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沈从文》2600字:关于沈从文的作文素材

作文一:《作文素材之沈从文》2600字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 “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80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文革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 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

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 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作文二:《高考作文素材——沈从文》13600字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

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我眼中的沈从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86年的世界,把无尽的哀思和怀念留给了世人。神秘秀丽的湘西凤凰城角,漫江碧透的沱江江畔,秀竹遍野的听涛山上,一块天然五彩玛瑙石墓碑——他长眠的地方,无数崇仰他的中外游客陆续来到这儿哀悼追思他那传奇的一生。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背面是他的姨妹张允和的题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样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和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去了。好在历史不是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毕竟是明鉴的。前半生作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以及后半生作为文物考古专家的历史地位,赋予沈从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公正的评价。2002年12月,北京举办的“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以“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生命不息的常青树”这五个部分很好地概括、展现了沈从文的一生。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城一个行伍之家。15岁从军,20岁离湘进京,著文执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沈从文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涵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明的境地,描述的淳朴民情犹如一副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美和人间的幽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沈从文的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

满令人陶醉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一贯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情。在那个人们纠缠于概念、迷恋于理论、沉溺于政治的年代,他却写出了超于意象之外的纯粹的美,跨越了时代,展示了清魂。对于那个一味物质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阳,逆流而上的清乐,一切丑陋与鄙俗,都在他的光泽里均消融了。

1949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沈从文被迫离开了文坛,他作为作家的“从文”生涯结束了,弃文改做文物考古工作。对于这个人生及其突兀离奇的转折,沈从文也曾失意,也曾痛苦,但他最终选择了顺应,并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勇对磨难的精神,为自己的后半生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在这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沈从文品尝了难耐的寂寞、遭遇了令人心痛的冷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终于挺过来了,他凭着一颗对于古代文物的拳拳之心,含着一腔对祖国考古事业的炽炽之情,度过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岁月。他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貌似琐碎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一个勇于推敲的头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38年间,他涉及的领域很多,如服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扇子、灯的历史,金石加工艺术史,马的应用和装备进展史,乐舞杂技发展史等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过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洒下了辛劳的、智慧的汗水。其中,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

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之笔被剥夺了,但他却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到了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引领着他那执着的灵魂溯古而上,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写下了考古史上不朽的动人华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拍摄的戏剧、电视、电影的服装,都是根据沈从文的这一著作而制作的。虽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现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当时,沈从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得不到理解的苦闷,使得他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一个真正知道我在为什么努力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一曲欢乐宁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给他创伤的灵魂带来过一丝慰藉,也支持着他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永不回头。感谢贝多芬!

沈从文的人生转折,给我们以深思。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舍弃,他说:“人生的轨道原没有什么一定。对文学,真诚地爱它,投身于它,又真心地离开它,可悲亦可喜。”可悲的是,沈从文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一个活跃文坛的优秀作家变成一个无人重视的普通文物工作者,这样的“舍弃”,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一个艰苦的心灵和思想的抉择;尤其是迫于当时强大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而抛弃至爱的文笔,激流突转,进退失据,令人深深叹息。可喜的是,沈从文在放弃文学之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并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美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实在是可敬可喜。面对时代的迁移,生活的骤变,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份认识、勇气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我,令我久久地感动。在精神世界的进退之间,他自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雍容气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慨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渺弱。在那一份可悲可喜的进退之间,沈从文究竟经受了多少黯然神伤、痛苦悲凉、凄然泪下的无眠夜晚,才抵达了我们目及的雍容洒脱呢?这其间的酸甜苦辣、悲欢恼怒,我们究竟能理

解多少,能品味几多?正如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里说到的,“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唯有敬仰先生那份超然物外的从容淡定了,唯有心存一份深深的怀念之情了!

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它沉淀了那些扭曲人性、违背规律的东西,它会把永恒的、真正美好的、光辉的一切浮上水面,让后人得以一睹真实的曾经。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坛寂寂无名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京派代表”作家和鲁迅所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桃红色作家”、“反动作家”,到八十年代的再度被重视,直至九十年代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仅次于鲁迅的文学大师——这一系列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其间的戏剧性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从强调文学阶级属性到张扬文学审美品格再到凸现文学文化品性的变迁;在这样的复杂深刻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与张兆和相濡以沫的伟大爱情,沈从文与巴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坚贞不渝的深厚友谊,沈从文与丁铃从莫逆之交到形同陌路的恩怨沧桑,以及沈从文与范曾之间的令人惨痛画像事件、与王予予、王亚蓉令人欣慰的亲密关系,无不折射了世事变迁之下,世态的冷暖,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

然而,无论如何,沈从文从尘封的岁月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代文学大师和文物专家,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灿如星斗的文学著作和弥足珍贵的考古文献,他辗转曲折的人生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人格魅力,让我们久久地怀念他,追忆他。

在这儿,且让我引用一位前辈的话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沈从文的存在昭示着一个寓言:美与自由,永远不会被封杀至死,她们总会象涓涓之水,不是在这里喷出,便是在别处流淌,而那精魂,将永远滋润着无边的绿色。”

走过沈从文的河

沅水,一条从古诗词里流淌出的美丽的河。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沈从文,一个来自湘西大山里的文弱而又目光熠熠的年轻人,就是由这条河顺流而下,开始了对那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的追寻。沅水奔流不息,她不知她此时载负的,也正是湘西的古老与神秘,以及那片土地上生生不已的热望。

但沅水知道:湘西,是终归要走到山外去的,正如她最终要汇入长江,涌向大海一样。

十多年后的一九三四年,这个久羁异地的“乡下人”终于又踏上了重返故园的旅程。沅水奔流如故,将疲惫的游子心洗涤得温润而透明,伴着轧轧的船声,湘西的儿子又开始了对生命本源的回溯„„

《湘行书简》正是沈从文在回溯中的点滴记录,它的重新发现,已是六十年后的事情了。当我们轻轻开启岁月的尘封,寻着踪迹,将作家这三十多封浸漫着船歌的家书依次排列,静心读之,便渐渐地读出一条河来。这条河在他的笔下静静地流淌着,积淀着浓烈而深沉的情愫,糅合着明朗而又恬淡的诗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沈从文是水质的作家,水的兼容包蓄,水的柔濡中的强韧,都深深影响着他的个性和艺术气质。水给了他静心默想的定力,也给了他承受苦难的勇气,在水边这所天然的学园里,沈从文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初之课。

“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我看到了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地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有的一切努力。”

正是水的儿女们对“一切努力”的“不逃避”,使沈从文看到了人之为人的光芒。他尽情感受着生命气息的灼烧,并小心翼翼地保存点点火种,以烛照他理想中的人性“神庙”。

在理智上,我们也许会承认那种“道德无定性”的观念使沈从文的爱中搀杂了几丝盲目,但也恰恰就是这宗教式的悲悯情怀,构成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内质。

“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水的包孕和博大,启迪着沈从文对世事人生作更深切的谛视,而这种关照也注定了他要在孤独与痛苦中郁郁而行。握紧了爱的承诺,也就背负起苦难的行囊。仿佛,是一种宿命。

唯心已如水,奈何?

河是流动的光阴,流动的历史,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

一条河。”历史时空的风云变幻往往掩盖了真正书写历史的苍生,我们只看到风云,却看不到背后的天空。而一条河却使沈从文真实地体味到了历史的底蕴,那永远是一个奔流不息的过程,它“粘合着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挟带着人世的挣扎与浮沉,浩浩汤汤,一去不返。 社会地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梅契尼柯夫曾经指出: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活动的因素,而且是历史的动力。水是刺激文化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向大洋过渡的力量。

水同样也刺激着沈从文沿着河的脉络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并凭借着一个“乡下人”的热忱与执拗,用文字构筑起一个特异的世界——湘西。

那是儿子对母亲河的回报。

写在沈从文旧居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辉煌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进从昏暗的灯光中淌下的月辉里,来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旧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旧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灼疼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喧嚣。而沈从文旧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一九二三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一九八八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二00七年初夏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刚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比她清纯的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一切由男女自己做主。

多么纯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就像恋人的湿吻一样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

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作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我想起了《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我们的祖宗在歌唱爱情的美德。他们从我们民族的生活中发现美德,又把她提升后加以讴歌弘扬,引领我们民族不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沈从文先生也是这样,以自己的良知,塑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翠翠,至今仍照亮我们的灵魂。

是的,一个民族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叶障目,不知美为何物,丑为何物。那就需要圣人先知来点亮美德的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

一个民族的美德,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的。芸芸众生,来去勿勿,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昨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惟有美德。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被人类唾弃。

从《边城》中翠翠的纯美爱情,想到当今时代权力与金钱对爱情的践踏,我忽然有点悲哀了。那些二奶、那些卖肉的小姐,为什么就不能像翠翠一样去生活?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向伫立在里的翠翠注目.....

