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人物评价》2900字】 诸葛亮人物评价100字

作文一:《诸葛亮人物评价》2900字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当然千万不要忽略了,他还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家!诸葛亮的十大发明是: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五出祁山时为了便发明了这种运量工具,称为:木牛流马。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据说木牛流马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且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它不仅载重量大,而且不需要添加动力。它不吃不喝,不拉不尿,仅凭转动舌头,就可以行走自如。木牛流马的发明和使用,不管对当时还是现在的运输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只可惜当时的木牛流马的制造工艺是高度的国家机密,没有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应用,所以,在发明人诸葛亮死后没不久,便告失传,令人惋惜不已。

据推测其构造原理为绞盘和索道的结合体,其核心部分为一组将水平方向推动的绞盘转为垂直方向转动的一组伞齿轮传动装置,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或者可以理解为违背物理学定律的永动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的雏形。木牛流马,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便捷实惠,造价低廉,无噪音无污染,百公里耗油为“0”,这样的“马”啊,谁不想要一匹!

二、八阵图

八阵图是一个阵法,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传颂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于迷惑敌人,且可以变化许多阵法。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此阵祭出,任尔兵强马壮,万夫之勇,一旦迷失阵中,皆难取胜。

三、诸葛弩

诸葛弩又称为诸葛连弩,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合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中国人用弓箭是世界上最早的,欧洲人刚用弓箭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用了近千年了。而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

的诸葛亮创制的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是现代军事武器的雏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动武器! 四、馒头

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突遇江面上狂风大作,当地人欲用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对于这种愚昧而残忍的做法,诸葛亮甚是不屑。而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

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在中国饮食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馒头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馒头才正式分家。今天许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馒头”。所以确切的说诸葛亮发明的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包子!

五、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六、孔明锁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

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丞相的聪明才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孔明锁与其说是一个好的智力玩具还不如说是诸葛亮对于中国建筑的贡献的缩影! 七、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么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还有九连环也是诸葛亮发明的,包括前面提到的孔明锁,这些智力玩具也都已打上诸葛亮的注册商标,可见武侯对玩具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啊!

八、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于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又是一个远古机器人啊!

九、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通过咬合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搭桥的目的。快捷便利,一物两用,令人赞叹!

十、地雷

在世界战争中频繁使用的地雷的首次登场,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文献: “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因为蜀军手里的刀枪奈何不了孟获手下的军士身上坚韧

的藤甲,诸葛亮不得不使用地雷破敌。那时所谓的地雷,也不过是将火药放在一个木盒子里,因为没有导火索,只好用竹筒装上火药作为引线。后来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弈中也曾使用过,不料天降大雨,致使预先布设的地雷因为火药被淋湿不能爆炸,诸葛亮前功尽弃,异常郁闷,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由衷感叹。诸葛亮发明和使用地雷,是在战争中初步对化学的运用。冷兵器时代结束后,人们在诸葛亮发明的地雷的基础上,在制造工艺和用材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最终得到现在的地雷!

看看这一个个鬼斧神工,技艺精湛的发明,不知道要让多少的发明家、科学家汗颜了。那是远古时代的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颂2000余年的瑰丽传奇!

作文二:《对诸葛亮的评价》2200字

诸葛亮

人家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我看,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

(一),诸葛亮隆中钓刘备;

刘备一心想成就帝业,但他那两个拜把子的兄弟--关羽,张飞却没有能力给他出谋划策,再加上水镜先生徐庶的大力推荐,孔明的身价自是大涨。他倒好,跟人刘备玩捉迷藏,刘备每拜访一次,他的身价就以直线上升到他满意了,才肯与刘备成交。于是乎,便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其实这是诸葛亮给刘备暗露自己的才能作为筹码,让人刘备愿出高价请他。又有身价又有面子,何乐而不为?

(二),池塘边上谋荆州;

孔明一到新野就要钓鱼,而且为他服务的还是刘备手下的三员虎将,叫关羽,张飞给他做鱼竿,条件还特别苛刻,弄得人关羽,张飞一肚子怨气。叫人家赵子龙去找池塘就算了,去池塘有一段路他那车过不去,得!派人家去修路。等到要去钓鱼了,还让人把张飞带去 ,说是让他挖蚯蚓,要不是刘备在,张飞不把他杀了算不错了。钓鱼是假,玩把戏是真,是等刘备把军事指挥权给他。

孔明自己也知道,他在人家眼里就是一臭读书的,就会指挥人。尤其是名声在外的关羽,张飞,又和刘备是拜把子的兄弟,就更不买他的帐了。要指挥他们就必须有剑印在手,又不好和刘备明说,于是 ,他百般刁难三员大将,使关羽,张飞的脾性表露无遗,再来向刘备伸手要剑印,刘备也就无话可说。等剑印一到手,名正言顺了,张飞也不得不认账了。

孔明带一百人去荆州吊唁刘表本就是无限的夸张,他自己心里明白,去荆州受制于他人,带多少人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就他和赵云同去,也就足够了。他却借此夸张自己的胆识和谋略,以此取得刘备的赏识。事前就安排了孙乾准备筵席,还让简雍准备好功劳簿,营造胜券在握的气氛,打败曹军后,又是大摆筵席,又是记功劳的,刘备帐下还有谁不服他呢?

(三),孔明装腔作势激鲁肃;

孔明知道鲁肃意在说服刘备与东吴联合抗曹,但为了在同盟中不处于被动,他故意糊弄鲁肃,说刘备想降曹,让鲁肃权刘备不要降曹,主动权就转移到了刘备这边。他深知鲁肃憨厚老实,就糊弄他,让他急了亮出底牌。孔明欺负老实人还真是有一套,不过就孔明这么聪明狡猾的人,骗谁,谁都有可能相信,更何况是老实人一个的鲁肃呢?我只能对鲁肃深表同情了!

(四),联东吴抗曹;

一张利嘴可以让人气得七窍生烟,却未必能让人心服口服。孔明舌战群儒的确精彩,调动了他的智慧和才学,出语犀利辛辣,甚至嘲讽挖苦,让张绍等主张

将曹的人纷纷败下阵来,还不忘给他们留点颜面,表现了他不卑不亢的修养,以及他非凡的外交才能和风范,让人不能不服。

说服孙权时又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技巧,劝孙权向曹操投降是为了激起他抗曹的决心。等孙权明白抗曹必须先联合刘备后,他才把抗曹的策略和盘托出,从四方面分析曹操进攻动物的不利因素,使孙权信心大增。所以呀!有一张利嘴和非凡的才能是必要的。

(五),辱激周瑜抗曹;

孔明劝周瑜把自己的娇妻小乔送给曹操做小老婆,啧啧!太损了!他又耍了个滑头,假称自己不知道小乔是周瑜的妻子,使周瑜的愤怒难以发泄在他身上,只能大骂一通曹操,这是 孔明要达到的目的。

这倒要怪周瑜自己。他口口声声要降曹,试探人孔明的抗曹策略,结果被孔明看透了心里的小九九,并狠狠踹了一脚他的痛处。孔明充分利用周瑜易怒的脾性,用辱妻之计激起他的愤怒。失去理智的人很容易遭人算计,于是孔明顺利得手。

(六);草船借箭助周瑜;

世人一味指责周瑜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却忽略了诸葛亮处处显得自己总要高人一等的行为,客观上有欺负人东吴无人的嫌疑。人家周瑜恼他也是情有可原,向诸葛亮索要十万枝箭也是想难一难他,灭一灭他的气焰。诸葛亮却夸下海口,三天之内把三万枝箭送到,假如他造不出十万枝箭,受到军法处置也是他自找的。

诸葛亮既然被人称为“卧龙”,那也就不是浪得虚名的 。她知道三日之内一定有大雾,焦急的却是老实巴交的鲁肃,我只能说再一次对鲁肃深表同情!

