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伟人6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3000字

作文一:《我眼中的孙中山》30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

行政管理一中队一区队   吴兵兵  201050410011

他,曾经彷徨,而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他,曾经迷惘,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前行。

他,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民主革命多做一件事。

他,就是孙中山。沧海横流,他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他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他是中国民主道路上的先行者。

江泽民同志说中国20世纪的三大伟人之首: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可见,孙中山先生在任何时代,在源远流长的炎黄子孙心中坚如铁的地位。

回首过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先生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先生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

其田”的口号。直至后来,工人作为主导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充分显示了先生卓越的政治远见。

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领导了两场革命,一场是辛亥革命,革命的对象是满清王朝。另一场是国民大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孙中山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若论先行者,青洪帮一类的许多帮会组织,都是推翻满清王朝的先行者,孙中山是继承了他们的遗志。辛亥革命早期打出的,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虽然,北伐战争最后由蒋介石领导的。其实,先生还领导了第三场大革命,是在国民大革命之前,只不过革命的对象不是封建主义,不是帝国主义,而是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国民党自己。这场革命通常称为“改组国民党”,没有用上革命的名称,却也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对党的革命,以国民党“一大”为历史标志。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以俄为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而成为新的“三民主义”。这场革命的具体成果,就是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改组为一个“全民党”,建立了统一战线。改组国民党后,全国各地的工农运动就蓬勃地发展起来。所谓“革命先行者”,就是这个意思了。孙中山不是中国工农革命的领导者,但他是中国工农革命的先行者。进而,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所以,毛泽

东才会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过去曾经有人评价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或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曾是让我疑惑的,辛亥革命不是成功了吗?国民大革命也是取得了成功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评价,无疑地,孙中山的不彻底性,在于没有把国民大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受历史局限的,我们是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孙中山的。

再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安排、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决非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行动所能左右;纵观当时整个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

与袁世凯相抗衡。在此情势之下,假如孙中山硬着头皮抗袁,在南京一隅坚守临时大总统职位,维持民主共和新政,那也是以卵击石暂延时日,必遭袁军弹压,不仅可能导致革命政权崩溃坍塌、革命阵营土崩瓦解的不良后果,而且可能造成清庭傀儡长存、共和制度消失的可悲结局。正是伟哉孙中山,站在国情大势之高度,从民主革命之大局出发,利用袁世凯伪装“赞成共和”的姿态,以革命者的博大胸怀辞让大总统职位,先迫使袁签下谈判之约,实践逼清帝退位,继之又迫使袁在议会公开接受《临时约法》,不得不在表面上履行共和政制;唯其如此,才用一个“让位于袁”换取彻底推翻封建帝制和共和大潮有进无退的巨大成功,不仅为继续革命保存了革命党的有生力量,而且为民主共和思潮广泛深入民心开辟了道路,这正是孙中山审时度势为民主革命继续发展作出的一大正确决策和历史贡献。其让位之后的历史事实表明,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虽然篡权窃国野心得逞,一朝权势倾国,不仅实施假共和真独裁,甚至明目张胆地策划登基称帝,然而,随着其反革命复辟面目的大暴露,孙中山借机领导了护法运动和二次革命,全国各地讨袁呼声汹涌澎湃,加上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激化,大权独揽的袁世凯也仅仅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便宣布“废除帝制”一命鸣呼了;这便是孙中山“让位于袁”之决策正确和成功的历史明证。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中国之所以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先进,孙中山不仅是革命的先行者,而且是创造历史的第一功臣,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当然,我也不能否认作为领导人的孙中山的过失-------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蒋介石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跚跚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否认他的急功近利。但是,在当时的黑暗社会情况下,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

我认为孙先生革命,夺权不为掌权,掌权不为弄权。所以,我说前无古人,到今天还是后无来者。唯独孙中山先生是不可玷污、不可以亵渎的。假若中华民族近代没有孙先生,中华民族将愧对世界各个民族。也正因为有孙先生,所以中国人才有一个可以和美国四大总统相媲美的精英。《走向共和》里边有一个细节,当孙先生北上,由天津坐火车到北京,冯玉祥为了保护孙先生安全,特派卫戍司令鹿钟麟前来接

送,鹿钟麟登上车厢,孙先生已经起不来床了,孙先生手往外刚一伸,鹿钟麟往前紧赶几步,半跪下来,必恭必敬,握着孙先生的手。当时天下真是那样,多少杀人如麻的军阀,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孙先生,那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因为这些人都知道孙中山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知道孙中山先生真正为了这个民族而奋斗。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歌颂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赞美他。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我佩服他。

孙中山先生,他是火,点亮中华民族前进的灯;他是灯,照亮炎黄子孙前进的路!

作文二:《我眼中的孙中山》1600字

我看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系统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随后,他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到1905年与黄兴、宋教仁建立同盟会发表三民主义,之后领导了赫赫有名的黄花岗起义,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到与清政府决裂的革命历程。在黄花岗72烈士英魂的召引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燃起了全国的革命战火,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此爆发.腐朽的封建政府在历史的车轮面前被压的粉碎.1912年孙中山回国主持大局,建立了中华民国,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 1917年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位,离粤赴上海,从事著作。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先生与苏俄代表越飞发表联合声明。

至此,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达达到了顶峰,正是由于孙中山的积极运动,才有了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之势,是我们无可辩驳地承认孙中山不愧为一名先驱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是一名顺应历史潮流的弄潮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封建统治专制统治和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旧中国下,他唤醒了愚昧的人民,是中国走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成为旧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掘墓人,单

凭这几点,他也应该被历史永远记住。故而,中国之所以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先进,孙中山不仅是革命的先行者,而且是创造历史的第一功臣,这也是历史的不争事实。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但我们还要清醒的辨证的看待孙中山其人。

首先,他领导的革命并未发动起革命主力军中四大阶级中除民族资产阶级外的其他三大阶级,导致了新建立的政权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了。其次,在处理革命果实上,充分暴露了其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当时清政府已奄奄一息的大好的革命形式,没有彻底的革命决心,却一味想通过退位来达到形式上的统一.他在革命最需要他的时候隐退,显出一副淡薄名利的样子,将用血换来的民国交给袁世凯。这样一连串的错误发生在一个革命领导着身上是不能被理解的。最后,孙中山最大的错误就是太天真了。且不说他的革命从未有过自己的军队,且不说坚信着你帝国主义我不打你,你也别来干涉我的思想,单1912年之后他后半生的革命缺乏方向性这一点就足以宣布他一定会失败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护法运动中,哪一次不是被各怀鬼胎的军阀所利用,我可悲地看到孙中山的后半生成了一个身负名望的军阀之间争斗的催化剂。好不容易我看到了他成熟的举动,在生前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但却同时埋下了蒋介石这个不安定因素,给人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是我对他的评价。至于错误什么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孙中山对中国贡献很大,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成为我们现代人眼中的圣贤。但是,也不能因为他的一些错事将其完全抹杀。正所谓对任何人的评价都应该一分为二,人无完人,孙中山也不例外。

