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字 [《我看冯骥才》600字]

作文一:《我看冯骥才》600字

人生道路坎坷,他选择了坚强,人生方向迷茫,他选择了写作。他是谁?他就是文坛上一代天骄冯骥才。

冯骥才,出身于商世之家。从小酷爱画画,儿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初中高中,身高猛增,对篮球又情有独钟的他,再而来的高考落第,便使他走上了运动员的生涯。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画画,那依旧是他的梦想。他在这个运动员的道路上,吃了太多的苦,但他依旧坚持了下来。谁曾想,在一次投篮中,他不幸摔下,胸骨骨折,终生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他运动员的生涯也在此时彻底宣告结束。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的信心,而是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更多的坎坷,特别是在文革中,他的家庭被挂名为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也因此被捕。自此,冯家开始一蹶不振。冯骥才并没有因此而倒下,依然坚强的面对。他的文章依旧一篇接一篇,由于当时文革之风盛行,因此他的很多文章都被藏了起来,自行车上,暖气片底,墙缝里家里大多数地方都有。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以至于出现为后人所惊叹的伤痕文学。

风雨长途,写作伴随他走过。文革中的巨大创伤,使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可是,谁曾想到过他把这一切都当做历练,他把文革之苦当做写作的背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做写作的素材,把自己内心那悲愤的怒火化作一个个充满力量的字眼,来寄托自己的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压抑了许久,写作最终使他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这就是冯骥才,久历风雨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衰。

他,风雨征途,依然不倒:他,长路漫漫,坚持不懈:他,道路坎坷,披荆斩棘:他,文坛上的天之骄子,我心目中的铁人。

作文二:《我读冯骥才》1500字

我读冯骥才

雍小英

在经济利益主宰一切的当下,以文学为幌子赚取利益和噱头的人事不在少数,某些人确实打着文学的旗号扬名得利。在喧嚣的文学领域,泡沫口水无厘头的闹剧频繁上演。我们越发需要真正的文学来清洗大脑洁净心灵,读名著我们会明白真正的文学是深刻厚重经得起时间地域考验的,读脚踏实地又不失文学内涵和美感的作品,我们就会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被遗忘或者忽略的美好。读冯骥才的散文或者小说,你能感受到他创作的真诚,以及语言表述的美学特色。生发于生活真实的质朴让人亲切而温暖,文字表述的精准和优雅,轻灵而厚重极大满足阅读味蕾。不管是读小说《俗世奇人》,还是读配画散文《水墨文字》,会感受到文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好的文学作品同时承担着留存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时代像一架加满了油开足了马力的超速列车,一路狂奔一路丢弃,沿途的好风景毁坏的错过的消失的不计其数,而来源于生活真实之上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条路上的收藏者,把遗落的精华用精美的语言串起来,构成一部民间生活的秘史。这样的作品是恒久不衰的,是常读常新让人身心愉悦的。

写底层人,为底层人发声,写他们身怀绝技却又任劳任怨,写他们谋生但不失去优雅,出苦力但不失去尊严。东岳泰山可迎日出,八方游客关注的是泰山压顶的盛景,冯骥才却看到了山道上持重往返的挑山工,他写他们的辛劳写他们顽强的意志力,他们正是农耕时代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刷子李每日面对冰冷笔陡的墙面,穿黑衣刷白浆,他干的精益求精,干出了高超的艺术技能,他把繁重的体力活干成了优美的舞蹈。泥人张不畏权贵,不硬碰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无声中维护底层人的尊严。关注他们,从细节处着笔,显示人物魅力,刻画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劳动人民的质朴与聪慧,再现中国市井的真实影像。在数字化时代,这种极具人气和人性的描写更加彰显出非凡的文学艺术价值。

写动植物,赋予它们人的性格和魅力,玲珑清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无比美好。凄风冷雨中盛开的小花儿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好像就开在你的身边和心里,柔弱且坚韧,散发悠悠香气给你动力,让你心情大好。娇小机灵的珍珠鸟会陪伴你写作阅读,跟你一起喝茶,站在你的肩膀给你按摩,在你的纸上阅读你的创作。

他说:信赖可以创造奇迹!人是自然世界的人,那些被人类视为草芥的万物在他笔下比人类更具灵性和温情。他诗化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体验滋润着读者的心。他笔下的这些自然神灵能够充实我们心灵的空白。

写散文和绘画,你在聆听真正的天籁。《水墨文字》中每一幅画和每一篇文章都相得益彰,文学与绘画原本可以衔接的那样自然妥帖,读来唇齿含香。他说:“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看看,用文字表现出来的美术线条每一根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是文字赋予了线条的情感特征,还是线条果真如他所言是画家的“心电图”,正如《水墨文字》呈现出的美学魔力一样,每一幅画好像都会说话,每一篇文章好像都是从画中诞生出来的,画和文字都是他生活体验的艺术表现,有对自然的歌咏,有对过往生活的追念,让你感到回忆录也可用水墨画来表现。这是冯骥才得天独厚的艺术天赋,只有他,能够用朴素却优雅的散文表现一幅画的内涵或创作缘由使,使得他的画具备了更深刻的况味。读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跟他一起聆听各种鸟儿婉转独特的鸣叫,恍若走进了山林之中。你定会被他神奇的描述功力折服。听他描述维也纳花园的弯曲小径,好像是听到了袅袅娜娜九曲回肠的抒情小调。

关注底层人民,关注民俗文化,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再现民族特色,用独特的语言组合彰显汉语的博大精深,他的画和他的文都堪称经典。

