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1100字:人与自然的关系3000字

作文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100字

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天然有机统一论到近代的主客二分对象论,再到当今生态危机条件下必须确立的新的和谐论,反映着人们对这一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刻和完善。人类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解决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

狩猎和采集时代,人们直接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东西而生存,自然被看成是养育人类的母亲。她作为“养育者”的形象,对人的活动有一种文化强制力,以传统、风俗习惯、禁忌等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实践行为。这时的人们把自然自发地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的是有机论、整体论的自然观。这时表现出的是人受制于自然。

原始农业时代,自然在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同狩猎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在耕田人的眼里几乎可以说是效仿的榜样,是阐述人生的模式。自然成了具有秩序、和谐和美好的领域。自然一词也随之带有美好和高尚的感情色彩。在那时人们的心中,自然不仅是实体,而且是纯洁、善良、平和、美好、友善、关爱的价值象征。人们对自然既敬畏又信赖,自然成了自然物之本性的根据。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与古代自然观相对立的新自然观。它“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有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它所展现的以及物理学家研究的运动是外界施与的,它们的秩序所遵循的自然律是外界强加的。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 人作为主体,其本性在于自由。而自然存在,只能作为人的实践对象和满足实践需求的对象而存在,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存在。人成为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是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的奴仆,因而失去了自身的存在论根基。

近代的工业文明在理性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物质财富。这与以往的生存问题(主要是生活资料不足)还没有解决的历史时代相比,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此,在工业社会的早期,理性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改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当代人类面对的生存危机主要的并

不是生活资料的不足,而是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挥霍造成的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已经具有了足以冲破自然承载能力的实力。因此,现时代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当关注的,不是把人作为主体绝对化,也不是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近代理性主义哲学),而是应当关注自然的存在论根基,即自然界作为整体(生态的系统性)的存在论本质。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应当关注的不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改造,而是教导人们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评价自己和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为了人类物种的延续更好地约束自己和规范自己的实践行为。

作文二:《人与自然的融通》9800字

人与自然的融通

———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态意象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2005)

摘散落,缺乏整齐清晰的裔称关系,但他们却记载着原始先民对人与自然关要:与古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显得零乱、

那么中国神话中的系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斑斓奇特的生态意象。如果说中国哲学是在直接承袭神话思维模式中发展起来的,生态意象也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人与自然;中国古代神话;生态意象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0)02-0127-05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经历的回忆和追述,它蕴含着人

成为现代人文科学,以至某些自然科学类的心灵发展历程,

中国神话显得零乱、散乱,缺的原点。与古希腊神话相比较,

乏整齐清晰的裔称关系,但其中记载着原始先民对人与自然融通关系的认识,并通过一系列生态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尝试着对这些生态意象进行挖掘,力求在现代化条件下重新对生命的真相与自然的命运进行新的思考。

一、神话生态意象解读

要理解神话,必须弄清神话的内在法则。卡西尔认为,

直观的形式神话是人类符号形式的一种,它是思维的形式、

是混沌一体的世界,超和生命的形式。在神话言说的时代,

意识与物质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越了神与人的对立、

实现着神人混同、意识与物质合一、人与自然的互生互长、

相互转换的主客体一体化与生命一体化。当原始先民所面对的是一体化的世界时,他们创造神话的活动中毫无疑问是“人将自己最深处的情感客观化了。他打量着自己的情

[1](P152)”感,好像这种情感是一个外在的存在物。在神话的活

并依据动中,意识情感摆脱在感性印象中被动的受缚状态,

精神原则创造出它自己的世界。神话的生命源泉并不是个

是人类依据精神原则和意识尊严人虚构,而是人类的意识,

神话的内容是纯表象,因而神话的真创造出的自己的世界。

理性并不在于神话的内容,而是在于通过神话符号所表达

即是说,神话的客观性并不是物质的自然秩序与顺序法则。

将“心”渗到材料的重现,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

以象“物”中,将“意”化到“象”中,形成心象与物象的合一,

表意。

收稿日期:2010-01-05作者简介:康

所谓神话意象,即神话创作者用一系列的外在的神话

在神话言说的混沌一符号,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需要借助于一体化世界中,原始先民的抽象能力还不发达,

些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意义的把握。正如卡西尔在论及神话思维时所说:“神话思维缺乏观念范畴,而且为了理解纯粹的意义,神话思维必须把

[2](P45)

自身变换成有形的物质或存在。”也就是说,神话的抽

“某一意义要转化为形象才能象意义和具体形象是融合的,

[3](P143)

以被表达”。因此,神话不同于科学或语言的思维基质,

符号之象来构建自身世界,讲述生命由来,阐释宇宙万物的。

神话产生于人与自然一体化原则下的人类幼年时期,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必然以自然作为神话的主要内容和描述对象,因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先民他们最贴近的生活就是自然。“对于属于图腾社会的原始人来讲,任何

任何客体,即使像星球、太阳、月亮那样的动物、任何植物、客体,都构成图腾的一部分。……契洛基族印第安人相信鱼

类社会跟人类社会一样有自己的村庄,有自己的下水道路,它们的行为也像理性的生物那样。如果我们看一看旧大陆

没有一种和新大陆的那些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神话,就会发现:[4](P28)

鱼甚至昆虫不带上罕见的神秘属性。”哺乳动物、鸟、

因此,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与自然一体化世界的生态

是具体的阐释,其中若干天体、日月、动物、花鸟、虫兽等等,

的重合,实物,也是想象之物,即一系列的“物象”与“心象”

联想性的意会、类比性的借是原始先民通过模拟性的谐声、

喻、象征性的隐喻、标识性的指事等方式来言说人与自然的

神话用生态关系,表达他们与对自然关系理解的心中之意。这种系列的自然意象与意象群来言说先民对人与自然之间

博士。琼(197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127

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关系的思想观念、逻辑法则,我们称之为神话生态意象。

神话生态意象依靠一定的直观性来组织思维,用“已

,不自觉地使自然现象与原始先民心中的知”来推定“未知”

神秘力量形成互渗,带有一定虚幻的、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同时,它在通过以“象”表“意”的同时,还是保留了自然

