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对文章的修改》600字:著名作家的文章

作文一:《著名作家对文章的修改》600字

著名作家对文章的修改。

1.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肥皂》约7000字左右,已经发表了,再版时竞有近150个字作了修改。

2.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3.钱钟书对《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

4.托尔斯泰对长篇小说《复活》中卡秋莎的外貌描写,修改了20次才定稿。

5.英国诗人拜伦在作品交付出版后,燃烧的激情常常让他把稿件抽回来重新修改,并不断补入新的诗句,直到出版前的最后一分钟。

6.“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

7.贾岛初赴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欲改“推”字为“敲”。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势,贾岛不觉冲撞到韩愈的车马。

8.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作文二:《关于著名学者的一些文章》8400字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公民治理失败风险分析

蒋文能

1,王国红

(11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21钦州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为实施公民治理作

然而实践表明

,它[摘 要]长期以来公民治理被当作是应对国家失败和市场失灵的第三条道路,

存在失败的风险。究其原因

外部原因固然重要,

现为公民资格问题、合法性问题、互动问题、责任问题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

出制度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但实际上公民治理内部就潜藏着失败的风险因子

,表

[关键词

]公民治理失败

;公民资格

;合法性

;互动

;责任

[中图分类号

] D03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8 -9314 (2010) 01 -0047 -05

一、引子

:村民自治的异化

根据《半月谈》披露

, 2009年

4月

,最高人民检

察院对外公布

, 2008年全国有

1739名村党支部书记、

1111名村委会主任成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

人。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富裕农村

,村干部腐败案件

涉案金额很是惊人。于是

,有人提出村民自治被异化

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有专家分析

,根据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

,村民自治主要体现为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

,并约定

8个方面的事项应该由村民会议决策。但

实际操作中

,这种民主决策权难以落实到村民会议中

村民自治往往变成了

“村委会自治

”,并最终演变为

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个人说了算

,对村委会

权力的内外部监督很容易被架空。

这是典型的公民治理极端失败的案例

,其失败一

[收稿日期

] 2009-12-01

般会被人们归因为国家政府的过度干预

(比如事先确

定了候选人

)、选举不规范、监管不严等

,换言之

是外部原因导致了公民治理的失败。实际上

,尽管极

少数地方存在政府预定候选人的现象

,但我国基层民

主建设

(主要是社区和农村的直接民主选举及自主治

)的快速发展和骄人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政府的宏

观制度规范和微观操作退却

,因而有学者称之为无声

的革命

[1]。那么

,为什么还会出现最高人民检察院所

公布的数字庞大的公民治理极端失败案例呢

?具体而

,为什么会存在拉票贿选

?为什么村民自治会演变

为少数人的专权乃至个人的暴政

?为什么人民不能直

接参与来约束支书和主任

(实际为代理人

)呢

?等

等。这些问题实质上触及到了公民治理的软肋

———公

民治理本身就会失败

,正如研究治理理论的英国著名

专家鲍勃

·杰索普教授所言

: “虽然有愈来愈多的人

热衷于以治理机制对付市场和

/或国家协调的失败

,我

们仍不应当忽视一种可能

:以治理取代市场和

/或等级

[作者简介

]蒋文能

(1973-),男

,广西全州人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讲师

主要从事政府绩效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研究

王国红

(1974-),男

,湖南宁乡人

,法学博士

,广西钦州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研究

·47·

创造条件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集体行动。[5]然而积极公

民资格并不是利他主义者

,更像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

人的行为假设

———利益

(财富和非财富

)最大化、有

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6] ,至少是埃莉诺

·奥斯特罗

姆所说的第二代理性选择模型系列

———包括信任、尊

重、互惠等

[7]。在这种人性假设下

,具有积极公民资

格的公民就会对自己的参与治理行为进行成本

———收

益的计算

,也会存在

“搭便车

”的心理和行为。也就

会导致前述

“以公民为中心

”的三个含义难以凸显

自己切身利益的直接的公共事务的治理,

措施的出台会产生实质性的贡献,

形成福克斯和米勒所说的表现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下的

一些公民就会因

“搭便车

”或能力局限而产生政治冷

只有这种公共事务才会让公民置于治理的中心。二是漠

,没有把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放到中心位

公民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公民是真心实意地自主参与事关

对相关政策

,其诉求得到优先反映和满足。置来对待

,也会因彼此不信任而达不成共识的标准

对于公民治理来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统治是会失败的。”[2]所以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公民

