课本光明正大地讲授呢?而且,我想,并不是武侠小说毁了孩子,反而我看到一些当年读武侠小说的孩子,对文学具有深度的热爱。

把鲁迅的文章部分“撤退”下来,会不会影响学生对与鲁迅的认知?我想不会,如果对鲁迅的文章具有足够的自信,我想孩子会在课余更多的空间里阅读鲁迅,认识鲁迅,一个全面的鲁迅也会呈现在孩子面前,而并非一定在课本有限的空间里。我想对一个学生来说,都有自主选择阅读的课外空间,要培养孩子的读书的兴趣,以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读课外书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如今这样的年代,某篇作品未能入选教材,丝毫不会影响到学生对它的阅读涉猎。

作文二:《关于离婚鲁迅离婚的文章》600字

关于离婚鲁迅离婚的文章

确立我国登记离婚限制性条件之探讨

陈本虚离婚记

离婚的后果:离婚女性的定量分析及思考

离婚容易了,谁保障我不离婚的自由?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

德国法律中关于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及其...

从离婚权的演变透视中世纪欧洲犹太妇...

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

关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对于鲁迅最后一篇现代题材小说《离婚》历来似乎多有误读,例如有一种曾经流行的意见说: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婚后被欺凌、起来反抗夫权压迫又遭到失败的故事,表现了旧中国妇女在婚姻问题和家庭中的无权地位。主人公有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和泼辣性格,但是她对地主官僚存有天真幻想,终于在这些狼狈为奸、专横乡里的反动势力的沉重压力下被迫屈服。

这里说爱姑是“普通农村妇女”,还有不少论著上说她是“劳动妇女”,可是细读原作,不对了。此人并不普通,是否劳动也不得而知。爱姑的父亲庄木三是当地的一位名人,甚而至于是小小的一霸。胖子汪得贵一见到庄木三就说:“我们虽是初会,木叔的名字却是早知道的……这里沿海三六十八村,谁不知道?施家的儿子姘上了寡妇,我们也早知道。去年木叔带了六位儿子去拆平他家的灶,谁说不应该?你老人家是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怕他们甚的!”庄木三的身份由此可见一斑。汪胖子为人圆滑,也许信口开河,他的话固然未便全信,但我们看庄木三父女二人上船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四个人的坐位来了”,庄木三摸起长烟管准备抽烟,马上有人给他打火,处处可见他绝非等闲之辈。“平常沿海的居民对他都有几分惧怕”的这个人物显然并不普通,他的女儿也就不能说是“普通农村妇女”。(剩余2655字)

作文三:《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语段练习题》7300字

七年级(上)语文《风筝》语段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3、“我”极力去讨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沉重”?

5、文章一再渲染“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是针对什么说的?应该怎样理解?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6、文段中列出了         种补过的方案,一种是                     ,一种是                                     。(均用原文回答)

7、弟弟已经不记得当年的事,为什么“我”的心仍然沉重?

8、“惊异”“向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出现这

种结果的原因是:                                                        。

9、 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0.(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_______》里。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

(2)本文通过_______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_______解剖,批判了那些受_______

思想影响,无端压制_______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和_______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_______,表达了对_______的极端憎恶和对_______的向往。

11.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原因是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B.弟弟体弱多病非常喜欢风筝,看放风筝时欢呼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C.我发现了弟弟的秘密——自己动手做风筝,我即刻给他毁掉了。

D.我中年时看到了一本儿童教育书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十分懊恼,终于向弟弟道歉,求得了弟弟的宽恕。

认真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最后一自然段(文段见课本),完成6~9题。

12.填空。

文章开头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_______描写,结尾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

实_______,开头结尾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打成一片春的温和。”写了什么内容,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如何理解“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及“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15.文章开头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结尾说“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完全忘却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2、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痛心情。

4、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5、首先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写,二月的北京,确实是严冬;同时,也有对社会环境的感受,喻指自己所处现实的社会环境黑暗冷酷。作者一方面渲染残冬的寒威,一方面追忆故乡美好的春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6、两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

可是毫不怪你啊。”

7、因为“我”的心债未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无法逃避自己内心的谴责。

8、完全忘却     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

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受到惩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9、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却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三:

10.(1)周树人   思想   革命   文学   杂文   小说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野草》 (2)风筝   自我   封建   子弟   寒威   冷气   悲哀   春日温和

11.D

12.春天的   冬天   相互照应

13.写了故乡二月风筝时节抬头所见各样风筝及地上杨柳的发芽,山桃的吐蕾,构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温和的热烈向往。

14.这些语句是作者用严冬比拟现实的,反映了现实的冷酷和无比的黑暗。

15.看到风筝想到了自己对弟弟的风筝梦的虐杀,戗害了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这正是封建意识造成的,这种封建意识也正是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病根的顽固使自己有无可把握的悲哀,要想消除悲哀就要改革社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一、阅读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释词:

方正:

宿儒:

2.文中提到的孔子,你知道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吗?

