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崇洋媚外”的MISS陈》800字:为什么崇洋媚外

作文一:《[优秀作文]“崇洋媚外”的MISS陈》800字

Miss陈是中国人,是很会讲 English的中国人。

我很幸运,做过她半年的学生,可这半年就足够让我对她佩服得一塌糊涂,爱英文爱得死去活来。

第一次去上课前,听“前辈”说起她的种种厉害,我感觉她应该是身材高大、眼神凶悍、气势汹汹的那种样子。

我战战兢兢地推开了那扇厚重的木门,只见灯光下坐着一位身材娇小、用一根发筋束着棕黄色卷发、穿着时尚得体的女子。她微微一笑,礼貌地让我们坐下。我有些吃惊地瞅了瞅那位前辈,她嘀咕了一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于是我又仔细看了看Miss陈:

眼角涂着淡淡的绿色眼影,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背挺得很直,坐姿优雅,脸稍上仰,气质很高贵,实在很难与“母夜叉”之类的词联系起来。还会罚学生倒立?更不像。

接下来,她只是问了一下我的名字,并记在本子上,便开始卜课了。我是中途来的,听不懂,她也不等我,只顾讲下去,偶尔看我两眼。无聊时,我习惯性地转起笔来,她边讲课边用手朝我手上一扣,示意我停下,并迅速说了一句:“为什么你们都要转笔?这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我吐了吐舌头,心想:“这个老师不简单。”

那时她刚从英国回来,讲着讲着便会谈到英国上去,那边的课堂,那边的马路、草地、酒吧文化、文明乞讨、无污染、友善的人……她还总不忘加一句:“我挺喜欢英国的,我的口味儿、身体、爱好都适应那儿,那里也适合我。”

我们哨悄地议论着她讲的异国文明。嘴上虽然不屑,说她“崇洋媚外”,但自觉不自觉地,就按着她所说的那些标准来衡量自己了。从大的规范,到小的细节,都参照着她所说的标准,来修正自己的毛病。

因为对她讲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也就把学习英语当成了一种乐趣。

后来我们考试了,她出的卷子,超难。但我考了92分,是她教过的学生中分数最高的。她一高兴,送了我一张哈利波特的电影票。从那次考试后,她从未骂过我,上她的课真正变成一种享受了。

后来我听说,她的英语是自学的,这不得不让我更加佩服她了。

作文二:《高三月考作文:别拿崇洋媚外说事》900字

高三月考作文:别拿崇洋媚外说事

高三月考作文:别拿崇洋媚外说事

阅读下列几则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想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 某户户主为增改家中电视机频道,寻踪购得增频器回家。老伴问:“你买了什么洋玩意儿?”户主答:“洋玩意儿?是广州产的好东西!”老伴细看后说:“广州出产,怎么没有中文,尽是洋文?”

2. 报载,有的国家规定,无本国文字说明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口。而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中,完全没有中文标识和中国文字说明的,已非个别现象。

3. 据报载,从1996年9月1日起我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将不再配备英文翻译。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学生范文:

别拿崇洋媚说事

一日,在文具店偶闻这样一段对话:

“老板,拿块最好的砂橡皮。”

“这种是我们这里最好的,日本进口的。”

“切,崇洋媚外,我支持国产。”

那位学生拿着国产的大家都熟悉的蓝色砂橡皮离开了,老板小声嘟哝了一句:“日本的轻工业确实比咱们中国强嘛!”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开始也为那句“日本进口的”感到心中不快,国产的怎么就比不上进口的?难道外国的月亮真比家乡的圆?似乎再想下去,我也成了反崇洋媚外的愤青了。我赌着一口气,将那个日本货买下(价格不菲呀,一块橡皮12元),回到家,我就拿出国产的与之比较„„结果让我哑口无言,的确,这舶来品做工精细,砂粒细小

对纸的磨损就小,而且它出屑很少,不像国产的一擦就耗掉不少,干净程度也略胜一筹,难怪老板说:“高考时,你们肯定要买这种的!”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不小,也让我反思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的确,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崇洋媚外的人,无论买什么他都点名要“原装进口货”,特别青睐那些印有他不认识的外文,以致于不少人当街穿着印有下流骂人文字的T恤,还一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样子。这也导致了中国厂家刻意为产品起洋名,用洋文写说明书的怪现象以迎合社会上这种不正之风。

但我想说明的是,这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也喊了有些年头了。我们不应该只学着人家老外有事没事嚼口香糖或是给自己的产品挂羊头卖狗肉助长不正之风,更不能将购买学习国外技术说成是崇洋媚外。

真正的开放应该是:平和心接受舶来品,潜心研究,虚心寻找差距,诚心弥补不足,决心迎头赶上。

这样才符合一个和谐、理性、开放的大国之风范。

别动不动就拿崇洋媚外说事。

作文三:《小升初满分作文范文:“崇洋媚外”小议》800字

对于崇洋媚外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可能很少人能够克制自己不做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已经完全闯进人类的生活之中。

所谓的崇洋媚外,就是人类的一种思想负担:只要是进口的便喜欢得不得了,国产的就觉得质量、技术漏洞百出。所以国产的东西纵然价格再合理,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谈何信任别人。”拿汽车来说吧,世界上最好最贵的汽车劳斯莱斯,是所有富人的终极目标和身价地位的象征。一位年轻人,自从有了家庭之后就拼命工作,当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后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辆全球限售80辆的宝时捷慰劳自己。像我国赫赫有名的红旗牌轿车,其质量与外观都堪称一流,可又有哪些富豪动过心,以拥有多少辆“红旗牌”国产轿车为荣呢?

再谈谈手表。手表,在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是为了图个方便,知道时间而已。然而,对一些人,一身的名牌,再配一个名牌的手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派头与绅士,那亦是他们追求的对象。所以,国人花巨资买了世界公认一流的产品——瑞士的手表,挥手之间但显尊贵。其实它的投资成本还低于其它,但却成了众人追逐的对象。因为它是身份的象征,是贵族的象征。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也许,你会说,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只是某些上层人物为了攀比,为了面子,为了凸显身份而刻意追求的。但是,请你回到我们的身边,看看:人头涌动的商店,多少小学生出口就问“有南韩品牌的某某文具吗?”当他买到称心如意的南韩货,脸上就像贴了金似的,那得意洋洋的样子让人恶心。难道文具只有外国的品牌好吗?贵而不实用,在我看来……

既然,人类有将两种不可相提并论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对比的想法,那为什么不想想它们独自具有的不同之处?那为什么不想想,将你与其它人相比,能比出个所以然来吗?如果你与国外的洗碗工相比,与着名的发明家相比,你又会怎样想?中国人就必须有中国心,这并不是叫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国产真比进口好的话,你能睁开眼看清楚事实吗?

只能说,如今的社会是个崇洋媚外的社会了,很多人都犯了非舶来品不买的毛病。

我们还能说什么了,除了慨叹!

作文四:《崇洋媚外》11100字

崇洋媚外是缺乏自信

调查显示,59.2%的青年认为自己周边大多数国人普遍有点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认为“崇洋媚外的风气存在,但不普遍”;55.6%的青年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76.5%的青年认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其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时,作为中国人,48.7%的青年感觉不自信。

我们有泱泱5000年的文明,我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并不缺乏民族自豪感。

对方辩友并没有去过国外,却对国外崇拜如此,这样的崇拜不是太虚假了吗?

to worship foreign things and fawn on foreign powers   崇洋媚外

当端午

基督徒的圣诞节快到了,可是我们大多不是基督徒。

可是我们疯狂的过圣诞节。

也许我们可以解释——我们只是找开心!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表示,要发扬国家的传统文化,归根到底是要立足本身的根源,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令本身的文化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马万祺二十六日在第三届儒学国际学术硏讨会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先经过五四运动,后来又接受外面新的科学文化,所以变成对传统文化有时轻,有时重;有时崇洋,有时又觉得外来文化不及本身文化。

他称,无论如何,中国的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自有其优良传统,有其文化优势。 若只单纯认为本身文化最好、最高,文化便得不到发展;如果藐视自己祖宗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便缺乏重心。

马万祺指出,每个民族可发展自己的文化,要宏扬本身的文化,归根到底便是立足本身的根源,必须先巩固本身的文化,立稳本身基础,再吸收外来精华,将来便可为进一步发扬自己的文化作更多贡献。

对于维持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作用,马万祺指出,和谐社会很重要,家庭和谐,社会便和谐;国家和谐,全世界都和谐。

