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形制_《汉服的形制》1100字

作文一:《汉服的形制》1100字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 、“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 、“襦裙”制 (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 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形制 长短 无袖衣/短袖 衣 短衣 上着 领形 直领 交领、圆 领 服名 半臂、裲裆、比甲襦、短袄、衫子、裋褐交领右衽 袿衣、襜褕、曲裾袍、绛纱袍、深衣、朱子深衣、道袍、直裰、大袄 长衣 直领对襟 褙子、披风、鹤氅 圆领/盘领 圆领袍、帽衫、凉衫、皂衫、襕衫、蜀衫 下着 袴、袴褶、帷裳、裙、马面裙、襕裙、裈、犊鼻裈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 大种类。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 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 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 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也 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 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 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 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 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 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头,两截 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服饰特点的描述。 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兼有圆领、直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 动。而交领有衽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所在。汉服的裁剪方法一直采用平面裁剪。没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 般都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所以无论是秦汉的大袖衣还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袖肥 甚至在穿着后宽到及地。不同时期,也有袖肥窄小的,便于劳动。写意阁

作文二:《汉服的资料》3700字

冕服 衣大裘而冠冕。古代天子祭祀所定的六种冕服之一。大裘,黑羔裘。《周礼·夏官·节服氏》:“郊祀裘冕,二人执戈。” 郑玄注:“裘,大裘也。”《文选·谢朓》:“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李善注:“《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唐贺知章《太和乐章》:“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宋史·舆服志三》:“夫大裘而冕,谓之裘冕,非大裘而冕,谓之衮冕。

纹章

冕服亦是汉服的一大种类。而汉服的纹章及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千古的

服饰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黄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带有纹章的上衣,黻即指两色相背的纹章。《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韍象背拂於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其次,《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历史沿革

冕服之制,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饰政策变更冕服制度在中国亦随之终结,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纹”清代仍饰于帝后礼服、吉服等服饰上,民国三年定制的“祭祀冠服”亦将“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在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亦曾做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

鷩冕 周制,周王及诸侯之命服有鷩衣

,其冕七旒,称“鷩冕”。北周宗周礼,复行鷩衣鷩冕。

鷩冕是周代祭祀先公、乡射时穿的礼服。冕上九旒,前后共有十八旒。每旒用玉十二颗,共计二百一十六颗。鷩是一种雉的名字,即华虫。衣上画有华虫、火、宗彝三种图案。裳上刺绣有藻、粉米、黻、黼四种图案。

唐代为二品之服。宋代诸臣祭服有鷩冕。宋以后废。参阅《隋书·礼仪志》、《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

毳冕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按宋朝聂崇义《三礼图》中的考证。毳冕五章,祭祀四望山川时穿的服饰。 毳冕分两部分,分别是头上戴的冕和身上穿的衣裳。

冕七旒,用五彩丝绳穿五彩玉。每条绳上穿12个玉。前后共14条五彩绳,用168颗五彩玉(12*14=168)。

身上穿的衣和裳:其中,衣和裳上面要画有五章(即5中图画)。在衣上面要画有宗彝、藻、粉米。在裳上面绣有黼和黻。

其中,宗彝是古代宗庙祭祀时彝尊名,上面画有老虎和蜼(一种孝顺的猴子)两种图案,所以,宗彝也称为虎蜼,取义老虎的严猛,蜼的才智(蜼遇到下雨,会用尾巴塞住鼻孔,以防止鼻孔进水。)藻就是水草,取义文如华虫之义。粉米,因为不能画,只能刺绣,取义洁净,又取义养人。黼,其他文献中作斧,据色彩来说,指白色和黑色,如果按照刺绣来说,指斧子的形状,斧子接近刃的部分白,接近手柄的部分黑,取义金斧断隔之义。黻就是青色

和黑色,形状像两个己相背,取义臣民背恶向善,也取义君臣离合之义。

揄翟

揄翟,也有作“揄狄”。华夏衣冠中后妃礼服的一种,三翟之一。

周礼中载“揄翟,画摇者”,摇,是鹞的意思,也是长尾雉的一种。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时服揄翟”(王着七章纹的薜冕)。揄翟是王后/皇后仅次于袆衣的礼服,以及诸侯夫人、皇太子妃最高级别的礼服(祭服)。《诗经