3.“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对此理解不当的选项是(    )

A、鹿是匾下面的装饰画。

B、先生要学生对匾行礼,学生以为对匾和鹿行礼。——表现孩子的天真和无知。 C、鹿是灵物,是神灵的象征,先生让学生对匾和鹿行礼。

D、天真无邪的孩子把对书屋行礼理解为对鹿行礼,——增加一点幽默感。

4.第二段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先生。首先写他的_________,继而写他的_______,最后写他的____________,并用“我”的恭敬来烘托。

5.“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从先生角度看,表现了先生的_____________,从教育角度看,反映了旧教育__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写了“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从这些描写上看,可以看出“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怎样?

8.最能体现“我”对先生态度的一个词是  。

9.选文最后一段是从学生的眼光来展开议论的,从这段议论可以看出作者比较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作简单说明。

二、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   )的黄蜂(   )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   )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   );还有(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   ),便会拍的一声,从(    )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   ),还可以摘到(  ),象小(    )珠(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先用了两个“不必说”,然后有“单是”的内容。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一下。

11、这段景物描写,都采用了哪些种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12、这段文字描写“泥墙根一带”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13上面这段文字,作者共写了______种景物和______种有趣的活动。

14描写景物时,作者紧紧地抓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从______角度进行观察,写出了景、物的颜色、形状,如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给以描写,写出动物发出的声音,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传达感受,写出植物的味道,如________。由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描述,所以不仅写得具体、细致,而且色彩缤纷,趣味盎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5 用了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其作用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 )

A.侧重写“不必说”句的内容。

B.侧重写“也不必说”句的内容。

C.侧重写“单是„„,就有„„”句的内容。

D.全句的内容都侧重写。 16.a、全段文字写了百草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了少年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与情趣。

b、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简答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6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7 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8 这段方案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

19 这段方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 对这段方案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1、 “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

22、作者说:“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乐园”的呢?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3、在全文中,这段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中的“们”是表示人的复数,这里用在动植物上,有什么含义?

2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比照的意味,对文章描述的内容,有以下三种理解,比较恰当的理解是(   )

A、因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成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很有趣,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B、作者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漠视、束缚和残害。

C、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五、课内语段阅读: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26、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

27、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8、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29、“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31、这段写了三件事:

32、这段的中心:

参考答案

一:

1.略2.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意近即可)

3.C 4.行为;外貌;声望

5.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为人极严厉;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对孩子志趣的束缚。

6.只寥寥数笔,却使读者如同目睹一般,可见作者对三味书屋十分熟悉和有感情。

7.恭敬

8.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教育含蓄的批判。

9.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肥胖 伏 轻捷 直窜 短短无限 低唱 弹琴 蜈蚣 斑蝥 脊梁 后窍 缠络 拥肿 刺 覆盆子 珊瑚 攒

二:

10、前两个“不必说”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儿童对乐园优美而有趣的心理。

11、这段景物描写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式。比喻如写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百草园在孩子眼里的乐园的乐趣。

12、油蛉、蟋蟀 蜈蚣 斑蝥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形态 声音 色味 动作

13、14   4

14、视角 紫红 高大;听觉 低吟 弹琴;味觉 酸甜。

15、C

16、a.无限乐趣;天真活泼,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b、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

17、少年鲁迅热爱百草园                  过渡

18、排比、拟人

19、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

20、C

四、(1)、21、 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

22、从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百草园捕鸟的乐趣三方面来写乐园。 (2)、23、过渡段 童年时告别百草园的依恋。

24、“们”用在动植物上表现了“我”对它们的喜爱,这些动植物是“我”童年时的伙伴。

25、C

26、略

27、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28、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29、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31、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32、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也有无限的乐趣。

作文四:《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以及鲁迅的名言》500字

初中语文中鲁迅的文章

1、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风筝》散文诗集《野草》;

