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1100字:城南旧事有多少字

作文一:《《城南旧事》》1100字

那马车越走越远了,扬起一阵阵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兰姨娘与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向“我们”招手,就慢慢渐行渐远了……

兰姨娘走了。其实我并不想去过多妄自揣测什么,因为是她自己,选择了她自己的生活,无论结局是悲是喜,我们都应该祝福她,甚至赞颂她。

兰姨娘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被带进北京,二十岁嫁给六十八岁的老头。她在这个家庭受尽欺辱后来逃离那里,来到英子家。新青年闹革命时期,一个叫德先的人到英子家躲藏期间遇到兰姨娘并产生了爱情。后北京形势吃紧,,他们逃去了天津和上海。

有人说张爱玲是乱世佳人,但若是没有那个乱世,哪来的佳人呢。所以说是时势造英雄。兰姨娘也是如此,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她的命运显得如此惨烈与无奈。这些悲惨生命的个体,细观细品之后,尤为动人与深刻。

茶喝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轻风。或许兰姨娘今后的生活像第二,第三道茶一样,她的过去,奉献了她的青春,也许她的青春没有资格去演绎华丽,只能用低调卑微的字眼来描绘,悉数这记忆的流沙,那些过往的青春,洗尽了沙尘,她所错过的年华,没有开出斑斓的花,只有数次轮回了荒芜的春夏。但过去只是倒在掌心的水,无论摊开还是握紧,终究还是会从指缝间一滴一滴流淌干净,而兰姨娘选择了前者,她摊开手掌,选择了快乐的生活,她明白人本来就可以快乐的生活,只是自己偏偏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她执着的信念,即使在颠沛流离的背景中又何曾彷徨。她与德先叔无谓天长等世事,化云烟;地久待沧海,变桑田。流年中,谁等谁相濡以沫;华灯初上,谁许谁天荒地老。木心说过,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兰姨娘,记住了该记住的,忘记了该忘记的,改变了能改变的,接受了能接受的。

或许,兰姨娘的生活,绕了一大圈,却又回到了起点。她无力反抗,只怪岁月猖狂。她或许后悔,什么天荒地老,什么至死不渝,都只是锦上添花的借口。或许,她华丽地转身,只为了安置那些落下的眼泪。或许,她最终会与德先叔以悲结束,不难猜想,如果德先叔有愧与她,敢爱敢恨的兰姨娘一定会恨他,用尽全力、毫不犹豫地恨他。她也许又会明白,执着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伤害,放弃是一种美丽。凉风乍起,年华飞逝,谁又用流年乱了浮生?也许,她和德先叔分别的那天,她决定不掉泪,迎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而过后她逞强的泪水,划过苍白的脸庞,我担心她有是否能接在掌心,开出坚强的花?但假如结局正如此,我想,可能会让兰姨娘更加成熟,让她更学会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还能微笑的感觉。

不管结果如何,我总希望兰姨娘依然能快乐,也许快乐要有悲伤作伴,雨过就应该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忧伤后还是落寞,那就让她从容面对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自己。

冬日的夜晚仍然那么凄美,没有一丝绝美。续写繁华的蜡笔交予她手,是幸福是悲哀任她自己书写……

作文二:《城南旧事1》2400字

城南旧事

一路走来,渐渐地,开始发现,时光与我们渐行渐远,那飘逸在童年角落让人回味无穷的点点滴滴,或喜或悲,都紧紧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都希望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那样可以少点烦恼……但是,人,终归是要长大的……成长的代价便是时光的消逝,但是决不需要去为了那些而暗自神伤。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让我们安之若素……

广播台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又在这个老时间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你们的老朋友xx,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的是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携着回忆,带着对过去种种美好的怀念,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城南里的旧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林海音的创作十分丰富。至今她已出版了18本书。创作过《冬青树》 《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等优秀的作品。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这是林徽因在序言里面的一段描述,它描

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味道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故事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

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故事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作品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老北京城,读完会给人一种浓烈哀悼老北京城变样的伤感 ,姑且不去问作者是否有意这样去表述,这样的故事,是发生在北京或者香港或者其他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跟童年有关,跟童年真实的生活有关……当我们的童年远去,再来读这些作品,会给我们更加深层次的感动,这些充满风景画般的写意,弥散着茶香四溢……