·鄘风·君子偕老》中有“玼兮玼兮,其之翟也。”描述的是卫君夫人卫宣姜华美的揄翟礼服。

揄翟青色,刻缯并彩画摇文,唐宋以后明确为翟文九等(9行)。

由于清代对华夏衣冠的彻底置换,传统翟衣实物又鲜见于世,所以当今很多古装剧中后妃的服装设计还是任剧组设计师天马行空。实际上,正规的后妃礼服是有明确的定制,而这些定制如今只好在中国曾经的附属国韩国可见翔实的比拟。因为古时朝鲜对中国称王,朝鲜王妃的最高级别礼服为揄翟。

如图1:李氏朝鲜末期的翟衣,世子嫔用织金凤纹,特髻冠受册的时候用七翚二凤冠——除了领缘处自己的特色,几乎完全照搬明朝中国的翟衣样式,不信可对比《明史·舆服制》。

皮弁服

凡朔朢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服。嘉靖間令祭太歲山川等神皆服。

皮弁:用黑紗冒之,前後各十二縫。其中各綴五采玉十二。縫及冠武並貫簪系纓處皆飾以金。玉簪,朱紘纓,玉以赤、白、青、黃、黑、相次。

玉圭:長如冕服之圭,有脊並雙植文,剡其上,黃綺約其下,及有

韜,金龍文。

绛纱袍:本色領、褾(袖口)、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   紅裳:如冕服內裳制,但不織章數。

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隨裳色,本色緣,有玉鉤二玉佩。

大帶、大綬、襪、舄、俱如冕服內制

武弁服

國初行親征遣將禮則服武弁,乘革輅,其制未詳。詳定自嘉靖八年。

弁:上銳,色用赤,上十二縫,中綴五采玉,落落如星狀。   韎衣、韎裳、韎韐,俱赤色,如常制。

佩、綬、革帶、如常制。佩、綬、及韎韐、俱上繫於革帶。   舄:如其裳之色。

玉圭:視鎮圭差小,剡上方下,有篆文曰討罪安民。

燕弁冠服

嘉靖七年定:

冠:匡如皮弁之制,以烏紗冒之,分十有二瓣,各以金線壓之,前飾五采玉雲各一,後列四山。朱絛為組纓。雙玉簪。

服:如古玄端之制身用玄,邊緣以青,兩肩繡日月。前蟠圓龍一,後蟠方龍二。邊加龍文八十一:領與兩袪,共龍文五九(45条)。衽同前後齊,共龍文四九(36条)。

襯用深衣之制,黃色,袂圓袪方下,齊负繩及踝十二幅。

素帶:朱里,青表,綠緣邊,腰圍飾以玉龍九片。

履:玄為之,朱緣、紅纓、黃結。襪用白。

常服

洪武三年定:

常服:乌纱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

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

永樂三年定:

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即翼善冠。

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

帶:用玉。

靴:以皮為之。

从明代皇帝御真、行乐图以及一些宦迹图等绘画并定陵出土服饰中能发现皇帝所穿常服形制非常丰富。

过肩通袖龙襕袍

冠:乌纱翼善冠。

袍:交领大袖,纹样分布同曳撒,一般为过肩柿蒂云龙纹,有膝襕和通袖襕。

初期式样:

后期式样:

冠:仍用翼善冠。

袍:用色不拘,盤領宽袖,前後及兩肩各盤龍补子一。

曳撒

自元代辫线袄发展而来,明朝上下皆通用之,清朝以此制为吉服袍。

冠:奓檐帽(笠帽),有金玉宝石帽顶,亦承自元代。

袍:右衽交领,窄袖,腰身收敛,腰间束敛作襞积(向下打竖细裥),下身作散褶,若裙状。两肩及胸背为柿蒂或如意云形纹样区,多为行龙、云纹等,有膝襕和通袖襕。

带:实束,多为金玉宝石带钩。

靴:多用白色。

罩甲  明代皇帝狩猎骑射时所着。

冠:鞑帽,应为继承元代蒙古特色,以皮缝制,帽沿缘毛皮出锋。  衣:外穿方领对襟无袖罩甲,织金,龙纹,用纽子。内穿曳撒。  靴:皮质,白色。

皇后冠服

翟衣

鳳冠:会典载以九龍四鳳冠,按明皇后翟衣画像及定陵所出土实物,龙凤数量及组合各所不同,今按实物画九龙九凤冠。凤冠以漆竹絲為圓匡,冒以翡翠。上飾金龍、点翠鳳、珠花、翠云、珍珠等。冠用三博鬢。