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并向他致谢,他倒好,声称为“略施小计”,言语间是何等骄狂,人家周瑜恨他也难怪了 !

(七),有意冷落关羽;

亲近狂傲的人无异于在抬举他,他更瞧不起你,倒不如找机会泼他一盆冷水,他的狂傲之气才会有所收敛,关羽斩杀颜良后名噪一时,也更是目中无人。孔明故意冷落他,使他自己耐不住寂寞,主动请缨。他也深知关羽义气,不会杀曹操,让关羽有把柄留在自己手里,可以有效控制他。

(八),华容施烟骗曹操;

一边是以老奸巨滑著称于世的曹操,一边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孔明,这次的较量曹操输了。

但这并不能说明曹操的智慧弱于孔明,这时的曹操后有追兵,惊慌失措,思维都不可能在正轨上运作,不过话说回来,曹操的思维经常有悖常理,让人捉摸不透。

可这回被孔明摸准了,故意在华容道上大放烟雾,曹操反以为那是孔明虚张声势,于是决定从华容道走,正好中了孔明的圈套。幸好守华容小道的是关羽,曹操才有幸从他刀下逃脱,其实诸葛亮派关羽去守,,也是故意放走曹操,更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因为,北方没有了曹操的统治,将引发众多军阀混战的局面,从而减少战乱,我也就不能不赞叹他的思维缜密之极以及他的狡猾了。

由于本人读书尚少,所以未读全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只能从以上的八点来谈谈自己对诸葛亮这人的认识。我认为诸葛亮这人可以用我在书上看见的几句话来总结:

躬耕南阳,只为赚得更高身价;

泪换荆州,着实耍了一回无赖;

舌战群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力荐凤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空城退敌,万不得已博得美名;

毕生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文三:《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9500字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三国・

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

马冠朝

(宜宾学院政管系,四川宜宾644007)

摘要:从公元181年到280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统一与分裂较量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空即为大争时代。在此历史背景下,以大历史视角的方法考察诸葛亮的思想、理论规划、社会实践及效果,从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互为表里、诸葛亮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大争时代诸葛亮的历史定位三个方面来评价他。

关键词:诸葛亮;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三国时期政治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2(2010)02-114-05

评价诸葛亮其实是复杂和困难的。千百年来,人们评价诸葛亮或为千古贤相、君子典范,或为治国能臣、以分治方,或为军事奇才、六出祁山,或为制造分裂、天下纷乱,强、军戎才短,或为疲敝民力、经济凋敝,迫等等,莫衷一是的评价,杂。当中。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凡此,都是后人感叹诸葛亮传奇和悲剧的一生。说到其悲剧的一生,无疑是未能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目标,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令人扼腕叹息。历数历史风流人物,若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无疑一如诗人所发之感慨。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的思想和活动有着特定的时空条件和指导其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信念理想与实践规划,他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客体。作为主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其从事的实践密切相关,影响着其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作为客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又成为后人观察、评价那个特定时代历史走向的依据。

一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从东汉末181年诸葛亮出生到280年西晋统一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以大历史视角看待诸葛亮,是把他放置于

[2]

1]

子”,,诸侯会,,,东汉社会再也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3]

”。(蜀书五・诸葛亮传548)诸葛亮一生下来就处于这样的时空当中,他去世后三国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但他生前的实践活动和思想都烙印在西晋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当中。由此,在统一与分裂较量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空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即称之为大争时代。

大争时代发展到曹操准备统一南方时,高卧隆中、冷静思考个人生存及天下兴亡的诸葛亮从思想上达到成熟,最大体现是其所作的《隆中对》。将《隆中对》置于大争时代背景来看,其精神实质是诸葛亮观察天下由统一而分裂,而如何再次走向统一的问题。从个人生存与发展来看,诸葛亮“自比于

[3]

管仲、乐毅”(蜀书五・诸葛亮传543)而并非“不求闻达于

[3]

诸侯”(蜀书五・诸葛亮传548),他“择贤主”刘备,谋的建

功立业之心之志;从天下存亡来看,《隆中对》实际上是整合纷乱局面的使天下再次走向统一,恢复业已破坏的王业天下局面的战略规划。因而,《隆中对》是衡量诸葛亮政治思想成熟的一个基本点。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古代中国,政治思想一直没有脱离伦理的影响,政

东汉末至西晋统一中国这样一个较长时期的历史时空当中。治服从于伦理,政治规范道德化。西汉王朝是刘姓天下,特别

东汉末年政治昏暗,社会领域酝酿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东汉政是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独尊儒术”,以儒家学说和思权机器处于积薪之上,自黄巾军起义喊出“黄天当立,岁在甲

收稿日期:2009-11-25

项目来原: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SXJZX2007—012。作者简介:马冠朝(1979—),男,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学院政管系讲师。

想统摄天下。汉光武帝中兴刘汉,但是儒家忠君思想并没有因

114

为西汉亡东汉兴从人们的头脑消失,反而历经两汉的不断强化

考察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可看出,诸葛亮

[4]

千年至福”,主要是基于《隆中对》及以后的前的政治伦理观已为人们特别是为知识精英阶层而接受,诸葛亮一生追求“

体现了诸葛亮希望天下走向统一的王朝主人归是具有这种政治伦理观念的代表之一。学者研究指出,诸葛亮后《出师表》——排斥他姓的刘氏天下。但今天看待《隆中对》其的思想杂糅儒、道、法、阴阳各家思想,但其占主导思想的核心属问题—

是儒家忠君思想。中国古代的君子“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实就是一个如何结束分裂而重新天下归一。至于归于哪一个

一”,自有历史本身发展的逻辑。小隐隐于野”,面对社会动荡、人民离散,诸葛亮并非是隐士。“从其一生考察,无论是高卧隆中思考天下格局,还是选择刘备从事军事、政治实践,无不体现着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大隐隐于朝。同时,从《隆中对》到前后《出师表》而又体现着他的社

[3]

会历史观。《隆中对》看到了“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蜀书五・诸葛亮传544)的天下纷乱局面,继而分析了曹、孙、刘的条件或者优势。制定出了“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

[3]

川”(蜀书五・诸葛亮传548)先霸业政权后王业政权,两路

大争时代背景下成熟的政治家  二

历史地考察诸葛亮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进行着的。后刘备时代的到来,诸葛亮作为丞相“开府治

事”,后又领益州牧,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思想家,这是诸葛亮政治家身份最为成熟的时期。他以政治家的身份进行着自己的理论规划和政治实践,主要是基于其

内外方针及军事斗争当中。

,或

出兵的开辟蜀汉政权道路的战略规划和“霸业可成,汉室可

:[3]