其实,在当时的革命党人中那是很稀松平常的,以当时的环境,这压根算不上很大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孙中山在革命党人中间威望很高,大家对他严格要求罢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受当时的时代束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孙中山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人,不仅因为辛亥革命,还因为他那份对信念的执着,对民主的向往,以及他那跨越时代的伟人胸襟。

历史长河还在滚滚前流,孙中山的名字像那永恒的浪花在其中闪烁着他那份晶莹与澎湃。而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历史上的伟人。

作文三:《我眼中的孙中山》19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以上便是孙中山先生的个人简介。  在此之前,我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此,甚至还没有这么多。但是经过后来的学习,我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孙中山先生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载千秋,万古流芳。 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缉、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列宁眼中的中山先生“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的一个人。;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说:“ 中山先生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孙中山的

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独秀一枝前无古人 ,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也是在孙中山工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  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论学说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为实践也非完美无缺。譬如,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以至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并使中国人民在此后的几年陷入了战争。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使得袁世凯、张勋等人有机可趁,趁机作乱;他开始提出以党代政,为其后蒋介石的“党天下”埋下了伏笔。1924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党在国上”等一系列为党天下鸣锣开道的口号,使得后来蒋介石的独裁政治有了依据。国民党的党天下把民主扼杀殆尽,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些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这一切并不损于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决非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行动所能左右;同理,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并且,如江泽民主席所说:“ 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作文四:《我眼中的孙中山》39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

胡小俊      2010302540276

关键词: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内容提要: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一. 孙中山的生平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

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

1911年10月,听闻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会议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与其他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及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曾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宣告失败。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史称“护法运动”。 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翌年,因受桂系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赴上海著书立说,撰述《建国方略》。

1919年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1920年重返广东,次年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1922年因陈炯明武装叛乱,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他与时俱进,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23年再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不同是:明确的提出了反帝纲领。)促成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办黄埔军校,指挥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同年11月,应北京政府邀请,扶病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中国的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势力作不懈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因积劳病剧,1925年3月12日在北

京逝世,遗体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遗著辑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全集》等刊行。

二. 孙中山的贡献

不可否认,孙中山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的确欠妥,但是这无法抹杀他对中国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条:

1.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最终赶走了封建皇帝,推翻了满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长河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场最彻底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重大的社会变革;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历代进步阶级前仆后继、不断斗争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超出了近代中国此前为寻求救亡图存所作的一切努力,达到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推进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第一个制高点,为中华民族的后继者继续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2. 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早在1894年11月,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在此基础上,1905年8月孙中山又领导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形成了其完备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植根于近代中国社会土壤的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作为时代的产物,自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是无可置疑,它是中国历史上此前为止最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是留在近代中国思想宝库中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3. 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民国初建,孙中山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革命成功后必须致力于经济建设的思想,认为“今满政府已去,共和政体已成,民族、民权之二大纲已达目的,今后吾人之所急宜进行者,即民生主义。”决心专心致志办理实业,指出“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 认为革命成功

后,只有从经济上发展实业,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当天,在同盟会员饯别会上,孙中山就表示:“解职不是不理事,解职以后,尚有比政治紧要的事待着手。即以实行民生主义、倡办实业为己任,从事经济建设活动。

4. 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孙中山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不仅形成了丰富的民主政治和经济思想,而且形成了广博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以打破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前提,以实业化为中心,以民主政治为杠杆,以科学、教育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为必要条件,以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根本目标,其范围相当之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从政治、哲学到经济建设,从内政、外交到文化教育,从伦理、道德到济世救人,均有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观点。包括建立在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坚持进化发展的普遍观念,以“生元说”和“知难行易说”为基本内容的哲学思想;包括“因袭”中国传统文化,“规抚”西方先进文化,并勇于“独见”创新,融贯中外文化之精华为特色的文化思想,等等。他的思想不仅对封建主义思想意识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且有力地宣传了西方近代文明,对于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我眼中的孙中山

在我看来,孙中山先生无疑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英勇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一生都是在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战斗着。他一生领导多次起义,但都失败了,可是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依然坚定不移的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他团结了一批与他有同样追求的人,共同奋斗,希望能够将中国从封建社会中解救出来。为此,他们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他看来,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因此,他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终于,在他的思想领导下,武昌起义获得了胜利,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虽然,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盗取,可这并不影响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不屈的一生,正如他所说,“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i这是他的毕生的写照,也是我最敬佩他的一点。

不仅如此,他对经济发展,也独具眼光。他的《建国方略》,就是在今天,也闪烁着光芒,也能指导今天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些已经超越了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至今也没有达到他所说的高度。他不仅是个能建设优秀政治制度的政治家,从这方面也可看出他还是一个高明的经济专家。

他的自由,民、主,博爱,至今任然是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他的思想任然是当今正义之士的指导之所在。他也是一个超越党派的领袖,今天众多党派任奉他为精神领袖,正如国父纪念歌所唱,国父精神,永垂不朽。这就是他的影响力,并将继续下去。

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也有他的不足,比如对袁世凯的妥协和幻想,用军阀打军阀等错误。但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断改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前进,实为难得,正如他自己所说,世界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不只是在跟着时代的潮流,甚至引领时代的前进,他提出在中国建立共和国时,世界也就美国和法国几个共和国而已,其他则为帝制国家。

所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也是解放我民族的民族英雄。他也是一个谦逊的人。伟哉!我们的国父!伟哉!彪炳千古的英雄!他是传说中除三祖以来我们见到的品德高尚,光明正大的领袖!对于这样一个人,岂是官方那几个品论那么简单,这个评价,是发自人民的心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民族出过这样的人物而感到自豪骄傲!

i 孙中山:《建国方略》序,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版

作文五:《我眼中的孙中山》2400字

孙中山说过:“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鲁迅一样,他从小热爱读书,立志从医,渴望救人民于疾病的痛苦中。

少年时代在美国属地檀香山先后就读于

英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

而后,孙中山继续求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域多

利书院。毕业后,他先进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

华医学堂学习,后来转入香港西医书院(这所

学校后来并入香港大学〕学医。在校期间,他不但努力攻读医学,而且还广泛研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并结识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立了高远的志向,他选择为此奋斗。

面对国难,孙中山选择弃医从政。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提出了

“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

他弃医从政,改变自己原本的志向,但是没有改变自己为人民,为国家的本质。不得不说,他的选择的明智,为此,成就了国父的丰功伟绩开端。

孙中山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 ”

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这时,我们就足以看到一个国父的“无私”。

孙中山努力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行医,从政,都是以人民为重。立志高远,而又不好高骛远,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习他这点。

孙中山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在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后,准备在广州

发动起义,却因事泄而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在这颠沛流离的十几年里,他仍不忘国,不忘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人民,越挫越勇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敬佩。我们必须学习他的这种“无私”,以及坚持不懈,不畏牺牲的精神。

