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的用人1》3900字] 诸葛亮用人不当

作文一:《论诸葛亮的用人1》3900字

论诸葛亮的用人     王珊珊 2094051960

在中国人民心中,有一个家喻户晓、极富魅力、光辉四射的历史人物,他就是

三国时代那位羽扇纶巾的军师、丞相诸葛亮。清代才子纪晓岚曾用他响亮的名字

出了一副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几百年来一直无人能对,成为

世间“绝对”。其实,真正成为千古“绝对”,无人媲美的,恰恰是诸葛先生本人         “智多星”的丰采。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之神,在英才

辈出的三国时代,在当时即有“智多星”的称号。高卧隆中时,他还只是一介书生,

即被当时大名士宠德公称为“卧龙”,司马微赞为“识时务的俊杰”。公元207年,

他出山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先与孙、曹逐鹿中原,后与司马懿争雄天下。正是

他的智慧,曾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能走出困境,取荆益两州,三分鼎足,成就帝业。

也正是他的智慧,庸主刘禅能坐稳江山,长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使司马懿“畏

蜀如虎。” 诸葛亮的智慧,首先在深度上表现出多层次性,兼具大智与小智,并

具急智与远谋。智有大智与小智之分。有小智者未必有大智,有大智者也未必有

小智。宋代吕端,颇有智谋,但小处不甚精明,宋太祖谓他“小事糊涂,大事不

糊涂”。智还有急智与远谋之别。这二者也常不可得兼。与诸葛亮同时代的鲁肃,

有大谋远略,但乃一忠厚长者,做事、决策未必敏捷过人。如此看来,诸葛亮确

实是完美的智者。他有大智,有远智,自不待言。他的“隆中对”,被誉为“千古

奇策”,奇就奇在他第一个预见“天下三分”,并进而提出促成天下三分的战略战

术。后来形势的发展也果如他的预言判断。真可谓智转乾坤!刘备伐吴大败,病

死白帝城,蜀国从其颠峰上一落千丈。他再次受命危难之际,毅然重整旗鼓,闭

关息民,养精蓄锐,和吴平戎,使蜀吴又成犄角之势,共钳曹魏,并毅然六出祁

山,以攻为守,虽最后回天乏术,但数载保全之功同样是体现深谋远虑。但诸葛

亮如果仅凭如此,还不足以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机智、敏捷、

善辩、尽能上,既有大智大慧又有小处的聪颖、细节的精明,既能远虑周详,更

能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民间传说他“一步三计”,三国演义更是绘声纭色地描写

了他卓绝千古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智算华容”“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

城计”,甚至死了还要以木像吓走司马懿,真使人莫测高深。这些虽有艺术夸张,

故事的虚构,但也说明了他确是足智多谋,为同时代的兵谋家所望尘莫及。         诸葛亮才兼文武,在智慧的广度上亦是前无古人。在政治上,他将儒家学说所

主张的仁德施之于民,又将法家之法用于治国治军。陈寿的《三国志》称道他“科

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

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将一个国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岂不令人惊叹!在军

事上,他发展了孙吴兵法,世所推崇。司马昭灭汉后,特令军事家陈勰学习他的

兵法兵制,推行为晋朝的军事制度。诸葛亮还以个人的天才智慧,创造了著名的

八阵图,发明了元戎(一种新式连弩),钢刀及木牛流马,威力无比,杜甫曾作

诗称赞“八阵图”的神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西晋李兴也说:“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流马更是世间神物,惜早已失传。

在理财上,诸葛亮同样显示出杰出的才能,他治蜀期间,开源节流,轻徭薄赋,

务农植谷,推广生产技术,因而出现了国用足、民财阜、人口旺的景象。至蜀亡

时,府库仍储有“米四十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绢各二十万匹”。以一个小国

支持频繁的战争而不至使人民饥困,到亡国时还有这么多盈余,如非诸葛亮及其

后继者善于理财,焉能这样!

诸葛亮因何如此才智超群?先天的颖慧加上后天的努力。他饱读先秦诸子,博

古通今,并能运用自如。可以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集百家而成大智。他有

道家的淡泊风范,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有法家的法治精神,及至墨家的科技杂艺,

纵横家的纵横捭阖,名家的机智善辩,阴阳家的奇门遁甲,无不一一具备,从容

体现。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外交家、理财家。上通天文,

下知地理,富发明创造,亦可称是发明家、科学家。在文学上,他虽无曹操的横

槊赋诗,但一篇《出师表》,大情大义,不知要压倒多少千古雄文!南宋诗人陆

游《书愤》一首曾极尽赞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人格神”的魅力。

诸葛亮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神,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

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

神与人格神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

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

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

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

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

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

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

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

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

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

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

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

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

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

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

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

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

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

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

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

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

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

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孔明情结”与“诸葛亮文化” 一部廿四史,有多少谋臣勇将,又有多少雄主名王,但历史老人似乎却分外垂青诸葛亮这位出师未捷的英雄。自魏晋以来,他的智慧光茫越来越夺目耀眼,他的人格力量越来越彰显天下,他的形象日益高大丰满,历史人物的诸葛亮已变成一个文化的诸葛亮,潜入民族的心理底层,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全国各地,纪念他的庙宇祠碑不可胜数,南阳诸葛庐,成都武侯祠,陕西定军山,无不成为世人朝拜的圣地。上至士人,下至百姓,无不具有一种“孔明情结”,而有关他的故事、传说、题咏、小说、戏剧,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甚至许多东西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孔明灯、孔明锁、孔明扇、诸葛巾,不胜枚举。

远在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去世以来,他即受到老百姓的追悼和士人知识分子的普通赞扬。陈寿作《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但仍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同时,有关他的军事艺术和智慧,则被编进民间故事及志怪小说广为流传。至唐代,有关诸葛亮的诗歌如雨后春笋,今检索《全唐诗》总计涉及诗人50多名,诗100余首,其中尤以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篇影响至深,广为呤诵。至宋元,诸葛亮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人们的反抗斗志。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含恨长呤杜甫咏诸葛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呼过河而死。民族英雄岳飞受诸葛亮陶染至大,他曾手书出师表并作跋云:“更深策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以,竟不成眠,座以待旦”。史载,岳飞北伐,上表答诏,忠义之言,颇有诸葛遗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十分敬仰诸葛亮。他在被押解燕京途中,作《怀孔明》诗:“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汉相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与此同时,诸葛亮及其故事大量成为多种文学、艺术种类创作的题材。迄元末明初,终于孕育出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从此,诸葛

亮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德行的象征地位,已牢固确立,成为妇孺皆知的光辉人物。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伟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热情赞颂堪称千古定评。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对他仍怀着当年诗圣的那股敬仰之情。诸葛亮的智慧与精神,他所达到的完美境界,就像一首伟大的诗篇,让人受益无穷,百读不厌。

作文二:《诸葛亮的》5000字

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料事如神,神机妙算,鬼斧神工,舌战群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生瑜何生亮,扶不起的阿斗 白帝城托孤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集思广益 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草庐三顾;豺狼之吻;淡泊明志;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 ;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游辞巧饰;坐以待毙;众难群移 作奸犯科;所向无敌;胸中鳞甲;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七擒七纵

出处 : 《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裘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纵使更战,七纵七禽(即擒),而亮犹遗获,获止不去。

释义 :人们用“七纵七纵”这个成语,来表示正确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悦诚服。

故事 : 公元 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

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 (yi)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

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

“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

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

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

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

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

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勉县定军山武侯墓

1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

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清.(嘉庆间汉中知府)赵洵题

汉水的波涛声如悲泣哀鸣,一江河水满是天下有志之士怀念诸葛亮的泪水;

武侯墓古迹周围的树木不遭践毁,十里定军山内尽见草木繁茂花果清香。

2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

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

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知沔县事,山东泰安范抡策题

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

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

3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

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清(嘉庆,泾阳知县)马学赐题

漳河边的铜雀台早已荒废,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座假坟哪里在;

定军山虽然十分古老,千百年来到山下血祭武侯墓总觉得非常新鲜。

4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民国二十一年(1993)二月,汉中绥靖司令、户县赵寿山出巡经此,展谒武侯墓,题书并敬制楹联。

为了蜀汉帝业不偏据一方而自安,诸葛亮上书的前、后《出师表》于日月同辉;

诸葛亮说要竭尽劳苦,亲率朝廷的军队长驻汉中,以对付天下变幻的局势。

5前书案,后笔峰,看几亩青畴,数千载隆中宛在;