外来文化本身有优劣之分,问题是为什么外来文化的优点就是民族文化的对症良方,而中外的缺点加在一起就会负负得正呢?我想再一次提醒对方二辩,钱穆先生也说,器物和制度是属于文明的范畴。文明本身并无利弊可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对它进行价值判断。而文化,作为精神价值体系,是没有什么先进、落后之分的。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外来文化主要是指和民族文化不可通约的那一部分。因为可以通约的文化,比如说勤劳、勇敢,都是人类所共有的特性,并不存在什么中外之分。(掌声)在明确了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说,判断外来文化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首先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外来文化不请自来,或者是长驱直人,或者是潜移默化,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用它们的价值体系取代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请问,喧宾夺主难道是利大于弊吗?第二,是要看外来文化是否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既然和民族文化不可通约,外来文化与必然产生民族文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如果生搬硬套,强行嫁接的话,必然会破坏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由于水土不服,对外来文化本身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请问,两败俱伤难道是利大于弊吗?第三,是要看外来文化是否有利于维护本民族的社会稳定。如果我们一定要改造自己的环境去适应外来文化,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说连民族文化安身立命的基础都随风而逝的话,那还谈什么发展与繁荣呢?请问,釜底抽薪难道是利大于弊吗?最后,我要请大家想一下,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辩题。在后冷战时期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外来文化。如果说。脱离了具体的语境来空谈外来文化的利与弊的话,那还是不是。'跨世纪的思考"这个主题的初衷呢?马克思•韦伯告诉我们,当今西方世界已经左右了资本主义生活,而西方强势民族文化本身也已经充满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在跨国资本的支持下,它们通过商业浸透,采取超文化的强制手段来强行推销自己,使其他民族的文化对它产生了路径依赖,最终完全依附于它。我再一次请问,文化殖民难道是利大于弊?综上所述,究竟是利多、弊多、何去何从,还请对方辩友三思而后言之啊! 高兴对方辩友还是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结晶《现代汉语词典》来解释“文化”这一词,我还担心您会用在您眼里无比优秀的外来文化《大英词典》或是别的什么词典来解释呢,可恐怕解释还漏了一点,文化是特指精神财富的!

对方一辩刚才告诉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是给外来文化加了一个选择机制吗?这可是偷换命题哦~

外来文化在鲁迅看来无外乎两种,哪来的和送来的。我们先看拿来的,外来文化繁芜杂陈,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能够克服民族间差异,让我们吸收运用的更是少之又少。接着再看送来的,它送来的只是鲜花和面包吗?不!历史证明那不过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外科手术之前的麻醉剂,其目的在于迫使弱小的民族认同新的主子。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独立的发展,这点我们同意。但我们应该注重吸收的是外来文明而不是外来文化,回顾历史,面对先进民族的文化殖民,非洲文化哪里去了?几内亚人只会讲法语,而贝宁沧海古国消失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利在何处?面对落后民族的文化破坏,希腊、罗马文化哪里去了?日耳曼铁骑一夜之间将悠悠百年文化一扫而光,只留得“白云千载空悠悠”,利又在何处?面对同等民族的文化移植,传统文化哪里去了?佛教传入后竟自喻为月亮,而将儒道两家比作众星陪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再问,利在何处?

接下来让我们环顾现实,阿以为何战争?说明民族性超越了地域国界。英美为何摩擦?说明民族性超越了种族渊源。任何一个具有清醒意识的民族都应该认识到,文化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我们走在街上,满目亚历山大华盛顿;当我们的孩子告诉你广场就是大厦,奥特曼才是英雄,这一切不是幻想中的未来,而是历历在目的现实。此时此刻,对方辩友还能心安理得的告诉我们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我们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一定能走出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

正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

反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在展开本场辩论之前,我们先来明晰几个概念: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什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那么什么是外来文化呢?我方认为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即外来文化。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利弊交锋的辩题,利和弊从来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果,从不是建立在猜测之上的可能性,因此衡量利和弊只能由事实判断来得出。其次,利与弊谁大谁小,标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我方认为用整体全局的眼光,发展辨证地来看,只要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就是利大于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外来文化的本身有其优劣之分,但是我们从来不都是取齐精华,去其糟粕吗?我们从来不都是应该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吗?我们从来不都是要做善于拿丕的新人吗,因此,决下能用错误引进民族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来判定外来文化本身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利弊大小。先让我们为大家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吧!在文艺复兴的欧洲,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使欧洲复兴成为可能。优秀的意大利古典作品哺育了具有高度英格兰民族性的莎士比亚。而中国呢,曾经与拥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遗产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的中国人却在此后的闭关自守中备尝落后挨打的教训。当我们今天再一次站在世纪之交的广阔舞台上,回顾几个世纪的世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时候,我们惊叹外来文化带来民族文化怎样的崛起和飞跃,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中,才能够突飞猛进,我们也同样将相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坚强自信和历史价值的最佳体现。有道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为身在最高源。"谢谢大家!(掌声)

正方:虽然我们与对方辩友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我们却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华民族文化探求一条真正的发展之路,所以我首先想指出对方辩友发言中的几点偏颇之处。第一,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展望下个世纪的时候,我们回顾的是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可是,对方辩友似乎对世界各族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历史事实不感兴趣,而陷入到一个历史猜测的环境中去。他们似乎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历史不是这样发展,那么现在会如何如何。我倒想请问,历史是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假设的吗?第二,要衡量利弊大小,就必须有一个标准,可是对方辩友到现在也没有告诉我们,你们衡量利弊的标准在哪里?更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是如何得出弊大于利的?第三,对方辩友不谈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作用如何,而对外来文化本身大作褒贬。我方从不否认外来文化本身良萎不齐,但是文化的融合不是灌香肠,民族文化更不是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我们不想把今天的辩题变成"外来文化的优劣论",我们更不想成为"全盘西化"的历史罪人。其实,外来文化利弊之辩,早在我国近代史上已有过三个回合的交锋,无论是从第一回合的"中体西用"到"体用皆变",乃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派的产生,还是在第二个回合中"传统文化派"与"充分西化派"的争辩之中,以及最后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派中的产生,乃至到第三个回合,"新儒家思想"与"全盘西化派"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前两者的批判。中国人

终于理性地认识到,现在的中国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里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伟大的变革正是一次全面的继承、吸收一切人类外来文化文明成果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再一次告诉我们,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说到这里,我想用60多年前一位文学巨匠的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化不能成为新文化。"谢谢各位!(掌声)

正方:刚才对方辩友提到,吸收了外来文化,我们中国人就失去了民族底蕴,在座的各位多少人穿了西装革履,就都失去了民族底蕴了吗?(掌声)

反方: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请间对方辩友,您以为穿了西装,自己就变成美国人了吗?恐怕您答应,美国领事馆还不答应呢!(掌声)

正方:所以我们说穿上西装,我们才有中国心。穿上西装,我们仍然能保持一颗中国心。这正是外国文化对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利大于弊的实证。

反方:对方辩友你搞错了,您说文明和文化是一体的,西服是文明,你穿了他的西服,当然要接受他的文化了,是这样吗?

正方:对方辩友,恰恰搞错了。文明和文化是一回事吗?对方一辩刚才说,文化中不包含物质的。对方二辩又告诉我们,器物是文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掌声)

反方:文明等于文化吗?对方辩友,你因为洋货好,就说洋人的文化好,这样的逻辑可是要出洋相的呀!(掌声)

正方:我问对方辩友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对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方:一个问题没谈清楚,先另1忙着转话题。我请问对方辩友,既然文明和文化是一体的话,你买辆英国的J、车,你就学着往左开吗?恐怕你敢开,对方一辩不一定敢坐吧!(掌声)

正方:我问对方辩友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然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那我们中国人还要不要外来文化呢?

反方:我们要外来文化,但是我们也要改革开放,也就是自主独立,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外来文化是要毁灭自主和独立的基础,你要不要?

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为什么要外来文化? 正是因为它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利大于弊啊! 反方:对方辩友,你搞错了。文化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伊斯兰文化在推行过程中有这样一句口号:不选择古兰经就选择剑。对方辩友,你选择哪一个?

正方:我再问对方辩友,你会不会选择一个利大于弊的东西艰?

反方: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长此以往的话,恐怕是早晨起来“打的"走,中午见面说 hello,晚上还要圈disco。晦!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可要byebye哆!(掌声)

正方:我钦佩对方辩友的背诵能力。但是,对方辩友,您会饮鸩止渴吗?(喻思成此时错将鸩说成"伽")饮鸩也可以止渴,但是弊大于利你会不会喝呢?

反方:我们讲究背诵,但是凭心而论,我们现在能背:万个英语单词的人,确实不少,能背3百首唐诗的人却很少。对方辩友能把饮鸩止渴,说成饮jiu止渴,你还能说外来文化是利大于弊吗?(掌声)

正方:我请问对方辩友,有没有饮jiu止渴这个成语?有没有饮鸩止渴这个成语?