感受沈从文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沈从文之墓志铭

不得不承认,沈从文的文字有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般的充斥了我的心灵,他们又一次无可救药的征服了我的全部世界。

脚下的沅江在缓缓的流淌,耳边响起了苗族少女天籁般的歌声,当指尖在湘西的每一页上轻轻的抚摩之后,优美而灵动的画卷在沈从文的笔下慢慢的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眼前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湘西忽然变的那样的活泼生动起来。与其说是湘西的钟灵毓秀创造了沈从文的那座伟大的“希腊神庙”,还不如说是沈从文的睿智和机敏让世人发现了湘西她那粗犷的无比诱惑的而又温柔多情的魅力。

沈从文像一首美丽的诗歌,湘西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里有龙珠的感伤,这里有潇潇的忧郁,这里亦有少女翠翠初恋的羞涩和对于爱的憧憬;沈从文亦像一弯浅浅的河滩,湘西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在这个河滩里酝酿流传,这里有边城那条淌着母女两代人爱恨的河流,这里有吊脚楼上那个多情的水手怀中那个同样多情的女人;沈从文又如一部历史,湘西曾经沧海桑田的变换都承载着世事太多的艰辛,这里有军阀的霸气,这里有土匪的残暴,这里亦有反抗暴力的苗族英雄的壮举。

迎面而来的空气中夹杂着土地芬芳,偶尔有点残缺的陋巷,三五成群的孩童正在小巷中追逐嬉戏,沅江边上那些正在捣衣的俏媳妇,山道上正在挑着担子的少壮男子以及坐在门口看着夕阳的老者„„一切都是那样的秀美,一切是那样的详和,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这就是沈从文为我构筑的梦中湘西的模样。

其实,好几次我都想去拜谒生养沈从文的那片可爱又可敬的土地,也许是一个肃穆的致敬吧,或者也许是献上一把刚采的虎耳草。但总是在临走的时候放慢了热切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原因很多,但我想,最简单的原因恐怕也许只有这样一种解释:我实在不忍心去冒犯这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中最后守护的精神之所!就这样吧,也许这才是我所能做的!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80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

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文革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突然想起这句话,希望对自己有用。

我看沈从文先生

某日,我到其一乡场上去赶集,路上遇一老农似的人,因路途遥远,寂寞而孤单,不觉俩人搭腔而行。渐渐我成了他听者,这老人边走边谈,我俩时而停停坐坐的,他指着这乡间青石小道,沿途风景、路边商旅杂点、街坊土人、山坡竹林;还有那小溪、塘河、小桥、村寨、边远县城、石寨山堡、水码头人物等,滔滔不绝,洋洋大观地讲出了许多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他那渊博的乡村风情的话语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脑子不断地迷惑地想,这人是谁呀?这么有才而有趣,后来凭印象读了几本他的书,才明白此人叫沈从文。

其实这沈从文根本与我不识,只是随他写的《从文自转》中去领略一下那湘西边城山村的风景,也是顺着他的文字从小溪河中流出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中,沈从文先生算是一个“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直接的抒情段式和文字,却读他的文章却却处处处载着深情。沈从文先生是位描写乡村风情和讲述民俗故事的大师。他的行文如流水般的美妙,那流水姿色和山村风光如中国水墨画那样浓淡相宜。那画轴中隐匿的故事,不停地牵动着你的情思。中国民风俗物是那样的真实。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流韵之感,传神、跌宕、古朴而苍远;主干凸出而单纯,清美、厚重、浓郁。他的文章语言流畅而清新,格调清雅,意境

如诗。他的笔法无不是那样把边区小镇描写得悠然,超丽而雅致。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那样淳厚沌朴,场景也是宁静清丽。当我们静默中阅读时,一种清幽的人生和性情油然而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中,难得有这样一位因作品《边城》出名而成为旅游景点的凤凰古城。

如果以现代标准去看沈从文,是否他显得太“土气”了。他没什么文凭,只是挂名的高小学生,也没留过洋,更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艳丽和英雄式的人物,更看不出他是什么新奇,他总是一种山村野味,其笔风上看既谈上儒门禅学和道家根渊,又谈不上什么西方人性艺术标准,他只是一种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一种中国浓郁的边寨风情的调式,还有那民俗精气在里面。他的小说《边城》《萧萧》《菜园》等读来分外优美。

沈从文的一生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当兵时期,这个时期是他所见中国最黑暗时期,从辛亥革命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他就像一滴山涧小溪的水渠漫漫地汇入到了小河,他将沿江河而行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各种江湖市井人物的事情,在他纯真的思索中,汇流成了故事河流,连绵不继地写出来。这条河流越流越大,他也从偏僻的山村走向了全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北京。他称自已是“乡巴佬”和“兵弃”期。这个时期是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阶段。在这阶段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经验。从一九二二年起,他在这北京边学边写“故事”。到了抗战时期,他不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了,而且成了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时,是他第三个时期,他的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中国古文物研究,这个时间他成了大学者。

沈从文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他最为使人称道的是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他读了一本很大的书,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同时他是

一个极富有思索精神的人。他不是什么国学大儒,也不是海派人性代表,甚至一点官宦背景都没有。可他有颗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的灵魂。他没什么文艺理论,他崇实,他笔下的风情总是那样自然。他的著述也极其丰厚,他有七八篇文集,六七百余篇文章出版。

沈从文是个行事作文十分低调的文人。他总是不经意地偶然遇上什么事,情感流动起来就写点故事,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大的写作规划和惊天新闻,一切仿佛者是在“偶然”中产生。小说也好,散文也好也是情感所发。他把这些偶然事信手粘合一下,用心去点缀,用情去铺垫。实际上沈从文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点心学的笔调。他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心去感应美,体悟美。而创作的源泉就是社会知识这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只有在社会活动中,用心去拾取那社会场景和人物,装进那“偶然”脑袋里,用情感去组织故事。这就是文学活动。沈从文终其一生的笔都放在那些村野蛮夫,市井脏人身上。“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事百事所动摇,为这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来”,所以沈从文的一生行事著书都极其简单而朴实。

当我们细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他的描写分外称奇。一座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一檐一梁无不细腻而有情调。又如那山坡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一虫都有鲜活的名字和气息。那江河溪水的点点滴滴,一波一浪都有她的妩媚姿态。他笔下的人物分外有性情。如“清乡所见”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此一商会会长的千金小姐得病死了,刚埋下后就被一个街坊卖豆腐的年青男子从坟墓里挖出来,背到山洞里睡了三天,方才送回坟墓去。后来被人发觉,这卖豆腐的年青男子被就地正法。行刑前,那男人清晰地微笑着说:“美得很,美得很”。

这时段细腻描写叫人称绝。“一个山大王”中也有精妙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描写,无论是场景,气氛和对白以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认为沈从文的诗意化语言和水墨化的情景呈现,还有行水染山式韵味是最佳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还有很多独到行文方法,他的散文中贯穿着一些说理论点,文学观点,以及对自已作品中的一些抵触思维的申辩和抗述。这也是他文弱书生气和学者气的表现。他不愿同别人面对面的吵骂,而是以一种行事极为低调的方式来阐述自已的观点,而且他多是以一种谕句式的方法阐述他的观点。读沈从文的书就尤如品茶,其中的味只有慢慢细品才出味,那味入大脑后,有一种是是非非的话头就越来越多,自然龙门阵也多起来。这实在是茶精妙的地方。你看沈从文生于晚清末年的偏远乡村里,当辛亥革命时,他正值青春年少,他亲眼目击了太多的新奇事件。“五四”提倡新文化口号,他从边远小城独自闯入北京。1924年,沈从文就开始名噪文坛。从某种意义上看,沈从文用白话文写作的风采在那时还无人可比。以致于有人把他的作品划入“新月派”闲情类文学作品中。可沈从文一生从没同政治活动挂上钩,顶多是在学术活动中露个角,他的身份多是作家,教师,编辑,研究员。

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中,在小说中以“乡土文学”独树一派,在游记随笔式的散文在新文学里又领风骚。读他的游纪就使人想到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陆游的诗篇。他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为目开创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古文化领域里的一大空白。他学术研究上的份量远远超过那些博士和留职洋学者。这样他是否已单纯地脱离了职业作家的名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杰出贡献的成绩上看,他成了中国文化大师的行列。如果要进入什么学院学术品极的话,他应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如果以沈

从文的粉丝评级的话,应该是最大最广最深的顶级人物。而今在世界各地有上百的汉学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甚至还开设了“沈从文讲座”。沈从文的文化活动及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成了一种研究现象,难怪于中国近代名家大系排序中,沈从文都是高居榜首二三名。按照官方的评语称其为“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和书法家”。我认为此语的评论还弱了点,他应是大师级的文化人物而不是某个牌子的家。