襟军山,带沔水,留一抔黄土,四百年汉祚犹新。

虚白道人李复心

从前面的书案梁,到后面的笔峰山,看起来武侯墓只有几块葱郁的土地,但数千年来,使人觉得仿佛古隆中就在这儿;  武侯墓襟连定军山,旁带沔水,留下了诸葛亮一捧黄土之坟,在四百年来的汉代国统制度中,好象是十分新鲜的事情。  6数亩疏筠,山光犹拟南阳卧;

几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

清.嘉庆.沔县知县马充刚题

武侯墓亩古迹中青竹稀少,山色之光,好象是诸葛亮再卧南阳;

武侯墓几林翠柏里鹃鸟常啼,嘴中流血,仍在叫蜀汉事业艰难。

7我居白河水东,与南阳原系比邻,知当日避难躬耕,人号卧龙,自况管乐,未出茅庐即名士;

公葬定军山下,为汉中留此胜迹,寿终时对众遗命,地卜嘶马,墓勿丘垅,能禁樵牧是佳城。

民国十五年(1926)中秋(八月),宛东唐河县清优附生(府、县儒学生员之一学名)王恒 题

我住在白河水边,东面与南阳原是近邻,知道当年诸葛亮为避战争灾难而在南阳隐居亲耕,时人称他卧龙先生。他自比管仲和乐毅,还没出草庐,就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人士;

诸葛亮还葬在定军山下,为汉中地区留下了武侯墓名胜古迹。他临死时曾对大家遗命,坟地要占卜选择,不得喧噪,不垒坟冢,并能禁止砍柴、放牧,才是理想的墓地。

8大业定三分,伊吕洵堪称伯仲;

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

光绪戊寅(公元1878)仲冬(十二月),长安信士潘矩墉题。

诸葛亮全力辅佐弱蜀,使之与魏、吴形成三分天下,其盛大业绩与功名,实在可以和伊尹、吕望比肩而论;

诸葛亮是真正完美少有的特殊人才,萧何与曹参二人也不可能比得上他的政治才能。

9汉祚难延,忠魂痛裂三分鼎;

军山在望,高冢灵通八阵图。

光绪癸未(公元1883)仲冬(十二月),署沔县典史(主管县狱及捕盗的官职)街泉(亦名街亭,甘肃秦安县

陇城镇。马谡失街亭处)冯锡龄敬题

蜀汉的帝业难以延续,使诸葛亮忠君的灵魂仍痛心天下分裂成为三足鼎立;

定军山举目在望,高高的武侯坟墓似灵应贯通着诸葛亮推演的八卦阵法。

10古石幽香名士骨;

苍松翠柏老臣心。

光绪戍子(公元1888)仲冬,豫章(今江西南昌)萧执中题

古老的碑碣石刻,散发出诸葛亮高尚气质与品格的清香;

青绿色的松柏树,象征着诸葛亮忠于蜀汉帝业的高杰心灵。

11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

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

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陕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陕西全省司法之官职)文濡题

诸葛亮死后不归葬于故乡,是因为没能完成统一河山的志愿;

诸葛亮忠君的灵魂还在,过往的行人都争相瞻仰拜谒武侯墓。

12生为兴刘尊汉室;

死犹护蜀葬军山。

光绪庚辰(公元1880)冬,蜀州(今四川崇庆县)李士瑛题

诸葛亮生前一切都是为了兴复刘氏帝业而尊敬事奉蜀汉王室;

诸葛亮死后仍然为保护蜀汉国土和事业而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

13二表竭忠臣,鞠躬尽瘁不负南阳三顾;

一心扶汉祚,拓土开疆卒书正统两朝。

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提督、甘肃全省军门(一省之最高武官)杨遇春题

前、后《出师表》竭尽了诸葛亮的忠心。恭敬谨慎,不辞劳苦,为的是不辜负刘备茅庐三顾之恩;

一心扶持蜀汉帝业,扩展、开辟疆域和领土,终于使史籍记载了刘氏国统的刘备、刘禅父子两代。

14虽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清.麦凤岐题

诸葛亮虽然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客观规律;

但是,他仍然竭尽人为的谋略,六出祁山进行伐魏而力求统一。

15隐居求其志,行义达其道,王业偏安炎汉恨三足鼎立;

扶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鞠躬尽瘁大星落五丈原头。

同治五年(公元1866),知沔县事(知县)浙江莫增奎题

诸葛亮深居不仕为追求自己的志向,多行义事为达到道德标准。他恨的是汉代的帝业编居一方,不能统一,成 为三分天下;

诸葛亮受托孤之命而扶持幼少的君主,摄一国之政事全力辅佐蜀汉帝业。谦恭谨慎,不辞劳苦,死在了五丈原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诸葛亮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

▪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三国·诸葛亮

▪ 非宁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

▪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

▪ 有文事必有武备 ——三国·诸葛亮

▪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三国·诸葛亮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

▪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三国)诸葛亮

▪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 ——三国·诸葛亮

▪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

▪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三国)诸葛亮

▪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三国·诸葛亮

▪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

▪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

▪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诸葛亮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

作文三:《诸葛亮的用人之道》9200字

诸葛亮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他年轻时代就“每自比管、乐”,立志要成为出将如乐毅、入相如管仲的杰出人物,而且必须是兼而有之。他选择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盖如易中天所言,因为只有在刘备那里他才有可能找到充分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场所。至于兴复汉室,笔者认为并不见得是他真正的人生第一理想,成就一番可以与管仲、乐毅相媲美的丰功伟绩才是他最根本的追求。然而,怎样才能实现“管乐之梦”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取得丞相和最高军事统帅的职务,集内政、军事大权于一身。正是在这种根本追求的驱动之下,他开始了在刘备公司的成长之旅,同时实践着自己的选人、用人之道。

一、权臣之路

任何一个领导人的选人、用人策略都受制于自身认识、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诸葛亮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先从五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诸葛亮的权臣之路,以次探究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

1、痴心要行隆中对。历史上,人们对有没有隆中对存在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没有《三国志》中记载的那一段相当缜密的战略方案,至少在刘备驻扎樊口期间,诸葛亮应该与刘备探讨过这一方案的雏形,而且这一方案逐步成熟完善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对一个当时手上兵少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这个愿景太遥远了,也太不现实了。毕竟刘备已经46岁了,荆州是刘表的,而益州,刘备还没有去过。

由于张松、法正的出现,刘备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获得了益州这一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具备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条件,这也印证检验了诸葛亮当年所作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这肯定会增加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度,也会进一步激起诸葛亮自命不凡的虚荣心。后来刘备东征,大部分人都反对,而诸葛亮却选择了沉默。王大健先生对于刘备东征诸葛亮的态度给出了一种新解释,认为诸葛亮是不想阻谏,因为在他的战略规划里,荆州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很遗憾,这次东征,刘备还是没有带上他。正是在军事上的压抑,他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先把内政工作做好再说,也就是说,先检验一下自己的“管仲之梦”。应该说,诸葛亮在内政上秉承法家思想,力求法度严明,鼓励农耕养殖,蜀国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出现了很大好转。

2、出头要等刘备死。刘备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与他看人很准十分不开的。或许是他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指挥作战能力,在诸葛亮出山后,直至刘备去世,刘备就没有让诸葛亮直接指挥过军队。

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一直扮演着外交大臣、参谋、赋税官员等角色,应该说这离诸葛亮的人生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他要想实现“乐毅之梦”,看样子只能等刘备去世之后,毕竟,他比刘备年轻整整20岁。诸葛亮应该感到幸运,刘备去世的前后几年里,关羽、法正、张飞、马超等一批权臣都相继去世,这为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创造了条件。

章太炎提出了是诸葛亮的不作为害死关羽的观点,笔者认为不是没有道理。这种不作为再次发生到刘备身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呢?王大健先生虽然给出了诸葛亮不谏阻东征的几种解释,但笔者再从诸葛亮谋求“管乐之梦”理想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有没有其它的动机。如果刘备胜了,夺回荆州,那么隆中对的战略方案还是可以继续实施的;如果刘备败了,必定会抱恨而终,诸葛亮登上权力顶峰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所以说,不管刘备胜负如何,诸葛亮都是一个受益者,那为什么还要死死阻谏呢?静观其变是他最好的选择。读到这,会有人很愤怒,因为我怀疑了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政权的忠心。其实不必生气,诸葛亮兴复汉室只是一个口号,他真正的出山动机是实现自己“管乐之梦”的人生理想。他不修史书,至少他所做的不利于自己形象的事情只能凭后人去推测,而不会留下文字证据。

