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旅游论文_《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1]》4800字

作文一:《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1]》4800字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旅游开发优势(S)

1.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1.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1.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2 旅游开发劣势 (W)

2.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2.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2.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3 旅游开发机遇(O)

3.1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3.2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

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3.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

4.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

4.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作文二:《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的调研实践论文》3200字

假期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的调研实践论文(补做)

轮机工程1392班 程鹏 201341062052

摘要:社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它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样样具备,但我们的学习不能仅限于知识文化的学习,纸上谈兵,我们需要实践,实践才能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的完善,是对以后社会工作的热身,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实践中与社会的点滴接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现有的社会经验的全部。所以本次社会实践,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的组织与帮助下,我在将乐县的各乡镇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工作,还激励我自己继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成为一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价值的人。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传承与发扬

一、 实践体会

因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有一个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于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这项工作。 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制定了路线,在网上和县图书馆的《将乐县志》里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首先是遍布将乐县的传统代表饮品——将乐擂茶。说起擂茶,不得不说它的功效。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随后我们去到万安镇,南口乡,安仁乡等乡镇的时候,热情的当地居民都端出擂茶招待了我们。虽然平时偶尔有品尝过擂茶,但是还是感觉乡民的手艺更胜一筹。乡民在为我们做擂茶时甚是讲究。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确实不得不佩服乡民的手艺,不由得便多喝了好几碗!看到我们将乐的文化传统仍然在一代代延续下去,我们一行人着实感到欣慰!

接着我们又了解了将乐南词。对于在将乐土生土长的我来说,这么多年都没正儿八

经听过一回完整的南词确实有些惭愧。于是我就在将乐县城关桥头河滨公园的小广场上,补听了好几场南词,对将乐南词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也万分荣幸地见到了著名南词表演家,王朝仁先生!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1·,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名。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霄、笙、镜锣、铜鼓、渔鼓等。南词唱腔种类繁多,声腔齐全。除基本唱腔正板、紧板、北调正板、数板外,还有众多辅助唱腔,如弦索、昆腔、北叠、外调。完整的基本中还有曲头、曲尾及串子调等。南词演唱时,曲会讲究,一般古厅堂或庙宇正厅,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接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本次调研工作最让我铭记于心的便是万安镇的花灯会。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过去这一天,是正月最精彩、最热闹、最令人回味的佳节。元宵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多姿多彩的“闹花灯”。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这次的花灯会定在了正月十七,当天一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万安镇,幸好我们来得早,不然下午就各种堵车了!不到六点,各家各户就已经开始准备集合了!花灯由各家各户扎制,蕴含人物、故事,花式多样。500米长的花灯队伍挚彩旗、奏古乐、拖铁枝、舞龙灯、摇旱船、提花灯,游走全镇,炮竹礼花齐放、锣鼓喧天,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今年制作的花灯,除了保留传统风格,还新增了“计划生育”、“勤劳致富”、“和谐家园”等时兴花灯造型,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我们将乐人民的质朴深刻我心;将乐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我铭记于心;将乐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让我为之痴迷;我是一名将乐人,但我更是将乐民风民俗的继承和发扬者!

二、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在流失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我认为,不管将来在哪里工作发展,都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我认为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在一代代年轻人更趋于流行文化的现实情况,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将面临消失。果真如此,那将是我们将乐的损失,

更是国家民族之大不幸。作为即将成为祖国事业建设者的我,更深深认识到家乡传统民风民俗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一个看似简单的调研工作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在学校里面看不到的现象。现在的我,已经慢慢脱离学校逐渐步入社会,我已不是只会向父母拿生活费的小孩了,很多事情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亲身体会。未来的一两年,我即将正式走上社会,脱离学校的保护伞,成为一个真正的为自己的生活和目标打拼的工作者,所以我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不足,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三、反思与总结

经过这些天的调查,我认为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将乐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也为各种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增添了一份滋味。我们没有理由放弃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我们应该把他们传承下去。因为这次调研工作,我也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与人交往和行事作风方面学习到了很多。所以在此也要衷心感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组织和帮助!

现下的教育注重于素质教育,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个人认为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中学习规则。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才能出真理。

作文三:《关于火的民俗》1900字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位祝融,被尊为火神,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让人敬仰的神,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后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他就是普罗米修斯。两位天人都给人类带来光明,而且来之不易。传说归传说,神话是神话,我更愿意相信原始人是无意中吃了被闪电击中或大自然自燃的火烤熟的东西,觉得合口胃,后来又慢慢学会钻木取火。不管怎么样,火表示旺的意思,还有驱邪去晦之意。在闽南许多地方,过年时都要在桌底下放一个火炉,全家围炉一起吃年夜饭,寓意来年生活像火一样越来越旺;还有新娘刚进夫家门时要跨火盆,表示借火势去掉晦气,从此生活像火盆一样红红火火。

那些都是搞点小火,象征一下,意思意思而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径社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跳火堆游火巷”活动。这项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型寓教于乐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欢庆元宵、共贺丰年美好愿望。每年春节刚过,大径社区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为“跳火堆游火巷”做足准备工作,如稻草、彩旗、烟花、木炭等活动必备的物件。负责活动的主要人员还要联系鼓乐队、腰鼓队等,准备给村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欢天喜地的盛大场景。

漳州招商局大径社区位于厦门湾南岸,与台北金门仅一水之隔。大径社区许氏家庙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金门县许氏第十世迁移而来,两地许氏宗亲、族亲“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近两年金门许氏宗亲还专门携结合了电音和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三太子表演的“电音三太子”到大径社区和宗亲们一起共度元宵节。活动当天,各家都在社区要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用干稻草束成一大束,像架枪支那样立在自家门前,妇女们举着香火站在草束后面守候着游行队伍的到来。中午12时许,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连成一片,这预示着“抬神跳火堆游火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游行队伍中有举彩旗的小孩,有穿蓝长衫的长辈,有抬神的青壮年等等,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供奉姑爷祖的永安宫出发,走在前头的是旌旗、锣鼓队,其次是抬神座的,抬的神座有保生大帝、妈祖、关帝公,紧跟着的是社区腰鼓队以及近千名信众自由组成的千米长龙队相随,锣鼓喧天、彩旗飞扬、鞭炮齐鸣、热闹异常。游行队伍沿着社区的巷道向前流动,每到堆放草束的地方点燃稻草,这时举香等候在草束后面的妇女们虔诚地给各神座上香祈求平安,蹿腾的火苗冉冉升腾,人们都要从火堆边经过,个个面红耳赤,全身发热,像似汲取了吉祥的力量。这就是“游火巷”,拉近了人们与火的距离,对火的崇拜。