孙中山说过:“感化人最要紧的就是诚。

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 ”

从他说的话,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人民的感情之深,思想觉悟之高。

最让我感动的是孙中山的三份遗嘱 。

孙中山先生临终前十七天,即1925年2月24日,知道

自己病已不治,预立了三份遗嘱,这三份遗嘱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

孙中山《遗嘱》的全文是: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四分五裂状态,段祺瑞坚持召开“善后会议”,实行军阀间的重新分赃,使中国继续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孙中山则极力谋求和平统一主张召开有各界民众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决定国家的统一和建设大计,并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摆脱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束缚,从而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孙中山在遗嘱中谆谆以此为嘱,把希望寄托于“唤起民众”,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四分五裂状态,段祺瑞坚持召开“善后会议”,实行军阀间的重新分赃,使中国继续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孙中山则极力谋求和平统一主张召开有各界民众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决定国家的统一和建设大计,并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摆脱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束缚,从而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孙中山在遗嘱中谆谆以此为嘱,把希望寄托于“唤起民众”,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

孙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他临终时遗留下的私产,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今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

他的《家事遗嘱》写道: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从这些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高大的为人形象,他为国,为

民,奉献了一生。

孙中山与宋庆龄于1915年在日本结婚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说,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孙中山先生生命

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胡总理这样高度评价孙中山,我充分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以其博爱、慈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深深地感动了世人。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文六:《我眼中的孙中山》33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

核工12  徐涛2110302056

回首百年前,那时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告终,代之以全新的中华民国。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孙中山。

历经百年沧桑,斯人已逝,围绕着那场革命,我们可以大体上对孙中山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最先看到立宪和政治改良在中国难以实行,在1896年9月30日开始欧洲之旅后,他“观其(西方)车马之盛,贸易之繁,而往来道途绝不如东方之喧哗纷扰,且警察敏活,人民和易”,“凡此均足使人怦怦向往也。”(孙中山:《自传及叙述革命经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14页)自此,他积极地倡导共和思想,以激进的方式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力图改变中国的旧面貌,开启中国的新纪元。

从檀香山的兴中会,到民主革命派的诞生,从筹备广州起义,到流亡海外成立兴中会分会,孙中山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头。他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他的革命理念——三民主义,也是中国第一个较系统的革命纲领。

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对那一代人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在他的感

召下,一大批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奋不顾身:秋瑾,黄兴,宋教仁,朱执信,廖仲恺,胡汉民„„他们都在进行着艰难的革命探索。

也正是辛亥革命,启民智,开民心。辛亥以后,天下不再是一家一户的私产,“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和共和的思想才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同。

就近代中国的革命进程和革命影响来说,孙中山都不愧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二.历史变革的推动者

中国的19世纪是在战乱中结束的,中国的20世纪是在战乱中开始的。清王朝一次次被动挨打,她已经丧失了主动自我更新的能力,难以迈出历史的新步伐,需要有人推动历史的进步。

在孙中山之前,农民阶级进行了变革的尝试,但太平天国运动终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满清政府的绞杀而失败,地主官僚阶层推动的洋务运动又难以真正施行,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因此,立宪派和革命派就成了当时社会的两大阵营。立宪还是革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选择。

而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局势风云激荡,进步潮流不可阻挡,但中国仍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一次次丧失改良的机遇。庚子赔款,让国人在经济上不堪重负,在情感上义愤难当。清统治者开始的所谓“变革”仍没触动封建统治的根本,就算“预备仿行立宪”,就算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也不能真正改变现状。

孙中山深知这一点,他要用革命推翻这个腐朽的帝国,建立世界

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当时,“立宪派和革命派正在进行这一场赛跑”(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院务主任柴渭老师语),立宪因种种原因而夭折,历史将革命的任务交给了孙中山,这也是孙中山努力和积极推动的结果。

孙中山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20世纪初的历史进程中,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推进者的角色。

三.狂热的理想主义者

孙中山不仅是 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位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从萌发反满建国之心到成立革命团体,他都是朝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一步步努力的。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次年,清廷退位,他认为革命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却对国内的形势缺乏很好的把握。他在大总统誓词中说道:“倾覆满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忧乱,民国卓然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他是这样说的,但事实却不像他想的那样。

其实,武昌起义胜利,进而推翻清廷,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武昌起义后,革命军的力量尚不足以推翻帝制,解放中国。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目的,主要是袁世凯的手段。作为一名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一面逼宫,一面和革命军谈判,革命军没有任何优势,只得同意只要袁让清廷下台,就可以做大总统。孙中山认为,革命重要的是推翻清朝,大总统谁做都一样,甚至认为“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但袁是政客,

而非政治家,无奈之中,孙中山将革命成果拱手相让,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在南京执政的三个月,面对资金缺乏,军费无处筹措的难堪处境,他又梦想着建铁路和开矿。他说:“中国当取法于德,能令铁道延长二十万里,则当可收入十万万,只此一款,已足为全国公用而有余。”(《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3页)当然,这在当时是完全不切实际的,也是难以施行的。而他为限制袁氏专权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几乎都未见成效,这充分说明了“孙中山不像是政治家,更像是一位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柴渭老师语)

四.壮志未酬的悲情英雄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是令人无比敬仰的上下求索的一生,又是壮志未酬,救国理想未实现的一生。

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党内“多生怨望”,政府经费不足,军费无处筹措,不出三个月,原来理想的共和之路被迫中断,共和被袁氏破坏。后来,他发起“护法运动”,也不能说是成功。袁氏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期,他期望的新国家并未出现。他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也未被后来的蒋介石索采用,总体而言,辛亥革命除了推翻满清,改进风化,影响国人之外,并未实现先生“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的理想。

先生在临终之时,仍心心念念革命救国。“我希望各位同志努力奋斗,使国民会议早日开成,不平等条约即得废止,达到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的目的,那么,我死了也是瞑目的。”中华民国十四年

三月,他于“和平,奋斗,救中国!”声中逝世。

我眼中的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上下求索。他顺应并推进历史潮流的发展,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他不是袁世凯一样的政客,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并非十分恰当,有些理想主义,对袁氏抱有幻想,但他为了革命,为了救国,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他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杨尘因曾言:“先生创革命,举义旗,惨淡经营,几经挫折,奔走海外,奔走列邦,出死入生,屡矣!顾黑暗势力愈伸长,革命精神愈激奋,环境阻碍愈艰巨,革命魄毅愈突进,卒使中华故业,日月重光,伟烈丰功,世莫与匹,华盛顿之开美国,亦未有如先生之艰苦也!建国以还,几经沧变,履冰临渊,出死入生者又复屡矣!综其一生,尽瘁民国,其精神,其魄毅,其主义,其操守,直可磅礴宇宙,照耀河山,穷八荒,搜四埏,上下五千年欲求至圣至贤亦豪亦杰如先生者,盖未之覩也!呜呼!岂仅一代之人哉?”这段话虽以褒扬居多,但还是比较中肯的。

