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影评1000字 [《百团大战影评》1700字]

作文一:《百团大战影评》1700字

一寸山河一寸血

—观《百团大战》有感

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

欧洲战局急转直下。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后,连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挪威。法国宣布投降,希特勒在凯旋门前阅兵,叫嚣将实施“海狮行动”,进攻英国。

东方主战场腹背受敌。日本威胁英法封锁中缅、中越国际交通线。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落入日寇之手。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成立,一时间投降论调甚嚣尘上。 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迫切需要一场大战的胜利!

1940年8月20日夜,位于山西长治武乡的八路军总部发出指令,一场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就要打响。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的破袭战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反“扫荡”结束,历时5个多月。据1940年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公布,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缴获各种枪5942支,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所„„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今日的银幕如何再现这场炽烈无情的大战?《百团大战》用影像营造了一种被浓缩的历史感。

娘子关火车站之战,八路军运用攻坚战对抗日军钢铁之军;攻打西营邬阵地,八路军智取炮楼,解救被俘老百姓;关家垴之战,敌守我攻,八路军没有重火力,打得艰苦而悲壮。

影片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再造了司令部决策的真实,也再现了战壕中战斗的真实,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争全景。战场,汇聚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具有冲击力的视听场面。镜头延伸至对战双方司令部,大战一触即发的氛围凸显:日军受到欧洲战事的鼓舞,加紧南进,以推行“囚笼政策”隔绝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彭德怀、左权等洞悉这一政策,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决定破袭正太铁路,将这“囚笼打成筛子”。镜头聚焦在烽烟四起的战场,一场复仇大战拉开序幕:成百上千的八路军战士在层层叠叠的山坳间迂回前进;其悍似虎、其志如钢的八路军战士以血性为利剑,以血肉之躯为盾牌顽强战斗。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突袭战的出其不意、攻坚战的扣人心弦、阵地战的真实壮烈。日军的“囚笼政策”在战争中瓦解,八路军的威猛血性在战火中强壮。

可以说,《百团大战》努力在“打”字上做文章,“打”得真实可信,“打”得酣畅淋漓,“打”得气壮山河。

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在描绘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英雄人物后说:“我对于书写历史没有兴趣,我热衷于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表情与性格比那些辉煌的战役更能表现他们的魅力。”

影片中,共产党方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左权、聂荣臻、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李济深、张自忠等,以及日本方面的将领悉数登场。创作者还设立了一组虚构人物:八路军女战士梁山、张自忠将军部下姚尚武、兵工厂老师傅等。以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将虚构人物与历史人物、三场战役与整个故事勾连在一起。在它的引领下,人物性格、命运走向与宏阔的战争场景、紧张的叙事节奏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势必与大银幕前的无数双眼睛和心灵联系在了一起。

在电影《百团大战》中,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普通士兵姚尚武的命运牵引着观众的情绪波澜起伏,观众随他先后目睹张自忠将军的壮烈殉国,经历家园被毁的绝望,亲历战场厮杀的惊险,失去战友的悲伤,也不由自主地升起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种悲壮之气因此穿越时空,成为影片中的人物与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句话出自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今天我们与《百团大战》一道重温民族抗战的历史,是为了永不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永不忘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前辈英雄,永不忘却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文二:《《百团大战》影评》2300字

一寸山河一寸血

—观《百团大战》有感

电影《百团大战》是八一厂出品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之作,主要讲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突破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发动的百团大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国破家亡,战火连天的岁月,让我们愤恨于日军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让我们钦佩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视死如归,让我们感叹于和平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

影片主要通过百团大战的几个关键战斗展开叙述:第一是破袭战,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正太铁路,迟滞了侵华日军南下东南亚的进程,有力支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斗;第二是娘子关战斗,八路军120师右路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并歼灭日军一部,劣势装备的八路军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第三是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在汉奸走狗的配合下,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我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最终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保住了这座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战争期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第四是关家垴战斗,为歼灭偷袭兵工厂的冈崎支队,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包围了关家垴,但因为敌军阵地易守难攻,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仍未攻克,最后听从足智