“跳火堆”的场面比“游火巷”更惊心动魄,更扣人心弦。村民们都聚集在祖祠许氏家庙,一起观看抬神的勇士们“跳火堆”。“跳火堆”前,各家把木炭、干稻草集中拿到许氏家庙门前堆成一堆,点燃,顿时火焰熊熊。游行队伍到达时,游行的人们依次从火堆上跳过去,大多都是青壮少年。站在一旁观看的邻里乡亲们肯定替他们捏一把汗,就这事,我问过跳过火堆的同学,在跳之前会紧张害怕吗?他是这样说的:“会一点,但在那么多乡亲们的助威下很容易让人忘记紧张和惧怕。一心想着要把神座高高抬起来,冲过火堆,有佛祖的保佑,祈盼来年平平安安、事业发达,什么就不怕了。”当我问到真的不烫脚吗时,他嘴角一扬,说:“会烫,但是因为冲过火堆的速度极快,一下子就过去了,就不觉得很烫脚了。”稻草火虽然不易烧伤人,但其火势熊熊,对人的意志真是一种考验。跳火堆开始了,隆隆的鼓声,乡亲们的喝彩声震耳欲聋,首先跳过火堆的是拿着旌旗的领头人,火焰虽高,火路较窄,他飞身一步就可以跨过火堆了,接着一个一个的跳过,最难的是抬神座的四人,他们是整场跳火堆的高潮,四个人要一齐发力,一鼓作气跳过去,颇为不易。讲究的是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一旦有人“失足”就失败了。活动结束后,家家户户都纷纷用铲子带点燃烧后的火堆灰回家放在自家灶膛里,据老辈人介绍,这些火堆灰能保佑一家吉祥安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整个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最后,游行队伍都到许氏家庙三楼“洋如堂”祭拜祖先,为上一年新婚和添丁的人家点红灯祈福祝愿。大家围坐在一起喝“丁酒”,吃“丁饭”,红红火火闹元宵,祈求社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虽有“付之一炬”的恐惧,但从实用价值或精神层面上讲,人类离不开火。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火资源改天换地。从古至今,火也是人类一种信仰追求,它象征着兴旺、吉祥、红火,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继承,象征着发展。例如,奥运圣火的传递,把它称之为“圣火”,可见火的力量和神圣,可以遥想,需要敬畏。

“跳火堆游火巷”这一关于“火”的民俗活动生生不息,大径社区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火红,沸腾,并代代传承,祝福社区的将来更美好。

作文四:《关于民俗的作文》4300字

关于民俗的作文(一)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这就是苗族热闹的花山节。

关于民俗的作文(二)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梳子或顶块花头巾。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于民俗的作文(三)

民俗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习俗文化极其丰富。《礼记﹒王制篇》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其中,“陈诗”即民间歌谣,“民风”即民间风俗。一般指民间的风俗习尚。《荀子﹒乐论》中曰“移风易俗”。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说》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人风也指民情风俗。

据《汉书》载,“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是说上层阶级的教化,具有的推广力量,叫风;民间百姓教化的东西,在民间众人所习曰俗。俗即习俗,“人相习,代相传”。我国历代学者都积累了大量的民间习俗资料或故事。成书最早见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录了丰富的古民俗珍贵资料。《周礼﹒禖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风俗时节,踏青会友的好气节。源出《鲁都赋》载,“及其素秋二七,民胥袚禊,国于水游”,把民间习俗秋禊日改为中秋节的前一天。在东汉时期已产生了专门的风俗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晋朝时期有周处的《风土记》,其民间的风俗意义很明确。

南朝的宗懔有感于《朝会》、《上巳》、《秋兴》、《娱腊》等这些风俗著述“比事则未宏”,才作《荆楚岁时记》以补不足。它记述了当时楚地自元日至除夕一年之中的岁时、节令和风物故事共二十余事。书中博征群籍以释事,保存了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记录了六朝时期的民间习俗。又如,杭州西湖白娘子的故事产生于民间,明吴从先《小窗自纪》载,“宋时法师钵贮白蛇,覆于雷峰塔下。”可见,白娘子的故事在宋代或者以前就流传于民间。戏剧中塑造白娘子在西湖邂逅许仙,结缘佳偶。但他们的婚姻在封建社会中,一再受到世俗习惯势力的仇视与破坏,终因法海的干涉,绝情悲剧。其中,五月端午节以雄黄酒驱蛇邪的传说,从黄本到旧抄本,是清代的传奇作品,增加了《端午》、《求草》、《断桥》、《合钵》等出戏,其习俗用雄黄酒驱蛇虫瘟神的民间传说的形式略具雏形了。

