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故事》600字】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1000字

作文一:《赤壁之战的故事》600字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剩下能与他对抗的,就只有在长江一带的孙权和在湖北一带的刘备了。 公元208年,曹操带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 80万)南下。刘备退守湖北武昌,此时他只有军士两万多人。在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他决定与孙权共同抗曹。诸葛亮向孙权指出,曹操虽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荆州士兵,这些人主要是水军,是作战的主力,但他们不一定真心服从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于水战,长途而来生病的也很多。这些分析使孙权看清了形势,同意派大将周瑜带领三万军士与刘备一起战斗。

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又一说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铁索把战船锁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用“火攻”的方法进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他们同时点火,火船顺风向曹操的战舰驶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不一会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烧到了岸上,曹军死伤很多。

赤壁之战后,全国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后,公元220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国号为“魏”,都城为洛阳。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发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为帝,国号为“蜀”,建都成都。孙权则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公元 222年称王,国号“吴”,都城为建业(今南京)。

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才结束。

作文二:《赤壁之战简介,赤壁之战的故事,赤壁之战的经过》500字

赤壁之战简介及时间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简述赤壁之战的过程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是?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赤壁之战简介及时间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负伤后为何置于厕所

赤壁之战是不是吹出来的?赤壁之战的真实见闻

是谁先说服了孙权抗拒曹操?赤壁之战的缔造者

真实的赤壁之战 黄盖没挨打曹操未中反间计

赤壁之战的故事:曹操败于周瑜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之战孙权为什么会选择与刘备联合

解密:赤壁之战前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赤壁之战曹操死了多少人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探索真相:赤壁之战曹操落败 因被自家谋士暗算?

赤壁之战兵力对比 赤壁之战中兵力发生的变化

曹操失败后的一句戏言“赤壁之战 我自己烧船”

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建铜雀台在赤壁之战之后

渭南之战历史背景 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不打刘备

赤壁之战疑云 周瑜曾打算割据荆州脱离孙权?

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 周瑜打黄盖是子虚乌有?

赤壁之战的大功臣黄盖 为何差点冻死在厕所里

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为什么还要向曹操投降

曹操觊觎大小乔美色 从而引起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去守华容道?

作文三:《关于赤壁之战的故事》1500字

赤壁之战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提起赤壁之战,我们总会想起以少胜多,连课本的讲解也是如此,它主要是讲孙刘联合打败曹操的战役。下面,我们就仔细聊聊赤壁之战这个故事。

赤壁之战图像

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已经征服了北方,开始指挥兵力南下,而位于南方的荆州是刘琮任州牧。而曹操的路线是抄捷径,这捷径会经过荆州,于是,刘琮经过分析发现,只要他是依靠刘备来反抗曹操,无论输赢,对他的统治地位都会产生影响。于是,刘琮就对曹操投降了,并且没有告诉刘备南下的消息。

直到曹操到达新野,刘备才知道曹操南下的消息,由于兵力等的悬殊,刘备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特征,让张飞带二十骑兵虚张声势的断后,自己和众多亲信开始逃走。

这时位于江东的孙权也知道了曹操南下的的消息,并派鲁肃去见了刘备,在刘备面前各种夸孙权,分析了孙权的种种优势,并极力撮合刘备与孙权合作,刘备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刘备又派诸葛亮去说服孙权。

最终,刘备和孙权形成了默契和一种联盟,在面对数十万曹军的时候,诸葛亮采用草船借箭,并且抓住天时,借助了当时刮的东风,将曹军的战船变成了一片火海,打败了曹操数十万大军,曹操也狼狈而逃。这就是赤壁之战的故事,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些详细的了解呢?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介绍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你了解吗?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其实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其开始是由于曹操南下引起的,这使当时的战场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赤壁之战电影

在长江一带,有历史名人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首先,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迫于曹操兵力而选择了逃走,这一逃便逃出了与孙权的合作。曹操在刘备与孙权联盟之后便写信给孙权说,他率领了八十万水军,要在吴地打猎。

看过此信,孙权的众部署认为,不应该反抗,因为兵力悬殊太大,但是鲁肃和孙权却不那么认为,他们觉得他们有地利(长江的凶险,易守难攻)。

而且,不打就认输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孙权召回在番阳的周瑜,周瑜也同意二人之见,并且还为孙权更详细的进行反抗理由的分析。于是,孙权分别任命了周瑜、程普和鲁肃为此次战役的主要指挥人。

