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的背后》3100字]不畏艰险的

作文一:《不畏艰险的背后》3100字

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2008年度荣誉榜”评选活动中,作为经济广播的一名记者,笔者获得了“不畏艰险奖”的荣誉。作为吉林省第一个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零接触”的记者,6年来,笔者先后采写了《让世界充满爱》、《飘动的红丝带》、《感动生命最闪亮》、《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一个新闻记者的采访手记》等关于艾滋病方面的报道,在深入探访了解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相关的采访报道经验。

一、做好前期准备

1.接受专家培训

2002年,在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前,笔者就接受了吉林省卫生厅艾滋病预防专家组成员授课的短期培训,让媒体记者了解了一些必要的知识,诸如“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尽管当时对艾滋病很多相关内容还不是很掌握,但笔者基本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所以在和这个群体的接触中,笔者始终牢记专家的话,用科学的态度来进行采访报道活动。这样,既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又结交了一群特殊的朋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朋友,才让笔者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以后更多、更明确的采访报道,向听众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容。经过提炼的真实生动的第一手素材,既吸引了听众,又科学地宣传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使广播节目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计划报道内容

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发展问题,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在艾滋病报道上找到很多新意。但是,作为记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成为艾滋病领域的专家,不过,更多的了解艾滋病相关背景信息和专业知识,可以使自己提出更为高效和深刻的问题。除了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知识以外,必要的背景信息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和防治行动、公众对这个领域的认知程度和知识水平、艾滋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在艾滋病采访报道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听众最为关注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哪些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为什么男同性恋者成为高危人群?相关部门在预防艾滋病宣传中有没有提示或提醒预防措施?

(2)女性与艾滋病:作为妻子的女性如何处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之中?妇女能受到哪些关怀与帮助?

(3)艾滋病、人权和司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权利能得到哪些法律保护?公众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们?政府的拨款政策、捐资政策又是如何?

(4)艾滋病对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的影响,教师在预防控制这种流行病中的作用又是如何?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害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形吗?他们对病毒检测和安全套的态度?各级学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子女的态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是否参与艾滋病的预防和关爱活动等等。

此外,要想真正采写好艾滋病报道,还要随时关注同行的文章,一方面可以了解到艾滋病防治及相关领域的近况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选题方向提供灵感和启发。

在以上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要完成具体的采访报道任务,让听众知晓和关注艾滋病的相关信息。

二、让报道更具新闻价值

不能否认,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报道艾滋病的记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也有了更加广阔的挖掘空间。因为,艾滋病的故事还有很多方面还没有报道过,还有数不尽的视角没有探究过。那么,如何发现艾滋病新闻中的新闻价值,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呢?这就要求艾滋病新闻报道要具备六个特点:

1.时效性:信息确凿时努力在第一时间告诉听众;

2.接近性:尽量将新闻事件与最直接的听众群联系在一起;

3.因果性:善于抓住典型事件来反映社会问题;

4.人情性:善于把生动的故事、引语穿插到新闻中去;

5.“名人”效应:如果艾滋病报道与公共要人相关,其作品的新闻价值就会得到提升。要善于将“名人”的光芒巧妙地投射到艾滋病防治的报道上,利用“名人”提高听众对艾滋病的关注。例如艾滋病预防宣传大使是著名演员濮存昕等。

6.新奇性:新鲜而与众不同的音响素材会令报道更加精彩,更加引人入胜,但这决不是“猎奇”素材,而是记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体现。

三、使用多种采访方式

新闻采访的方式很多,包括直面采访、电话采访、书面采访、体验式采访、互联网采访等等。在艾滋病实际采访中,笔者使用的是前两种。

直面采访的特点是一问一答,但要把握三个原则――平等待人;掌握主动;注意地点和时间的安排。

2003年12月,笔者前往吉林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中做现场报道,半个小时后,我们的新闻热线接到了一位长春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电话,她说早在20天之前,就听见节目预告,想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个节目,她没想到记者亲自去了,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站在一起,谢谢!谢谢!一个出租车司机也打来电话说:你们记者都亲自去了,看来艾滋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样的节目以后多做一些,我们会了解的更多。我们的一个广告客户,当时在导播间,听着听着就哭了。我们的导播在节目刚结束就将长途电话打到吉林市告诉笔者:时间太短了,听众还没有听够!

2007年底,笔者在吉林省卫生专家的帮助下,和艾滋病高危人群――男男同性恋人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三位男同性恋人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接受访谈,笔者向他们列出了18个问题,他们的配合,让在场的卫生专家也很惊讶,因为其中很多内容是他们从来没有对专家说过的。

通过他们的介绍,听众也了解到卫生部门在这个领域开展的相关预防措施和手段。这样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节目,及时向听众传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让听众知情和理解这个群体的作用。

采访结束后,专家将这次节目的录音带进行保留,并作为吉林省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有声教材。

现在笔者和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时,他们一般都自觉地和笔者保持距离,包括想和他们握手,他们都不肯,说怕不小心给笔者带来什么伤害。

可见,因为我们和这个弱势群体在一起,很平等,像朋友一样,他们感觉非常高兴!通过我们节目的科学宣传,通过我们的真诚举动,他们也能感觉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无法预知的不安全因素。

而电话采访的特点是快捷,不过要事先拟好问题,事后对其中涉及的人名、地点、数字、专有名词等的信息要及时核实。

此外,还要注重赋予报道一个很好的新闻视角,使其具有相关性、新颖性;使用清晰、活泼的语言,提供精确而及时的数据,使报道变得人性化等等。

四、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新闻工作者在不了解、不掌握艾滋病的专有知识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或者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这样会给这个群体和社会普通人群带来导向错误判断。而且,通过采访报道,笔者注意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高危人群很在意普通人对他们的称谓和称呼,如果我们做得不好,他们会及其不配合记者的采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站在理性和科学的角度来对待。