翟衣:深青,織翟文十有二等(凡一百四十八對),間以小輪花。紅領、褾(袖口)、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織金雲龍文。

中單:玉色紗為之,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隨衣色,織翟為章三等,間以小輪花四。以緅為領緣,織金雲龍文。   玉穀圭:長七寸。剡其上。瑑穀文。黃綺約其下。別以黃袋韜之。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龍文。玉饰件十,金饰件四。

大帶:表裏俱青紅相半,其末純紅,而下垂織金雲龍文。上以朱緣。下以綠緣。並青綺副帶一。

綬:五采--黃、赤、白、縹、綠、纁質。間施二玉環,皆織成。小綬三色同大綬。

玉佩二,有小綬五采以副之。

青襪舄。

大衫霞帔

凤冠:雙鳳翊龍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上飾金龍一、翊以二珠翠鳳,皆口銜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頭、翠葉、珠翠穰花鬢、珠翠雲等。三博鬢(左右共六扇)。有金龙二各衔珠结挑排。

大衫霞帔:衫--黃色,兩領直下一尺,間綴紐子三。後身長于前身,行則摺起,末綴紐子二,紐在掩紐之下,拜則放之。

霞帔--并列两条,尖端缝合,垂在身前,挂坠子,平端收纳于大衫身后三角形兜子内。深青為質,織金雲霞龍文,飾以珠。用玉墜子,瑑龍文。   鞠衣:紅色,胸背雲龍文,飾以珠。

四襈襖子(即褙子): 深青為質,金繡團龍文。

大帶:紅線羅為之,有緣。餘或青或綠。

緣襈襖子:黃色。紅領褾襈裾,皆織金采色雲龍文。

緣襈裙:紅色。綠緣襈,織金采色雲龍文。

玉革帶:青綺鞓,描金雲龍文。玉饰件十,金饰件四。

玉花采結綬、紅線羅繫帶一、白玉雲樣玎璫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鉤一)。   青襪舄,與翟衣內制同

比甲

定陵孝靖皇后棺内出土,形制与罩甲相近。清代以此制为皇后朝褂子。

衣:外用无袖方领对襟比甲,胸、背及各边饰升龙纹,如意纹串边,祥云填空,下幅加海水江涯、子孙龙纹。内为宝相花对襟立领夹衣。俱用金纽子。   裙:马面襕裙

冠:棕帽。

作文三:《汉服的来历》1400字

汉服的来历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在这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满族为核心建立了半殖民,半奴隶制国家。为打击、奴化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士人)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在满清统治者进行的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下,汉服逐渐消亡。

汉服介绍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装的简称,是我国各名民族服装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影响范围极为广大的一种民族服装。据现代人体研究学家研究论证传统的汉民服装最为符合人体健康要求,其舒适程度远远大于大于现代服装。汉服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衣扣,对人体的束缚极小。汉服礼服高雅华贵,气势雍容,汉服常服潇洒飘逸,如仙如云。汉服在千百来曾经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组合,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汉服可以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和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

汉服特征:汉服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 。汉服的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    “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    “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    “襦裙”制(襦,即短衣)    “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

汉服的种类:常见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曲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直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襦裙(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1、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宽为一尺二寸;

4、衫无袖;                         5、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6、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

