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文化值有什么用 [《文明与文化》1100字]

作文一:《文明与文化》1100字

文化与文明

文明求同,文化存异。文化与文明,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体现着价值。任何文明的背后,都有价值观来支撑。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旦违背这种价值观,就会被视为“不文明”。比方说,以平等为价值观,则一切歧视(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就不文明。由平等的价值观,又可以推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也不文明。至于如何实现这些价值,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同为尊重,举案齐眉是一种方式,女士优先也是一种。这就是文化。所以,文化可以存异,文明必须求同。文明求同,是因为人心相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明,讲的就是那个“共同之理”,即“核心价值”。中华文明,体现的是华人的共同之理;西方文明,体现的是西人的共同之理;世界文明,则应该体现人类的共同之理。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找到这个“共同之理”。 没有价值观支撑的文明,不是文明。这种价值观,如果既不能是西方的(或西方说了算),也不能是中国的(或中国说了算),那就只能是人类的,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世界上,有全人类都认同的价值和核心价值吗?有。比方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监狱。这是世界各民族在进入国家阶段时,不约而同发明的。这就说明,所有的民族不用沟通就都知道,剥夺自由是一种惩罚。由此可见,自由是核心价值之一,而且是全人类的。除了共同价值,还有普遍情感,比如爱。这是无论中国人、西方人、非洲人、亚洲人、印第安人,都要有,也都可以有的。贾府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不等于他不爱别的妹妹。何况他还可以爱父母、爱子女、爱兄弟。事实上,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有爱的需求和被爱的需求。一个人,如果从来不会爱别人,也不能体会到别人的爱;从来就无人可爱,也无人爱他;那么,这个人的人生,是很不幸的。所以,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爱”,基督教讲“博爱”,伊斯兰教讲“拉赫曼”(至仁)和“拉希姆”(至慈)。大家都讲爱,就因为爱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也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共同价值和普遍情感体现于不同时代和民族,就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比如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这是因为,不同时代和民族,对如何实现共同价值和普遍情感,有不同理解,也有不同探索。甚至,对于何为核心价值,也有不同看法。因此,文化必定“有异”,也必须“存异”。因为谁都不能肯定,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更不用说是唯一的。就连文明,也难免“有异”,并可以“存异”。因为谁都不能肯定,自己主张的核心价值,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自己体验的情感,就是全人类的普遍情感。文化“必定有异”,文明“难免有异”;文化“必须存异”,文明“可以存异”。这就是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所以,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终“存异”。文明的趋向,却是“求同”。因为文明的背后,是核心价值;而只有人类的共同价值,才最有价值。

作文二:《文化与文明》3600字

2.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的概念

《迈尔百科辞典》: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裁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

物质文化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工具和机器。通过人的劳动而生产出来的食物、衣服和房屋等精神文化的基础。

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哲学思想、科学、艺术、道德、教育、社会的风俗习惯、民族和阶级。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文化有一个起源、发展和传播的过程。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文化的内涵比文明要丰富的多,可见文化的概念要涵盖文明。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某些因素形成了文明,可能激励文明,也可能阻碍它的发展。

文明的条件

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伦理条件。心理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种族条件

文明的内涵

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属性

政治文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

精神文明:人与自身的关系;思维属性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上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的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

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

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其中,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属性

政治文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

精神文明:人与自身的关系;思维属性

法律文明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区别:文化多指群体意识,即人群中每一个体都具有的是非标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办事方法的主流部分;文明则多指人类的某一可以用文化、血源或地域来界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如典章制度、经济政治措施与成果、学术思想、军事胜利等。简单地说,文化常指观念,文明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产生的实践成果。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表现,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改变。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2一、什么是文化?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

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

二、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

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其中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

作文三:《文化与文明》2800字

文化与文明

江宜清

2008-9-8

从广义上说,人类的文化是指人类总的生存方式(或模式),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一切表现,也包括了其中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而人类的文明则只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好的一面,即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任何人类的文化,都存在文明和不文明两个方面,也就是好的和不好的两个方面。而且,由于人类的文化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所以人类的文化也是一个从不文明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将不文明的化为文明的过程。

当说到中华民族,我们总是说我们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等等,这其实就是在说中华文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总有其优秀的一面,因为正是这一部分构成了他们民族的文明。

但是,对于如何评判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人们却常常各执己见,常有把文化的糟粕当成文明成果来继承的情况发生;反过来,也有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当成垃圾抛弃掉的情况。因此,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常常存在混乱的情况。这是必然的。

当然,通常对于本民族文化中的不良一面,人们都是不太愿意提起的,当年柏杨冒天下一些人之大不韪,写了本书叫做《丑陋的中国人》,结果令许多人堵心,被骂了个半死,估计以后也还得让一些人骂下去。可是这骂人,恰恰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不文明的一面,有话为什么不能好好说呢,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呢?

其实,人类文化中不文明的地方是很多的,而且文明的发展也是阶梯状的。比如,谁都知道骂人是不文明的,哪怕在心里骂人也是不文明的,

但在心里骂比骂出来又似乎要文明一些,毕竟不会引起打架,其中多少又有了些忍耐的成分,忍耐却又是文明的;打人比起骂人是更不文明的,但比起战争似乎又要好了许许多多。人类历史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战争,战争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即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乃文化中的不文明方式)。但任何国家似乎都不能没有军队,现代化的军队原本就是从那打打杀杀的不文明的人类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但是事情又总是具有辩证的一面,如果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不得不去战争的,却又具有了文明的因素,毕竟顺从罪恶和压迫也是不文明的。所以一般来说,挑动战争的是不文明的,抵抗或制止战争的却又是文明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不要站错了位置。但人类总是自以为义,想要灭掉一切的不义,于是人类为此战争不已。然而人类靠自己能够灭掉不义吗?到如今也还没有。

仍以谩骂为例来看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个能够承受任何谩骂的民族,往往表明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更加优越,其文明程度也就更高。如果进而人们还能从谩骂自己民族的话语当中,寻找到改进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之处,这倒能说明这个民族真是文明的,他的文化也真是了不得的,而且还必将更加文明。柏杨是个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能自揭本民族其丑,且不怕众人谩骂,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理性,这也说明我们的民族中有文明的人士,我们的文化中也自当有着了不得之处。这就是同一个民族文化中存在的文明与不文明。

然而,在世界上,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不同文化的冲突,这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中的内部矛盾问题。的确,不同文化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彼此间不文明的社会舆论和暴力行为,或者是先进的强制后进的;或者是后进的抵制先进的。人类不同文化的进步似乎总也不能完全和平地进行,这也是人类生存方式在发展中的不文明的一面。

其实,人类理应互相理解,化解仇恨,彼此不强求一律,保持着和平竞争、和谐共进的文明生存方式,极力避免战争或一切社会的暴力冲突。人类文明化的过程本应类似于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应当学习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促进和创新各种和平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动辄诉诸暴力。目前,在全球各个领域中广泛开展的和平竞争或竞赛等,就是更为文明的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式,这些文化方式也更符合世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文明更是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上面。没有个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又何来社会文化的灿烂文明?所以,文化也好,文明也好,都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层面的讨论,而更要具体化。文明也不能只表现在社会的各种媒体上,更要体现在社会的现实生活当中,尤其要体现在尽力消除那些不良的社会生存方式上(不良的文化)。无论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总是需要更新和改进的,有的甚至是需要剔除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文明。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当中,由于存在豆腐渣工程,有那么多的学校倒塌,伤亡了那么多的年轻生命,这足以证明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腐败生存方式的。这一震给震出来了,要不然就还掩盖着。可是代价太沉重了,腐败的生存方式是要用生命来付代价的,这是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予以剔除的。

文化的核心其实是崇拜,有什么样的崇拜,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基督教有基督教的文化;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的文化;佛教有佛教的文化,等等;只有正确的崇拜才能带来更多的文明。到目前为止,由于人类还并不存在大同的社会,所以也并不存在大同的文化和文明,甚至在相同的民族中也因着存在不同的崇拜,其文化状态也大为不同。进而,即使在同一崇拜中所存在的不同差异性,也使似乎同一的文化可以出现差别。比如,在基督教的崇拜中,因为存在一些差异,就有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

不同的文化区别。其他崇拜所导致的文化也都是如此。文化有差异,文明也自然有差异。优秀的文化也自然会带来优秀的文明。

优秀的文化总是拥有巨大的包容空间。比如我们中华文化,其中的真实文化状态其实是千差万别的。但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她能够包容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结成并共生为同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个民族的大家庭还应当是可以继续扩展的,且并没有固定的局限。而各民族融和的国家则成为各民族能够共同和谐生活的重要方式,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各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称之为大国文化。大国文化也就是各民族能够融合共生的文化。大凡属于世界的大国,都无不也是各民族乃至种族的大家庭。反之,极端的民族主义是不利于民族融合共生的,而且单一的民族也是没有力量的。美利坚民族之所以强大,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民族兼容性吗?能够达到如此程度的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并能够走向共生,也正充分表明了大国文化中所必须达到的高度文明。

有文化无文明就不能兼容,不能兼容也就不能强大。要兼容也就一定要求开放,不开放就只能封闭,封闭之后就必然落后,落后的结果仍然是无法抵抗先进文化的冲击,最后还是只能开放,于是又回到原点,开放就必须兼容,硬要抵制的就只能更加落后,即使人家不打你,你也吃不饱穿不暖。凡能够成为大国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拥有兼容的文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能老是骂人。所以,好的文化一定要有兼容性,也就是在仁爱里面的宽容,而这样的宽容性是一定只能来自正确的社会崇拜对象的,没有正确的崇拜对象,人类就无法构造好的文化,也无法产生高速发展的文明,大国文化尤其如此。因为人类总是受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带领和主宰的,长此以往下来,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崇拜状态决定存在状态。人类距离真理越近,也就会越文明。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和文明呢?这其实是由社会普遍的崇拜状态所决定的。

作文四:《文化与文明》8300字

文化与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速度、方向、内容,决定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前途命运。为了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有必要探讨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明确文明定义。

一、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过程

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和广泛的复合体。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文”,原本是指“色彩交错,好看的纹理,以及华美文章文彩”等意思。引伸一下可以理解为“使……变得有条理、合理、好看”的意思,也就是表示一种将事物人工化,由人的标准和尺度去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效果。更进一步讲,还包含人类在改造外界的过程中自己也被改造的含义。总之,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这样,“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可以解释成“用人(文)化了的东西,再来造就人生活的世界,并造就人类自身”。“化成天下”,既包括“化”的过程,即动态的实践过程,也包括“化成”的结果,即化物化人的成果。所以,从中国文化概念起源的角度看,文化是与人类共存亡的,自人猿揖别以来,就有了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在西方,文化一词从内涵上看,与中国文化概念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其外延却比中国的文化概念小,指农耕社会后的现象,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后来将这一术语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领域,泛指人类由于理性思维的发展而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它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

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

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创造过程。首先,文化是后天的,与人类进化同步。人类文化既是实践创造过程,又是实践创造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人类发展本身。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与个体相传的遗传基因不同,是靠社会延续和推广的。其次,文化具有客观性,是人类进化的载体。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寓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过程。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和结果,无不实实在在、活生生地体现着人类的进化。我们认识文明就是认识文化,发展文明就是发展文化,正是文化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呈现出跃进的阶梯。再次,文化具有主观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又必须创造技术,科学和技术从过程到结果无不饱含着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文化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文化的精神成果潜入社会的群体意识,进而引发系列创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文化创新是社会创新的领跑者。文化创新与社会制度创新的链接,直接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性质和结构。

二、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我国古代就曾使用“文明”一词。《易经·乾卦》中就有“天下文明”之句。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疏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表面看谈及的只是自然现象,内涵却具有社会演化的意义。从“阳气在田”可见,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走出狩猎—采集