在实际采访报道艾滋病时,容易忽略和易犯的错误,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点:

1.知识性错误:如人们常提到“艾滋病病人”,而科学的说法应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为艾滋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而使人易感染上许多疾病的一种综合症,艾滋病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

2.带有强烈歧视性色彩的词语:譬如有时候我们口头语常说“鸡”、“妓女”这类词语,而科学的用语应该是“街头性工作者”、“性工作者或商业性性工作者”,这样有利于卫生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

【本文编辑:赵曙薇】

作文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作文800字小学生作文》700字

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作文 800字小学生作文

人类,总是在探寻,寻找一些未知的,已知的;与自己有关的,无关的秘密。他们,总是对这世界上,甚至这世界以外的一切充满着好奇。探寻未知的世界是人类的天性,因此,无论是险峻的高山,还是深邃的海洋,又或是苍茫的宇宙,都挡不住人类探索的脚步。

6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先、大航海时代中璀璨的明星——郑和率领了一支世界领先的船队,开展了“和平外交”,使印度洋沿岸诸多邦国臣服华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可惜好景不长,在支持航海的明成祖朱棣死后,后来的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思想导致了郑和的航海事业走入了末路。

而西欧各国却在哥伦布航海精神的号召之下,纷纷开展远洋贸易和殖民活动。在郑和去世的100多年后,各种股份公司、私人公司散布在世界各地,它们垄断了新大陆、非洲、印度、东南亚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最终帮助西方人主宰了海洋,控制了全球贸易和生产分工。郑和的子孙,最终失去了海洋,也失去了与世界进一步发展贸易、交流的历史性契机。

郑和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其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永远的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不但时间上先于西方人航海,同时也在航海技术上胜于西方人,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觉得除此之外,郑和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勇者精神,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

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推进人类的文明。

不畏艰险,勇于探索 陈诺 800字

作文三:《传承不畏艰险的精神(短评)》300字

逸 仙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18日   06 版)

“平时不畏艰险,战时少担风险!”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航空医学专家俞梦孙的铮铮誓言。

不畏艰险,要求每一位中国军人在平时的军事训练活动中,不懈怠时代挑战、不回避现实困难、不降低训练标准、不计较个人得失,切实提高履行使命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的军队只有在平时攻坚克难,到了战时国家才能少担风险。

不畏艰险,要求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在平时的科研创新活动中,走出“科技大厦”深入一线、多接地气,坚持勇于创新、坚持服务发展、坚持创新为民,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不畏艰险,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保持和发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豪迈激情,始终不渝恪守党的先进性。

作文四:《最美民警 不畏艰险救村民(身边的感动·与雷锋精神同行)》2100字

顾春 江轩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29日   06 版)

【阅读提示】

面对熊熊燃烧的民房,他们三进火场,冒险救出两位村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最美民警”的浙江省江山市民警高剑平、姜方林。

【镜头一】

“老人家,我来看您了!”2月11日午饭后,上余镇方家村受灾户徐樟木家里又出现了救命恩人姜方林的身影,这已是姜方林第四次到他家了。

2月7日下午,徐樟木带着5个月大的孙女到附近一家卫生院看病。想到家里89岁的老母亲和智障的妻子没人照顾,徐樟木照常将大门锁上。没料到,老母亲不小心打翻了火熜,引发了火灾,情况十分危急。

此刻,52岁的高剑平和同事姜方林正驾车前往附近一个村调解民事纠纷,汽车离房子越近,这股烟也越来越大。凭着职业敏感,两人意识到,很可能是发生火灾了,便立刻驱车朝浓烟方向驶去……

一下车,两人飞一般冲到徐樟木家门口,一边喊叫一边敲门,但无人应答。此时,高剑平透过木窗缝隙看到大火正在屋内燃烧。

情急之下,高剑平猛踹一脚,两人破门而入。烟雾中,他们看到火苗正从卧室向堂屋方向窜,堂屋有一名妇女呆坐在躺椅上。“快跑!”见妇女没反应,两人迅速将她抱出屋子,放在安全的地方。

“还有一位在地上,快点!”刚刚将妇女放下,两人第二次进入火场,在卧室找到了徐樟木89岁的老母亲。当时,老人跌倒在地上,已经神志不清,根本爬不起来。姜方林背起老人就往外跑。

附近村民听到呼救后,也带着水桶陆续赶来救火。“你们不要进去,很危险,把水桶装满水放在这里就行了。” 为了防止群众受伤,高剑平和姜方林让群众把一桶桶水、一盆盆水递给自己,他俩则再次冲进房屋中灭火。

两位民警看到床上被窝高高隆起,疑似还有人,便再往火势凶猛的房间里冲。这时,意外发生了,被烧坏的屋顶突然塌落,几根横梁和一些被烧得滚烫的瓦片砸到了两人身上,其中一块瓦片将高剑平的头部砸出了一道8厘米长的伤口,他顿时跌倒在地,鲜血直流。被瓦片砸中肩部、背部的姜方林忍着疼痛,立即和另一名村民将高剑平抬了出来。

在众人的奋力抢救下,房子只有一间卧室被烧毁,没人受伤,损失降到了最低。2月8日上午,徐樟木将一面写着“感谢救命之恩”几个大字的锦旗,送到了高剑平的病床前。他流着泪说:“你们是我家的恩人啊!”