平中见喜,喜中带泪,淡定舒缓。瓦陇、院门、雪景,掩到骨子里的温润。四合院,暖炉上冒着的热气,厚厚的小花棉袄,往事的感觉总在拭掉尘埃后触到闪亮新芽。于是乎一个年代在小英子半梦半醒、一失一得间来回穿行,秀贞、小妞子、兰姨娘……在记忆中淡出,被无数将来幻化。

浅浅的文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点点渗透在延续着12月寒冷的冬夜,人生就是这样在拥有无数过去无数将来的累积上变得悠长,如同和煦冬阳下温暖的北京胡同、走着,希望永不到头。流淌到血液里的诗意,变得和老房子一样浑身散发着凝重的大气,而一切又是如此不可言说。

回忆变得像一场重感冒,经历一场发烧,中邪似的分不清现实和真实,尽情和从前碰撞,穿墙破洞后重新面对未知。

而太多经过只是人生的一个画面,你始终是你,一个拥有着只有你清楚往事来龙去脉的自己,独自承受痛楚和曾有的快乐。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想念,长长的想念,童年。永恒。

生命中的世事无常,怎样让自己成为有常的部分呢?

海天交接处,懵懂的小小心愿。一切的未完成,一切却已然的过去式。一生散或聚从来都只是回眸时的零零落落。

城南旧事,忆前尘往事, 谱离人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么多年过去了,北京的槐花在开着,驴打滚儿还是受欢迎得很,城南城北依然旧事。可是,我们就这样一边怀念着一边成长着,远远地离开了我们的小时候……

作文三:《——《城南旧事》》6200字

20世纪的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六岁的

小英子是在《骊歌》的旋律中,在枫叶瑟瑟的秋天坐在马车上向自己的童年告别的。《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几乎是围绕着“秘密”与“谎言”来完成叙述的。英子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她喜欢质疑,喜欢刨根问底。她问当教授的父亲:“贼干嘛要偷东西?”父亲的回答让她更糊涂:“他要吃饭,可又没钱。”她问家里的佣人宋妈:“为什么宋妈的孩子不自己带?为什么到我家当老妈子?为什么挣的钱又给人家(宋妈的丈夫)弄去?”宋妈的回答是:“说了你也不懂。”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告诉她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的以后,她更是不明白了:“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的?”英子的胆子也很大,别人都不敢搭理的疯女人秀贞,她不仅冲着她笑,还经常跑到她那里去玩。

英子童年生活的三个重要段落都是以离别来结束的,第一个段落是一场大

雨,英子送走了母女团聚的疯女人秀贞和妞儿(她们结伴去找妞儿的父亲),自己大病了一场,然后她也搬了新家,上了小学;第二个段落,英子无意中在荒草堆里发现了被埋起来的赃物,从而她也结识了一个人——“他”,他说自己有个好弟弟,年年考第一,可他自己没能耐,为了供弟弟上学,才干了这一行,他还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的回答是:“我不懂。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见过海,也分不清海跟天,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后来,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英子看见考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下来后把奖状交给了一个人,正好就是草丛中的那个“他”。过了几天,英子听见有人喊贼被抓住了。“他”被警察带走,英子含着眼泪目送着“他”远去。影片的第三个段落,父亲去世。宋妈坐着小毛驴回家(她的儿女一个死了,一个被丈夫

送了人),英子趴在马车的后座上,向那个为了带自己和弟弟,连自己的亲生孩子也顾不上的宋妈作别,也向童年作别。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  80年代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扛鼎之作

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传统若隐若现地延续着,在激烈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着。80年代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电影艺术家们的探索提供了难得的创造空间,“诗化风格”传统也因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便是这一时期对“诗化风格”作出了最好阐释的一部经典之作。

影片《城南旧事》创作拍摄于1981-1982年间。是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由著名导演吴贻弓执导的这部影片,以其独具特色的内涵、风格及艺术探索,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走向世界的具有民族气派的中国电影名片。《城南旧事》先后曾荣获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马尼拉(菲律宾)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届基多城(厄瓜多尔)国际电影节二等赤道奖。

1、  影片内容 ㄍ

《城南旧事》表现的是小女孩英子在20年代旧北京的所见所闻,即英子童年时代的一些生活片断。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构成,这就是英子与秀贞及妞儿、英子与小偷、英子与宋妈的相聚与“离别”。