清人顾张思撰著的《土风录》,所及为乡土风俗,具有以土风为主,百科为辅的内容特点。其书征引浩繁,精妙余味。如卷十,第一句便曰:“俗轻古学,尚时文,盖为科名起见。”直言八股文的来龙去脉及其体制。又如卷二“缠足,以布缠其足,令小。”配吴钧诗,樊川诗等关于缠足的记载和线索。又如,“摸盲盲,小儿以巾掩目暗中摸索,谓之摸盲盲。始于唐明皇杨贵妃之戏,号捉迷藏,见致虚阁《杂俎》。”原来,俗语中“摸瞎糊”,就缘于杨贵妃宫中戏剧。在卷一的“端午龙舟”中,辩证了龙舟竞渡并非仅纪念屈原一人,还指纪念伍子胥。它不仅是一部文史、民俗,还是政治、经济颇有利用价值的难得辞书。另外,各民族都经历了原始社会,都曾有过灵魂不灭的思惟观念,都有祖先信仰、图腾崇拜的阶段。历史迹象表明,民间傩文化现象,在古代风俗习惯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古代《风俗通》记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古代神话传说,最初的人类,是神用泥制造的。《圣经﹒创世纪》也记载,“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鼻孔里,泥土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古埃及神话中,有位豺头人叫赫奴姆的神,用泥土制造了人并赋予他们的灵性。(m.lz13.)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大神,也用泥土造人,然后给以智慧使之成活。一些民间故事或民间文学中,如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波利尼西亚民族、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山寨、武陵山区土家族民族山寨等地,有大量追忆远古洪水滔天、兄妹近缘婚配的记载或口头传说,等等。在这些古俗现象的比较分析中,反映了古人们的原始信仰和思维,对于了解古人的心里愿望,剖析奇异神话等比较民俗形态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民俗现象本身的普遍存在,它是在一定范围或空间内,由古代民间在生活中或生产中,自然创造的,为人们长久承袭,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的行动和意识的习惯。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有良俗和陋俗之分。并在一定时期可以相互转化或演变。如《礼记﹒曲礼》孔疏,“车上贵左,左尊,故昂。右卑,故垂也。”《左传桓公八年》云,“楚人上左。”《礼记﹒祭义》郑注,“周尚左也。”《史记﹒匈奴列传》云,“其坐,长左而北向。”《正义》云,“其坐北向,长者在左,以左在尊也。”反应了古人尊左习俗流传的宝贵材料。但是,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秦汉以前用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云,“作左官之律。”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约定俗成,“古人以右为尊”之说源远流长,至今现代汉语解释中,“右”有“崇尚、高贵、上等”之意。“左”有“偏、邪、不正常”等义。可见,我们区分良俗和陋俗,除看其历史有无进步意义外,还要在其特定的民族生活中,是否对今天的生产或生活有利,对人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对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否有利。

总之,无论民族发展到什么时代,都离不开自己的音乐,离不开自己的舞蹈,更离不开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资料显示,隋唐以来,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就更多了。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的。1928年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30年代前后,杭州又成立了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大和中大这方面的学术工作。1950年,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79年,钟敬文等教授联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1982年以来,北京、上海等许多省相继建立民俗学组织。1983年4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并创办民俗学讲习班。这时期,许多地区博物馆也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展民俗学资料展览会,现在民俗学在我国已达到了新的繁荣时期。民俗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其发展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天地,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  民俗民风作文

*  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

*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作文五:《关于民俗的作文》1800字

关于民俗的作文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历史悠久、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藏族在青海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海西六个自治州。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居住最广的一个民族。

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一般以手抓、奶茶、酥油为主食。他们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喜爱运动的民族。每当夏秋季节,在草原上水美草丰、牲畜膘肥体壮的时候,他们都要举行各种欢乐的草原盛会。届时,人们选择地势平坦、水草茂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会场,然后合家老少带上帐篷,赶上牛羊、骑上骏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藏族是其中光荣的一员。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著称于全国乃至世界。

藏族,不管居住在祖国的何处,自古以来均自称为"博"。这一称呼表明,整个藏族在其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素质上稳定的统一性,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只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又有"博巴"(除昌都地区外的西藏)、"康巴"(包括昌都专区、甘孜州、玉树州、迪庆州)、"安多"(除玉树州外的青海藏区、阿坝州和甘肃的藏族)之区分。在甸历史的长江可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与汉族等众多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他们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尊严,反对外国侵略,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各族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做出过重大贡献。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青海省藏族有911860人,占青海总人口的20.46%,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环青海湖居住的海东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海北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同操安多方言,为安多方言区,玉树州藏族操康巴方言,属康巴方言区。

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产生总是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超越经济基础的民俗是不存在的。(m.lz13.)青海藏族人民对茫茫草原有着挚心的爱,它们爱马、识马、善骑、骁勇,充满剽悍、尚武的精神;轻便、耐磨、便于支拆驮运的牛毛帐房;粗犷豪放、欢快热情的民间舞蹈等等,无不可以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中找到终极的根源。同时,藏族是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对藏族各种习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印记。赛马时这一古老的敬神祭祀习俗作为开赛的仪式;玉树卓舞中古老流派"新寨求卓",本身就是藏传佛教高僧松却帕文为"新寨嘛尼"奠基仪式创作后演化而成的;藏族神奇的天葬等葬俗的形式与古代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藏族的绘画更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无论建筑、帐篷、用具上的图案,多数表示吉祥的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轮、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宝八瑞相徽"以及高杆上随风飘?龅木?幡等等,无不说明这个问题。同样,我国曾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它为青海藏族的习俗打下不可忽视的烙印。诸如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像"新寨求卓"这样的舞蹈是禁止女性参加的;帐篷内的座位、坐序、坐法有严格的习俗规定,女人不能坐在男人的上方,男人可盘腿而坐,妇女则需半跪式,不得盘腿;男人用的东西,妇子不得跨越,必须绕行;诸如受官贵民轻特权观念的影响,路上遇到千户、百户,则必须赶紧取下盘发,右袖搭肩,躬立道旁,双目下视,甚至跪立道旁。这些说明在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普通老百姓的习俗之间,政治是通过中介作用而发挥其影响的。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青海地域辽阔,藏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对象、方式不同,表现在习俗上也显出不少差异。主要是居住草原、从事牧业生产的帐房藏族和居住低海拔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土房藏族之间;与康巴地区接壤的玉树藏族族和安多地区连片的安多藏族之间;玉树从事牧区农业的土房藏族与海东地区从事农区农业的土房藏族之间,其习俗略有不同。鉴于此,藏族习俗部分由玉树地区和安多地区两部分组成。这既有利于相互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映青海藏区习俗的总体面貌,又能反映其差异性和各自的特点。下面再着重对玉树地区藏族习俗的概貌作一点介绍。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独具一格的高山大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淳厚的民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青海的旅游事业以其古朴的自然风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港、澳、台同胞。