【镜头二】

“我老婆在医院里昏迷了一个月,医生说幸亏送得及时,不然肯定没命了!”在医院探望老高时,上余镇山头村村民郑仁法向周围的医护人员说起了过去的一段感人故事。

2008年2月3日,江山工业园区岔路口,一辆大货车和电瓶车相撞,骑电瓶车的女子被甩在路边,路过的高剑平不顾冰冷的雨雪,马上将女子抱上警车,同时打电话报警。当他把受伤女子送到医院时,警服已湿透了,但他仍忙里忙外,帮助办理入院手续。等受伤者的家属赶到医院后,高剑平悄悄离开了。

4个月后,郑仁法家中2800元现金被盗。4天后,案子破了,郑仁法的妻子郑志仙到上余派出所领回失窃现金,她一眼认出了办案民警高剑平,直呼“救命恩人”。原来,郑志仙正是高剑平4个月前搭救的那名女子。出院后,郑志仙曾多次查找那位救命恩人,想登门感谢,但恩人并没有留下姓名,郑志仙一直未能如愿。

高剑平受伤住院后,来医院探望他的人络绎不绝,有十几岁的学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80多岁的老人。这些人大多受到过他的帮助。如今已经是贝林医院医护人员的祝敬曾受到高剑平多年资助,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高剑平对中年男子祝跃进则有救命之恩。2002年的一天夜里,高剑平开车经过江滨时,刚好遇到驾驶摩托车的祝跃进遭遇车祸,他立刻驾车把伤者送到了医院。当祝跃进家人赶到医院后,祝跃进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镜头三】

“救援中,别人都不敢走的路,他总是走在最前面,用身体挤出一条路,为后面的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四都镇前岭村党支部书记田德华说。

2011年6月19日,一夜暴雨,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袭击江山市四都镇四都村小皂自然村。通往小皂村的道路被阻隔,村民被困,时任四都片区警长的姜方林临危受命前去救援。

5公里的山路,西侧是高山,东侧是水库,一路遍布12处泥石流滑坡。姜方林冲在最前,泥浆一直漫过了他的大腿。虽然走得艰难,却给后方营救人员开辟了一条安全路径。

跋涉近3个小时,终于见到了被困的村民,然而,撤离的路途却更加惊心。天色渐暗,山路难辨,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水库,许多背着老人的村民不敢前进了。

“大雨要来了,不能停下来。”姜方林一边安慰大家,一边走向路沿,对村民说,“我走外面,我挽着你,我们一起走过去。”而姜方林,却差点滑下悬崖。

“全村180多名村民顺利安全转移,没有一个人员伤亡,这是个奇迹!”四都村村主任祝井荣感慨。

姜方林不畏艰难救人的事情还有很多。2009年10月28日,一辆载着28人的公交车在四都镇前岭村大湖山冲下近百米高的悬崖,掉在山谷中。事故发生后,姜方林随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山谷一眼望不到底”,姜方林到现场后,来不及找工具,就抓着灌木荆棘往山崖下攀爬,下山后,面对到处散落的汽车零件和伤亡人员,姜方林来不及多想,背起伤者就往山上爬。时间就是生命,刚把一名伤者背出山崖,姜方林又攀下山崖,继续搜寻伤者,用身体在灌木和荆棘中开辟出了一条下山通道。

作文五:《不畏艰险勇向前》1400字

人物印象:责任与毅力,让他超脱自我;服务牧民的路上,生命融于开拓。

4月底的那拉提夏牧场,积雪刚刚开始融化,这片在冰雪下沉寂了数月的沃野敞开怀抱准备迎接转场至此的牧民大军。为了打通这处偏远之地的信息渠道,郑伟强趁着大规模的牧民转场还没有到来,便提前进驻牧区开始了远程教育建点工作。一天黄昏,他带着最后一批重要器材上山,连续几天的奋战使他感到一阵阵的头晕。在一个爬坡处,车突然发生故障,抛锚了。司机试着发动了几次都不管用,只能下山去更换配件。见郑伟强脸色苍白,司机问他是不是不舒服。郑伟强摆摆手说:“没事,好像有点感冒,你去吧,我在车里等你。”“那怎么行,这车现在开不了暖风,夜里你吃不消的。再往上几百米应该有牧民的帐篷,你还是到那儿等吧!”“不行,这些器材必须有人看管,决不能有什么闪失。”司机见拗他不过,只好下山去了。

雪山地区的气候早晚变化无常,初春的草原夜里的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车窗根本无法抵御严寒。郑伟强蜷在车里,没一会儿就冻得瑟瑟发抖。这样下去非得冻僵不可,得想办法暖暖身子。想到这,他下了车,绕着汽车一圈圈地跑了起来,活动一下,暖和些了,就再到车里歇歇。司机赶回来的时候天刚放亮,此时,郑伟强不知在跑跑停停了多少圈后,已经在车里睡过去了,嘴边一圈细密的胡茬上还结着淡淡的冰霜。司机赶紧把车发动,打开暖风,一摸他的头,烫得很。“郑主任,你烧得太厉害了,我先送你去医院吧。”郑伟强使劲睁开眼,吃力地说道:“来回300多公里呢,别因为我耽误了工作,你放心,我挺得住。”到了牧区,郑伟强试了一下体温――39度8,高烧。可他匆匆吃了几片药,就摇摇晃晃地起身安装设备。从每一个螺丝到一条条连接线,他都认真地查看,很难想象一个高烧的病人还能做到如此细致。当信号出来时,帐篷内久久地回荡着牧民们爽朗的笑声,那刻郑伟强的心里是甜的。