2、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3、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5、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名言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作文五:《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过的鲁迅的文章_以及鲁迅的名言》600字

初中语文中鲁迅的文章

1、七(上):《风筝》散文诗集《野草》;

2、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3、八(上):《阿长和》,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八(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雪》散文诗集《野草》;

5、九(上):《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年版)《 且介亭杂文》

6、九(下):《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名言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作文六:《鲁迅文章的特点》7000字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

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

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 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意在粉饰升平;另一方面则是干旱成灾,乡民争汲井水,有人竟遭殴毙。鲁迅抓住了这两种现象,对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死,渴死的。”这就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有力地撕下了统治者粉饰升平的幕布。在前节提到的《新秋杂识(二)》里,鲁迅也抓住了当时社会不救活人救鬼魂,不救国土救月亮的怪现象,深刻地揭露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国民党反动派不准人民抗日救国。由于作者所抓取的是尖锐对立的现象,在表现方法上又特别强调它的对立面,这就赋予它以十分鲜明、强烈的逻辑力量,使读者感到由衷的信服。 揭露事物矛盾,是逻辑思维的重要任务,也是有关杂文说

服力的关键问题。鲁迅在这方面的劳动是十分辛勤的,他揭露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莫不随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对于一些隐秘而复杂的矛盾,他有时并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经过细致的思考、分析、描述来达到结论;有时则用层层深入地解剖事物真象的方法,让读者从论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会到一个结论,而自己并不在字面上明白写出。如《论秦理斋夫人事》一文,论述自杀者为什么自杀,就是后一种情况的例子。 鲁迅前期的杂文,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当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毛泽东同志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①这是鲁迅后期杂文精髓之所在。比如,关于旧形式的采用,这是一个曾经多次讨论过的问题,但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鲁迅是主张采用,主张推陈出新的。他说:“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这“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②这反对了两种片面性,即全盘否定和全盘照搬,而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从新旧形式的对立统一中,来科学地阐明问题。上面举过的“此生或彼生”等例子,同样是辩证法的胜利,它有力地反驳了片面性的观点。 鲁迅的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他用那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去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画家。毛泽东同志在赞扬鲁迅杂文的战斗性的同时,也精确地指出它的形象性的特点。尽管他写的是一时一地的事情,画的是一人

一物的面貌,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由于他“砭锢弊常取类型”,他所描绘的形象,不仅生动、鲜明,而且概括性强。这是鲁迅杂文的另一特色。 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杂文的形象创造不是通过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它“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它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比喻、故事,也可以根据对象特点直接描绘。鲁迅在这方面的笔力,就像名画师的速写,寥寥几笔,然而逼真,传神。他抓住对象特点描绘出来的形象,经常给予读者以永不磨灭的印象。例如他根据帮闲文人的行径,维妙维肖地勾画了二丑的嘴脸。这是一种扮演公子的拳师或清客的角色。“他有点上等人模样,……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①鲁迅还深刻地指出,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这是一种勾魂摄魄的艺术,不仅鲜明、深刻,而且具有典型的意义。《爬和撞》描绘了这样的形象:人们在拚命地往上爬,然而爬的人多,拥挤不堪,于是就“撞”--投机冒险。撞好了,自己就发财显贵。撞不好,至多不过摔在地上,仍旧可以爬。这样,爬了来撞,撞不好再爬。鲁迅就是这样以活灵活现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概括了某些人的全部人生哲学和经历。他描绘“西崽相”,是“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刻画生在阶级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是“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都是形象逼真,语言凝炼而幽默。 鲁迅还经常运

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由于不是虚假的杜撰,而是从真实的生活感受出发,故事里渗透着个人深切的体验,所以莫不栩栩如生,发人深思。《立论》②里描写一个人家生了男孩,满月时请客,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做官的,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故事内容很简单,似乎是个笑话,它是这么生动、有趣,但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既不谎人,也不遭打”,该说些什么呢?这正是一个战斗的现实主义作家的隐痛,因为在自欺欺人的旧社会里,确实是难于说真话的。 运用譬喻等手法,造成鲜明的形象,用形象来说明问题,这是杂文的评论性所决定的。鲁迅的杂文有许多这类成功的范例。如对保存“国粹”的批判,他先解释“国粹”,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但这未必就是好。接着就说:“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①有拟之于虫兽的,如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②这个形象,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已经走入生活,成为人们喜欢采用的普通名词。此外如把脱离社会培养的天才,比作离开泥土的一碟子绿豆芽,把封建社会比作僵尸等,都是富有表现力的确切的譬喻。 这种形象化手法,被用来表现复杂而深刻的思想,特别能够显示它的强大生命力,显示鲁迅的艺术创造性。在《朋友》里,作者为我们讲述这

