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的记忆】》900字_童年记忆散文

作文一:《散文【童年的记忆】》900字

母亲小时候,家住青岛。她说那时的女孩子都穿旗袍,冬天是深蓝色,夏天是淡蓝色或红色,最长的过膝下一寸,不高的中式领,下摆的两边大开叉,腰部稍稍显出点曲线来,但还是比较宽松的。配上那个时代特别时兴的齐耳短发,便是实足的女学生味道。

穿得太久了,再好看再合体的衣服也会觉着不耐烦。不知是什么时候,邻街有门大户的小姐大学毕业回来,穿的是自己裁缝的衣服,看上去讲究而又未脱学生气。那时女人的旗袍大都是右开襟的,而她的那件旗袍则是左右开套头的,袖口束得很细,因此一下子就把母亲给吸引住了。于是母亲缠着外婆,连夜点灯熬油仿做了一件,第二天就穿上了身。那时正是春季,外婆是用一块深蓝色洋布做的,绣上了十支白色的干枝梅,母亲穿在身上,精神抖擞漂亮极了。左近的少女少妇都争相仿效,很快就流行起来。

后来母亲有了我,家境也日渐窘迫了,母亲也就无心装扮自己,但还是谈论穿着的时间多。十几岁时我就喜欢读书,而且每每为书中人物们的穿戴所吸引,反反复复地看、研摹。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主人公们的衣着画出来,让母亲剪制成衣,穿着去上学,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欣赏。后来我被学校文艺队录取了,跟人家学跳舞,我想可能与我的衣服漂亮有关系。

记得我12岁那年,曾经特别喜欢父亲的一件黑色中山装。有一天我趁母亲不在家,找出剪子,不管不顾地把父亲的那件马裤呢黑中山装生生剪掉了一半,套在身上。毕竟太肥大了,对着镜子怎么也照不出好看来,心里便不大乐意。更不乐意的自然是母亲,回来后打了我好几巴掌。那是我记忆中母亲唯一打我的一次。我知道自己闯了祸,但也还是有几分委屈。放学回来,母亲却抖开一件花布衫给我看:“这是给你做的,喜欢不喜欢?”我瞪大了眼睛,总不相信是真的。那时生活条件相当差,得到一件新衣服可不是件容易事。我高兴得泪水直流,搂着妈妈脖子好一通撒娇。

我对穿衣服的敏感来自母亲。虽然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的手很巧,家里床上时常有她拿回来替别人做的衣服活儿。她会绣花,还会画花,她绣的鞋垫新颖别致。走在街上,看见谁穿了件什么衣裳,她一定品头论足一番,说得头头是道。我是在无意中受到她熏陶的,开始是有兴趣,后来是不断研习,于是我成了朋友中间公认的会穿衣裳的人。我时常买布料自己做衣服穿,因为只有自己做的才最合我的口味。生活中的我,永远是愉悦者。

作文二:《记忆中的童年[散文欣赏]》1000字

记忆中的童年

文//何从花

童年,是春天里一首最纯粹的美丽歌谣 ,如漫山遍野的白玉兰,纯洁无瑕,散发着扑鼻的清香;童年,是夏天怀中最清新的一缕微风,似一杯浓淡怡人的茉莉花茶,绿透清凉。。。。。。

1973年,我的童年,在一个傍山靠水的小山村拉开帷幕。那时候,一个家庭里有几个小孩,一个村子便有很多的孩子。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喜欢扎堆玩耍,做游戏,乐此不疲。较小的时候,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和妹妹屁颠屁颠地跟在姐姐的后面,学她怎么和别人家的女孩踢毽子,跳绳,耍七仙姑、百零八将,捉迷藏等。心里藏着太多的惊奇,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那怕耍不赢人家,也会硬着头皮上,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努力。直到有一天,也练就一副好本事,一十一变的踢毽子可以一口气踢六十几个,一歌一级的跳绳可以跳到平肩齐。”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六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欢快的脚步随着愉悦的歌声跳动,有韵有律,使人舒心惬意。

那时候,有好玩耍的地方,便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漫山遍野的疯跑,找寻开得最大最艳的杜鹃花,那怕荆棘刺破皮肤,也毫不在意,一捧两捧三四捧的,聚在一起,比一比谁摘的花儿瑕疵最少,谁摘的花儿整齐漂亮,在欢声笑语里,一张张小脸上堆满快乐的微笑。 白色的栀子花花晕泛着绿,马奶子果实在细枝桠上绿里透着白。一丛丛小刺梨醒目地垂挂山涧,一串串银白色的洋槐花在枝头迎风摇摆。鲜红的野草莓在草丛里向人们招手,黑里透红的桑椹使人垂涎欲滴。每当这些好东西出现的时节,我们便不会理睬爸爸妈妈的叮嘱,顽皮地冒着被烈日的烘烤,或路面的湿滑难走,也要跑去和它们亲密接触。

没有猜疑和顾忌,伙伴们在嬉闹打骂后的第二天依旧如故,共同出演摸螃蟹、捉鱼鳅、丢手绢、爬树、翻筋头等游戏。日子在天真无邪中度过,直至走近学堂之初,也没丢弃这些玩趣。学校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开启另一种不同于大自然的新进程,充满乐趣。人生在这里扬帆,梦想在这里起航,n次尝试注解不同的难题,屡战屡败也不气馁,勇往直前。( 文章阅读网:.san.net )

记忆的阀门关闭着童年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耀眼夺目。童年,像一朵圣洁的白莲花,适时开放在我的心田。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在心里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是他们让我有机会享受蓝天白云,快乐无忧的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在岁月里健康成长。

