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镜子 [《历史的镜子》600字]

作文一:《历史的镜子》600字

回顾我国历史,仿佛有一条明显的轨迹,一个朝代能否兴旺发展,长治久安,关键在于第二代。

周朝的800年基业,是第二代武王奠立的。汉文帝拨乱反正,与民更始,开创了“文景之治”,国富民强,据说当时仓廪里的钱财粟帛,再也放不下了,几次免除赋税。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也开创了长传史册的“贞观之治”。他们都是第二代。一直为后来称道的“汉唐盛世”,就是在他们两位手里建立起来的。

其他,如宋太宗、明成祖等,也是例子。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曾遭到强烈的反抗,所以能维持近300年的统治,第二代康熙六十年的“文治武功”,是重要关键。

反面的例子也不少。鲁迅先生曾慨然说过,秦始皇、曹操之所以长期被丑化,是因为传世不长,倒不是因为曾犯过焚书坑儒等错误,或因为不得人心,主要是第二代不能继往开来。二世懦弱昏乱不必说,曹丕也只知舞文弄墨,国事委之权臣。此外,如“扶不起的阿斗”,如晋惠帝,如荒淫残暴的隋炀帝,如五代的宋、齐、梁、陈等短朝代,几乎全因为第二代不得其人,很快就被篡夺了。

创业之主,大概都是雄才大略的。但是“马上治之”,往往缺少经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总是难免的。还有些所谓“雄猜之主”,或者是胜利冲昏头脑,或者是疑心忒大,容不得人,“亲小人而远贤臣”,自以为是,这就更容易造成“国祚”的危机。

创业难,守成亦不易。如果第二代能好好接受经验教训,兢兢业业,任用贤能,广开言路,不骄不躁,那就可以家裕户足,国富民安,启万世之太 平了。

这些,都是几千年封建统治陈年烂谷子的旧事,“俱往矣”了。但作为一面镜子,似乎依然发人深省,也可以引起人们的热望和鼓舞的。

作文二:《镜子的历史1》1000字

镜子的历史1

如果说“镜子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无疑绝大部分人会怀疑。实际上这句话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因为镜子的最初作用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而且从真正的人一出现,就有了对美的追求。于是平静的水面便做了人们的镜,当然,那不能算作真正的镜子,但可以算是镜子的雏形吧j

真正镜子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事。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了青铜镜。近代一个考古队曾在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里发现了几千年前的青铜镜。青铜镜的制法很简单,只需将一块青铜磨光便可使用,古代中国人民制青铜镜的技术曾达到很高水平。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记载有“透光”镜,这种镜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制镜过程中将背面文字显映在墙上。青铜镜制法虽十分简单,但青铜镜作用很大,传说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指挥庞拉古城的妇女用青铜镜点燃了入侵的罗马兵团的战舰呢!

青铜镜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绿斑”,但只要磨一磨就可以重新使用。虽然后来还出现过铁镜及其他金属镜,但由于易氧化等原因,而没有在人类历史上占一席之地,青铜镜从青铜器时代开始一直到欧洲的文艺复兴为止,至少陪伴了人类三、四千年。

镜子的历史(2)

文艺复兴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情况有了一些改观。在威尼斯,人们制成了第一面玻璃镜,这是用水银制作的,虽然成本并不太高,但由于仅仅只有这些头脑灵活的威尼斯人掌握着制镜的秘密,于是他们便肆意抬高镜子的价格,一时间,镜子成了有钱人家显富的标志。法国女王结婚,威尼期公国送去一面小镜子,价值竟达十多万法郎,欧洲的王公显贵们更是不惜血本,购买一块小镜子随身携带。大量财富滚滚流入了威尼斯人手里,也引起了其他各国的不安,于是法国人也想办法获得了制镜秘密并大量生产,渐渐地镜子真正成了普通人购买的日用商品。

这是镜子历史上的一段小插陡。这段历史使玻璃镜逐渐普及大众化。

后来,科学家不断改进制镜工艺,制镜成本不断下降,制镜技术不断提高。由水银到银,由银到铬,由铬发展到今天用铝做制镜原料。制作技术上由水银制镜法到利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制镜,由电镀法到真空镀法。原料价格降低,制镜过程简化,自然镜子的成本大大下降了。

镜子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大有用处。例如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聚焦原理制成的。美国有一个星球大战计划,即外层空间防御系统,这套系统中就有以反射镜为主体的激光反射卫星,它机动灵活,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不仅如此,据未来学家预测,在未来的太空城市中,还有调节进光量的反射镜系统呢!

作文三:《作文:镜子的历史》500字

镜子,该算是你的老朋友了,每天清晨,当你刷完牙,洗完脸,总会习惯地走到镜子面前,梳梳头,整整衣服,结好红领巾。

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这位老朋友的“履历”?哈,镜子确实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呢!

最早的镜子就是水面,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此外,欧洲人曾制造过“铝镜”,而俄国人还制过“钢镜”。

然而,青铜镜毕竟太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所以,现在人们所用的镜子,都是又亮、又便宜、又不会生锈的玻璃镜。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它的做法是在玻璃上面镀上一层水银。

然而,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了,要整整花一个月的功夫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有毒,镜面也不算太亮。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利比喜就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你现在用的镜子。

镜子,从水面,到青铜镜、银镜、钢镜,再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玻璃镜,这算不算已是登峰造极、十全十美了呢?不!最近,科学家们正在试制一种镀铝的玻璃镜。这样的镜子将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

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镜子的历史也正在写着崭新的一页。

作文四:《<< 照照历史的镜子 》1500字

本书是一本以历史关照当代的著作。全书分两卷。上卷“发现中国皇权社会”在宏观层面阐释了中国古代皇权社会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律,从剖析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入手,通过政治理想、政治主体、政权嬗变的多重视角整体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运行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当代政治对民主与法治的关切进行了历史性的反思。下卷“一个王朝的君与臣”则从微观层面生动地讲述了活跃于唐代政治舞台中心的人物的故事。作者将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置于古今人性相通的背景中,于委婉叙事中阐释政治与人性的幽微之理。     编辑推荐:本书不是学术专著,但秉承学术研究的严谨,深入探讨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制度与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书不是小说或演义,但有着精彩的故事与流畅的语言,让阅读一气呵成。 【本书目录】