是以“国父”二字对孙中山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 沈渭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第2版

三月,他于“和平,奋斗,救中国!”声中逝世。

我眼中的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上下求索。他顺应并推进历史潮流的发展,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他不是袁世凯一样的政客,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并非十分恰当,有些理想主义,对袁氏抱有幻想,但他为了革命,为了救国,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他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杨尘因曾言:“先生创革命,举义旗,惨淡经营,几经挫折,奔走海外,奔走列邦,出死入生,屡矣!顾黑暗势力愈伸长,革命精神愈激奋,环境阻碍愈艰巨,革命魄毅愈突进,卒使中华故业,日月重光,伟烈丰功,世莫与匹,华盛顿之开美国,亦未有如先生之艰苦也!建国以还,几经沧变,履冰临渊,出死入生者又复屡矣!综其一生,尽瘁民国,其精神,其魄毅,其主义,其操守,直可磅礴宇宙,照耀河山,穷八荒,搜四埏,上下五千年欲求至圣至贤亦豪亦杰如先生者,盖未之覩也!呜呼!岂仅一代之人哉?”这段话虽以褒扬居多,但还是比较中肯的。

是以“国父”二字对孙中山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 沈渭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第2版

《孙中山演义》 庄禹梅著  九州出版社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古敏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

《辛亥风云人物》  广东省作家协会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文七:《我眼中的孙中山》2300字

我眼中的孙中山

通过《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国父“孙中山”的事迹,集合所学知识与书籍,我将简略谈一下我眼中的孙中山。

孙中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很难下定论的问题。学界与民间持有许多看法。在我眼中,孙中山先生是百折不挠的革命家,是备受拥戴的革命家

在革命上,他就像那蜀汉的刘皇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原先是抱有一丝幻想的,乙未广州起义尚未打响第一枪就被扼杀在摇篮中,惠州起义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这个渐行渐远的名字,便会看见那不仅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更是一个透明的灵魂。即使在漫天的阴霾下,从这个灵魂的一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颠沛流离的妇孺、一列列疲惫孤寂的男子,从黄河两岸矢志不移地走向远方的足迹。在那足迹之上,布满了梧桐枝的灰烬,却从中袅袅升起了火的凤凰——如果说这具屹立的骸骨,承担的是每一个悲剧生命的总和,这具骸骨掩盖不住的明亮的灵魂,就是昆仑顶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轮回的初曙。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

一百多年前,他是少数几个医学博士的一员,这些热门行业走出了一批批青云直上的幸运儿。他可以选择幸运,可他选择的是不幸。他的不幸,并非两袖清风白手起家之艰,亦非九死一生之险、十次惨败之难,而是明明可以用墨写的谎言一时掩盖血写的事实、求得一把手术刀带来的富贵与平安,他却偏偏要折断手术刀,从第一滴沸腾的血开始,抚慰这个民族的伤口,欲图让那些两百多年前已经亡国、两百多年后快要灭种的“国民”——他念念不忘的名字——起死回生,并重新站在昆仑之巅。按过去、现在、将来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眼光,这都是疯子般的念头。

可他开始了。“朴学”的故纸堆里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红顶子们,亦不乏水滴石穿的勇气,但只有他拿出了最彻底也最不可思议的勇气——以卵击石的勇气。如果说滴石之水,终究会得到历史天平的容纳,那击石之卵,则可能一瞬间形神俱灭,只余下一掊逐渐风干的黄土,才能埋葬那些威名赫赫者的轻蔑。即便在那个过程中,他也有后悔的余地,尚能在异国他乡购置一片养牛场,或者再不济,好歹在那昏浊的尘世中,学那孤芳自赏的天涯客,归隐红尘,终老于东篱渔波。但是,就如同十个、一百个、一千个鸡蛋不停击向那块奴役的顽石,如同百片、千片、万片飘散风中的绿叶不断敲向那口自吅由的古钟,他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钦州起义、南宁起义、河口起义……黄花岗起义,他也失去了:陆皓东烈士、邹容烈士、陈天华烈士、吴樾烈士、史

坚如烈士、秋瑾烈士、林觉民烈士、徐锡麟烈士……甚至宋教仁、黄兴在枪声和汽笛声中永远离他而去。

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灵魂的力量——又如何而来。他的陵墓上镌刻着“天下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黄帝魂的拯救者——这也许能解释:重扬黄帝旗的同盟会在武昌的一声枪响,十六年的鸡蛋终于一朝撞碎了石头,这个医生却没有摇身变作历史上成百上千画地为隅的枭雄,而是将自己作为最后一片蛋壳,向摇摇欲坠的巨石发出了最后一击——他竟以唾手可得的龙椅,换取鞑虏内部的最后一逼。那一刻,模糊不清的尧舜禅让,被永远定格的现实一刹,赋予了一个医生对一个民族毫无保留的付与。他又怎知,被后世戴上“国父”“革吅命先行者”两顶桂冠的自己,却面临着更多的暴风冷雨?他成了被袁氏清廷余孽四处驱赶的国父,成了被东西两洋栽赃构陷的国父,亦成了被后世肆意涂抹的先行者。而这,究竟是竟辛亥之功的挫折过程,还是用全部的挫折和无止境的奋起,写就的一个民族走向彻底胜利的开始?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来:恢复中华,他胜利了;创建共和,他胜利了;重焕黄帝文化,他胜利了;揭开现代建设,他胜利了;黄埔肇基两岸国防,他胜利了;他的继承者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赢来了港澳回归,他胜利了……这位医生在天上会怎样俯瞰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呢?是依旧忧郁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抚摸着被虚骄的讪笑所掩盖的病灶与伤痕?还是悲悯地注视着她膝盖之下被风化已久的盐碱地,恨不能再生人间、再尝一遍俗尘的辛酸,以将她脊梁里潜伏的“强掩弱、众暴寡”的辫子连根拔起,重生那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华夏原型,再现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华夏姣颜?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发出了召唤,泪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灵魂的信笺——我们的灵魂,就是黄帝的灵魂,就是中山的灵魂;我们每一个灵魂,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呐喊的、彷徨的、遥远的,都早已在黄帝和中山为我们注入的血脉里,回荡着黄河的号角。在这号角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再属于自己,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从此属于我们自己。革吅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在那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医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亿、历八千年的灵光,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吧,迈开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难与耻辱挺进,为了我们所爱的华夏。

作文八:《我眼中的孙中山(历史人物评说论文)》7800字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论 文 题 目

完 成 时 间

课 程 名 称

院       系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主 讲 教 师

我眼中的孙中山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是谁?曾经迷惘,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前行。

是谁?曾经伤势,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民主革命多做一件事。

是他,孙中山。仺海横流,他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他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他是中国民主道路上的先行者。