*  民俗民风作文

*  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

*  民俗的作文

作文六:《关于民俗的作文》1900字

。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解下来。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姑娘几岁了,应该问:“你家酸鱼淹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了?”她理也不理你。原来,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一定到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别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呢?他就会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她,就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了。

同我的家乡是湖北省宜昌市。那里不仅风景美,而且风俗也很有趣,比如说端午节。

回答者:119.126.77.1362010-3-17

【端午节各地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和习惯来过这个节日,大家通过各种方法祈求安和,避邪保平安。

安徽

安徽合肥:端午节插艾草招福驱邪

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

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小鬼们扛着“钟进士出巡”、“肃静”、“回避”的牌子,钟馗手持利剑,戴着破伞,还有小鬼捧酒钵等民俗表演。

据了解,跳钟馗是民间避邪驱鬼的方式之一。过去歙县许多村落端午节都有跳钟馗表演,钟馗出巡范围只限本村,村头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驱鬼之彻底。事先准备接钟馗的人家,为了达到求神驱鬼的目的,将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声中,尘土四扬,气氛威严。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清代诗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咏钟馗的诗,也许是这时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请钟馗来驱邪捉鬼。

河北

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山东及东北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五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山西

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江苏

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黄玉一块,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四川

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在梅洲,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说是可以辟邪/防蚊虫的作用。在这天每家每户的房门上都插有艾草,说是可以辟邪。

广东

每年端午节前后,不少父母都有带着小孩到江边浸泡“龙舟水”的习惯,以祈福孩子身体健康,快快长大。客家人有吃染苦瓜的习惯(用糯米与鱿鱼末混和塞进去籽的苦瓜里)

台湾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云南

那边人过端午,吃花生、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花生是取其长生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

作文七:《关于火的民俗》1900字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位祝融,被尊为火神,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让人敬仰的神,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后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他就是普罗米修斯。两位天人都给人类带来光明,而且来之不易。传说归传说,神话是神话,我更愿意相信原始人是无意中吃了被闪电击中或大自然自燃的火烤熟的东西,觉得合口胃,后来又慢慢学会钻木取火。不管怎么样,火表示旺的意思,还有驱邪去晦之意。在闽南许多地方,过年时都要在桌底下放一个火炉,全家围炉一起吃年夜饭,寓意来年生活像火一样越来越旺;还有新娘刚进夫家门时要跨火盆,表示借火势去掉晦气,从此生活像火盆一样红红火火。

那些都是搞点小火,象征一下,意思意思而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径社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跳火堆游火巷”活动。这项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型寓教于乐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欢庆元宵、共贺丰年美好愿望。每年春节刚过,大径社区家家户户便紧锣密鼓地为“跳火堆游火巷”做足准备工作,如稻草、彩旗、烟花、木炭等活动必备的物件。负责活动的主要人员还要联系鼓乐队、腰鼓队等,准备给村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欢天喜地的盛大场景。

漳州招商局大径社区位于厦门湾南岸,与台北金门仅一水之隔。大径社区许氏家庙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金门县许氏第十世迁移而来,两地许氏宗亲、族亲“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近两年金门许氏宗亲还专门携结合了电音和台湾传统的民俗艺阵三太子表演的“电音三太子”到大径社区和宗亲们一起共度元宵节。活动当天,各家都在社区要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用干稻草束成一大束,像架枪支那样立在自家门前,妇女们举着香火站在草束后面守候着游行队伍的到来。中午12时许,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连成一片,这预示着“抬神跳火堆游火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游行队伍中有举彩旗的小孩,有穿蓝长衫的长辈,有抬神的青壮年等等,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供奉姑爷祖的永安宫出发,走在前头的是旌旗、锣鼓队,其次是抬神座的,抬的神座有保生大帝、妈祖、关帝公,紧跟着的是社区腰鼓队以及近千名信众自由组成的千米长龙队相随,锣鼓喧天、彩旗飞扬、鞭炮齐鸣、热闹异常。游行队伍沿着社区的巷道向前流动,每到堆放草束的地方点燃稻草,这时举香等候在草束后面的妇女们虔诚地给各神座上香祈求平安,蹿腾的火苗冉冉升腾,人们都要从火堆边经过,个个面红耳赤,全身发热,像似汲取了吉祥的力量。这就是“游火巷”,拉近了人们与火的距离,对火的崇拜。

“跳火堆”的场面比“游火巷”更惊心动魄,更扣人心弦。村民们都聚集在祖祠许氏家庙,一起观看抬神的勇士们“跳火堆”。“跳火堆”前,各家把木炭、干稻草集中拿到许氏家庙门前堆成一堆,点燃,顿时火焰熊熊。游行队伍到达时,游行的人们依次从火堆上跳过去,大多都是青壮少年。站在一旁观看的邻里乡亲们肯定替他们捏一把汗,就这事,我问过跳过火堆的同学,在跳之前会紧张害怕吗?他是这样说的:“会一点,但在那么多乡亲们的助威下很容易让人忘记紧张和惧怕。一心想着要把神座高高抬起来,冲过火堆,有佛祖的保佑,祈盼来年平平安安、事业发达,什么就不怕了。”当我问到真的不烫脚吗时,他嘴角一扬,说:“会烫,但是因为冲过火堆的速度极快,一下子就过去了,就不觉得很烫脚了。”稻草火虽然不易烧伤人,但其火势熊熊,对人的意志真是一种考验。跳火堆开始了,隆隆的鼓声,乡亲们的喝彩声震耳欲聋,首先跳过火堆的是拿着旌旗的领头人,火焰虽高,火路较窄,他飞身一步就可以跨过火堆了,接着一个一个的跳过,最难的是抬神座的四人,他们是整场跳火堆的高潮,四个人要一齐发力,一鼓作气跳过去,颇为不易。讲究的是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一旦有人“失足”就失败了。活动结束后,家家户户都纷纷用铲子带点燃烧后的火堆灰回家放在自家灶膛里,据老辈人介绍,这些火堆灰能保佑一家吉祥安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整个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最后,游行队伍都到许氏家庙三楼“洋如堂”祭拜祖先,为上一年新婚和添丁的人家点红灯祈福祝愿。大家围坐在一起喝“丁酒”,吃“丁饭”,红红火火闹元宵,祈求社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虽有“付之一炬”的恐惧,但从实用价值或精神层面上讲,人类离不开火。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火资源改天换地。从古至今,火也是人类一种信仰追求,它象征着兴旺、吉祥、红火,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继承,象征着发展。例如,奥运圣火的传递,把它称之为“圣火”,可见火的力量和神圣,可以遥想,需要敬畏。

