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一2011高考语文作文》2500字】 全国卷作文

作文一:《全国卷一2011高考语文作文》2500字

全国卷一2011高考语文作文:期待长大

以“期待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全国卷二2011高考语文作文:代买彩票

有关于代买彩票,结果中奖530万,奖金应该怎么分?多数人选择了对半分或者独占。根据这个材料进行作文。

新课标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中国崛起的特点

2011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材料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上海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天津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以“我生活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重庆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情有独钟

今日上午11时30分,2011年重庆高考第一科——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今年重庆的语文科目作文题为以“情有独钟”为话题,自选体裁,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拒绝平庸

上午开考的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以拒绝平庸为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不少于800字。

四川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总想有一种期待

以“总想有一种期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湖南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以歌手问候语变化为题

某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以此为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以“孟子三乐”为主题

6月7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首场考试结束,今年江西语文作文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大作文要求以“孟子三乐”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字左右;小作文要求根据印象对鲁迅进行评价,要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字数200字左右。

海南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崛起

6月7日,海南54000多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据考生透露,今年海南高考作文为材料题材作文,内容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的崛起、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湖北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旧书

7日11点30分,随着高考第一门语文考试的结束,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也浮出水面: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广东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回到原点

“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作文,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浙江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我的时间

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加命题作文。材料的意思大概是说人应该在不同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安徽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时间在流逝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材不限。

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河南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长大

以“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陕西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我眼中祖国的发展

据参加2011年高考的考生介绍,高考陕西省语文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祖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 辽宁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材料作文

今年辽宁高考作文考题如下:一个教授拿着一个苹果在教室里走动,问学生闻到苹果的味道没,有人说闻到了,有人说没闻到,其中一个学生说是甜味的。有人说感冒闻不到,也有人说压根闻不到,结果教授手里的苹果是腊塑的!

福建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材料作文

根据袁隆平的一段话,写一篇作文。原题如下: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作文二:《2012全国高考卷语文作文》2300字

让善举成为习惯

胡子宏

有个小故事讲道,一个漆工为一艘船涂漆,顺便把船上的漏洞补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赠予漆工一大笔钱。原来,船主的孩子们驾驶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记补船洞,料想孩子们会殒命海底。不料,漆工信手拈来的善举,拯救了孩子们。听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漆工淡淡地讲,那是我顺便补的。一句“顺便”,透出了漆工做善举的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貌似微小的善举,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带给他人恩惠,还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我们社会,正需要呼唤:让善举成为习惯。

“顺便”而为的善举,一旦集腋成裘,成为行动的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亮点。数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礼在74岁高龄之际,决心把蹬三轮车的收入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他坚持到90岁,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对老人而言,捐助一个或几个贫困学生并非难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积累善举,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风尚。

善举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壮举。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上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林秀贞一两天、一两月地奉献爱心,并非难事,但她把善举当作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丰碑。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心奉献的习惯。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在福州,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施救。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善举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质和善良。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凝结成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情。有一位先贤说:“人最可贵的品质可以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智慧、善良。”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善举视为一种习惯时,社会才会有秩序,更加和谐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中的漆工无意中得到了丰厚回报,但他更欣慰的,是对几个孩子生命的拯救——这种欣慰,是漆工把善举当做习惯的最丰硕收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善举,也许会改变他人的命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打工仔,无论是白领还是小摊贩,都应该学习那位普通的漆工,满怀慈善之心帮助他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

让善举成为习惯。一个人的点滴善举,在日积月累后可以汇集成爱的江河。一个民族的善举,历经岁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善举成为习惯,便是“人人献出一份爱”,此时,丑陋龌龊难以容身,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名家写新课标卷高考作文:诚心补漏手有余香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邢台名家宋英民、胡子宏第一时间写出高考作文的同题文,希望对议论文功底稍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范文以五步速成法为基本格式写就:第一步,述评材料;第二步,提出论点;第三步,举例论证;第四步,联系现实;第五步,收束全文。

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有句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漆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船主着想,顺便把漏洞补好。结果避免了一场海难,挽救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船主的酬谢。漆工诚心诚意去补漏,并没有想得什么回报,却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额赠金,留下了一段“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真心感恩”的佳话。

