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潭印月 《[优秀作文]巨型“三潭印月”》400字

作文一:《[优秀作文]巨型“三潭印月”》400字

巨型“三潭印月”

巨型“三潭印月”?不是只有西湖才有三潭印月吗?有没有搞错呀?别别别,千千万万别急啊,我其实要说的是云南水中的三塔。

之所以会这么比喻,是因为云南的三塔晚上也会产生“猴子捞月”效应,也会清晰地映着皎洁的月亮。估计“唐宋八大家”去云南三塔畅游也会写出跟饱览水平如镜的西湖一样脍炙人口的诗篇吧(甚至更好)。

真搞不明白,为什么总是“三潭印月”呢?为什么没有“双潭印月”、“四潭印月”呢??;?;?;?;?;?;

这位“模仿秀”也有一个让后人绞尽脑汁,脑袋都想破了也没想出答案来的传说。

相传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老百姓为了镇龙而修建了三塔,龙倒是镇住了,可好景不长,一天深夜,一场有史以来最猛烈的地震袭击了云南。不用说,老百姓自然史损失惨重,横尸遍野。可三塔顶多有两三条裂缝,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一夜之间,那几条裂缝竟然还奇迹般地合拢了。

这个三塔,它有西湖的水平如镜,有喜欢的翠影朦胧,喜欢的碧波澜澜,但它比西湖的美景更上一层楼。

作文二:《游三潭印月作文 400字》300字

1月27日 星期一 晴

星期一的下午,我们全家人坐船去游三潭印月。

在船上听大人们说,以前在月圆之夜,月亮倒印在湖中,湖中三潭印出了三个月亮,所以叫“三潭印月”。它是湖中最大的一个岛。我们的船乘风破浪,很快来到了“三潭印月”。这里是西湖的精华,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色奇特,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我们环岛一周后,来到了曲折蜿蜒的九曲桥。游人在“三潭印月”的石碑前拍照留念。看到这岛和湖简直像个田字,太有意思了。

我们乘船来到著名的三潭旁其实它们是三个石塔,大约有2米高,每个塔上有几个圆洞。当时我觉得这几个石塔好神秘啊!这是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抬头望去,天灰蒙蒙的,湖中的游船,远处的山隐隐约约,犹如仙境一般。

西湖真不愧是世界遗产。我爱杭州的西湖。

游三潭印月 300字-400字

作文三:《三潭印月1》600字

纱帽山小学电子教案模板(语数学科)

学科: 语文 班级: 四(3) 执教者:何必雄 何必雄 课 题

21 三潭印月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 10 个字,认识 5 个字。理解“亭台楼阁、 杰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三潭印月”的来历,收 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学会 10 个字,认识 5 个字。理解“亭台楼阁、杰 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培 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 点

教学重、难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讲解

教具、学具准备 共 案 部 分

字词卡片、图片和文字资 料、投影

二次备课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教 1、前几天我们观赏了雄伟壮观的 钱塘江大潮,聆听了鼎湖山美妙的泉 学 声。今天,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游玩呢? (板书“三潭印月”) 过 2、读课题,注意“潭”的发音。 3、 读了课题,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程 4、现在就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 读课文,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学习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同位之间互读生字,把难读的 字和难记的字形多读几遍。 3、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段 朗读。 三、解疑、朗读。 1、“三潭印月”在哪里? 教 指名回答,并朗读相关段落。说说 你的体会。 学 再指多名学生读课文,齐读课文,出 示图画感受它的美。 过

板书 设计

21 三潭印月 小岛的来历 石塔的造型 挖、堆、立 优美、别致

作文四:《三潭印月2》700字

纱帽山小学电子教案模板(语数学科)

学科: 语文 班级:四(3) 执教者:徐艳玲 徐艳玲

21 三潭印月

主备教师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教学目标 收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 点

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收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重、难点

难 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2 讲解 图片,课件

教具、学具准备 共 案 部 分

二次备课

一、回忆并朗读上节课的内容。 教 二、继续学习,解疑,朗读。 1、“三潭印月”是怎样的景色? 学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内容?然后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其他 过 同学读后面的部分,看看两者之间有什 么联系,在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 程 后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一段也是这种结 构。