这有名的火烧赤壁的发生是由于,当时曹操的兵主要擅长的是陆地上之战,对于水上作战十分吃力,甚至会晕船,于是,他们就将一条的船尾和另一条的船头连在了一起,以减少船的晃动。

周瑜的部下黄盖看到此景,瞬间有了主意,就是采用火攻。他们谎称要投降,并在诸葛亮对风向的预测的帮助下,用着火的船逼近曹操的大军,使曹军败的一塌糊涂,而曹操也狼狈而逃。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爆发的

赤壁之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开始的呢?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期间,这是众所周知的。

赤壁之战电影

而其实关于赤壁之战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一些人仍然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我们对它的所有认识都是来自于所谓的历史资料,而史料虽说有写实性,但是,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看中国的古装剧还经常会出现,皇帝让史官只记利于自己的情况,所以,被怀疑也是在所难免。

我们现在所说的赤壁之战是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来说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也就是公元208年的时候,用当时的年号来说就是在在建安十三年,当时还是汉朝的天下。

一般来说,无论是战役还是其他的任何事情,在做它时,都会分阶段去做,也就是说要提前规划,我们把赤壁之战也来进行分段的话,首先,是筹备阶段,这个主要是曹操一方,因为刘孙是防御,来不及筹备。对于南下,曹操必定是想得也不多,就想乘胜追击,因为连北方都没完全平定,他就南下了。

所以,筹备差不多用了六个月,即公元207年八月到208年二月,然后就是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用了一年不到,也就是十个月左右,即公元208年二月到十二月,其中真正开战主要应该差不多三四个月,就是公元208年八月到十二月,之后,开始走向失败,即公元209年。

作文四:《三国赤壁之战“逍遥鸡”的故事》1200字

“逍遥鸡”是安徽省合肥市美食一绝,为历史名菜。它用整鸡制作,涂满蜂蜜后油炸,再用多种调料卤煮,焖至酥烂而成。该馔入口鲜美,香酥麻脆;食后留香长久,真是独具一格。

公元208年汉丞相曹操统率数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其时刘表刚死,他的儿子刘琮被曹兵的气势震慑住了,急忙上表投降。刘备不得不向江陵撤退。不久,曹兵攻下江陵,沿江东下,刘备驻在夏口十分危急。诸葛军师采取了联吴抗曹的对策,亲往江东劝说孙权。东吴主战派周瑜和鲁肃迅速集结兵力于长江一带布防,很快便形成了孙刘共同对敌曹操的军事对峙局面。

在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前夜,汉丞相曹操亲率大军行至庐州(即安徽合肥市),突然卧病不起,只得在逍遥津暂作休息。这逍遥津本是曹操手下大将张辽挥师激战东吴大军,威震天下的战场。眼看破吴在即,却群龙无首,曹操军中上下个个焦急万分。曹军在曹操亲自指挥作战过的“教弩台”下,日夜加紧操练。这天正演习时,忽有个庐州人献上“秘方”。随行军中的大厨师根据“秘方”,捉来一只斤半大小的当地“伢鸡”,配中药和好酒卤制后,送给丞相吃。曹操已多日不沾水米,强力支撑进食,但觉鸡肉味美无比,不觉食欲陡增,竟一口气吃下大半只鸡。厨师连做三次,曹丞相都吃个精光,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此后,他行旅所到之处,必定专请厨师餐餐必备此鸡,而且不住地向人夸赞说:“真是美味逍遥鸡也”。

合肥特产“逍遥鸡”因此出了名。后人经过不断改进制作工艺越做越好,广为流传,民间又称“曹操鸡”。如今的这种美食仍取合肥地产“伢鸡”制作,并配以天麻、杜仲及冬笋等十八种名贵药材香料,更配以曹操家乡的全国名酒——古井贡酒,所以风味特别,营养滋补价值极高。

有趣的是丹麦首相访华时,曾兴致勃勃地畅游合肥逍遥津,他品尝“曹操鸡”后,大为赞叹美食名不虚传。香港船王包玉刚来合肥逗留时,也在“逍遥酒家”吃过“曹操鸡”,他还题词:“名不虚传,堪称一绝”以表示由衷的赞赏呢。

“逍遥鸡”制作方法:

主料与辅料——

嫩母鸡1250克,古井贡酒50克,姜30克,葱30克,盐5克,味精2克,花椒20克。

制作技艺——

1.将活母鸡宰杀,控尽血水,待鸡完全死后,用热水烫泡,不要碰破鸡皮,将毛煺净,从脊背开刀,掏去内脏和嗉囊,用清水冲洗、沥净,放置七、八个小时备用。

2.烧一锅沸水,将鸡放入,汆10分钟左右捞起洗净,剁去头和爪。取砂锅一只,将鸡置入,注入清水淹没鸡身,将砂锅放大火上烧开,撇去浮沫,改小火炖约40分钟,待鸡至六成熟时,捞出晾干水分。将鸡沿背部一剖两半,再将每半个鸡身平分两块,鸡身共成四块,放在盘中备用。

3.取汤碗一只,放入冷鸡汤,姜切片,葱切成象眼块,再将味精、花椒、古井贡酒一起放入碗内,搅拌均匀,放入鸡块。然后用一重物将鸡压入汤中。用盘子把鸡盖严、浸泡约4小时,揭去盘子,将鸡块取出,斜刀片切成长方条形,一只鸡约可切成16块;整齐地码放在盘中,形状如馒头。最后滗入少许醉鸡的卤汁即可上桌。

作文五:《赤壁之战的故事主要内容》3700字

诸葛亮辅佐刘备实施夺取荆州计划时,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杀奔荆州而来。八月,刘表被惊吓而病死,刘表的次子刘琼背着刘备暗中投降曹操。刘备得知曹操南下,已措手不及,在向南逃跑的过程中,又被曹操打败,只好退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与刘表的长子刘琦合兵一处。

在曹操南下之前,孙权就移军柴桑(令江西九江市西南),亲率三万兵马,准备抢先发动争夺荆州的战役。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建安五年孙策死后,孙权依靠张昭、周瑜、鲁肃等人,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占有江东六郡,力量越来越强大。

这时候,孙权听说刘表病死,荆州形势发生变化,忙找来鲁肃,商讨对策。鲁肃对孙权说:“荆州内部矛盾重重,刘表一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琼一向不和,军中诸将分为两派,各自拥护一方。刘备是当今英雄,与曹操势不两立,现寄居荆州,而又不被刘表所重用。

若刘备能和荆州同心协力,就应当支持他,与他结为盟好;如果他不能与荆州同心协力,就应当相机行事,另想办法。请让我出使荆州,以吊丧为名,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如不速往,恐怕会被曹操抢在前面。”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立即派他前往荆州。

鲁肃刚到夏口,就听说曹操已率军南下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当他赶到南郡(治江陵)时,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打败,鲁肃亲赴前线,在长坂与刘备相会,就劝刘备与东吴联合,共拒曹操。诸葛亮也请求刘备,让他出使江东,说服孙权,共同抵抗曹操,于是诸葛亮和鲁肃一起来到柴桑。

曹操占领江陵后,给孙权下了战书,说他要亲率八十万大军,在江东与孙权决一雌雄。这一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碟,实际上是告诉孙权,除了投降,别无出路。孙权将挑战书展示给大臣看时,江东群臣被曹操的声势所震慑,以长史张昭为首的文臣,认为曹操打着天子的旗号,兵马强壮,又有荆州水军相助,声势浩大,锐气正盛,不可抵挡,力主投降。一时主和之声,笼罩着柴桑行营。弄得孙权也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关系着东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鲁肃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他借孙权外出更衣之机,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鲁肃的意图,便握着他的手说:“子敬(鲁肃字)还有什么话要说吗?”于是鲁肃从孙权个人利害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劝孙权早定抗曹大计说:

“我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为了误害将军,不足以和他们商量大事。如今我鲁肃可以投降,而将军就不可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投降曹操,曹操可以把我送还家乡,根据我的名声地位,仍然可以当官,有车可坐,有随员跟从,可以交朋结友,弄得好还可以升为太守。将军如果投降曹操,会有什么结果呢?我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听从主和的议论。”

孙权听后叹息说:“主和之议,使我大失所望。子敬之言,为我廓清迷雾,促成我速定抗曹大计,正合我意,这是老天爷把您赐给我呀!”