和游牧社会进入农耕社会阶段的现象,因为狩猎—采集和游牧社会人们是无定所的游动生活方式,以采集植物果实、狩猎和驯养动物为生,尚未进化到定居下来进行土地开垦和植物种植的农耕生活,因而当时的土地只是游牧的草原,而不是田地。“田”字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天文、地理、土壤、水分、种子、栽培等认识和技能的提高,人类开始过上以养植和农耕劳作为主的定居生活,从而人类社会已进化到农耕社会。“天下文章而光明”则说明,定居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按照能够维持大家生存的基本人性要求和发展要求建章立制,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有符合大家共同利益的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易经·贲卦》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进一步强调了文明重在人文的意思。魏人王弼、晋人韩康伯并注云:“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孔颖达疏道:“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这里指的是人文教化的道理与方法,摈弃狩猎—采集和游牧社会野蛮好战、凡事述诸武力的旧习,而以农耕群居社会人文教化为荣。《尚书·舜典》的“睿哲文明”,则表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   如果说中国“文明”概念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话,那么,西方“文明”概念则较强调政治文明。西文中的“文明”(civlization)一词的意思是“城市公民的”或“国家的”等概念,是指人类从游牧社会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城市生活。较大规模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城市作为文明社会的载体,从产生之日起,在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就创造着一定的政治文明。18世纪后半叶,“文明”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充,增加了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含义。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反对中世纪的黑暗时,与“野蛮状态”相对,使用了“文明”一词。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认为,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将要达到的那种有教养、有秩序、公平合理的高级发展阶段。到了19世纪,“文明”、“开化”与“野蛮”、“落后”,就成为了文化中的标准词汇。

近代以来人们对文明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①文明具有内在外在之别。日本学者福泽渝吉认为,“文明有外在事物和内在精神两个方面”,内在文明重于外在文明,人不应单纯仿效文明的外形,而首先要具有文明精神。②文明是指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18世纪,

卢梭、孟德斯鸠和百科全书派以文明象征良好的风尚和生活方式,使之成为与未开化和野蛮状态相对立的观念。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认为:“‘文明’这个词是指所有使我们的生活不同于我们的动物祖先的生活的成就和规则的总和,它们具有两个目的,即保护人类抵御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本学者宫原一夫认为:文明就是人类的生活或活动脱离动物状态或原始的、自然的状态,是人造物增多的阶段。③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认为:“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结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法国学者傅立叶把人类社会历史分为:蒙昧、宗法、野蛮、文明等4个发展阶段。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7个阶段,即低、中、高级蒙昧阶段,低、中、高级野蛮阶段,文明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文明概括为原始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4种形态。④文明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发展过程。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明是比国家大,比世界小,介乎二者之间的概念。他以地理区域或人类群体的空间分布为依据对古今的世界文明进行了总体研究,共列举出21种文明,并就每一文明的发生、发展、衰落、消亡进行了探讨。他还列举出六个古代“文明母体”。⑤文明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社会。亨廷顿认为,“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他在叙述世界文明史时,既强调了文明史的物质发展形式,又重视文明的精神价值。高级的复杂社会的实体是国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⑥文明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从一定历史阶段看,文明形态是相对稳定的,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考察,文明是动态的,不断演变的。文明的相对性,一是说文明程度具有相对性,随着文化进步而趋近。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指出:文明开化这个词是相对的,西洋文明只是相对于落后国家而言的一种文明,不是尽善尽美。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各民族的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了某种程度的减少。二是说,文明的作用是相对的。汤因比指出,文明对人类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文明的出现是人类伟大的创造行为;另一方面,文明也使人们能组织起来实施破坏性的计划。

三、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二者的一致性表现在:①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实践中出现问题,解决矛盾的文化发展过程推动文明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在随文化的发展而提高。②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不间断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文明则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状态,跃进式发展过程。渐进的文化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跃进,出现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基础上经过文化的进步还会创造更高级的文明。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进化壮丽图景。③文化决定文明前进,文明促进文化发展。文明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进步的杠杆,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人类的利益而言,文明内容有利弊优劣正误之分。由于文明是相对的,在文化发展中,只能在一定的文明平台上以现有的文明作指导,按照现阶段的认识指示文明发展方向,所以,文明的每次跃进,也会出现一定的缺陷。文化是在文明观念的指导下对旧有文明缺陷的扬弃。

四、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把握文明

经过对文化和文明关系的分析,笔者试着界定文明如下: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状态

的历史范畴,既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发展积极成果,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阶段,其发展呈跃进式前进态势。这样为文明定义的理由是:

第一,“文明”应结合与“文化”的关系而定义。文化和文明是解读人类社会进化这同一问题的两个方层面,文化是人类化物化人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和结晶。文化是总体概念,而文明只是其亚文化概念,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第二,“文明”是运动变化着的生动实体。文明内容相当广泛和丰富,其存在和发展是集人类社会之共性和不同民族、地域之个性于一体的统一体。它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因民族、地域的差异而各具特征。既可泛指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来迄今为止的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又可特指某个地域、某种社会或某个民族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及与其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与成果。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各民族、各地区、各种人群,文明内容和形式各有千秋,和而不同地辩证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类文明的生动画面。整个人类文明就是运动变化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实体。

第三,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第四,“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

第五,文明发展呈跃进式发展态势。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即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进化过程,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文明)历史阶段。就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而言,文

明的进步历程是基本一致的,每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明,都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呈跃进式发展态势,在加快速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六,文明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就本意而言,文明是向着对人类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走向反面。所以,研究文明发展机制,自觉驾驭文明进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所必须严肃对待的历史课题。

Civilization vs Culture

Civilization in theory is bigger than culture in which an entire civilization can enpass one single unit of culture. Civilization is a bigger unit than culture because it is a plex aggregate of the society that dwells within a certain area, along with its forms of government, norms, and even culture.

Thus, culture is just a portion of an entire civilization. For example,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 has an Egyptian culture in the same way as the Greek civilization has their Greek culture.

A culture ordinarily exists within a civilization. In this regard, each civilization can contain not only one but several cultures. Comparing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is like sho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country to which it is being used.

Culture can exist in itself whereas civilization cannot be called a civilization if it does not possess a certain culture. It’s just like asking how a nation can exist on its own without the use of a medium of munication. Hence, a civilization will bee empty if it does not have its culture, no matter how little it is.

Culture can be something that is tangible and it can also be something that isn’t. Culture can bee a physical material if it is a product of the beliefs, customs and practices of a certain people with a definite culture. But a civilization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 seen as a whole and it is more or less tangible although its basic ponents, like culture, can be immaterial

Culture can be learned and in the same manner it can also be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Using a medium of speech and munication, it is possible for a certain type of culture to evolve and even be inherited by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civilization cannot be transferred by mere language alone.

Because of its plexity and magnitude, you need to transfer all of the raw aggregates of a civilization for it to be entirely passed on. It just grows, degrades and may eventually end if all its subunits will fail.

Summary

1.Culture is by definition smaller than a civilization.

2.Culture can grow and exist without residing in(belong to) a formal civilization whereas a civilization will never grow and exist without the element of culture.

3.Culture can b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whereas civilization is something that is more tangible because it is what you see as a whole

4.Culture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symbols in the form of language whereas an entire

civilization cannot be transmitted by mere language alone.

You should rememb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fterwards, you will perhaps meet this question.  In fact, it is easy to answer it.

作文五:《文明与文化》3100字

浅析“文明”与“文化”联系与区别

【摘要】:“文化”和“文明”既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又是两个多元的概念,要想获得一个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的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总结各种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解释,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因此,本文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文明化与文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概括,并以此为视角来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明 文化 联系 区别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要想深入细致的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对它们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明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基本概念

对于“文明”一词的出现时间,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有着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将文明理解为与蒙昧、野蛮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概念。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表述,文明就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和状态。这里我们主要采用马克思的说法。

2、特性

(1)从创造性方面而言:文明象征的是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打下的印记,是人类自己创造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2)从进步性方面而言,文明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文明成果,具有能够推动社会和人自身朝积极方面转化的功能,如果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对于自然和人是一种消极成果的话,那就不是文明。

(3)就变化性方面而言,我们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而且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综上所述,文明具有创造性、进步性和变化性三个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基本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关于文化的定义是这样说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科教文卫等意识形式。

2、特性

(1)就其社会历史性而言: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单个人所创造的,而是出于复杂社会关系之中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全体人辛勤劳动的社会财富的总和。

(2)就继承性而言:文化虽然具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特点,但是,文化的这种历史特性并没有使文化完全脱离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大道。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它总是在前人积累的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在前人所累积的文化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后一种文化是对前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站在前一种文化的肩膀上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3)就其功能性而言:文化也具有文德和教化的功能。由于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们生活

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综上所述,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和功能性,文化的功能性是在文化的历史性和发展性之中彰显出来的,而文化的发展史则是以变化的功能性为前提的,并且是历史性地发展着的。

三、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1、联系

(1)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文明和文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的核心都是人,他们都是作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财富的表征。

(2)文明和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他们包含着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原始的实践劳动产生了人,劳动实践在类人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得以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

(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文化则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一定的社会意义上而言,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社会的文明水平也就越高。当然,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之中,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能称之为文明。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文明是从属于文化的。

2、区别

(1)从二者的来源上来看,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文化是伴随着人类产生之日起就有的,当人类从类人猿通过实践活动而脱离动物状态,进行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时,当人类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标志和观念的时候,原有的自然物便有了文化的意蕴。具备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可能性。从而使人类的活动进入了文化的领域。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社会脱离动物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就有了文化。而文明从总体上而言,是人类文化发展到有了文字记录以后才开始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化始终是贯穿三个时代的始终,同人类相伴而行;而文明则是从第三个时代开始的,即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可见,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是有先后差异的。

(2)从二者的定义看,文化的外延性要广于文明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称。而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和野蛮蒙昧相对立而言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方面的一切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既有精华的、进步的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朽内容,又不乏有糟粕的和落后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称之为文化。但是,只有真正的反映时代精神和推动人类文明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才能称之为文明。而那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是不属于文明的范畴的。可以说,文化是多样的,具有精华和糟粕,先进和落后之别,而文明是文化中先进和精华的部分。所以从定义上而言,文化的外延性要大于文明的。

(3)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文明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的成果都具有可传播性。是可以被相互借鉴和学习的。但是,从一般的意义上而言,文明的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有些时候往往不择手段。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在19世纪表现得相当的突出,经过几次科技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着传播先进文化的旗帜,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大门。虽然此举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

他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也是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文化的传播则是具有可选择性的,对于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人们既可以选择某一文化,也可以选择其他文化。因此,文明的传播具有强制性,而文化的传播不具有强制性。

综上所述,文明与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海皎,王琦.论文明与文化.学习与探索,2006,(1):66.

[2][英]萨默斯著,朱原等译.朗文当代英语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9.

[3]胡凡,马毅.文化与文明界定及其关系.学习与探索,2006.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2004.

[5]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2003.