兴”(蜀书五・诸葛亮传544)的天下归一的最高政治目标。

“,对于残酷这个

前《出师表》第一次提出和践行天下归一的政治目标:“今南方

,他比起那

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来[3]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548)说,是仁慈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而君主执

表》::顾王[6]

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简单的[5]

,”如果说《隆

个人好恶和朴素的价值评判就显得毫无意义,甚至给予具有重

中对》,那大历史人物的不公正的价值评判待遇。诸葛亮不是马基雅维么前后《出师表》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军事层面上践行利所说的“君主”,但却是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这里可以用两着这个战略规划。这几篇文献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社会历史观。这个社会历史观就是天下重新一统,对于诸葛亮主观来讲当然是天下统一于刘汉。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反映在大争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儒家政治伦理观支配着或者起着决定作用地影响着其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又规范约束着其政治伦理观。政治伦理观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是事汉忠君,体现在实践上则是拥刘反曹、反吴而最终“兴复汉室”,其最终是恢复社会秩序,实现天下一统,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社会历史观在理论上表现为先霸业政权而后王业政权,二路出师北伐中原的理论战略规划,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则是割据荆、益,而后六出祁山以及其后继者九伐中原,最终是天下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而恢复传统的儒家忠君思想的政治伦理观。可以说,终诸葛亮一生,无论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演进,甚至是出现一些修正(例如前后《出师表》在一路北伐以及不曾提起荆州问题是对《隆中对》的修正),还是其事刘报汉、联吴抗曹,天下未分而荆州三分,渐次实现割据荆州、益州及到开府治事治理蜀汉,再到恢复蜀、吴关系以及六次北伐的政治、军事实践,无不是贯彻着其思想当中最为主要的两个基本点: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历史观。

[3]

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是:刘备托孤中“君可自取”(蜀书五・诸葛亮传547)的君指的是诸葛亮,同时在托孤大臣中

还有李严,且以诸葛亮为正,李严副之。“君可自取”的“取”字是刘备放权诸葛亮并扩大其权力的表现,以李严副之并不排斥刘备对自己死后李严的担忧和政权内部机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第二,李严淡出政局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是基于刘备对诸葛亮的授权与放权以及封建专制体制下集权统治的需要是李严出局的原因,也是政不出二门、权不分二人专制集权统治的特征体现;第三,从凝聚蜀汉各方面的物质力量诸如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直至观念形态上的力量与意志,以及协调、整合刘备逝世后蜀汉政权内部关系角度出发,到为着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也体现了诸葛亮的集权治蜀思想。另一个例子是,鉴于《隆中对》是诸葛亮思考天下大势,审时度势提出和制定的由霸业政权而指向王业政权的最高战略规划而并非漂泊半生、几无容身之地的刘备思考现实的成果;鉴于刘备对此称“善”并提倡和支持这一战略规划而并非理性考量和正确实践,最终破坏孙、刘联盟关系,是其留给诸葛亮政治遗产中一个巨大的外交困境。孙、刘联盟关系几经跌宕,初盟———破盟———再盟,是刘备非理性认识“外接好孙权”的结果,而恰是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再盟与东吴,实现了对《隆

115

中对》的局部回归。由此,这是诸葛亮权衡利弊得失,在三方政治利益和纷争中以政治家的眼光理性考虑得失,做出的外交政治策略。所谓“邦交”乃靠的是实力谈话、做事,诸葛亮以政治家的身份和眼光作出的这样的决策而并非考虑历史恩仇是审慎和明智的。

三国战争的实践,绝大多数都非义战。三国时代军阀割据混战纷乱的局面暴露出“民之欲安,甚于倒悬”,“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的残酷社会现象。在三国战争中,也不乏残暴性,比如曹操对于因徐州牧陶谦的属下杀其家人而对徐州进行报复。从三国战争属性及社会民生角度来讲,三国的战争绝大多数的确非义战。军阀之间你争我夺,时而联盟击外,时而分裂内讧,直接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民生之多艰自黄巾军起义暴露出来,更由于三国之战争又不知使天下百姓几溺几饥!因而,三国战争的残酷性的确应该是批判的对象。但是,汉末天下大乱,军阀频繁登台表演及到乱世中的相对平衡———三国鼎立,又反映出社会走向整合的趋向。三国无义战,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客观上却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无果以后,方,,谋取益州,,非义战”了基础。

由此,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存在着主观实践活动与客观社会现实及效果矛盾的辩证关系。终诸葛亮一生,基本的还是战争的实践活动。就反映诸葛亮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隆中对》来看,仅仅将《隆中对》制订的天下三分的割据政策为其是奠定天下分裂的造始者的论由,认为其推迟延缓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天下统一的时间似乎是偏颇之言。从客观上来讲,不待天下三分,而在此之前天下已经多分。自古天下为有德者居之,虽然大争时代发展到三国割据相对稳定各自代表着“有德者”形象,那么在此之前的大大小小的各方军阀不乏泛泛无德之辈。与天下多分相对而言,即使天下三分,非但不是延缓了天下统一的时间表,反而为天下再次统一准备着局部的统一和稳定的条件,也在政治、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为天下统一作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诸葛亮主观上来讲,天下三分前,天下已经多分,拥刘复汉、以弱胜强并最终实现刘汉天下的统一也只能是首先的局部统一,并进而朝着天下一统的目标前进。所以,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即有“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之说,这正好说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主观实践活动与客观效果的矛盾性,主客观矛盾的辩证关系。由此,诸葛亮在评定南中、经营益州等方面,辩证地看可以说都存在116

[5]

[8]

[7]

着上述问题。如果单就以成败论英雄,主要基于历史人物主

观思想及社会实践的效果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便是站在干岸看鱼跃,评判者本身成为“桃花源”式的人物。  三 大争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定位问题在有关于诸葛亮人生理想、政治才能、军事才干等方面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本质上涉及到的是诸葛亮的历史定位问

[9]

题。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

[10]

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毫无疑问,鉴于历史的遥远和悬疑,后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遇到的是史料的选取问题,次而是历史人物主观活动的客观社会效果,再者是现实社会价值判定的标准以及评判者主观构建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如何给予诸葛亮历史定位,就要看其在大争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社会实践和效果,看其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

,”,自比于管仲、

[3乐毅,”蜀书五・诸葛亮543,以待天时”而封侯拜相之意。三,鉴于此,诸葛亮所要达到的并非管仲、乐毅至霸业;刘备去世后,刘备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以重臣诸葛亮为实际统治核心的蜀汉政权的政治动力。《隆中对》的最高目标是“兴复汉室”,实质是天下归于一。由此,从诸葛亮出山的思想观念来看,基本的是要实现封侯拜相,建功立业。从诸葛亮的价值体系即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来看,诸葛亮不是曹丕,更不是司马昭,贯穿在他的价值体系当中政治伦理观根深蒂固的是儒家忠

[3]

君学说。因而事蜀汉一生,而“心神无贰”(蜀书二・先主传532)。从社会历史观上来讲,《隆中对》也无所谓天下分裂的宣言书,终诸葛亮一生他的社会观就是因为看到天下由统一而分裂而投身政治、军事斗争当中再实现天下由分裂而归于统一,只不过是统一于刘汉。这与其政治伦理观互为表里。从其社会实践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兴汉”。这不但体现在其著名的《隆中对》的策论中,而且延续到前后《出师表》当中以及其继任者的实践当中。进入后刘备时代,以诸葛亮为实际统治核心的蜀汉政权当中继续倡行和践行这一政治目标的中坚力量仍然是诸葛亮,特别是这个时期是在完全意义上地践行《隆中对》中的总体战略规划。

但是理论规划与社会实践存在着差距,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距,何况蜀汉政权后刘备时代留下的政治遗产集中体现了理论规划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与差距。刘备的去世、国内政治动荡、蜀汉元气大伤;孙、刘联盟彻底破坏;蜀汉昏暗的继承人等政治遗产主要是基于刘备本人对于《隆中对》中诸多步骤缺乏理性考量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是蜀汉衰势命运走向的直接主观原因。这些遗产所反映的理论规划与社

会实践之间的现实差距,正好说明诸葛亮所处的大争时代之力量彼此消长的客观变化以及社会整合趋势之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如何给予诸葛亮历史定位呢?