第一段落讲的是英子偶然认识了一位叫秀贞的“疯女人”,秀贞的男人是一位大学生,因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当局逮捕,从此再没回来。二人的爱情结晶小桂子一出生即被当作私生子,送到齐化门城墙底下,从此不知下落,秀贞也因此“疯”了。英子从秀贞那里还得知她一直在寻找她的小桂子。

妞儿是英子结识的一个小伙伴,被狠心的“父亲”逼着唱戏,经常被打得浑身是伤。一次妞儿告知英子自己是捡来的,她要去找她亲生父母。聪明的英子看了妞儿脖子后面的青痕,觉得与秀贞说的小桂子的特征一样,便冒雨将妞儿领到秀贞家中。激动不已的秀贞便把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二人带着行李箱冲到夜色沉沉的大雨中,说是乘火车找小桂子她爸,在火车呼啸的烟雾中,秀贞与妞儿的身影就此消失„„

英子搬进了新帘子胡同的新家,不断听大人们说起附近闹贼的事。一次在荒草地玩耍时碰上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好奇的英子便与他交上了朋友,从他那里听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话和故事。后来英子看到他参加他弟弟的毕业典礼。一次找他玩,顺手将他藏在荒草中的一件器物拿出,被大人发现。不久,英子便看到巡警把他抓走,人们都为这个小偷、这个“贼”被抓到而高兴。英子用惊讶的目光又送走了一个“朋友”。

宋妈是英子家的佣人,出身贫苦,靠当老妈子养活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英子家几年后,宋妈才得知自己的儿子早已病死,女儿也被丈夫卖到不知什么人家去了。

英子的父亲既严厉又慈爱,是个大学教授。他经常在家里接待从事革命活动的进步学生。由于积劳成疾,患上肺病,不幸辞世。父亲去世后,英子全家便迁离了北京。

影片最后一幕是,英子与妈妈和弟弟祭扫了英子父亲的墓,在秋风瑟瑟中,乘上一辆马车告别了北京,而宋妈和丈夫则坐上一头毛驴,朝相反的方向,回她穷苦的乡下去了。英子与宋妈泪水涟涟,一步一回首地默默对视着,在洒满了红叶的蜿蜒山路上,渐渐离去„„

2、  影片风格 ㄍ

本片导演吴贻弓在影片风格的追求上,非常明确而自觉,他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来概括本片的总体基调。

“淡淡的哀愁”,体现为主人公小英子与周围人们从相识相交到离别分手的一个个故事。小英子天真单纯的童年生活中,由于相遇了这样一些“朋友”而添加了许多有趣味有意义的内涵,但这些“朋友”各自不同的悲剧性生活,也使小英子为之不解或惊讶,而一个个“朋友”在小英子不舍的目光里离她而去,却又增添了许多的伤感与心痛。同样的故事,在另外导演手下,可能被处理为具有浓烈悲剧性、强烈情感性的风格,而吴贻弓则既落在“哀愁”处,又尽可能将这些较为强烈的悲剧冲突点、情感爆发点“淡淡”的处理,使之“引而不发”,保持很强的内在艺术张力。如三个段落的结束处本可以赋予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小英子与三个“朋友”分手离别的场景),但影片却在抒缓、静默的情调中慢慢展开。

“沉沉的相思”,意味着影片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这既是基于原小说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也是导演对世事沧桑、历史变迁的哲理性思考的体现。“相思”——对故土、对童年、对一个个永远逝去、不可再现的生命的追忆,通过小英子的眼睛展现给观众,同时这“相思”也不是激烈的、激奋的,而是“沉沉”的,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如三个段落中与小英子相识相交的“朋友”——“疯女人”秀贞、小偷、宋妈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境况,尽管不是正面描摹革命、贫穷、人生的苦痛,但却从这些“朋友”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和把握了这些内涵,而且这些内涵又伴随着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在小英子不断追问“为什么”中得以较为深刻的表现。

导演吴贻弓曾对《城南旧事》的影片风格作了一番形象的描绘,认为它应当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有一片叶子飘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叶子在水面打起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见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阐述,《城南旧事》资料,中国电影家协会艺术理论部编)。不论是“淡淡的哀愁”,还是“沉沉的相思”都追求着这样“行云流水”般的效果。