[6]鲁连显,“文化”与“文明”的辨析,2004

作文六:《文明与文化》10800字

作者:陈筠泉

哲学研究 1995年01期

“文化”这个概念,与“劳动”之类的概念一样,正因为它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马克思语)。但是,“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不是纯粹思辨的结果,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从事文化研究时,要注意把文化概念的历史同文化本身的历史区别开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标志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把握历史过程的本质。我们认为,在当前文化研究中,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先分别对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本身发展这几方面的关系作深入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将这几方面的关系综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是对文化问题真正达到哲学的反思层次的一条有效途径。而这就必然要涉及文明和文化的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的文化问题研究者都触及到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抽象的思辨有之,具体的考察亦为数不少。本文仅限于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个角度,来展开这个问题的探讨。

一、资本的文明作用及其对人的自然局限性的克服

为了认识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变革机制,先应把握文化与社会的统一。不过要注意的是,对文化与社会的统一不能抽象地来理解,而必须具体历史地来把握。如果抽象地来理解,就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如何具体历史地来理解和把握文化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有方法论上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的辩证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这是我们具体历史地来研究文化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楷模。

前苏联哲学家B·M·梅茹耶夫认为,如同“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提供了钥匙”(马克思语)一样,资产阶级文明整个说来也是阐明以前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钥匙。他说,应当“把文化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获得的社会地限定的特殊形式,和在这种形式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的一般历史内容区别开来”(参看凯勒主编的《文化的本质与历程》中译本,第70-71页)。他的这一意见,对我们进行文化研究很有启发性。

我们将在第一部分中论述资本的文明作用及其对人的自然局限性的克服,而在后一部分中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

马克思认为,从历史上看,文化发展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阻碍,存在着两种局限性:自然局限性和社会局限性。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马克思所说的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究竟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个方面的阻碍。

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这是同生产力发展状况低下、当时采用的生产工具的特点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上存在两种生产工具:“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从马克思这一系列的论述来看,研究这两种生产工具的区别是很有意义的,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使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如耕地、水等)的情况下,“各个人受自然的支配”,必须“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财产”(包括地产在内)“也表现为直接的、自然形成的统治”。“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或者甚至土地本身——结合在一起”。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讲到过这种情形,认为那时“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这种实际的狭隘性,观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资本论》第1卷,第96页)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曾说,在人类的文化现象中,神话是最难于接受逻辑分析的。但是,马克思却把在各种图像和符号之下隐匿起来的古代神话的实质和意义揭示出来了。马克思认为,古代神话就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产物和体现。因此他深刻地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49页)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血缘关系和地方狭隘性的局限。根据我们的理解,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文明产生于城乡分离过程中,或者说,文明是与城乡分离同步发生的。社会分工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第345页)这里可以看得很清楚,马克思是从社会分工角度来考察文明发展史的。他认为,从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由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开始了文明的发展史。恩格斯的观点与上述马克思的思想完全一致。恩格斯也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研究文明的特征及其发展的。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他在该书中指出:“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在它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使之巩固和加强,此外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商人。”而且,这个阶级“在文明时期便取得了愈来愈荣誉的地位和对生产的愈来愈大的统治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1-162页)就是说,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分工的研究,得出如下对研究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即文明时代不仅巩固和加剧了城乡的对立,而且还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他认为这是文明时代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次社会分工。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了解文明的特征及其发展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总之,随着城乡的分离和商人阶级的出现,开始了文明时代,从而产生了“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同上书,第170页)

马克思认为,这同先前使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条件下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在使用“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人们必然要“受劳动产品的支配”,特别是会受“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在这种条件下,“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这种交换是通过货币来进行的。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商人起了决定作用。怪不得恩格斯反复强调,文明时代创造了一个商人阶级,它在生产中取得了愈来愈大的统治权。可见,道理就在于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关系不再是先前的那种人身依赖关系,“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就是说,由于存在着劳动异化,这时的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特点,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述,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3-105页)。

马克思认为,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立,人们便开始摆脱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社会性质才初次获得普遍的形式,从而摆脱了以往各个社会阶段上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他说:“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就是说,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才创造出了人们的普遍的“交换活动”和普遍占有自然力的条件。由于这种原因,便产生了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参看同上书,第393页)

马克思说:资本“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又说:在资本主义这一社会阶段,“即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同上)就是说,资本要克服和摧毁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的精神力量”的限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在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上,都还没有达到这一点。在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上,克服了对自然的崇拜和狭隘的地域性。这样一来,人们便努力地去探索自然界,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来加工自然物,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同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种情形讲得更为明确,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资本论》第1卷,第561页)可见,只有在资本主义这个社会阶段上,人才不再依赖自然,而是去支配自然,因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直接的统一”才开始被它们之间的“活动的统一”所代替,才克服了马克思所说的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从而表现出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透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资本为了创造剩余价值,必然要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因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出了要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的内在要求。他指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面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这种体系要求人们“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从而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巨大发展;同时,这种体系为了使社会生产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除了要求普遍利用自然属性以外,必然要求普遍利用人的属性,即要求人本身的普遍化。因此,“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这同样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一个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2页)这就是说,探索整个自然界,利用各种物的新的有用属性;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利用社会的一切属性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这一切又都是资本摆脱人的自然局限性以后发挥出来的“伟大的文明作用”的表现。

启蒙主义思想家重视人类行为的自然机制,但未能揭示文化不同于自然的特性。他们把“自然人”当作理想的人,认为“自然人”体现着尚未被文明“污染”的人的“本性”,并企图从“自然人”身上找到建立合乎人性的公正的社会制度的根基。但马克思却认为,启蒙主义思想家所谓的“自然人”,纯属“十八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他说:这种十八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在十八世纪的这些“预言家”看来,这种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实际上,“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时代。(同上书,第18-21页)如果不能把握社会关系的本质,就不可能揭示人性被颠倒和歪曲的根本原因。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思想观点上有了很大变化。他对启蒙思想家的“自然人”的观点作了批评。康德本人说过,卢骚是从“自然人”出发的,而他是以“文明人”为出发点。他们两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康德把文化当作人的道德完善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文明人”的目的是要从自然状况中解脱出来,走向道德境界。就是说,康德是想把“资产者”变成“文明人”,但他不指望通过变革社会的途径,而是企图通过道德完善这种手段来实现,这表现出康德思想中的乌托邦成分。

与卢骚和康德都不同,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手,来展开论述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即要求“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的。他认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倡的那种“文明人”仍有极大的片面性,这些“文明人”不过是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独立性而已,他们还不是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个性”,关于这一点下面我们还要详细地论述。

总之,资本诚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对发挥人类的潜力有巨大的意义。同时,马克思却又提醒人们要注意,资本的这种伟大的文明作用“只能作为一种趋势存在”,由于其内在矛盾往往不能得到最终实现。这不是人们臆想中的矛盾,而是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矛盾。这种矛盾不断地被克服,又不断地重新产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彻底地解决的。

应当承认,近代“西方文明”是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的阶段上,资本因摆脱了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因而有它的“伟大的文明作用”。所以,我们既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又要批判地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对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不应当简单地抛弃和否定,而且要作为我们自己发展的条件,综合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条件,积极吸收并加以改造利用。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摆脱了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但由于其内在矛盾,却造成了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之一,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分析,揭示了在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

马克思指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要的前提。对这个必要的前提,作进一步分析,就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才能实现。在这里,主观条件是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客观条件是指劳动资料、原料等。这两方面条件不结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就无法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是分离的,就是说,劳动者除了他们本身具有的劳动力以外其他一无所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5页)相反,资本占有劳动资料,但不拥有劳动力,也不能进行生产。

既然如此,那么要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劳动的客观条件——原料、劳动资料等等,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又必须找到劳动的主观条件,即可以购买的劳动力。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结合,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买卖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常讲的雇佣劳动。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把雇佣劳动当作人的活动的普遍形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应当说,雇佣劳动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异化劳动。这种特殊形式的人的活动当然也具有社会性。但这种“活动的社会性,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互相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3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切个性,一切特性都已被否定和消灭的一种一般的东西。”(同上)劳动力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以一种独立于人的个性的物来起作用。就是说,工人成了商品,如果他能找到买主,那就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而需求又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在这种条件下,工人可以独立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工人不是作为个性而只能被当作物参与生产过程。

马克思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形态下,人的发展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内在矛盾。即“单个无产者的个性和强加于他的生存条件即劳动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7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无法摆脱这种内在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制约着整个资本主义阶段文化的发展,阻碍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的发挥。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这种内在矛盾,人在生产中,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总而言之,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不能作为个性,而只能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形态出现。劳动与工人的个性之间的分离,就是马克思早期就已开始探究的“劳动异化”。而这种“劳动异化”就是人同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90页)

因此,在这里,文化不可能是参加生产的人的个性发展,而仅仅是人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的发展。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劳动者方面的贫穷和愚昧、非劳动者方面的财富和文化也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7页)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人本身的发展。既然“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在怎样程度上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10页)。因而,“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分离,“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直接生产者的分离,便构成了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马克思首先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这一矛盾的。他认为,这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所造成的结果。但是这一矛盾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而且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发展规律。这是资本主义阶段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也就是只会使支配劳动的权力更加增大,只会使资本的生产力增长。”(同上书,第268页)这就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社会性得到了一种与人本身发展不同的形式,即与人相矛盾和异己的资本支配权的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上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也反映在文化发展上,造成了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这些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不可能被克服和得到解决。只有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克服这些矛盾,消除它们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马克思说,“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同上书,第393-394页)

不仅马克思揭示了这一根本矛盾,连有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也在某种程度上或从某个方面觉察到了这个问题。在研究经济学说史时,马克思曾指出,李嘉图比较注重资本的普遍发展的趋势,而西斯蒙第则相反觉察到了资本所特有的局限性。西斯蒙第“不但强调生产会遇到限制,而且强调这个限制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于是资本陷入矛盾之中,他由此看出,这些矛盾必然导致资本的毁灭。”(同上书,第394页)西斯蒙第虽然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他的阶级局限和价值观念的支配,企图通过习俗、法律等手段人为地从外部来解决这些矛盾,以挽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当然,这是无济于事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持的并经过自己身体力行的那种批判性主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当时那些政治经济学家的着眼点不同,着重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弊端。他说:“在我长期的生活中,我经历过贸易、制造和商业的所有阶段。根据经验,我深信在这种完全自私的制度下无法形成优秀的性格。真理、诚实、美德将又是徒有其名,现在如此,历来都是如此。在这种制度下,不会有真正的文明,因为所有的人们通过这种制度接受表面上的文明训练,根据所产生的利害冲突的程度去对立,并往往置人死地而后快。”(《欧文传》,第122-页)欧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评是深刻的。他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因而他错误地想以普遍的人性为根据来反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

其实,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部分思想家和文学家,早已敏感地意识到了资本这种文明的社会局限性。例如,尼采在谈到他那个时代的文化时,就曾经尖锐地指出:与大地相连的生命纽带,“不可剥夺的天性”已经断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商业文明。面对这种商业文明的浪潮,他产生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因而要人们认识到“欧洲文化有着巨大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要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

许多进步思想家大声疾呼:文化——“人民的具体精神”——应成为“决定真正价值的上诉法庭,以抗衡市场和社会其他交易所建立的‘人为’价值”。(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第63页)他们要在“资本的文明”之外,另辟蹊径,找到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他们提出了“人类特有的品质与能力和谐发展”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来判断和影响社会文明。他们宣称“文化就是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要求“发展我们人类的所有方面”,“发展我们社会的所有部分”。从这些思想家、文学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性。他们研究文化的目的是要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本身的片面化”。有的思想家还直接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

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可以看到有些外国思想家也在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问题,他们也不同程度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本身的片面化”,认为这会形成文化发展的桎梏。例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明确地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是“建筑在有效经营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结构中,“个人必然被当作‘物’,而不是人来对待”,“成为最大限度谋求利润的工具”。(《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6页)又如,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在分析现代的日本社会时也尖锐地指出,“在现今的社会管理体制下,经济高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给人们造成压力,并在身心两方面出现了症状。”那么,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产生了哪些病症呢?他回答说,“在身体方面,成人病和心身症剧增;在精神领域,神经症(神经衰弱)或精神病在增加。”池田大作所指出的这些现象,主要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有关。再如,艾利希·弗罗姆写了《逃避自由》等著作,专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现代西方社会的弊病。弗罗姆指出现代西方社会的整个问题在于物质丰富的另一方面,是精神贫困化的日趋严重,由于滥用本能的冲动,现代西方社会处于混乱迷茫之中。

现在我们读西方的一些著作,常遇到的是有关“人的自我丧失”、“理性的监狱”、“交往危机”、“单向度的人”、“不仅上帝死了、而且人也死了”等论述。这些都不过是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外部现象。但是西方思想家可以描述这些现象,而往往不能进一步去理解发生文化危机的根本原因,看不到这种“文化危机”本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表现。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现在已有一些西方思想家逐步意识到了现代西方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可以说,他们当前的一些自白恰好证实了马克思当年的远见卓识。

我们认为,只有深刻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才能揭示出文化这种社会现象的真正涵义及其发展的一般内容。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文化不只是单纯“有用”的物的生产,也不仅是抽象形式的意识的生产,而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人本身的生产,即体现全部丰富的社会关系和极其完整的活动的人的生产。只有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获得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文化的涵义。

