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赏析(描写苏轼)》13300字_苏轼高考作文

作文一:《高考作文赏析(描写苏轼)》13300字

苏轼的赤壁

福建考生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评析: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确属考场的优秀作文。

诗人·明月·黄花

一考生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

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天津卷《留给明天》

[例文]

留给明天

——黄州漫想

江轮经过黄州正是深夜,我独自站在甲板上,看着漫天星辰,900年前的他走近了我……

(一)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留给明天的,曾经是多么圆满的人生路!

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于是,风雨来了。“乌台诗案”使他从仕途的大路上一下子被扔到了这偏僻荒野的黄州。

“平生文字惟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对于在黄州的未来,他曾是这样规划的。   他食言了。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在乌台的黑夜之后,在山水之间,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回归了心灵的宁静,留给明天的是登上文学的巅峰。

(二)

沙湖道上的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他的周围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他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在他的眼里,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他扬起脸,面对着风雨,长声吟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缓缓的走着,心情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无论昨天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今天遭遇了怎样的凄惶,有着这样的一颗无畏乐观的心,他已经超然物外,看淡晴雨,留给明天的是伫立在自己的灵魂的巅峰上俯瞰人生。

夜风很凉,船已经把黄州远远的留在身后,漫天星辰璀璨,他告诉我只要有平静且无畏乐观的心,留给明天的就是自我的辉煌。

[简评]

这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创设了一种情景:深夜在长江上行船,船过黄州。由此引出对苏轼的漫想,对明天的思索,并形成文章首尾的呼应。

苏轼在黄州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收获,这恰好被作者加工成文章的两个层次:在黄州安抚了心灵,取得了文学的成就;在黄州乐观无畏,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文章的第一部分中画线的词句和上一篇文章《说安》的画线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灵活的运用我们日常学过的课文中词句,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例文]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公元1075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宋将王韶率军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宋开国后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北宋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渐渐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的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看起来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

国家的边关战事,辖区的民生疾苦,每一件都让他不能释怀。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爱国勤政的官员,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猎犬、架着苍鹰,全城的人都来看他像孙权一样亲自弯弓射虎。他自比杀敌英雄魏尚,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奔赴边关,杀敌立功。

这一刻的诗人,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逆境,昔日那些亲人的远去,手足的分离,宵小的暗算,官场的风雨……瞬间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幻梦之中,他策马狂奔,弯弓射虎,他持节云中,征战边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的语句喷薄而出,横扫婉约柔美的词风,开豪放词之先河。“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双脚不离开坚实的土地,眼睛紧盯着国计民生;心中淡泊了个人的荣辱,梦里不灭的是凌云壮志。这才是真正的超然,紧密的拥抱着现实生活,却超越了一切声色狗马的低级趣味,超越了一切猥琐的世俗私欲。

这就是苏轼,一个真正超然物外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

[简评]

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这一次,作者只选取了一个材料来阐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超然”二字恰恰就是它的注脚。

作者紧紧抓住王国维原文的精神内质,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而苏轼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作者选点精准,议论到位,把深刻的道理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背景和内容阐释得清楚明白。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例文]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学阶段课本中所选的苏轼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作者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将一些词句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有心人的非常聪明的做法。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更达到了高考设置名篇背诵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选点的精准,位置与价值在苏轼的这两个人生阶段都有充分的体现,十分切合考题,并且可以引发更深层的议论。是文章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从苏轼在不同位置创造不同价值的现象背后有挖掘出一层深刻内涵: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不必在乎站在哪里,站在哪里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

[例文]

猪肚般丰厚的人生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一)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就是苏子瞻。

结束语

他在密州尽职,他在原野飞奔,他在杭州修堤,他在史册留名。且不提少年时金榜题名的荣耀,且不提暮年时身类转蓬的苍凉。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

[简评]

这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一座超然台,成为作者写很多文章的出发点,作者在这里组合材料,写成切合题目要求得文章。这一次,作者还是选取两个材料,使文章形成作者熟练的两大主体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保留了上一篇《跑——超然台怀古》的第一部分并作了加工,对于苏轼的政绩多加了些笔墨,这样就强调了苏轼的“丰富”,而后作者有选取了《位置与价值》中的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第二主体部分,这一道苏堤,使苏轼的成就显得更加丰满,更贴合“猪肚”。最后,作者以“结束语”的方式点明题目,点明主旨。一句“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是文章的“豹尾”。

湖南卷《跑的体验》

[例文]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gkzww.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说]

[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这首词通过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简评]

这又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这一回选取了苏轼修筑的“超然台”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进行追忆,展开议论,并形成首尾的呼应。

超然台是苏轼在密州为官时修筑的,在那里,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豪放词的开端之作。词中的一些意象关涉奔跑,例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些意象触发了作者,写“跑”的灵感。

作者的构思是十分精巧的。文章仍旧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这两大主体部分分别取材于两首著名的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这两首词中一跑一走的形象恰好又使作者找到了对比点,由此形成了文章的主旨: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有了一种超越:超越于形象上的奔跑,转而谈人生的状态。

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

[例文]

那阵风吹过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简评]

这篇文章写得隽永美好,作者创造了一个点:“那阵风吹过”,由此触动灵感,展开联想大胆想像,从珍珠、宝剑、胡杨等物,陶渊明、苏东坡等人身上找出“忘记和铭记”的共性,指出要善于忘记那些失败痛苦,善于铭记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玉珠,才能露出刀锋,才能创造不朽的神话,才能写出心中的圣地,才能表现出淡泊与从容,旷达与豪迈。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我们的人生才活得惬意,活得从容与豪迈。

作者审题准确,入题巧妙,选材精当。凭借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积累,作者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平时像河蚌育珠那样的刻苦修炼与积攒,是断难这样得心应手的。

苏轼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全篇使用,而是恰到好处的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材料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

京卷《说安》

[例文]

说“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亮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

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例文]

圆满与心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线围一颗心,在最低落的那个点上,轻轻的挑起来,你会发现,你将要成就一个圆。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苏轼在人生的波折中,用内心的低谷成就了近乎圆满的的人生。

历史的画卷合上了,在人生中,我们用心追求圆满。

[简评]

“圆形与星形”的题目让许多同学觉得不知所云,无从下笔。但是,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既然“星形”是不确定的,何不将它定义为有一个尖的“心形”?这样就变得比较好处理了。星形,作者定义为心;圆形,作者定义为圆满。用一颗心成就一份圆满,就是本文的主旨。

作者在文中仍然使用“被贬黄州”、“修筑苏堤”这两个老事例,将两个事例构成递进的两个层次,阐释了在低谷中用心追求圆满的人生道理。文章中两个图形的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广东卷《纪念》

[例文]

纪念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样的人才能够被史书收录?怎样的人才能历史的纪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gkzww.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不屈。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爱民。

也许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我们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民的心,那么,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必定为你名字预留着一个永恒的空间。

[简评]

《纪念》一文显然是从《位置与价值》脱胎而来的。在文章中作者巧妙的加入了一个元素:历史的纪念碑。这样就使文章与文题贴合得更紧密了。

“位置与价值”中“价值”这个点是引发“纪念”的关键。人们纪念的事物必定是很有价值的,这就使得作者找到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找到了转换的关节点。作者在此只需轻轻一拨,《位置与价值》就变成了《纪念》。这种方法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建立在见解透辟,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技巧纯熟的基础之上的。

山东卷《双赢》

[例文]

双赢的智慧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的智慧……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在苏堤的烟柳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收获,看到了苏轼的收获。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的智慧。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双赢的智慧,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

在《位置与价值》、《一枝一叶一世界》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这篇文章。三篇文章取材是同源的,议论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作者将林和靖与苏轼结成对子,经过深刻思考,就可以幻化出多种角度,适应不少文章。

这篇《双赢的智慧》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却驾轻就熟,将文章处理的既贴合题目又另有深度。在图解了双赢之后,又能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双赢,不仅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作文二:《高考作文赏析(描写苏轼)》13300字

苏轼的赤壁

福建考生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评析: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确属考场的优秀作文。

诗人·明月·黄花

一考生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

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天津卷《留给明天》

[例文]

留给明天

——黄州漫想

江轮经过黄州正是深夜,我独自站在甲板上,看着漫天星辰,900年前的他走近了我……

(一)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留给明天的,曾经是多么圆满的人生路!

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于是,风雨来了。“乌台诗案”使他从仕途的大路上一下子被扔到了这偏僻荒野的黄州。

“平生文字惟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对于在黄州的未来,他曾是这样规划的。   他食言了。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在乌台的黑夜之后,在山水之间,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回归了心灵的宁静,留给明天的是登上文学的巅峰。

(二)

沙湖道上的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他的周围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他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在他的眼里,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他扬起脸,面对着风雨,长声吟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缓缓的走着,心情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无论昨天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今天遭遇了怎样的凄惶,有着这样的一颗无畏乐观的心,他已经超然物外,看淡晴雨,留给明天的是伫立在自己的灵魂的巅峰上俯瞰人生。

夜风很凉,船已经把黄州远远的留在身后,漫天星辰璀璨,他告诉我只要有平静且无畏乐观的心,留给明天的就是自我的辉煌。

[简评]

这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创设了一种情景:深夜在长江上行船,船过黄州。由此引出对苏轼的漫想,对明天的思索,并形成文章首尾的呼应。

苏轼在黄州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收获,这恰好被作者加工成文章的两个层次:在黄州安抚了心灵,取得了文学的成就;在黄州乐观无畏,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文章的第一部分中画线的词句和上一篇文章《说安》的画线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灵活的运用我们日常学过的课文中词句,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例文]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公元1075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宋将王韶率军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宋开国后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北宋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渐渐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的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看起来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

国家的边关战事,辖区的民生疾苦,每一件都让他不能释怀。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爱国勤政的官员,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猎犬、架着苍鹰,全城的人都来看他像孙权一样亲自弯弓射虎。他自比杀敌英雄魏尚,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奔赴边关,杀敌立功。