这种意万物的外部特征、自然属性、运行次序、发展规则等。

而是将识源头的自然观既不是纯理论的,也不是纯实践的,他们的全部思想和全部情感都嵌于一个所有生命形式都为

亲族关系及生命一体化的普遍预设与惯性思维之中,人的

人与自然生物世界即自然的世界,人的世界即神话的世界;

人与神同欢。同欢,

神话生态意象的神话是关于生命与自然的智慧。首先,

主题总是相似的,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是对自己最熟悉生存自然环境的言说;其次,神话的生态意象又与具体的

每个神话的“象”与“意”都是在一个特定区时间、空间相联,

域、特定社会中成长起来,密切地与文化、时代和地域相联系。神话中的生态意象是感性的、形象化的,是人类思维发

这种“诗的形而上学”、“诗的智展的一个必经的初期阶段,

它虽然慧”是人类通过感觉和想象能力所达到的认知水平,

不同于哲学的抽象、理智的思维,却又是哲学之母。正是在神话的羽翼之下,哲学割断了与母体的脐带,用理性的思维,抽象的概念、推理和逻辑解释世界的一般规律。哲学之后产生了科学与科学精神。所以,要想真正读懂哲学及其哲

要想探讨人与自然学史,要想研究现代科学及其科学精神,

让神的生态伦理关系等,最实在的办法只怕要从神话入手,

话的内在真理性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指明道路。

力不暇供,引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

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3)殷契,母曰简狄,

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殷浴,见玄鸟堕其卵,—《史记

本纪》(4)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春秋纬·元命苞》(5)大出雷泽,华胥履职,生宓牺。———《诗纬·含神雾》

仔细推无论是创生于浑泥元气,还是实在的可感之物,

原始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神话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东西。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认先民认为,人从属于自然,

为人的生命就是人与自然之物通过神秘交感而产生的。因为,世界万物都由灵与肉两部分组成,无论是生命物还是无生命的自然现象,灵魂都会寄居其中,并可自由行走于幽冥

感应,便可孕育时空,当其与他物以玄妙的方式发生交集、

契生出新的生命。盘古生于阴阳氤氲,人生于女娲与黄土,于简狄与玄鸟等等,概莫如此。此外,人是通过与自然的交

感而孕育生命也是一种与自然的认亲行为,可以实现人性

增与神性的融合,为部落寻找高贵的、受自然庇佑的理由,

加族群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2.造化自然的神灵形象

、“半人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多被塑造为“人兽合体”

兽”的形象,以“人面兽身”居多,有别于古希腊神话的人神

比如:同形,

伏羲鳞(1)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

女娲,蛇身而人身,女娲蛇躯。”(李善注:《列子》曰:伏羲、

《玄中记》曰:伏羲龙身,女娲蛇躯。)——面,有大圣之德。—

·王延寿》《文选

长期以来中国历来注重祖先崇拜而非自然崇拜,加之,(2)“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绎史》卷四引《帝王

中国推崇“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下,世纪》

散落,缺乏整齐清晰的裔称关系。尽管如此,”——”——神话显得零乱、(3)“夔,一足,从久。—《说文》;“夔,有角。—《文绚丽的古代神话,散见于古老的典籍文章中国仍有着丰富、选东京赋》薛综注

如《山海经》、《淮南子》等之中,这些神话或主要记载或涉及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4)“南方祝融,—《山海经对宇宙、天文、地理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南经》

上古长江认知,笔者粗略地概括为以下方面:这主要与中国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

1.始于自然的生命源头流域原始先民以蛇为图腾,所以古代长江流域普遍崇拜的中国古代神话中,人或源于阴阳二气,或成于黄土,或;而黄河流域的先民以熊为图腾,女娲、伏羲为“人面蛇身”

等等,总之,人因自然化生而因感受、接触自然之物而生,所以黄帝“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此外,原始先民认为万

来,如: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生命,人可以变兽,兽也可以变人,于是(1)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半人半兽”的形象。其中反映的神话中出现了“人兽合体”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是人与自然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一方

如此万八千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面,它道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实质,并通过形象化的方

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岁,天数极高,—《艺式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契机,表现了两者关系卷一引徐整《三五历记》相文类聚》的转化,是人和动物在演化生命的生态活动中密不可分、

剧务,互转化的契机。(2)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二、神话生态意象解构

128

康琼:人与自然的融通———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态意象

3.模仿自然的历史创造

人类进化的历程即是不断向自然学习的过程,在中国

模仿自然,创造了人类最初的神话中,人类始祖观察自然、

文明,如:(1)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是始作于地,观鸟兽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传》

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2)于是(仓颉)

龙乃潜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

藏。———《述异记》卷上

——(3)太昊师蜘蛛而结网按太昊即伏栖—《抱朴子·内

对俗》篇·

——君(4)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说苑·道》

乃令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命(5)“帝颛顼好其音,

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为乐倡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吕氏春秋·古乐》

舞等人类最初的文明莫不是在仰观、俯八卦、文字、乐、察、近取、远取自然的运行、宇宙的变化、动物的习俗之中汲

取灵感和经验而创设的,如八卦的发明就是对天、地、风、

火八类自然现象的归纳与符号化,并使之推雷、山、泽、水、

通达天于天地万象,即所谓的“取法天地人物等宇宙万物,

地生物之大德”。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模仿绝不是纯表象的,

追求魂似,是通过熟知、洞悉自然的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

“人运行法则,以宇宙自然之“道”来确定人类活动的准则,

,“止”者,依归文”因“天文”而明,“人文”以“天文”为“止”须有自然万物一也。所以,人的活动都以自然为标准展开,

骨、血、肉,中国文明进程中的种种皆是如此。般的精、气、神、

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5)时玉山出水,

民得陆处。——八八八引《蜀王本纪》玉山,—《御览》在中国神话中,人正由于与自然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才能取得与自然同等的“神”的地位,才能胜任对自然灾害的修复大业。而修复自然的材料或修复自然的方式也不是