7、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作文四:《汉服的流变》2300字

穿着别人的衣裳生,换上自家的衣裳死,说起来是件尴尬之极的事。      汉族,人口排名世界第一,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服饰。每逢大典,我国56个民族中的55个皆盛装出场,惟独汉族不伦不类。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的票面上,汉族人穿了套中山装;第四套人民币的10元券和1角券上面,汉族人和满族人穿了同样的服装;而2004年的56个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55个少数民族都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而汉族金花却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时至今日, 许多汉族人,   也许毕生都不知道自己也有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      汉人衣冠三千年      这个被称为华夏民族的古老民族,名字中的“华”字便是来自于它的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而“汉服”一词则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曹植就在诗中写道:“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可见,汉族不仅有自己的服饰,而且还很华美。中国的衣冠服饰历史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所以我国例来就有“衣冠上国”之称。可见,“衣冠”早已成了文明的代名词。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就称作“衣冠南渡”。而如今,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民族服饰亦是经汉服流变而成。      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1644年甲申之难间,三千年的时间,始终长裙摇曳、宽袖纷飞,“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即便是男子,写字前也一定先轻挽罗袖,款款题之,伴之佳人,红袖添香。   那么,汉族那华美的服饰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汉服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而大多数的汉族人,也是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走的。只不过,它换了个名字,叫做“殓衣”。也就是说,汉服,在长达近四百年的时间里,是在棺材里辗转流变的。直至今日也还是能看到那些零星散落在小胡同里的订做“殓衣”的小铺子。   穿着别人的衣裳生,换上自家的衣裳死。为什么?      血泊之中衣冠改      满清入关后,于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历1645年7月8日,颁布剃发令。   将延续了三千年的华美汉服送进了坟墓。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满洲统治者所要求的剃发标准,并非现在人们常常看到的剃半个头,而是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后来又迫于汉族的极力抵制,清政府又提出了所谓的“十从十不从”。汉人从这“十不从”中的“生从死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中保留了一点自己的根脉,即“殓衣”和“戏装”。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满服的长袍、马褂、瓜皮帽就这么在血泊中套在了汉族人身上。   37年间全国因服饰和发式而被杀的汉人无数。据张善余主编的《中国人口地理》记载:37年的野蛮屠杀,使全国总人口估计减少了近一半。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像汉族这样因服饰和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衣冠成了汉人心头的一点痛,不能不想,因为每天都要穿,又避免提及,尴尬两难。当他们看到昔日的东邻,旧日的东夷,竟然还可以穿着旧时衣冠堂皇过市的时候,常常就有一些自我悲怜,来中国出使的朝鲜人常常记载说,“华人见(我)东方衣冠,无不含泪,其情甚戚,相对惨怜”。   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有一个姓李的朝鲜使者还说,“每与渠辈(指清国人)语,问其衣服之制,则汉人辄赧然有惭色”。因为朝鲜衣服倒真的是“中华之制”,而中华穿的倒已经是“蛮夷”服饰了。所以,汉人只好勉为其难地自圆其说,满清衣冠也有很多好处嘛,“头发尽剃,无梳栉之劳,上下均服,无名分之别,制度简易,执事服役无所相碍”,更有人拿了历史来说事儿,冠冕堂皇地解释,“一代有一代之衣冠”。      万国衣冠身上穿      时间总是会冲淡很多东西,汉人的汉服情结亦是如此。到雍正、乾隆年间,已经没有几个人提穿衣服的事儿了。毕竟这世间大多是普通人,吃得饱穿得暖还革什么命,有什么故国黍离之思。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一个叫姜铣的朝鲜使者写了两首诗,先是说“使者遥寻秦地界,夷人惊怪汉衣冠”,接着说“楚士几轻秦吏卒,蛮儿浑怪汉衣冠”。这很有趣,在汉人眼中本是东夷的朝鲜人到了中国,却奇怪这里找不到真正的中华,本来是中华的汉人,却在朝鲜人的眼中成了“夷人”、“蛮儿”,他们对原本祖先穿过的大明衣冠感到陌生和诧异。难怪乾隆年间的洪大荣要嘲笑说:“中国衣冠之变,已百余年矣。今天下唯吾东方略存旧制,而其入中国也,无识之辈莫不笑之。呜呼,其忘本也。见帽带则谓之类场戏,见头发则谓之类妇人,见大袖衣则谓之类和尚。”         即使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人恢复了留发穿衣的自由,恢复汉服这一念想也还是被高高搁置。所以,头发虽然留起来了,衣服的样式也换来换去,这“大明衣冠”却始终都是那很远很远时候的故事。不但不恢复,一任它做了裹尸布到今天。若是那些为争穿衣留发之权利而死的同志们听了,不知道会做什么感想。   所有的枷锁都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

作文五:《汉服的分类》800字

汉服的分类

汉服的样式从形制上看,主要分为“衣裳”、“深衣”、“袍服”和“襦裙”四大类。

1.衣裳制

上衣下裳是汉服的起源,即上衣和下裳分开穿。上衣指上面的衣服,下裳指下裙,因为是围合式,也叫围裳。後世称服装为“衣裳”,就是从这儿而来。平民百姓也穿上衣下裳,但为劳做方便,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着长裤。

上衣下裳

黄帝的冕服就是这种形制,後世男子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上衣下裳制。这个形制一直延续到明朝。

