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就是“荷叶”》900字:荷叶的母亲

作文一:《母亲就是“荷叶”》900字

作者:边润新

初中生 2000年09期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往事(七)》是她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组著名的叙事散文《往事》中的一篇。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家中园院里养莲花的往事。文中描述一朵红莲在雨中受到一个大荷叶的覆盖,而避免了雨打的自然现象,通过联想,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抚与深情,颂扬了母爱的伟大。

文章开头叙述父亲的朋友送来两缸莲花,因而勾起作者的回忆,接着追叙八九年前故乡园院养莲的往事,补充交代作者对莲花的一往深情。

接下来,写作者在雨中观察红莲。这朵红莲开始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后来受到一个大荷叶的覆盖、保护,在雨中不再动摇。作者通过描述生活中的这一现象,为后面的抒情、寓意打下基础。

文章结尾把母亲喻为荷叶,自己比作红莲,由荷叶在雨中庇荫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关爱,赞颂了母爱的真挚、伟大。

文章在叙事与状物中运用托物喻人的手法,比喻贴切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感情深沉细腻。

附原文

往事(七)

冰  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子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里,祖父和我在园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的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花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文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读冰心《往事》》1000字

导语

《往事》是冰心20年代初期完成的一组短文,是从荷花叶起的,但他的主题却是母爱。冰心早期散文里,有很多文章都是这一主题。

冰心

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

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主张爱的哲学,“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往事》

是冰心在20年代初期完成的一组短文。

其中的第七部分,

是从荷花叶起的,

但他的主题却是母爱。

冰心早期散文里,

有很多文章都是这一主题。

少年时代的人很容易有愁苦情绪。

有时候好多愁苦是莫名的。

文中的“我”也正是偶发愁苦。

正愁苦间,

偏逢阴雨天,

看到了谢掉的白莲和正盛开着红莲,

自然更加“不适意”。

母亲或许是看出了女儿的“不适意”,

才把孩子叫到身边。

而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女儿,

此刻再去管着那雨中无依无靠的红莲,

竟然发现,

红莲头顶

有一张大大的荷叶成了她的保护伞。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所有的写景都是写心,

所有的状物都是写人。

这一点在冰心的散文里

表现得是很突出的。

教育百师通利用寒假契机,

特隆重推出

“寒假,一起跟名师阅读吧!'

大型经典导读活动,

让孩子们跟随金老师,

解决阅读痛点,

全面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课程详细信息

寒假经典导读课程表课时主题时间

免费试听课冰心《我的童年》1月8日晚19:00

第一讲丰子恺《山中避雨》1月16日晚19:00

第二讲鲁迅《父亲的病》1月17日晚19:00

第三讲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1月18日晚19:00

第四讲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1月19日晚19:00

第五讲贾平凹《画家逸事》1月20日晚19:00

第六讲宗璞《秋韵》1月21日晚19:00

第七讲朱自清《南京》1月22日晚19:00

第八讲季羡林《美人松》1月23日晚19:00

第九讲梁实秋《雅舍》2月6日晚19:00

第十讲老舍《落花生》2月7日晚19:00

第十一讲丰子恺《杨柳》2月8日晚19:00

第十二讲老舍《写字》

2月9日晚19:00

【活动主题】寒假,一起跟名师阅读吧!

【课时】年前8节+年后4节

【时间安排】

年前8节,1月16日----1月23日,

每晚7:00---8:00

年后4节,2月6----2月9日,

每晚7:00---8:00

【主讲人】博览群书的金光老师

【听课方式】在线语音直播,手机听课即可,一次付费,可多次回听。

【课程费用】

12节收费课总价118.8元,活动价仅需99元!一次报名方便省心,每堂课即可任意反复收听。

报名方式

作文三:《作文:母亲,你是我心中的荷叶》700字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母爱是相伴一生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这是伟大的爱。而母亲,你是我心中的荷叶。