多谋的刘伯承的建议,采用土工作业直通峰顶才将日军歼灭。百团大战取得了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的辉煌战果,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作为一部电影,《百团大战》拍摄的挺不错,场面恢弘大气,满满的战争情怀,看得人一时间热血沸腾。由于有体制的保证,《百团大战》几乎占尽了各种优势,将传统战争片拍出了新境界,气势也接续上了《大决战》时期的威武雄壮。可以说,《大决战》之后,《百团大战》将传统战争片拍出了新的高潮,在传统体制路线内,再次攀上了高峰。而且,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百团大战》不仅仅讲述了中共与日军的浴血奋战,还提到了国军在正面战场的战争,尤其是张自忠将军的热血洒尽;同时,它不仅讲述了中共高级将领在战场内外的运筹帷幄,还刻画了中下级官兵在战争中的友情,将八路军上上下下都进行了有血有肉的描摹;而且,它还兼顾了民众在抗日战争面前的大义凛然,与军队的鱼水情,还刻画到了汉奸的可恶无恨;它还讲到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几乎是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共乃至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面目,各方面的照顾体现了从导演到编导的良苦用心,想要打造史诗级战争片的野心。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

我认为这部影片的可赞之处有三点。

一是对国军的肯定。之前已有血战台儿庄等以国军抗战为主题的电影,百团大战是近年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屏,毫无疑问是八路军的主角,但片头片中都没忘记提醒观众国军的作用,战死沙场的张自忠、佟麟阁、刘家麒等国民党将领都有提及,从林森对蒋介石说的那番关于中国民间已抗日四十五年的话中,以及蒋面对张自忠殉国和共产党战绩的表情,能看出这部影片对国军的正面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林森,恐怕许多年轻人并不认识他。1937年蒋介石因九一八事件下野后直至林森1943年去世前,都由他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941年林森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当然,如果能在影片末尾旁白里加一点湘西会战等后续战役,再衔接到抗日胜利,这部影片的立场上就更无槽点。    二是对小人物的肯定。印小天饰演的姚尚武原是国军张自忠的部下,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后来投靠到八路军队伍。他代表的是一类人,他们不是追随某个党派,而是追随血性的抗日救国。影片里对除了彭德怀和左权外的各路将领大多是一掠而过,重点着墨在伪装成汉奸的老红军、女指挥员、为了扳铁路轨道而前赴后继牺牲的战士、哑巴小八路、军工厂里的老师傅等角色,点出了这部影片主要是纪念那些牺牲在抗日战场的普通战士、无名英雄。

三是对彭德怀发动“全面开花”式大进攻的肯定。近年来民间对百团大战是否暴露了八路实力和弱点等问题争论不休,影片多次强调了在当时事关存亡的阶段中,“不打就要灭种”的观点。虽然百团大战的确引发了后来日军的疯狂反扑,左权牺牲,但这是那个存亡关头

“宁可浴血战死也不引颈向刀”的选择。

影片有一处细节我很喜欢。日本运输援军的火车挂上了红十字,姚尚武阻止了八路军小分队轰炸火车,因为“对方不是武装人员,不能进攻”,虽然后来发现被日军欺骗,但也说明了抗日是理智的抗日,不伤及无辜,呼应了前段时间公布的抗日胜利蒋介石的录音中“不虐战俘”的主张。抛开留日战俘在后期内战中的政治用途不提,国民党出身的姚尚武理智抗日的立场,是对国军此思想的肯定,也是彰显了大国风度。影片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同时也成功塑造了指挥员彭德怀、左权的大义凛然,足智多谋的光辉形象。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所谓烽火硝烟不屈名族魂,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志,战士们的鲜血洒在敌人的身上浸入脚下的土地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传承百团精神呢?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实现中国梦!是的,我们的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昂首阔步,而作为13亿分之一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历史是为了警示现在,传承精神是为了激励后人,百团大战中战士们的热血拼搏也将是最好的榜样,化作我们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作文三:《《百团大战》影评》2600字

《百团大战》影评

不会有比爱国更严肃的事情。爱国,尤其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及关头,本就比个人的存亡要重要的多。

我为当代的图书、电视剧、电影市场感到深深的失望,因为它充满了软弱、利欲、幻想,它谄媚、庸俗、颓废。人们不再崇拜英雄。我很庆幸,这个时候,《百团大战》出现了,它明白地告诉我们,何为英雄,何为精神。有太多的人对《百团大战》不屑一顾,笑它故事表现手法的老套,笑它的特效简陋。也许,这些人根本不配谈电影,因为他们看电影只是为了过眼瘾。其实,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

强大的内心,才让无数的爱国志士不畏牺牲,也正是这种精神,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在最危急的时刻救兆民于水火。影片中,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破坏日本鬼子的装甲列车,中国军队将驾驶另一辆日军火车向装甲列车全速冲撞,可前提是必须要抢到扳道岔,使两辆列车在同一铁轨上。扳道岔,处于双方火力的集中点。可中国军人前赴后继,对敌人的子弹毫无畏惧,即使尸体堆积如山,也要完成这一艰难的使命。本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一名战士在身中数弹后,用最后一分力气,扳下了扳道岔。死时,他的手紧紧地握着扳道岔的铁杆,永远不会松开。

