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的作文 《纪念抗日英雄的作文》1300字

作文一:《纪念抗日英雄的作文》1300字

尉氏县附近有个朱仙镇,是岳飞大败金兵的古战常镇内有金碧辉煌的岳王庙,民间流传着“岳母刺字”、“马踏番营”的动人故事。中学时代的黄樵松,几次来这里凭吊,深为岳飞“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风所感动。这对他后来爱国思想的滋长起了重要作用。

1922年,河南久旱不雨,饥鸿遍野。黄樵松愤于国家贫弱,立志从军报国,便毅然中断学业,与同学张宗衡一道去报考冯玉祥的学兵团。检查体格时,因个头不高,在脚下垫了一块砖头,结果被发现,未予录龋失望中黄樵松走出大门,抱着一棵大树放声痛嚎。中午,监考官出来,见他把树皮咬掉一大-片,问明情由,深为这种立志从军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将他录龋(董永昌:《回忆我的好友——黄樵松军长》,《尉氏文史资料》第一辑)

学兵团先在开封演武厅受训,要求颇严。黄樵松不怕苦累,勤学苦练,测验时各个项目成绩优异。10月底,冯玉祥调任陆军检阅使,学兵团随之开往北京南苑受训。为了提高训练质量,冯玉祥请来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一批毕业生任教官。学习科目有军人教科书,八百字课,简明军律,军歌等等。出操训练,包括刺枪、劈刀、射击、器械体操,要求人人都会套数,人人都能在杠子上拿大顶,能跑八道阻拦;冬季还要举行野外叠沟比赛。经过两年多训练,学兵们都达到了相当于军校毕业生的程度。黄樵松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就是在这个时期打好基础的。直到后来他当上师长,还时常到靶场和士兵比赛射击,而且常常弹不虚发。

1924年,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组成国民军。黄樵松被挑选担任冯玉祥卫队连连长,旋升任营长。这年,冯玉祥与李德全结婚,黄随待左右,出于尊敬,将其原名德全改为樵松。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誓师北伐,冯玉祥从苏联回到国内,在共-产-党人推动下组成国民-联军,于9月17日在五原隆重誓师,强调要战胜军阀,达到北伐目的,“必须先打-倒帝国主义”,“将国民军建立在民众的意义上,完全为民众的武力,与民众要相结合”。冯玉祥还郑重宣布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时,一批共-产-党员参加到国民-联军中工作,共-产-党员刘伯坚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各级也开始建立革命的政治工作制度。所有这些,都使黄樵松处在一种热烈的政治气氛之下,并有机会与共-产-党人接触,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

1930年,黄樵松随冯玉祥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冯失败出走,残部由蒋介石收编为26路军,孙连仲任总司令。从此黄樵松离开冯玉祥而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翌年3月,黄担任孙部第27师高树勋部81旅2团团长,随该部由山东开往江西参加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4月1日“围剿”开始,孙部25、27两师从宜黄、乐安分左右两路出动,向东韶、小布进攻。5月22日,27师西援被红军包围的蒋军,在中村被红军歼灭近一个旅。黄随残部退往招携。战后,许多被俘放回来的士兵,暗中议论苏区平分土地、婚姻自由以及受到优待的情况。黄樵松听到这种议论,不仅没有追查,内心也产生向往之情。此时正值梅雨季节,天气炎热,蚊蚋成群,北方来的士兵又多不服水土,虐疾流行,官兵厌战情绪日增。促使黄樵松对这场内战进行思考。1931年7月,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三次“围剿”,黄樵松在宜黄负责训练新兵,没有随师出征。

作文二:《纪念我们的英雄》700字

纪念我们的英雄

题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以前,有多少英雄为了自己的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秋瑾,雷锋,焦裕禄,董存瑞,王二小,刘胡兰,江姐,王佐,黄继光,邓少云,郝梦龄等等。