治理失败的外部原因分析

,必须深究公民治理的内在

逻辑矛盾。下面将从公民资格、合法性、互动、责任

等四个方面逐一对公民治理失败的可能性进行剖析。

二、公民资格问题

作为治理的最重要形式

,公民治理是以公民为中

心的

,而不是以官僚为中心的。[3]其含义有

:一是治

理对象是公民自己的且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公共事务。

因而他们的话语是

符合话语正当性标准的

,理应受到最大的尊重。三是

公民是治理网络中的最大主体

,起着主导作用。公民

治理是一个由众多主体组成的一个网络治理结构

,其

中公民是最大的治理力量

,对所治理的公共事务的政

策的制定、执行和修订等方面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以公民为中心

”的治理反映了当今强势民主的

政治思潮

,要求的是积极公民资格。所谓强势民

本杰明

·巴伯

(Barber)认为

“强势民主可以被定义

为参与模型中的政治

,从字面意义上讲

,强势民主更

多地意味着是由公民自主治理而不是由代表公民名义

的代议制政府来治理。积极能动的公民直接治理他们

自己的事务

,尽管这些情况并不一定在每一个治理层

次和场合都发生

,但是

,公民参与确实经常发挥重要

作用

,尤其是在政府做出基本政策和在使用关键性权

力的时候。”[4]由此可以看出

,强势民主很接近于托克

维尔笔下的美国传统的公民精神

———公民直接参与治

理公共事务

,而不是通过政府这个中介。积极公民资

格下的公民参与或者直接从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

;或

者直接与政府展开积极互动

,使政府制定的公共事务

政策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诉求

,进而达到治理公共

事务的目的。

然而

,当今国家社会现实表明极端民主是不可行

,至少在公共行政领域是如此

,它使得公民治理潜

藏着失败的风险

——

——存在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与

国家治理、公司治理等一样

,公民治理所求的终归是

多数人对话

——

——非真实的话语

,公民话语权将被藐视

主导性作用难以发挥

,集体行动可能陷入困境。这就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社区和村民自治选举中的拉

票贿选、投票率不高以及自治中的民众集体行动困境

难以监督社区和农村干部等现象。

此外

,积极公民资格的培育直接受制于一国的政

治文化。根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巴对政

治文化的分类

———地域型文化、依附型文化和参与型

文化

,我国不像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那样具有较强

参与性的政治文化

,而是以依附型为主兼有地域型和

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这也导致了我国公民的积极公民

资格的匮乏

,进而影响到了公民治理。

三、合法性问题

公民治理之所以会存在合法性问题

,原因在于治

理主体并非单纯的公民

(实际上即便如此

,也会因彼

此地位、能力、作用等的差异而产生合法性问题

),

还有着其他的主体及其组合的复杂结构以及治理方式

手段的复杂性等。我们先从公民治理的定义分析开始

孙柏瑛教授认为

: “社区或公民治理

( munity or

citizen governance)是指以城市、乡镇或邻里的社区为

基本范围

,以与社区公民生活直接有关的公共政策制

定和公共服务提供为主要治理对象

,依靠社区政府、

企业组织和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社会网络组织

,通过

社区公民直接的、广泛的参与而形成的基本治理模

式。”[8]很明显

,这个定义兼容了新公共管理、公民社

·48

·

公民接触、公民调查、公民创制与复决、公民会议、

公民论坛、公民评议、咨询委员会等

[10 ]。这些公民

参与形式是管理者

(即政府

)根据公共决策的需要而

对公民参与的范围和程度作出的安排

,是对决策的效

率与合法性之间的权重进行平衡和取舍的结果。因此

这些公民参与形式的合法性是不一样的

,它们会随着

公民参与范围和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关键公民接

触法就是一种合法性最低的公民参与形式

,因为关键

公民

(主要是领导

)往往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的民

,更有甚者会歪曲和利用民意来满足私利。而其他

公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会产生合法性问题。首先

,一些会议、论坛性的公民参与形式中都会存在一些能

非政府且非公民的组织的治理合法性问题。在一个社够有意或无意操控会议议程的

“权威

,无名小卒的

区、农村特别是地域比较宽的地区如乡镇、县市

,公民参与可有可无

,因而其合法性也会打折扣。这就

会、合作网络等多种治理研究视角

,所以

,从治理主

体看

,它是以公民为主的兼有政府、企业、自治组织

乃至中介组织等构成的多元主体网络

,另外要特别注

意的是

,作为主体的公民也不是纯粹个人主义下的单

独参与

,而是组成诸如公民委员会、公民受托代理委

员会、咨询委员会

[9]以及我国的社区委员会、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或群体来参与

的。就治理方式手段来讲

,除了公民直接广泛参与这

一主要方式外

,政府行政手段、市场化工具等也会运

用到。

些私人公司

(如物业公司

)、中介组织特别是营利性

的中介组织等都会介入地方或公民治理当中

,而它们

的治理必须获取一定的权力或权威

,且必须具备合法

性。但是

,囿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知识阈限

,公民

所选择的这些公司和中介组织的治理行为会因营利特

性驱使而经不起以共有信仰为参照的公民治理规则的