在日渐繁锁复杂的社会里奔波,忆起那些快乐不知愁滋味的童年时光,成为启动我迎接人生旅程中每个时间段的金钥匙。我常常对自己说:要努力过好每一个今日,用孩提时段的心态,敢做敢闯,永不放弃,向着理想的方向奔跑。

作文三:《记忆里的童年[散文欣赏]》1700字

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在这样的穷乡僻壤,也有水泥高楼筑成的校舍,而我要去就读这所学校,其实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有可能会被免除学费。

那是一个清晨,记得很早就被我的母亲叫醒,因为我在睡梦中就已看到了那漆黑的夜色,而记忆却又那样的深刻,即使在此后的时光里,不管怎样的黯然神伤,或凄然泪下,都难以忘怀。

我和表哥上路了,就这样默默的,没有丝毫要作别的意思,如暗夜里将要私奔的新娘,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流泪,更没有人不舍,就这样默默的,或悄悄的离去,像一个潜逃的罪犯,在人们夜里酣睡床头时他已在天涯一角独自迎风前行。

听父亲说学校在远方,而我所迷茫的是,不知道这远方到底有多远。就这样满心期待和神往,离开了昨日海誓山盟过的田间地头,而我的姑娘,哪个曾让我疯狂过的姑娘,你今夜是否也在梦里凄然泪下,如果是,请记得你告诉我,因为这将是我此生无上的荣耀和鼓舞,我会寻找一个可以装满你气味和思念的玻璃瓶,来做为我前行的伴侣,从此天涯海角不相离。

我的学校在一个很远的远方,我们谁也没有到过。小的时候以为世界就这么大,等长大了才发现很多少地方自己都没有去过。

阳光和往常一样肆无忌惮的冲撞着,然后在趁你不经意间流进你的眼帘,带走你的眼泪。( 文章阅读网:.san.net )

一路上我看到了未曾看到过的风景,那一排排小楼,和穿着校服的陌生同龄人。

我神往那些有校服可以穿的陌生同龄人,恨不得从拖拉机上跳下去,抢几件回来,哪怕是件上衣也好,我在百般犹豫之后,还是没有勇气去付出行动,因为我知道我旁边的表哥是死活也不会干这事的,假如我去了,真抢了回来,还是要分他一点的,要不然,他就会提高嗓门在父亲耳旁说我的坏话,我算计了一阵,还是不去抢划算,这样他也得不到,而我也不会被父亲训斥。

就这样看着身后,渐行渐远的陌生同龄人,我的心不仅黯然神伤。

表哥说;“这个地方真爽”

我说;“这些人真美”

他没有回答。

然后又是沉默、无言。

我假装不在意似的看着他,他那张幼稚的脸,呆呆的望着前方,我真想打开他的脑壳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或许在作诗或许在想姑娘。不过我知道他无事可想,因为他是个极其理性的人,理性的几乎有些无趣。但也奇怪,从小他比我更受女孩们的青睐,在我们班里那更是如此,不管是我学习好,或者学习差,都不是他的对手,仿佛我注定只是个背景似的。

拖拉机到了镇里就停了下来,我问父亲,我们这是到了吗,父亲说,没有到哪里,只不过我们要吃些东西在出发。

我和表哥从拖拉机上跳了下来,然后很好奇的看着路边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个个面带喜色,衣服也很干净,在加上商铺里传来的音响,更吻合我以往对城市的联想。

喜欢这样的氛围,即使在很多年后,即使去过在大在远的城市,我对它的感情还是一往情深。

粗壮的柳树低垂着细嫩的柳丝,还有那仿如隔板似的蓝天,虽然不像此前所看到过的蓝天那样的深邃,但我喜欢,喜欢它有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只要你有足够长的梯子,就可以爬上去。

来往的车辆,放肆的鸣叫着,我不明白他们也有学校那套规章制度,而每当班主任在讲台上抖着手里的小册子,然后高声重复的着规章制度时,我就知道下面该我上场了。

而每次我猜的很准,我站在讲台上,低垂着头,像个被逮着的贼,在趁大家不注意时,拿起所剩不多的勇气窥视我的同学,看谁会为我难过,而结果却使我更加的难过,因为他们的目光里透露出来的分明是不符时宜的喜悦和亢奋,像临刑前的看客各个神采奕奕,即使在很多年后有谁告诉我她曾怎样暗恋过我,我都不信。

我的班主任一如既往的揪着我的耳朵,然后大刑伺候我这个不敢反抗的胆小鬼,起初总以为是自己的错,而渐渐随着年龄和智力的成熟和健全,我便明白自己当初不过是班主任树立和巩固自己地位的道具,和发泄不快的沙袋。

在众人面前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情来挖苦和暴打一个面黄肌瘦手无寸铁的穷小子,而对于在座的同胞们应该算是件侥幸和快感的事吧,而我的班主任也终于在我身上做了几回英雄。我想他的妻儿假使看到了恐怕也要被他英武的姿态所折服,而这就是我所有童年记忆里最难以释怀的记忆,假如那天有谁想用同胞之类的借口来指责我时,我所能回答的,就是以上这些记忆,而这些记忆就是我的民族和同胞所给于我的童年。一个民族可以无视一个人,同样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无视这个曾经无视过我的民族。

作文四:《我的童年记忆[散文欣赏]》2700字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干我脸上的泪花, 温暖我那幼小的心,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叫我思念到如今,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叫我思念到如今。