这一刻的诗人,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逆境,昔日那些亲人的远去,手足的分离,宵小的暗算,官场的风雨……瞬间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幻梦之中,他策马狂奔,弯弓射虎,他持节云中,征战边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的语句喷薄而出,横扫婉约柔美的词风,开豪放词之先河。“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双脚不离开坚实的土地,眼睛紧盯着国计民生;心中淡泊了个人的荣辱,梦里不灭的是凌云壮志。这才是真正的超然,紧密的拥抱着现实生活,却超越了一切声色狗马的低级趣味,超越了一切猥琐的世俗私欲。

这就是苏轼,一个真正超然物外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

[简评]

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这一次,作者只选取了一个材料来阐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超然”二字恰恰就是它的注脚。

作者紧紧抓住王国维原文的精神内质,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而苏轼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作者选点精准,议论到位,把深刻的道理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背景和内容阐释得清楚明白。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例文]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学阶段课本中所选的苏轼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作者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将一些词句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有心人的非常聪明的做法。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更达到了高考设置名篇背诵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选点的精准,位置与价值在苏轼的这两个人生阶段都有充分的体现,十分切合考题,并且可以引发更深层的议论。是文章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从苏轼在不同位置创造不同价值的现象背后有挖掘出一层深刻内涵: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不必在乎站在哪里,站在哪里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

[例文]

猪肚般丰厚的人生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一)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就是苏子瞻。

结束语

他在密州尽职,他在原野飞奔,他在杭州修堤,他在史册留名。且不提少年时金榜题名的荣耀,且不提暮年时身类转蓬的苍凉。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

[简评]

这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一座超然台,成为作者写很多文章的出发点,作者在这里组合材料,写成切合题目要求得文章。这一次,作者还是选取两个材料,使文章形成作者熟练的两大主体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保留了上一篇《跑——超然台怀古》的第一部分并作了加工,对于苏轼的政绩多加了些笔墨,这样就强调了苏轼的“丰富”,而后作者有选取了《位置与价值》中的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第二主体部分,这一道苏堤,使苏轼的成就显得更加丰满,更贴合“猪肚”。最后,作者以“结束语”的方式点明题目,点明主旨。一句“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是文章的“豹尾”。

湖南卷《跑的体验》

[例文]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gkzww.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说]

[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这首词通过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简评]

这又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这一回选取了苏轼修筑的“超然台”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进行追忆,展开议论,并形成首尾的呼应。

超然台是苏轼在密州为官时修筑的,在那里,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豪放词的开端之作。词中的一些意象关涉奔跑,例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些意象触发了作者,写“跑”的灵感。

作者的构思是十分精巧的。文章仍旧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这两大主体部分分别取材于两首著名的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这两首词中一跑一走的形象恰好又使作者找到了对比点,由此形成了文章的主旨: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有了一种超越:超越于形象上的奔跑,转而谈人生的状态。

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

[例文]

那阵风吹过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简评]

这篇文章写得隽永美好,作者创造了一个点:“那阵风吹过”,由此触动灵感,展开联想大胆想像,从珍珠、宝剑、胡杨等物,陶渊明、苏东坡等人身上找出“忘记和铭记”的共性,指出要善于忘记那些失败痛苦,善于铭记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玉珠,才能露出刀锋,才能创造不朽的神话,才能写出心中的圣地,才能表现出淡泊与从容,旷达与豪迈。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我们的人生才活得惬意,活得从容与豪迈。

作者审题准确,入题巧妙,选材精当。凭借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积累,作者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平时像河蚌育珠那样的刻苦修炼与积攒,是断难这样得心应手的。

苏轼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全篇使用,而是恰到好处的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材料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

京卷《说安》

[例文]

说“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亮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

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例文]

圆满与心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线围一颗心,在最低落的那个点上,轻轻的挑起来,你会发现,你将要成就一个圆。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苏轼在人生的波折中,用内心的低谷成就了近乎圆满的的人生。

历史的画卷合上了,在人生中,我们用心追求圆满。

[简评]

“圆形与星形”的题目让许多同学觉得不知所云,无从下笔。但是,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既然“星形”是不确定的,何不将它定义为有一个尖的“心形”?这样就变得比较好处理了。星形,作者定义为心;圆形,作者定义为圆满。用一颗心成就一份圆满,就是本文的主旨。

作者在文中仍然使用“被贬黄州”、“修筑苏堤”这两个老事例,将两个事例构成递进的两个层次,阐释了在低谷中用心追求圆满的人生道理。文章中两个图形的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广东卷《纪念》

[例文]

纪念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样的人才能够被史书收录?怎样的人才能历史的纪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gkzww.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不屈。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爱民。

也许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我们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民的心,那么,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必定为你名字预留着一个永恒的空间。

[简评]

《纪念》一文显然是从《位置与价值》脱胎而来的。在文章中作者巧妙的加入了一个元素:历史的纪念碑。这样就使文章与文题贴合得更紧密了。

“位置与价值”中“价值”这个点是引发“纪念”的关键。人们纪念的事物必定是很有价值的,这就使得作者找到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找到了转换的关节点。作者在此只需轻轻一拨,《位置与价值》就变成了《纪念》。这种方法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建立在见解透辟,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技巧纯熟的基础之上的。

山东卷《双赢》

[例文]

双赢的智慧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的智慧……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在苏堤的烟柳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收获,看到了苏轼的收获。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的智慧。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双赢的智慧,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

在《位置与价值》、《一枝一叶一世界》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这篇文章。三篇文章取材是同源的,议论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作者将林和靖与苏轼结成对子,经过深刻思考,就可以幻化出多种角度,适应不少文章。

这篇《双赢的智慧》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却驾轻就熟,将文章处理的既贴合题目又另有深度。在图解了双赢之后,又能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双赢,不仅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作文三:《高考作文赏析(描写苏轼)》4200字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评析: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确属考场的优秀作文。

诗人·明月·黄花

一考生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

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

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量……

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栏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岗,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他对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他的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他泼墨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剑舞天涯间,诗魂醉红颜。斗酒数百篇,扬名传千古。

酒尤酣时雄剑起,别心裁处豪笔落。千篇神来笔,万古诗圣名。

梦回宋朝思绪千,月下清酒忆苏轼。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作文四:《描写苏轼优美文章》2800字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

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 苏轼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耿直刚毅的一面。

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成了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却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从容面对,淡然处之。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风波》那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厄运没有到此为止,59时苏轼又受到了政治迫害,被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三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海南儋州)。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苏轼在一年后就病逝了。

综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自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虽然在政治上苏轼空有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但是在逆境中苏轼却创作了大量名震文坛的盖世华章。从他的作品中,让我们来细细体会这位坎坷一生的大文豪面对逆境时人生态度吧。

一、处变不惊,执着追求

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不阿附权贵,不投机取巧。“一肚子不合时宜”。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尝尽世态炎凉,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从监狱出来后,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由于荒山路远,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把岭南当作是不归之路。然而苏轼来到了惠州却吟道:“报道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结果后来他又被迫渡海,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我认为,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的政治操守的象征,他自甘孤寂,不随俗俯仰,这是多么高洁的品性。

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念在苏轼的身上始终执着坚定。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恶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身害。用此数困于数,然终不以恨。”苏轼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乌台诗案”就是以文字获罪的,但是他仍然不改其志,在屡遭贬谪的晚年,写下了批判现实的力作《荔枝叹》,怀着“至今欲食林甫肉”的极大愤慨,在厄运面前,他从不屈服,而是坦然面对,恪守道义,讲究风节。

二、随缘自适、超然物外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

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

三、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夜不寐,前尘恍惚如隔世,悄然谢幕。情难绝,泪眸问花花不语,独对空闺,花残无人叹。孤枕邀落寞之怨,彼岸是谁频频呼唤,令我难眠。

小荷作文网 ww

沧桑的岁月,魂无处归,离人泪,不忘黯然。炊烟升腾,撩起难言的心事。痴情如此,无情亦如此,谁怜我?

挣断琴弦,离别的回眸,成了清灰色的恨。记忆寻旧人踪迹,不知何方。柔情满腹,芳草荒芜,思情乱纷飞。敞心扉,惘然若梦,落红飘飘,谁与我共婵娟?过客挽不住,往事烟消云未散。寄予笔端一腔感伤,幽怨自我,垂柳听风弄舞。   心乱如麻,乱花沉醉,红霞描梦似千百年。

久久不言,一夜春风带来满地伤寒,轻颤指尖。夜漫长,愁肠心间,眼帘低垂,雨中潮湿了伤痕。点点忧伤,乱了心绪,过眼烟云,尘埃飞扬,呓语断续,不堪回首,相思淡淡亦浓浓,眉梢情字陷沉思。十指相扣,愁绪同落花。

梦中依稀相随,醒时才知空幻一场。花开一季,灿烂一生,却是独掩于心底。   说不眷恋,是真是假,唯我知。飞花皆落泪,长恨离别愁滋味,如今又是重蹈覆辙。别有一番味道,多情客与无情人。细雨丝愁,杜鹃蹄命,我却听寂寞哀号。

幽怀梦里,碎语呢喃,花谢花开,各自为安,相见不曾相识,祭奠已逝的华丽。跌落了荒凉的天地,回梦后深邃的眼眸,远远相望,醉意朦胧。心碎了,风花雪月的爱恋,缥缈的美,寻不着最初的笑意。

悲歌漂漾,如诉如泣,水月镜花,终究注定是路人。

别亦难,思无尽,离愁绕。强颜欢笑,凄然的落寂,茫茫沧海,自倾自品。你拂袖而去,梦里的记忆烙我心。

倩影迷离,皓月当空,朝朝暮暮,一笔一字总关爱恨情愁。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雨声声,篇篇哀字。梦如蝶舞之艳美,奢华的帷幕,寂寥寥,倦叶悲哀,潇潇冷月。流星滑过,许个愿。岸边,花儿静默。