反方:对方辩友读错字,那是因为教育问题,那么就来看看教育是怎么回事?1853年,英国教育委员会的主席迈考莱尔就说,我们在印度要培养出一个这样的阶级,他们在人种上是印度人,而在情趣品位上是英国人,对方辩友这种教育您要吗?

正方:对方辩友愿意谈教育,我们就来谈教育。刚才对方辩友"问我们,我们到底脐应该科学技术进步?我到要问对方辩友了,我们用什么来达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呢?

反方:我们用文明来达到,但我们决不要外来文化。

正方:对方辩友不要忘记啊!你的文明能达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吗?

反方:对方辩友,当文化之间出现矛盾怎么办?我们中国人讲究"一夜夫妻百日恩”。外国人讲究什么呢?"露水夫妻一夜情"啊。如果引进这样的文化,中国的离婚率能不上升吗?(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搞错了,要引进那种文化的恰恰是你们四位。而外来文化对我们有利的才拿啊!

反方:就让我们来看看台湾是怎样引进的吧。过去、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可是台湾学者却告诉我们,在台湾已经变成了养老院为先,性解放为首。

正方:对方辩友谈台湾。那好,我们跟你谈日本。汉字汉音,书道茶道,哪一个不是从中国文化进去的?到现在,到底有没有日本民族的特色,更不要说片假名和平假名了。(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爱谈日本,我就谈日本。日本以前怎么说,我们要"和魂洋材"。但外来文化已进来呢,变了,变成了"洋魂和材"了。(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又忘了,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说,它只是借来的衣服好穿也好脱的。 反方:想起日本的文字,我就一肚子气。(掌声)难道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左近日本餐厅的所谓"非常口",让他们料理料理吗?(掌声)

正方:我们还是不要说日本,我们来说上海。我请问对方辩友一个简单的问题,上海文化最大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反方:那就是上海人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我们的文化一定要依赖于外国文化的话,路径依赖对民族文化到底是利大弊大?

正方:对方辩友看来对文化品位理解不深。上海文化最大的品位是什么?是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的兼、容、并、存。请问什么是兼容并存?(掌声)

反方:兼容并存,对方辩友,那也是要对方辩友那些好的东西,而不要对方辩友那些坏的东西呀!但是我告诉对方辩友,"洋门一入深似海,从此传统是路人呢!"

正方:"拿来主义"就不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了吗?我还要告诉对方辩友,上海文化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对国际交往的开放型文化追求,请问什么开放型文化追求啊?

反方:按照对方辩友逻辑,我们还要"拿来"干什么?那么好抱过来就算了!

正方:对方辩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上海的例子不感兴趣。那么我第二次请问,中华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反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什么?请三辩正面回答。

正方:中国精神的核心是和谐。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不需要外来文化的话,我们中国还向哪儿发展?

反方:错了,对方辩友,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外国人怎么说呢?"人定胜天"。我请问这两者如何和谐起来呢?(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又搞错了。我不知道哪一种民族文化是闭门造车。

反方:如果我们打开门来看看,他们能不能和谐?如果对方把欧洲的裸体主义拿到中东,恐怕阿拉伯的妇女是解放了,阿拉伯的男人可是要打仗了!

正方:对方辩友现在你不是打开门,而是别人撞开门,客户自己到你家里来拿东西呀! 反方:对呀难道这是利吗?这好像是我方的观点呀!(掌声)

正方:所以,我们说闭关自守,外面才有人能打起鸦片战争。所以我们才要开关自强啊!(掌声)

反方:现在已经不是闭门造车的问题了,而是有些地方是外国的坦克车也开进来了。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来说去,文化要交流,又说文化有优劣之分,请问你们判别一个文化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我方一辩早已告诉过你们,刚才您那句话里说到坦克,我倒想说,如果这个词不是外来的话,这句话恐怕各位评委都听不出是什么意思。(掌声)

反方:坦克这两个字,明明白白就是中国字。可是翻译过程中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啊?我们中国有句话叫驰骋文坛,外国人给翻译成了骑着马在书堆里跑来跑去,还把我们的林黛玉翻译成黑寡妇。对方辩友,这样的翻译您能接受吗,(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说林黛玉,那我们就来说林黛玉。对方辩友认为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是林黛玉,那我请问对方辩友,林黛玉要不要"吃药"呢?

反方: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恐怕没有林黛玉这个中国字,只有她的英语名字(黑寡妇)了。 正方:我首先告诉对方辩友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林黛玉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反方:林黛玉是要吃药。

正方:请对方辩友坐下。(笑声)更何况,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是"林黛玉"的话,那我们的世界文化怎么能发展到今天呢?

反方:非常抱歉,我方四辩刚才还没看清您还没有坐下。不过没有关系,我请问您认为外来文化有优劣之分,那么就请比较比较。释伽牟尼、安拉和耶稣谁是大哥大?

正方:对方同学又搞错了,我们今天的辩题不是外来文化优劣论。

反方:可是对方同学已经承认了文化本身就有优劣之分,可是你们又说外来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请问这个予盾怎么协调?

正方:我终于看清楚对方辩友的逻辑了,对方辩友说人不需要吃饭,吃饭对人体有害无弊,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粮食都吃下去了,那就必定是有弊无害了。(掌声)

反方:我也看清楚对方辩友的逻辑了。对方告诉我们文化有优劣之分,那我请问你一个问题,如何让外来文化中的劣来救我们文化中的优呢?

正方:对方辩友把错误的引进,归到外来文化上了。用一种错误的方法去吃饭,比方说用鼻子吃饭,可能有生命危险,对你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但是你能说,吃饭对你的成长弊大于利吗?

反方:可是我们看到,南非的一个部落,他们的部落礼仪恰恰是用鼻子吃饭啊!这样的风俗你要么?

正方:对方辩友讲得糊里糊涂,连我也没有听清楚。我只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一再说,我们要全盘西化,我想每一个有清醒头脑的国人都知道全盘西化的危害,不要再迷惑我们的观众了。

反方:我方说的是要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而对方辩友才是要"全盘西化",怎么强加到我们的头上来呢?

正方: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抵制全盘西化的文化,是不是民族化?既然用这个抵制外来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去大胆地接受外来文化呢?

反方:既然外来文化那么好,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抵制它呢?

正方:我方再一次提醒对方辩友,今天不是谈外来文化的优劣论,我请间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没有纱窗?(正方铃响)

主席:对不起,正方时间到,反方继续。

反方:既然你们认为外来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又说外来文化价值平等,这难道不是矛盾吗? 反方: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是待到外来文化泛滥时,你在偷偷笑。(掌声)

反方:非洲的蒂尔曼人在结婚之前,女友要在男友的身上戳120刀。按照对方的逻辑,我们的集体婚礼不就成了屠宰场了吗?

反方:中国人讲究"远亲不如近邻"。而外国文化一来呢?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东一道铁门,西一道铁门,探亲搞得像探监一样。(铃响)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

主席:刚才这场自由辩论可谓是针逢相对,字字珠玑。给在座的各位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这场比赛的最后一轮较量,也就是正反双方的总结陈词。首先,我们请反方的代表何平同学发言。时间是4分钟,请。

反方:主席,各位,大家好!首先,对方辩友把外来文化定义成了正在进入而且已经逐渐正在被接受的文化。我请问对方辩友,客观上的到来和它主观上的已经被接受了是同一概念吗,这是第一个概念问题。第二,对方辩友说文化需要交流,所以外来文化是好的。我请问对方辩友,文化的交流是需要文化载体的流动,但是文化载体的流动,一定就等于文化的交流吗?举个例子来说,一辆面包车,你可以用它来装面包,但是恐怖分子呢,也可以用它来装炸药。你不能因为这个车的存在,就说它本来就是装面包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今天的辩题,今大的辩题是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请注意,在文化的前面加上了限定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不相通的那部分,也就是不可通行约的部分。而对方辩友把它们的