现代西方流行着一种“文化解释学”(Cutural hermeneutics)。这种流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文化分析就是要在提出“解释”的含义上,理解那些“对某事说了点什么”的文本。我们知道,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它所固有的,而是作者在特定社会撰写时所赋予它的意义。因此,文化解释学家的任务可以归结为,追究活动着的人本身如何理解他自身所书写出来的文本。这个学派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的人本身上,考虑到人的文化历史背景对人的认识的影响,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可以给人以启发。但是,他们把文化研究的任务仅仅局限于探讨人们如何理解自身所书写的文本,这未免有些狭隘和封闭。这样一来,他们实际上把文化视作人的自我意识,不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把人当作社会活动的主体来进行研究,因而也不可能真正揭示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并指出资本主义阶段上的文化发展的社会局限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劳动确立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的形式,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的最后发展”。这种发展的前提是:“直接劳动时间的量,已耗费的劳动量是财富生产的决定因素。但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将更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页)生产发展史也表明,“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论》第1卷,第424页)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其发展的成果,完全为资本所占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按照自己的本性来说,会为劳动和价值的创造确立界限,这种界限是和资本要无限度地扩大劳动和价值创造的趋势相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08页)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的最后发展”,它必然要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科学地揭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在当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面,同时,这种研究也显示了作为真理观与价值观高度统一的唯物史观在文化研究中的巨大生命力。不言而喻,这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有关这一方面,将另文详述。

作者介绍:陈筠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作文七:《文化与文明》1400字

文化与文明

李恩堂

在构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与文明是人们常常谈论到的一个话题。

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文与化配合使用,最早记录在《易贲卦》的《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构成整词,则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是在与武力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另外,还有在与宗教神性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的,比如南齐王融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已有2000年的历史。“文化”获得现代意义,则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由此,“文化”在汉字古义的基础上,注入了自西方的新内涵。

与“文化”含义相近的是“文明”。《尚书舜典》最早提出“文明”的概念。唐人孔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哲文明”时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孔颖达疏解《易乾文言》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时则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有文章而光明也。”文化与文明在古代是义相同而用相通的。

中国人认真区分“文明”与“文化”,始于胡适。胡适于1926年刊发的《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将文明定义为“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张申府于同年发表《文明或文化》则称,“文化是活的,文明是结果”。我们今天不一定采用这些定义,但张、胡区分文明与文化两概念,是开展文化研究的先导。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现象。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它通常

20099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等。文明也同样常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还有生态文明、行为文明等等。只不过文化概念更侧重于思想观念方面而已。当今世界,正日趋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与文化的民族性、本位性之间,历来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有时甚至还以异常激烈的形态展开。可见,文化的两个向度——全球化与多元化同时并存。如今,世界各国正在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本土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又使得文明冲突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议题。因此,全球化过程中既有各国文化的统一走势,也存在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彼此纷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研讨中国文化,考察其自性与全球性,文化一与多的矛盾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的模式与途径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当下,中国正积极实行“和平崛起”战略,文化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我们的文化建设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走“脱亚入欧”的旧路,而应当实行“拿来主义”,既博采外来文化之长,又继承和发扬自身文化中的精华,做到融汇古今中西,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世界的先进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国人的追求,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但是,有文化不等于懂文明,语言文明不等于行为文明,古代文明也不等于现代文明。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华文明、如何做一个既有文化又懂文明的新人,应是每一个具有个人追求、又能胸怀祖国、为国家建设不懈拼搏的良好公民认真思索的一个大问题。1

作文八:《论文明与文化》16500字

论文明与文化

杨海蛟 王琦

内容提要: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因此,概而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与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2)文化与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词源含义、产生的时间、所蕴涵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方式均不同。

关键词文明 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概念。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文明就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明理论:卢梭的文

明批判论、孔德的实证文明论、傅立叶的文明批判论、摩尔根的文明起源论、福泽谕吉的文明进化论、斯宾格勒的文明没落论、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马尔库塞批判的文明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等。然而“‘文明’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它既可以指居住状况或男女共同生活方式,也可以指法律惩处或食品烹调;仔细观察的话,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以‘文明’或‘不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要用几句话囊括‘文明’所有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1)(P61)本文在对古今中外文明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科学地界定文明的含义,并进一步论述文明和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文明的含义

(一)中国的文明观

“文明”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即有“天下文明”、“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内文明而外柔顺”等词语;《礼记·乐记》中则有“是故情深而文明”的说法;在《周易·乾·文言》中“见龙在田,而致文明”的文明,指有光彩而文明;《易经·贲》中“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过观察

天象来了解四时的变化,凭借观察礼教文化来教化天下;魏晋时期的王弼、韩康伯阐述过“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的思想,意即通过人文教化来安抚臣民;《尚书·舜典》中有“浚哲文明”,其疏解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对于《周易·革卦·彖》中的“文明以说”,唐代的孔颖达解释为“能思文明之德以说于之,所以革命而为民所信也”,这里他将文明与教育联系起来,体现了文德教化的意思;根据《辞源》的归纳总结,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明的含义主要有“文采光明,文德辉耀”和“有文化的状态”两种解释。

到了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文化开始传入。在西方文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文明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家们对文明的理解也开始由古代的文治、教化逐渐转向科学、民主的发展和进步。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辟草昧而致文明”的说法,将文明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与野蛮相对的。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及“三代文明,皆藉孔子发扬之,实则蒙昧也”,把文明理解为人类社会一种美好的进步状态。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总结、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

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限也。”(2)(P117)他认为,中国要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须首先从“心智”上对国民进行教化,并提出“心性文明”的概念,以“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2)(P139),要求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即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精神。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一书中提出:“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 civilization,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古今,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

(3)(P10)他认为文明是和蒙昧相对应的,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胡适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素,一是物质的,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凡文明都是人的心思智力运用之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1]他反对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割裂开来,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认为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器物越是完备复杂,精神的因素越多。”[2]

近年来,中国学者纷纷对文明的含义予以界定,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积极成果说。(1)有学者指出: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4)(P50)。[3](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二)将文明定义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标志”。

第二,进步程度说。(1)有学者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本身所拥有的对制造和使用工具、可供依赖和凭借的社会关系、情感慰藉这三个基本特征,促使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而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4](2)有学者认为,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综合尺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自身的内容(5)(P149)。还有学者认为,文明是人类自身进化的内容和尺度,它表明人类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成就以及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生活形式对这种成就的认识和应用的程度(6)(P7)。

第三,价值体系说。有学者认为,文明“不仅可以指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及相应的价值体系,也可以指认同于该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人类共同体”(7)(P52)。

综上可见,在中国,古代文明指政治和道德上的明朗,更多地体现出人文意义上的文治、教化的意思,要求统治阶级施行仁政;而近代文明被赋予了反映社会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含义,蕴涵着一定的唯物主义精神;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学术界对文明的研究和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践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唯物主义原理。

(二)西方的文明观

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lis,意即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但是,对“文明”的具体产生时间,学术界颇具争议。有的学者通过考证认为,文明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该书在描述科西拉革命时指出:“就是在有法律的地方,人性总是易于犯法的;现在因为文明生活的通常习惯都在混乱中,人性很傲慢地体现出它的本色,成为一种不可控制的情欲,不受正义的支配,敌视一切胜过它本身的东西。”(8)(P239-240)有的学

者认为,文明一词在西方的使用应该从霍布斯开始。霍布斯在1651年写就的《利维坦》一书中提出了“文明社会”概念,以指代与战争状态相对立的和平状态(9)(P3)。也有学者认为:“法国是诞生‘文明’一词的故乡。在法国,作为‘文明’的名词形式的civilisation最早使用于1732年前后,但是它只是一种法学概念,用来指称‘裁判惯例’。1752年,杜尔果(Tru-got)第一次在他的史学著作中运用了这个词,但该书并未正式出版。1756年,法国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先驱者老米拉波(Mirabeau)在其著名的《人类之友》(或《论人口》)中,正式使用了‘文明的原动力’一词,此后,该词遂为人们普遍接受。”(10)(P14)

我们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著作中的“文明”仅仅是一个术语,“文明”作为一个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科学概念的出现,应该是在18世纪中叶的启蒙运动时期。1756年,米拉波在《人类之友》中不仅使用了“文明”概念,而且给文明赋予了社会以道德的原则和形式。这应该被视为现代文明概念出现的标志。苏格兰思想家弗格森1767年提出人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思想,以此为契机,文明作为野蛮的对立面开始被启蒙学者所接受,并大量出现于启蒙主义学者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的文章之中,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追求和向往。从此,文明作为表现人类社会向一

个从未达到过的高级状态发展的信心,作为历史进步发展的标志,开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使用。其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代商品经济的出现、发展以及启蒙思想的盛行,文明开始为更多不同国籍的学者所关注。

从1756年至今的几百年间,西方学术界对文明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进步状态说。(1)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美国思想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这种进步状态是与蒙昧状态、野蛮状态相对立的。[5]1961年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提出文明主要指“开化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达”、“文明事业”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迈尔百科词典》中的文明概念“泛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会最简陋生活方式之后的发明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有了提高,与此相联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和工业,以及社会和国家组织构成有了发展。一般亦指物质文化。”(2)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积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6]1964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称:“文明的内容就是机械发明、书籍、图画、摆脱迷信的宗教观念、美丽的建筑、有礼貌的行为、科学的和哲学的知识、社会的和政治的制度、巧

妙的运输方式以及其他等等„„所有这一切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拥有动物所没有的思想,以及由于运用理性的结果。”(3)文明就是人类德智的进步。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把人类文明看做人类在适应环境、生存和交往过程中“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过程,不仅包括“以人力增加人类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而且要砺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境界”(11)(P30)。1978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1961年版)指出:文明作为名词有两个含义:“一指教化,使开化的动作结果;二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第二,要素构成说。(1)文明是由不同国家所构成的社会整体。汤因比认为:“文明乃是整体,它们的局部彼此相依为命,而且都互相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非常美好的平衡关系。”(2)文明是推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学者杜兰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智识与艺术的追求。”

(12)(P3)日本1973年出版的《世界文化大辞典》认为,文明是指一个国家精神生活(艺术、宗教、道德、科学、法律等)

和物质生活(产业、技术、经济等)的总称。(3)文明囊括了一切社会事务。托夫勒认为,文明“囊括技术、家庭、生活、宗教、文化、政治、生意、等级、领导、价值、性道德和认识论等完全不同的事务”(13)(P1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迈尔大百科全书》(1978年版)指出,文明“最初含义只是指良好的风尚和高雅的市民生活方式。在英语语法中则反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特点,即资产阶级社会的技术、习惯、交往方式和科学知识的水准。„„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涉及社会的一切领域:政治、经济、宗教、技术、道德、交往等”。

第三,文明文化一体说。(1)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僵化和没落阶段的表现。在德国学者斯宾格勒看来,首先,“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归宿”(14)(P54);其次,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达到的可悲状态,“文化和文明——前者是一个灵魂的活生生的形体,后者却是灵魂的木乃伊。”(15)(P255)(2)文明是都市化的文化。文明就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了历史学家所描述事件的大部分”(16)(P25),而“文化就是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标准”(16)(P100)。(3)文明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

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17)(P26)。这一定义既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性特征及扩及的范围,也表明了文明诞生的时间,是比较全面的。(4)文明是包含广泛内容、放大了的文化单位。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乡村、宗教、种族群体、民族、宗教群体都在文化异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17)(P26)。

由于各自研究文明的角度不同,特别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学者们对文明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颇抑或不足之处。上述种种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的观点对文化和文明的关系缺乏科学的界定,甚至忽视二者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将文明和文化等同起来。亨廷顿把文明理解为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斯宾格勒则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巴格比认为文明就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

第二,有的观点离开实践谈文明,否定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产生文明的根本性条件。福泽谕吉仅仅从人的精神状态出发,抽象地、唯心地谈论文明及其发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摩尔根将文明看做一种进步的状态;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就是人类抵御自然和调节人际关系的成果。