样两件事:小朋友最喜欢看变戏法,待到自己学会时,便索然无味;类似的情况是看电影,等到明白了影片的制造法,知道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从此便不以电影为神奇,处处留心它的破绽,自己感到无聊,反而后悔去看说明隐秘的书。这是十分平常、简单的事,作者让你思索它的含义,接着便把你引导去面向当时的一个生活真理:“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要用概念推理的办法来写,那真不知要说多少话,恐怕也难于说清楚,现在从生活出发,只写了那么两件事,互相印证说明,读者便完全给说服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灯下漫笔》。作者从钞票贬值折价换成现银,反而沾沾自喜的心情,一下子联想到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从而反映了有关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一个大主题。这种表现方法平易近人,它使一个抽象深奥的思想,十分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 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他的无论那一个形象,总是十分切合事物的真象,一丝也不走样。贴切是形象化的生命,不贴切就失去了形象存在的价值。而且他又善于就近取譬,使读者感到亲切。如所周知,一切形象譬喻,都必须以浅近的、读者熟知的事物来喻深远的、读者不易了解的东西。但是浅近而熟知的事物,如果处理不好,则容易成为陈词滥调,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这就必须从新颖的角度去运用它,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意境,使形象别具新意,不落俗套。这才能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平易而又新鲜,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形

象的力量,是诉之于情,从而喻之于理。所以有人认为:形象是感情的发酵素。鲁迅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总是含蓄于字里行间,借形象而扣打人们的心灵。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一部分抒情散文里,而且也表现在他的许多偏重于叙述和评论的篇章中。总之,与形象而俱在,鲁迅的杂文表现了浓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

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鲁迅表达感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限于形象和譬喻。他善于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以宣泄一种不可抑止的感情。《记念刘和珍君》描述刘和珍等牺牲的事实之后,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排比复沓的句式,有力地倾吐了作者的翻江倒海的激情,强烈地激起了读者对于反动派的仇恨。在《友邦惊诧论》等政治评论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揭露反动派,表达鲜明的阶级感情。 鲁迅杂文的抒情,有时并不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他只是按照事物的真象加以白描,在朴素无华的文辞中,寄托着一种真切的感情。如关于柔石的一段描写:“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①在这里,作者由衷的敬仰和怀念的感情,不是跟柔石的纯洁、善良、勤劳的品质同时写出,一样地感动着我们么? 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它所写的事

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讽刺作者的本领,就是偏要提出这种“谁都不以为奇”的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②。比如,上面所举的爬和撞的形象,《立论》中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都具有明显的讽刺性,包含着作者的善意和热情,让读者在不禁发笑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对于敌人,鲁迅也经常燃起讽刺的愤火,但为的是要把他们烧毁。比如《“有名无实”的反驳》,从报上引述一位国民党排长的话,同现实生活相对照,进行无情的鞭挞,几乎通篇全用反语写成,造成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鲁迅说: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①。好用反语,是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的一大特点。在与论敌笔战中,尤其是这样。 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所周知,“曲笔”原是旧中国反动政治迫害的产物,鲁迅在《花边文学》的《序言》里,曾经这样说过:“那时可真厉害,这么说不可以,那么说又不成功……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和读者相见的,那么,非奴隶文章是什么呢?”知道这个情况,我们就了解鲁迅的一部分杂文,所以采用“曲笔”,原是迫不得已的。有人把“曲笔”当作鲁迅笔法,好像鲁迅一贯喜欢用这种方法写作似的,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只要有可能,鲁迅总是竭力把文章写得明白晓畅的。“曲笔”既是政治迫害的产物,那么它就不是一种有成规可循的艺术手法,它需要适应不同的题材,对付不同的政治环境,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有全篇用隐喻的,如《现代史》。内容写变戏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观众榨钱,今日