作文三:《冯骥才介绍》600字

冯骥才介绍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作文四:《冯骥才介绍》600字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

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作品《挑山工》《花脸》等已经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2009中华文化人物,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作文五:《冯骥才解析》500字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作业

冯骥才有关资料与作品解读

姓名:

班级:

学号:

背景

冯骥才,1942出生于天津,青年时代从师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冯骥才兼为文化学者,二十世纪末以来投身文化遗产抢救,影响深远。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作文六:《冯骥才的画》14800字

冯骥才的水墨画

目录

目录 .......................................................................................................................................................... 1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 .................................................................................................................. 2

《每过此径不忍踩》 .......................................................................................................................... 3

《远则阔》 .......................................................................................................................................... 4

《步入金黄》 ...................................................................................................................................... 5

《雪夜》 .............................................................................................................................................. 6

《老夫老妻》 ...................................................................................................................................... 7

《柔情》 .............................................................................................................................................. 9

《深谷》 ............................................................................................................................................ 10

《黄昏都是诗》 ................................................................................................................................ 11

《旧街》 ............................................................................................................................................ 12

《画枝条说》 .................................................................................................................................... 13

《流出春天》 .................................................................................................................................... 15

《野渡》 ............................................................................................................................................ 16

《往事》 ............................................................................................................................................ 17

《清晨啼更亮》 ................................................................................................................................ 18

《通往你的路》 ................................................................................................................................ 19

《久待》 ............................................................................................................................................ 20

《林之光》 ........................................................................................................................................ 21

《河湾的记忆》 ................................................................................................................................ 22

《落日最辉煌》 ................................................................................................................................ 23

《期待》 ............................................................................................................................................ 24

《照透生命》 .................................................................................................................................... 25

《树后边是太阳》 ............................................................................................................................ 26

《吻》 ................................................................................................................................................ 27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作于1994年

在我见过的山民中,阿尔卑斯山上的人给我的印象殊为深刻。

满山遍野的花,但他们很少去采。如果他们喜爱花,就把这花种在窗台前的花池里;房前房后都是树,他们从不去砍,如果冬天他们需要木柴烤火,就去森林里去寻找枯树的枝干,但哪怕要走得很远。他们还给房前房后的树木们起了可爱的名字,天天早晨便同这些树打招呼,闲时还和这些老老少少的树说说话。至于那些在山坡上慢慢行走、脖子上响着铃铛的大牛,更是他们相互熟悉的朋友,他们会顺手把早餐的蔬果塞进这些邻人家的湿漉漉的牛嘴里。至于鸟儿,就熟得更别提了!山民们自小听惯了的山间音乐就是鸟叫。这样,他们就不必花钱去买音响,每家院里都有一个木制的小鸟屋,里边总放着米粒和面包屑什么的,用来喂鸟。鸟屋的尖尖的顶子是给鸟儿们遮雨防晒的。还有些山民把这种鸟屋吊挂在窗前。于是,他们的耳朵总萦绕着这悦耳的山间音乐了。

多么会生活的阿尔卑斯山的山民!

《每过此径不忍踩》冯骥才作于1990年

我早就知道加拿大以红叶名闻天下,并以这艳丽如火的红叶自豪。但他们对红叶那种真切的热爱却只有亲眼看见才知道。

那天在多伦多的街上走。街很静,一边高高的枫树已经红透了,好像竖着一面红色大墙。我忽然看到前面一个女人走路的姿态有点特别。她的两条腿时而扭来扭去,时而交叉着往前迈步,时而蹦一下。好像她踏着水中的石块向前行走。我认真再看,明白了,当然也惊呆了——

原来这条街的地面落了许多红叶。这些红叶,片片都像一朵姿态优美的花,并且像给谁错落有致并精心地摆在地面上一样。这女人怕把这些红叶踩坏,便躲着红叶走路。她这行为令人惊奇,感动。原来红叶在加拿大人的眼里不是自然物,而是一种美好的生命。当你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做有生命的,这世界便百倍千倍的可爱。忽然我想,我们也把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都看做宝贵而应当珍惜的生命吗?

《远则阔》作于1990年

“文革”间,我去一位老画家那里,他在美术学院里教课。那时,他过着一种独特的生活——照这位爱开玩笑的老画家自己的话说——他集“神仙老虎狗”于一身,所有角色全由他包办了。这因为,他在学校像条狗,胆战心惊,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叫他往哪跑就往哪跑。可他一回到家便成了神仙。一些喜欢美术的社会青年都到他家来,向他求教。虽然他不敢收学费,但在崇拜者中间,却找到了自己神仙一般的位臵。此时,他神气十足,绝对权威,对青年学生说好说坏,任由自己的性情。

这天,我给他看自己的一幅新作,请他指教。他看了半天没说话。这时我才发现他脸色不好。可是没等我问,他便批评起我的画来,说的话可有点不着边际。他说:“你怎么总画近景,是不是你的视野总在眼前、总在周围那么一点事情上。眼界就是心境,往远处看吧,看远了,再往远看,极力往远看,怎么样?心宽了吧,多画点远景吧!”