检验

,合法性受到公民质疑。近些年

,我国城市社区

中的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官司不断、农村中的村民

与企业和中介组织因山岭水塘承包产生众多的冲突矛

盾纠纷等就是极好的佐证。其次

,由公民自己组织的

组织或群体在治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合法性问题。物以

类聚

,人以群分。公民治理是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过

程。为争夺更多、更实的治理权

,性格、偏好相似的

人往往会形成一个群体甚或组建一个有正式架构的组

织来与其他群体或组织竞争、抗衡

,实力强大的组织

在取胜后会组建具有法律地位的社区委员会或村民委

员会

,从而执掌

整个社区或农村的治理大权

,但这种

合法性因失却实力不强群体的拥护而具有不完全性。

另外

,合法性很大的公民组织如村民委员会也会组建

一些低合法性甚或违法的组织。

公民治理方式手段的复杂化也会导致合法性问题。

公民治理也会运用一些市场化工具

,如社区公告栏、

活动场地、房屋等公共资源的出租

,农村山岭水塘承

包以及农村社区组建一些公司等等。然而实践表明

这些市场化工具治理运作因种种原因导致了居民之间

矛盾冲突不断发生

,大大降低了其合法性。此处重点

谈公民参与问题。公民参与的形式种类繁多

,如关键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是为什么许多公民对社区和农村公共事务产生政治冷

漠的原因所在。

四、互动问题

合作互动是治理的核心主题

,公民治理也不例外。

在公民治理中

,不仅需要公民与代议者、公共服务职

业者之间的对话互动

,公民与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

之间的对话互动

,而且也需要公民之间、公民组织之

间的对话互动。可以说

,公民治理的成败就取决于各

治理主体之间对话互动的成败

,然而成功的对话互动

取决于许多条件

,其中潜藏着诸多不确定性因子。

首先

,对话互动要求各主体的地位大体平等

,尤

其是公民自身不能成为弱势群体。在公民治理过程中

公民要成为治理的

“中心

,掌握话语权

,就必须凝

聚成为一个实力足以与代议者、公共服务职业者相抗

衡的组织整体

,而且政府部门还必须有诚意、有行动

地突出公民的中心治理地位和作用。然而

,无论是西

方国家还是我国的实践似乎没有给公民太多的可以很

好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

,在西方发达国家

,加拿大

的地方治理是搞得比较好的

,但近些年来

,加拿大的

中央政府也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特别是在财政、

城市合并等方面。而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实力更弱

地位更低

,许多社区和农村自治中的公共政策基本由

政府部门或支书和主任确定

,较少反映普通民众的偏

好和诉求。引言中的村民自治异化的案例就充分体现

了普通村民与两委干部的实力和地位的不对等。个中

·49·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原因

,一方面

,政府并非一贯的守道者

,而是一个有

着强控制欲的利益集团。公民在与政府特别是其中的

公共服务职业者的博弈过程中

,总会因为信息不对称

而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

,公民自身难以组织成为

一个实力强大的集团

,他们对对话互动持冷漠态度。

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我国表现尤

甚。

其次

,对话互动要求较高的权力依赖度

,也就是

,各治理主体的对话互动必须建立在彼此共有的较

深厚的基础之上。公民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之所以要展

开对话、互动、合作

,就是因为这种治理可以实现他

们的共同目标和各自的个人目标

,于己没有利害关系

的事务是不会吸引他参与对话互动的。但单凭个人的

资源、力量都不足以实现这些目标

因而它们需要交

换彼此的资源,同时为使这种交换良性运行,

,  作为第三条道路

,治理理论并不是完全踢开政府

就必须

在对话、谈判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五、责任问题

然而

,权力依赖度的程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治理

伙伴关系

,主要有三种

:一是主导者与职能单位的关

,二是组织之间的谈判协商关系

,三是系统的协

[11 ]。第一种关系主要用于政府治理模式中

,是指

主导者

(主要是政府

)雇用职能单位

(主要是指西方

国家的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

) [12]或以

承包方式使之承担某种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项目。

这种治理伙伴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主导者并不完全

控制职能单位

,而且对后者的作为也只是部分地了解

(因为信息不对称

)。虽然说通过这种治理伙伴关系可

以实现主导者的目标

,但他们之间的权力依赖度是很

低的

,因为职能单位的理想目标中没有太多甚或没有

二者的共同目标

,更多的是自己的私人目标。这种关

系在公民治理中也有表现

,就是社区和农村中的承包、

出租。

第二种关系指

“多个组织谈判协商、利用各自的

资源合作进行某一项目以求能够更好地达到各自单位

的自的

(杰索普

, 1996年

)。”[13 ]与第一种关系相比

第二种关系的权力依赖度加强了

,表现为各治理主体

间的对话、互动、合作的充分增多了。但这种关系中

各个治理主体彼此没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各有各的

算盘

,各行其是