——题记

经常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回想起家,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从小出生在一个偏僻,相对比较穷的小山村,没有青山绿水,也没有高楼大厦,可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从我记事起,可能三四岁吧,那时候,村子里很少有瓦房,基本都是瓦窑(也就是用土块垒的窑洞)。自然我们家是窑洞,家里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都靠粮食买钱。爸爸以前教书,后来爷爷去世了,那时,我才刚满100天,家里没有劳力,因为奶奶是小脚,田里的活基本没法干,只有帮妈妈料理下家里的事。就被迫爸爸辞掉了工作,帮家里干活。

小时候,也就是三岁多,经常跟村里的小朋友一起那个小铲铲挖辣辣,龙胖(老家的一种可以吃的植物)。想起这事,现在还记忆由心,一次,和我们家上面的一个小女娃挖辣辣,(这小女娃是我的侄女)我抢了她的几根辣辣,她哭喊着跑去给她妈说,那时,把我吓惨了,我就跑,从她家到我家要经过一段比较危险的崖,平时都是踩着挖的喔喔走,那次,因为心里着急,没踩稳,直接掉了下来,像一个乌龟一样趴在了我们场来,当时,我们场来坐着好多聊天的人,掉下来的那一瞬间,我没有哭,怕他们笑话,可过了一会,实在忍不住了,还是哭出来了,现在想起,还是比较好笑。

那时,姐姐比我大三岁,她已经上学了,我也想去上学,学校离我家很近,可能有半里路,我就每天跟在姐姐的屁股后去学校,确学校的老师不要我,说我太小了,其实那个老师是我远方侄儿,没办法,我就只好在教室外面,看他们读书、写字,我也跟着学,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姐姐上二年级了,那时,我已经学了好多字,也背会了好多东西,学生们每天在学校晨读,我就在我们场来拿着姐姐读过的书也在晨读,就这样,我一直跟他们学习,后来,老师实在没办法,就说让我跟他们一起上学吧,那时候我也没有报名,也没有书本,就拿着老师送给我的一本一年级语文书,其实,那时候,哪些我已经都学会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因家里的事,我们搬家了,搬到川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家。我准备要正式上学了,上学的第一天,我就要求直接去一年级读,校长开始不同意,就给我除了好多题考我,根本没考住,就这样,老师无奈,就只有让我去一年级读书了,那时候,班里也有不少学生,现在具体也记不清楚了,记得跟我要好的几个同学,金迪、朱莉莉、顾运峰(他是后来转来的),那时候我学习比较好,金迪、朱莉莉也相对比较好,我们三个基本每次争第一,数学经常我得满分,那时,姐姐在三年级,弟弟上幼儿园,我和姐姐经常拿第一名的奖状,老师们都比较赞赏我们姐弟。那时候,弟弟比较淘气,书包基本自己没背过,都是我和姐姐轮流背,他还喜欢喝同学打架,经常我帮弟弟打架,他惹了事又打不过,就只有我这当哥哥的挡,现在想起有点好笑。( 文章阅读网:.san.net )

第二年,我顺利的升到了二年级,学习自然一直很好,记得比较清楚的一件事是,那时候,我们还要上体育课,我被选为体育委员,上课的时候首先要报数,就因为报数,被老师都揪过我的耳朵,那时候,还要做广播体操,四年级的一个大哥哥不知道作业,经常被体育老师惩罚,那时候,教育体系一点都不完善,老师体罚学生是常有的事。说到这,我就记起四年级的这位大哥哥,因为被老师惩罚,他跑了,藏了起来,老师和学生到处找人,他哥哥那时候在五年级上学,就去找哪位老师的麻烦,把老师整的团团转。

那时候,学生们都比较调皮,记得一次小岔的一个同学,中午吃完饭回来,在路上打死了一条蛇,带回来偷偷放在一个同学的书包里,那个同学拿东西的时候,感觉怎么不对劲,一看一条蛇在里面,被吓回了,还有一同学,在山上掏了老蛙(一种鸟),带回来放在学校操场的戏楼台上,摆成一排,老捞蛙也跟了回来,一直叫着,这些事被老师知道后,都是一顿暴打,那时候,我相对比较乖,很少惹事。

在我们学校操场周围,种了好多椿树,有小的,也有高大粗壮的,有一棵树长的时候分了叉;那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爬树,一次,一位小朋友爬树,下的时候被卡在了那棵分叉的树中,吓得哇哇只哭,老师故意说,现在只有把腿锯掉了,要不然没法出来,那小朋友哭的更厉害了,那是的我们都比较单纯,什么都以为是真的。后来把那颗树的另一枝锯掉了。

小学,我也做过一些无聊的事,那时候学习好,同学都抄我作业,一次,同桌顾连成要抄我作业,我就是不给,被姐姐看到了,还批评了我一顿,现在想想,有点好玩,那时,我的毛笔字写得特别好,金老师经常在同学面前表扬我。更让人好笑的是,他的女儿金迪,那时候学生都喜欢玩,就说她是我媳妇,他的两个弟弟还经常跟在我屁股后叫姐夫。

那时,我们根本没有什么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为了做小汽车,我把自己家里的木头偷着拿给同学做汽车,还偷家里的鸡蛋换冰棍吃,偷家里的豌豆在小卖店换东西,这些,想起来都比较好笑;我们在学校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开小车,前面一个小的,拖着一个大的,在操场上画好多像路一样的的弯道,比赛的时候,一个是不准脚踏线,一个是刹车,也就是在快结束的时候,前面的一个拖着后面的一个滑行,看谁的速度快,就这样,一双鞋没多久就磨破了,老遭家里面人收拾。还有,就是高年级的大哥哥们用纸折叠的纸飞机、纸船、风转等,一个拿着一个用纸叠的算卦东西,上面写着东南西北四个字,每个字的下面都写了好多奖品,也就是叠的那些东西,教小朋友拿思想品德书纸拿去换,也有同学把自己的写字本也撤了拿去玩这种游戏,被家长没少打。