我清楚地记得五年级上学期的一个中午,天阴沉沉的,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放学的时候,果然下起了飘盆似的大雨,豆大的雨珠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落了下来。带雨具的同学都纷纷走出了教室,往家走去。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心里非常着急,只好等着家长来接。我也没有带雨具,就站在教室门口等待着妈妈来接我。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见妈妈的身影,我只好在教室里焦急的等着、盼着……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只见妈妈匆匆忙忙地从远处赶来,我怒气冲冲地说: "妈妈,你怎么现在才来呀,你看几点了!”妈妈听了我的话连忙解释:“今天你婆婆生病了,我今天买了点药,并且做了可口的饭菜给她送去了,所以才来晚了”。我听了妈妈的解释后就觉得脸上一阵发热,心里想:妈妈既要照顾婆婆,又没有忘记给我送雨伞,妈妈其实也是很累的,而我做为她的女儿为什么不能理解她呢?想到这里我就惭愧地底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婆婆的病怎么样,好些了吗?”妈妈欣慰地说:“没有事了,我们走吧”。我点了点头。

万紫千红是春的开幕,绿树成荫是夏的骄傲,孤藤老树是秋的雅致,粉妆玉砌是冬的纯净。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似水母爱则是我的依赖。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文四:《荷叶母亲(1)(1)(1)》2300字

荷叶 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圈点勾画学习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的同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勾画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背景音乐,播放张含韵的《妈妈,我爱你》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一份母爱,一生牵挂,一世深情。在母亲的臂弯下,是世上最宁静、最温暖的港湾,让我们永远感念„„在冰心的笔下,在《荷叶 母亲》中,我们又能看到怎样的似海深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冰心的《荷叶 母亲》

二、作者简介

演示ppt文稿,简要介绍作者冰心和散文诗的特点(学生读)。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朗诵,在老师朗读的时候,思考这首散文诗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学生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与情感。)

舒缓、温馨、深情。

2、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诵课文,练习一下,再点一个学生起来朗读,其他同学做点评,老师作指导。

通过朗读,思考这首散文诗借荷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爱、母女之情的赞颂。(显示在课件里)

四、研读写法,品析情感

1、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因赏莲引发,在具体描绘莲花之前,写了哪些内容?各有何作用? 交代自家院里两缸莲花的来历,引出下文,由院子里眼前的荷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回忆起九年前与祖父赏莲,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4、在具体的赏莲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圈点出原文中的相关字句)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受了感动

5、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怎样的情景带来了作者如此的情绪变化?(逐层赏析、把握)

①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②此时作者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③读一读,品一品:这幅画面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读的方法指导:⑴品重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⑵品句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⑶把握句中描写对象的特点;

⑷理解句子的含义;

⑸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⑹带着感情朗读所品析的诗句。

品读示例:“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凋谢后的白莲飘零水上的情形,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形象之中蕴涵着些许怅惘。

学生根据这种品读方法,赏析后面的描写: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小小的”修饰花瓣飘零之后的莲蓬,表现出作者的怜惜和感伤情绪,更显出其缺失母爱的无助、孤独,表现出作者的怜惜和感伤情绪;“亭亭”描写开满的红莲,表现它独特的美丽。

④如此美丽的红莲,为什么不能化解作者心头的烦闷呢?是怎样的画面让作者心头仍是不适意?

雨打红莲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⑤读一读,品一品:这一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繁密的雨点”和“左右欹斜”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也为后文荷叶雨中护莲的坚强、勇敢作了铺垫。

⑥在此情景下,作者是怎样做的?

“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⑦此时作者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作者“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荷叶护莲,此时“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恰巧母亲唤“我”,我坐到了母亲的身边。荷叶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勇敢,柔和地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有了呵护和温暖。

⑧在这种呵护、温暖中,又是怎样的情景使“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⑨读一读、品一品:“我”心中为何深深的受了感动?

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 “勇敢慈怜”与“流转无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力量的伟大。

⑩情感奔涌到此,文中的哪些语句直接、集中地抒发了对母亲的爱、母女的情的赞颂?