我有些诧异。这些话似乎与我无关,又似乎有关,好像在自言自语。这恍惚叫我看到一点他“当狗”的那一面生活的效应与滋味。此外,似乎还有超乎生活之上的一点思考的东西。我回去画了一些这种远景的画,特别是那种“极力往远看”的画,真的叫我觉得心里舒服,尤其在那个压抑的时代!从此,这种“极力往远看”的画便会不时出现在我的笔下。

八十年代初,我还把这老画家的生活写在我的一部中篇小说《斗寒图》中。

《步入金黄》冯骥才作于1994年

近几年中,我时有一种进入成熟的感觉。说是一种感觉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我已经离开了那种膨胀的、竞争的、极力占有的夏日,进入成熟的秋天。人的中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接近青年,而后期趋向暮年。在前期,我们仍像在夏天里,努力发挥自己,尽量赢取与奋争,甚至贪婪地要占有一切可能的天地。此后,便进入了后一个时期,另一种境界,自觉或不自觉地变得平静了、镇定了、自足了,自足中有一种充实感、成就感、稳妥感。这时,这幅画便悠悠然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画真是很少很少;我的画常常是我这样的人生阶段的一帧历史照。

《雪夜》冯骥才作于2004年

我喜欢夜半更深,大雪繁密。白白的雪花从漆黑而无穷的天空中源源不绝地落下。大雪再密再紧也是静的。似乎雪愈大,人间愈静。静到极处,只有雪花落地时细微的嚓嚓声。尤其是在这入夜的人间。人间的静,大自然的动;深夜的黑,雪花的白,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的境界。

在这种景象中,我更喜欢这些被大雪封锁在岸边的小船里的灯光,还有远处大树遮翳中的灯光。雪夜里的灯光朦胧却分外温暖。有灯光,就有人家,有炉火,有热茶,有亲情,有生活的情味——有了这些,就不再惧怕漫天的冰雪与世间的严寒。此时,人间的气息便分外迷人。

当我用笔尖蘸着黄色的汁水点在黑蒙蒙的树间,笔尖一触纸面,金黄的水色渗开,就如同一盏灯点亮,一个人家显现出来。它在远处的风雪里,叫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我更喜欢的是这样的作画过程。

《老夫老妻》冯骥才作于1991年

一九八三年,冰心和吴文藻先生金婚纪念日那天,我到冰心家祝贺。老太太新衣新裤,容光焕发,聊天时没有等我问就自动讲起她当年结婚时的情景。她说,和吴文藻度蜜月是在北京西山一个破庙里。那天,她在燕京大学讲完课,换了一件蓝旗袍,把随身用品包了一个小布包,往胳肢窝一夹就去了。到了西山,吴文藻还没来——说到这儿,她笑一笑说:“他就这么稀里糊涂。”

她等得时间长了,口渴了,就在不远农户那儿买了几根黄瓜,跑到井旁洗了洗,坐在高高的庙门坎儿上吃,等候新郎吴文藻。直等吴文藻姗姗来迟。他们结婚的那间房是庙后的一间破屋,门都插不牢,晚上屋里经常跑大耗子。桌子有一条腿残了,晃晃当当。“这就是我结婚的情景。”说到这儿,她大笑,很快活,弄不清是自嘲,还是在为自己当年的清贫与洒脱而洋洋自得。然后她话锋一转,问道:“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我说:“我还不如您哪!我是“文革”高潮时结的婚。”老太太一听,便说:“那你说说。”

我说,当时我和我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街道赤卫队给我一间几平米的小屋。结婚那天我和爱人的全家去一小饭馆吃饭。我父亲关在牛棚,

母亲的头发被红卫

兵铰了,没能去。我把抄家剩下的几件衣服包了一小包儿,放在自行车后衣架上去饭馆,但小包路上掉了,结婚时两手空空(冰心老太太插话说,你也够糊涂的)。因为我俩都是被抄户,在饭馆里不敢声张,更不敢说什么庆祝之类的话,大家压低嗓子说:“祝贺你们!”然后不出声地碰了一下杯子。

饭后,我和我爱人结婚就到那小屋去了。屋子中间安一个煤球炉子,床是用三块木板搭的,我捡了一些砖,垒个台子,把木板架在上边。还有一个小破桌;向邻居借了两个凳子,此外再没有什么了。窗子不敢挂窗帘也不敢糊纸,怕人说我们躲在屋里搞反革命名堂。进屋不多会儿,忽然外边大喇叭响起来,我们赶快关了灯。原来楼下有个红卫兵总部,知道楼上有两个狗崽子结婚,便在下边整整闹了一晚上,一个劲儿朝我们窗户打手电,电光就在我们天花板上扫来扫去。我和爱人和衣而卧,我爱人在我怀里整整哆嗦了一个晚上——“这就是我们的新婚之夜。”

冰心老太太听了之后,带着微笑却严肃地说:“冯骥才,你别抱怨生活。你们这样的结婚才能永远记得。大鱼大肉的结婚都是大同小异,过后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我点头说是,并说我画过一幅记载我们那时生活情境的画,画的是大风雪的天气里,两只小鸟互相依偎,相依为命,我还题了一首诗在上边:“南山有双鸟,老林风雪时,日日常依依,天寒竟不知。”

这幅画在大地震时埋在废墟里,又被我努力挖掘出来。后来生活好了,偶尔想起过去的日子,还要按这意境再画一幅。我感觉作画时像是重温往事,我很少重复作画,但这幅画却画了好几幅。并重新给它起了名字,叫《老夫老妻》。   当然,老夫老妻的内涵还要深远悠长得多,我还写过一个短篇,题目也叫做《老夫老妻》。