3、强龙要压地头蛇。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听从了法正的建议,人才使用上倾向于本地化,所以许靖、刘巴、黄权、吴壹、廖立、彭羕等人得到重用,但是这部分人对诸葛亮没有什么个人感情,甚至还有警惕之处。有人撰文,蜀汉政权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派系:一是东州派系,也有人称为原从派系,包括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糜竺等,当诸葛亮掌权时,这批人大部分都已经去世了;二是荆州派系,因为荆州是刘备的发家地,也是诸葛亮的生长地,该派系人多势众,与诸葛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巴蜀派系,法正、李严(虽然籍贯是荆州南阳)、黄权等人是其代表人物,该派系与地方联系紧密,后备力量非常强大;四是归降派系,以马超、马岱、王平、姜维等为代表人物,这部分人没有根基,只能归顺权力最大的其它派系。

刘备在攻占益州之后,巴蜀派系势力最大,诸葛亮的地位还是比较有限的。总体上,这一时期东州、荆州和巴蜀三派力量分布相对比较均衡。但是,刘备去世前后,东州派系的关羽、张飞相继被害,巴蜀派系的几位重要人物也都去世了,如法正、许靖、刘巴等,黄权又投靠了魏国,荆州派系便一派独大,原先平衡的格局被打破了。

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之后,成立了丞相府,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权力已经非常大了,这时他进一步加强了对本地豪强和官僚势力的洗牌行动,荆州派系迅速壮大。首先,他便除掉了廖立、彭羕两个重要人物。

因为诸葛亮成立了丞相府,群臣就不用天天到刘禅那里上朝了,因此丞相府的用人显得非常关键。蒋琬、费祎、郭攸之、杨仪、董允等后诸葛亮时代的权臣都有过丞相府的职业生涯经历,而这些人的主体是荆州人士。在用人策略上,诸葛亮首选荆州派系,次选东州派系和归降派系,压制巴蜀派系。随着北伐的深入,李严为首的巴蜀派系再次受到重创,李严本人也遭流放。至此,巴蜀派系基本退出蜀汉政权的核心圈子,荆州派系一支独秀。不过在后诸葛亮时代,巴蜀派系又逐步抬头,那时候的派别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

4、少壮要打老资格。诸葛亮虽然年轻时代就跟随刘备,但在刘备的核心圈子里,他资格不算很老,而且没有军功。他要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需要把老资格、军功大而且能够对自己形成较大威胁的人一一拔掉才行。

第一个是关羽。自章太炎首提诸葛亮借吴国除掉关羽为自己以后的道路扫除障碍的说法之后,朱子彦教授在《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中再次进行了深度推测,应该说这种推测站得住脚。首先,关羽难以驾驭是一个事实;其次,诸葛亮也有这个动机,因为诸葛亮劝杀刘封的原因就是今后难以驾驭,这种心理应用于关羽身上也是可能的;第三,《三国志》等重要史书不见记载蜀国有任何增援关羽的史料,这似乎无法解释,这段历史的真实很有可能被诸葛亮不修史书所掩埋,也就是说,诸葛亮很有可能扮演了不作为的角色。但是,关羽是否是诸葛亮故意不作为害死的,也许只能停留在推测层面上,我们已经没有能力还原历史的真相。总之,关羽被杀,对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第二个是刘封。刘备到荆州之后,因为没有儿子,便以刘封为养子。据《三国志》记载,刘封武艺高强、气力过人,在入川之后的多场战役中有战功。刘备认养刘封时,刘禅还未出生,刘备应该有传为继嗣的想法。但是207年,刘禅出生了,日后的蜀汉江山也必然是他的。后来因为不救关羽、未能防住孟达造反事件,诸葛亮进言刘备赐死刘封,理由是“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三国志。刘封传》)。那么,“终难制御”这句话,诸葛亮到底是为刘禅考虑的呢,还是为自己独揽大权考虑的呢?根据蜀国政治后来的发展状况,应该是诸葛亮为自己登上权力顶峰扫除障碍。从这个角度上讲,诸葛亮的心理并不光明磊落,甚至说比较阴暗,他比较善于借人之力除去妨碍自己实现“管乐之梦”的人。

第三个是法正。法正的出现,使得诸葛亮在刘备面前多少有些落寞。刘备取成都后,“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一身兼内外要职,其地位已经显著超越了诸葛亮。诸葛亮对这个最有威胁的政治竞争对手,虽然口中欣赏,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是略施小计,削弱法正权力所涉及的范围。法正跟从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诸葛亮乘机上表推荐杨洪承办从蜀郡增援发兵之事,为杨洪取代法正蜀郡太守的职务埋下伏笔,同时自己也从夺取汉中的战争中分到一份功劳。诸葛亮此举,使法正“外统都畿”的权力受到削弱。但是法正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说,他们二人真正的政治角力并未发生。法正去世,使得诸葛亮的前途一片光明,蜀汉政权中再也没有在职权上可以与之平起平坐、在政治手段上可以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了,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第四个是魏延。《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作为刘备的部曲进入益州,不过他是怎么加入到刘备阵营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时间很有可能早于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至少这两个时间比较相近。从这个角度上讲,刘备死后,能够与诸葛亮比一比资格的高层领导就只有赵云和魏延了。而赵云一向行事低调,对诸葛亮态度上也非常恭敬,所以诸葛亮并没有把赵云看得很重,不过仍旧在赵云兵败箕谷之后把他贬为镇军将军。赵云于230年去世,据有人考证已经70多岁了。

但是另一个老资格魏延就不一样了,它是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即蜀汉政权的北方军区司令员和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他不仅与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思路不一致,而且总喜欢分兵作战、会师潼关。诸葛亮控制魏延的办法就是给魏延培养一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丞相府长史、绥军将军杨仪,通过两人的争斗使自己高高在上地处于调停的领导位置。应该说,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很多领导喜欢使用让下属内斗而控制全局这一比较阴损的管理方式的。

在考虑狙击张郃部队的人选时,他也没有选择魏延,意图是希望培养马谡,让自己身边人获得更多军功,从而不断排挤魏延。如果说从锻炼人才的角度上讲,诸葛亮让马谡带兵并不为过,但他把这么一个关键的军事指挥权交到了一个没有作战指挥经验的人手里,就显得过于鲁莽了。

最后,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还要想着如何在自己去世之后不让军事指挥权落在魏延手里。魏延是当时军队里面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诸葛亮对身后的军事安排竟然不与魏延商量,而是找了个办公室主任杨仪统率军队(当然也可能是像其它史书记载的那样,杨仪效法赵高篡改诸葛亮遗嘱),难怪魏延无法服从这种安排(我们不能用大局观的思想来苛求魏延)。按今天的话来说,诸葛亮在军队管理方面没有创建一个“四好”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尤其是团结协作方面。

虽然魏延的行为算不上谋反,准确的说应该是内讧,但是魏延还是带着反贼的骂名遗臭了两千年。杨仪除掉了魏延,但杨仪显然也是被诸葛亮利用了,他回到成都之后仅被任命为中军师,是一个不带兵的军队闲职。最后,杨仪被诸葛亮的继承人费祎流放,最终自杀。

5、文臣要抓司令部。刘备留给诸葛亮的任务是总理国事,但不包括军事,并留下李严牵制诸葛亮,应该说,诸葛亮和李严的分工是很明显的,刘备至死都没有要诸葛亮染指军队的意图。但这是与诸葛亮“管乐之梦”格格不入的,诸葛亮专权的必然结果就是要控制军队。   而诸葛亮要控制军队,他首要的武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制造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而把李严、魏延等人的部队纳入帐下,进而取得全部的军事指挥权。

通过平定南中的战争,诸葛亮牛刀小试,自信心自然不断增强。一年多以后,即227年,诸葛亮便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出师表》,开始了连续五次的北伐战争。

这其中又要探究几个问题,一是诸葛亮怎样剪除李严、魏延这两个最大的政治和军事军事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培养军事人才。

第一个问题,在此再详细介绍一下李严的情况。李严是第二号辅命大臣,统领军事,其本人驻扎永安,职位是中都护,相当于总司令。但是,他这个职务只是名义上的,还无法直接管辖魏延的部队以及其它地方部队,这说明刘备并没有给诸葛亮足够的权力制衡力量。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进兵汉中,诸葛亮再一次通过“奉天子”的手段把李严及其2