事刘治蜀而扩蜀,兴汉而无为。在大争时代,诸葛亮从公元207年到234年这二十七年中整整把自己的半生奉献给了他的事业———治蜀而扩蜀———“兴复汉室”。《隆中对》是其

大力屯田、平定南中、加强西南与内地的联系方面,客观上作

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对于推进西南各民族进入封建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加速度。特别是经营西南夷,发挥和改进西汉在西南地区设置属国的统治方式,采用羁縻手段不至于使西南地区分疆裂土,为后世把这种统治方式发展成为成熟的羁縻

政策提供了借鉴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多源多流,但最终认同华

二十七岁时所作,前后《出师表》是其集权治蜀时期,在第一、夏一统的共识上烙下了印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特定历史时第二次北伐时所作,及到建兴13年,走完他的一生则又是印期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从这些方面看,客观上他推动了历史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兴汉而无向前发展的趋向。说他是民族英雄,不是狭隘意义上对民族为。“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英雄的理解,是基于其治蜀汉的诸多方面,从其客观上推进统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来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

[3]

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蜀书五・诸葛亮传注引默记558)诸葛亮一生追求千年至福,只怨身在此山中。

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四 结语

从历史发展的趋向来看,两汉王朝发展到东汉桓帝、灵帝

之际已是汉家天数气数已尽,不断,,,特别是发展到魏、蜀、吴三,各自在统治区域内的局部统一为最终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准备了条件。以及民族频繁的交流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与流通使得物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三国相对稳定)得到恢复,又准备了经济条件;从思想观念上来看,以儒家忠君学说为核心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互为表里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大一统准备为了思想条件。三国力量彼此消长,一强两弱,如果一方弱小或者两方都弱小且能巩固联盟,内修外举或可割据时间较长,如果两方当中一方衰败甚至同时衰败,统一的时间又来得快些。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综合社会力量转换的结果。

顾祖禹有言:“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霸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

[11]

亡。”虽然,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开创了霸业政权,终极目标旨在实现王业政权,且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力行北伐而未“坐而受之”,但是“孔明有汉高之略,而无汉高之时”。从蜀汉衰势命运可看出,三国力量强弱变化,三国时事的纷扰和以上蜀汉政权的问题夹杂在一起共同反映出历史走向整合的必然趋势。三国分而割据,三国合而走向统一,期间强弱易位是从割据走向统一的必然过程,是不以作为主客体的历史人物的意志为转移的。孙、刘强则三国割据、鼎立时间长些,其中有一方走向衰败,或两方都渐渐走向衰败则统一的时间可来得快些。

参考文献:

[1][唐]杜甫.全唐诗・蜀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唐]温庭筠.全唐诗・经五丈原[M].北京:中华书

[11]

“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能与不可能,此。在他看来,纲常,;在他看来,以“兴复汉室”殚精竭虑,特别是“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表明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良弼君子之风。“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时矣。……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

[3]

复为己任故也。岂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蜀书五・诸葛亮传543)由此,对于诸葛孔明来说“知不可为而为之”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是做事要看应不应该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现在去理解他一生的理想和行为又是“桃花源”式的历史悲剧。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陈寿《三国志》有云:“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

[3]

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蜀书五・诸葛亮传557)曹魏集团(曹魏政权)、东吴政权的努力与探索分别结束了北部中国和东南中国的局部分裂局面,从诸葛亮从事的事业中则渐次解决了西南中国广大区域的分裂局面。这都是在结束大大小小分裂割据基础上,客观地为中国的再次统一建构了基础和准备了条件。诸葛亮之治蜀,特别是扩蜀北伐,主观上为恢复刘氏大一统政权却未能实现,但客观上在历次战争中力量对比的消长又为大一统政权的出现准备了特定的条件,尽管这是诸葛亮本人不愿意看到的,不自觉的行为和目的。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在兴修水利、

117

局,1999.

[3][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4]所谓“千年至福”又可称为“千年禧主义”,有时也译

[5]杨国宜,冯能保.古文观止[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3.

[6]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7][宋]范晔.后汉书・公孙瓒传[M].北京:中华书

为“齐里亚主义”,是基督教神学教义“末世观”的思想因素之一。其基本意思是:在世界进入最后末世的前夕,基督将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以有形的方式重新降临在世俗的世界上,在全地建立起一个纯粹、洁净和明亮的“城”———神国,其持续时间约1000年。相应地,信徒必须忍受来自世俗世界的各种逼迫和排斥,以不懈的努力与虔诚迎接“千年至福”的最终到来。“千年至福”经常有在引申意义上的使用,其意思是对于必将到来的理想社会持有虔诚信仰;在政治或道德上,则表现为通过革命的反抗行动,创造一个美好的太平盛世,实现人类永久正义与和平的伟大期望。这里,引申为诸葛亮为追求天下重新一统于刘而不懈努力奋斗与期望。

局,1965.

[8][汉]王粲.古诗精选・七哀诗[M].江苏:江苏古籍

出版社,1992.

[9](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的理论和实际[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10](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光明日报

出版社,2007.

[1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WithRegardtotheAppraisalofHistorilFiguresiang

Ma (YiBinAbstract:FromA.D.280time,unityanddivisionintheprocesstotheconntesthistoricspaceandtimenamelyforbigstruggletime.Underthishis2toricalinsLsthought,thetheoryplan,theoriesplanning,thesocialpracticeandtheeffectbytheangleofview’smethod,fromZhugeLiang’spoliticalethicsviewandthesocialpracticeofhistoryistheoutsideandinsidemutually;ZhugeLiangisamaturestatesman,cannotbypeopleofourtime’sval2ues,thestandpointmakeexcessivedemandshim;ThebigstruggletimeZhugeLiang’saccuratehistorylocatesthreeaspectstoappraisehim.