生活中,我们就要做漆工和船主这样的人。要象漆工那样,真诚为他人提供服务,即使是分外的事情,也要尽已所能、为人着想,做真诚善良之人。又要象船主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尊重他人的付出,感谢他人的付出,做知恩感恩之人。

君不见,社会上的一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责任,只有索取没有贡献。这样的人,常把自己与他人分的一清二白,把自己与社会分的清清楚楚。他们在自己的分内工作中,推推动动,支支转转,对分外的工作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一幅“不管天摇地转,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更有甚者,把一些事故隐患看在眼里,却如同无视,反怀着看人笑话、幸灾乐祸的心态处之,真是令人不齿。人与人之间,因此而冷漠,社会也因此失去热情和活力。

君不见,还有一些人,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别人怎么对他好都好似应该的,对他人的付出没有一点感谢。这样的人,平时为人处事,总觉得自己亏,总觉得别人欠他似的。别人怎么对他好,都处之泰然,欣然接受,对得到的恩惠,却视若无睹。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还倒打一耙,把人家的恩惠当不是,甚至对簿公堂。报载某地街头,某人倒地,别人来扶,他却把对方诬为撞人者,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唾弃。   漆工的最美之处,在于他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尽责做事的高尚情操;船主的最美之处,在于他知恩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可贵品质。

我们真诚的呼唤高尚情操与可贵品质的回归,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认真思索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认真反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世界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繁荣,更需要美丽精神支柱的支撑。   今天,我们听到了漆工和船工的故事,他们把这枝美丽的玫瑰传到我们这里,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玫瑰传递下去,传遍整个社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充满醉人花香。

作文三:《解读高考语文:2017高考全国卷作文简析》800字

2017年的高考如约而至,今年的高考,依然如往年一般牵动着千万学生与家长的心弦。其中,语文作为第一门开考的学科,自然备受瞩目。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走近新鲜出炉的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对饱受关注的作文作一简要了解:

今年全国卷作文的形势,可以用“关注传统,着眼时事,勇于创新”三个关键词加以概括。全国Ⅰ要求根据时事关键词向外国青年呈现中国,全国Ⅱ要求从6个古诗句中选取2到3个并自行立意,全国Ⅲ则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认为总体来说,作文着眼于时事热点和传统文化两大领域,并在形式上作出了较大的探索,使命题形式更加多变。这些改变,不但给人以眼前一亮的体验,同时,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任务性,更加难于选材、难于套作,这无形中对全国卷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也暗示着高考作文命题内容更加关注传统与时事,命题形式不断创新的一种命题趋向。

全国Ⅰ:着眼时事,任务驱动

全国Ⅰ卷着眼时事,提出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并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一作文无疑是在去年的漫画作文之后,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归,并作出了形式更加新颖的探索;同时,作文内容更紧扣了时事热点,要求考生对当下时事有广泛及深入的理解,向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全国Ⅱ:关注传统,勇于创新

与全国Ⅰ、Ⅲ卷相比,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则更加出人意料。给出6个古诗句,并要求在其中选取2或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这无疑紧扣了新考纲对于加强文化常识考查的要求,同时,在作文考查的创新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面对从未见过的作文题型,考生有可能一时无从下手,这一题目,也极大地考验了考生的临场作文能力。

全国Ⅲ:崭新形式,有所探索

去年才诞生的全国Ⅲ卷,在作文方面也紧紧把握住了时事与创新的脉搏。与去年的材料作文形式截然不同,今年的全国Ⅲ卷作文,在高考40周年之际,要求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体现出了全国Ⅲ卷对当下热点的关注,虽说本质上依然类似于考生常见的话题作文,但却在形式上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作文四:《作文(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2跑题作文展)》1000字

南柯一梦——三叔和我

(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2卷跑题作文)

梁秉钧

三叔和我同庚,我却叫他三叔,气死我了。

三叔的爸爸,我叫二爷爷,是70后大学生,有钱,有官,有藏书;我的爸爸,是个农民工,我得叫叔叔,说我命硬,磕父母,得改口,气死我了。

谁都夸我聪明,老师都说我刻苦,同学都说我学傻了,我一点都不傻,学习改变命运,从小学起,每个生字我都写100遍,写会了也写,一本语文课本背的滚瓜烂熟。三叔长得就呆头呆脑,作业从来不好好写,甚至课堂呼呼睡大觉,书包里的语文书早就丢了,装的都是二爷收藏的小人书。小学时,我俩的成绩几乎打平手,气死我了,我多刻苦呀,他是什么东西,也敢和我平分秋色,呸!

