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颗大树700字 [《一颗受伤的大树》500字]

作文一:《一颗受伤的大树》500字

一颗受伤的大树!!!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

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份,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

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中出现。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甚深的因缘。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

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因为他们是帮助你成长的菩萨化身。

在人生的修行中,让我们接纳一切因缘,无论是顺缘,还是逆缘,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让我们随缘、惜缘、了缘,历境炼心,自在而行。

作文二:《一颗受伤的树》500字

一颗受伤的树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

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份,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中出现。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甚深的因缘。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

在人生的修行中,让我们接纳一切因缘,无论是顺缘,还是逆缘,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让我们随缘、惜缘、了缘,历境炼心,自在而行。

与其去抱怨生命中的挫折困难,不如去感恩,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出现!同意点赞!

作文三:《一颗受伤的树》500字

一颗受伤的树(深度好文)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份,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

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

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中出现。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甚深的因缘。

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

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

在人生的修行中,让我们接纳一切因缘,无论是顺缘,还是逆缘,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让我们随缘、惜缘、了缘,历境炼心,自在而行。

作文四:《一颗受伤的树》500字

一颗受伤的树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

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中出现。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   在人生的修行中,让我们接纳一切,历境炼心,自在而行。

作文五:《受伤的人读后感》3200字

《受伤的人》

本文作者王学富,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安多弗·牛顿学院心理学与辅导专业硕士,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专家、所长。

十多年来,王学富一直沉潜于心理咨询专业实践,在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青年人自我成长与实现有独特的辅导能力。他为“直面疗法”创导者,曾在美国富勒心理学院做访问学者,并与美国洛基大学合作研究存在主义心理学,为洛基大学存在—人本心理学国际学者,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修读存在主义心理学博士学位,被国内心理咨询业界誉为“中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第一人”。

直面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同时也被国际上同行业专家所承认和认可的一种国内独创的心理治疗方法,其内涵相当丰富。

很多心理学书中称呼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人为“来访者”或者“病人”,但是,本书作者认为心理有问题前来咨询的人都是健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受伤了,这个伤害有轻重之分,但不可以就片面的认为他们都是不健康的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情况轻易的下结论,例如:抑郁症、神经症之类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被冠上了一种“头衔”就很难不被另眼相看了,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专家更懂得尊重人性,更懂得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心理受伤的人。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很适合正在从事或者打算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看,很多人也许现在还抱有这样的想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和神经病挂上钩的,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其实,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只是问题的大小不同而已,当你心理的那个问题扰乱你正常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去心理咨询室咨询一下了,去心理咨询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

很多人心理的问题隐藏的很深,以至于自己平时都没有察觉,但是它又影响了自己的正常胜过或者说是思维。比如说,阿平18岁地女儿自杀身亡。接到噩耗,阿平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他就被悲伤、愤怒、羞耻、自责的情绪淹没了。他匆匆赶到学校,快速处理了此事,又匆匆赶回家,草草安葬了女儿。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没有丧葬的仪式,没有通知任何亲友,甚至,阿平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阿平就赶回自己的公司,重新投身到生意中去。为了忘却,阿平拼命工作。一度,他以为自己已经忘掉了。但过了一段时间,阿平身上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他时而会对自己温柔体贴的妻子发火,时而会在办公室当着员工的面摔东西。事后,他又为了自己的这些行为后悔和自责。这样的事多了,妻子和他说话越来越少了,尽量避免触碰到他,公司的员工也开始回避他,暗中有点人心惶惶。他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切,阿平看在眼里,但让他焦虑的并不是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是,他发现自己面对这种情况,竟然不想做任何努力去改变点什么,挽回点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对此,阿平自己感到莫名奇妙。

对此,作者是这样分析的:在女儿死后,阿平一度陷入激烈的冲突:一方面,他不顾一切地投身于工作,不给自己片刻去想女儿的死;但另一方面,他越是把时间和精力投诸生意,良心的折磨越发激烈。