从事党员电教不仅要做好常规性工作,也经常面对一些突发性灾害的考验。遭遇险情,郑伟强从不退缩。

2005年年初,新源县的则克台镇北山遭遇泥石流灾害,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真实地记录党员干部抗灾抢险的先进事迹,郑伟强决定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临走前,他让妻子多给自己准备一些干馕和榨菜。妻子不解地问:“怎么你去工作,那里还不管饭啊?”“哎呀,都是灾民,我哪还好意思给人家添麻烦。”到了灾区,郑伟强挽起裤腿,直接上了抢险一线。一天,为了抢拍一个营救受困群众的全景镜头,郑伟强冒险爬上了一处被泥石流冲击到只剩下空架子的民房上。当时民房在横流的泥水中摇摇欲坠,情势非常危险。一个村干部见他扛着摄像机在上面走来走去,着急地大喊:“快下来,你不要命啦?”郑伟强坚持说:“没事,我再拍一会儿就好。”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猫着腰紧张地拍摄。那个村干部走过来要拉他,郑伟强这才从房梁上下来。刚走了没几步,身后“轰”的一声巨响,房架瞬间崩塌散落。郑伟强回头看了一眼,心里也不禁一阵哆嗦,好险,但是很快他就又赶往下一个救灾现场了。

十几天的抗灾工作接近尾声,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回家前郑伟强把脚上的水泡一个个挑破。可是到了家,袜子上的血迹还是“出卖”了他。妻子一边给他上药,一边心疼地说:“脚都这样了,你就不能少干一点,逞什么能啊。”“那些灾民太可怜了,咱搞电教的能为他们做点事,受点苦算啥。”听他说完,妻子别过脸,默默拭去了眼角的泪花。

(作者为新疆新源县远程办干部)

作文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100字

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抢险救灾中出现的极其严重的困难,中国人民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体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显示了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我们党和军队如此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归根到底就在于,党和军队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血肉联系,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维护人民利益、保护人民生命,就是勇往直前的责任召唤。废墟下生命的呼喊,就能够激起排除万难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变得无所畏惧。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对此,抗震救灾斗争已有明证;在前进道路上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挑战,也必将继续证明。这种精神和力量,更将在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中得以彰显。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成千上万条生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团结一心,抗震救灾,有效地减少了灾害的影响。就反应速度、动员范围和救灾效率来说,中国这次救灾行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次救灾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规模巨大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是百分之一百的维护人权行动。这次成效卓著、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肯定的抗震救灾行动充分说明,中国维护人权的承诺不仅是一种言辞,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次抗震救灾也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人权观念的巨大进步。

第一,人的价值被摆在第一位。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这是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救灾活动的人的共识。政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条生命。普通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连续多日从倒塌的房屋中挖出被掩埋的生命。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自觉的共识,房子倒了可以再建,财产没有了可以再创造,但人的生命是惟一的,是最宝贵的。在救灾现场,胡锦涛总书记坚定地说:“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温家宝总理则要求:“第一位的是救人,一分钟都不能耽搁,一分一秒就可能救出一个孩子、一个幸存者,所以必须把救灾工作组织的有条有理有力。”“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现在还有很多人掩埋在废墟中,时间最为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从救援官兵到无数的志愿者,全国人民达成了空前的共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要不惜一切代价,利用地震后黄金72小时,尽可能抢救每一条生命。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救援人员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做出百倍的努力,挽救每一条生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才有了被掩埋在废墟下100多个小时之后还能生还的奇迹。当唐家山堰塞湖出现溃坝险情时,为了防止出现人员伤亡,政府组织了100多万人的撤离行动。无数观众屏息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关注每一次救援行动。看到一条生命得救,人们会感到由衷的宽慰。听到遇难者数字上升,每个人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哀伤。中国社会的人权观念达到了新的高度:生命无价,爱护每个生命,全力挽救每一条面临危险的生命。

第二,尊重生命和强调人的尊严成为中国抗震救灾的主导观念。中国规定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汶川地震死难者。这是中国首次为普通民众设立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车辆停止运行,鸣起喇叭,13亿人默哀3分钟,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致哀。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肃立默哀,表达了中国社会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尊严的肯定。

第三,权利意识广泛普及。在这次救灾行动中,中国社会普遍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认为受灾群众有权得到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帮助,抗震救灾是全社会的责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国政府才采取了空前迅速的行动,调动了包括10多万军队在内的巨大人力和物力,开展了世界上罕见的大规模救援、救灾和灾后重建行动。

第四,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的价值得到肯定。中国政府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处理汶川地震灾害。中国开放国内外媒体自由报道地震灾害和救灾情况,允许外国记者进入灾区采访,允许国内电子媒体大量采用直播形式报道,把灾害现场的情况第一时间呈现给观众。中国政府和民众都相信,把灾区真实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公众,是新闻媒体的权利;而公众也同样有全面了解有关灾害事件信息的权利。事实证明,允许媒体自由采访和发布有关灾害和救灾情况的信息,对于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震救灾,对于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对于稳定灾区群众的情绪和制止谣言传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民间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得到承认。在这次救灾行动中,民间力量和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在救灾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都可以看到公众自发提供的支援。非政府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募集救灾款物,协助政府抗震救灾,为受灾群众提供各种帮助。这标志着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抗震救灾活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了民间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意义,充分肯定他们对于抗震救灾的贡献。这既是长期以来中国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公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

作文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800字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读有感»。

我是一位爱读书的女孩,我读过许多好书,而在今年那类日炎炎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这本书让我开始了环游世界的冒险之旅。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条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漂流瓶,漂流瓶中有三封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信,它们因海水浸泡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了。他们根据残存的字迹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以及两名水手被困在南纬37度线的某个地方。格里那凡爵士为营救他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罗伯特和玛丽的请求下,毅然决然地与自己的妻子海伦夫人、麦加那布斯少校、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等人开着自己的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以及两名水手。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从美洲到非洲,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追寻数万里,历经千百险,步行、乘车、骑马、登船;爬高山、经地震、过草原、渡江水、遇土著、战匪徒……他们吃尽了人间千辛万苦,尝遍了世上千难万险,最终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以及两名水手。

为了一个责任,三个生命,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奋不顾身,坚强勇敢,几次差点送命。就是这样,他们的心也是永远不变的。他们是何等坚强,何等勇敢啊!