上中学,谁都知道,在我们这地界考高中,比考大学都难。谁都知道往死里学,只要不死,就得学。三叔臭毛病不改,小人书换大书了,天天看小说,《天龙八部》,《水浒传》,连搞对象的《红楼梦》也看。最可恨的是,他还引诱我看,被老爸发现后,暴打一顿,从此我见着小说就哆嗦,越发苦读圣贤书了,在枯燥中寻找枯燥,终于和三叔一同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气死我了,他语文成绩竟然比我高,假期还发表了一篇小说《呆子》,我没看出来,三叔说,我是原型。差点没把我气死!他转过身去,我在他影子上跺三脚,狠狠地。

到了高中三叔总算学点好,开始魔魔怔怔写诗词了。主要是受一个不务正业的语文老师的影响。这老师,一上课东拉西扯,天南海北,正经课没讲多少,不正经的诗词说了一大堆,最后,被学校调到图书馆去了。三叔可叫他坑苦了,今天李杜,明天聂杜皮,后天苏辛,挺大老爷们,和香菱似的,着魔了。报应呀,我心中暗喜。

一晃儿,高考了。气死我了,和三叔同一考场。他魔魔怔怔地拍我一下,哥们语文轻松120,嘚瑟的都不知辈分了。

看着作文我就困。忽然我大学毕业了,当了一名语文老师,见着三叔这样嘚瑟的学生就往死里收拾,小说全部没收,文摘全部撕掉,不时地骂骂郭敬明,糟践糟践韩寒。后来听说三叔进了宣传部,接二连三的发表作品,又听说三叔串通几个教研员来听我的课,看我有长进了吗。气死我了。我以严谨的教学,规范的板书,精炼的讲解,让三叔刮刮目。末了,他以领导的口吻教训我道:你这样教不行,语文就俩字,读、写。读,要读比你写的好的文章,写,要超过比你写的好的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教你的学生读,读广,读深,读中写。听着他打官腔,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发作,监考员把我叫醒:还睡呢,都有提前交卷的了,赶紧写作文。

座位空空的,三叔不知何时答完卷走啦。

作文五:《2016年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二)》2700字

新东方在线甄丽鹤

在《2016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一)》中我们讨论了审题和立意的问题,下边我们接着解析2016年全国卷丙卷的高考作文题。

在整个作文设计过程中,你应该产生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父亲是我们准则的标准,应该尊敬自己的父亲。但是在法规面前,我们还是以法律为准。但在情的方面我非常关心自己父亲的安全。这只是我们的一个角度。

再来看另外一个角度,如果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危险驾驶,不可能仅仅危害到自己的安全,还可能危害到其他驾驶人的安全。你作为成熟的少年,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考生,你是不是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呢?你应该有担当。其实我们帮父亲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明驾驶。整个大的流程出来了,女儿的做法值得赞赏,虽然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为子纲,父亲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但是在法律面前我们还是要遵守法律。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出于的是对父亲安全的考虑,还有社会责任感的担当。只有这样的话才能明白。

所以老师从去年非常重要的全国新课标卷中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这个思维叫做你要发现在材料当中的对立元素,并且能通过分析对立元素解决问题。

回到作文的题目,某人推出花茶工艺,很快被模仿,市场出现了假的,他担心破坏市场,公开了工艺流程,制订了行业标准,自己也成了致富的带头人。第一个表述元素,这个人有着他自己制作花茶的工艺。第二个元素是现在市场上整个大的前进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而这时候我们发现他的制作花茶的工艺被模仿了,由于整个市场上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东西出现,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于是最开始推出工艺的这个人,就担心这个市场被破坏,就整个把工艺给公布出来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采用我的工艺,只要你本身的产品质量