女娲补天之随意选定的,而是必为自然之物或是自然之道,

乃至断杀之鳌足,都是纯天然的自然常石头、炼石之芦苇,

见动植物;大禹治水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并得以神龙与龟两

而是达到人动物的大力相助;即使羿之射日也非斩尽杀绝,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神话中对自与自然间的和谐与共生。

互渗的过程,是人神在自然的生然的修复即是与自然沟通、

追求着自然态链中,与天地进行横切横截式的沟通、渗透,

秩序的生命努力。

5.归于自然的生命终结

自然才人是由自然化生而来,最终还将回到自然中去,

是生命的本真处。中国神话中,神死后都是化生为自然,成

如: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

左眼为(1)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

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

发髦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里,肌肤为田土,

化为黎虻。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

———《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

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2)又西北四百二十里,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

其音如岸。钦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曰首,赤喙而虎爪,

鼓亦化为鸟,赤足而直喙,晨鹄,见则有大兵;其状如鸱,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西次黄文而白首,—《山海经

4.融通自然的宇宙修复

翻看各国的神话史,无一例外不涉及到自然灾害的情

中国神话着重节,与古希腊神话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不同,

三经》

(3)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

其鸣自。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

讲述对大自然的修复与渗透,如: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

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在载。之木石,东流注于河。——(1)往古之时,四极废,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山海

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鹰攫老弱。于经·北次三经》

杀黑龙,以曰姑之山。帝女死焉,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4)又东二百里,其名曰女尸,

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其华黄,其买如菟丘,服之媚于人。——济冀州;积庐灰,化为草,其叶胥成,—颛民生。——·览冥训》·中次七经》平,蛟龙死,—《淮南子《山海经

河渭不(2)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于(5)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羽郊。———《山海经·海内经》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

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3)禹尽力沟洫,海经·海外北经》

于后。———《拾遗记》对原始先民来讲,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原来的生(4)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命得以继续。因为,人来自自然,最后也将走向自然,回到自

封、食。、凿齿、九婴、大风、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然之中即是回家,即是养育新的生命,这既是朴素的唯物

人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论,又符合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科学观念。此外,

擒封希于桑林。万的观念,神话中无论是盘古化生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化自然还包含“灵魂不死”

129

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灵魂不死”万物,夸父“杖化邓林”,帝女化瑶草等等,都有

这化生的观念,死生得以相互沟通和万物得以物化。当然,

而是熟悉的动物、植物或是图腾的新寓所不是随意选定的,

物之中,如炎帝的女儿瑶姬化为草木、女娲化为精卫即是对百草事业和农耕事业的延续与继承。

三、神话生态意象影响

如果说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是在扬弃了神话思维之后发展起来的,那么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则是直接承袭神话思维模式中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使直观的神话思维表象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而语言文字作为思维的符号和文化的载体,必然会对中国人的思维方

早期的中国哲学家式、文化心理结构产生潜在的铸塑作用。

而中如老子、庄子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神话思维的特征,

斯所说:“新信仰模式很少能完全抹除旧模式:要么旧的被

吸收到新的里面继续生存———那往往是在不被承认和半自

但却同时被不同的个人觉情况下———生存,虽然相互矛盾,

[6]

乃至同一个人接受。”可以这样说,春秋战国时期,繁荣兴盛的哲学、文化胚胎于原始神话,而哲学与文化繁荣与兴盛的过程也正是理性思维将神话哲理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流派。

道家的许多概念与观念源于神话,而他们的学说中对蕴藏着丰富的神话意象的深层含义。老子在先秦哲学家中独具风貌,一定程度上在于他把人生哲学建立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而老子的自然哲学则是在创世神话生态意象上

无论是他的“道”话语,还是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抽象与引申,

的自然与社会哲学,都可以找到神话意象原型和喻事方式。

“作为中国哲学第一本体论范畴的‘道’,其原型乃是以原始

如太极、道、阴阳、五行、变、易等等,混沌大水为起点和终点的太阳循环运行之道。据此还可以国哲学中的基本范畴,

几乎无一不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理解,老庄哲学为什么以道之“返”即重归混沌状态为最高

夏商时期,我国文化还处于文明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价值目标,以归真返朴为其社会理想。原来道家的基本思想

[7](P164)

的文献都能找到明显的神话生态意象的影响因子,如《周是从神话循环观念中引申出来的”。庄子则将古神话

天人观、时间易》《诗经》《尚书》等。关于《周易》,本身就有伏羲做八卦的再造为喻示性的寓言,他的浑沌观、生命观、

如盘古创世神话传说,全书的内容也深受神话思维的影响。观、道之创世纪等理论,都源出于神话的意象性思维。庄子

母题,直接影响着太极阴阳宇宙观。因神话包含的“宇宙卵”是商人的后裔,且生平主要活动在楚地,商人崇尚鬼神遗

为,《易经》太极图以圆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圆圈内画着两条风、楚地巫蛊氛围,决定了他哲学思想中对神话生态意象的

庄子对阴阳鱼:白色的鱼象征着天,阳性,动态;黑色的鱼象征着独特运用和自觉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庄子的文体、

二鱼形状一致,头尾相接,正是一个神话中包括庄子本人,就是一组神话意象地,阴性,静态,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诉说,

。《易经》的卜辞里说,“易有太极,是世界最初始的“宇宙卵”群,沟通了人与物、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神与人之间的联

雷、风、水、火、系,而这种境界恰恰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书写着“庄周化蝶”、“若化为物”的境界,山、泽等自然万物与自然现象皆来自阴阳两种力量的运动

“宇宙卵”中。这与盘古开与变化,而阴阳则包含于太极这个

阴浊天地神话中“天地混沌如鸡子”、“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为地”的思想完全一致。此后,“宇宙卵”这一神话意象发展

道教哲学的为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的太极阴阳学说,成为儒、

《诗主要内容,左右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

周祖先的感生神话外,还歌颂了禹治水、经》,除记载了商、

以及牛郎、织女的神话等等。可以说它是缔造山川的功绩,

早期世俗文化与神话生态意象思维的交会。值得一提的是,《诗经》中乃至发展到中国古诗歌中比较常见的以动植物

鱼、植物等,也都有特定的神话与原始宗教含“起兴”,如鸟、

义,例如,鸟与祖先崇拜、鱼与生殖祈祷、树与社稷宗室有关,绝非今天一般的鱼、鸟之类的比喻,也不是后世一般的

(P149)