所以我认为:绘画有时候也是一种心灵的历史。

《柔情》冯骥才作于1990年

柔情万种之中,我喜欢这种激荡的柔情,或称温柔的激情。唤发我如是感受的是风中的苇花。在大风扰动中翻转的苇花,散发着多么强烈的温柔。

我偏爱这种野花。大概因为它是大地入冬前最后一种花了。它没有娇美的讨人欢喜的容颜,没有任何诱人的香味;也许它太粗太野,太不起眼,所以从来不曾有诗人讴歌过它,它也很少入画,甚至从不入世。它只在荒郊野外,白茫茫地自生自灭。它只是大地一种无奈的白发吗?然而,它却摇曳着毛茸茸、看似柔弱的花穗,由晚秋到严冬,任凭寒风的撕扯。它自己绝不凋落!这普普通通的野花竟是这般坚忍和执著,反过来又给枯索的大地带来如此辽阔的柔情。

於是我努力使这幅画苍凉、伤感、强坚和无尽的温柔。

《深谷》冯骥才作于1994年

我有时想遁入深谷。我无法忍受周围明明白白的欺诈,带着功利目的笑,虚情假意,以及媒体那种一个劲儿强加于人的神气。但我不知这世外的深谷在哪里,我便画一个。

我让重重叠叠的树把我围起来,最浓烈的气味自然是树木散发的清香——树木永远没有世俗的气息。我让大瀑布由天而降,洗刷我心——瀑布的水全是大自然的甘露。我让又凉又湿的烟岚柔和地飘满我的深谷——山间的烟雾不同于世间的迷雾,不会遮掩我足前的陷阱。如果我嫌寂寞,我再画一群野鸟,与它们说话——我对鸟儿所说的话,从来没招惹来麻烦。

好了,我已经遁入深谷了。

现在很明白了,我的深谷,是我充满画意的心灵。

《黄昏都是诗》冯骥才作于1992年

我喜欢逆光中的事物,它大块的黑影充满神秘,它夺目的局部燃烧着灿烂的生命。而最最迷人的还是由于它大部分朦朦胧胧,含蓄而深远。

对于视觉事物,我不喜欢一目了然,历历在目,一览无余;我喜欢迷离状态,欲说还休,云烟遮翳,半睡半醒。思想的事物愈清晰愈美,视觉的事物愈模糊愈美。

黄昏也是模糊状态,故我爱黄昏。

诗也是模糊状态,故我爱诗。

惟模糊才引发想像。艺术的空间全是想像的空间。而不同的诗的意味把这空间变为不同的意境。那么画黄昏,实际上就是在写诗了。

《旧街》冯骥才作于1971年

旧街旧屋总埋藏着许多往事、故人和昨日的情感。

一九九三年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听说我在天津租界里出生并长大,想去看看,更想听我讲讲。他研究本世纪初中国的殖民文化。

我陪他在这昔时的富人区里散步。一边讲着每一幢房子里往日的主人和故事。“文革”中我被赶出这个地区后,便很少再来,但此刻却对这里的一切细节记忆如新。连哪家房子的门铃响不响,哪家养的猫的模样,哪个窗子跳下过一个人来,哪家包月的黄包车停在什么地方,全都不会半点说错。特别是站在我家楼前时,我的情感翻涌,我说我现在能讲上三天三夜。他说你的记性这么好?

但这是一种文学性的记忆,也就是作家型的记忆。所记忆的一切细节都和事件及人物有关,一切细节又都是可叙述的和情感化的。

而我同时还有一种绘画性的记忆,那是画家型的记忆。所记忆的一切细节都是可视的,可以入画,可以描绘,可以化为意境。

这大雪里的昨天,我画过也写过。我写过一篇小说《雪夜来客》,充满这一段生活的特殊感受。而这《旧街》则是我对少时生活情感的怀念。我的画常常可以做自己小说或散文的插图。

《画枝条说》冯骥才作于1991年

是日,做纯理性思考。思考乃一奇妙的境界。各种思维线索,有如大地江河,往来奔突,纵横交错,看上去如同乱网,实则源流有序,泾渭分明。于是一时思得心头大畅,抬手由笔筒取长锋羊毫一枝,正巧砚池有墨,案桌有纸,遂将笔锋饱浸墨汁。笔随手,手随心,心无所想,更无形象,落纸却长长抒展出一根枝条来。这好似春风吹树,生机勃发,转瞬就又软又韧伸出这好长好鲜的一条呵。    一枝既出,复一枝顺势而来。由何而来,我且不管。反正腕下如行云流水,漫泻轻飏,无所阻碍。枝枝不绝,铺向满纸。不知不觉间,已浸入并尽享一种自我的丰富之中了。

然而行笔之间,渐渐有种异样的感觉。这一条条运行在纸上的墨线,多么像刚才那思维的轨迹?

有时,一条线飘逸流泻,空游无依,自由自在,

真好比一种神思在随意发挥;

有时,笔生艰涩,腕中较劲,线条顿挫有力,蹿枝拔节,酷似思维的层层深入;有时,笔锋疾转,陡生意外,莫不是心中腾起新的灵感?于是,真如树分两枝,一条线化成两条线,各自扬长而去,纸上的境界为之一变。

这枝条居然都成了我思维的显影。

一大片修长的枝条好似向阳生长,朝着斜上方拥去;那里却有几条劲枝逆向而下,带着一股生气与锐意,把这片丰繁而弥漫的枝桠席卷回来。思维的世界本无定势,就看哪股力量更具生命的本质。往往一枝夺目出现,顿时满树没入迷茫。而常常又在一团参差交错、乱无头绪的枝桠中,会发现一个空洞似的空间,从中隐隐透着蒙蒙的微明。这可不是一处空白,仔细看去,那里边已经有了淡淡的优雅的一枝,它多么像一声清明又鲜活的召唤!