没有问题,你就能制作出合格的产品来。这时候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为了致富的带头人。

我们以前经常听到三段这样的表述市场的话,第一段是当人没有的时候我要有,叫做人无我有。当别人有我的时候你要优,人有我精。第三个要求是人有我精,当别人优的时候你已经做到非常顶级的要求了。

我们遵循了这样的,人无我有,别人没有的时候我要有。接下来是人有你优,最后是人优你精。

最开始是别人都没有这个工艺,只有他有,所以他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接下来他成为市场准则的制订者。但是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工艺被模仿,出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这是一个伤害市场的行为。如果说作为消费者对市场去世了信心,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消费,这时候他伤害的是整体的大环境。

这个人是非常有胸怀的人,他把整个花茶制作的工艺公布于众。让大家都了解这个工艺之后,到最后我们达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个结果是互相竞争的结果,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想做好的产品,在我们都想做好产品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非常有效的精细化的发展,以及非常强大的行业规则。

然后看对立的原则,我有了花茶的制作工艺,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一定要守住我的工艺,让我的产品成为整个市场上非常优秀的产品。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这时候我采取的做法是将我的工艺公之于众,让大家互相竞争,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促进我朝“精”的方向去发展,而与此同时的话还能促进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时候的话就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巨大进步。所以这是一个观点。但你要知道这个观点是非常基础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你说老师,您刚才说了这个作文题目是必须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

18岁的成熟少年,离你的生活不能太远。比如说今年的甲卷作文就让你谈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你的生活非常贴近。

我们讲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为什么安徽卷自主命题之后,他的作文屡次被批评,说特别脱离生活,比如其中一个梯子横放。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发现了一个题目,叫做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是编剧说了算,还是演员说了算。说因为跟同学们的生活脱离太远,所以这时候是值得被吐槽的。我们发现其实你应该是朝着你的生活努力,而不是单一的吐槽说这个离你的生活太远。也就是说刚才在制作花茶这个行业里边,这个问题我们看得很明显,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应该怎么办呢?同时你发现这个作文当中还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叫做胸怀的信息。就是普通生活当中如果你有,而别人没有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只有你有,然后你会觉得把它当宝一样珍藏起来。但是久而久之的话你就会发现,可能他不能促使你及时的进步,而这个是对你整个的学习和成长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平时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把你自己会的学习的方法分享给其他人,在跟其他人交流的过程当中,得到你们双向的提升。而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他是整个学习的要求,也是你成长的要求,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国家层面。我的技术、我的专利,需要惟我独尊的。但如果说把技术和专业能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做一个交流和融合的话,你就会发现可能我们能够更加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都是这样的做的,苹果是有他的专利,但是在很多层面说,你发现手机和手机之间,功能和功能之间,难道没有互相的借鉴吗?不可能。一定有。 除了这个之外的话,我们说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也非常的重要。如果说你只是以自己惟我独尊的话,我们无法把我们强大的文化传播出去,而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整个的过程当中就不能够提升到文化的实力。而做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够彰显文化非常重要的整体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再来整体的看一下全国丙卷的思考思路。思考思路就是首先你要在作文的材料当中发现表述元素,发现之后要找到对立的表述元素,之后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来谈,与此同时还可以往大的角度谈。

我再来做一个完整的表述,花茶的匠人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他独有的工艺,但随着市场的模仿出现了非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伤害到市场,于是将工艺公之于众,引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这样让整个行业发展更好。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最初花茶的制作部门,一定会朝着“精”的方向去发展。而这时候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市场,是整体的提升过程当中。而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学会分享,并且有强大的分享的胸怀。往国家层面来讲,一个国家的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也要跟其他国家交流,提升自己的实力,科技如此,文化更应该如此。

以上就是2016高考全国丙卷语文作文的解析,相信大家对全国卷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材料当中的多个表述元素,元素之间会有很多的独立关系。以上就是关2016高考全国卷丙卷作文题的解析,我们也会在后续继续为广大考试第一时间带来其他科目的名师权威解读,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最后,新东方在线祝愿广大2016高考考生取得优异成绩,金榜题名。