哪一个英雄不是我们值得尊敬的,我热爱那些为了穷人打天下的烈士,我痛恨那些资本家反动派。刚解放那会,日子虽然苦,但那时当官的一心为老百姓,不像现在,到处是贪污犯。我这颗愤怒的心总是不能安静,这让我的拳头握得更紧更实。

除了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英雄,有可爱的消防战士;有可敬的的边防战士;有可亲的武警战士,有勇敢的边防战士;还有那为祖国出力的航天员。

在这些可敬的战士中我最爱的是消防战士。他们不仅只是救火,在城市中,任何的困难,不论大小,都可以找他们帮忙,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有人落水了,是消防战士来救出溺水者;有人被困在电梯里了,是谁来解救他们?是消防战士;是谁冲入火场,灭火救人?是消防战士 ;是谁在地震时疏散人群,有是谁在地震后拯救人民,清理废  墟?是消防战士。但是,牺牲的也是消防战士啊!

大家知道天津爆炸案件吗?爆炸后,消防战士第一时间前去灭火,火势汹涌。大火灭了许多天,消防战士没日没夜的灭火,当大火扑灭,他们才躺在地上休息。

我们的英雄,不怕危险,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值得学习,我一定要领会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学好本领,将来当一个兵,为国争光,精忠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2015年

宋凯洋

作文三:《纪念英雄的赞歌》400字

致敬

——献给那些英勇的烈士

这人间的牢笼,

你将何时倒塌。

这人间的地狱,

你将何时毁灭。

你听,听——

风在狂啸、雷在怒吼,

这非人间的一切都将会消失。 彻底的,消失。

太阳就要出来了,

黎明的号角已经吹响,

这是正义的呼唤,

这是英勇的愤怒。

这是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汇聚了多少侠肝义胆,

凝聚了多少英雄正义,

铸起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铁镣、铡刀、子弹,

样样都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让我如何想象,

这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有赤水金沙的危急,

有泸定飞行的惊魂,

有千曲蜿蜒的草地、沼泽, 有高耸寒冷的皑皑雪山。

这条路虽然崎岖,

但这是一支意志如钢的队伍, 人民还没有解放,

他们依然会在这条英雄的路上, 继续,前进着!

直到胜利属于人民!

今天,我们已经胜利! 敬爱的烈士啊,

长眠的是你们的身躯, 不朽的是你们的灵魂。

如今,

我们能够站在着金色的阳光下, 请允许我们,

允许我们,

为你们唱一首英雄的赞歌! 向你们表示最真挚的敬意!