格里那凡爵士的勇敢,曾让我感动过;巴加内尔的粗心,曾让我大笑过;麦加那布斯少校的沉着,曾让我敬佩过;而玛丽、罗伯特姐弟俩的悲惨遭遇,也曾让我哭泣过。

有人说,英雄是为战斗而奉献、牺牲的。爵士一行人虽然没有上战场,但他们经历的是比上战场还痛苦,还艰难的事情,难道他们不是我们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吗?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同学们,如果我们能像爵士他们那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灿烂。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属于我们的美好、灿烂的明天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文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400字

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记Ⅰ项目部石嘴山市第三水厂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回顾2009年,我项目部顺利完成了惠农区三排居住区给排水、石嘴山市工业园集污管网工程及湖畔家园热力改造工程。今年上半年,我项目部主要承接了石嘴山市第三水厂管网改扩建工程,由于工程工期紧,为了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我项目部精诚团结,抱着敢打硬仗的心态坚决完成公司所分配的任务。

在施工中,工程分为五个标段施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部无法正常将所有标段都同时开工,现开工的只有三个标段。基坑开挖后,由于地下水水位高,地址条件差,基坑底涌出大小几十个泉眼,根本无法形成工作面,施工难度很大。项目部所有人员每天早出晚归,想了很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是于事无补。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我项目部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及时给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反映施工情况,最后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协商一致同意特殊问题特殊对待,采取边开挖边安装管道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终于克服了困难,使工程能正常的进行。

面对困难我们不怕,怕就怕我们不团结。只有我们把所有的劲都往一处使,精诚团结、迎难而上就没有我们干不了的工程。

作文九:《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500字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中国火车速度一次一次的提高绝对离开不奋斗在电气化行业的兄弟们。也许我们太过于平凡,平凡的不能被太多人所熟知,但是正是我们的工作才使中国的和谐号快速安全的飞驰在中国大地上。

沪昆既有线改造的兄弟来自五湖四海,都远离故乡,漂泊在外,我们怀着对家人的思念,面对着工作的危险,但我们不曾退缩,此时此刻,我们脑海里应该牢记两个字“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安全哪里来的生活美满。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种技术难度较高的专业,也是危险性很高的行业,伴随着带电作业,高空作业。当你走进变电所大门,看到一排排的电线杆,一排房子,没错,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区域。高空、高压、高速度、高质量是我们的工作特点。因为铁路的运行特点,需要在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利用天窗点来进行作业,这是一种挑战,当然也是对我们本身能力的一种肯定。

我们变电作业队要团体协作,每人分工不同,各负其责,但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是造成伤害,轻则损坏设备、伤人,重则死亡。所以我们不仅要保质量、保效率,更要保安全。应该说自己比较幸运,所在队伍比较和谐,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工作起来也比较默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自我的价值。当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该也不会选择逃避,只会面对,然后去战胜它。

变电 张建朋

作文十:《民国女特使刘曼卿不畏艰险万里赴藏》8000字

为了加强汉藏民族的团结,1929年7月至1930年7月,国民政府派出能说一口流利藏语的女特使刘曼卿进入西藏。刘曼卿这次西藏之行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的经历惊心动魄、曲折离奇。她在西藏做了大量的交流沟通工作,为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恢复正常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

1930年3月28日,春天迈着缓慢的脚步来到了雪域高原。虽然拉萨城外的雪山上还积着皑皑白雪,但是温暖的阳光已从蓝湛湛的天空照射下来,给大地带来了微微的暖气,覆盖着高原的冰雪开始慢慢融化。

阳光下,雄伟富丽的布达拉宫宫楼上正伸出无数铜号,长长的号筒傲视着高远的苍穹,发出一阵阵沉雷般的响声――这是迎宾的序曲,整个世界屋脊在这欢快的乐声中,从寒冬中复苏过来。

一群身披紫色袈裟的喇嘛,簇拥着十三世达赖喇嘛,缓缓地走出布达拉宫,准备迎接一位贵宾的到来。

片刻,一位身着绣花旗袍的汉族女子,在藏族官员的陪同和藏兵的护送下走来。

这位汉族女子不过20出头,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只见她落落大方、步履轻盈,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

十三世达赖喇嘛以贵宾相待,将她迎进布达拉宫。

走进布达拉宫,她的一双眼睛顿时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这是她神往已久的地方,四壁上精美的藏画和雕刻精细的画栋,都使她想起雪域高原上这个古老民族优秀的文化、勤劳的人民、丰富的物产,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这里,就是她童年时代向往的地方,今天她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进了这里。

她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分坐之后,便让随行人员取出一幅孙中山的巨幅遗像,双手捧送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面前。

十三世达赖喇嘛接过孙中山的遗像,放在面前仔细地端详,连连表示感谢,说:“感谢特使不辞辛苦,爬山涉水,历时数月来到这雪山下的‘香巴拉’(藏传佛经中最美好的地方),为我们送来了孙先生的遗像。孙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生前他十分关心西藏,我们也永远和祖国心连着心。”

她以一口流利的藏语,回答盛情接待她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感谢活佛的一片诚意,西藏永远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祖国永远与西藏心连着心,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国的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呀!”