,没有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进行规范

因而机会主义、搭便车十分普遍。我国一些社区和农

村自治中没有实行

“一肩挑

”的两委之间的关系在很

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关系。

第三种是系统协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共

同目标或愿景的作用下

,彼此交换资源

,进行通力合

,形成的自我管理网络。显然

,这种关系的权力依

赖度是最强的

,因为各个治理主体已经融合成为一个

具有特殊功能的整体。

公民治理的理想目标当然是追求系统协作的治理

伙伴关系

,但因种种原因而使得权力依赖度并非总是

那么高

,第一种、第二种关系在公民治理中似乎更

常见。

和市场

,仅由公民社会全权负责

,而是强调政府

———

社会

———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互动。毋庸置疑

,这种

合作互动、权力依赖必然会模糊公与私之间的界线

而这种边界的模糊在机会主义的作用下必然会带来责

任的模糊、转嫁和认定的困难。所以从而产生推卸责

任、转嫁责任乃至集体行动的困境。这可以从两个方

面来说明。

第一

,公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的边界和责任的模糊。

公民治理意味着公民自治职能的延伸和政府职能的收

缩。政府要把原本属于公民的领地还给公民

,如我国

的社区、农村

,西方发达国家还会扩大至地方政府。

另一方面公民可能会

“侵入

”专属政府管辖的区域

如美国监狱民营化

,消防服务由公民和民间组织承担

等等

;在我国

,许多私立学校承担了义务教育

,社区

和村民正逐渐与政府合作治理计划生育

,赡养孤寡老

人的责任也部分地落到了社区和村民头上

,等等。但

政府职能的收缩并不等于政府职能的撤离

,政府始终

会以协调人或调控者的角色出现。这样公民

(或公民

组织

)与政府之间的边界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责任模

糊、转嫁、替罪羊等都会带来二者之间的纠纷冲突不

断。比如

,在旱季

,我国一些农村为了使本村农田得

到有效灌溉而对经流本村的河流进行截流

,大量抽水

致使河流断流

,下游农村的农田没有水可以灌溉

;而

在雨季时

,上游农村为保护农田不致被淹而大肆放水

泄洪

,致使下游发生洪涝灾害。这样

,下游农村既会

把责任推给上游农村

,也会怪罪于政府

———没有管理

;而政府往往会以村民自治为由推卸责任

(在没有

·50·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 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委的答复就是这是集体作出的决定,要赔偿必须由所

有村民赔偿。而这时,不仅两委之间、村干部之间,

而且村民之间都会推卸责任,个别村民以没有参与大

且范围较小的空间内。但失败风险的存在并不是我们

拒绝公民治理的充足理由,因为,相对于国家、市场

而言,公民社会毕竟是一股重要的治理力量。我们需

要做的是如何降低失败风险,争取成功的公民治理。

[参考文献]

[ 1 ]刘亚伟1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M ] 1西

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1

[ 2 ] [英]鲍勃·杰索普1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

为例的论述[ J ] 1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 1999 (1) 1

博克斯1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

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7,

61 -63, 74, 75, 76, 19, 136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1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 01011

政治体制研究

委的答复就是这是集体作出的决定,要赔偿必须由所

有村民赔偿。而这时,不仅两委之间、村干部之间,

而且村民之间都会推卸责任,个别村民以没有参与大

且范围较小的空间内。但失败风险的存在并不是我们

拒绝公民治理的充足理由,因为,相对于国家、市场

而言,公民社会毕竟是一股重要的治理力量。我们需

要做的是如何降低失败风险,争取成功的公民治理。

[参考文献]

[ 1 ]刘亚伟1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M ] 1西

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1

[ 2 ] [英]鲍勃·杰索普1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

为例的论述[ J ] 1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 1999 (1) 1

博克斯1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

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7,

61 -63, 74, 75, 76, 19, 136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1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造成大的灾难时经常如此

)。上下游农村之间的矛盾

说到底就成了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控制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反映了公民治理