小时候,很少有零花钱,也很少向家里人要钱,像爸爸基本没要过,因为爸爸比较严肃,经常想妈妈要买学习需要的钱。小时候,奶奶很疼我,有好吃的东西都给我留着,奶奶也很严厉,一次,弟弟不听话,被奶奶用一种猫儿刺东西把弟弟屁股上打的都是刺,弟弟就没命的哭,完了我就用针一个一个的往出挑。还有一次,姐姐把我带上在一个比较陡的路边慢慢走,被奶奶又是一顿打。奶奶对我们都很好,对我特别好,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了。

后来上了初中,姐姐因家境原因,被迫辍学,姐姐哭了好久,后来介绍去给刘校长的女儿带孩子,那时候,姐姐才16岁,本来,姐姐学习还不错,想当教师的梦永远破灭了,家里人也忏悔了好久,那时候,姐姐一个月才挣300元,基本自己不花,都拿给家里了,供家用和我们兄弟俩读书。那时候,每次写信,姐姐会给我信中寄10元钱;现在想想,那时候,姐姐对我太好了。

儿时的我们有过欢乐,有过淘气,有过想也想不到的鬼点子,就这样,慢慢长大了,我的童年也随着结束,进入考学阶段,没完没了的学习。

作文五:《童年记忆中的“过年”[散文欣赏]》1100字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同父亲一起回到重庆远郊的老家,进屋正值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就守在土墙一角的地灶边,地灶里燃着碗口粗的柴火,从屋梁上悬吊下块是块的猪肉,也就这时,我才知道,农村的腊肉就是这样,由地灶,或火塘边的柴火长久熏成的。

吃了晚饭,就将就炒菜的那口大锅,仅用刷把刷二下,便盛上水烧着,烧热后,就是洗脸洗脚水,油腻腻的。洗脚时,大家相互吩咐,要洗过膝盖,说是要翻过一年的山。

洗后脚脸,大家又围守在土灶边。这时忙完事的大人们也陆续围拢过来,开始拉起家常,从今年的收成到明年的盘算,从家里的这个娃儿扯到另一个娃儿,一个一个地扯到,扯完了,就摆龙门阵,说笑话、讲故事。我毕竟走路走累了,想睡觉,可堂哥堂妹们说什么也不放过,说今天守岁,可不能睡觉,睡了觉的话,明年年娃娃就进不了家门。再困、再累也要等到十二点以后。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挺惬意的经历。

那个时候,城里的人大多在农村,城里人春节放假回老家,几乎成为大家一年之后最快乐的事。回到老家,遇到第一件事,就是吃团年饭。这团年饭,按说是在大年三十吃,可在乡里,一个大院子,几道梁、几道沟,转过去转过来都是亲戚,不可能都排在大年三十,所以常在大年二十四五就开始吃转转,一直吃到三十晚上。大年三十晚上吃过最后一顿团年饭后,第二天春节就开始吃汤元,吃团年饭自然是为了团年,至于为什么要吃汤元,并且以后每到一家,吃饭前,都得先吃一碗汤元,就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有的说汤元是圆的,吃到肚里,一年都顺滑,也有的说:是为了日子滚得快。这后面的一句,可能是说的笑话。从吃汤元的一天起,到大年十五,整整十五天就走人份,即窜亲戚,其间也赶集,但主要还是窜亲戚,大人小孩,走在山坡田坎上,一溜溜的,这期间,一个沟里,常能看到好几串,大队大队的人马。窜一家,少不了又是吃上一顿。腊肉,酥肉、夹沙肉、烧白、糯米元子常是桌上的佳肴。

大年十五,也就是距春节还有十五天的日子,据说在农村也是挺闹热,可惜,城里回老家过年的人,一般都玩不了那么久,自然我也就不大知道老家的人都玩些什么。现在从电视与书里也就知道,有观灯,看谁的灯笼做得好,现在已演变为一种文化与艺术。父亲老家在大山沟,较穷,没有观灯的习慣,甚至连挂灯的习俗也没有,其闹热程度自然比不上我国江南一带。但虽不观灯,家家口户贴门联还是少不了,挂灯的目的,还是实实在在付诸于行动中。“灯”,火字加一个丁字,丁,即男也,也就是祈求丁如火永续的意思。求儿为上,也许并不亚于我国江南一带,以至要倡导计划生育,多数家庭都有七八个娃儿,一般最少有两个以上是儿娃子。那个时候,娃儿虽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一般不直呼其名,按其排序:张三、李四、陈五、周六、刘七、王八一阵呼唤,或按其体貌:黑娃、黄(毛)妹、胖礅、狲猴子等一阵地乱叫,就是现在有人还有这些别称。

作文六:《消失在童年的记忆[散文欣赏]》1700字

秋天的夜显得格外寂静,呼吸的空气都透着一丝丝凉意。躺在高高的床铺上,听着窗外的声音。远处传来的汽车笛声,在夜的衬托下是那么的清晰。这座城市是繁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彰显着神奇。同时,这座城市也是孤寂的,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令人痛苦却不能说的秘密!

空气凝重得让人难以透气,难道这就是所谓秋意袭人的感觉?秋天很神秘,大自然在这种神秘的规律下也很失意。西北风吹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不曾遗忘,也不曾错过。树木在一路“高歌”,唱着唱着就有点落寞。毕竟繁华过后,也就只能愁容满面。即使有过春风得意的时候,那也只是曾经。秋天过后,繁华不再依旧!