历代从内地来到西藏的使者,大都需要带着翻译才能通话,而这位年轻的女特使却不用翻译,自己说一口流利的藏语,这不能不使十三世达赖喇嘛感到吃惊:这位由南京国民政府派来的女特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928年冬天,山西五台山。

漫天的雪花被狂暴的寒风挟裹着,在崇山峻岭间飞舞,顷刻之间便将整个五台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在这漫漫的风雪中,有一个人头戴斗笠,披着一件紫红色的袈裟,骑一匹白马,正顶风冒雪向五台山上的一座寺院奔驰而来。

那人来到寺院前,飞身下马,还未来得及抖去满身的雪花,就直向寺院里走去。

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掌管这座寺院的人名叫堪布罗桑巴桑。

来人将一封信双手送到堪布罗桑巴桑的面前。

堪布罗桑巴桑接过信来一看,竟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写来的一封亲笔信。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信中说:从民国初年至今,我已看透了英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决定跟他们分道扬镳,我们一定要向中央政府靠拢。自从我1919年同意中央政府派“甘肃代表团”入藏以来,又曾先后派出许多人到内地的藏传佛教寺院里去任职,主要目的是要加强同内地的联系,并通过他们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沟通。无论何时,西藏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基于以上原因,特派你为全权代表,前往南京晋见国民政府各方要员。

堪布罗桑巴桑拿到这封信后,感到十分为难,因为他虽然早已在几年前就遵照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要求,从西藏来到了内地的五台山。但是,由于传的是藏传佛教,使用的仍然是藏语。要从五台山千里迢迢地去南京,路上的困难且不用说,就是到了南京,自己一口藏语,与南京官方首先在语言上就无法沟通。他担心自己这次南京之行,不能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意和西藏地方的情况翔实禀告,心中感到十分着急。

出发之前,堪布罗桑巴桑冒着风雪到处想找一个懂得藏语的翻译。

可是,在当时来说要马上找到一个既懂藏语又通国语的翻译实在是太困难了。堪布罗桑巴桑在奔波了几天之后,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正当堪布罗桑巴桑感到为难的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在道济医院当护士的女子。这位女子名叫刘曼卿,过去曾经在师范学校读过书。

当堪布罗桑巴桑与刘曼卿第一次见面时,他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位年轻女子长得文静而典雅,外表看去是一个典型的东方汉族女性,怎么能讲藏语呢?但是,当他开口用藏语与她讲话时,对方竟以一口标准的藏语回答他。这使得堪布罗桑巴桑高兴极了,当即聘请刘曼卿为翻译,邀请其一同前往南京。

刘曼卿早就对西藏怀有深深的感情,因为她的身世与这块神奇的高原紧紧相连。为了这块美丽的国土,为了她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她爽快地答应了堪布罗桑巴桑的邀请,给这位西藏的使者当翻译。

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从五台山出发,跨过黄河和长江,终于来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以盛大的仪式欢迎西藏的使者。

刘曼卿在担任堪布罗桑巴桑与南京国民政府高层官员的会谈翻译时,礼仪得体、举止文雅、谈吐自然、落落大方,使整个会见都在一个十分友好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

这是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最成功的一次访问,当时只有22岁的刘曼卿,为这次访问的成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们都为刘曼卿一口流利的藏语所折服,会见结束后都力荐刘曼卿留下。

刘曼卿这位远离家乡的女子,因为婚姻的缘故也不想再回去了,于是便留在了南京。

几天之后,刘曼卿就在国民政府里做了“官”,被委以国民政府的吏职――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官。

由于特殊的原因,刘曼卿对西藏怀有深深的感情。她在文官处工作时,十分注意收集有关西藏的情况,时时关心西藏的发展,希望汉藏民族世世代代永远和睦相处,共同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但是,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之中,各派政治和军事势力相互争斗,民不聊生、国力日衰。加之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很难准确地得到西藏方面的各种信息,国民政府也无力顾及西藏方面的事务。

刘曼卿通过对当时西藏的情况研究和分析,认为“康、藏为中国五族之一,土地之大、物产之富,向为列强所垂涎,盖因国事糜定,无暇注意边防,致使英帝国主义乘机侵略”,同时国民政府对西藏的情况“未闻有何种之具体计划……索厥原因,良由政府无从明了康、藏现状,盖两地隔膜既久,因为种种关系不许内地汉人入藏”。

面对着这样一种情况,如何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如何加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如何使汉藏民族之间更加团结,成了刘曼卿日夜思考的问题。

既然西藏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已派人来到中央政府汇报西藏的情况,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西藏的联系,那么,作为中央的国民政府,是否也应该派人去西藏,进一步加强与西藏的联系,使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更加融洽、更加相互理解和信任呢!

想到这些,刘曼卿便不能入睡。她经常半夜里披衣起床,独坐灯下,苦思良久。有时又推窗西望,遥对满天的繁星,想着高原上成群的牛羊、高远的雪山,以及那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寺……

想到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刘曼卿心中就非常着急,可是到西藏绝不是从五台山到南京,坐上火车或汽车就行了,那里山高水远,路途茫茫,而且沿途还得经过高耸入云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以及匪盗出没的原始森林,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至于交通工具呢,既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除了骑马,就是骑牦牛,再有就是完全靠自己的一双脚了。

除了这些因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之外,还有就是语言。去西藏的人必须精通藏语,否则去西藏的沿途上就会寸步难行。

想来想去,刘曼卿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写了一份要求前往康藏的申请,表示自愿前往康藏调查现状,以加强汉藏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然后将所了解到的情况汇集成册,供国民政府作为参考。

国民政府自成立之后,对于康藏的事情一直都比较关心,只是一时忙于内地的各种政务,无暇顾及康藏,同时也苦于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入藏人选。刘曼卿的申请送去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批准,同意她以文官处书记官的名义,作为国民政府的特使入藏。

1929年7月15日,朗朗的艳阳照着长江之滨的南京城。

刘曼卿站在国民政府的大门前,最后看了一眼梧桐掩隐的南京。她抬起头来,向着远处的紫金山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过身去,向欢送的人群深深地鞠躬。她没有说话,一切都在大家的眼神中得到了回答,人们是多么热情地欢送这位远行的使者啊!可是,那些目光也告诉她,这一去行程漫漫、困难重重,这个弱女子能够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吗?她能够完成这项特殊的使命吗?