作者简介

王寿南, 1935年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台湾政治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包括隋唐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著作有《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唐代人物与政治》《隋唐史》《唐代政治史论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纪要》《英雄之忍》等。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精选章节

第一部分:《照照历史的镜子》序

照照历史的镜子于2007年在台北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初版除了自序外,内容收录了十二篇文章,这十二篇文章除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和《中国古代政治的两个层面》之外,其他十篇全是用口“写”的。

·《照照历史的镜子》序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

从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到清亡为止,中国一直在君主制度统治之下,所有的君主并不是“虚位”的,而是掌握实权的,尤其是从秦代以后,君主的权力更日趋强固,所以中国古代的政治乃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政治。在君主专制的古代政治下有几个特质是值得提出来研讨的。

·朝代的更迭现象永不终止

·民本思想盛行

·缺少法治精神

·政治高于一切

·家族政治

·士人政治

·统治阶级的可变性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政治的两个层面

所谓“中国古代”,我指的是从秦汉一直到清代末年为止。在这超过两千年的长时间里,表现出来的政治形态是“君主专制”。然而,在中国古代政治里却有着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际的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层面。实际层面是历史上所能见到的政治活动,理想层面是古人一直在追求的政治理想目标。 【详细】

·理想层面

·实际层面

·理想层面和现实层面的距离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喜欢读历史,就是因为他们了解历史与现在、未来的密切关系。他们将历史看成现实人生中的指引,所谓“殷鉴不远”“鉴往知来”,乃是传统知识分子所共同体认到的历史最实际的功用。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义务观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政治观

第五部分:中国士人与政治

中国士人对政治的影响深远且历久不衰。所谓的“士人”与“知识分子”(Intellectual)仍有些不同。“知识分子”原意指的是对国家、社会十分关怀且愿意将国家社会问题视同道德问题的读书人。而“士人”指的是中国传统上所谓的读书人,他们并不都把国家社会问题视为道德问题。

·士的演变与分类

·士人在政治上的特质与其政治力量的形成

·士人对政治的理想与现实及其影响

第六部分:一个使王朝死亡的基本因子:君主

为何一个王朝一定会覆亡而不能像秦始皇所希望的那样传诸万万世而不灭?这其间各王朝灭亡因素固然不同,或因政治因素,或因经济、军事因素,但其实王朝本身就蕴含了一个死亡的因子,也就是君主本身。

·君主的生活与心理状况

·君主的生活和心理对王朝产生的五个结果

我要评论

作文五:《历史的镜子:回忆1990“台湾牛”》5800字

历史的镜子:回忆1990“台湾牛”

导语

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的时间里,指数三年涨了12倍,当年的“台湾牛”与现在有极多相似点,甚至连信用危机爆发导致的“最后一跌”的牛市前奏,以及后期的泡沫特征都极端相似。而最大区别在于,当时牛市的背景是台币的升值趋势,而目前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虽然投资泡沫总会破灭,但最后经济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不同于日本90年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不振,“台湾牛”更加乐观! 1990年台湾股市泡沫破灭给很多投资者的财富造成了极大冲击,但是台湾经济在80s、90s年代实现了成功经济转型,其90年代之后的十年里其GDP稳定在6%的较高增速,产业成功转型,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相对于日本的失落,台湾最终通过“产业升级+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一、1986-1990年“台湾牛”的八大特征

1.1、特征一: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

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当时的台湾市场,很多没有内在投资价值的股票遭到爆炒,投资者都将注意力放在各种内幕消息之上,热门股票包括壳公司,以及市值足够小,可流通股数量足够少,有故事以及有“幸运的名字”的公司。例如1989年初,一只叫做“新奇毛纺”的股票,该股在1月份价格低于7元新台币,没有内在价值,仅具有壳资源。从3月份开始,该股在25个交易日中有22次涨停,13个交易日中只有涨停价成交。在大牛市中,小盘投机性较强的股票,以及只有很少或完全没有潜在价值的空壳公司,通常会跑赢大盘,比那些指数股票和蓝筹股表现的更好,主要原因为小盘股在这样的市场中更容易被操纵。

这种背景下,绩优蓝筹股难以跑赢大盘。当时台湾很多的蓝筹股票,虽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有远见的管理层,但往往表现不佳。例如台塑集团等,台塑集团在1989年1季度仅温和上涨18.8%,收益远低于指数的涨幅44%。1989年Q1,代表大盘蓝筹的A级股涨幅39.5%,但更具投机性的B级股则涨幅74.8%。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已经完全脱离了价值基本面,而股价一旦脱离了现实约束,对于有意愿参与这场游戏的人来说,再高的股价都不会是障碍。

1.2、特征二:政府保证了市场几乎不会下跌

国民党将股市繁荣当作竞选口号,政府对市场监管投鼠忌器。当时的台湾政坛,当权的国民党当局将股市繁荣当做是他们的竞选活动广告,选举口号就是“丰厚的利润、伟大的繁荣”,市场将这种标语看作是防止市场下跌的保证。另一方面,投资者热情高涨,1989年由于征收资本利得税导致市场大跌,投资者包围“财政部”表示抗议,引发骚乱,政府随后很快取消了之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方案,并且变得十分小心。

1.3、特征三:散户主导的市场,交易额迅速攀升

当时台湾市场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完成,导致台湾证交所的交易量非常巨大。1989年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每只股票平均年换手率接近600%,而纽约证交所80年代的股票年换手率仅50%左右,最高纪录也没有超过100%。