万人马调到汉中前线,剥夺了李严的军事指挥权。次年,便找了个督运粮草不利的理由将李严流放到梓潼郡。至此,诸葛亮权力达到顶峰,刘备托孤框架和攻防战略彻底失败。

第二个问题,诸葛亮非常注意培养能够与李严、魏延相抗衡的军事将领,进一步削弱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他试图通过让马谡走出参谋部直接指挥作战的方式培养马谡,但失败了。后来他选择了姜维,并培养了马岱、王平、邓芝、廖化等人。同时,诸葛亮还在军队中大量使用文职官员,杨仪、向朗等人在诸葛亮的北伐班子中占有重要地位。

6、权臣架空董事长。历史在鞭挞曹操摆弄权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却把诸葛亮同样的行为看作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矛盾不能不说这是历史学家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前文讲过,诸葛亮当年就成立了丞相府,还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这种迫不及待的架势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现代公司发展理论,诸葛亮的思路倒是非常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经营是CEO(诸葛亮)的事,董事长刘禅只用管“大事”,实现所有人和经营者的分离。然而,诸葛亮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多半不是。   现在分析一下《出师表》。首先态度不端,摆出一副大人教育小孩的架势出来,完全不是臣子建言献策的口气,“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诸葛亮造舆论造出来的。其次,北伐的理由仅仅是政治理由,而经济理由“益州疲弊”的要求是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而不是马上北伐,所以说北伐的理由并不充分。第三,诸葛亮把当时形势说成“危急存亡之秋”,其实形势没那么严重,魏国根本就没有南下消灭蜀国的战争准备。第四,不忘推介荆州派人士,其口气其实不能称为推介,用告诫、示威、吓唬可能更贴切。第五,居功自傲,向刘禅说明能够三分天下,完全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在起作用,从而把自己塑造成股肱之臣的光辉形象。第六,蜀国那么多重要文献、史料都不复存在,按照封建社会标准能够美化诸葛亮形象的《出师表》和“三顾茅庐”的私人谈话——隆中对怎么就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呢?这不能不让笔者认为其完整流传下来是基于诸葛亮追求美名的内心需求和刻意为之。

在北伐战争中,诸葛亮不顾“益州疲弊”这一国力空虚的显示,屡次穷兵黩武,给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归纳分析

根据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唯派是举。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将主要权力放在外籍人士手中,而长期发展下来,他们发现,领导人员本地化才是真正的归宿,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那么,诸葛亮是怎样对待本地化呢?

选人方面,籍贯显得非常重要,说“唯派是举”虽然有点过头,但也基本属实。据有人考证,诸葛亮提拔启用过七十多位干部,其中二十八位都是荆楚人士,而且都是重要官职。蜀汉政权的三代权臣诸葛亮、蒋琬、费祎都是荆楚人士,军界的权臣姜维、王平则都是来自魏国的降将。诸葛亮基本按照荆楚、归降、东州、益州四个从高到底档次任用官员。前文讲过,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与他面临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刘备为什么就没有采取这种门户之见呢?刘备时期各个派别的人士不也相处得不错吗?那么,是不是诸葛亮有一种狭隘的地域主义观念呢?“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基本是中国从古到今用人制度的一个不上台面的主流思想或者说是潜规则,因为本地的和尚往往在利益关系和社会背景上非常复杂,任用他们经常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不过,诸葛亮为了打击蜀中豪强,唯一的用人策略难道就是用“外来的和尚”吗?

事实上,中国还有两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说,人才发现能力和机制历来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门户之见显然是不利于人才发现的,这与曹操“唯才是举”、刘备的“既来之,则安之”的选人政策形成了有力对比,也为蜀国后继无人埋下了隐患。

应该说,蜀中不是没有大将,也不是没有良将,马忠、李恢、张翼等人是非常出色的将领,但始终不能进入诸葛亮北伐大军的主力阵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门户之见的结果是,蜀中人才得不到重用,荆州人才非常有限,诸葛亮就只能非常重视降将,例如姜维、马岱、王平等人。

2、唯喏是举。用人方面,注重执行力超过创造力,笔者总结为“唯喏是举”,也就是说重用那些比较听话的,主见较多的不予重用。诸葛亮事必躬亲,看起来鞠躬尽瘁,其实这是对下属不放心的一种体现。中国的用人传统一向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外,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下属不放心的话,一定要事必躬亲吗?也许诸葛亮应该向司马昭学习一下,司马昭不放心钟会、邓艾,就任用卫瓘作为监军,既有合理授权又有监督保障。

同时,事必躬亲的做法导致下属无法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成长受到阻碍,通过战争发现军事指挥人才的通道也被堵死。“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偏重执行力的做法。前文讲过,马谡街亭之役失败的结果只能是开刀问斩这一极刑,那么还有那个中层干部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呢”?马谡的罪名是“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在诸葛亮看来,该考虑的他都考虑到位了,将领们只需依“亮节度”行事即可。马谡被斩形成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将领们不敢灵活变通,因为即使失败了,至少自己是不用承担责任的。在事必躬亲和严厉问责的管理体制之下,只能培养出一批“喏喏族”,而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主动性强的员工队伍。

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严厉问责与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和司马昭的适度授权、宽容地对待失败再一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教训值得我们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上引以为戒。

3、唯好是举。文臣武用的特点非常浓郁,针对这一点,笔者概括为“唯好是举”,即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选用什么样的人。蒋琬、费祎、杨仪等人都应该算作是文臣,姜 维、马谡学问渊博,都是熟读兵书、深谙兵法的年轻才俊,虽然他们比赵括强一点,但总体上还是理论知识丰富、实战技能不足类型的文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众所周知,诸葛亮本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是一个军事理论家(笔者不认为诸葛亮能够称为军事家,因为若干场经典的胜战战例是成为军事家的必要条件,赤壁之战应归功于周瑜,平定南中还不足以使他成为军事家,北伐战争全都失败了),只有文臣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和口才与诸葛亮谈论国事,而大多数武将往往刚烈与计谋有余而理论和口才不佳,所以一般的武将是很难打入诸葛亮的文化圈子的,文人惺惺相惜也是难免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内政建设上应该说启用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才干的文官,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在内政上的作为还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而在军队建设上,继续沿用这种思路将会使军队指挥走向教条。很遗憾,诸葛亮并没有脱离文人治军的窠臼,他要用文人的理想去管理军队,这也是蜀国后期缺乏出色军事指挥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并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进而发挥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这就要我们突破个人喜好,最大限度地把各式各样的人员放到最能发挥其才能和潜能的地方去。

4、滥用绩效考核。尽管绩效管理作为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但是现代企业中没有几家敢于宣布其绩效管理非常成功,那为什么绩效管理会落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绩效管理过于严厉并且经常被人滥用。

诸葛亮多次出战都要求下属立下军令状,以示决心。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立军令状说明诸葛亮不能接受失败,同时这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是却要下属为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的失败来付出生命代价,这算什么逻辑呢!

其实,马谡死得很冤枉,他扮演了一个替罪羊的角色。按照诸葛亮打了败仗就要处罚甚至处死的逻辑,那么诸葛亮五次伐魏全部失败,是否也要被刘禅问斩五次呢?诸葛亮虽然自贬三级,并总结了自己用人的不当之处,但依然没有改正,自贬三级完全是在作秀,毫无诚意可言。赵云、邓芝在箕谷因兵力悬殊而失利,赵云作为老资格人员被贬,而荆州老乡邓芝未见处罚。李严因督运粮草不利而被流放,这很有可能是诸葛亮把军事失利的责任推卸给李严督运粮草不利的一场政治斗争。因此,在诸葛亮手下的将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即使错了,至少可以规避责任。在诸葛亮的管理之下,没有人能够失败得起。

诸葛亮秉承法家思想,从法治角度上讲,这并没有错。但是“苛政猛于虎”,过于严厉而且还会被滥用的绩效考核一旦被用于推卸责任、打击政敌等领域时,其对下属的心理打击将是非常沉重的,这往往会使下属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追求短期目标。所以说,一个具有很强主见或者喜欢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人是不适合在诸葛亮手下工作的,否则一定会很痛苦,这样的人倒是适合在刘备这样能够以人为本、考核适度的领导手下工作。当然,到曹操、孙权处工作也不错,基本不会因为战败一次而被处以极刑。