作文四:《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1700字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一)    今年八月,我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天安门广场。怀着敬仰的心情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远远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中心,它可高了,总高37.94米真像一个大巨人,庄严宏伟的雄姿,看起来十分壮观。爸爸带我从广场正面石道缓缓地走向纪念碑,当我快走进石碑的台阶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好像一只只雄鹰在高空飞翔,显得十分庄严、肃穆,我走向台阶来到了平台,在石碑正面,看到了浮雕上,看到了浮雕中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的情景,浮雕上的号兵吹着冲锋号,指挥员右手挥举,我们的队伍勇往直前,感受到了新中国诞生时那沸腾的画面,在其他几块浮雕都展现了生动而概括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历史,四周刻着中国人民英雄在跟敌人战斗时的画面。我汹涌澎拜仿佛也置身于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在这里阳光将为你们带来祖国的温暖;月光将为你们带来宁静;鲜花将永远为你们装扮胜利的花环;大树,为你们遮荫;人民将永远向你们致敬!    我静静地默哀,此时我想起来我在加入少先队时的誓言,五星红旗是我的骄傲,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红的。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岁月的厚重,我感受到使命的神圣。在无数先烈为我们打下的美好生活,我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二)    远远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公园的一角,看起来十分壮观。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四周长满了青松,在微风的吹拂下,翠绿的青松随风飘拂,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静静地默哀了一分钟,深深地缅怀着我们的哀思。这些英雄是为了建设攀枝花面牺牲的,在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把攀枝花建设得更美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我们又来到了盆花园休息。那里十分凉爽,而且景色十分美丽。()这里有奇形怪状的假山;翠绿色的苏铁在给我们打招呼;粉红色的荷花在给点头;可爱的同学在尽情地玩耍,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阿署达度假村,导游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拔河比赛。”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踊跃报名,胡老师挑选了二十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去参加拔河比赛,同学们双手攒足了劲握紧绳子,奋力往后拉,旁边的啦啦队使劲的为他们加油,展示了我们班的团队精神,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终于不负众望,最终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下午,我们踏着金色的阳光,愉快的回家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三)    4月15日,西兴实验小学组织6年级的一部分同学,来到北干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纪念我们伟大英雄们的英灵。    火辣辣的太阳烤着皮肤,黑色长袖的校服也很吸热,虽然汗水顺着发丝流了下来,但是同学们都咬牙坚持着,现场是一片肃静。首先,面对着雄伟的纪念碑,同学们深深鞠躬。接着大家步入“历史博物馆”,由老师起了个头:“大家知道哪些烈士光荣牺牲了?”同学们积极地举手发言,有的说黄继光,有的说董存瑞,还有的说柯占军„„然后,同学们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诗歌朗诵、讲故事、书法„„大家踊跃举手,个个都表现的很积极。“你在眺望谁?高耸的纪念碑,多少宣言喊出你的壮美。你在思念谁?沉静的纪念碑,多少热血凝成你的雄伟。”慷慨激昂的、悲伤低沉的,方式不同,却满怀着那一种深深、深深的怀念、崇敬!接着同学们秩序井然的走上楼(纪念馆第二层)然后,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又一次来到纪念碑下,敬一个整齐的队礼后,满腔深情的喊出大家的口号:“你是我永远的信仰,跟着你走千里万里我都有力量,你的形象让我勇敢坚强,我愿为你燃烧生命的光芒!”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而在场所有人也轻轻鼓起了掌„„在最后,同学们纷纷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放在树枝上,随着一朵朵洁白的小菊花绽开笑容,我们的缅怀也结束了。    通过这次到烈士陵园的纪念、缅怀,同学们不仅仅锻炼了自己的毅力,还了解了我国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加深了印象。

作文五:《无名英雄的纪念碑》1600字

无名英雄的纪念碑----影片《望日莲》观后感

抗日战争的革命斗争传统题材电影,要拍出新意很不容易。近日观看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望日莲》则别具一格,在主题创新和风格迥异,初看影片,似乎觉得平淡无奇,缓缓的节奏展现的普通乡村百姓,朴实无华,故事情节也算不出惊险曲折,但是细细琢磨,我悟出了编导的用意,作品寄激情于淡雅,寓伟大于平凡,在同类抗战影片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撷取的仅仅是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中的一个侧面,围绕护送的情节,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塑造了抗战年代冀中平厚一组平凡而伟大的农民群像,望日莲和大山这对相互爱意的青年战友,为了拯救苦难的民族,出生入死,日夜奔波,生命与爱情两者皆可抛。大山为掩护过路群众而献身,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大山的父母亲,忧心如焚,但又深明大义。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娘的银发,目送子去部队的镜头感人至深。这些朴实而坚强的普通农民,使人们联想到《苦菜花》中的大娘,《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想到茅盾笔下的白杨树……

《望日莲》—那金黄色映现的富有寓意的片名,那一再随同男女主人公出现的向日葵花般金黄的色彩,不正象征着中华儿女忠诚的赤子之心,虽然影片中有些英勇形象消失在茫茫青纱帐中,虽然他们在革命斗争的史册没有留下真名。但正是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善战的英雄的血汗,汇成了中华名族抗战的洪

