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议论文范文》3800字] 横向议论文范文800字

作文一:《横向议论文范文》3800字

1、 从“是什么”的角度

我们是否可以喊出“向日本学习”的口号

日本是我们永远潜在的对手,永远对我们构成巨大威胁。 日本扩张的实现,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扩张目标的兴衰,也就是它周边国家的强盛与否。 那么,作为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激怒不是办法,漫骂更不是手段,通过历史负罪让他们向我们低头也不是目的。因为日本民族,并没有被我们打败过。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经济实力上战胜它,不给它任何可乘之机。通过我们的实力,让它们对我们的产生畏惧。 我们是否可以喊出“向日本学习”的口号?来去掉我们的民族虚荣心,因为在它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一是,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他们虽然经济富有、科技强大,但是日本人没有染上骄奢淫逸、自以为是、狂傲自大的习气。因为,日本全民族始终处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之中。它们忧虑两头在外的经济,太强烈地受制于外在的市场需求和外在资源的供给。它们忧患邻国的强大,对自己构成巨大威胁。它们忧虑人类的未来受制地球有限空间的制约。这种经过历代人自小培养起的忧患意识,已成为日本的民族思维情结和民族性格特征。这种民族性格是他们面对外人,能团结一致。面对成绩,能保持清醒头脑,面对强者,能虚心学习。  对比我们则有太多的民族自大心理、较强的民族虚荣心。这使我们总自以为是,不肯或不愿向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

二是,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海门,逼迫中国对外通商的时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屈辱。所不同的是,我们进行了抵抗。而抵抗失败后,为了保住自身的统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政治体制上依然采取顽固保守态度。而日本,则是没经过抵抗就打开了国门,认识到东方已经落伍,必须向西方学习。他们潜心研究西方列国的经验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明治维新。没有经过流血牺牲就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二十年后,就超过了依然保守的中国。二次大战后,他们更是把向美国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结果从战后的满目疮痍中又崛起了一个经济强国。

而我们所缺的正是这种学习精神,我们总是抱住先前的保守传统不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

三是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群虫”,“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群龙”,生动概括了中日两个民族的团队精神的差异。华人好窝里斗,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痼疾。

四是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对比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大多数中国人中的偷奸耍滑者,不但不会感到愧疚,可能还会认为日本人不能理解。偷懒意识、投机取巧心态,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向日本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强大,是为了中日永久的和平。如果没有自身的强大,在日本这样的民族面前,我们永远不能安眠。

向日本学习,不是在口头上激怒他,而是卧薪尝胆,潜心学习它的长处,弥补我们的劣势,最终目标是超过它。

(2)学生考场作文:题目: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东莞联考:以“青少年的软实力”为话题 现代青年应具备的软实力

当今社会,面的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道理。那么现代青年应具备怎么的“软实力”?我的答案是渊博的学识,创新的思维,钢铁般的意志,果敢与执着的品格。

渊博的学识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软实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这些都是时代发展永恒的真理。“科教兴国”、“人才兴国”,这些发展战略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渊博的学识是现代青年必备的软实力。无论一个人走到哪里,即使他很贫困,只要他有学

识,有专长,那么他就不会饿死,他就能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创新思维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软实力”。要发展就要创新。一味地固守成规只能陷入“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也只有创新,才是出路。美国的“梦工厂”,ipod平板电脑等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答案就在于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现代青年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钢铁般的意志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软实力”。“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哪里来的成功?”这是韩国女子射击队教练在训斥队员时所说的一句话。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张宁艰难地战胜了对手谢杏芳夺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单打的冠军。也正是因为钢铁般的意志,刘伟才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打倒,而是坚强地活下去,用脚练习弹钢琴,一年内达到了钢琴七级。

果敢与执着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软实力”。困难与挫折可以让许多人一蹶不振,可以把许多人打垮。也只有果敢与执着才是制胜之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广东能发展得如此迅速,正是因为广东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只有具备果敢与执着的品质,现代青年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方向,轻言放弃。

面对激烈的竞争,现代青年的确应该要有渊博的学识,创新思维,钢铁般的意志,果敢与执着的品格。也只有具备了这些“软实力”,现代青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2、 、从“怎么办”的角度

(2)学会考场作文:2010年广东语文高考作为题:以“与你为邻”为话题

与你为邻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磨难,但也已走上了复兴之路;而日本也成为了文化强国。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自己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共同创造更灿烂的文明。

与你为邻,或多或少会有冲突,但请你尊重中华文化,因为这是合作的前提。《西游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惩恶扬善,团结一心是它的核心价值,然而在你创作的动画作品中,却将唐僧化为女性,并与多位女性有恋爱关系,令这部作品的传统核心价值荡然无存,致使许多国外友人误解,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容忍的。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必须要在保持作品核心价值的前提上。只有充分尊重我们的文化,才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否则,胡乱地修改,只会给双方的文化与感情造成伤害。

与你为邻,我们要向你学习优秀的成果,因为这才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从而促使你也进步。我们动漫还处在萌芽阶段,因此有必要向你学习。我们通过借鉴你的创作理念、制作手法,打造出了大受欢迎的《三国演义》,既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又得到了像包括你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好评,同时也推动了你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积极向你学习,表达了我们对你的尊重和赞赏,也促使你更努力,锐意创新,与我们一竞高下。因此,相互学习,并不会使我们针锋相对,而是加强竞争,共同进步。

与你为邻,便不能回避,要大方地打开国门,因为这是相邻的必然要求,否则,便不利于我们的关系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承认自己有许多不足,例如限制你的动画在黄金时段播出,拒绝引进一些以人类、社会为题材的深奥的电影。但多年的合作也令我们意识到,“闭关锁国”无法保护自我,打开国门才能使自身充满生机。于是相关部门也制定法规,减轻壁垒,因此《日本人是丑陋的》等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市场,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你的了解。同时,也希望你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我们关于“二战”的历史研究书籍进入你的国门,这样才

能更好的认识过去,迎接未来。

与你为邻,便要与你为友,日本朋友,让我们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开放的心态来互相面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中日文化都能不断辉煌,永葆生机!

3、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作文:以“错过”为话题

错过

毛毛虫如果错过了破茧的时机,那就无法成蝶;小鸟如果错过练习飞行的时机,那就无法飞翔;人如过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只能感叹怀才不遇。是的,有的东西一旦错过或许就会成为一辈子的伤痛。所以,我们不能错过生命中的机遇。

错过机遇,华丽的梦就会破灭。人生没有后悔药,每一个机遇都十分难得,我只有紧紧抓住机遇,梦想才会实现。十岁便因触电而失去双手的刘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他没有错过生命与时光,他一直勤奋地用双脚练习钢琴,他抓住了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机会,最终一举成名,他的音乐梦也渐渐实现。倘若刘伟没有抓住机遇,错过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他的坚韧与顽强就不会被我们所知,他弹琴的高超技艺也不会吧被世人所知,正因为他没有错过机遇,他的音乐梦才得以实现,他付出的汗水也得到回报。

错过机遇,成功之花就会凋谢。其实成功的大门永远都是打开的,如果你能抓住机遇,成功就会属于你,相反,如果你错过机遇,那你或许就只能跌入失败的深渊。鸿门宴上项羽优柔寡断,尽管有很多次可以铲除刘邦的机会,但他始终无法下手,错过机遇,最终刘邦得以逃脱。项羽最后只能在乌江边自刎,他的霸气也不复存在。相反,勾践在被夫差打败时,委身于夫差膝下,默默发奋,十年后他抓住机遇,血洗耻辱。所以,我们不能错过机遇,每一个机遇我们都应该珍惜,好好利用,那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一步了。

错过机遇,过人的才华就会埋没。错过机遇,我们就无法展示自己,最后只能落得悲叹怀才不遇的下场。毛遂抓住机遇去当说客,最终得到重用;刘若英抓住机遇展示歌喉,最终实现梦想,牛顿抓住机遇探究力学,最终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千里马会被埋没并不仅是因为伯乐没出现,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抓住机遇去表现自己。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唯有抓住机遇,才华才有得以展示的机会。

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抓住很多机遇。我们不能错过学习的机遇,不能错过向父母表达爱的机遇,不能错过为梦想奋斗的机遇。否则,我们会十分遗憾。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机遇,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作文二:《议论文之横向展开议论》9000字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附例文)

一、 目标概说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②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③ 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2、 教学重点

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3、 教学难点

① 如何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②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二、 教学创意

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让学生对它作横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教学时应灵活处理,让学生用别的话题来进行部分写作练习。正如新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在《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学生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三、 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大家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直刺青天,美!连绵的山岭横亘千里,气势磅礴,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汝若问我意如何,横看成岭气更雄!”山有横之美,文章也有横之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议论文中“横”的魅力。

(二)了解议论文常见结构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来看看议论文结构中的“横”和“侧”。

明确: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板书上述三条。

(三)读美文,初步体会“横”的魅力

引导:我们先来赏析一篇使用横向并列结构写出的高考优秀作文。

湖南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谈意气》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四)找论点,初步接触横式结构

提问:请大家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找中心论点、分论点。

明确: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五)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引导:由此文,我们可以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明确:“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① 引论与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②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从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六)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动笔)

① 学习因果分析法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

呢?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明确: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就是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板书:因果分析法。