1.4、特征四:券商监管放松

1988年后台湾券商准入放开,券商数量爆发。1988年之后,台湾券商准入规定再次放开,券商营业部数量迅速扩张,伴随着大量股票交易。1988年6月持牌券商数量为28家,到1990年券商数量扩张到197家。为抢占市场份额,券商为各色人等设立专属投资网点,例如有专门针对家庭主妇、医生、农夫、大学生的网点;并且揽客手段层出不穷,大肆广告宣传等。

近两年国内券商监管同样大幅放松,互联网券商的出现,以及“一人多户”等政策的放松带动国内券商数量的“隐形扩张”。与当时情况类似的是,近两年国内的券商监管同样大幅度放松,例如“互联网券商”的兴起带动了远程开户,佣金费率大幅下调,同时深交所、上交所陆续放开“一人多户”等等措施。实际结果是股票开户数量的大幅上升,以及股票交易额的迅速攀升。

1.5、特征五:泡沫期的高市盈率

泡沫时期台湾股市整体市盈率达到100倍。1989年四季度,台湾市场整体市盈率接近100倍,高于当时的日本51倍,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10-21倍的市盈率区间。另一个案例是当时台湾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总市值相当于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公司、富国银行和美联银行等五大美国公认优质银行的市值总和。

1.6、特征六:大量的地下钱庄集资,保证金交易盛行

由“金融天才”经营的月息4%的地下钱庄盛行,保证金交易活跃。当时除了股市投资的热潮以外,台湾还盛行多种金钱游戏。当时的台湾的投资回报期限一般用月来衡量,且地下钱庄盛行。有很多非法但公开经营,且不受当局监管约束的地下钱庄,每个月能赚到4%的收益,一些名叫“标会”的共同储蓄计划,则能够获得6%的月度收益。地下钱庄一般是由一些号称的“金融天才”的后台老板经营。大量地下钱庄盛行的同时,台湾股市同样存在大量的非官方的保证金交易,这给其股市带来了更大的杠杆系数和不稳定性。

与当时台湾地下钱庄筹资的模式相类似,现在国内配资业务盛行。目前国内基本已经形成了“信托融资-股票配资资金供应商-渠道商-C端客户”的一整条完整资金链,且银行资金也同样配置了两融收益权、“伞形信托”等多种类型的结构化产品。当时“台湾牛”的背景是宽松的监管环境,现在的国内则是金融创新、直接融资大发展的市场背景。

1.7、特征七:新股上市的低价发行承销

类似于现在的A股市场,90年初的台湾,新股发行价格同样是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而非市场决定,结果同样导致很多股票承销以低于市场的出清价格完成,新股发行往往超额认购,打新股基本都能获得无风险的快速盈利。

1.8、特征八:5%的涨跌幅限制,助长泡沫而非降低风险

当时台湾为了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将其涨跌幅限制设定为5%,这样的限制只能延缓而无法消除价格限制,而且阻碍的市场出清,导致了不必要的风险。过度的价格限制,反而是促进了投资泡沫的发展,而不是降低风险。1987年台湾股市遭受美国股灾冲击,其随后为了保护投资者,将涨跌幅限制进一步提高到3%,结果导致问题的更加严峻。由于跌停板上的股票没有成交量,投资者无法卖出股票以补充保证金缺口,导致市场进一步恐慌。

二、1990年“台湾牛”的背景、前奏、契机

2.1、“台湾牛”的背景:经济转型期、增速换挡期

80s台湾经济进入经济换挡期,经济从出口导向进入转型期。从1960年开始,台湾经济向“出口导向”转型,经济快速发展。到七八十年代台湾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地区”,逐渐跻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从80年代之后,台湾经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压力,以及来自东南亚等低工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即台湾经济在80年代进入了GDP从10% 以上的高增速向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的经济转型阶段。

以基建拉动经济,面对经济增速下行问题。从1978年开始,台湾GDP增速从14%左右的高增速持续下滑,直到1982年GDP4%左右的增速触底,整个80年代台湾的经济增速都不是很稳定,在7%左右上下大幅波动。核心原因在于70年代末期台湾的出口增速开始大幅下降,即出口的经济导向开始面临困难。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70年代末台湾制定了“十大建设项目”来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包括台北桃园机场、台中深水港、南北高速等等。

吸引“人才回流”,构筑“工程师红利”。在基建稳增长的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台湾开始开发新竹科技园区来吸引高科技创业的企业入驻,以提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水平。台湾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人才回流”,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回流台湾。

2.2、“台湾牛”产生的前奏——信用危机导致的“最后一跌”

牛市的前奏:80年代初台湾信用危机爆发。80年代早期,台湾金融体系仍然相对落后,银行体系极大受制于政府管制,整体金融体系效率低下。1985年初,以国泰集团为代表的信用危机爆发,冲击了台湾的金融体系,引发了后期台湾对其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

1985年信用风险爆发,台湾国泰危机爆发,市场跌至最低点。国泰集团是台湾五家顶尖的工业和商业集团之一,涉及产业领域包括保险、建筑、塑料、信托以

及租赁、食品等。1985年2月,其旗下核心金融公司“第十信用社”由于财务混乱被管理当局勒令暂停贷款业务,导致客户挤兑风波,随后“第十信用社”被接管。结果信用危机波及到国泰旗下另一家“类银行”业务的国泰信托,随后政府出面平息风波,国泰信托再次被接管。直到国泰旗下第三家“国泰塑胶集团”由于吸纳“职工存款”,再次出现流动性问题,问题正式暴露,政府组织全面调查,信用风险暴露,并且波及许多私营企业,台湾的问题贷款数量不断上升。国泰危机打击了市场信心,指数跌至1985年最低的636点,成为了台湾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之一的真正开端。

2.3、“台湾牛”的契机——台币进入升值区间,热钱流入催生资产泡沫

转机:1986年之后,台币进入升值周期,“台湾牛”正式启动。从1985年初开始,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稳步回升,台币的升值趋势开始吸引外资回流。由于传统银行利率很低,外资回流资金更多关注地产和股市,股市和地产泡沫开始同步产生。