流,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着伟大的抗战史诗,他们不正是伟大的“中国脊梁”!祖国永远纪念那些名垂青史的名族英雄,人民永远缅怀那些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影片正是为那些可敬的无名英雄,在银幕上塑造了一座金色的纪念碑!无名英雄默默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将伴随历史的风雨永不泯灭,世代长存,对于我们青年人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望日莲》启迪着我们青年人,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的那种面对挫折不怕流血牺牲换来民族生存和公众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的改革发展同样需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作为青年人,有着创建事业的憧憬和抱负,有着民族传统的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有着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扎实工作,爱岗奉献,争取在自己的基层村干部的这一工作岗位上做出一定的贡献。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动力。千百万年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正是由于创先争优,不断拼搏奋斗,革新创造,不安于现状,超越现状,才因此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出一份力发一点光!青年人工作性质可用八个字概括,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确,青年人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苦、是累、是默默无闻!有时努力工作,而常常只换取匆匆一瞥......因而,我们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有奉献、牺牲精神。在单位要努力把工作干好,干出色,不要盲目追求名利,做到“只求所得、不求所有”同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到有所发展,有

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措施,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要经常与领导沟通思想,交流工作体会,使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得到认同与实现。作为青年人,在单位要服从组织,听从分配,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原则。不同的工作岗位各有特点,有不同的岗位实践,能学到许多的知识。青年人服从分配,就是服从工作需要,就是尊重领导。在单位上,青年人要有挑重担的勇气和决心,要为单位为领导干好事,成大事,要向难事、大事挑战,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青年人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痴心不改地苦干、实干、拼命干,才能有希望、有成就。

在“纪念抗站胜利70周年”的来临之际,我想写这篇观后感有着更加深厚的意义,作为年轻的村干部,我想应该勤恳工作,不断学习,学习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与党同心同行,奉献青春智慧,在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甘于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跃马村  施 丽

作文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故事》2300字

1 人 物 与历 史

场将是全 国人 民和 世界人 民敬仰的地方。 当时大多数人赞成

这个 意见。

1 9 4 9年 9月 3 0日下午 ,毛 泽东与全体政 协委 员一起,

在天安 门广场举行 了人 民英雄纪念碑 奠基典 礼。毛 泽东在仪

式上 宣读 了碑 文,还在天 安门广场 南侧原 中华门的北边 与委

员们一起执锹破土。

由于人 民英雄纪念碑 要安放在天安 门广场 中,因此碑体

选址 曾有三处,为何最终确定天安( 3 F - i  ̄ ?

为 了纪念 革命先 烈,纪念 1 8 4 O 年 以来在 中国历次 革命

斗争 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1 9 4 9 年 9月 3 0日的中国人 民政治  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 会议作 出决议 ,要在 首都北 京兴建 一座  “ 人 民英雄纪念碑” 。   关于纪念碑 的建造地点,委员们讨论 时 曾有人主张建在

不能太小 。考虑到天安门高 3 3 . 7米, 正 阳门城楼高 4 3 . 6 5米,   设计 者最初将 纪念碑 的高度定 为 3 9米,实际建成 的高度为

3 7 . 9 4米 。

1 5 4 字的碑文,周恩来写 了多少遍?

雕 刻在 人民英雄 纪念碑背 面的碑文 ,是 由毛泽东在全 国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 、周恩来 亲笔 书写 的。那 时,周   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 了 4 O 多

遍。

东单广场 ,也有入 主张建在 西郊 的八 宝山,最终是 由周 恩来  根据 多数 委员的意见,决定 将纪念碑建在天安 门广场 上。周

恩来认为天安 门广场有 “ 五 四” 以来 的革命传统 ,天安 门广

碑 文写好后 ,雕刻碑文的任务也非常艰 巨。人 民英雄纪

徽显得更加庄重。   由于 中国古建筑砖木结构的特点 ,天安门城楼 的修 缮成

为 一项例行工作,每年都会进行 各种 维护。例 如今年,为迎

梅主要负责接待外 国贵宾。 2 0 0 8 年8 月, 她第 一次作为讲解 员,

接待了比利时首相莱特姆 。

说起在城楼上工作的感受,韩雪梅 印象最深的是游客的  变化 。“ 过去来城楼参观的多是发达地区的游客 ,现在有越来  越多来 自偏远地 区的游客。 ”在城楼大殿入 口处 ,几名农 民打  扮的游客在柜 台前挑选 了几件价格从十几元到上 百元不等 的  徽章、天安 门城楼微缩模型等纪念 品,带着满足感离去。