诸葛亮见到孙权,也针对孙权观望不定的态度,分析有利形势,力主抗曹。诸葛亮对孙权说:“自天下大乱以来,将军起兵占据了江东,刘豫州(刘备)也在汉水以南招集人马,准备和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统一了北方,接着又夺取了荆州,威震四方。

刘豫州无力和他杭衡,所以逃到夏口。将军您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能用江东兵力抵抗曹操,就应该立即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抵抗,就放下武器,趁早投降。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而内心却犹豫不决,在这紧急关头不能当机立断,那可要大祸临头了。”

孙权听了很不高兴,马上反唇相讥说:“既然这样,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趁势接着说:“刘将军是汉室后代,英才盖世,天下士人都仰慕他,就像江河之水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成,这是天意,怎能拜倒在曹操脚下?”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反复陈,很激动地一说:“我不能拿东吴的土地和十万人马,受他人控制!我抗曹的决心已经一下定了。现在除了刘豫州,再也没有别人能和曹操杭衡了。”

孙权虽然下定了抗曹决心,但他感到曹操兵多将广,而刘备又刚刚打了败仗,对能否和他联合抗曹产生一了怀疑,一于是问诸葛亮:“刘豫州刚被曹操打败,他有力量抗拒曹操吗?”

诸葛亮为了解除孙权的顾虑,最后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指出孙刘联合,必能打败曹军,最终要形成三足鼎一立的局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战败,但现在重新汇集的兵士加上关羽的精锐水军还有一万多人,刘琦集合江夏的兵力也不下万人。

曹操兵马虽多,但从北方远道而来,经过长途跋涉,本来就很疲劳,在追击刘豫州时,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这就好比强弩射出去的箭,到了尽头,连一层薄薄的绸子也穿不透了,还有什么力量呢?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认为这样就是最善战的将军也一定会遭到挫败。

况且曹军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荆州的士兵投降曹操,是被形势所逼迫,并不是真心为他效力。如果将军能派几员猛将,率领数万精兵,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能打败曹军!曹操兵败后必然北逃,这样孙刘两家的力量就会增强,三足鼎立的形势就形成了。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诸葛亮的精辟分析,不仅使孙权心悦诚服,精神振奋,也有力地批驳了主降派的种种谬论,得到了主战派的支持,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当时周瑜尚在都阳(今江西波阳)训练水军。鲁肃建议立即派人召回周瑜,孙权同意后,把周瑜从那阳召回。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周瑜的主张和孙权、鲁肃、诸葛亮完全一样。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针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观点,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出发,有理有据地驳斥说:“张长史的意见我不能同意。曹操表面上打着汉朝的旗号,实际上心怀不轨。孙将军雄才大略,占据江东数千里的地方,兵精粮足,英雄之士乐于报效,应当横行天下,为汉朝除奸,消灭祸害。曹操自来送死,难道还能去迎接他吗?

我为将军已经筹画好了,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后方并不安定,关西的马超、韩遂是曹操的后患。况且曹操舍弃鞍马,依仗舟船,和东吴来较量,这不是中原人的长处。现在天寒地冻,军马没有草料,士兵不服水土,必然发生疾病,这是用兵的忌讳。而曹操冒然而来,正是打败他的好时机。请将军给我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击败曹操。”周瑜的慷慨陈词和精辟分析,使在场的人都受到极大鼓舞。

周瑜的豪言壮语,也激励了孙权。他站起身来大声说:“曹操老贼想废除汉室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害怕袁绍、袁术、昌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他们都己经被消灭,只有我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公瑾(周瑜字).和我的意见完全一致。”为了表示抗曹的决心,就情不自禁地拔出宝剑,向前面的几案上砍去,并厉声说:“谁再说投降曹操,就和这几案一样下场!”

孙权调拨三万精兵,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同二人制定作战方针,大军开赴前线,与刘备的军队会合后,进驻赤壁(今湖北蒲析县西)。

曹操率军自江陵顺流而下,舶舫(战船)千里,放旗蔽空,声势十分浩大。曹操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打败孙权不成问题。可是他那二十多万军队,多是北方士兵,长于陆战,不习水战。再加上远道而来,不服水土,生病的很多。一其中七八万水军,是刚刚投降过来的荆州军队,他们尚存疑惧,人心不安,尽管曹操善一于用兵,但战前形势对他十分不利。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刚一接触,便被打败,只好退往江北,隔江与孙刘联军相峙。曹操为克服不习水战的弱点,下令把战船用铁索连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不仅解决了船只颠簸的间题,又利于军队在船上往来行动。这样,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违背了水军作战的基本常识,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机会。