(社区和农村治理

)的狭

隘性。

第二

,公民之间、公民组织之间的责任模糊。这

是博克斯教授所没有想到的

,因为他着力在公民、代

议者与职业者之间作出责任划分

,而没有顾及到民众

本身并非铁板一块

,其内部仍然存在着责任问题。比

如我国农村经常会因山岭、水田、矿产等发生纠纷冲

,一旦受损者向两委提出申诉甚或赔偿要求时

,两

[ 3 ] [ 9 ] [美]理查德·C·

国社区[M ] 1孙柏瑛译

18, 132 -136, 62,

[ 4 ] [ 10 ]

会讨论或相关决策为由或者以村干部执行决策失误为

由而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最后一般是不了了之。所以

说集体负责就是没有人负责。

六、结语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阈限

,适用于一定的范围

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失败。作为治理的重要形式

,公

民治理亦不例外

,仍然有可能失败

,因为它无法完全

解决上述的公民资格问题、合法性问题、互动问题以

及责任问题

,甚至还有委托代理问题

,也是因为这样

众多专家学者建议把公民治理限定在与公民直接关联

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战略

[M ] 1孙柏瑛等译

1北京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 2005: 6, 116

[5] [11] [13] [英

]格里

·斯托克

1作为理论的治理

:五个论点

[J ] 1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 1999 (1) 1

[6]卢现祥

1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修订版

) [M] 1北京

:中国发展

出版社

, 2003: 16 -181

[7] [美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

1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M ] 1中文

版序言

1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20001

[8]孙柏瑛

1当代地方治理

——

——面向

21世纪的挑战

[M ]

1北京

: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116, 44

[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分散化的公共治理

:代理机构、权力主

体和其他政府实体

[M ]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课题组译

1北京

:中信出版社

, 20041

责任编辑 胡仙芝

·51·

作文三:《关于著名学者的一些文章》6700字

专题述评

走向规范化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研究

陈振明李德国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

361005)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

30周年,回顾中国公共管理

学科发展的光辉历程,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学

术创新,使之更好地回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求,

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

志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中华留美公共

管理学会协办的首届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峰会—

———

“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与研究范式”国际学术研讨

会,于

2008年

12月

15~16日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

学院隆重召开。

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科学

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名校

和海外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的近

50位领导和专家学

者与会,会议共收到近

40篇学术论文。学者们就公

共管理的学科发展、学科边界与研究范式等问题进

行了广泛探讨和交流。

这次大会是国内首次以“公共管理学科边界和

研究范式”为主题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中国

公共管理学学界少见的一次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

盛会。与会的国内外专家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薛澜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中国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成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杨冠琼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邓大松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

亚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系侯一麟教授和郭超博士、

印第安纳大学环境与公共事务学院

James

Perry教

授和何达基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汉弗莱公共事务研

究所

John

Bryson教授和赵志荣博士、南卡罗来纳大

学政治学系王闻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文轩

博士、国立新加坡大学和经纬博士等。此外,亚利桑

那州立大学的蓝志勇教授也有论文在会上发表。

1主要观点综述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着“公共管理的

学科范式”、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分支”“公

共管理教育”、

“作为公共管理主题领域的公共财政”

等主题进行了热烈又深入的讨论。

1.1公共管理的学科范式与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在快速发展

的同时,在学科边界与研究范式上又面临着种种“成

长中的烦恼”。围绕着这个问题,学者们分别从学科

发展、范式转变、理论建构和成果评估等角度,对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成就与问题

进行梳理和总结。

有学者对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中的机遇和挑

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改革开放的

实践需求、

2009

和陈国权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郝模教授、MPA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后发优势与中国文化特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马骏教授、西安质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而学科地位与身份危机、

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建南教授、南开大学周恩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咨询服

来政府管理学院张光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务与舆论影响则是未来需要集中应对的重要挑战。

际姜晓萍教授、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和薛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公共管理(公共行政)源于

学冰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西方,而近年来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又极大汲

术院傅广宛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王仲辉教授;美国乔治取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展经验。中美的公共管理

态陈振明:教授。

Tel:

0592-2186458E-mail:

zmchen@xmu.edu.