② 学习概念分析法

引导: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学生活动:写《“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分论点。

明确: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小结:《“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板书:概念分析法。

③学习条件分析法

引导: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学生活动:写作文提纲。

明确:《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分——(并列)

①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②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③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④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小结: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板书:条件分析法。

(七)横向结构的优点

引导:我们一起领略了横向结构的魅力,大家说说,在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横向结构,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活动:探讨横向结构的优点。

明确: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八)以时间话题为文,运用横向结构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议论文横向结构的特点及优点,这时,我们来开动脑筋,挑战自我,用横向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写什么呢?就用我们最熟悉的“时间”为话题吧。

引导: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读过哪些关于时间的名篇。

明确: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

实战训练:下面有二道关于时间的作文题,大家任选一题,采用我们学的横向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根据下面的材料,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有段时间,下地狱的人锐减,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了一会儿,摇摇头。

马面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地狱!”阎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旁边一个小鬼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呢!”阎王终于点了头。

2、请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把它和时间联系起来,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提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提示:黑色部分二个头象征“过去”、“未来”,白色部分象征“现在”。)

(九)课堂小结

结语: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式就是从几个角度去论证中心论点,即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做多角度的分析。

通过对“时间”的分析,我们明白了活在过去,那是徒劳;活在未来,那是虚幻;惟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当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又无法掌握未来时,就应好好地把握与珍惜现在,不让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当下!

附:教师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气更雄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议论文常见结构

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横向结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因果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

二、 下水文

把 握 每   一 天

随着太阳的落山,日子被贴上了邮票。夜,悄悄而来的邮差,背起了人们封好的日子,用一宿的行程把今天寄给明天。公鸡啼鸣,收到日子的人,又读起了新的一天。日子就在这寄出与寄回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人们也就在寄出与读着日子中走完了一生。时光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慢慢流逝了。时光会倒流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不会回来了,那么请我们好好把握每一天吧。

也许你觉得光阴似箭,时光短暂,但只要珍惜它,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时间是财富。15.8秒——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主持创新机器的技术改革,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就为国家创造了1600万元的经济效益。短短的十几秒的时间,竟能创造如此巨大的财富,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时间的价值。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充电,我们就能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   时间是荣誉。12秒91—— “飞人”刘翔在雅典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那是行云流水一般的流畅,追风的青年传承了龙的神奇,这一伟大的时刻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中国人的荣誉。他向世界宣布:“黄种人也可以在田径赛场上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两年后,他瑞士洛桑打破尘封12年的110米栏世界纪录,12秒88!他不断的超越,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中华民族„„

所以,我们不要哀叹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应该养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用好时间的优良习惯,做时间的主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充实而无愧地对待生活中,把握每一天,成就美好明天。

也许你觉得光阴如河,时光漫漫,但它是试金石,用来考验我们、品评我们所做的一切。  时间是鉴定书。20年——20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成为英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20年过去了,丁晓兵交出了一封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20多年前他成为英雄,也许很多人都能做到;但他用20年的时间再次成为英雄,只有“英雄”才能做到!

时间是马拉松赛。30年——林秀贞,这位让九州动容的农村妇女,用毕生的光阴帮助他人,30年如一日,她克服各种困难,像亲生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她朴实淳厚,牢记母亲的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她用自己的热心温暖了世道。在时间的长跑中,她是胜利者。

人生就是时间的积累,我们无法把今日存入银行,明天取出来再用。所以,我们应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把握每一天,不要企图把今天留给明天。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我们已经读完,今天即将过去,而时间的邮差也马上要为我们送来明天的日子。我们不能痴心妄想了,上苍给予了我们今天,就给予了我们机会,我们不要奢求太多——把握好每一天就足够了。

三、 教学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这个写作专题,我体会颇多,在此凝结成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向学生点明误区。误区一,“文体不限”即不考虑文体。近几年高考作文大多文体不限,给了同学们极大的表现空间,但一些同学理解为不要文体,或者对文体把握不准,致使文体杂乱,不够规范。比如,看开头象个记叙文,后半部分又写成了议论文,或是议论文中叙述的比重过大,结果不伦不类。误区二,记住一二种结构模式有“八股”味道。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达芬奇都从画鸡蛋开始学画。由于近年来许多考生不会扎扎实实地说理,总爱似是而非地玩“深沉”、弄“哲理”,故议论文的基本规矩更有必要加以强调。

第二、紧扣《语文考试大纲》。此专题为第四册高二学生所用,可以不直接点出《语文考试大纲》,但在教学中应该贯彻考纲精神。考纲上“基础等级”的第二条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说明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如果写议论文就要符合它的要求。第五条要求“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二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横向结构,强调议论文结构的重要性。  第三、注重引导,多加鼓励。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因知识欠缺或紧张等原因而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这时授课教师一定要合理引导,即使不能使学生做出合理的回答,也要让他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比如做提炼横式结构分论点时,有的同学列出一条后第二条就想不出来了,这时老师可以分析肯定他这一条分论点的合理性,然后顺其思路予以点拨,或者将他这一条和别的同学的二三条合在一起,说“把你们的综合起来就很完美了”。

第四、要精心选材。“时间”这个话题学生很熟悉,从小学学写作文时就开始写,但正因为写得太多,也造成了“审美疲劳”,难以提起兴趣。可以让学生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提醒学生注意那些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注重了选材,选了“阎罗王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和“瓶子与人视觉误差图”二则很有意思的材料,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第五、写好下水文。所谓教师下水文,就是在教学生作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消除作文的神秘感,排除忧虑,自己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所以“好”的下水文不能只是好文章,还要能拉近学生和作文距离,消除神秘感,排除忧虑。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甚至作家写的“下水文”是好文章,却不是高考考场上能写出的文章,反而让学生增加了写作的疑虑。例如2002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请魏明伦就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写一篇作文,请两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评判,结果被判不及格。评卷教师认为魏明伦的作文带有明显的魏氏杂文的风格,“是好文章,但不是好考卷”。所以,我写下水文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看了觉得不错、有启发,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他们也能学着写。

第六、点评要实在。学习这个写作专题目的在于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

式,所以在点评时一定要突出“横”的作用。我的方法是挑出几篇好的作文,由小作者上讲台写出自己作文的标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这样全文的提纲就出来了,让同学们抄录下来并短时间讨论,最后小作者再朗读。学生读完之后由我作点评。这么做能够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横”的魅力,并从中领悟到作文前写提纲的好处,养成作文前编写提纲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的关键。  简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要采取合适的途径将教学意图传达给学生,并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六、学生例文

珍 惜 时 间

荆南高级中学  谭小丽

鲁迅曾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又曾说过“时 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是充实的。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永恒的快乐。感动中国的黄舸,一个阳光少年,面对时间一分分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并没有让这些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将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牢牢抓住,用自己的笑声、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们跳跃起来,变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黄舸让时间随着他的轮椅流淌,让快乐永远伴在他和他人的左右。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味到什么?我想,不过是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下,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么哪还有快乐可言?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邰丽华,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不幸的是,她却是一个聋哑人。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上天赐给自己的时间,相反,她却是争分夺秒的练习舞蹈,练到膀子肿了、脚趾肿了依旧继续的跳。要不然她怎会有如此出众的成就?要不然“千手观音”怎会打感千千万万人的心?邰丽华将时间变成了台阶,让她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顶峰。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让时间把他的生命构绘成一条完美的弧线吗?我想,只不过是一条平平的直线,没有起伏。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刘翔,亚洲飞人,他用12.88秒的时间打破了世界纪录,让世人为他骄傲,为中国骄傲,如果不是他平时在训练中珍惜时间,秒秒必争,现在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么能让全世界为他欢呼,为他鼓掌?刘翔将时间变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出王牌,赢得胜利。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懂得出示这张王牌吗?只可能随意发牌,被别人的王牌重重的压在下面。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吧,让我们的生命唱起来,让我们的生命舞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亮起来!

简评:

本文采用横向结构:引论、结论均点题,相互呼应;本论部分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的。作者从近三年CCTV“感动中国”中各选一位人物作论据,有说服力,有时代气息。而且文中有反问句、有感叹句,句式灵活。只是文章标题偏于直白,若能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则更好。

时间的厚度

荆南高级中学  谭 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

——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能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时时刻刻把握着时间,憧憬着未来。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

简评:

此文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点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横向结构议论文。

作文三:《议论文横向展开技巧》7700字

问题一:如何提出分论点?

回答:从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 三个大的角度思考

是什么:时间有些什么特性?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时间的主观感受性…… 快指什么?慢又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为什么人生时间要如此开支,为什么有的要慢 有的要快?

怎样:怎样做才是合理时间开支,怎样做才是善于利用时间怎样做才是快与慢的完美结合?

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再次产生角度展开,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切入点找好。 本次作文展示的都有很好角度的分论点,大家注意思考他们产生分论点的角度。 问题二:如何论证我的分论点?

论证有阐述 例证 引证 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一要有论据证明论点,第二论据和观点吻合。比如,陈思同学的《快与慢》(第三组选文1)关于“慢的智慧与豁达”没有例证。章浩然同学的片段中,朱自清的《匆匆》并不能证明他的“时间象海绵里的水需要挤”的观点。

问题三:分论点之间有先后顺序吗?