情景交融的创作过程或手法。[5]

思想文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展到所谓文化轴心时代,

化领域中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开始用理性的、哲学的、思

但这种理性的、哲学的、思辨的思维,本辨的思维打量世界,

因为,这身即是神话感性化、形象化思维后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道种状态首先表现出“两种文化”的并存、交织与对立。

130

是神话生态意象中主客体一体化和生命一体化的原则映现。

中国传统哲学对神话的继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使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是无法完全否定的。在孔子的思想中既有原始宗教观念的成分,又有以道德化为特征的理性精神,在复杂的神话面前大多都采取“不语”的态度。即使在“不语”的情况下,孔子哲学思想中仍保

如儒家思想的哲学根基“天人留大量神话生态意象性思维。

合一”思想认为天地是万物和人的养育者,人与天地万物合

就是神话天人为一体,人的行为应当遵奉天时,效法天地,

世界一体化等生态意象的延续与发展。儒同构、同类相感、

经过后世的发展,到董仲舒家的感念思想也源于神话思维,

形成了自然与社会相通的哲学观即天人感应观,这仍可清晰地辨别出神话生态意象的痕迹。如董仲舒强调自然现象

相类似、相互感通、相互对应与人的情感变化有一种相同、

的关系,他说“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喜,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人

季节、人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天者也。”等等,这种自然、

体、社会、情感之间相类比即天人感应的说法并非董仲舒首次提出,只是其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化的

康琼:人与自然的融通———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态意象

梳理,其中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典神话认为人的生命就是

还有,宋儒张载人与自然事物通过神秘交感这一生态意象。

的思想,强调人应该把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提出“民胞物与”

看成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并加以尊重,也能彰显出神话生态思维的缩影。

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随着我国哲学与文化的不断成熟,

已神话意象与神话思维由显性走向隐形,但它并没有消失,

移形换位的方式发展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正如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史》中所讲:“神话是原始先民思想意识的

还有着总汇,它不仅有着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审美的东西,

哲学思辨的、历史和科学探讨的、地方志和属于宗教崇拜、

[8](P17)”神话是其民俗志的……其它多方面的东西。可以说,

他传统文化的源头,神话及神话生态意象蕴泽着其他传统

相互发展,并文化与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并与之共同影响,渗透在民族文化的精神血液之中。

而神话思现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终结了古典神话,

维与神话意象却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

让人难以辨识。大量的科幻电之中,只是它已经改头换面,

[9]

无论是是电子时代对神话的新的解读与诠释。历史在变迁,

还是现代社会的电子化,神话与神历经轴心时代的哲理化,

话生态意象都无法改变它的精神本质。因为“神话像诗一样,是一种真理,或者是一种相当于真理的东西,当然,这种真理并不与历史的真理或科学的真理相抗衡,而是对它们的补充。”

参考文献: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三联书店,[1][德].北京:

1988.

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中国社会科[2][德].北京:

学出版社,1992.

[3]

[M]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4][法].北京:

馆,1995.

[5][6]

[M]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2008.[J]陈方正.在科学与宗教之间———超越的追求.科学文化评论,2005,(1):27-59.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影、魔幻游戏等等,纷纷承袭了传统神话的意象符号和结构[7]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社,1988.

形式而有所发展,尤其是依赖计算机和网络获得更加奇幻

[M][8]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无论对于创造者、传播者性和惊异性的效果。但这些文化,

[J](12)[9]崔罡.文献本义辩.求索,:213.

还是接受者而言,都是自觉对神话思维和神话意象的认可,

NaturalizedHuman,HumanizedNature

—TheEcologicalImageofAncientChineseMythology——

KANGQiong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HunanUniversityofCommerce,Changsha,Hunan410205,China)

Abstract:ComparedwithancientGreekmythology,Chinesemythology,whichischaoticallyscattered,lackneatrelationshipofaclearorigin,butithasrecordedtheancestors’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formingaseriesofbright-coloredexoticeco-image.Ifwesaythatphilosophystemedfromthedirectheritageofthethinkingmodeofthemyth,thentheecologicalimageryinChinesemythologyalsohadasignificantimpacton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traditionalChineseconceptofeco-ethics.

Keywords:manandnature;ancientChinesemythology;eco-image

(责任编校:文心)

131

作文三:《人与自然的关系》600字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单元写得都是人与自然,虽然老师已教完这四篇课文,可我却一直有着一个深深的疑问——人与自然、动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大人们看来,动物们跟人类之间的关系就是主人与奴仆。动物对人们而言就是一种牟利的工具,如果这只动物无法再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就会冷酷无情地将它丢弃或杀了煮着吃。人们怎么不想一想,好歹它也是你昔日的好伙伴,你怎能忍心将它杀害呢?

我多次向大人们提出这个问题,大人们给我的答案是:“人可是地球的主宰啊!怎么能跟动物相比呢?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啊!”话虽这样讲,但我们怎么可以无视别的生命的存在呢?我们以为动物和人没法比,错了!错了!错啦!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们凭什么要听我们人类的摆布?取黑熊胆汁,耍猴戏,东北虎饿死事件……这些都足以表明我们不配当地球主宰! 大自然需要平衡。看我们部分人类成员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竟然拿大自然做赌注,不停地砍伐树木、排放污水。多少的绿色变成黄色,多少清澈的小河变成污流纵横的臭水沟。他们这些人只看到钱钱钱,没看到他们制造出来的后果。

俗话说:“有付出才有回报。”可他们付出的是整个大自然,回报的却是无益的货币,这些钱能够拯救大自然吗?绝对不可能!而他们是在做着加快自己、全人类生命终结的事。真应该把他们全都抓起来!

我们人类跟大自然是系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我们善待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享受;如果人类做出危

害大自然的事,大自然就会报复人类,甚至危害全人类。我们人类称自己为地球的主宰,那就要善待大自然啊!

