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50字 [《屈原的精神》600字]

作文一:《屈原的精神》600字

三峡大坝这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强国理想。时至今日,三峡蓄水整整三年了,百万移民都已搬迁走了。回首移民历程,从走出故土,重建家园到奔向新生活,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中升腾出厚重而又瑰丽的三峡移民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的心灵。

“一步三回头,告别故乡”彰显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

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全过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意味着我省`重庆市和21个区县的百万移民将亲手拆掉祖辈修建的房屋,亲手毁掉一代一代赖以生存的田园……

尽管含着热泪,后靠移民还是离开肥沃的故土,把新家建在脊薄的山梁上,尽管一步三回头,但外迁移名还是带着家乡的泥土和对亲人的思念,奔赴当阳枝江等地建设家园。

处处涌出移民创业精神

移民们一锤锤拆去旧家,又用那勤劳的双手建起新家。如今飞船而下,只见库区两岸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座座桥梁跨江而过,条条大路八达,柑橘产业带,名优水果产业带等罗罗棋布。

“宁可苦自己,决不负移民”书写移民干部的精神

我常常被这样的场景而打湿眼睛:我县移民百姓迁祖坟时,干部给移民当孝子;干部帮助移民百姓抬石头;移民百姓外迁时,干部们扶老携幼,依依相送。

这就是一名基层干部所具备的精神。他们为了移民百姓,却使自己受着平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

屈原那伟大的精神在我们后人的身上得到了发扬和礼赞,使屈原精神永垂不朽。

作文二:《描写雷锋精神的作文800字》800字

寻觅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是你,雷锋同志,你艰苦奋斗,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祖国建设做贡献,我正在寻找。

是你,雷锋,让我看到祖国振兴的希望,让我找到存在的意义,优美的歌声里唱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现在这个社会,生有生的尊严,死有死的尊严,千变万化的是人心,纹丝不动的是命运。雷锋已经成为了奉献与关爱的代名词。可是,心里总是感觉这只是一个形式,所谓的雷锋精神早已被是人淡化,是世人抹灭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三月五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今天作为雷锋日,可是世人却扭曲了毛主席的心意。

社会这么乱,装纯给谁看。碰瓷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在大街上,有谁会去扶起一个摔倒在地的老婆婆,有谁敢去扶?本来一件理所当然的好事,却被这么一个肮脏的社会所玷污。说不定老婆婆会倒打一耙,讹你一把,让你陪她去医院,检查检查这个,检查检查那个,然后没事有问你要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这些不必要的费用至少也得有千数吧。作为社会基层人员,有谁家没有一个需要钱的老人,一个呱呱坠地的娃娃,哪里不需要钱?你敢扶起摔倒在地的老婆婆么?

我在寻找,真正充满雷锋精神的地方,我至今没有找到。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就葬送在我们这一代。想想当初八路军赶跑小鬼子,共产党带领我们走上小康生活,习大大在国际上为祖国征得了荣誉。我们这样做对得起他们?

我真的害怕我们面临亡党亡国的局面。

雷锋精神,是现在社会上急需的一种精神,一笔财富。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沦陷,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铸就明天的美好。我们青少年被誉为祖国的花朵,既然是花朵,必定要争鲜斗艳,希望祖国明天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t262.

作文三:《描写梅花精神的作文》3300字

篇一:梅花

冬天,只有一种花在开放,那就是不怕寒冷的梅花。我在厂里的大树边摘取了几枝梅花放进水杯。梅花是黄色的,你轻轻地闻着她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会感觉她就是千万朵花儿中的“ 飘香王” 。水杯中有的花已经睁开了眼睛,在观赏着冬天的美景,有的还在含苞待放,他们是在等待着自己的在成熟,还有的……

啊,我赞美你梅花!虽然你离开了温情的母亲但你还是用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你并不怕寒冷,而是在冰天雪地里长大,因为你要永远守卫着雪白的冬天!

梅花,我要向你学习那坚韧不拔,顽强的精神。

篇二:我盼梅花

我们杭州有一个著名景点,叫“灵峰探梅”。现在接近寒冬了,梅花又要开放了!作为杭州人,我从小就看梅花,爱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不由想起了它的样子:它们刚劲挺立,精神抖擞,摇曳多姿,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寒风冰雪的存在,而且正开着花呢!只见枝条上缀满了花,那花枝,一枝挨一枝;那花朵,一朵挨一朵,一簇簇,一团团,压得那枝条弯弯的,颤颤的。

我们要学习梅花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就是那“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先天下春”的梅花!