这就是中国精神。也许,这种精神被人们放下很久了,我们需要把他拾起,拿稳,不再放下。

《百团大战》的中心思想是一贯而连续的,他的主旨是深刻的,他的情节是催人泪下的。在影片开头,就首先展现出一幕惨烈的战争景象。中国军人在日军机枪、坦克的重重压迫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不得已要选择撤退。之后,邓超饰演的张自忠将军,选择了不走,他说:“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于是,他站了起来,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一遍一遍地扣动着扳机。他死的时候,夕阳那通红的光辉正好包裹了他的整个身体。

电影开头为整部影片奠定了基调,首先他交代了整部电影的宏观历史背景,中华大地正在遭到日本鬼子的疯狂屠戮,民族危亡,悬于一发,由此强调救亡图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次,为整部电影渲染了一种氛围,尤其是张自忠将军牺牲的那个镜头,给人视觉上的,心灵上的,强烈的冲击力,令人落泪,令人发恨,教会人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些为国牺牲的英雄,永远都不忘记他们的精神。这种牺牲精神,也贯穿了整部影片。

《百团大战》在电影情节的表现上也呈现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态势。如日军伪装为红十字暗中增援的情节,撞毁装甲列车的情节,以及奸细混入兵工厂引来敌袭的情节,都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斗争很艰难,很揪心,由此也可以看出抗日战争的艰难,由此更让人们缅怀先烈的功绩。

作为战争电影,《百团大战》对于战争的描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它并没有像《小兵张嘎》、《举起手来》一样将日本鬼子刻画得愚不可及,也没有近年来抗日神剧中那种手撕鬼子、八百里外取鬼子首级的离奇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军人一个一个地倒下,看到他们的鲜血、牺牲、无畏、大义。

《百团大战》成功地宣扬了战争精神。如鬼子披着红十字的伪装进行增援,明白地告诉我们:兵不厌诈,战争无道义,对待敌人不可大义、姑息、心慈手软。又如彭德怀将军教育旗手: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因为旗帜,指引着胜利的方向。

《百团大战》中,几个描绘军民同心的情节也令人感动。如一群老乡们,都集中起来为八路军做鞋做衣服。哑巴见彭德怀的鞋破了,于是向一位老奶奶付钱,希望换得一双鞋子,老奶奶说:“我们不要钱,送给八路军的。”那时候的中国军人深得民心,因为他们自己也是从老百姓里走出来,所以明白民生疾苦。反观当下,武警暴力执法殴打百姓的事情也有发

生,与前辈相比,斯等宵小岂不愧乎?莫说军民同心之乐,即便是不遭到百姓的仇恨也不可能了。

电影中对蒋介石的表情刻画也很微妙,当他听说共军发动了一百个团组织规模战斗的时候,他脸上的既有震惊、又有无奈。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可是蒋介石还是将奖状发给了共军。虽然《百团大战》没有抛开意识形态的固有偏见,但是它对国民党不再一味丑化,无论是张自忠将军牺牲的情节还是国民党林森主席的慷慨陈词,都表明了这是一部全体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共党人的爱国片。我曾读过《蒋介石日记》,蒋先生对中共多少都有些误会;而曾经的抗战片或国共内战片中透露出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存在着对国民党的诽谤。尊重历史,尊重曾为国家做过流血牺牲的每一个英雄,才是值得当代所有中国人继承、学习的精神。

绝大多数人走入电影院的时候,为的是看电影而不是听政治课。《百团大战》里对于政治说教的戏份拿捏得很是得当,不至于多得让人发腻。彭德怀出来讲了几句,毛泽东也讲了几句,讲的话大体与片子的剧情符合,而并非为了说教而说教,为了宣传而宣传。就连国府主席林森也有资格讲了几句,更表明了《百团大战》不刻意搞政治说教的态度了,唯一可惜的是真正的抗战时期的三军领袖蒋中正没有讲几句。

但任何一部电影除了优点外,都必然有其缺点。

影片中一边在描写日本鬼子进入中国后烧杀抢夺的镜头,揭露日本人的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在关家垴战役中,又刻意描写日本军人誓死报国、珍惜荣誉的正面形象。尽管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后面的描写纯属多余。我并非否定日本人具有人性、具有军魂,但是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爱国影片中赞颂侵略者的品格实属多余。我们不可以对国、共有偏见,因为大家都是为国拼死搏杀的英雄;但是不得不对日本人有偏见,因为他们是侵略者,只有在电影里完全地反对日本,才更能对比出中国爱国精神的崇高和可贵。