2、为什么叫“三潭印月”? 指名说说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读 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文中有 4 个问句,教师可让学生比 较一下他们的异同,朗读时也要区别。 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再指名读,男女 生分读。 三、创设情景,以读悟情。 1、天上有一轮明月,水中 15 个月 亮,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啊?现在就让 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教 2、课件出示夜景图,教师根据图 画内容相机解说。 学 3、指导朗读。 4、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做 过 些什么? 5、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 程 课文的最后一段吧。 四、拓展延伸,指导运用。 1、美丽的西子湖不仅有“三潭印 月”这一景观,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2、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3、仿照第 2、4 段的格式介绍自己

的资料。 教

21 三潭印月

板书 设计

小岛的来历 石塔的造型 “三潭印月”的来历 中秋夜美景

挖、堆、立 优美、别致 中秋月圆、点灯、蒙纸 天堂

作文五:《三潭印月1》600字

纱帽山小学电子教案模板(语数学科)

学科: 语文 班级: 四(3) 执教者:徐艳玲 徐艳玲 课 题

21 三潭印月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 10 个字,认识 5 个字。理解“亭台楼阁、 杰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三潭印月”的来历,收 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学会 10 个字,认识 5 个字。理解“亭台楼阁、杰 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培 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 点

教学重、难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讲解

教具、学具准备 共 案 部 分

字词卡片、图片和文字资 料、投影

二次备课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教 1、前几天我们观赏了雄伟壮观的 钱塘江大潮,聆听了鼎湖山美妙的泉 学 声。今天,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游玩呢? (板书“三潭印月”) 过 2、读课题,注意“潭”的发音。 3、 读了课题,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程 4、现在就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

读课文,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学习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同位之间互读生字,把难读的 字和难记的字形多读几遍。 3、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段 朗读。 三、解疑、朗读。 1、“三潭印月”在哪里? 教 指名回答,并朗读相关段落。说说 你的体会。 学 再指多名学生读课文,齐读课文,出 示图画感受它的美。 过

板书 设计

21 三潭印月 小岛的来历 石塔的造型 挖、堆、立 优美、别致

作文六:《三潭印月》4200字

《三潭印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理解“亭台楼阁、杰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3.知道“三潭印月”的来历,收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理解“亭台楼阁、杰作、造型、别致、月色溶溶”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结构方式。

2.调动学生关于风景名胜的阅历积累,让学生愿意了解景观中文化知识。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

学生预习课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的任务: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流畅、了解大意。 第2课时的任务: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方法

朗读法    创设情境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西湖的,在杭州西湖,最有名的就是。西湖十景,展示PPT上的西湖十景图片,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景三潭印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拿起手跟我一起写课题(书空)

2.三潭印月的简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将书本翻到第二十一课120页,齐读课题,注意“谭”的发音。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点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想要知道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通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回答你可真会学习,知道的真多。)在正式进入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后的生字。昨天让同学们回去预习了,现在我请人来说说你认为哪些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好,请你来说。

①“境”是左右结构的字,右半部分的“竟”注意不要写成“竞争”的“竞”

②“旱”下半部分是“干”,不要写成“千”

③“型”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④“蓄”是上下结构,由草字头和“畜生”的畜组成,注意

草字头的横比“畜”的横要短

⑤“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撇不要太长;

2. 看来呀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做了课前预习了。接下来,请看老师课件上出示的词语,现在呀我请同学们进行开火车读,好,从你开始。哎呀,同学们读的可真好。

词语:绿树依依、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造型、倒映、镂刻、明月如盘、月色溶溶、波光粼粼、笑语声声、透明

3.接下来,老师请同学来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课件上展示)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学习的生字词再次朗读课文,朗读课文中,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课件上所提出的问题去读,看看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①“三潭印月”在哪里呢?②“三潭印月”的景色怎么样呢?

2.指名回答,哦,“三潭印月”在杭州,你是从第一段找到的,你找的可真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讲了些什么?