如果用语言描述这种体验,阿平内心的声音是这样的:女儿死了,阿平依然活着,公司依然活着。他办公司做生意,并没有给女儿带来他曾经想当然的那种幸福,反而剥夺了一个父亲本来可以给女儿的爱。后来,阿平的公司开始出现问题,但阿平却听从了他潜意识的声音,任凭问题堆积,也不想去处理了。这种行为似乎在说:女儿已经死掉了,公司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女儿不能“从死中复活”,何必让公司“起死回生”?因此,阿平让公司垮掉,

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损失,但从潜意识层面看,这却可以缓解阿平内心剧烈的内疚感。所以,阿平对公司不管不顾,其实源自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表现为他试图通过一种转移或投射的方式,让自己远离可怕事件给他造成的心理冲击。

因此,对于阿平来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以如此,一个挫折可以激发一场冲突,一场危机里同时含有危险和机会,我们可以做出选择。人生充满得与失,我们正是通过对得与失做出好的回应来创造着生活的意义。生活本身是一个意义采撷的过程,生活事件有“好”有“坏”,并非只有“好”才让人生有意义,“坏”里同样含有意义,甚至含有更深的意义,这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深度采撷。

如果说精神疾病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避讳的话题,也只能说它真的离我们太近,这并不是说精神病就是心理有问题,但心理疾病真的离我们很近。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更确切的说它具有遗传性。举个例子来说,离婚,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简直是令人费解的事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婚,对大众来说,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了这样的说法,原来的婚姻让人想到天长地久,现在的婚姻让人想到能撑多久。不能不说婚姻真的正变成实质性的坟墓。离婚,如果,一个人身边离婚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她)他对自己婚姻的看法,当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离婚就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因为他们周围的朋友离婚的照样可以生活的很好,甚至更潇洒,平时也许还会像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特别是,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离婚的,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而且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对自己爱情的看法。平时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的说法:我是因为我孩子,所以,才勉强和他(她)生活在一起的,等到孩子长大了,我们就离婚,现在离开,怕给孩子造成伤害。其实,这样的想法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孩子在无形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我爸爸妈妈是因为我,所以才勉强维持着这个家的,我成了他们追求自己幸福的包袱。像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很常见,勉强维持的家庭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平时夫妻像陌生人一样的相处,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比如说,有些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家庭就应该像这样的。然后影响他们长大之后与人相处的方式,还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后对婚姻的看法。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宠溺孩子,在中国是很常见的现象,危害大家都清楚,但是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应该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举个例子说:很多在社会上适应不良的青年,在遇到挫折或接受挑战的时候都选择逃避,逃回到他们的避风港“母腹”,形成所谓的共生体,共生体从生物的角度来看,生命源于在母体内孕育成胎,这时胎儿跟母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变现为胎儿绝对依赖母体而得以存活。

现在社会也许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焦虑症等越来越常见,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工作压力增大,然后父母就会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如果早期勤奋一点,辛苦一点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生存而辛苦奔波,于是,他们的下一代承受了他们所赐予的所以的早期的奋斗义务,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都过早的结束了他们玩耍的童年,将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甚至学前儿童都不能“幸免”,我听说一个实例:一位母亲怀孕了,为了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于是,从怀孕开始,这位母亲就辛苦的奔波于各种补习班,最后将胎儿累死腹中。现在的中国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攀比的风气日益盛行,父母比完了,孩子还要比,这就在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理埋下了焦虑、抑郁的种子。再加上中国的成绩第一的教育方式,在这些压力的连番轰炸下,无人幸免„„ 很多人都以为,抑郁只不过是长大之后在面对一连串的事件之后所产生的逃避社会的心理症状,其实不然,用直面的心理分析方法看,就会发现,导致这种后果的因素,其实在他们的孩童时期就埋下了种子,只是在他们步入社会以后因为压力、挑战的刺激,这些种子,开始得到营养的灌溉,于是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有些人还坚持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进行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疏导方式,也许这种方式见效了,但也只能是一时奏效,以