2.深衣制

深衣制,即上衣下裳相连。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深衣是将後片的衣襟加长形成三角,加长後的衣襟穿时绕至背後,再用腰带系紧。而曲裾和直裾的区别就在於裾上,曲裾深衣是把裾绕在身上,称为“曲”;直裾深衣是把裾垂直於地面的,称为“直”。深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样式,是高官贵族的常服,平民百姓的礼服。

深衣

3.袍服制

即上下通裁,就是中间没有缝合线,一体裁剪而成。分为长衣(直裰、直身)以及长衣(袍、衫)、阑衫、褙子(由袄子、大袖衣、旋袄演变而来)。袍服通常衬有白色内衣,一般作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

袍服

4.襦裙制

即短衣长裙,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这个形制包括短襦、半臂、大袖衫。是历代女子最喜爱的穿着形式。

襦裙-半臂

四、汉服的基本样式

1.上衣下裳﹕交领,衣可内穿或外穿。

2.上襦下裙﹕交领或直领,上穿襦(短上衣),下穿裙。襦在内,裙在外。还配有腰带、披帛、配饰等。

3.上衣下裤﹕交领,上短衣下配裤子,包含缚裤。

4.衣裳连属﹕即深衣,交领接衽,包括直裾和曲裾,直裾中又包含很多定制模式。

深衣

5.直裰﹕长衣的一种,也叫直身。交领,有衣缘,两侧不开衩,衣长至脚踝。

直裰

6.袍衫﹕长衣的一种。交领或圆领,双层为袍,单层为衫。两侧开衩,衣长至脚踝。

袍衫

7.阑衫﹕圆领袍衫的一种,接衽,衣长至脚踝,为了尊重传统衣裳制,在膝下拼接横阑。

阑衫

8.褙子﹕由袄子、大袖衣、旋袄演变而来。直领相系垂带,两侧开衩到腋下,半披半穿。有袖称褙子,无袖为比甲。

褙子

9.半臂﹕也称半袖。直领相系垂带,衣长至腰胯部,可放裙内或裙外,有无袖和半袖。

半臂

作文六:《失落的汉服》1200字

盛世的宫廷烛火跳跃,乐声相映,这里有你的华丽妩媚;深山的小径,翠竹环绕,风声四起,这里有你的清幽飘逸;烈日灼烧下的农田,农民劳作的身影依稀可见,这里有你的朴实简单。   从夏商周到唐宋明。千百年的岁月里,你有了一些变化。汉代你以黑色最为尊贵;唐代的开放让你融合了中西方的多种元素;明代的皇室则偏爱金黄或赤红。你也有了礼服、常服或是深衣、上衣下裳、襦裙等分类。但不变的是你的交领,右衽,仍然无扣,而这些与汉文化的传统思想密不可分,正如交领与圆袂代表着天圆地方,虽然错误却很能体现汉文化的观点。   当屈原身迎着江风吟唱出《离骚》,你随风飘扬,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这是怎样的凄美壮丽。当李白在梦中神游天姥山,你的宽大飘逸又平添了几分灵气与神秘。   你就这样辉煌了几十个世纪,直到清王朝的出现。虽然清朝取代已腐朽不堪的明朝是历史进程所向,虽然它的确创造了一些成就,但清朝对你的打击却是不可估量的。清八关后颁布了一系列汉人旗化的法令,其中男子“留发不留头”,从此马褂、长袍取代了你的位置,流传了数百年,你也在此之间渐渐没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你的复兴总该到了吧,可是,没有。民国穿的是日式学生装及军装,或许是你的款式的确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生活及日常生活。可随后的几年、十几年就出现了风靡一时,并且到现在仍被视为最能代表中国服装的改良服装――旗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街头到处是身着旗袍的靓丽女性,就连月历牌、火柴盒上也都有旗袍的身影,但我却找不到你。你躲在哪里去了’你是否在某个街角黯然神伤,或是愤愤不平,抑或是你已经麻木了、绝望了,坐等末日的到来?   又过了多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那是在一次国庆活动上,56个民族欢聚一堂,55个少数民族代表都穿上了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只以一身中山装代替,难道汉族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不,只是他们忘了你,忘了有着千年历史的你。在当代中国,有几个城市还存在制作你的店铺?有几个汉族人敢说拥有你?当有先驱敢于穿着你复兴传统文化时,又有多少人会将你视为日本和服的模仿者?怕是今日,我们只能在古装戏中见到阻制滥造或是不合史实的你。这是怎样的悲哀与讽刺!   但我仍不放弃对你的找寻。我在熙攘的街头找你,我到幽静的阡陌找你,我又前往节日仪式现场,希望能像在朝韩或日本那样找到你……终于我在茫茫的网络中找到了关于你的论坛,那里已有爱好春致力于你的复兴。我也欣喜地发现电视里有了对你的报道,杂志里有了关于你的文章,它们称你的复兴为钢筋丛林中柔韧的梦想。   “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汉服,你也不该做那只睡狮,醒来吧!   评点 纪勇   全文一气贯穿的流畅,观点鲜明而又温文尔雅的表述,对历史的熟稔而精当的评述,都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实的语文素养。开头的排比句,显得思路开阔而又丝毫没有流入俗套的繁琐,与下文配合的十分巧妙;屈原、李白的例子选用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传达着对汉服的欣赏、向往之情,其更深层的情愫则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作文七:《汉服的瞎想》600字