这班人走了,明日那班人又来。全文没有一句话涉及当时的政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现代史。有全篇用反语的,还有说故事,引古喻今等多种方法。对于这类杂文,我们主要认识它的战斗作用和意义,而不必去学习它的隐晦曲折的形式,因为今天已经根本不同于鲁迅所处的时代。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这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有助于他在艺术上的发现以外,还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他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真构思和锤炼,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笔”。他曾这样说:“人家说这些短文就值得如许花边,殊不知我这些文章虽然很短,是绞了许多脑汁,把它锻炼成极精锐的一击,又看过了许多书,这些购置参考书的物力,和自己的精力加起来,是并不随便的。”①这种艰苦劳动、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让我们认真地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表现力,更好地发挥杂文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吧。

作文七:《鲁迅文章的特点》800字

一、本特点:

基1选、独特材鲁迅对古

文学中典只选取“勇策士将侠盗,赃害,怪妖神,才子仙佳人后来,有妓女嫖客则,赖无奴之才”流模式做的了出改,以革为人生”的“蒙主启式义的作目创的开创了“,表现民与农识分知”子两现代文大学主要题材的他。取材“多采的自态病会的不社的人们中幸。

、视2独角特在观察和

表现己自主人公时,他的着自己有独的视特角,始即关注终着“病社会态”里识知分和农子民的神精病苦“。”此,在因故《》乡中,最震人心动的是闰不土来后贫苦的而是,他一“老爷声所显”的示灵的麻木。心对识知分题子的材开掘又,眼于着们他的神创精和危伤,如机《在楼上》酒辣的老眼光看了辛到革亥中命独战数多英雄摆脱不的了独的命运孤,强在大封建传的压统力下回又原到点,在颓唐消耗中着己的生命自。

、3探主索体渗入说的小式形

在《酒楼上和》《独孤者中,小说的》叙者述“我”与小说人是“自物”我的个两不侧面同内心矛或的盾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篇全便具了有我自魂的灵话对与相互驳的性质难

。、追求4达表含的、节制、蓄及简约以凝练、语言的格风

。曾他“我说力行文的避叨,唠要只求能意思将给传别人了就,肯什宁陪衬么没也。有对”此他在绍介小说写经验时也“要极说俭的画省出个一人的点特最,好是画他的睛。眼“”中国旧上,没戏有景,背年新给卖孩子看的纸花,只有上主的几个要(人但现的在纸花多有背景却),了深信对我我的目的于这,方是适法宜的”,这说也明迅在鲁描写物时着重人人物的精神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风农重民艺术趣的。味

5、显示重浓的民特色。族鲁

研究迅农民喜了欢的旧和戏画年艺的特点术,运用在并自己的术创作中,不如艺:社戏》

《二鲁迅简、介:鲁迅

(881年192月日5-196年30月19日)1,原名周樟,后寿改名树周,字豫山人后,豫改,“才鲁”是迅他119年发表《狂人8日》记时所的笔用名也,他影响最是为广的泛笔名,江绍兴人。著浙名文的学、家想家思、主战民,五四新士化文运动的要重参与,者国中现文代学奠基的。人泽毛曾评价:“鲁迅东方的,向是中就华族新民文的方向化。