(二)  视 听 语 文 读 解

影片《城南旧事》在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及“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上,均有独具匠心的探索。

1、  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ㄍ

所谓电影画面“意象”,指的是那些为烘托影片气氛、表达特定思想、情感、情绪,可以引发观众的想象、联想的人、景、物等形象,这些“意象”原本可能是平常的人、景、物,但进入影片内,住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思想、情绪,有的“意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获得丰富性、多义性、多解性。

影片《城南旧事》的“意象”,丰富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为“意象”的人 ㄑ

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意象”便是主人公小英子的“眼睛”。且不说这双“眼睛”在确立本片的“视角”、结构本片的段落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就这双“眼睛”本身所蕴积的丰富内涵,就足以令人称道。这双“眼睛”在本片中传达了小女孩的天真、纯洁;也传达了小女孩的善良、真诚;又体现了小女孩的敏锐、机智;还体现了小女孩的忧郁、多思„„总之,本片所内蕴的思想、情感、情绪,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这双“眼睛”作为载体。影片《城南旧事》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成功地选择、创造了小英子的“眼睛”为这一“意象”。

宋妈的“皱纹”,也在多个场景、段落中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景别反复呈现,让人们从那“皱纹”中读出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宽厚,又读出了那个年代下层人物的辛酸、悲惨、苦难和不幸。

作为“意象”的“景”。为了体现20年代旧北京的风情,更为了营造全片“岁月流逝感”、“世事沧桑感”、“往事追忆感”,本片主创人员绞尽脑汁,搭设了井窝子、卢沟桥等场景,其中井窝子、学堂操场、小偷躲藏的荒草地、布满红叶(枫叶)的山路等,给人印象最深。

作为“意象”的“物”。与“景”的功用一样,影片中的骆驼、归鸦、小油鸡、秋千、夜雨、火车、毛驴、水车等既来自小说原著,又进行了“二度创造”,使之与场景、特别是与片中人物的活动、情感、思索、情绪等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能够借以想象、联想,唤起每个人的岁月记忆,并从中领悟、感受、口味人生的真谛。

2、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 ㄑ

影片《城南旧事》的音乐音响设计与运用取得了突出成就。

吴贻弓的父亲是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的同学,皆为李叔同先生的弟子,因此当吴贻弓着手拍摄《城南旧事》时,其父为他背诵了许多首李叔同先生填词的,那个时代流行的学堂歌曲。这使吴贻弓大受启发,并因此重新创作了本片的导演台本,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据此精心创作、设计了本片的音乐音响。

本片的主题音乐。影片选择了由李叔同先生填词的著名学堂《骊歌》作为全片主题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歌词与令人感伤、充满离情别意的旋律有机地揉在一起,在片中多次出现,一次次将“离愁”之情推向高潮,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本片的音响。影片对音响精致巧妙的设计,获得业内人士调度评价。井窝子边,哗哗滚出的水流声、归鸦的呼叫声、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剃头挑担声、驼队的风铃声汇合在一起,用音响描绘出了20年代旧北京的独特风情。学堂操场上,放学的钟声、孩子们奔出学堂的欢闹声;配上《骊歌》的琴声与歌声,将一种浓郁的思念、追忆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疯女人”秀贞将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拉上妞儿连夜冒雨赶往车站,画面上一列火车喷着浓浓的白烟呼啸而来,此时在淡淡的音乐声中,火车呼啸的声音、秀贞与妞儿的喊叫声、英子的喊叫声、雨声、雷电声交汇在一起,将这暗示着悲剧的一幕演绎得撼人心魄。

3、“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 ㄑ

“艺术重复”是艺术创造中经常使用的技巧手法,它意味着构成艺术作品的某些因素――语言、旋律、音符、线条、形体动作、色彩等,在同一部艺术作品中的反复多次呈现。作为综合多种表现手段的艺术、电影的“艺术重复”运用时也许格外困难,如果不能够起到推进电影展开、强化电影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的作用,则有可能带来节奏拖沓、进展迟缓、繁琐屑碎、使人产生观赏疲惫乃至厌烦之感。