哲商小学六(4)班谢作锴

作文四:《人与自然的关系》4800字

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易传》中曾正确的阐述了人类应与大自然很好的协调,而不是人类想法设法的去"征服自然".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不论是在全球,地区,还

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生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选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

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 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作文五:《人与自然的融合》3600字

人与自然的融合—浅谈《边城》中的翠翠人物形象

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学号:201311000261

姓名:王彦芳

人与自然的融合—浅谈《边城》中的翠翠人物形象

摘要:人与自然的融合,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沈从文的《边城》,被看作现代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在《边城》这部作品里,其主人公翠翠便是人与自然的融合的典型人物形象。本文试从翠翠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爱情悲剧三个方面,来分析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字:人;自然性;人物形象;融合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他以恬淡平静的风格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他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都是很的大,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思想上,他不但对于西方的许多思想拿来给自己创作,同时又能做到让人觉得很是老练,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思想在他的小说的思想里占有最美好的,最重要的位置。这在他的代表作《边城》里可以看到他对于这个思想的重视——对翠翠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翠翠生活着的世界——自然和人的纯朴

在《边城》中,到处都洋溢着“人与自然融合”这一思想,并且小说借助这一思想的魅力使翠翠这个人散发着玫瑰般的芳香。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描绘了一桃园般的世界: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石头做成。静静的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同时,他更欣喜的是里面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相处。在那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衣裤,可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似的,滨水的,无不朗然人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的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得印象,实在非常愉快。”①而翠翠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桃花源里。作者一落笔写翠翠,就是美而动人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魔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做成随时皆可举步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②美丽可爱的少女形象,在文学里并不能算少,但翠翠的美和动人,却有些不同。作者突出的是她的“自然性”,或者你就是把她称为“自然人”也无妨,作者甚至把她写成自然里的小动物。“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那就是说,她从里到外,都得自于这青山绿水的自然,与之和谐一致。

二、翠翠的成长过程——自然教育和人事教育融合

小说展示的 “人生形式”,就是在一个和平、宁静的湘西社会中,所具有的质朴淳厚的人情,彬彬有礼的古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生命状态,在湘西的青山绿水间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动静之美。静在生活,动在流动的水,渡溪的船。这与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较少的受到现代都市资本主义的侵①①

蚀、少数民族杂居、生活封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翠翠这个带有“自然性”的女孩与爷爷和小黄狗平静的生活着,以撑渡为生。触目为青山绿水,长在风日里,皮肤黑黑的,没有一般女孩的娇气,天真活泼,俨然如一只小野兽。这时翠翠是经历的自然的教育。但就在祖父说:“顺顺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好,这一家都好,请人来做媒,你答不答应”时,翠翠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③这对白,已将翠翠的心事说的含蓄又明了。也在侧面说明翠翠开始经历人事的教育——爱情。从翠翠的眼中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常、平静,她完全没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性的东西。然而这派的祥和,平静的生活下,隐含了许多的不安,这美丽的自然景色里充满了危险。天保由于没有成功追求翠翠,而大度的腾出空间让弟弟傩送好放手的去追求翠翠,就出船,然而,就在这样一次出船中丧失了生命。一个冷冰冰的死讯让整个世界发生许多的变化。本来对翠翠热爱的傩送变得“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 这一尴尬局面是沈从文对于那种安于天命的人的惩罚。他要惩罚翠翠对于爱情的太过分的含蓄,缺乏明确的表态。而且在这一时刻,翠翠的爷爷也离开了翠翠,这照样也是一种对翠翠的一次惩罚,他要翠翠完成真正的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这也就是沈从文在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在教育翠翠,在爱翠翠。这就是人事的教育自然教育和人事教育的融合,翠翠这个人物形象更圆润。

三、翠翠的爱情悲剧——自然的悲哀与人事悲哀的统一

这个风景如画、人情美好的世界,有它的悲哀。翠翠爱情的悲哀可从人事上说,也可从自然上说。说到最后,人事上的悲哀和自然上的悲哀可以归一。

在人事方面,作者在小说的第一章,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到第七章,翠翠母亲的故事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叙述者直接对着读者讲的,不经过小说中的人物;第二次是出现在老船夫的意识和思想里,他眼看着翠翠越来越像母亲,心里就不免记起旧事。到第十一章,第三次出现,这是老船夫以为明白翠翠的心事的时候,“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了十六年前翠翠的母亲,老船夫心中异常柔和了。轻轻的自言自语说:“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案”。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他告诉翠翠大老托人来做媒,“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祖父还是再说下去,便引到死过了的母亲来。老人话说了一阵,沉默了。翠翠悄悄把头撂过一些,见祖父眼中业已酿了一汪眼泪。翠翠又惊又怕,怯生生的说:“爷爷,你怎么的?”。第四次、第五次是紧接着出现在第十二章、十三章里,三章的连续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清晰地指向某个似乎难以逃开的阴影。老船夫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通的命运。说到“共通的命运”这地步,对老船夫来说,不祥和悲哀的感觉其实已经全部出来了。那么翠翠呢?“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移开”。叙述到这个地方,翠翠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的存在,就一步一步地推进到最高程度了。直到最后杨兵马跟翠翠说到她的父母,而且说到老船夫的事,说到围绕着翠翠所发生的一切翠翠先前不知道的种种,凡是以前不明白的,这会儿全明白了。明白了,也就长大了。明白什么呢?我们一开始把翠翠叫做“自然人”,她受的“教育”是自然的“教育”。现在,我们得说,她受到了人事的“教育”,这其中,一定包含着对命运的感知。 ③

沈从文曾说:“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本来,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翠翠的爱情这似乎是个容易圆满起来的爱情故事,翠翠和傩送彼此喜欢,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表达出来了,好像没有谁会反对;但偏偏是,两人的心思,要经过许多的环节和曲折才流露出来,这中间,就牵连进许多的人与事。老船夫最为操心,反被认为为人弯弯曲曲;天保意外死去傩送离家跟船去了,翠翠或者有希望的等,或者无希望的在等。因不凑巧而误会,结疙瘩,结果只好是悲剧。