作文六:《2016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一)》2100字

新东方在线 甄丽鹤

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今日上午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甄丽鹤老师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全国卷丙卷的作文试题解析。

全国卷共有三套卷子,分别为甲、乙、丙。之前我们讲过全国甲卷和乙卷,全国丙又是哪套呢?全国甲卷是以前的全国2卷,全国乙是以前的全国1卷。接下来是全国丙卷,考的地区是重庆、四川、广西、陕西。2016年4月7号国家教育部召开了一个高考语文作文的会议,确定了三套的全国卷,这三套全国卷有什么不一样呢?我刚才说了甲卷就是以前的全国二卷,乙卷就是全国一卷,没有什么不同。这时候新增丙卷是要点,因为重庆等四个省份相对来说考生的人数占的比重非常大,与此同时较于贵州、青海、西藏,考全国甲卷的地区的同学他的教学相对好一点,这时候就增加了一个丙卷。就是这样的差别。

有人问全国丙卷难吗?最开始我强调了如果说全国甲卷的难度,也就是以前的全国二卷的难度是1的话,全国一卷的难度就是2,丙卷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是1.5的难度,是这样的逻辑。所以我们来进行全国丙卷的解析。

接下来进行高考丙卷的解析。作文题是这样的:

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第一步,审题和立意。我已经提出了要求,要求叫做全面和深刻。这时候我们的全面和深刻,如果做到呢?我们对全国丙卷进行一个深入的解析。

先来读题,某人推出了花茶的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出现了不少的假冒伪劣,担

心会被破坏市场,于是公开了流程,制订了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为了致富的带头人,后面还有具体的要求,不读了。我觉得全国的甲卷出的作文题目非常新颖,我在辽宁的同学也说感觉到这个作文新颖。但是其实通过您教给我的思考方式,我还是能力知道出题人想让我写的角度是什么。我们发现全国丙卷的风格非常不一样,相较于全国甲卷更贴近时代,丙卷提高了一个高度,在考同学们的思辨的思维。一般的情况下在材料当中,我们提取很多表述元素,少的话有一个,多的话是三四个。这时候如果你单一看表述元素的话,你就做不到刚刚说的全面和深刻。这时候你就必须要多角度的来看到这个材料当中的表述元素。

你说老师,现在我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从全国丙卷的作文材料当中提取表述元素,提取完元素之后如何通过全面深刻,成熟思维的理解达到最后的对立和统一。这时候我希望发现到表述元素中间的对立关系。丙卷体现这一点尤其的明显。

举个例子,去年全国的新课标卷,说的是小陈的父亲老陈经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接打电话,家人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小陈向警方的微博私信警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批评了老陈,有一个具体的要求,让你写一个书信命题的作文,可以写给小陈或者老陈,可以写给记者或者警方。这时候你必须要思辨的思维,我们从材料当中所得出的表述要素的第一,女儿怎么能举报自己的父亲呢?也就是小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第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就是小陈的做法正确,举报父亲是在你屡劝不改的情况,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时候你要知道我举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父亲的安全考虑,我希望你能保证你的个人的人身安全。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表述元素之间存在对立的关系。这个材料还有第三个元素,警方把这个事件发到微博上,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你同样可以写信给警方,也可以写信给媒体记者。这时候你就发现,我要做成熟思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考生,你这时候你需要

