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蒙山大佛》300字] 蒙山大佛

作文一:《游蒙山大佛》300字

游蒙山大佛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个端午时节,正是游玩避暑好时候,我们全家去晋源区的蒙山大佛游玩。 一路上,我坐在观光电瓶车上,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转眼间,就到了半山腰,走下车来,放眼望去,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石路通向了一尊巨大的佛像。远远望去,就像在云端似的。

我们顺着小山路往上爬,中夏的美景尽收眼底。小路两旁,小草碧绿一片,小树已能成荫,各种野花红的、白的、紫的开得到处都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形状多样的手工音乐盒子。它是用木头制作的,有的像蘑菇房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苹果,从那里发出的音乐令我心情愉悦。 到了山顶,爬上高高的台阶,一尊巨大、雄伟的石头佛像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有名的“蒙山大佛”。我们全家在大佛下留下了幸福全家照。

多愉快的一次游玩啊!

作文二:《蒙山大佛的游记》1800字

游览蒙山大佛的遐想 几百年前,一尊巍峨雄伟的大佛在人们的视野中悄然而神秘地消失,上世纪80年代被学者王剑霓老先生发现,2006年,当地政府聘请专家对大佛进行了全面保护和修缮。这就是位于太原市西南郊区坐落在蒙山上的大佛。蒙山大佛也随之被人们知晓,自2008年5月12日向游人开放以来,蒙山大佛之游一直让我魂牵梦萦,借着春日和煦的阳光和一份轻松的心情,借着周末,我和老公开始勾画蒙山大佛景区的游览行程。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蒙山北峰之阳,可自驾车到罗城,再向西行驶大约3公里就可以到蒙山景区,在市区可坐58路车终点就是蒙山大佛风景区。因为是初次登蒙山,我们在到达罗城后,看到一批背包客正沿着指示牌向景区徒步前进,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沿路盛开的油菜花和疾驰而过的旅游大巴,让我们不仅强健了身体,而且也更多了几分探险猎奇的欣喜和兴奋。

当蒙山风景区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时,心头的欢愉溢于言表。景区的一副对联:“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蒙山大佛,又名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经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高洋帝依山凿制,历任五位皇帝、历时26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为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开化寺的上寺建筑物,是中国最古老的摩崖石刻大佛。大佛高约60多米,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比其早162年。

传说唐武德三年,李渊留守晋阳常来拜大佛,从此与李世民父子有着不解的渊源。有一次他参拜过大佛的当晚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的决心。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元末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 西山大佛" 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蒙山大佛,自北齐全国的工匠们终于将它建成之日起的800年间,它目睹了隋唐的盛世,经历了五代的纷争,度过了宋金的劫难,到了元代的时候,这尊饱经沧桑的大佛终于抵抗不住历史给它带来的一次次磨难,大佛的头部颓然坠落,它的身躯便又一次沦入大自然的风雨中。

在查看了蒙山大佛的深厚历史背景后,怀着对先人技艺的慨叹和岁月无情剥蚀的复杂心情,我们走进了这座位于开化寺沟内栩栩如生,安详恬静的摩崖大佛。 随着人流我们从景区入口向最深处迈进,拂面的春风和沿途郁郁葱葱的绿树,沁人心脾的感觉扑面而来,一路的徒步不仅没感到一丝劳累,反倒兴奋异常。没有了城市的嘈杂和喧嚣,静谧悠远的感觉平复了心绪,我深切感受到这的确是个修养身心,颐养天年的佛家圣地。4月的蒙山给游人营造了一个清凉的胜景,但游人的嬉戏和开心的兴致,又为这个幽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喧闹和勃勃生机,轻松愉悦的表情洋溢在了每一位游人的脸上。 沿着石阶而上,穿过绿树丛,我们来到了位于开化寺的连理塔,我脑海中闪现过颂扬忠贞爱情的千古名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和老公当然也要上去祈祷一番的。当真正走进的时候,放眼望去,开化寺的连理双塔留下了岁月侵蚀的斑斑烙印,塔高约11米,砖砌单层,平面呈方形,已有些破败,两塔形似相同,间隔1.7米,下连基座,所以也称" 连理塔" 。据考证是两座墓塔,北齐创建的开化寺下寺遗物,具有唐代手法过渡到宋代手法的特点,我国现保存的仅此一例。看来是一座建筑遗迹。开化寺的祈愿树上数不清的祈愿条在风中尽情地摇曳着。