3.好,请你来回答。(讲了三潭印月像人间仙境一样)那老师请问同学们,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它像“人间仙境”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第一段,用线将句子画出来。

4.请你来说,(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绿荫中隐约露出亭台楼阁,像人间仙境一样。)你找的可真准啊,真会读书。有谁能说说“繁花似锦”“亭台楼阁”的意思?请你来说。

5.教师解读:三潭印月坐落在杭州西湖中,从远处看,杨柳树被风轻轻吹拂着,在绿荫中隐隐约约露出可供人们休息的亭子,那周围

还有色彩缤纷的鲜花进行点缀,倘若你去游玩,你会不会想要去拍照留恋呢。出示图片(同学们回答:想)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听老师朗读,边读边感受远望得三潭印月的美景。(教师读)听了老师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读,读的时候注意感情。(学生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朗读,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了解了从远处看三潭印月的美景,也了解了三潭印月的位置。(请同学读第一段)老师还记得上节课有同学想知道三潭印月的由来,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能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感悟,深入理解。

1.学习第二段

⑴请你来说,(学生说)你说的很好。教师总结:这一段写了三潭的由来。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并思考课件上的问题:①“小岛”怎么形成的?②三潭是怎么来的呢?找出来,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待会请同学说说

⑵请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形成苏堤,(相传是苏东坡的杰作。发动民众,抗旱灌田,堆成长堤和一个小岛。)(介绍苏东坡生平,看课件)那这里的“杰作”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待会请代表说。(学生说进行点评)教师总结:苏东坡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创造的。他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让人们每次见到

他就不由自主产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故称之为“杰作”。(请同学们再读第二段,体会一下“杰作”)

⑶我们知道了苏堤的形成,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三潭又是怎么形成的。好,请你来说说。(立了三个石塔做深水记号。)既然是记号,那用木桩行不行?为什么?

过渡语:原来三潭就是三个石塔啊,那同学们肯定就有疑问了,三个石塔怎么就能成为西湖十景中的一景呢。请同学们读第三段,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2. 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

⑴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说说你从中找到的原因。(造型优美别致,上尖下小,镂刻成空心球,像宝葫芦。)看来,你已经找到了答案了。教师总结:之所以成为西湖十景中的一景,是因为它(齐声说)造型优美别致,镂刻成空心球,像一只宝葫芦。

⑵那有没有同学知道镂刻的意思呢?请你来说,(学生说教师点

料凿透-透雕)出所需的图案。也就是说经过了精心雕琢后形成一个空心的球。那这个石塔和我们平常见到的一样吗?(齐声答:不一样)那书中用了怎样的词来描述呢?全班一齐来说:优美别致(别致的意思就是与众不同)那我们来想象一下,它的形象就和什么很相近呢?(齐声答)刚才呀,我听见有同学说葫芦也有同学说宝葫芦,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话,(出示两句一句葫芦,一句宝葫芦)为什么不直接说三座石塔像三只葫芦呢?你有什么体会?(请同学回答,并点评)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听到这种事物?(请同学回答,并点评因为不常见)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⑶那为什么说三个石塔成为西湖的标志呢?默读这一段,思考一下,待会请同学说。(学生说,并点评)教师总结:是啊,正是因为它造型优美、别致,中间镂刻成一个空心球,像一只宝葫芦,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到西湖。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体会它的与众不同。

过渡语:我们前面已经了解了三潭的位置来历以及造型,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它为什么会被称为“三潭印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

3.学习第四段,理解命名的原因 ⑴指名学生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读后面的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文章中还有没有这样写的段落呢?(学生说:我发现这一段前面是问题后面是答案。这样写可以吸引人。这一段和第二段是一样的,都采用了问问题然后解答的方式)教师总结:这种写法叫问答法,它这样写的好处是吸引读者的兴趣,整篇文章读起来十分有趣,让读者继续读下去。以后你们在写作文中可以用到。不过老师在改同学们的作文中已经发现有运用这种方法的同学了,真是爱学习的孩子,值得其他同学学习。

⑵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说说为什么取名“三潭印月”。 ⑶请你来说,你找的可真好,一下就找到了。是点起了灯火,谁蒙上了白纸?(学生说:是管理者)没错,这些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属于人造景观。再读一读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石塔旁

边有十五个月亮,天上的明月倒映这时引导学生说是自然景观中有一个月亮)教师总结:正是由于他们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没,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景象:每年在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月光照在湖的中心。在三个石塔中点上明亮的灯火,而每个石塔都有五个小圆洞,一共有(学生说:三个石塔,所以三五十五)在每个小圆洞上糊上白纸,不就有十五个月亮了。(这个景观在自然界叫什么景观?人造景观)再加上天上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一个月亮,所以说有十六个月亮。(那这个就属于自然景观)请学生听老师配乐读这一段话,体会一下三潭印月在月光下的美景。最后配乐全班读。

过渡语:由于三个石塔在中秋的美景所以命名为“三潭印月”,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中秋节的晚上,天上有一轮明月,水中有十五个月亮,那是一幅这样的图景啊?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