找到对立同学,人们认为孩子不能举报自己的父亲,从亲情角度看。从理的角度是看孩子可以举报,这就是对立元素,发现对立元素怎么办?要解决问题。我在最开始的时候给你提了三个要求,其中的一个要求是什么?你只是找毛病,没有解决问题,这不是社会和阅卷老师对你作为一个成熟少年的要求,这时候必须要解决问题。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6月1号儿童节那天,轰动全国的一个新闻,说有一个母亲她的两个孩子都有肾病,治疗的时候要花大量的资金。这时候小女儿在自己的身边,小女儿想要吃饭,于是母亲拿着五块钱去超市里面买米,买米的过程当中看到了鸡腿,想给孩子买肉吃,与此同时看到了《三字经》,所以她产生了纠结,买米就不能买鸡腿,买鸡腿就不能买书。这时候母亲偷了,被超市员工发现了报警。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一定说母亲的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她触犯了法律。这时候我们来看警察的做法。警察说因为这位母亲的涉案金额比较轻,情节轻微,所以免于处罚。同时这件事情被警方发在公众微博上,这时候引起了各地网友的讨论,这个母亲在一天之内就收到了30万捐款。这是整个新闻的事件过程。这也是情与法的冲突,这个母亲的做法一定是不对的,偷是不对的。刚才去年的新课标卷当中,父亲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他的做法不对,因为触犯了交通法规。所以就不对,首先有一个大是大非的观念。触犯这个规则是不对的,所以如果写作文的话能够写第一个角度吗?不能写女儿是错的。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如果选定了一个角度叫做我赞赏女儿的做法,那你还必须要解决情这个问题,女儿在举报完之后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这是你应该讨论的。

更多详情请大家关注《2016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二)》。

作文七:《2016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二)》2700字

在《2016全国卷丙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一)》中我们讨论了审题和立意的问题,下边我们接着解析2016年全国卷丙卷的高考作文题。

在整个作文设计过程中,你应该产生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父亲是我们准则的标准,应该尊敬自己的父亲。但是在法规面前,我们还是以法律为准。但在情的方面我非常关心自己父亲的安全。这只是我们的一个角度。

再来看另外一个角度,如果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危险驾驶,不可能仅仅危害到自己的安全,还可能危害到其他驾驶人的安全。你作为成熟的少年,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考生,你是不是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呢?你应该有担当。其实我们帮父亲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明驾驶。整个大的流程出来了,女儿的做法值得赞赏,虽然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为子纲,父亲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但是在法律面前我们还是要遵守法律。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出于的是对父亲安全的考虑,还有社会责任感的担当。只有这样的话才能明白。

所以老师从去年非常重要的全国新课标卷中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这个思维叫做你要发现在材料当中的对立元素,并且能通过分析对立元素解决问题。

回到作文的题目,某人推出花茶工艺,很快被模仿,市场出现了假的,他担心破坏市场,公开了工艺流程,制订了行业标准,自己也成了致富的带头人。第一个表述元素,这个人有着他自己制作花茶的工艺。第二个元素是现在市场上整个大的前进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而这时候我们发现他的制作花茶的工艺被模仿了,由于整个市场上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东西出现,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于是最开始推出工艺的这个人,就担心这个市场被破坏,就整个把工艺给公布出来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采用我的工艺,只要你本身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你就能制作出合格的产品来。这时候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为了致富的带头人。

我们以前经常听到三段这样的表述市场的话,第一段是当人没有的时候我要有,叫做人无我有。当别人有我的时候你要优,人有我精。第三个要求是人有我精,当别人优的时候你已经做到非常顶级的要求了。

我们遵循了这样的,人无我有,别人没有的时候我要有。接下来是人有你优,最后是人优你精。

最开始是别人都没有这个工艺,只有他有,所以他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接下来他成为市场准则的制订者。但是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工艺被模仿,出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这是一个伤害市场的行为。如果说作为消费者对市场去世了信心,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消费,这时候他伤害的是整体的大环境。

这个人是非常有胸怀的人,他把整个花茶制作的工艺公布于众。让大家都了解这个工艺之后,到最后我们达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个结果是互相竞争的结果,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想做好的产品,在我们都想做好产品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非常有效的精细化的发展,以及非常强大的行业规则。

然后看对立的原则,我有了花茶的制作工艺,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一定要守住我的工艺,让我的产品成为整个市场上非常优秀的产品。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这时候我采取的做法是将我的工艺公之于众,让大家互相竞争,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促进我朝“精”的方向去发展,而与此同时的话还能促进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时候的话就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巨大进步。所以这是一个观点。但你要知道这个观点是非常基础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你说老师,您刚才说了这个作文题目是必须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18岁的成熟少年,离你的生活不能太远。比如说今年的甲卷作文就让你谈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你的生活非常贴近。