许多读者认为沈从文没有文艺思想或没有文艺理论,这大概是暗指他没什么文凭或没留过洋的缘故。我认为恰恰是他没这方面的束缚,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行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魅力的所在。我这里以新文化人物中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例,他们中的思想基础和文艺理论都是洋人的,只不过他们拿到中国来照一下西洋镜罢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穿着洋马掛的洋丘儿。可沈从文则不同,他是戴洋手表穿中山装的土博士。这里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下沈从文的《创作杂谈》。例如:“读小说就是读社会史”“真理和热情是可传递的”这些文学观点多精辟。有些文学观点和认识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也可从民间俗语中反应出来,如“走到北京才觉得官小,走到广洲好像钱太少,走到上海才知道自已是个乡巴佬,走到重庆才发现原来自已结婚太早”。沈从文的故事极为丰满,湘西的,北京的,上海的等等,这与当今世态多少有点相似。所以生活本身就有故事,社会处处都有知识。这是沈从文的独特视角所在之处。

沈从文的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他以一个小兵从所见的兵匪杀人上千中,竟然多次化险为夷。只身独闯北京求学写文,饥寒交迫,如同乞丐苟且偷生。为爱情,不惜师生名份穷追不舍。在文坛骂战纷杂中,不惜自

成一家,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能洁身自好。在一些闲语碎语中,能把北京胡同街坊里,拾出祖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物来。他在文坛上的趣事也不少,他的京派与海派言论引出一场纷争,解放后他又被定性为“桃红色”作家。

沈从文的个性极其重要。他是个老实人,他很坦诚地说出他的隐私,如他当年考北大“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部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成绩”,他说写小说只是写故事。他的性格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好动胆大,十三四岁就独闯江湖,二十岁就闯北京。他善良,能同各种人物打交道,能从各种人物和土俗风情中挖掘出美的品性。他明智而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执著,坚韧而刻苦。他重情讲义,就人格和品味讲,我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大文人。

从沈从文的一生中,我们可看到许多值得当代人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全在于文凭。沈从文只有高小文化,他曾经想就读于北京大学而未被录取,多次投稿被别人当面扔进废纸篓去。相反三年后,他却成了各个名牌大学竞相聘用的教授。这对于那种以文凭和专业来妄自菲薄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警示。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永远学不完,毕不到业的大学堂,它所承载文化底蕴是无尽的创作源泉和知识宝藏。沈从文的一生给我另一启迪作用时是面对挫折和责难,要有一种耐力和精神。千万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暴自弃。

以上只是杂七杂八的说点片面印象,真正要了解沈从文其人,还得找个时间去一下那湘西边城,去亲自领略一下凤凰乡土风情才好。

作文三:《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3100字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盼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白脸女孩和弟弟,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未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朴素洁白的期望,欲语还休的心动,用生命表达的纯粹,闪烁在字里行间。

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以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故而,在一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直面磨难

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

困顿来袭时,是什么让沈从文反败为胜?是直面磨难的态度与胸襟。其实,在与苦难的拉锯战中,人更多时候是在与自身斗争:战胜沮丧,战胜恐惧,战胜放弃…… 在这一个人的沙场里,只要你直面磨难,别畏缩不前,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个坐标系里去称量,再从中寻求通往从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难中最华丽的一次转身。

干一行爱一行,把每一行研究透

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猛烈批判,从文先生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一个把湘西凤凰写的浪漫多姿的文人,只能从事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

还要与他心爱的、相依为命度过抗战、内战的文字诀别!但沈从文却迅速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这时著下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却成为了所有古代文物研究必备的文案。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21万字的服装史。

如此具有灵性和才华的沈从文,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但那种寂寞的振作,真为受苦的读书人争气!

乐观豁达

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是他的侄儿,他有一次接到表叔的家书,上面写道:「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了。。。」

谁能想到呢?这封看起来浪漫平和的信写在十年文革中!那时从文先生已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

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浆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他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他从东城小羊宜宾胡同走过,公共厕所里有人一边上厕所一边吹笛子,是一首造反派的歌。他说:「你听,『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宽容平和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的墓志铭,由张充和撰写。这句墓志铭深刻地表现了从文先生的一生,“不折服,不屈从,既仁慈,又谦让,他的文章像天上的星斗,而他为人则有赤子之心。”他的文章清新淡雅,就像他的人从来都那样温文宽和。但这宽容是有底线和原则的,钱锺书先生评价说:你别看从文这个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君虽已故,我用却一生凭吊

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虽然政治的纷扰喧嚣之下,容不下沈从文给文学带来的那一泓静美之水,但先生仍然是那样如水的宽容平和、乐观豁达。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更无疑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服装研究专家。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昂然的大山。

在那湘西凤凰古城,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吟唱、在书写了吗?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作文四:《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1900字

鲁迅的生活智慧

孔庆东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有个书商骗了我和余杰、摩罗等人的钱,我们跟他交涉,他却对我们说:你们知识分子怎么这么庸俗、这么爱钱啊?你们是灵魂工作者啊!我不听他的欺哄,就学习鲁迅,一定要跟他算账。

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的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者是不定的,所以他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基本生活品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人民币的七八十倍到一百倍。举个例子:根据老舍的回忆,当时老舍当个“劝学员”——教育分局局长,每月100元,小学校长40元,小学老师25元,学校的勤务员6元。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临时工性质的管理员8元,而馆长李大钊300元。老舍说当时1毛5就可以吃顿很好的饭:一份炒肉丝,三个火烧,一碗馄饨带两个鸡蛋,这些只要1毛二三,如果1毛5,就可以再来一壶老白干喝喝了。这一顿饭现在在北京,15元恐怕还未必能拿下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大洋。所以前边说的,他跟章士钊打官司,也有经济原因,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章士钊免了鲁迅的职,许多人等着谋他的缺呢。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领导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骂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去,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面骂中国,那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有个学生叫李秉中,在军队当官,想辞职不干了,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鲁迅回信说:“人不能不吃饭,因此即不能不做事……我看中国谋生,将日难一日也。所以只得混混。”鲁迅居然说出“混混”这样的话,很不英雄吧?很不容易理解吧?其实重视饭碗,重视物质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态度。鲁迅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这个真理,而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所以,我也不避讳“钱”字。到饭店吃饭,我一般不说什么“买单”那种文理不通的话,我就直接说:算钱。而且还要检查一下账单——当然,如果跟女朋友吃饭,就算了。

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绝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

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做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小杂感》)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拒绝逢场作戏。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写道: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棠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作文五:《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13600字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

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我眼中的沈从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86年的世界,把无尽的哀思和怀念留给了世人。神秘秀丽的湘西凤凰城角,漫江碧透的沱江江畔,秀竹遍野

的听涛山上,一块天然五彩玛瑙石墓碑——他长眠的地方,无数崇仰他的中外游客陆续来到这儿哀悼追思他那传奇的一生。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背面是他的姨妹张允和的题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样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和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去了。好在历史不是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毕竟是明鉴的。前半生作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以及后半生作为文物考古专家的历史地位,赋予沈从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公正的评价。2002年12月,北京举办的“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以“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生命不息的常青树”这五个部分很好地概括、展现了沈从文的一生。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城一个行伍之家。15岁从军,20岁离湘进京,著文执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沈从文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涵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明的境地,描述的淳朴民情犹如一副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美和人间的幽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沈从文的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满令人陶醉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一贯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

情。在那个人们纠缠于概念、迷恋于理论、沉溺于政治的年代,他却写出了超于意象之外的纯粹的美,跨越了时代,展示了清魂。对于那个一味物质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阳,逆流而上的清乐,一切丑陋与鄙俗,都在他的光泽里均消融了。

1949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沈从文被迫离开了文坛,他作为作家的“从文”生涯结束了,弃文改做文物考古工作。对于这个人生及其突兀离奇的转折,沈从文也曾失意,也曾痛苦,但他最终选择了顺应,并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勇对磨难的精神,为自己的后半生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在这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沈从文品尝了难耐的寂寞、遭遇了令人心痛的冷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终于挺过来了,他凭着一颗对于古代文物的拳拳之心,含着一腔对祖国考古事业的炽炽之情,度过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岁月。他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貌似琐碎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一个勇于推敲的头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38年间,他涉及的领域很多,如服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扇子、灯的历史,金石加工艺术史,马的应用和装备进展史,乐舞杂技发展史等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过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洒下了辛劳的、智慧的汗水。其中,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之笔被剥夺了,但他却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到了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引领着他那执着的灵魂溯古而上,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写下了考古史上不朽的动人华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拍摄的戏剧、电视、电影的服装,都是根据沈从文的这一著作而制作的。虽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现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当时,沈从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得不到理解的苦闷,使得他曾

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一个真正知道我在为什么努力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一曲欢乐宁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给他创伤的灵魂带来过一丝慰藉,也支持着他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永不回头。感谢贝多芬!