篇三:梅花

农历的“立春”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到公园去找春天,可许多树木还是没有长出嫩芽,我不免有些失望。但当我在公园一角看到茶花、野蔷薇、梅花竞在争奇斗艳时,我不由得仔细地观察起梅花来。

梅花分冬梅、腊梅等。梅花的颜色大体有黄的、白的、红的。我看到公园的的梅花是腊梅。无论我离它多远,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随风飘进我的鼻子里。这香味肯定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并把我的痛苦和烦恼全部“扔到”九霄云外了。

梅花不仅花香,花朵也美。那一朵朵向下垂的腊梅,就像几位身穿黄衣,亭亭玉立的、害羞的仙女。它们都低着羞涩的头。当我弯下腰去看那些花朵时,才能发现它是多么的美丽……

梅花是美丽的,但最令我敬佩的是梅花的精神。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别的花木都凋谢了,都去“冬眠”了,可这时却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看着那傲霜挺立的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二句诗: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是啊,雪是无味无香的,但是,梅花是既有香味又非常美的,而且,它的精神是最可敬的。

面对在寒风中不屈不饶的梅花,我放声高呼:啊,梅花,我敬佩你那种坚强、不畏严寒的精神!

篇四:梅花情

五片朴素的花瓣拥抱一簇簇黄的花蕊,便构成了一朵我喜爱的梅花。

梅花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玫瑰那浓郁的香气,没有樱花那么灿烂,也没有山茶花那样迷人的色彩,更没有虞美人美丽的姿态。但是,它那凌风傲雪的精神真值得我们敬佩啊!

冬天,就是它在那最冷的时候,它开放了,在雪中绽香吐艳。梅花在大风大雪中并没有缩退,反而对大风发出讥讽。

呵!梅花,我爱你,爱的不只是那纯真的外表和香气,更爱你那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篇五:梅花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写的《卜算子 咏梅》,赞颂了梅花傲雪欺霜,乐观谦虚的精神。

的确,梅花是值得世人赞颂。今天,我要写得也是梅花,赞颂得也是梅花的精神。雪白,淡红的花朵,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呈现。那时,百花枯萎,但这美丽的梅花就在绽放。她是多么坚强啊!竟在寒劣的冬天里,一朵一朵地盛开。但同时,她不骄傲,不炫耀自己。你看她现在不是在与百花对话吗?

“梅花,你好棒啊!”“没什么啦!你们不更棒吗?”

瞧,梅花是多么谦虚啊!别的花夸她,她并不骄傲,只是谦虚的面对其他花的赞扬。她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吗?谦虚,乐观,坚强。拥有这些精神的人是多么伟大啊!中华民族也出了不少这样的人物,朱德,狼牙山五壮士……不正像梅花吗?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精神,又怎能得来中华民族今天的胜利呢?

啊,梅花,我赞颂你!赞颂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六:梅花颂

梅花名列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为花中之魁,它冰中孕蕾,雪里开花,形神兼备,色、香、韵、姿俱佳,独领天下之春。它不畏严寒,坚毅、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及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贵品质,历来就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风范的伟大象征。梅花精神就是中华之魂。

梅花盆景,疏影横斜,古朴苍劲,冷艳清幽,暗香浮动,把大自然台的梅的神韵和风格高度浓缩,凝结自然美、造型美、意境美为一体,堪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中国盆景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欣赏梅花既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又能领略梅花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踏雪寻梅是最难得的清高斯文之雅事,也是赏梅的最高境界,使人陶冶性情,激励斗志,启迪人生。

父亲平生酷爱梅花,二十多年来精心培育了十几种梅花盆景,深感做人应似梅花品格。正如毛泽东主席妙笔生花讴歌梅花那“已慢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大无畏精神,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德,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宽阔胸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确可以令人心灵净化,情操升华,让梅花精神在中华大地永远发扬光大。

篇七:梅 花

在众多的鲜花中,有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更有小巧玲珑的兰花......但是,我情有独钟的还是那傲雪怒放的梅花