刘曼卿的老母亲也来送行了,她不顾众多的目光,将女儿紧搂在自己的怀里,泣不成声,一遍又一遍地向她诉说着自己所熟悉的西藏,希望自己的女儿这次出访能够顺利。

23岁的刘曼卿此时已泪流满面,她咬咬牙,毅然地转过身去,与母亲和送行的南京人民挥泪告别。

1929年8月27日,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刘曼卿一行人员才到达打箭炉(四川康定)。这里已是藏区,展现在刘曼卿面前的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藏区风景;是一幅天高地阔、藏歌悠悠的童话世界。刘曼卿又见到了儿时所熟悉的藏区生活,又见到了那些可受的藏胞。这里与南京相比虽然还比较荒凉、比较落后,但是那淳朴的民风、浓浓的乡情却使刘曼卿立刻沉醉了。

祖国是多么的辽阔,生活在这块辽阔国土上的各族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又是多么地悠久啊!

队伍住下来休息的时候,刘曼卿独自走出屋子,忘情地在原野上奔跑着,呼号着,真恨不得明天就从这里插翅飞到西藏。

但是,驻守在当地的一位国民政府军队的旅长却不同意这位年轻的女特使立刻去西藏。

这位旅长告诉刘曼卿,此去西藏路途仍然十分遥远,路途上的困难远远地多于从南京出发来到打箭炉,而且沿途各地都有盗匪出没,作为一名年轻的女特使,实在是极不方便,其中的危险是一般人所难以想像的。

旅长妄图以此来吓退这位女特使。

刘曼卿却执意要进西藏,她提出让这位旅长派兵护送她和一行人员入藏。

旅长见没有吓倒这位年轻的女特使,就说:“特使大人,此去一路上盗匪强悍,他们大都手中握有枪杆,我如果派卫士少了则沿途路上毫无用处,既保卫不了你这位特使,又保卫不了他们自己。如果派大队伍护送你,则一路上开销太大,由谁来负担这笔开支呢?”

经过几次与这位旅长打交道,刘曼卿明白了,他之所以如此推去推来,就是怕承担责任。沿途的艰难险阻不必说,要是万一出了一点差错,那就无法向南京方面交待。更何况在当时交通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都很难到达,自己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何能够完成这项任务,人家不肯派兵护送也是有道理的呀!

可是,没有卫队护送肯定无法越过盗匪出没的重重大山,就无法完成这次的西藏之行,就不能使汉藏民族相互之间的信息得到更进一步的沟通,达到两个民族更加合睦、团结的目的。

刘曼卿精通藏语,她向当地的藏民和喇嘛讲明了自己这次远行进藏的目的,立刻得到了赞同,他们协助刘曼卿在当地寻找愿意护送她进藏的卫队。当地的民团知道后,主动来找到刘曼卿特使,要求派人护送她进藏,为加强汉藏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作一点贡献。

刘汉卿听后大喜,第二天就在民团的护送下踏上了这条充满危险而又光荣神圣的西行之路。

此时虽是阳历的8月,但是西藏高原已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日子了。皑皑白雪覆盖着群山,崎岖的山路险情丛生,一个女子每天在骡马上颠簸,旅途的劳累可想而知。

一天,刘曼卿一行爬上了一座高耸的大雪山,突然从山上卷起了一阵狂风,将雪花卷得漫天飞舞,刘曼卿等人无法前进。刘曼卿还未来得及停住脚步,就被狂风一下子卷着,在地上打了一个转,不小心一脚踏下去,竟落在了一个大雪坑里。她在雪坑里挣扎着,呼叫着,可是无论她怎么用力,都无法爬出这个大雪坑。

有的随行人员见她掉进了雪坑里,就想打退堂鼓。在此危难之时,刘曼卿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只好孤注一掷,答应将所带的一切值钱的物品赏给这些随行人员和卫队,才得到他们的帮助,从雪坑上面扔下一根长绳来。她将绳子的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让上面的人用力将自己拉了上去。

人是已经上来了,但是刘曼卿的腰却因在雪坑里的挣扎而被扭伤,无法走动。随行人员和卫队就只好用两个人在前面拉,两个人在后面推,这样连拉带推地将她送到了雪山的顶上。谁想到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时的刘曼卿已是腿和腰都痛得不能动了,怎么办呢?一位随行人员只好将身上的羊皮大衣脱下来垫在雪地上,用绳子紧紧地系好四个角,让刘曼卿坐在上面,再让人在前面提、后面牵,顺着山势一点一点地向下面滑。快到达山下的时候,刘曼卿和大家一阵高兴,谁知就在这时,前面的绳子一下子脱落,刘曼卿顺着就朝山下滑去,下面眼看着就是万丈悬崖。

这一下把随行的人员都吓呆了,卫队里有人高声喊着,奋不顾身地从后面跑上前来,企图阻止这可怕一幕的发生,一位当地请来当向导的藏族妇女,吓得顿时脸色苍白。可是,这一切都毫无用处了,只见刘曼卿以飞快的速度,直朝那悬崖冲去。

“完了,完了,特使这次全完了!”人们惊呼着,一个个从后面追了上去。

然而,刘曼卿真是福大命大,当她滑下悬崖的时候,竟被挂在悬崖上的一棵树上。大家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将她从那棵“救命树”上救回的时候,都无不为之惊叹。

雪山下,无数的藏民热烈地欢迎这位大难不死的女特使,他们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高高地举过头顶,献给这位不辞辛苦入藏的汉族使者。当他们得知这位女特使在过雪山时遇难而化吉祥的故事时,一下子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刘曼卿为“女活佛”,说她身上一定有神术,否则一个女子是不敢冒此危险来到雪山下的。