我们讲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为什么安徽卷自主命题之后,他的作文屡次被批评,说特别脱离生活,比如其中一个梯子横放。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发现了一个题目,叫做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是编剧说了算,还是演员说了算。说因为跟同学们的生活脱离太远,所以这时候是值得被吐槽的。我们发现其实你应该是朝着你的生活努力,而不是单一的吐槽说这个离你的生活太远。也就是说刚才在制作花茶这个行业里边,这个问题我们看得很明显,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应该怎么办呢?同时你发现这个作文当中还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叫做胸怀的信息。就是普通生活当中如果你有,而别人没有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只有你有,然后你会觉得把它当宝一样珍藏起来。但是久而久之的话你就会发现,可能他不能促使你及时的进步,而这个是对你整个的学习和成长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平时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把你自己会的学习的方法分享给其他人,在跟其他人交流的过程当中,得到你们双向的提升。而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他是整个学习的要求,也是你成长的要求,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国家层面。我的技术、我的专利,需要惟我独尊的。但如果说把技术和专业能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做一个交流和融合的话,你就会发现可能我们能够更加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都是这样的做的,苹果是有他的专利,但是在很多层面说,你发现手机和手机之间,功能和功能之间,难道没有互相的借鉴吗?不可能。一定有。

除了这个之外的话,我们说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也非常的重要。如果说你只是以自己惟我独尊的话,我们无法把我们强大的文化传播出去,而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整个的过程当中就不能够提升到文化的实力。而做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够彰显文化非常重要的整体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再来整体的看一下全国丙卷的思考思路。思考思路就是首先你要在作文的材料当中发现表述元素,发现之后要找到对立的表述元素,之后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来谈,与此同时还可以往大的角度谈。

我再来做一个完整的表述,花茶的匠人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他独有的工艺,但随着市场的模仿出现了非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伤害到市场,于是将工艺公之于众,引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这样让整个行业发展更好。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最初花茶的制作部门,一定会朝着“精”的方向去发展。而这时候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市场,是整体的提升过程当中。而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学会分享,并且有强大的分享的胸怀。往国家层面来讲,一个国家的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也要跟其他国家交流,提升自己的实力,科技如此,文化更应该如此。

以上就是2016高考全国丙卷语文作文的解析,相信大家对全国卷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材料当中的多个表述元素,元素之间会有很多的独立关系。以上就是关2016高考全国卷丙卷作文题的解析,我们也会在后续继续为广大考试第一时间带来其他科目的名师权威解读,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最后,新东方在线祝愿广大2016高考考生取得优异成绩,金榜题名。

作文八:《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2》9700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

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

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

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

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

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

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

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

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气。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出师命将,扫清群丑,上禀圣算,指日克除。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寻代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集成。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

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洲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

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思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

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 善

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 ,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

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开始之前的准

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

将导致的结局。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 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选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措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脚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去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渓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墊。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乳语,何劝之

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嫁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僅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霣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 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

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 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

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

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 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

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

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陚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題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弈,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成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遣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代,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成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成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恩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

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不对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约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是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度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民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功勋。过敏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正”。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阑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

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光荣,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要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 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

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曰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

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插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

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 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湖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细途中,曾斌《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

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按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狀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6、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 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九:《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2》1000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作文十:《09高考语文全国卷1》13400字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语文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 (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â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答案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w.w.w.ks5u.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出语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成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答案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用法示例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  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

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辨析语病除要掌握《考试大纲》里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外,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得流泪充分: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和并列短语。

【答案解析】A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 B项成分残缺,缺谓语,“开展学雷锋活动”。 D项语序混乱,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作定语。

4.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注意用排除法。

【答案解析】(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而⑤不能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同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横线之间的标点也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高考 资源网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全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 字”,“且据所载高考 资源网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全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高考 资源网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

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高 考 资源网”,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 ,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

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

5.下列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高考 资源网的”和“不戴帽子的”“ 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形象,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题时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仔细的通读全文。结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观点。