“跳火堆游火巷”这一关于“火”的民俗活动生生不息,大径社区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火红,沸腾,并代代传承,祝福社区的将来更美好。

作文八:《关于泰安的民俗》5000字

班级:10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姓名:姜  萌  萌

学号:101250221

泰山香社石刻与民俗文化

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特别是研究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和草根社会的生活,民间结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剖析层面。为此,本节首先将以数量众多的泰山香社石刻为切入点,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运用系列理论,探讨问题。

(一)泰山香社与泰山香社石刻

关于泰山香客和香社,目前记载较多的是其在明清时期的状况,主要来自这一时期的史志小说和游记,如《醒世姻缘传》、《金瓶梅》、《岱史》、《岱志》等。但事实上,泰山香社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尊崇佛教,各地纷纷广建庙宇。受此渲染和影响,泰山神灵信仰也获得发展空间,到泰山进香者纷至沓来,由此带动了以香客为主要客源的旅店业的发展。作为主脉的泰山,香客朝山进香的场面,当更为壮观。

至两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辽、西夏和金等民族政权严重威胁两宋政权。面对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宋皇朝束手无策。但随着宋真宗在泰山的封禅,直接提升了泰山娘娘在神界的影响力,其在世俗的影响力也相应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香客结社朝山进香。进香队伍的膨胀直接导致泰山香客店的进一步发展。有元一代,泰山香客继续增多,香客店也得到迅猛发展。

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

纵观泰山香社的历史发展大致进程,不难发现它的发展脉络与中国宗教发展的脉络密切相关。二者都与不同历史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比较而言,统治者的意志是决定其兴衰的主要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对泰山信仰所做的数次田野调查,发现近些年泰山结社朝山进香现象呈增多之势,对路途遥远的香客更是如此。

2.泰山香社石刻现状

据以往辑录,目前泰山上下现存石刻中,绝大多数保存较为完好,也不乏少数剥蚀、残缺者,如灵应宫有的碑仅存“历城县”三字,有的碑则只可辨清立碑的时间。此外,灵应宫残碑数量惊人,有的被垒进墙里,有的被铺作地面,碑文多被铲毁。

考察香社碑的地理分布,不难发现香社信仰与泰山的主体信仰即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是一致的。灵应宫和红门宫两处的香社石碑最为集中,而在传统的泰山信仰体系中,上述两处分别被视为碧霞元君的下庙和中庙的象征空间,后石坞也被视为碧霞元君的成仙之处,而岱庙则是东岳大帝的下庙。

可以看出,泰山朝山进香者遍及今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等,对此,各地地方志均有大量记载。

(二)泰山香社石刻与民俗文化

作为香社成员共同活动的群体,香社当然属于社会组织,它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组织水平,开展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活动。但是它与一般的正式组织又有所区别。毕竟,它是传统社会人们的共同体,与现代社会标准化的社会组织有所差距。

1.组织目标的民俗

任何组织的建立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特定目标。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主要的意义。正是它泯灭了不同个体的差异并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组织目标的确立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一方面它必须满足组成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要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组织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其中,社会文化环境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作为传统社会人

们的共同体。泰山香社结社的目标自然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

我国自古就是以农业立国,强调以农为本,官方也一直采取重农政策。农业丰收遂成为上自国家下至草根社会的首要大事,由于农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所谓“靠天吃饭”。

如上述,祈福禳灾是一般香社结社的目的。善男信女通过献媚、取悦信仰客体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般说来,这种理想与现实有较大的差距,通常是俗民在现实生活无法或不容易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理想具有与现实生活抗争的色彩。这些愿望都具有强烈的女权意识

事实上,组织系统内部目标具有多重性,换言之,香社成员向神灵祈求的可以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有无法控制、不能轻易实现的一切。其中可以是上述诸如此类的美好意愿,也不乏诅咒、毒誓之类。需要指出的是,香社是强烈关心个人的团体,成员的个人目标才是最主要的,成员关注更多的是个人欲求的满足。所谓的整体组织目标显得意义不大,因此,它对整个社会的渗透程度和推动力量较小。

2.组织成员的民俗

前面提到香社是基于共同信仰组成的社区组织。它的规模大小不一。规模大的香社通常由数个村落(一般相互比邻)跨社区组成,其成员几十人、数百人甚至上千人不等。如“合山会”碑,便是由来自泰安县城东9个村庄的信仰者构成,人数达到1400人;遥参亭泰邑合山会姓氏碑香社成员约计1600人,分布在泰安县城附近约70个村庄,基本覆盖了除县城外的泰安所有村庄。

从碑刻中的姓氏推测,不少香社成员都来自同一家庭、家族。如前面灵应宫康熙三十年碑,成员绝大多数为“解”姓,灵应宫“沛县碑”过半数之多的成员是“卜”姓。

此外,其他阶层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泰山香社的活动中来。有知识精英亲自组织香社开展朝山进香活动的,灵应宫博陵王家桥碑中香社便是由。“监生杨珩等约会相邻”而成;红门官同治十八年香社碑中“信士”有多人拥有监生、武庠、都宾、邑庠生和文痒等身份。得注意的是,宦官之类的特殊群体也结成香社赴泰山朝拜。施茶碑香社是由10位太监组成的。

组织成员方面,最具民俗特色体现在组织和成员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对组织严密的香社而言,新成员的加盟伴随有相应的文化程序。首先,她或他必须习得香社的模式与观念。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加盟者,习得香社模式、观念不是问题,因为她或他从小对这一切