刘曼卿被藏民们的深情感动了,她忙将他们扶起,动情地说:“我哪是什么‘女活佛’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子,哪来什么神术,到这雪山高原来,完全是一腔热血所致。”

为什么刘曼卿对西藏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让我们揭开刘曼卿这位神秘女特使的身世。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藏历第十五饶迥阳火马年)的拉萨,担任清王朝驻藏大臣秘书的刘华轩(后任九世班禅秘书)的家里,藏族女主人生下了一名漂亮的女婴,为这个汉藏合亲的合睦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

深通文墨的汉族父亲给这位刚出身的女儿取名为刘曼卿。

刘曼卿的童年是在雪域高原的拉萨度过的。那时,慈祥的藏族母亲用糌粑、奶茶养育着她,一有时间,就经常带着她去逛八角街,去街头上听藏戏,或者是坐在家里的小院子里,看远处的雪山,听妈妈讲那一个又一个关于雪山高原的动人故事。而她那深通文墨的父亲,又时常带着她进出汉藏两方的军营,教她背那些中国古代的诗词,使她的幼小心灵里,得到了别人所难以得到的汉藏文化的熏陶。

1911年内地爆发了革命运动,这骤起的革命风暴在几个月之后便影响到拉萨,清王朝驻藏的陆军内部很快就发生了内讧。刘曼卿一家的住房不幸在内讧中被焚,一家老小只好离开拉萨,迁居印度。

离井背乡的日子使刘曼卿一家终生难忘。为了生存,他们一家在印度的大吉岭开了一家小吃店,经营中式点心,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刘曼卿一家在印度度过了漫长的7年之后,在1918年刘曼卿12岁这一年,全家想方设法从印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来到了当时的北平。父亲生怕耽误了刘曼卿的学习,全家刚一安定下来,就立刻将她送到了北平市立第一小学读书。

这时的刘曼卿只会讲藏语,到了学校之后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心里十分着急。回到家里,父亲就一句一句地教她。刘曼卿自幼聪明,在父亲和学校的帮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位只会讲藏语的拉萨女孩子,很快地就成了能说汉藏两种语言的优等生了。

小学毕业之后,刘曼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通州(北平市通县)女子师范学校。她学习努力、为人诚实、待人真诚,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同学都很合得来。同时她的思想受到“五四”各种新思潮的影响,积极主张妇女解放,成了一个时代的新女性。人们很难发现,这位聪明的女子竟然是一位来自藏区的女孩。

19岁那年,刘曼卿还在师范学校学习,遵照父亲的要求早早地完成了自己的婚事。本想得到一种幸福和依靠,可是婚后她却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夫妻之间经常发生口角,弄得刘曼卿心情很不愉快。为了逃避这不幸的婚姻,她便终日住在学校里,只顾埋头读书,从不回家。

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刘曼卿进入道济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很多同学对她的这一选择很不理解,纷纷问她为何不选择当教师?刘曼卿回答说,她现在选择当护士,正如同她当年选择读师范学校一样,目的都是“旨在回归西藏,提倡改良康、藏女界生活,以期渐次于文明”。

正是在道济医院当护士,使她有机会成了十三世达赖喇嘛派往南京的特使堪布罗桑巴桑特邀的翻译,开始了她另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路。

刘曼卿不辱使命,一步一步地向拉萨靠近。她的汗水没有白流,她所受的苦难化成了胜利的曙光。1930年2月1日,在战胜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之后,刘曼卿终于抵达了布满她童年足迹的拉萨。

站在这块生养她的土地上,看着街头来来往往的藏民和披着紫红袈裟的喇嘛,刘曼卿那颗年轻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这是一块多么美丽可爱的国土啊,她用自己的乳汁,在高原上养育着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她与祖国辽阔的国土紧紧相连!

刘曼卿跪了下去,向着远处的雪山磕头致谢。

西藏地方政府热烈欢迎刘曼卿一行,把他们安排在预先准备好的寓所里。

在这里,刘曼卿利用自己通晓藏语的有利条件,积极与西藏官员及上层人士广泛接触,听取他们对国民政府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为加强汉藏民族的团结四处奔波。

十三世达赖喇嘛为这位女特使的真诚所感动,在会见刘曼卿时,得知她出身在拉萨,更是高兴万分,破例为这位国民政府的女特使摸了顶。

刘曼卿向十三世达赖喇嘛转达了国民政府对他的问候和对西藏的关心,介绍了内地的政局和自己这次远行的使命。最后,十三世达赖喇嘛表示将尽快派代表去南京,并希望国民政府能给西藏提供一些纺织和制革的机器,要是能派一些懂技术的工匠更好。接着,他又亲笔给国民政府写了一封信,托刘曼卿一定带到。

1930年7月25日,刘曼卿带着西藏人民的重托,经过近4个月的长途跋涉,从拉萨到达上海。

刘曼卿这次西藏之行往返共计364天。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经受了一般的年轻女性难以忍受的磨炼,为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恢复正常关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0年8月7日,刘曼卿从上海回到南京,立刻受到社会各界和国民政府各部门的热烈欢迎。刘曼卿向文官处汇报了这次西藏之行的情况,呈送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信函和礼物。

一个年仅24岁的年轻女子,奔赴祖国西部边陲载誉归来,她西行的传奇故事一时间成了人们传颂的热门话题。接着,刘曼卿应邀在国务会议上就这次西藏之行作了报告

刘曼卿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了加快边疆建设,防止外来势力的侵略,引起更多的人对祖国边疆的关注,她在结束西藏之行后,与他人一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边疆学会”。她的“足迹遍远东,识汉、藏、蒙、日、英、印、拉丁等文字,多才多智而态度和蔼,可谓东方之奇女子”,她以自己的全部热忱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大业。

1941年,刘曼卿不幸生病,经多方抢救而终未能治愈,时年仅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