想起许多年前的秋天,那时的我也许很傻。不曾注意秋天是如何走过,只知道秋天如何挥霍。记得家乡村落的后面有一个我们至今都难忘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曾有过童年。或许不曾美好,但也曾经拥有!拥有的不是最好的,却是我们童年最宝贵的!

一条百米长的青石大堤,一头通着早已废弃的水电站,另一头通着葱油的农田。斜对的两岸长满了草,秋天的这个时节草已开始枯黄起来。这两岸浓密的草丛里时常还躲藏着一些动物,比如兔子、野鸡和蛇什么的。

那年的秋天我们攀上大堤,分成两对在大堤上追逐嬉戏。你追我赶,你躲我藏。时不时几只兔子或者野鸡什么的还会被我们打搅到,嗖的几声从堤岸的草丛里蹿出来。不知是谁喊到:“快追!”兄弟姐妹们像追捕“通缉犯”似的拼命地追赶。最后也没有谁追到了猎物,都只是一个劲地疯跑,看谁跑得快。当我们失败而归的时候,一个个地回到岸堤上来。也不知道是谁说:“红薯考好了,可以吃了!”哥姐们像一百年没吃过饭似的,一个劲地抢。那些年我还算是“老大”,分红薯的事情总还是我说得算。当然,往往最小的一个也就是我的。谁叫我是老大呢!青石堤的记忆消失在了岁月里,而我们美好的童年却留在了青石堤上!

青石堤连着废弃水电站的一端有一条小河流,河流的两岸是宽广的农田。河流孕育了庄稼,也养育了当地的农民。当然,也包括我。河流的下游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小瀑布,瀑布的下面是一条弯曲的小溪。每年秋天的这个时候,河流里面的水就开始慢慢枯竭了。河水慢慢枯竭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可以下到小瀑布下面的时候。卷起裤腿,站在瀑布的下面游戏。扒开瀑布下面的石块还可以发现一些小龙虾和小螃蟹,往往逮到它们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大餐一顿了。拿出我们早已准备好的炊具,拾点柴火,再挖好一个坑当作灶台。一切准备就绪后一部分人负责烤螃蟹和龙虾,一部分人负责捡拾柴火,剩下的就去人家地里“偷”些红薯或者花生什么的。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一切也都是那么顺利。螃蟹是我的最爱,记得我老是拿自己的花生换哥哥的螃蟹。我们吃饱喝足后就去爬山,村后面的山虽然不高却也是危险万分。那年秋天我们爬山去的时候碰上一条大蛇,蛇身有碗口那么大,我却叫不出名字。记得当时吓得我们只顾抱头快跑,朝着林子外面疯狂跑去,连头都不敢回。跑出林子老远后才停了下来,显然我们都没事,可都被吓坏了。现在林子没有了,我们的童年没有了。林子被开发商给砍伐掉建成了工业园。河流还在,瀑布还在,小溪还在。只是你们,却在哪里?( 文章阅读网:.san.net )

秋天在记忆里,记忆却尘封在了岁月里。童年的秋天给过我们快乐,只是现在我们散了。于是,我们回不到童年了。

那些年的秋天,有一群孩子在稻草堆里躲着谜藏;那些年的秋天,有一群孩子在荷塘里摸着鱼儿;那些年的秋天,有一群孩子在道场上踢着足球;那些年的秋天,有一群孩子围在巷道里打着弹珠;那些年的秋天,有一群孩子在家里打着游戏;那些年的秋天……

秋天走了,还有再来的时候。童年走了,却再也不会回来。一群孩子聚在了一起,一起游戏,一起欢笑。慢慢的散了,曾经的地方不再有谁的背影或者痕迹。我们遗忘了曾经,我们丢掉了童年。我们曾经多么疯狂,疯狂得有点幼稚。可是我们曾经一起开心过,一起欢笑过。如今,有谁还会记得曾经的那个地方?失去了童年,我们获得了成长。失去了伙伴,我们又获得了什么?

无滋无味的岁月催发我们成长,秋天的心情跌到谷底。愿意见谁的年轻,曾经疯狂的足迹。追逐着谁的年纪,效仿爱与被爱的行迹。天涯海角心,倾城明月祭。我只是在长大,却不愿失去我生命中的你们!秋天袭来,最爱的你是否还在!?

作文七:《童年,未曾远去的记忆[散文欣赏]》1100字

文 落莫然(QQ******)

彼岸花开,触不可及,逝去的韶华,荏苒了岁月,蓦然回首,却已在灯火阑珊处。

——题记

经意间,时间如沙,在指尖流过,漫步在记忆的长廊里,无情的岁月却在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童年的追逐嬉戏,天真无邪早已珍藏在记忆的深处,童年的快乐时光早已散落在岁月的微风里,化作一缕青烟,盘旋在往事成积的脑海里。

时光如梭,稚嫩的小手已是铿锵有力的大手,双肩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了生计的奔波,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上,暇之余,每每看到追逐打闹的孩童,勾起儿时的深深记忆,天真烂漫的时光,也许至今都未脱去,也不愿离去,总有那么一些事定格在记忆的画面里。( 文章阅读网:.san.net )

曾记得那年秋收,放国庆长假去姨姨家玩的一段快乐时光,历历在目。去姨姨家时,正赶秋忙,姨姨很疼我,怕重活干不动,就安排和表弟放羊,那时候放羊是最轻松的活计,小时候最抢手的计。我表弟收拾好放羊的器具,赶羊上山了,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认羊儿吃,我和表弟商量好在旁边的洋芋地里刨几个洋芋烧着吃,合计好后各自分工,大干起来,不一会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生火烧了,找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燃起火堆,穿好洋芋,一个劲的烤起来,假如正大光明的生活烤洋芋,就有人告诉家人,回去难免受罚。伴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冒着香气的洋芋,顾不得烧糊的洋芋外皮,拉下铁丝架,大啃起来,一顿美味大餐转眼间消灭的干干净净,怕留下痕迹,打扫完战场,一股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着羊儿悠闲的吃草,等待天黑回家。