大多数花,大都是春暖才开花,而梅花却不同,只有在凛冽的冬天才开出它那鲜艳的花朵。而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梅花在地冻天寒的环境中傲然挺立,朵朵都开得那么艳,缕缕幽芳。   这几天,下了冰雹。而在张家界的梅园里,很多梅花却傲然挺立地开着它那娇艳的花朵。远远望去,埋满园都是姹紫嫣红,就像一片黄昏中的彩霞。一阵微风拂过,梅花的缕缕幽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是人非常惬意。近看,梅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色彩绚丽。白的如雪,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满树的梅花,这一从,那一簇,有的才含苞带放;有的才刚刚绽放,刚绽放的梅花最鲜艳,最惹人喜爱,连蜜蜂`蝴蝶都被招引过来贪婪地吮吸着梅花甘甜的露水;有的盛开了许久,突然,一片花瓣落了下来,在空中翩翩起舞,你可别担心它会摔碎,梅花可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它们不管遇到怎样的欺凌,不管遇到怎糖的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不正是我们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吗?他们不管遇到酷暑还是冰寒,不管遇到磨难还是欺凌,他们总是默默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停的工作着。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天气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也不放弃,依然面临着生命危险,依然守自己的岗位上。2006年7月1日,青藏大铁路顺利开发了,这是一条血汗之路,这条路包含了多少人的血汗呀!建设者们为了繁荣的西部,费了多少心思呀!可它们依然坚持着,不放弃,也不动摇。它们和梅花一样,有着梅花的秉性。

我喜爱梅花,更喜爱他的傲雪怒放,我要像梅花学习,学习他的品格、精神。

篇八:傲骨梅花

冬天来了,梅花开了,我的心也随着那朵朵盛开的梅花飞了起来。

梅花开得正盛,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细细的清香,直进入人们的心肺。那白里透黄,黄里透绿的腊梅,那娇艳似火,红艳满天的红梅,那洁白如雪,白净无暇的白梅,仿佛是梅花事先知道了冬天人间的寒冷,提前送来花枝,然后再长出绿叶。每一朵梅花,都像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令人感叹。

梅花是冬天唯一仅存的花朵?还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枝呢?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百花凋谢,梅花踏着风雪来了。而当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百花满园的时候,梅花却又一人先去。是追踪风雪而去呢?还是把它引来的春天留在人间?

梅花恐怕是万花之中,带着最多的心意,为别人忙碌的花枝了。怪不得古人总是赞扬梅花,怪不得人们说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爱这梅花,我愿与这傲骨梅花一起飞。

作文四:《描写梅花精神的作文》1700字

描写梅花精神的作文(一)

在植物界中有多少树能耐得住严寒呢,松树,万年青,还是牡丹?梅花相貌平平,没有牡丹的颜色娇艳欲滴,也没有桂花的香气能飘香十里,但是,它的精神是其它花儿不可以相比的。也许有人会提及菊花,是的,菊花虽然也能够在深秋光彩依旧,但是到了严冬,在寒风凛凛,北风呼啸之时,菊花也早已凋谢。

梅花,虽不及月季之美,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的赞美对象。为什么呢?是梅花艳丽多彩吗?不!是梅花的精神!

冬天到来,寒风呼啸,万里冰封,唯梅花不畏严寒,顶雪开放,傲视群芳,越是风欺雪压,花开的越精神、越秀气;不仅如此,梅花还具有超凡脱俗,不与百花争春斗艳的本质。如此一来,梅花岂能不成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我们中华儿女和梅花有一样的硬骨气。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我们施以惨无人道的暴行,不但没有吓倒我们的热血儿女,还更加激发了我们反抗的斗志,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将日军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为后人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每当我遇到困难是,就会想起那梅花绽开的景象,不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像梅花一样,坚贞不屈!

梅花本质,我们学习,梅花骨气,我们继承,梅花精神,我们发扬!

描写梅花精神的作文(二)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惟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的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珀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姿态。有的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地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已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丛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拂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的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化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但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段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丛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冰肌的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用。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是我们的建筑工人吗?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描写梅花精神的作文(三)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写的《卜算子 咏梅》,赞颂了梅花傲雪欺霜,乐观谦虚的精神。

的确,梅花是值得世人赞颂。今天,(m.lz13.)我要写得也是梅花,赞颂得也是梅花的精神。雪白,淡红的花朵,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呈现。那时,百花枯萎,但这美丽的梅花就在绽放。她是多么坚强啊!竟在寒劣的冬天里,一朵一朵地盛开。但同时,她不骄傲,不炫耀自己。你看她现在不是在与百花对话吗?