沈从文的人生转折,给我们以深思。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舍弃,他说:“人生的轨道原没有什么一定。对文学,真诚地爱它,投身于它,又真心地离开它,可悲亦可喜。”可悲的是,沈从文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一个活跃文坛的优秀作家变成一个无人重视的普通文物工作者,这样的“舍弃”,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一个艰苦的心灵和思想的抉择;尤其是迫于当时强大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而抛弃至爱的文笔,激流突转,进退失据,令人深深叹息。可喜的是,沈从文在放弃文学之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并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美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实在是可敬可喜。面对时代的迁移,生活的骤变,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份认识、勇气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我,令我久久地感动。在精神世界的进退之间,他自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雍容气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慨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渺弱。在那一份可悲可喜的进退之间,沈从文究竟经受了多少黯然神伤、痛苦悲凉、凄然泪下的无眠夜晚,才抵达了我们目及的雍容洒脱呢?这其间的酸甜苦辣、悲欢恼怒,我们究竟能理解多少,能品味几多?正如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里说到的,“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唯有敬仰先生那份超然物外的从容淡定了,唯有心存一份深深的怀念之情了!

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它沉淀了那些扭曲人性、违背规律的东西,它会把永恒的、真正美好的、光辉的一切浮上水面,让后人得以一睹真实的曾经。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坛寂寂无名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京派代表”作家和鲁迅所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桃红色作家”、“反动作家”,

到八十年代的再度被重视,直至九十年代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仅次于鲁迅的文学大师——这一系列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其间的戏剧性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从强调文学阶级属性到张扬文学审美品格再到凸现文学文化品性的变迁;在这样的复杂深刻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与张兆和相濡以沫的伟大爱情,沈从文与巴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坚贞不渝的深厚友谊,沈从文与丁铃从莫逆之交到形同陌路的恩怨沧桑,以及沈从文与范曾之间的令人惨痛画像事件、与王予予、王亚蓉令人欣慰的亲密关系,无不折射了世事变迁之下,世态的冷暖,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

然而,无论如何,沈从文从尘封的岁月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代文学大师和文物专家,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灿如星斗的文学著作和弥足珍贵的考古文献,他辗转曲折的人生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人格魅力,让我们久久地怀念他,追忆他。

在这儿,且让我引用一位前辈的话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沈从文的存在昭示着一个寓言:美与自由,永远不会被封杀至死,她们总会象涓涓之水,不是在这里喷出,便是在别处流淌,而那精魂,将永远滋润着无边的绿色。”

走过沈从文的河

沅水,一条从古诗词里流淌出的美丽的河。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沈从文,一个来自湘西大山里的文弱而又目光熠熠的年轻人,就是由这条河顺流而下,开始了对那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的追寻。沅水奔流不息,她不知她此时载负的,也正是湘西的古老与神秘,以及那片土地上生生不已的热望。

但沅水知道:湘西,是终归要走到山外去的,正如她最终要汇入长江,涌向大海一样。

十多年后的一九三四年,这个久羁异地的“乡下人”终于又踏上了重返故园的旅程。沅水奔流如故,将疲惫的游子心洗涤得温润而透明,伴着轧轧的船声,湘西的儿子又开始了对生命本源的回溯„„

《湘行书简》正是沈从文在回溯中的点滴记录,它的重新发现,已是六十年后的事情了。当我们轻轻开启岁月的尘封,寻着踪迹,将作家这三十多封浸漫着船歌的家书依次排列,静心读之,便渐渐地读出一条河来。这条河在他的笔下静静地流淌着,积淀着浓烈而深沉的情愫,糅合着明朗而又恬淡的诗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沈从文是水质的作家,水的兼容包蓄,水的柔濡中的强韧,都深深影响着他的个性和艺术气质。水给了他静心默想的定力,也给了他承受苦难的勇气,在水边这所天然的学园里,沈从文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初之课。

“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我看到了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地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有的一切努力。”

正是水的儿女们对“一切努力”的“不逃避”,使沈从文看到了人之为人的光芒。他尽情感受着生命气息的灼烧,并小心翼翼地保存点点火种,以烛照他理想中的人性“神庙”。

在理智上,我们也许会承认那种“道德无定性”的观念使沈从文的爱中搀杂了几丝盲目,但也恰恰就是这宗教式的悲悯情怀,构成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内质。

“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水的包孕和博大,启迪着沈从文对世事人生作更深切的谛视,而这种关照也注定了他要在孤独与痛苦中郁郁而行。握紧了爱的承诺,也就背负起苦难的行囊。仿佛,是一种宿命。

唯心已如水,奈何?

河是流动的光阴,流动的历史,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历史时空的风云变幻往往掩盖了真正书写历史的苍生,我们只看到风云,却看不到背后的天空。而一条河却使沈从文真实地体味到了历史的底蕴,那永远是一个奔流不息的过程,它“粘合着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挟带着人世的挣扎与浮沉,浩浩汤汤,一去不返。 社会地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梅契尼柯夫曾经指出: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活动的因素,而且是历史的动力。水是刺激文化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向大洋过渡的力量。

水同样也刺激着沈从文沿着河的脉络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并凭借着一个“乡下人”的热忱与执拗,用文字构筑起一个特异的世界——湘西。

那是儿子对母亲河的回报。

写在沈从文旧居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辉煌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进从昏暗的灯光中淌下的月辉里,来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旧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旧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灼疼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喧嚣。而沈从文旧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一九二三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一九八八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二00七年初夏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刚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

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比她清纯的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一切由男女自己做主。

多么纯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就像恋人的湿吻一样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作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我想起了《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我们的祖宗在歌唱爱情的美德。他们从我们民族的生活中发现美德,又把她提升后加以讴歌弘扬,引领我们民族不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沈从文先生也是这样,以自己的良知,塑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翠翠,至今仍照亮我们的灵魂。

是的,一个民族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叶障目,不知美为何物,丑为何物。那就需要圣人先知来点亮美德的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

一个民族的美德,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的。芸芸众生,来去勿勿,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昨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惟有美德。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被人类唾弃。

从《边城》中翠翠的纯美爱情,想到当今时代权力与金钱对爱情的践踏,我忽然有点悲哀了。那些二奶、那些卖肉的小姐,为什么就不能像翠翠一样去生活?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向伫立在里的翠翠注目.....

感受沈从文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沈从文之墓志铭

不得不承认,沈从文的文字有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般的充斥了我的心灵,他们又一次无可救药的征服了我的全部世界。

脚下的沅江在缓缓的流淌,耳边响起了苗族少女天籁般的歌声,当指尖在湘西的每一页上轻轻的抚摩之后,优美而灵动的画卷在沈从文的笔下慢慢的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眼前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湘西忽然变的那样的活泼生动起来。与其说是湘西的钟灵毓秀创造了沈从文的那座伟大的“希腊神庙”,还不如说是沈从文的睿智和机敏让世人发现了湘西她那粗犷的无比诱惑的而又温柔多情的魅力。

沈从文像一首美丽的诗歌,湘西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里有龙珠的感伤,这里有潇潇的忧郁,这里亦有少女翠翠初恋的羞涩和对于爱的憧憬;沈从文亦像一弯浅浅的河滩,湘西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在这个河滩里酝酿流传,这里有边城那条淌着母女两代人爱恨的河流,这里有吊脚楼上那个多情的水手怀中那个同样多情的女人;沈从文又如一部历史,湘西曾经沧海桑田的变换都承载着世

事太多的艰辛,这里有军阀的霸气,这里有土匪的残暴,这里亦有反抗暴力的苗族英雄的壮举。

迎面而来的空气中夹杂着土地芬芳,偶尔有点残缺的陋巷,三五成群的孩童正在小巷中追逐嬉戏,沅江边上那些正在捣衣的俏媳妇,山道上正在挑着担子的少壮男子以及坐在门口看着夕阳的老者„„一切都是那样的秀美,一切是那样的详和,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这就是沈从文为我构筑的梦中湘西的模样。

其实,好几次我都想去拜谒生养沈从文的那片可爱又可敬的土地,也许是一个肃穆的致敬吧,或者也许是献上一把刚采的虎耳草。但总是在临走的时候放慢了热切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原因很多,但我想,最简单的原因恐怕也许只有这样一种解释:我实在不忍心去冒犯这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中最后守护的精神之所!就这样吧,也许这才是我所能做的!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80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文革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突然想起这句话,希望对自己有用。

我看沈从文先生

某日,我到其一乡场上去赶集,路上遇一老农似的人,因路途遥远,寂寞而孤单,不觉俩人搭腔而行。渐渐我成了他听者,这老人边走边谈,我俩时而停停坐坐的,他指着这乡间青石小道,沿途风景、路边商旅杂点、街坊土人、山坡竹林;还有那小溪、塘河、小桥、村寨、边远县城、石寨山堡、水码头人物等,滔滔不绝,洋洋大观地讲出了许多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他那渊博的乡村风情的话语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脑子不断地迷惑地想,这人是谁呀?这么有才而有趣,后来凭印象读了几本他的书,才明白此人叫沈从文。