定义建立成了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我要请问对方辩友,那什么东西不是文化呢?外来文化,要谈它来就要一定谈它怎么来的,众所周知,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是随着殖民时代的开始而开始。而伴随着这种文化的传播的是资本主义的商人,用鸦片毒害人们的肉体,用十字架麻痹人们的斗志。而他们的军队,是用坚船利炮恢复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南非的黑人大主教图图就曾经说过;白人来的时候,他们的手上有《圣经》,我们的手上有土地。他们对我们说,信天主吧!可是等我们睁开眼,我们的手上是有了《圣经》,他们却拿走了土地。(掌声)在南美、在北美成部落成部落的土著居民被消灭,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挂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民族的尊严和生存都受到了凌辱,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许我们有些激动,如果谈到民族的时候,总容易让人想起自己的民族,我们也不想把今天的辩论变成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孰优孰劣的争论,因为我方坚信中心主义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我方并不是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者,但在这可以欢笑可以雀跃的今天,我们要看清楚,外来的到底是什么文化。在今年上海举行的第二届"白玉兰"电影节上,六位外国评委谈到本国文化的时候,都忧心忡忡地提到:在现在的外来文化已经像商品一样批量生产,像产业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这到底是赵公元帅的喜悦,还是文化自身的悲哀?文化已经成为为跨国资本谋取最大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时候,难道不是文化自身的悲哀、我方决不要闭关自守、复古回望,我们所需要的是引进外国的优秀文明,发展本国经济,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上,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前途。波兰著名作家巴柴夫斯基面对沙皇质问的时候,曾经镇定自若他说:"不,陛下,我不是俄国人,我是波兰人。"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能够面对着外来文化,说一声:不,先生,我是中国人。谢谢各位。(掌声)

主席:谢谢,谢谢何平同学,接下来我们请正方的四辩喻思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4分钟。 正方:大家好,首先我要向反方的四位辩友表示真诚的感谢,因为只有他们,才使得我们大家更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外来观点,哪怕像对方辩友这样针逢相对的反面观点,

对我方观点的进一步完善与阐述,也是利大于弊。从而使我们更加坚信,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是利大于弊呀!(掌声)在这个面对着跨世纪文化大握手时,我们来谈论这个辩题的目的何在?就在于我们判断,到底是让民族文化自己发展呢?还是让它在外来文化的帮助下,更快的发展?我们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吸收外来文化,因为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民族文化摆脱困境,走出危机,避免灾难的必要条件。

第二,我们为什么说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是可能的呢?因为文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胡适先生告诉我们:"文化不是别的,文化就是活生生的人民。"可见文化的共性就是人性,所以,当两种文化碰合在一起,不管是"相逢"还是"碰撞"都必然是产生文化的交融与汇合,从而迸发出美丽的火花,点燃文化苦旅的火把,照亮文化发展之路。

第三,我们怎么样来实现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这一可能性?这要民族本身具有的吸收力和消化力,对方辩友的意思就是说,世界所有民族的语言加到我们中国人身上,当然是弊大于利的。可我们中国人的外语越学越好,到今年举办了如此规模盛大的华语辩论赛,这不正是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最好写照吗?(掌声)

第四,我们全人类已经走入了文化全球化的新时代。 1983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呼吁着世界文化的统一,那么,引入了市场经济的中国应该在此全球化时代担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呢?在联合国第二次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我们中国的回答是:"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同时发展"。 文化学大师季羡林告诉我们"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亚当斯密告诉我们"闭关就是自杀"。对方辩友反复说,我们不是闭关,可是他却告诉我们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会吃一个对自己弊大于利的东西吗,我们一直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做文化孤岛上的鲁滨逊,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民族愿意做文化沙漠中的夜郎国,他们会挽起手来,共同创建出一个地球文化村,那么,若干年后,也许很长,但是我们相信有那么一天,当火星人到这个村里做客的时候,火星人也会欣然接受一种外来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只属你的文化,也不是只属于他的文化,更不是只属于我的文化,而是属于这个星球上所有民族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谢谢各位。

反方:主席,各位,大家好!人类学家墨菲说过:"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不同社会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和特征,行为样式和模式。从本尼迪克特到恩伯,从梁漱溟到钱穆,无不认为器物(制度)是文明,而文化只包括精神层面和价值体系。而对方却告诉我们文化包括物质层面,这显然是偷换命题。民族文化是指主权国家内主导文化变迁的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外来文化是指来自本民族之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今天的辩题是全称判断,对方应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利大争弊。然而对方却告诉我们要"取某精华,去其糟粕",这不是给外来文化加了一个选择机制吗?这显然是第二次偷换命题。外来文化在鲁迅看来不外乎两种,拿来的和送来的。我们先看"拿来"。外来文化繁芜杂陈,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可通约的部分无利弊可言,不可通约的部分,即使要拿来也必须通过化约机制,撇开这给辩题加了一个前题不说,有两个结果我们应当看到:其一,族文化根基作彻底的改造,唯外来文化马首是瞻,民族主体意识丧失殆尽,利弊得失不证自明;其二,将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分解成被此割离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是非标准,请问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调适力与社会稳定是利大还是弊大?接着再看"送来"。我们谈一个问题不能离开问题发生的语境,马克思认为当资本将世界连成一体的时候,"它将以自己的面貌改变整个世间。"它送来的只是鲜花和面包吗?不,历史证明那不过是对民族精神进行外科手术之前的麻醉剂,其目的在于迫使弱小民族认同新的主子。不错,我们今天的确引进了一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文明,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离不开外来文明,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后冷战时代,政治军事的"硬权力"作为全球西方化的手段已经转移给了文化这一"软权力"的时候,对方同学,您还能坚持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吗?

当我们走在街上,满目亚历山大、华盛顿;当我们拿起电话,曾那么熟知的朋友变成ALLEN、MEIL-ISA;当我们的孩子告诉你广场就是大厦、奥特曼才是英雄,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幻想中的未来,而是历历在目的现实。此时此刻,对方同学还能够心安理得地告诉我们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吗?夷不乱华,前哲之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谢谢大家!

作文五:《崇洋媚外的结果》2200字

关于我指出的中国大多常识分子没有真知灼见,有名学者、北大传授夏业良对《武动乾坤》说,常识分子的任务从未改动,“常识分子的任务就是,看到社会存在某些问题后,为社会提高提出更好、更科学、更有用的建议”……我不知都当今的常识分子都有什么任务而且从未改动,更不晓得当今的常识分子为社会提出了什么更好的更有用的建议。我不晓得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我置信有,但也是百里挑一,有没有用这就很难确定的工作。

与夏传授碰撞的核心照样我所说的中国主流常识分子“媚西”的问题。他的意思是,中国粹习西方的力度还不敷,应该再增强,其实我并不对立向西方进修,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任何疑心,而我说的是“媚西”,这和“向西方进修”是两个概念:向西方进修进步前辈的科学思维以及民主是准确的,而且在这些方面,中国的确做的还不敷。但这与彻底承受锦衣夜行的价值观念是两回事。一种倾向当前在中国很严峻,大多常识分子甚至从文明源流上都以为中国文明不如西方文明,这就是媚西,而不是安康积极的进修的立场。岂非我们在向西方进修的还,也要一定它的那些浸透着殖民主义以及殖民侵略的文明价值观吗?我说“媚西”成为一个国度常识分子文明姿势主流的,地球上只要中国一家,这岂非还不以足阐明中国大多常识分子彻底的媚西吗?     中国常识分子为什么媚西,我以为这与长时间以来“左倾”的恐惧前史脱不了相干,几十年曩昔了,时至今天他们还心有余悸,就有了良多如夏传授如许的常识分子在实际中单方面地强调向西方进修,“欧化的还不敷”,应该“彻底欧化”。从不敷欧化到彻底欧化,都不是一种积极的向西方进修的心态,而是“媚西”。这种媚西招致了一个国度文明的悲惨剧,有良多有名的学者、传授、作家不单无操守并且无准则,他们应用各类关系联络了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占有了讲坛、文坛,节制了泱泱大国的文明空气,这也证明了中国多年教条式的政治教育的悲痛以及由此招致的悲惨剧。虽然他们当前还居于主流,但我并以为这些人是什么学者、传授、作家,他们个中有一些人甚至没有最最少的长短观和荣辱观,抵抗不了名声和金钱的引诱,实质上但是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名利之徒,只需本人能捞到益处,哪怕是故国被瓜分他们都豪不在意。

“五四”常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文清楚明了解更多,对传统文明亦知之甚深,他们有誓将“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的任务感和难以磨灭的热情,所以他们努力于推进中国提高之文明幻想,起劲擦亮发蒙之光。而“五四”常识分子的那种幻想和志向被当今一些位居主流常识分子无耻、狡黠有利地势用,居然也披着“强国”的外套,强调中国应该“全盘欧化”,本质上他们这种急迫地“向西方进修”是一个宏大的阴谋。我们向“五四”的文明前驱致敬,由于他们真正的是为了国度和民族,而当今的媚西的常识分子只是为了本人。在当今多种文明互相融合的全球化时代,我不成能像夏传授说的阿谁意思,我保存而封锁,而且把“中国情结”和“西方情结”敌对起来,我们应该有所弃取地向西方最终进化,而不是连文明都要彻底地媚西,甚至呼吁应该“全盘欧化”。一个强壮的国度以及一个有庄严的民族都很好地保存着本人的文明,代代传承和发扬,并不是完全摒弃。假如作为文明大国的中国将本人的文明渐渐消隳,真的要所谓的“全盘欧化”,那么国人仅有的那点崇奉也将会彻底损失,人心不齐之时,帝国主义的阴魂就会麇至沓来。