第三,有的观点否定文明的进步性。在斯宾格勒那里,文明是文化僵化和没落的表现,是文化必然走向的“木乃伊”;日本的《世界文化大辞典》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称看做文明,没有认识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进步因素才是文明。

第四,将文明的外延扩大化。马格比将大规模、复杂的都市化文化看做文明。《迈尔百科词典》将文明看做人类脱离原始社会以后进入发明阶段所取得的物质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

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仅从第1卷到第30卷使用文明一词就达260多次(6)(P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明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研究的飞跃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文明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的本质

应该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恩格斯提出了文明的两个基本特点——实践性和社会性,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19)(P666)。马克思说过: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20)(P926)。

第二,文明的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文明首先是个历史范畴,是与蒙昧和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进步状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三个时代,即: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制开始的文明时代。他认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向前的整个社会。”(21)(P170)同时,他还赞成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的思想,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的出现看做文明时代的标志(21)(P165)。

第三,文明的发展性。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人类的文明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根据经典作家们的定义,自从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

经历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每一种文明都是对它以前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三种文明中,资本主义的文明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2)(P256)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22)(P255)。但是,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所经历的三个文明阶段的文明都是剥削阶级社会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的作用,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和扩大社会对抗和不平等。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文明也是不断进步的,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会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人类文明也必然从非真正的文明时代过渡到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时代,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一般而言,对于文明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层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意义上的文明是与野蛮、未开化、原始、兽性相对的,往往与文化、教育、艺术等的发达相联系,并且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和优劣之别。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摩尔根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肯定上,即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恩格斯曾这样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了文献记录即过渡到文明时代。”(21)(P21)恩格斯虽然将三种奴役制度均纳入“文明时代”,但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将会有比私有制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21)(P175)。

第二个层面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马克思曾把文化的发展、海上贸易的扩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劳动的分工和结合,等等,都视为文明的应有之义。恩格斯也曾把人类社会所出现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看做文明的内容。他指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形式同文明直接联系,三大奴役形式与三大文明时期相适应

(21)(P176)。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包括人类文明的全部。

第三个层面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毛泽东曾提出“世界文明”的概念,并把中国看做“世界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实际上他把文明视为社会形态在特定时期、地区的表现。在“古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用语中,文明既可以指特定历史阶段的某一社会,也可以指该社会的特定历史延续;既可以是地域性概念,也可以是跨地域、民族、国家的宗教概念(23)(P203)。这个层面上的文明与文化是相通的,有时互为替代。

从上述三个层面文明的含义来看,文明更多地应从第二个层面的含义上去理解和把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文明,不仅是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有现象,具有时空的特定意义,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旨意。对文明三个层面的理解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之中,对政治文明含义的界定应当避免片面性。不过,无论从哪个意义上去考察和分析,文明都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状态即为社会文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提高即为人类文明,人们改造社会及自身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

进步状态便是政治文明。

二、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一)何谓“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概念也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和争论的对象。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L.D.Kluck-hohn)合著的《文化:其概念和定义的批评》一书,统计、分析、研究了从1871—1951年间即80年间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60余种之多

(24)(P219)。

汉语中文化的最初含义为“文治和教化”,古籍《周礼》即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西汉刘向在《说苑》中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说法,此处的“文化”与武力征讨相对。当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最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

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次广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活的成果,我们一般把社会生活分做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文化。”(25)(P39)《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文化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26)(P92《4)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同时,文化也是一个考古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文化还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27)(P1204)。可见,在中国,文化在古代更多地倾向于文治、教化的意思,主要用于教育臣民、治理国家。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物质和精神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狭义的文化概念多指人类精神方面所获得的成绩。

在西方,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即耕作、培养、教育、发展等,引申为人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等。1871年英国

人泰勒在《原始文化》第二卷中将文化定义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28)(P1)亨廷顿曾经对文化提出过三点看法:第一,文化可以指一个社会的产物,即人们所说的社会的高压文化、艺术、文学、音乐和大众文化或者叫民间文化;第二,人类学者在一个更宽泛的意义上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第三,其他学者尤其是政治学家把文化视为某种主观的东西,意味着信仰、价值观、态度、取向、假定、哲学,即一个特定群体的世界观(29)(P39)。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有四层含义,即:知识文化,指的是一般的知识;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及事业;狭义文化,指与教育、科学同一层次的文化。而我们所研究的文化就是中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同时,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24)(P22《0)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30)(P119);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则认为,文化就是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对社

会学家来说,文化包括构成一种文明的所有社会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成果和价值(30)(P81)。

可以看出,文化无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的整个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现象和事物,只要经过人的认识和创造即“人化”,便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为媒介,所记载和保留下来的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应该具有广义的内涵,应该是一种包括人类所有生活的生产。文化不仅包括意识、精神领域在内的生产实践和成果,如艺术作品、法律法规等在内的成果,而且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实践和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如机器、技术、设备等,更应该包括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因此,可以说,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征服并利用自然,协调群体之间的关系,调节自身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二)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1.古今中外学者的阐释

据考证,最早对文明和文化进行区别的是康德,他指出:“由于有了艺术和科学,我们达到了文化的高水准。就互相交往中的谦恭礼貌、文质彬彬来说,我们已经是过分文明了。但是我们离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尚有一遥远的距离。的确,德性的思想属于文化范畴;但是这一思想的实际应用只构成文明,因为这只是爱荣誉和讲究仪表方面的道德类似物。”[7]在这里,康德认为文化归属于绝对道德观念的领域,而文明是文化的外部类型,这两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展,但文化落后于文明。德国历史哲学家W.狄尔泰则认为,文化体系是像宗教、艺术、科学等的具有理想的、精神的高度价值的高级境界的东西;与此相反,文明则是属于具体的如技术之类的物质的低级境界的概念。日本学者浜口惠俊指出:“据梅棹的解释,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之‘文化’,是指各民族自己后天的,通过社会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视为寄居在人们的精神内部的价值体系。因此,‘文明’即指人们使用的工具、机械、设施,以及动用这些东西的制度,也可以说是那些围绕在人们周围的有形或无形的全部的人造

物质,即包括装置群和制度群在内的人类生活的总体。若以体系论来表示,则在人类环境中,由自然体系的生态系统中发展和进化而来的人类装置制度体系便是‘文明系统’。构成整个生活系统的装置群、制度群投射到人们的精神方面,所形成的价值体系系统称为‘文化’。”[8]浜口惠俊在这里将文明界定为人类的创造物,是一种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而视文化为这些创造物的价值或精神的体现,是抽象归纳出来的。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文化属于规范的、非积累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文明乃是技术的、积累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30)(P115)。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用“文明”专指较进步的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方面。[9]

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文明”与“文化”进行了辨析。有的学者认为,在严格的意义上,文明更多的是指所谓人的活动结果的外在的、有形的、可感的表现形式;而文化指人的造物中深层的、无形的、机理性的东西,即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具有生命力,能发展与延续,能再生与重建,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活生生的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支撑的(31)(P7)。有的学者更倾向于从“技术与非技术”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区分,认为:“‘文化’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如服饰、家庭婚姻、道德、

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习惯、价值取向与观念,是非技术因素的,一般说来是不可计算的;而‘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一般说来是可以计算的。而‘技术’因素不仅仅指制造石器、铁器、机器、电器等科学技术,也包括社会管理方面的技术,如分配、产权、政治、行政、军事方面的管理制度。这样,西方现代产权制度、现代法治体系、科层官僚制、保障社会个人自由的民主政治等制度文明,是一个管理技术的体系,属于文明的范畴。”(32)(P71《)法国文明史》一书的作者从时空的结构上来对文明和文化进行了区分,指出:“‘文化’和‘文明’的差异,归根结底,只是多维时空中审视角度的差异。‘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时间空间,或者说,它是时间中的空间;‘文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时间结构,或者说,它是空间中的时间。‘文化’中的时间是共时性时间,其空间属于浅层次的空间,或者说,它是物理性空间;‘文明’中的时间是历时性时间,其空间属于深层次的空间,或者说,它是心理性空间。‘文化’是地域的、呈横向分布的有机体;‘文明’是历史的、呈纵向演化的有机体。‘文化’可视为‘文明’的建构状态或形态,即‘文化’是‘文明’的外化;‘文明’可视为‘文化’的发展进程或历程,即‘文明’是‘文化’的内化,‘文明’是实在的‘文明’,即‘文化’是‘文明’的实的方面;‘文明’是虚的‘文

化’,即‘文明’是‘文化’的虚的方面。‘文化’和‘文明’同为自然的对应物,这种对应实际上也就是‘有知’与‘无知’的对应,只不过‘文化’侧重于触知的感知,而‘文明’则侧重于认识认知和悟知罢了。综上所述,‘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并非先与后、根与果的关系。对于‘文明’来说,‘文化’是‘文明’的展现;对于‘文化’来说,‘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乃是外与内、实与虚的关系。借用数学术语进行表达,也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面与线的关系,借用宗教术语进行表达,则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形与魂的关系。”(10)(P24-25)还有的学者认为:“文明着重指人类创造物自身所达到的水平、程度及其功用,它是客观的、技术的、非人格的,活动的主体是人,面对的客体则是物。整个文明体系以技术为核心,对其评价较少受价值观念的干扰。文化注重人类创造物的形式方面,它是抽象的、价值的、人格的、主观的,整个体系受价值系统的支配和引导,其评价因不同的价值理念的影响而见异,因此,文化本身意味着差别。„„文化是自私的,文明确以天下为家。”(33)(P9)

2.本文的观点

虽然,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文明和文化关系已经进行了不

同的论述,不乏精辟和独到之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及学术背景的不同,所反映的阶级利益及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他们对二者关系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文明和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在古代类人猿没有进化成人以前,对自然界没有任何认识,也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只能盲目地依靠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繁衍,没有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创造,因此,也没有任何文化因素产生。人类产生以后,经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开始逐步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并制造和使用工具,社会关系开始产生。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之中随之产生了文化,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了文明。可以说,没有作为主体的人,没有人的创造,文明和文化不可能产生和发展。

第二,文化和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它们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原始的实践性劳动产生了人类,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得以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和自身。在生产

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原始的文化,同样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创造了文明。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文明和文化;文明与文化具有本源上的同源性和内容的相似性。

第三,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以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文化则是文明的外在表现。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水平也就越高。当然,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中,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可以称得上是文明,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文明从属于文化。

虽然文明和文化关系紧密,不可分割,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同样是明显的。

第一,词源含义不同。“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lis,意即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它与野蛮相对立,是代表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和程度的积极成果。而文化虽然也来源于拉丁文,但是拉丁文中的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发展等,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和改造,对自身进行训练活动的成果,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因此,从这种意

义上认识和把握,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区别的标志,而文明则侧重于从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自身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方面予以概括和分析。

第二,产生的时间不同。从二者的产生时间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自有人类以来,便有文化,当人类脱离动物状态开始进行创造性的认识、改造自然和自身的活动,并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标记和价值观念的时候,原来的自然物便具有了文化的意蕴,具有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可能,从而使人类活动进入了“文化”领域。可以这样说,从人脱离动物界进入原始社会从事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文化,而人类开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最早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所以人类文化的产生也应该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文明则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在文字产生以后,自人类的文化活动得以记载下来才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千年的历史。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把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化贯穿于三个时代的始终,同人类相伴而行;文明则从第三个时代开始,即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文化与文明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有先后的差异。

第三,所蕴涵的内容不同。文明的产生是以文化的产生为基础的,但又高于文化。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形式各异的文化成果,它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和政治的成果。这些成果中,既有精华、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不朽的内容,又不乏糟粕、落后、与人类进步相悖的成分,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称为文化。但是,只有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推动人类发展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才是人类文明的因素,而那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是不属于文明的范畴。可以说,文化是多样的,有精华和糟粕、落后与先进之别,而文明则只是文化中的先进部分。此外,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一元的。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文化,使得整个人类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即使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文化是多元的;而文明虽然也有多种形态和不同的内容,但是从根本上而言,界定、判别文明的标准是单一的,那就是文明只是表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程度。文化具有强弱之分,而文明则只有发展程度高低之别。

第四,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文明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具有可传播性,是可以被互相借鉴和学习的。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

的特点,有些时候往往是不择手段地强加于人。这一点在19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列强,打着传播先进文明的旗帜,用大炮轰开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大门,大肆进行掠夺。虽然此举对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对落后地区的侵略也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传播性则是可选择的,对于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人们既可选择某一文化,也可选择其他文化。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拒绝先进文明带来的只能是落后和受到欺侮,而拒绝某一文化则不会带来如此的后果。

参考注释:

[1]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现代评论》1926年第4卷,第83期。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胡适文选》,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

[3]类似的观点详见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厦门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21页;钟克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5页;陈驰等《宪政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5页。

[4]参见陈炎《“‘文明’与‘文化’”》,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69页;刘建军《关于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7页。

[5]参见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5页。

[6]参见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5、100页。

[7]转引自钟克钊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6页。

[8]转引自[日]米山俊直《论梅棹的文明学理论》,原载[日]梅棹忠夫《何谓日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转引自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版,4页。

参考文献:

(1)埃利亚斯诺.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

(4)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华金,王淼.社会发展论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6)万斌.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7)阮伟.文明的表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张华金.文明与社会进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0)张泽乾.法国文明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1)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杜兰.世界文明史·文明的建立[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公司,1972.