为什么人事的安排,从翠翠父母的事到翠翠的事,都那么不能如人意,从故事的里的人物说来,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天”这个概念,在《边城》这部作品中非常重要。“天”不是自然,在沈从文的思想里,自然和人事是并列在同一个层面的两种现象,人可以在自然中“长养”、接受自然的“教育”,也可以在人事中历练、接受人事的“教育”,“天”却是笼罩自然和人事的东西,它有意志、有力量安排人事,干预人间。更重要的是,“天”的意志并不在乎人的意愿。即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李健吾先生在评论《边城》时曾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

总之,翠翠是作者倾注“人”与“自然”的融合的理想艺术形象,是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与作者理想相互碰撞所成熟、完善起来的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她天真无邪、懂得人情、生动活泼、聪慧温柔、矜持、娇气,有民间女子那种内向的文静与腼腆。翠翠的身上似乎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但翠翠和傩送没有向母亲与军人那样双双殉情而死,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坚强,更勇敢。她怀着希望与自己的坎坷命运在人与自然中作持久地抗争。

作文六:《人与自然的融合》1000字

陈胜广字潇溢、道乎,号一道山人,闲云堂主人;祖籍四川射洪,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山水画\花鸟画研究生学位;现为国际书画家报主编,中国美协会员,巴渝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要融于自然、亲近自然,把纯自然的物象用审美的眼光结合人生感悟,转换成主观精神意识,借物抒情,达到天人合一。

出生于四川射洪的陈胜广得其要旨。他善画梅兰竹菊、花鸟禽兽,他把自然界的梅花赋予了新的生命,古逸、坚贞、冰肌铁骨,写出人的倔强、清逸;他画的竹子,风流潇洒,高风亮节;笔下的兰草清逸香古;画中的菊花充满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陈胜广不但是位花鸟画家,对山水画、工笔走兽也造诣很深。他力求从不同的画种中汲取营养。他的小品山水具有花鸟画的灵气,气韵生动,激情豪迈,把工笔老虎赋予人的情感,且具王者风范。

他的花鸟写意画老鹰、鸭子、松鼠、寿桃、公鸡、梅花等,信手拈来,真实、自然、生动。他以情驱笔,将自然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赏心悦目之余使人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时代脉搏共跳动的写照。

山水画取法石涛、四王、董其昌,力追宋元,传统功力极其深厚;用大写意花鸟画理念提升山水之人文画境,其作品浑厚潇洒、刚健和柔、苍润天真、意投书卷极具性情。

花鸟画取法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取法乎上,练就笔精墨妙;才情横溢,运筹远思,拓展当代形成鲜明时代个性。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要融于自然,亲近自然,把纯自然的物象用审美的眼光,结合人生感悟,转换成主观意识。他的作品里既有古人的身影,同时又洋溢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感人的精神世界。他把自然界的物象赋予新的生命,古逸、坚贞、冰肌铁骨,写出了人的倔强和清逸。他那细浪白沙,鸥凫闲情,仿佛让人们置身郊野,享乐清闲。书画对一个画家来说是何等重要,要求画家所画之点线要筋、肉、骨气俱现。

一个画家要有所作为,就要人品好,就得修养全面,没有文学功底就没有审美高度。要深入传统,没有传统就等于空中楼阁。艺海茫茫,人才济济,陈胜广的绘画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我们企盼画家陈胜广取得更丰硕的艺术成果。

陈胜广是一位传统的文人画家,诗词写得优美,且具有极强的哲理性。他主张绘画要立足于传统,古今结合。若一个画家没有研究传统,学习传统,一味地所谓创新,到头来极有可能江郎才尽,一事无成。

作文七:《人与自然的哲思》900字

编辑 于翔汉

柏拉图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无论是深山枯坐,大漠长冥,还是菩提大悟,大哲们的思索均始于此。

人们惊异于变幻莫测的宇宙自然,追问世界的本质;惊异于人间世界的美丑善恶,追问生命的意义。关心自然与关注人生,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出发点。

然而对于关注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认识。人们认为这是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分野,它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解放,而是“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我国古人创造世界的哲学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天地之大德日生”,把自然、生命、存在视为生养生命的父母。

大禹治水,遵循的是“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将人类视为生态圈中的一员,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李冰修筑都江堰,遵循的是“道法自然”“不与水敌”的治水理念,创造了独有的治水方式、维修体系和治水理论。

惠及巴蜀的都江堰、润泽三秦的郑国渠、沟通南越的灵渠、贯通南北的运河等我国古代的水利巨制,都遵循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所以能够贯穿历史闳阔时空而福泽万代。

“道法自然”的哲学精义,不仅浸润和泽被了古代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也为后人涵养了文化,滋润了文明。“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从古代的人们,利用水的势能转动水轮磨面,到孙子受激水的启示,抓住战争势不可挡的有利形势,夺取胜利,到今天水库的“蓄清排浑”,即利用夏季的洪水的强大水势中沙扩容……无不是受水的启示,是“道法自然”的生动体现。

然而今天的我们睥睨自然,为了满足日以奢华的物质享受,大肆攫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将煤和石油这些地球近50亿年形成的宝贵资源,在短短的几百年里挥霍殆尽。人类过多消耗资源,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造成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仍,地球生态危机。

也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东方哲学,能引导人类寻找一条发展的全新之路。主动顺应自然,倡导低碳经济,明智地使用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因为毕竟是“物我同舟”,唯此才能“天人共泰”。

作文八:《人与自然的故事》3500字

红柳军团

地平线遥远而柔长,在视线的尽头轻扬,似乎有仙女在长空舒袖舞蹈,水袖越舞越长,越舞越广。背影是悠悠东下的黄河,一川烟波,衬托的水袖更加艳丽斐然。高天无云,是水洗过的蓝。她们是谁?我是一个多情的美少年,我只想擦亮双眸,放宽眼界,尽收彼岸的景象。

贴近了视野,一切豁然:原来是红柳林。

我惊诧于红柳林的阵容了:是兵家的埋伏。不,简直是巾帼不让须眉。我很容易就这么被征服了:惊诧又惊诧,感叹又感叹。

黄河君临石嘴山,以柔媚平和的流速滋养着这块土地。

历史上黄河数十次改道,河床摆移,河岸裸露无羞,沃野丰腴。河水沉淀下来的泥沙细细的、湿湿的、绵绵的:黄河湿地浮出水面。沧海桑田。

我对湿地这个概念还很陌生。联想到湿润一词,我推断:湿地是处于水陆过渡地带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包括水域、沼泽及周边植被。它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学家亲切地称它是大自然的肾。滋阴补肾,才能维护爱的高潮。与环境保持亲情,是人类最旺盛的爱欲。黄河母亲的伟大子宫孕育了黄河湿地,黄河湿地又养育了一群性感脉脉的女儿――红柳林,这怎么能不引起一个激情勃发的阳刚之躯的爱恋追求呢?