当今中国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不小,传统面对殆尽而且被“新统”所替代。作为七七年出世的人,我并不是对立一些不中不西的现代化的器械,然则,我们总的保存住一些传统,守住一些传统,我们这个民族要不想沦为奴隶,就必需维护好本人的基本,这个基本就是传统文明。中国严重的问题就是人越活越活不清楚,向西方进修了良多,国人变的器械数不堪数,但在最根本的精力上却一成未变,这就是专制主义和奴隶主义,此合二而一的构造大多扎根于中国人的深层心思,良多人没有或许不肯发现这一点,就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没有现代公民认识,更没有对峙心口如一的良知。

为什么要向西方进修?就是需求西方进步前辈和兴旺国度的比拟和影响,进修西方国度的优点,中国要走现代化的路子,所以“五四”的常识分子才宣布了如许的呼吁,目标就是为了国人都能做一个自律、自在、自力、现代化的人,而并不是要让国人媚西。一个世纪了,中国转变的可真不少,唯独专制主义的传统不单没有基本改动,反而肆无忌惮,要想真正的向西方进修最快,那只要肃清专制主义,不然中国“向西方进修”只能逗留在方式,而“媚西”之风还会越刮越猛,真正的“现代化”永远只是一个标语。

狗日的一些西方国度,的确有良多值得我们去起劲起劲再起劲进修的当地,但我们决不克不及学会了通俗话忘了方言,不克不及学会了洋文忘了中文。也许西方一些国度恨不得祛除我们的文明,接着再把我们酿成他们的奴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酷爱我们的国度和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明最高境界就是国人都有遍及

的喜欢。西方现代哲学的创始者尼采不置信天主,他所崇奉的就是人的自身,他感觉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他不放在眼里遍及的喜欢,我以为只要那些没有真正的魂魄的人才会置信他的谎话。在这个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据守传统文明中的那种遍及的喜欢,我们要做有庄严的人,假使我们不想堕入缺乏平安感的生活惧怕之中,假使不想让我们的社会堕入宏大的紊乱之中,那么我们的生活方法要和动物的生活方法区别开来——我们不会思索与社会好处南辕北辙的私家好处,不会被本人的愿望支配,不会不管及别人,不会只为本人生涯,更不会互为仇人。

以上小我的一些主意答某媒体记者以及有名学者、北大传授夏业良。

本文由://.dongqiankun. 整理

作文六:《摒弃崇洋媚外》900字

摒弃崇洋媚外、传承华夏文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1.12班的闵瀚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摒弃崇洋媚外,传承华夏文明。 本周有一个西方传统节日,那就是圣诞节,这虽然是一个西方的传统节日,但现在的流行趋势竟超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拿端午节来说,人们仅仅认为吃吃综子就是端午节了,可谁会在那一天想到在历史的长河里曾有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纪念他 ,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美好的传说。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西方的节日,而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吸收。比如说父亲节、母亲节,当这两个节日引入中国后,人们有更多机会在这一天好好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好好为自己的父母过一个节日了。这样的节日当然是可取的。鲁迅先生在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方法方面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明确地告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说,对洋节日,不能盲目跟风,不要崇洋媚外,而是选择性的去过西方节日。

中国前许多传统的东西,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的符号,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并努力发展它们,把这一专属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国外,让国外的人也被我们东方文化所吸引所感染呢?中国的四大发明更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都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做为中国的新一代,我们为什么不继承祖先这种对科学的追寻,探索精神,让中国愈加发达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丰富的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已经逐渐强大,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我国自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并先后发射神一神二神三神四神五等飞船,近日“嫦娥三号”又成功登陆月球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是最早具有航天梦想的国家,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这个航天时代,我们中国一次又一次圆了我们的飞天梦,中国人多么了不起啊!

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我们的祖国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丽的河山,传统的美德,我们更有对人类文明与世界进步所作出的创纪元的贡献,方圆九州,泱泱大国,让我们秉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良传统,氧弃崇洋媚外,传承华夏文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周三,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将迎来他们的一诊考试,预祝他们取得优秀的成绩。

作文七:《“崇洋媚外”小议》800字

对于崇洋媚外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可能很少人能够克制自己不做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已经完全闯进人类的生活之中。所谓的崇洋媚外,就是人类的一种思想负担:只要是进口的便喜欢得不得了,国产的就觉得质量、技术漏洞百出。所以国产的东西纵然价格再合理,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谈何信任别人。”拿汽车来说吧,世界上最好最贵的汽车劳斯莱斯,是所有富人的终极目标和身价地位的象征。一位年轻人,自从有了家庭之后就拼命工作,当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后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辆全球限售80辆的宝时捷慰劳自己。像我国赫赫有名的红旗牌轿车,其质量与外观都堪称一流,可又有哪些富豪动过心,以拥有多少辆“红旗牌”国产轿车为荣呢?再谈谈手表。手表,在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是为了图个方便,知道时间而已。然而,对一些人,一身的名牌,再配一个名牌的手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派头与绅士,那亦是他们追求的对象。所以,国人花巨资买了世界公认一流的产品——瑞士的手表,挥手之间但显尊贵。其实它的投资成本还低于其它,但却成了众人追逐的对象。因为它是身份的象征,是贵族的象征。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你会说,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只是某些上层人物为了攀比,为了面子,为了凸显身份而刻意追求的。但是,请你回到我们的身边,看看:人头涌动的商店,多少小学生出口就问“有南韩品牌的某某文具吗?”当他买到称心如意的南韩货,脸上就像贴了金似的,那得意洋洋的样子让人恶心。难道文具只有外国的品牌好吗?贵而不实用,在我看来„„既然,人类有将两种不可相提并论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对比的想法,那为什么不想想它们独自具有的不同之处?那为什么不想想,将你与其它人相比,能比出个所以然来吗?如果你与国外的洗碗工相比,与着名的发明家相比,你又会怎样想?中国人就必须有中国心,这并不是叫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国产真比进口好的话,你能睁开眼看清楚事实吗?只能说,如今的社会是个崇洋媚外的社会了,很多人都犯了非舶来品不买的毛病。我们还能说什么了,除了慨叹!

作文八:《浅谈崇洋媚外》2000字

在这个崇尚私权神圣、个人独立与自由平等的时代。每个人说起“崇洋媚外”的时候,几乎都是以一种鄙夷的语气,好像说着此话的中国人满腔里都充满着无比的爱国之情;这四个字就好像文革时期西化的东西,让人厌恶不能提及。我以为,现在应该重新审视“崇洋媚外”这个词,所谓“洋”和“外”,都是指我们之外的某些人和事。之所以要“崇”和“媚”,就是因为心里觉着人家确实比我们好。否则,便不会产生这种感觉。至于怎样去定位那个“好”,暂且不论。既然觉着好,“崇崇”倒也无妨。这总比把自家脸上的疮也看的灿若桃花、美若翠玉要好些。假如看见人家坐在卧车里,就不屑地说:“老子骑的毛驴儿比你那破车好多了。”那无疑是现代版的“阿Q”。“崇洋”,最起码的是看见、承认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一个夜郎自大的民族,还有希望吗?我相信,对于还围着树叶兽皮的非洲土著,去“崇”、“去媚”的,大约鲜有其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树立自己民族的自尊,这倒是急需我们认真思量的。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形成的崇洋媚外现象影响一直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一直尚未完全富强起来,在许多方面尚不如西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诺大的国家也必然存在有不足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既然西方的值得借鉴,学习学习又何妨。 “崇洋媚外”这四个字,是源于中国历史,清朝时期李鸿章大人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号召我们当时的清朝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振兴当时各方面均较落后的中国。“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学习本身是一件好事,落后的向发达的学习,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方法。在那时,闭关锁国那么多年的中国,还尚未完全开化,人们的思想中,国外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可碰触的,那是种不爱国的行为。可是有些从国外传来到东方的东西,聪明的中国人就满心喜悦的接受并传承。就像国外传来的复活节,忏悔节,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过节的意义不就是快乐和开心吗。而中国人就极其恰当的享受了外国过节的意义。就像我国的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在国外,很多报纸杂志都曾公开地表达了对我国的端午节和屈原的喜欢和敬佩,这一习俗至今为止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们都明白物极必反,一件事情的发展如果过于突进,很容易进入一种误区。在当时没有什么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有一些人过分的追捧西方发达的科技文化,没有意识到其与自身的条件是不相符的,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崇洋媚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其实在崇洋媚外中我们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西方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可以接纳西方先进的东西用以自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技术,比方说在清朝时期我们有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这就是学习了西方的先进之处用于自身。遥想那时如果不去学习的话,中国还会是现在这般强大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有自身不断去接纳新鲜事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进步,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强大。小到我们个人,大到国家也是这样,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一种学习的姿态。“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紧闭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世界之外的进步和强大,只能成为井底蛙,重蹈被侵略政府的悲惨经历。所以说,如果可以进步,为什么不"崇洋媚外"呢,明明知道我们落后于别人,却不去向别人学习,这样就能证明自己爱国吗,如果国家都没有了呢?在谈论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抱着主观想法去看待问题,否则就难免会有失偏差。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我所了解的崇洋媚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大多数人都把崇洋媚外放在一个女人身上,让我联想到虚荣心。我还是想对那些真正有着“崇洋媚外”想法的人说一声,如果它适合你,你可以去追捧它,反之亦然。