轻纱遮掩憔悴的心,曼妙的身子只为曾经曼舞。望不穿,柔碎了宁静。眉心若冰,倦意袭来。

角吹寒,空窥春意,波心荡漾,念往昔寒烟衰草赋凄词。我犹恋,沉吟至今悲寂寥。欢惨离愁浸凉风,忘了过客不返,独守孤枕等候,欲语迟迟不开口。      千呼万唤,始终不见人影,低眉手挽两鬓发,心中无限心事声声思。远处宛若琴声三两声,幽咽花语自凋零。曲调有情,人绝情,别有幽愁当诗意。   曲未终,人已散,各自天涯悄无言。

暮去朝来,晓梦蝴蝶,双飞燕。长亭外,虚景虚情,许多哀愁言尽意未止。一抹斜阳伴伤字,风雨都曾来过,如今已平静。冷漠灼伤了心儿,尘灰沾染,凝眸望去却如若昨日。

岁月流转,对镜照,只是红颜已改。无人问,无人怜,无人忆……

作文五:《苏轼教我写作文》1000字

苏轼认为,学习写作的过程有“三先三后”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一、先奔放后收敛。为什么要这样,苏轼打了个比喻:古代选拔人才,很难十全十美。选风流倜傥的吧,不缺乏才华但往往放荡不羁;选中规中矩的吧,又往往拘束而无所作为。取士如此,作文亦然。那么该怎么具体实践呢?他又有一个比喻:那就要像处置水一样,先让它放开地流,“极其所至”,然后待“霜降水落,自见涯涘”。(据《答李荐书》等)颜之推则用了另外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骑马,先得放它驰骋,然后再勒住缰绳,约束它的方向和速度,才不会跌到沟壑里去。先放开写,毫无拘束地尽量多写,待到文字或经验(含体验)皆有一定积累时,再注重提升文章在立意、结构等方面的技巧及水准。

二、先绚烂后平淡。苏轼给侄儿的信中说:“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到)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应举时文字看,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据《侯鲭录》)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开始往往喜欢情节离奇、语言华丽、感情外露、手法怪诞的作品,在逐步提高了自己的鉴赏力后,我们会逐步抛弃表面的热闹,而感受到平淡之极致中的艳丽。同理,我们在学习写作时,一开始谈不上艺术的积累,我们就应当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法,甚至不妨堆砌词语和华美句式。通过长期艰苦的写作实践来感受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力,然后才能逐步归真返璞,进入到淡雅的境界。鲁迅19岁时就把这个过程概括为“扫除腻粉呈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莲蓬人》)。曹雪芹则借薛宝钗的《咏白海棠》中的两句诗表达了同样的美学观点:“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三、先平和后奇怪。苏轼在给黄庭坚的信中说道:“凡人文字,当务使平和,至足,余溢为奇怪,盖出于不得已耳。”他告诉我们,凡事有个客观规律,写作也是这样,要有一个严格的基本训练。弹钢琴讲究指法,跳芭蕾讲究步法,开初的训练都是枯燥而平淡的。有了这样的基本功,才会有今后千变万化的艺术创新。八股文训练有它约束思维、形式呆板的缺陷,但是很多写作大家正是经过严格的训练后,才有了各显身手的发挥。

体会这“三先三后”,中心意思是在学习写作的开始阶段,不要用啥清规戒律来约束自己,放开想,放开写,不要心存什么框架。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自然就会感受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差。这时,也就是触发写作灵感、产生写作冲动的时机到了。“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江行唱和集叙》)

作文六:《苏轼的文艺观》12400字

苏 轼

的 文 艺

刘 乃 昌

苏轼对 诗 文

词斌

书画 都 很 善长

、 、

有丰 富

意 于济 世 之 用

为此

就 要反 对

贵华而贱

的 创作 实 绩 并热衷 于 品 诗 评 画 谈艺 文 虽 然 他也 曾说 文 章 小 技 安 足程

“ ”

的浮 华文 风

使 文 章 华 实相 副

在这 方 面

他 已经 由强调 创 作 兴会

源 泉 问题 文!

不 自觉 地触 及 到 了 生 活

章何 足 云 牢骚 之 谈

执 技 等医 卜

但 这 不过 是 一 时 的

实 际 上 他 是 把文 艺当 作 不 朽 的 事 业

正 由 于此

苏轼 认 为

而 倾 注 了 毕生 精 力 的 想 是充 实 的

苏 轼 的文 艺 思

不 能 为文 而 诗须 要 有为 而 作 他赞 赏 贾谊 的 政 论 陆赞 的 奏 议 就 是 因

“ ,

, ,

有特色的

其 中 有不 少 是深 得 创 作

为 它 能有 补 于 世

之用

《答 虔 悴俞 括 奉议 书 》

三 昧 的经 验 之 谈 见 因此

是 触 及 到 文 艺 特质 的 真 知 灼

苏 轼 特别 肯 定 其文 能 正是他

酌古以驭今

有 意 于 济世

了 解 苏 轼 的文 艺 观

有 助 于 我们 研 究

而不 志 于 耳 目之 观 美

并说 这种 文 章

他 的 创 作 成就 遗 产 的需 要

也 是 我 们 借 鉴 古代 优 秀 文 艺批 评

平生 所 望 于 朋 友

与凡学 道 之 君 子

这 种 主张

∀ “

亮绎 先 生诗 集 叙 》 中

皆有 为 而 作

说得

最为明确

苏轼 重 视 文 学 的 社 会功 能 特点

先 生之 诗 文

精 悍确 苦

必 中 当世 之 过

凿 凿乎 如五 谷 必 可 以 疗饥

主张 为 文 要

断 断 乎 如 药 石必 可 以 伐 病

灵 深 处 的 那 种 朴 素 的美

作 者 努 力从 平 凡 寻 常 的生 活画 面

, ,

从 活生

白洁

是 我 国新 旧 交 替

生 的 普通 劳 动 者 的 内心 世界 去 发 掘美 而 无 奢华 深 沉而 不 虚 浮

笔触丰 富 使白

时 期 的 社 会主 义 新人 形 象

她 的真 正 生 命 正 是 同

细 腻 而 绝纤 巧

林彪 典型

四人 帮

的 覆 灭 和 新 时 期 在 急风 骤 雨 中

洁 这 个形 象 给 观 众 以 质 朴美 的艺 术 享受

另外

的到 来 分不 开 的

她 作为 闪 耀着 时 代 光泽 的新人

作 者对 白 洁 这 个人 物 灵 魂 的开 掘 灵 的小 天 地 中 盾斗争中

, ,

不 囿 于 个人 心

赢 得 了 千 百 万观 众 的 心

。 ,

成 为 鼓舞 和 激励

而 是 把 她植 根 于 时代

社 会 的矛

人 们 前 进 的 巨 大动 力

把 她 的 欢 乐 与痛苦 溶 合在 人 民 的 欢 乐

总之

四 年 来 我 国的 戏 剧 创 作

在人 物 塑 造

与 痛 苦 之中

赞美

使 人 物 的 内 心 世 界 真正 成 为 时 代

上 取 得 了 令人 瞩 目 的 成 绩

这是 不 可 否 认 的 事

社 会的 一 面 镜 子

的 心灵

作者 怀着 满腔 的 热 情和 敬 意

歌 烦 了 这 个 普 通 的纺 织 女 工水 晶 一 般 透 明

但 也 要看 到 戏剧 创 作 的 发展 是 不 平 衡 的 话剧 硕 果 频 结 显 示 了 它 的旺 盛 的 生 命 力 相 比 实

是的

水 晶并 没有 浓烈 艳 丽 的 缤 纷 色

之下

京 剧 和 地方 戏 曲 在反 映 现 实 题 材

塑造 新

但那 清澈 的光 亮更 易 渗入 心 田 白 洁 的 心 气质 与 以 往 的英 雄 人 物 先 进 人 物 都 不 她 的起 点 很 平 凡 表 面 上 看 她 好象 妄 目 菲

人 形象 方 面 相称的

成果 甚 微

这 对 于 象 我 国 这 样一 个

戏 曲艺术 有 着 悠 久 历 史 传统 的 国 家 来 说 但 我 们相 信 的 步伐

形象 野中

, ,

是 很不

自轻 自残 但 其实 是 严 以律 己 宽 以 待 人 不 为 功 名 不 计 较 个人 得 失 她 的心 理 气 质 或

随 着 时 代 的脉 搏 和 新长 征 各 个 剧 种中各 种各样 多 采多 姿 的人 物 特别 是 具 有 鲜 明时 代 特 色 的令 人 长 久 不 忘

许 是 平 常人 难 以 理 解 的 环 境下 形 成 的 独 特 性格

这 是 独 特的遭 遇 和 特 殊 作 者开 掘 的 也正 是 她 心

的 新人 形 象

将 会越 来 越多 地 涌 现 在剧 作 家 的 视

出现 在 八 十 年 代 的戏 剧 舞 台上

苏 轼称 颂 兔绎 的诗 文 能 针泛 现 实

五谷

认 为文 章 应 象

多 绎 多

而 与 经 学家

道 学 家 们 把文 章 变 成经 书 的 演

药 石 那 样 有 裨 于 社会

他 看 重 文 章 的实 用 与 白居 易 由 李 白等 诗 人

用 儒 道 来窒 桔 写 作 的 内容 迥 然 不 同 了

价值

但 没 有 作 狭 隘 的庸 俗 的 理 解

而对陶潜

苏轼在 作 感 此

《南 行 前 集 叙 》

” ,

说他

为 文至

于 强 调 诗歌 的美 刺 作用

而 未 尝敢 有 作 文 之 意

这 与 强调

有为而

持 有偏 激 之 见 不 同 用 说

苏轼认识到看 来

若 不适

所以 他

不 敢复

并 不矛 盾

这 里 他 是 强调 为 文 要 有 兴 会 灵

的作品

也 有 不可 忽 视 的薰 陶作 用

即 作者 要 避 免 搜 索 枯肠

读 鲁 直诗

论鄙事 时用 的

。 ”