三、“台湾牛”的三次回头

台湾股市从1986年起步的大牛市过程中,大的回撤总共两次,分别发生在1987年9月以及1988年8月,两次回调幅度均在30%以上。第一次是由于外围冲击——美国1987年股灾的影响,第二次是1988年管理层出台资本利得税的影响,随后市场再次恢复上涨,直至1990年1月市场见顶。

3.1、第一轮回调(1987年9月):意想不到的外围冲击,1987年美国股灾,回撤30%

1987年第一次30%幅度的回调。台湾股市从1986年初的800点起步,持续上涨至1987年9月的4000点,在涨幅几乎接近5倍之后,发生了牛市的第一次回调。这场回撤在1987年四季度发生,指数从4000点跌到2800点,回撤幅度30%。

外围风险冲,受1987年美国股灾的影响。1987年这次回撤主要原因在于外围市场波动造成的冲击。这场冲击源于日本为抑制经济泡沫开始紧缩货币,导致日本债市暴跌,风险影响到美国债券市场,结果表现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叠加政府再次释放美元贬值压力的导火索,最终导致美国1987年股市的大幅调整,风险影响到全球市场,台湾股市同样出现回调。

3.2、第二轮回调(1988年8月):监管冲击,征收资本利得税,回撤36%

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监管风险,引发股市快速大幅回调。第二回调发生在1988年8月,指数从 8100回调至5200点, 回调幅度36%,指数下跌了一个季度。引发调整的原因在于监管的风险,1988年9月台湾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之后股市连跌19天,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腰斩。由于股市暴跌,引发了投资者的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事件,后续管理层在投资者的

巨大压力下宣布取消征收资本利得税的计划,指数恢复上涨。

3.3、第三轮见顶(1990年2月):基本面拐点,台币升值趋缓,贸易顺差也未再度走高,指数12000点见顶

指数在1990年初见顶。台湾指数在1990达到顶部后,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甚至没有什么信息出现,一切显得很平静。如果有什么信号的话,是市场的大幅波动。从1989年开始,指数开始大幅的上下波动,达到1990年最高的12000点。但是如果排除市场的狂热投资情绪,从基本面来看,其实是能够发现指数见顶的端倪的。

基本面的拐点,支撑这轮大牛市的流动性根源“热钱流入+利率下行”两个基础都已经出现拐点。新台币的升值趋势从1988年开始出现二阶拐点,到1990年已经基本触底;而流动性方面,台湾信贷利率在1988年基本见底,1989-1990年短期两年利率处于回升阶段,期间利率从6%回升至10%左右。即流动性的两个方面,热钱流入与利率下行的基本面都已经不再支持市场的继续上涨,基本面的拐点已经出现。

四、 泡沫破灭,但实体经济成功转型

“台湾牛”在1990年初的12000点到达了顶点,然后在随后的7个月里大幅下滑到2800点,几乎跌到之前指数最高点的零头。虽然在这次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乐观之处在于台湾的实体经济并未遭受重创,反而表现出依然强劲和稳健。

4.1、90s台湾经济转型成功,GDP增速逐渐企稳

台湾八九十年代进入经济换挡,进入转型阶段。台湾从60年代开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其六七十年代的高增长奠定基础。但这一模式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发展瓶颈期,从1976年开始台湾出口增速持续下行,同时台币的升值趋势也对其出口造成了不良影响,台湾从8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转型阶段,经济增速也开始从之前10%的高增长期进入6%-7%的中速增长阶段。

台湾经济在90年代进入稳定阶段,产业升级、出口增速稳定。80年代台湾GDP表现为非常不稳定,大幅波动;其出口平均增速也从之前的平均30%降至15%,GDP增速在3%-10%之间大幅波动。到了90年代,台湾进入经济增速缓慢下滑,逐渐稳定在6%左右的经济增速,出口增速也从15%降至7%的增速。

4.2、台湾经济的成功之处:成功的产业升级+ 新的市场

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1990年之后,台湾的出口贸易逐渐形成新的模式,其对大陆的转口贸易日渐繁荣。此外,亚洲跨地区贸易也持续增长,东盟、韩国都成为台湾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台湾产品的种类,也逐渐从之前的鞋、衣服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换向高附加值和科技密集型方向转移,例如电子产品和电脑相

关设备。

台湾与日本都经历了90年代初的泡沫阶段,但最后经济表现迥异。台湾、日本在九十年代初都经历了股市和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原因都在于美元经济偏弱,出口型经济体日本、台湾都经历了被动的货币升值,且两个国家应对出口下行冲击的应对方式均为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放松货币,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外资流入助长了市场泡沫。但是泡沫破灭之后两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迥异。相对比起来,台湾相对于日本,成功之处在于不仅仅实现了产业升级,还受益于台湾的经济更容易与大陆相结合,八九十年代台商大量的大陆投资,不仅仅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等竞争优势,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习惯非常相似的消费市场,获得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文六:《舞蹈是历史的一面镜子》2400字

舞蹈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系科  班级 学号姓名

记得老师在第七,第八周的时候,曾经放过踢踏舞、拉丁舞,街舞、爵士舞等舞蹈的视频。当时,我注意到当老师放到踢踏舞、拉丁舞、爵士舞的时候,同学们一般抬头看上一会,然后又低头做起自己的事,而老师播放到街舞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能专心致志的看上好一会。这不禁让我回想到以前的一些事。

在我小的时候,比较喜欢看一些宫廷剧或者是古装剧,可有一个问题总是让我感到费解,为什么古人喜欢看那些在我眼中觉得是非常难看或是无聊的舞蹈。这个问题也许现在看起来会有点好笑,可当时真的让我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比为什么那些大侠能够飞檐走壁还要难以理解。

那时候,由于一些认知的限制,我就单纯地认为所有的舞蹈就古装剧里那样。所以在我不成熟的世界观里,就把舞蹈和京剧等甚为无聊的艺术归为一类,对其“敬而远之”。

后来,我发现了舞蹈并不仅仅局限于古装剧里的那样,还有机器人舞、太空步、街舞等等,渐渐开始对舞蹈有了新的看法,并喜欢上看别人跳舞。到了这时,年幼时的问题也有了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和喜好。