28

专题述评专题述评

(公共行政)研究的范式有没有差别?美国的公共管

理(公共行政)学科范式能为中国提供何种“本土观

照”?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通过对中美

48所大学

MPA导论课程的教学提纲的比较分析,指出中美之

间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范式差异,认为中国的

MPA教学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较大,而在西方

学界兴起的新治理和公共价值范式在课程中没有实

质性的体现,美国则以传统公共行政为主流,其他新

兴范式亦有所反映。

中国有着独特的改革经验,有着成就显著的公

共部门改革与创新实践,因此,中国公共管理学也应

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发展思路。从这个思路出发,有

学者分析了中国公共管理范式转变的方向以及理论

建构的途径,指出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正处于

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政府全面干预模式向政府与市场

和社会合作的转变过程之中;公共管理的理论构建

既要顺应当代世界公共管理发展的总体要求,又要

从中国公共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最终形成能把握

和引导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

中国公共管理已经经历了近

30年的发展,应该

如何客观地评价本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呢?基于此,有学者通过统计分析对

1999年以来国

内公共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基本的评估,指出在近

10年来国内公共管理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

出现了学科整合进展缓慢、研究边界不清晰、研究方

法落后、理论建构本土化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

此,必须从整合研究主题、明晰学科边界、创新研究

方法等角度着手,使公共管理研究为推动国家发展

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还有学者基于我国

2003~2008年上半年量化

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的现状的分析,指

出公共政策研究涉及的主题主要以公共政策问题的

构建和公共政策问题的评估和监控为主,统计分析

和价值基础,还是一个亟待梳理与研究的问题。

有学者评析了近代以来依次在公共行政平台上

呈现出的几种理论形态,包括以公共权力的正当性

和合法性为中心的社会契约论、以公共组织的效能

性为中心的官僚制理论、以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

中心的公共选择理论、以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为中

心的商谈民主理论,提出公共管理理论的如下逻辑

结构:以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权力、公共组

织、公共产品为逻辑中介,以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为逻辑凝结。

类似地,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以

公共伦理作为价值导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过程,以

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理论逻辑。还有学者从合作

秩序的角度,指出公共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在尊重和

保护私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公共利益。但是,由于公

共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如公共价值的多向性、公益目

标的多元性和公共组织的复杂性等,在公共利益的

实现过程中,基于增进合作收益的目的,必须通过良

好的制度选择与制度设计来实现社会成员的合作收

益共享。显然,这些理论观点契合了近年来我国的服

务型政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共管理实务

界与理论界的一种新共识。

有学者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进行了梳

理和解读,指出公共管理是边界宽广或难有边界的

大学科,使用人类所有学科的智慧和成就,来完成人

类组织建设文明生存环境的目标是其学科使命。但

公共管理学科也有着坚实和合理的内核,即以公共

利益为价值观、以组织方法为手段的软硬件组合。

1.3公共管理教育

公共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的学

科。因此,公共管理教育也相应地分为两种不同层次

的教育:学术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这一点可以从全

2009

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法日益成为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的美第一所公共行政学院,也是第一所颁发

MPA职业

主流方法,运筹学方法也崭露头角。

硕士学位的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

1.2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分支

公共管理学科的异军突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社会科学领域飞速发展的缩影之一,也是

30年来公

共部门改革与创新所催生的果实之一。尽管公共管

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已经在“学科丛林”中找到了自

己的位置,但是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学科分支

国际

学术动态

务学院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该学院的教学传统就是期

致力于两个截然不同而又相互交叉的研究生培

养——

——职业训练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

中国

MPA教育的兴起,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也已经确

立这两种不同导向的教育领域。针对这种现象,学者

们对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实践技能培训以及学位与研

究生教育展开了讨论。

29

专题述评专题述评

2009

两位来自美国的学者总结了美国公共事务教育

(Public

Affairs

Education),尤其是研究生职业教育

(Professional

Graduate

Education)的发展经验,并对

中国公共管理的职业训练领域提出了建议。一位学

者指出,现在公共管理的任务不再由政府单独承担,

需要跨部门的合作达成目的,而公共管理的目的就

是要持续地创造公共价值。为了达成这种目的,公共

管理实践领域的教育内容必须从促进民主治理与政

府回应性、促进和尊重法治这两个维度上(包括

NGO教育,战略管理,公共参与的战略和技术,人力

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进行选择。另外

一位学者则指出,公共管理教育者应该连接起公共

管理实践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有效的公共管理教育

必须植根于广泛接受的社会价值;技术性的教育内

容对于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是有效

的,但对于职业卓越(Professional

Excellence)则是不

充分的。因此,公共管理教育必须拒绝时髦,注重把

民主治理等融合了社会价值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

中。

随着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逐渐被视为公共管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实践层面的公共管