作文八:《杂论鲁迅的文章》2000字

2005-7-30 字数:2059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一) 小说家与判断力:高手的败笔   周作人和鲁迅的文章都读过几篇,两人的共同点是深有国学渊源。从小说来看,鲁迅远比周作人更令我心折。鲁迅的小说通常立意深刻,布局严谨而笔墨凝练。两年前因为跟同事办读书会,将《阿Q正传》又读了一遍,感觉是他老的水平远远超过同代的任何人。就是在今天,中国作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之后,仍然没有能写出跟正传比肩作品的。我认为它的成功不在常说的刻划了“国民性”,而在成功地刻划了一种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这篇小说不仅有思想力度,而且在写作技巧上相当成熟。我认为鲁迅以后的小说也没有超过这篇的。  相比之下,我读过的周作人的小说?则多无足观。不在语言或情节,而在立意过于平庸。  周作人大约是玩学问的,他的文章多考证,少激情,老兄似乎应该去读一下周作人早期的作品。功力见于平淡之中。而鲁迅是神情生动的人物,他把激情和国学功力结合起来,造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几年前六·四发生后,和几位朋友杯酒相聚,一时兴起,把那篇“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翻出来,读一句,叹一句,这样的文字,揭示统治者残忍的一面,过去,现在,将来,大约是永远不须改动的。  学鲁迅的作家不在少数,不是没有他的国学,就是没有他的激情,最主要的是没有他思维的力度。我看过几篇胡风和聂绀弩,跟鲁迅多少有点形似,可以明白地看出在学,但是相去何以道里计。李白、苏东坡、鲁迅这样的才致,大约是永远学不来的。至于周家兄弟在历史上的高下,各人喜好不同,我得投鲁迅一票。  鲁迅的自信力很强,我唯一读到他落败的文字是《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那篇文章中他的对手是梁实秋,梁说他译的苏联文学是“硬译”,确实很客观。我也曾读过鲁迅译的那篇小说,水平之低可说是惨不忍睹。梁讥笑说读那翻译,必须跟看地图似的,用手指加以指点,大概算是很厚道的了。鲁则大怒,说真正会看地图的人,并不须用手指点的。话说到此,胜负已分。我推想若不是鲁迅那时身体不好,梁是占不了这个上风去的。  一作品如一华厦,翻译了或者从洋房变成中式瓦房,但总是一房子。如果成了一片残砖断瓦,则不免凄凉之慨。鲁迅先生译的苏联革命文学,读之便有此意。以先生文笔,本应多写几篇传世的杂文,我不解先生何苦为他人作嫁,去弄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翻译。  我说鲁迅先生如果身体好,梁占不了便宜去。并不是说先生在理,只是觉得先生那篇文章精神有不足的样子,仿佛生了病。假如没病,则或推枰认负,或继续收官,至少不会输了风度。先生是场面上的人,这种初段的判断力不是没有,不过因病而临场发挥不好罢了。  我这可是个人感觉,有很多人也认为鲁迅的那篇是上乘佳作的。  (二) 生物能与征服力:巧妙的文化  把鲁迅放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中看。  我这么想,鲁迅是不是思想家没关系,体系和主张是不是周延,或者矛盾不矛盾也不要紧,他的《狂人日记》从文字上看甚至歇斯底里,但是这些接触了国外思想的人,似乎都有点狂劲,都愿意指点一下:外国如何如何,咱们也得这么练!这里头偏激幼稚都是免不了的。但他的思想走向很明确:世界弱肉强食,我们得走进化之路。在许多的时髦青年的呐喊声中,不免有嗓音特嘹亮的几位,以高亢的调子领导新潮流,鲁迅便是其中一位思想上的吾尔开希。要干扰稳定的系统,这样的分子是十分必要的。写得非常有趣,而且中肯。但这一类比却相差未免悬殊。  东西文化交手一个回合,西方在中国找到了最合适的代理人毛泽东。表面上看,此役以西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质量使得它几乎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实质上,毛泽东还是典型的皇帝。这一回合干到现在仍不知鹿死谁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文化交锋可以导致进步。比如鲁迅,在为西人打前锋的同时,又写出许多具有纯粹中国文化价值的东西,同时丰富和巩固了中国文化。这也体现中国文化的魔术般的包容力,不能被形式逻辑所解释的。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西方文化富于侵略性,是阳性的文化。中国文化富于包容性,是阴性的文化。  中国文化有一种生物能,使它表现出巧妙的行为。  小平、恩来、中正、泽东,当年都是鲁迅一样的偏激分子,跟吾尔、柴玲他们差不多的。他们老了,走向反面,从革命党变成西太后,他们实际上都是强大而有魔力的中国文化的祭品。做为东方的叛逆,他们来自西方的阵营,却被东方巧妙地化解而收为己用。这个结果令西方瞠目结舌。也应当令我们深思一回吧。  做为题外话,再提汉奸问题。帮助外人征服国人叫汉奸,帮助外来思想征服中国思想的人又叫个甚么呢?比如毛泽东,老说要破四旧,用德人和俄人的思想来侵略咱们的思想,许多人却说他是民族英雄。也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么鲁迅、毛泽东这些窃火窃思想的自然得王了。这是一种无可再巧妙的策略或是带有机性的做法:想想吧:你征服了我,我却使你成为我的一部分!上帝不造自己举不动的石头,你总不能自己再灭自己吧?毛泽东试过这么做,以惨败而告终了。  中国文化啊,多么包容,多么奇妙,多么有力量的逻辑啊。

作文九:《怀念鲁迅的文章》900字

二、非常喜欢鲁迅,他的作品有: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

午节》 《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

三、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他的文章:《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坟》《孔乙己》《祝福》《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了忘却的纪念》、《踢鬼的故事》等等,都记忆犹新。