来揭秘吧据悉一天,周瑜和众将领正隔江观望曹操的连环船。身经百战的老将黄盖,敏锐地发现连环船的致命弱点,便向周瑜献计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和敌军长久相持。但曹操的船队是首尾相连在一起的,可以采用火攻的战术,把敌人消灭。”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后,一方面积极准备实施火攻的部署,另一方面让黄盖出面写了一封假投降的信,并约定投降日期,以麻痹曹操。一切做好准备之后,只要东南风一起,就可以实施火攻了。可以说,万一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隆冬季节,一般多刮北风。可是到了冬至那天,天气突然转暖,东南风劲吹,江水咆哮,浊浪滔天,周瑜等将领见此情景,激动万分。江东将士个个摩拳擦掌,人人精神振奋,决战时刻终于到来。

时至夜晚,黄盖率领十几艘蒙冲斗舰,里面装满灌了油的干柴枯草,还有大量硫磺烟硝之类的引火之物,外面围着布幢,插上青龙牙旗,乘风破浪,向曹军水寨疾驰而去。黄盖高举火炬,看见距曹营不远,让将士大声呐喊:“黄盖前来投降了!”

曹军被黄盖的诈降所迷惑,以为黄盖真的来投降了,都伸着脖子观望。正当曹军将士兴高采烈之时,黄盖指挥各舰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向曹操的水军船舰冲去。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火烈风猛,霎时,曹军船舰就被延烧起来,烈焰冲天,那些战船因被铁索连锁,仓促间无法拆开,曹操水寨化为一片火海,士兵们被烧死、淹死、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曹军在岸上的营寨也被延烧着火。

周瑜见对岸起火,知道黄盖已经得手,立即发布命令,孙、刘联军分水陆两路乘胜进击。曹军兵败如山倒,被杀得丢盔弃甲,人仰马翻,死伤了一大半。曹操带领残兵败将,从旱路撤退。

赤壁一战,曹操的水军全部覆灭,陆军元气大伤,他退回北方后,势力局限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南下了。

相关阅读: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是真的吗        赤壁之战的起因和年份

作文六:《小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智》900字

赤壁之战,曹操拥兵百余万余,将士二千余人,而刘备拥兵不到六万,将士不到十人。孙权的兵虽比刘备多些,但和曹操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两军称得上是鸡蛋碰石头。孙权手下的谋士大多要投降曹操,在这种场面下,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等人哑口无言。诸葛亮又使孙权坚定了抗曹之心。他道:“刘备虽新败,然关羽还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也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刘备,轻骑一日能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今将军诚能与刘备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曹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有力,而鼎足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这样一席话说得孙权心悦诚服,同意与刘备一起灭曹。

周瑜是孙权帐下的一号大将,文武全才,两人又有亲戚关系,周瑜对孙权影响极大,所以必须说服周瑜。诸葛亮说:“曹操之子曹植曾写一赋,名为《铜雀台赋》。赋中之意是:他家成为天子,势得二乔。”周瑜听后,怒不可遏年,原来这大乔是孙权之妻,二乔就是他的妻子。可曹植所写的二乔是指两座大桥,诸葛亮就这样激得周瑜坚定了抗曹之心。

诸葛亮舌战群儒,怒激周瑜,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孙权、刘备相连抗曹的形成,充分展现了其“辩”功。不久,周瑜以造箭为理,要诸葛亮三天造好10万支箭,诸葛亮不费一钱一铁,一兵一卒,就让曹军乖乖送上15万支箭,其智慧真可谓高超无比。

素以足智而著称的周瑜,面对曹操大军束手无策,几乎生病。鲁肃找来诸葛亮,诸葛亮对周瑜说:“欲破曹军,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他又说:“我自己曾遇异人,可以呼风唤雨。”果然,诸葛亮说借东风,就借东风,周瑜就利用东南风火烧曹军之船。鬼神一说,作为我们现代人是不应相信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借来东风呢?可以知道他非常精通天文地理,他夜观星象,知道近几日会有东风来。

曹操败走后,诸葛亮算准曹操会走华容道,他叫关羽在小路烧烟放火,曹操就会走小路。果然不出所料,关羽生擒了曹操,但是关羽太讲义气,又把曹操放了回去。但这也是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

诸葛亮的智谋在赤壁之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智谋造就了赤壁之战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众多历史名人歌颂过这场战役,直到现在,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被人津津乐道。罗贯中对诸葛亮“智”的描写,让他似乎摆脱了“人”而成为“神”了。

