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文》1600字]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作文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文》1600字

1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2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4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5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8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9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11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 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 锦标归。

13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 直臣冤。

14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 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5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6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17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

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18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19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 《端午三首》其二

20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 “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21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22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23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24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2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作文二:《关于端午节的古诗_350字》500字

端午ﻩ  (唐)文秀ﻩ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ﻩ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ﻩﻩ  七律.端午ﻩ  (唐)殷尧藩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ﻩ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ﻩ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ﻩ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ﻩﻩ  竞渡歌(节录)ﻩ  (唐)张建封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ﻩ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ﻩ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ﻩ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ﻩ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ﻩ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ﻩ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ﻩ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ﻩ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ﻩﻩ  节令门.端阳ﻩ  (清)李静山ﻩ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ﻩ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ﻩﻩ  七律.端午ﻩ  老舍ﻩ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ﻩ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ﻩ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ﻩ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作文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600字

竞渡曲

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浣溪沙·端午

作者: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屈原塔

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作文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600字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竞渡曲

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浣溪沙·端午

作者: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屈原塔

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作文五:《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文》1600字

1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2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4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5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8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9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11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 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 锦标归。

13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 直臣冤。

14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 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5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6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17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

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18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19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 《端午三首》其二

20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 “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21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22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23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24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2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作文六:《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1600字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11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4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

15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6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17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18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19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0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21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22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23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24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2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作文七:《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0字

已酉端午

朝代:元代

作者: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朝代:唐代

作者: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屈原塔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原文: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克

原文: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端午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原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和端午

朝代:宋代

作者:张耒

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贺新郎

朝代:宋代

作者:杨炎正

原文:

十日狂风雨。扫园林、红香万点,送春归去。独有荼_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早杨柳、趁晴飞絮。可奈暖埃欺昼永,试薄罗衫子轻如雾。惊旧恨,到眉宇。

东风台榭知何处。问燕莺如今,尚有春光几许。可叹一年游赏倦,放得无情露醑。为唤取、扇歌裙舞。乞得风光还两眼,待为君、满把金杯举。扶醉玉,伴挥尘。

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作文八:《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00字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篇四: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篇五:屈原塔  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篇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篇七:端午  作者: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篇八: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篇九: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篇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篇十一:浣溪沙端午  作者: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篇十二:小重山端午  作者: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篇十三:渔家傲  作者: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篇十四:竞渡曲  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篇十五:贺新郎端午  作者: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作文九:《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4200字

端午节的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关于端午节的诗:://.imeici./sg/gushici/duanwujie.html)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的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离骚Top

作者:屈原

屈原

219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朗诵朗读全文mp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

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明诗三百首

16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翻译」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

午日观竞渡

作者:边贡

明诗三百首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翻译」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

浣溪沙·端午

作者:苏轼

宋词精选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注释」①碧纨(wàn):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③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

乙卯重五诗

作者:陆游

宋词精选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

已酉端午

作者:贝琼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翻译」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小重山·端午

作者:舒頔

元代

12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翻译」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

端午

作者:李隆基

全唐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作者:文秀

全唐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注释」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②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

同州端午

作者:殷尧藩

全唐诗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离家三十五天就是端午节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注释」鹤发:指白发。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猜你喜欢】

赞美母亲的句子:://.imeici./sg/gushici/18558.html

赞美母亲的文章:://.imeici./sg/gushici/18557.html

关于母爱的现代诗:://.imeici./sg/gushici/18550.html

赞美母亲的诗:://.imeici./sg/gushici/18534.html

描写笛子的诗句:://.imeici./sg/gushici/18313.html

描写大雁的古诗:://.imeici./sg/gushici/18312.html

描写柳树的古诗:://.imeici./sg/gushici/18311.html

思念故乡的古诗:://.imeici./sg/gushici/18306.html

六言诗:://.imeici./sg/gushici/18304.html

游记诗:://.imeici./sg/gushici/18300.html

山水田园诗:://.imeici./sg/gushici/18298.html

关于劳动节的诗歌:://.imeici./sg/gushici/18297.html

四大名著中的诗词:://.imeici./sg/gushici/18293.html

红楼梦经典诗词:://.imeici./sg/gushici/18287.html

哲理散文:://.imeici./sg/gushici/18203.html

经典哲理美文:://.imeici./sg/gushici/18202.html

人生感悟文章:://.imeici./sg/gushici/17251.html

哲理美文:://.imeici./sg/gushici/17250.html

哲理故事:://.imeici./sg/gushici/17249.html

励志故事:://.imeici./sg/gushici/17248.html

励志文章:://.imeici./sg/gushici/17247.html

亲情文章:://.imeici./sg/gushici/17246.html

校园文章:://.imeici./sg/gushici/17245.html.

作文十:《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1000字

1.《端午》 ( [唐] 文秀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端午》([唐] 殷尧藩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7.关《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9.《竞渡歌》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0.《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2.《浣溪沙》 ([宋] 苏轼) 经典语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乙卯重五诗》 ([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