回答:有。如果你是谈珍惜时间,那么为什么珍惜时间在前,怎样珍惜时间在后。比如:“合理安排时间”和“挤时间”两个分论点,“珍惜自己时间”和“珍惜他人时间”合理的顺序只能是:“合理”在“挤”前,“自己”在“他人”前。大家想想为什么.

本次作文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感悟式的文体比较多。观点零散任意出现在文章的每一处,没有论证,没有清晰的分论点。所以,作文的训练就是让大家的思路条理化,清晰化,重点突出。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出分论点并用论据加以证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一种写作的困惑是,时间的题目很大,大家不知从何说起。所以写得散漫而没有中心重心。解决此种问题的诀窍在于题目切口要小。比如写一分钟和十年一生的关系就比较好写。写快与慢也比泛泛的谈时间好写。

第一组选文

1、钟表外的时间

高一5 班 郑青青

如今的世界,现代化了,科技化了,也可称之“时间化”了吧!现在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了,甚至于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都有了详细的安排,不外乎工作,学习。就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被压榨得可怜巴巴,挤得出多少算多少了。

随着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人们机械化的程度也渐渐提高,笑和哭不再是情绪的宣泄了,而只是一天中的一个步骤。我们,已经快要抛弃那个真正内在的、感性的、本真的自我,而是像行尸走肉。我们把自己耗在了那个走向钟表内的时间的路上。(列举现象,加强论说的针对性,不足是两段用来开头,太拖沓)

冰心说,生命如果是无味的,那来生便无意义。(引证 正面提出观点)不错,像如今我们一般,把每一秒的生命都进行了规划,安排在自己的钟表里,每件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吃半点亏,被占半点便宜。做的每件事都出于功利,再没时间照顾自己及亲人的心灵,这样的一生,我们又为什么要白白地走上这一遭呢?

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过对自己喜欢的事的追求,那是遗憾。痴也好,狂也好,总比呆头呆脑“理智”的计算时间来得痛快。抛开钟表,去享受生命,面对心灵里那个潜在的自我。这时才发现,世界所有的美、善良、感性都原封不动的被保存着,这里是躲避世间痛苦的桃花源,这里有无限的时间供无尽的生命的享用。

物质很快就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有精神才会在钟表外的时光长久永存。 尽自己所能爱这个世界,享受和每一朵花共存的美好时光,甚至“浪费”点时间去倾听每颗树的声音上,我们才能了解生命的美好。我们才知道地球上不是只有人一种生物在孤单的活着的,用钟表外的时间去爱这个世界,去体会自然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整天泡在课本里,才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否则我们的一天也就只有可怜的24小时罢了。

听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些官场上尔虞我诈的人该惭愧了吧!听听“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那些商场上的勾心斗角的人该汗颜了吧!抛弃钟表,找回自己,找回钟表外真正属于生命的时间,即“心灵一任自然,艺术获得生命”。(用名人诗句结尾,形象生动、文采飞扬、耐人寻味)

[评语]此文思考有深度。构思别致。其实时间一个最重要的特性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它在个体生命中的私密性和主观感受性,作者破题既在于此。钟表外的时间,即是建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时间,是精神和审美的时间,是体现生命中美好的时间。

2、为生命留白

高一11班 刘佳晋

我们的生命,太过忙碌,周围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快!快!不然你就落后了。父母、老师反复在我们耳边诉说你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奔向你未来的辉煌与人生的终点。于是,我们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于每天的两点一线,只为了抛弃其他,埋首于书本。可是,当“过劳死”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中学生因压力过

大而自杀的消息充斥我们的耳朵,我不禁怀疑难道我们的选择不对吗?难道长辈的话错了吗?理智告诉我:不,你没有错。但心却在呐喊:请为你的生命留下一点空白,去使你的人生走得更加精准!(从现象入手,提出观点:为生命留白)

为生命留白,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生命,美丽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却在无数匆忙的脚步中,把生活的美丽置于身后。当我们的生命只剩下目标,当我们感叹生活的枯燥与乏味是,我们早已忘却我们错过了多少。其实,偶尔停下脚步,回味曾有过的一份感动,一句关怀,一个微笑,莫不都是生命中美好的风景线,值得细细品味。(阐述①为什么要为生命留白)

为生命留白,让心灵得到休憩。我们常常说,我们疲惫不堪,歇斯底里,都是因为我们的心累了,当我们遭遇挫折,情绪无处宣泄,这时,不妨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着“滴答滴答”时间流逝的声音,让心情沉淀。去郊游或是踏青,让心灵在大自然中舒展,不去在乎这样和那样的烦恼,只让自己静下来,让沉重的心灵负荷消失在为自己留下的时间里。(阐述②为什么要为生命留白)

为生命留白,使思想得到释放。一个晴朗慵懒的午后,或是阴雨朦朦的清晨,独坐室内一隅,一杯清茶,有也罢,无也罢。罢书本抛开,丢掉忧愁,任想象天马行空或游走于时空中。像一个僧人一般。释迦牟尼曾做在菩提树下经年参悟,让生命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浪费,一种奢侈,但他却最终成佛,为世人传诵与敬仰。(阐述③为什么要为生命留白)

“人生犹如时钟,他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这正是我捧在手中,仔细揣摩的画中所要传达的意境。(引证。准的含义之一就是张弛有度 快慢结合) 为生命留白,并不是对光阴的虚掷,而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出发。(总结全文,说明留白和出发的辨证关系)

[评语]是一篇较好的符合横向议论要求的议论文。全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标准议论文的结构。分论点明确,思路清晰。不足是开头过长,应简单说明,即亮出观点,阐述分析现象放到第二段

第二组选文

1、善用时间

高一4班 宋长城

昙花一现,时间虽短,却把生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却给人留下一道绚丽的痕迹。

——题记

帝王将相,功名利禄,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已被涤荡的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叹人生易逝,我们要能把握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能够善用时间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学会善用时间,就应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鲁迅十二岁在绍兴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小,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做好精确的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因为他广泛涉猎,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也正因为他“时时早,事事早”的善用时间的做法,使他成了文坛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要学会善用时间,还得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前进。“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他屡试不中,面对一次次打击,他挤出时间书书写《聊斋志异》,于是,我国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一个失意的文人因为善用时间呈现了生命的价值。

要学会善用时间,就不应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抗金,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短短的时间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善用时间,我们的生命也能像流星,像昙花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无限的价值。

[评语]三个分论点有层次有深度展开。三个例子都很突出时间元素,围绕分论点论述,精当有说服力。

2、善用时间

高一8班 谢尼诗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天;有人沉醉在梦幻中,他们期盼着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应该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对比。善用时间的重点落在“珍惜今天”上)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几句诗,却蕴含着大哲理,是前辈们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勤学佳话,现在的我们不是更应该珍惜今天、抓住今天的分分秒秒吗?还记得中考前一段时间,我曾把这句话写在笔袋上用来激励自己,告诫自己: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美好哦的未来。(引用古人名言事例说明今天的可贵) 聪明勤奋的人,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珍贵。他们绝不把今天宝贵的时光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向来就珍惜时间,他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做实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面包;睏了趴在桌上打个盹…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善用时间,专心致志,他们用比一般人更少的时间做出了更多的事情,才使他们走得比同时代的人更远。

相反,对有些人来说,时间就代表他人生的日历,总认为撕了这张,还有下一张,于是他们一生都在闲散、观望中度过,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的回忆中的只能是悔恨、痛苦和泪水。(正反对比论证,有说服力)

我也曾一度认为“明日复明日”而导致“万事成蹉跎”,我也曾在“开夜车”时,不失时机地对自己说“算了吧,都这么晚了,该休息了”,还在临睡前特地交代外公“明天早晨早点叫我起床”,然而,第二天却比平时赖床赖的更久,然后一路狂奔到学校,心存侥幸地试图挽回已逝的时间,但一切均为时已晚,哪里还有闲情将昨天未完成的功课补上?(联系自己,说明论点的现实针对性和意义)

是的,我总期盼着明天的到来,我总奢望明天可以完成一切课业。自己在松懈、自满、蹉跎中已失去太多时间。但是面对时间的流逝,用手遮挽又有何用?还不是又从遮挽的手中匆匆流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还有时间,我还可以努力,我还可以拼搏与时间赛跑,我不会输。(此段和上段重复,无意义。应联系青年人普遍的浪费时间拖延时间现象,正反对比,说明危害和成就。增强现实意义)

3、善用时间

高一13班 林雪君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猜到了吗?是时间。

时间是人类最美妙的调剂品,它可以使人们获得名誉财富,享受这个大千世界,看遍各地壮丽山河,细细品味涓涓细流,看潮起潮落,无怨无悔。时间也是人类无形的杀手,飘落的秋叶,走路顫巍的老人,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发黄的旧时照片,时间无情地让童稚变成老朽,让天真变成垂垂暮年。面对善变的时间,我们是该埋怨,继而虚度年华,还是应该珍分夺秒地抓紧时间,善用时间呢?