作文七:《赤壁之战的翻译》2300字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孙权感叹的说:?这些人提出的主张(所持的议论),非常令我失望。现在你阐明了大计,正同我的想法一样。?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周瑜到后,对孙权说:“曹操虽然自封(在名义上)是汉朝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将军凭着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干,同时又凭借父兄的功业,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  割据(占据着)江东,土地方圆数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     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英雄豪杰们都乐意为您效力,(您)应当打遍天下,替汉朝除去奸贼,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何况曹操(现在)是自来送死,(我们)怎么可以投降他呢?请让(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而曹操丢弃骑兵,依靠水军,与东吴试比高下。现在又天气非常严寒,战马没有草料。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曹操)驱赶着中原的士卒长距离地跋涉,到江湖水域(多水地带),不服水土,一定生疾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忧虑(禁忌),可是曹操都不加考虑的去做。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将军擒获曹操,应当就在今天。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我)周瑜请求得到精锐部队几万人,进兵驻扎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曹操!”    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孙权说:“(曹操)老贼想废除汉朝自己做皇帝(已经)很久了,    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那几个英雄已经被他消灭,只有我还在。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我同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当出击,同我的意见非常一致。这是天那你交给我(苍天派您帮助我)啊。”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  (您说的)五万军队,难以在仓猝之间集合起来,我已选好三万人,战船、粮草、武器都已备臵。     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 您同子敬、程普就先行出发,我一定继续

调派军队,    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  多装运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您能够处臵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倘若)遇到万一战事不利,就回来找我,我一定痛(曹)孟德决一死战。”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军队同刘备合力迎击曹操;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策划作战的策略。

?? 进,与操遇于赤壁。  (孙、刘联军)向前进军,同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这时曹操军中的军队已经发生了瘟疫,刚一开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打了败仗),(曹操)退却后驻扎在长江北岸。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周瑜等驻扎在南岸,周瑜部下的将领黄盖说:“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长久相持(持久对臷)。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曹操的军队正连接战船,首尾相接,(我们)可用火攻来打退他们。”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  于是就用大小战船十艘,装载干燥的芦笛和枯柴,里面灌上油,

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竖起旗臶,还预备了轻快小船,系在战船的尾部。先写信给曹操,假称要投降。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这时东南很大,黄盖把那十只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就挂起船帆,其余船按次序一起前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  曹操军中官军都走出军营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来投降了。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  (黄盖的十条战船)距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火势很旺,风势很猛, )    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船象箭一样(驶往曹营),把曹操的船只全部烧光,火势蔓延到岸上的军营。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霎时间,浓烟烈焰布满天空,(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锐部队随后追击,战鼓擂得震天响,曹军溃败。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  曹操带着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    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天又(刮着)大风,就让瘦弱的

士兵都来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瘦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烂泥中,死的很多。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刘备、周瑜水陆(两军)一齐前进,追击曹操一直到南郡。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当时,曹操的军队再加上饥饿和瘟疫(饥饿、瘟疫交加),死了有一大半。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曹操(于是)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撤回北方。

作文八:《赤壁之战的真相》1000字

赤壁之战的真相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

赤壁之战

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

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没到过那里,所能动用的就是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

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令曹仁镇守江陵。如此算来,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七万人。

对于孙权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参战,而对于刘备方面,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一万加刘琦一万合计两万为准。大致上均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参战。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但“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

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

曹操很轻易地相信了黄盖的投降,是因为曹操认为,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

此外,周瑜的同郡蒋干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也确有其事,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而蔡瑁、张允也没有被卷入其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给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作文九:《赤壁之战的教训》900字

赤壁之战的教训

赤壁之战,说白了就是曹操集团公司发生的一场重大火灾,伤亡人数达到了83万,财物损失无法计算,可以说是震惊世界的重大灾难。事后经过事故调查分析,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人为纵火,但根本原因是曹操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做防范措施,而且建筑物(船)的设置存在重大隐患,具体如下:

1. 建筑材料不防火:船都是木头做的,还为了防腐防虫,刷上了松脂涂料,危险性实在太大了。限于科技水平,这属于企业无力解决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本来就应该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比如在船身上盖上层薄棉被,再洒上水,安全系数就高很多了。

2. 防火间距不够:曹操的船是木头做的,属于丙类可燃固体,厂房间起码要有10米的防火间距。他的建筑头尾相连,还用木板搭桥,一有火灾,马上迅速蔓延,肯定是特大伤亡事故。

3. 建筑设计没有考虑风向的影响:设计时是西北风,火源在东南边,曹操当时麻痹大意了,认为冬天战斗可以结束,就没想到江南地方,春天来得早,不时会有东南风的吗?