而且电影中的武器装备有违历史事实。共军与日军作战,几乎每场战役都有机关枪、有炮筒。而我们素知共军在抗战期间的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电影明显是对共军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夸大。如果电影能够依照史实,更多地表现共军的劣势和劣势后的顽强,可能可以更好凸显爱国精神的伟大崇高。

最后,《百团大战》最重要的、最大快人心的一点可能就是为彭德怀老总洗白了污名。近年来,总有人对百团大战的功绩给予否定评价,认为百团大战过早地暴露了共军的实力,使自己在日后的抗战乃至国共内战中处于不利地位。这部电影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解读出当时的中国被日本人的囚笼政策所包围,为了完成抗日的使命,必须要冲破这个囚笼。彭德怀也讲:“如果不打,就会亡国,就会绝种。”而且,日后的国共内战,无论哪一方打赢,其实都无所谓,因为都是中国人的胜利。相比较而言,被日本灭亡的后果才严重的多。

所以,《百团大战》拍得好,百团大战打得也好。

作文四:《看《百团大战》的影评》500字

看《百团大战》的影评

四4班  魏佳悦

昨天正值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日,于是,爸爸下午带我去看了一场意义非的反法西斯电影,片名是《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20 日,至今已经过了75周年。当时,日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推行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当时八路军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破解敌人的阴谋,八路军动员了一百多个团,40万军民,在经历了5个月的艰苦战斗,八路军以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赢得了这场战役。这次战役八路军牺牲了2万多人,击毙,击伤,俘虏日军达4万6千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物资,这场此片的主要人物是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彭德怀担任国民革命军八总是司令、军副参谋长,也是彭德怀的知己。两位演员把这两个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彭司令指挥作战沉着稳重、勇气可嘉。左参谋长是伏龙军事学院的高材生他足智多谋,是个好参谋长。片尾左权在人伤感。在片头,由邓超饰演的张自忠牺牲在枣宜战场上,观众们欣赏到邓超一洗之前的搞笑角色,邓超演技爆发,完美演绎出了像张自忠这样的英雄角色。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如果没有那些革命先烈的牺牲,我们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我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愿世界永远和平,远离战争!

作文五:《《百团大战》精彩影评》1000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观《百团大战》有感

【铁厂初级中学七年级2班陈佩】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红色革命影视,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百团大战》了。 如果说中国革命战争史是一段光辉耀眼的银河,那么“百团大战”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祖国母亲的心坎上,诉说着它的荣光、沸腾着赤子的热血。

百团大战始发于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山河沦陷,日月无光。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凭借着优势的装备,在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恣意妄为。而作为抵抗日寇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落入低谷。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彭德怀老总毅然组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一声令下,炸铁路、扒桥梁,原本计划投入22个团,但是战士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杀敌激情,争先恐后地加入战斗,事后统计,参加此次战斗的人数,近乎一百个团。

军旗招展,炮火连连,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战士迅速补上,劲往一处使,一举摧毁了日寇的封锁,切断了日军的南北供给线,令日军陷入了瘫痪状态。最关键的是,这次战役,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人民跟党走、打胜仗的信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看见了胜利的曙光,这是属于人民的胜利,这是属于民族的胜利,抗战以来,我们被侵略的耻辱,在此刻的泪水里得到了光荣的洗刷!

站在和平的今天,我们虽然无需再承受战火的硝烟,但我们不能忘记那血的教训,更要铭记党的恩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甘做春天的哑巴!

——观《百团大战》有感

铁厂初级中学七年级2班  丁小聪

看完电影《百团大战》,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哑巴”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

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哑巴。可是有同学就说,哑巴有什么值得你崇敬的呢?他太普通了。是的,哑巴虽然只是八路军中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的出场也不多。可是在日军的骑兵团狡猾的尾随下,彭老总面临着生命的威胁。此时,哑巴挺身而出,用自己吸引了鬼子的注意力。首长安全了,可是哑巴却牺牲了。当彭老总拿着满是鲜血的鞋掌时,他的心情悲痛到了极点,亲口发出了铮铮的誓言:“我要穿上这血淋淋的鞋子,亲自踏上关家垴!”