“梅花,你好棒啊!”“没什么啦!你们不更棒吗?”

瞧,梅花是多么谦虚啊!别的花夸她,她并不骄傲,只是谦虚的面对其他花的赞扬。她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吗?谦虚,乐观,坚强。拥有这些精神的人是多么伟大啊!中华民族也出了不少这样的人物,朱德,狼牙山五壮士……不正像梅花吗?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精神,又怎能得来中华民族今天的胜利呢?

啊,梅花,我赞颂你!赞颂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  歌颂梅花的作文600字

*  腊梅花作文400字

*  描写梅花的作文300字

作文五:《描写屈原的句子》2000字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2.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3.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4.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5. 移步湘江观楚云,暗伤憔悴是灵均。惟将幽恨托香草,未许芳心寄美人。

6.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7.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9. 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

10. 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11.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12.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1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

14. 汨水悲歌万古流,忠魂慰,青史炳千。

1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16.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17. 屈原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18.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屈原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19. 屈原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20. 屈原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1.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22.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23.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24.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

25.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26.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

27. 品读屈原,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28.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29. 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作文六:《描写屈原的句子》2000字

关于屈原的句子: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2.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3.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4.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5. 移步湘江观楚云,暗伤憔悴是灵均。惟将幽恨托香草,未许芳心寄美人。

6.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7.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9. 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

10.  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11.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12.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1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

14. 汨水悲歌万古流,忠魂慰,青史炳千。

1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16.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

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17. 屈原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18.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屈原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19.  屈原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20. 屈原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1.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22.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23.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24.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

25.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26.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

27.  品读屈原,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28.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29.  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作文七:《屈原的贵族精神》5500字

第20卷 第1期 2010年1月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

Vol.20 No.1Jan.2010

屈原的贵族精神

方新蓉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屈原人格的伟大来自于他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不是血统、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是自我的完全确认以及在这种确认下的坚定不移。无庸讳言,屈原的贵族出身对其贵族精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南北文化合流的影响。屈原的贵族精神表现在他敢于赞美自己、强烈的自信自负和坚定不移三方面。关键词:贵族精神;屈原;形成;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1-0058-03

楚辞的研究横贯古今,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人们虽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屈原描绘了各式的脸谱:如“责数怀王,怨恶椒兰”,“贬絜狂狷景行之士”,“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

[1]49-50

认下的坚定不移。它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平民也可以有贵族精神,比如说善养浩然正气的孟子,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因

此它更多的是一种气质,其外延可大可小,大到成为一个民族的脊梁与灵魂,小到渴不饮盗泉之水、饿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日常事务。它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也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两种精神,即贵族精神和平民精神,二者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完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屈原第一个树立起了贵族精神的大旗,其后接着有曹植、谢灵运、李白、曹雪芹等。当然,作为封建社会产物的贵族精神中有落后、不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且在新的社会中造就了有“民族灵魂”之称的鲁迅。毛泽东所说的“人活着就要有点精神”就是从屈原那里得来的。

,忠臣与圣贤

[2]2482

的典型,爱国志士,有宗族情结等等,但是屈原“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

高尚人格是他们所公认的。屈原的这种人格使得“数千年学人,莫不愿仿佛得一鳞一爪以自慰……。其上者探灵均孤忠之覆,以得其慨感幽深之志,多出于贤人失志之所为。其次者善体屈子心志,锲入无间,而章拟句摹仿,亦得其韵调之形似,则文士工巧之术。其下者,则取九篇七章之体,为无病呻吟之文”。

[3]438

然而他们虽然看到了屈原人格的伟大,但

是却没有发现进而学到屈原的精神骨髓即屈原的贵族精神。

屈原不是中国历史上不阿权贵、忠诚刚介、骨头最硬、固守高洁的第一人,也不是忠君爱国、关心人民疾苦的第一个。在他之前就有誓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和为了谏君被剖腹挖心的比干,可是他得到了伯夷、叔齐、比干没有得到的巨大殊荣。不可否认,屈原的人格因其作品得到了空前的张扬,而伯夷、叔齐、比干的时代离我们太远并且没有作品留传后世而逊色。但仅仅只有这个原因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就说了:“(屈原)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之未有也。”