【答案解析】D项说“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这句话是个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斧钺正是军事首领统率权的象征”另外,前后分句也没有因果关系,并不因为拥有斧钺,所以才用“王”字表示军事首领。所以D不符合原文。

6.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巨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

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利就不复存在。

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期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

【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找到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答案解析】B项“始终”与“最高统治者”都属无中生有,原文意思是说“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地中,曾发崛过玉钺、石钺”,但没说“始终可以放在最高首领的墓葬中”。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钱殿王室的遗物。

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推断的前提是要熟知文章的内容,准确地找到文中的已知信息,然后提取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

【答案解析】D项这个推断明显错误,吴其昌的正确解析就是对这一推断的否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之军法从事                      动:招致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答案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时作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答案解析】排除法,③ “未尝辄敢出门”是表明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答案解析】C项中“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II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I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

【答案】⑴(赵君实)与群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们指挥差遣的。⑵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注意对关键词的翻译。

【答案解析】⑴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⑵“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答案】

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⑵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了对宋诗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结合诗的内容和注解完成所给题目。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                  。                   ,                ,早生

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忍忧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之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可外还得适当延伸。(1)句中注意“峨嵋”“巅”“崩”“摧”等字的写法。(2)句中注意“攘诟”“樯橹”“灰”等字的写法。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搏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一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 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七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同沙漠与生俱来一样。

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着的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

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有删节)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答案】(4分)第一问: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要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准筛选区域,进行准确归纳。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

【答案】(1)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好象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答题时注意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概括整合。

16.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

(6分)

答:

【答案】(1)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2)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3)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要找准相关文段,根据题干要求,即立足文本,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谈认识。

17.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

【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对文中主旨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的很严。小芹长大后,跟小二黑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                              ①             ②

她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③                                   ④

就商量对付她的方法。她把小芹娘怎样装神弄鬼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⑤        ⑥   ⑦

答:

【答案】③处的“她”改为“小芹”,⑤处的“她”改为“三仙姑”,⑥处的“她”改为“小芹”,⑦处的“小芹”改为“她”。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人称代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要注意人称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对象,做到既不重复罗嗦,又不致产生歧义。

19.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5分)

【答案】①展开的书点明读书月活动,②书页弧度和中间的圆点正好组一只眼睛暗示读书,③两本展开的书正好组成S代表“沈”,④中间的圆点也可象征“阳”字。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可视图文转换的能力。做这类题关键是认真读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要注意将所给图中的图画元素和文字元素结合起来。

20.仿照下面的实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

【答案示例】技艺是捡不来的,有无水平,看你怎么锻炼;成就是抢不来的,有无功业,看你怎么勤奋;荣耀是是哭不来的,有无地位,看你怎么拼搏。

爱情是买不来的,有无真心,看你怎么灌溉;幸福是购不到的,可否如意,看你怎么呵护;永恒是唤不出的,能否长久,看你如何浇铸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仿写的三个句子,男人要前后相联,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内容积极健康。

七、(60分)(注意: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 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

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本道作文属于给材料类隐含性话题作文。材料以一则寓言故事为载体,题目相对平稳,打破了单一话题作文的格局,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阅读所给寓言故事,考生可从中提炼出不同的话题和观点。从宏观上看,今年的作文题和当前的政治热点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潮流下,这样的作文题好像既出乎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是多元化的,既有全面的发展,又有个性的张扬。因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思想开放和融合并存的时代。正像材料中的仙鹤主张一样,兔子学游泳,我们不能苛求它就非得学会游泳,或者嘲笑它学了好久还不会游泳。因此,今年陕西卷高考作文立意的角度还是很宽泛的。首先可以从“勇于尝试,全面发展”这个角度去完成。这一角度和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相一致,也就是俗话说的“艺多不压身”,多一项本领多一条生存的路。

其次,可以从“术业有专攻”这一角度去立意,即学有所长,学有所专。由此可以联系到当今社会个人定位问题,如何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还可以把“全”与“专”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当然这样的难度相对较大。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避热点又不避热点,限制之中又无限自由,相信在考生的努力下,定会妙笔生花,佳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