诚然,相比较一军之长,哑巴永远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可他却不“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生命的代价保护了战友的生命。正是一个个这样的无名“哑巴”战士的努力,才换得了“百团大战”的最终胜利,他们是无名的英雄。

高尔基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从哑巴身上,我读懂了奉献的意义,她启迪着我们: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努力点染春天的绿意;及时微小如一颗露珠,也要努力折射太阳的光辉,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作文六:《从百团大战谈起军人血性——《百团大战》影评》1900字

从百团大战谈起军人血性——《百团大战》影评

9月9日上午,中队几十名官兵在学习室被荧幕上震撼人心的画面带到了《百团大战》那烽火硝烟的岁月。对众人而言,曾经,百团大战是历史书和试卷上的重要内容,但其间的惨烈及艰苦,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未必能体会。追忆的方式万千种,总有一种让我们贴近那段岁月。

《百团大战》主要讲述的是,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战场上抵抗日军进攻的一系列故事,由唐国强、陶泽如、印小天等联袂主演。《百团大战》里,无名战士付出生命和热血,彭德怀与左权的惺惺相惜,每一个细节都能带来震撼、触动心灵。记得曾有一则纪录片里提到,在1940年8月到1945年5月的11封家书,是左权与妻女分别21个月里的家事和战事的记录,也是对女儿的牵挂,英雄父亲的背后暗藏着一腔亲情。“何日相聚,念、念、念、念„„”这封家书发出去3天后,左权即为国捐躯了。另外,影片中不少“小人物”打动人心。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年轻战士,不仅演绎出青年一代在抗战中保家卫国的舍身情怀,同时二人的感情戏分,也是在战争大环境下对个体人性的展示,唤起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共鸣。

看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被电影中那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震撼着。再次,我想谈谈血性——何谓血性?我想就是血一样的性格。人们一谈到血,可能脑海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联想,如生命、鲜血、暴力、革命、激动、热情、躁动„„ 等等,一系列的联想,但是如果将这个血的性格放在军队的身上,无疑是十分贴切的,因为军队不乏血性,军队必须具备铁血的性格,因为军队的性格是由鲜血铸就 的。

那么军队的血性应该是什么?是这支军队勇猛顽强的气势吗?是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吗?是纪律严明和秋毫无犯吗?亦或是钢铁般的意志吗? 我觉得上述这些都应该是,这些都是一支军队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气质。借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就是:即使我们身险重围,即使我们面对最强大的敌人,即 使我们面临险境,即使我们陷入千难万苦之中,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战斗,面对敌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方向,这就是一支军队的血性,也是一支军队的 气质,当然还是

世界上任何的军队都有血性,作为一支军队来说,虽然有血性,但是如果不能长久的继承和保持下去,那么如果真正面对战争,就将作鸟兽散,一溃千里。

中国历史上各支强大的军队军队都是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并且都曾经百战百胜、甚至战无不胜。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当弹尽粮绝,毫无希望时,士兵放下武器选择投降,也是一个选择,但是赵军被坑杀的就二十多万啊!这二十万人即使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把人演死吧,他们怎么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而任人活埋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其实就是他们的血性磨灭了,消失了,没有了。他们已经成了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是行尸走肉一般了,所以他 们的命运就只能被别人所安排,所掌握,而往往一支军队当你的命运就被别人所安排,所掌握时,那么就是死亡。 秦军强大最后被灭了,汉、唐的军队强大,也被灭了。中国历史上一支一支的强大军队都被历史的车轮送走,留下的都成了记忆。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的血性终于被激发出来。于是经过磨练我们有了现在这样一支面对敌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方向上有血性的强大军队。那么,到底我们的军队在外人眼里是如何的有血性呢?正是朝鲜战争让这些世界上所谓的强国认识到了中国军队的不可侮, 认识到了中国军队的血性到底有多可怕。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敢精神。他们不怕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让他们对面的,美军官兵也在惊叹其勇敢的同时,感到非常的害怕。

这支军队的这种勇敢战斗精神和坚忍性,到底来源于什么?哪大概不单纯是强制和命

令,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种信仰渗透到这支军队官兵的内心深处,不!应该是渗透到了我们的骨髓之中。”已经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了,所以才使他们对面的敌人感到更可怕。我们军队的勇于面对强敌,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必须长久保持下去,我们不能沽名学霸王啊!