虽 若 不 适用

“ ,

如 见 鲁仲 连 李 太 白 然 不 为 无补 于 世

中富 有积 蓄

不 吐不 快 时

向壁 虚 造 要 到 胸 才 可 秉 笔 也只 有 如

。 。

# 正

才 能 写 出 内 容 充 沛 的

文 章

, ,

《南 行 前

集 》就

山川 之

如 其 诗 中所 云

春秋 古史 乃 家 法 诗 笔 离 骚 亦 他 是 看 到 了 文 章 及 其作用 的 多 样 化

是 社 会 生 活 触 发 起 作者 兴 会 而 写 作 的

秀美

之 所 接者

风 俗 之朴 陋 资 人 君 子 之 遗 迹 与 凡 耳 目 杂 然 有触 于 中 而 发 于 咏叹 这段

, ,

强 调 文 章 的 社 会 作用 沿 已 久 的贵 华 贱 实 的 风 气

必 然 反对 五 代 以 来 相

话 说 明 兴 会来 自生 活

显然

苏 轼 在 这 里 是 自发

苏轼在

《谢 欧 阳 内翰

地 触 及 到 了 生 活 是写 作 源 泉 这 一 重 要 课 题 的 苏 轼 从重 视 文 章 的 内容 出发 得 于 中 而 张其 外 外

, ,

书》中 靡

批评 了 五 代 之 余

否定 了 当 时

风 俗靡 浮 巧 轻 媚 丛 错 采 绣 之文

文教衰 落

反对

未 有甚

强调

《金

门 寺 中见 李 西 台 与二 钱 唱 和 四 绝 句

戏用

这 与韩 愈 所 谓

充满 勃 郁 而 现 于 养其 根 而 侠 其 实 用意

其韵跋之 》 中

了讽 刺

更 对钱 惟 演等 人 的 纤 艳 之 体进 行

相同

间 题 还 在 于 怎 样实 现 充 满 勃郁

对 此 苏轼

不 光 强 调 个 人 的文 章 道 德 修 养 升 平 格 力 未全 回

他还 不 断 地 提到

例如

五 季文 章 堕 劫 灰 故 知 前辈 宗徐庚

客 观 生 活 的 触 发 和 作 者 阅历 的 影 响

遍 钱 塘湖 上 山

, ,

数 首 风 流 似玉 台

归 来 文 字带芳 鲜

诗人 例 穷

钱惟演

萎弱

宋 子 京 等人 以 文 章 领 袖 左右 文 坛

然而

天意遣奔逃

造 物 岂不 借

他 们 没 能 振 起 一 代文 风

反 而 陷入 了 齐 梁 的 纤 丽

《次 韵张

滴 仙 窜夜 郎 子 美 耕 东 令工语言 等等∗ 就 是讲 要

“ ”

苏轼 对 此 深表 不 满

安道读杜

的生 活 环 境 对 创作 的 促 进 和 玉 成

从 屈原 的

” ,

诗 》 中 苏轼 开 端 就 慨 叹 大 雅 初 微 缺 黛 迷真 色 虽 然是 对 前 代 文 风 变 迁 的 总 结

际 上 也 含 有对 宋 初 文坛 的针 眨

穷者 而 后 工 + 古 人 已 经 初 步 认 识到 创 作 同 作者 本 人 的 遭 遇 息 息 相

愤 以抒 情

到欧 阳 修 的

在 反 对 浮靡 文 风

苏 轼 发 挥 了这 种 见 解

指 明游 历

逃难

方面

苏轼 的 见 解 同 欧 阳 修 等诗文革新 运 动 的 前

。 、

辈 是 完全 一 致 的

要 倡导 言 之 有 物 欧 阳修 的

放 耕 田 有 益 于提 高 作 家 的文 学 成 就 更侧 重 于 从 扩 大 生 活 阅历 方 面 着 眼 这 是 卓 有 见

地 的 苏

反 对 贵 华 贱实

为 文 而 文 的形 式 主 义

自然

轼 的文 学 生 涯 也 是 这 条 规 律 的最 好 证 明 认 识 显 然 是 包 括 了 他 个人 的创 作 甘苦 的

苏轼的

正由于

以 俗为

华实相副

对此

” “

苏 轼师 承 了 而

曾 提 出反 对

我 所 为文

必 与道 俱

的 主 张%

雅 向

苏 轼 虽然 也 说 过

的 话,

用 事当 以 故 为新

又有 所 发 挥

欧阳修 谈 到 学

弃百 事 不 关于 心

苏 轼对

的 理解 更

但 他 毕竟 是 正 视 现 实 的

并 且 在 写 作 中也 偶 有炫示 才 学 的倾 从 不 曾走 向单 纯 向

这 正 是 苏 轼诗 文 富 有 社

为 透脱 宽 泛

既 不象 道 学 家 专 指

天理心 性 他在

故 纸 堆 中 讨生 活 的 道 路

也 不 限 于六 经 中 的

于水 之 道

大义微言

, “ ,

《 日喻 》

会 内容 的 重 要 原 因 大 不 相 同 的 地方

也是 苏轼 同后 来 的江 西 诗派

中 认 为 求 道 需 要履 践

日 与水 居 ”

才能

” “

在 评 画 的短 论 中

道 与 艺

对举

这些 地 方 所 谓 认为 绘 画 有 道 有 艺 道 实 际 上 与我 们 说 的 事 物的 规 律 性 对 事 物 的 理 性 认 识 相 去 无 几 苏 轼 固 然不 排斥 文 章

