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100字_《九九重阳节》800字

作文一:《九九重阳节》800字

4.九九重阳节

教学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心孩子的。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实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录音及图片。

3、录象:人们在敬老院为老人做事的片段。

4、白纸、记号笔、油画棒、半成品材料、橡皮泥。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并出示图片)

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 请一学生的爷爷介绍一下重阳节的来历。

(2) 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1) 以前人们的庆祝方式。(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

(2) 现在人们的庆祝方式。(看录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介绍现 1

在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3) 认识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学生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学生观察他的外形,一层又一层,上面还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花生仁等点缀。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学生品尝,自由讨论。)

5、为老人制作礼物。

师:重阳糕真好吃,现在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准备怎样报答他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这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学生制作礼物)

6、介绍自己的作品,送作品、说祝福话语。

谁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想应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   请孩子们当场把礼物送给在场的老人,并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

孩子回家后继续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东西、垂背、表演节目等。

作文二:《九·九重阳节》1400字

九·九重阳节感恩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为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爱在重阳”为主题的青少年感恩敬老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22日——10月28日

三、活动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

四、活动形式:

活动以学校、少先队中队为单位,以主题班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统一在10月22日——10月28日,开展以“爱在重阳”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活动。

五、活动准备:

1、了解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2、每位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3、各中队自选一首以孝敬父母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推荐曲目:常回家看看);

4、各中队提前制定活动方案、PPT文件。

六、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收集一份有关重阳节的来历或习俗的资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班会中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

2、班会

以中队为单位,各班开展以“爱在重阳”为主题的班队会,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10月22日上午班会时间)

3、小小真心话。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各班10月30日前上交2份贺卡。

4、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

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为爷爷、奶奶洗洗脚,表达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各班10月30日前上交2张活动照片并附上活动过程文字资料(可以交电子文档)。

5、孝歌我会唱。利用每天的唱歌时间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6、方寸展孝情。组织学生自行创作设计手抄报,精美作品进行展示。 三——六年级各班10月30日前上交2张手抄报(纸张大小4开或8开)。

7、 “大手牵小手,温馨你我他”敬老活动。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体验关爱的幸福和喜悦。学校将安排少先队员代表在重阳节前夕走进游仙区韩家脊敬老院,和爷爷奶奶举行“大手牵小手,温馨你我他”的活动,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节日。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提前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活动后将方案及过程资料交德育处。

请各班将各种活动(如重阳节等)写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

2012、10、11

作文三:《九九重阳节》2700字

九九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易经》曾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历史悠久,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关于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

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

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作文四:《九九重阳节》300字

Double Ninth Festival

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

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

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

茱萸、

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

行敬老活动。重阳节

与除、清、盂三节也

是中国传统节日里

祭祖的四大节日。只

是近年来,人们对老

人的推重,故此节日

又被称为老人节。

作文五:《九九重阳节》400字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婆婆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妈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我听了,赶快过来帮婆婆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想起了什么跑向厕所。我立即把洗脚盆和毛巾端到婆婆面前说:“婆婆,我想给您洗脚。”婆婆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地说:“好孩子,真是婆婆的乖孙女!’’

我先让婆婆坐在凳子上,放上满满一盆热水,用手试试,水温差不多了。然后蹲下来轻轻地把婆婆的鞋子、袜子脱下来放在一边。“婆婆,把脚放进来吧!我会好好‘伺候’您的。”我开心地朝婆婆一笑。

当我的手摸到婆婆的脚时,不禁心里一颤,原来婆婆的脚是那么粗糙。是啊,婆婆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到现在还要天天照顾我,我心里真是惭愧啊!我慢慢地把婆婆的脚洗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认真地对婆婆说:“婆婆,我以后天天给您洗脚。”婆婆开心地笑了。

作文六:《九九重阳节》1800字

九九重阳节

一目录

1重阳节简介

2重阳节传说

3重阳节习俗

4重阳节诗选

二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三重阳节传说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四重阳节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

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五重阳诗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

作者:李白【唐代】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六班会小结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重要节日,我们应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老人献出自己的一点点爱心和帮助。在家中,不与爷爷奶奶吵架,要尊重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是爱他们的!

作文七:《九九重阳节》1100字

话说重阳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

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

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作文八:《九九重阳节》1700字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重阳节登高的真实写照。

做为五岳之冠的嵩山,有东西两个主峰,东边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西边主峰叫连天峰,海拔1512米。好多登山爱好者每年都要登上个十几二十次的。我是土生土长的登封人,虽数次登临嵩山,却从未登上过嵩山之顶。这次我下定决心:不登山顶决不返!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经验,上山之前必先补充足够的能量,还要捎带一些备用的食物和水。尽量轻装上阵才好,以免负重过多,成了累赘。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登山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络绎不绝。不时有一两个矫健的身影超越到我前面,看她们的年龄有六十岁以上,登起山来却大步流星如履平地。让我想起广告里说的: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指的就是她们了。看看她们对照一下自己,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了,再不锻炼,未老先衰绝不是危言耸听了。

嵩山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更以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著称。嵩山是石山,灌木从生,树木不是很茂密。没有树木的地方就裸露着灰白色的岩石。沿途大多是石阶,一路前行,隔不远就有一座庙宇或者凉亭。庙宇里供奉着佛教,香火鼎盛。看那些香客们熙熙攘攘,求神拜佛的神态极为虔诚。