跌宕起伏的一生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

孙中山幼年时爱听老人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少年时代在美国属地檀香山先后就读于英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1883-1886年,孙中山继续求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域多利书院。毕业后,他先进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习,后来转入香港西医书院(这所学校后来并入香港大学〕学医。在校期间,他不但努力攻

读医学,而且还广泛研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并结识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事泄而失败,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使馆诱捕后经他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营救脱险。1905年 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直接领导的起义有1907年5月的黄冈起义、6月的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0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2月的钦州起义、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以及1911年4月27日(阴历3月29日)的黄花冈起义,加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在美国闻讯,立即在欧美各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举行的17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公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和其他旧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以及革命党人的妥协态度,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荐袁世凯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

袁世凯上台后,逐步实现其变共和为专制的阴谋。1913年3月20日,他派 人在上海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发动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

等地先后起兵讨袁,但因国民党内部涣散, 在袁军的进攻下,不到两个月先后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东京成立中华 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同年12月,袁世凯不顾全 国人民的反对,公然称帝。12月25日,爱国将领蔡锷首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护 国的旗帜,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了帝制,在举国人民的唾骂中一命 呜呼。 袁世凯死后,中国仍处于各派军阀割据混 战的动乱局面。张勋复辟事件发生后,孙中山 立即举起护法旗帜,号召国会议员南下护法。 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上, 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军政府 成立后,滇、桂军阀通过改组军政府排挤孙中 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辞 职,离粤赴沪。自此到1920年11月,孙中山在 上海完成了《孙文学说》、《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等箸述。 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 五四”运动已经爆发。1920年10月,在孙中山的督促下,陈炯明率粤军攻克 广州。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1921年 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又告失败。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驱逐陈炯明

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派出“孙逸仙博 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革命不是排除满民

一九O五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夕,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热烈讨论给革命组织起个什么名称较奸。当时有人提出:

「这次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廷政府,建议革命组织的名称定为『对满同盟会』。」

孙中山当即表示反对。他说:「我们主张革命,志在反对清廷压迫人,并不是反对满族民众。相反,如果满族人士中有志愿投身革命的,我们也应该热烈欢迎。」

孙中山团结各族人民的正确思想立即为广大同志所接受,并且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革民军攻占南京时,复辟头子张勋的「辫子军」被迁走了,原驻扎在前明皇城内的旗兵也逃跑了,却留下了八千多贫苦的满民和失散的旗人官兵的家属。他们无家可归,生活无着,妇女因为担心遭革命军侮辱,甚至投井自杀。革命军进城时,这些满民的衣襟上,都挂着写有「顺民」字样的白布条。他们又冻又饿,哆哆嗦嗦地挤在旧都督署门外,等待处置。

革命军巡视见到这种现象,立即找地方收容,并开粮仓救济。后来又设立旗民生计处,教导这些满民学习生产技术,使他们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孙中山知道这些情况后,十分高兴。他说:「我们本来就只是排除皇帝,不是排除满民。诸位这样做,好极了。」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二日,清帝宣布退位。二月二十三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即布告全国说:「眼下中华民国已完全统一矣。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 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合衷共济„„以营私为无利,以公益为当谋,增国之荣光,造民之幸福。」

严禁刑讯

一天,孙中山正在广州大本营办公,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痛苦叫喊的声音,觉得很奇怪,连忙派副官去察看究竟。原来,是大本营的人正在对一个间谍嫌疑犯行刑审讯。孙中山马上吩咐把嫌疑犯带

到办公室,单独和他谈话,耐心地教育他。接着,又告诫审讯者今后不得依靠刑讯寻求口供,如违反,定要严肃查处。

那个嫌疑犯深受感动,坦白交待了自己就是北洋军派来的间谍。他当场表示要弃暗投明,投身革命。后来,他果然成了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好同志。

孙中山所以要严禁刑讯,据他回忆说:「少时曾在广东长洲行营,目睹刑讯及斩杀罪犯,极天下之残酷,于是大悟清吏以杀人为升官手段,所谓以人血染红顶也,从此遂立志革命。」

正是基于此一思想,孙中山于一九一二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即向内务、司法两部下达禁止刑讯令:「„„ 本总统提倡人道,注重民生,„„对于亡清虐政,曾声其罪状,布告中外人士,而于刑讯一端,尤深恶痛绝,中夜以思,情逾剥肤。今者光复大业,串告成功„„。当肃清吏治,休养民生,荡涤烦苛,咸与更始。„„」

「一概不准刑讯,鞫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

接着,孙中山又向内务、司法两部下达禁止体罚令,坚决革除体罚。

禁呼万岁

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俊,偶尔上街,凡所经过的地方,常听见路人向他高喊:「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总统府就对秘书说:「封建专制已经推翻,但还是有人喊 『万岁』,很不适当。」

机要人员向他报告:各省都督发来的电文,好几份也有「恭祝大总统万寿无疆」这样的词句。

孙中山听了,马上严肃地说:「封建流毒真深!必须继续肃清!我们已经革除了帝制,难道还要做皇帝吗?对那些凡是祝我『万寿无疆』的,你们应该劝导几句。以后如果再这样,就把原件退回。」

我见到民主了

南京政府成立不久,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总统府传达室苦苦哀求:「让我进去吧!我要见见大总统。」

刚好,总统府侍从队长郭汉章走过,便问:「什么事?」传达室的人说:「老人要见大总统。我问他有什么公事,他说没有。我又问他有没有什么意见书提出,他说也没有。大总统公事忙得很,哪有工夫接见他呢?我向老人解释了好一会,可是他还是不肯走。」

原来,老人姓肖,是塩商,听说南京政府成立了,特地从扬州专程赶来,想瞻仰大总统的丰釆。郭汉章见是如此,便对老人说:「请你等一等,我去报告。」

郭汉章向孙中山汇报了情况。孙中山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说:「好,你请他进来,我很愿意会见他。」

郭汉章扶着老人走到孙中山面前,介绍说:「这就是大总统。」  孙中山含笑起立,表示欢迎。正要和他握手,老人却放下手杖跪下,要行从前拜见皇帝的三跪九叩之礼。

孙中山慌忙扶他起来,亲切得告诉他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为全国民众服务。」

老人问:「总统若是离了职呢?」

孙中山说:「总统离职以后,和国民一样。」

老人告辞时,孙中山送到办公室门口,吩咐侍从队长派车把老人送回旅店。

老人高兴极了,回到旅店后,逢人便笑着说:「大总统一点也不像从前的皇帝,待人可亲热啊!今天,我可见到『民主』了。」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学主张:“知难行易”。

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眼中的孙中山   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载千秋,万古流芳。

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

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独秀一枝前无古人 ,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也是在孙中山工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领导人。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

“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然而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

如若从孤立的视角单纯地看待这一史实事件,确实,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论、史说由此引申出“孙中山一大失误”的评价,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从客观现实来看,把此事件放在当时清末民初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中考察,却自然而然地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不仅不是失误或局限性,相反,是促成清帝退位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旗帜飘扬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的一大历史功绩。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论学说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为实践也非完美无缺。譬如,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