作文十:《鲁迅文章的特点》7000字

鲁迅文章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

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

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意在粉饰升平;另一方面则是干旱成灾,乡民争汲井水,有人竟遭殴毙。鲁迅抓住了这两种现象,对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死,渴死的。”这就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有力地撕下了统治者粉饰升平的幕布。在前节提到的《新秋杂识(二)》里,鲁迅也抓住了当时社会不救活人救鬼魂,不救国土救月亮的怪现象,深刻地揭露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国民党反动派不准人民抗日救国。由于作者所抓取的是尖锐对立的现象,在表现方法上又特别强调它的对立面,这就赋予它以十分鲜明、强烈的逻辑力量,使读者感到由衷的信服。

揭露事物矛盾,是逻辑思维的重要任务,也是有关杂文说服力的关键问题。鲁迅在这方面的劳动是十分辛勤的,他揭露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莫不随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对于一些隐秘而复杂的矛盾,他有时并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经过细致的思考、分析、描述来达到结论;有时则用层层深入地解剖事物真象的方法,让读者从论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会到一个结论,而自己并不在字面上明白写出。如《论秦理斋夫人事》一文,论述自杀者为什么自杀,就是后一种情况的例子。

鲁迅前期的杂文,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当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毛泽东同志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①这是鲁迅后期杂文精髓之所在。比如,关于旧形式的采用,这是一个曾经多次讨论过的问题,但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鲁迅是主张采用,主张推陈出新的。他说:“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这“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②这反对了两种片面性,即全盘否定和全盘照搬,而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从新旧形式的对立统一中,来科学地阐明问题。上面举过的“此生或彼生”等例子,同样是辩证法的胜利,它有力地反驳了片面性的观点。

鲁迅的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他用那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去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

画家。毛泽东同志在赞扬鲁迅杂文的战斗性的同时,也精确地指出它的形象性的特点。尽管他写的是一时一地的事情,画的是一人一物的面貌,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由于他“砭锢弊常取类型”,他所描绘的形象,不仅生动、鲜明,而且概括性强。这是鲁迅杂文的另一特色。

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杂文的形象创造不是通过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它“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它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比喻、故事,也可以根据对象特点直接描绘。鲁迅在这方面的笔力,就像名画师的速写,寥寥几笔,然而逼真,传神。他抓住对象特点描绘出来的形象,经常给予读者以永不磨灭的印象。例如他根据帮闲文人的行径,维妙维肖地勾画了二丑的嘴脸。这是一种扮演公子的拳师或清客的角色。“他有点上等人模样,……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①鲁迅还深刻地指出,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这是一种勾魂摄魄的艺术,不仅鲜明、深刻,而且具有典型的意义。《爬和撞》描绘了这样的形象:人们在拚命地往上爬,然而爬的人多,拥挤不堪,于是就“撞”——投机冒险。撞好了,自己就发财显贵。撞不好,至多不过摔在地上,仍旧可以爬。这样,爬了来撞,撞不好再爬。鲁迅就是这样以活灵活现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概括了某些人的全部人生哲学和经历。他描绘“西崽相”,是“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刻画生在阶级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是“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都是形象逼真,语言凝炼而幽默。

鲁迅还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由于不是虚假的杜撰,而是从真实的生活感受出发,故事里渗透着个人深切的体验,所以莫不栩栩如生,发人深思。《立论》②里描写一个人家生了男孩,满月时请客,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做官的,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故事内容很简单,似乎是个笑话,它是这么生动、有趣,但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既不谎人,也不遭打”,该说些什么呢?这正是一个战斗的现实主义作家的隐痛,因为在自欺欺人的旧社会里,确实是难于说真话的。

运用譬喻等手法,造成鲜明的形象,用形象来说明问题,这是杂文的评论性所决定的。鲁迅的杂文有许多这类成功的范例。如对保存“国粹”的批判,他先解释“国粹”,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但这未必就是好。接着就说:“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①有拟之于虫兽的,如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②这个形象,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已经走入生活,成为人们喜欢采用的普通名词。此外如把脱离社会培养的天才,比作离开泥土的一碟子绿豆芽,把封建社会比作僵尸等,都是富有表现力的确切的譬喻。