拖着意犹未尽的身子恋恋不舍和表弟赶着羊儿回家,没想到在山上偷烤吃洋芋的事早让姨姨知道了,回到家姨姨一番训斥,那个唠叨啊,现在回忆起来都头疼。姨姨罚我俩站墙角,不给晚饭吃,最后姨姨看我俩积极认错的份上,让我俩赶紧回屋吃饭去,其实这是我和表弟商量好万一被发现的对策,为以后放羊烧洋芋吃做好长久的打算。那时候家家生活贫困,家口又大,孩子又多就靠那一点庄稼维持生计,假如稍微不管理好,向我们这大的孩子放羊的很多,天天烤洋芋吃,少了收获,避免不了的挨饿。现在想起孩提时的那件事,快乐里伴着深深的回念。

童年里,有的是永远值得回念敬重的,人的一生,值得怀念的日子除外就是曾经的童年岁月,人之处的童年时光拒绝了的晦涩,阴暗,远离着猜忌、嫉妒、揣摩和斗争,单纯的如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没有一丝杂色,半点瑕疵。

童年,天空永远飘荡着梦想的白云;童年,心灵永远惦念着童话般的诗意世界;童年,生活也永远是无忧无虑,处处阳光明媚。童年,赐予我的幸福,勇气,快乐,信心,是我生命行囊里最为沉重和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童年,是一本阅历不尽的书籍,书里,有着美好的回忆,有着美丽的画面。

童年,温存的记忆里,有着永恒的怀念。

作文八:《记忆在童年的晚上[散文欣赏]》1400字

离开故乡已经十多年了。记得刚上初中时候,母亲便送我去了远方求学。我盼望见到城市,希望能与陌生的城市进行一次心灵触碰。

我坚持,城市总是好的。正如母亲的爱,没有一丝瑕疵。我对城市的向往,亦没有瑕疵。新的盼望,新的理想,十几年的朝夕相处,我逐渐恋上了曾经陌生的城市。我似乎很喜欢这里!在这里追逐梦,儿时的理想理应在此实现,因为城市到处是机会和黄金。尽管母亲说,我的根不在这里。

外面的世界总是精彩,霓虹灯的色彩注满我的好强心,自信心。城市让我成了一个好胜的人,我不怕失败,它并不能使我气馁。四围的朋友常告诉我,只有这里才能圆梦。我似乎,信了。在这里,我将赚到厚迭的票子;在这里,我能学到所谓的知识;在这里,我有广阔的前途。

我极少抬头,也没心思抬头,仰望城市的天空。偶或寂寞、虚空时,随然向天一视,希冀见到像故乡一般清澈如水的天空,尽管这只是暂时的。可是,我却分外吝啬轻轻的一仰!在我的印象里,城市的天似乎永远昏沉,浓密的雾罩子笼在天空,任凭风吹雨打它恁是不散。云层像鳞次栉比的鱼鳞,分外密集。于是乎,我祈盼闪电当空,如此,厚黑的云便会被雷电劈开,久违的旭日从缝隙出来。可,城市的太阳像关在铁笼似地,下面的人只能‘享受’它的闷热。尽管如此,我坚持,城市总是好的。

忙碌暂时结束了,天暗了下来,我却有些恋家了。我怀恋祖母的汤圆子,母亲的酸汤鱼,父亲亲手腌的腊肉,这些是我小时候戳手可得的。我想起了故乡的天,永远的蓝。白云像是一团团雪白色的棉花,一层一层的停当在蔚蓝的天空;风儿轻柔的撩起了姑娘盘好的发儿,像是一缕静湖的涟漪。洁白的云儿被她温柔的一推,捡着小碎步拜谒别的地方了。阳光洒在清泉河上,水面罩上了金色的波痕,像刀一样铦,似乎又像棉花一样轻柔。此时,祖父总习惯将厚厚的棉被拿出来曝晒,尽管祖父已是耄耋之年,祖母说他像欢悦的小孩子。祖父说,被儿爱阳光的沐浴,如同可爱的孩子爱母亲的奶乳一般。祖母又说,你祖父爱阳光的味道,那是鲜花的蓓蕾。祖母也不会不忙活,她说日子难得,得洗洗脚上的汗渍,便一年都会好运。母亲希求我安分的坐会儿,可我却像一个淘气的小花猫似地,挽着一帮顽皮的小鬼办“家家”,这是我儿时的游戏。我数最调皮的捣蛋鬼,抢着扮新郎官,“小花猫”新娘我瞧不起。我们非得游戏到日落西山才不舍的归各自的家,各家的母亲或是姐姐不停的喊我们,说是该回家了,我们却常将他们的话当做耳边风。

在我的记忆了,有一半的快乐的时光竟是出在月色通明的夜晚。城市的月色从来都是暗淡无光,至少,我有心抬头观望的时候是这样。故乡缺少城市的万家灯火,有的,只是一片静穆。祖父有些讨厌灯光,特别是晚上,刺目的光线让他难以入睡。祖父说,灯光虽带来光明,浮躁却也伴随而至了。只有墨黑的时候,心头才能踏实下来。在我记事不久,祖父去时灯灭了才安心闭眼。