红柳林伸开纤长的手,抚摸着饱经沧桑的黄河岸边,左手抚摸平罗,右手抚摸石嘴山,以那柔软的腰身守护着疲倦的母亲河。我知道,沙尘暴来临时,地表干燥的沙尘每天以5米的速度前进,若这样任沙尘暴肆虐,用不了几年,黄河就被埋没了。黄河的方向在哪里?或许,这里也将成为“地上河”了。

红柳林是抵御风沙侵袭的最坚强的巾帼英雄,以柔克刚的哲学意义在她们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风遇到她们柔韧的姿态,速度就减小70%―80%。所以,在不产生英雄的年代,在英雄崇拜消失的时代,面对这群英姿飒爽的“女性”,我怎么能不产生爱慕之情呢?

她们最可贵的品质是:在恶劣环境中始终保持充盈的生命力。扎根干旱的沙地,她们不沉沦;迁居盐碱地,她们不颓废;不管和风的吹捧还是细雨的引诱,她们都不会流落风尘。洒尽心血,默默滋润,是她们的操守。无论是风魔沙怪狰狞的面孔,还是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我自岿然不动”。撼山易,撼黄河女儿的心难。传说,从前当地老百姓砍伐红柳,每当用红柳点火烧饭时,坚硬的火苗总是把锅底烧穿,而用红柳编筐总是抬不动,背不动。从这以后再没有人偷砍红柳了。这是天意,是上苍在保护这片红柳林。红柳的根扎进地里,到底有多深,触须有多长,只有地下的水分知道。根是红柳的心啊。她们遍地生根、开花,从不向人和大自然索取什么,伸出一丛丛坚韧的细枝,接受阳光雨露的检阅。每天清晨,我都会看到红柳鲜艳的微笑。对于我,这就足够了。

红柳是我的姐妹啊!

她们在与风沙长期较量中深刻体会到:单兵作战肯定会被一个个吞没,只有携手,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才能赢得胜利。她们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谦虚地低垂着,但她们是最富有团队精神的战士,不以个人的私利而不履行使命。她们英勇顽强,互相救援,互相鼓励,亲如手足,再凶狠的进攻在这样强大的群体面前,都会悄然撤退。

沙漠黯然叹服:红柳是我们最顽强的天敌。

是的,风暴一次又一次进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浅红色的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鲜艳、动人,铺满了黄河两岸。我的姐妹们牺牲了自己,做了我应该做的一切,我怎么能不热爱她们,敬爱她们呢?

我想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她们,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呀!

红柳就在襟袖之间。她是那么柔长,又是那么宽广,她拥抱着黄河,我怎么能有这样的妄想呢?而我的心扉已经敞开,总得让我的心有所仰望:红柳是善解人意的,她飘举着亮丽的彩绸,在召唤我,我就裁这红绸为裙,赠给她们,让她们临风而舞,永远为黄河歌唱。

杏林

不知是谁吃了杏子,将核随手一扔,就有了这片杏林。守林人也像随风飘落的一粒种子,在山弯下长成一棵树,形成了一种永久的步态:每天绕树三匝,早晨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于是,一条S型的小道便缠绕在老人的足下。

这是一个人的路,春草听到这足音,梦就醒了,很知趣地给老人让开了路,去无涯的荒地上发芽了。而树记住了老人脚步的韵律,记住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汗味,也记住了老人咳嗽时的频率。

面对秃山,发现一棵树,人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但走进一片杏林,什么想法也不会有。老人就这么一棵树一棵树地走下去,花许多时间。走的时间比想事的时间多,许多事情也就忘掉了。比如:他记不住儿子的出生年月日,老伴是那天去世的他也想不起来,但他知道树在悄悄生长。

树在悄悄生长,老人听到了树们生长的声音,这声音往往是在夜里发生的。第二天早晨,米粒大的黄黄的嫩芽就在老人眼中亮相了。于是,杏花开放了,寂寞的山野立即生动起来。

其实,杏花是为老人开的,老人的活动是山弯人家的惟一的活动。老人在山里放羊、打柴、开荒、引水、种树。树临终时,就会在夜里向老人告别。老人就地栽上新苗,但不挖去老树,老树就站在视线深处,成为百年记忆。

老人仰望云天,回忆与树说过的话。对一棵树的怀念比对任何事情的怀念都会使老人动情,他扶锹而立,纯粹是农夫式的站立。自己站在土地上,而要把树挖掉,他实在不愿割断这种亲情。死一棵树,老人就经历一次离别。没有过与树相依为命的历程,是不敢面对苍然大树的,更不敢面对与树的离别。所以,这里保留了许多老树。老人完全可以把它当柴烧,但他没有。树虽然死了,形象依旧,对话还在继续,给了老人许多安慰。终于有一天,老人悄然死去了,树就自己把自己烧着了,和老人的灵魂一起走了。

石屋

那些大小不一,线条分明,圆扁可观,长短不一,宽窄有序,薄厚可触的石头组成了石屋古朴浑然的结构。石屋寂然蹲在山坡,给贺兰山一个生动的点缀。

以前,石头是散漫地躺在地上,辽远的山体培养了石头足够的耐性,它四处游荡,累了就席地而卧,敞开胸襟等待那只手打磨它的棱角,粗糙的手掌把棱角“摸”圆了,如刀似剑的十指把浑厚拙重的石块“摸”轻了,一堵墙就很轻松地有了高度,另一面墙则以笨拙的姿态落在了地上。每块石头积存的体温,使新墙产生了热量。于是,门突然洞开,温暖和热情的氤氲从门扉里飘了出来。墙把世界割断了,空间无边,时间却凝固了。走进屋内,才感觉时间藏在石缝里,坚韧不拔的心安卧在石屋里。人需要墙的保护,便有了自己的世界。