4. 灭火器配备严重不足:其实船下有的是水,每艘大船准备千二八百个水桶并装满,造成洪水都可以了,怕什么火?而且船重一点,吃水深些还不容易翻船。

5. 救援设施不足:每艘大船就配几只小救生艇,只有军官级的

人物才能用,太少了点吧?其实古人早就会用羊皮做皮筏子了,每艘船准备准备一百来个这种古代救生圈多好,不会游泳的北方人穿几十斤的盔甲跳水逃生,谁不沉到长江底啊?而且每艘船也不准备几把能砍断铁链的大斧头,火起了砍断连接把船撑开不就安全了吗?曹操集团才吞了袁绍集团和刘表集团,有这个钱吧?

6. 安全意识淡薄:东南风刚起来时,有人发现并报告曹操了,

马上启动救火措施完全来得及。可曹操根本没当一回事!

7. 消防培训不足:一艘船几百上千人,如果消防训练有素,灭

火的灭火,打水的打水,救人抢救财物维护治安各司其责,火完全可以在初起阶段扑灭。

8. 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前面的船起火,应该马上通知后面的船

做安全疏散或启用紧急灭火措施,人员损失还是很有限的。

9. 没有应急联络系统:古人肯定是没手机的了,但竹哨、号角、

锣鼓、狼烟、旗语哪样没有啊?再不行训练一下,一百个人齐声大喊“火警”,几公里外也听见了吧?

所以,曹操这个企业主要负责人当得真不及格。如果请个专家做安全主任,历史可能得改写了。

作文十:《三国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兵力与战略》3200字

三国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兵力与战略

三国赤壁之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玩一款叫做“三国杀”的游戏,不久之后,一系列类似的游戏就接种而来。看着在三国赤壁之战里杀红眼的那些游戏迷们,大家对三国了解多少,对赤壁之战了解多少?

我一直很佩服曹操,他不只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文学家。虽然有很多人对曹操有着负面的看法,说他忘恩负义,但有谁能说任何的成功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曹操在我心中一直是英雄的存在,胸怀大志,气魄恢弘,虽然最后在赤壁之战战败,死的惨烈,也战得英勇。有人说,曹操是三国真正第一人,我完全赞同。

可以说曹操率军一统北方,这是他人格的魅力,杰出的军事技能和当时大势所趋所决定的,这不是偶然,如果当时没有出现曹操,而是另外一个拥有如此军事技能,和这种独有的人格魅力的人,相信也能统领追随者一统北方。有人说,一千年才会出一个改变历史的杰出人才,我觉得曹操就是等了一千年等来的那一个。

曹操可谓是军事家中以少胜多中典型的一个,然而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一个草船借箭惨败却也是历史中一个金典的例子。曹操官渡之战大胜后为了江陵的军事物资不落入刘备之手而进占江陵,在乌林与刘备隔江对峙。而曹操带领的都是北方的旱鸭子,不会水,所以为了士兵们在船上好操练,曹操就命令士兵用铁链把船连在一起。而与刘备组成盟军抵抗曹操的周瑜就将计就计用草船诈降,在离曹军二里处借东风向曹军冲去,而曹操的战船确是连在一起的,无法马上分开,所以有了历史上的火烧赤壁,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时间

三国演义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赤壁之战,这也是最经典的一个故事,关于赤壁之战的故事很多人都存在很多的疑问,对于,赤壁之战的时间一直广受争议,《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

众所周知,十二月份是我们的冬天,冬天一般刮得是北风,而草船借箭借的可是东风,冬天刮东风那就是一件稀奇事了,所以人们争议的并不是不无道理。

历史是无法还原的,对于那些未知的迷,我们也只好通过各种史料记载来考证,推断。曹操铁索连舟,不会无原无故,他十月占据江陵,然后隔江与周瑜对峙,连舟操练大军。

在《三国志,蒋济传》中又说道,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孙权带领大军攻打合肥,可以见得,十三年合肥之战就结束了,而上面说的十二月份的赤壁之战,曹操是没有时间跑到合肥去展开合肥之战的。

所以说,还原历史,史料也是存在很多漏洞的。后来又有人发现,东汉的建安十三年是闰年,那么所有的推理也有了依据,闰年多出了比平常年足够的时间让一切事情变得顺理成章。

时至今日,我们的研究人员翻阅无数资料也是无法确认赤壁之战具体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一月,孙权,刘备合力与曹操在赤壁交战,十二月,曹操铁锁连舟,周瑜草船借箭,大败曹军于赤壁。

赤壁之战在哪

赤壁之战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真正了解的人很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赤壁之战这个典故。赤壁之战时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决定三国格局的一次关键战役,也是这场战役让曹操退守北方,几年以来都没有较强的实力威胁到吴和蜀。