其实这沈从文根本与我不识,只是随他写的《从文自转》中去领略一下那湘西边城山村的风景,也是顺着他的文字从小溪河中流出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中,沈从文先生算是一个“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直接的抒情段式和文字,却读他的

文章却却处处处载着深情。沈从文先生是位描写乡村风情和讲述民俗故事的大师。他的行文如流水般的美妙,那流水姿色和山村风光如中国水墨画那样浓淡相宜。那画轴中隐匿的故事,不停地牵动着你的情思。中国民风俗物是那样的真实。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流韵之感,传神、跌宕、古朴而苍远;主干凸出而单纯,清美、厚重、浓郁。他的文章语言流畅而清新,格调清雅,意境如诗。他的笔法无不是那样把边区小镇描写得悠然,超丽而雅致。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那样淳厚沌朴,场景也是宁静清丽。当我们静默中阅读时,一种清幽的人生和性情油然而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中,难得有这样一位因作品《边城》出名而成为旅游景点的凤凰古城。

如果以现代标准去看沈从文,是否他显得太“土气”了。他没什么文凭,只是挂名的高小学生,也没留过洋,更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艳丽和英雄式的人物,更看不出他是什么新奇,他总是一种山村野味,其笔风上看既谈上儒门禅学和道家根渊,又谈不上什么西方人性艺术标准,他只是一种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一种中国浓郁的边寨风情的调式,还有那民俗精气在里面。他的小说《边城》《萧萧》《菜园》等读来分外优美。

沈从文的一生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当兵时期,这个时期是他所见中国最黑暗时期,从辛亥革命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他就像一滴山涧小溪的水渠漫漫地汇入到了小河,他将沿江河而行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各种江湖市井人物的事情,在他纯真的思索中,汇流成了故事河流,连绵不继地写出来。这条河流越流越大,他也从偏僻的山村走向了全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北京。他称自已是“乡巴佬”和“兵弃”期。这个时期是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阶段。在这阶段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经验。从一九二二年起,他在这北京边学边写“故事”。到了抗战时期,他不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了,而且成了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

时,是他第三个时期,他的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中国古文物研究,这个时间他成了大学者。

沈从文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他最为使人称道的是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他读了一本很大的书,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同时他是一个极富有思索精神的人。他不是什么国学大儒,也不是海派人性代表,甚至一点官宦背景都没有。可他有颗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的灵魂。他没什么文艺理论,他崇实,他笔下的风情总是那样自然。他的著述也极其丰厚,他有七八篇文集,六七百余篇文章出版。

沈从文是个行事作文十分低调的文人。他总是不经意地偶然遇上什么事,情感流动起来就写点故事,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大的写作规划和惊天新闻,一切仿佛者是在“偶然”中产生。小说也好,散文也好也是情感所发。他把这些偶然事信手粘合一下,用心去点缀,用情去铺垫。实际上沈从文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点心学的笔调。他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心去感应美,体悟美。而创作的源泉就是社会知识这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只有在社会活动中,用心去拾取那社会场景和人物,装进那“偶然”脑袋里,用情感去组织故事。这就是文学活动。沈从文终其一生的笔都放在那些村野蛮夫,市井脏人身上。“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事百事所动摇,为这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来”,所以沈从文的一生行事著书都极其简单而朴实。

当我们细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他的描写分外称奇。一座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一檐一梁无不细腻而有情调。又如那山坡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一虫都有鲜活的名字和气息。那江河溪水的点点滴滴,一波一浪都有她的妩媚姿态。他笔下的人物分外有性情。如“清乡所见”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此一商会会长的千金小姐得病死了,刚埋下后就被一个街坊卖豆腐的年青男子从坟墓里挖出来,背到山洞里睡了三天,方才送回坟墓去。后来被人发觉,这卖豆腐的年青男子被就地正法。行刑前,那男人清

晰地微笑着说:“美得很,美得很”。这时段细腻描写叫人称绝。“一个山大王”中也有精妙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描写,无论是场景,气氛和对白以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认为沈从文的诗意化语言和水墨化的情景呈现,还有行水染山式韵味是最佳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还有很多独到行文方法,他的散文中贯穿着一些说理论点,文学观点,以及对自已作品中的一些抵触思维的申辩和抗述。这也是他文弱书生气和学者气的表现。他不愿同别人面对面的吵骂,而是以一种行事极为低调的方式来阐述自已的观点,而且他多是以一种谕句式的方法阐述他的观点。读沈从文的书就尤如品茶,其中的味只有慢慢细品才出味,那味入大脑后,有一种是是非非的话头就越来越多,自然龙门阵也多起来。这实在是茶精妙的地方。你看沈从文生于晚清末年的偏远乡村里,当辛亥革命时,他正值青春年少,他亲眼目击了太多的新奇事件。“五四”提倡新文化口号,他从边远小城独自闯入北京。1924年,沈从文就开始名噪文坛。从某种意义上看,沈从文用白话文写作的风采在那时还无人可比。以致于有人把他的作品划入“新月派”闲情类文学作品中。可沈从文一生从没同政治活动挂上钩,顶多是在学术活动中露个角,他的身份多是作家,教师,编辑,研究员。

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中,在小说中以“乡土文学”独树一派,在游记随笔式的散文在新文学里又领风骚。读他的游纪就使人想到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陆游的诗篇。他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为目开创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古文化领域里的一大空白。他学术研究上的份量远远超过那些博士和留职洋学者。这样他是否已单纯地脱离了职业作家的名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杰出贡献的成绩上看,他成了中国文化大师的行列。如果要进入什么学院学术品极的话,他应该与

郭沫若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如果以沈从文的粉丝评级的话,应该是最大最广最深的顶级人物。而今在世界各地有上百的汉学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甚至还开设了“沈从文讲座”。沈从文的文化活动及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成了一种研究现象,难怪于中国近代名家大系排序中,沈从文都是高居榜首二三名。按照官方的评语称其为“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和书法家”。我认为此语的评论还弱了点,他应是大师级的文化人物而不是某个牌子的家。

许多读者认为沈从文没有文艺思想或没有文艺理论,这大概是暗指他没什么文凭或没留过洋的缘故。我认为恰恰是他没这方面的束缚,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行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魅力的所在。我这里以新文化人物中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例,他们中的思想基础和文艺理论都是洋人的,只不过他们拿到中国来照一下西洋镜罢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穿着洋马掛的洋丘儿。可沈从文则不同,他是戴洋手表穿中山装的土博士。这里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下沈从文的《创作杂谈》。例如:“读小说就是读社会史”“真理和热情是可传递的”这些文学观点多精辟。有些文学观点和认识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也可从民间俗语中反应出来,如“走到北京才觉得官小,走到广洲好像钱太少,走到上海才知道自已是个乡巴佬,走到重庆才发现原来自已结婚太早”。沈从文的故事极为丰满,湘西的,北京的,上海的等等,这与当今世态多少有点相似。所以生活本身就有故事,社会处处都有知识。这是沈从文的独特视角所在之处。

沈从文的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他以一个小兵从所见的兵匪杀人上千中,竟然多次化险为夷。只身独闯北京求学写文,饥寒交迫,如同乞丐苟且偷生。为爱情,不惜师生名份穷追不舍。在文坛骂战纷杂中,不惜自成一家,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能洁身自好。在一些闲语碎语中,能把北京胡同街坊里,拾出祖先几千年的

历史文化遗物来。他在文坛上的趣事也不少,他的京派与海派言论引出一场纷争,解放后他又被定性为“桃红色”作家。

沈从文的个性极其重要。他是个老实人,他很坦诚地说出他的隐私,如他当年考北大“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部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成绩”,他说写小说只是写故事。他的性格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好动胆大,十三四岁就独闯江湖,二十岁就闯北京。他善良,能同各种人物打交道,能从各种人物和土俗风情中挖掘出美的品性。他明智而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执著,坚韧而刻苦。他重情讲义,就人格和品味讲,我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大文人。

从沈从文的一生中,我们可看到许多值得当代人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全在于文凭。沈从文只有高小文化,他曾经想就读于北京大学而未被录取,多次投稿被别人当面扔进废纸篓去。相反三年后,他却成了各个名牌大学竞相聘用的教授。这对于那种以文凭和专业来妄自菲薄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警示。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永远学不完,毕不到业的大学堂,它所承载文化底蕴是无尽的创作源泉和知识宝藏。沈从文的一生给我另一启迪作用时是面对挫折和责难,要有一种耐力和精神。千万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暴自弃。