在诗 文 风 格 上

主 张 奔放

苏 轼崇 尚 自然

反对 雕 琢 ) 反 对 强 求一

要 寄托 儒 家 的传 统 之 道 达 对 事 物 的 规律 性 认 识

但 他 也 承认 文章 可 以 表

反 对 束 缚 ) 提倡 个 性 化

” 画 以 适吾 意 ∋

并且 还 主 张 文 以达 吾 即文 章 是 作 者 真 情 实感 的

, ,

这对 于 破 除 宋 初 以 来 文 坛 上 的 形式 主 义 和 道 是 很有 意 义 的

学 家 的 栓 桔文 风

表现

这 样 来看 待 文 道关 系

自然 活 泼 解 放 得

宋 初 的诗 文 革 新 派

为 了纠 正 相 沿 已 久 的 卑

弱文 风 子

有 的又 走 上 了

求深

务奇

的路

明的

奔放 风 格 的重 要 特 点

还 在 于 作 者勇 于 倾

所 以 苏轼 说 当时

余风 未 珍 新 弊 复作

吐 胸臆

自由 挥洒

这就 是 苏 轼 说 的文 字有

苏轼 不 管 从理 论 上 实 践 上 都反 对 这 种 新弊 而 由平 易 一 途 走 向 自然 奔放 苏轼 形 容 自 己 的

” ,

不 由衷

决 不 能 曲意 迎 合 言 能道 意所 欲 言 吞 吞 吐 吐 如 当 时 的读 书 求 官 者 那 样

, ,

文章

如 万 解泉 源 文 章 如 行 云 流水

不择地而出

初无 定 质

赞赏

他人 的 都 生动 地 道 出

屈折拳曲

以 合 规 绳 曾不 得 自伸 其 嚎

自然

掌握规律 风

自由挥洒

纯 熟技 巧

并 不是 信 口 开 河 做到

而是要

运斤成

, “

了 他所 倾 心 的文 章 的 自然 美

在 谈到 诗 歌 创 作

游 刃 余地

苏 轼 一再 说

新 诗 如 弹丸 脱手 不 暂 停

正 如 吴 道子 画 人 物 之 所 以 能

, ,

逆来 顺 往

新诗 如 弹 丸

脱 手不 移 暑

流 利 活泼

诗 句如 弹 丸一

样 的珠 圆 玉 润 种 艺 术境 界 的

这是 苏 轼所 祟 尚的一

尽 天 下之 旁 见 侧 出 横斜 平 直 各 相 乘 除 能事 就 在 于 他深 得 自然 之 数 不 差 毫末

” ,

达到 这 种境 界

所谓

信手 拈 得 俱天 成

雕 琢 是 无 能 为力 觉 来落笔 不经

即 准确 无 误 地掌 握 了 描写 人 物 的 技 巧 和 路 数 的 结 ) 这 说 明笔 势 豪放 要 以 寄瑾达 意为 指 归 果+

神 妙 独到 秋 毫 颠 艺 术 的 自然 美

正 是 好诗 不 待 雕琢 的

创新独诣

不 能 违离 客 观 法 度

只 有 在认 识 艺术

最好说明

规 律 的基 础 上

不 是 自发 的 偶然 形 成 的

才 有 充 分 发 挥 独 创性 的 自由

轼 的 两 句名 言

” ,

出 新 意 于 法度 之 中

寄妙 理 于

不 排斥 功 力

相 反正 从 功力 中来

《王 直

方诗

两句

话 》 曾引 东坡

中有 清 圆 句

铜 丸 飞拓 弹

非 常精 辟 地 概 括 了 这 些 道 理 豪放 之 外 “ 苏 轼 认 为文 章 初 无 定 质 反对 千 人 一

诗说

盖诗 贵 于 圆熟 也

余 以 谓 圆熟 多 失 之 平

因为 他 主 张

” ,

他 自 己 的诗 风 也 是 变 化 多 样

不 名一

不 过 苏轼 论 诗 没 有 流 入平 易 似 淡 而实 美

” “

的 刘

他在 陶

《书黄 子 思 诗集 后 》

中 对苏 李

外枯 而 中 膏

, “

发纤 浓 于 简

韦应 物

寄至 味 于 淡 泊 天成

这就 不 是 容 易得 来

人 不 同 的风 格 特 点

都 有 所 品评 和 称 赞

柳宗 元 等 诗 并不 用

, ,

神妙

至味

等化 境

∀ “

一 个 框 子 来 框 不 同 的作 家

李 白和 杜 甫

由于 艺

有 功力 是 无 法达 到 的 锻炼 新

所 以 苏轼 又 说 其 身 与竹 化

清诗要

乃得 铅 中 银

无 穷 出清

术 风 格 创 作 方 法 的 不 同 古人 常 从不 同 的 角度 妄 加轩 轻 出 现 了 聚 讼不 休 的 李

杜 优 劣 论

∀ 谁知 杜 陵 杰 苏轼 则对 两 位 大诗 人 同 样 推 崇 ( 他 名 与滴 仙高 扫 地 收 千 轨 争 标看 两 艘

, , ,

清新 自然 的高 格

似 乎 来 自毫 不经 意 地

信笔挥洒

实 则 是 经 由作者 深 入表 现 对 象 的 结

是 同 他 勤 苦 锻炼 与 淘 洗分 不 开 的 苏 轼对 风 格 论

不 仅 祟 尚 自然 浑成

而 且推

把 李 杜 比 做 两 只 并 驾 齐 驱 的竞 渡 龙 舟 了 他 们 各俱 千 秋 的历 史 地 位 苏 轼 在

充 分 肯定

《答 张 文 潜

重 奔放 超 迈

他 很 赞 佩吴 道 子 作画 笔 力

风落电

书》 中

一挥而成

, , “

至于论文

他 不 仅要 求

” , “ “ ”

表示 了 异 议

对 王 安 石 企 图 以 自 己 的文 章学 术 划 一 文 他说

理 自然

而且 还 要

” 一 日千 里

滔 滔 泊 姿态 横 生 对 于 诗 他 很重 视 笔 势

王 氏之 文

未 必 不 善也

而 患在 于 好 使 人

同己 之勇 下

自孔 子 不 能使 人 同 不 能 以相 移

, ,

颜 渊 之仁

子路

诗 中不 断 提到

而 王 氏欲 以 其 学 同 天

曹 子 本濡 侠

笔势 翻 涛 澜 笔 势 贾余 勇

地 之美 者

同于 生 物

不 同 于所 生

醉 乡追 旧 游 好诗真 脱 兔

《送 曹辅 赴 闽 曹 》

荒 膺 斥 卤 之地

之同 也

弥望 皆 黄茅 白 苇

此 则王 氏

. .

《次韵 再 送 周正 儒 》

苏 轼 肯定 王 安石 的文 章与 学 术 有独 到 成 就

他举 例 说

但他

下 笔 先 落骼

不 同意 王 安 石 以 自己 的 主 张 为 标 准来 划 一 文 坛

知 音如 周 郎

言 议 亦英 发

《送

人 的个 性 各 有不 同

不 能 互 相取 代

诗笔

欧阳 推 官赴 华 州监 酒 》

带 有 侠风 勇 气

, 、

肥 美 的 土 地都 能 生 长 植 物 多样

而 所 生 的植 物 却多 种

苏 轼 赞 扬 波澜 横 生

言议 英 发 的

苏轼 的这 番议 论 是 很 有 见 地 的

, ,

文 学是 最

而对

郊寒岛瘦

从 不 表 示首肯

需 要 独 创 性的 事 业

荣 的标 志

的个 性

风 格 流 派 的 多 样 化是 文 艺繁

非郊 与 岛 笔势 江 河 宽

思 寒 窘 的 孟郊 贾 岛 对 比

他把 笔 势开 扩 与诗

强 制 推行 一 种 模式

而 抹 煞纷 繁 多 采

其 扬 此 抑 彼 的用 意 是分

只 会 使 文 苑造 成 一 片 荒芜

苏轼 要 求 文章 求 物 之 妙

达物 之 理

自然 就

他 在题

∀三 #

宋 代 道学 家 以鄙 夷的态 度 称 文 辞 为

已”

重 视 写 真 多 离 开 了真 实

画中

就 谈 不 到辞 达

不 只 一 次 地 谈 到写 物 的 真 实 性 问 题

他批

艺焉而

评 黄 签画 的 飞 鸟

顶 足 皆展

说 这 是 违离 实 际

对 于 创作 技 巧 更 加 不 屑 一 顾

文学家欧

的 审

因为 飞 鸟

的结 果

缩颈 则 展 足

缩足 则 展 须

阳 修 则不 同

他认 为 文 字是 本 职 事信言 而 要 做 到 言文 乃 能 表现 于 后 世 就 应 讲 究 法 则 和 技 巧 + 会 苏轼 承 受 欧 阳 修 的影 响

, ”

有足 颈 同 时伸 开 的

黄签 画 成那 样

观物不 珍 藏书

他 还 讲 到 四 川 有位 杜 处 士

画 数 以百 计

但 比 他 老 师 更 加 重 视对 笔 为 文光 有理 论 不 行 他说 巧 一

, ,

文 的 研 讨 他懂 得 秉 还 得 讲 创 作 规律 和 技 巧

“ ”

对 其 中一 轴 戴篙 绘制 的 斗 牛 特 别 喜 一天 处 士 曝 晒 书 画 牧 童 看 到这 一 幅 便 扮

掌大笑

此画

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

不形于 手

有 道 有艺 有 道 而 不 艺 则 物 虽形 于 心 , 意 思 是只 懂 一 般 道 理 不 懂 技

+ 由 此可 搐 入 两股 间 今 乃 掉 尾 而 斗 谬 矣 1 见 苏 轼要求文艺 要如 实 地 反 映 客观 事 物 要 使

仍 然 不 能用 笔 墨 表 达 出来 这 种所 谓 心 识 其 所 以 然 而不 能 然 其 原 因 就 在 于 内外不

笔 下 事物 维 妙维 肖 就 要 仔 细 地 观 察 生 活 观 察 生 活 就要 接 近 生 活 深 入 生 活 由 于 受 老 庄 和 禅

心 手不 相 应

不学 之 过 也

。 足见苏轼是

宗 思 想影 响

然 物外

苏 轼时有 向往

。 、

高风 绝 尘

如在

很看 重 创 作规 律 和 技 巧 的掌 握 的

正 由于 此

的 脱 离 现实 的倾 向

《送 参 寥师 功

对 于 创 作 论 有 过 多 方 面 的探 讨 ” 孔 子 有过 辞 达 而 已矣 的 说 法

中 他 肯定 其 百念 灰 冷 颓 然 淡 泊 苏轼拈出

这 自然 是 他 世

界 观 中 的矛 盾

不过

苏轼 终 究没 有 超 然 世 外

辞达

的 概念

注 入 了 自己 的经 验 和 认 识

了 新 的解 释

他说

参 寥 为何 能写 出 出 语 新 警 的诗 篇 2 苏 轼 承 认 这是 真 巧 非幻 影 并 非凭 空 幻 想 他 强 调 空

物 固 有 是理

患 不知

知之

患 不 能达 之

有益于 写诗

乃 在于

静故 了 群 动

于 口 与手

所 谓文 者

能达 是 而 已

故 纳 万境 强调

地方

即 静观

虚 怀 是 为 了 明 了和 摄 取

外 那么 在这 个 意 义 上

这是 就 理 论 文 讲 的

对 理 论文 来 说

就 要把 客 观

界 纷 繁 万象 所 提 供 的 诗料

事 物 固 有 的理

在 深刻 认 识 和 理 解 的 基 础上

有 什 么不 好 呢 3 在 另 外 的

他说

。 ”

文 字 准 确 地 表 达 出来

文章 应 是 客 观 事物 本 身 固 这 种认 识相当 深 刻 地 触 及

苏 轼 还 特 别 倡 导 向外 物 和 内行 学 习

有 的 道理 的准 确 反 映

到 了 问题 的 本质

另 有一 番 0全解

∀ 画 马 名手 韩斡 曾把 群 马 作 为 自 己学 习 的 对 象

谈到 文 艺文 的

如系 风 捕影

辞达

苏轼

君不 见 韩 生 自言无 所 学 厩 马 万 匹 皆吾 师

他还 提 出

, ,

务 学 而问

, ,

口 号,

并 引用 古 语

求 物之 妙

能 使 是 物 了然 于

心者

盖 千万 人 而 不一 遇 也 是 之谓 辞 达

而 况 能使 了 然

耕 当 问奴 苏 轼重 写 真

织 当 问脾

不可 改也

但不 赞 同 刻 板 地 摹写 外 形 传神

” ,

于 口 与 手者 乎

重在

而不在

形似

他认 为 求 得 辞 达 妙 字

须 得 研究 描 写对 象 的 底 里 奥

而 真 切 地 诉 诸语 言文

, , “

以他说∀

论画 以 形 似

见 与儿 童 邻

, 做到

捕 捉 稍 纵 即 逝 的形 象

这 与 与 可 画竹 时

神似

不 能 囿 于 事 物 的表 面

而要深 入 它 的 底 一 般 的 画工

先 得 成 竹于 胸 中

发 现 其 内在 联 系 和 固 有 特 征

振笔 直 遂

以 追 其 所 见 ” 的创 作 过 程无 二

或 能 曲尽 其 形

而 至 于其 理

非 高 人逸 才 不 能

已 经 进入 了 文 艺 创 作 观 察 生 活

孕 育形象

辨 躯

比 如 画人 物

是 死板 地 刻 画 其 衣 冠 形

绘 形 象 的境 界

毛 地 解 释为

他 同一 般 儒者 把

辞达

仅仅 皮

还 是 把 握他 的精神风 采 4 是烦 琐 地 要 求

“ , 。

足 以 通意

斯止 矣

无 事 于 华 藻宏

辩 达

全然 不 同 了

, ”