善用时间就是善用财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会有几周时间处于完全的封闭状态,只管想那些重要的技术问题,排除不理会一切外界的干扰,就这样,他成了世界的首富。因为他善用时间,懂得合理利用时间,所以他利用时间的缝隙创造了大笔财富。德国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在一切与天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最为宝贵”,时间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一旦失去,就永远不能够再来。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时间的守财奴,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善用时间的好主人,我们就只能为自己失去的时间而叹息,甚至为此付出代价。所以,善用时间便是善用财富。

善用时间就是创造价值。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

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

善用时间就是善待生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科学巨匠文艺大师,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 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日语、英语、世界语等几门外语,完成了《海边诊所》的翻译。一个身体并不完整的残缺者,为什么生命竟能绽放出如此光彩呢?因为她抓紧分分秒秒的富贵时光,才能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春去春来,天回地转,青春年华,刹那方休。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善用时间。

4、善用时间

高一(10)班 武可莹

不仅要抓住一天里的分分秒秒,更要把握住时光中的重要瞬间。

——题记

李太白曾吟道:“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时间是一个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们每天都在将它“度过”,却又无法准确说出他的去向。但有一点无庸置疑: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善用时间。

那么,到底怎样善用时间呢?

善用时间是要制定恰当的计划。

一天是二十四小时,该怎样分配它是一门艺术。首先,你应该写出一天的计划,把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这样不仅避免了做事的头重脚轻,也可以减少对时间的浪费,花更多精力在有用的事情上。与此同时,一些琐碎的小事也可以该去则去,如果让它们占用了过多时间,反而也成了一种浪费。我们时常抱怨作业写不完,如果早做计划,再按计划一一完成,说不定同样的时间里,我们却能做更多更重要的事,这就好比只有将大石头先放入杯中,才可能使之容纳更多的沙砾和水。

善用时间是学会利用“角落时间”。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时间常常在不经意间溜走,所以我们要懂得运用好零星的时间。每天总会有被闲置的时刻,有人在发呆中任由它白白流逝,而有的人却把握了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拿高中生来讲,课间十分钟,

先放松放松,然后就可以回想上节课的知识,做到及时复习;在食堂排队时可以背诵古诗词或单词,而非傻傻的站着;坐在回家的车上,也可以拿出提纲浏览,只当在脑子里过一遍。把细微的时间有效的利用,并不是单纯的将每分每秒塞满,如此以往你便会发现生活变得充实。

善用时间是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但是仅仅挤出了足够多的“水”,是没用的,我们必须要懂得提高效率。两个小时完成的事 ,绝对不拖到两个半小时,今天的任务,绝对不等到明天。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认真对待,倾注你的用心,这样一来,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时间的利用程度当然更高。善用时间不是要全天候运转,而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做最有益的事,这样我们才不会觉得人生短促,相反会认为那是漫长而美好的。

人们习惯于懊恼过去,幻想未来,却常常忽视了今时今日。善用时间,就从当下开始吧,让你的人生因为把握了时间而变得璀璨夺目。

第三组选文

1、快与慢

兵法云“兵贵神速”,谈交战用兵的快;谚语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显慢的真谛。“快”与“慢”似一对冤家,各据半壁江山,互不相让。而我说,快慢各有长,把快与慢结合在一起,才是上上策。(简单引用材料,提出自己观点) (以下分述快和慢的各自价值及功用)

快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时代的步伐。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是我们必须的行走方式。我们追求快,追求速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对此时而无奈,却也享受其乐。看改革开放以来,如雷贯耳的“深圳速度”,激励着多少的昂扬斗志;看高潮迭起的奥运会赛场,博尔特、菲尔普斯一次次用速度征服对手,征服观众,书写历史。快,是一种进步,一种能力,一门艺术。我们紧跟其后,一步步感受快的气息与魅力。我们需要快,我们必须快。

慢是一份积淀。不再去回首因慢而挨打的中国近代史,无需去担心“快”将人间的温情冷却。走过千山玩水,慢早已沉淀一份淡然,成就一份豁达。细嚼慢咽,精雕细琢,用慢创造的往往是永恒的精品,仅要文火足矣。司马迁著《史记》耗时十三载,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走过十九年,李时珍一本《本草纲目》用二十年的光阴;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梦过十年……精品,是这样炼出来的。慢中的豁达与智慧,早已渗透在点滴之中。慢,慢慢的享受,慢慢的酝酿,收获一份从容的生命姿态。(豁达与智慧缺少展开论证)

殊不知,快与慢的完美融合则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艺术。在享受快与慢的同时,更应该找到它们的交集。(进一步明确完善自己的观点)

(以下分两个角度论证)

楚河汉界,仕相炮马,各显神通。是“卒”厉害还是“車”凶悍?小卒一步一个脚印,却也勇往直前,绝不回头,无所畏惧。深入腹地,你将仕能奈何几分!車来势汹汹,横冲直撞,了无障碍便直闯无忌,谁见了都怕三分。可是,烽火战场,它们谁都少不得,谁又能说清是快車好还是慢卒好呢。此时的战场,正是联合車与卒的力量,快慢相辅,冲锋陷阵。(不同的角色快慢结合)

捧起一本好书,是一目十行还是咬文嚼字?快读一气呵成,掌握文本主旨,领悟精髓;慢读品字赏词,感受字里行间的细腻。显然,二者皆不可少,各有其妙。这便是联合的智慧。(一个人读书快慢结合)

生活中的许许多多都是快慢并行的。而控制节奏,驾驭快慢则是一门高超的学问,一种智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或是慢节拍,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知道,快慢相宜才是真正的境界。(总结提升到人生的一般情况) 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与慢的结合,人生亦然。把握快与慢的平衡,你便是真正的赢家。(再次重申论点 扣题 收束有力)

[评语]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美,是符合高考应试作文的最佳范例。文首文中文尾三处点明论点。扣题,中间部分严格按关系型命题展开。先分述快和慢各自价值功用,再阐述二者之间辨证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论证快慢缺一不可时,又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且从兵卒和读书的事例上升到人生高度。张收有度,层次井然。不足的是慢的豁达与智慧缺少例证,分层次展开不够。

作文四:《议论文之学习横向展开议论》7100字

议论文之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教师版)

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

谈 意 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七分酿成月亮,三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

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思考: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四、横向展开议论中分解中心论点的常用方法。

并列式论证结构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这样显得文章层次清晰。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要能够对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分析论证,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如何恰当地分解中心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分析办法有:

1、因果分析法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这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因果分析法”。

2、概念分析法

例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考: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我们可以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a、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b、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c、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d、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3、条件分析法

例如: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思考: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我们可以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分——(并列)

①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②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③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④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五、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1、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2、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3、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4、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六、范文揣摩

珍 惜 时 间

鲁迅曾说过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又曾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是充实的。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永恒的快乐。感动中国的黄舸,一个阳光少年,面对时间一分分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并没有让这些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将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牢牢抓住,用自己的笑声、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们跳跃起来,变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黄舸让时间随着他的轮椅流淌,让快乐永远伴在他和他人的左右。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味到什么?我想,不过是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下,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么哪还有快乐可言?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邰丽华,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不幸的是,她却是一个聋哑人。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上天赐给自己的时间,相反,她却是争分夺秒的练习舞蹈,练到膀子肿了、脚趾肿了依旧继续的跳。要不然她怎会有如此出众的成就?要不然“千手观音”怎会打感千千万万人的心?邰丽华将时间变成了台阶,让她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顶峰。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让时间把他的生命构绘成一条完美的弧线吗?我想,只不过是一条平平的直线,没有起伏。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刘翔,亚洲飞人,他用12.88秒的时间打破了世界纪录,让世人为他骄傲,为中国骄傲,如果不是他平时在训练中珍惜时间,秒秒必争,现在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么能让全世界为他欢呼,为他鼓掌?刘翔将时间变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出王牌,赢得胜利。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懂得出示这张王牌吗?只可能随意发牌,被别人的王牌重重的压在下面。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吧,让我们的生命唱起来,让我们的生命舞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亮起来!

简评: 本文采用横向结构:引论、结论均点题,相互呼应;本论部分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的。作者从近三年CCTV“感动中国”中各选一位人物作论据,有说服力,有时代气息。而且文中有反问句、有感叹句,句式灵活。只是文章标题偏于直白,若能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则更

好。

谈  意  气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看惯了凡夫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须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的连天风雷,也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啊,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地窥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徉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之境。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健雄勤于实验破解迷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蔽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昂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子挑战的意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属典型的横向展开议论,论证结构从整体上看属典型的总分式,主体部分采用典型的并列结构。文章开头以比兴手法提出中心论点:“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成功的基石。”主体部分从三个并列的角度展开:以李贺建功立业的激情、陈涉吴广起义的豪气论证分论点“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以哥伦布不畏艰险发现新大陆、布鲁诺坚持真理勇于牺牲、中国工农红军排除万难长征救国的例子论证分论点“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以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王淦昌勇于探索取得成功的例子论证分论点“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结尾以比喻手法总结点题:人生是航船,理想是航向,意气是帆、是桨,是不可缺少的动力。文章主体部分三个分论点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舍我其谁”是一种傲视万物的霸气,“献身理想”是一种决不退让的豪气,“勇于探索”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意志,“霸