[4]219

1 屈原贵族精神的形成

1.1 贵族出身

无庸讳言,屈原的贵族出身对其贵族精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屈原是楚之同姓,又是春秋以来世守莫敖一重任的屈暇的后代。这种高贵的出身使他具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与高贵感,使之在其精神素质中有一种“天生德于予”的骄傲与“刚健中正之气象”

[5]229

。一旦丧失了这种贵族的身份,打

击就是毁灭性的。屈原的出生是形成其贵族精神的感性成分。屈原贵族精神的形成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原因,即南北文化的合流。1.2 南北文化的合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楚先民们经过了艰苦卓

因此,屈原的伟大不仅在其作品的伟大,更

在于其作品所蕴含的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是一种自我的完全确认以及在这种确

收稿日期:2009-09-29

作者简介:方新蓉(1975-),女,四川广元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第1期                   方新蓉:屈原的贵族精神59

绝的披荆斩棘的斗争才在南方这块蛮荒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在战国时期具备了“合纵则楚王”的统一天下的条件。即使如此,楚国人还是被中原人瞧不起,不屑与之结盟,而楚人也自觉在自己与中原人之间划下一条鸿沟。从心理接受程度上讲,楚国根本有别于中原诸国。楚人中虽有好利的,但更多的是钟仪之类的被囚也要“戴楚冠,操南音”,不改楚之志。当楚国灭亡之后,楚人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来勉励自己。以上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春秋以来,各国的交往是赋诗言志,如果对于《诗》一窍不通者,将为天下人嘲笑。虽说这种风气到了战国有所减弱,但是在外交场合赋诗依然既是个人才干、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的表现,又是一个国家政治、风貌的反映。为了发展,楚国必须靠近中原学习其文化,引进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诗》、《书》、《礼》、《乐》、《春秋》等中原文化教材来教育楚国的子弟与百姓。屈原学习的也是北方的思想文化,这可以从他所称引的圣王、所推崇的贤人均是北人得到证明,也可以看到屈原的贵族精神与中原主流文化的许多相通之处。学术文化影响制约着屈原的思想人格,并且与他浓厚的情感、刚毅的志气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并最终构成了屈原的贵族精神中的理性成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懂得平民只要通过对社会深切了解和多方训练,其聪明才智将会超过贵族。面对楚国国内“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的严峻局势,他急呼要“举贤而授能兮”(《离骚》),要遵循尧舜之道治国,要“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怀沙》)。从上可看出他的贵族精神并不是狭隘的。

二是懂得“修厥身”,“君子以进德修业”(《离骚》)。美好的贵族不注重自修也会失去原有的美质,“向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离骚》),因此必须重修。“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是突出的,仅仅一篇《离骚》,“修”字就出现了十多次。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余论》卷上就有关于《离骚》中“修”字的分析:“篇中曰好修,曰修能,曰前修,曰修初服,曰信修,修字凡十一见,首尾呼应,眉目了解,绝非牵强之见。”

[7]183

[6]166

[6]1532

自慎,终不失过兮”等等。

与此同时,骨子里的楚国文化给了屈原自我确

认的勇气。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充分自觉,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但同时又形成了中国第一个隐逸高潮。楚国是道家的故乡,因此隐士很多。隐士们的为人处事全凭自己、丝毫不受外界影响的完全自我肯定的精神,被屈原深深吸收了。屈原敢于大胆表白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形成了自己特定的人生风度。

南北文化统一的结果使得屈原既有了在社会现实之外的南方派理想,又有了在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北方派理想;既有了大胆表白的缠绵悱恻,又有了九死不悔的崇高情操。他一遍又一遍地诉说自己的忠正、苦闷、党人的谗佞、君王的不理解,一次又一次地宽解自己“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是常事,要“指彭咸以为仪”(《九章·抽思》)。梁启超先生在《屈原研究》中认为屈原的性格是极端的,与中国人好中庸的国民性最为相反。这种说法有些不妥,但关于他的自杀是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的全部表现却是中肯的。“汨罗一跳”确实使屈原成就了万劫不磨的生命。虽然后人对于此种做法多认为不足取,但对于他做到了这一点却是高度钦佩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他的自杀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贵族精神。