在国外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批评我国崇洋媚外,却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而他们丧失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等等„„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极其偏执,其实他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四大发明他们偷偷学习了多少,中国的珍贵文学,他们又翻版了多少。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国家都在不断进步,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不断学习那些好的先进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让自己得到升华,把别人先进的东西请进来学习研究,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从而去研究出适合自己的,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原本思想。像我国的三点一线,多少国家都竖起大拇指,很多国家都有借鉴和夸奖,它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是来自于实践和毅力,它是一朵美丽新鲜的创造之花,三点一线所到之处,充满着生机勃勃,是我国史上先进的动力和人民的积极坚持,是其他国家想要借鉴与学习的。

这是我对崇洋媚外这个词语的看法,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我认为这是有一定褒奖意义的,最起码那种行为的本质是学习,不愿做井底之蛙。关键的是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西方发达国家有先进的值得借鉴学习,而我们自身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中华大地5000年的历史有很多改变世界的发现和发明,如何进一步发掘保存是非常重要的,自身的挖掘研究要和对西方的学习相辅相成,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这样才会不断进步而又不迷失自己。

作文九:《“崇洋媚外”小议》800字

对于崇洋媚外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可能很少人能够克制自己不做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已经完全闯进人类的生活之中。  所谓的崇洋媚外,就是人类的一种思想负担:只要是进口的便喜欢得不得了,国产的就觉得质量、技术漏洞百出。所以国产的东西纵然价格再合理,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谈何信任别人。拿汽车来说吧,世界上最好最贵的汽车劳斯莱斯,是所有富人的终极目标和身价地位的象征。一位年轻人,自从有了家庭之后就拼命工作,当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后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辆全球限售80辆的宝时捷慰劳自己。像我国赫赫有名的红旗牌轿车,其质量与外观都堪称一流,可又有哪些富豪动过心,以拥有多少辆红旗牌国产轿车为荣呢?  再谈谈手表。手表,在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是为了图个方便,知道时间而已。然而,对一些人,一身的名牌,再配一个名牌的手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派头与绅士,那亦是他们追求的对象。所以,国人花巨资买了世界公认一流的产品瑞士的手表,挥手之间但显尊贵。其实它的投资成本还低于其它,但却成了众人追逐的对象。因为它是身份的象征,是贵族的象征。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也许,你会说,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只是某些上层人物为了攀比,为了面子,为了凸显身份而刻意追求的。但是,请你回到我们的身边,看看:人头涌动的商店,多少小学生出口就问有南韩品牌的某某文具吗?当他买到称心如意的南韩货,脸上就像贴了金似的,那得意洋洋的样子让人恶心。难道文具只有外国的品牌好吗?贵而不实用,在我看来  既然,人类有将两种不可相提并论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对比的想法,那为什么不想想它们独自具有的不同之处?那为什么不想想,将你与其它人相比,能比出个所以然来吗?如果你与国外的洗碗工相比,与着名的发明家相比,你又会怎样想?中国人就必须有中国心,这并不是叫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国产真比进口好的话,你能睁开眼看清楚事实吗?  只能说,如今的社会是个崇洋媚外的社会了,很多人都犯了非舶来品不买的毛病。

作文十:《傻逼式崇洋媚外》8700字

傻逼式崇洋媚外认为,中国的一切或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坏的、邪恶的,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一切或所对应的那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美好的。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但凡遇到什么东西或事情,傻媚人对自己的祖国是无尽的咒骂与唾弃,而对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则是无限的跪舔与谄媚。傻媚人大脑里秉持的是完全错误、歪曲、扭曲的知识、认识与逻辑,但他们顽固偏执地认为中国就是这样的,外国就是那样的。  下面只简要举几个活生生的一批国民傻逼式崇洋媚外的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是我以前在一些揭批谣言的文章里就说过的,太典型了,用在本文里最合适。先给出三个西方人亲自纠正中国人崇洋媚外毛病的例子,再给出那几个我自己揪出来的例子,最后给出一个由一名国内知名学者找出来的例子。先看分别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的三个老外纠正中国傻媚人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德国人雷克,《徒步中国》作者,摄影师。2005年,雷克到北京电影学院做交换生,开始在中国留学。2007年,雷克从北京出发,徒步进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再进入甘肃,过河西走廊,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在微博上,雷克看见中国网民盲目夸奖“德国人典型生活”,雷克发微博称:“看过各种关于德国的微博,不得不感叹:把我家乡神化有什么意义么?好像德意志一切都完美,人人素质山高,福利跟天堂一样好,我们汉斯们只要工作一天就可以休息一天,没有穷人没有腐败更没有社会矛盾,而且没有人用微波炉?那好吧,意淫也是一种快乐。问题在于:为什么非要把一个距离上万里的国家神化呢?”

第二个例子。英国人戴雨果(Huge de Burgh),现任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在英国,戴雨果被当作中国问题专家。他1990年代开始学现代汉语,直到2005年,仍是“英国非常稀缺的中文好的人”。

每当戴雨果遇到中国学生,他经常都会问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你为什么觉得西方是天堂?他本以为中国学生出了国之后,看到西方社会“一团糟”,会自动打破迷思,结果他们还是不停地批评中国,表扬西方。这种“天真”让戴雨果吃惊。“中国过去30年从一片废墟上重建经济,而西方经济发展摇摇摆摆,积累了复杂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有校车、分数线、教育资源等问题,英美也有校园枪击、毒品、早孕的问题。”西方怎么会是天堂呢?

戴雨果说:“很多中国学生刚到英国的时候,总是认为西方应该像中国很多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公知)描述的那样美好,仿若人间天堂,他们认为西方的媒体一定很自由,政治肯定很透明,毫无官僚作风……其实,正是因为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太少才会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你要生活在西方,要参与选举、要交税、要去医院、要上学,中国人就会真正理解西方的切肤之痛。很明显,西方不是极乐世界。所以我相信,如果可以知己知彼,才会有一个更加平和而客观的看法。”

2013年3月份,央视播出了戴雨果的纪录片《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该纪录片在全球多国播映。国人几乎普遍以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个社会是极其美好的,起码与中国比起来,那简直是美好了千万倍!而该纪录片所展示出来的西方社会与崇洋媚外的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印象或想象却严重不符。纪录片分六集,讨论六种“西方病”:政府监管过度与官僚作风严重、媒体不负责任、经济泡沫严重、食品不健康和浪费、教育糟糕、医疗体系不堪重负。评价西方国家,戴雨果常说:完全一团糟。2013年,中国媒体采访戴雨果,问他对中国问题的看法,所问问题从医疗系统到社会福利,从媒体从业水平到微博的社会功能。戴雨果感慨道:“西方媒体就从不会问外国朋友这样的问题。”

戴雨果与海伦·布里格斯、约翰尼·阿克顿合著的《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一书,以及纪录片正好揭露西方的问题所在,打破一些人对西方的迷思。与纪录片的语气缓和、立场偏中庸相比,原书对西方政府的批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行文也更加犀利尖锐。虽然书中多处体现对西方政府的批评,该书却是唯一一本在英国国会召开新书发布会的中文图书。书中呈现的内容正是当下西方国家政府亟待解决却又束手无策的社会问题,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得到英国官方的默认和反思。以中国的出国热、全民医保体系、媒体权利的质疑、西方模式带来的经济危机等为例,戴雨果在书中为读者揭示了一个一直以来被中国人误读及盲目崇拜的西方。

第三个例子。与中国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恰恰相反,大批西方国家人民认为中国比西方好!在国内经常响起移民声音的同时,或许西方响起了相反的声音。在BWCHINESE中文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英国贸易大臣格林说,过去人们常说“到西方去,年轻人”,如今这句口号是“到东方去,年轻人”。拿这句话在网上搜索,能找到许多信息。