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决非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行动所能左右;同理,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我认为孙先生革命,夺权不为掌权,掌权不为弄权。所以,我说前无古人,到今天还是后无来者。唯独孙中山先生是不可玷污、不可以亵渎的。假若中华民族近代没有孙先生,中华民族将愧对世界各个民族。也正因为有孙先生,所以中国人才有一个可以和美国四大总统相媲美的精英。

《走向共和》里边有一个细节,当孙先生北上,由天津坐火车到北京,冯玉祥为了保护孙先生安全,特派卫戍司令鹿钟麟前来接送,鹿钟麟登上车厢,孙先生已经起不来床了,孙先生手往外刚一伸,鹿钟麟往前紧赶几步,半跪下来,必恭必敬,握着孙先生的手。当时天下真是那样,多少杀人如麻的军阀,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孙先生,那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因为这些人都知道孙中山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知道孙中山先生真正为了这个民族而奋斗。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象很多站在正面指

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歌颂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赞美他。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我佩服他。

孙中山先生,他是火,点亮中华民族前进的灯;他是灯,照亮炎黄子孙前进的路!

作文九:《外国记者眼中的孙中山》7300字

外国记者眼中的孙中山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对孙文似乎并无任何好印象。而对袁世凯“在整个危机中始终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在操纵本国人民方面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手段”深表钦佩!

在他写给《泰晤士报》编辑的信中,记载道:“袁世凯对我说,他认为像武昌的黎元洪,是他的行动引起了革命;张謇,共和内阁的农业总长,一位正当盛年的能力非常杰出的人;还有伍廷芳和其他人,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都赞成他。而那些‘半中国人’像孙逸仙那种对自己的国家很少了解的人,看起来似乎不赞成他。”

从莫理循的信件来看,他对袁世凯将孙文称为“半中国人”的评价,显然是赞同的。在另一封写给报社的信中,莫理循说:“孙中山迄今给人们良好的印象。人们认为孙中山随身携带巨额的外币,因此对他有好印象。很难说这一假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使人们相信他带回了巨款。据我了解,实际上什么钱都没有带来。一旦此事为人所知,人们很可能会对他产生反感。”当孙文回国时,他的确故意放风说自己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令他在“革命威望”之外,更成为众多“革命者”争相拉拢和效忠的对象。

认为孙文不懂中国国情,在当时不只是袁世凯一人。张謇也曾说:“(孙文)于中国四五千年之疆域、习俗、政权因革损益之递变,因旅外多年,不尽了澈,及各国政治风俗之源流,因日在奔波危难之中,亦未暇加以融会贯通。”   黎元洪则认为:“世人对孙逸仙有错误的认识。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中他根本没做什么实际的工作。他返回中国时,革命已经结束。除了一些道听途说的模糊印象外,我几乎没有听说过他这个人。除了听到一些他的煽动性演说外,我也不知道他的政治观点。我对他的认识只有这么多,我认为他是个空想家。南方党(或共和党)决定以南京为首都建立一个名义上的政府。此举是为了在道义上影响国内外视听。他恰好到了上海,做了名义上的总统。当时真正的革命领袖找各种理由拒绝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职位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孙逸仙离开中国时间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

1911年10月18日,星期三。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澳大利亚人莫理循离开了他那座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宅院,赶往前门火车站。

匆匆穿过王府井大街的莫理循没有想到,几年后,“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会用自己的名字给这条大街命名,并立起“Morrison Street”的英文路牌。   此时的莫理循,要赶上前往汉口的火车。

8天前(10月10日),那里发生了暴动,后来被称为“武昌起义”。此时,政府军正在那里与民军发生激烈的战斗。与莫理循同行的,还有英国使馆的一名武官及俄国的一名官员,这场正在迅速向全国蔓延的暴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3名外国人在河南信阳被拦截了下来。这里是政府军将领荫昌的前线指挥所。荫昌告诉他们,再往前就是交战区,政府军无法护送他们,将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莫理循等三人只能返回北京。他错过了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深入汉口、武昌

前线的机会。但是,从他那含糊的日记中,后世研究者却错误地得出了他曾经在汉口前线采访多日的结论。

莫理循的汉口之行,一直要到12月13日才成行。那时,战事已经停歇,他乘坐着袁世凯提供的专列,在军警的保护下,前往汉口采访“和平会议”。   无论是否亲临前线,甚至即使不懂中文,莫理循都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中国报道,吸引全世界的眼光。与其说他是记者,不如说他更像是一名政客,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认为,莫理循“并不仅仅报道事实,他是在策划报道”。

澳洲牛仔

莫理循出生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季隆,父母是苏格兰移民。莫理循自小喜欢冒险,18岁那年,他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陆,在 天行走了2000 英里。23岁时,他去新几内亚进行探险,结果遇到土著人袭击,被长矛刺中,被送到苏格兰爱丁堡就医,才取出了长矛的倒刺。他也顺带在爱丁堡完成了他的医学训练。

随后,作为医生,他先后到西班牙、摩洛哥等地探险。1893年,莫理循到达远东,先在日本呆了一段时间。次年、即甲午年,当中日爆发战争的前夕,他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转道云南,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行程3000英里,而路费仅仅是靠母亲所给的40英镑。

这之后,他将沿途的日记和照片,整理出版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该书出版时,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束,远东局势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正逢其时的莫理循处女作,大为畅销。这令他名声大噪,并被英国《泰晤士报》聘为驻华首席记者。自此,莫理循在中国生活20多年,见证和参与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局,并为《泰晤士报》发出了大量的报道。

尽管莫理循不懂中文,只能依靠翻译,但他似乎对中国政治和涉及中国的国际政治具有天生的敏感。作为半道出家的记者,他并不严格恪守新闻记者的求实求真准则,而是经常将自己的揣测作为事实进行报道。吊诡之处在于,这种揣测却经常在事后被证明是事实。这令英国外交部十分尴尬,因为他们的情报总是落后于莫理循的报道,招致国会和舆论的批评,外交部官员只好自嘲说:“新闻工作者的日常主要职责就是抢先,而外交官的主要目标是准确”。莫理循因此奠定了他作为中国问题专家的牢固地位,被称为“中国的莫理循”。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罗珀所说,莫理循在政治上是个“积极的帝国主义者”,他相信英国的权力是仁慈的,是能够管理世界并使其走向现代的。为了推动英国的在华利益,他将俄国作为最危险的敌人,在1897年俄国强占旅顺、大连之后,就开始积极鼓动英国政府进行强硬的对抗。随后,他又积极推动英国“联日抗俄”,鼓吹英日联盟,利用报刊大肆鼓动仇俄情绪,并给予日本以舆论上的巨大支持。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被西方称为“莫理循的战争”,莫理循至今仍被日本人看做推动日本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人物。

有趣的是,当日本人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莫理循却失望地发现,“所有以前俄国所犯下、遭到我们谴责的罪恶现都在我们同意下被日本人重复了,这真是个奇怪的世界”。他开始成为一个抗日分子,这令英国外交界与读者都大惑不解。莫理循解释道:“当我在报纸上看到说我倾向这个国家,或者反对那个国家时,我很气愤。我是一个英国人,我所想的和我所希望贡献的是我自己祖国的利益”。日俄战争后,莫理循将报道的重点转回中国内政。在清末新政中,大多数的西方记者和外交官对中国前途十分悲观,莫理循与他们不同,认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正在觉醒,中国的前景十分光明。而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是有利于英国的根本利益的。他认为,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人民,而在于政府,当时的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腐败的政府,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引进英国的治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改造中国,而这需要一个清政府强大的“新权威”——只有袁世凯才能救中国。

中国希望?