以上只是杂七杂八的说点片面印象,真正要了解沈从文其人,还得找个时间去一下那湘西边城,去亲自领略一下凤凰乡土风情才好。

作文六:《2012高考作文素材 人物篇:沈从文》2500字

他去了。好在历史不是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毕竟是明鉴的。前半生作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以及后半生作为文物考古专家的历史地位,赋予沈从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公正的评价。2002年12月,北京举办的“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以“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生命不息的常青树”这五个部分很好地概括、展现了沈从文的一生。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城一个行伍之家。15岁从军,20岁离湘进京,著文执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沈从文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涵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明的境地,描述的淳朴民情犹如一副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美和人间的幽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沈从文的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满令人陶醉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一贯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情。在那个人们纠缠于概念、迷恋于理论、沉溺于政治的年代,他却写出了超于意象之外的纯粹的美,跨越了时代,展示了清魂。对于那个一味物质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阳,逆流而上的清乐,一切丑陋与鄙俗,都在他的光泽里均消融了。

1949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沈从文被迫离开了文坛,他作为作家的“从文”生涯结束了,弃文改做文物考古工作。对于这个人生及其突兀离奇的转折,沈从文也曾失意,也曾痛苦,但他最终选择了顺应,并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勇对磨难的精神,为自己的后半生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在这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沈从文品尝了难耐的寂寞、遭遇了令人心痛的冷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终于挺过来了,他凭着一颗对于古代文物的拳拳之心,含着一腔对祖国考古事业的炽炽之情,度过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岁月。他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貌似琐碎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一个勇于推敲的头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38年间,他涉及的领域很多,如服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扇子、灯的历史,金石加工艺术史,马的应用和装备进展史,乐舞杂技发展史等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过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洒下了辛劳的、智慧的汗水。其中,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之笔被剥夺了,但他却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到了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引领着他那执着的灵魂溯古而上,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写下了考古史上不朽的动人华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拍摄的戏剧、电视、电影的服装,都是根据沈从文的这一著作而制作的。虽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现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当时,沈从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得不到理解的苦闷,使得他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一个真正知道我在为什么努力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一曲欢乐宁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给他创伤的灵魂带来过一丝慰藉,也支持着他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永不回头。感谢贝多芬!

沈从文的人生转折,给我们以深思。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舍弃,他说:“人生的轨道原没有什么一定。对文学,真诚地爱它,投身于它,又真心地离开它,可悲亦可喜。”可悲的是,沈从文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一个活跃文坛的优秀作家变成一个无人重视的普通文物工作者,这样的“舍弃”,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一个艰苦的心灵和思想的抉择;尤其是迫于当时强大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而抛弃至爱的文笔,激流突转,进退失据,令人深深叹息。可喜的是,沈从文在放弃文学之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并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美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实在是可敬可喜。面对时代的迁移,生活的骤变,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份认识、勇气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我,令我久久地感动。在精神世界的进退之间,他自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雍容气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慨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渺弱。在那一份可悲可喜的进退之间,沈从文究竟经受了多少黯然神伤、痛苦悲凉、凄然泪下的无眠夜晚,才抵达了我们目及的雍容洒脱呢?这其间的酸甜苦辣、悲欢恼怒,我们究竟能理解多少,能品味几多?正如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里说到的,“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唯有敬仰先生那份超然物外的从容淡定了,唯有心存一份深深的怀念之情了!

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它沉淀了那些扭曲人性、违背规律的东西,它会把永恒的、真正美好的、光辉的一切浮上水面,让后人得以一睹真实的曾经。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坛寂寂无名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京派代表”作家和鲁迅所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桃红色作家”、“反动作家”,到八十年代的再度被重视,直至九十年代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仅次于鲁迅的文学大师——这一系列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其间的戏剧性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从强调文学阶级属性到张扬文学审美品格再到凸现文学文化品性的变迁;在这样的复杂深刻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与张兆和相濡以沫的伟大爱情,沈从文与巴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坚贞不渝的深厚友谊,沈从文与丁铃从莫逆之交到形同陌路的恩怨沧桑,以及沈从文与范曾之间的令人惨痛画像事件、与王予予、王亚蓉令人欣慰的亲密关系,无不折射了世事变迁之下,世态的冷暖,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

作文七:《2.人物素材---沈从文》5200字

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

一、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二、品性

1、凸显人性的创作风格: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2、自学为救国成就大家: 沈从文14岁就离开学校进了军队,后来只身来到北京,谋生、自学,“我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家”,就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中,自学、创作,最终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独特的创作之路,以多产的著作而置身于现代作家的行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靠自学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作家。

3、坚韧不拔写作:在北京那间“窄而霉小斋”的公寓里,留下了无数个他无日无夜伏案写作的身影。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日子里,他投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可是,他依然“简单愚直”、“坚忍不拔”,在窘困中仍独立埋头写作。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倾诉自己窘迫处境和内心感受到人生痛苦和孤独,塑造出“乡下人”的形象系列,这既是他对生命形态的考察,又是他生活轨迹的回顾。沈从文走过的创作之路是一条遍满荆棘的崎岖山路,而沈从文就是一名不屈不挠、披荆斩棘的攀登者,他以锲而不舍的惊人毅力,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创造了文学上的奇迹。

4、作有独立思想的作家。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创作风格是沈从文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创作理想。他在政治上不与任何人结盟,他是一个彻底的非派别、非集团主义者,沈从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摆脱政治、集团拘束,摆脱人身依附,争取人格的独立。在文学创作上,沈从文同样要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能够追求这个民族一切症结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观上的虚浮、懦弱、迷信、懒惰”。他决不允许作家“只知道求进髦”而“走上了一条共通必由的大道”,“结果把自己完全失去了”。

5、千里马也需要伯乐。当年沈从文只身闯入陌生的北京,开始寻求真正的人生。每天都关起房门潜心写作,写完一篇文章又反复修改,改好就向北京的各报刊投稿。可是旧时代北京报刊的编辑们只重名气,而不看重作品内容。于是他每次投出的文稿始终没有发表的机会。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胡适先生偶然认识了沈从文,对他一下子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非常器重这位从乡下来的年青人,便当即写了一封信给沈从文。不久沈从文的作品果真发表出来了。从此,这个从乡下孤身来京的年青作者引起了一些知名人物的关注。后来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作品源源不断地发表,以前那名不见经传的沈从文的名声一天天大起来了,他终于从小天地走向了大世界„„

6、丰富而专一的感情世界。《从文家书》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家书,从中能够了解到沈从文的另一面——简单而艰难的生活、执着而多虑的个性、丰富而专一的感情世界。《从文家书》很感动人,每个人都经受过或正在经受着爱恨情仇的苦痛。这种苦痛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往往就影响了人的一生。

7、半途成“服饰研究”大家。前半生是文学家,后半生是古文物家。从70岁始,沈从文研究并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对中国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以服饰这个载体,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该书以札记形式,考证、记录、梳理、升华,博大而精深,朴实且生动,读后给人以历史的和审美的享。“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留给世人的超越其著作文本之外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阅读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这不是我一家之言,早在数十年前,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我始识凤凰,可以说是从读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愈读沈从文,就愈觉得他是水造就的,抑或说他的性格就是水的性格。水的温和,水的包容;水纳百川,有容乃大。水的从容,以及水对人生怀抱虔诚的爱恋,水对人世间卑微人生平凡的哀乐,以及沧海横流中扬帆出海的狂想。这是从文先生的人世哲学。即使是他的文学成就已经举世瞩目,但由于种种不公正的原因,社会把从文先生“冷藏”起来了,“冷藏”达30多年之久,没有出版他的任何的书、没有报道他的任何活动,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这时,被“冷藏”者常常悲愤欲绝,或大义凛然,做出绝世之举。从文先生不然、他在这个领域似乎消失了,然而,他又在别的领域如研究《中国服装史》而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家。他是大家,但又以水那样平凡的心态入世出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座高高的山。不像有些文学新辈,本来只是小家,甚至连小家也未及,只是一堆黄土,就迫不及待地自视为昆仑、泰山,一览众山小。于是,每走一步路,都带着叱咤风云之势;每说一句话,都带着训世的居高临下。从文先生在他1979年写的《一个传奇的本事》中有一精彩的描述:“„„那些马上得天下还想马上治天下的英雄伟人、为了寄生细菌的巧佞和谎言繁殖的迅速,不多久,都能由雕刻家设计,被安排骑在青铜熔铸的骏马上,和个斗鸡一样,在仿佛永远坚固磐石作基础的地面,给后人瞻仰。可是不多久,却将在同地震海啸相近而来的地覆天翻,只剩余一堆残迹,供人凭吊。”这是他被“冷藏”30多年后的大彻大悟。从文先生始终自视为平凡的水,以涓涓入世,在丛林中,在山石间本来就不喧嚣,因此在社会有意“冷藏”他的时候,他依然以平常之心出世。

他被“冷藏”起来,并不等于弃世。他依然带着热切的希望,冀望着我们民族从病态走出来,从刀光剑影中走出一个刚强的民族。他对社会并不麻木,他在《一个传奇的本事》中又说:“一个伟大艺术家或思想家的手和心,既比现实政