正 因为 苏 轼 以 文 艺 家 的 高 辞 至 于 能

, “

还 是 选取 他 最 有 代 表性 的 特征 了 苏 轼 体皆似 指 出 传神与 相 一道 欲 得其 人 之 天 凡人

标 准来 要 求 辞 达

所 以 他 一再 说

, ,

意 思各 有 所 在

或在 眉 目

或在 鼻 口

… … 岂能 ( 他 曾以

则 文 不可 胜 用

‘,

辞至 于 能达 止 矣

不可

举 体 皆似 耶 了 亦 得其 意 思 所 在而 已 僧 惟真 替 曾鲁公 写 影 为 例

, ,

以 有加 矣

+ 的确

文 章

能做 到 这 样 的

说 他开 始 总 是 画 不

∀ “

可 以说是到家了

自然

这 并 不 是轻 而 易

一 次 与 曾公 会面 后

高兴 地 说

” ,

吾得之

举的

矣5

仅只 在 其 眉后

加三纹

便觉 神情毕

6,

可 见 苏轼 已 经 体会 到

艺术 的 传 神写 照

人 患作 文 字 少

又 懒读书

每一 篇 出

即求 过

能 囿于 生 活 表 象

必 须 下 一 番 由表 及 里 的开 掘 和

如 此 少 有至 者

疵 病不 必 待 人 指趟

多作 自

去 芜存 精 的提 炼 功 夫

看重炼字 篱下

, , ,

能见 之 苏轼也

” ,

“ ,

7 这段 话 确 是 深 得 要 领 的经 验 之 谈

为 了增 强 文 章表 达 上 的 准 确 生 动性

他 很钦 服 古人 之 作

对 我 们今 天 提 高文 字 修 养

也是 很 有 指 导 意 义

辞约 而 意尽

下笔 一字 不 苟

他 曾谈 到 陶 潜 的诗 句

” ,

采 菊东 偶然见

前 人 评 苏轼 的创 作

地 负 海涵

不 名一

悠 然见 南 山 初不 用 意

白鸥

采菊之 次

, ,

其 文 艺 思 想 也 带 有兼 熔 众 长 的特 色

它承

而 境 与意 会

“ ”

最 有好 处

又谈

” ,

到杜 甫 的 诗句 说

“ “

白 鸥 没 浩荡

万 里谁 能 驯

受 了 宋 初 诗文 革新 主 张 的影 响 前 期 一 般 地 倡 导 文 风 复 古有 所 不 同

不 轻文 艺 特性

但 已与 革 新 运 动 苏 轼 重 道而

灭 没 于 烟波 间 俗本把

正 体 现 出 鸟 飞 的一

强 调文 章 的 社 会 功能 他既 推 重 杜甫

而 不 忽 视 它 的文

往无前

, ”

他又 说

见南山

” , ,

改为

望南

白 居 易 式 的 有为 而 作

有人 认 为

鸥不 解 没

要把

改成

殊 不 知 两 诗 改 此两 字

便通 篇

神气 索

有 补 于 世 的现 实 主 义 传 统 又 倾 心 于 陶潜 式 的凭 诗遣 兴 任 情 挥 洒 的浪 漫主义 风 格

于此

李白

正由

了+

如 何 提 高驾 驭 文 字 的 能 力 了 苏 轼提 倡 勤学 多练

、 。

他 摒 弃 了某 些道 学 家 和 政 治 家 排斥 文学 性

师 法 古人

《许 彦 周 诗 话 》 载 其

的狭 隘 实 用 观

论 挥

而 把文 艺 当 作独 立 的 事 业

, ,

多方

父 仲 山 在 扬州 时

事 东 坡先 生

闻其 教 人 作 诗

面 地 探 讨 了 它 的特 点规 律 和 技巧

就 文 艺 的功 能

熟读毛 诗

“ ,

国 风 与 离 骚 曲 折尽 在 是 矣

风 格 论 和 创 作论

提 出 了不 少 可贵 的 见 解

东 坡 还教 人

学诗 当以 子 美 为师

文 字 功夫

苏 轼 的 文 艺思 想

既是 前 人 文 论 诗 论 的 熔 铸 和 发

多 练 尤为 重 要 答说

他 曾绍 述 欧 阳 修 的 主 张 说

又 概括 了 自 己 的创 作 经 验

它是 北 宋 诗文 革

萃 老 有一 次 问欧 阳公 文 章如 何 能 写 好 无它术

欧 阳公 回 自工

新 运 动 深 入 发 展 的成 果

是 值 得 我 们 珍视 的

唯 勤 读书 而 多为 之

《 子 由》 戏

《和 王

晋卿 》

凡 引 苏 诗 均 见 《苏

+ + ,

《苏 东 坡 续 集 》 卷 一 一 《与 王 库 书 》

卷 八 《送

文 忠 公 诗 注集 成 》

水 丘 秀 才序 》

《 东坡

! # ∃ % &

《东 坡 题 跋 》 卷 二 《题柳 子 厚 诗 》 《东坡 题 跋 》 卷 三 《书 黄 鲁直 诗 后 》 《过 子 海 舶 得 迈 寄 书 酒 作诗 … … 因 用

题 跋 》 卷 五 《书 吴 道 子 画 后 》

《次韵 张 安 道 《 子 周

读杜 诗 》

集 》 卷 六 七 《代 人 上 王 枢 密 求 先 集 卷 五 《书李 伯 时 山 庄 图 后 》

其 韵斌 一

7 +

通 书 》 卷二 八

篇》

《苏 东坡 后 集 》

《欧 阳 文 忠 全

卷 一 六 《祭 欧 阳 文 忠 公文 》

序 书》

《欧 阳 文 忠 文 集 》 卷 四 七 《答吴 充 秀 才 书 》 《苏 东 坡 集 》

( +

《东 坡 题 跋 》

卷 二 三 《书 朱 象 先 画 后 》 卷 一 一 《 与李 方 叔 书 》

《 次韵 张 安 道

《 经 进 东 坡文 集 事 略 》 卷 四

九 《赏 蓄 谷 僵 竹 书》

∗ +

《苏 东坡 续 集 》

记》

《送

郑户 曹 》

读杜 诗 》

《次韵

和 王巩》

《九 章

+ 7 + +

《苏 东 坡 后 集 》 卷 一 四 《答 虔 悴 俞 括 奉 议

《东 坡 后

集 》 卷 一 四 《答 谢 民 师 书 》

惜 诵》

《欧 阳 文 忠 全 集 》 卷 四 二 《梅

《温 国 文 正 司 马 公 文 集 》 卷 六 7 《答 孔 文仲 司 户

圣 俞诗 集 序 》

书》

《苏 东坡 续 集 》 卷 一 一 《与 王 岸 书 》 《东坡 题 跋 》 卷 五 《书黄 鉴 画 雀 》

( 同注 !

7 + (

− +

《苏 东 坡 续 集 》 卷 一 一 《 谢欧 阳

《 次韵 参 寥 》

内翰 书 》

, ・ ・

…子

《书 戴 篙 画

《次 韵 王

定 国 谢 韩 子 华过 饮 》

牛》

《 次韵 孔毅 夫 集古 人 句 》

《见吴 道 子 画

, , + (

+ +

《次韵 子 由书 李 伯 时 所 藏 韩 斡 马 》 《书 部

骏以见遗

集后 》

作 诗谢 之 》 柳诗 》

陵 王 主 薄 所 画 折 枝》

卷三 7

《净 因

《 东 坡 题 跋 》 卷 二 《评 韩

《书 黄 子 思诗

《苏 东 坡 集 》 《东坡 题

院画 记 》

跋 》 卷五 《书陈 怀 立 传 神 》

《崔 文 学 甲 携 文见 过 … …

复用 前 韵赋 》

《书 晃

《东坡 题 跋 》 卷二 《书 诸 集 改字 》

《若 溪 渔

补 之 所 藏 与可 画 竹 》

隐丛 话 》 卷 二 七

卷 一 《记 欧 阳 公 论 文 》

9−

《 东坡 题 跋 》

卷 五 《跋 文 勋 扇 画 》

《东 坡 题 跋 》

《次 韵 毛

谤 法 曹 感雨 》

作文七:《苏轼描写月亮的诗词》600字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作文八:《论苏轼词中的时空描写》8200字

总25卷第8期2004年8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V01.25No.8

Aug.2004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论苏轼词中的时空描写

张连举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

摘要:苏轼在其词作中对于时间空间的探索和思考真切地显示出了他不凡的才气。既有对已逝时光的追忆和回溯,又有对来来世界的畅想和索寻,也有对空间错位或凝缩的认知和刻画,还有对时空交织的感悟和勾勒。苏词中的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纯客观的了,而是熔铸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志的一种艺术的幻境。透过这时序颠倒、空间转换、时空交叉组合的特定描摹,我们不难窥探出词人心理世界意识流动的蛛丝马迹、细波微澜。

关键词:苏轼;时序颠倒;空间转换;时空交叉

中图分类号:1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4)08川210—04

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各个时刻上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概念了。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和存在的基本形式,人类生存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因而时空观念在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乃至文人的著作里随处可见,对于时空的探索和思考成为人类永恒的一大主题。大文豪苏轼也是探求时空奥秘的铁笔圣手,正因为他对时空观有着深刻的领悟并将它灵活地应用到人生轨迹的通圆运作中,使得他随遇而安,多舛不衰,甚至臻于豁达放旷的境界,这无不为众多后世之人所景仰而自叹不如。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对时空的描写多彩斑斓,耐人深思。

一、时序的律动

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离开了事物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不会有任何运动。诗词是生命的律动。诗词的运动也总要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当然,由于诗词是作者心灵探险留下的轨迹,是一种主观性最强的文学形式,所以诗词中的时间与现实中的时间相比,便不能不具有一种特殊性。因此,我们将诗词中所表现的时间可分为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客观时间就是客观现实中人们公认的时间,主观时间则是通过人的感官去感知力度和强度的心理时间。现实中的时间是一维的,永远朝着一个方向,按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不断地流逝,而且一去不返。诗仙李白《将进酒》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便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然而,诗词中的时间作为主观时间,进入作者意识的深处,反映作者心理活动的顺序和延伸,由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多变的,这样反映在诗词中的主观时间可能与现实