没有足够清晰的史料,可以证明莫理循究竟何时开始与袁世凯交往,但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他们的关系就已十分密切。1908年年底,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在1天内先后病逝,年仅3岁的溥仪即位,其父、26岁的醇亲王载沣摄政。不久,袁世凯以“足疾”的理由被“开缺回籍养疴”。

国际舆论普遍将此看做是中国政府的一种倒退,是对改革派的一种打击。当时的大清朝野,改革早已成为主流。袁世凯与满清亲贵的矛盾,并非改革与保守的矛盾,只是改革派中的利益之争而已(参阅雪珥著作《国运1909》之“袁世凯冬眠”)。当《泰晤士报》总部因此批评莫理循对中国前途的乐观论调时,莫理循并不认同,他坚信袁世凯必将东山再起,带领中国走出困境。

1911年,莫理循正在筹划撰写一部袁世凯的传记,积极为袁进行国际形象推广。而这一年的中国政局,波云诡谲,以四川保路运动为主,日渐动荡。莫理循敏锐地认识到: “我深信,袁重新掌权已为期不远。我斗胆揣测,袁将接替荫昌掌管陆军部,其后升为内阁协理大臣,以接替即将退休之那桐„„我还冒昧预测,上述变动将在10月间资政院再次举行会议之前实现。”

不必等到资政院开会,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就宣告了袁世凯时代的提前到来。莫理循为武昌暴动而欢呼,认为这是一场“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当《泰晤士报》总部认为,武昌暴动还不能使用“革命”这个单词时,莫理循对此毫不理会,依然大量使用“革命”之词。

尽管因为政府军拒绝提供任何保护,莫理循无法前往武汉交战前线实地采访,但他依然发回了大量报道。在10月11日到11月24日,莫理循给《泰晤士报》发回了8000多单词的电报,《泰晤士报》在为巨额电报费用心疼的同时,也高兴地看到了自己在全球新闻界再度遥遥领先。《泰晤士报》主编白克尔致信莫理循:“我们非常感谢你的关于这场革命的极好的电讯。全世界都从《泰晤士报》上了解到中国真正发生什么。你的工作得到普遍的称赞,你的文章被广泛引用„„”   莫理循告诉西方的读者们:“我遇到的所有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外籍同事,都私下告诉我他们希望革命成功。”“清朝危在旦夕,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皆同情革命党。很少有人怜惜这个使用太监、因循守旧、腐败没落的朝廷。”

莫理循对袁世凯的大力推崇,也得到了大多数列强政府的支持。英国人认为:“我们一向对袁世凯极为尊敬,并怀有非常友好的情感。我们愿意在中国看到一个十分坚强的政府。”各国政府纷纷发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态,相信只有袁世凯才能救中国,才能避免中国遭遇一场极大破坏的大内战,并推动中国的继续改革。   10月27日,在写给《泰晤士报》总编的信中,莫理循转述了日本驻华武官青木宣纯的评论:“如果这场革命或许不是清王朝的结束的话,它肯定是中国长期为之受苦的无道的暴政的结束。袁世凯的权力时时刻刻在增长。他会拥有独裁权力。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任何条件。他是皇室的唯一希望,他在中国有信誉,在外国有好名声,是唯一可望从目前的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

11月7日,袁世凯抵达北京,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莫理循表示:“政府变

得更有希望了”。他在写给伦敦的信中说:“袁世凯到北京以来表现十分好。他显示出上乘的政治家品质,并且逐渐成为局势的主宰者。所有的事情均取决于他。万一他被暗杀,则将出现混乱。然而他被刺的危险总是存在的”。

袁世凯进京后,莫理循与袁世凯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他们之间的主要桥梁,是曾经留学美国、精通英文的袁世凯私人秘书、莫理循的老朋友蔡廷干。11月16日,蔡廷干前来拜访莫理循,他刚刚奉命到汉口与黎元洪面谈,带回了大量的消息。莫理循据此认定,清政权必将完结。

没几天,袁世凯亲自邀请莫理循密谈。在袁府,袁世凯儿子袁克定请求莫理循督促他的父亲不要再固执下去,“赶快行动自己当总统或是皇帝。”莫理循评论道:“袁世凯之子有野心,但是愚蠢之极。”袁世凯热情地接待了莫理循,并表示:“如果再多施加一些压力,也许朝廷就会选择撤到热河去。”

莫理循在随后的报道中,积极为袁世凯做宣传,他预测:“满清政权不管以何种形式都不可能保存,中国人对袁世凯是否会把他自己推上皇帝宝座或是总统位置毫不介意;满族人必须离去。这是举国一致的看法。”

12月13日,莫理循乘坐袁世凯提供的专列南下汉口。这次旅行,不仅弥补了他两个月前无法南下的遗憾,而且在采访之外,他开始充当袁世凯的非正式信使,向南方革命党传递消息。此次南下,莫理循坚信:“一定会出现一个共和国,而袁世凯只要在此期间不被炸死,会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

莫理循推动英国政府出面斡旋,缩短中国的内战,并为袁世凯筹措巨额外资贷款。12月18日,南北和谈在上海正式举行,莫理循也赶到了上海出席。袁世凯的和谈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公开表示同情共和革命运动,和谈的焦点其实成了袁世凯在即将到来的新政权的地位安排。莫理循说:“袁世凯派唐绍仪去上海时完全清楚唐绍仪的意图,我对这点从没有过任何怀疑„„我毫不怀疑他(唐绍仪)是在袁世凯的充分认可下才这样做的。”

但是,英国官方依然奉行“维稳原则”,希望能保留中国的帝制,而日本则担心共和运动波及自身,也赞同保留皇室。莫理循对此极为不满,他在《泰晤士报》上报道了袁世凯对英国和日本态度的担心,公开要求英国政府不必支持中国的皇室。这篇报道在英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英国外相训令驻华公使朱尔典:“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无论它采取何种政体,悉听中国人民自愿。”自此,英日两国协调了步骤,不再公开反对共和制,为袁世凯当国扫平了道路。   莫理循与袁世凯的亲密关系,为他赢得了大量的独家新闻报道。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而当天的《泰晤士报》,已经刊登了莫理循的报道,题为《王朝的终结》。考虑到撰稿、发电报及报刊编辑印刷的作业时间等,莫理循的消息,至少比同行们提前了1天以上,这被后世称为“当年的独家新闻”。随后,莫理循又独家报道了袁世凯剪辫子等更受一般读者欢迎的八卦新闻,从细微之处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半中国人”