影片《城南旧事》“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成为它艺术探索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整体结构的“艺术重复”。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结构而成,为保持作品的完整性、整体感,本片紧紧抓住“离别”这个“魂”,每一个段落都按照“相聚→离去”的方式进行叙事、表达、展开。“疯女人”秀贞与小英子把妞儿领到秀贞家后,秀贞与妞儿(小桂子)便离她而去。小偷与小英子在残墙断壁后的荒草地不期而遇,此后二人也成了朋友,常常聚在一起,直到最后小偷被警探抓走,离小英子而去。宋妈与小英子相聚家中,几乎成了小英子家中的一员,最后也不得不含泪告别,消失在小英子的视野中。“相聚→离去”成为结构全片叙事方式的“艺术重复”,将“离别”一步步展开、深入,使全片成就了统一、完整的艺术品格。

画面语言的“艺术重复”。小英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的画面,从各个角度、各个位置充分地表现,小英子的“眼睛”便成了本片“艺术重复”最多、表现力也最强的画面语言。而“井窝子”井台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规模较大、内容也较丰富的画面,在本片中各重复多次。“井窝子”井台打水,是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风景,画面中缓缓流出的井水,伴着缓缓走过的骆驼队,缓缓走过的街头小贩各色人等,造就出“岁月流逝感”和“世事沧桑感”。学堂操场放学则在孩子们冲出教堂、奔向操场、嬉戏在一起的画面中,唤起人们各自亲切的童年的回忆,造就出“往事追忆感”。而“井窝子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画面的多次重复,每一次都伴随着主人公生活历程一个小小的变动,或是离别了一个旧“朋友”,或是即将结识一个新“朋友”,或是告别旧居、搬到新家,或

是家中出现某种变故(如父亲病故)等。这样的“重复”实际上起到了艺术表现“起承转合”的作用。

声音语言的“艺术重复”。作为主题音乐的《骊歌》,通过不同形式的变奏,在片头、片中与片尾多次出现,除了结构影片的功能,多次重复带来的更多是情感、情绪的逐渐积累,对人们情感、心理世界渐次增强的冲击。可以说,自20年作为学堂歌曲传唱一时以来,《骊歌》大规模、广泛地被传唱,就是在影片《城南旧事》上映之后。借助《骊歌》的“艺术重复”,影片《城南旧事》获得了其独特的魅力,而《城南旧事》多次“重复”出现《骊歌》,也使《骊歌》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小英子朗读背诵课文《我们看海去》,在片中也多次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在船头。我们看海去„„”朗朗的童声蕴积了创作者们多少对于过去、对于童年、对于往事的遐想与追忆,这浓浓的情感记忆当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

“节奏的艺术重复”。影片采用了不少长镜头和大停顿,当影片进展到一种情绪状态或一个故事段落之时,常常采用长镜头和大停顿,以追求“动”与“静”、“热”与“冷”、“驰”与“张”结合,带来的特有艺术张力。如小英子躺在病床上静思默想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木然发呆的镜头,都是“大停顿”,同时为长镜头。尤其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小英子与其他人物“对视”的镜头,如小英子与秀贞(谈小桂子)、小英子与小偷(小偷被抓走时)、小英子与父亲(在父亲病床前)、小英子与宋妈(片尾告别各自离去时),加大了镜头长度,作了较大停顿;同时每当采用“长镜头”、“大停顿”时,镜头摇移的速度、镜头持续的时间又大致相同,形成了全片既充满变化,又整体统一的节奏,这种统一“节奏”的多次重复,造就出一唱三叹,余音不绝的艺术效果。

4、本片的“视角”及其表现 ㄑ

为了达到影片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本片的“视角”或“视点”归结为一个:小英子的“眼睛”。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睛”捕捉与发现的。影片的镜头几乎全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只要合乎小英子的所见、所闻、所思、

所想,便可以展现在银幕上。为了使这一“视角”既符合生活逻辑又符合情感逻辑,本片在具体拍摄中多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也就是多拍小英子“眼睛”视野可及的生活,小英子看不到或不可能想到的尽量不拍。“视角”及“视角”表现的独特,也是影片《城南旧事》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文四:《城南旧事》3500字

1 内容简介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林海音《城南旧事》插图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小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是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她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而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因此英子对她非常同情。当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小桂子)去找寻爸爸。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味道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2 章节目录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1