我明白了,原来这满纸枝条,本来就是我此刻思维的图像。我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理性世界。在这往复穿插、层层叠叠的立体空间里,无数优美的思维轨迹,无数勇气的涉入与艰涩的进取,无数灵性的神来之笔,无数深邃幽远的间隙,无比的丰富、神奇、迷人! 这原来都是我们的思维创造的。理性世界原来并不完全是逻辑的、界定的、归纳的、简化的;它原来比生命天地更充溢着强者的对抗,新旧的更替,生动的兴衰与枯荣;它还比感情世界更加变化无穷,流动不已,灿烂多姿和充满了创造。

我停住笔,惊讶于自己画了这样一幅没有感情色彩却使自己深深感动的画。原来人类的理性思考才是一个至美的境界。此外,大千万象,人间万物,谁能比之?

《流出春天》冯骥才作于1992年

我常常感觉,白纸就像一片覆盖白雪的大地,那么厚厚的白雪下边呢?枯枝枯草与冻结的黄土——一片死寂的世界么?

一九九三年初春我在科罗拉多的雪山里,看到一片奇异的景象。一条淙淙作响的溪流凿开冰雪,从大山深处奔流而来。它给我一下子带来春的气息,让我激动万分!

它忽然叫我明白,春天并不是来自南方,也不是日渐变暖的太阳的恩赐。春天原来就深藏在大地之中,在万物——每一株树木、乃至每一棵小草的生命的核心里,它只不过看上去被这茫茫的白雪掩盖着罢了。它现在却充溢着沛然的蓬勃的生气,来到人间了。令我惊奇的,这穿凿开白雪的溪水看上去竟是黑黑的;它深幽、浓烈、有力。当我用浓浓的墨色直接表现它时,这漆黑的墨色竟然是流动的、透明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墨色在笔下竟如此令人激动不已。运笔时我感到毛笔在手中一跳一跳。

《野渡》

宋人的画是画眼中的画,元人的画是画心中之画。宋画乃画师之画,元画则是文人的画。

所谓眼中之画,便是具体的景象,造型准确,技术上讲究刻画;而心中之画则不拘泥形似,以表达心中的感受与独自的审美品格为目的。

我初学绘画,所学是宋人传统,最长于临摹刘(松年)、李(李唐)、马(远)、夏(圭)以及郭熙。而刘松年之小斧劈皴,马、夏之长条皴和钉头鼠尾皴,郭熙之云头皴与蟹爪树等都练到了“招之即来”,故在我从事文学之前,我的画中没有多少文人的东西。但九十年代之末,当我从文学创作中腾出一只手重新拿起画笔时,不料所追求的竟是文人的“心中之画”了。

但是,学习中国画先入为主得非常厉害,至今我还不能完全抛开具象的思维,因而我的画表面看依旧比较具体,当然——骨子里却都是我浓浓的心中的氛围。

《往事》 冯骥才作于1992年

不管我对于社会的问题的思考怎样自觉地超前,但在个人的内心生活中,回过头去怀念往事,则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的精神内容。这不是一个年龄的问题。在我很小的时候,在青少年时代,就常常被往事深深的吸引着。可能只有往事才是自己经验过的、属于自己的、值得珍惜的人生片段。在我个人收藏中,最珍贵的莫过于种种过往生活遗留下来的小小物证。我喜欢听那些忧伤的音乐,是不是惟有忧伤的音乐才能唤起往事的重现?那么在我的绘画中,很自然地便有几幅表现这种一己情怀的,比如《忧伤》、《某夜》,还有这幅《往事》。这幅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时,有两位歌唱家看了之后都落泪了,一位是张权,一位是关牧村。我想,她们为什么那么伤心?恐怕是我的画勾起了她们往日某些苦难的片段吧。我知道,张权曾在北大荒有过一段很苦楚的日子,关牧村的经历也十分坎坷,音乐家更容易动情感。引起她们共鸣的大概就是弥漫在这画中的忧伤了。

一幅画会引起人伤心落泪,它的效应就绝非是绘画的,而是文学的。因而我更有道理说,我画画其实是一种写作。

一九九三年初夏在维也纳举办“温情的迷茫——冯骥才绘画精品展”时,南下往萨尔斯堡方向做短暂旅游。一夜,住在阿尔卑斯山上,夜里奇冷,奇黑,奇静,可是木板墙的墙缝把山野间浓浓的青草和松树的气味透了进来,又钻进我的唇缝与鼻孔,清新地灌满我的肺。我感觉我的肺像夜空那样淡绿而透明。我在这神奇的感觉中睡着。

一个明亮的声音把我叫醒。

睁开眼,屋子仍旧漆黑,渐渐才看出一些事物的轮廓。天微微有一点亮,但距离清晨尚且很远。此时鸟儿却已醒来,就是它们的声音,把我这个山间陌客殷勤地叫醒了。

我第一次听这种山间的鸟声。凭着这叫声我完全知道它们的位臵,很近还是很远,左边还是右边,极高的地方还是就在窗前。它们相互呼叫,应答,用极短的句子交谈;它们的心情肯定很好,声音兴奋振作,精力充足,因而声调极其嘹亮,比竹笛还清脆,圆润,好听,我猜想它们的喉咙肯定被露水浸润过。往往近处的一声传向极远的地方,那边就一定会有回应,并迅速飞到我的耳边。我闭上眼享受着这奇妙的鸣叫,就像看着一种流星般发亮的东西在廓大的空间里飞来飞去。这个音乐之国的鸟儿们也会奏乐呵!