比如,《纽约时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去东方吧,年轻人!》。文章作者是一位深感挫败的美国人。“不久前,我被困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一个毫无前途的工作里。我二十出头,从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过多的教育并拿了一堆无用的学位,很有挫败感。”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想对华尔街占领者和他们的支持者说,投票吧——不是用选票投,而是用自己的脚投票。现在你们的营地已经解散,不要只离开祖科蒂公园,而是离开美国。去中国!至少我是这么做的。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刚来中国时,他一个朋友也没有,但很快,“我的工作令我满意,我的工作量易于管理,这使我有时间旅行。我和中国大量的外籍人士、我的同事、当然还有我热切的学生们成为了朋友。食物非常棒,在烹饪方面温和还是勇于尝试的人的口味都能被迎合。”

作者在文中呼吁:“中国需要你,这里有充裕的就业前景。……而我们美国人生活在一个糟糕的国家和时代,但命运会眷顾有勇气的人。所以如果你正在某种占领营地里、毁灭精神的小隔间里、你父母的地下室或者干脆说美国的任何地方阅读这篇文章,也许你该考虑来中国造访我了。”

以上举出来的三个例子是由老外来亲自纠正中国傻媚人傻逼式崇洋媚外的状况,下面我再举出几个由我自己揪出来的国人那种二得不行的病态崇洋媚外。

大二下半学期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做《发展经济学》。教我们这门课的老师是一个典型的反共反政府中国大学老师,只要一说到中国政府,他全都是对其批评、反对,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赞成中国政府的话,他总是拿“完美的西方民主制”来跟中国作对比,得出一大堆“中国糟糕透顶”的结论。他经常给学生灌输“西方民主完美无瑕、中国政治糟糕透顶”的政治观点。我们班几乎所有同学全都相信他的言论,全都追随这位老师批评、咒骂中国政府与中国体制。对于他的87%的观点与看法我从一开始都是反对与质疑的,尤其是国际政治方面的言论,我几乎全都反对!他的好多关于国际政治的言论都是践踏常识的谬论,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已经揪出了好多这些谬论,下面就只举出一个来。

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国人认知错误。国人根本就不了解国际社会,却喜欢拿西方和中国作比较,这就导致了很二的缺乏常识的言论。我们这位老师在一次课堂上给我们说:“人家西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国家领导人都会定期受到民众舆论调查,当民众支持率低于一定程度后,领导人就必须得辞职,必须得下台,而我们国家没有。。。”与我们老师所讲的“支持率下台论”相似的另一个广受国人信奉的没常识的荒唐论调是“高尚引咎辞职论”,即我们这些国人幼稚地认为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或政客全都是高尚的人,他们稍微有什么疏忽就会高尚地英明地引咎辞职,而我们中国官员则不知引咎辞职为何物!且先看我批驳支持率下台论,再来驳斥高尚引咎辞职论。(注意,日本和韩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是东亚国家,但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上归属于西方国家。所以本文所讲到的日韩两国问题均是指西方民主制。)

民众支持率过低就必须得辞职?观察、研究国际社会这么多年了,我从来就没见过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奇葩规定,也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二逼的案例,恰恰相反,我经常看到的是国家领导人的民众支持率低的可怜,反对派和民众要求其下台,他却死赖在位子上不走,硬是被反对派弹劾下台或是用其他手段给逼赶下台的!这几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韩国、意大利。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民众支持率决定是否下台的制度。根据我自己的分析与判断,按照西方民主制,人类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二逼奇葩制度,这是一种极不合理极不科学的制度。如果存在这样一种制度,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或内阁都将是短命政府,执政者会很快被赶下台,只要反对派、反对党存在。因为在野党、反对派的攻击能力、宣传能力、倒阁能力是很强的,执政党或行政长官的民调支持率很容易被他们攻下去。事实也证明,各民主国家竞选上台的执政者的支持率会在其上台后不久的时间内开始下跌,在其任内大多数都会跌得很惨。如果存在支持率决定下台的制度,那么我们会看到西方国家是经常频繁地更换领导人,政局是极不稳定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其他事业的影响是非常大非常负面的。

我们那个老师并没有说支持率低于多少就得辞职,那么到底不能低于多少呢?

什么叫做民主?民主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的制度。既然民主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你的支持率就不能低于50%吧,否则就是多数服从少数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了。而且西方各民主国家的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审议法案等民主程序都是实行简单多数、绝对多数原则来体现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多数是超过二分之一,绝对多数是超过三分之二。可见,现行西方民主国家实行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是50%。那么国家领导人的支持率低于50%就要下台吗?根本不是,这些民主国家的民选领导人基本上全都是凭简单多数优势上台执政的,但执政没过几个月支持率往往都跌破50%,以后持续下跌,跌到30%、20%甚至更低是很多的,而且反对派都借此向执政者发难,要求其下台,民众也抗议要求下台,但执政者就是死皮赖脸地赖在位子上不走!

我曾在网上看到“日本首相支持率低于20%就必须辞职”这样一句话,可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解释与说明了。后来我在做国别研究的时候,通过我专门对日本政局的观察与了解,我才终于断定,这句话是纯粹的胡说八道。现在我就举一下日本政坛的例子。

2009年1月12日,时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支持率跌破20%至19.2%,可是麻生首相在回答记者提问会不会因此辞职时,明确表示拒绝辞职。麻生内阁的支持率最高时也只有48%,在麻生任职首相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n次要求麻生太郎下台的民众抗议示威,但是麻生就是死皮赖脸地不走,拒绝辞职。最后在2009年8月30日众议院选举中,麻生领导的自民党惨败,根据宪法被迫下台。紧随麻生之后的鸠山由纪夫、菅直人与野田佳彦内阁均是在党内斗争、在野党进攻的情况下耍赖苦撑之后被迫下台的,根本就没有因为他们低下的支持率而下台。在民众与在野党的一波又一波的抗议与强烈要求下,这几位日本前首相无一例外的都公开表明了拒绝辞职的立场。关于麻生的不良例子,下文将还要举出一个。

韩国的上一任总统李明博与日本那几个首相的情况一样。2008年初李明博上台后其支持率很快下降,到6月初跌至20%,韩国中央政府集体辞职,唯独李明博总统拒绝辞职。韩国民众集会抗议,高呼“审判李明博”!但人家李明博大总统就是不辞职,6月下旬李明博支持率跌至7.4%,韩国民众已经发起了好几波的要求李明博下台的抗议示威活动,但李明博就是死活不辞职!此后至其卸任总统的完整的总统任期内,韩国出现了n次要求李明博下台的抗议呼声,但李明博始终都是坚定不移地拒绝辞职。

在西方民主政治上根本就没有支持率低就必须下台这么一说,更没有这种制度!民选上台执政的总统、总理、首相是合法的行政首脑,只要他们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履行执政职责,就可以合法地完成其任期。要想让他们下台就必需得通过法律途径,对其发起弹劾案或不信任案来倒阁,只有发动不信任案或弹劾案成功,才能把他们赶下台。在议会制民主制国家里,在野党想要赢得对总理或首相的不信任案是极其困难的,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因为总理或首相凭借其所在党派或执政联盟的执政地位,即议会多数派席位,往往都会顺利否决掉在野党或反对派发起的不信任案,从而保住自己不下台。

再来看一下高尚引咎辞职论。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评论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下台,竟然大肆美化西方民主政治说人家如何高尚如何负责地“引咎辞职”,然后又大批特批中国政治,竟说中国官员压根儿就没有引咎辞职的意识!哎,我真是服了这些傻媚人的认识了,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愚昧无知还是故意造谣生事。先说说西方政治,再说说国内情况。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通过政治欺诈的手段于2011年6月初成功化解了在野党对他发起的不信任案,后来菅直人对鸠山由纪夫耍无赖,一直拖延其辞职承诺期限,最终在内外多方压力下于2011年8月26日被迫黯然辞职。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尚的引咎辞职!