前两天,天津港爆炸中伟大的逆行再次彰显了我军的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保持我军的这种优良的传统,让我们的军队勇于面对强敌,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永远保持下去。因为作为军人、士兵就是要去战斗,既然穿上军装,就已经和国家签定了生死的协定,为了国家、人民、荣誉去勇敢的战斗。

最后,我还是想引用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孙连长的一句经典台词来结束我的这篇感想,孙连长战斗到自己一个人时,并已经掉了一支胳膊的 情况下,仍然在喊:“骑兵连,冲锋!”他们勇于面对强敌,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同时也赢得了对面敌人的衷心敬仰。细想我们平时的表现,不禁万分羞愧,我不禁问自己:难道我们作为一名军人还有理由让中国军队“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磨灭殆尽吗!我要大声的喊:不能!

作文七:《从百团大战谈起军人血性《百团大战》影评》1700字

从百团大战谈起军人血性——《百团大战》影评

9月9日上午,中队几十名官兵在学习室被荧幕上震撼人心的画面带到了《百团大战》那烽火硝烟的岁月。对众人而言,曾经,百团大战是历史书和试卷上的重要内容,但其间的惨烈及艰苦,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未必能体会。追忆的方式万千种,总有一种让我们贴近那段岁月。

《百团大战》主要讲述的是,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战场上抵抗日军进攻的一系列故事,由唐国强、陶泽如、印小天等联袂主演。《百团大战》里,无名战士付出生命和热血,彭德怀与左权的惺惺相惜,每一个细节都能带来震撼、触动心灵。记得曾有一则纪录片里提到,在1940年8月到1945年5月的11封家书,是左权与妻女分别21个月里的家事和战事的记录,也是对女儿的牵挂,英雄父亲的背后暗藏着一腔亲情。“何日相聚,念、念、念、念„„”这封家书发出去3天后,左权即为国捐躯了。另外,影片中不少“小人物”打动人心。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年轻战士,不仅演绎出青年一代在抗战中保家卫国的舍身情怀,同时二人的感情戏分,也是在战争大环境下对个体人性的展示,唤起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共鸣。

看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被电影中那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震撼着。再次,我想谈谈血性——何谓血性?我想就是血一样的性格。人们一谈到血,可能脑海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联想,如生命、鲜血、暴力、革命、激动、热情、躁动„„等等,一系列的联想,但是如果将这个血的性格放在军队的身上,无疑是十分贴切的,因为军队不乏血性,军队必须具备铁血的性格,因为军队的性格是由鲜血铸就的。

那么军队的血性应该是什么?是这支军队勇猛顽强的气势吗?是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吗?是纪律严明和秋毫无犯吗?亦或是钢铁般的意志吗?我觉得上述这些都应该是,这些都是一支军队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气质。借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就是:即使我们身险重围,即使我们面对最强大的敌人,即使我们面临险境,即使我们陷入千难万苦之中,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战斗,面对敌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方向,这就是一支军队的血性,也是一支军队的气质,当然还是"铁血精神”。

世界上任何的军队都有血性,作为一支军队来说,虽然有血性,但是如果不能长久的继承和保持下去,那么如果真正面对战争,就将作鸟兽散,一溃千里。

中国历史上各支强大的军队军队都是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并且都曾经百战百胜、甚至战无不胜。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当弹尽粮绝,毫无希望时,士兵放下武器选择投降,也是一个选择,但是赵军被坑杀的就二十多万啊!这二十万人即使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把人演死吧,他们怎么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而任人活埋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其实就是他们的血性磨灭了,消失了,没有了。他们已经成了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是行尸走肉一般了,所以他们的命运就只能被别人所安排,所掌握,而往往一支军队当你的命运就被别人所安排,所掌握时,那么就是死亡。秦军强大最后被灭了,汉、唐的军队强大,也被灭了。中国历史上一支一支的强大军队都被历史的车轮送走,留下的都成了记忆。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的血性终于被激发出来。于是经过磨练我们有了现在这样一支面对敌人,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方向上有血性的强大军队。那么,到底我们的军队在外人眼里是如何的有血性呢?正是朝鲜战争让这些世界上所谓的强国认识到了中国军队的不可侮,认识到了中国军队的血性到底有多可怕。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敢精神。他们不怕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让他们对面的,美军官兵也在惊叹其勇敢的同时,感到非常的害怕。

这支军队的这种勇敢战斗精神和坚忍性,到底来源于什么?哪大概不单纯是强制和命令,是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种信仰渗透到这支军队官兵的内心深处,不!应该是渗透到了我们的骨髓之中。”已经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了,所以才使他们对面的敌人感到更可怕。我们军队的勇于面对强敌,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必须长久保持下去,我们不能沽名学霸王啊!