这种形象化手法,被用来表现复杂而深刻的思想,特别能够显示它的强大生命力,显示鲁迅的艺术创造性。在《朋友》里,作者为我们讲述这样两件事:小朋友最喜欢看变戏法,待到自己学会时,便索然无味;类似的情况是看电影,等到明白了影片的制造法,知道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从此便不以电影为神奇,处处留心它的破绽,自己感到无聊,反而后悔去看说明隐秘的书。这是十分平常、简单的事,作者让你思索它的含义,接着便把你引导去面向当时的一个生活真理:“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要用概念推理的办法来写,那真不知要说多少话,恐怕也难于说清楚,现在从生活出发,只写了那么两件事,互相印证说明,读者便完全给说服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灯下漫笔》。作者从钞票贬值折价换成现银,反而沾沾自喜的心情,一下子联想到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从而反映了有关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一个大主题。这种表现方法平易近人,它使一个抽象深奥的思想,十分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

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他的无论那一个形象,总是十分切合事物的真象,一丝也不走样。贴切是形象化的生命,不贴切就失去了形象存在的价值。而且他又善于就近取譬,使读者感到亲切。如所周知,一切形象譬喻,都必须以浅近的、读者熟知的事物来喻深远的、读者不易了解的东西。但是浅近而熟知的事物,如果处理不好,则容易成为陈词滥调,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这就必须从新颖的角度去运用它,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意境,使形象别具新意,不落俗套。这才能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平易而又新鲜,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形象的力量,是诉之于情,从而喻之于理。所以有人认为:形象是感情的发酵素。鲁迅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总是含蓄于字里行间,借形象而扣打人们的心灵。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一部分抒情散文里,而且也表现在他的许多偏重于叙述和评论的篇章中。总之,与形象而俱在,鲁迅的杂文表现了浓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

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鲁迅表达感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限于形象和譬喻。他善于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以宣泄一种不可抑止的感情。《记念刘和珍君》描述刘和珍等牺牲的事实之后,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排比复沓的句式,有力地倾吐了作者的翻江倒海的激情,强烈地激起了读者对于反动派的仇恨。在《友邦惊诧论》等政治评论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揭露反动派,表达鲜明的阶级感情。

鲁迅杂文的抒情,有时并不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他只是按照事物的真象加以白描,在朴素无华的文辞中,寄托着一种真切的感情。如关于柔石的一段描写:“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①在这里,作者由衷的敬仰和怀念的感情,不是跟柔石的纯洁、善良、勤劳的品质同时写出,一样地感动着我们么?

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讽刺作者的本领,就是偏要提出这种“谁都不以为奇”的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②。比如,上面所举的爬和撞的形象,《立论》中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都具有明显的讽刺性,包含着作者的善意和热情,让读者在不禁发笑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对于敌人,鲁迅也经常燃起讽刺的愤火,但为的是要把他们烧毁。比如《“有名无实”的反驳》,从报上引述一位国民党排长的话,同现实生活相对照,进行无情的鞭挞,几乎通篇全用反语写成,造成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鲁迅说: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①。好用反语,是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的一大特点。在与论敌笔战中,尤其是这样。

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所周知,“曲笔”原是旧中国反动政治迫害的产物,鲁迅在《花边文学》的《序言》里,曾经这样说过:“那时可真厉害,这么说不可以,那么说又不成功……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和读者相见的,那么,非奴隶文章是什么呢?”知道这个情况,我们就了解鲁迅的一部分杂文,所以采用“曲笔”,原是迫不得已的。有人把“曲笔”当作鲁迅笔法,好像鲁迅一贯喜欢用这种方

法写作似的,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只要有可能,鲁迅总是竭力把文章写得明白晓畅的。“曲笔”既是政治迫害的产物,那么它就不是一种有成规可循的艺术手法,它需要适应不同的题材,对付不同的政治环境,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有全篇用隐喻的,如《现代史》。内容写变戏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观众榨钱,今日这班人走了,明日那班人又来。全文没有一句话涉及当时的政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现代史。有全篇用反语的,还有说故事,引古喻今等多种方法。对于这类杂文,我们主要认识它的战斗作用和意义,而不必去学习它的隐晦曲折的形式,因为今天已经根本不同于鲁迅所处的时代。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这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有助于他在艺术上的发现以外,还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他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真构思和锤炼,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笔”。他曾这样说:“人家说这些短文就值得如许花边,殊不知我这些文章虽然很短,是绞了许多脑汁,把它锻炼成极精锐的一击,又看过了许多书,这些购置参考书的物力,和自己的精力加起来,是并不随便的。”①这种艰苦劳动、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让我们认真地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表现力,更好地发挥杂文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