故乡没有城市的繁华,却能让心灵宁静。这里没有太多揪心事,有的只是平淡和惬意。这里没有尔虞我诈,大家真诚交心。一弯新月挂在梢头,地上并不能见许多光,星星一眨一眨的,像是故意逗孩子们游戏。孩子‘跳’,常引母亲的批评,嘴里却挂满温柔。

十五年恍惚一颗流星划破夜空,我像一只迷途忘返的鸟儿,终于回到了伴我度过许多美丽时光的故乡。当我跳下列车,踏上故土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流下了。祖父的旱烟,祖母的汤圆,母亲的酸汤鱼,父亲腌的腊肉及长长的鞭子,童年的玩伴,故乡的月依稀印在我的脑里!故乡的土房颓圮了,盖上了崭新的平房;年轻的俏姑娘和帅小伙摇身一变,换上了时新的衣服裤子和鞋子,不变的,却是故乡的月亮、淳朴的故乡人。

作文九:《乡村银幕下的童年记忆[散文欣赏]》2100字

乡村银幕下的童年记忆

文/李俊辉

生长在关中农村的我及我的小伙伴们,童年生活单调、苦涩。记忆中的童年,是放学后给牛割草,回家后给猪伴食;总是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帮着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牛是家里的重劳力,猪是我们的学杂费。喂猪是个简单的活,两碗麦草糠,一碗玉米料,用热面汤烫一下,再兑点凉水或洗碗涮锅水,一搅拌,成了。提着桶往猪食槽槽一倒,站在旁边看猪们争先恐后,吧嗒吧嗒。童年时常感觉到,牛和猪在父母眼中有时比我们还重要。

在养牛喂猪的童年,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最激动、最期盼的事情,除了看电影,还是看电影。在那个电视没有普及,电脑遥不可及的岁月里,夜晚的露天电影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男女老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村里要是放电影,多半是谁家老人过世。女婿外甥、本家子侄,为悼念逝者,请镇上的放映员来,放露天电影。偶尔也有老人过寿,子女们放场电影,表示祝贺。露天电影,在关中农村承载着朴实的人们不同的情愫。

放电影的日子永远是小伙伴们的节日。这一天给牛割的草少了,忘记了喂猪,大人们一般也不会太计较。看电影成了偷懒的借口。早早地吃罢晚饭,碗一撂,端个凳子就向主事家附近的电影场跑去,去迟了肯定就没有了好位置。半道上遇见两个拎着板凳的小伙伴,一个问:晚上演啥片子?一个答:《银幕下的狗熊》,说完笑着撒腿就跑。后面的边追边骂:你个哈怂还骂人呢?等等我!不等我骂呀——一搭来,一搭去,谁不候我日他姨……( 文章阅读网:.san.net )

大银幕撑在两棵树或者临时栽起的两根木头之间,放映机摆放在一张桌子上,镜头对准银幕;桌子腿上帮着一根木棍或竹竿,顶上挂着一盏瓦数很大的灯,萤虫围绕着明亮的灯光不知疲倦地飞舞旋转。主事家会安排一个本家子侄看护场地,防止哪家调皮小子弄坏放映机。

银幕底下,晃动着数不清的小脑袋。等待放映的过程总是那么的漫长。为了打发时间,小伙伴们通常会背“口婆”(关中童谣),谁的“口婆”记得多,背的好,那在小伙伴当中绝对有一定的号召力。往往背到最后,就成为了一场比赛。队员一般按照所在的村组来划分。这边喊:“一队娃,来一段!”那边回应:“来就来,谁怕谁?!”一队娃张口就来:

你姓啥?我姓张

张啥? 张飞

飞啥? 飞机

机啥? 鸡毛

毛啥? 毛泽东

东啥? 东方红

红啥? 红领巾

巾啥? 金宝

宝啥? 宝元

元啥? 原子弹,炸死美国两千万

二队娃也不含糊:

咱两个好!

咱两个好!

咱两个上县买手表。

你掏钱,我戴表,

你没有媳妇我给你找。

一找一个阿庆嫂。

阿庆嫂,爱唱戏,

一唱一个红灯记!

这时,一队娃当中有恶搞者喊:“背哈咧!应该是这样:阿庆嫂,爱放屁,一放一个大臭屁!”银幕下男女老少,顿时笑成一片。二队娃不甘示弱,立即组织人马反击:

扯箩箩,打面面 。

你舅来了吃啥饭 ?

炸油饼、下挂面 ,

你一碗,我一碗 ,

把你舅憋死我不管!

双方赛事正酣,挂在树杈上的大喇叭突然传来放映员的声音:“噗噗,喂!各位社员请注意,今晚的电影是由女婿某某某、外甥某某某为悼念去世的某某老先生而放映的。今晚放映的片子有两部,一部是彩色故事片《神秘的大佛》;另一部是香港武打片《少林寺》,欢迎大家观看,下面正式放映。”

放映员话音刚落,银幕下一片欢呼,继而又安静下来,但还是能听到小伙伴的议论:“今晚片子不错!”“就是,我听我舅家表哥说,《少林寺》是李连杰演的,好看很!”……

功夫武打片永远是小伙伴们的最爱。每每看完电影,常为主人公某个经典动作议论好多天。大概是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看了一场电影——《五郎八卦棍》,回家后热血沸腾,打开院子里的灯,把板凳往墙角一撂,顺手抄起一根棍子舞将起来。模仿杨五郎的样子,将棍子支在地上,腾空一跃,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棍子拦腰折断,套用姜昆相声里常用的一个形声词:啪啦呱唧,我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屁股疼得半天站不起来。

父亲闻声跑过来,一边扶我,一边骂道: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还轻狂不?看了场电影轻狂成啥咧?!