那么,现在很都人都在考证,当年的赤壁之战在哪里发生的呢?这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年的赤壁之战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

多年来人们都在考证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点是在哪儿,根据记载三国的史料三国志的介绍,也为前人的猜测做了一个记载。

有的人说在嶂山以南的地方,在汉阳赤壁的说法更是在南北朝的时期很流行,现在认为在黄州赤鼻矶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后面也被各种说法所打破。

古往今来,种种说法也是层出不穷的,但是都没有得到世人的一致认可,也让人们对于赤壁之战的真正之地感到更加的好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这一个领域,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也让这个谜团迟迟没有打开。

赤壁之战已经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了,人们对于他的发生地的探索却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也希望以后这个谜团被打破,让我们重温当年的战场之貌。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了呢?

赤壁之战兵力

每每提起赤壁之战,总会让人想到它是一场少数战胜多数的战役。但是据史书记载,孙权的总兵力约在7-8万,但是部队分散不利于调动,于是孙权派了3万人给周瑜,用于和曹军直接作战。而刘备的军队以自己的一万加上刘表长子刘琦的一万,合计约为两万。所以,总的来说刘备与孙权的兵力总的为5万左右。

对于曹操的士兵数量,历史上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曹操当时的总兵人数约为23万人之多,据曹操自己说是80万左右,然而80万是个非常虚的数字,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80万首先是想在心理上压制住孙权,让其不敢进行抵抗而投降。其次,曹操在北方有300万的人口,然而这个数字是曹操总共拥有的人口数,除去老弱病残的人,生产的人力以及各地的当差人员等,曹操最多只有35万能带到荆州。

同时,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周瑜把曹操的兵力汇报给孙权时,称兵力才有15~16万人左右,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带着约7万人投降了曹操,所以当时曹操的军队约为23万人。当然也有人对周瑜汇报的数据有所怀疑,但作为一个军队里的重要将领,对打探到的情报要有一定的把握,不可能为了为军中战士壮胆而虚报数字。

所以,总的来说,两方的兵力悬殊并不像5:80那样夸张,也就差不多是在5:23之间。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

赤壁之战攻略

赤壁之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那赤壁之战的攻略你知道吗?表激动,这里的赤壁之战攻略不是游戏的攻略,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攻略。

所谓攻略就是指在这场战役中用到的战术谋略,是对整场战役的整体规划,是战役的指导方向,也是致胜的关键。

所以,这里的攻略,首先,是了解自己,了解敌人,因为诸葛亮在其中利用话语来激自己的盟军,也利用敌方主事之人多疑的性格,这些都是要基于对自己及敌人的了解程度才可

以做到的。然后,要善于用脑,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要注意别人的缺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

在此次战役中,将船尾和船头连接起来对于曹军来说,他们是非常聪明的,解决了战士们晕船的问题,而对于孙刘两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死穴,为他们的成功亮出了道路。如果孙刘联盟队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想到曹军的聪明,那么,他们就不会认识到这一点。最后,是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孙刘来说,曹军水性差,不擅长水战,这大大降低了曹军的战斗力,这便是人和;而当时曹军从北方来到南方,而南方的水资源比北方的丰富,这就提供了地利;当时诸葛亮夜观天象,知道会刮东风,于是借助东南风,加大了曹军的火势,这便是天时。

赤壁之战歇后语

很多历史故事都很经典,赤壁之战就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说到赤壁之战里的歇后语,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说的是对于同一件事,双方都是自愿的。在赤壁之战中,为了让曹操以为孙权要投降,周瑜与黄盖合伙演了一出苦肉计,假装言语不合、意见不投。就是为了演给诈降阵营的张允等人看的,而恰好这些假的情报被误送到曹操手中,也是致使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再有就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在这句歇后语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要想成功做好这么一件有风险的事,是需要很大把握的,而诸葛亮知己更知彼,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不会贸然出击,必定会以远距离试探,正好射箭就是这个试探的方法。

同时他要能观天象,知道天气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他有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造箭,而是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种种串起来,才是真正的高人,可以为了一个目标,综合利用身边的优势,十拿九稳地完成一件事情。

其实在赤壁之战里还有一些歇后语,像曹操南下——操之过急;诸葛亮周瑜定计——不谋而合;诸葛亮周瑜用计——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借东风——装神弄鬼等等,其实每一句歇后语都有一个待人挖掘的故事。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