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还是会感到焦虑,而且程度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人们并没有发现导致问题的根源,一次次的忽视,最后只会将种子埋得更深。

心理学,对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门神学,之所以神,是因为他很陌生,虽然起源很早,但是人们并没有重视,于是心理学最后变成了舶来品。

直面的分析方法,是起源于中国,发展在中国,它是一门真正适应中国的心理分析方法,所以比起那些拗口的理论,案例不是更能激起我们的兴趣吗?

作文六:《受伤的人读后感》3200字

《受伤的人》

本文作者王学富,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安多弗·牛顿学院心理学与辅导专业硕士,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专家、所长。

十多年来,王学富一直沉潜于心理咨询专业实践,在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青年人自我成长与实现有独特的辅导能力。他为“直面疗法”创导者,曾在美国富勒心理学院做访问学者,并与美国洛基大学合作研究存在主义心理学,为洛基大学存在—人本心理学国际学者,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修读存在主义心理学博士学位,被国内心理咨询业界誉为“中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第一人”。

直面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同时也被国际上同行业专家所承认和认可的一种国内独创的心理治疗方法,其内涵相当丰富。

很多心理学书中称呼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人为“来访者”或者“病人”,但是,本书作者认为心理有问题前来咨询的人都是健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受伤了,这个伤害有轻重之分,但不可以就片面的认为他们都是不健康的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情况轻易的下结论,例如:抑郁症、神经症之类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被冠上了一种“头衔”就很难不被另眼相看了,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专家更懂得尊重人性,更懂得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心理受伤的人。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很适合正在从事或者打算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看,很多人也许现在还抱有这样的想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和神经病挂上钩的,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其实,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只是问题的大小不同而已,当你心理的那个问题扰乱你正常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去心理咨询室咨询一下了,去心理咨询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

很多人心理的问题隐藏的很深,以至于自己平时都没有察觉,但是它又影响了自己的正常胜过或者说是思维。比如说,阿平18岁地女儿自杀身亡。接到噩耗,阿平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他就被悲伤、愤怒、羞耻、自责的情绪淹没了。他匆匆赶到学校,快速处理了此事,又匆匆赶回家,草草安葬了女儿。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没有丧葬的仪式,没有通知任何亲友,甚至,阿平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阿平就赶回自己的公司,重新投身到生意中去。为了忘却,阿平拼命工作。一度,他以为自己已经忘掉了。但过了一段时间,阿平身上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他时而会对自己温柔体贴的妻子发火,时而会在办公室当着员工的面摔东西。事后,他又为了自己的这些行为后悔和自责。这样的事多了,妻子和他说话越来越少了,尽量避免触碰到他,公司的员工也开始回避他,暗中有点人心惶惶。他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切,阿平看在眼里,但让他焦虑的并不是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是,他发现自己面对这种情况,竟然不想做任何努力去改变点什么,挽回点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对此,阿平自己感到莫名奇妙。

对此,作者是这样分析的:在女儿死后,阿平一度陷入激烈的冲突:一方面,他不顾一切地投身于工作,不给自己片刻去想女儿的死;但另一方面,他越是把时间和精力投诸生意,良心的折磨越发激烈。

如果用语言描述这种体验,阿平内心的声音是这样的:女儿死了,阿平依然活着,公司依然活着。他办公司做生意,并没有给女儿带来他曾经想当然的那种幸福,反而剥夺了一个父亲本来可以给女儿的爱。后来,阿平的公司开始出现问题,但阿平却听从了他潜意识的声音,任凭问题堆积,也不想去处理了。这种行为似乎在说:女儿已经死掉了,公司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女儿不能“从死中复活”,何必让公司“起死回生”?因此,阿平让公司垮掉,