4.感悟最后一段

⑴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泛舟湖上,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一段吧。请同学指名读最后一段,并点评。那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作者在最后一句话说这和天堂有什么区别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请同学们默读,思考一下。 ⑵首先我们来解决为什么说和天堂有什么区别呢?请你来说,(因为明月如盘,月色溶溶,波光粼粼。成千上万的人来西湖赏月、划船,笑语声声)你找的真好。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没关

系,有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好,请你来说,看来同学们呀,在描绘景色是都有点欠缺)接下来,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同学们看来以后再来说一说。(出示图片,并且解释明月如盘、月色溶溶、波光粼粼等词语。)再找同学说并进行引导点评。教师总结:正是因为夜晚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 像一个洁白的玉盘。月色就好像流水一样,倾泻在万物之上,这时,水面上反射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人们泛舟湖上,和家人一起聊天赏月、划船,别提多么快乐了。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家人开开心心平平安安来的幸福快乐呢!

⑶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能不能换种说法?(课件展示两个句子)(学生说教师点评)教师总结: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加肯定,意思是这就是人间天堂,三潭印月的美可以和天堂相比拟的。 ⑷是啊,这样的美景,确实和天堂没有什么区别,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带着这种人间天堂的感情去朗读这一段。(齐读)

5.总结全文,带入情感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带入你对三潭印月的欣赏去读,读出自己的韵味。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 美丽的西湖不仅有“三潭印月”这一处景观,还有许多著名的景观,请同学们课下了解。

2.全班在班会时进行展示交流,可让学生仿照二、四段的描写方式进行介绍,对于讲的好的可以进行嘉奖。

附:板书设计

21.三潭印月

人间仙境 人间天堂

作文七:《53三潭印月》500字

53   三潭印月

在杭州西湖的中央,有个不走的岛,叫“三漳印月”岛。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绿阴中臆约露出亭台楼阁(gé),真像人间仙境一样。

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当官的时候,为了让西湖蓄( xù)更多的水抗旱(hàn)灌田,他发动群众,挖深西湖。湖里挖出的泥,堆成了一道长堤和一个小岛,在湖水最深的地方立了三个石塔作为深水记号,这就是现在的苏堤和三潭印月。

这三个石塔造形优美、别致,都是上尖下小,中间镂(lòu)刻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一只宝葫芦。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三个石塔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了。

它们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圆最壳的时候,月光正好照在湖的中心。这时候把每个石塔的每一个小圆洞蒙上透明的白纸,再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火。这样,灯光倒映在湖水里,不就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吗?每个石塔有五个小圆洞,三个石塔就有十五个这样的月亮,加上天上的一轮明月倒映在这些“月亮”的正中,那清澈的湖水里,不就有十六个月亮了吗?

这时,明月如盘,月色溶(róng)溶,波光粼(lín)粼。成千上万的人到西湖采赏月、划船,笑语声声,这和天堂又有什么区别

呢?

作文八:《三潭印月》700字

数控车床三潭映月程序

O0001;

N10 MO3 S650;

N20 T0101;

N30 G00 X26 Z5;

N40 G71 U1 R2;

N50 G71 P60 Q270 U0.5 W0 F0.15; N60 G01 X0 Z0 F0.05;

N70 G03 X2.5 Z-1.22 R1.25; N80 G02 X6.41 Z-7.16 R7.32; N90 G03 X6.82 Z-11.47 R2.58; N100 G03 X8.36 Z-17.29 R3.09; N110 G02 X8.02 Z-18.2 R0.53; N120 G03 X17.5 Z-19.4 R16; N130 G01 Z-20.7;

N140 G03 X11.2 Z-21.6 R12; N150 G01 Z-25.35;

N160 G03 X12.81 Z-27.57 R1.23; N170 G02 X13.28 Z-27.88 R0.24; N180 G03 X21 Z-29.2 R10.3; N190 G01 Z-30.95;

N200 G03 X14 Z-32 R15.79; N210 G02 X14 Z-32.7 R0.35; N220 G03 X14.7 Z-46.7 R7.44; N230 G01 Z-49.5;

N240 G01 X16.8;

N250 G03 X20.95 Z-51.6 R2.48; N260 G01 Z-51.95;

N270 G01 X22.4;

N280 Z-54.75;