5、对下属居心不良。《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诸葛亮派遣魏延引司马懿进入上方谷,然后要放火烧死司马懿。那么魏延是不是会被一起烧死呢?难道诸葛亮成了坑害下属的小人?当然,这毕竟是演义,罗贯中可能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不过,诸葛亮算计魏延倒是史实。杨仪、魏延都是诸葛亮所看不上眼的人物,因为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诸葛亮都用但又保持压制,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临终遗嘱,诸葛亮巧妙利用这种关系使杨仪除掉魏延,而后再通过费祎等人除掉了杨仪。可以说,杨仪、魏延都是被利用的牺牲品,谁都没有成为诸葛亮的军事继承人。

很多人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标准是“深肖朕躬”,也就是说行为方式与自己有类似之处。诸葛亮选的军事继承人是姜维,应该说,这两人确实有很多类似之处。临死之前,为继承人顺利成长、即位扫平障碍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算计魏延的重要原因,魏延跟诸葛亮在性格、治军和攻战思路上差异毕竟太大了。同样,曹操杀掉杨修表面的原因是杨修泄露军机,真正原因也可能如众人所说是为了给曹丕铺平道路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领导人员对下属体现人文关怀,打造凝聚力和团队合力。而对下属居心不良或者不能处理好下属之间的矛盾,甚至是给下属“穿小鞋”、算计下属,滥用权力整人,都会人为地制造不和谐,从而导致团队战斗力降低,甚至使团队成为一盘散沙。   结束语

要想在诸葛亮手下脱颖而出,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户籍,争取进入荆州同乡会;其次要博览群书,有一定文凭,能够进入诸葛亮的文化圈子;第三是要听话,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命令,千万不能过多地表达自己的主见;第四是坚决不能出差错,以免被抓住把柄。这四个条件一旦放到一起,出现交集,并且成为主要的选人、用人标准时,其结果必然是培养出一批守成思想强于进取意识、执行力强于创造力、被动性强于主动性、理论知识强于实践技能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一个领导者需要率领一支团队,让这支团队高效运转,选拔人才、培育人才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让给每一个人才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其实领导者不一定要成为内可入相、外可出将的绝对强者,而要让各个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为自己有效工作,打造出一支互补性强、梯队合理、团结奋进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巨大潜能,从而促成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文四:《14.77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2000字

14.77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

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

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但是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个很好的

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

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当然最好的

办法还是让他亲自经历灾难,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勇就是忠诚、勇敢、刚强与坚贞等优秀品质,也是铮铮铁骨的血性男儿。一战时美军高级将领将麦克阿瑟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经常与死神捉迷藏。一次,德军的炮弹落在了他指挥所的近旁,他却镇定地对部下说:“放心,整个德国也还造不出一颗能打死麦克阿瑟的炮弹。”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也说“酒能乱性”,通过一起喝酒来观察其酒后的言论及真

性情。人喝醉后,他大脑的意识部分被酒精麻醉了,所以他就会在无意识中把清醒时不肯暴露的秘密说出来。酒后的酒品就像赌桌上输钱后的表现一般真实。有这么一种说法,酒后喜欢唱歌的人:生活起居较具规律性,也是乐观进取之人,虽会酒醉,但心不会醉;喝醉酒就胡言乱语、信口开河的乱开承诺支票:是怯懦型,有消极的倾向,常见怀才不遇或不满现状;

醉后会哭的人:个性消极,自卑感重,在日常生活上曾遭受严重的鄙视或有许多委屈,在平常即会常抱怨或发牢骚之人;醉后就睡的人:是属于理智型之人,平常不喝酒时颇懂得自我约束,言行也少踰矩;醉后爱笑之人:个性乐观、随和、不拘小节,也是颇具幽默感之人;酒后喜欢唠叨、争吵,甚至会动手打架之人:平常情绪不稳,是处在长期的时运不济,或屡遭挫折、不顺的际遇下,属于怀才不遇的典型,其目前之运势则是处在蹇滞阻塞难通的情况下;喜欢独自一人默默喝酒之人:落寞寡欢型之人,拙于交际与词令的表达,个性孤独,为人拘谨其人富理智,能明辨是非,心性上却是怯懦及消极;没有「粉味」就喝不痛快的人:是属于寂寞型的男人,平常少有可以倾谈的对象,也禁不起别人的批评,少能忍受被人忽视的感觉。喜欢续摊喝酒的人:喜欢嘻哈、虚荣、热闹之人,聪明且具才能,但好胜心强;喜欢交友及展示酒量或财富之人,不喜占人便宜,所以也会争取付帐的机会,以避免亏欠人或被戏谑为小气;喝酒喜欢划拳助兴之人:是孤独寂寞型的人,常会有情绪性的孤寂感,所以藉由划拳酒令等肢体语言排遣寂寞感,这样子的人也会藉由忙碌的工作来忘却烦恼与寂寥!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人性本有贪欲,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古以来,用金钱来考验人,使其面临

财富,来有效观察其是否清正廉洁。杨震:汉代人,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王密晚上带着金子赠给他,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任是识人用人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件事,古时敌军来降,便命其去“取某某人首级前来”,就是要让其表忠心诚信。诸葛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孙策收服太史慈之后,太史慈约定第二日正午前来投降,也正是要看孙策能否能够用人不疑。信用是用人者取得下属忠心拥戴的重要条件,也是用人者对其下属最基本的需求,期之以事观其信,然后用人不疑,这是成功的用人者的共性.

作文五:《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吗?》1400字

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吗?

诸葛亮不但是一代名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包括行政、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实属古今第一人,确实是个天才,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还是历史上的道德表率,是个道德的化身,在历史上具有道德完人的形象。相对于汉末强臣压主,纲纪倾颓,人皆为虎狼羊犬,及至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纷乱扰攘,而诸葛亮却能够对蜀汉忠心无二,鞠躬尽瘁,一辈子执着于兴复汉室的理想,更父子孙三代效命汉室,死而后已。在那个群雄四起,天下大乱,人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年代,至为难能可贵。

在当时,兴复汉室有点类似今天的振兴中华,确实具有崇高的意义。后来代汉的曹魏和司马晋,都是得国不正而且与民无恩,这样诸葛亮就更加令人怀念,因为人们自然要认为,如果诸葛亮的理想实现,那么中国就可能重现大汉盛世,重见汉官威仪,人民也就不用受那么多的苦了。

军事上而言,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熟谙历史与军事的毛泽东分析事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让人无法不佩服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力,总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严重过失,认为诸葛亮的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诸葛亮虽然有杰出成就,同时又是有欠缺的,对此我们应该给与客观认识,不应该盲目崇拜。他可称为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战术家、军事技术家、军事管理家和军事理论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谋略家。他“带兵”、“练兵”的能力一流,但是“用兵”的能力是不足的。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纯粹是个年轻文士,年龄只有26岁,也从来没有经受过军事方面的训练,所以并不知兵。刘备生前,终其一生一直把诸葛亮当作萧何来用,从来没有让他独立统军打过仗,每次出征也从来不带他。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上也一直缺乏实际锻炼,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独立统军时,就体现出军事经验方面的严重不足。

史上所称的“六出祁山”,战略攻魏只有四次,每次行动都在魏方计算中,所以魏国每次都轻松取胜。考察六次对魏用兵的过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从一开始的很不成熟,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

诸葛亮奇谋为短的局限始终无法克服,因为这种才能来自于天赋,后天无法学习;又取决于个人特质,难以更改。缺乏当机立断的品质,在战场上缺乏创造战机、把握战机的能力,所谓“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在攻魏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级的战略战术错误,以致连年攻战而一无所获,空使国力虚耗。

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诸葛亮推演兵法,发明了八阵图。司马懿按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

——诸葛亮损益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说明他是一个杰出的技术专家。

——诸葛亮治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渭滨屯田时)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管理专家。

——诸葛亮留下了很多军事论述,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

不过,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处处被人算计,难以建功,这是一个遗憾。诸葛亮善于带兵,善于练兵,但是不善于用兵,“用兵如神”这四个字和诸葛亮始终无缘。

当一个历史人物成为文学中的人物,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后,他就成为了一个抽象的象征,他的历史真实面貌如何已经是另外一个概念,三者各行其是可也。

作文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9200字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诸葛亮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他年轻时代就“每自比管、乐”,立志要成为出将如乐毅、入相如管仲的杰出人物,而且必须是兼而有之。他选择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盖如易中天所言,因为只有在刘备那里他才有可能找到充分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场所。至于兴复汉室,笔者认为并不见得是他真正的人生第一理想,成就一番可以与管仲、乐毅相媲美的丰功伟绩才是他最根本的追求。然而,怎样才能实现“管乐之梦”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取得丞相和最高军事统帅的职务,集内政、军事大权于一身。正是在这种根本追求的驱动之下,他开始了在刘备公司的成长之旅,同时实践着自己的选人、用人之道。