便耳濡目染。其次,必须履行一定的仪式。香社模式、观念的习得只是成员人会的必要条件,要想成为其中一员,她或他还得经过一定的接受仪式。

3.组织整合的民俗

任何社会组织都需要不断进行整合。在整合构成中,权威人物、组织认同和奖惩规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权威的形成是组织凝聚中的集中表现。同时,权威又是组织秩序的控制中心”。正如泰山香社石碑所展示的,一般香社都有核心人物。通常,发起和主办香社之人就是该香社、香会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香社碑所说的“会首”、“社首(人)”,又称“领袖(人)”、“会末”(疑为会首的谦称)。从香社反映的情况看,香社一般有两名或更多的会首。

会首的担当者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关于会首,碑文仅能提供很有限的资讯,如红门派出所处光绪十九年碑“中有年老懿诚者经理其事,名日会首”。会首对香社新成员的加盟起着决定作用。人们可以从素姐人会这件事看出,纵观素姐入会这件事,基本都是侯张两人一手包办。素姐叩头跪拜的是她们,会银交给的也是她们。

会首在香友中不仅能赢得尊敬,她或他还能享受普通成员所不能享受的实惠。实惠的获得,就是相当于对权威的承认。

关于权威的民俗,既是权威的标志,又是维护权威的习俗惯制。维护会首权威,突出地表现在烧香求佛的仪式中。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无一例外地发现,香社在集体跪拜时,会首总是处于很明显的位置,她或他常常站在队伍的最前面,领着其他人跪拜作揖;会员必须在她或他烧完第一柱香之后才能烧香;会餐时,她或他绝对坐首席,而且必须由她或他先举杯动筷。

对香社而言。最主要的组织认同当属在信仰者中盛行的有关神祗如何灵应的各种传说故事。关于这一点,泰山香社石碑的记载颇多。灵应宫光绪五年碑:“一时善男信女求而必应者无不感其灵佑焉。”红门宫光绪十二年碑:“其灵应何昭昭也。”红门宫光绪十四年碑:“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红门宫民国四年重阳碑:“所诚为灵应,昭著众人蒙庥。除此之外,其他碑也有泰山神祗灵验的记载。

对结社的香会成员来说,神灵的灵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香社是以共同的神灵信仰为联结纽带,正是靠着神灵的灵信才把分散的崇拜者黏合成社会单元。奖惩规范是又一常见的组织认同因

素。香社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加强成员间的组织认同,也有一些奖惩禁忌规范。

上分析来看,香社的奖惩禁忌制度基本仅限于言传身教,并非成文规定。与世俗的奖惩规范相比,香社的奖惩规范由于黏附着神灵的光环而具有更强更大的心理冲击作用。

4.组织活动条件的民俗

何组织开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活动条件如物质条件,组织的活动条件有很多,其中,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除缴纳现金外,有的香社还以实物如粮食、鸡蛋为会费。对进香所费之资在俗民日常生活开支所占的比率,无法估计其确切值,但是相信这一比重不会太少,从这一时期的地方志的略载中可见一斑。

5.组织活动的民俗

备一定的条件后,社会组织便可以开始自己的组织活动。从民俗学的角度而言,组织活动则是各个成员在组织积累的民俗观念协同下,按角色民俗的规定去完成民俗事件。

出门烧香前要做的预备工作很多。先在当地烧信香演社。在劝素姐入会时,侯张两人说到:“十三日通往娘娘庙烧信香演社。”所谓的“信香”,就是出发前向泰山奶奶发出提前通知。所谓“演

社”是抬着泰山奶奶的圣驾,沿街烧香游行,使众人明白香社要动身前去泰山,“这在家门子上沿街跑着烧信香”。

信香演社完毕,接下来的便是踏上征程正式出发了。由于路途遥远,香社在路途不免要寄宿。寄宿时要做的最重要事情莫过于安驾了。抵达朝觐地泰山后,香社必须先安排住店。由于往来频繁,香社一般有自己较为熟悉的香客店,而且店主与会首的关系很融洽。祭祀游玩结束,便是下山。为了笼络感情,也考虑到香客们登山的劳累,香客店往往会派人在红庙摆上酒席犒劳住在本店的下山香客,谓之“接顶”。

回到香客店。店主再次为香客设厂棚,请客人看戏,以增进感情。烧回香结束后,香社即自行解散,下一次登山烧香之时则再度招集众人前往,如此年复一年。

(三)泰山香社石刻与明清时期妇女的户外生活

近年来,有关女性亚文化的相关研究吸引着不少研究者的注意。其中,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妇女闲暇生活便是其中重要却又鲜有研讨的问题。

一般而言,受传统伦理教条的束缚,乡土中国的性别分工十分明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关于明清时期妇女的户外娱乐生活,诸多地方志、游记和小说均有记

载。先看看这一时期围绕泰山的妇女进香活动。泰安旧州志云:“每见村墟往往联会烧香,岁以为常,春夏之交,男妇杂沓,并肩累迹,络绎于道。”。

应该看到,这种远程进香团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数的一隋况则是,妇女向当地社区或附近的神祗求福许愿。

(四)泰山香社石碑与国家和社会的互动

从神祗本身来看,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是泰山民间信仰体系的主体。但东岳大帝也具有国家正统性质。自泰山封禅以来,泰山神(东岳大帝)便是国家宗法性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国家祀典分类中,岳镇海渎为地祗之祀,属于中祀。与东岳大帝相比,碧霞元君则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质。碧霞元君原本就是民间创设的神祗,尽管自北宋真宗以降它不断得到统治者的册封、推崇,但在国家宗法性宗教信仰体系中,碧霞元君一直没有明确的位置,也就是说,它一直是准正祀。

从信仰者来看,只要条件成熟,统治者都会到泰山封禅祭祀。明清时期来泰山祭拜的帝王很多,而更经常的情况则是帝王遣大臣、太监前往祭奠。另一方面,普通民众一直是泰山信仰的真正主体,特别是碧霞元君取代东岳大帝以来,它的民众基础越发浓厚。

结合以上两方面,作为信仰空间的泰山必定要体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并且,二者的互动表出为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