接新 中国 6 5周年 国庆,天 安门城楼除红墙进行粉刷外 ,还增

强 了夜景照明效果。

今年 6 5岁 的高 阿姨 作为亲历 者, 曾作为 北京灯具厂 的

工人参与了 1 9 8 4 年 国庆 3 5 周年天安 门城楼 的宫灯更换工作。

灯 的更 换进展顺 利 ,比预 期提 前 了 1 5天。但是 ,为 了保  证城楼的安全,需要减轻 宫灯 的重量,主灯 从 I i 0 0公斤减到  4 5 0 公斤, 1 6 盏辅灯从 7 0 0 公斤减到 3 5 0 公斤。 重新赶制 的宫灯,   灯架的材料换成轻钢龙骨,主灯 的灯罩 由 1 2面改为八面 ,辅

灯 由八面改成六面 。

城楼 见证_—  和国同龄人的天安门情结

1 9 6 9年,佟婉荣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 了北京二七机车

车辆工厂做车工。当时正值 国庆 2 O周年,车 间领导通知她参

加 受阅民兵方阵训练。佟婉荣的老伴刘师傅当年是二七厂的

技师,也是受阅 民兵 的一员 。一天训练结束之后 ,刘师傅提  议给佟婉 荣照一张照片 留念 。那时的佟婉荣还是一个青涩的  女孩 ,穿着 劳动布 工作服,带着三八枪,她雄 赳赳气昂 昂地  在天安 门城楼前留下 了国庆 2 0 周年的留念 照。 除了这张照片,   在上世纪 6 0年代 ,佟婉荣还在天安门前 留下 了很多照片 ,有  刚上班车 队带着员工参观天安 门的,有和父母姐妹照的 ,有

和小一辈照的……

1 9 8 4年 8月 3 0日晚 9时 ,l 7盏崭新 的玻璃 宫灯悬挂在  雕 粱画栋 的屋顶上 。“ 当 电源合上 的一瞬间 ,整个大厅灯火辉  煌,灯罩上 的金龙仿佛要腾飞起来 。 ”高阿姨说 。

城楼之上_—普通游客越来越多

城楼大殿现有 的陈设 ,基本保持着 1 9 7 0年的 “ 原貌 ” 。   从1 9 5 0年至 1 9 7 0 年在天 安门城楼悬挂 了 2 0年 的国徽原件 ,   及 反映天安 门重要历史瞬 间的图片展 分布 在大殿两侧,见证

因为出生于 l 9 4 9年,作为共 和 国同龄 人,佟婉荣 一直

了新中国从落后走 向富强的伟大转变 。一群 穿工作服 的年轻

人,不时用喇叭提醒着误入 隔离 区的游客 。他们 是新一代的

觉得非常 自豪。在 “ 整数年” ,她 都要去天安门照相 。这些天

安 门合影, 从黑 白到彩色 , 从胶卷到数码相机 , 背景有 的是 “ 古

城楼工作人员,与这个时代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2 9 岁的韩雪梅 已 在城楼上工作 了七年 ,她一直坚信 自己

与天安 门的缘分 。“ 我第一次来天安 门是小学一年级 ,没想到

董级 ”的公交车 、 有的是 自 行车 、 有的是花 团锦簇 的花篮……   这不仅 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也是她生活 点滴变化的记录 。

国庆 6 5 周 年前夕 ,佟婉 荣再次来 到天安 门广场 留影,

1 2 年后 , 自己能在城楼 上工作 。 ”能说一 口流利 英语的韩雪

2 0 1 4 . 6兰台 内

这样一个 “ 普通人”和天安 门的故事还在继续 。

( 李天际 )