前两天,天津港爆炸中伟大的逆行再次彰显了我军的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保持我军的这种优良的传统,让我们的军队勇于面对强敌,即使倒下也要倒在冲锋道路上的血性永远保持下去。因为作为军人、士兵就是要去战斗,既然穿上军装,就已经和国家签定了生死的协定,为了国家、人民、荣誉去勇敢的战斗。

作文八:《史实更胜“神剧”《百团大战》影评》1400字

史实更胜“神剧”

——评《百团大战》发人深醒的冲击力

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   陈卫成

学校组织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看完后心里沉沉的,这个影片和以前看到的抗战影片不同,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也没有高深的连环计谋;更没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洒脱。我只看到日寇的凶残,抗日军民的浴血抵抗,看到满山遍野的尸体。这部影片和一些抗战神剧相比,少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也没有拉风的人物造型。结合一些抗战老兵的言语,我明白了——这才是当年抗战的史实。把真正的史实展现在人们眼前,远比那些《神剧》更有意义,更具有灵魂深处的冲击力,通过这部影片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

一、八路军积极主动抗战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主导的媒体诋毁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没有进行有效的抗日,以“游而不击”等言论进行诽谤。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抗战以来最大建制的大规模正面战,有力地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破灭了敌人压缩我根据地的图谋,显著的战果更是对“游而不击”的言论有力的回击。

二、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

在一些抗战神剧中,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英雄人物的出现,就足以改变战场的结局。“手撕日本鬼子”、“裤裆藏雷”、“骑自行车打斗”一出出说是“神剧”,只是有些编剧的幻想罢了。让人看着一方面思考这些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另一方面还在想,敌人就真的那么愚蠢?

更让人怀疑,抗战是不是太容易了些?难怪有些抗战老兵看了《神剧》会露出鄙夷的目光,“抗战有这么轻松?我怎么不知道?!”

看了《百团大战》,我们才更清楚地认识到日寇的残忍和血腥,才清楚地知道,每寸土地都是无数烈士鲜血染红的。没看到这样的画面,也许你不知道《国歌》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真正涵义。也许你会说,这样的影片是不是太血腥了,不适合观看?我想说: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抗战的历史,我们无权改动,我们不应回避,我们更不能遗忘!

影片中的县大队在战斗中成长为新七团,也参加了对日寇的作战,我没有记住那位年轻漂亮的指导员的名字,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抗日战士。影片中没有出现人们期望看到的浪漫爱情结局,她的死让每个人都感到惋惜和伤心,但这就是战争,战争就是血与火、战争就是残肢断臂和冲锋。

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

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彭德怀将军,在其他影片里人们经常看到的是彭德怀憨厚而又儒雅的一面。《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让人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影片中的彭德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而是他作为一个七尺男儿铁血的一面。不惧强敌,前沿指挥,没有什么高大的造型,却让人记住了一句话,“我的位置由战场决定!”这就是共和国的将军,战场上的将军!为了战斗的胜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四、抗战神剧,你在干什么

看完了《百团大战》,我不禁想问一问:“抗战神剧,你在干什么?”用抗战作为背景,编一些缺乏常识的闹剧情结来娱乐大众?娱众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未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还不能让我们惊醒吗?日本现在逐年改编教科书,美化那场侵略战争、修改和平宪法、强推《新安保法案》、企图吞没钓鱼岛、勾结域外势力干涉我国南海事务。如此等等,还不足以惊醒我们吗?日本政府引导国民有选择的遗忘侵略历史,我们也沉浸在那些抗战神剧里忘记曾经的鲜血?抚平疮伤,忘记历史吗?我看这样做真不值得,那些神剧小编来看看《百团大战》吧!

我们企盼和平,但不能忘记硝烟弥漫的战争,不能忘记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不能忘记那些战争的经历者——和平的缔造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历史的车轮碾过了七十个春秋,那道道车辙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有四个字萦绕脑海:勿忘国耻!