(13)托夫勒阿.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4)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6)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17)伯恩斯爱,拉尔夫菲.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8)亨廷顿塞.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贺全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2.

(24)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5)倪建中.文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26]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7)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泰勒爱.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9)亨廷顿塞.再论文明的冲突[J].李俊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3,(1).

(30)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31)衣俊卿.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J].新华文摘,2001,(5).

(32)尹宝云“.文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33)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杨海蛟(1955-),男,山西原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政治和政治学理论研究;

王琦(1981-),男,江苏沛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级研究生,从事政治学理论和行政学研究。 (杨海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北京100732;王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作文九:《茶文化与茶文明》9400字

茶文化与茶文明

文怀沙:

朋友们,早上好!

今天的主办单位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外名家系列组委会同人民日报社,这是主办单位。下面的承办单位是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茶叶协会,北京更香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更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我在下边坐着,听到我的好朋友,就是王忠明主任,他是我的老朋友,今天是他召唤我来的。特别注意了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实际上就是思想领导,政治挂帅。承办单位是显示经济力量的地方,是落实这个思想。一个是上层建筑,一个是基础,没有钱不能办事及没有承办单位,文化就是空谈。但是光有经济实体,没有上层建筑,那就是一个商品活动。商品活动大概我不会来。召唤我的是一个文化活动,并不是来做商品广告的。我想今天我们同道来都有这个愿望,但是对于向往文化的经济实体,我深表敬意!因为他们做的生意是文化生意。   从这里开始,我就想到一百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战争与和平》,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平,推动人类前进。人类在向往和平,但是战争的威胁永远存在。因此我今天发言取一个题目就是《茶余酒后谈》,谈到茶应该有一个对立的东西,有比较才有鉴别。几年前我写了一个短文章,我准备找一个朋友翻译成英文,预备奥运会的时候树一个碑,主要谈茶,我写了一个东西叫《燕堂茶话》,我念一下。

茶文化与酒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酒令人糊涂,茶令人清醒。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文怀沙说难得清醒。只听说酗酒闹事,还不曾听说品茶打架。醒酒的良方是饮茶,喝茶是先于阶级社会,茶人是酒人的老前辈,人类糊涂至极导致战争,世界清醒气爽走向和平。我主张少开酒楼多设茶馆。2005年3月25日漫笔。这是我写的一个烟堂茶话最短的一篇文章。这个得到了很多人的共勉,念给很多朋友听,我沾沾自喜。

我反省了一下,我写了一个后记,在这个文章写出来以后,我写了一个后记,以上短文,本人青年时代有酒精中毒的经验,那时候我不到30岁,我不想结婚,我的老婆就是酒,以酒为妻。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以后,40年代初,早上是一斤白酒,中午一斤,晚上一斤,早上不吃点心,牛奶,就是一斤白酒。后来有一次忧国忧民,我在一个大学教授,在一个镇上喝酒,喝完糊里糊涂,喝了多少不知道,有人说大概七八斤。歪歪斜斜的走回去,走在沟里把腿摔断了,抬到医院,说准备后事吧,酒精中毒太深。后来遇到一个老乡,说死马当作活马医。有可能活过来,把我抬到酒器房里面,里面有酒糟。把我放在那儿,被子有气味两床盖在我身上。三天三夜我醒过来,病弱抽丝,皮肤贴着骨头。酒喝醉了再喝一点才可以会醒过来,我没有这个机会,看着酒就恶心。然后我就把酒变成了茶了,有人说你是以酒为命的,酒是你的妻子,你现在说话怎么不算数了呢?我说不对,文怀沙有两个,我并不是移情别恋,我对茶的感情那时候开始。什么原因呢?因为头一个文怀沙的妻子是酒,那个酒谋杀亲夫。现在是重新做人的文怀沙,不是移情别恋,而是开始懂得茶的重要性。

从40年代初到现在,我对茶一往情深。我几乎醉死,后来戒酒。

平心而论,茶与酒各有千秋。人类最可悲的是该糊涂的时候,偏偏清醒,该清醒的时候,偏偏糊涂。有的人大事糊涂,小事清醒,有的人小事糊涂,大事清醒。看来清醒与糊涂,也许有互补作用。古代歌颂酒的诗文太多太多,我觉得必须矫枉过正,我歌颂茶。我赞美屈原高唱,叫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屈原不饮酒,所以很清醒。郭沫若曾对我说屈原酒量特别大,所以喝不醉。郭沫若跟我喝酒的一个故事,其中登场人物还有尊敬的周恩来同志,这是往事。2006年6月27。   这是我对茶总体的概念。这个题目叫《茶余酒后谈》。今天国资委研究中心的王忠明主任,召唤我来,我又认识了一个旧交,还有一个新知,就是俞学文先生,他是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我今天很有感慨,有很多话想谈,但是时间不允许,还有很多高人要讲话。让我唱开锣戏,所以要简单一点。我要讲的是战争和和平,人类的文化,应该这么讲,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从个人到人类都是有限的。所以

截止到现代是很文明的时代,已经21世纪了。其实我们人类知识的总和,是有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占有的知识是有限的,绝不能说我们人类聪明不得了。我觉得科学最高到了哲学,哲学最高就进入到了宗教,上帝也好,释伽牟尼也好,伊斯兰教的阿拉也好,他们是一个代号,是什么代号?是无限代号。有限知识的人类,对于无限的时空,也就代表无限时空感觉我们就要掌握。如果你狂妄的认为你知道一切,这个人就可怕了,这是人类的悲哀。

21世纪面临一个威胁,我们的科学手段已经足够让地球毁灭,就是原子弹也好,氢弹也好。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本身,这个力量本身不是最可贵的,最可贵的是管知识的学问。所以人类现在在祈求要避免战争。一个是战争文化,一个是和平文化。和平文化就是茶文化,战争文化就是酒文化,这两个文化都有用,但是现在很重要的是和平,上面我们写的口号叫什么?茶文化、文明、和谐,我想后头还要加一个东西,文化、文明、下头是和谐,再来一个和平。茶,文化、文明、和谐、和平,“谐”的前提是“平”,如果没有平,就谐不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国际化的话,一定要平,不平不行。用什么手段,就是各种手段,文化最高明是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唐朝有两个有重要人物——陆羽、卢仝,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得到重视,卢仝喝茶到最后腋窝里面流茶水,像两袖清风,要飞起来一样。正,是心理健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是文天祥的后代——24代,文天祥写了一个《正气歌》,道家是清,外来文化到中国文化生根的释伽牟尼叫和,和尚者尚和也,心里要干净,用正气反邪气,用和气反厉气。清心寡欲,是道家文化里面的东西,道德经里就讲这个东西。用有限去把握无限。

茶文化的内涵很丰富,所有鸡打仗都是公鸡打仗,母鸡不打仗的。战争是男人因素比较多。制止战争的人应该是女性,但是西方的荷马说世界战争是为一个女人发动的,平息战争还要靠女人。我的一个朋友李建如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女人与和平》。男人要打仗,女人说你要打仗就不跟你了,战争就没有了。有人说这个很荒唐,我认为不是。茶可以治酒的,茶最大的学问不是知识,是制止知识

跋扈的学问。最伟大的力量是柔,以柔克刚,以茶文化来制约酒文化,以清醒来制约糊涂。这个意义就很重大了。所以我觉得茶文化的内涵是这个东西。

用西方的思想来看,酒文化是往外跑的,茶文化是进来的,这个很厉害,一个是把拳头拿进来,一个是打出去,你要打出去首先要,将取之,必先予之。女人要有地位,孔子对中国文化是最有贡献的一个思想家,他的阴暗面就是对妇女不够尊重。所以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要三从四德,妇女的地位压下去,酒文化就猖獗起来了。中国文学史上大批歌颂酒的东西,但愿常醉不醒,听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唱起了酒文化。实际上最伟大的是妇女。

我最近到河南去讲这个东西,很多人看不起河南人。河南是什么?黄河就在那里,黄河是人类的母亲。那里曾经出过韩愈,现在韩国人也在谈祭孔,他们也在申请五祖文化的遗产,而且说孔子是韩国人,有人就找我,说你要拨乱反正,韩国人竟然说孔子是韩国人。说韩国人是河南人的后代,孔夫子也是河南人的后代。我们有一个例子说明,宋朝以后中国两次亡国,一次亡于成吉思汗,一次是亡于努尔哈赤。但是战胜的国家有文化差异,像成吉思汗这个人,毛泽东讲只识弯弓射大雕。故宫里面是满汉对照,以汉文为主,吃饭是满汉全席,这个文化没倒,战胜了国家,统治中国的国家慢慢在融化,然后国家变成了少数民族。日本人猖狂的人,已经到长春建都了,要把王朝建立在中国土地上,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最后打了败仗。中国在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以后第三次被日本占领,但是日本有汉朝文化铺垫,他们的语言是从喉音变了柔音,扬州人就是柔音,江泽民就是扬州人,扬州人讲话很柔软的,比如说有你家一个姑娘长的好看,他说你们家的姑娘长的还不错。这个音就到日本去了。日本的文化的基础就是汉朝文化。假如说日本导致中国第三次亡国,日本武士道很厉害压迫中国人,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毛泽东把日本鬼子打倒,建立了中华民族。大概是这么局面。

什么意思呢?和平战胜了战争,文化战胜了战争,和谐取代了动乱。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走向和谐是没有疑问的,茶文化是在这个基础看出来的。茶文化很厉害,茶文化是妇女文化,从前女人拿聘叫茶礼。人得懂得喝茶,喝茶的历史,茶是小弟弟,酒是老大哥,这个不对,茶的渊源早于酒。马克思、恩格斯

认为人类社会两个标志,一个是刑具,一个是造酒,因为粮食有了富裕,才有造酒的可能性。所以酒是发生于阶级社会,用酒来标志人类进入到奴隶社会。   原始的人类,茹毛饮血,那个动物吃下去很难受,抓一把叶子来调和它,这是茶最早的。一方面它是最原始,一方面它是最文明的。我说一句最朴素的话,我们喝酒闹事的案例很多,酗酒打架,两个人在那儿品茶打架,这个例子不多。茶是一个文明的活动。所以在商品社会,人有时候也是失去平衡以后酗酒闹事的人很多。有一种失落感的,感情得不到平和,心浮气躁。这时候中和心浮气燥的东西就是茶。