1   1

作文七:《为心中的英雄而纪念》600字

多少陈年旧事,传奇记录正如跳动的音符,随着离别的讯号,涌上心头。这一刻,一切的一切,只为一个执拗而又苍白的老人停留。

犹他,

犹如他,

盐湖城冷峻的山脉,皑皑的白雪,

23年恍如隔世,

老去的是流金的岁月,

深刻的印证是镌刻着铁血的烙印。

命运轮回,莫不如是,

一代伟业难敌上天作弄,

精髓演绎,运筹千里,

无奈默契终难过惊世的神采,

斗禅,该如缠斗

不过是一笑宿命间。

满头的白发,睿智的眼神,

只为一方净土的守望。

爱兵如子,伟岸的细腻,

无勉早已注定,

最佳亦无归属,

默默坚守,奇迹定将绽放。

别了,一个时代。

一句是时候离开了,

饱含的又有多少深情与哽咽。

英雄迟暮,行将则至。

永恒的不变注定匆匆改变,

伟大的传奇难逃哥德巴赫式的结局。

曾经如是说,

身材强大不会造成任何改变,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带来不同。

有一种精神,会永远颂扬下去。

有一种风度,会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瞬间总因太过匆忙或绚烂为人遗失,

历史诚为厚重或冗长而失色,

春天里,真的有这么一天,

在田野中,在伊利诺伊的农场里,

两位老人执手相伴,

田边散步三英里,

没有寂寞,没有幻想。

抚今追昔,叶落归根。

愿心中的英雄,敬爱的老人一切安好。。。                                                                                                      Gerald·Sloan

2011.2.12的一天

作文八:《献给英雄的纪念碑》500字

今天的报告文学早已不再是新闻的扩写了,应该从社会观察家、社会评论家和人的良心角度出发,重新规范报告文学的定义。李鸣生的《发射将军》我认为写的是一个军人的忠诚和知识分子的智慧,以及他复杂的悲壮性的命运。在我看来,李鸣生写的是我向往的一个上帝式人物,而我的上帝带一点野性,所以我喜欢这位发射将军 。我认为作家的成熟,语言是个重要的标志。鸣生的语言很好,比如他写1958年,一方面破釜沉舟搞导弹,一方面搞大跃进,写大跃进在灾难后就一个比喻:空旷的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狼藉,一个个土法上马的钢炉就像一座座孤独的坟莹。谁这么写过大跃进?不是说简练吗?这就叫简练;不是说形象吗?这就叫形象。还有,描写太阳的作品,车载斗量,比如《静静的顿河》中,天空的太阳是黑色的;王之涣写“白日依山尽”,落山的太阳是白色的。李鸣生写太阳,就八个字:傲视天下,目空一切。谁这么写太阳?就他这么写,这是他的创造。还有结尾写得很好,写李福泽辉煌的葬礼,来宾一个一个点到,这是对上帝式人物的缅怀,庄重而辉煌。李福泽将军既代表着解放军,又代表着知识分子,只有他才配享受这样的葬礼。《发射将军》就是献给军人英雄和文人英雄的辉煌的纪念碑。所以我今天带来一块匾,是表示对李鸣生的尊敬,匾上写的是:“中国航天文学之父”。我认为李鸣生当之无愧。

作文九:《缅怀纪念碑的英雄烈士》600字

今天是清明节,清晨,我父亲和我来到山脚下,沿着长长的石楼梯上楼梯,突然,一块大石头出现在我的眼睛,我父亲说这是一座纪念碑,以许多英勇的烈士的荣耀,让我充满爱国主义,也学习英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那种真棒的精神。

我很高兴跑到纪念碑,我的父亲说:你必须认真看看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向他们学习,而且还利用今天的清明节,给这些英雄敲头,没有他们,没有新的中国,没有我们今天生活愉快。我没有等待我的父亲完成,它的外观,高大的庄严的纪念碑刻有无数的名字,我很好奇问我的父亲:这些人是谁?他们是保护中国人民和牺牲英雄殉难者,其中有些是为了拯救人民,有些人打败敌人,特别是日本的恶魔,流血,他们是英雄。爸爸说完他们的英雄。听着这些故事,看着纪念碑上的英雄肖像,我似乎在战争时代,看到你的英雄在一切冲向敌人和努力工作,这让我想起了一段时间以前与我的父亲看到电    血腥的湘西,英雄的人民过着安静和幸福的生活,但日本恶魔与飞机,细菌战,刺刀入侵中国,杀死了很多中国人,血流,妻子和儿子分散。是这些英雄,勇敢,不怕死亡,顽强的战斗,用自己的生命,以换取战争的胜利。我是一个中国人,看日本的魔鬼伤害我们的人,等待自己赶到战场,魔鬼成为一个结。