气”“豪气”“意志”结合成“意气”,构成事业“成功的基石”。结构的严密让我们不得不赞赏写作者思路的严谨和逻辑的严密。

本文论证主体部分横向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作者将中心论点分成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既加深了论证的深度与广度,又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并列的三个分论点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辅以典型恰当的论据,再加上精辟透彻的分析,有如重浪排空,一泻千里,使议论气势宏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当空皓月,满天繁星;如果沟通的门通而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惠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玫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 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萌生早恋倾向,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龟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这把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郁”,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全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更多的时候它还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这把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 爱与男主人公罗彻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彻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 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语言交流。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这把钥匙。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唐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这把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属典翌哟横向展开议论,论证结构整体采用总分式,主体部分采用典型的并列结构。文章第l 段以比兴手法提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重

要作用。主体部分从四个并列的角度展开论证:第2 段以父母教育子女时语言在沟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证分论点“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第3 段以高适、王勃、李白、白居易等名人关于友情与沟通的诗句论证分论点“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第4 段以简· 爱与罗彻斯特、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中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柳永的名句论证分论点“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第5 段以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唐太宗的事例论证“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这把钥匙”。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重申论题,照应开头。文章主体部分主要的三个分论点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横向展开,各分论点之间呈并列关系,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论证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各分论点字数相等,句式相同,置于每段的开头,并在每段的结尾呼应标题,使论点与标题反复醒目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本文观点鲜明,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从四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君臣的沟通。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证明观点。

七、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编写写作提纲。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借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请从上述故事出发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用并列式结构编写写作提纲。

【提示】

先要认真审题,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观点,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然后从中心论点分解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例如: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一: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分论点二: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分论点三: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2、指出下列并列式结构写作提纲的不当之处。

( l )标题:生命的价值

中心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命。

分论点一: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

分论点二: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

分论点三: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

【提示】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脱节,不能证明中心论点。请看修改示例:

标题:生命的价值

中心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命。

分论点一: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分论点二:生命的价值在于包容。

分论点三:生命的价值在于感恩。

( 2 )标题:爱拼才会赢

中心论点:拼搏的人生才会闪耀光彩。

分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

分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

分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

【提示】

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请看修改示例:

标题:爱拼才会赢

中心论点:拼搏的人生才会闪耀光彩。

分论点一:拼搏源于信念。

分论点二:拼搏贵在坚持。

分论点三:拼搏创造奇迹。

八、作业:请以“责任感”为话题,运用议论文中“横向并列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五:《AAAAA--横向并列式结构议论文选读》4200字

AAAAA--横向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选读

并列式结构图示:

(怎么样) 摆事实 分论点讲道理  小结 摆事实

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讲道理联系现实、总结深化、呼应开头 小结

摆事实

分论点讲道理

小结

【几个分论点可在原因、条件、概念等方面并列】

作文训练:

以“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纲示例:

(是什么)

摆事实

急躁使许多朝讲道理代如过眼云烟小结要拒绝急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 摆事实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 拒绝急躁急躁使许多天讲道理固守寂寞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恒心。 才如流星划过小结

摆事实

急躁使许多企讲道理

业如昙花一现小结

(为什么)             摆事实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讲道理小结庄子以“持竿不顾”的淡薄拒绝急躁;  在家庭,急躁是我们摆事实

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讲道理陶潜以“种豆南山”的理想排斥急躁; 小结

摆事实牛玉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战胜急躁

和谐进程中的拦路虎讲道理                                 小结

享受过程

火柴不会因熄灭而哭泣,因为它曾经燃烧过;雄鹰不会因折翼而沮丧,因为它曾经飞翔过;花朵不会因枯萎而伤感,因为它曾经绽放过······我们更不应该为了失败而气馁,因为生命的价值往往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排比句引出论点,也可算是举自然界的事物作为论据)所以,享受过程才能领悟生命的意义。

享受过程才能看淡得失,获得快乐。(分论点一)

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把奖章送给了女儿做玩具,她在乎的只是做实验,探索真理过程的快乐远比那枚奖章大得多!无独有偶,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跳水名将熊倪与金牌失之交臂,但他并没有采取沮丧颓废,反而面带笑容,称自己的每一次起跳都是一种享受,他很快乐。

熊倪失败了,居里夫人成功了,但为什么他们同样那么快乐呢?原因就在于他们享受的是过程,把得失看得很轻,很轻。(分析论据)假如熊倪因失败而沮丧,居里夫人因成功而满足,他们还会快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是啊,人生之路总是布满坎坷,但只要我们学会享受过程,那么,一切得与失,名与利,都只是过眼云烟,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快乐。(反面假设论证)

享受过程才能明确生命的意义,获得最纯真的满足。(分论点二)

英国著名作家品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裁缝,但它不因自己地位与儿子的悬殊而感到自卑。他时常教育儿子:我因给别人做衣服而快乐,我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做有益于别人的事。但是古代有一个国王,要他的车夫骑马,马跑过的地方就赐给他,但车夫不停地跑,企图争到更多的地方,结果累死在土地上。

品特的父亲完全可以依靠品特生活,但他坚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帮助他人,享受做衣服的过程。对他而言,做衣服,是他生命的意义的全部。但是那位车夫呢?贪婪的心让他不懂得满足,敢问他在骑马途中享受过周围的风景吗?不懂得享受,不懂得满足,那么,他生命意义何在? (分析论据)

可是现在,有的学生遭遇严重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而至于高考失利就跳楼。究其原因,就是功利性太强,却不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做事只求圆满,发奋读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一旦失利就走极端。难道人生的价值不是更注重过程而淡化结果吗?(联系实际,提示论证的意义)结果带给人们的往往是一时的兴奋或沮丧,而过程带给的是最珍贵的体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享受读书与生活的过程,因为生命更注重过程!(以号召性的语言结尾)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的确,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哪怕现在眼前一片黑暗,哪怕前路暗淡迷茫,自信这一双隐形的翅膀都会带着我们飞向梦想中的远方。

(引论:文章立意把“一双隐形的翅膀”对接为“自信”,这种常用的立意方法要掌握。) 自信是成功者迈出的第一步。(分论点一)

从前有一个潦倒的青年,他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最后他只好到一个朋友的朋友那里寻求帮助。那个人问青年,你会打字吗?青年低下头。你有什么特长吗?青年羞赧地摇了摇头。最后那人让青年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青年匆忙地写下自己的地址,转身正要离开却被一把拽住了。那人笑着说,年轻人,你有个优点,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吗。青年一愣,字写得漂亮也是优点?希望的火光在年轻人的眼中闪动,那双隐形的翅膀正在慢慢张开。坚信自己必将有所作为,青年开始努力工作,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大仲马。如果不是自信,文艺界将会失去一位伟大的作家,失去一个敏感而真实的灵魂。正是凭借着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大仲马攀上了艺术的巅峰,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分论点二)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至今保持着一天卖出6辆汽车的惊人纪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仰起充满自信笑容的脸,因为我相信,我是最棒的!正是因为吉拉德心中自信的火把一直熊熊燃烧,于是他大把地向世人抛出名片,推销自己,倾听他人,馈赠微笑,最终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承载着他的梦想,伴他飞向了成功的金字塔顶。

自信是激励追梦者战胜艰难险阻、实现理想的航标。(分论点三)

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说:“没有得到你的同意,任何人都无法让你感到自惭形秽。”行走在通往明天的崎岖之路上,我们没理由不相信自己会创造奇迹。只有当你自己首先肯定了自己,你才可能点亮希望,放飞梦想。

(结论:后四段有意识润色语言,虽然未必深刻,但是足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赢得高分)

自信是一种不在乎失败的勇敢,一种不理会排挤的微笑,一种对一切艰难险阻安之若素的从容,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定,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或许,这种伟大的信仰还蜷缩在你身体的某个角落沉睡。那么,趁现在唤醒它吧。背起你的行囊,张开这双有力的隐形翅膀,启航,飞翔!

这一双隐形的翅膀,载着我的、你的、所有人的梦想,穿越湍急的溪流,横渡荒芜的沙漠,乘风破浪,飞向心中的梦想之地,那未知的远方!