当茶能够在某个程度上取代酒的时候,来综合社会的不安宁,我们茶就变成制止动乱,制止战争的手段。茶文化是妇女文化,酒文化是男性文化,当妇女有了地位,这个社会就安宁了。所以我曾经提过来,(先行举止)。因为孔夫子男性社会思想,所以没有女性。我说一个中国伟大的美女就是西子,杭州的西湖,这是一个地理名称,在唐宋时候叫西子湖,这就有了人文精神。西子忍辱负重,为了救国,后来回来和范蠡生活,这个故事很感人,我现在在整理西子的材料,想印一本书。现在毛泽东讲妇女是半边天,我认为这句话不能说是虚伪,但是没做到。中央常委里面从建党到现在没有女性,我希望胡锦涛的时代,出现共产党常委里面应该有一个女的。如果有一个女的,现在九个里头有一个女的,女的也只是九分之一的天,离开半边天,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不可能把酒消灭了,但是我们要尝到茶文化,要提高妇女的地位,而且认识茶就是母亲文化,采茶女,还少采茶男,采茶女舞跳的好看。茶礼是聘礼,从前茶茶带着一种很温柔的东西,茶文化是丰富的。

有一句成语,茶余酒后,谈茶不能不提到酒,谈和平不能不提到战争,战争威胁人类,地球面临毁灭的可能性。所以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这是很了不起的,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把和谐变成一个我们要做的事。人类向往和平,向往和平的人就要学会喝茶,所以我对茶有很深厚的感情,就像我对我母亲的深厚感情。喝酒最厉害的是醉汉多,醉婆比较少。

所以我觉得人类的前途还是和平的。要避免人类的毁灭,只有一个手段就是和平。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很伟大。人类要制止战争是目前决定人类命运的大事。喝茶好象是小事情,茶文化闪烁着和平的光辉,如果得到伸张,人类的幸福就得到了保证。如果一天到晚喝酒闹事,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说是难得清醒,人类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谐,那就不能不回到头,今天我们举行茶文化的活动,意味深长,不仅是个商品上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的需要,中华民族的特点就是热爱和平。易经上讲大和保和,我看茶的文化其在之乎以。

时间是生命,也很宝贵。耽误你们的时间,我就犯了谋财害命的错误,占用了你们这么多的时间,对你们表示歉意。

赵霖:

大家好!

刚才听了文老的讲话,我觉得特别受启发,文老从一个文化的高度,说到了茶的重要作用。我们都是晚辈,文老是我们文坛的泰斗,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就是班门弄斧。

我讲一讲茶的保健方面的作用,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文老指教。

我们谈一下茶的历史,神农尝百草,就曾经尝到茶。

我今天报告的是茶与健康,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本草纲目》大量的参用了《本草四目》这本书,非常遗憾,在我们国家已经失传,英国从敦煌偷过去以后,藏在英国的博物馆。

茶是当今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绿茶是人类最健康的饮料,世界上最大众化的饮料是可乐、咖啡。

我在前年曾经在王府井的吴仪泰看到他给各国夫人讲茶,然后我去用英文讲了讲对茶的认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茶的保健作用有特别明确的认识。你们去欧洲访问,一谈茶就是红茶,就是因为英国人把茶从中国偷到英国去以后,把鸦片运到我们来,但当时他们只掌握了红茶的工艺。最近发现了绿茶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所以现在欧洲也都提倡要喝绿茶。但是欧洲的绿茶有很大的问题,就是绿茶全部袋装茶,失去了很多功效。所以后来我讲了以后,英国大使馆的一个秘书说,闹了半天,茶是我们偷的,我说没错。

大家看到,我们由于古代神农尘百草的记载,所以大家对茶有很多的敬畏。所以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进入了神农百草经。一直到唐代才出现了茶。原来是如火如荼的“荼”

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饮于鲁周公。茶从药材变为饮料与佛教的传播有关,因大多数寺院都辟有茶园,僧人的饮茶习惯逐渐传入民间。唐朝社会经济空前繁

荣,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渐变化,饮茶文化发生变化。中国茶叶品种是多达500种,在世界上最为齐全,分绿茶、黄茶、红茶,青茶,和黑茶和白茶。

在6世纪末和9世纪初,中国的饮茶风俗和种茶技术先后传入日本,9世纪20年代船如朝鲜,18世纪30年代的印度尼西亚,19世纪中叶的印度和斯里兰卡。

西欧人在1272年马可波罗来中国以后才开始知道饮茶。美国的饮茶习俗是由英国人于18世纪传入的,俄国引种中国茶树始于1732年。

中国是世界第一绿茶生产大国,1998年产量达到48万吨,占世界率产总产量的84%左右。绿茶为中国生产量最多的茶类,占茶叶总产10%。

现在欧洲市场上茶叶概念比较混乱,所以要明确茶的概念和意义。我们在德国很多超市,都看到南非出口德国的无咖啡因绿茶,奥跟听在中国推广的马黛茶,是当地冬青树的树叶。地球上有三万种植物,但是含咖啡因的植物很少。实际上我们绿茶含的咖啡因的量超过咖啡,咖啡怎么进入欧洲的呢?就是当时奥斯曼帝国进入欧洲的时候,是从维也纳打进去,但是在维也纳受到强烈的阻击,打败了以后,欧洲联军缴获了一吨咖啡,通过俘虏才学会了这种饮料。

我们中国在周朝就建立了人类最早的医疗体系,我们的医生分为四种,食医,疾医,长医,兽医。当时我们的食医就是在做当时医学的实践。

“茶为万病之药”,绿茶作为草药,被记载在中国第一部药典,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一日无茶为滞,三日无茶则殆,足见茶之药功卓著。

茶经是人类最早的药学专著。茶经全书3卷,700余字,卷上一之源叙述了茶的起源,性状,二之具介绍了采茶、制茶工具,三之造论述茶的加工方法和种类,卷中为四之器,列举了煮茶,饮茶的器具约20余种,卷下四之煮论述了烹茶方法和水质等等。“清茶一杯,精励励志”

我们明代中国伟大的医学巨匠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绿茶是优质的碱性饮料。大家知道我们人体PH值是7.45,我们SARS期间曾经出过毒王,就是可以把SARS传播给别人。为什么我们古代说常常登高座,天天入祠堂,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茶叶是碱性饮料,可以帮助你维持肌体健康。同时饮茶还要明显的解酒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我们去了七次,但是我们从而没有闹过坏血病。但是欧洲船员160名船员中有100名死于坏血病。我们调查了他们的食谱,就是他们饮用绿茶,正是因为欧洲的坏血病,才发现了维生素C。我们中国的船员在船上每天都要吃豆芽,黄豆芽和绿豆芽是中国最早的无土栽培的物质,含有丰富的VC,第三个,我们中国船员还要用木桶种菜,使中国船员免遭坏血病的威胁。这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深厚的科学内涵。

“喝得健康”非常重要。吃喝是人的生存本能,现在少有常识的人都额知道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饮食,但是很多人对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美国人喝胖的,美国人把牛奶当水喝,所以根据美国国家CDC提供的资料,现在美国人64%是肥胖。美国的肥胖标准远远超过中国。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制订一个新的法律,就是把美国所有公共场合的座位都要加宽,因为美国人都坐不进去了。人们往往不注意从饮料中摄入的热量。糖尿病患者喝了一千热量的食物以后,就有意识的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但是喝了同样热量的饮料后,似乎觉得没有什么事,还会吃其他的食物。我们应该远离可乐高糖、磷的饮料。

根据医学论坛报,对全球涉及饮料与健康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根据饮料热量,营养成份及对健康的影响,分成如下6个等级,第一个就是饮用水,第二个绿茶和无糖咖啡,第三个豆浆,第四个糖的饮料。第五级纯果汁,第六,含糖饮料。

英国最近这些年发现儿童里面流行一种病,叫做果汁饮料综合症,这些小孩非常任性,上课不注意听讲,感情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把这种果汁饮料当水喝,大家知道各种饮料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这种都是很多人工合成的色素,对儿童健康非常有影响。而且所有的饮料都是甜的,都含有白

糖,白糖没有任何营养,只有热量。所以喝饮料的同时,就获得了大量的虚卡路里,没有任何营养的热量。一罐可乐330毫升,含有相当于一两个馒头的热量,所以小孩喝了可乐以后就得折腾,这就是小孩多动症的原因。而且饮料里面有很多磷,影响小孩骨骼的发育。我在国外见过一个专家,他说任何一个饮料要占领市场都具有成瘾性。欧洲很多国家家长不允许孩子喝饮料。这说明通过健康教育,我们中国人已经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毛主席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在100多年以前,帝国主义对中国枪炮加鸦片,把我们的先辈变成了东亚病夫,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是很多人面对西方快餐文化的侵略,我们没有免疫力,我们喝洋饮料,吃洋快餐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抵御能力,我们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是肥胖儿。我国从8岁到16岁青少年肥胖率增加了28倍。我们孩子现在看起来高了,胖了,但是我们内强中干,但是我们的健康不如上一代。所以这个问题要给全国人提出警钟,我们一定要把茶文化烘托出来,要动员孩子喝茶,而不要喝可乐。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美国成年人从饮料中摄入的热量翻了一番,美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比值是饮料提供的热量应小于10%摄入总热量,但目前饮料提供的热量已经超过日摄入总热量的21%。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有宝不识宝。   美国政府禁止在中小学出售可乐等碳酸饮料,同时禁止在中小学出售快餐。   根据现在研究,我们知道茶叶有很多保健功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保肝,如果中华民族科学的饮茶,我想我们乙肝患者会大大减少。

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明,引用绿茶可以预防心脏病。2006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提出了出现所谓亚洲式的掉鬼,亚洲人很多人抽烟,但是肺炎发病率比他们低,是因为我们喝绿茶。我不提倡吸烟,如果我们在座把烟戒了,同时又喝茶,就会像文老一样这么健康

2006年3月,英国的诺利奇约翰英尼斯中心研究小组与西班牙大学进行研究,发现茶叶中的多酚能够破坏双氢叶酸还原酶,它是当今抗癌类药物的攻击对象。这个研究是我们首次清楚而又揭示了绿茶组织癌细胞的原因。

最近我推荐了一本书,是美国人写的,我刚刚翻译过来,叫《百年谎言》。美国人从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新的法律,叫纯净食品的药品法。这个法规里面,就给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谎言,就是说纯净的化合物,比我们的食物还要健康。大家知道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永远代替不了完整的食物。   近20年,对全世界10个发达国家的调查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各种脑病都在大幅度上升,像老年痴呆等等。但是日本没有上升,因为他们大量食用茶食物。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历史的教训。

我最近在马鞍山做报告,当时会场给孩子们演电影,我看了孩子扔在地上的包装,第一个就是肯德基、麦当劳,还有果冻,薯片膨化食品等等。这些食物全都是没有天然属性的食物。这样一个食物就造成了什么呢?造成了我们的孩子在大量吃垃圾食品,所以孩子非常不健康。

同时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做过一个实验,大家为了克服血脂高,都吃降脂药。我们50年代没有降脂药,现代为什么这样呢?就是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多受到了医药公司的控制。你血压高,到医院去,他会说你要终身服药,这个是谁说的,就是外国专家说的。外国专家背后就是医药公司。中国大量的高血压和什么有关,就是酒精消费,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大型酒厂生产的酒达到400万吨,达到一个西湖。这样一个酒精消费,对中国民族的健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山东的农民,一天消费18.7克盐,然后高血压达到17.6%,我们广西的农民只吃7点几克盐,高血压只有3%。所以如果我们每天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能够把我们吃盐的量降到6克,在短时间里面就可以降低10个毫米汞柱的高血压。

如果我们现在根本不考虑生活方式,光是在药对应疾病,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办法。而美国的医疗研究中心,现在全面的反对这样一种做法,就是药物对应疾病。所以希望大家通过文老讲的文化层面的认识,如果你能够坚持饮茶,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在文革期间,我曾经做过一个动物实验,选了三组兔子,一组吃普遍饲料,一组吃的大量鸡蛋黄,第三组加了鸡蛋黄还有茶叶末。发现了大量鸡蛋黄的动脉硬化,而加了茶叶末,动脉里面干干净净。