远远没到山顶呢,体力已有些不支,双腿像是灌了铅,每抬起一下就感觉又酸又困。这时候才明白人的惰性是很容易被养成的。稍做休息,继续往上攀登。沿途随处可见开得金黄金黄的野菊花,偶尔加杂着一两株蓝色的野菊花;一团团,一簇簇,闻着它那清新淡雅且微苦的花香,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越往上走,石阶就越陡峭,仰望石阶,坡度大的快成直角了,像是垂直下来的云梯。回头往下看,眼晕!我只好用手抓着旁边的栏杆,一步一挪地向上攀。气喘吁吁,汗如雨飞,几次被汗水打湿了的衣服又被山风刮干。好不容易来到我曾经到达过的高度,那个累啊,我一下子坐在了石头上,差点没把手里的包给扔到山沟里去。刚上山时的豪情壮志也已消失殆尽。就在这时,走过几位挑山工,他们挑着四箱矿泉水两箱方便面,粗略一算,足足有一百斤了。他们赤着双臂,皮肤被晒成了紫铜色,即使挑着百斤重担,仍然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登;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落,脸上显露的却是不屈服于命运的那种刚毅和对未来生活的希冀。他们的毅力给了我很大鼓舞。

几经险要坎坷,终于到达山顶。嵩山顶又名峻极峰,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站在嵩山之巅,俯瞰那些山外之山,峰外之峰,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极目远眺,那跌宕起伏的山体自东向西绵延铺展,像一位沉睡着的美少女。薄如蝉翼的晨雾笼罩着她那修长的躯体,更增添了些许神秘的美感。倚石俯瞰,那坎坎石阶盘旋而上的婉蜒小路,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峰壑开绽,凌嶒参差;群峰挺拔,雄伟险峻无一不显现出一番别样的巍峨和气度。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因此嵩山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开心的时刻总是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下山的时间。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不假。因为坡度大,每下一步台阶,两腿颤颤悠悠地直发抖。无奈之余,只好手扶栏杆,走走停停。上山时顾不得欣赏的那些美景,却在下山时的走走停停当中饱览眼底。一阵山风吹过,满山遍野的枫叶随风摇曳,如燃烧着的火焰,此情此景正应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曾经埋葬过多少英雄豪杰,萦系着每一段历史的悠游的脉博,构成了嵩山特有的人文景观。感叹着大自然的坦荡,清幽,豪迈与威严,思绪飘然,似乎融入了幽幽大山的魂魄之中,让我流连忘返。

作文九:《九九重阳节》600字

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全家福摄影投票活动的策划文案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当今社会中很受关注。曾几何时,我们那年轻的爸爸妈妈现在已经两鬓斑白,作为一个离开故乡的游子,你是否还记得最后一次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合影是什么时候呢?小伙伴们机会来了!!! 重阳节敬老爱老摄影投票评选:

1.关注呼伦贝尔第一汽车网的网友可以通过汽车网公众平台报名参加本次摄影投票活动。

2.微信报名时,需提供本人手机号码真实姓名,参选照片一张及一个简短的对该照片的简单描述,例如时间地点,照片上的主角与参与者的关系等。

3.活动通过汽车网平台发布的网友推选照片获取微信好友及朋友圈投票,活动结束后根据投票数量,评选特等奖一名奖品港澳双人游,一等奖一名奖品(汽车装饰套装),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参与奖若干。

4.活动开始日期为2015年10月10日-截至投票日期为2015年10月20日。10月22日将公布投票结果。

5.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呼伦贝尔第一汽车网所有。

作文十:《九九重阳节》800字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一、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走进敬老院

二、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中要走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我们带领部分幼儿,步行到离我园较劲的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老人们一起活动,既活跃身心又受到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设计这一主题活动正式为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通过表演、赠送礼物、亲密接近、分享食品等,激发对爷爷奶奶爱的情感。

3、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四、活动准备

1、提前联系好敬老院,与负责人沟通好取得信任与配合。

2、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当天给老人准备爱心礼物。(苹果、蛋糕等)

3、幼儿自制爱心卡片。

4、鲜花、音响、地毯、音乐、

5、安全准备:活动前培养幼儿外出安全规则,请家长义工一起维护孩子的活动安全。

五、活动内容

1、家长和幼儿9点前到达敬老院,找到班级老师,由老师再次交待规则和流程,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2、演出开始

由幼儿园领导致词,并向对方领导赠送礼物(鲜花)。

3、幼儿互动:

赠送自制贺卡和礼物。幼儿把自己带的礼物,分享给爷爷奶奶。

4、表演节目:

(1)《中国范儿》开场舞

(2)《大家一起跳起来》大班

(3)《嘿嘿哈哈》小班

(4)《猫鼠同乐》中班

(5)《幸福拍手歌》选取部分幼儿,走到老人身边一边唱歌一边互动,如拍拍手、拍拍肩、摸摸脸、抱一抱等动作,来结束这次的慰问演出。

5、合影道别

幼儿集合,与爷爷奶奶合影留念。

六、注意事项

1、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注意措辞用语,切忌在敬老院内大声喧哗,注意活动中老人们的情绪变化。

2、及时准备道具(音响、地毯、服装等)同时注意保护所带的道具,避免丢失或损坏。道具使用时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家长志愿者要佩戴好工作证。

4、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