当然,作为一个大学生,单单有了这个答案是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感触,必须能想到其他的一些事情。

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舞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舞的舞蹈,但反过来它叉作用于社会,又能反映社会生活;舞蹈史虽然是舞蹈本身的历史,但它却是社会文化发展史当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哲学以至宗教和风俗等各个方面。这种反映,就是舞蹈所具有的认识功能。通过舞蹈,可以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心理特征、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的各个侧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某个朝代的乐舞风气去评价它的兴亡盛衰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舞蹈,经历了时代所赋予的砥砺和磨难。60年后的今天,回首中国当代舞蹈,为人们津津乐道,让众人感慨颇深的并非专业舞蹈家的代表作,而是那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民间舞种。六十年不凡的历程中,每一个舞姿都透露着时代的印记,让人回味。

50-70年代

纵观历史,有记录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宫廷舞,很少对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众做些评述。1942年,延安掀起了“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这“秧歌”就从老解放区一直扭到了全国各地。直到今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

新年等,都会有秧歌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如果要说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在老百姓中风行的舞蹈,那是非秧歌莫属。秧歌舞表演起来多姿多彩,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

80年代

民间舞蹈迎来井喷

中国舞蹈史源远流长,但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被老百姓广泛认可并参与的历史却并不长。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们迎来了一场精神生活的集体喷发。群体舞蹈中,首先兴起的便是难度不高,能加深友谊,又能极具娱乐性的交谊舞。其实早在50年代初,中国就有了一些交谊舞。1979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突然播放了一个舞蹈节目,跳的是交谊舞“快三步”。这个节目,在中国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的好舞者纷纷效仿,交谊舞瞬间火遍全国。以三步、四步为主,跳交谊舞的老百姓不计其数,80年代特有的舞厅文化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1987年,舞厅文化如火如荼的同时,中国引进了一部名为《霹雳舞》的美国电影,电影情节并不重要,影片中舞蹈和音乐却深深地打动了渴望时尚的中国年轻一代。早期的霹雳舞叫做B-Boying,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一种技巧性很强的黑人舞蹈。这种舞蹈速度快、姿势优美,再加上舞者夺目的造型服饰,霹雳舞迅速成为了年轻一代中时尚的典型,到处都能看到“过电”的少年们。迷彩服、五彩护腕、露五指的摩托车手套、亮闪闪的头巾、白色篮球鞋成了最时髦的服饰。值得一提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创造的身体朝后滑动的“月球漫步”也正是在此时传入了中国。

90年代

商业助力 街舞当道

大的T恤、拖地的多兜裤、棒球帽、紧身背心、运动鞋……90年代盛行的街舞,其实和当年的霹雳舞同宗同门。除了早期的霹雳舞,自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全国各地青少年就已经开始习练街舞。北京、上海、广州因为资讯发达,街舞开展比较早。现在,在各个城市的街头广场都可以青少年扎堆练舞的身影。青少年对街舞的热情引发了从文化艺术到商业广告对街舞的大量应用。我们看到,在许多知名艺人,如周杰伦、陈小春、萧亚轩、温岚的音乐录影带中,街舞少年的英姿频频出现。Nike、李宁、第五季、汇源、金蒂、Nokia等品牌的商业广告业使用了街舞造型,频频轰炸年轻消费者的视觉。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街舞作为健身运动的一种也进入了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作为一种为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街舞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传播开来。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60年舞蹈情结,涵盖了几代中国人初中高中大学的业余生活,也从一个侧面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印记。陪着共和国成长的朋友们,不管你当年有没有热爱跳舞,相信你都不会对以上这些舞蹈陌生,也不会忘记从懵懂到激情的青春岁月。

2000以后

百花齐放 舞出时尚

之前深入民心的舞蹈,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但到了2000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自由度提高,老百姓们已经不再特地为什么而跳舞了。于是乎,在广场、公园、街边、操场、舞厅……拉丁舞、摩登舞、街舞、Hip-Hop、踢踏舞、民族舞、现代舞、交谊舞……各类舞姿随处可见,连当年难登大雅之堂,曾让人目瞪口呆肚皮舞、钢管舞也有了专门培训机构。观者再不会向舞者投去异样的眼光,和谐包容的大环境下,舞蹈彻底回归了它的表达人类情绪的本质。人们不单能从舞蹈中学到优雅的姿势,还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情绪,并且轻松达到健身的效果。只要你乐意,你随时可以舞动起来,舞出健康,舞出美丽,舞出时尚。

作文七:《现实是历史的镜子》3300字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借鉴,即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车之鉴可以防覆辙。懂得历史可以明白现实,所以,历史可以成为现实的镜子。

但是,我们较少考虑,现实也是历史的镜子。

现实是历史的镜子,尤其是当我们需要认知历史的时候,以现实为鉴可能会使我们更好地认知历史。

例如,我们曾经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毒害人心,中国社会曾长期停滞而不能发展,科举制度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当我们的社会现实中不可缺乏公务人员考选制度而相关的制度因匆忙推出而问题多多之时,我们重做思考,就应该会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些新的认识。并且,我们因此也应该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孙中山建构的政权结构中,特别重视了官员考选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官员考选机制,是使被晚清废止的科举制度得以复活。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一类俗语不仅仅是劝人行事要瞻前顾后,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认知关系,也是很有警醒意义的。头撞南墙方悟先前的那条路才可能没有危险,见了棺材方知当初做别的选择可能更利于自己的人生。现实是历史的清醒剂,认知历史需要对现实的感受。

另一方面,从地狱里来到人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人间就是天堂;从天堂里来到人间的人,可能会误以为人间就是地狱。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对现实状况的误认。所以,当我们认清了现实,认清了人间只是人间,我们才能准确地认识地狱是地狱,天堂是天堂,因而准确地认知我们的历史。