2 屈原贵族精神的表现

2.1 敢于赞美自己2.1.1 赞美自己的出身

《离骚》一开头就赞扬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美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像这样自夸的话在屈原之前是不多见的,也是许多人不敢想像的。屈原赞美自己的出身与后世名门士族写谱牒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管这是真是假,还是有所夸张,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屈原鲜明的主体意识。2.1.2 赞美自己的德行

这里既有正面的赞美,又有反面的赞美。正面的赞美如“《桔颂》咏叹`受命不迁',`深固难徙'。

[7]229

二意以自命也”。这一点是许多研究者公认的。桔树是他所追求、所自勉的,也是其自画像。屈原像桔树一样,降生南国,被赐以嘉名,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有自己的意志———扎根南国,坚定不移:“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有自己的思想———自修自,—至于没有“修”字的道德品质修养更是多

不胜数了,典型的如《九章·抽思》:“善不由外来

兮,名不可以虚作”;《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

60长 春 大 学 学 报                 第20卷

犯;有自己的理想———“秉德无私,参天地”。反面的赞美如在《离骚》中借女媭的申申詈词赞美自己“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在“世并举而好朋兮”的情况下,宁愿孤独。借重华而陈词不是为了让重华确认自己,而是一种表白自己的权威方式。借巫咸的占卜也不是其内心矛盾的表现,而是列出了当时多种社会风气、多种选择,借此表明自己不苟同于他人,有着独立意识。2.2 强烈的自信与自负

正由于自己的美好,才充满了强烈的自信与自负。他在《离骚》中大胆地宣扬自己可作领路人,引导楚王,“乘骐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可以使楚国政治清明,重振雄风,“及前王之踵武”;可以令曦和驾车,玉虬做骑;可以命令望舒、飞廉、鸾皇、丰隆、百神。自信与自负一方面使他成为一个高孤独者,他独自品尝着自己的孤独,“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娱乐”;另一方面也让他在这种强烈的自信与自负中获得了力量,认为“鸷鸟之不如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定心广志,余何各有所乐兮,余何畏惧兮”(《怀沙》)。2.3 坚定不移

屈原所信仰的、所好修的,“非世俗之所服”(《离骚》),即使不合于今之人,也不改其忠贞之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屈原也能理解世人的善变,“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但是依然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他从未怀疑过自己,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理想。这种执著让汉人叹其不通时务,扬雄作了《反离骚》;让魏晋南北朝人引为名士风流,“熟读离骚,痛饮美酒”;让唐人赞其高洁;让宋人认为“夫屈

[8]243

原之忠,忠而过之也。屈原之过,过于忠者也”;

让明清的人把他视为民族英雄。

综上所述,屈原的敢于直抒胸臆,大声表白自己的忠贞、高尚、铮铮铁骨,大声斥责那些颠动黑白、扼

杀忠正、谄谀用事的党人,以及鄙视屈服权贵、没有骨气、苟且偷生的善变者的贵族精神,完全冲破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哲学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的为人处事之道。他以全部生命去追求真善美的贵族精神,不是宗国情结、爱国主义所能完全包含的。用宗国情结或爱国主义去解释屈原的一生,是降低了屈原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这一点上,郭沫若先生对屈原的评价是中肯的:“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但楚人在精神上的生产却收到了意外的成功。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

[9]124

的。”

屈原的贵族精神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为后世士大夫树立了完美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洪兴祖.楚辞补注[M].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2]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M]∥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3]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M]∥姜亮夫全集:第五册.昆明:云南

人民出版社,2002.

[4] 王国维.文学小言[M]∥王国维遗书:第五册.影印本.上海:

上海古籍书店,1983.