相信自己!相信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好奇心,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第一条泥盆纪总鳍鱼过腻了泥水中的生活,为绚丽多彩的陆上世界所诱惑时,它便挣扎着从泥水中爬上岸。这就是好奇。

当第一只森林古猿也过腻了在树上爬上爬下的生活而对陆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便爬下树木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也是好奇。

是的,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高级生命,让世界有了更高等的生物。

当第一个北京人从地上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颤颤的把它放入口中时,他感到的不再是“茹毛饮血”的感觉,便有了再吃一口的念头,从而使他的部落走出生食的境地。这是因为好奇。

当古人看到石块砸在一起冒出奇妙的火花时,猛然有了钻燧取火的念头,便产生了“人火”,从此他们告别了靠“天火”生活的束缚。这也是因为有了好奇心。

是的,是好奇心让人类走向文明,让生命看到多彩。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啪”的砸在他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它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有了近代物理。

当有两个人看到天空的鸟儿能自由自在的飞翔,便也想如鸟儿一样飞在空中,他们便开始致力于鸟儿的研究。终于,有了飞上天的工具。这是因为好奇。

是的,都是因为有好奇心,才使人类更快进步,有了更高的文明。

当人们仰望高远的太空,看着那满天的星斗,那圆圆的月亮,产生了玄妙的幻想:天上到底有什么?星星是不是也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广寒宫?嫦娥和玉兔生活得怎样?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十倍的努力去研究。终于可以在月球上迈开步子,在太空中建立“家乡”。这些都是因为好奇心。

当人们面对0-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绚丽多彩时,便有人去幻想它们的妙处,也有人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这个猜想,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也是因为好奇。

是的,好奇心是兴趣的姊妹,它消除了人类的无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妙。

好奇心来去无踪,好奇心没抓没挠。它刁钻古怪,逗你紧跟猛跑。每当你认为抓住它时,才发现还是跟它绕绕,你眼前又现出更大玄邈。好奇心一本正经,好奇心滑稽可笑。好奇心有时很没劲,但也有时很火爆。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奥。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好奇心千变万化,让你捉摸不定。但有一点不变,好奇心永远很好奇,使你的心永不变老,让世界向未来猛跑。

乱花渐欲迷人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而对创作者来说,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杂。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现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汪洋恣肆。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画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流连忘返。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氤氲的水汽。而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梵高充满张力的《向日葵》和奇幻神奇的《星夜》,也都给予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至于徐悲鸿奔腾的骏马、齐白石悠然的青虾,也时时给予我们艺术上的奇妙感受。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古时就有让孔子不知肉味的“韶乐”,嵇康临刑而抚的那首《广陵散》,更是绝唱。“杂”让音乐更生动迷人。杜秋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英娘的反弹琵琶,也不时为后人称道。至若“文革”时期,人们天天只能翻来覆去看几个样板戏,这种单一乏味让人难以忍受。如今,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卡拉扬那当头棒喝的惊悚、切利毕达奇拈花一笑的淡泊以及约胡姆醍醐灌顶的敬畏,实在让人欣慰。

“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美哉,杂!

作文六:《高一议论文横向论证提升策略》4900字

作者:谢启团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11期

高中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的议论文存在观点含糊、逻辑不清、结构凌乱、成文速度慢、论证无法展开等问题。笔者认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高一年级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时就要特别重视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横向论证。

一、高一议论文横向论证存在的问题

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4)将横向论证阐述为:围绕中心论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2]这里给横向论证的各论证角度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紧扣中心论点;二,平行展开。然而在实践中,多数高一学生无法达到这两项要求。有一次,笔者在执教的高一年级两个班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是:请以“追求”为话题,拟定横向论证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评改中发现,两个班116份习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很有代表性。

其一,扣不住中心论点。有的学生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紧扣中心论点,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他。如习作《探索与追求》①,文章的论点是“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去追求生命的价值”,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顽强的毅力帮助成功”“乐观的精神支持成功”“坚定的信念推动成功”“明确的目标追逐成功”——展开议论,显然,这四个角度没能紧扣论点,而是只谈“成功”,论证和论点不能统一。

其二,论证说理展不开。有的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不知如何说理,文章进行不下去。如习作《心灵上那份追求》,作者仅举了曼德拉、贝多芬、居里夫人三个例子来议论,甚至连对三个例子分别是从政治、艺术、科技等角度来举例的必要交代都没有。作者议论时无法展开说理,只能用例子代替,行文单调,缺乏说服力。

其三,各角度不平行。有的学生文章展开论证的各段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平行展开。如习作三《追求》第3、4、5段,写的是“追求”的作用意义,而第2段写的却是“追求”的条件,不能并列。又如习作四《追求》第2、3、4段中心句的关键词分别是“等待”“坚持”“忍耐”,语义重复交叉,不能并列。

其四,表达不合逻辑。有的学生文章篇章、段落或句子逻辑不畅,经不起推敲。如习作五《追求》第2、3、4、5段,与其说追求使人拥有战胜困难的能力,使人拥有高尚的品质等,还不如说追求要有战胜困难的能力,要有高尚的品质等。把因果关系改为条件关系后,文章的内在逻辑就更顺畅了。又如习作六《追求》第5、6段,有追求的人是无私奉献的,是充满尊严和自尊心的。显然,这种判断是缺乏逻辑的,属乱贴标签。

二、高一议论文横向论证存在问题的原因

议论文以论述观点,使人信服为目的。“使人信服”决定了议论文必须具有统一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横向论证不管展开到何种程度,都必须始终紧密统一在使中心论点得以确立和深化这个基点上。[3]横向论证要求议论形成自洽系统,并且以无懈可击的严密性作为保证,以期形成一种强大的逻辑力量。很多高一学生无法认识到议论文横向论证这一特性,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贯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没有整体结构意识。有的学生没有完整的通篇说理论证意识,写作时没有中心论点概念,目无全篇,仅盯着段落,将各段割裂开来操作。有的文章各段之间互相游离,与中心论点不发生关系,有的文章虽然各段内有举例分析说理,但通篇缺乏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分析。简言之,这些文章还没建立起完整的思维论证体系。

其二,构思文章从事例入手。文章没建立起完整的思维论证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构思文章时思路出错。多数学生先想事例,简单地认为,议论文就是论点加事例。部分学生知道举例前要说理,但也只能从事例中概括一句话来,以此代替说理,而不去理会这句话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多大的契合度。

其三,对横向论证认识不足。横向论证要求的是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强调的是思路的横向辐射拓展,说理依然是它的首要目的。部分学生把横向论证狭隘地理解为对中心论点分解细化,把行文的首要任务放在了对中心论点的说明上,就事论事,无法进入理论层次,形成反映事物普遍规律的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高一议论文横向论证提升策略

横向论证,现行人教版教材的阐述过于笼统,不具有操作性。我们从中只知道横向式论证的要求,上文已据此具体地分析了它的基本要求。但至于如何展开横向论证,怎样确保同一层面,如何选取议论角度,教材中并没有只言片语的说明,而这恰恰是广大师生最需要的。

笔者认为,横向论证运思的关键是同一思维向度和同一划分角度的依据,因为同一思维向度保证论证能在同一层面展开且紧扣中心论点,同一划分角度依据能保证各论证角度平行不交叉、不重复,且在同一层面。由此,我们可以在运思上把横向论证表述为:围绕中心论点,按同一思维向度,选取从同一依据划分出的不同角度展开议论。这就是高一议论文横向论证提升策略的灵魂,它有两个核心要素,即“思维向度”和“划分角度的依据”。以下分别论述这两个核心要素。

(一)横向论证的思维向度

思维向度是指按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逻辑规律,有“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三个思维向度。高一学生可以就其中一个向度来构思文章。

其一,用“是什么”进行构思。“是什么”是对概念的直接阐述,采用判断句式,或是对观点的形象化解读,或是对观点的理性阐释。如吴晗《谈骨气》②,作家认为,面对富贵时不淫本心是骨气表现,面对贫贱时不移本志亦是骨气表现,面对威武时不屈本节亦是骨气表现。因此,作家对骨气的概念做具体的阐释,认为骨气是富贵不能淫,是贫贱不能移,是威武不能屈,分别从这三个角度通过三个形象化的例子加以论证。

其二,用“为什么”进行构思。“为什么”是对观点成立的理由的直接阐述,可以形象化分析,也可以理性去分析。可以直接探求所持观点的原因,也可分析所持观点带来利或弊的后果,挖掘观点带来的作用意义或产生的影响危害,从而证明观点的成立。如上海高考作文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若将中心论点确定为社会需要杂,我们可以直接探求“社会需要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事物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也可以从长远来分析杂的好处,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把这二者作为两个角度展开论证。列出如下提纲:中心论点:社会需要“杂”。分论点:从根源来说,“杂”源自于事物的差异性;从长远来说,“杂”将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三,用“怎么办”进行构思。“怎么办”是运用合理的措施和恰当的方法去实现目标,完成任务,探求解决或达到的方法和途径。如要写以“拒绝浮躁”为题的议论文,我们可以沿着怎样才能拒绝浮躁的方向构思,确定中心论点为克服浮躁之心,需四件法宝在手,然后深挖“拒绝浮躁”具体该要哪些条件,每一个条件就是一个论证角度。列出如下提纲:中心论点:克服浮躁之心,需四件法宝在手。分论点:克服浮躁,需要坚定正确的目标;克服浮躁,要超然外物的旷达;克服浮躁,要固守寂寞的勇气;克服浮躁,要坚持不懈的恒心。

关于选择思维向度,笔者有两点建议:

其一,以名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为关键词的中心论点,可以用“是什么”来构思,深刻领悟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挖掘词语的状态和属性,对语词进行形象化、个性化的解读。如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作者将“意气”具体解读为三种状态“坚韧不屈”“勇敢无惧”“自信乐观”。然后,从“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三个角度展开。

其二,以动词性词语为关键词的中心论点,如果把动作理解为一种状态,也可以用“是什么”来构思。如高考优秀作文《回到原点》,把论点解读为“回到原点”状态,从以下两方面作文:回到原点,是一种释怀、坦然。当失败和痛苦时,请将记忆清零,回到原点,从头再来;回到原点,是一种淡定、从容。当面对荣誉和成就时,请将成功放下,回到原点,踏上新程。但不可牵强,妄加解读,如以“拒绝浮躁”为论点,切不可写成“拒绝浮躁是一种豁达”“拒绝浮躁是一种宽容”,因为“拒绝浮躁”与“豁达、宽容”着实联系不上。如果动词词语理解为一种具体的行为,那就只能用“为什么”或“怎么办”来构思。