接下来,一棵树干,几根椽子,一卷竹帘,一捆麦草,一堆黄泥,在石墙支撑的空间上展开一面飞扬的坡度,就可以勇敢地迎接风雨了。

石屋诞生了。这种诞生是不需要声张的。

石屋空着,门没有锁。牧羊人上山揽羊了。

石屋的门从来都是虚掩着,留给逛山的人歇脚,喝水,解乏。在碗底压一点硬币,不压也可以,把门照样虚掩上,继续上路吧。天晚了,就留宿。牧羊人赶着羊群从山上回来,远远瞅见门口站着一个人,就打了一声呼哨,向来人致意。晚上有人说话,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两管旱烟忽明忽灭,话说到了天亮。牧人继续上山揽羊,旅人已经翻过一道山梁。石屋空着,门虚掩着……

那个冬天,一个女人很小心地将门关紧了。石屋的墙顿时厚重了许多。

羊圈

用栅栏和石头围住的这块地,就是羊圈,羊走的路很细很长很险很远。休息时才需要舒适和平坦。从门前出发,又回到原点,无论路有多长多远,家的气息都在山谷弥漫。

羊的叫声揪人心弦,总是让人想起游子在远方。傍晚,牧羊人关好栅栏,扭身进了石屋,羊圈旁蹲着牧羊犬。

黑夜如波涛一样涌来,羊圈就在黑暗中搁浅。羊羔不敢喊叫,缱绻在妈妈胸前。羊群相偎相依,把小羊羔和它的妈妈拥在中间,兄弟姐妹守在一起,一层一层围着,抵挡风寒。头羊很警惕地瞄准旷野,像哨兵一样。牧羊犬在假寐,它的耳朵在接收着危险的信号。空气在流动着……

羊群沿着那条细长的小路去追逐温饱。太阳给了羊圈充沛的热量,空气中散发出缕缕膻臊味,羊粪闲散地撒在地上,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羊排泄竟是那么优雅,实在温柔可爱。羊群在山上,羊圈就是温柔的具体表现,看不到羊,绕着羊圈走走,或者注视那些黑珍珠,咽咽的叫声在耳际绵绵低回,“咩――”,“咩――”,生命与亲情就在山谷中回荡……勾起人许多惆怅,许多往事,像那羊肠小道一样细长,悠远。

羊肠小道遍布山崖野谷,而羊具有勇敢攀援的品质,却没有丝毫的野性。羊圈柔顺地等候羊群的归来,迷途的羔羊回不来时,妈妈要急疯了,凄凉的叫声引起羊群的悲哭。如果羊圈里再发生悲哭,那就是人对羊的宰割了。这时候,千万不要看羊的眼睛,那眼睛里积满了泪水。妈妈沉默着,小羊羔“咩、咩”长叹,它们看到了一种命运的归宿。

责任编辑 苗秀侠

作文九:《人与自然的关系》2300字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世纪的前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首先必须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人,万物之主;自然,却是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根本.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而不往非礼也工业化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如何实现和谐,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天然食物供给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人类为了生存,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

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形成了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生活资料

的生产方式、仅能维持个体延续和繁衍的低水平物质消费方式,以及以家庭与部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与平均寿命都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

在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保持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和谐。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提高,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以大家庭和村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旧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

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工业社会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人类占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极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延长了人的寿命,促使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工业社会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人类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但是,工业社会的发展曾严重依赖于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困难。二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三是通过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球扩散;由于国家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

综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作出报复性的反应。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

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

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我们必将越来越加深对人

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与理解,越来越自觉而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这无疑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作文十:《人与自然的关系》2100字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生活于自然的世界里,开发着自然、利用着自然,同时也在对自然施加着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大。无疑,我们现在必须承认这种影响大多是负面的,即我们在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发展。这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么?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人与自然的相处观,这种粗放式、不顾子孙后代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人与自然相处观。那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发展观,实现人类更好的发展,而不至于走弯路、走错路呢?

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这一错误的认知。

自从出现了人类这种智慧生命,地球上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就对大自然产生了影响。人类利用自己强大的智慧,在二十世纪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大发展,创造出了千百年未曾有过的辉煌工业文明,将光明、温暖和方便、迅捷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每一个成员都体验到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益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这种强烈的占有和奴役万物、企图主宰宇宙而与自然为敌的做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盲目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片面强调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界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人与自然的天平产生了倾斜。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都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对大自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而使大自然对人类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人类,是该暂时停下前进的步伐来认真反思一下其所作所为,到了应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了。

经济发展固然是必要的,但环境保护不应当落后于经济发展,二者应当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如果等到严重污染后,再行治理,就需要花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代的中国,若我们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今后将要付出的代价不只是“后治理”的各种成本,某些珍贵的自然资源、美丽的自然景观可能是永远也无法复原的,所造成的损失并非金钱所能弥补的。

我认为,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反观人类通过破坏环境而提高生产力的种种做法,就是在透支自然环境对人类提供所需资源的能力,会大大危害子孙后代获取资源,比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让煤、石油等工业的“粮食”变得岌岌可危。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这些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采活动,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作为煤和石油的替代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正确的人与自然发展观。

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灾难面前,一切有识之士都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人类真的用自己的劳动和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加幸福了么?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哲学原理来分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恩格斯也曾提出关于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所以,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样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获得幸福的生存之道。反观目前人类对大自然进行破坏的种种行为,从动机上来说,是某些人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信“人定胜天”而完全背离了马克思的这种实践观。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虽然古人并未直接提到保护环境等内容,但是只要细细挖掘,“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讲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所以人类必须应用自然资源,维护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及良好环境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保护人类自己。这在当今社会对于保持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

总之,人类在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通过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

生存。人与自然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人类理应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下得到广泛认同,充分显示了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是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实践观。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我们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