三月份的时候,北京顺义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可算是红火了几天,本人是不辞辛苦坐了足足三小时的车呀,为的就是一睹如今的流行趋势。我就纳闷呀,为啥新展馆要建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单让我在地下换乘地铁就搞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赶到那里却发现展馆里的内容真是换汤不换药,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商家的展位没有吸引我,但有一个人却极大了吸引了我以及很多人的眼球,一个年轻女子穿了身上蓝下黑的汉服正在展馆里倘佯。

关于汉服的事情老早以前就在各界争论不休,有人说人家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中国有啥呀,还有人说,中国56个少数民族,除了汉族外各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于是有人提出中国人应该穿汉服,汉族人更应该穿汉服。说白了,汉服就是汉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我对汉服没啥感觉,但如果让我去穿的话我是万万不想穿的,尤其是在展馆里看到这女子一穿之后更加不敢尝试,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标新立异,并无半点美感,女人本身的优美线条全给遮了起来,估计如果现在的女人都穿上这样的汉服,远处一看,个个都是水桶腰,走起来估计个个都像悍妇了。不过不知道这女子的汉服是不是经过改良的,在我印象中,汉服还不至于这样毫无美感。我虽然比较排斥汉服,但并不代表我不爱国,爱国也并非一定要体现在穿什么衣服上。但如果让我选能代表中国的服装,我宁愿选择旗袍,虽然我算不上是窈窕淑女。

其实纵观一下世界风,不管是中国的领导人出访,还是明星模特出场,哪里有人穿过汉服,基本都是唐装或者是改良的旗袍,在国际视角来看,这就是中国独有的。

这女子着汉服出现,估计是为了引起商家的注意――在设计服装时,给汉服预留出一定位置吧。

作文八:《汉服的发展史》3100字

汉服的发展史

一、什么是汉服

二、汉服的样式特征

三、汉服的消亡

四、汉服礼服的内涵

五、历代汉服展示

一、什么是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主要是指约西元前二十一世纪至西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

人们称这

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易经·系辞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诗经·曹风·蜉蝣》] 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宋书》卷九五列 ]、“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传》 ]。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 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又叫霓裳。《旧唐书》 ],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新唐书》 ]、 “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

[《旧唐书》 ] 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元稹也有《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统治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辽史》卷五五志 ] 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辽史》卷五六志第二五仪卫志二汉服条)。

近古以来,汉服已经不是单纯的辨别尊卑等级的工具了,还具备了标志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会间下令“薙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坚决不从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明史》卷二本纪太祖二 ],也是这个道理。

二、汉服的样式特征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主要标志,它的主要特征为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对襟)等特征为非主流的补充形式。

所谓交领,是指汉服的左右两边衣襟垂直相交,在领口处形成一个英文字母“Y

的形状;右衽呢,是指左右衣襟相交的时候,是左边的衣片压在右边的衣片上,是衣衽的出口位于右侧;通过身体左右两边衣襟上的带子相系;

宽袖,顾名思义,是指汉服的袖子一般比较宽大。当然了,这里的宽袖,主要说的是礼服系列,为了便于生产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种穿的的常服,袖子是不会很宽大的。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

体衣

体衣大致可分为3类:

1. 上衣下裳制 (衣裳类)

2. 上下连裳制 (深衣类)

3. 上下通裁制 (通裁类)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衣裳制 。

上衣

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礼服上衣一般是交领大袖,女子服装的上衣多为襦、衫、袄、半臂,袿衣等。

下衣

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胫衣两类,也包括襜(裳)、蔽膝等附属

(二)上下连裳制:

上下连裳的服制也称为“深衣制”。深衣起源于先秦,虽然是一件长衣,但华夏先民在裁剪时是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成一体,以表示对传统法度观念的尊承。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样式分为直裾、曲裾,有随着时节的冷暖变更有单复、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复袍

(三)上下通裁制:

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汉服男子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长衫。

大胆开放的隋唐新风开始了汉服第三种制式的风尚。至宋明,上下通裁的袍衫、褙子等风行一度。

三、汉服的消亡

顺治二年清政府颁布剃发易服令,“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剃发易服”制度,强迫汉人穿着满人服饰,留满人发型 。汉人反抗这种血腥民族压迫政策,结果更酿成“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惨剧,为了维护衣冠,死亡的汉人无法计算。

虽然在汉人的反抗下,清政府颁布“十从十不从”,但汉服的消亡已不可逆转,就这样,在统治者的淫威和屠刀下,美丽的汉服消亡了

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四、汉服礼服的内涵

汉服有常服和礼服之分,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冕服是中国历代帝王最隆重的服装,用于祭典

冕冠分解介绍

延 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面比前面应

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旒  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帽卷 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  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 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 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充耳 缨上左右各一块的黄玉,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天河带 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

冕服分解解说

交领右衽 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y。右衽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

袂 袖子

大带 由丝织物制成的腰带

革带 由皮革制成的腰带

蔽膝 如图从腰带垂下的衣物,因为用于遮蔽膝盖而得名。

赤舄 如图,与冕服配套的鞋子。

十二纹章介绍

“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五、历代汉服展示

商朝

西周

汉朝

三国

隋唐

宋朝

明朝

张晓燕

2014年3月22日

作文九:《汉服的折叠方法》300字

汉服的保养

[汉服的折叠方法]:

正确的折叠方法不仅节省空间,还能保证汉服的平整不起皱。

转载自:忆江南文化论坛,宝马儿

一、直裾深衣的折叠

二、曲裾深衣的折叠

曲裾和直裾的折叠方法类似,就是多了个绕襟

三、中衣上衣的折叠方法(上襦可对照)

一手持住两腋接缝底端,另一手持住两只袖口接缝处,齐整之后放平

不要以为只有一只袖子,看上图,对折后的效果

四、直身类的折叠

一手收住下摆开衩处四只角,另一手收住两只袖口接缝处,提起衣服放平

对折后

[汉服的洗涤]:

依面料和款式而定,棉麻的单衣可以用洗衣机洗涤,加裏的衣服和礼服宜用手洗或者乾洗店乾洗。

[汉服的晾晒]:

短衣、裤可用衣架晾晒;大的衣服可用长竿子穿袖晾晒,或用晾晒网晾晒。晾乾后宜熨平存放或穿著。

[汉服的存放]:

短衣裤可折叠存放;大的衣服亦可折叠存放,不宜压多,或用挂衣竿存放。注意防蛀。

作文十:《关于汉服的种种》600字

民 族 的 才 是 世 界 的

很多女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应该都有这样的梦想吧,像电视剧中那样穿着曳地的轻纱或是三绕曲裾,一头乌黑长发留恋在桥头或是花丛中吧。小时候并不知道那美丽的衣服叫做汉服,只是觉得很美丽。长大后变成了“伪文学青年”,开始慢慢地了解、渐渐的喜欢,喜欢汉服的华美以及它所蕴含的浓浓的民族气息。自从变成“伪文学青年”开始,最最喜欢的李清照的词,在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的词慢慢读来总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无数次幻想自己成为她,深夜窗前看暗夜凄凉、细读自己内心对夫君的深深思念,体会“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 ··  · ·一直自诩幽怨、矫情的姑凉一枚,对汉服的喜欢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汉服,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词语才能形容他的美好。曾有人这样说过:“汉服犹如凤凰,光耀绝伦数千年。礼仪之邦的教化是他深邃;文明古国的工艺使她华美;天汉的雄威使她庄严;盛唐的光环使她绚丽。她丰富、悠远、高洁 ··············”· · · ·

朝鲜、日本的民族服装都来自对汉服改良从而形成自己民族的服装,可是泱泱华夏走到今天我们的民族服装何在???汉服,作为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之一,如今汉服回复为何举步维艰。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都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最起码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尽管汉服文化回归是一种必然,但是发展传承还是很难的。虽然艰难,但是总有这样一些人在努力着,争取着。在我们古都西安、古老城墙下就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