一、权臣之路

任何一个领导人的选人、用人策略都受制于自身认识、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诸葛亮来说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先从五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诸葛亮的权臣之路,以次探究诸葛亮的选人、用人之道。

1、痴心要行隆中对。历史上,人们对有没有隆中对存在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没有《三国志》中记载的那一段相当缜密的战略方案,至少在刘备驻扎樊口期间,诸葛亮应该与刘备探讨过这一方案的雏形,而且这一方案逐步成熟完善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对一个当时手上兵少将寡、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这个愿景太遥远了,也太不现实了。毕竟刘备已经46岁了,荆州是刘表的,而益州,刘备还没有去过。

由于张松、法正的出现,刘备的命运彻底改变了,他获得了益州这一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具备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条件,这也印证检验了诸葛亮当年所作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这肯定会增加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度,也会进一步激起诸葛亮自命不凡的虚荣心。后来刘备东征,大部分人都反对,而诸葛亮却选择了沉默。王大健先生对于刘备东征诸葛亮的态度给出了一种新解释,认为诸葛亮是不想阻谏,因为在他的战略规划里,荆州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很遗憾,这次东征,刘备还是没有带上他。正是在军事上的压抑,他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先把内政工作做好再说,也就是说,先检验一下自己的“管仲之梦”。应该说,诸葛亮在内政上秉承法家思想,力求法度严明,鼓励农耕养殖,蜀国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出现了很大好转。

2、出头要等刘备死。刘备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与他看人很准十分不开的。或许是他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指挥作战能力,在诸葛亮出山后,直至刘备去世,刘备就没有让诸葛亮直接指挥过军队。

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一直扮演着外交大臣、参谋、赋税官员等角色,应该说这离诸葛亮的人生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他要想实现“乐毅之梦”,看样子只能等刘备去世之后,毕竟,他比刘备年轻整整20岁。诸葛亮应该感到幸运,刘备去世的前后几年里,关羽、法正、张飞、马超等一批权臣都相继去世,这为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创造了条件。

章太炎提出了是诸葛亮的不作为害死关羽的观点,笔者认为不是没有道理。这种不作为再次发生到刘备身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呢?王大健先生虽然给出了诸葛亮不谏阻东征的几种解释,但笔者再从诸葛亮谋求“管乐之梦”理想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有没有其它的动机。如果刘备胜了,夺回荆州,那么隆中对的战略方案还是可以继续实施的;如果刘备败了,必定会抱恨而终,诸葛亮登上权力顶峰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所以说,不管刘备胜负如何,诸葛亮都是一个受益者,那为什么还要死死阻谏呢?静观其变是他最好的选择。读到这,会有人很愤怒,因为我怀疑了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政权的忠心。其实不必生气,诸葛亮兴复汉室只是一个口号,他真正的出山动机是实现自己“管乐之梦”的人生理想。他不修史书,至少他所做的不利于自己形象的事情只能凭后人去推测,而不会留下文字证据。

3、强龙要压地头蛇。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听从了法正的建议,人才使用上倾向于本地化,所以许靖、刘巴、黄权、吴壹、廖立、彭羕等人得到重用,但是这部分人对诸葛亮没有什么个人感情,甚至还有警惕之处。有人撰文,蜀汉政权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派系:一是东州派系,也有人称为原从派系,包括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糜竺等,当诸葛亮掌权时,这批人大部分都已经去世了;二是荆州派系,因为荆州是刘备的发家地,也是诸葛亮的生长地,该派系人多势众,与诸葛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巴蜀派系,法正、李严(虽然籍贯是荆州南阳)、黄权等人是其代表人物,该派系与地方联系紧密,后备力量非常强大;四是归降派系,以马超、马岱、王平、姜维等为代表人物,这部分人没有根基,只能归顺权力最大的其它派系。

刘备在攻占益州之后,巴蜀派系势力最大,诸葛亮的地位还是比较有限的。总体上,这一时期东州、荆州和巴蜀三派力量分布相对比较均衡。但是,刘备去世前后,东州派系的关羽、张飞相继被害,巴蜀派系的几位重要人物也都去世了,如法正、许靖、刘巴等,黄权又投靠了魏国,荆州派系便一派独大,原先平衡的格局被打破了。

诸葛亮成为头号辅命大臣之后,成立了丞相府,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权力已经非常大了,这时他进一步加强了对本地豪强和官僚势力的洗牌行动,荆州派系迅速壮大。首先,他便除掉了廖立、彭羕两个重要人物。

因为诸葛亮成立了丞相府,群臣就不用天天到刘禅那里上朝了,因此丞相府的用人显得非常关键。蒋琬、费祎、郭攸之、杨仪、董允等后诸葛亮时代的权臣都有过丞相府的职业生涯经历,而这些人的主体是荆州人士。在用人策略上,诸葛亮首选荆州派系,次选东州派系和归降派系,压制巴蜀派系。随着北伐的深入,李严为首的巴蜀派系再次受到重创,李严本人也遭流放。至此,巴蜀派系基本退出蜀汉政权的核心圈子,荆州派系一支独秀。不过在后诸葛亮时代,巴蜀派系又逐步抬头,那时候的派别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

4、少壮要打老资格。诸葛亮虽然年轻时代就跟随刘备,但在刘备的核心圈子里,他资格不算很老,而且没有军功。他要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需要把老资格、军功大而且能够对自己形成较大威胁的人一一拔掉才行。

第一个是关羽。自章太炎首提诸葛亮借吴国除掉关羽为自己以后的道路扫除障碍的说法之后,朱子彦教授在《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中再次进行了深度推测,应该说这种推测站得住脚。首先,关羽难以驾驭是一个事实;其次,诸葛亮也有这个动机,因为诸葛亮劝杀刘封的原因就是今后难以驾驭,这种心理应用于关羽身上也是可能的;第三,《三国志》等重要史书不见记载蜀国有任何增援关羽的史料,这似乎无法解释,这段历史的真实很有可能被诸葛亮不修史书所掩埋,也就是说,诸葛亮很有可能扮演了不作为的角色。但是,关羽是否是诸葛亮故意不作为害死的,也许只能停留在推测层面上,我们已经没有能力还原历史的真相。总之,关羽被杀,对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第二个是刘封。刘备到荆州之后,因为没有儿子,便以刘封为养子。据《三国志》记载,刘封武艺高强、气力过人,在入川之后的多场战役中有战功。刘备认养刘封时,刘禅还未出生,刘备应该有传为继嗣的想法。但是207年,刘禅出生了,日后的蜀汉江山也必然是他的。后来因为不救关羽、未能防住孟达造反事件,诸葛亮进言刘备赐死刘封,理由是“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三国志。刘封传》)。那么,“终难制御”这句话,诸葛亮到底是为刘禅考虑的呢,还是为自己独揽大权考虑的呢?根据蜀国政治后来的发展状况,应该是诸葛亮为自己登上权力顶峰扫除障碍。从这个角度上讲,诸葛亮的心理并不光明磊落,甚至说比较阴暗,他比较善于借人之力除去妨碍自己实现“管乐之梦”的人。

第三个是法正。法正的出现,使得诸葛亮在刘备面前多少有些落寞。刘备取成都后,“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一身兼内外要职,其地位已经显著超越了诸葛亮。诸葛亮对这个最有威胁的政治竞争对手,虽然口中欣赏,但在实际行动上还

是略施小计,削弱法正权力所涉及的范围。法正跟从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诸葛亮乘机上表推荐杨洪承办从蜀郡增援发兵之事,为杨洪取代法正蜀郡太守的职务埋下伏笔,同时自己也从夺取汉中的战争中分到一份功劳。诸葛亮此举,使法正“外统都畿”的权力受到削弱。但是法正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说,他们二人真正的政治角力并未发生。法正去世,使得诸葛亮的前途一片光明,蜀汉政权中再也没有在职权上可以与之平起平坐、在政治手段上可以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了,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第四个是魏延。《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作为刘备的部曲进入益州,不过他是怎么加入到刘备阵营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时间很有可能早于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至少这两个时间比较相近。从这个角度上讲,刘备死后,能够与诸葛亮比一比资格的高层领导就只有赵云和魏延了。而赵云一向行事低调,对诸葛亮态度上也非常恭敬,所以诸葛亮并没有把赵云看得很重,不过仍旧在赵云兵败箕谷之后把他贬为镇军将军。赵云于230年去世,据有人考证已经70多岁了。