1980年,在大学读书的我们被卷入对潘晓“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大讨论。我当时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认同潘晓的观点。从我这个在农村的艰难困苦中长大的当时的青年人来看,人生之路是一直渐渐拓宽的,何来越走越窄?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因为我已经能够看清生活的现实,因而能够明白当时的青年人一部分原在天堂,一部分原在地狱。原在地狱的我们这一类人,到了人间,就以为到了天堂。原在天堂的那部分人,到了人间,就以为到了地狱。我现在也能够明白,潘晓疑问大讨论之前的许多年中,工人农民之所以积极斗争,其实是想从地狱里来到人间,而斗争中被斗倒的权贵及其子女们的确是从天堂里跌落到了人间,有一部分人甚至掉进了地狱。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天堂里的复归天堂,地狱里的重回地狱。我很有幸,依然在人间生活,所以能看清一点人间的真相,能思考一点人间的事情。正是对当下人间状态的观察和认识,我才能反思三十年前的历史,反思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因而有一点自己的认识,有一点不再是别人提供给我的认识。

我们从小就在接受教育之中接受了资本是罪恶的观念。从马克思的理论中,从有关的历史叙述中,我们知晓了资本剥削有其吃人的历史。但是,后来的许多理论让我们怀疑这样的历史叙述和观念理论,怀疑马克思的理论夸大了资本的罪恶。又是今天的社会现实,今天资本正在更大规模地吃人的社会现实,让我明白了原来的历史叙述有许多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并且,正是近些年来资本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恣意吃人,让我明白了数十年前,有人指出的当权者走资本主义道路,并非空穴之风,并非向壁虚言。权力与资本结合原来是特别的可怖。对照今天的现实,那个时期的关于对权力与资本勾结需要防范、需要阻止、需要铲除的告诫,原来是特别地重要的,特别具有预见性的。这应该是今天的社会现实这面镜子反映给我们的一种历史面目。

无雨就旱,有雨就涝,暴雨淹城,大雨溃坝。旱则河渠见底,涝则江湖溢臭。这样的生活现实,让我们更加明白,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为什么共和国的领袖们会把很大一部分心思用在水利建设上,为什么当时的广大农民有那么大的热情不求报酬地投身于水利建设,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人民的命脉。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这是资本之所以被推崇的政策取向;水利不如牟利,牟利不如分利,这是权利与资本勾结后的官商心思。三十年水利建设所积累的果实,在其后三十年的耗损毁败之中,几已荡然无存。资本经营之无视人命、不顾天地的泛滥,更使中国大地污染不堪。这样的从观念到制度的社会现实,不是能让我们更明白地认识共和国历史的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吗?

社会的财富来源于何处?我们自愿在受教育中接受的观念,是社会的物质财富来源工农的生产,知识财富来源于知识人的创造。但近三十年来,资本创造财富、资本创造文化的观点模糊了我们的认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鼓吹,曾让我们觉得,更应该相信资本是一切社会财富的赐予者。但是,今天的社会现实,今天越来越残酷的资本剥削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资本只是财富掠夺的武器,并非财富生产的源泉。物质财富来源于大地的赐予和工农的劳作,精神财富来源于自然的美好和知识人的创作。或者更恰当地说,所有财富皆是天地赐予之下人类劳作的产物。金钱在财富创造之中没有多少价值,金钱的作用只体现在财富的分配,而资本正是促使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平的罪恶要素。所以,面对现实,我们重新思考共和国初年的土地国有和企业改造,对于土地和企业收归于全民或工农之举措的置疑就可以稍有宽释。但是,我们今天面对数十年来共和国依赖工人、农民和知识人之创造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连同土地、矿山和江河湖海)可能被权力和资本完全瓜分的局面,我们的疑虑就不得不加重,我们的危机感不期而至。

农民成为打工者、失地者、无业者,工人成为下岗者、失业者、待业者,知识人稍得优待,但也难以成为中产者。他们共同构成社会的弱势阶层,以超过全社会十分之九的人口,占取全社会五分之一的财富。权力和资本的掌控者则高高在上,以不到全社会十分之一的人口,占取全社会五分之四的财富。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反思工农是社会主体、是社会主导的时代,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识,是否可以更清醒一些?

当外国资本成为攫取中国财富的利器,当中国工农的劳动产品绝大部分成为外国资本拥有者的盘中美餐,当以中国大地之普遍污染、中国矿产资源面临断绝为代价生产出的财富大部分流入外国资本拥有者的腰包,而中国以此换取到的一点金钱又成了外国资本的填付金,国际资本剥削的残酷性,资本剥削全球化的疯狂性,已经有恃无恐,毫不遮掩。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反思历史,反思共和国历史上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反思历史上对外国资本的抵御和抗击,对本国工业的促进和保护,我们的认识难道不可以清醒一些吗?

百年来倡导民主,我们自幼至今都向往民主。因向往民主,我们特别羡慕自称民主的国家,我们因此而思想着从那些国家引进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的机制。但是,今天的社会现实是,民主国家之自身也许真是民主的,但他们并不想真正输出民主。他们借输出民主之机,实际上想控制接受民主输入的国家。所以,这样的现实告诉我们,民主必须依靠内生,不可奢望输入。国家内生民主首先需要尊重工人、农民和知识人。工人、农民和知识人是人民构成中的绝大部分,或者说是人民之所以成为人民的最主要成分。他们当家做主,他们人生自主,才可能实现民主。以权力和资本为主宰,以工人、农民和知识人为工具,这样的社会既不可能内生出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将民主制度引入成功。这样的基于现实的认识,难道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共和国历史上突出工人、农民之社会地位的那段历史的民主价值和意义吗?