结尾第九自然段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⑾读一读,品一品: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红莲喻“我”,荷叶喻母亲,景、人、情三者交融在一起,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文章至此,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炽烈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请全班同学一齐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小结:这首散文诗以散文的形式:交代自家院里两缸莲花的来历,回忆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经历,引起下文,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在赏莲过程中,作者心潮起伏。在描写白莲凋零、红莲亭亭,雨打红莲和荷叶护莲这一幅幅画面时,以红莲喻“我”,荷叶喻母亲,将情、景、人三者交融在一起,深情地赞颂母爱,歌颂母女情深,感人至深。

五、拓展延伸

文章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对母爱、母女情的赞美,让我们也深受感动。如此恰当的抒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相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心中也一定奔涌着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依恋,大家能不能仿照原文直抒胸臆,或者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母爱的赞美?

七、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纯洁、无私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作文五:《4.荷叶母亲》800字

荷叶  母亲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4)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三)教学重难点

(1)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2)联系生活,体味亲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 二)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       朗读法       讨论法 三:说学法     品读法    合作探究    体验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 (四)、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范读,自由读,感知文章,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找出本文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完成达标练习(一)。   2、配乐读体会情感。  (五)、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1.佳句赏析

A、在 “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我们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环境         红莲         心境

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送莲        (眼前) 赏莲        (回忆) 雨打红莲     (眼前) 荷叶护莲

由景入情    深情赞美

作文六:《荷叶母亲2》900字

荷叶  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借助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⑵、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教学重难点

⑴、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⑵、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散文诗介绍

三:红莲菡萏

1、先请大家听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注意字词。检测字词。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标注写红莲和荷叶的地方。

四:红莲绰约

请各位同学细读课文,用心感受。从文字中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红莲?

五:荷叶田田

1、看这幅图,风雨中,红莲躲在荷叶的怀里好幸福噢,你看到了一张           的荷叶?

2、由荷叶冒着狂风暴雨,尽力保护娇弱的红莲,你想到了什么?

3、作者在前文为自己这一写法埋下了伏笔,你能发现吗?

4、作者是这件事情的亲历者,文中她的心情也在随着红莲遭遇不断变化,找出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纵观全文作者“不宁的心绪为什么散尽了”。

5、主旨分析

外面是狂风暴雨,而红莲在荷叶的保护下是一片云淡风清,诗人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她在文章结尾深情地唱出了这样的赞歌。

屏显,齐读!!

(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2)、你能尝试着对这个句子写几句赏析的话吗?

(3)、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升华感情,采取第二人称,用比喻,呼告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与赞美。感情真挚热烈!

(4)、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热爱,再读这一段吧。

六:红荷抒怀

1、儿女是母亲最宝贵的字眼。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多大,我们都会是母亲一辈子的牵挂。你能讲讲母亲对你的帮助与 关爱吗?

2、我看我们同学们小嘴嗫嚅着,好像还有很多话要说,就让我们拿起笔,抒写对母亲的这份热爱与感动吧。

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                       ?

七:结语

作文七:《24.荷叶母亲》4700字

24.(诗两首)荷叶母亲

教材分析:

《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通过品读分析,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领悟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深入地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领悟母爱的伟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字词积累,自主质疑探究。

并蒂(dì):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菡萏(hàndàn):荷花。  欹(qī):倾斜。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荫蔽:遮蔽。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瑞,吉祥的。

适意:舒适。  遮拦:zhē遮蔽,阻挡。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导入新课:

导语: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荷叶  母亲》。

作者作品: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关于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一、读“荷”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那么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

如果说到抑扬顿挫,那么就说,知道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吗,是因为老师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合乐朗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着这悠扬的音乐,朗读这篇美文。(生读)

二.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结构层次。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结束,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以花喻人,托物寄情,托荷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三.品荷: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了。

1.那么,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怎样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心情:烦闷。(作者因何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难入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天气“浓阴”,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无依无靠。

心情:不适意,徘徊 (此时,作者为什么不适意?烦恼什么?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荷叶护莲。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感动?

因为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自己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无畏地为红莲遮蔽,正如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私的帮助自己。作者被感动了。

3.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 ,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4.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红莲一样的作者。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

资料引入: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冰心的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的女儿。

5.所以,作者最后道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四.探究写法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为下文议论揭示中心埋下伏笔。

五.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细读文章,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母亲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她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小结: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骄阳下的遮阳伞。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

六.拓展延伸

荷花“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博大无边。读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起你得到的母爱?你愿意把你对母亲的爱写下来吗?下面请仿照本文最后一段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与歌颂吧。

A.例:  母亲啊,您是大地,我是小草,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把握紧紧拥抱?