理教育对象并不应局限于政府官员或公务员,还应

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该学者指出,非营利组织

管理教育就和公共管理教育存在很深的血缘关系,

尤其是在非营利组织则逐渐演变成为依赖政府合同

与专业人士的组织之后,也开始呼唤高等教育机构

提供学位教育与专业培训项目以适应非营利部门对

专业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学者对英国公共

管理硕士教育和研究的特点(包括课程模块的相似

性、课程设置院系和学科方向多样性、教育实用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育的国际性等)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课程设置院系和学科方

向应具备多样性,以满足中国实际需要。

利和批判性的眼光去剖析不同政策决定背后的价值

观和道德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不仅

直接反映出博士教育的最终

成果,也是体现学科发展潜力和教育水准的重要标

志。有学者以美国学者麦克科蒂和科利尔里提出的

6项评估标准——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理论

检验、因果关系、论题的重要性和论题的前沿性对中

美之间的博士论文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公共

行政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无论是在方法论,还是在知

识创新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国外顶尖学

校相关领域的学位论文尚有较大的距离。未来我们

还需要继续加强方法论、理论验证和因果关系分析

等方面的规范训练,使博士论文成为开创前沿研究

领域,增强学科知识累积性的重要阵地。

1.4作为公共管理主题领域的公共财政

在美国,公共预算与财政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PBF)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题领域,大多

数学校的公共管理

MPA项目都有一些和

PBF相关

的必修课,可是说是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中的一门“显

学”。在中国公共管理领域,尽管预算和财政领域的

研究和教学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处

在相对边缘的地位。那么,为什么美国公共管理领域

中预算与财政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呢?中美之间为

什么存在这种差异呢?把预算和财政管理纳入中国

公共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又有何种迫切性呢?一些学

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

PBF之所以成为公共管理

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税收、

预算和财务管理手段。美国的各级政府都有全面、细

致、透明、参与的年度(或双年度)公共预算,政府内

部的财务管理在专业化的同时也日趋市场化和政治

化,政府和社会对相关的专门训练有很大的需求。而

另一些学者对学术层面的教育进行了讨论。有中国的财政税收和预算的大部分决策和实施透明度

学者认为,公共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应用学科”,学术不够,因此

PBF在公共管理中处于相对不受重视的

国际

学术动

研究和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描述和分析层次上,即地位。

不但要了解一个组织或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演变,更有学者从教育财政的角度指出,公共管理的宏

需要想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公共管理的研究

问题与教学方向,不能停留在“什么”(What)和“为什

么”(Why)层次上,更需要问“如何”和“怎样做”

(How)。在公共管理教育中除了强调技术训练、科学

分析以外,学生学者还必须具备专业精神,能够用锐

30

大理论或科学性也许不是我们应该寻求的目标,我

们可以着手开展的是针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特定方面

建立一些中级的理论,逐步促进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的发展。在美国,公共管理学者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参与教育财政和政策问题的研究及该领域的发展某

专题述评专题述评

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共管理研究的特点,即解决现实

的公共问题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有学者根据财政的特点指出,财政从来都是同

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对于财政问题当然

也要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按照政治学和公

共管理的范式去研究,而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学领

域中。因此,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教学与研究,不仅是

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完善中国财政体制

和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需要。

收获与总结

总之,本次国际会议的与会者和论文提交者既

对中国公共管理学

30年来的飞速发展与丰硕成果

作了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又对当前

中国公共管理学在学科边界和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

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会议所产生的一

系列创新观点,对于更好地明晰公共管理的学科边

界,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将产生导向性的作用,将对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