大家知道前几年我们国际上推出一个最新的降压药,拜斯平,有个老朋友说吃了这个药非常难受,我们知道所有降压药就会对肌肉有影响。我到了美国以后,美国宣布有42人死于吃拜斯平,主要原因是横纹肌溶解症。大家明白西医是治人生的病,中医是治生病的人,完全不同的哲学。我们中医思想是一个和谐的思想,我们主张调整就是治疗,平衡就是健康,我们的刮沙、火罐、按摩等都是一种调整状态,我们调整到一种和谐的障碍。

早上来了,我请文老写一句话,他写了茶使人清醒,茶就是保证我们心理健康一个非常好的饮料。

茶有很好的杀菌作用,现在小孩有龋齿,而且就买外国牙膏,还买美国牙膏,你只要睡前喝绿茶,就不会得龋齿。

以茶散郁气,以茶收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去病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我觉得我们只有说把茶饮料处理好,我们能够接受茶饮料,才能够做到刚才文老所说的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在中国茶承担很多精神方面的含义,就心情而言,酒的品格是热烈,茶的风格是内敛的。饮茶可以更多的自省,沟通思想,理解对方,创造和谐,增进友情。   我们在社会中强调相互相依,在友好合作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在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中,我们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己索取却无尽无休。

我们在2002年曾经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合作,对茶里面的多酚进行了研究。当时茶的样品是在北京吴裕泰取样。我们测定了11种多酚衍生物。我们的绿茶几乎可以含到30%多,统计学结果,花茶含有很多的多酚,也是很好的茶。乌龙茶茶多酚量相对低一点。红茶相当低,普洱茶中几乎没有。

茶多酚,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指出,将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这是美国饮血基金会主席指出的。这侧重体现出饮茶对将来健康的作用。

2004年4月2日,在浙江汉中召开了国际暨第三届全国胰腺癌诊治研讨会,会议指出多喝咖啡和吃霉变的食物成为这个病的诱因。

有机茶是指没有任何污染,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来的。我们更香就是这样做的。

孙先生说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别人所不及。

谢谢大家!

作文十:《文化、文明与生命》4500字

摘 要: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通过文化从愚昧落后不断走向文明进步,变的越来越智慧和强大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自然界发展的“亚铃状”运动模式中,生态物质存在着有限性和生存周期性,制约着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随机性,由此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核心挑战。如何解决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终极课题,这其中首先体现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与文化自律。食品药品安全是人类生命安全第一要务。

关键词: “亚铃状”运动模式; 文明异化; 文化自律; 食品与生命安全

中图分类号: B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82-02

文化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使人类从远古走来,越过洪荒,不断走向文明,使生命绽放精彩。当文明成为一种昭示,不断导引领着人类向前奋进;当文明成为一种标志,不断印记着人类奋进的辉煌。因此,人类与文化和文明结缘,文化给了人类巨大的生命能量,从此人类以文明的名义主宰着自然,统治了地球,并正在迈向征服宇宙。一切都在成功与理想中,当一切都变成现实后,人类将走向何方?

一、自然的“亚铃状”运动模式主导生态、文明人类

人类认识自然并服务人类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

自然界博物纷呈、景象万千,一切变化形似无常却有“道”。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物质分子决定的,由于物质分子相对稳定,自然界才有了各种物象的呈现。而物质中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中的电子总处在不稳定的高速运动中,从而使分子常蓄势化合之态,为自然界生态的万千变化而创造着无数可能。由此从宏观自然生态的不断变化到物质分子相对稳态再到原子不停的高速运动,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有趣的“亚铃”运动模式,即两头运动性大、中间运动性小,构成了自然界特有的运动平衡稳态体系。人类在探索这一特有规律中不断创造文化并构建着人类文明。

“亚铃状”的运动模式使自然生态总处在稳中有变,变中有律的开放式运动中。自然的开放运动具有明显的三大法则特性:自然是自由的,具有“厚德”,包容世界而“载物”;自然是竞争的,具有物竞天择,强存弱汰的逻辑;自然是低效的,具有从适应、发展到剧变的缓慢进程。

由于开放性,使得自然变化无限精彩,总处在“年年花相似,岁岁景不同”。这种开放过程使自然总处在物种新陈代谢,不断更新之中。适者生存,逆者淘汰,气象万千,一派繁荣,如云如烟。因而从宏观上看自然运动本质使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不能久长。

物质的稳定属性使其成为自然“亚铃状”运动模式中的节点,即具有资源有限性和生长周期性,就是说任何一种物质作为资源形式在一定时空中是有限的,其生长形成过程具有周期性。这就决定了自然变化的制约性和规律性,在自然无限的开放运动中有了这一内在的制约要素,从而有“道”并主导着自然,人类通过探索“道”并以“道”文化过程去积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彰显着生命的意义。

二、人性的欲望是自然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个物种,他的生存与发展也在自然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规律中完善与提升。人类是自然漫长进化中的杰作与精品,表现在人类的个体智慧性和群体的合作性。个体的智慧性表现在不断的学习、模仿、改进、超越,使自己无论是在独自面对自然还是在与群体合作斗争中都力争不败的地步,努力达到个体欲望占有的最大化,以实现安全保障,当安全有保障后再满足愉悦性的追求。由此人性欲望在自然法则中不仅得到确认,并通过社会活动不断加强与放大,推进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去认识天地间的生态环境,从“天行健”中领悟到“君子自强不息”的品德为立身之本。也感受到“地势坤”、“厚德载物”的群体社会共同发展的“仁”爱生命意义。

当人类认识并自觉组织群体社会共同发展时,人类就已从本质上有别于自然中任何一个物种了,不断释放生命的力量,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影响自然的主宰力量。

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形成,人性欲望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性欲望是社会政治的民意基础和经济需求的源泉。人类通过文化提升人性欲望中的正能量,抑制负能量使社会不断健康发展,不断走向文明,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改变自己,改变了自然。

人类社会活动也遵循着“亚铃状”的运动模式,三者要素是人、自然(物质)和社会。人的欲望永远是一个动态变量,当社会为了彰显其先进性时,就会不断向自然索取资源而满足人性需求。这两者互动的结果取决于中间的自然容忍度,也就是物质供应量和生态平衡。从整体上讲,自然物质总量应接近一个常数,是有限的;人类欲望是无穷的,个体欲望是随机的。当人类社会不断追求一切权利公平和物资按需所得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的资源有限性和生长周期性的制约作用,就极大地限制了人类无休止的追求。在社会发展的“亚铃状”运动矛盾中,只有通过文化教育提高人性修养,缩短权利占有型社会发展空间,实现义务服务型社会,构建和谐大同,才能实现文明有序进步,提升和保障生命质量。

三、文明促进人类发展,也异化了人性欲望

当今人类在文明旗帜下,正在不断的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早已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景。当我们在欢呼人类伟大进步和唯我独尊之时,环顾生我养我的生态环境时,抚摸大地,仰望苍穹,无不感叹: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最终要实现什么的目标?人类在穷极的欲望过程中是否应反思自己正在用智慧破坏自己生命基础,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认真思考的生存战略问题。

通观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史,越来越显示人类文明极大地张扬了生命的光彩,从原子到太空,从基因工程到航天工程,这些文明成就都是对生命的礼赞,而伴随着生命对文明的贡献,人性欲望的贪婪又驱使着生命冒险和盲从,并不时走向极端。

近百年来当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世界高速发展,全世界都在为之顶礼膜拜,随之孕育了德国法西斯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国的霸权主义,杀人武器不断更新,人类文明也催生着暴力更替。西方文明是以民主和市场为基点建立起来的,但在最近导致的的欧债危机中,社会混乱,文明彷徨。即使美国自认为实行了人类史上政治上最民主制度和经济市场自由化政策,取得了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文明进步,但其近十几年来仍然没有制止发动侵略伊拉克占领阿富汗等的国家反文明战争行为,从这些侵略战争到国际事务上的双重标准,从高消耗资源生活方式到虚拟经济无不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灾难。   在人类生活方式上,也大量堆积着文明后遗症。比如远古时祖先们一定希望能让黑夜如同白昼一样,人就没有了黑夜带来的恐惧和不便。人类无数精英为此努力,从神话故事上的文化创造到科学研究,前仆后继,锲而不舍。当人类发明电灯后,电灯带来了光明赶走了黑暗,使人类迎来了更多的光明,当人们尽情地享受光明快乐时却发现许多人的生物节律失衡了,失眠找上了人类,并象恶魔一样形影相随。今天电灯文明导致资源浪费和光污染已成一大公害。

性爱是人类生命中最基本的生殖功能。生殖行为能保证种群的强大而提供人的安全感,而性爱过程伴随着人性最高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性的快乐需求,为此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就倍受到高度尊宠而加以珍惜保护,通过遮蔽是最直接的保护方式。几千年来,人类在对生殖私秘处的防护,历经野蛮和文明,直至今日也总要多于身体其它部位得到重点加密保护而体现文明。根据科学研究表现,男性阴囊正常温度应低于人体体温2~3度,这样才有利于精子的发育,当失去这个温差,精子的存活率和活动力都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50年前男人的精液中每毫升含精子数达6千万,生殖力旺盛。现在每毫升只有2千万,生殖力明显下降,不孕症也多了,其中发现有些小群体不育症已高达20%。今天人类的生殖能力普遍下降与男性精子数明显下降有直接关系,男性精子不良除与许多现代文明导致的生态污染外,人类多穿内裤的文明行为导致了阴囊温度消失也是直接相关的。不仅如此,性这一人类自然行为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还不断被附着政治、经济、道德、权力和娱乐等色彩,导致文明的今天已异化出了丁克家庭、同性恋和变性行为等,使性越来越远离生殖的本源功能。

无数事实证明人类文明在不断满足人性欲望的同时,也正在异化人性的本能,正危及生命基础。

四、人类文明发展终极目标是生命安全与幸福

当人类从自然诞生之日起,为之奋斗的就是生命之道,生命之道就是生存之道,生存之道就是生命安全和幸福。饮食与生命如影同行。由此饮食安全是涉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而且也是满足人性愉悦最重要的方式,因此世界各民族对生命的敬畏无不从饮食安全开始。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西周时期,就在宫廷中专门设立了掌管饮食安全的官吏,如设有“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和除毒蛊等专职部门,足见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和严谨。正因如此,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丁兴旺,文化发达,传承有序,民族强大。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在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经济的超速发展极大诱发了人性欲望的负能量膨胀,诱发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其中食药安全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饮食用药安全上也存在一个由需求、社会容忍度和市场三者形成的“亚铃状”的运动模式,其中社会容忍度是这一运动模式的关键节点,它既包含有社会自律的道德问题,也涉及社会管理问题,解决之道仍然应从文化入手,加强教育提升社会整体素养。

1.全面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着力加强全民社会化饮食用药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个人的饮食用药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形成全社会的防微杜渐的安全局面。

2.加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凡涉及到饮食用药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要强制性以建立以人类健康为本的终身追究问责制。对研发者、鉴定者、生产者、鼓吹者、领导者明确连带责任,使有作为者得到颂扬,造假奸佞者受到惩戒。

3.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在及时彰显执法的“硬权力”威慑作用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管控中的“软权力”建设,这既有官员的道德情操方面建设,更有技术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的建设。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域辽阔的国家,没有足够的技术监管力量就会留有造假漏洞,没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就难树技术鉴假的威严和执法打假威严。假如主管职能部门既没有高水平的技术力量,又不重视技术在日常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会为以技术为犯罪手段的食药安全留下人为之祸。

一个文明社会一定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当我们社会饮食用药安全成为一种文化自律时,那才是我们食药监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文明发展中创造了极丰富的文化成果,其中最伟大的包括发明了货币和权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财富和权利的狂热追求,以至于遗忘了生命过程中最根本的健康安全核心价值。健康是一切幸福的根本。当今天社会很多人为了虚拟的荣誉地位和财富而舍去健康的生命本质而胆大妄为,危害社会,这种舍本求末的行为恰恰折射了社会文化自律与自净功能的弱化。通过文化使人性回归于生命的自然和谐属性,才是文明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茂开.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与思考[J].西部大开发(中),2011,11.

[2] 樊代明.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J].医学争鸣,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