(二)横向论证的划分角度依据

明确思维方向之后,有许多同学还是找不好论证角度,这就需要确定一个划分角度的依据,从这个依据出发找论证角度。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分子和子类;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表现,也有不同的影响和危害,它的产生亦有不同的条件和原因;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这些种种的不同,便是可选取的论证角度。在写作中都需要将它们科学地划分,才能确保论证角度平行且不交叉、不重复。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划分角度。

其一,按概念的归属关系划分。如高考优秀作文《品读人生》,“人生”是一个大且空泛的概念,“失败和痛苦”与“成功和喜悦”是人生中常处的两种状态,是“人生”这一概念下辖的两种状态,“品读”这两状态,也就“品读”了“人生”。由此,作者就从“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和喜悦”两个角度展开论证。

其二,按时间或空间划分。按时间来划分,指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历史进程的不同时期,或人生的不同阶段,或一年更替的春夏秋冬等入手划分。从空间场合划分,指从生活的每一个具体角落,如家庭、学校、单位等人物活动的每个场所,或国内、国外这样的大空间入手划分。如要写以《拒绝浮躁》为题的议论文,我们可以按浮躁在不同空间有不同的表现划分角度。列出如下分论点:在学校,浮躁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家庭,浮躁是我们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在社会,浮躁是我们创业进程中的拦路虎。

其三,按“主客观”或“内外因”划分。一个现象的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或者说有内因与外因。如要写以《诚信》为题的议论文,若中心论点确定为要建设诚信型社会,我们可以从原因的主客观两方面划分角度。这样就可从“主观”方面“人”的角度入手,确定一个角度。还可以从“客观”方面“环境”角度入手,确定另一个角度。列出如下提纲:中心论点:要建设诚信型社会。分论点:要建设诚信型社会,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修养水平;要建设诚信型社会,还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惩恶扬善。

其四,按“个人与集体”划分。一个现象的原因往往有个人原因,也有集体原因。它的表现往往也有在个人方面和集体方面的不同。还是以写《诚信》为题的议论文为例,若中心论点确定为诚信是立足之本、发展之道,我们分别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角度展开思维,证明诚信的重要性。列出如下提纲:中心论点:诚信是立足之本、发展之道。分论点: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其五,按正面与反面属性划分。事物的影响可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它的作用也可能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它的本质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以正反属性划分论证角度亦能写出好文章。如高考优秀作文《用慧耳去聆听辨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为你好”的本质。

当然,上述各思维向度和划分角度的依据,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具体写作时往往以一种为主,综合运用。横向论证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若掌握得好,写作议论文将事半功倍。上文所列各习作病文,经这一策略升格后,文章逻辑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气韵酣畅,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作者思维的广度、深度,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

①本文所引学生习作原文及升格文请见谢启团的博客,://blog.sina../s/blog_3d922f510102uw5d.html。

②本文所引的名家作品及高考优秀作文请见谢启团的博客,://blog.sina../s/blog_3d922f510102uw5e.html。

作者介绍:谢启团(1976-),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尤溪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福建  尤溪  365100)。

作文七:《议论文写作辅导横向议论》4700字

议论文写作辅导

一、 横向议论

(一)概念:横向议论模式,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1)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2)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3)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

结合实例谈谈横向展开议论的操作方法:

1、 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议论

例(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是 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提炼和议论的。

例(2)、读书乐(标题)

① 读书之乐,在于“学而有思”

② 读书之乐,在于“每有会意”

③ 读书之乐,在于“学以致用”

本作文思路为:围绕“乐”的全体内涵,分三层来论述,这三层之间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横向展开法。

2、 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议论

即从提出中心论点的原因或意义的角度,展开议论。

例(1)、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带着感动出发》(作文附后面)

①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

②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

③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

考生着眼于“带着感动出发”的意义,从“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看到生命的真谛” 、“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路开阔,条理清晰。

例(2)、《说“思”》: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中心论点)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3、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议论

即着眼于“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展开论述,主体部分依次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例(1)、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作文附后面)

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中心观点)

分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设置)

诗意地生活,要保持内心的和谐

① 诗意地生活,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② 诗意地生活,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③ 文章在提出“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个中心观点后,着眼于“怎样才能诗意地生活”这

个问题,从“诗意地生活,要保持内心的和谐”、“诗意地生活,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诗意地生活,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对中心论点作了有力的证明。

横向议论   写作指导

2008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

带着感动出发

感动我们的不需要惊天动地,不需要伟大崇高,仅仅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些小小的感动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成为装点我们人生道路上美丽的光辉。带着感动出发,采撷幸福上路,让爱的种子散出流光溢彩……

带着感动出发,追寻理想的高峰。异地求学的少年正准备踏上远行的火车,身边是背着行囊不断叮嘱的年迈父母。没有过多的交谈,送上火车离开前,父亲轻轻拍了下孩子的肩,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母亲悄悄地把钱塞进孩子的背包中,又亲手剥了个橘子递到他手里,犹豫中转身离去……少年在火车开动那一刻,望着窗外挥手的父母红了眼眶……感动不言而喻,只是在离别时才发现它的可贵。回想父母为他付出的点滴,他在一瞬间体会到肩负期望的重量。带着父母给的感动出发,他更加坚定了要学业有成报答父母的决心,为着这些感动存在的意义,他将充满斗志追寻理想的高峰。

带着感动出发,开始崭新的征程。我们都是赶路的人,一段路程有一些朋友陪伴,但你并不能奢求他们陪你走完,因为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方向。在离别之际,往昔中的感动就会突然显得异常明晰。忘不了寒风中朋友把身上外套披给自己的瞬间;忘不了生病时朋友跑上跑下细心照料的身影;忘不了考试失利时朋友贴心的安慰和真诚孤立的握手……孟子有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正如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遇到知心的知音,应珍惜相处的时光,让感动常在。用心回味,无数个感动的小细节被放大,它会照亮离别时脚下的路,鼓舞我们开始新的征程。带着朋友给的感动出发,让这段感动成为生命中最美的风景,随时光沉淀,越发珍贵。

带着感动出发,传递世间美好。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舸带着好心人给他的感动出发了,踏上了漫长的感恩之旅。这个患有先天性肌不良的孩子,也许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当面跟帮助过他的好心人道谢,他和父亲用一辆摩托车向着传播感动的旅程出发了。带着陌生人给予的感动,他一路传播感动,感动他人,也感动自己……记忆犹新的还有地震中幸存的孩子们,他们将写有感谢话语的标牌在路边高高举起,向来来往往的救援队伍致敬……看到这样令人动容的画面,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来。不知他们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否还惊魂未定,不知他们将这标牌久久地举起是否已精疲力竭,但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担心和顾虑也减少许多。孩子们带来的感动,或许会让救援队中的不少人为之振奋。带着感动出发,行进在迂回曲折的山路间,他们会对救援工作充满信心。人性的光辉在感动中闪耀,传递着一份至真至善的美好。

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给予我们的感动,都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带着感动出发,让一路多姿多彩!

(此文章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的,谈它的意义。)

带着感动出发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为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成一片碧绿的辉煌。  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此文章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的,谈它的原因和意义。)

07年湖南高考作文

诗意地生活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

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 陋室铭》 中所写,诗意地生活。

(此文章是从“怎么办”的角度设置分论点的。)

【评点】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文章中“源自内心的和谐”“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自然抚慰浮躁的心灵”等三个层面,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一中心论点作了有力的论证。表述了自己对“诗意地生活”的深入理解。文章引用了海德格尔、季羡林的名言,举出林黛玉、特蕾莎、皮埃尔、袁隆平、司马迁、莎士比亚等事例,显示出丰富的阅读积累与独特的审美体验。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结尾重申论点,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对主体部分的三个方面作了“回扣”,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文章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发展等级计满分。总评:内容25 分+表达25 分十发展10 分=60 分

作文八:《议论文结构,学习横向展开议论》3400字

议论文结构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天回地转,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成白发,让童稚变成老朽。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来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容不得半点浪费。莫要为昨天叹息,当你为虚掷年华而叹息的时候,年华又在叹息中虚掷。今天是未来的地基,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争分夺秒地抓紧今天。向往辉煌的未来,必须更加热爱,珍惜宝贵的时间。谨记:我们不是时间的富翁,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

要做时间的主人,首先就要能解读时间。就议论而言,解读时间就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时间进行解读,它是对“时间”这一论题从横向展开议论。      实例分析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示例1]《说“思”》:

中心论点:要养成多想的习惯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示例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

(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   (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示例3]《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示例4]《勤有三益》

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分论点:(从勤劳的作用的角度设置)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示例5]有这样一则供料: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结构示例: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从“理想”的作用角度设置)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技法小结

横向展开的几种角度(方法)

(一)追问类属法——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针对话题本身(或话题关键词),运用横向思维,根据它不同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多角度分析 。 常用的表述方式是:“某某,是一种„„”。     [示例1]  以“肩膀”为中心,进行分解:

①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装载着幸福); ②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承载着快乐);

③肩膀是爱情的相守(肩膀搭载着甜蜜)。

(二)追问对象法——即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就是看话题的两端可涉及到哪些对象(人,事,物)。