作文九:《百团大战(1)》1900字

百团大战几个字如雷贯耳,相信大家很容易想到1940年的百团大战。当时105个团,大小战役1800余次,歼敌45000余人。历史对百团大战的评价是: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由上可以看到百团的精神:浴血奋战,齐心协力,不屈不挠……这里所谈的是教育界百团大战。创始人李宁,一个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他呕心沥血创造了百团大战,帮助了全国各地培训界的校长、老师,使他们的学校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实战式体验:引导――实战体验――激励――激发――感悟――自我调整――突破――自我成长――感染他人――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以前工作中很多的不足,比如执行力差、不懂团队合作、管理能力差、工作效率低、领导能力差、工作没方法、没方向、无法突破自己等等。而百团却让所有人在过程中一点点去感悟自己,突破自己,从而得到成长。   在这里我不敢说自己对百团的领悟有多深,只能说百团帮助了我,改变了我。下面分享一下第一次参加百团的感受吧!是当时真实的感受,原搬过来。   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当中有精英校长,优秀老师,   他们更拥有全国900家加盟校的教育大伽,   因为一种精神,他们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做了一件很牛B的事,   要完成好这件事,   他们必须早上6点起床,   晚上工作到12点甚至凌晨两点以后   他们必须放下身份,地位,放下骄傲,   他们必须走街串巷,   他们得饿着肚子,或者街边吃个盒饭,   他们必须顶着今天的太阳,明天的雨,   他们得接受一次又一次拒绝,   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自己定的任务,   他们还必须接受“恶魔团长”的惩罚,   他们开始有各种抱怨,后悔,泪水,想放弃,   但“恶魔团长”一直在旁鞭策,   无奈之下他们必须坚持,   也有几人坚持不住,退缩了,放弃了,离开了。   其他人坚持下来。   恶魔团长还让他们选出5个连长,在那个完全不熟悉的城市带领他们到全城每个角落完成“恶魔团长”制定的�┪瘛�   这五个连长必顺在十分钟甚至五分钟之内制订实操方案,并分配好任务,   如果目标未达成,队员有任何差错,这五个连长必须接受从未有过的惩罚。   这五个连长中也包括我,   第一天他们发现“恶魔团长”忽悠他们,定的目标要完成根本是天方夜谭,连长受到严重的惩罚,他们感到难过,不服,但又被责任压制住所有不满。   第二天他们定了实际目标,改变策略,为了不让他们连长挨罚,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团结,相互帮助,结果他们超额完成�┪瘢�   这时他们忘了身份,忘了泪水,忘了一切苦、累、心酸,他们因此而兴奋地拥抱,兴奋到流泪,他们同时也被自己感动,   第三天,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不到60人,三天时间招生338人。   突然他们发现,以前自己不敢上台,现在敢了;以前自己害怕拒绝,现在不怕了;以前觉得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发现只要想尽一切有可能,没可能的办法一切都不是困难。   他们懂得了合作,团队的力量,服从的重要性,更懂得了简单,相信,照做的道理。他们懂得了细节的重要,他们发现了另一个优秀的自己,丢掉了一个不良心态和习惯的自己,他们发现经过几天,自己充满力量,自信,他们发现身边多了一群今生难寻的铁哥们,他们发现了自己员工的另一面;他们更发现“恶魔团长,讲师”越来越可爱,最后感悟到“恶魔团长,讲师”的用心良苦……   第一次百团大战后,就爱上了这种精神。恰逢创始人李宁团长选拔第二批团长讲师,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参选,层层考核,很庆幸自己能被选上。角色转化看问题的角度和心理感受完全不同,每一场百团大战都会看到很多的校长和老师身上各种问题和心理状态,到后面看到他们的成长和突破,团部所有人都会无比欣慰。虽然创始人规定,只要是他门下团部的团长和讲师打任何一场百团必须是公益付出,但我相信所有的团长讲师们会觉得特别有价值感。   百团里所学到的东西可以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可以帮我们把学校做大做强。我想,参加过百团大战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会懂得自身的责任和重担,也坚信他们会把百团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教育之路变得更有意义。   我觉得自己最应该的是感恩,感恩创始人李宁创造这样的平台,感恩罗梦先导师给百团注入的魂,感恩团部的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无私奉献,感恩我们同行的第二批团长讲师兄弟姐妹的一路相扶相持,更感恩每一位在百团里成长和突破的人。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是百团人,死是百团魂!

作文十:《6.2百团大战》6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所有初一初二的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影片花费了大量资金,拍出了真实的战争场面,让我们看得热血沸腾。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与日本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争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战场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区等105个团20玩的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了1800次左右的战斗,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人,鼓舞了中国军队的抗日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百团大战是抗战三年来的一件大事,兵力之多、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而威震中外,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

作为零零后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我们也不需要面把中国土地交给外国的选择,也不需要承受战火的硝烟,,更不需要接受失去家人的残酷现实,但从长辈们口中听过那个年代的故事,不论是战士还是老百姓,只要是为了战争胜利而宁愿牺牲,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天中国的安定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学习先辈们的精神品质,不断提升自己,好好学习,做有情有义、与时

俱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向着太阳的光芒去努力生长,去努力学习,我们要在知识的海洋的遨游,为的是不会因为以前的历史而感到屈辱,要为今后的新一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