在对袁世凯“在整个危机中始终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在操纵本国人民方面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手段”深表钦佩的同时,莫理循对孙文似乎并无任何好印象。   在他写给《泰晤士报》编辑的信中,记载道:“袁世凯对我说,他认为像武昌的黎元洪,是他的行动引起了革命;张謇,共和内阁的农业总长,一位正当盛年的能力非常杰出的人;还有伍廷芳和其他人,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都赞成他。而那些‘半中国人’像孙逸仙那种对自己的国家很少了解的人,看起来似乎不赞成他。”

从莫理循的信件来看,他对袁世凯将孙文称为“半中国人”的评价,显然是赞同的。在另一封写给报社的信中,莫理循说:“孙中山迄今给人们良好的印象。人们认为孙中山随身携带巨额的外币,因此对他有好印象。很难说这一假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使人们相信他带回了巨款。据我了解,实际上什么钱都没有带来。一旦此事为人所知,人们很可能会对他产生反感。”当孙文回国时,他的确故意放风说自己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令他在“革命威望”之外,更成为众多“革命者”争相拉拢和效忠的对象。

认为孙文不懂中国国情,在当时不只是袁世凯一人。张謇也曾说:“(孙文)于中国四五千年之疆域、习俗、政权因革损益之递变,因旅外多年,不尽了澈,及各国政治风俗之源流,因日在奔波危难之中,亦未暇加以融会贯通。”

黎元洪则认为:“世人对孙逸仙有错误的认识。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中他根本没做什么实际的工作。他返回中国时,革命已经结束。除了一些道听途说的模糊印象外,我几乎没有听说过他这个人。除了听到一些他的煽动性演说外,我也不知道他的政治观点。我对他的认识只有这么多,我认为他是个空想家。南方党(或共和党)决定以南京为首都建立一个名义上的政府。此举是为了在道义上影响国内外视听。他恰好到了上海,做了名义上的总统。当时真正的革命领袖找各种理由拒绝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职位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孙逸仙离开中国时间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

1912年初,袁世凯与孙文之间的博弈进入关键阶段。1月19日,袁世凯会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由清廷授予他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或临时政府暂设天津。但这一建议遭到了以铁良为首的满清强硬派抵制。南方的“临时大总统”孙文也表示,一旦清廷退位,政权同时消灭,袁世凯不得在民国未举之先,接受满洲统治权以自重。有意思的是,孙文的“临时大总统”,是由“临时参议院”选举出来的,而临时参议院的参议员则是由各省督军或真正的实力派指定的,其合法性始终存在巨大的问题。

袁世凯没理孙文的茬,在清帝的退位诏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解释:“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查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此时的中国南北,出现了两个临时政府,并且都在合法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

实力决定一切。清帝退位后,孙文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但吊诡的是,原本竭力主张“总统制”的孙文,突然改弦更张,要求实行“内阁制”。这两种制度的区别,在于总统的权力。民国初建时,孙文自认为首任总统非他莫属,而宋教仁则在积极争取当上中国的首任内阁总理,因此,宋教仁主张采用法国式的内阁制,但孙文坚决反对,认为内阁制会架空总统,而要求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最终,孙文如愿以偿。

如今,孙做了两个月的“临时大总统”,要让位给袁世凯,突然坚决地提出,要修改约法,改行内阁制,让总统成为荣誉头衔。同时,孙文又突然提出必须定都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就职等新的条件。

袁世凯当然不愿意穿孙文给他定制的“小鞋”,莫理循在此时痛斥孙文“破坏协议,那是不能容忍的”。莫理循建议袁世凯,效仿古希腊马拉松之战中争夺总指挥位子的做法。当时,为了解决希腊军队的指挥权纷争,10位雅典将军进行投票,结果每人都认为自己最为胜任,将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而把原先的

总指挥米尔泰底的名字放在第二位,结果他们的选票互相抵消,最后还是米尔泰底当选。莫理循建议可以让各省来投票,他们一定会将自己的省会作为首都,将北京作为第二选择,到时北京一定能胜出。

这一“高招”,袁世凯并未采用。他采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同意南下,但忽然间,北京就发生了兵变。在巨大的国内和国际的“维稳”压力下,孙文只好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宣誓。

在共和的名义下,对于权力争夺的不择手段,正在为这个新生的民国埋下了无尽的灾难。

袁世凯当选总统后,莫理循被聘任为总统特别顾问,成为袁世凯22人外籍顾问团成员之一。

在出任这一重要职务之前,莫理循最后一次以记者名义回到英国。对于刚刚年过半百的莫理循来说,这一次英国行在他的人生中十分重要:一是为袁世凯和新生的中华民国辩护和宣传,驳斥那些认为民国混乱无希望的舆论,二是迎娶他的新娘。

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组团出席巴黎和会,莫理循也随团赶赴法国,为捍卫中国利益与日本进行对抗。不久,莫理循病倒,赶回英国进行治疗,并于次年在那里去世,享年仅58岁。此时的中国依然处在内战的混乱之中,交战各方都高举着革命的大旗„„

作文十:《我心中的孙中山》800字

我心中的孙中山

有位伟人,在充满迷惘的晚清末世,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唤醒每一个汉族同胞早已死去的民族意识和自主意识,不再任人宰割,不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保守顽固的异族政府身上。有位伟人,奔走于世界各地为起义筹款,即使倾家荡产,即使数次身陷险境,即使成为各国不受欢迎的人,即使是孤身一人,他也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去为建立一个真正的属于每个国民的自由的国家而奋斗不息。还是这位伟人,在民国肇建担任临时大总统后,却为了共和成功而主动放弃手中这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就是国父孙中山。

他的一生,其实是不断遭受失败的一生。  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武装起义。他直接领导的起义有1907年5月的黄冈起义、6月的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0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2月的钦州起义、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以及1911年4月27日的黄花冈起义,加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他的坚持不懈唤醒了中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十次起义失败,二次革命失败,护法运动失败,甚至在二次革命后,偌大一个地球,都竟然没有一块可以让他立足的地方,堂堂的国父,却只能前往地位特殊的台湾,在日本当局的监视下生活。但是,正是由于他第一个奋起战斗并坚持到了最后,正是由于他历经失败却屡败屡战的执着,正是由于他“天下为公”的人格感召,尽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世人都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胜利,作为先生这革命一生的荣耀。

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毕生奉献于建立拥有绝对民权的民国,为共和毅然放弃手中权力者,放眼二十世纪之中国,仅先生一人而已。

记得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那么,国家的进步与改变,也应该是从我辈自身开始努力和躬行了。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中山先生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中山先生在我心中!

九(9)  张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