次国际会议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而言,经过

30年的发展,公共管理学

科取得了异常显著的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则是螺旋

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

“阵痛

”。在这

30年间,

公共管理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专业化的

研究队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与专业

人才,形成了众多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院系,其成绩

可谓惊人、喜人。尽管公共管理学科在快速发展的背

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一门新兴学科

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需要有直面问

题的勇气,理性地反思这些存在问题,积极地应对所

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二,中国公共管理学必须更加积极地回应对

改革开放的实践需求,增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促进

践为导向

,探索把公共预算和财政等实践范畴的内

容纳入公共管理教学和研究之中,促使公共管理学

成为一门能够解决现实公共问题,促进公共治理的

学科。

第三,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动态变化着的,不

可能通过

“跑马圈地

”的方式来实现,关键是要在方

法论上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方法论、核心主题

和研究范式上成为一匹强劲的

“骏马

”,公共管理学

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上纵横驰骋。公共管理的学术共

同体必须建立起自身的、能够回应实践需求的研究

范式,不能局限于科际整合或知识应用而

向别的学

科借取研究成果,身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也应从事

原创研究,建立知识增长渠道,促进理论创新,以供

其他学科分享。

第四,公共管理研究必须更加重视方法论的规

范性和严谨性。方法论的成熟程度和独特性,是判断

学科独立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无论何种学科

领域,

“最伟大而艰难的奋斗是关于理论基础和研究

方法的

”。为此,公共管理研究者必须强化方法论的

自觉意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以更开放的

学术视野建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方法

论;同时,必须在公共管理教育中加大研究方法与技

术类课程设置的力度,把《社会科学方法论》、《定性

方法》、《定量方法》一类的课程置于核心地位,为未

来的、潜在的公共管理研究者提供更加充分的方法

论基础。

第五,公共管理教育与培训在重视技术和工具

导向的同时,要更加强调价值观的教育。公共管理既

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或工具,也是一个能够创

造和分配公共价值的领域

;公共管理不能只限于追

求行政效率,还应关心行政体系在实现社会政治价

值方面的作用。因此,技术层次的内容只是公共管理

教育与培训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必须

2009

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公共管纳入民主、责任、回应、法治和公平等事关价值观与

理改革与创新实践,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与发伦理观的内容。在一个目标和价值日益多元的现代

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反过来,要求公共管理学为现

实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作

为一种年轻的学科

“范式

”,公共管理学必须更注重

如何应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来解决

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以促进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

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必须更多以实

国际

学术动

社会中,只有把价值观教育纳入公共管理教育与培期

训体系中,才能培养一大批具有批判眼光和道德良

心的公共管理人才,并进一步弘扬那些深刻地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的民主、正义、公平和进步的伦理理

念。

31

作文四:《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的两篇文章》1600字

大学的三项任务(节选)

16岁到26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人在16岁开始独立,26岁以后就要考虑结婚家庭的问题。这十年是人生最独立的岁月,最没有负担。如何度过这个独立的岁月,这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进入大学有三项任务:知识、友谊、爱情。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但遇到了就千万别失去。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追求人生最美好的东西,这是年轻人的权利,要大张旗鼓的去做。

再谈谈怎么读书的问题。我认为,好玩是一切研究的真谛,所有的学生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都要有语言的知识基础;中文和外语。哲学和数学对大学生很重要,数学是在训练人的思维,哲学帮助你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要读经典著作、要博览群书。最好读原文、原著,反复读,实在读不懂的地方看看注释类的书。北大鼓励学生听讲座,不求其深、开卷有益。文采是熏陶出来的,不是故意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什么人吃得开?我以为,一是家里有背景;二是没道德原则;三是有真本领的人。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你是一个没背景、有良心的人,那只有一条路可走——学习本领吧。沉潜十年,这是我对我的学生的要求,也是我对大家的诚恳希望。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要有长远的功利,做十年之后发表自己意见的人。                                                            北大著名教授  钱理群

钱理群: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节选)

钱教授讲到他终生最难忘的三堂课:一是在西南联大时,听刘文典教授在农历十五的晚上,皓月当头,在月光下的在草地上,学生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美妙一绝。二是上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蒙教授的考试非常独特。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考先生,你提问题他就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有趣的是,他是在川大旁望江楼公园竹林中的茶铺里考试,由学生向老师提问。你问得好,他猛吸一口叶子烟,请你坐下陪他喝茶,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当场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思忖cun着自己能不能留下来陪先生喝茶。

这两堂课,绝就绝在他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表现的是大学教授的真性情,是一种自由不羁的做学问的方式,蕴含着一种自由不拘的生命存在形态。因此,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感染、熏陶。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是一种生命承担意识,教会他们享受上课、享受学习、享受考试。

把这种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是聆听林庚先生的最后一堂课。那天上课,他缓缓的朗声说道:“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取发现世界的新的美。”顿时,全场肃然,大家陷入了沉思。先生旁征博引,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学生们也听得如痴如醉,全然忘记了时间。但刚走下讲台,先生就站不住了,回到家就病倒了。他是拼着生命的全力上完这最后一堂课的,这真是“天鹅的绝唱”。

林先生讲课的关键词是“好奇”和“发现”:首先要保持婴儿那样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你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大学者大在哪儿?就大在他们始终有赤子般的纯真和无邪,面对世界和社会永远有好奇心与新鲜感,所以他们心里有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这就是沈从文说的“星斗其文,赤子之心”。

20世纪初,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我们这一代人很看重别人怎样看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更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自己上。”这活颇值得琢磨,“看重别人怎样看自己”,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那其实都是虚名;“心思用在自己怎样看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

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问题,也恰恰在这里:许多人好像很看重自己,其实看重的只是一时之名利,对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反而是不关心、不负责任的,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到人所特有的生命的真正欢乐。“自己对不起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作文五:《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4100字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