母亲啊,您是阳光,我是花儿,寒冷来了,除了你,谁给我温暖的照耀?

母亲啊,您是清露,我是禾苗,即可来了,除了你,谁给我清甜的甘露?

母亲啊,您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母亲啊,您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啊,您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啊,您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七、结束赠言:

1、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厚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2、母亲的目光永远是高尚的,不容置疑,目光中,透露出慈祥。

3、母亲是绿叶,我们是鲜花,母亲用自己无穷的力量为我们遮挡住心中的雨点。

4、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

5、母亲,伟大而高尚,她历经世间的苦难喜乐,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就像那奔流向前的河。河,宽广而海涵,她恩赐给大地营养物质,她容纳百川并富足四方。就像那贤惠又勤劳的母亲。

6、岁月如流,日月如梭。母亲就是一条河,河是伟大的母亲,淌过痛苦之河的母亲们终会见彩虹。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终成德才兼备的儿女,回去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回去报效家乡,报效祖国。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家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八.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

九、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荷  叶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送)莲 (忆)莲 (雨打)莲 (荷叶护)莲 (悟)莲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心事   雨愈下愈大

天气   担心红莲   荷叶护莲   想到母亲保护子女

白莲凋谢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中学  沈燕艳

作文八:《4.2荷叶母亲》1700字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2014-9-10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明确:写了荷叶,把母亲的形象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母亲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也表达我们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师爱的赞美之情。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进行情景感染)

六、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七、结课:同学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 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七、布置课后反馈训练

作文九:《3、《荷叶母亲》》1800字

3、《荷叶母亲》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

2、配乐朗读法

3、语言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 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

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

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

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

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

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

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

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

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

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

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

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 “母亲,是唯一能使

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

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

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

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

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

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

亲啊,你是                ,我是                    ,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

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

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

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七、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八、板书设计:

附:板书

荷叶     →        红莲

借物喻人

母亲    →         我

作文十:《24(2)荷叶母亲1》3300字

《荷叶母亲》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们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荷叶 母亲》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

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借助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⑴、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⑵、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

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知识能力状况:本课为散文诗,在这以前已学习过部分诗歌,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绘画美。

(二)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为理解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课前的歌曲《母亲》,及诗歌朗读的背景配乐)。

朗读法:学生朗读与点评相结合  (不但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通过点评培养了朗读欣赏能力。)

讨论法: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叶圣陶 先生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

品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文情感。(《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法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主体阅读体会,达成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碰撞心得,质疑并初步解决疑难,最后的成果汇报和教师适时的点拨达成对文本主旨的升华——走进文本的感悟为走出文本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为学生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所用提供了平台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渲染气氛,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歌词里写的生活细节:拿新书包.打花雨伞.擦泪花等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歌词如诗行排列,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与歌的联姻。)

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母爱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多媒体出示,突出“母爱,童真,自然”)出示课题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 ,感知文章

找出本文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2、配乐读体会情感的变化:教师范读一部分,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分角色或男女生

(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和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温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审美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氛围地带动下,细细体味母亲那涓涓细流却又连绵不断地爱)

3.对老师,学生朗读进行点评

四、自主阅读,小组合作:

(一):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分别用〈〉、()、[]表示,并通过小组合作: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读给组内听,教师进行指导。

(二)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A、在 “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B、动情的朗读最后一节,与之前朗读形成对比,释疑“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人生的挫折、困难)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的感情,再次出示课前《母亲》歌词,产生共鸣。

(看到风雨中的荷叶勇敢的呵护红莲,作者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一脸,母亲对女儿的呵护。这一幅”荷叶护莲图“深深的感动了作者,作者在心底里呼唤母亲的呵护,并非不想独立于世,而是因为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六、拓展延伸

师: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我们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生1:母亲的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生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生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

课堂小结:冰心的这篇《荷叶 母亲》犹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而又耐人寻味。她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