[示例2]以“纪念”为中心论点,分解分论点:

①纪念靖节先生(让我懂得了在浮躁纷扰中独守心中一方乐园和净土)。 ②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③纪念岳飞(让我懂得了何谓“精忠报国”的铁骨铮铮和拳拳爱国之心)。    (三)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分论点表述方式是:“因为„„,所以„„”。     [示例3]以“选择诚信 ”为中心,进行分解。

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③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④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有时效。

(四)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主要是追寻解决或达到的方法和途径。

分论点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要„„就应该„„”。        [示例4]以“学会欣赏别人”为中心,进行分解:

①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坦荡的胸怀。 ②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五)追问结果法——即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

常用表达方式是“做到„„就会„„”。       [示例5]以“热爱生活”为中心,进行分解:

①热爱生活,就会乐于为生活付出; ②热爱生活,才会有奋斗的力量; ③热爱生活,才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美文共赏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

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点评】本文标题生动,立意鲜明,形象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先开门见山,用比喻形象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紧接着用一组排比从正反两面对“沟通”这扇门的门内外情况进行了形象的说明。这是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主题即论证部分是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这就是横向展开议论,而且采用的是“追问结果法”。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说明观点。

文章还有一大特点也即优点:绝大部分议论素材来自于教材本身,这些素材经过作者的匠心独运,产生了很好的议论效果,它也说明我们的作文绝非无话可说,而是看同学们能否找到话说。

作文九:《议论文横向拓展思维训练及问题举隅》2800字

一、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4月8日,湖北省襄阳一中学生张文驰在自己生日的这一天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1年10月,骨髓库的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张文驰,他与福建一名4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张文驰立即签下了捐献意愿书。2012年2月初,骨髓库工作人员再次电话通知张文驰,根据患者病情,捐髓最佳时机定在3月下旬,如果错过这个时机,患者病情可能恶化。为兑现自己的承诺,及时救助这名4岁的小男孩,已经顺利通过南航招飞体检正处在高考紧张备考阶段的张文驰毫不犹豫地放下高考冲刺,上京为男孩成功捐献了50毫升造血干细胞。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时,他只是平静地说:“高考可以重来,生命只有一次。”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横向展开议论(并列式),以“张文驰告诉了我们什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老师审题

1.“张文驰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一个由材料引发的命题作文。

2.“张文驰”在题目中赫然出现,暗示作文不能完全摆脱他。这一点不同于以往的自主命题。

3.“什么”是本文的重点,可以抓住一点,然后横向展开,也可以抓住多点直接横向展开。

4.“什么”涉及的话题:特别的生日;一诺千金;尊重生命;人类的悲悯情怀;面对选择(高考诚可贵,救人价更高);淡定是一种气度;等等。

三、拓展示例

示例一

抓住一点:张文驰告诉我们,尊重生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1.用奉献缝补他人的生命

2.用高洁净化自己的生命

3.用行为感召大众的生命

―― 丁文秀

示例二

抓住一点:张文驰告诉我们,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1.担当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

2.担当是一种明确的自我认知

3.担当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升华

――李典

示例三

抓住一点:张文驰告诉我们,人类的悲悯情怀是永远都不会泯灭的。

1.悲悯情怀是文学作品中的古老命题

2.悲悯情怀是人类情感中的含泪珍珠

3.悲悯情怀是和谐社会中的传动纽带

――老师

示例四

抓住多点:张文驰告诉我们,什么是助人为乐,什么是社会担当,什么是宁静淡泊。

1.助人为乐是一种最高的行为准则

2.社会担当是检验个人素养与责任感的试金石

3.淡泊宁静是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

――柴博闻

小结:以上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各有优劣:抓一点,可以使文章重心突出,旗帜鲜明,避开次要话题,但同时因为定于一点,思路受到一定的限制。抓多点,可以将材料中的有效角度一网打尽,也容易铺展,但同时也容易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毛病。

四、问题所在

1.开篇不提张文驰,以为还是自拟题

病例一

某同学这样开头:

“人间有味是清欢”,再浮躁的人读完,内心也顿生出一股平静,而平静这不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所需要的吗?

修改:“高考可以重来,生命只有一次。”这是张文驰放弃高考冲刺,自愿进京为白血病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回答记者的话语,语调那样平静,那样淡定,仿佛面对的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好似心中从来就没泛起过波澜。在喧嚣的世界里,这是怎样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生态度啊!

2.材料解读无轨迹,感想仿佛从天降

病例二

某同学的开头:

蜡烛选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墨水选择消磨身体,书写青春;春雨选择挥洒汗水,滋润大地。总有无数的路口等待着我们去选择,去安排,去掌控。人生的道路无疑就是选择的道路,我们总在选择,我们总要选择。

修改:将“张文驰选择放弃高考冲刺,捐献造血干细胞”插入“总有”之前。

3.拓展关系没理清,语言拖沓难简洁

病例三

①尊重生命要勇于奉献,甘于牺牲

②尊重生命就要像雷锋一样将有限的生命献于无限的伟大事业,在奉献与牺牲中实现生命价值

③尊重生命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做到心怀天下。

④尊重生命,生命离不开社会。

⑤尊重生命,要换位思考。

⑥尊重生命,应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积小流而成江河。

――许净

教师点评:①与②重复,③与④重复,①③⑤与⑥涉及到“想”和“做”,不构成横向并列关系。

4.观点材料强挂钩,依靠想象做论证

病例四

人生选择需要足够的勇气。《三国杀》的CEO杜彬,放弃了他的清华博士学位,放弃了他的坦途,拉板车,搬货物,四处宣传,才终于取得今日成果。杜彬在坦途和兴趣之中还是选择了兴趣。但可想而知,他在作出选择时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钱佳信

修改文:人生选择需要勇气。为什么?因为选择的结果不可预测。如同御马奔腾,既可能长驱直入,风光无限;也可能坠马悬崖,万劫不复。张文驰的选择看似平静,却包含着怎样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当年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水泥时肯定没想到自己可能被卡住什么的。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住子弹时早已抛开了自己的生死。长江大学那些救命人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可能会死!爱拼才会赢,带着牺牲的勇气上路,你的人生才会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5.事例堆砌瓜果累,不见枝干不见藤

病例五

某同学作文:

第一段: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告诉我们活在世上必须承担一份责任。许多人批评“90后”不懂得担当,只懂得享乐,这种想法无疑片面,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将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在成长上懂得奉献。

第二段:“希望你们年轻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人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出自法拉第的话,应该也是长辈给我们的期望。……

第三段:从英国诗人拜伦身上,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些启示。……

第四段:拜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动了世人……

第五段:叶圣陶老人两补遗嘱,发人深思。……

第六段:无用的生命只是早早的死亡。”药家鑫们”的罪恶为社会染上一粒粒污点,换来的是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第七段:就如孟德斯鸠所说:“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别人的记忆中,生命就仿佛加长了些。”

修改意见 :将以上材料整合,可以提炼出如下几个观点,有责任心的人不仅身前为人着想,临终也心系他人;有责任心的人不仅想着本国人民的处境,也考虑到了外国人民的苦难;

没有责任心,甚至无视、残害他人生命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许多同学害怕作文,以为作文很神秘,甚至有点高不可攀。其实,作文不过是“我手写我心”,用文字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已。

思想是文章的主宰,情感是文章的推力。文章横向拓展就有了广度,纵向开掘就有了深度,想想前因后果,想想虽然但是,想想正面反面,文章就有了弧度。至于情感,则需要我们多阅读、多观察、多体会,有一颗善感的心,对人类的不幸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如果哪天写文章成了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就不再害怕写作文了,我们的文章也会越写越好。

[作者通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作文十:《议论文之速成法---学习横向展开议论》2700字

议论文之速成法---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盘县五中  张胜芹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         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二、 教学难点

1、如何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2、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三、 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大家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直刺青天,美!连绵的山岭横亘千里,气势磅礴,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汝若问我意如何,横看成岭气更雄!”山有横之美,文章也有横之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议论文中“横”的魅力。

(二)了解议论文常见结构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来看看议论文结构中的“横”和“侧”。

明确: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板书上述三条。

(三)读美文,初步体会“横”的魅力

引导:我们先来赏析一篇使用横向并列结构写出的高考优秀作文。

湖南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谈意气》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四)找论点,初步接触横式结构

提问:请大家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找中心论点、分论点。

明确: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五)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引导:由此文,我们可以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明确:“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① 引论与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②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从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横向展开议论,是围绕一个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

(六)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动笔)

1、学习因果分析法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明确: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就是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

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板书:因果分析法。

【练习】以“诚信”为话题,用因果关系的方法提炼分论点。

2、学习概念分析法

引导: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学生活动:写《“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分论点。

明确: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小结:《“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板书:概念分析法。

【练习】以“开阔的胸怀”为话题,用概念分析法提炼分论点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议论文的横向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提炼分论点的方法,理解了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式就是从几个角度去论证中心论点,即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做多角度的分析。

下节课我们再告诉大家提炼分论点的另一种方法。

(八)课后作业

下面是关于时间的作文题,用我们学的横向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根据下面的材料,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有段时间,下地狱的人锐减,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了一会儿,摇摇头。

马面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地狱!”阎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旁边一个小鬼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呢!”阎王终于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