官方的参与方式包括:1.赐额、立碑。2.修葺庙宇和道路。国家通过这些符号参与到民间社会,显示国家的力量、国家的在场,表明国家试图控制、利用民间象征资源,把民间社会纳人官方系统从而进行有效控制的意愿。

国家之所以要参与到民间信仰活动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这种活动纳入官方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对泰山神灵信仰而言,国家参与到民间活动还能够获得实际利益。对民间香社而言,他们也在积极寻求力量以攀附官方。取得正式官员的支持是香社攀附官方力量的重要渠道。从泰山香社石碑来看,地方士绅则是香社获取官方信任的最主要力量。地方士绅包括廪膳生、廪生、庠生、增生、监生、贡生等。

综合以上,国家与社会共享民间信仰这一象征资源,国家通过赐额、立碑、修葺庙宇、道路主动参与到泰山民间信仰中,显示国家的力量,表明国家企图把民间信仰及其信徒一起纳人国家正统轨道以加强对民间社会的控制。另一方面,民间社会通过国家机构、官员和代言人的参与、撰文书写等方式抬高自己,以取得官方的信任,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与社会于是产生互动,

作文九:《关于兔子的民俗》700字

关于兔子的民俗歇后语说法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比喻不伤害乡亲邻里。

兔子爬坡——往上梭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儿吹笛子——嘴不严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不点灯——自亮

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

兔子看人——红眼了

兔子拉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兔子靠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兔子跑到羊群里——小而精

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兔子转山坡——迟早还得回老家

兔子吃草——光哆嗦

兔子跑到麻地里——横竖都是躺

兔子逃跑——不回头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丝子爬秧——胡爬乱抓

关于兔子的民间成语

1 白兔赤乌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2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

3 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4 东门逐兔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5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6 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7 龟毛兔角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8 获兔烹狗 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9 狐兔之悲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10 狐死兔泣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11 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12 见兔顾犬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13 狡兔死,良犬烹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14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作文十:《毛概论文----------关于春节民俗习惯变迁的调查》5000字

春节民俗习惯变迁的调查

【内容摘要】:每年正月初一的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21世纪的今天,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关键词】:春节 民俗习惯 传统 变迁 发展

一、 关于中国春节的现状: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生不小的变化。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受到了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文化的崭新发展,伴随着许多春节

民俗习惯的面貌改变。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单是象征中华文化的代表活动,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一个新的窗口。现在更多的人会在春节给自己一个全年休憩的闲暇,更多人以此机会与亲友相聚,春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庆祝活动。

除了这些以外,中国的春节也有了一些别出心裁的形式。其中受到热切关注的,便是“中国年”在其他国家的举办活动。华人遍布全球,在美国,“中国年”已经成为例行活动,每年都有许多华人组织并参与其中,当地美国人也受到感染,在多年前已经与我们共享这一佳节。前些年,西班牙、俄罗斯等官方分别于中国政府合作,为了宣扬各自的文化,分别举行国家年活动。在巴塞罗那、在莫斯科,春节的感染力已经超越了它最初的节日意义,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共享的桥梁。春节,也就是中国年,依然焕发如青春的活力。

二、 传统民俗习惯与中国春节: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过年有很多讲究,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比如祭灶、扫尘,贴春联、年画,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祭祖等等,这些习俗在传统的过年形式中是必不可少的。换种说法,民俗习惯,什么节日,人们做些什么,这才是节日的精髓。脱离了人民的活动,所谓节日也就仅是日历上的一张彩图,再怎样缤纷也只能没有灵魂。所以,传统民俗习惯与中国春节息息相关,看这些习俗的变迁,也就是春节改头换面的最直接表现。

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从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各地流传的

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不难看到,这些民俗习惯虽然普通,却是中华儿女大多坚守了数百年的东西,正因为有了这一切,春节才能够称之为“春节”。民俗习惯得以保留,节日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延续光辉。春节尤为如此,作为中华民族在一年中最盛大的日子,当习俗被遗弃,春节的意义绝对会随之淡去。跳出春节,看看中国其他的一些节日。如“七夕”,也有称作乞巧节。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发现有一种名为“巧果”的迎接食品,但之前却从未听说。对“乞巧节”的理解,大概只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和家乡独有的“七姐诞”。可以想象,作为民族习俗支撑起的中国节日,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其民俗习惯。回到春节这一话题,我们简单了解后不难得出结论,春节民俗习惯的变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其节日的本身。

三、 个别地区的春节习俗对照分析:

春节是全国性的节日,由于文化地域的差异,各自的民俗习惯不尽相同,有些部分还会相去甚远。经过长期的发展,遗留下来的春节习俗更加各有特点。以下将通过四个地方的对比,研究地方春节习俗的异同及其变迁。

首先,是华南地区的广州。广州地处中国南方,有自成一系的粤语,有异于中原大陆的文化底蕴。古有“南蛮之地”一说,其实也是说明这片土地的特殊性。在今天,广州依然保存有春节中传统的民俗习惯,同时也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沿革。其中最有特色的当

数迎春花市,买年桔,置迎春的花卉,是现代广州乃至广东人都必定会参与的春节活动。根据采访,我们了解的是广州南边的番禺区钟村街道。此处除了遵从一些固有的春节习惯以外,有主帅公“出会”的盛大巡游活动,这也可以说是钟村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根据了解,这项特色活动实则已经停办了几十年,直至近些年重新修葺了康帅庙,重塑康公像,才根据历史和老人口述,办起了这一盛事。而龙狮活动在这一中国龙狮文化之乡更是异常活跃,每逢春节,处处都洋溢着强烈的地方春节文化气息。

然后,我们回到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河南。根据我们在河南郑州的采访,或者由于地域和人文思想的影响,此地的春节习俗基本与中国大多数地方一致。保守、守成既是长盛发展的保障,更是创新发展的障碍。此地的春节民俗习惯倾向于传统和常规,按照老一辈的经验点滴传承。而近些年来的变化,基本就是原有习惯的一点简化和消却,可以说,民俗习惯的变迁,在河南普遍的现象即是渐渐逝去。可以看到的一点是,这里向全国散下了经久不衰的历史传统,但在今日,其自身也因为时代的原因,将这点血脉慢慢耗去。