我是农家的子孙,我自幼就有自主的意识、平等自由的观念。在成长过程中,我的这些意识和观念没有被削弱而是不断地增强。今天,我自认为是自由民主的信仰者和追求者。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我的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我对自由民主的信仰和追求,不是因为接受了国外的自由理念,不是因为了解了国外的民主制度,而是因为自幼接受了工农当家做主,工农平等自自的思想理念。中国社会有普遍的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即使在如今严重不平等、远不能民主的社会现实之中,中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人依然坚信人类社会应该平等、自由和民主。这样的观念和意志,尽管最初的源头上既有孔孟、佛老的思想影响,又有百多年来西方思想输入的作用,但主要的是因为有过翻天覆地的工农民主革命,有过工人农民针对权力掠夺和资本剥削的无情的批判。中国今后要建设民主和法治,工人、农民和知识人的平等意识和民主理念才是真正的基础。权力与资本勾结下的所谓民主,只是盗名以欺世,只是以民主为幌子,实际上是要实行资本基础上的权力专政。面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思考已往的社会历史,我们对许多问题或许可以清醒许多!

作文八:《女人是历史的镜子》500字

(2012-06-01 16:15:41)

转载▼

标签: 杂谈

女人是历史的镜子

吕永岩

吕永岩按语: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女人就是历史的镜子。透过女人这面历史的镜子,人们看到了些什么呢?

附网友汇集图片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阅读(546)┊ 评论 (1)┊ 收藏(0) ┊转载(3)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中共绝无僅有唯一的一个好人

后一篇:震惊!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茶杯竟然是罐头瓶(图)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新浪奢品7天无风险退货

[发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商讯]爱心签名换梦想,天天派奖|[商讯]提高博客人气新方法

更多>>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震惊!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茶杯竟然是罐头瓶(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

作文九:《历史的相似性:“三闾大学”的镜子》2500字

中华读书报黄朴民2013-07-30 01:06

我要分享

[导读]历史的相似性,在我看来,可说是俯拾皆是的。例如,现代社会深为诟病的高校学术腐败,与钱钟书先生《围城》里有关三闾大学群生相的描绘简直如出一辙。

大学图书馆

通俗史学,这几年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算得上是很“热火”的,它之所以“热”,我觉得,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当在于“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把过往的既定史实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从而激发了人们走近历史、认识历史、进而开发历史的心理期待与生命追求。

正因为历史有相似之处,人们才会在历史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从现实中嗅出历史的气味;正因为历史有相似之处,现实中的人在阅读历史、走近历史时才会感到莫名的熟悉,体会到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感同身受。鲁迅先生曾经说:“阔的聪明人种种譬如昨日死,不阔的傻子种种实在昨日死”(《而已集·小杂感》)。“历史”以它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使得人们明白和重视:历史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无用之物。历史与现实实在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其实属于同一个气场。若想要在今天活得聪明,活得成功,在有限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不论“阔的聪明人”也好,“不阔的傻子”也罢,了解“历史”终究是有益无害,抑或是利多弊少的。西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大概就是从这个角度立论的。

历史的相似性,在我看来,可说是俯拾皆是的。例如,现代社会深为诟病的高校学术腐败,与钱钟书先生《围城》里有关三闾大学群生相的描绘简直如出一辙。《围城》自然是小说,而小说自然是虚构的,可艺术来源于生活,再厉害的虚构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景,特定的历史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讲,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关三闾大学群生相的描绘,是曲折和艺术的,但又是肯綮和真切的,是四十年代大学文化的形象写照,是历史真实的艺术再现。

承认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重读《围城》,看到三闾大学的章节,我们不能不敬佩钱钟书先生的历史意识,不能不赞叹钱钟书先生的未卜先知,亦不能不折服于历史的惊人相似之处:

对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不当昆虫学家,而来专司一校之长的人事安排,钱先生的感慨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外国,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现在还可以加上航天技术、信息工程……笔者按)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看看现在有多少专家“学而优则仕”,凭着“光电生化”的专业知识而当官作宰或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的,可知“中国科学家进爵”这条规律虽历数十年但依旧是真理。

三闾大学的教授中,不乏韩学愈这样的“克莱登大学”出身的“博士”,杜撰和伪造学历学位而窃取教授之位,这可谓是斯文扫地的丑闻,但是就没有人去认真戳穿他,这更属莫大的讽刺(方鸿渐太老实,没有堂而皇之亮出“克莱登大学博士”头衔,所以煮熟的鸭子飞了,当不成教授只好屈尊当个“如夫人”地位的副教授。怪就怪他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可叹!)环顾今日的高校,不是也时常见到某某的海外履历属造假,某某的晋升资格系作伪一类消息的曝光、揭露吗?可见,在今天,“韩学愈”之流仍然没有销声匿迹。

三闾大学搞任人唯亲,招揽的教师,多是高松年的亲戚、学生、朋友、同事或其顶头上司的亲朋好友,于是人品下流如李梅亭、人品猥琐如顾尔谦等等便缘夤而进,沐猴而冠,成了国立大学的教授、副教授了。这些人物到了学校后,又开始各自经营自家的山头,搭建自己的圈子,有所谓的“从龙派”、“粤派”、“留日派”、“少壮派”、“汪派”等诸多有形或无形的派系,把整个大学搞得乌烟瘴气,鱼龙混杂。时至今日,这种遗风似乎也不曾绝迹。抱圈子、占山头依旧是人事关系中的常态,这在职称评定、课题立项、经费分配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表现。总之,武大郎开店或武二郎按武大郎思维方式开店的现象并不是什么秘密,结果呢,在人事倾轧中人人是条龙,可一旦到了科研教学就有不少人一晃成了虫,寂然无声。但最令人佩服的当属这些人的勇气和狂妄,还动辄想象获诺贝尔奖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据此看来,几十年过去了,大学的某些社会生态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难道不是历史相似性的有力佐证么?