KeyWords:ZhugeLiang,politicalethicsviewandsocialconceptionofhistory,statesman,historicallocaliza2tion,appraises

高校“学术自由”的内涵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说:我们总是担心自由会不会导致“自由化”,我认为这是对西方大学确立的学术自由范式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学术自由的关键是要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学术自由,首先是以宪法为基础和基准的学术自由,违宪的,就不是学术自由,也不在学术自由范围之内。在美国,涉及种族歧视、反对政府的都不会被视为学术自由。美国教育学名著《学术的秩序》曾提出:一名物理学教授如果在他的课堂上对美国税收政策表示不满,发表议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不是他的研究领域。如果论证的数据是别人的,自己没花费劳动,也不受学术自由保护。可见,学术自由是有限制的。

学术自由的概念是:对问题进行科学、诚实探讨的学术结果的自由表达。这意味着抄袭来的、凭空想象的,都不是学术自由,是不受保护的。

另外,学术自由是学者间的平等探讨和坦诚交流,其本身包含着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制约。但我们看到,在我国还存在着只重我之自由,不给他人平等学术地位的现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学者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或匆匆走人,或交头接耳,不去认真倾听其他学者观点,甚至对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冷嘲热讽。还有抄袭现象严重,有些学者为什么不愿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一说出来,就会被别人抄走,与国际上学术交流必须注明应用他人成果惯例相比,我们做得还是很不够。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3月17日第11版118

作文四:《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9600字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三国・

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

马冠朝

(宜宾学院政管系,四川宜宾644007)

摘要:从公元181年到280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大争时代。在此历史背景下,、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互为表里、。

关键词:诸葛亮;;:::1004-342(2010)02-114-05

,人们评价诸葛亮或为千古贤相、君子典范,或为治国能臣、以分治方,或为军事奇才、六出祁山,或为制造分裂、天下纷乱,或为理政颇强、军戎才短,或为疲敝民力、经济凋敝,或为平定南中、民族压迫等等,莫衷一是的评价,这也正好说明三国历史的纷乱与复杂。诸葛亮生于乱世,奋斗于乱世,又卒于其终身奋斗的事业当中。诗云:“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凡此,都是后人感叹诸葛亮传奇和悲剧的一生。说到其悲剧的一生,无疑是未能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目标,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令人扼腕叹息。历数历史风流人物,若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无疑一如诗人所发之感慨。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的思想和活动有着特定的时空条件和指导其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信念理想与实践规划,他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客体。作为主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其从事的实践密切相关,影响着其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作为客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又成为后人观察、评价那个特定时代历史走向的依据。

一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从东汉末181年诸葛亮出生到280年西晋统一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以大历史视角看待诸葛亮,是把他放置于

[2]

[1]

子”的口号,之后十常侍做乱于宫廷,董卓凶兵于洛阳,诸侯会盟于孟津,以门阀世族为单位的各方大大小小的军阀横亘于社会之上,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东汉社会再也没有稳定下来,直至灭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3]

乱世”。(蜀书五・诸葛亮传548)诸葛亮一生下来就处于这样的时空当中,他去世后三国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但他生前的实践活动和思想都烙印在西晋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当中。由此,在统一与分裂较量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空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即称之为大争时代。

大争时代发展到曹操准备统一南方时,高卧隆中、冷静思考个人生存及天下兴亡的诸葛亮从思想上达到成熟,最大体现是其所作的《隆中对》。将《隆中对》置于大争时代背景来看,其精神实质是诸葛亮观察天下由统一而分裂,而如何再次走向统一的问题。从个人生存与发展来看,诸葛亮“自比于

[3]

管仲、乐毅”(蜀书五・诸葛亮传543)而并非“不求闻达于

[3]

诸侯”(蜀书五・诸葛亮传548),他“择贤主”刘备,谋的建

功立业之心之志;从天下存亡来看,《隆中对》实际上是整合纷乱局面的使天下再次走向统一,恢复业已破坏的王业天下局面的战略规划。因而,《隆中对》是衡量诸葛亮政治思想成熟的一个基本点。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古代中国,政治思想一直没有脱离伦理的影响,政

东汉末至西晋统一中国这样一个较长时期的历史时空当中。治服从于伦理,政治规范道德化。西汉王朝是刘姓天下,特别

东汉末年政治昏暗,社会领域酝酿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东汉政是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独尊儒术”,以儒家学说和思权机器处于积薪之上,自黄巾军起义喊出“黄天当立,岁在甲

收稿日期:2009-11-25

项目来原: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SXJZX2007—012。作者简介:马冠朝(1979—),男,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学院政管系讲师。

想统摄天下。汉光武帝中兴刘汉,但是儒家忠君思想并没有因

114

为西汉亡东汉兴从人们的头脑消失,反而历经两汉的不断强化

考察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可看出,诸葛亮

[4]

千年至福”,主要是基于《隆中对》及以后的前的政治伦理观已为人们特别是为知识精英阶层而接受,诸葛亮一生追求“

体现了诸葛亮希望天下走向统一的王朝主人归是具有这种政治伦理观念的代表之一。学者研究指出,诸葛亮后《出师表》——排斥他姓的刘氏天下。但今天看待《隆中对》其的思想杂糅儒、道、法、阴阳各家思想,但其占主导思想的核心属问题—

是儒家忠君思想。中国古代的君子“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实就是一个如何结束分裂而重新天下归一。至于归于哪一个

一”,自有历史本身发展的逻辑。小隐隐于野”,面对社会动荡、人民离散,诸葛亮并非是隐士。“从其一生考察,无论是高卧隆中思考天下格局,还是选择刘备从事军事、政治实践,无不体现着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大隐隐于朝。同时,从《隆中对》到前后《出师表》而又体现着他的社

[3]

会历史观。《隆中对》看到了“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蜀书五・诸葛亮传544)的天下纷乱局面,继而分析了曹、的条件或者优势。制定出了“跨有荆、益,,[3]

川”(,两路

大争时代背景下成熟的政治家  二

,开府治

事,,,,主要是基于其

内外方针及军事斗争当中。

政治家的行为和活动是不受着单纯道的观念来支配的,或

霸业可成,汉室可

者说作为评判其对社会对与错的道德尺度。马基雅维利认为:[3]

兴”(蜀书五・诸葛亮传544)的天下归一的最高政治目标。

“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

前《出师表》第一次提出和践行天下归一的政治目标:“今南方

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之外,他比起那

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来[3]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书五・诸葛亮传548)后《出师

说,是仁慈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而君主执

表》又重申和践行天下归一的政治目标:“臣非不自惜也:顾王[6]

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简单的[5]

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如果说《隆

个人好恶和朴素的价值评判就显得毫无意义,甚至给予具有重

中对》是结束天下分裂而归于一的理论层面上的战略规划,那大历史人物的不公正的价值评判待遇。诸葛亮不是马基雅维么前后《出师表》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军事层面上践行利所说的“君主”,但却是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这里可以用两着这个战略规划。这几篇文献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社会历史观。这个社会历史观就是天下重新一统,对于诸葛亮主观来讲当然是天下统一于刘汉。

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反映在大争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儒家政治伦理观支配着或者起着决定作用地影响着其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又规范约束着其政治伦理观。政治伦理观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是事汉忠君,体现在实践上则是拥刘反曹、反吴而最终“兴复汉室”,其最终是恢复社会秩序,实现天下一统,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社会历史观在理论上表现为先霸业政权而后王业政权,二路出师北伐中原的理论战略规划,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则是割据荆、益,而后六出祁山以及其后继者九伐中原,最终是天下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而恢复传统的儒家忠君思想的政治伦理观。可以说,终诸葛亮一生,无论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演进,甚至是出现一些修正(例如前后《出师表》在一路北伐以及不曾提起荆州问题是对《隆中对》的修正),还是其事刘报汉、联吴抗曹,天下未分而荆州三分,渐次实现割据荆州、益州及到开府治事治理蜀汉,再到恢复蜀、吴关系以及六次北伐的政治、军事实践,无不是贯彻着其思想当中最为主要的两个基本点: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历史观。