[5]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 刘向.楚策[M]∥战国策.济南:齐鲁书社,2005.[7]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 郭沫若.屈原研究[C]∥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柳 克

ThenoblespiritofQuYuan

FANGXin-rong

(DepartmentofChinese,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2,China)

Abstract:ThegreatcharacterofQuYuanoriginatesfromhisnoblespirit.Thenoblenessisnotasymbolofhisgoodancestryorstatus,butonetypeoffullconfirmationofoneselfandthecorrespondentadherencetoit.Franklyspeaking,hisnobleoriginhassomeeffectsonhisnoblespirit,butwhatinfluenceshimmoreisthebinationofsouthandnorthculture.QuYuan'snoblespiritchieflydisplaysinthreeaspectssuchashispraisinghimself,strongconfidenceandconceitaswellashisperseverance.Keywords:noblespirit;QuYuan;form;display

作文八:《屈原精神的内涵》1700字

屈原精神的内涵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称道屈骚精神。但屈骚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却众说纷纭。我这里简单地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屈骚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也许有人要说当时的“国”与现在的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或者有的人会认为屈原是“忠君”,而不是“爱国”。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提出,在屈原身上,存在着两种看似矛盾而又统一的精神,即“抗争精神”与“忠贞精神”。在汉代到明清期间,屈原精神被改塑为“忠贞”、“忠君”的楷模,而在抗战时期,又闪耀者“爱国诗人”的光芒。我认为这是屈原爱国精神在各个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与诠释。我们不能以今人的国家民族意识来苛求古人,在屈原的时代,忠君与爱国本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一个统一体。中国人很晚近才有了民族国家的观念,才认识到了爱国与忠君的区别。爱国主义不可能脱离时代,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它作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是不需要作出复杂的界定的。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关头发挥了十分关键的鼓舞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屈原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郭沫若高度评价屈原,并为他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屈原》,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能够引起全国亿万同胞的共鸣。除了爱国主义力量的感召,还有什么能够激荡起这亿万颗跳动的心脏。

其次,屈骚精神反映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在屈原的作品中,作者表现了一种与中原内敛的文化大相径庭的一种对于自我的高度自信甚至于狂热的崇拜。屈原崇拜自己的才华,自比于尧舜禹汤。认为自己治理国家将会“上能安君,下能养民”;崇拜自己的伟大人格,认定自己是真善美的化身。总之,在他看来他具有一种光照日月,如幽兰美玉、出水芙蓉一般的无与伦比的高尚情操与高贵品质。

正是因为屈原有着这样一种精英意识,才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怀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希望能够成为与伊尹、吕尚、周公比肩的贤臣良相,作出一番名垂青史、泽被古今的伟大事业。但是屈原生不逢时,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他生在了战国末期的楚国。在他的面前,始终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对立面。他们在楚王面前不断进谗,离间君臣。于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摆在了屈原面前,要么“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与世俗

世界同流合污,要么葬身江鱼之腹。但是,屈原对自我实现和自我人格完善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便它已经成为无法实现的渺渺云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巨大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最终把自己推进了痛苦的深渊。

屈原这种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所激发出来的那种明知理想很难实现,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宁愿忍受无限的孤独和深沉的折磨也至死不渝的伟大情怀,成为一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

第三,屈骚精神,还表现为一种悲剧精神。有人说中国缺乏古代希腊那样的悲剧精神,我以为这是极为片面和有失公允的。屈原为什么会自沉汨罗江?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他所具有的悲剧人格。柏拉图曾经把人分成两类:性格随和的人和脾气执着的人。屈原明显属于后者,明知自己的目的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却一心一意地去追逐,直到生命的灯火燃尽,这便成就了一种悲剧的美。在《山海经》中有所谓夸父追日的传说,夸父看到日落西山,想要追逐太阳,于是他不停地奔跑,希望能够赶得上太阳,留住那光阴。但是,他失败了,他因为饥渴而最终倒下了。每当看到这个故事,我便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种超凡的悲剧的美。夸父是在和命运抗争,这使他具有了一种英雄悲剧人格。而屈原也具有这样一种人格,这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不同凡响的悲剧命运和悲剧归宿。当他一切的努力成为徒劳,生命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便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死亡。这是最后的抗争方式,其结果虽然并未能够改变他自己和楚国的命运,但是却成就了他的完美,成就了他的永恒。裴多菲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苟全性命与为理想献身之间,屈原选择了后者。正如俄狄浦斯不能改变自己杀父娶母的宿命一样,屈原的抗争是徒劳的,但他的悲剧精神与他的不朽诗篇一样,成为了一种永恒,成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一座精神的高峰!

作文九:《[优秀作文]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500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作文十:《屈原的作文》2000字

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哉馆"…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看自己能谋官为民做主,却受到小人的***害,天子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熟悉,枉害了一代风骚…

我的心里默默流着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忽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进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悲哉!哀哉!

屈原***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远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熟悉,也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