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1000字]

作文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1000字

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开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①,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②,韩豫章③遗④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小题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小题4】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答案

【小题1】(本题4分,每小题各1分)(1)仅(2)开阔敞亮的样子(3)交错相通(4)全,都

【小题1】(本题4分,每个句子翻译各2分)(1)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关键词仿佛若翻译不准确不得分)(2)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关键词黄发垂髫并翻译不准确不得分)

【小题1】(本题3分)A

【小题1】(本题4分)(1)(2分)伤指大哭(1分)和拒收赠绢(1分)。 (2分)表

现了范宣的孝顺(1分)、廉洁(1分)的品质。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能力。A、误伤指中的误应解释为不小心。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文章意思,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作文二:《文言文阅读(22分)(甲)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4200字

读(22分)(甲)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

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

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

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ìn y

ìn,小心谨慎的样子)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ùn);以为且噬(咬)已也,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亲近而

不庄重),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

尽其肉,乃去。【小题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4分)(1)寻向所志 (         )      (2)

得其船,便扶向路。(        )(3)蔽林间窥之(           )    (4) 乃去            (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跟“虎见之”用法相同的是。(       )(2

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然往来视之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何陋之有【小题3】翻

译下列句子(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见

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小题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2分)A.因为他们要求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

地方,大家都过上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B.因为他们喜欢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

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C.因为他们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

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D.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

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小题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

的社会理想?(2分)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2分) A.说明虽然

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并不对立的社会形态。但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

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B.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

界。这样写的目的并没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愿望。C.说明尽管这是

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但并不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D.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小题8】根据乙语段,

写出两个成语:(2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9】读了乙语段,

说说你有何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小题1】(1)记号、标记 (2)沿着  顺着   (3)看   偷看 (4)离开     【小题2】

B 【小题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的晋朝了。

(2)老虎见了,与自己比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小题4】为桃

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小题5】D【小题6】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小题7】D都生活得幸福、

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说出其中一条就可满分)【小题8】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小题9】表面看似强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人要有真才实学。(答案不求一致)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志:名词记号、标记的意思,不能与“处处志之”中的“志”(动词。做标志)相混;(2)扶:沿着、顺着得瑟意思,不能与“出郭相扶将”中的“扶”(搀扶)相混;(3)窥:看、偷看的意思,不能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窥”(探看)相混;(4)去:离开的意思,不能与“去死肌,杀三虫”中的“去”(去掉、除去)相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小题2】试题分析:“虎见之”中的“之”是代词,指驴。A:“之”指示代词,“这”的意思;B:“之”代词,指“驴”;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D:“之”作助词,无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选B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做本题的思路是:首先要理解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分析几个备选项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最后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翻译(1)句时,要注意的重点词语:“今”→现在;“世”→朝代;“乃”→竟然;“无论”→“无”与“论”是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连词“无论”不同,可理解为“更不用说”的意思。翻译(2)句时,要注意句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指驴;“以为神”是“以(之)为神”的省略,“之”指代“驴”,可翻译为:把(驴子)当做神奇的东西。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4】试题分析:桃源人皆叹惋,反衬了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点评:这道题要联系东晋末年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桃源人进入桃花源后不复外出的原因来分析。【小题5】试题分析:“不足为外人道”暗示了桃花源中的人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句中“足”是值得的意思,“不足”就是不值得的意思,这就说明桃花源中的人不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这一点,所以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点评:这类题目可以抓住句中关键字词和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即可。【小题6】试题分析: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赋税徭役繁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安居乐业 和睦相处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文章的主旨,在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的基础之上,还要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对写着写作本文的主旨才能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比如本文,作者的目的并不是

向我们读者描绘一个理想境界,联系背景,才明白作者是在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的。 【小题7】试题分析: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处处志之”,已伏重来之意,所以回到郡城,立即禀告太守,但重来的结果却是“不复得路”,这一结局给桃花源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A、B、C三项说法都不对,只能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文章的情节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去分析、理解。

【小题8】试题分析: 从“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概括出成语“庞然大物”;“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概括出成语“黔驴技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的成语的能力。点评:概括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主要是平时对成语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文中的成语。 【小题9】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如: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内容谈寓意即可。(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三:《[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阅读附答案》600字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五柳先生传》第一段。

[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丙文中加粗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以为号焉/自号日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3.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脱颖不羁的性格。

参考答案:

1.C

2.A

3.B

作文四:《【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阅读附答案》1200字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复行数十步/甫行数里 B.屋舍俨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C.余顾而慕之/其余,则熙熙而乐。 D.仿佛若有光/言之,貌若甚戚者【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限两处)(2分)而妇人汲井且浣衣【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答案【小题1】C【小题2】答案:而/妇人/汲井且浣衣【小题3】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小题4】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数”皆为“几”,B项中“然”皆为“样子”,D项中“若”皆为“好像”,C项中“余”一为“我”一为“剩下”。考点:古文一字多义点评:本题不难,几组句子意义明确,易于判断。古文字词一词多义是很多的,变化比较复杂,要掌握一词多义,必须在学习里仔细了解字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法,归纳特点,加强记忆。【小题2】试题分析:将此句先翻译出来,看有几层意思,在几层意思之间划分,在句首起句子关联作用的词也要查分。考点:文言句子节奏划分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善于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且此句出于课外古文,学生不熟悉。文言文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划分节奏对于读顺文句很重要。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来判断,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要划开,修饰语比较长的,可根据朗读的需要划分。【小题3】试题分析:第一句中“黄发垂髫”是借代用法,指老人和孩子,“并”意为“都”,“怡然”意为“高兴的样子”,“自乐”意为“自有其乐”。第二句中“俱”为“都”,“耘”意为“耕作”,“于”意为“在”。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短小,意思比较容易理解。翻译古文句子,尽量直译,个别直译影响句子通顺的,可作增删字词,可以不译的直接引用。【小题4】试题分析:从两文中作者描写的生活景象来分析。两文都描写所见的乡村生活富足,百姓安乐的景象。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不难,两文所描写的景象很容易看出来。比较阅读,要抓住不同材料中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更多的写作手法。

作文五:《[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阅读答案》1100字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初极/狭,才/通人

C.临/溪而渔

D.往/来而不绝者

2.在括号里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悉如外人悉: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_______

(3)行者休于树 于:________

(4)杂然而前陈者陈: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一词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一词,它们的古义完全相同。

B.豁然开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思想突然得到启迪,苍颜白发则暗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

C.甲、乙两段语句错落有致,甲段重在写景,乙段重在写人;甲段实写,乙段虚写。

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

6.甲段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成语来概括;乙段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趣,可用选段所在原文的一个广为流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7.同是仕途失意,陶渊明将政治理想寄托于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欧阳修则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你更赞同哪个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如果你都不赞成,也请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渔人 口

3.(1)全,都(2)类(3)在(4)摆放,陈设

4.(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意对即可)

5.D

6.世外桃源(或安居乐业) 醉翁之意不在酒

7.略。

作文六:《[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阅读附答案》1000字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②屡空,晏如③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性不解音,而畜④素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②箪瓢:盛饭的容器。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④畜:同“蓄”。⑤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划线词意思。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则抚而和之

B.其亲朋好事   其船背稍夷

C.或载酒肴而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少 怀 高 尚 博 学 善 属 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展示的陶渊明的理想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与乙文所写的他的现实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乙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透出的陶渊明的生活情趣与甲文的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感受“_____________”(一个词)却是惊人的一致。

参考答案:

1.(1)整齐的样子

(2)田间小路

2.D

3.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4. (1)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看见)一座山。

(2)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怡然自乐”或“并怡然自乐”

作文七:《[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阅读附答案》800字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1、①交错相通

②“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

4、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意思对即可)

作文八:《林尽水源,便得一》800字

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小题4】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译出大意)  【小题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小题4】(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作文九:《林尽水源豁然开朗》400字

林尽水源   豁然开朗

-----记教研员指导有感

2013年11月22日有幸迎来了教研员的到来。在紧张的情绪下完成了《做时间的主人》这一课。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和教研员的指导,使我认识到了很多,品社教学也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利于学生全员参与,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相启发,分享经验;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教师始终扮演了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可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解答问题。本课教学围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烦恼来展开,我以动画片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应怎么去克服,体会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才能真正感受到学生获取知识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

对于这节课,存在着很多问题。上完课,第一感觉是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不够精炼。遗憾的是没有使用小黑板来辅助教学,使一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很抽象,创设情境的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

作文十:《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阅读答案》400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________,才通人。复行________,豁然开朗。土地________,屋舍俨然,有_______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__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并怡然自乐。

1.默写课文,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给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仿佛

A.好像

B.模糊

答[  ]

(2)俨然

A.整齐的样子

B.好像真的

答[  ]

3.根据这段文字,可概括出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在原文上标出具体表达作者理想的句子。

5.本段的中心意思是

[  ]

A.写渔人意外地来到桃花源。

B.写桃花源中人与外人并无差异。

C.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D.写桃花源中的景物之美。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略

2.(1)A(2)A

3.世外桃源

4.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