[3]

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是:刘备托孤中“君可自取”(蜀书五・诸葛亮传547)的君指的是诸葛亮,同时在托孤大臣中

还有李严,且以诸葛亮为正,李严副之。“君可自取”的“取”字是刘备放权诸葛亮并扩大其权力的表现,以李严副之并不排斥刘备对自己死后李严的担忧和政权内部机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第二,李严淡出政局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是基于刘备对诸葛亮的授权与放权以及封建专制体制下集权统治的需要是李严出局的原因,也是政不出二门、权不分二人专制集权统治的特征体现;第三,从凝聚蜀汉各方面的物质力量诸如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直至观念形态上的力量与意志,以及协调、整合刘备逝世后蜀汉政权内部关系角度出发,到为着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也体现了诸葛亮的集权治蜀思想。另一个例子是,鉴于《隆中对》是诸葛亮思考天下大势,审时度势提出和制定的由霸业政权而指向王业政权的最高战略规划而并非漂泊半生、几无容身之地的刘备思考现实的成果;鉴于刘备对此称“善”并提倡和支持这一战略规划而并非理性考量和正确实践,最终破坏孙、刘联盟关系,是其留给诸葛亮政治遗产中一个巨大的外交困境。孙、刘联盟关系几经跌宕,初盟———破盟———再盟,是刘备非理性认识“外接好孙权”的结果,而恰是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再盟与东吴,实现了对《隆

115

中对》的局部回归。由此,这是诸葛亮权衡利弊得失,在三方政治利益和纷争中以政治家的眼光理性考虑得失,做出的外交政治策略。所谓“邦交”乃靠的是实力谈话、做事,诸葛亮以政治家的身份和眼光作出的这样的决策而并非考虑历史恩仇是审慎和明智的。

三国战争的实践,绝大多数都非义战。三国时代军阀割据混战纷乱的局面暴露出“民之欲安,甚于倒悬”,“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的残酷社会现象。在三国战争中,也不乏残暴性,比如曹操对于因徐州牧陶谦的属下杀其家人而对徐州进行报复。从三国战争属性及社会民生角度来讲,三国的战争绝大多数的确非义战。军阀之间你争我夺,联盟击外,时而分裂内讧,,百姓几溺几饥对象。但是,,相对平衡———三国鼎立,又反映出社会走向整合的趋向。三国无义战,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客观上却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无果以后,北方曹操渐次统一北方,使北方社会秩序得到相对稳定。诸葛亮帮助刘备夺荆州,谋取益州,直至独自治蜀,蜀汉的一州割据政权也保得了一方的社会稳定。东吴也是如此。正是从这些大大小小的“非义战”中逐步实现了中华大地的局部统一而为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由此,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存在着主观实践活动与客观社会现实及效果矛盾的辩证关系。终诸葛亮一生,基本的还是战争的实践活动。就反映诸葛亮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隆中对》来看,仅仅将《隆中对》制订的天下三分的割据政策为其是奠定天下分裂的造始者的论由,认为其推迟延缓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天下统一的时间似乎是偏颇之言。从客观上来讲,不待天下三分,而在此之前天下已经多分。自古天下为有德者居之,虽然大争时代发展到三国割据相对稳定各自代表着“有德者”形象,那么在此之前的大大小小的各方军阀不乏泛泛无德之辈。与天下多分相对而言,即使天下三分,非但不是延缓了天下统一的时间表,反而为天下再次统一准备着局部的统一和稳定的条件,也在政治、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为天下统一作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诸葛亮主观上来讲,天下三分前,天下已经多分,拥刘复汉、以弱胜强并最终实现刘汉天下的统一也只能是首先的局部统一,并进而朝着天下一统的目标前进。所以,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即有“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之说,这正好说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主观实践活动与客观效果的矛盾性,主客观矛盾的辩证关系。由此,诸葛亮在评定南中、经营益州等方面,辩证地看可以说都存在116

[5]

[8]

[7]

着上述问题。如果单就以成败论英雄,主要基于历史人物主

观思想及社会实践的效果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便是站在干岸看鱼跃,评判者本身成为“桃花源”式的人物。  三 大争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定位问题在有关于诸葛亮人生理想、政治才能、军事才干等方面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本质上涉及到的是诸葛亮的历史定位问

[9]

题。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

[10]

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鉴于历史的,,再者是现,就要看其在大争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社会实践和效果,看其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

从诸葛亮自身思想观念上,常吟“梁父吟”,自比于管仲、

[3]

乐毅,与好友论功名成就,“笑而不言”(蜀书五・诸葛亮传注引魏略543),皆表现出“以待天时”而封侯拜相之意。三国纷争时代三方都有消灭其中两方而统一天下的愿望,鉴于此,诸葛亮所要达到的并非管仲、乐毅至霸业;刘备去世后,刘备的精神已经内化为以重臣诸葛亮为实际统治核心的蜀汉政权的政治动力。《隆中对》的最高目标是“兴复汉室”,实质是天下归于一。由此,从诸葛亮出山的思想观念来看,基本的是要实现封侯拜相,建功立业。从诸葛亮的价值体系即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来看,诸葛亮不是曹丕,更不是司马昭,贯穿在他的价值体系当中政治伦理观根深蒂固的是儒家忠

[3]

君学说。因而事蜀汉一生,而“心神无贰”(蜀书二・先主传532)。从社会历史观上来讲,《隆中对》也无所谓天下分裂的宣言书,终诸葛亮一生他的社会观就是因为看到天下由统一而分裂而投身政治、军事斗争当中再实现天下由分裂而归于统一,只不过是统一于刘汉。这与其政治伦理观互为表里。从其社会实践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兴汉”。这不但体现在其著名的《隆中对》的策论中,而且延续到前后《出师表》当中以及其继任者的实践当中。进入后刘备时代,以诸葛亮为实际统治核心的蜀汉政权当中继续倡行和践行这一政治目标的中坚力量仍然是诸葛亮,特别是这个时期是在完全意义上地践行《隆中对》中的总体战略规划。

但是理论规划与社会实践存在着差距,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距,何况蜀汉政权后刘备时代留下的政治遗产集中体现了理论规划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与差距。刘备的去世、国内政治动荡、蜀汉元气大伤;孙、刘联盟彻底破坏;蜀汉昏暗的继承人等政治遗产主要是基于刘备本人对于《隆中对》中诸多步骤缺乏理性考量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是蜀汉衰势命运走向的直接主观原因。这些遗产所反映的理论规划与社

会实践之间的现实差距,正好说明诸葛亮所处的大争时代之力量彼此消长的客观变化以及社会整合趋势之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如何给予诸葛亮历史定位呢?