我回到维也纳,赶紧把这感觉画下来。我无法去画那黑乎乎空间里的景象,却要把这声音神奇的光亮记录下来。

一九八八年,我在奥地利萨尔斯堡,驱车走进一片古老的森林,感觉特别的美。忽然,我叫司机停车,因为在正前方,我看到了从来没见过的一种景色——有一团乳白色的雾飘浮在道路尽头,而这条路的尽头就渐渐消融到这浓浓团雾中。而雾的后面是什么呢? 它令我痴迷和神往。

后来我画了一幅画,叫做《萨尔斯堡的回忆》,就是想把这道路尽头的那团神秘的、诱人的雾画出来。

几年后,我在国内一条乡间野道上驱车行驰,在道路前方居然也看到了一团雾。它和萨尔斯堡那团雾完全一样,就像从那里搬来的。然而这次它使我不仅看到了一种神秘的美,而且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道路前头这团雾为什么具有诱惑力? 我想主要因为这段路十分优美,为此前边雾中未知的一切才充满诱惑;如果我们所经过的这段路不美,前边的雾便只会让人困惑与茫然。

所以,我在这幅画中,不仅要画雾,更要画夹峙于道路两旁优美的、参差不齐、相互遮翳的大树所构成的迷人的境象。由于它叫我联想到与一位挚友交往中非常美好的感受,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名字,叫做《通往你的路》。

《久待》 冯骥才作于1994年

我想,七十年代初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缓慢最艰难的岁月。那是一种几近绝望的期待。我那时经常画一些搁浅在沙滩上或干枯的河床里被遗弃的船。我现在很难弄明白,当初是否出于一种自我的隐喻。

八十年代,我写过一篇诗化的短篇小说叫《船歌》,其中也写了一只搁浅的船。   其中有一段写道:

“那时我们几个孩子天天准时聚到海边,全都暗着脸,谁也不跟谁说话甚至不打招呼,各就各位一起推动这只搁浅的船。已经干了二十多天,只推出两米远。船头前翘,有如伸长脖子探向远处茫茫大海,船尾却陷在泥河痛苦呻吟。后边这两米是条深沟。船里还残积着一汪昨日的海水,晃动明亮的天光和云。舷板披挂着厚厚长长穗子一样已枯干变色的海草;还有死死生结在上边的螺贝,好像一离开船板它们便失去生命。我们的手给贝壳刀口一般坚硬的边缘割破生疼流血,但谁也不吭声,依旧大角度倾斜身子把全部力量压向双手,眼睛死盯住前边,那海。终于一天,大海涨潮了,潮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涌上来,把这船从海滩托起,带走。我们站在齐腰的海水里,望着大浪中狂乱颠簸而远去的小船,没喊没叫没欢呼,全都哭了……”

现在,画里的这条船就是上边小说里的那搁浅的船。

我没有第二条船。这就是曾经的我。

我尝过苦苦期待的滋味,从深深的黑夜到千里以外的黎明。

《林之光》冯骥才作于2001年

意境,如果作为概念,会有诸多的解释;如果从创作感受来说——意境是作画时的心境。我已经不知道这幅画缘何而作,可能是一种希望或期盼将要实现;抑或是一种美好的事情不期而至,心里骤然充满光亮。这光亮不是死死的一道强光,而是霞光万道,不停地变动,好像投入树林的阳光,穿过树枝树叶,化成无数光束,动态地充满了森林所有的空间。这景象十分迷人,正如我当时的心境!

我是在那一刻,心中浮出这个画面的。对於绘画本身,我似乎要描述一种意境;但对於我本人,则是要呈现这种心境。所以我说过,文人画首先是满足自己的。

我还画过一幅《初照》。一道夺目的晨光射入林间。那是我在每天清晨中感受到的一种心境。清晨,我们因为一夜酣睡而精饱力足。在面对有大把大把时间的新的一天到来之时,我们满怀工作的欲望。时间是另一种空间,它靠我们把它填满。我们能做多少事情,这空间就会有多大。於是,清晨之光如同瀑布一样亮闪闪地倾泻下来。林间一切色彩鲜艳百倍,万物清晰入目。这显然是另一种意境,也是我另一种心境--另一幅画作了。

《河湾的记忆》 冯骥才作于1993年

记忆中的这个河湾,是我少年时常常去钓鱼的地方。它太普通了。S形的河道,两边的土岸和缓坡生满了青草,如同铺了绿氈;夹峙这长长的小河的是上了年纪却依然健旺的老柳树。一束束长长的柳条浸入河面,被一些小浮鱼嬉弄着。

我和伙伴们在这里摘地而钓。钓鱼是一种心怀幻想的娱乐,我们又处在满脑袋充满想像又好动的年龄,这便总也找不到鱼儿们聚集的地方。它们好像故意躲着我们,我们只是在撞上大运时才钓到一条两条。但常常是几个小时过去,露在水面的水漂儿纹丝不动。我真怀疑这河湾的鱼儿们集体迁移或者全部隐蔽起来。可是在人家孙老头那里却全然两样——   孙老头在一家工具厂做钳工。上中班,每天下午三点钟下班,骑车到这里,把车子往老树上一倚,一手提着鱼篓,一手拿着一根细竹杆,坐下来垂钩便钓,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一声不吭,也不换地方,只是隔不久抽一支烟。我们来了整整一天,到了太阳快落时,收获最多七八条。但是他在夕阳中提起鱼篓时,里边噼哩啪啦,竟是沉甸甸满满一篓。我每次问他有何妙法,用什么灵丹妙药,他都笑而不答。一次,他终於告诉我,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你坐不住嘛!”