治家更深刻并无偏见和成见的接触世界,因此它的产生和存在,有时若与某种随时变动的思潮要求,表面或相异,或游离,都很自然。它的伟大的存在,即于政治、宗教以外,极有可能更易形成一种人类思想感情进步意义和相对永久性。”

这也许是他心态平和如水的哲学根据。从文先生是水,遭受“冷藏”,水便会化为冰,一块晶莹透亮的冰,坦坦荡荡地光照人间。

被“冷藏”的人,一旦“开封”便会出现一股热。不过,自视为水的从文先生,对于这种热,依然是一种平常心态,一种水的包容和随和的心态。它是从沱江流出来,到沅水,到中国乃至世界,他却始终怀恋着那涓涓而来的沱江。

啊,沱江,我读了你有20多年了。20多年后我才有幸触摸着你,那是一个冬天的黄昏,天上看样子要下雪,却还没有下起雪来,天空似乎又要“冷藏”着凤凰,“冷藏”着沱江。我们走过那高脚的木桥到了彼岸,又从独特的石礅桥走回此岸。坐上一只长长的木船,随水飘然而去,看那独特的吊脚楼,看那巍峨的城楼,看虹桥以及与之相连的南华山,希冀看透凤凰古城的一切。然而,我更深深地怀恋着清清的沱江,清得像面镜子,一面能鉴古今的历史明镜。一座千年的凤凰古城的历史倒影在清清的沱江里,两岸的山影树影走马灯般的人影,全都倒影在这清清的沱江里。可是,沱江依然那么清澈,明丽,一点也不混浊。即使与从文先生一起被“冷藏”着,沱江依然是平静的。它以水的特质平常地入世和出世,却震撼着我的心弦,久久地,久久地。

四、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3分)

谒沈从文墓      叶蔚林

⑴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

⑵杜田村背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及一字长蛇排列在山脚下,沿河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

⑶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     ⑷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堆,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的一些,接的是棕桐,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抑不从,亦兹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

⑸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牵梦扰、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忘返,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这个地方蛮好,真的好美哟!”

⑹不错,这里确实蛮好,好美的。美就美在眼前一河沱江水。水是豆绿色的,因为河底生满丝草,河水平静无波,只能从丝草的倒伏辨别河水的流向。河中有

白鹅冲泅,悠然拨动红掌;有鲤鱼翻花,跃出水面。河斜斜远远的对岸青石埠头上,依然有使用棒捶的沈女。她们手中的棒棰击落时悄然无声,举起时却砰砰作响„„

⑺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沈从文二十岁时就写道:“我感情流动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比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与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后来沈从文又进一步写道:“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的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⑻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像水一般柔和,看来似乎特别脆弱,而且极容易就范,被纳入某种容器之中。但柔弱中却不乏坚韧,水滴石穿——煌煌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的完成便是明证。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沈从文无怨无悔,最终还是收获了美的果实,最终还是安眠在故乡至美的水边。这是许多伟大名人难以享受到的。    ⑼南华山长绿,沱江水长流。一派静谧中,我抚摸着沈从文的墓石,不由又想起他写的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天边吹来一阵风,轻轻掀动我的头发,我无声叹息,好阵沉吟„„“不抑不从,亦兹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6.找出下列选项中的别字,并作修改:改为:(1分)

A.杂草丛生    B.魂牵梦扰    C.流连忘返   D.无怨无悔

7.文中第⑵段和第⑹段都描写了杜田村的自然风光,用意是(3分)

8.下列对第⑷段中张充和女士诔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抑不从”表明沈从文本人和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却不屈从

B.“亦兹亦让”表明沈从文外表慈和,性格柔弱,迁让周边人

C.“星斗其文”高度概括了沈从文的文章造诣及其影响力

D.“赤子其人”评价了沈从文的善真美的人生追求和高贵

9.结合文中信息和你对沈从文的了解,介绍沈从文其人。(不超过80字)(3分)

10.请以《边城》节选为例,简析第⑻段中提到的“沈从文一生追求美”。(3分)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来完成任务了。

答案

(二)13分

6.(1分)“扰”改为“绕”

7.(3分)渲染沈从文墓地环境的优美,以此来表现沈从文一生追求美及沈从文人品的真善美。

8.(3分)B(沈从文用广阔的胸胸襟容纳人和理解人,不代表他无原则迁就人)

9.(3分)沈从文,湘西凤凰人,86岁去世葬于凤凰杜田村,作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边城》、《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外表慈和,性格倔强进取。(籍贯、墓地、身份、成就、性情,写对一点给1分,说明文字)

10.(3分)风光秀丽的“边城”养育了翠翠,作者用朴实唯美的文字,如“眸子清明如水晶”写其外貌美,用“从不„„”写其性情美,“为人活泼”写其人品美,文字美描写出了景美人美,恰如沈从文一生对美的追求。

作文八:《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1800字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盼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白脸女孩和弟弟,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未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朴素洁白的期望,欲语还休的心动,用生命表达的纯粹,闪烁在字里行间。

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以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故而,在一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作文九:《沈从文作文》4700字

溅射的火花——论沈从文作品所现的城乡文化碰撞无从驯服的斑马——论沈从文以及他的文学艺术成就

在现代文学史上对城乡文化冲突的研究当是一种繁琐,且重要的工作,“五四”以来,从早期的乡土小说作家群,到稍后的京派小说作家,乃至后来的海子等人,他们的身上莫不凝聚着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所带来的情绪混合体,这种复杂的情绪融铸在他们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音情调,而在乡音之中似乎流动着现代文明的黏稠血液。

沈从文作为京派小说家的代表者,以边远湘西歌者的身份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奇异的传奇世界,积淀在他生命底层记忆中的湘西文化色彩渗入他所营造的异世界,似乎将都市文化的烟火味磨灭殆尽,但这掩盖不了那样一种深层次的城乡文化碰撞意味,或者说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矛盾冲突。

沈从文常以“乡下人”自居,但“乡下人”于他而言恐怕并非什么骄傲的身份,他无非想借此表明他作为湘西叙述者的立场和态度,并不表明他是传统农业文明或是边远湘西与世隔绝的生活风俗的捍卫者。他的作品中混杂着一种冲破愚昧的反抗意识和皈依美与善的宗教思想。《边城》中,作者以白塔的坍塌与重修象征着传统农业文明的没落和新文明的兴起,在这一点上说明他已意识到了时代变更这一不可逆转的潮流。但他同样以《边城》中人物的朴质与纯真反讽和突显了现代都市里可耻的物欲及腐败的生活。沈从文的小说应当高于早期的乡土小说,因为许多乡土小说家”往往单纯描绘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总体的艺术质量尚属稚拙阶段”;同时,它又不同于解放战争“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这种带有强烈革命性质小说”,沈从文不具备有那样的政治意思,他只用看似轻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    《萧萧》里人物大多纯良,故事情节亦在一片朴素的乡土气息中归于平淡犯错的萧萧最终没有被“发卖”,也未“沉潭”,却在一阵喜气的唢呐声中迎接自己私生子的媳妇到来。若是叫早期乡土小说作家来些这个故事,结局定不是这样,他们会着重刻画萧萧的悲惨命运;如果是赵树理这些人来写,则应是描写萧萧如何冲破旧家庭的阻扰寻求自己的爱情,过程也必不至于这般波澜不惊。但实际上,沈从文这样看似最平常的写法却是最独特的,而结尾处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看热闹般的迎接牛儿的新娘更是点睛之笔。在洋洋的唢呐声中,透露的是贯穿全文的隐性悲哀,他让人看到了童养媳的悲惨命运和乡间诸多陈俗陋习对人性的戕 害。唢呐声中萧萧一家人迎接的也不单是一个新娘,一个童养媳,而是又一个“萧萧”,这使人仿佛感到人的一生便是一个轮回,这轮回又不免地被归入命运的哀痛中。结局处萧萧的麻木在这样的哀痛中被无限的放大了。她那平庸的幸福实则是在失去爱的麻木在这样的哀痛中被无限的放大了。她那平庸的幸福实则是在失去爱情的前提下获得的,年龄的差距和婚姻的买卖性质使得这种家庭难以结出真正的幸福果实,然而萧萧毕竟获得了一份安稳的生活,这

样的安稳在年少的冲动越轨后更弥足珍贵,人心的美与丑在沈从文笔下完美的融合一体,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深入思索,便可发现这些美与丑皆是与现代都市相对立的,小说中的人物的纯良,宽容和质朴等性格反衬着都是人自私,贪婪和奢靡,而他们封闭的观念,保守的性格和愚昧的风俗习惯亦通过都市这面镜子得以突显。乡间环境的清幽亦与都市的喧嚣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它们在光怪陆离中交接缠绕,绽放着一种诡异的美丽,城乡文化间激烈的碰撞由此得以显现。