事刘治蜀而扩蜀,兴汉而无为。在大争时代,诸葛亮从公元207年到234年这二十七年中整整把自己的半生奉献给了他的事业———治蜀而扩蜀———“兴复汉室”。《隆中对》是其

大力屯田、平定南中、加强西南与内地的联系方面,客观上作

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对于推进西南各民族进入封建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加速度。特别是经营西南夷,发挥和改进西汉在西南地区设置属国的统治方式,采用羁縻手段不至于使西南地区分疆裂土,为后世把这种统治方式发展成为成熟的羁縻

政策提供了借鉴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多源多流,但最终认同华

二十七岁时所作,前后《出师表》是其集权治蜀时期,在第一、夏一统的共识上烙下了印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特定历史时第二次北伐时所作,及到建兴13年,走完他的一生则又是印期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从这些方面看,客观上他推动了历史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兴汉而无为。“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从其客观上推进统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其役调。,,,兵家所慎:,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

[3]

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蜀书五・诸葛亮传注引默记558)诸葛亮一生追求千年至福,只怨身在此山中。

从历史发展的趋向来看,两汉王朝发展到东汉桓帝、灵帝

之际已是汉家天数气数已尽,至献帝之时各地农民起义大小不断,特别是经历黄巾大起义的强烈冲击,东汉统治机器已经摇摆不定,不能稳固地架固在社会体系之中。其后各方实力派军阀出现,割据力量的彼此消长,特别是发展到魏、蜀、吴三方政权相对基本稳定,各自在统治区域内的局部统一为最终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准备了条件。以及民族频繁的交流和生产技术的传播与流通使得物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三国相对稳定)得到恢复,又准备了经济条件;从思想观念上来看,以儒家忠君学说为核心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互为表里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大一统准备为了思想条件。三国力量彼此消长,一强两弱,如果一方弱小或者两方都弱小且能巩固联盟,内修外举或可割据时间较长,如果两方当中一方衰败甚至同时衰败,统一的时间又来得快些。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综合社会力量转换的结果。

顾祖禹有言:“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霸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

[11]

亡。”虽然,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开创了霸业政权,终极目标旨在实现王业政权,且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力行北伐而未“坐而受之”,但是“孔明有汉高之略,而无汉高之时”。从蜀汉衰势命运可看出,三国力量强弱变化,三国时事的纷扰和以上蜀汉政权的问题夹杂在一起共同反映出历史走向整合的必然趋势。三国分而割据,三国合而走向统一,期间强弱易位是从割据走向统一的必然过程,是不以作为主客体的历史人物的意志为转移的。孙、刘强则三国割据、鼎立时间长些,其中有一方走向衰败,或两方都渐渐走向衰败则统一的时间可来得快些。

参考文献:

[1][唐]杜甫.全唐诗・蜀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唐]温庭筠.全唐诗・经五丈原[M].北京:中华书

[11]

“知不可为而为之”。一般对此朴素的解释是做事只问可能与不可能,而考察诸葛亮一生的理想与实践却并非如此。在他看来,忠于刘汉是符合儒家价值体系中忠君的传统纲常,因而反映在政治伦理观中即非刘而不王;在他看来,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并且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特别是“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表明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良弼君子之风。“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时矣。……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

[3]

复为己任故也。岂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蜀书五・诸葛亮传543)由此,对于诸葛孔明来说“知不可为而为之”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是做事要看应不应该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现在去理解他一生的理想和行为又是“桃花源”式的历史悲剧。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陈寿《三国志》有云:“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

[3]

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蜀书五・诸葛亮传557)曹魏集团(曹魏政权)、东吴政权的努力与探索分别结束了北部中国和东南中国的局部分裂局面,从诸葛亮从事的事业中则渐次解决了西南中国广大区域的分裂局面。这都是在结束大大小小分裂割据基础上,客观地为中国的再次统一建构了基础和准备了条件。诸葛亮之治蜀,特别是扩蜀北伐,主观上为恢复刘氏大一统政权却未能实现,但客观上在历次战争中力量对比的消长又为大一统政权的出现准备了特定的条件,尽管这是诸葛亮本人不愿意看到的,不自觉的行为和目的。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在兴修水利、

117

局,1999.

[3][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4]所谓“千年至福”又可称为“千年禧主义”,有时也译

[5]杨国宜,冯能保.古文观止[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3.

[6]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7][宋]范晔.后汉书・公孙瓒传[M].北京:中华书

为“齐里亚主义”,是基督教神学教义“末世观”的思想因素之一。其基本意思是:在世界进入最后末世的前夕,基督将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以有形的方式重新降临在世俗的世界上,在全地建立起一个纯粹、洁净和明亮的“城”———神国,其持续时间约1000年。相应地,信徒必须忍受来自世俗世界的各种逼迫和排斥,以不懈的努力与虔诚迎接“千年至福”的最终到来。“千年至福”经常有在引申意义上的使用,其意思是对于必将到来的理想社会持有虔诚信仰;在政治或道德上,则表现为通过革命的反抗行动,创造一个美好的太平盛世,实现人类永久正义与和平的伟大期望。这里,局,1965.

[8][汉]王粲.古诗精选・七哀诗[M].江苏:江苏古籍

出版社,1992.

[9](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的理论和实际[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10](英柯林伍德.北京:光明日报

2007.

].[M].

:,WtheAppraisalofHistoricalFiguresZhugeLiang

Ma Guanchao

(YiBinUniversitySiChuanYiBin644000)

Abstract:FromA.D.181yearsto280yearonecentury’stime,unityanddivisionintheprocesstotheconntesthistoriccourse,ZhugeLianglocateshistoricalspaceandtimenamelyforbigstruggletime.Underthishis2toricalbackground,inspectsZhugeLiang’sthought,thetheoryplan,theoriesplanning,thesocialpracticeandtheeffectbythebighistoricalangleofview’smethod,fromZhugeLiang’spoliticalethicsviewandthesocialpracticeofhistoryistheoutsideandinsidemutually;ZhugeLiangisamaturestatesman,cannotbypeopleofourtime’sval2ues,thestandpointmakeexcessivedemandshim;ThebigstruggletimeZhugeLiang’saccuratehistorylocatesthreeaspectstoappraisehim.

KeyWords:ZhugeLiang,politicalethicsviewandsocialconceptionofhistory,statesman,historicallocaliza2tion,appraises

高校“学术自由”的内涵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说:我们总是担心自由会不会导致“自由化”,我认为这是对西方大学确立的学术自由范式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学术自由的关键是要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学术自由,首先是以宪法为基础和基准的学术自由,违宪的,就不是学术自由,也不在学术自由范围之内。在美国,涉及种族歧视、反对政府的都不会被视为学术自由。美国教育学名著《学术的秩序》曾提出:一名物理学教授如果在他的课堂上对美国税收政策表示不满,发表议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不是他的研究领域。如果论证的数据是别人的,自己没花费劳动,也不受学术自由保护。可见,学术自由是有限制的。

学术自由的概念是:对问题进行科学、诚实探讨的学术结果的自由表达。这意味着抄袭来的、凭空想象的,都不是学术自由,是不受保护的。

另外,学术自由是学者间的平等探讨和坦诚交流,其本身包含着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制约。但我们看到,在我国还存在着只重我之自由,不给他人平等学术地位的现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学者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或匆匆走人,或交头接耳,不去认真倾听其他学者观点,甚至对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冷嘲热讽。还有抄袭现象严重,有些学者为什么不愿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一说出来,就会被别人抄走,与国际上学术交流必须注明应用他人成果惯例相比,我们做得还是很不够。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3月17日第11版118