除了看本村的露天电影,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会不辞辛苦,步行几里地,跑到邻村看电影。消息通常是邻村的亲戚朋友传递过来,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帮忙摆好凳子,占好位置。同样等待放映的过程,背“口婆”是少不了的节目。这时候不管是一队娃还是二队娃,不由自主地拧成一股绳,比赛成了两个村子之间的事情。

看电影最怕的是停电。那年月电力供应不足,停电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应对临时停电,有条件的主事家会备好柴油发电机。虽然发电机的噪音很大,或多或少会影响观看的效果,但小伙伴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主事家有实力。

时过境迁,岁月更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视机成为了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角。从14寸的黑白,到21寸的彩电;从液晶等离子到家庭影院,还有日益普及的互联网络,早已吸引住了小伙伴们的眼球并使之眼花缭乱。露天电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鲜。虽然关中农村依然保留着过白事放电影的习俗,而银幕下再也没有了全村数百人挤在一起观看的盛大场面。观影者寥寥无几,冷清的让人唏嘘。

村夜晚的露天电影,承载着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银幕下比赛“口婆”的情景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脑海当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2014年4月30日于西安高新区

作文十:《童年赶年集的记忆[散文欣赏]》1500字

童年赶年集的记忆

新年临近,人们开始购买年货,超市、集市人头参动,一派繁荣景象,使我记起了童年赶年集的记忆。

那时没有超市,买年货就要赶集。平常赶集只是买点生活急需品,但赶年集就不同了,要买过年用的必需品。虽然家家贫穷,但年还是要过的。人们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 ,用到最后一个年集上。那时的集市很大,有牲口市、木货市、粮食市、柴草市、草编市、青菜市、水产市、猪羊市、杂货市、布匹市、鞋帽市,还有包子铺、剃头铺、铁匠铺等。除了买卖,还有耍把戏卖艺的、唱大戏的。但这些似乎与我们这些孩子们无关,我们愿逛的是糖果市和鞭炮市。我家离王高大集不远,每年腊月28日都跟着大人赶年集。

赶年集那天人们起得特别早,孩子们也特别精神,吃过早饭,人们便冒着严寒, 从四面八方向集市汇集。那时没有代步工具,不管多远,不管孩子多小,都是步行赶集。 来到集市便听到叫卖声、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人是买年货,孩子们跟着凑热闹。集市上,大人们把仅有的一点钱攥在手中,怎么算也觉得不够用。在肉鱼摊前转来转去,总觉得过年不买点鱼肉,来客没法招待,过回年, 一家人总要吃顿白菜猪肉饺子吧。 最后下了很大决心,买上一点肥肉,几条咸鱼。还要给孩子们买过年的新帽子 、鞭炮等,过年总要让孩子们高兴高兴。所以,那时赶年集对大人们是一种折磨。 但孩子们不会想那么多,跟在父母身边,不停地要这要那。那时糖果就是好东西,从青州昌乐运来的山果,软枣、山楂也很馋人。在孩子们的再三要求下,父母会狠狠心买上一点,分给孩子们。

最热闹的要算鞭炮市了。爆竹、 鞭炮、二踢脚、泥墩子、转花,应用尽有,大街两边铺摊挨着铺摊,各家鞭炮摊前都挂了横幅,红红绿绿,招揽生意。早上八点左右,赶集的人来的差不多了,竞争便开始了,先是叫卖比赛,紧接着就是燃放比赛了,谁家的鞭炮响得洪亮,就会引起人们的喝彩声,生意就会异常火爆。不服气的另一家,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武器,竞相燃放,就这样,鞭炮声此起彼伏,吆喝声震耳欲聋。忽然街道中间,一道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直窜到三四米高,人们急忙躲闪,经过三起三落火势才慢慢熄灭,于是泥墩子比赛又开始了。记得有一年,鞭炮市响了街,整条街道的鞭炮在一瞬间都自动燃响了,不管放在箱子里的,还是用被子盖着的,无一幸免。人们说是神放的,预示着来年好运。当时我们也信以为真,现在才明白,原来是大量鞭炮燃放,空气受到挤压,所产生的后果。 在爆炸中好多商家遭受了损失,忙了一冬的鞭炮一会儿功夫就全报销了。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害,年集也会不欢而散。

赶年集有时也会碰到大雪天。那时经常下大雪,接连几天大雪不停,田野白茫茫一片, 沟满壕平,分不清哪是路,那是沟,此时出门非常危险,经常听说有人掉到井里。碰到这样的天气,年集就没法赶了,卖东西的卖不了,缺年货的买不来,很急人的。没有办法,只好过一个更简朴的年。( 文章阅读网:.san.net )

那时的年货非常单调,价格也不高,但购买力很低,衣服鞋袜没有卖的,青菜都是老百姓自己种的,所谓年货除了孩子帽子、鱼肉、鞭炮,就是上坟用的纸香、过年要贴的过门钱、灶王爷等。其他东西也有卖的,但大都买不起。但这简单的年味,却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春节期间能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新鞋袜,年初一早上能吃上几碗白菜猪肉水饺,放上几挂鞭炮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现在条件好了,年货已不再单调匮乏,各大超市、集市琳琅满目, 买什么有什么,而且随时都能买 ,有的超市年初一都开门营业,方便了老百姓,人们也不再为下雪耽误赶年集了。春节期间各家各户准备充分,要吃什么有什么。然而人们普遍感到年味淡了。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平常吃的穿的用的,就跟过年一样,那么过年还有什么新鲜感吗。

现在每逢过年还经常想起童年赶年集的情景,那份情愿总在脑海中时隐时现,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