我愤怒的愤怒的心不能安静,它使我的拳头握得更紧和更真实,我们的英雄殉难,不怕敌人,牺牲死亡,勇气,这种精神是移动,值得学习,我必须要理解这种精神,用于学习,不害怕恐惧不累,学习技能,未来对国家自身实力的贡献。

我和我父亲对英雄殉道者告别,我觉得他们突然充满信心和力量,我说:明年我会回来见你,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作文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故事》2000字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2014年9月30日,中国首个烈士纪念日。这一天,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篮。人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追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选址曾有多处,为何最终确定   建在天安门广场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纪念1840年以来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首都北京兴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关于纪念碑的建造地点,曾有过多种意见,最终由周恩来总理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周恩来认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天安门广场将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1949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与全体政协委员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由于纪念碑要安放在天安门广场中,因此,碑体不能太小。考虑到天安门高33.7米,正阳门城楼高43.65米,设计者最初将纪念碑的高度定为39米,实际建成的高度为37.94米。   “今天所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不是先建成天安门广场再进行设计的,而是根据未来广场可能达到的规模来设计的。这在世界广场建筑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的作者殷双喜说。   154字的碑文,   周恩来写了多少遍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上,毛泽东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这篇雕刻在碑石背面的碑文,是由周恩来亲笔书写的。   那时,周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他拿到工地,征求雕塑家刘开渠的意见,诚恳地问:“怎么样?行不行?”刘开渠说:“以前只看到您的题词,还没有看到过您写这么多字、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   纪念碑从1949年开始设计到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揭幕。在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于1955年6月9日亲自为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   这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毛泽东共写了三幅,他还捎口信说,要多请专家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选取一些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殷双喜说:“现在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就是征求专家意见后,从三幅字中选取八个字重新编排而成的,极充分地体现了毛主席书法的神韵。”   为什么改坐北朝南为   坐南朝北   随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的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向全国各地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据参加过设计施工的专家回忆,纪念碑的结构设计方案征集到140多件。周恩来在审定设计方案时曾提出,为了将来能让更多人非常醒目地从长安街看到纪念碑的正面,建议将传统的纪念碑坐北朝南改为坐南朝北。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委员会的工作就是对既定方案中纪念碑的颜色、高矮等作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边设计边施工。直到1957年,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   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形设计主要参照了中国的唐代石碑与清代石碑,但碑顶的设计在当时是最为困难、争论最多的一个部分。建筑师主张用“建筑顶”,即在纪念碑顶部建造一个古代常用的顶子。雕塑师则主张用“群像顶”。反对“建筑顶”的理由是“大屋顶”形象太古老,反对“群像顶”的理由是“在近40米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雕像”。   最终选取的碑顶方案是由梁思成制订的。他在结合了多处古建筑外形的基础上,设计形成了纪念碑的雏形,并在碑顶上破天荒地加了个“小屋顶”的装饰,这个极具特色的“小屋顶”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新建筑物之上。   浮雕《胜利渡长江》二稿已通过,为何还要画第三稿?   纪念碑碑体设计确定后,下部装饰的浮雕创作也随之开展。1953年成立了纪念碑美术创作组,由著名作家、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有两位,一位是雕塑家刘开渠,另一位就是画家彦涵。   由于彦涵画过解放军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第二稿将战士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既然第二稿已被采用,为什么又画了第三稿呢?第三稿上面的人物更多,画稿长度更长。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王玮荐自《时代邮刊》2014年1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