作文五:《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600字

关于诸葛亮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

从公元181年到280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统一与分裂较量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空即为大争时代。在此历史背景下,以大历史视角的方法考察诸葛亮的思想、理论规划、社会实践及效果,从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互为表里、诸葛亮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大争时代诸葛亮的历史定位三个方面来评价他。亮或为千古贤相、君子典范,或为治国能臣、以分治方,或为军事奇才、六出祁山,或为制造分裂、天下纷乱,或为理政颇强、军戎才短,或为疲敝民力、经济凋敝,或为平定南中、民族压迫等等,莫衷一是的评价,这也正好说明三国历史的纷乱与复杂。诸葛亮生于乱世,奋斗于乱世,又卒于其终身奋斗的事业当中。

诗云:“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凡此,都是后人感叹诸葛亮传奇和悲剧的一生。说到其悲剧的一生,无疑是未能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目标,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令人扼腕叹息。历数历史风流人物,若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无疑一如诗人所发之感慨。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的思想和活动有着特定的时空条件和指导其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信念理想与实践规划,他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客体。作为主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其从事的实践密切相关,影响着其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作为客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又成为后人观察、评价那个特定时代历史走向的依据。

作文六:《对诸葛亮评价--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000字

对诸葛亮评价--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黄山市祁门瑞园外国语学校801班马震宇指导老师:黄建之

星星依旧,云遮暗月,仰望夜空,穿越千年的历史苍桑,遂想起那一段驰骋在人间大地的凛然正气,看到先生那手持羽毛扇时的焦思忧虑„„

而立未至才锋露,抚琴弄瑟闲唱吟

东汉末年,军阀争锋,实力消退,唯剩曹操与孙策之两大势力。后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因徐庶相助才得以取胜,但徐庶终被曹操诱骗。临走前曾推举先生:“诸葛先生,乃潜於地下之卧龙,如能请到,就可平定天下!”彼时,先生虽隐于山林,然其心中已有恢复汉室之志。其后刘备三顾茅庐,终感动先生,使之放弃了“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宁静生活,提三分天下之计,侃鼎立天下之势,手握羽扇,高谈阔论:“人和者,得天下也。”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蜀国日后的辉煌。 赤壁决策震孙曹,华容道上放曹操

话说曹操率兵百余万,蜀吴两国仅万余人,孔明火烧曹营,向天借东风,终有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外,先生调兵遣将,知人善用。此战役中,亦派关羽扼守其道,可关羽念旧恩,放行曹操。想必这也是预料之中,若曹亡,孙权势必崛起,此之劲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蜀必难与之抗衡。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蜀可趁此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固粮仓,保留实力,方可破敌。而云长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实属一举两得!由此可见,放走曹操并非偶然,实是情势所迫。世事洞明,先生令后生感叹不已!

鞠躬尽瘁传千古,功绩显赫铸汗青

杜甫有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先生之忠贞感天动地。刘备为报弟之冤仇,断然出兵,先生虽一再跪求,请其以国家为重,也于事无补。刘备战败,退至白帝城,临终时,曾谓先生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看当时,蜀之威望唯先生一人,完全可以遵照先帝遗诏取而代之,但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完先帝之遗愿,以自己的残生出师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留两篇凄凄出师表,字如血泪,顶天立地。试问,如此赤诚之士有几人?

“山河分划布八阵,羽扇摇曳点万兵”的神机妙算;“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大义正气;“白发渔樵江诸上,一壶浊酒谈笑中”的悠闲自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之志;“鞠躬尽瘁雕枯朽,志决身歼军务劳”的忠贞之誓都吹散在历史的神话之中,幻化、定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我低下头望水中暗月,寂静的月色下却只剩我一人,我不禁发笑。论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作文七:《评价诸葛亮的作文》2300字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一)

不少同学大赞诸葛亮,认为他才能杰出,是完美的圣贤。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后,觉得诸葛亮并非如大家所说那么完美,他也只不过比一般的谋士稍微高明一些罢了。首先诸葛亮的目光不够远大。他隐居隆中,看来本意是要选择贤明的圣主,可当刘备三顾茅庐,他便投向了刘备。我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他应当跟随曹操。曹操文武双全,又善用人,是个成大事的人。刘备志向不够远大,文才武略并不出众,他只不过是靠皇亲的光环和几个结义的兄弟罢了。况且张飞勇猛无谋,关羽太重义气,难成大事。在隆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三国鼎立前还可以,而对三国鼎立后预见不当。三国鼎立后,多次出兵进攻兵强马壮的魏国。想统一天下,其实这样反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他应当先使蜀国强大起来,再考虑进攻魏国。

诸葛亮也不会用人。作为三军统帅,用人非常重要。诸葛亮明知关羽是个讲义气的人,又和曹操交往很深,却让他守华容道。关羽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但还是放走了曹操,使蜀国失去了一个取胜的大好机会。马谡是个言过其实、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刘备也对诸葛亮交待过,不能重用马谡,但他偏偏把守街亭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最终使蜀国失去了这一军事要地。

此外,诸葛亮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做法也不可取。这样做精神可嘉,但要手下那么多的人干什么?只会使他们养成懒惰、事事依靠的心理,当出现问题时,只会请示,拿不出解决问题方法。诸葛亮自己也最终劳累而死,死后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后来蜀国多打败仗,最终被魏国灭亡。

所以,我觉得诸葛亮并非传说 中的那么神奇。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二)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

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三)

诸葛亮,乃一世英主也。郭沫若曾评价: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由此足以可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就会义无反顾的报效我的母亲国——中国!我不会让她再有南京大屠杀、鸦片战争、解放战争、9·11事变,更不会让外国人蔑视我们中国!我要让我们的民族光荣起来!让我们的民族强大起来!那时中国不再屈辱,人民不再弱小,国家不再贫穷!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强大起来!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让我的子民不在有困难!若干旱,若雨灾、若地震、若火山,我都能用周易卜算!这样的话,我用六丁六甲,干旱我给这个地区降雨,水灾我给这个地区太阳,地震火山,我会早早告诉我的子民,让他们没有痛苦。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一定要让世界没有战争!世界都要和平!若是有战争,人们的损失是巨大的!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要不辜负康熙所说的一句话: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我一定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也要牢记鲁迅说的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如果我是诸葛亮,陆游的一句话一定会激励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一定要不辜负人类对我的期望!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将会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伟大!更强大!更壮大!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让我们的土地更富饶!让世界更和平!

作文八:《诸葛亮对小人的评价》2500字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史学苑 > 正文

诸葛亮教你如何识别和对付小人:有五种人不能亲

2010年10月26日 15:03 人民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

评论71条

核心提示:小人的功夫全在嘴上,因为他们没有实际能力,只能做口头上的巨人。诸葛先生还说到小人的一个外在特征:追求另类,喜欢铺张,浪费无节制,爱穿不一样的奇装异服。当然这是说的古代,古代礼仪严格,穿衣打扮等小节,也很讲究,不能太过分。搁现在则是时尚、超前。时代在发展,也不可一律不分青红皂白的混为一谈,不能说现在那些另类个性的新新人类就是小人。

但这最起码也说出了小人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喜欢炫耀自己,专门择人之不为而为之,是自私和虚荣心的一种体现。永远把自己摆在第一位的人,会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任何有损集体的事情。同样,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你也不要指望他对集体有什么贡献。因为虚荣心是与责任心成反比的,虚荣心越重,责任心就会越差,对工作也越不在意。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