在中南地区,我们分别在湖南永州和湖北黄梅进行了简单的采访。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永州这一湘南小城在春节民俗习惯中也有着其特色。它的一些民俗习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朴素。永州人在春节会做一道白萝卜的菜,寓意清白干净,这种习惯能够很好地维持,同时也不难看出永州人生活的味道。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春节习惯,便是主人家在接待春节来访客人时,常会挽留他们留宿,并且将象征最高

招待的主人房都让出来。从中,我们不难看见,或许是地域原因,永州人远离尘嚣的大城市,在素雅的环境里保存着专属于他们的春节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相比来说,湖北黄梅曾经拥有非常有特色的春节民俗,包括有“出天方”、“请春客”。这些有代表性的习俗甚至都是大家不曾听说的,可见其唯一性。出天方,是新年第一次开门举行的仪式。旧时,大门上的合缝处贴着写有“开门大吉”、“出方大利”的红纸条,开门时自然撕成两半。开门后立即放鞭炮。乡下是先在祖堂里把鞭炮点燃,从屋里往外放,对天地作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子里的东南西北各方都要进行一次,以求方方大利。鞭炮一放,表示新的一年生活从此刻开始,是一件很庄重很严肃的事。请春客,又叫“出方”,初七左右请男客,十五日左右请女客,家族内初三之前请。现在人怕麻烦,男女客一块请。刚娶回的新媳妇大年初一的上午,本房族家家都要请喝糕饼茶。新女婿初二到岳父家拜年,家家要请其“出方”,因为家家都到,所以称作“转沿”。但由于社会发展,久而久之,这些习惯都已经失传,仅仅记载在史料之上。

通过以上几个地方的调查,我们对于地方的春节民俗习变迁惯有了一个比较立体的认识。四个地方涵盖了沿海与内陆、大小城市、南北之域,有代表性地看到中国春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的民俗习惯变迁的情况。对照后不难发现,处于沿海,面向开放的广州地区,创新的意识更强,对待一切都有更前的独立性。因此,其习惯习俗在变迁过程中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改造性,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出现新的形式。这些春节传统习惯的变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或者改变原本的意义,或

者从时代抹去。不过,在这之中,传统而源于农村的习俗更多地在消逝,一些新的习惯也随之而来,但明显,我们能看到的春节习俗已经越来越少。至此,我们深入地研究,对其因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四、 春节民俗习惯定向变迁的原因:

年味变淡,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民俗习惯的简化。习俗习惯的消逝,有其必然性。所谓存在即合理,过去的很多习俗都是源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的。而今天,农村慢慢发展向城市的方向进化,一些不适应的东西自然湮灭。如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没有人会扼杀。不难看出,对喜欢现代节奏、喜欢浪漫刺激、喜欢创新追求的现代人来说,年味淡了,不是因为没有年文化,而是年文化太“穷”。对于现代生活来说,传统的年文化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加之随着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年文化活动已经失去了它的诱惑力。而一个时期以来赋予新的年文化内容,又拘泥于文艺晚会、灯展、游园等单一模式,缺乏新内容,缺乏新形式,缺乏刺激,也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年文化追求。而这些年文化的反映和载体显然就只能是多彩的春节民俗习惯,因此,很大程度上,要保护好我们的春节,就先要继承与发展好这些民俗习惯。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就如今春节的人民习惯来说,拜年、压岁钱、春联、舞龙弄狮、团年饭等等,许多都依然在延续着,或者形式有所不同,或者含义依然变更,但毕竟这许多春节的精华民俗还保留着。能够看到,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从工业革命、经济社会、信息时代,进化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去抛却很多

东西,综合我们采访的结果,不难总结出:消逝,每天每地都在上演。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些。第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瞬息万变,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两餐温饱已经不是大众的追求,与其像以前集全年的努力准备一顿丰盛晚餐,还不如周末上馆子吃个自助餐;而过年是人人之间拜年也逐渐利用了互联网、手机等新的通讯方式,这样一来,许多旧时的民俗习惯就派不上用场。第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农村是大多习俗的产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这般消逝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所谓变迁,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存在。由于春节的民俗习惯有很大一本分是根源于古老的传说的,其中更是免不了有封建迷信的元素。时至今日,这些元素明显已经不适应发展,但民俗习惯本身却能够继续保留。不同的是,它的含义、影响脱离了原先的起源,但时代赋予了新的寓意和生命力,使其在春节中依旧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习惯。像舞龙、舞狮等,原先的辟邪之物,现在是春节必不可少的观赏性节目,并且是世界范围内,中国春节文化的典型代表。这种延续除了是变迁的一种形式,更加是保护好其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缕曙光。

五、 文化的延续:

现阶段的中国春节民俗习惯,在发展延续,也在黯然流失。但是,精神不容丢弃。发展不仅是简单继承,在采访中,受访者其中的一点

建议十分值得参考。想要保护好中国的传统节日,保留这些流传已久的民俗,无须固守,应该创新形式,为这些习俗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在我们这一代,不带还想着春节驱赶年兽、神仙上天庭汇报等神乎的东西。时代应该以人为本,怎样让大众欢乐度过佳节,怎样用多彩的节日风俗传承中华民族之志。变化是必然,历史巨轮也不容逆转,我们做的是为春节民俗习惯找到一片适合的栖身之地,焕发新的光彩。

春节的多重民族含义注定其民俗习惯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彼此努力呵护。春节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需要大家聚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应对,我们既不能坐视传统习俗的消失和变异,也不能漠视新奇习俗的注入,阻碍春节民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因而,在今天,在这里,从保护和发展春节民俗习惯开始,爱惜中华民族永不衰竭的辉煌文化!

六、 参考文献:

美国中文网   《2011春节专题》

中新网 2010年4月28日  《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2011中国年”活动总结会议》 新华网   《中俄“国家年” 2007俄罗斯“中国年”专题》

中国民俗学网  2003年3月7日   《春节习俗的历史演变——民族文化的传承》 百度百科  “春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