这话叫我受用了快一辈子。

《落日最辉煌》 冯骥才作于2004年

一天的阳光中,我最喜欢落日时分。

太阳在它将要落入地平线那一刻,忽然变得很大,很近,很亮,却不刺目。此刻的“夕照”,更像是一种强大的橘色的灯光,贴将地面,照射在景物上。凡是被它照耀的景物,全都通红和夺目,仿佛燃烧起来。然而这辉煌只是一瞬间的景象。落日的速度是能看出来的。这灿烂的景色转瞬即逝。我们怕它失去,却又无奈。很快,太阳不可抗拒地沉下去了,并且随手关上那盏“巨大的灯”——大地顿时一片晦涩。

乘载着时间的事物一刻也不能停留。但艺术中的事物却能永久地保存下来。比如莫奈的日出和米叶的黄昏。所以,艺术家的工作是把最美留住,将瞬间化为永恒。由此说艺术的终极追求是永恒。放弃对永恒的追求就是放弃艺术。

《期待》 冯骥才作于1990年

人很矛盾。有的时候喜欢自我封闭,喜欢设防,垒一道围墙,躲在里面,便有一种安宁、稳妥、宁静,也可以自享。可是反过来,人又不能总守在里面,以孤单为伴,又希望别人进来,看见自己心中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十分珍贵的东西——人在这种时候是特别美好,这种心灵之扉悄悄打开的意境是非常美的。一次当我这种心境出现时,我便画了这幅画——柴门很轻,一推就开。它似乎已经被微风推开了一条缝了,虽然了无人影,但阳光的长脚已经通过疏疏的篱笆迈了进来……一切还都在静静地期待着。也许永远不会有人把它推开走进来。但期待的本身多么美,这是一种心灵渴望敞开的美。此刻心灵正在无忧无虑地袒露着呢。

《照透生命》 冯骥才作于1994年

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灵魂,都有这样一种渴望,即返回初始的样子——洁白无瑕,透体透明,多好!这原因,一方面是世间的污浊太多,另一方面缘自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于是我们的灵魂或肉体都不干净。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看到人们酷爱日光浴。加拿大的夏天短,所以夏天一来,他们常常爬到屋顶上穿着泳装晒太阳。一晒就是几个小时,直把身体晒得通体红红的。我问他们:“你们这么喜欢日光浴,你们认为晒到什么时候才最美?”他们回答说:“晒透了最舒服!”这话里的一种感觉真好。太阳创造了人类和大自然;阳光充满了生命的元素、生命的激素和生命的能量。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喜欢做的一件事是把眼睛眯起来对着太阳。开始眼前是黑的,我慢慢松开一点眼皮,眼前开始变成红的。这红色极美,任何色彩也表现不出来。它是血液的颜色,也是我生命的颜色,被阳光照透的生命的颜色。

这感觉就是我画这幅画时的一种冲动。我努力让阳光照进森林和大树,照进它们——也是我们——的皮肉直至骨头里。

《树后边是太阳》 冯骥才作于1991年

如果是思想的苦闷,我会写作;如果是心灵或情感的苦闷,我常常会拿起画笔来。我的画,比如《树后边是太阳》、《春天不遥远》、《穿过云层》等,都是在这种心境中画出来的。然而此刻我不一定去表达内心的苦楚,反而会凭借内心涌起的一种渴望,唤起自己某种力量,去抵抗逆境——这也是我的性格中的一部分。因此,这幅画最能体现我此种的内心情感;它开阔、豁达、通透万里。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用大面积的白纸来作为一种覆满白雪的高原,我顺手就在这白雪上画出极长极长的树影来表现远处的林间透来的阳光;我更得意于我所表现出来的冬天树林所特有的那种凛冽的、清新的、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的空气感。我已经弄不清这到底是我当时着意追求的,还是一任心情之使然?反正,我以为绘画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然后再去打动别人,取得别人的同感和共鸣。当然,你所获得的同感,又取决于你对内心所表达的真切的程度。

在国内外的各种画展上,几次有人提出想收藏我这幅画,我都是摇摇头,笑笑,没有回答。心里却想:“这幅决不只是我的一幅绘画作品,它是这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我的重要,在于它会提醒我——在苦闷中、困惑中、逆境中,千万不要忘记从自己身上提取力量。所谓强者,就是从自己的精神中去调动强有力的东西。”