但是另一个老资格魏延就不一样了,它是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即蜀汉政权的北方军区司令员和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他不仅与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思路不一致,而且总喜欢分兵作战、会师潼关。诸葛亮控制魏延的办法就是给魏延培养一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丞相府长史、绥军将军杨仪,通过两人的争斗使自己高高在上地处于调停的领导位置。应该说,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很多领导喜欢使用让下属内斗而控制全局这一比较阴损的管理方式的。

在考虑狙击张郃部队的人选时,他也没有选择魏延,意图是希望培养马谡,让自己身边人获得更多军功,从而不断排挤魏延。如果说从锻炼人才的角度上讲,诸葛亮让马谡带兵并不为过,但他把这么一个关键的军事指挥权交到了一个没有作战指挥经验的人手里,就显得过于鲁莽了。

最后,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还要想着如何在自己去世之后不让军事指挥权落在魏延手里。魏延是当时军队里面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诸葛亮对身后的军事安排竟然不与魏延商量,而是找了个办公室主任杨仪统率军队(当然也可能是像其它史书记载的那样,杨仪效法赵高篡改诸葛亮遗嘱),难怪魏延无法服从这种安排(我们不能用大局观的思想来苛求魏延)。按今天的话来说,诸葛亮在军队管理方面没有创建一个“四好”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尤其是团结协作方面。

虽然魏延的行为算不上谋反,准确的说应该是内讧,但是魏延还是带着反贼的骂名遗臭了两千年。杨仪除掉了魏延,但杨仪显然也是被诸葛亮利用了,他回到成都之后仅被任命为中军师,是一个不带兵的军队闲职。最后,杨仪被诸葛亮的继承人费祎流放,最终自杀。

5、文臣要抓司令部。刘备留给诸葛亮的任务是总理国事,但不包括军事,并留下李严牵制诸葛亮,应该说,诸葛亮和李严的分工是很明显的,刘备至死都没有要诸葛亮染指军队的意图。但这是与诸葛亮“管乐之梦”格格不入的,诸葛亮专权的必然结果就是要控制军队。

而诸葛亮要控制军队,他首要的武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制造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而把李严、魏延等人的部队纳入帐下,进而取得全部的军事指挥权。

通过平定南中的战争,诸葛亮牛刀小试,自信心自然不断增强。一年多以后,即227年,诸葛亮便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出师表》,开始了连续五次的北伐战争。

这其中又要探究几个问题,一是诸葛亮怎样剪除李严、魏延这两个最大的政治和军事军事竞争对手,二是如何培养军事人才。

第一个问题,在此再详细介绍一下李严的情况。李严是第二号辅命大臣,统领军事,其本人驻扎永安,职位是中都护,相当于总司令。但是,他这个职务只是名义上的,还无法直接管辖魏延的部队以及其它地方部队,这说明刘备并没有给诸葛亮足够的权力制衡力量。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进兵汉中,诸葛亮再一次通过“奉天子”的手段把李严及其2万人马调到汉中前线,剥夺了李严的军事指挥权。次年,便找了个督运粮草不利的理由将李严流放到梓潼郡。至此,诸葛亮权力达到顶峰,刘备托孤框架和攻防战略彻底失败。

第二个问题,诸葛亮非常注意培养能够与李严、魏延相抗衡的军事将领,进一步削弱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他试图通过让马谡走出参谋部直接指挥作战的方式培养马谡,但失败了。后来他选择了姜维,并培养了马岱、王平、邓芝、廖化等人。同时,诸葛亮还在军队中大量使用文职官员,杨仪、向朗等人在诸葛亮的北伐班子中占有重要地位。

6、权臣架空董事长。历史在鞭挞曹操摆弄权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却把诸葛亮同样的行为看作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矛盾不能不说这是历史学家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前文讲过,诸葛亮当年就成立了丞相府,还兼任了唯一的省长职务(益州牧),这种迫不及待的架势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现代公司发展理论,诸葛亮的思路倒是非常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经营是CEO(诸葛亮)的事,董事长刘禅只用管“大事”,实现所有人和经营者的分离。然而,诸葛亮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多半不是。

现在分析一下《出师表》。首先态度不端,摆出一副大人教育小孩的架势出来,完全不是臣子建言献策的口气,“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诸葛亮造舆论造出来的。其次,北伐的理由仅仅是政治理由,而经济理由“益州疲弊”的要求是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而不是马上北

伐,所以说北伐的理由并不充分。第三,诸葛亮把当时形势说成“危急存亡之秋”,其实形势没那么严重,魏国根本就没有南下消灭蜀国的战争准备。第四,不忘推介荆州派人士,其口气其实不能称为推介,用告诫、示威、吓唬可能更贴切。第五,居功自傲,向刘禅说明能够三分天下,完全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在起作用,从而把自己塑造成股肱之臣的光辉形象。第六,蜀国那么多重要文献、史料都不复存在,按照封建社会标准能够美化诸葛亮形象的《出师表》和“三顾茅庐”的私人谈话——隆中对怎么就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呢?这不能不让笔者认为其完整流传下来是基于诸葛亮追求美名的内心需求和刻意为之。

在北伐战争中,诸葛亮不顾“益州疲弊”这一国力空虚的显示,屡次穷兵黩武,给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归纳分析

根据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诸葛亮选人、用人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唯派是举。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将主要权力放在外籍人士手中,而长期发展下来,他们发现,领导人员本地化才是真正的归宿,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那么,诸葛亮是怎样对待本地化呢?

选人方面,籍贯显得非常重要,说“唯派是举”虽然有点过头,但也基本属实。据有人考证,诸葛亮提拔启用过七十多位干部,其中二十八位都是荆楚人士,而且都是重要官职。蜀汉政权的三代权臣诸葛亮、蒋琬、费祎都是荆楚人士,军界的权臣姜维、王平则都是来自魏国的降将。诸葛亮基本按照荆楚、归降、东州、益州四个从高到底档次任用官员。前文讲过,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与他面临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刘备为什么就没有采取这种门户之见呢?刘备时期各个派别的人士不也相处得不错吗?那么,是不是诸葛亮有一种狭隘的地域主义观念呢?“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基本是中国从古到今用人制度的一个不上台面的主流思想或者说是潜规则,因为本地的和尚往往在利益关系和社会背景上非常复杂,任用他们经常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不过,诸葛亮为了打击蜀中豪强,唯一的用人策略难道就是用“外来的和尚”吗?

事实上,中国还有两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说,人才发现能力和机制历来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门户之见显然是不利于人才发现的,这与曹操“唯才是举”、刘备的“既来之,则安之”的选人政策形成了有力对比,也为蜀国后继无人埋下了隐患。

应该说,蜀中不是没有大将,也不是没有良将,马忠、李恢、张翼等人是非常出色的将领,但始终不能进入诸葛亮北伐大军的主力阵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门户之见的结

果是,蜀中人才得不到重用,荆州人才非常有限,诸葛亮就只能非常重视降将,例如姜维、马岱、王平等人。

2、唯喏是举。用人方面,注重执行力超过创造力,笔者总结为“唯喏是举”,也就是说重用那些比较听话的,主见较多的不予重用。诸葛亮事必躬亲,看起来鞠躬尽瘁,其实这是对下属不放心的一种体现。中国的用人传统一向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外,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下属不放心的话,一定要事必躬亲吗?也许诸葛亮应该向司马昭学习一下,司马昭不放心钟会、邓艾,就任用卫瓘作为监军,既有合理授权又有监督保障。

同时,事必躬亲的做法导致下属无法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成长受到阻碍,通过战争发现军事指挥人才的通道也被堵死。“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偏重执行力的做法。前文讲过,马谡街亭之役失败的结果只能是开刀问斩这一极刑,那么还有那个中层干部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呢”?马谡的罪名是“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在诸葛亮看来,该考虑的他都考虑到位了,将领们只需依“亮节度”行事即可。马谡被斩形成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将领们不敢灵活变通,因为即使失败了,至少自己是不用承担责任的。在事必躬亲和严厉问责的管理体制之下,只能培养出一批“喏喏族”,而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主动性强的员工队伍。

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严厉问责与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和司马昭的适度授权、宽容地对待失败再一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教训值得我们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上引以为戒。