桃色绯闻明星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的下台就更特么不是什么引咎辞职了!2011年11月,由于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政府在意大利众议院失去优势地位,贝卢斯科尼宣布将在议会通过旨在稳定国内财政状况的紧缩法案后辞职,随后法案通过后老贝辞职,黯然离开政坛,在街上抗议的群众冲其大喊:“小丑、小丑。。。”老贝1994年开始出任意大利总理,在其执政期间,各种丑闻不断,在野党先后对其发起多达51次的不信任案,但每次不信任案都被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凭借其强大的执政党地位给否决掉了。因此贝卢斯科尼被称为“意大利不倒翁”,称老贝有“九条命”。意大利民众先后发起了n的n次方波次的针对他的抗议示威游行,要求老贝下台,但老贝从来都是拒绝下台。抗议示威不光意大利民众搞,就连乌克兰妇女也上街发起要求老贝下台的抗议示威活动。贝卢斯科尼可能是第一个引起外国民众搞跨国抗议的国家领导人,真是国际奇葩啊!面对在野党发起的不信任案与国内外民众发动的抗议游行示威,老贝就是死皮赖脸地拒绝辞职,像这种人最终落得个黯然下台的下场,你都能美化其为“高尚、负责的引咎辞职”,我不知道你那脑子整天都在想啥。

在国际社会上,引咎辞职的高官我们能看到,如德国前总统克勒、德国前国防部长古藤贝格、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等人,但我看到更多的是拒绝辞职的人!瞧瞧上面这些个日本首相、韩国总统、意大利总理,民众支持率那么低、人民走上街头抗议游行要求其下台、反对派发起猛烈攻势来倒阁,可是人家偏不下台,拒绝辞职,内阁就是倒不掉,而且还要耍无赖、玩弄政治权术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是高尚的、负责的引咎辞职吗?西方民主政治可真美好啊!!!我再举两个西方政客拒绝引咎辞职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2013年7月29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即前文所讲到的日本前首相)在东京就修改和平宪法一事发表演讲表示,“在修宪方面,日本可学习德国纳粹当时的手法”。麻生指出,希特勒政权就是在被誉为最民主的宪法《魏玛宪法》下诞生的,他说:“魏玛宪法也最终变成了纳粹宪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一下这种手法。”麻生太郎是以“大嘴”著称的日本政客,多次出现过“口不择言”与“口误”的情况,伤害了很多人,曾经任首相期间就因为“祸从口出”而得罪日本国民。麻生的纳粹修宪言论激怒了日本国内外,韩国、中国、联合国都对麻生发出了强烈的官方谴责,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的民间纷纷表示对麻生纳粹言论的抗议与谴责,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执政同盟公民党要求麻生为其言论引咎辞职,日本五大在野党民主党、大家党、生活党、社民党、共产党于8月7日发表联合声明,要求首相安倍晋三罢免发表美化纳粹德国修宪手法言论的麻生太郎。这份由5党党首联名签署的声明称,麻生美化纳粹修宪手法的粗暴言论不容辩解,麻生的发言“是肯定纳粹的狂言,没有解释的余地,严重损害了日本在国际社会的信誉”,麻生出席国际会议将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因此要求罢免其职务。而首相安倍晋三则拒绝罢免麻生!麻生本人也只是表示收回自己的纳粹发言,拒绝辞职!8月13日,日本政府针对麻生的纳粹式修宪言论专门做了答辩书,日本政府不但不批评麻生的言论,反而为其辩护,称麻生是在举反例!

第二个例子。丹麦。2013年7月至8月中旬,中国大片地区尤其是南方一带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连续高温酷热天气。8月初,丹麦赫尔辛格市议员弗阿特·亚朗在其“脸谱”账户上发表攻击中国人的言论,“我希望中国的高温能达到140度,把所有中国人都烧死”,“如果现在我面前有一个中国人,我会拿枪打死他”。亚朗是丹麦社民党在市议会中的代表,负责文化和社会事务。亚朗的反华言论引来丹麦国内的民众和媒体的批评与谴责,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表示震惊,赫尔辛格市保守党议员莱保格向警方举报亚朗的种族主义言论,他说“一个公众人物发表这种激烈的种族主义言论令人震惊,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纳粹德国的种种行径”。赫尔辛格社民党支部主席施密特要求亚朗为自己的不当言论道歉,并希望他能主动辞职。社民党要求亚朗在8月7日前主动辞职,否则要召开支部大会开除他。面对国内民众、媒体的一片指责声与党内外巨大的辞职压力,亚朗不得不道歉。然而他却轻描淡写地道歉,并拒绝辞职!8月23日,丹麦赫尔辛格社会民主党开除了发表反华言论的亚朗。

西方官员跟我们一样也是人啊,是人就有高尚的人和不高尚的人,你怎么能把那些接连拒绝辞职、耍无赖的人美化成“引咎辞职”呢?西方人懂得引咎辞职中国人就不懂吗?中国官员没有引咎辞职的例子吗?我实在是不知道你的大脑整天都在关注些什么玩意儿,小龙哥我就给你在这里举几个中国官员引咎辞职的例子:

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因钻井船在渤海湾翻沉引咎辞职;

1988年1月,铁道部长丁关根因列车侧翻引咎辞职;

2002年12月31日,重庆市彭水县副县长蒋成谷因两期车祸引咎辞职;

2003年12月,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因重庆开县油井井喷引咎辞职;

2004年4月17日,吉林省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因2.15火灾事故引咎辞职;

2004年4月16日,北京市密云县县长张文因踩踏事故引咎辞职;

2005年12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

2007年3月22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引咎辞职;

2008年9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

2009年6月8日,成都公交集团总经理李树光因公交燃烧事件引咎辞职;

2010年3月19日,广西人保厅党组书记肖化因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引咎辞职。

2011年5月26日,辽源市环保局局长郭东波因“雷人语录”引咎辞职。

一些有见识的同学肯定知道中国的官员引咎辞职是有问题的,会指出官员辞了这个职又跑到那个职位上去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的是三点:第一,本文是在纠正国人的错误甚至二逼认识,只是以现实案例来驳斥国人认为中国没有官员引咎辞职的荒谬认识,任务完成,随即收工,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问题本文都不予考虑不予理睬;第二,关于中国官员引咎辞职后又另任他职的问题,我在两三年前就看到了官方媒体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个问题,直接戳中了要害,所以不需要同学们再跟我讲这个问题了;第三,从前年开始好多地方政府已经明确出台政策:引咎辞职的官员两年内不得任用。至于这一规定是否能得到切实执行,就不是这里要讨论的了。

最后向大家引用一下国内知名学者王小东的文章《“文艺腔”测不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里所引用到的一个段子来结束本文。也是一个典型的傻逼式崇洋媚外的例子,段子如下。

他说:“中国宋朝被蒙古打败,因此文化有问题。”你问他:“西罗马、拜占庭被野蛮民族攻灭,是不是文化的问题?”他说不知道!

他说:“中国古代有太监。”然后哈哈哈大声嘲笑。你问他:“欧洲的太监,阉割的艺人,自废的教徒呢?”他说不知道!

他说:“中国人裹小脚。”然后哈哈哈大声嘲笑。你问他:“现在的隆胸呢?”他装听不见。

他说:“孔子流浪各国,不异于犬与鸡。”你问他:“十二宗徒呢?”他不敢放个屁!

他说:“儒教黑暗,八股,封建宗法!”你问他:“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呢?”他茫然不知!

他说:“儒教杀人太多,该被废除!”你问他:“欧洲的天主教杀人更多,为什么不废除?”他耍太极。

他说:“孔子曰妇人难养,孔子压迫妇女。”你告诉他:“圣经里称妇女为淫妇!”他照样和女朋友去过圣诞节!

他说:“中国有那么多酷刑,野蛮啊!”你告诉他:“欧洲中世纪挖皮肉、钩舌头、洒石灰、淋铅水!”他闻所未闻!

他说:“我咒骂古代人?我这叫勇而知耻!”你问他:“勇而知耻是反省自己,你为什么不反省自己?为什么把诽谤祖先和反躬自省混淆?”他迷糊。

他说:“祖宗对不起我们,祖宗害了我们啊。”你问他:“中国古代领先,现代落后,你为什么不向祖宗谢罪?”他说他没错。

他说:“唐玄宗纳儿媳,那叫乱伦。”你问他:“查理二世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叔叔,是不是乱伦?”他哑巴!

他说:“中国古代建筑还留着干吗?”你问他:“外国人保护古代建筑。”他说那叫爱心!

他说:“项羽破坏文化,野蛮!”你问他:“阿拉力克(更正式的译法是亚拉里克)焚烧罗马,野蛮不?”他不晓得阿拉力克是哪国人!

他说:“新疆人、蒙古人吃肉半生不熟,有细菌。”你问他:“西餐的肉也半生不熟,怎么讲?”他说那叫保留营养。

他一会说:“中国人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没有礼貌、不知道羞耻!”一会又大骂中国的文化:“礼义廉耻、仁义道德为虚伪!”悍然自扇耳光而不知!

房小龙

2015年3月1日

(本文有充分的理性的论据、辩辞、案例,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你想推翻本文就请你同样用理性的论据与辩辞来推翻本文全部论据、辩辞、案例。只会下结论、扣帽子而说不出任何道理的人请闭嘴,只会肆意谩骂、人身攻击的人请滚开。)