(一)倒流——对已逝时光的追忆和回溯。

苏轼的《少年游・去年相送》是一首假托妇女思念远方亲人的词: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女亘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上阙写思妇对亲人的怀念,下阙写思妇的孤独,词之字里行间的时间意识流动呈倒流状。此时此地此景不禁勾人联想起去年送别时满天飘舞的雪花,面对观实,雪花依旧,物是人却未还,那种思妇殷切企盼而夹带失望的心理,通过时间的追溯表现得淋漓尽致。至此犹嫌不足,她卷帘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作伴,明月却好似有意戏弄人,清光斜照着画梁下面的成双燕子。燕子尚且成双,人却天各一方。在这寂静的月夜之中,我们似乎听到思妇心中不平静的波涛。又如《永遇乐・长忆别时》: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缅怀离别时刻,月光如水,皎洁明亮。歌声清脆,美酒喷香,却留不住使君远去,唯有明月千里照行装。离别以来三次月圆。如今又是满如银盘。孤单冷落与与谁同饮琼浆?显然,苏轼在此无疑是在追忆三个月之前的离别情景,如今凄然顾影,更是难人梦乡。此地相思,化为想象,“而今何在”?苏轼对友人的现况作了想象,他觉得友人在别地长夜寒露侵

时间顺序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出现倒流、超越、

凝结、跳跃等种种情况。因而诗词中的时间不再是

收稿日期:2004—01—12

作者简介:张连举(1964一),男,陕西宝鸡人,广东警官学院学报《政法学刊》副主编,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文学硕士。

万方数据

第8期

张连举论苏轼词中的时空描写211

被,此时也正仰看绕廊晓月,共忆往日情谊。苏轼从月圆受到触发,思绪自然地回到了离别时光,这就使时间出现了倒流。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说,在现代小说中“回忆变得特别重要”,其实古典诗词为了展示作者丰富而多变的心理活动,时间的倒流要普遍得多、自由得多。…佃10”

(二)超越——作者的情思超过现实而在来来

世界中翱翔。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作者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于实观。因而寄希望于未来。苏轼的《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云:

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听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创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作品通过画堂宴别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且尽一尊,收泪听阳关”,表面上看是宽解劝酒,实际上却包含着“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伤感。固然故人要去的京城远远不及天远,但青天易见见人难上难。接下来以景色继续表现离愁,画堂虽好亦为空设,落花飞絮的晚春景象添人离愁,而“春色属明年”既写出

了春色,又引起下文。别愁离情使作者的思绪跳向未来——明年,到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

水连天”。作者意识中的明年是怎样的呢?到那时想划小船寻旧事,只怕无处问,但见水连天。用设想明年泛舟湖上故人不见的情景,进一步抒发了别离的惆怅。超越有时表现为对来来的徜徉。如《b算子・蜀客到江南》: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词前小序云:“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词中真切地表达了苏轼对吴山以及述古太守的思念。由于吴蜀美景相似,因而蜀客苏轼才将吴山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满怀深情地喊出了“归去应须早”。怀其景更怀其人,及早归去之后做什么呢?“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这是对与友人会面后情景的想象,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以及与友人会面前的兴奋心情,“还”字写作者很想重复一次去年周游西湖的生活。但是,光阴荏苒,作者在人生旅途上又奔波了一年,老朋友相见,怕是显得衰老了,于是作者发出了“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的慨叹。熙宁十年(1077)中秋月夜,苏轼与弟弟苏辙对酒赏月,一想起第二天将要分别,遂作《阳关曲》云: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暮云收尽,银汉悄无声息,月亮默默运转。画面明净如水,意境空寂渺远,作者却感慨翩翩。何也?

方数据盖因今年兄弟共赏月而明年又不知二人将在何处各自对月嘘唏了。苏轼词中有关时间超越的意识流动还有不少,如“我思君处君思我”(《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永遇乐・明月如霜》)等等。苏轼还有一首咏桔的《浣溪沙》词中有云:“香露口巽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桔子乍破顿觉口中香雾喷,清泉流齿冰冷怕初尝。一“惊”一“怯”,尝桔者的心理被生动传神地转达了出来。为了突现桔果之香,词人运用意识流动的手法,夸饰说吴女捧桔的双手时过三日还带桔香哩。

我们在此就讨论倒流、超越这两种情况。应该说明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诗词中的时间要以现实中的时间为基础。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时间观念,那么诗词中的时间观念也根本无法形成。诗词中的时间无论多么精致奇特、复杂多变,归根结底是现实时间变化的反映。一些怀古、咏史的作品大多用紧缩时值来表现特定的情思。怀古、咏史往往涉及很长的历史时间阶段,而诗词中却只用几句话几十个字加以表现,时间只延续几十秒,最多数分钟。相对客观时间段来说,作品在时值上作了极度紧缩。为此,诗词就只能选择描述某一历史时期个别的事件和细节。然而从心理效应的角度观照,因其以极短的篇幅涉及极长的时间,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超越感。

二、空间的转换

空间指的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它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空间是三维的,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物质从宏观世界中的星云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它们的运动都与或大或小的空间位移相联系。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人不能脱离空间,而且人只有生活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才能感到是自由的。在人类所生活的有限空间中,人们可以对空间中的景物从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方面进行感知,从而把握住物体的空间特征。诗词中的空间属于心理空间,它以现实空间为基础,与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空间观念相联系。同现实空间比,诗词中的空间具有这样

几个特点——主观性、间接性、变异性。

现实的空间,无论是一望无垠的大海,还是人群熙攘的闹市,无论是怪石嶙峋的山沟,还是锦绣如画的田野,它们的存在都是客观的,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但是诗词作者采撷了现实空间中的某些素材,写入自己的作品,这诗词中的空间就不再是纯客观的了,而是熔铸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志的一个艺术的幻境了。苏轼的《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云: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

2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

应知,愿人无别离。

词的上片写天界,画檐下初挂起一钩弯月,未曾满先担忧再次损缺。遥望一只玉帘钩,织女梳妆在琼楼。“孤光未满先忧缺”打破了传统神话中天界的美妙,说明天界并不完美,这是苏轼对天上空间的想象描绘,同n,t他还设想天帝之孙织女星还在琼楼梳妆。这个天上空间无疑是作者主观塑造出来的。透过心理空间,下片写人间,从而道出了“愿人无离别”的祝语。这里作者以错位之法,有意使现实中的特定空间顺序错乱,把天界与人间妙合无垠地组织到一个词之空间中来了。

除了错位法,还有一种凝缩法。即把现实中的空间高度浓缩,聚集到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来,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在诗词中却可以通过想象办到。如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苏轼对自己朝思暮想的去处作了精心描绘:那

里有山有水——“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那里有田有楼——“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作者所写

并非实实在在的景物,而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空间。清溪果真无底、青山果真万仞吗?不尽然也。难道只有画楼东畔夕阳斜照天远地阔美景无限多吗?显然这是作者将整个人世间的夕景凝缩到一幅画面中了。兴高采烈的作者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长风万里”顺流而下,一直到了“银河尽处”的虚无缥缈之地。在那里,仙女怨其来迟,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群仙讪笑其衣衫槛褛。现实的空间已足令作者喜悦的了,但幻想中的天界也不无乐趣。仙女与作者对话这个空间无疑是作者心造的,因为天界究竟如何,他无从知晓,所以只能借助想象凝聚到词之画面中来。

诗歌中的空间并非现实空间的照相,与之相比,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异。物理的三度空间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入诗歌的,它必须经过作者的加工、改造,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并用语言符号把它表现出来,它不足诉诸读者的视觉.而是诉诸读者的想象,因而它同现实的物理空间比,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变形。苏轼的《南乡子・回首乱山横》云: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是一篇送别之作。熙宁七年(1074)七月,陈述古由杭州移守南都,苏轼追送至临平,在舟中与述古相别,作此词。词作劈首突如其来地用“回首”切人正题。述古就要离开熟悉的故乡地了,自然想

方数据“回首”看上最后一眼。“回首”看到了什么呢?抢先映人眼帘的是“乱山横”。临平山在杭州东北,陆游《入蜀记》说其“山形如骆驼”,山是很规整的,但是在心乱如麻的离人眼中,它却成了“乱山”。在这里,临平山这个空间就被变形了。

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在表现现实的空间时,不同于空间艺术的雕塑与绘画。雕塑可以直接展示三度空间,与观众生存在同一环境,呼吸着同一空气,具有触觉的感知性;绘画亦可以展示两度空间,利用线条、明暗与色彩,咫尺之间尽收千里之势,妙笔之下竞呈万物之形。诗词中的空间则不然,不能通过体积、平面以及线条、色彩、明暗等去表现,不能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叙述描写,去间接地传达出一个空间环境,使读者在头脑中呈现关于三度空间的幻觉。因此在诗词中即使是最逼真的描写,也不可能使诗词中的空间等同于现实中的空间。由于诗词可以展示空间的运动、变化过程,所以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诗词的意境创作出一幅画来,而且一人一个样子,绝不重复。可见诗词作者的意识流动带给读者的是更大更广的意识流动。:21

三、时空的交叉组合

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这个神秘的宇宙之谜吸引着世世代代哲人们的遐想和追寻。古代的诗词作者,凭着敏锐、超常的感觉,体验到时空的存在。诗词作者有一种天性,热烈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他们的诗词篇什常常发出天长地久而人生有限的浩叹。苏轼词作中就有很多慨叹时空的作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一首时空交织得很好的例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别时圆?人有悲欢离舍,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词一开头就如奇峰突起,对无语的青天连续发