每个人身上都有强者因素,弱者的错误是放弃了它。

关于性格和命运的关系,那便是:自己可以成全自己,也可以毁掉自己。

《吻》 冯骥才作于1991年

世上最伟大和震撼人心的吻是天空亲吻大地。你一定会说,天空怎么能亲吻大地?    那次考察丝绸之路,车子穿行贺兰山时,我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景象。天空正低下身子,俯着脸,用它的嘴唇——厚厚的柔软的云朝一座大山亲吻下来。这一瞬,我发现天空那布满云彩的脸温柔之极,脸上松垂的肉散布着一种倾慕之情。大地被感动了。它朝着天空撅起嘴唇——高高翘起的峰顶。我感到大地的嘴唇在发抖。刹时,如烟一般的乌云把山顶弥漫,激情地翻滚,天之唇和地之唇深深地亲吻起来。而天地之吻竟是如此壮观、如此真切、如此辽阔,在这发狂而无声的纠缠中可以看见乌云被嶙峋的山石拉扯成一条一条,可以看见山巅的小树在疾风中猛烈地摇曳,所有树干都弯成一张张弓。这才是真正的惊天动地的吻。    随即,天空抬起脸来。云彩急速地飞升上去,向前奔驰。奇怪的是,黑黑的乌云一点也没有了,全都变得雪白,薄的如白纱,厚的闪着银绸般的光亮。再看,真令我惊讶,眼前这片被天空亲吻过的山野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所有景物的颜色都变得分外的鲜艳,非常美丽。尤其是一束阳光穿过云层射下来,刚刚被雨云深深浸濡过的地方,湿漉漉发着光亮。山石带着红晕,草木碧绿如洗,各色的野花如同千千万万细碎的宝石,璀璨夺目,生气盈盈;它所有的生命力都被焕发出来了。

这天地之吻竟有如此的力量。吻,能够创造如此的奇观吗?如果是,那么就要珍惜每一个吻,因为一个真正的心灵之吻,会要改变自己和别人的一切。

作文七:《猫婆冯骥才》1600字

猫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

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11.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分)

13.文中两处写到小黄猫,有何用意?(6分)

14.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6分)

作文八:《认识冯骥才》2200字

认识冯骥才

【摘要】:如果把冯骥才二十多年来写的小说、散文随笔按时间顺序铺开来的话,他的作品涉猎之广,风格改变之大,语言之独特是大多数同时期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八十年代中期的《神鞭》和《三寸金莲》的发表,开了“文化反思小说”的先河,曾引起文坛不小的争议。笔者试图通过《认识冯骥才》这位颇具新时期特色的作家,从宏观上对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发展、转变的轨迹作一个探讨;微观上对作家从“伤痕文学”到“未来都市忧患”,从小说的可视语言到复式象征的结构,从词汇上的唯美追求到“冯式的津味”的小说语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1977年冯骥才挟历史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跻身于文坛,随后以写“伤痕文学”作品蜚身小说界。《雕花烟斗》和《啊!》是他的中短篇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部;它们各自都获得当年的优秀短篇和中篇小说奖。小说再现了一个个普通老百姓在文革浩劫中所受的精神创伤,而这些活生生的灵魂却总是被艺术的光圈点缀得神圣和富有吸引力。小说主题悲苍,但不颓废;这是冯骥才初期作品的第一大特点。随后《一百个人的十年》的写作过程使冯骥才对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精髓有了最彻底的理解;他看到那种民族的“劣根性”在文革的气候下大膨胀,大发作。他的“伤痕文学”作品,是治伤的作品,反思的文学。这是他的现实人文主义小说的第二大特点。如果借用欧洲“文艺复兴”来比喻中国新时期文学春天并不过分的话;那么冯骥才的散文可以跻身于中国新时期“文艺复兴”的美文之例。他为文学摆脱

政治的藩篱,还文学以“人学”的本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的散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唯美主义追求,在文字表现艺术形式美的转换的尝试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笔者将其与法国唯美象征诗人韩波(Rimbaud)的作品作了比较,试图说明人类审美活动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共通性。冯骥才的中篇小说也很有特色,主要以多变的角度与心理描写见长。本论文从叙述角度与叙述方法上入手进行分析。随后将重点放在冯骥才的“可视的绘画”小说语言上,具体探讨作家是怎么样把构图、角度、色彩、线条等美术基本要素和概念运用在小说的创作思维中。例如冯骥才在《临街的窗》里摄取的角度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佛米儿(Vermeer)的世界名画,它那神奇的光源迷倒了几个世纪来的观众。冯骥才却运用文字“画”出了一扇神奇的《临街的窗》!冯骥才写书似作画,除了角度与色彩,还讲究层次与质地:《秋天的音乐》里的大地色与《感谢生活》中的大地色豪不雷同。《炮打双灯》里的红色和《挑山工》里的红色点染各异。特别是《炮打双灯》里的大红的鞭炮,燃烧的激情和鲜红的头巾与《雕花烟斗》里的“玻璃碎片”的那种红色大相径庭。这样,“红”通过具体的物质与材料的质地融为一体,使色彩摆脱了抽象性,同时色彩的具体物质属性又反过来增强了色彩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本论文用了较大的篇幅对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也称“文化反思”小说,从形式、结构、语言、语调的运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深入分析它们主题上的象征隐喻、结构上的写实与荒诞,语言上的“冯式津味”来理解与欣赏别具一格的“冯式”新类型的小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科学技术与国际

接轨的同时许多崭新的文化课题触目’惊心地摆在我们面前。冯骥才试图通过他的《末日夏娃》把明天可能发生的危机提早展示给今天的读者,目的是要避免“夏娃”走向她的“末日”。而发表与2000年9月的《手下留情一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一书标志着冯骥才思想的成熟与深刻,因为它不再限于纸上谈兵,而是记录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最后笔者就“国民性批判”与“文化反思”在理论上的联系进行阐述;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揭示了造成我们民族落后的心理症结;冯骥才的“文化魅力”与“文化惰力”的悖论是对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发展,是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及时的反思。这就是冯式“文化反思小说”的深刻与独到之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