3、唯好是举。文臣武用的特点非常浓郁,针对这一点,笔者概括为“唯好是举”,即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选用什么样的人。蒋琬、费祎、杨仪等人都应该算作是文臣,姜 维、马谡学问渊博,都是熟读兵书、深谙兵法的年轻才俊,虽然他们比赵括强一点,但总体上还是理论知识丰富、实战技能不足类型的文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众所周知,诸葛亮本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是一个军事理论家(笔者不认为诸葛亮能够称为军事家,因为若干场经典的胜战战例是成为军事家的必要条件,赤壁之战应归功于周瑜,平定南中还不足以使他成为军事家,北伐战争全都失败了),只有文臣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和口才与诸葛亮谈论国事,而大多数武将往往刚烈与计谋有余而理论和口才不佳,所以一般的武将是很难打入诸葛亮的文化圈子的,文人惺惺相惜也是难免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内政建设上应该说启用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才干的文官,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在内政上的作为还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而在军队建设上,继续沿用这种思路将会使军队指挥走向教条。很遗憾,诸葛亮并没有脱离文人治军的窠臼,他要用文人的理想去管理军队,这也是蜀国后期缺乏出色军事指挥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并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进而发挥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这就要我们突破个人喜好,最大限度地把各式各样的人员放到最能发挥其才能和潜能的地方去。

4、滥用绩效考核。尽管绩效管理作为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但是现代企业中没有几家敢于宣布其绩效管理非常成功,那为什么绩效管理会落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绩效管理过于严厉并且经常被人滥用。

诸葛亮多次出战都要求下属立下军令状,以示决心。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立军令状说明诸葛亮不能接受失败,同时这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是却要下属为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的失败来付出生命代价,这算什么逻辑呢!

其实,马谡死得很冤枉,他扮演了一个替罪羊的角色。按照诸葛亮打了败仗就要处罚甚至处死的逻辑,那么诸葛亮五次伐魏全部失败,是否也要被刘禅问斩五次呢?诸葛亮虽然自贬三级,并总结了自己用人的不当之处,但依然没有改正,自贬三级完全是在作秀,毫无诚意可言。赵云、邓芝在箕谷因兵力悬殊而失利,赵云作为老资格人员被贬,而荆州老乡邓芝未见处罚。李严因督运粮草不利而被流放,这很有可能是诸葛亮把军事失利的责任推卸给李严督运粮草不利的一场政治斗争。因此,在诸葛亮手下的将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即使错了,至少可以规避责任。在诸葛亮的管理之下,没有人能够失败得起。

诸葛亮秉承法家思想,从法治角度上讲,这并没有错。但是“苛政猛于虎”,过于严厉而且还会被滥用的绩效考核一旦被用于推卸责任、打击政敌等领域时,其对下属的心理打击将是非常沉重的,这往往会使下属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追求短期目标。所以说,一个具有很强主见或者喜欢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人是不适合在诸葛亮手下工作的,否则一定会很痛苦,这样的人倒是适合在刘备这样能够以人为本、考核适度的领导手下工作。当然,到曹操、孙权处工作也不错,基本不会因为战败一次而被处以极刑。

5、对下属居心不良。《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诸葛亮派遣魏延引司马懿进入上方谷,然后要放火烧死司马懿。那么魏延是不是会被一起烧死呢?难道诸葛亮成了坑害下属的小人?当然,这毕竟是演义,罗贯中可能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不过,诸葛亮算计魏延倒是史实。杨仪、魏延都是诸葛亮所看不上眼的人物,因为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诸葛亮都用但又保持压制,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临终遗嘱,诸葛亮巧妙利用这种关系使杨仪除掉魏延,而后

再通过费祎等人除掉了杨仪。可以说,杨仪、魏延都是被利用的牺牲品,谁都没有成为诸葛亮的军事继承人。

很多人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标准是“深肖朕躬”,也就是说行为方式与自己有类似之处。诸葛亮选的军事继承人是姜维,应该说,这两人确实有很多类似之处。临死之前,为继承人顺利成长、即位扫平障碍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算计魏延的重要原因,魏延跟诸葛亮在性格、治军和攻战思路上差异毕竟太大了。同样,曹操杀掉杨修表面的原因是杨修泄露军机,真正原因也可能如众人所说是为了给曹丕铺平道路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领导人员对下属体现人文关怀,打造凝聚力和团队合力。而对下属居心不良或者不能处理好下属之间的矛盾,甚至是给下属“穿小鞋”、算计下属,滥用权力整人,都会人为地制造不和谐,从而导致团队战斗力降低,甚至使团队成为一盘散沙。

结束语

要想在诸葛亮手下脱颖而出,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户籍,争取进入荆州同乡会;其次要博览群书,有一定文凭,能够进入诸葛亮的文化圈子;第三是要听话,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命令,千万不能过多地表达自己的主见;第四是坚决不能出差错,以免被抓住把柄。这四个条件一旦放到一起,出现交集,并且成为主要的选人、用人标准时,其结果必然是培养出一批守成思想强于进取意识、执行力强于创造力、被动性强于主动性、理论知识强于实践技能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一个领导者需要率领一支团队,让这支团队高效运转,选拔人才、培育人才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让给每一个人才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其实领导者不一定要成为内可入相、外可出将的绝对强者,而要让各个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为自己有效工作,打造出一支互补性强、梯队合理、团结奋进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巨大潜能,从而促成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文七:《诸葛亮的用人之道》1600字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中国古代头号智者诸葛亮不仅选择人主与众不同, 在用人方面也颇有见地。虽然也有用人不当、处事有误的时候, 但在用人方面的经验仍然值得当今各级领导借鉴。

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 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何特点。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场、观点。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 决不可委以重任。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 没有定性,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做出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

2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专门考察对方的机变或应变能力。一看德, 二看才是自古用人的两大铁定法则。官场上有贪官也有庸官。贪官害国, 庸官误事。在诸葛亮看来, 在各种智能因素中, 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像马谡那样的人, 虽也有一些作为,毕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 但若缺乏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 也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察对方的见识。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 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 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 见识是否独特。古往今来, 官场之上的争斗不可避免, 这种争斗不仅包括小人之间的钩心斗角, 也包括正邪、善恶之间的大冲突、大对决。那些毫无计谋, 遇事便束手无策的官员, 即使有心为善, 为上级解愁, 为百姓排忧, 也会力不从心, 无法左右大局。

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考察对方的勇气。俗话说,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但还有一句话叫做邪不胜正。缺乏勇气的官员, 别说惩恶扬善, 就连自身也难保, 又怎么坦然面对乡亲父老的期盼眼神呢? 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 常常人为地制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战而胜之。

5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考察对方是否清正廉明。老百姓都希望自己遇到的是清官、廉官, 而非昏官、贪官。看人既要看关键时刻, 也要看平时。有些官员不愿也不敢贪小钱, 是因为在思想深处认为不值得。这种官员实际上也很危险, 一旦他人贿赂一点“ 大钱”, 就容易被拉下水。事实证明, 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人不可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清官, 只会危害国家利益, 损害政府威信, 伤害百姓感情。

6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与对方商定某事, 看他能否说到做到, 是否讲信用。“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说

话不算数, 就不值得别人信赖。所以, 听其言, 观其行, 才是高明之举。

诸葛亮的这六条用人之道,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用人策略: 用人一定要多方考察、反复考察, 任用正直、善良的人,任用不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人。我们应该向诸葛亮学习——— 既要学习他的用人智慧, 更要学习他的用人道德。诸葛亮用人不考虑对方是否顺自己的心、合自己的意, 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换句话说, 选用人才不应看他对自己如何,而应看他对百姓、对国家如何。

但是, 另一方面, 如果各级领导不能在用人问题上把好关, 就可能导致腐败分子混入, 就可能导致反腐败斗争半途而废。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事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事关国家的兴衰。这就是我学习诸葛亮用人之道的一点感想。。但是人无完人他对用魏延可谓是人生的一大败笔。

诸葛亮用人,在《知人>>篇中,他叙述了知人的难度和用人的眼力,最终提出了七条用人之道: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即考察一个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提出尖锐的问题诘难他,看他的观点能否随机应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即询问他的计谋、策略,看他的见识如何。

四: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即告诉他艰难、祸乱,看他的克服勇气。

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即以美酒试他的品行。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即以金钱之利看他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托付他办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诸葛亮一生谨慎,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进行考察,选拔了不少人才,他的用人之道,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作文八:《诸葛亮的用人之道》9200字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