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损失,但从潜意识层面看,这却可以缓解阿平内心剧烈的内疚感。所以,阿平对公司不管不顾,其实源自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表现为他试图通过一种转移或投射的方式,让自己远离可怕事件给他造成的心理冲击。

因此,对于阿平来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以如此,一个挫折可以激发一场冲突,一场危机里同时含有危险和机会,我们可以做出选择。人生充满得与失,我们正是通过对得与失做出好的回应来创造着生活的意义。生活本身是一个意义采撷的过程,生活事件有“好”有“坏”,并非只有“好”才让人生有意义,“坏”里同样含有意义,甚至含有更深的意义,这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深度采撷。

如果说精神疾病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避讳的话题,也只能说它真的离我们太近,这并不是说精神病就是心理有问题,但心理疾病真的离我们很近。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更确切的说它具有遗传性。举个例子来说,离婚,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简直是令人费解的事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婚,对大众来说,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了这样的说法,原来的婚姻让人想到天长地久,现在的婚姻让人想到能撑多久。不能不说婚姻真的正变成实质性的坟墓。离婚,如果,一个人身边离婚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她)他对自己婚姻的看法,当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离婚就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因为他们周围的朋友离婚的照样可以生活的很好,甚至更潇洒,平时也许还会像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特别是,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离婚的,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而且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对自己爱情的看法。平时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的说法:我是因为我孩子,所以,才勉强和他(她)生活在一起的,等到孩子长大了,我们就离婚,现在离开,怕给孩子造成伤害。其实,这样的想法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孩子在无形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我爸爸妈妈是因为我,所以才勉强维持着这个家的,我成了他们追求自己幸福的包袱。像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很常见,勉强维持的家庭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平时夫妻像陌生人一样的相处,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比如说,有些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家庭就应该像这样的。然后影响他们长大之后与人相处的方式,还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后对婚姻的看法。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宠溺孩子,在中国是很常见的现象,危害大家都清楚,但是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应该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举个例子说:很多在社会上适应不良的青年,在遇到挫折或接受挑战的时候都选择逃避,逃回到他们的避风港“母腹”,形成所谓的共生体,共生体从生物的角度来看,生命源于在母体内孕育成胎,这时胎儿跟母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变现为胎儿绝对依赖母体而得以存活。

现在社会也许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焦虑症等越来越常见,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工作压力增大,然后父母就会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如果早期勤奋一点,辛苦一点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生存而辛苦奔波,于是,他们的下一代承受了他们所赐予的所以的早期的奋斗义务,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都过早的结束了他们玩耍的童年,将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甚至学前儿童都不能“幸免”,我听说一个实例:一位母亲怀孕了,为了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于是,从怀孕开始,这位母亲就辛苦的奔波于各种补习班,最后将胎儿累死腹中。现在的中国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攀比的风气日益盛行,父母比完了,孩子还要比,这就在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理埋下了焦虑、抑郁的种子。再加上中国的成绩第一的教育方式,在这些压力的连番轰炸下,无人幸免„„ 很多人都以为,抑郁只不过是长大之后在面对一连串的事件之后所产生的逃避社会的心理症状,其实不然,用直面的心理分析方法看,就会发现,导致这种后果的因素,其实在他们的孩童时期就埋下了种子,只是在他们步入社会以后因为压力、挑战的刺激,这些种子,开始得到营养的灌溉,于是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有些人还坚持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进行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疏导方式,也许这种方式见效了,但也只能是一时奏效,以

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还是会感到焦虑,而且程度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人们并没有发现导致问题的根源,一次次的忽视,最后只会将种子埋得更深。

心理学,对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门神学,之所以神,是因为他很陌生,虽然起源很早,但是人们并没有重视,于是心理学最后变成了舶来品。

直面的分析方法,是起源于中国,发展在中国,它是一门真正适应中国的心理分析方法,所以比起那些拗口的理论,案例不是更能激起我们的兴趣吗?

作文七:《【荐读】一颗受伤的树(深度好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