N290 G70 P60 Q270 S650 F0.05; N300 G00 X100 Z150;

N310 T0100;

N320 M30;

作文九:《三潭印月》1000字

三潭印月

(1)碧波粼粼的西子湖上,立着三座石塔,远远望去,宛如玉石雕成,这就是“三潭

印月”的三潭。

(2)三座石塔,成三角形排列,形状都是葫芦形。

(3)塔尖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宝顶,犹如一座小小的佛牙塔,但又与佛牙塔不尽相同。

佛牙塔是佛教的典型建筑,但在这里,它已经被(赋予、给予)民间艺术的美感,将其底座

变形,与塔身连成了一体,使人分不清这究竟是一件单独的艺术品,还是某个建筑物的一部

分。

(4)塔身仅是一个镂空的石球,球上凿出三个圆圆的洞口,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石

球,就变成一个朴素而精巧的艺术建筑了,假如你驾起一叶扁舟,摇到塔边,通过一个洞口

望去,就能看到另外两个洞口,以及洞外青天丽日,湖光山色,真是“以一管窥(kui)青

天”。所以,每年中秋,人们总是在石塔里点起火,再在圆洞上蒙上薄薄的白纸,皓月当空

之际,熊熊火光,透过白纸,投印在湖面上,15个闪烁的玉盘,再加上月宫仙子的倒影,

16个月亮凌然于碧波之上,漂荡于波光之间。此情此景,真令人叹为观止。

(5)塔基是一个圆形石盘,托住了石塔,犹如圆荷擎玉藕,微微风浪里,亭亭玉立。

其实据说圆盘之下还有一根石柱,直插湖底。但因为湖水刚好没过石柱,使石柱犹如浮在水

上一般,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6)虽说三座石塔形状一样,但由于远近排列的层次不同,仍然不使人感到呆板,反

而更富有诗一般的意境。

(7)看,碧波荡漾,群山环抱,三座石塔独立湖心,仙山奇岛乎?海市蜃楼乎?建筑

艺术的美加上环境的美,引起了人们多少(遐想、梦想)!

(8)啊,三潭印月,建筑艺术的美;三潭印月,诗情画意的美;三潭印月,浪漫主义

的美。三潭印月,一切美在这里聚集,融为一体„„

1、“皓月当空”是描写月亮的词语,请再写3个描写月亮的词语。

2、联系短文内容概括回答:“三潭”就是指

3.读第四小节,用“”划出有关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以一管窥青天”中“管”本来指细管,在这里是指。“窥”本来指偷看,在这里

是      的意思。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5、“塔尖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宝顶,犹如一座小小的佛牙塔。”这是一句把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6、你能在文中找出一句排比吗?请用“~~”划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7、在2—5小节里,文章是按    、     、    的顺序来描绘三座石塔的。

8、依据第6小节,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

9、划去第3、7小节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10、“碧波粼粼”的“粼”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粼”字共有

作文十:《三潭印月2》700字

纱帽山小学电子教案模板(语数学科)

学科: 语文 班级:四(3) 执教者:何必雄 何必雄 课 题

21 三潭印月

主备教师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教学目标 收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 点

掌握问答式的构段方式。 收集与西湖景观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重、难点

难 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2 讲解 图片,课件

教具、学具准备 共 案 部 分

二次备课

一、回忆并朗读上节课的内容。 教 二、继续学习,解疑,朗读。 1、“三潭印月”是怎样的景色? 学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内容?然后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其他 过 同学读后面的部分,看看两者之间有什 么联系,在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 程 后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一段也是这种结 构。 2、为什么叫“三潭印月”? 指名说说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读 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文中有 4 个问句,教师可让学生

较一下他们的异同,朗读时也要区别。 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再指名读,男女 生分读。 三、创设情景,以读悟情。 1、天上有一轮明月,水中 15 个月 亮,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啊?现在就让 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教 2、课件出示夜景图,教师根据图 画内容相机解说。 学 3、指导朗读。 4、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做 过 些什么? 5、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 程 课文的最后一段吧。 四、拓展延伸,指导运用。 1、美丽的西子湖不仅有“三潭印 月”这一景观,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2、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3、仿照第 2、4 段的格式介绍自己 的资料。 教

21 三潭印月

板书 设计

小岛的来历 石塔的造型 “三潭印月”的来历 中秋夜美景

挖、堆、立 优美、别致 中秋月圆、点灯、蒙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