与《萧萧》类似的还有《柏子》《丈夫》等文,水手柏子带着一个月的积蓄几近在一宿间花费而光,却只觉“合算”,满足,只因在长期的劳顿后看到了心中所思所想的女人,而那女人还是从事妓女这一行当的,咋一看来甚感荒唐,但穿插在沈从文作品中的人心之善与美却由此展露无疑,并在水手与女人的粗野中愈发显目了,读者却并不是因此而羡慕柏子,我们依旧能从这部作品中察觉道隐约的哀愁,这哀愁被深抑在表面冲淡平和的氛围中,跳到着一段浮于肉心的悒郁音符,柏子的悲哀便在于对命运的波荡心生麻醉而无力反抗,“像一条随时可以掀翻的船在无所顾忌地前行而不知觉”。在浮华的现代社会,我们说要人心向善,说要回归自然,可对于真正处于“自然状态”的柏子而言,这一切有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荒谬而不可理喻。

《丈夫》则在这一层面上添加了作者更多的思虑,或者说扩展了《柏子》的思想内涵。丈夫在探望河船上出卖肉身变为半个都市人的妻子后,潜藏在男性意识中的痛苦得以激发,终于决定改变现实,带着妻子回到乡村,但这并不是结束,归乡后的贫困和艰苦将继续折磨他们,谁知道妻子会不会又返回河船呢?在丈夫与妻子携着行李回家的旅途中,我们已然看到了许许多多挣扎在社会底层为改变命运而抗争的单薄身影。这是沈从文的赞歌,也是沈从文的哀叹。城市与乡村,现实与传统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无处不在的矛盾通过这样一篇文章切实的被表现出来,震颤人心而又痛彻骨髓。

无从驯服的斑马——论沈从文以及他的文学艺术成就

沈从文是20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他14岁就从军行武,20岁后来到北京,开始品读社会这本大书;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未上过大学,却因文学成就卓著而登上高校的讲台,晚年又成了文物专家,确是个奇迹;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又一直是个边缘人物,可这边缘的视角和边缘的心态,却造就了一个个迷人的艺术。

一、成就沈从文的边城凤凰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湘西凤凰城。要想了解沈从文,就要先了解湘西和凤凰城。湘西处于湘贵交界。在这里,宗教的潜流波及到这里,愚昧、纯朴、多民

族共存,这些都赋予其神秘色彩。这里的人剽悍、野蛮但也忠诚、圣洁、不虚伪。同样也是一种个人浪漫情绪和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

凤凰城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是苗族、土家族和汉族交界的地方。尤其在清代以来,汉族对苗族的镇压以及苗族的反抗一直是不间断的。而凤凰作为重镇,它也不断有汉人迁徙过去,也是作为以军队的方式过去的。沈从文的祖父是个从武的,后来也做过官到贵州。在凤凰有个传统,对军人或者能够善于打仗的,他们是非常崇拜的。

凤凰古城沿革清晰,历史悠久,古城风貌相对完整,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奇异秀丽,楚巫文化丰韵独具。凤凰古城至今还保存着戏剧“活化石”傩戏,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光彩照人。沱江两岸,矗立着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城中店铺林立,随处可见明清风韵的染坊、银号、商铺、酒坊,身着民族服饰的摊贩散布其间,构成一幅悠远深长的湘西社会的生活画卷。

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民族风情、神奇的山水大地孕育出享誉文坛的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大师的故乡凤凰城,吸引着众多的文学青年来此寻梦,他们的来与留、见与闻、感与悟,使湘西凤凰从沈从文笔下翩然而出,飞向世界……

二、文学大师永不安分的灵魂

沈从文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影响,毅然离开湘江,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他很生气,又去报考燕京大学,又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他决心拿起笔来写文章,依靠自己来谋生活,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得到郁达夫和徐志摩支持和鼓励。

1922年开始以“休芸芸”的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和《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还与胡也频等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沈从文是在“五四”时代这么一种大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性格,“五四”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思想的、精神的自由状态,个性张扬的时代,再加上他湘西人的性格,使他在走向文坛之后,能够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不管你的成就高低,都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这就是三、四十年代真正的沈从文。欣赏他在三十年代的那些作品,不仅有我们印象中的《边城》的内容或《湘行散记》里面的东西,还有大量充满着刚阳之气的各种杂文,对社会的批判、对文化的批判,非常之多。包括在“京派”、“海派”的争论中,“反差不多主义”的论证中,那些言论都是非常有锋芒的、有战斗性的风格。

文学是一种美,历史考古也是一种美,这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距离,沈从文毕生追求的就是美。他晚年醉心于文物研究,对服饰、瓷器、锦缎丝绸、旧版经文,多有心得。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他对文物中呈现出的人性的魅力,别有心解,像他的创作一样天然无伪,自成一格。在历史的隧道里,他寻觅到了精神的墨汁,且写下了考古史上动人的华章。

沈从文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只有不安分的人,才有可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那么多优美的作品,才能使他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无从驯服的斑马是沈从文的一篇未完成作品,他说:“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年龄老朽已到随时可以报废情形,心情上却还始终保留一种婴儿状态。对人从不设防,无机心。”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病故于北京,享年86岁 。1992年,他的骨灰在亲人的护送下,魂归故里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清山的五彩石下,他的墓碑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三、永远漫溢出生命活力的《边城》

1934年,沈从文发表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它代表了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在小说里,沈从文用自己的理想将边城加以美化,表现出了那种静穆和谐、远离喧哗与骚动及与此相适应的古朴淳厚的人情美。有的人说,沈从文就是从家乡的田地里拔出的一株野菜,带着泥土,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餐桌”上,别的人想学也学不好,可称天下独步。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

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沈从文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沐浴着湿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体现着人性的率真与善良。“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然而,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由此,小说容纳了现在和过去、生存和死亡、恒久与变动、天意与人为等诸种命题,笼罩在整部小说之上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边城》给人的是什么?宁静的生活、醇厚的人情和正直朴素的人们。加上那个诗情画意的美好自然风光和地方色彩,使人在为美好的人性而陶醉时,给人一种情感和色彩的双重美感,此外,还带有一点忧愁一点快乐,还可以慢慢地接触人物的情绪和作家的情绪,那不会使你堕落。爱的感情和恨的感情,引起人们对于人生向上的憧憬。一种特有的不易于形诸笔墨的隐忧。对于失去的美好的东西的怀念和无可奈何的惋惜。

因此,美国汉学家金介甫认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鲁迅之后就应该是沈从文。

作文十:《4.人物素材之沈从文》2600字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4月1日清晨,醒得太早。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沈从文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巴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女孩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

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了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

[注]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

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古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者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了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

[注]《中间古代服饰研究》:这部书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作者清晨醒来翻看沈从文的书信集开篇,引出对沈从文在“精神失常”时期的情况的交代,显得十分自然。

B.受少年时期的爱情经历的影响,沈从文喜欢妻子张兆和的美丽、忠诚、纯真、微黑,但不喜欢她大家闺秀的才气。

C.沈从文的天分也表现在文物研究方面。他有关文物研究的文章颇显功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D.面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文字,作者“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主要是因为作者为沈从文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而高兴。

E.张兆和不能完全懂得丈夫的精神世界,但仍对他充满崇敬、赞美之情。由她在丈夫去世后说的“斯人可贵”可以看出。

2.文章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4.沈从文的成功转身带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

1.BD(B.“不喜欢她大家闺秀的才气”于文无据,且不合情理。D.“主要是因为作者为沈从文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而高兴”理解不准确。根据文意,作者之所以会有流泪的冲动,主要是因为作者为沈从文与世无争、毫无声响的转身而感动,难以释怀。)

2.①语言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②“痛苦”“开花”概括了沈从文人生中两段重要的经历,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3.①《边城》中傩送离家出走,归期不定,他就是翠翠思念着的那个“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②沈从文少年时因被深爱着的女孩骗而被迫离开家乡,但许多年后,他仍难以割舍那份爱恋。

4.示例:①一个历经磨难走向成功的人一定有非凡的毅力和勇气。沈从文骨子里有一股倔劲。面对郁达夫泼冷水,面对鲁迅的痛斥,他坚持自己的写作之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被苦难打倒的。他从痛苦中重新站起来,并在新的领域取得成就即是明证。

②成功者背后总是站着一些无私的支持者、奉献者。在沈从文“精神失常”的岁月里,梁思成、林徽因等好友给予他支持,妻子张兆和用温暖坚定的爱心支持、抚慰他,甚至救了他的命。在沈从文全身心投入文物研究时,妻子张兆和坚持每天给他送饭。沈从文成功转身离不开朋友、爱妻的支持。

③懂得放弃才能有所得。沈从文经过痛苦的岁月后,最终选择埋葬文学世界里的自己,而转向文物研究,他让自己的才华在文物研究领域大放光彩,成绩斐然。理性的选择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