出痴问,作者端起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明月究

竟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天上的仙宫今晚究竟是属于

哪一年的中秋节?——这是作者对时间的感受。这

种发问,显然是作者感到迷惘、惝恍与拂郁不平的种种复杂心绪的映现,隐藏着作者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情绪。接下来便写出了词人对空间的感受。我想乘风回到天宫去,但怕那神仙宫阙在那么高的天上,受不了那里的寒冷。苏轼心目中的月中神仙宫殿是“琼楼玉宇”,而且“不胜寒”。实际上,月宫究竟如何,至今还是个谜,那么词中的月宫必定是作者心造的空间了。既然“高处不胜寒”,还不如在月下“起舞弄清影”幸福呢。在远离“琼楼玉宇”的人间月夜,那清凉的月亮也倾斜了,它照遍了华美的楼阁,

第8期

张连举论苏轼词中的时空描写

213

穿窗透户,照着那个有心事而不能人眠的人。这是

按照空间顺序逐步推移:朱阁——绮户——无眠,月

亮不应该和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团圆呢?其实,月的圆缺是和人的离台毫无关系的,而作者这样诘问,只是表明其离愁别恨至极,达到了难以压制的程度,所以故意把偶然的巧合说成是必然的规律.这和人们在苦难时呼天骂地是同样的性质,明知是徒劳而要这样做。不难看出,这是出于表现心灵需求而创造出的主观化的时

空。

“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对于诗词作者来说,客观时空的再现,远不能抒发主观情思;唯有主观的时空,作者的性情、胸臆、兴趣才能得到准确、充分的表现。就欣赏而言,诗词中的主观时空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从而诱发读者与作者相似的情思。如果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的是作者对人间社会的留恋的话,那么《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则通过对天界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不满。这首咏七夕的《菩萨蛮》词云: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上片写天境:驭风的天仙,开扇的云朵,西落的明月,运转的星河以及因牛郎织女相会而降落的疏雨,构成一幅瑰丽斑斓又迷茫凄异的画面,这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空想空间。下片写心境:牛郎织女相见虽然匆忙,却共天长久,这便是天上优于人间之处。作者因此发出“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的议论。这正是作者对时空的主观锻造。

由于人总是既在一定的时间又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生活,因而诗词中的时间常常空间化。这正像电影摄影机在时间持续中拍摄下的乃是一个小格一个小格的画面连续映现,就构成了具有一定空间内容的时间了。苏轼的《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

1銮: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熏笼。

有了今年大麦小麦的生势旺势,才会有“千歧细浪舞晴空”;有了这丰收在望,才会有乡人醉酒归去、满街儿童拍手欢笑的场面。这环环相扣的停滞空间描写,真切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也就是说使时间空间化了。这种时间的空间化,不仅可以避免刻板枯燥的时间表示,而且由于时间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的空间意象,就有可能打破客观时间顺序流动的局限,从而提供了意象重新组合的无穷的可

方数据能性,以充分展示诗词作者的主观世界。又如《南歌子・雨暗初疑夜》中云:“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马蹄轻。”这里把四组空间意象组合,显示出了时间意识的流动。

诗词是语言艺术,但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时间艺术,它表现空间不仪是间矮的,而且只有也必须在时间的流动中才能把它表现出来。一支笔不能同时写两个字,一张口不能同时说两句话。“同时迸发”的空间中物体,只有按一定的次序被分解,然后才能按时间程序一一道来。换句话说,变空间程序为时间的顺序,才能在诗词中被表现出来,并被读者所接受。诗词中的这种表现方式就是空间的时间化。苏轼《画堂春・柳花飞处麦摇波》云: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睛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晚湖及其周围的景致,对处于特定观察点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同时呈现的。如果用绘画来表现,词人就可以把它们按一定的透视角度画在同一张纸上,成为一幅江南采菱风俗藏。这里是填词,词人只

好把这“同时迸发”的完整的空间解剖为柳花纷飞、

麦浪摇波、晚湖静平、飞棹小船来去如梭、采菱者络绎不绝以及远处平野辽阔与水云相连、近处风拂楼台清晖斜照等具体意象,然后根据传达内心感受的需要,再把它们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加以组合,从而使这首词不仅具有绘画的造型的美,.而且也有了音乐的流动的美。

众所周知,人的意识活动并非井井有条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而是连绵不断、泥沙俱下、波纹环生的一个流程,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都与个体所独有的其它心理经验、思想感情这样那样的联系着,因此不能把它孤立起来作简单的推测。作为一代文豪,苏轼以敏锐的感受将心理时空描写得这般深入细致,的确显示出不凡的才气。虽然这些描写的根据仍只是其心理经验的“转移”以及公理的“推理”,但都竭力避免简单化,在形式、手法上追求有所变化与开拓,透过词中时序颠倒、空间转换、时空交叉组合的真切描摹,我们不难窥探出词人心理世界意识流动的蛛丝马迹、细波微澜。参考文献:

[1]吴思敬.诗歌基本原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2]张连举,周玲.苏轼渊所体现的意识流[】].榆林高专学报,

1994。(2).P.33-41.

(责任编辑陈灿平)

论苏轼词中的时空描写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张连举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04,25(8)0次

参考文献(2条)

1.吴思敬 诗歌基本原理 1987

2.张连举.周玲 苏轼词所体现的意识流 1994(2)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40805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作文九:《苏轼的写作智慧》1400字

苏轼才华横溢,自诩其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苏轼的文学创作无体不佳,确有天赋之才,但他也偶有力不从心之时。

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其间,苏轼的好友章质夫咏有《水龙吟·杨花词》,摹写精妙,为盛传一时名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源》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

第一,既要合原唱之意,又不可全依原唱。章词写杨花,大致在赋物,苏词借杨花以言情。章词实处大于虚处,苏词虚处大于实处。换句话说,苏词在虚处用力以避开章词的实处之长。如章词写杨花在空中飘转之状,其传神、其韵致,东坡自知不能超过,就在虚处做文章,“似花还似非花”起句避开章词,已将杨花虚化,。杨花在似花和非花之间,这一不确定性的两可判断,造成“模糊性”的效果,给全词带来虚空朦胧之美,故其笔下美人描写也是具朦胧美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而且往虚处写,以梦境入词:“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下片仍在虚处用力,“愈出愈奇”。苏词虽同章词也写到水和萍的关系,章词实写“鱼吹池水”,在飘满杨花的水面,见到鱼不时用嘴来拨弄水。平时水面清净,鱼也有类似动作,因平常并不引人注意,当水面浮满杨花时,鱼用嘴拨弄水面的动作非常明显,人易察觉到。而苏轼就得避开,他写“一池萍碎”,用“柳花入水,经宿化萍”,其中就隐含此物变化为彼物的神秘,因神秘呈现遗貌取神之妙。章词和苏词都写到泪,因“泪”是韵字,无法回避,章词的“泪”是实写,是真实的女子“盈盈泪”;苏词的“泪”是虚写,以杨花喻泪,再由泪去说人。章词写泪是直接的,苏词写泪层次丰富,以虚入实,粗看杨花自是杨花,细看杨花是“离人泪”,“点点”二字回应章词的“盈盈”,章词的“盈盈泪”是挂在美人的脸上,而苏词的“点点是离人泪”,那是散落满世界的。

第二,要在前人韵中翻腾,用其韵而不可全同其意。如上阕结句,章词为“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苏词为“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同用“起”韵字,而章在本题,言花飘落之状,苏与本题若即若离,以梦宕开,写人之思念之苦。一在物,一在人,各逞其能,各得心机。《词洁》卷五挑出苏词的毛病:“‘抛家傍路’四字欠雅。‘缀’字趁韵不稳。”这里提到用韵,章词“雪沾琼缀”,说杨花飘落在兰帐玉人的春衣上,如雪如玉一样粘在衣服上。章词的“缀”是已然之事,而苏词的“缀”是预设而难以实现之事,这是二者的区别。说苏词“趁韵不稳”不知是何道理。

苏轼初见章词,自惭未能续和,那是没有信心与之抗衡或求超越,处于劣势,自甘失败;而后找到切入点,找到战胜章词的写作策略,从虚处落笔,以虚取胜。苏轼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故读苏轼词,必需结合章词来分析,参透“虚”、“实”二字方能深入领会章、苏二词的差异以及苏词的高妙:“情景交融,笔墨入化,有神无迹矣。”从中亦可领悟苏轼转败为胜的写作智慧。

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作文十:《旷达乐观的榜样——苏轼》500字

拨一叶新露,我祭你以苏堤不竭的流水;

拈一瓣残菊,我忆你以赤壁不堕的明月;

挟一缕清风,我思你以平岗不歇的风尘;

新露,残菊,清风……

你平身烟雨不染,风雪不沾,悠然遗世……

每每,令我以千年之后生而徒羡尔。

逆着北方的沙,江南的雨,我寻你于笔墨构成的迷宫;

依旧踏风来去,任意平生,你辗转于三州之地,颠沛流离,依旧抚髯而笑:

密州出猎,一封朝奏九重天,颠簸千里远帝都,浮生飘蓬无系;

锦衣貂裘,张弓满月效孙郎,平岗千里展锋芒,劲射北穹天狼。

黄州夜游,赤壁犹如昔,英雄久已矣,奈何华发早生,徒唏嘘;

长江泛舟,流光永不歇,明月恒不堕,自适经年水月,复微醺。

湖州丧妾,只影天涯,从此羁旅,安忆漫漫十年生死两茫长路;

西楼醉饮,两鬓星星,垂垂老矣,经世治邦犹有余年百姓可寄。

三州流离,你依旧如你,旷达恣意;

八千云月,你依旧如你,逍遥不羁。

每每,当我郁郁个人荣辱得失,而存消极之念时,

与九州融为一体的你总能启我以智慧,予我以勇气。

展一方宣州的纸、徽州的墨,提一绺辽东的毫、蜀中的竹,

我如千年前的你,泼墨在一程山水,描摹出你,以你于我心中的那个榜样的样子!

PS:悔不该当初把《一二九》的演讲稿发出来~现在不得不被逼给别人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