在群山丛林中,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踩着石阶,沿着淙淙溪水,又向大佛一点点迈进。“佛光普照”的大字好似将世间的福运播撒给前来礼佛朝拜的信徒们,经受心灵的洗礼,感恩的心态,虔诚地对待各种际遇和周遭的一切。

持之以恒的攀爬让我们终于走到了了心仪很久的大佛面前,我仰头注视着这尊佛像,眼睛微闭,面容安详,似在沉思,又似乎在诠释一个佛教界亘古不变的规律:因果轮回!无言地教导各位凡夫俗子们恪守自然规律,修身养性,颐养身心,才能永葆安康。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但巍伟的气势还是让游人嗟叹不已。

当岁月的风吹去历史的浮尘,留下的都是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与心意相通。自2008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以来,这片静谧的山林也成了市民们休闲郊游的好去处,然而,它因何而建,又为何被破坏得如此严重,它的身上被蒙上了太多谜一样的色彩。一尊大佛如沉睡的历史,将文明血脉已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又如一座永远的丰碑,吸引着无数的朝拜者薪火传承,亘古不绝。

作文三:《太原蒙山大佛》1400字

我拜见了蒙山大佛

上周六我们驱车前往太原市罗城镇,游览了蒙山大佛景区。

实际上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景区,09年的初春我曾经引领几位来厂开会的老专家来到这里,希望一睹大佛的真容,但是由于刚刚大雪过后,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景区封闭了,我们只能遗憾的离开。

蒙山大佛又称为晋阳西山大佛,修建于近1500年前,历经五任皇帝。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2006年开始修复,2008年向世人开放。

上图为开化寺

上图为连理塔

开化寺

远眺大佛

景点介绍

景点介绍

景点介绍

景点介绍

景点介绍

下山途中

观音堂内

奇怪:在我的印象中应当是中老年者烧香拜佛者多,可是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众多的年轻的信男善女。

以上均为诺基亚6300手机拍摄留影

相关资料显示: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作文四:《蒙山大佛导游词3篇》3200字

【山东导游词】 学习啦编辑:刘园 2016-04-25本文已影响 668人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蒙山大佛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蒙山大佛导游词范文1: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蒙山大佛导游词范文2: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座落于蒙山北峰,远观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史书记载高200尺(唐尺,约合今63米),比西方认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却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处的开化寺,历来是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从北齐到元,历代统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齐历时24年建成,《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官内”。《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以唐国公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室毫光数丈”。《法苑珠林》载,显庆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大敕珍宝财物,由内宫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时,佛教高僧即现在日本最为兴盛的佛教净土宗师昙鸾,曾在开化寺(时称并州大岩寺)钻研佛法,继昙鸾大师后弘扬净土业的道绰禅师,最初也在此处精研经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溪水潺潺、鸟鸣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风貌,受到海内外宗教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

蒙山大佛导游词范文3: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作文五:《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3篇》3300字

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3篇

太原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 ,经五个皇帝、历时25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下面是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 大佛巳不存在了" ," 仅遗乱石而已"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 高二百尺" ,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 世界第一大佛" 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Bamiyan,高53米) 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 巴" 佛考查不清,认为" 巴" 佛凿于" 三至七世纪" 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 巴" 佛凿于" 七世纪" 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 开化" ,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 大庄严石窟二寺" ,可见" 西山大佛" 当初是称" 石窟" 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 净明" 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 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 ,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 速庄严备饰圣容" ," 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

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 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 ," 道俗瞻睹,数千万众" ,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 计口随钱,不可胜计" ,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1 远留守北京(晋阳) ,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 西山大佛" 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臵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篇二: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 ,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 它就在" 天然氧吧" —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 佛" 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 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

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篇三: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 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 大佛已不存在了"" 仅遗乱石而已" 。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 蒙山晓月" 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 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 ,所以称为" 晋阳西山大佛" 。《北史》载:"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

" 宫" 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 高二百尺" ,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 一说70多米, 比乐山大佛略高) ,比以往西方所说" 世界第一大佛" ———阿富汗" 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 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 巴" 佛考查不清,认为" 巴" 佛凿于"3至7世纪" 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 ,时值6世纪。

如按" 巴" 佛凿于"7世纪" 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 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 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 ,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 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 轰动并州。

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2 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 ,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 ,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 法华寺" 。显赫了八百年的" 西山大佛" 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 勒令住并州大寺" ,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 并州大岩寺" ,北齐高洋赐额" 开化" 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作文六:《蒙山大佛:世界级的摩崖石刻大佛》2000字

2011年02月18日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