三闾大学也注重教育改革,所以教育部督导到校来贯彻英国高校的导师制,高松年、李梅亭诸人便一窝蜂起,纷纷响应。从小说介绍的情况来看,推行导师制的初衷该是要向西方一流大学看齐,与国际接轨。可是经督导、高松年、李梅亭等人胡乱一折腾,便变成了倡导教师一天三餐都跟学生同桌吃饭之类非马非驴的闹剧,难怪赵辛楣要叹气,“想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样,毁一样。”今天,我们不少高校也在大张旗鼓搞所谓的国际接轨,生吞活剥国外办教育的经验,让大家为迎评估,搞考核,做工程,填报表疲于奔命,不亦乐乎,口口声声说是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其实底气却虚得很,让香港等几所高校一搅局(还仅仅是招生一个环节),便有沦为国内二流之虞。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谈笑的资料,实在有些滑稽可笑。这与当年三闾大学推行导师制所闹的笑话,又有什么区别!

三闾大学训导长李梅亭对导师资格的认定有深富“创意”的见解:“中西文明国家都严于男女之防,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得,为防患于未然起见,未结婚的先生不得做女学生的导师。”原本以为这是小说的夸张,最近才知道这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不是有南方某省大学日前作出规定(要知道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凡已婚男教师不得与女学生单独交谈相处,否则以违纪论处,要接受校纪校规的惩罚。看来此省高校的男教授、男副教授们今后是不能再动招收女博士生、女硕士生的念头了,不然,每次指导论文时总得另找个不相干的第三者来司陪同旁听之职,岂不是大大的麻烦。由此可知,“瓜田李下”之嫌及其防范,李梅亭与某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想法的确是惊人的相似,这精神也可算是一脉相承了。

经典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它是历史现象的集中概括与提炼,所揭示的是隐藏在生活深处的历史的本质,所反映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化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围城》中的“三闾大学”就像一段永恒的历史记忆,记录了上世纪40年代的大学文化生态;也是一面永恒的历史镜子,折射着我们今天高校中光怪陆离的世态人情!

作文十:《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一面镜子》2300字

小易:谭博士,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古代的史书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谭博士:你说的对!我们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史。古代的先民非常重视自己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氏族就有一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可以说是史书的源泉。据目前的资料看,约在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已经有较完备、较系统的文字,可用以记录史实,并且出现了史官。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史书是公元前5世纪由孔子编撰的《春秋》。《春秋》原是鲁国的国史,经孔子整理成为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全书18000字。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一些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典籍,如“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等。

小易:中国的书籍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哪些属于“史”类书呢?

谭博士:广义地说,各时代遗留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都可以算是史料。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归入史部的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我们可用这个分类为依据,来界定史学书籍的范围。

小易:所谓“正史”指的是什么?

谭博士:正史是指历代朝廷认可的史书,主要有二十四部,也称“二十四史”。你计数,我背给你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是不是二十四部?

小易:嘿嘿,我数了数,正好二十四部。可我在书店看见过标注着“二十五史”的大部头史书,这是怎么回事?

谭博士:上述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一部《清史稿》,就合称“二十五史”了。

小易:《清史稿》与前面的二十四史有区别吗?

谭博士:有区别。《清史稿》是清朝寿终正寝后,1914年由民国特设的清史馆开始编修,至1927年基本完成的一部清史著作。由于该书仓促而成,付印时只是“初稿”,亦称“未定稿”,加之谬误较多,所以一直未能作为正史而得到当时官方的承认。

小易:原来是这样!那些所谓的“正史”都是官方编修的�!

谭博士:也不尽然。正史有官修,也有私修,还有奉诏私修等几种情况。私人修成的有《南史》、《北史》等,《史记》也是司马迁个人写成的。

小易:《史记》排在二十四史之首,是不是成书年代最早?

谭博士:《史记》不仅成书年代早,它在史学领域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司马迁原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因得罪皇上而受酷刑,于是发愤著述,创作了《史记》。《史记》52万余字,记事起于传说时代的黄帝,结束于汉武帝刘彻,时间跨度达3000年,开创了综合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形式于一书的纪传体通史体例,史事翔实,文辞流丽,鲁迅先生曾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小易:随后的《汉书》、《后汉书》等,是不是只记一个朝代的事?

谭博士:你说的对。除《史记》以外的其他正史,形式仍沿袭《史记》的纪传体例,但只记一朝一代的事,像《汉书》就仅记西汉时期的事,因此,又称为断代史。

小易:司马迁早提出过“通古今之变”,如果全是断代史,是不是有它的缺陷性?

谭博士:你说的有道理。历史上有很多史学家就想考察和研究历史的各种变化,编成分门别类、综观全局的史书,著述旨在“通变”“致用”的通史。最值得关注的要数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

小易:是不是小时候砸缸的那个司马光?

谭博士:正是。司马光学识渊博,尤其精于史学。他觉得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通读遍览,因此想撮取其精要,修一部通史。经过多年努力,在几位学者的协助下,终于编撰出一部堪与《史记》并列的中国史家之绝笔――《资治通鉴》。

小易:为什么要取名《资治通鉴》?

谭博士:鉴,也就是镜子,引申为借鉴,以史为鉴,就是要通过历史这面镜子,吸取经验教训,为治理国家提供帮助。《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自战国初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之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体例严谨,取材审慎,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以政治、军事史实为主线,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的表现,并附有简要贴切的评论,借以引导出历史教训。

小易:听我爷爷说,他以前曾经借阅过咱们县的县志,我们家从前出过一个状元,还记录在内呢。这些县志对研究历史有作用吗?

谭博士:你说的这是方志,也称地方志,是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和现状的著作。除全国性的总志和一统志外,还有省、府、州、县志,以及各种专志。由于地方志的资料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原始性,因此,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甚至超过了某些史籍。

小易:史学家们呕心沥血写出如此丰富的史学著作,有什么作用呢?

谭博士:古人云: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史学家们是想通过对史实的“采善贬恶”来警示当代和后人,以便人们从历史上国家的治与乱、民族的兴与衰、百姓的安与危、个人的成与败的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

小易:我对历史很感兴趣,只是觉得史书繁浩,人物众多,进程复杂,不知道怎样去学为好。

谭博士:虽然史学著作丰富浩繁,但是并不难学,可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搞清楚历史进程的轮廓,再一点一滴地积累,逐步掌握,避免出现张冠李戴、时代错位的现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会从历史学的海洋之中学到人类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