《惠安馆》4

《我们看海去》70

《兰姨娘》100

《驴打滚儿》124

《追寻母亲的足迹》142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50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进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

林海音《城南旧事》插图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告诉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儿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选自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4 小说评价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作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只拥有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5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当时

林海音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往北平居住,曾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 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城南旧事的序:《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下册课本。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5.1 相关作品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悼钟理和先生》、《念远方的沉樱》、《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窗》、《两地》、《家住书坊边》、《一家之主》等。(其中许多都出自于《城南旧事》此书)

代表作:《城南旧事》。

作文五:《城南旧事》1200字

城南旧事

博主:孙骏毅  发表时间:2013-05-21 16:16:14

写写“城南旧事”,大约是没多大出息的。但我曾经生活在城南,一点不写“旧事”也难。

记忆中有那么一个墓园,名曰“安乐”,是基督教徒的最后家园,就坐落在苏州城南葑门西街上。儿时,我就读的立达小学离安乐园不远,爬过围墙,再爬过围墙,一脚就踏出了安乐园。园里密密地栽着树,树上弯弯曲曲地缠着藤,在蓝得出奇的天空里编织出一张绿色的网。树林深处有一座花岗石基的尖顶房子,房顶上竖起一只十字架,漆成了血色。安乐园不仅是地下诸君的家园,也是地上孩子的乐园。捉蟋蟀,挖蛐鳝,掏鸟窝,偷桑叶,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调皮的孩子甚至一屁股骑在大理石墓碑上,低下头来倒着念刻在碑上的字。

除了孩子们的吵闹声,林子里的鸟声和草丛里的虫吟声,还有一个看守安乐园的老女人“哪作啥,哪作啥”的半沪半苏的唠叨声。这老女人养着一只叫“玛丽”的猫,浑身雪白,猫眼贼亮,只有四只脚爪是黑的。住在西街上的邻居认得出“玛丽”,却认不出老女人,因为她很少走出过墓园。

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时,那四周的空气已经烧得发烫了。老女人戴着喇叭状的纸帽子,活像马戏团的小丑,被人们从安乐园里拖出来游街。看客挤满了半条街,白猫却顽固地追随着老女人,人们用脚狠狠地踹它,它也不肯逃开……这一点“旧事”重提,不是因为我难忘,而是因为我也是看客之一,好像也参与了谋杀善良的勾当。有时,我傻傻地想,如果当时大家没有热昏头,还有一点遗产意识的话,那安乐园到现在都应该是一处罕见的安静归宿。那些以黑白为主色调的大理石墓座、墓碑,一个紧挨着一个,谦和而有序地比邻而居。尽管墓碑有高矮、大小、宽窄、精粗之分,但所有的长眠者都是上帝的孩子,在安乐园里是一律平等的;因为彼此平等,所以,碑座上镶嵌的瓷质照大多是微笑着的。这是一种无言的感染,乃至再调皮的孩子看到这样的微笑,也不能不把脚步放得轻轻。

记得那是一个灼热的夏日午后,热得坐不住,就“扑通”一声跳下水,从大河浜下水游到觅渡桥,然后再吊住一只瓜船返回,偷几只香瓜掖在裤裆里,半途上岸溜进安乐园。安乐园是我们的“贼窝”,有吃有睡,好不安乐!要躲过老女人的唠叨,我们就绕到安乐园的东北角上,那里有几处荒坟,还有一个形状奇怪的墓,像一只倒扣的锅似地扣在草丛里,没有墓碑,也没有苍松翠柏。后来,“锅盖”被砸开了,人们才惊悚地发现墓井里竟堆满了白骨。人们立刻联想到了“万人坑”和刘文彩的庄园。

35年后,我才从知情者的嘴里弄清楚那个有盖的墓井其实是博习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用来安葬那些不幸夭折的病儿、弃儿的。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修女特雷莎生前就做过这类善事。指善为恶,恩将仇报,“安乐园”怎得安乐?

墓碑被推倒了,墓座被砸烂了,墓园被拆毁了,甚至连名字也鲜为人知了。剩下的就是鸡零狗碎的“城南旧事”,像水银泻地。但,扪心自问,我们从这些水珠般“旧事”中真的顿悟出什么,乃至灵魂得以超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